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综合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发展文化心得体会15篇

发布时间:2022-10-28 09:24:01 查看人数:15

【导语】发展文化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15篇优秀的文化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发展文化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发展文化心得体会

【第1篇】文化局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近年来,梁园区文化局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会议精神,紧紧抓住梁园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历史悠久的特点,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努力打造成独具梁园特色的文化品牌,开创了梁园文化工作的新局面。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梁园文化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站在新的起点上,抓住新机遇,应对新局面,强化观念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工作创新,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梁园文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使之真正服务于梁园人民,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以发展统揽全局,做好文化产业文章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近年来,梁园区文化局党委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资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努力挖掘文化产业发展潜力,狠抓民营文化企业,实施优秀文化带动战略,重点发展好四大文化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以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梁园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唱响三百里梁园人文曲。依托徐堌堆汉墓群、三陵台、清凉寺等历史文化人文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改造和提升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等革命旧址和胡锦涛___视察梁园线路,努力打造知名红色旅游品牌。同时,以我市特有的“商”文化、“姓氏”寻根文化等特色文化牵线搭桥,注重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二是以文化大市场运作拉动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凯旋文化大市场的作用,并努力提高其知名度和辐射力,带动文物复仿制、文物交易、文物维修、文物培训、字画、古玩、音像制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以品牌效应推动引导文化娱乐发展。充分利用商丘市豫剧二团和四平调剧团在豫、鲁、苏、皖四省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全力筹备和推介好反映梁园文化的历史剧《商祖魂》和《连理枝》,提升梁园文化的影响力,打造梁园演艺品牌。同时,鼓励和扶植自由曙光、美乐笛ktv等民营娱乐企业发展壮大。

四是以市场运作推动艺术人才培训产业发展。以文化馆为平台,发挥专业人才优势,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各种艺术人才教育培训班。近年来,文化馆已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300多期,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为梁园区培养了大批青少年文艺人才。

二、强化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七项工程”

一是“先锋”工程。梁园区文化局党委始终把党委班子建设、支部建设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梁园文化发展的根本。党委提出了“五个带头”,即带头讲学习、带头讲纪律、带头讲团结、带头讲正气、带头讲奉献。强化一个支部固一个堡垒,一个党员树一面旗帜。党委书记李汉杰在家属住院的情况下,连续三天三夜战斗在“扫黄打非”、网吧安全检查的第一线。老党员刘忠河不仅参加了多场情系灾区的义演,还向汶川灾区捐款1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是党的形象大使”的内涵。

二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工程。为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文化局党委注重加强对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利用和引导。同时,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切入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青少年喜爱剧目进校园活动。梁园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实施的“绿色网吧工程”,获得了省委书记徐光春、省委宣传部长孔玉芳等省领导的赞扬。2008年9月28日,梁园区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汉杰在商丘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上,代表梁园区作了题为《依法加强网吧管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典型发言,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其经验和做法在全市进行了推广。

三是群众文化生活工程。注重加强对业余艺术团队的管理和扶持,制定了业余艺术团队扶持政策,对业余艺术团队按“属地管理、对口挂靠”原则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组织开展优秀业余文艺团队、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等“群文之星”评选活动。同时,还注重满足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文化生活需求。2008年,商丘市豫剧二团、四平调剧团共为各类人群演出310多场次,观众达100余万人次。

六是“精品”带动工程。人才是“精品”工程的关键环节。梁园区文化局党委在引进人才、培训人才、挖掘人才方面,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商丘市豫剧二团国家一级演员刘忠河和商丘市四平调剧团代表性传承人拜金荣的名人效应,围绕“出人出戏出精品”的目标,大力开发精品剧目,鼓励创作贴近群众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真正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007年,梁园区文化局文艺创作室创作的剧本《商祖魂》,获得了河南省戏曲创作奖。

七是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注重加强现有图书馆、剧团、电影公司等文化设施软硬件建设。2008年,梁园区图书馆投资50万元新建了电子阅览室,新购图书3000余册;豫剧二团、四平调剧团自筹资金10多万元新购置了音响、灯光等设备;梁园区电影公司自筹资金30多万元新建了奥斯卡影院。同时,我们依靠国家、省、市的扶植和支持,计划两年内在梁园新区规划建设梁园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届时将会进一步满足梁园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三、立足文化体制改革,统筹发展城乡文化

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在文化系统内形成鼓励创新、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氛围,完善创新机制,激发创新热情,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同时,大力推进局属单位文化体制改革,转变职能,由过去的“办文化”向现在的“管文化”转变,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二是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在资金配置、人事制度、项目运作、投入管理等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逐步建立起文化事业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配套措施完善的管理体制。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善于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环境引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投资育人,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去年以来,梁园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在人事管理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实行待岗制度,使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豫剧二团、四平调剧团实行按分取酬的做法,充分调动了广大演职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扶植力度,梁园区文化局注重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建设。2006年,梁园区文化局重点扶持的解放村文化大院被评为河南省“示范性文化大院”。近年来,区文化局常年坚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编发《农民科技致富信息》12万册,免费赠送图书4800册,帮助乡镇图书室分编图书6300册。同时,定期不定期对乡镇文化工作进行培训、指导,组建和扶持农民工艺术团,重点挖掘了以李庄乡“庆丰花鼓舞”为代表的农村传统文化,鼓励农民自办文化,警惕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浸入,让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7年,梁园区文化广场活动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公安厅评为“河南省特色文化广场”,并获省“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梁园区文化局党委也连续三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党委。梁园区文化局党委决心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再掀科学发展观学习的新高潮,为建设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的新梁园而奋斗。

文化局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第2篇】文化系统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环境。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非常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当今时代发生的深刻变化的认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共同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形成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保证。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我们要适应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目标,就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文化建设、指导文化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要先行。作为文化工作者,思想首先必须跟上时代和形势的要求,跟上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跟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和思想,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各领域、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同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相比仍然比较滞后。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一些传统观念仍然在束缚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文化系统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为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转变观念、加强规划、健全法制,更新机制、加强管理,提高水平、提供服务,高举改革创新旗帜,使之成为文化战线在新时期、新阶段最为显著的特征。

学习实践活动要始终突出实践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要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实践平台。学习实践活动一定要重实效。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方法上创新。要紧密结合当前文化建设和发展形势,认真做好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查找、分析影响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查找本单位在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紧密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以及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组织开展解放思想讨论,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在事关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自身实际,认真分析检查,开展群众评议,深刻分析本单位在发展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切实解决影响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扎实推动科学发展,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认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执政为民。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

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当好人民公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德莫过于爱民,行莫过于利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认识文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消除制约文化发展的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二是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工作者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三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推进农牧村文化建设。要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支持农牧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创新农牧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加大投入,推动农牧村文化事业发展,不断丰富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广大文化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研究新情况,适应新要求,解决新问题,不断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进一步繁荣文学艺术。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大力推动自治县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社会要进步,文化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部门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县委领导下,在各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支持和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文化工作。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勇敢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必将推动中华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空前的兴盛繁荣。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前,全县上下按照市县委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大讨论活动,我们在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发挥文化的优势,去引领肃南提升境界;如何通过推动文化的繁荣,来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我们也知道,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对文化有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认为文化只是唱唱歌,跳跳舞,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抓了也见不到成效。更有甚者还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提文化建设,没有钱怎么去发展文化。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没有弄懂: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什么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并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通过参与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我们对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看起来很深奥、很深沉、很缥缈,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就在我们自身。她体现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往深里说:文化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的血脉、灵魂和特色魅力之所在,是增强这个城市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实现这个城市和地区境界提升的必然选择。

那么联系肃南实际,该如何用文化建设引领我县境界的提升呢。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去做。

首先,应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入手提升我县的境界。公民的道德水平是衡量一座城市品位和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尺。而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有赖文化的启迪和教化。

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就是一盘散沙。因此说,文化是人类灵魂的飞升,而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最美的就是“善”和“爱”。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全县的干部群众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让大家在教育和感悟中真正燃起爱家的激情,发自内心的热爱肃南的一草一木,十分自觉地奉献肃南的山山水水,让大家的精神力量远远超越责任内涵所赋予的力量。

其次,应以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增强我县广大公民的文化素质。近年来,自治县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文化单位在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大力开展节庆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和牧区文化,组织举办了文艺演出、民族服装服饰展示赛、原生态民歌大赛、文物与艺术作品精品展览、民族文化艺术节以及各类群众性辅导培训、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挖掘整理、创作编排了许多裕固族风俗舞蹈、大型广场舞和裕固族歌曲,并获国家、省级奖项30多个,为宣传自治县,打造裕固族品牌做了积极的工作。出版发行歌曲光盘磁带。挖掘整理裕固族的传统民歌、民间故事、史诗、历史文化资料、谚语、谜语、裕固语词汇、传统服饰音像资料等。为裕固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县每年结合牧闲时间和居住较集中时间,采取点面结合、大小结合等多种形式,以突出民族特色、丰富活动内容、发挥阵地作用为目的,大力开展广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活动,每年利用节庆日及省、市、县重大活动,以上档次、上规模、重特色为宗旨,组织文艺骨干成功举办了各类群众性文艺调演、服装服饰展示赛、民族歌手大赛、原生态民歌大赛、民族舞蹈大赛、大型民族团体舞表演、民族社火调演及送文化下乡演出等活动,为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围绕国庆、县庆等节假日及县、乡重大活动,每年举办民族赛歌会、大型团体舞表演、农牧民文艺调演、艺术作品展览以及马蹄寺旅游观光节、文殊山文化庙会、民族运动会、卡拉ok大奖赛老年秧歌等大中型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自治县文化旅游内涵,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参加了全国、全省计划生育调演、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首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专业组比赛、“五个一”工程奖评奖活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甘肃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甘肃赛区张掖选拔赛和“裕固族之花”选拔赛、赴中央党校慰问演出等大型活动及市、县重要接待或节庆演出活动,为宣传自治县,打造裕固族品牌做了积极的工作。大展了我县的风采,提高了自治县的知名度。而在“抓住新机遇,建设新肃南”的今天,我们更应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加强群众需要的文化场馆建设。大力引进群众期盼的高品位文化,大力挖掘和弘扬由我县群众创造的丰富的道德文化,安全文化、诚信文化、民俗文化。让全县在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城区的伟大实践中,舞起来,唱起来,干起来,美起来,舞出肃南人的志气,唱出肃南人的正气,干出肃南人的豪气,美出肃南人的才气。

第三,应突破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建设富有肃南特色的创新文化,和谐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创新是肃南发展进步不竭的动力。提升境界,就要以文化创新来带动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环境创新和科技创新,靠创新提高肃南的核心竞争力,使肃南成为特色、魅力、活力和竞争力有机交融的新城区。从发展创新文化、和谐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肃南,就会发现我县各乡镇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融合。结合节庆日、“特色文化旅游年”活动等,举办了文物精品展、野外文物图片展、民俗图片展、民族手工艺品展及原生态民歌大赛、民族民间歌手大赛、民族服饰展示赛、传统民族服饰展览等,并以马蹄寺石窟群、文殊寺石窟群和祭鄂博等民俗活动为载体,举办了马蹄寺旅游观光节、文殊寺文化庙会和县、乡镇、村文化艺术节。这些工作为我县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宣传肃南,打造裕固族品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民族文化事业和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工作进程。把这些文化加以提升,就会形成富有鲜明肃南特色的创新文化。这里传承着昔日肃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县重要的特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大力地保护,认真地挖掘,积极的传承,使其为肃南增添独特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抓好硬件建设,而且要找准他的文化定位,富有创意的进行打造,使其更能展示肃南的人文风采,更富有文化影响力,更具有现代化气息。我们应当运用多种手段做足山的文章、生态的文章,使其彰显肃南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的特有魅力。

文化系统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第3篇】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一手抓管理 一手抓繁荣

文化市场管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微观表现。新时期,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促繁荣、促稳定,进而实现文化市场及其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文化市场是一个点多面广、情况错综复杂的市场,要管好这个市场,文化管理部门

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观,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政令畅通。与此同时,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具体行动,着力培育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市场,打击文化市场中违法经营行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文化部门必须坚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管理上,应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先进文化要依法予以保护,对有损于社会和人民的腐朽文化依法予以清除。作为文化部门的干部,应经常衡量自己身处的岗位之责,在其位谋其政,一切从文化市场工作实际出发,抓重点、抓关键、抓突破,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强化法制意识,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是责任,也是义务。文化市场管理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日常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职权,执法过程中应做到有法可依,一切管理过程都须做到有法有据。另外,执法人员须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树立终生服务的信念,杜绝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服务意识强不强,主要是看实际行动。作为文化市场的管理者,一定要立足本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笔者以为,在文化市场工作中,若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必须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执法宗旨,热情周到、细致服务。文化市场工作繁杂,只有通过立足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进一步端正工作作风,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文化工作要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效益是否得到提高,也要看社会效益是否得到提高。如果离开发展,文化市场的繁荣便无从谈起。

笔者建议,在文化市场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在宏观上应合理布局,打造文化产业特色产品,可建立大而全的产业门类,发掘本地区特色精品文化,鼓励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第4篇】优秀范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心得体会)

******同志所作的报告,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了战略部署,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我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强自己的文化力量,增强软实力。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战略。

二、文化建设要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范文写作用以爱国主义____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____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三、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建设和谐文化。要调动新闻媒体、文学艺术等传媒界人士的积极性,坚持正确导向,制作、生产弘扬社会正气的精品力作。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发挥优势,围绕文化建设积极调查研究,为建设和谐文化建言献策。

四、弘扬中华文化,推动赣南文化发展。赣南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理学文化、堪舆文化等优势,打好共和国摇篮、客家摇篮、宋城博物馆、理学渊源之乡品牌。

五、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立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的艺术创新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深受人民欢迎的艺术精品

以上是《优秀范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心得体会)》的第一心得范文详细内容,涉及到文化、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和谐、认识、增强、推动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优秀范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心得体会)

【第5篇】文化系统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县文化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又给我县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速加快、又好又快搞好灾后文化重建,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前我县文化战线的首要任务。

一、灾后文化重建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剑阁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们经常说,剑阁人杰地灵、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剑阁是文化大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但这都已成为历史。目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县文化建设的现状。如果我们仍然沉睡在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上,沉寝在所谓的文化大县和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光环里,那么在灾后文化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势必会造成思路不清、目标不明、重点不突出、措施不得当。应该说,剑阁的文化建设在经历了一个发展高潮期后,目前正处于低谷,能否掀起新的一轮发展高潮,关键在于抓住灾后文化重建的机遇,把剑阁文化建设的基础夯实。目前剑阁文化建设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

1、起点高但落脚低,硬件设施不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剑阁历史悠久,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群众文化十分活跃,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剑阁就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我们虽然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但是我们的落脚点却很低。剑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相当落后,表现在:文化局有牌子无机关,长期“打游击”,人走到哪里牌子挂到哪里;文管所有文物无库房,长期用简陋的民房代替库房,对文物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两馆”无馆,县城搬迁后,老县城原文化馆和图书馆因偿还债务,一部分被拍卖,剩下的被国投公司收走从事出租经营,新县城“两馆”由于资金问题到目前还没有真正建起来;文化站无站,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乡镇就建立了文化站,属全民事业单位,但是到现在为止就仅仅只有一个文化干部而没有文化阵地,更没有任何设施设备;县城搬迁后,目前新县城还没有影剧院。

2、要求高但水平低,人才队伍不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当前,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文化工作的要求高,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期望和对文艺欣赏的口味高。但是,受特殊环境和条件的限制,目前我们这支队伍还不能适应这个要求。在这支队伍中,绝大多数是事务型的人员而不是专业型的人才,更没有复合型的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这支队伍还有很多的不适应。

3、角度高但地位低,管理体制不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并为“四位一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这就充分表明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作为基层文化工作部门和文化工作者,地位很低。文化局作为政府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目前是事业单位;乡镇文化站是全民事业单位,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按照政策规定,乡镇文化干部工资和文化站基本业务费应该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但至今都没有得到落实;文化系统干部不能得到正常交流,缺乏多岗位锻炼。目前对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县文化局虽然承担着对乡镇文化站业务指导职能,但由于体制原因,其它很多方面不能过问,也不便过问,使乡镇文化站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管不了的“两不管”境地。

二、灾后文化重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

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和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握原则,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切实抓好灾后文化重建各项工作。

1、灾后文化重建必须服务于剑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文化本身无阶级,但它必然要为统治阶级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灾后文化重建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剑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灾后文化重建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剑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职能。

2、灾后文化重建必须立足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就是“以文化人”,文化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就是抚慰心灵,安民乐民。灾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物质家园保障的同时,更需要精神家园归宿。享受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权益。因此,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就是灾后文化重建的基本立足点。

3、灾后文化重建必须着眼于社会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为核心,以实现人类幸福为最高价值的理想社会和实践模式。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深入到文化层面,因为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文化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在灾后文化重建中,必须着眼于社会和谐发展这个目标,积极构建文明健康、与时俱进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4、灾后文化重建必须贯穿于城乡统筹。剑阁是全省二十七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是川北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也是全国的文化先进县。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提速我县的文化建设,进一步繁荣我县的文化事业,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推动剑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是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议题。灾后文化重建必须贯穿于城乡统筹的全过程,具体来讲就是应当从统筹城乡文化资源、统筹城乡市民文化消费、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统筹城乡文化人才等四个方面进行。

三、灾后文化重建的成果是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检验

在文化战线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当务之急就是要把灾后文化重建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以灾后文化重建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灾后文化重建的实际成果来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终效果。

1、立足需求,着眼发展,抓好文化阵地重建。灾后文化重建,文化阵地建设是基础。没有文化阵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群众文化活动就没有载体,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就不可能得到保障。在灾后文化重建中我们要立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需求,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本着建得起、转得动、可持续的原则,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抓好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5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7个乡镇发行网点、87个公共阅报栏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及载体建设。

2、抢救第一,合理开发,抓好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譬如城镇化带来的基本建设热潮、经济发展带来的旅游热等使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使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在灾后文化重建中,我们重点要抓好以剑门蜀道遗址、觉苑寺佛传壁画和古建筑、鹤鸣山摩崖石刻道教造像和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剑州白塔、钟鼓楼古建筑、古城墙红军十大政纲石刻以及剑阁花灯、剑阁皮影、剑门情歌等为重点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

3、抚慰心灵,安民乐民,抓好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频繁、最广泛、最贴近,不仅能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而且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和激励作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5·12”特大地震给人们造成的伤痛之深、留下的记忆刻骨铭心。如何使人们的思想尽快摆脱地震的阴影,把人们从地震的痛苦和恐惧中解脱出来,面对现实,走向新的生活,这是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要通过政府搭台、文化部门指导、群众参与的方式,组织开展好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宣传鼓劲、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文化、农民文化、节庆文化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

4、贴近生活,宣传鼓劲,抓好文艺产品生产。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紧扣剑阁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创作一批主题突出、内涵深刻、特色鲜明、艺术性强的高质量文学艺术产品。在此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打造成为精品舞台艺术,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当前,我们重点要放在灾后重建和感恩、建国六十周年、剑阁民间文艺等方面题材的挖掘和打造。既紧扣时代主题、又突出地方特色。

5、科学规划,面向市场,抓好文化产业发展。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机遇,把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和导向与剑阁的实际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我县文化产业的规划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放宽市场准入,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多种经济成分在我县投资发展文化产业。在保证投资者合法经济利益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加社会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

6、公平公正,依法行政,抓好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市场管理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越是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越要加大文化市场的管理。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市

文化系统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第6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开创民族文化工作新局面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共同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形成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保证。

学习实践活动要始终突出实践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要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实践平台。学习实践活动一定要重实效。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方法上创新。要紧密结合当前文化建设和发展形势,认真做好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查找、分析影响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查找本单位在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紧密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以及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组织开展解放思想讨论,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在事关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自身实际,认真分析检查,开展群众评议,深刻分析本单位在发展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切实解决影响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扎实推动科学发展,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认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执政为民。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

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当好人民公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德莫过于爱民,行莫过于利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认识文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消除制约文化发展的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二是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工作者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三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推进农牧村文化建设。要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支持农牧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创新农牧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加大投入,推动农牧村文化事业发展,不断丰富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广大文化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研究新情况,适应新要求,解决新问题,不断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进一步繁荣文学艺术。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大力推动自治县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社会要进步,文化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部门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县委领导下,在各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支持和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文化工作。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勇敢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必将推动中华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空前的兴盛繁荣。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前,全县上下按照市县委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大讨论活动,我们在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发挥文化的优势,去引领肃南提升境界;如何通过推动文化的繁荣,来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我们也知道,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对文化有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认为文化只是唱唱歌,跳跳舞,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抓了也见不到成效。更有甚者还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提文化建设,没有钱怎么去发展文化。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没有弄懂: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什么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并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通过参与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我们对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看起来很深奥、很深沉、很缥缈,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就在我们自身。她体现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往深里说:文化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的血脉、灵魂和特色魅力之所在,是增强这个城市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实现这个城市和地区境界提升的必然选择。

那么联系肃南实际,该如何用文化建设引领我县境界的提升呢。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去做。

首先,应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入手提升我县的境界。公民的道德水平是衡量一座城市品位和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尺。而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有赖文化的启迪和教化。

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就是一盘散沙。因此说,文化是人类灵魂的飞升,而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最美的就是“善”和“爱”。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全县的干部群众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让大家在教育和感悟中真正燃起爱家的激情,发自内心的热爱肃南的一草一木,十分自觉地奉献肃南的山山水水,让大家的精神力量远远超越责任内涵所赋予的力量。

其次,应以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增强我县广大公民的文化素质。近年来,自治县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文化单位在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大力开展节庆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和牧区文化,组织举办了文艺演出、民族服装服饰展示赛、原生态民歌大赛、文物与艺术作品精品展览、民族文化艺术节以及各类群众性辅导培训、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挖掘整理、创作编排了许多裕固族风俗舞蹈、大型广场舞和裕固族歌曲,并获国家、省级奖项30多个,为宣传自治县,打造裕固族品牌做了积极的工作。出版发行歌曲光盘磁带。挖掘整理裕固族的传统民歌、民间故事、史诗、历史文化资料、谚语、谜语、裕固语词汇、传统服饰音像资料等。为裕固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县每年结合牧闲时间和居住较集中时间,采取点面结合、大小结合等多种形式,以突出民族特色、丰富活动内容、发挥阵地作用为目的,大力开展广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活动,每年利用节庆日及省、市、县重大活动,以上档次、上规模、重特色为宗旨,组织文艺骨干成功举办了各类群众性文艺调演、服装服饰展示赛、民族歌手大赛、原生态民歌大赛、民族舞蹈大赛、大型民族团体舞表演、民族社火调演及送文化下乡演出等活动,为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围绕国庆、县庆等节假日及县、乡重大活动,每年举办民族赛歌会、大型团体舞表演、农牧民文艺调演、艺术作品展览以及马蹄寺旅游观光节、文殊山文化庙会、民族运动会、卡拉ok大奖赛老年秧歌等大中型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自治县文化旅游内涵,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参加了全国、全省计划生育调演、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首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专业组比赛、“五个一”工程奖评奖活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甘肃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甘肃赛区张掖选拔赛和“裕固族之花”选拔赛、赴中央党校慰问演出等大型活动及市、县重要接待或节庆演出活动,为宣传自治县,打造裕固族品牌做了积极的工作。大展了我县的风采,提高了自治县的知名度。而在“抓住新机遇,建设新肃南”的今天,我们更应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加强群众需要的文化场馆建设。大力引进群众期盼的高品位文化,大力挖掘和弘扬由我县群众创造的丰富的道德文化,安全文化、诚信文化、民俗文化。让全县在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城区的伟大实践中,舞起来,唱起来,干起来,美起来,舞出肃南人的志气,唱出肃南人的正气,干出肃南人的豪气,美出肃南人的才气。

第三,应突破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建设富有肃南特色的创新文化,和谐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创新是肃南发展进步不竭的动力。提升境界,就要以文化创新来带动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环境创新和科技创新,靠创新提高肃南的核心竞争力,使肃南成为特色、魅力、活力和竞争力有机交融的新城区。从发展创新文化、和谐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肃南,就会发现我县各乡镇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融合。结合节庆日、“特色文化旅游年”活动等,举办了文物精品展、野外文物图片展、民俗图片展、民族手工艺品展及原生态民歌大赛、民族民间歌手大赛、民族服饰展示赛、传统民族服饰展览等,并以马蹄寺石窟群、文殊寺石窟群和祭鄂博等民俗活动为载体,举办了马蹄寺旅游观光节、文殊寺文化庙会和县、乡镇、村文化艺术节。这些工作为我县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宣传肃南,打造裕固族品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民族文化事业和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工作进程。把这些文化加以提升,就会形成富有鲜明肃南特色的创新文化。这里传承着昔日肃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县重要的特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大力地保护,认真地挖掘,积极的传承,使其为肃南增添独特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抓好硬件建设,而且要找准他的文化定位,富有创意的进行打造,使其更能展示肃南的人文风采,更富有文化影响力,更具有现代化气息。我们应当运用多种手段做足山的文章、生态的文章,使其彰显肃南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的特有魅力。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开创民族文化工作新局面

【第7篇】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开创民族文化工作新局面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共同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形成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保证。

学习实践活动要始终突出实践特色,第一心得范文网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要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实践平台。学习实践活动一定要重实效。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方法上创新。要紧密结合当前文化建设和发展形势,认真做好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查找、分析影响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查找本单位在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紧密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以及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组织开展解放思想讨论,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在事关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自身实际,认真分析检查,开展群众评议,深刻分析本单位在发展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切实解决影响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扎实推动科学发展,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范文top100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认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执政为民。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范文写作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

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这篇内容涉及到发展、科学、坚持、发展观、问题、工作、实践、群众等方面,希望对网友有用。

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开创民族文化工作新局面

【第8篇】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构建群众文化团体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人群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归口社区管理的人群日益庞大,要求社区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断增多。创造一个温馨、舒适、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包括加强社区群众文化体育团队建设,也就成了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体团队健康发展

发展和建设社区文化体育团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团体建设和管理工作,于xx年专门召开了普陀区社区团队建设管理工作交流会议,区委、区政府领导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加强社区团队建设和管理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的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将社区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提升社区管理的范畴中,组织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造出更好的管理办法和经验,推动全区社区团队更健康地发展。为此,区政府还于xx年专门成立了普陀区社区体育健身团队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分管区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条例。

社区文化体育团队对社区居民,特别是中老年居民的文化娱乐、思想汇报专题强身健体、交流信息、扩大交往、增长知识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区居民自我价值和文化权益的直接体现。几年来,我区各社区的文化体育团队得到了可喜的长足发展,文体团队的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石泉路街道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拥有100余支5000余人参加的群众文化体育团队,诸如声乐、器乐、舞蹈、时装、锣鼓、腰鼓、扁鼓、书画、编织、交谊舞、文艺创作、读书、插花、戏曲、摄影、健身、拳操等琳琅满目的文体团队活动的身影覆盖了石泉地区的角角落落。有的团队负责人说,街道出面组织文化队伍,他们就象找到了自己的娘家一样。长寿路街道于xx年初开展了“迎新年创品牌”——群众团队展示系列活动,分别开展了小区普及型自娱自乐团队展示、“一委一品”群众团队展示、特色群众团队展示和社区教育学习型团队展示等活动,社区居民踊跃参加,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第一心得范文网居民们欢聚一堂,共享社区文化大餐,共同营造其乐融融的社区大家庭氛围,反映了新长寿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群众团队取得的丰硕成果。曹杨新村街道的老年合唱队、长风新村街道舞蹈队表演的《多彩的社区》等团队和节目为我区多次争得荣誉。

二、文体团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社区文体团队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是认识上的问题。社会发展到今天遇到了新问题:物质生活富裕以后,精神上的依托何在?人口老龄化以后,老年人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社会保障完善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满足?现在,社区是大家庭的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人除了是单位人,还是社区人,需要在社区体现人的价值,包括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宣泄等,这些都是社区团队产生的文化背景。现在社区中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隔膜、社会活动失范等社会现实问题,通过社区文体团队来帮助解决往往不失为一个好途径,社区团队还能协助基层组织做好很多工作,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因此社区工作者,不能象以往那样,停留在只把群众文体团队当作是唱唱跳跳的队伍的层面。

其次是运作机制问题。社区文体团队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社区文体团队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很好的社区氛围,顺应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发展趋势,是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文体团队的繁荣符合广大社区居民的利益,成为广大居民走向社区的有效载体,范文写作有助于提高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拓宽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有效地促进社区管理。社区团队建设是提高社区管理效果和市民素质的两全其美的好事,如何提高社区文体团队的组织化程度,正确处理政府组织与团队组织的关系,积极为社区文体团队搭建服务平台,这方面,宜川和石泉等街道作出了在团队建立党支部的有益探索,但整体还缺乏较规范化的运作机制。

再次是投入模式问题。文体团队要健康发展,文体设施和活动经费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目前,各社区的文体设施还不能满足社区文体团队的需要,很少的经费投入也形成了单纯依赖政府的单一模式。单一模式的投入是有限的,也难以持久适应社区团队快速发展的需求,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内其他资源的利用率,鼓励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文体团队建设与发展,既缺乏舆论导向,又缺乏有关政策扶持。

三、加强社区文体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1、整合社会资源,引导、支持社区文体团队建设。当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设社区文体团队,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标志,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途径。街镇党政领导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念,把团队建设放在重要的工作位置,正确引领社区文体团队开展弘扬主旋律,积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为社区文体团队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街镇的有力调控,整合社区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为文体团队提供活动空间。同时,多方筹措资金,给社区文体团队一定的经费支持。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构建群众文化团体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第9篇】文化出版局党总支书记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文化出版局党总支书记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环境。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非常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当今时代发生的深刻变化的认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共同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形成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保证。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我们要适应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目标,就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文化建设、指导文化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要先行。作为文化工作者,思想首先必须跟上时代和形势的要求,跟上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跟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和思想,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各领域、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同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相比仍然比较滞后。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一些传统观念仍然在束缚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文化系统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为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转变观念、加强规划、健全法制,更新机制、加强管理,提高水平、提供服务,高举改革创新旗帜,使之成为文化战线在新时期、新阶段最为显著的特征。

学习实践活动要始终突出实践特色,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要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实践平台。学习实践活动一定要重实效。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方法上创新。要紧密结合当前文化建设和发展形势,认真做好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查找、分析影响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查找本单位在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紧密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以及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组织开展解放思想讨论,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在事关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自身实际,认真分析检查,开展群众评议,深刻分析本单位在发展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切实解决影响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扎实推动科学发展,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 ;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认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执政为民。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

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当好人民公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德莫过于爱民,行莫过于利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认识文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消除制约文化发展的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二是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工作者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三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推进农牧村文化建设。要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支持农牧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创新农牧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加大投入,推动农牧村文化事业发展,不断丰富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广大文化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研究新情况,适应新要求,解决新问题,不断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进一步繁荣文学艺术。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大力推动自治县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社会要进步,文化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部门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县委领导下,在各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支持和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文化工作。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勇敢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必将推动中华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空前的兴盛繁荣。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新要求,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前,全县上下按照市县委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大讨论活动,我们在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发挥文化的优势,去引领肃南提升境界;如何通过推动文化的繁荣,来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我们也知道,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对文化有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认为文化只是唱唱歌,跳跳舞,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抓了也见不到成效。更有甚者还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提文化建设,没有钱怎么去发展文化。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没有弄懂: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什么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并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通过参与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我们对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看起来很深奥、很深沉、很缥缈,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就在我们自身。她体现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往深里说:文化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的血脉、灵魂和特色魅力之所在,是增强这个城市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实现这个城市和地区境界提升的必然选择。

那么联系肃南实际,该如何用文化建设引领我县境界的提升呢。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去做。

文化出版局党总支书记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第10篇】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本页是第一心得范文网最新发布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的详细第一心得范文文章,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专门用一章阐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让广大市民特别是文化工作者倍感振奋。他们纷纷表示,要切实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宜兴的文化软实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的小康,也是文化和精神的小康。文化也是民生的一部分,关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关心民生的重要内容。市文化局局长宗培君提出,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富有是人民的共同追求。要增强宜兴的文化软实力,就要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要对文化产业给予扶持;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既要发挥城市文化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给予优先发展,又要兼顾乡村的文化需求,加快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文化消费,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服务活动,始终把握好文化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导向。

老百姓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人民群众不仅仅是文化的消费者,还是创造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活来自群众的力量。宜城街道岳堤居委主任蒋梅娟告诉,岳堤居委拥有书画、戏曲、体育、民间工艺等多个自发性文化团体,社区活动周周有,重大活动月月有,居民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对于这些民间文化的团体和个人,党和政府应当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在扶持的同时加强引导,在规范的同时不断激活,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等多种途径,促使群众文化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建设先进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过程中,还必须把来自民间的群众文化开发好、继承好。

优秀文化要“渗透”生活,这是广大文化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在交流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体会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要把先进的文化“渗透”于群文活动中,要在群众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学生中加强校外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科学、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起良好的公德意识,从而既满足老百姓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也让他们的综合素养在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

这篇内容涉及到文化、群众、社会主义、人民、繁荣、大发、精神、先进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第11篇】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在创新中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条件。对于宣传文化工作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更好地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新阶段繁昌县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不断提升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水平,在理论武装、服务中心、实施创建等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力求创新、谋求实效。

在理论武装上,力求推进人的观念转变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抓标杆树示范。抓好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用的示范作用。通过完善党委(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等专题,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辅导报告会,组织学习《___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科学发展观》等,把宣传党的全会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融入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之中,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二是抓深入促辐射。县委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注重推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三是抓调研促创新。围绕邓小平理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等课题深入调查研究,找准点子,理出思路,明确方向。

在创建活动上,力求在提高精神文明程度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有关精神,通过组织“健康成长、快乐成才”系列活动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思想道德宣传教育。二是创建活动重点突出。围绕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目标,深化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文明乡镇,全面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开展“人人参与增素质,文明行为促创卫”活动,大力改善城区卫生状况和人居环境,努力塑造城市精神,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三是创建活动难点突破。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重点,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水平。

近年来,繁昌县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全省卫生县城”、“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先进县”和“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 、“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科技先进县”、“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为实现繁昌又好又快发展,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作者系繁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在创新中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第12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专门用一章阐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让广大市民特别是文化工作者倍感振奋。他们纷纷表示,要切实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宜兴的文化软实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的小康,也是文化和精神的小康。文化也是民生的一部分,关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关心民生的重要内容。市文化局局长宗培君提出,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富有是人民的共同追求。要增强宜兴的文化软实力,就要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要对文化产业给予扶持;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既要发挥城市文化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给予优先发展,又要兼顾乡村的文化需求,加快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文化消费,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服务活动,始终把握好文化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导向。

老百姓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人民群众不仅仅是文化的消费者,还是创造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活来自群众的力量。宜城街道岳堤居委主任蒋梅娟告诉记者,岳堤居委拥有书画、戏曲、体育、民间工艺等多个自发性文化团体,社区活动周周有,重大活动月月有,居民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对于这些民间文化的团体和个人,党和政府应当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在扶持的同时加强引导,在规范的同时不断激活,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等多种途径,促使群众文化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建设先进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过程中,还必须把来自民间的群众文化开发好、继承好。

优秀文化要“渗透”生活,这是广大文化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在交流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体会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要把先进的文化“渗透”于群文活动中,要在群众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学生中加强校外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科学、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起良好的公德意识,从而既满足老百姓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也让他们的综合素养在活动中不断得到提升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第13篇】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很高兴来到××这块美丽的土地,看到这么漂亮的城市,与这么多的同志交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文化产业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如何正确认识当代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概念,按照传统观念,文化是上层建筑,产业是经济基础,把文化与产业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混淆了我们通常理解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目前在国际上对文化产业这个词的由来有多种观点,而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通常做法是先定义。但是文化产业是引进的概念,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各不相同,虽然有一些相同的基础特征,但外在表述方式上不一样,特别是归入文化产业的产业门类各不相同。就国际经验而言,没有通常所说的文化产业,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分类。当前,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当代文化产业的由来。认识了基本由来,就知道如何去思考什么是文化产业,就可以用分析、判断的方法来思考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抛开不同的概念,抛开不同的行业分类,用正确的方法来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比如说,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下,要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关键是要掌握方法。研究文化产业的方法其实就是两句话:“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只有经过这两个过程,才最后产生了文化产业,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文化和经济,文化和市场,文化和产业的高度融合,才产生了文化产业这个概念。这就是我们认识文化产业的基本逻辑和基本思路。

第一,经济文化化。实际上就是指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发展趋势。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就是从经济走向文化的过程。我们经常用一、二、三产业来区分我们目前的产业结构,每一年的国民经济统计报表,在宏观经济里面,我们都可看到一、二、三产的比例,它标识了发展阶段的基本指标。实际上从国际近20年的发展趋势看,产业不断升级、速度越来越快,成了明显的发展趋势,三次产业的划分已经远远不够,我已经把它定义到了第五产业,即我们通常理解的第三产业之后,出现了第四、第五产业。第一个发展阶段即农业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工业革命发生以前,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学家认为,农业是直接依赖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行业,如农林水牧。在这个发展阶段上,绝大多数居民从事生产劳动,大多住在农村,城市化水平很低。第二个发展阶段即工业化发展阶段,我们把它叫做制造业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根据经济学家的分类,它不是直接对资源生产的过程,而是对资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生产过程,这包括冶金、纺织、化工、机械、电力、建材、食品,属于制造业的范畴。第二产业是在工业革命以后逐渐形成的。工业革命造成的结果是主要的劳动力进入了工业生产部门,大部分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现在一般认为,我们国家整体上处于第二产业发展后期。我们的城市化率约为40,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按比重排序为二、三、一。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阶段。现在一般有几种分类方式,有的把商业、饮食业、城市公共管理、教育、旅游文化服务等归入第三产业,有的除了一、二产业之外都归入第三产业。应当说,第三产业跟制造业有着巨大的差别,产业中心或者主要生产部门是由有形产业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业生产,这是第三产业的基本标志。第三产业进入了无形的服务业,国民经济主要来源是无形服务业,主要人口从事服务劳动,城市化水平相比工业化阶段进一步提升。我国处在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的阶段,但水平仍然较低。目前,全国第三产业发展比重约占gdp的34,这个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目前我国人均gdp约为1300美元,从经济学上分析,超过人均gdp1000美元的国家,三产比重应该大大超过34,也就是说,我们的三产比重太低。我国从“八五”开始,就提出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目标并没有得到实现。第四个发展阶段是以知识型服务业为基础的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在发达国家兴起了新技术革命,其中有一个最主要的发展领域被称作新兴信息服务业。随着新兴信息服务业的崛起及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的第三产业(服务业)中,出现了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区分。人们发现,在第三产业中,脑力劳动的比重越来越大。到了90年代,知识经济成为特别引人注目的词汇,主要原因就是oecd(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由发达国家组成),连续发布了几个报告,在第一个报告里,提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的依据就是在oecd所属的24个发达国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70,在这些国家服务部门里,70已是脑力劳动,而且绝大多数从事信息服务业,oecd根据这样一个统计数字分析,提出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一大批研究人员提出了“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国家科技发展”的新战略构想。第五个阶段是以艺术、文化知识服务业为基础的阶段。即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20世纪90年代,包括欧美发达国家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知识性的服务业里面,服务于精神文化需求的部门发展得越来越快。一些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对这一发展阶段进行了新的定义,其中有一个丹麦的未来学家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农业、工业和信息社会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和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还有一种说法,知识经济后,人类社会就要进入体验经济。所谓知识经济,或者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并不是说,这个知识只是指向自然科学知识,实际上,知识经济范围很广,主要是指人文和文化知识。也就是说,文化成为了产业开发的资源,只有开发了文化资源,生产了文化产品,才能满足整个社会精神文化和心理需求。未来社会将会越来越向满足心理需求发展,整个产业发展的最快步幅是在知识产业。以上五个发展阶段,是越来越走向文化。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越来越走向下游化,直接满足需求的产业门类越来越大,中间加工这块越来越小,且满足直接消费中文化因素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越是下游化,越是文化化。如现在服装没有品牌,餐饮没有主题,就吸引不了顾客,就没有市场。很多日常消费越来越具有文化消费的含义,甚至城郊的农业都已经走向了观光农业。从以上可以看出,经济越来越走向下游,越来越走向满足精神需求,这就是经济文化化。

第二,文化经济化。或者说从文化走向经济。我认为,文化的发展,同以上所讲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也有五个阶段。最近几年,这五个阶段发展趋势逐渐明朗。第一个发展阶段,即传统文化的发展阶段。这是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前或进入工业化前,农业社会的文化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精英文化,只有很少的人在从事文化创作,消费文化产品;大众既不能参与创作,也不能参与消费文化产品,这是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因为绝大多数人住在农村,城市化水平非常低,创作精神文化产品和消费、欣赏、收藏精神文化产品的人群,只能局限在统治阶段、贵族和他们所供养的艺术家,所以说,前现代化、前工业化是个精英文化的时代。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商业化的发展阶段。工业文明造成大量的人口从农业转向工业,农民大量进入工厂,农业人口大量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旨在提高入城农民素质、满足工业发展需要的各类教育培训急剧增加。城市人口的集中和教育的普及,必然带来城市人口、受教育人口分享文化的需要。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受到教育后,具备了一定的精神文化消费能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场。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仍然很少的文化艺术生产和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形成落差,文化产品严重不足。在这个阶段,催生了大规模的文化市场,即在文化创作与消费之间出现了商业环节,出现一批文化商人,他们负责复制文化产品,并通过商业营销的模式送到广大消费者手中,现代印刷术也是这样产生出来的,现代化的报纸、期刊、图书都是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阶段。这首先要谈到商业文化的特点:一是产生了大规模的商业化市场,有一批文化商人从事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易,使文化成为大众消费;第二是技术快速发展。以前文化传播主要靠传统印刷术,要达到产业化规模非常难,一本书要被50万人消费(阅读)已经很不容易了。但通过电子媒介就不同了,如最初兴起的广播业,一个国家只要建一个电台,就可以覆盖整个国家,受众只要购买了接收机,就可以进行精神文化消费。现代广播就是文化产业的第一种形态,随后产生的电影、电视,更容易被大规模的复制和传播,这就使文化真正具有了产业化的特征,美国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迅速发展的广播、电影业,正是在这个发展阶段出现的。在这一时期也就出现了对美国文化工业的批判。由于美国现代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对于资本主义最新发展态势进行了批判,这个学派即法兰克福学派,他们认为美国的文化产业,是统治工人阶级的新形式,统治阶级垄断传播器,传播虚假信息,让工人阶级满足现状。本来工人觉得受得剥削是件很痛苦的事情,结果电影一出现,工人们回家一看电影就放松了。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文化产业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进行统治的一种新形式。文化产业这个词最早就是这么来的。第四个发展阶段,是内容产业发展阶段。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仅用文化产业定义,还用内容产业来定义这个发展阶段。内容即容器。为什么叫内容产业?我们知道,知识经济最基础的技术是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它改变了迄今为止的传媒的技术基础。数字技术最早是以计算机和网络出现的,后来发展到“三网合一”,“三网”即:互联网、广播网、通信网。我们所说的“三网合一”,其实就是用互联网统一广播和通信,互联网出现后已将数字技术变成了广播和通信统一的技术,从广播上讲,数字电视就是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广播上的运用;从通信上讲,我们安装了电话,就可以接驳电脑,可以上网。因此,可以这样说,现代技术的三大基础——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网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欧洲人把这叫做传媒汇流,这是未来各个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我国在“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广“三网合一”。XX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已经推出了数字电视5年计划,这是一个大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欧洲已经就在重点推广。“三网合一”的最终结果是以前制约广电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频段的稀缺”已成为历史。我们知道,广播电视是通过电波来传播,而电波所用的频段是稀缺的,世界各国都要控制通信和广电的发展,因为通信和广电所使用的频段必须由国家来控制和管理,不能随意让单位或个人使用频段,否则会导致频段冲突。而数字技术有压缩功能,在同样的频段上,可以至少增加10倍的传播内容,数字电视一旦全面铺开,我们至少可以同时看到500个台。也就是说,在相同的频段里面,可容纳的内容大大增加,结果是频段、频道过多,内容不够。由此,欧洲、日韩提出了目前关键是发展内容产业,只要有好的内容,就能站在产业发展的高端。我国目前也正在研究内容产业,我去年参加了中办、国办关于信息资源开发与研究的文件起草工作,起草工作小组对信息内容产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信息内容产业涵盖了通信、网络等产业部门,且在信息产业中,70以上与文化有关。由此,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因为在全国推广数字电视需投资近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不能提供好的内容,这一投资将成为巨大的风险。所以说内容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第五个阶段,即创意产业。现在的网络里面数字内容很多,但质量不高,有专家声称网络里90的资源是垃圾资源。XX年,我做过数字图书馆研究,曾看到美国总统信息顾问委员会给布什总统递交的一份新报告,其中谈到美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到今天,几个关键问题还没有突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网络资源搜索器技术太差了,最好的搜索器只可以搜到16的内容,即便搜到,也大多无用,他们要求美国投入资源进行技术突破,因为只有真正实现技术突破,才能实现内容产业的大发展。欧洲提出要发展有意义的内容产业。如芬兰,由于他在信息技术上的突破,一直稳居世界各国竞争力排名的前三位,他也是欧洲第一个提出发展内容产业的国家。芬兰人在一份报告里谈到,芬兰只有300余万人,虽然说信息技术最发达,上网人数比例最多,但在网上只能看到以美国为主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芬兰文化几乎没有。而要提供芬兰的文化,只有用国家或产业发展的手段,有意识地制造、提供与芬兰文化相关的内容,否则,下一代芬兰人将不知道什么是芬兰文化,因为他看不到,这样就会发生技术进步、文化消失的怪现象。目前芬兰正在加紧整理历史文化资源,把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资料都变成数字信息资料输送到网络,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为芬兰人提供有意义的文化内容。到了90年代,英国人首先提出了“创意”产业,它的涵盖范围相比芬兰更为宽泛,因为芬兰人是从信息技术、芬兰文化的角度来提出的,而英国人则认为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并把它分为13类,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把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在一起。现在英联邦国家都在发展创意产业,并把设计业作为创意产业的最关键行业,他们认为,如果设计业做好了,那么文化产业的潜力就会扩展到所有产业中去,如可以将把建筑业纳入文化产业,因为建筑业除了设计外,其它都没有很多价值;可以把服装业纳入文化产业,因为服装业中品牌是其核心;把餐饮业纳入文化产业,如现在流行的“星巴克”咖啡厅就是一种饮食文化,它把餐饮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了。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传统产业特别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只要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向文化产业延伸,否则就无法生存。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就形成了“创意产业”,实际就是文化产业普遍化,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印有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的产品销往全球。再比如日本有个卡通形象,叫kitty猫,通过授权生产15000种商品销往世界各地,每年可获得几十亿美元的收入。我们国家的动漫产业不发达,主要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另外还有个认识问题,不能总指望卡通片靠收视率赚钱,必须发展配套产业,当然我国这方面也有了进步,如国产卡通形象“蓝猫”授权了6000余种商品,在全国有XX多个专卖店。文化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和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相关。就产生了一个链条,在前端有大量的、独特的文化资源,并以文字、图像或以民间风俗形式存在;在末端是所有日常消费品;中间是一个增值区。这个链条深入到所有资源开发领域,由此我们发现,那些最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是最有传播价值、最受关注的东西,最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就为文化资源丰富,但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

通过以上两个逻辑,我们发现,经济活动越来越向上走,越来越具有文化特征;而文化越来越向下走,越来越进入日常生活,其本身变成了经济活动,所有文化符号越来越有价值。通过“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与经济已经高度融合,绝大部分文化生产、消费已不是上层建筑的因素,而是一种经济本身的活动。所以传统的观念必须根据这一发展趋势进行转变。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会有不同的发展需要,他们对文化产业的表述和行业分类各不相同,这一点是和发展水平及发展条件、要求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逻辑,比把机械的行业标准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指导更为有效。所以说,文化产业没有特别严格的行业门类划分,而是根据地方发展要求提出的新的发展思路。另外,我们刚才讲的是历史、时间的发展逻辑。实际上,发展是个不平衡的过程,就全球来讲,有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等划分方式;就全国来讲,也有东、中、西部之分。但所有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处在一个统一的市场环境中,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不能说,我们处在低的发展阶段,就不用去考虑别的问题,这就会带来很大风险。因为如果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的时候,仅局限于自己的发展阶段,而不兼顾更高发展阶段的需求,就会为未来发展留下隐患。严格来讲,处在统一的市场环境里面,会有一个分工布局,如果没有积极主动的态势,就会被动地接受别人的分工,从而失去今后的发展机会。如我国加入wto后,与发达国家处在了不对称竞争的态势。如在入世谈判的最后阶段,焦点问题就是文化分销领域,发达国家提出要我国开放文化分销领域,让他们的企业在我国建立电影、音像等文化产品的分销系统。这就是说,我们是用今天的产业来换取明天的产业,或者说我们是用夕阳产业来换朝阳产业。现在我们还很难超越这个发展阶段,但如果不进行战略谋划,我们就会彻底丧失发展的机遇。因为如果我们不加区分、无限制地让外国文化进入市场,那么我们的文化市场就会让外国占领,就会失去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所以国家明确要求在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也就是说,在继续加快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做好未来在文化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准备。从××来讲,我们处在中部欠发达地区,人均gdp仅为东部的十分之一,经济发展阶段处在第二产业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刚刚起步的阶段。但一定要知道,如果要获得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期可能性,就必须看到产业升级、整合和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不至于关注今天的发展而失去了明天的机会。为此,在考虑文化产业发展时,既要立足当前发展阶段,又要着眼长远。

二、××市制定文化产业规划必须研究的四个问题

今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已经做了2-3个规划,在制定规划过程中,专家们发现,必须突破传统的思路,不能再按以前的线型模式(如上年增长9、下年增长10的规律性增长方式)做了,必须对发展定位问题深入研究,要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需求、模式进行新的分析,重新认识发展的阶段和起点。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认识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重新谋划我们的发展战略。

1、要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要结合“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两个逻辑来研究××在经济发展上处在什么阶段,在文化发展上处在什么阶段,在全国性的整体发展格局中处在什么地位。

2、要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了解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就可以知道我们所设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否符合国家和所处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制定规划必须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战略性短缺,XX年我国人均gdp为1000美元,同期文化消费为5600亿元,与国际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文化消费平均值有将近5600亿元的差距。这个巨大的空间为文化产业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如果要对××市文化产业进行具体分析,我这里提供一个思路,按照刚才的逻辑来讲,实际上文化产业是满足两种需求,第一是满足生活需求,即我们通常所指的文化产业,为消费者提供电影、音像等文化产品服务;第二是满足生产需求,文化产业要服务于传统产业,要为传统产业提升附加值,如服装设计业要为服装业提高附加值,建筑设计业要为建筑业提高附加值。从生活需求来讲,文化产业就有很多发展机遇。就××而言,我们可以统计居民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应该消费多少、还有多少未消费,可以开发的消费需求是多少。还可以分析周边市场对我们的产品、服务和旅游资源的需求,分析全国市场对我们的需求。××成功举办过全国第五届农运会等大型国际国内赛事,这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因为举办赛事可以吸引全国观众来宜。另外从旅游角度讲,××有很多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禅宗文化资源可以满足全国甚至是全球佛教徒的消费需求,如韩日佛教徒对朝拜××禅宗祖庭有着强烈的愿望。这些消费市场是××发展文化产业满足生活需求应该考虑的事情。从满足生产消费需求来讲,我国有很多的资源,特别是云南自然、人文资源的多样性、奇特性、诡异性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可以在文化产业品牌运作上实现突破。打造品牌一可以整合资源,二具备传播性,品牌本身就是传播的载体。云南有很多是一个产品做成一个品牌,然后带动一批产品。如运作“云南印象”品牌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某房地产开发商投资4亿元做了一个永久性的“云南印象”演出场馆;后在周边开发了商贸中心,专门销售云南特色的工艺品,还做了一个“云南印象”商品楼群,这三个东西就构成了“云南印象”。然后再用“云南印象”这个品牌注册了服装等100余种商品,充分扩张了“云南印象”品牌中所包含的文化观念、文化价值,因为云南意味着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山水风光、异域风情,民族文化的单一性、独特性等多种含义,并易为人们所接受,品牌开发潜力巨大。这样一种开发思路,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有独一无二的禅宗文化,我们可以把它开发成一个品牌,然后扩大到一批产品,带动一批产业。我曾参与无锡市运作宗教品牌。无锡有个小灵山,与佛祖的灵山同字,无锡人就想做一个大佛,他们运作得很好,得到中国佛协原主席赵朴初的支持,朴老甚至把它作为一生中最后一件功德来做,全力以赴,曾亲自写了两封信给xx同志。灵山大佛很快建成后,无锡人将“灵山”品牌注册了100多种商品,并检索全国有无“灵山”牌商品,发现浙江有个“灵山”牌汽车后立即将其买断,目前已开发出烟、矿泉水等一系列产品。10年前,我们为无锡制定的发展目标为“10年实现10亿元产值,带动100亿元的产业,做活1000亿元的区域经济”,到去年,刚好实现10亿元产值,这其中门票占的份额很小,仅为30,最大一块为“灵山”牌香烟。我们××禅宗文化资源丰富,完全可以打造成品牌。

3、要研究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和竞争环境。这主要是解决我们设计的战略目标是否具备可行性。要深入研究××周边的竞争环境和整个区域的布局形式,只有分析清楚了,我们制定的战略才具有可行性。如果根本不了解周边环境,做到中途,发现与周边重复了,这就不行。一定要研究××的文化资源禀赋与周边有何不同,周边发展战略目标是否与自己有重复。我认为,从传统制造业走向第三产业,区位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传统产业的区位优势集中表现在:交通发达、大量劳动力供给,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产出,如传统的钢铁厂要么在铁矿旁边,要么在煤矿旁边,要么在水源旁边。而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发生了变化,因为市场已经高度整体化,特别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减少了有形的、物质的材料的运输,很多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可以共享,直接导致区域优势评估指标发生变化。简单来说,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集中表现为:大城市及周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地域;历史文化悠久,能获得文化创作灵感的地方。从事文化创作的人员都希望住在生活舒适、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我们国家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广州及云南丽江。××人口少,自然环境优美,既有明月山风光,又有厚重的禅宗文化,是一个非常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原有特色没有被仓促的城市化进程所摧毁,可能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我96年到过山东泰安,泰安城中有条“奈河”,河旁有个小山叫“蒿里山”,是传说的中国人死后魂归之地,象征着冥界;城中还有岱庙,为现实世界的人们所朝拜,可谓集阴阳之事。而当地政府90年代就拆毁了岱庙前的一条古街,建成了现代化的街道;在奈河两岸建了狭窄的街道,把城市灵魂都丢弃了。后来又要毁掉“蒿里山”,建亚洲最大的地下商场,专家怒斥“不要挖了中国人祖坟”后才罢休。专家们建议泰安只有尽早恢复古建筑,才能扬优成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我们××要做深入调查,了解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不能为了追赶现代化,把自己最优秀、最值得开发的资源废坏了。云南丽江没有很多古老的东西,但他们有做地方特色的意识。当丽江发生地震时,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到处声称“地震把丽江震坏了,希望帮助丽江恢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连联合国也开始关注起丽江,并授予了世界文化遗产。现在丽江把古老街道恢复了,每天还请一些纳西族老太太在街上跳传统舞,吸引了大量游客来丽江。丽江比××偏远,可是每天有几万人到丽江游玩,甚至很多游客留在丽江生活。在传统的工业化时期,被认为是根本没有发展机会的地方,可是到了后工业时代,却是最好的发展区域。所以在做区位研究的时候,一定要突破传统工业发展阶段的区位观念,不能用传统观念去评估发展的区位,即使我们现在还需要发展工业,也要避免破坏人文环境。同时,我们还可以大做“体育”产业这篇文章。

4、要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目前大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有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和东亚模式。美国模式是完全市场化、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大的文化产业集团都是在市场竞争、资本运作中成为国际巨头。美国的电子媒介等传统产业的发展与欧洲截然不同,欧洲是通过国家控制所有广播公司;而美国则是采取“政府监管”的方式发展,政府制定“行业标准”和服务标准,引导企业经营。欧洲是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积极干预文化市场,美国是消极的、不一致的市场。就政府财政投入而言,欧洲很多国家财政下拨大量款项支持文化产业,而美国财政投入文化产业仅占其总投入的10。东亚特别是韩国,是政府强力主导的文化产业。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东亚,是政府介入越来越积极、主动、强力的趋势。这是与历史、文化和体制环境相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政府强力主导型。其原因,第一源于历史,我国文化企业是从公共服务部门分离出来的,且仍处在分离的过程;第二源于现实,我国是个发展高度不平衡的国家,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一样。由于有这么多的差别,所以政府必须有着强力的主导作用。如在不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应更多地制定优惠政策。这种政府强力主导的模式有两个基本点,首先要有产业发展的主体——企业,然后是政府主导和干预。这就区别于政府直接主办。当前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政府过多干预;二是过于放手,文化产业成为弱质产业。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和市场如何结合,边界应划在哪,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政府应该只能做市场不能做或做不好的事,政府决定干预时,要特别考虑好干预的方式,关键是要在参照其他地方的发展思路及他们出台的政策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把地方性的操作层面做的做好。特别是要做到发展与创新同抓,政策创新首先是在基层,目前我国处在发展和转型阶段,政策创新和法律的制度创新都是在基层率先实行,希望××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可以这样说,如果把以上四项研究做好了,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就比较清晰了。

三、关于××发展大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路、战略突破口和实施步骤问题

1、关于战略思路。××已经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思路,这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我们提出了大文化产业的概念。实际上文化产业是个普遍性的大产业,它不是与传统产业边界很清晰的产业,而是与传统产业互动、融合越来越紧密的产业,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就是走向大文化产业,它与服装、餐饮、建筑业和传统的服务业结合,为他们增加了文化附加值和文化含量,使他们更具有文化竞争力。大文化产业是一篇可以做的文章。另外从××本身的条件来说,文化产业的分类不能象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一样,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几个边界清晰、运作有序、形态非常完整的产业,统计体系可以分开。而××产业融合度、关联度非常高。但是有一条,只要对经济和文化发展有促进,本身存在了关联度、融合度,就可以放在一起规划。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文化产业提得非常好、非常有意义。

2、关于战略突破口。在历史文化资源特别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门类不是特别全的地方,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选好战略突破口,避免平均用力,因为什么都做结果是什么都做不了。要选择一个产品、项目,集全市之力打造品牌,然后再延伸、扩大。如“云南印象”的推广就是由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亲自负责,出国、赴京宣传都是丹增书记亲自带队,可以说是集中全省之力打造品牌,8月份云南举办了文化产业论坛,专门讨论了云南模式,专家们认为:在当今世界,不被传播就没有生存价值,就没有市场。希望我们××在这方面下大力气,想方设法利用××的现有资源,运作出一个品牌,生产一批产品,带动一批产业。至于发展战略步骤,我认为××必须走:突破-扩张-全面发展的道路。

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

【第14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进行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XX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____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XX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第15篇】企业文化发展心得体会优秀

200x年是我们天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年”,锐意创新的时代要求鞭策着我们努力培植先进的企业文化。我们对企业文化塑造应该报一种什么样的期望,企业文化究竟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成果?我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发展。

首先,企业文化塑造是为了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在企业文化塑造中,主要通过共同价值观及理念的贯彻落实来增强对内部的凝聚力。在天元,你总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你不用担心自己学不到东西,得不到重用。做大做强做优企业的追求不断地昭示着我们进取不息、追求卓越。追求卓越的核心思想就是创新。追求卓越表现了天元人永不自满、永远进取、永远创新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 作为天元的一员,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

其次,企业文化是为了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企业文化要能够“看得见”,我们要让天元企业文化出现在全公司的各个角落。不但要有能够体现公司文化的办公环境、建筑和设施,在办公区、会议室、板报、内刊等传播媒介和公众场合,更要注意时时宣传和阐释我们公司的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理念;企业文化还要让员工“感受到”,员工的感受来自于切身的工作,与其相关的因素有领导风格、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团队关系、培训体系、制度和规范等。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培养学习的文化,形成学习的氛围,提倡团队合作,经常与下属沟通和交流,定期进行反思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到文化的真谛;企业文化更要让员工“自己做”,必须让员工行动起来,即使是带一定强制性的,但必须按照要求做,也就是进行“文化体验”。在体验时,是否考虑能够给员工一些利益,如轻松的沟通环境、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这些细节可以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好比我们在促销中的“尝一尝”。

第三,企业文化是为了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延长。我们要在狠抓公司各项管理的进程中,始终将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其中,开展职工演唱会、诗歌朗诵、体育比赛等系列活动,帮助职工陶冶情操、娱乐身心。商战无情,随着外来超市的不断进入,零售业竞争硝烟弥漫。我们天元连锁要在挑战面前审时度势,要迎难而上、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力求从商品、企业,服务三个方面做大自己的品牌。

以“高品质,多品种、低价位”为经营宗旨,以“创石家庄人自己的连锁品牌,做石家庄人自己的低价卖场”为己任,打造连锁超市的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同时构建科学管理机制,成功的把打造学习型团队、培育现代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素质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之源。这样既增强了企业的团队精神和文化品位,形成了天元特有的向心力,凝聚力,又激发了员工以企业为荣的学习力,创造力 。

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员工在企业中的成长,经常举办业务培训,将经营中总结的经验和学习心得与他们分享,并采用外出参观、跟班学习、组织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发展提供平台。同时通过培训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使他们严格自律、刻苦学习、踏实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因为只有具备智慧和激情才能让我们的员工魅力持久。没有文化支持的企业干不成大事,不去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很可能被时代所淘汰。

因此,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很好结合起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在这样一种企业文化的氛围中,我们天元人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努力“学习新知识、创造新业绩、倡扬新风尚、建设新生活”,使大家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心情舒畅地得到发展、得以创新,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 将企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形象做优。

企业文化发展心得体会优秀

发展文化心得体会15篇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化范文

  •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体会(精选3篇)
  •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体会(精选3篇)99人关注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把诚信服务理解为刻板的服务需要,即态度好就等于服务好,其实不然,服务有其更深刻的内涵,并且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孟 ...[更多]

  • 弘扬传统文化(精选4篇)
  • 弘扬传统文化(精选4篇)99人关注

    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为促进学生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我中队在本学期开展了“文明伴我行,礼仪 ...[更多]

  • 文化苦旅读后心得体会短文(精选10篇)
  • 文化苦旅读后心得体会短文(精选10篇)99人关注

    我们经常阅读外国文学名著,往往舍近求远,没有关注我们自己的文化瑰宝,例如,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就是散文集名著,值得一读!下面小编带来关于文化苦旅读后感100字200字3 ...[更多]

  •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精选6篇)
  •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精选6篇)98人关注

    孝道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修身之本,也是中华文化之根。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孝道文化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孝道文化心得体会范文1:20 ...[更多]

  • 企业文化演讲心得(精选16篇)
  • 企业文化演讲心得(精选16篇)98人关注

    '正、清、和'为儒家之精髓人在物质上极大的丰富的情况下,精神生活就开始萎顿了,什么都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物质丰富以后,精神就空虚,此消彼长,盈虚,有盈就有虚,有盈就 ...[更多]

  • 文化苦旅心得体会800字(精选16篇)
  • 文化苦旅心得体会800字(精选16篇)98人关注

    读书不但可以滋润读者的心灵,充实读者的精神世界,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面对生活的状态,多读一些好的书籍吧,它会让你受益终身。相信不久的以后你也会爱上读书!小 ...[更多]

  •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精选4篇)
  •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精选4篇)96人关注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把诚信服务理解为刻板的服务需要,即态度好就等于服务好,其实不然,服务有其更深刻的内涵,并且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孟 ...[更多]

  • 安全文化建设心得体会(精选4篇)
  • 安全文化建设心得体会(精选4篇)95人关注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安全生产,靠文化的力量走安全长治久安之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确保安全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人是最 ...[更多]

  • 廉政文化心得体会(精选9篇)
  • 廉政文化心得体会(精选9篇)95人关注

    廉政文化,就是关于廉洁从政和廉政建设的文化。它包括廉政知识、信仰、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廉政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