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综合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榜样6心得体会15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4:00:08 查看人数:15

【导语】榜样6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15篇优秀的榜样6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榜样6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榜样6心得体会

【第1篇】榜样6个人心得体会及启迪()

【篇1】

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榜样的力量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知不觉间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以行动人,以行感人。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引导,榜样的力量可以穿越岁月,光照未来。它是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它是镜子,衡量你的言行;它是资源,凝聚着力量。

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业都有着榜样,榜样的力量让我们坚定信念,激发我们的斗志,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国家发展需要榜样。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榜样的支撑。每一个行业都有榜样,榜样不分高低贵贱。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他们带给一个国家发展源源不断地力量。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榜样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视的,榜样的力量指引我们不断向前进,激发国家不断发展。榜样所带来的力量对国家发展、长治久安起的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社会进步需要榜样。社会不断进步,榜样所带来的正能量功不可没。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榜样的力量悄无声息的渗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散发的气息让人振奋。潜移默化间感动着大众,这种力量鼓舞着大众。他们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身边一群人。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个人提升需要榜样。提升个人道德,榜样在某些问题上感动着大众,改变大众的观点。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例如来人跌倒扶不扶,大众是害怕的,不敢扶的。但是有人做出表率以后,以行动人,以行感人。一个好人做一件好事,所产生的效应绝不仅仅限于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会因感人之举而产生感动之情,因感动之情而产生感恩之念,因感恩之念而产生感染之力,好人精神便从一个人扩展到一群人、从一件好事扩散为件件好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形的,在一件件小事中改变着大众,影响着大众,感染着大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国家发展的保障,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个人提升的动力。

榜样6个人心得体会及启迪()

【第2篇】《榜样6》心得体会感悟精选

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是因为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一个个前行的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在关键时刻迸发出磅礴奔涌的力量。今天我们向先进典型看齐,就要坚定不移地听党指挥,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以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砥砺对党和国家的赤诚忠心。

“七一勋章”,它是对共产党人多年如一日无悔付出、倾情奉献最生动的诠释,也是对党员们作出杰出贡献、创造精神财富的认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一生的追求和信仰。颁授“七一勋章”,大力弘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推动全党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七一勋章”不仅仅是个人荣誉,更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指引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不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和力量。

我作为年轻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学习老党员的高尚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给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榜样6》心得体会感悟精选

【第3篇】榜样6心得体会5篇

榜样6心得体会1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华坪女高的时间是以分钟计算的:早上5分钟洗漱完毕,10分钟早读到位,出操1分钟站好队,学生出入教学楼、去食堂、回宿舍几乎都是跑着的。

张桂梅比学生起得早,一个人摸黑爬四楼,把走廊的灯全部点亮;学生跑步的时候,她就在队列边紧紧跟随;学生打扫校园时,她已经第一个来到校门口,拿着扫把和铲子等候。她还总是举着小喇叭喊:“快点儿,快点儿!别掉队!磨蹭什么?”

为什么要把学生在校时间安排得这么满、这么紧?原来,女高的作息时间与其他高中都一样,学生下了课就聚在一起玩耍聊天。可女孩们的话题总绕着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和那个被大山圈起来的小小世界。

必须用一个更大的世界,一种更广阔的精神,将女孩们的心灵充实起来。

华坪女高学生普遍入学基础差,高中不仅要学新知识,还要补之前落下的课;更重要的是,必须让她们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先进,什么又是现代化。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一切,不多付出一些、不严厉一些能行吗?

于是,张桂梅不得不化身“爱骂人的张校长”。10分钟早读到位,5分钟打扫校园,她用一个个严苛到分秒的要求,改变着这些女孩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但华坪女高的学习生活时间安排得再紧张,也从不占用音乐课,与一般高中相比,学生唱歌、跳舞的时间还要多很多。

每天上午10点,是女高雷打不动的红色课间操时间。20分钟里,孩子们先集体背诵《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再唱跳《红色娘子军》等革命歌曲编成的健身舞。2020年,张桂梅听说城里的孩子都在跳“鬼步舞”,也让女高的学生学着跳:“‘鬼步舞’有一个好处就是快,‘快’对她们有帮助,可以提精神”。

回忆起在女高唱过的歌,华坪女高首届毕业生黄付燕说:“那时候日子是苦的,精神是满的。”

女高的学生不留长发,不打扮,她们却总能让张桂梅感到美,感到骄傲。“这个社会里,男女是平等的,女人不是靠妖娆来过日子的,我们要凭着自己的本事和本领过生活。我不希望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希望她们能在庄严中透露出一种美,一种精气神。”张桂梅说。

20__届女高毕业生又取得了好成绩。张桂梅却并不满意:“今年高考成绩比往年好一点,一些指标无论在华坪县还是丽江市都排在前列,但与一些大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

有人劝她知足,张桂梅却回答说:“我不能知足,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学生有潜力。”

山里的女孩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办学十多年来,华坪女高已经把上千名毕业生送进大学。她们之中有曾因厌学、贫困、偏远而造成的辍学生和落榜生;她们之中有人只因为是女孩,从出生到长大,爷爷奶奶从没与她说过一句话。但如今,她们考入了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她们读研、读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闪闪发光。

她每年都在鼓励女孩们考上更好的学校,她对这些女孩有更高的期待:“我对她们的期望是什么呢?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我希望她们变得更强,有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榜样6心得体会2

“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一个重病的人,为什么有浑身病却不死,比一个正常人还苦得起?因为我有追求和信念,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那就是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仰。”张桂梅校长的话格外有情感有分量。

1996年8月,张桂梅从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调入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任教。当时,她的爱人刚因病去世不久,为了给丈夫治病,她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尝尽了世态炎凉。

可刚到华坪一年,张桂梅又查出患有子宫肌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为了不影响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张桂梅带病上课,直到中考结束,才把患病的事告诉学校。张桂梅没想到,得知她生病后,学生和家长都送来了关心,华坪县妇联更发动全县为她捐款。

“这些真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让我感受到人情的温暖,给我生命注入了一股股巨大的暖流,使我的热血奔腾了起来,点燃了我活下去的愿望和信心。”张桂梅对自己说,“活着吧,好好活下去。这片热土上的父老乡亲,是你们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决心用这第二次生命来报答这片热土,来报答父老乡亲们”。

1998年4月,张桂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华坪女高办学之初,条件极其艰苦。不到半年,第一批进校的17名教职工走了9个,学校教学工作几近瘫痪。这所学校还能办下去吗?张桂梅却在翻看着教师资料时突然眼前一亮:留下的8名教师中6名是党员!

“只要党组织在,只要党员带头干,学校就不会垮!”

张桂梅迅速把6名党员教师组织起来,建立党支部,重温入党誓词,大家眼里泛着泪,紧握右拳向党旗保证: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什么力量可以让人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超越?

张桂梅提出以“党建统领教学”,开创“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并一直坚持下来: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有效凝聚和壮大了教师队伍力量。

党员教师韦堂芸左脚骨折,不顾医生要求静养的建议,拄着双拐给学生上课。党员教师勾学华,婚礼当天即赶回学校。资助学生、义务补课,这样的事在女高屡见不鲜,有教师这些年来的义务加班时间累计达5760多个小时……

张桂梅一边嚷着“缺老师”,一边坚定地说:“女子高中的底子已经打好了,将来接班人只要是党员,只要有这种忘我、无私的精神,那肯定比我干得好,共产党员肯定一代更比一代强”。

对学生,华坪女高也花大力气开展党性教育。张桂梅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学校还紧紧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改进课堂教学,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广泛开展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谈心得体会、看影像资料等活动;学唱革命歌曲,听江姐、刘胡兰、赵一曼的英雄故事,定期举办“重温入党誓词,缅怀伟人功绩”等主题教育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如今,一走进女高操场,远远地就会被“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几个巨幅红字锁住目光,校园里随处可见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宣传组画。

时代在变,这样的教育会不会过时了?

“唱国歌是什么状态,唱《英雄赞歌》是什么状态,它是提精神的,那是魂啊,学校要把这种‘魂’立起来。”

“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很有必要,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在学生心中埋下红色教育的种子很重要。我就是要为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信仰要坚定,必须信仰共产主义,要记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忠诚于党。我希望女子高中的孩子出去就变成星星之火,长成燎原之势。”

华坪女高毕业生多选择了医生、教师、警察等相关专业和职业,在求学、工作过程中积极参与公益、扶贫项目,主动投身偏远、贫困甚至危险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看到学生作出这样的人生选择,张桂梅感到欣慰,心里想的是:“共产党后继有人了,而且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榜样6心得体会3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张桂梅,但对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张桂梅却是改变她们命运的人。2008年,张桂梅创办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免费接收贫困家庭的女孩。十多年的坚守,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所学校走出、走进大学,也走向她们更广阔的人生。

张桂梅的坚守,源于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仰,源于对教育扶贫的信念。华坪女子高中的办学成绩,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贫困地区孩子缺的不是天赋,不是智慧,而是缺少优质教育资源,缺少像张桂梅这样呕心沥血付出的优秀教师。当他们遇到像张桂梅这样的燃灯者,兴趣被点燃、潜力被释放,也能拥有灿烂的未来。而且,发展乡村教育,帮助贫困地区孩子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还具有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

所以,弥补乡村教育短板,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国家共识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受限于客观条件,乡村教育仍面临人才下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据统计,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是9.8%,而oecd国家达到45.5%。

打造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需要教师自身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也需要给乡村教师一份坚实的制度和物质保障。只有让乡村教师的腰杆更直、钱包更鼓,切实为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地区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解决收入、住房、医疗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让他们可以为乡村孩子付出的同时更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乡村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榜样6心得体会4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故事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

初心不改、使命不弃。“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桂梅简单的几句话,诠释了她的初心与使命,为此,张桂梅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虽身患疾病,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全心投入教育事业,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取得突出的教学成绩。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而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党员,应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守初心、担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刻苦专研、勇于创新,在工作点滴中提升自我、服务人民、实现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迹。

真爱无价、希望无边。张桂梅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张妈妈”,她用真爱点亮了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她勤俭节约,捐赠困难学生,带学生去看病,给学生添置衣被,将自己30万元奖金捐献给了贫困山区建设教学楼,张桂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她的真爱。作为基层党员应有为民服务的真情,心系群众的大爱,在生活中要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将自己的真情与党和国家的关爱送到田间地头,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在工作中要虚心听取群众的心声,集中群众智慧,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平凡的岗位上给予群众最大的温暖,做群众的知心人。

聚力教育、助推扶贫。“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张桂梅为了改变山区母亲素质和促进教育公平,在几年间对400多户贫困家庭进行了家访,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大山里,把大山里有理想和梦想的女孩子带出来,最终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为贫困家庭的女孩子争取到了学习的机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无不凸显出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为基层党员,在抓好扶贫基础工作的同时要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打造“输血式扶贫+造血式攻坚”的扶贫机制,在抓好子女教育的同时,利用宣传引导、开展技能培训、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贴等方式激励贫困户主动学技术、找门路,引导他们创业、兴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榜样6心得体会5

张桂梅,1977年6月,河汇村村民。在丈夫惨遇车祸身亡后,面对年幼的孩子和年迈多病的公婆,她断然拒绝“好心人”让其改嫁的劝说。最后,签订以“为公婆养老送终”为提前的入赘协议,招夫上门共同孝敬公婆,担当养老抚幼责任,树立了尊老敬老的典范。

摆脱丧夫之痛,以单薄的双肩毅然挑起生活重担

张桂梅出生于木石镇俭庄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虽然家里经济并不富裕,但却是一个忠孝之家,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忠孝仁爱。

2002年,心地善良的张桂梅嫁到了河汇村,可就在2007年春,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不仅带走了丈夫年轻的生命。巨大的悲痛让她痛不欲生,一度丧失生活信心,但是看着风烛残年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她顿时清醒过来--“绝不能让丧失独子的公婆整日以泪洗面,无依无靠,即使命运抛给我千斤重担,我也要勇敢地肩负起身为儿媳和母亲的责任。”。

于是,张桂梅掩盖住心内的痛楚,每天早出晚归外出工作,回家后悉心照料公婆和儿子,田间地头更是经常看到她独孤的身影。为了不让公婆看出她的疼痛和艰辛,张桂梅总是面带笑容,于是欢声笑语再次回到这个不幸福的家庭。

签订“入赘协议”,坚决为老人养老送终膝下尽孝

女人能顶半天,可是整个顶下来,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气,生活十分艰辛。张桂梅的公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己却又帮不上什么忙,心里十分着急,于是就劝她早日改嫁。可张桂梅死不同意。善良的她想到自己改嫁可以带着孩子走,但谁愿意接受两个不沾亲不带故的老人呢?如今公婆膝下已没有儿子,4个女儿又远嫁外地,谁来照顾他们呢?两老都已经高龄,身体均不好,婆婆王传美有严重的气管炎,公公张茂春腿脚不好,她实在是不忍心改嫁。

“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要把这个担子扛起来,这是我应该替丈夫承担的责任。”张桂梅坚定地说。可婆婆王传美看着不忍心,一再劝她:“梅子改嫁吧,你这么年轻,不要因为我们拖累了你,我们不会埋怨你的。”婆婆的一席话让张桂梅泪如雨下,“娘,不要再说了,就是改嫁我也要带着你们。”

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张桂梅同意改嫁,但是她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招夫入赘前夫家中,一起伺候两位老人,否则她终生不嫁。她的这一要求在整个村子传开来,很多适婚男人听说后打了退堂鼓,然而还是有人被她这份执着的孝心打动了。忠厚老实的刘信听说她的故事后深为感动,他认为张桂梅提的要求恰恰说明她很孝顺,有责任心,于是拍着胸脯答应了。就这样,又一个家庭组成了,婚后,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在照公婆的同时,对新的公婆张桂梅同样照顾得很周到。刘信父母深明大义,也非常理解儿媳妇和刘信,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又恢复了恬静幸福。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尽心尽孝感动乡邻

在张桂梅家中,刚刚过世的婆婆王传美生前,说起张桂梅和刘信,老人总是赞不绝口:“他们对我们真的很好,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比亲生的还好。”婆婆去世前,每日早晨,张桂梅即便再忙,也会给婆婆梳头,下午回来再晚,也会给老人捶捶肩膀揉揉腿。刘信每晚也会端着酒和菜到老人的房间,与老人边喝酒边聊天,排解他们心中的孤独。

可前不久,又一场突来的灾难再次考验着这个历经风雨的家庭。刘信唯一的兄弟也因车祸不幸遇难,留下父母和孩子。面对两边都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张桂梅和刘信谁都没有撇下,为照顾两边的老人,他们经常奔波于山亭和滕州之间。目前,张桂梅和刘信的言传身教,让他们两个幼小的孩子也有了远远超过自身年龄的责任和担挡,不仅学会了料理家务,更学会了如何照顾老人,如何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做一个好人。

“她对婆婆非常孝顺,我们村里人都很佩服她。”熟悉张桂梅的河汇村村民于媜说,张桂梅逛街时看到好东西,首先想到给公婆买,每到过年,她都要给公婆买新衣,到了老人的生日,她还要做一大桌菜,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一聚。

在这个不是靠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里,他们胜似亲人,其乐融融。如今,刘信到城区务工养家,张桂梅婚生了一个儿子后,重组的一家人在经历风雨之后,又恢复到往日的幸福和甜密。“百善孝为先”张桂梅虽然签订的仅是一张明确责任义务的协议,但它却有力表达了张桂梅孝敬公婆的决心,传承和升华了数千年中华孝道。

榜样6心得体会5篇

【第4篇】《榜样6》人物事迹学习心得

《榜样6》人物事迹学习心得1

___宣传部在中央电视台举行时代楷模发布活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时代楷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退休职工、护边员魏德友和河南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许帅的先进事迹。中宣部负责同志,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新疆建设兵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郭永辉出席了发布活动。

魏德友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退休职工、护边员,他秉承“我为祖国守边防”的坚定信念,52年如一日扎根艰苦偏远地区巡边护边,至今过着“家住路尽头,放牧就是巡逻”的生活,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授予其“兵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许帅生前是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他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为救助对象办实事解难事,虽罹患重病仍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救助管理事业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河南省委授予其“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民政部授予其“孺子牛奖”。

《时代楷模发布厅》现场宣读了《___宣传部关于授予魏德友同志“时代楷模”和追授许帅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播放了节目组拍摄的关于两位楷模人物恪尽职守、为国家为他人义无反顾无私奉献的事迹小专题片。在现场,魏德友讲述50年戍边生涯中所经历的艰险以及数次的生死考验。许帅的父亲回忆了儿子患胃癌期间仍心系工作、生命垂危之际做出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决定。

中宣部负责同志分别向魏德友和许帅的亲属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荣誉证书。

《榜样6》人物事迹学习心得2

半个多世纪以来,昔日战友陆续告老还乡,边防战士一茬换了又一茬,草原上的牧民也都搬去了条件更好的定居点。而魏德友夫妇却选择留下来,守在界碑旁。

魏德友的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在,魏德友守边所在地已成为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希望你们能够一干到底,积极投身祖国的建设。你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寄托着未来的希望,要把兵团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炎炎夏日,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老人深情地讲述守边故事,用淳朴的话语表达心里的期望。

“魏爷爷默默无闻的坚守让我无比感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他为榜样,为履行兵团职责使命、建设美丽九师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九师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董晓霞说。

“一生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在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色的大字格外醒目。铮铮誓言,一诺千金,魏德友说到也做到了:“我想一直守在这里,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榜样6》人物事迹学习心得3

中午时分,魏德友家的餐桌热闹起来,青椒炒鸡蛋、土豆烧牛肉、素炒茄子、杂粮米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午饭。

“我们的国家富强了,现在护边员的生产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家里通了电,盖了新房,我和老伴儿也涨了退休金,吃穿不愁。”细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在魏萍看来,父母年事已高,能陪在他们身边是最大的幸福。“爸爸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精神头很足,这是因为他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魏萍的记忆里,从上学开始,她就和哥哥姐姐住在团场的出租房里,大的带小的,自己照顾自己。

年幼时,她也曾埋怨父母不心疼不照顾孩子,直到自己当了兵、成了家,渐渐懂得了父母孤守在萨尔布拉克放羊,不仅是为了守住生活来源,更是守护祖国边疆的道理。

“我们兵团人就是要维稳戍边,这是神圣的职责。从山东回来4年了,我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我要和父亲一样,用心守护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魏萍说,扛起父母守边的责任,理解了父母的选择,更为他们能够坚守戍边事业而自豪。

《榜样6》人物事迹学习心得4

一台收音机、一个望远镜、一根羊鞭、一个水壶,6月11日清晨,81岁的魏德友还是和往常一样,带着“装备”,和女儿魏萍赶着200多只羊,去距离家十几公里的边境线上放牧巡边。

面容瘦黑,略显苍老,身体虽不如从前,但魏德友走在自己熟悉的巡边路上,依然精神抖擞。

1964年,20岁出头的魏德友响应中央号召,从北京来到九师一六一团屯垦戍边,进驻到荒无人烟的萨尔布拉克草原,和守边牧民一道通过放牧的方式巡边守边。

1967年,他把家安在这里,戈壁滩上挖出来的地窝子,就是他和妻子的婚房。

一年又一年,他与战友们一起沿着边境线放牧、种地,肩负起巡逻守边任务。在辖区西巴里坤、萨尔布拉克、额敏河南畔,构筑起了长达20公里的“移动界碑”,用忠诚守护着祖国的领土。

在荒无人烟的边境,守边的日子异常艰辛,但这些却从未减弱魏德友戍边守土的信念和意志。几十年来,他和妻子只分别回过山东老家一次,他们将一生中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护边事业。

2017年,二女儿魏萍辞去山东临沂的工作,回到出生地萨尔布拉克草原,接过父亲的羊鞭放牧巡边,这让魏德友非常欣慰。他常常和女儿一起放牧,给她讲述多年来自己守边的点点滴滴,指认路边的一草一木和每一处设施。

“政治觉悟要高,责任心要强,要耐得住寂寞……”父亲的话,牢牢地刻在了魏萍心里。

《榜样6》人物事迹学习心得5

52年时间,魏德友始终坚守在兵团第九师161团二连,放羊、巡边,他一直做着这样看似平凡但让人感动至深的事。连日来,魏德友老人巡边的事迹,在我区各族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魏德友的精神品质可歌可泣,坚定的理想信念、献身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令人钦佩和敬仰,要以魏德友为标尺,立足岗位,为兵团事业发展不懈奋斗。

兵团第七师131团号召全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魏德友为榜样,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掀起学习热潮,拟定学习计划,组织1300余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先进事迹,并组织召开学习先进事迹专题讨论会,通过讨论加深对魏德友先进事迹的理解,形成立足岗位学先进、见行动、比贡献的浓厚氛围。

《榜样6》人物事迹学习心得6

魏德友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爱国情怀值得大家深思与学习,裕民县有全国闻名的小白杨哨所,魏德友老人就如哨所旁那笔直挺立的白杨树,扎根边疆、顽强生长,默默戍守着祖国的边防,他吃苦就是为了大家生活的甜美,他做的事既是平凡的,又是伟大而光荣的,他永远是各族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

“同饮一方水,同在一片蓝天下,魏德友老人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爱国爱疆的高尚情怀。”裕民县哈拉布拉乡居民徐长生说,哈拉布拉乡与161团毗邻,早就知道魏德友老人的感人事迹。我们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只要大家心有祖国,心有人民群众,甘于奉献,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榜样6》人物事迹学习心得7

萨尔布拉克草原地势平缓,边境线缺少天然屏障。除了哨点的边防军队,护边员的巡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牧民们搬走后,草原变成了“无人区”,发生偷越境的概率相对较大。塔城裕民县边防大队政委叶尔那说。

魏德友是主动选择留下来的。过着“家住路尽头,放牧就是巡逻”的生活。

每天的清晨或傍晚,魏德友要来回走8公里的牧道去边境线,看有没有人员经过的痕迹,到牧民留下的房子查看情况。

几个月前,3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往边境方向走,魏德友扯着嗓子、一路小跑,在铁丝网跟前截住了他们,劝他们离开。

半个多世纪来,魏德友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未发生1起涉外事件。

“这是我和战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要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魏德友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边境最危险的工作就是放牧。魏德友说,他和守边牧民坚持通过放牧的方式捍卫领土,与手握钢枪的外国士兵面对面也不曾后退。

1973年,魏德友骑马沿着没有边境设施标记的“争议区”放牛,发现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等到飞机离开后,他在盘旋区域内寻觅可疑迹象,发现两串朝向境内的脚印,向连队汇报展开地毯式搜索,最终可疑的人退回到边境线以外。

年逾古稀的魏德友仍没有“退休”的想法。有一次巡边遭遇暴风雪,迷失方向的他被困5个多小时。儿女担心父亲的安危,央求他回家养老,但一直没能说动。

魏德友的妻子刘京好告诉记者,对边境,魏德友有割舍不下的感情,一天不到边境看看,就感觉少了点东西。

“现在走了,以前不就白守了”,魏德友说完向着羊群小跑一阵,像是示意记者:自己身体还硬朗得很。

《榜样6》人物事迹学习心得8

魏德友脖子上总挂着1台黑色收音机。这是两年前赶集的时候花80块钱买的。收音机掉漆的地方锈迹斑斑,坑坑洼洼的摔打痕迹记录着岁月的磨砺。

对这个不抽烟不喝酒的老人来说,收音机是除妻子刘京好之外的另一个“老婆”——放羊的时候,巡边的时候,种菜的时候,机子不会离身。

“除了睡觉,其他时候都开着。”草原上信号不稳定,只能搜到4个台,但有新闻、能听歌,魏德友已经知足了。

草原风大夹带着沙土,收音机特别容易坏。从1964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六一团兵二连屯垦守边至今,魏德友整整用坏了50台收音机。

年代不同的50台收音机,是魏德友52年守边历史的见证。

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响应号召,从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30多名战友远赴万里之外的茫茫戈壁屯垦戍边。

紧接着,他从老家接来刘京好,在边境安下了家,养育了儿女。

半个多世纪以来,昔日战友陆续告老还乡,边防战士一茬接着一茬,就连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也都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定居点。而魏德友却选择留下来,独自生活在空旷的草原深处。

几十年来,老两口很少外出,想孙子孙女了,就让他们过来住上几天。

《榜样6》人物事迹学习心得

【第5篇】榜样6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榜样6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黄大发所居住的团结村(原草王坝村),曾经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由于深处大山腹地,山高岩陡,雨水一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最少也要走两个小时。

因为缺水,地里种不出水稻,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碾碎后蒸熟了吃,村民们称其苞谷沙。对于这样的苦日子,很多人干脆认命,可黄大发却不这样想。

1935年出生于草王坝的黄大发,自幼父母双亡,四处流浪的他,吃的是百家饭,住的是滚草窝。

1958年,23岁的黄大发光荣入党。同年,他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

为拔掉缺水的“穷根”,意气风发的黄大发立下誓言,一定要想办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白米饭。

他经过多次实地探勘,发现几公里远的螺蛳河是理想水源,只要想办法把河里的水引过来,问题就解决了。

然而,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原来,螺蛳河虽然只有几公里远,但这几公里并不是平坦大道,中间隔了三重大山。看着眼前的大难题,有人曾劝他放弃。

“我一定要把水引过来。”黄大发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

榜样6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年近九旬的黄大发依旧耳聪目明,走起路来步伐稳健,有时候甚至能把年轻人甩在身后。他告诉陈晓彤,这辈子习惯了,当初修渠路途远,走得快些才能早点把渠修好。

前几年,他依旧坚持着每天上山巡查水渠,现在隔三差五也要上去看看,只不过不再去到那些被栅栏锁起来的危险路段。

那天下午,陈晓彤走进黄大发家里时,他刚从屋后头进来,脚上还穿着一双下地干活的草鞋。老伴和外孙相继从厨房里端出来一窝米饭和三两小菜,黄大发笑着招呼陈晓彤一起吃。

白米饭对于黄大发有着特殊的含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吃顿白米饭对于村里人来说还是一种奢望,为了让大伙儿吃上白米饭,他和大山较劲了一辈子。

榜样6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去年10月,仁遵高速团结特大桥引桥双幅贯通,这座位于团结村、与“大发渠”相交的世界级大桥建成通车后,从遵义市区到团结村的车程将从目前的两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同时,一条从团结村村委会至仁遵高速团结村下道口的硬化路已破土开工。这与黄大发的努力争取分不开。

这几年来团结村的游客很多,黄大发常常给游客讲课。已经86岁的黄大发,一边当好“大发渠”的解说员,一边为村里的发展不断奔忙。作为老支书,在他的号召下,团结村已经顺利成立了两个合作社,为发展集体经济打好了基础。

据多彩贵州网报道,如今的团结村(原草王坝村),水稻产量已突破80万斤,全村现有核桃5200多亩、柚子650亩、辣椒2000亩,牛羊养殖大户超过30户,村民再也不愁吃;以前的穷山沟变成了旅游景点,不少村民把闲置的房屋打造成乡村旅馆、农家乐。

谈到扶贫工作,黄大发在一次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道,基层干部与扶贫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是干部要带头,要能吃苦,不要放弃。小康主要靠干部来领导,群众在扶贫攻坚这上面不能放松。

“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这个机遇如果放过了,我们老百姓以后就可能掉队,干部要敢于担当,要甘于奉献。干部不要怕苦怕累,要打好脱贫攻坚这一仗。我们要取得胜利,就要我们干部舍得流血、流汗,光嘴上吼不行,发展是苦干来的,不是敲锣迎来的。”

榜样6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1935年出生于贵州遵义播州区原草王坝村的黄大发,自幼父母双亡,四处流浪的他,吃的是百家饭,住的是滚草窝。1958年,23岁的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

草王坝村地处深山腹地,严重缺水,最近的水源地来回就要两个小时。因为缺水地里种不出水稻,人们过着穷困的日子。黄大发立下誓言,一定要让大家通上水,种出水稻,家家吃上白米饭。他想把水引到村里来,经过多次实地探勘,他发现几公里外螺蛳河是理想的水源地。困难是,虽然只有几公里的距离,但是中间却阻隔了三座大山。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黄大发便带领村民开凿水渠。由当地公社牵头,草王坝大队、健康大队、胜利大队共同开建“红旗大沟”,黄大发任指挥长。

中间一条116米的隧道,技术难度很大,黄大发用农村最土的方法,竖起竹竿测量,人眼两边“校瞄”。洞口越打越深的时候,黄大发用耳朵贴着山听,指挥群众往声音一致的方向打,耳朵都磨起了老茧。最终,隧道打通了。

1976年黄大发决定再次修水渠,他还被调到枫香区水利站学习。为了资金的问题,他一次次步行往县城跑。1991年,在县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下,黄大发终于向政府争取到了6万元现金、38万斤玉米折抵为工程款以及水利局的技术指导。为了凑齐水利局要求的1万元押金,黄大发家家户户地劝,钱终于凑齐。1992年春,水渠正式动工。

黄大发带着200多人的队伍进山,为了抢进度,他们不分昼夜寒暑,每天坚持苦干到天黑后,才打着火把回家。终于在1995年端午节,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大渠竣工。草王坝人创造了绝壁引水的奇迹。

一泓清水终于流进草王坝村,庆功大会上,山村沸腾了。原本指挥部写了四页的总结报告需要黄大发宣读,可黄大发激动得一个字也读不出来。水渠通了以后,村里的坡地被改为梯田,稻田从240亩增加到720亩,人均粮食增产到千斤。

榜样6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上世纪60年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河南林州“红旗渠”工程轰动全国,相似境遇下的草王坝人备受鼓舞,黄大发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也带着乡亲们开始修建“红旗水利”,计划将附近一条水量丰富的螺丝河水引进村里,工程总计15公里。

但放眼全村,没有一个人有修渠经验。没有测量设备, 就靠竖起几根竹竿、两端用眼睛瞄来定高程;不懂技术,就依地形挖下宽窄不一的沟;没有水泥,就用黄泥巴和着石灰来糊沟壁和沟底,不懂也更想不到还要修建导洪渠等必备的配套设施。

由此产生的结果,便是渠道取水量小、渗漏严重、极易被大雨冲毁。从1962年到1975年,“红旗水利”修修补补了十几年,水还是没能引进草王坝。

再聊起这段失败的往事时,黄大发的眉眼间已察觉不到什么别样的情绪,只是顺着陈晓彤手指的渠道照片,反复说了句:“失败了还要干,失败了还要干”,声音越发响了些。

筹备三年后,修渠工程再次启动。常常天还未完全亮,黄大发就和村民们穿上草鞋,揣几个红薯、炒点苞沙饭装在包里,提上壶水就上山去了,累了就滚草窝睡一会,醒了再接着干,直到星星挂上了天。

工程最难的地方在三处悬崖绝壁间,其中尤以擦耳岩最为险要,村里不少年轻小伙子站在崖上往下望都有些发怵。年近六十的黄大发没太多犹豫,带头在腰间绑上绳子,吊下去测量。

渠修好了,黄大发又带着大伙儿改造了400多亩梯田,种上了水稻,2001年和2005年,草王坝等地遭遇旱情,但在大发渠的滋润下,村里的水稻仍获得了丰收。

榜样6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

从修渠造田,到后来的通电、修路、发展产业,几十年下来,黄大发心里装着的全是老百姓的事儿,而他自己的生活则过得像那渠水一样清俭。

2018年以前,黄大发一家还住在梁柱已经发生歪斜的老房子里。2017年村里开始实施分批次危房改造项目,黄大发总是把改造的名额一让再让,硬是把自家拖到了最后一拨。后来这间老房子被征用作为文物进行保护,老两口这才搬进了在屋后坡地上新修的房子里,屋内只有些简单的家具电器,基本还都是从老屋搬来的。

对于黄大发而言,老房子承载了乡亲们太多的恩情。身世坎坷的他自幼吃着百家饭,在乡亲们的帮衬下一点点长大。24岁那年,黄大发家的土坯房坍塌,靠着大伙儿“众筹”来的100块现金和出的力气才盖起了新房子,一住就是大半辈子。

现阶段,团结村边除了那条盘亘在灵宝山间的长渠外,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工程,当属那座两山间正在逐步合龙的高速公路桥,名为大发渠特大桥。大桥奠基的那天,黄大发特地去桥上看了看,把目光投向老远,似要把那山看穿,要看见乡亲们更远的未来。

榜样6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

20世纪60年代,草王坝人在政府的支持和黄大发带领下,第一次大规模修渠,却因技术等原因,耗时10多年也没修成。

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但黄大发不肯服输。1989年,年过半百的他到附近的水利站,一边帮工一边学习。3年多时间里,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基础学起,下苦功夫,硬是掌握了许多水利知识。

1990年腊月,天寒地冻。为了修渠资金,黄大发赶了两天山路。等找到原遵义县水利局领导时,已满身是泥,一双旧解放鞋磨破了,露出冻得发紫的脚趾。“草王坝大旱,地里颗粒无收,我要带领群众修渠引水。”黄大发从破烂不堪的挎包中掏出立项申请报告。

当时,遵义县一年的水利资金不过20万元。据初步测算,从水源地取水到草王坝要经过大小9处悬崖、10多处峻岭,水渠需要从离地几百米高的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的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需要五六万个工时。草王坝才一两百个劳力,怎么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

黄大发撂下一句话:“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

榜样6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

草王坝村山高岩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雨水落地,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村民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需走两个小时。

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县里的干部到草王坝考察,村民递过来的水杯里,满是浑黄。

地里也打不出多少粮食。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苞谷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这种“苞沙饭”难以下咽,在喉咙上直打转转。村民一年四季连饭都吃不饱。

然而,距离草王坝几公里外,就有充沛水源。但是,高山成了险阻。

村子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黄大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上村干部后,他撂下“狠话”,要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村里人都觉得他“疯了”。

“穷就穷在缺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大米饭。”黄大发下定了决心。

榜样6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6篇】有关2021年榜样6心得体会

有关2021年榜样6心得体会1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12月8日晚20:00播出了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七一勋章””特别节目《榜样6》。

榜样是一种力量,是一面旗帜,是一座灯塔。

这种力量穿透心扉、激荡心灵;

这面旗帜指引方向,给予信念;

这座灯塔照亮黑暗,激励向前。

每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都是一座座闪耀着光芒的灯塔,这一座座灯塔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实干担当和敬业奉献的精神。“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榜样离我们很近,模范就在我们身边。人人心中都有榜样,我们总是在媒体上看到榜样们的事迹,总是觉得榜样在大家的“眼里”,在大家的“嘴里”,却没发现榜样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很近。如果留心我们不难发现,身边处处都有值得学习的榜样,我们身边不缺乏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传递爱心的感人事迹,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诠释着榜样的精神和力量。

普通而不平凡,细微却令我们感动。“榜样”其实都是普通的个体,但平凡的他们却拥有不平凡的力量。其实拨动我们心弦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也不是什么曲折迷离的经历,而是他们敬业精业、勤奋创业、苦乐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在磨砺中进取、在探索中创新的精神意志。

我们要善于学习这些先进典型身上可贵的进取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也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向榜样看齐,向着灯塔前行。榜样为我们树立标杆,指引了方向,我们要在榜样的激励感召下,不辱使命,砥砺前行。所有的土地都能滋养高尚。所有的榜样都产生于庸常的人群,只要恪守职责,甘于奉献,每个人都是榜样。做一颗草,尽可能绿染一块土地;做一丝雨,尽可能滋润方寸泥土。

每个人的岗位无论多么平凡,能在平凡的岗位恪尽职守,做出自己的贡献,你就是榜样。

有关2021年榜样6心得体会2

专题节目“榜样6”今晚在央视频道播出,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透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了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忠诚担当的精神风采,是开展“”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人都就应向榜样看齐,砥砺自身,做一名合格党员。

坚定信仰,始终心怀担当。寻找榜样的共性,我们能轻易地找到这个共同点:他们的心中必定有着自己的信仰,并且矢志不渝。唯有信仰,才能够让一个人蹈死不顾,这是他们人生的方向,也是他们的力量之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断强调,理想信念是根。我们学习榜样,要个性注意看到他们身上信仰的力量。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将其化为自身的一种力量,是我们永远的课题。我们要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夯实自己的党性根基,进一步坚定信仰,也要学会释放信仰的力量,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怀揣一颗爱民之心,朝着中国梦的方向不断努力。

增强本领,干出一番事业。担当体此刻行动上,不光要守好自身本分,坚守一个党员的底线,更要追求事业,为党为民开创一番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增强自身本领。我们学习榜样,要学习他们的本领,他们成功的经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施展本领的路,并进一步增强专业潜力,增强自身本领。同时,我们还要学习他们拼搏于事业所展现的精神,诸如长征中红军体现的不怕苦、不怕死,无数党员在事业中永不言弃、咬牙苦干的`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同样是一份本领

看齐榜样,争做合格党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就是一个个标杆。这些生动的例子,既能让奋进的人更加坚定于自己的事业,也能给萎缩的人的敲一个警钟:合格党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这只是对党员最低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党员,能够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能够成为一个榜样。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榜样,这份力量并不是断裂的,是一脉相承的,榜样的力量,激起了更多党员奋起,凸显出更多可贵光辉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学习榜样,就要向他们看齐,要透过学习实践,让自身成为坚定信念、忠诚担当生动诠释。

有关2021年榜样6心得体会3

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深入开展的今天,优秀的党员,就像晨曦中的路灯,他们不仅仅照亮了前行的路,更指引着行人向着家的方向。

在观看了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主题的《榜样6》之后,深深地被节目中不同岗位上的党员同志的信念和坚守所感动:深山中播种希望的老师,用她的奉献滋养了大山中的孩子;大海上拼搏“琼沙号”人,以他们的担当扛起了南沙永固的担子;各个岗位大有作为的大国工匠,以“创新”的精神担负起了建设美丽强国的重任。

当“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同志出现在节目中的时候,我的心为之一震。一个94岁高龄的老党员,节目录制之前还在手术台上为病人解除病痛,除了手术,他竟然还担负着研究生的培养、医院的管理工作。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忘我?“为人民服务,是我一生的信仰”,这是他掷地有声的回答。“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的事业忘我工作,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吴孟超同志是这样说的。

梁启超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在中铁装备的我们,适逢装备迅速崛起的大好年华。我们就是在晨曦中前行的路人,目标就是迎接那冉冉升起的太阳。此时的天空,已将黑暗抛于脑后,我们的道路也在被路灯照亮。而我们职业生涯路上的路灯,就是这些优秀的党员:他们可以穿透雾霭,照耀我们的心扉;他们可以指引方向,使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他们可以像灯塔一样,激励我们向前。

作为一名国企的党员,我一定会严格的要求和管束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周围的人。也许会迷惘,也许会不定时的“蓝瘦香菇”,此时我需要做的,就是抬起头,迎着“路灯”的正能量,让积极的思想在你我之间传递,让自己在追赶朝阳的道路朝气蓬勃。

我一定会记得,当初举起右手面对党旗的时候,自己对党的誓言。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晨曦追赶朝阳的道路上,我一定要努力去做那个照亮道路和他人的路灯,让我们发出的能量,温暖所有奋勇向前的人。

有关2021年榜样6心得体会4

近日,《榜样6》专题节目在全国上下火热播出,把当代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面貌彰显得淋漓尽致,让广大党员干部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在媒体推动下,关于“榜样”的话题铺天盖地,榜样的力量瞬间“星”耀全国, “榜样”一词也成了一时热点。笔者认为,群众看的是台上的人物和故事,党员干部应该想到台下的行为和事迹,让榜样的一时“热”变成时时热。

庄子言,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榜样力量”光靠媒体宣传、会议动员、口头说教,普通群众可以感同身受吗?答案是否定的。党员干部要用行动说话,用事迹证明,常有“榜样包袱”,才能自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塑造典型榜样形象。

常有“榜样包袱”,就是要常观照。“知史以明鉴 查古以至今”,党员干部要多观照历史,注重汲取和运用历史经验,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历史规律,正确借鉴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把自己放在“历史长河”里度量自己的作为。

要和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的国神比干、以死相谏的伍子胥、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视民如伤、爱民如子”的朱德等等勤对照,常找差,把每一件群众事、国家事都办出“榜样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党员干部还要多观照群众。用好人民群众这座宝库,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作“素材库”。党员干部在做工作时,要集聚群众的智慧,学会群众的语言,站在群众的角度,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做既接地气又通天线的榜样型干部。

常有“榜样包袱”,就是要常作为。“行胜于言,表率胜于表态。”光说不做假把式,真正的榜样不是塑造出来的,更不是描绘出来,而是用一个又一个的事例证明出来的。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优秀的党员干部抛头颅、洒热血,战死疆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

而在危急关头,一句“共产党员留下”,一句“共产党员跟我上”,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当今时代,党员干部时刻拥有“榜样包袱”,勤作为,善作为,在这个时代作出利民爱国之事,才会在群众中有威信、有魅力,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榜样。

有关2021年榜样6心得体会5

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榜样的力量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知不觉间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以行动人,以行感人。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引导,榜样的力量可以穿越岁月,光照未来。它是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它是镜子,衡量你的言行;它是资源,凝聚着力量。

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业都有着榜样,榜样的力量让我们坚定信念,激发我们的斗志,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国家发展需要榜样。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榜样的支撑。每一个行业都有榜样,榜样不分高低贵贱。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他们带给一个国家发展源源不断地力量。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榜样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视的,榜样的力量指引我们不断向前进,激发国家不断发展。榜样所带来的力量对国家发展、长治久安起的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社会进步需要榜样。社会不断进步,榜样所带来的正能量功不可没。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榜样的力量悄无声息的渗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散发的气息让人振奋。潜移默化间感动着大众,这种力量鼓舞着大众。他们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身边一群人。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个人提升需要榜样。提升个人道德,榜样在某些问题上感动着大众,改变大众的观点。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例如来人跌倒扶不扶,大众是害怕的,不敢扶的。但是有人做出表率以后,以行动人,以行感人。一个好人做一件好事,所产生的效应绝不仅仅限于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会因感人之举而产生感动之情,因感动之情而产生感恩之念,因感恩之念而产生感染之力,好人精神便从一个人扩展到一群人、从一件好事扩散为件件好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形的,在一件件小事中改变着大众,影响着大众,感染着大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国家发展的保障,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个人提升的动力。

有关2021年榜样6心得体会

【第7篇】2021年《榜样6》个人感悟心得体会最新

2021年《榜样6》个人感悟心得体会最新1

2021年12月8日晚,观看了《榜样6——廷·巴特尔同志》的事迹后,让我有了深深的感悟。

廷·巴特尔,这位来自呼和浩特的知青、牧区的普通党员,坚守改变这片草原的生态、改善牧民生活的初心45年,一心一意地钻研牧业生产,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双赢的路子,也把自己变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牧民。

在到任初期,他拜牧民为师,学蒙语、学放牧、驯烈马、打草、接羔,很快,他就学会了牧区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牧民们对这个城里来的小伙子,既敬佩又服气,把他推选为嘎查生产队长。同年,表现优异的廷·巴特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他先行先试,用自己的成功经验领着牧民走上了一条既保护生态又能增收的路

看到牧民在蒙古包里生火,眼睛被熏得通红,他跟镇上的铁匠学会打烟筒、笼屉后免费给牧民做;为改变嘎查封闭、落后的状况,他买回全嘎查第一台收音机、电视机……扎根草原的廷·巴特尔帮起牧民来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但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千百年来,牧民靠天养畜思想根深蒂固,缺乏保护草场、建设草场的意识。20世纪80年代实行草畜双承包后,尤其是1996年草场分到牧户后,牧民为了快速致富,开始盲目追求养羊的数量,萨如拉图雅嘎查本就脆弱的草场,沙化、退化日益加重。

1986年,他卖掉自家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进行封育。第二年就打下了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们看到了划区轮牧的好处,纷纷向他学习。1998年,廷·巴特尔把自家的200只羊全部处理掉,专心养起了牛。果然,他家的草场得到了恢复,牛的膘情好,下牛犊的数量也多,收入每年增长。不几年,廷·巴特尔家就由分产到户时全嘎查最穷的变成了最富的。

这是一位勤劳的牧民,也是有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诸多先进称号的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这位来自呼和浩特的知青、牧区的普通党员,坚守改变这片草原的生态、改善牧民生活的初心45年,一心一意地钻研牧业生产,不仅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双赢的路子,也把自己变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牧民,是当之无愧的草原之子!

廷·巴特尔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学习的,从“开国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付出,作为一名党员,廷·巴特尔同志身上闪耀着服务人民的光辉,他的精神、他的热血、他的汗水是他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骄傲!让我们用廷·巴特尔同志的光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2021年《榜样6》个人感悟心得体会最新2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无数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人,他们的为民情怀、高尚情操,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反映全国“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通过榜样让我认识了很多让人尊敬的人。

他们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榜样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我也深深体会到一种师生间难得的和谐之情,在感动的同时,我又自己感到羞愧,同样身为人师,我却常埋怨工作的不如意,埋怨学生的调皮,埋怨家长的不配合,却忽略了自我反思。惰性越来越占据了我的大脑,我不知道自己的思维中是否还存有“对工作的热情”。郭丽华得知自己患癌证晚期后仍然未有过丝毫的黯淡,痛苦中,她选择了理智:绝不能万念俱灰,要靠治疗向命运抗争,要夺回自己的生命,重新回到她怎么也站不够的讲台。可是我呢?我有着健康的身体,却拖着一个即将瘫痪了的大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消极的思想占据了我的心,没有希望、没有信心、没有斗志,有的只是埋怨。

学习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我不能埋怨学生,不能埋怨家长,不能埋怨社会,我要拾起信心,鼓起勇气,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2021年《榜样6》个人感悟心得体会最新3

今年的榜样,有“七一勋章”获得者,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开展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榜样的力量感召全党。今天,我们致敬榜样,将摆好“传承”“真心”“担当”的“风向标”,勇做一朵朵方向坚定、历经淬炼、奔涌不停的“后浪”,用实际行动谱写时代华章。

方向坚定,用“传承”培根铸魂,培育“瘅精瘁力以成之”的“信仰之心”。

“信仰,是一种向阳而生的力量。”“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随时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党旗下紧握的不再是拳头,而是坚定的理想信仰。57年如一日扎根边防巡边护边20多万公里,写就边境线上的“活界碑”的魏德友,始终秉持“我为祖国守边防”的坚定信念,用坚守诠释“青春”、脚步度量“国界”、一生塑造“丰碑”,这一股坚定的信仰所蕴含的力量,再现共产党人勇于献身革命事业的优秀品质,让共产党人前进的路途闪烁着划破黑夜的光芒,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立于时代潮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唯有党员干部坚定信仰初心,对标对表将学习感悟化为旗帜鲜明听党话、跟党走的自我行动,努力追求卓越,不断增强“忠诚度”、淬炼“纯净度”,根植中国大地、献身革命事业,做新时代榜样辛勤耕耘的“播火者”“擎灯者”。

奔涌不停,用“真心”锤炼作风,锻造“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为民之心”。

见贤思齐,学习榜样心,指引无悔的人生。“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全体党员干部要肩扛“铁的担当”,以务实之行奋发作为。连续9年上访“4个零”、新时期城市版的“枫桥经验”,荣获国家级荣誉16个,群众满意度长期保持95%以上……新时代“好书记”孙金娣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基层党员干部做出了示范、树立了标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的干部要借助当前学习“榜样”活动之契机,以榜样精神为“镜子”“尺子”,身入心至、以民生为重,做到“每日三省吾身”,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时刻量出差距,汲取榜样精神营养,练就处变不惊的定力、勇于开拓的魄力、攻坚克难的能力、不懈奋斗的耐力,好钢方能锻打淬炼出好刃,成为堪国之大用、担国之重任的栋梁之材。

历经淬炼,用“担当”凝聚力量,彰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之心”。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这一路成长,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共产党人,以艰苦奋斗的足迹、辛勤付出的汗水,自觉肩负历史使命、找准前行方向,不断摆正“赶考姿态”,才得以换来今天恢弘壮阔的历史画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当代愚公”黄大发,以“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建成一条“生命渠”;“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1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寸步不退、拼死搏斗;“为国铸盾”功勋陈定昌,“科技强国”成为毕生的心愿和夙求……在新的征程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党的新生力量在斗争中壮大,共和国命运在斗争中孕育新机,铸就“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政党传奇。面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将如众榜样的样子,始终保持“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执着,接好“传力棒”,当好接班人,在榜样的耀眼“光环”下,以奋斗姿态和斗争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2021年《榜样6》个人感悟心得体会最新4

云南一位县级领导在教育局工作的时候,有幸和张老师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2008年香港教育工会组织了“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分享活动”,一行30多人到了儿童福利院看望张桂梅老师。

香港教育工会的副理事长李副秘书长临行前,特意递了个信封给这位领导,说“张老师身体虚弱需要加强营养,建议每天喝袋牛奶,但没有冰箱牛奶不易存储,上半年我给了她3000元嘱咐她买个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没有买,这笔钱都用孩子们身上了!这里面有2600元,请你在张老师搬到新的儿童福利院时,帮忙用这笔钱给她买个冰箱,拜托了!”这位领导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秘书长的用心良苦,接受了这个重托。

可还没等到张老师搬新家,组织安排这位领导到了新的岗位,临行前他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张老师,一是辞行,二是把李副秘书长的心意告知张老师。他诚恳地对张老师说,“请您不要辜负李副秘书长的心意,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笔钱只能用来买冰箱……”再三嘱托后便离开了。

半年之后,这位领导到新福利院看望张老师,发现宿舍里除了原有的书和物件外,没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们却没得喝,我怎么能喝呢?”张老师说到。

后来知道张老师把钱用在购买孩子们的生活用品上了。这位领导深深地自责,觉得辜负了李副秘书长的重托!耳边回响起秘书长的话“张桂梅老师的身体太弱了,她的工资不用在自己身上,连我们寄给她买药的钱,她也用在孩子们身上了,请你给她买个冰箱,华坪天气热,鲜奶必须放冰箱保鲜,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鲜奶。”

万般懊悔之后,这位领导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于常人不过是平常之事无可厚非,况且身体健康需要,张老师却视为奢侈,孩子们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说张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真诚赞同。

2021年《榜样6》个人感悟心得体会最新5

在即将跟2021年说再见的时候,《榜样6》2021年12月8日晚间8点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近日,《___组织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榜样6>;学习收看工作的通知》下发,要求全体党员观看《榜样6》,认真学习榜样精神,深入领会榜样力量。

今年的榜样,有“七一勋章”获得者,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开展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榜样的力量感召全党。今天,我们致敬榜样,将摆好“传承”“真心”“担当”的“风向标”,勇做一朵朵方向坚定、历经淬炼、奔涌不停的“后浪”,用实际行动谱写时代华章。

方向坚定,用“传承”培根铸魂,培育“瘅精瘁力以成之”的“信仰之心”。“信仰,是一种向阳而生的力量。”“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随时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党旗下紧握的不再是拳头,而是坚定的理想信仰。57年如一日扎根边防巡边护边20多万公里,写就边境线上的“活界碑”的魏德友,始终秉持“我为祖国守边防”的坚定信念,用坚守诠释“青春”、脚步度量“国界”、一生塑造“丰碑”,这一股坚定的信仰所蕴含的力量,再现共产党人勇于献身革命事业的优秀品质,让共产党人前进的路途闪烁着划破黑夜的光芒,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立于时代潮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唯有党员干部坚定信仰初心,对标对表将学习感悟化为旗帜鲜明听党话、跟党走的自我行动,努力追求卓越,不断增强“忠诚度”、淬炼“纯净度”,根植中国大地、献身革命事业,做新时代榜样辛勤耕耘的“播火者”“擎灯者”。

奔涌不停,用“真心”锤炼作风,锻造“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为民之心”。见贤思齐,学习榜样心,指引无悔的人生。“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全体党员干部要肩扛“铁的担当”,以务实之行奋发作为。连续9年上访“4个零”、新时期城市版的“枫桥经验”,荣获国家级荣誉16个,群众满意度长期保持95%以上……新时代“好书记”孙金娣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基层党员干部做出了示范、树立了标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的干部要借助当前学习“榜样”活动之契机,以榜样精神为“镜子”“尺子”,身入心至、以民生为重,做到“每日三省吾身”,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时刻量出差距,汲取榜样精神营养,练就处变不惊的定力、勇于开拓的魄力、攻坚克难的能力、不懈奋斗的耐力,好钢方能锻打淬炼出好刃,成为堪国之大用、担国之重任的栋梁之材。

历经淬炼,用“担当”凝聚力量,彰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之心”。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这一路成长,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共产党人,以艰苦奋斗的足迹、辛勤付出的汗水,自觉肩负历史使命、找准前行方向,不断摆正“赶考姿态”,才得以换来今天恢弘壮阔的历史画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当代愚公”黄大发,以“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建成一条“生命渠”;“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1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寸步不退、拼死搏斗;“为国铸盾”功勋陈定昌,“科技强国”成为毕生的心愿和夙求……在新的征程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党的新生力量在斗争中壮大,共和国命运在斗争中孕育新机,铸就“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政党传奇。面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将如众榜样的样子,始终保持“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执着,接好“传力棒”,当好接班人,在榜样的耀眼“光环”下,以奋斗姿态和斗争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2021年《榜样6》个人感悟心得体会最新

2021年《榜样6》个人感悟心得体会最新

【第8篇】2021观看榜样6心得

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一)

作为一名党员,观看完《榜样6》,感受很复杂。节目一开始就是英雄团长祁发宝,为了保护祖国的领土不容侵犯的英雄事迹,牺牲4名战友,同时自己也受了伤,但还是坚守岗位,保护祖国的领土不失一步。这就是军人,共产党员的信念,用行动来践行诺言。

通过节目让我认识了很多普普通通的共产党人,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这也时刻提醒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深受各位榜样精神的影响。怀着心系人民,服务人民的情怀,务实坚守岗位,勤奋敬业的作风,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二)

一次任务,祁发宝带队沿河行进,河水把河谷冲刷成一块块高低不同的平台,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蹚冰河、过险滩、爬冰架。

反反复复上百次涉水过程中,官兵们的裤子、鞋子被河水浸透,又结成“冰甲”。中士李亚斌形容那种冷“是深入骨髓的,经历一次就能记住一辈子”。

“虽然不忍心,但我还是下命令不准任何人休息,因为只要一停下来人就会直接瘫倒。”圆满完成任务后,祁发宝与副团长郑鑫复盘,“但最终都撑住了!”

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报名参军,带着新兵营“军事课目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

哪里艰苦去哪里,哪是一线去哪里。对于祁发宝的这股“倔劲”,同样有着15年卫国戍边经历的哥哥祁发富一点也不意外。

“刚学骑自行车那会儿,什么路他都非得骑过去。”祁发富回忆道,“小时候家门口有个陡坡,他每天骑,每天摔,最终是膝盖带着血骑上去。”

走上高原是因为理想,留在高原则考验信念。祁发宝坚守着无数边防军人用生命筑起的精神高地,扎根奋战在边防斗争一线,从未动摇。

2008年11月,时任连长的祁发宝带队前往海拔5000多米的恰尔丁山口巡逻。他在翻越一个达坂时不慎崴了脚,却依旧和战士们手拉手在暴风雪中艰难前行。

有战士看出连长疼痛难忍,便提议原地休息,派代表登顶巡逻。但祁发宝坚定地说:“我是边防连连长,就是爬也要爬上去!”

像界碑一样铆在风雪边关,祁发宝一干就是24年。期间,他先后处置大小边情千余次,40余次遭遇暴风雪和泥石流,1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三)

在祁发宝办公室的一角,堆放着3个鼓鼓囊囊的背囊,大衣、睡袋、脸盆一应俱全,那是为任务转换太快来不及换洗而准备的。

边防斗争任务说来就来——而他,时刻准备着。

在祁发宝就任团长的半年时间里,勤务班战士倪康乐在团机关只见过他2次。

第一次是团长就任当天。“团长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倪班长你好!”倪康乐说,感觉特别亲切,就像一个老大哥。

第二次就是祁发宝受伤那天,远远看到团长躺在轰鸣的直升机里,头上缠着纱布,浸满了血。

“他真是一个好团长!”倪康乐红着眼睛说。

战士爱团长,源于团长对战士们的爱。祁发宝所在团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采访中得知,硬汉祁发宝也哭过——

2014年,为了完成某装备架设任务,时任边防营营长的祁发宝带领官兵奋战在雪山之巅。下山途中,一名新兵因体力透支,从300多米高的山上滚下,昏迷了过去。

恢复意识后,那名战士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拿手砸自己的胸膛,一边砸一边喊“营长我疼!营长我疼……”

战士的呐喊深深扎进了祁发宝的心,在缺医少药的雪山之巅,祁发宝只能紧紧地抱着那名战士,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那一刻,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对战士们更好一些。

回到营地,为了能让战士们在睡前洗个热水脚,祁发宝连续几个月,每天晚上给大家烧洗脚水。

平时甘苦与共,战时生死与共。那场战斗中,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陈红军不惜生命营救团长,战士陈祥榕则死死地护住营长……上下同欲、生死相依,这就是我军的胜战密码。

如今,在加勒万河谷,在班公湖两岸,在喀喇昆仑之巅,在祖国的万里边防线上……

那个永不磨灭的背影,如同一粒粒种子,在每一位边防官兵心中生根发芽。

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四)

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

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军医韩子伟记得,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英雄的中国人民军队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关心战士、保护战士是中国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是各级军队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红军长征时期,有“老班长”咽鱼骨、战士喝鱼汤的故事;抗美援朝战场上,有连长命令战士吃苹果的场景;新中国和平年代,有将军代替战士站岗放哨的佳话……在中国人民军队里,官亦兵,兵亦官,战场上是“跟我冲”,关键时是“我先上”,彰显了中国军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在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我们不能忘记,有一群铮铮傲骨的钢铁英雄,他们驻守在祖国边疆,忍受着恶劣的环境和无尽的孤独,保卫祖国的锦绣河山,守护我们的幸福家园。无论是海岛荒漠还是雪山冰川,他们御敌守边、枕戈待旦,艰苦奋斗能乐在其中,辛苦备战也毫无怨言。“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他们唯一的信仰。在危险面前,他们刚毅果敢、挺身而出、无私无畏,把一个个哨位、战位、岗位变成敌人无法逾越的钢铁堡垒,捍卫着国家主权,守护着祖国疆土,用“无我”精神谱写新时代强军伟业的壮丽篇章。

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五)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我们要知道“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六)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七)

她是一个平凡的女性,膝下无子,却被几百名孩子亲切地称为“妈妈”;她对自己过分节俭,却创办了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写命运;她身体羸弱,仍然不遗余力的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就是时代楷模张桂梅。

每当学习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我都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同为教师,我深知教育的不易。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思想。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接受自己良知的拷问。虽然,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张桂梅是高中的校长,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但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没有变的,为党和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是一致的。

张桂梅老师把自己活成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大山女孩的学习之路。她说,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于是,她自己节衣缩食,却把工资、奖金和各种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的教育中。于是,她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创办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余名山区女孩圆梦大学。

张桂梅老师对待教育事业是执着的,是无私的。张老师虽然身患多种疾病,却丝毫不影响她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她为了不让一名贫困女孩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万余里。张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爱生如子。张桂梅老师的先进事迹,折射出对党、对国家、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与深沉的热爱。

我也是一名党员教师,我要学习张桂梅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教育。我要张桂梅老师学习坚毅执着、与困难顽强斗争的精神,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完成学校交给的工作任务。我要学习张桂梅老师信念坚定、党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工作中发挥一名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我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潜心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明珠教育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021观看榜样6心得

【第9篇】央视《榜样6》心得体会感悟2022()

《榜样》专题节目的播出,集中展现近年来各行各业涌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就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当下,有的青少年把年轻的资本当成挥霍的本钱。在学习上敷于表面,仅停留在完成作业的层面,不能静下心来刻苦钻研。在工作上浮浮躁躁,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迟到早退,工作期间玩游戏、逛淘宝、聊天。在生活上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更有甚者把学校里换下来的脏衣服拿回家里让父母帮忙洗。以上这些年轻人正是缺少对优秀榜样的学习和认知,才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方向、失去力量,怎能挑起建设美丽强国的使命担当?《榜样》无疑是激励青年人奋进的“新教材”。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让这些“榜样”成为青年一代前进路上的引领者,助力青少年前行,引导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拓创新,大国工匠为“中国梦”提速,李万君的精神值得青年一代学习;扎根深山,为孩子们播撒知识的种子,支月英的品格值得青年一代继承;甘为带路人,让党员有个流动的家,苗振水的情怀值得青年一代敬仰……

“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的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我们的党员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让青少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中有了一面“镜子”,放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小康社会阶段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用榜样的力量为青年“护航”,让更多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以“工匠精神”干好岗位工作,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央视《榜样6》心得体会感悟2022()

【第10篇】2021年有关《榜样6》心得体会感想

2021年有关《榜样6》心得体会感想1

2021年《榜样6》,向人们展示了浪花拍岸的场景和百年英雄长廊,在讲述新时代榜样故事的同时,也再现了百年党史星空中更多闪亮的名字。

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经过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续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愈发闪耀夺目,如璀璨星火照亮百年征程。

他们是披荆斩棘的开路者,如东方欲晓时的丝丝曙光,穿透迷雾带来光明。

他们是“背黑暗而向光明”“本可以为自己活,却选择为众生死”的先驱者李大钊,是实地考察十月革命后苏俄政治经济形势、坚决做马克思主义传播“江南第一燕”的革命者瞿秋白,是在民族最危急时刻、冲破暮霭沉沉旧时代的开路者;他们也是在祖国国防羸弱时航天追梦、以超前思维为祖国空天安全筹划布局的战略科学家陈定昌,是在党和人民最需要之时,各行各业各领域的探索者、创新者。

世上本没有路,之所以有了路,是因为有无数先行者暴霜露、斩荆棘,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舍我其谁的气魄、向死而生的执着,为身后人开辟了一条两岸繁花盛开的光明大道。

他们是不辱使命的冲锋者,如苍茫大地上的点点星火,聚为火炬汇成星河。

他们是为革命胜利四处奔走、历经“十年流亡,五年牢监”的人民军队创建者叶挺,是以身托起炸药包的董存瑞、冒着炮火前进的黄继光,是“甘将热血沃中华”、用血肉之躯冲锋陷阵扬我民族浩然正气的无数革命先烈;他们也是为让乡亲不再缺水、36年拼命修出生命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是扎根草原、带领牧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将军之子”廷·巴特尔,是乐守天涯、将西沙荒芜岛礁建成南海福地的七连屿党工委,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千千万万奔赴基层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不辱使命、建功立业的奋斗者。

人们多向往平坦的道路,却总有一些人,带着慨当以慷的豪情万丈、筚路蓝缕的创业之志,背着“但愿苍生俱饱暖”的行囊,甘入苦海,选择不辞辛苦在大地奔波忙碌,用生命的点点星火,为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燃出一片新的天地。

2021年有关《榜样6》心得体会感想2

人们多向往平坦的道路,却总有一些人,带着慨当以慷的豪情万丈、筚路蓝缕的创业之志,背着“但愿苍生俱饱暖”的行囊,甘入苦海,选择不辞辛苦在大地奔波忙碌,用生命的点点星火,为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燃出一片新的天地。

他们是默默奉献的躬耕者,如山林溪涧间的簇簇萤光,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他们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是“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鞍钢老英雄孟泰,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是“不在基层,就在去基层路上”的人民樵夫廖俊波;他们也是将办公地点设在食堂、24小时为群众开机的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是扎根贫困山区教育一线40多年、先后帮助近2000名女孩走出大山的“燃灯校长”张桂梅,是扎根人民之中,所有鞠躬尽瘁、淡泊名利的默默奉献者。

一切向前走,都不曾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身处何地、位居何职,他们始终心怀初心使命,以“我将无我”的精神,衣带渐宽终不悔,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将全部生命和所有精力,都倾注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之中。

他们是不惧风雨的守护者,如闪烁天际的盏盏灯火和座座灯塔,温暖时代护佑人间。

他们是“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以战士之勇持枪作战的建党元勋陈潭秋,是为保护藏羚羊牺牲、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的杰桑·索南达杰,是驻守开山岛、32年用生命守岛护旗的王继才;他们也是57年放牧巡边、守护着中哈边境无人区的“活界碑”魏德友,是“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将生命和忠诚携刻在喀喇昆仑加勒万河谷的卫国戍边英雄们,是荒凉边陲、万里海疆以及街巷社区、村口路边那千千万万的守护者们。

风雨百年路,离不开一个个餐风饮露、栉风沐雨的守护者,与孤独长守、与星月为伴,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保驾护航。他们如暖暖不熄的灯火,护着千家万户团圆相守;他们也如稳稳屹立的灯塔,护航新时代的巍巍巨轮,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扬帆远航。

2021年有关《榜样6》心得体会感想3

心中有榜样,脚下有力量。《榜样6》专题节目播出后,迅速在广大党员的朋友圈刷屏!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震撼着大家的心灵。他们既是民族的英雄,也是时代的楷模,更是学习的榜样!

该中心主要负责人观看《榜样6》专题节目后,要求各党支部、各二层单位把观看《榜样6》专题节目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全体党员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为推动公路建设养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该中心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观看《榜样6》后,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的信念,在工作岗位上积极作为,为推动全县公路建设养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作出新的贡献。

各位党员干部观看《榜样6》专题节目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带头学习和弘扬新时代榜样精神,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履职尽责,争创一流,努力彰显新时代公路养护干部的政治底色和使命担当。

大家纷纷表示,将始终以榜样为引领,对党忠诚、坚定信念,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效的创新举措,为石门的公路建设养护工作贡献力量!

2021年有关《榜样6》心得体会感想4

12月8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贯穿伟大建党精神这条主线,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集中展示“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的典型事迹。全省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广大党员通过电视、网络等形式学习收看、交流研讨,汲取榜样力量,激发奋进动力,迅速掀起了学习先进、争做榜样的学习热潮。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榜样的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孙金娣让我深受感动,她从未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无数日夜的坚守,换来了群众口中一声声亲切的“好书记。”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达日县委书记牛得海表示,作为一名县委书记,我要认真学习她对党忠诚的优秀品格,亲情为民的奉献精神和始终保持的政治立场、政治本色,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持续发扬“三牛”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榜样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穿透心扉、激荡心灵,当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一句‘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令我为之震撼。” 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格尔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顺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新时期的组工干部,要向榜样看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把忠诚干净担当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大力弘扬‘严慎细实优’的工作作风,争做担当作为的好榜样。”

“一个个平凡质朴的名字,一件件直扣心灵的故事,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们是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履职尽责的生动写照,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的先锋模范。” 黄南州尖扎县措周乡党委书记拉华太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对标先锋,向模范看齐,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厚植公仆情怀、擦亮服务底色,主动挑最重的担子、抗最难的任务、啃最硬的骨头,以“功成不必有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担当,用心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全力答好时代的考卷。”

2021年有关《榜样6》心得体会感想5

“一个个平凡质朴的名字,一件件直扣心灵的故事,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们是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履职尽责的生动写照,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的先锋模范。” 黄南州尖扎县措周乡党委书记拉华太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对标先锋,向模范看齐,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厚植公仆情怀、擦亮服务底色,主动挑最重的担子、抗最难的任务、啃最硬的骨头,以“功成不必有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担当,用心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全力答好时代的考卷。”

“从引导牧民‘减羊增牛’的廷·巴特尔到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兴建家园的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再到解决王坝村缺水问题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他们深入为民实践,用真挚之心和务实之行绘就‘初心图’”。 党的十九大代表、海东市循化县清水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韩乙四夫感慨道:“故事感人至深,展现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对我们是一种激励,鼓舞了我们的干劲。作为一名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我要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放在心上、落在实处,以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的黄大发书记为榜样,学习他的‘愚公’精神,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把群众满意作为目标,扎实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当代愚公’黄大发、‘燃灯校长’张桂梅,看完他们的事迹,我备受感动、深受鼓舞。他们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传递着信念、奉献、坚守、责任和担当;他们是一面镜子,时时告诉我们合格党员应有的模样;他们是一面旗帜,让我们筑牢终身的信仰,专注脚下的道路,凝聚无悔的担当。” 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激动地说:“我要牢记入党誓言,以他们为榜样,为西宁城市绿化建设再添一抹绿。”

“坚守贫困地区教育一线40余年,全身心投入教育扶贫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克服重重困难,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先后帮助约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值得我们所有教育人学习。” 海西州都兰县第一小学教师谢海英深情地说:“我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榜样力量,扎根三尺讲台,服务学生家长,以培育时代新人的具体实践为党旗增光、为教育添彩。”

“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光辉历程,我有幸见证了中国共产党50多年的历史巨变。” 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海东市互助县南门峡镇磨尔沟村党员薛正智自豪地说:“看完《榜样6》我内心十分自豪,自豪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更自豪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一直关注着我们磨尔沟的发展,今后我将继续发挥余热,为村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年有关《榜样6》心得体会感想6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2021年有关《榜样6》心得体会感想7

看完了“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做新时期艰苦奋斗的楷模。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首先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体现在思想上。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科学理论,它们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了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头脑,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种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和干扰,少走弯路并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落实在工作上。共产党员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持胸怀大局、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乐于奉献。要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情,融会贯通在具体工作和实践之中。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事事处处表露先进性,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出、危机时刻豁得出”,各项工作跑在前、干在先,自觉为群众作好表率。

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新世纪伟大实践的需要。今天艰苦奋斗,明天的事业就会更美好;世世代代艰苦奋斗不断前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且坚持不懈的用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激励、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克服困难、振奋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2021年有关《榜样6》心得体会感想

【第11篇】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1年

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1年1

坚定的信仰造就伟大的时代,榜样的力量引领着前进的方向。《榜样6》将于2021年12月8日晚间8点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适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等重播。

榜样是楷模,是以身作则,是拥有坚定的信仰,用一生的时间,坚定不移,造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引领时代前行。

在《榜样6》专题节目中,有很多画面都一直深刻在心中。

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他人的初心,他人的信仰,他人的坚持。每一双手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那双可爱的手,握住奉献,又攥住信念。愿奉献自己,照亮他人,温暖整个世界。他们这无言的爱,闪烁在眼神里,流露在眉宇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党的爱,对祖国的爱。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组工干部要跟随着榜样的引领向正确的方向前行,并让它不断的激励着我们,做一名合格的党员,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身边人的爱,对群众的爱。用行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想民之所想,勤勉敬业,为民实干,亮出共产党人乐于奉献的精神风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人、一句话,一个故事,虽然看似平凡简单,但往往最能激发人们向善的、美的、好的方向进取,最能点燃人们心中的梦想。当我们看到榜样时,要主动自觉的学习、靠近、看齐。同时,当看到他人不足之处时,要做到自我反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是一面镜子,是一个方向,更是一种正能量。观看《榜样》,学习榜样,对照榜样找差距,弥补自身的不足,做正能量积极的传递者,坚守信念、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不断开拓创新,展现共产党人的本色,生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榜样给我们鼓舞和启示,给我们无尽的力量和勇气,让我们更加坚定信仰。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让榜样化作最坚定的信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专研、乐于奉献,干出不平凡的成就。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1年2

追寻“榜样之光”,点燃为民服务的“务实引擎”。

为民服务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初心与使命。从引导牧民“减羊增牛”的廷·巴特尔到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兴建家园的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再到解决王坝村缺水问题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他们深入为民实践,用真挚之心和务实之行绘就“初心图”。党员干部要主动对标榜样之“美”,为群众服务不能“坐着等”“慢着做”,而要见行动、有效率,要主动去做、马上就干,以起而行之的姿态为民办实事,以奉献自我、造福人民的热忱与信仰干好为民事业,坚持用真心真情真行践行初心使命,在为民路上“不变向”“不掉线”。

追寻“榜样之光”,点燃知行互促的“本领引擎”。

在边防一干就是20多年,曾有1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祁发宝是一个边防军人,在平时苦练本领,在实践中磨砺意志,为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奉献青春、贡献力量。事业的成就、梦想的实现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需要付出努力与汗水,需要脚踏实地的“真韧劲”,而非投机取巧的“假把式”。党员干部要追寻“榜样之光”,主动投身“实践熔炉”,经受实践历练,磨砺“铁肩膀”“硬脊梁”,同时在工作实践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学以致用、实践提能,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巩固所学所知,推动自身的成长进步,凝聚事业发展的持久力量。

追寻“榜样之光”,点燃干事创业的“创新引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事业发展需要“源头活水”的灌注,依靠创新创造不断进步、走向未来。孙金娣作为江苏省南京市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开创了网格化党建模式,以创新为抓手凝聚推动工作进步与发展的力量。创新是事业快速发展的“领跑密码”,党员干部要追寻这道“创新之光”,在工作中大胆探索、主动发现新的方法和道路,要活学、活用理论,用足、用活政策,对于发展过程中的“中梗阻”大刀阔斧,从实际情况出发多问、多学、多想,将工作实际与解决方法融会贯通,为事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1年3

今年的榜样,有“七一勋章”获得者,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开展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榜样的力量感召全党。今天,我们致敬榜样,将摆好“传承”“真心”“担当”的“风向标”,勇做一朵朵方向坚定、历经淬炼、奔涌不停的“后浪”,用实际行动谱写时代华章。

方向坚定,用“传承”培根铸魂,培育“瘅精瘁力以成之”的“信仰之心”。“信仰,是一种向阳而生的力量。”“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随时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党旗下紧握的不再是拳头,而是坚定的理想信仰。57年如一日扎根边防巡边护边20多万公里,写就边境线上的“活界碑”的魏德友,始终秉持“我为祖国守边防”的坚定信念,用坚守诠释“青春”、脚步度量“国界”、一生塑造“丰碑”,这一股坚定的信仰所蕴含的力量,再现共产党人勇于献身革命事业的优秀品质,让共产党人前进的路途闪烁着划破黑夜的光芒,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立于时代潮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唯有党员干部坚定信仰初心,对标对表将学习感悟化为旗帜鲜明听党话、跟党走的自我行动,努力追求卓越,不断增强“忠诚度”、淬炼“纯净度”,根植中国大地、献身革命事业,做新时代榜样辛勤耕耘的“播火者”“擎灯者”。

奔涌不停,用“真心”锤炼作风,锻造“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为民之心”。见贤思齐,学习榜样心,指引无悔的人生。“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全体党员干部要肩扛“铁的担当”,以务实之行奋发作为。连续9年上访“4个零”、新时期城市版的“枫桥经验”,荣获荣誉16个,群众满意度长期保持95%以上……新时代“好书记”孙金娣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基层党员干部做出了示范、树立了标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的干部要借助当前学习“榜样”活动之契机,以榜样精神为“镜子”“尺子”,身入心至、以民生为重,做到“每日三省吾身”,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时刻量出差距,汲取榜样精神营养,练就处变不惊的定力、勇于开拓的魄力、攻坚克难的能力、不懈奋斗的耐力,好钢方能锻打淬炼出好刃,成为堪国之大用、担国之重任的栋梁之材。

历经淬炼,用“担当”凝聚力量,彰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之心”。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这一路成长,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共产党人,以艰苦奋斗的足迹、辛勤付出的汗水,自觉肩负历史使命、找准前行方向,不断摆正“赶考姿态”,才得以换来今天恢弘壮阔的历史画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当代愚公”黄大发,以“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建成一条“生命渠”;“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1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寸步不退、拼死搏斗;“为国铸盾”功勋陈定昌,“科技强国”成为毕生的心愿和夙求……在新的征程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党的新生力量在斗争中壮大,共和国命运在斗争中孕育新机,铸就“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政党传奇。面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将如众榜样的样子,始终保持“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执着,接好“传力棒”,当好接班人,在榜样的耀眼“光环”下,以奋斗姿态和斗争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1年4

12月8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贯穿伟大建党精神这条主线,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集中展示“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的典型事迹。全省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广大党员通过电视、网络等形式学习收看、交流研讨,汲取榜样力量,激发奋进动力,迅速掀起了学习先进、争做榜样的学习热潮。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榜样的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孙金娣让我深受感动,她从未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无数日夜的坚守,换来了群众口中一声声亲切的“好书记。”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达日县委书记牛得海表示,作为一名县委书记,我要认真学习她对党忠诚的优秀品格,亲情为民的奉献精神和始终保持的政治立场、政治本色,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持续发扬“三牛”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榜样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穿透心扉、激荡心灵,当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一句‘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令我为之震撼。” 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格尔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顺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新时期的组工干部,要向榜样看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把忠诚干净担当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大力弘扬‘严慎细实优’的工作作风,争做担当作为的好榜样。”

“一个个平凡质朴的名字,一件件直扣心灵的故事,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们是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履职尽责的生动写照,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的先锋模范。” 黄南州尖扎县措周乡党委书记拉华太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对标先锋,向模范看齐,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厚植公仆情怀、擦亮服务底色,主动挑最重的担子、抗最难的任务、啃最硬的骨头,以“功成不必有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担当,用心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全力答好时代的考卷。”

“从引导牧民‘减羊增牛’的廷·巴特尔到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兴建家园的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再到解决王坝村缺水问题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他们深入为民实践,用真挚之心和务实之行绘就‘初心图’”。 党的十九大代表、海东市循化县清水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韩乙四夫感慨道:“故事感人至深,展现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对我们是一种激励,鼓舞了我们的干劲。作为一名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我要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放在心上、落在实处,以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的黄大发书记为榜样,学习他的‘愚公’精神,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把群众满意作为目标,扎实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1年5

他们是为革命胜利四处奔走、历经“十年流亡,五年牢监”的人民军队创建者叶挺,是以身托起炸药包的董存瑞、冒着炮火前进的黄继光,是“甘将热血沃中华”、用血肉之躯冲锋陷阵扬我民族浩然正气的无数革命先烈;他们也是为让乡亲不再缺水、36年拼命修出生命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是扎根草原、带领牧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将军之子”廷·巴特尔,是乐守天涯、将西沙荒芜岛礁建成南海福地的七连屿党工委,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千千万万奔赴基层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不辱使命、建功立业的奋斗者。

人们多向往平坦的道路,却总有一些人,带着慨当以慷的豪情万丈、筚路蓝缕的创业之志,背着“但愿苍生俱饱暖”的行囊,甘入苦海,选择不辞辛苦在大地奔波忙碌,用生命的点点星火,为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燃出一片新的天地。

他们是默默奉献的躬耕者,如山林溪涧间的簇簇萤光,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他们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是“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鞍钢老英雄孟泰,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是“不在基层,就在去基层路上”的人民樵夫廖俊波;他们也是将办公地点设在食堂、24小时为群众开机的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是扎根贫困山区教育一线40多年、先后帮助近2000名女孩走出大山的“燃灯校长”张桂梅,是扎根人民之中,所有鞠躬尽瘁、淡泊名利的默默奉献者。

一切向前走,都不曾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身处何地、位居何职,他们始终心怀初心使命,以“我将无我”的精神,衣带渐宽终不悔,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将全部生命和所有精力,都倾注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之中。

他们是不惧风雨的守护者,如闪烁天际的盏盏灯火和座座灯塔,温暖时代护佑人间。

他们是“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以战士之勇持枪作战的建党元勋陈潭秋,是为保护藏羚羊牺牲、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的杰桑·索南达杰,是驻守开山岛、32年用生命守岛护旗的王继才;他们也是57年放牧巡边、守护着中哈边境无人区的“活界碑”魏德友,是“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将生命和忠诚携刻在喀喇昆仑加勒万河谷的卫国戍边英雄们,是荒凉边陲、万里海疆以及街巷社区、村口路边那千千万万的守护者们。

风雨百年路,离不开一个个餐风饮露、栉风沐雨的守护者,与孤独长守、与星月为伴,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保驾护航。他们如暖暖不熄的灯火,护着千家万户团圆相守;他们也如稳稳屹立的灯塔,护航新时代的巍巍巨轮,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扬帆远航。

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1年6

坚定信仰守初心。人生如屋,信仰如柱。老支书黄大发自23岁光荣入党并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开始,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一干就是36年,把修渠引水、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和任务作为心中第一信念。他干在前面、克难攻坚,让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全村群众高度认可的实绩谱写了为民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就应做到自觉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磅礴精神力量。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不松懈动摇,始终受得住风险和困难考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践行宗旨守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老党员黄大发从入党并选为村支书开始,就始终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里,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挂在心上、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始终真情服务群众,实现了他对群众立下的“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的铮铮誓言。广大党员干部无论身在那个岗位,都应自觉做到心中时刻装着群众,时刻为了群众,始终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呼声为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躬身为民中不断增添群众福祉。

实干担当守初心。担当是立业之基、成事之要。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老党员黄大发面对草王坝村山高地贫、缺水少钱的艰苦环境,没有认命,没有叫苦,没有退却,他毅然选择自学技术修渠引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他的带领下,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党员黄大发为群众能吃上米饭、喝上清泉、过上好日子而事不避难,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担责的精神,令人敬佩。当前,我们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就应树立敢于担当、实干苦干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矛盾和问题面前不推诿,在实干中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在实干中发展难题,用实干担当坚守初心、永葆本色。

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1年7

看完了“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做新时期艰苦奋斗的楷模。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首先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体现在思想上。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科学理论,它们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了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头脑,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种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和干扰,少走弯路并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落实在工作上。共产党员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持胸怀大局、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乐于奉献。要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情,融会贯通在具体工作和实践之中。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事事处处表露先进性,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出、危机时刻豁得出”,各项工作跑在前、干在先,自觉为群众作好表率。

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新世纪伟大实践的需要。今天艰苦奋斗,明天的事业就会更美好;世世代代艰苦奋斗不断前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且坚持不懈的用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激励、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克服困难、振奋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1年

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1年

【第12篇】《榜样6》心得及感想

《榜样6》心得及感想1

黄文秀,一个人如其名的80后女孩,选择扎根基层,反哺家乡,在注定不轻松的扶贫工作上倾注了心血和汗水,直至突遭暴雨山洪的危急时刻,仍为肩上的责任选择前行,将年仅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一线的道路上,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一名年轻共产党员、扶贫战士的信仰与忠诚、使命与担当。共产党员如何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青年人怎样担当作为,黄文秀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将信念深植心间 。黄文秀同志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百色,主动请缨到边远的深度贫困村乐业县百坭村任第一书记,以扶贫事业为己任,将全部心思放在了村里,主动把最美的青春融入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躬身脱贫一线,知行合一,用年轻的生命充分诠释了新时代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的高贵品质。

我们向黄文秀学习,就是要深入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践行忠诚、为民、担当、奉献的初心使命,争当担当为民的新时代优秀纪检监察干部。

把责任扛在肩头。黄文秀硕士毕业后,在父亲“脱贫不忘共产党”的鼓励下,义无反顾地回到位于桂西北国家重点连片贫困地区的百色老区建设家乡,让父老乡亲感受到党的恩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人民事业不畏艰险、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初心。

我们向黄文秀学习,始终不忘来时之路、不忘为民之责、不忘复兴之志,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要有硬作风和硬担当,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用情怀指引行动。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黄文秀在《驻村日记》中这样写道。正是因为心中始终燃烧着理想信念之火,永葆服务人民初心,热爱家乡奉献人民的乡土情怀,才能用柔弱的身躯谱写出气壮山河的青春赞歌。

我们向黄文秀学习,学习她“心系群众、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 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善于把上级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清晰思路、务实举措、管用办法,创造性的打开工作局面。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促改革,创造出组织和群众认可的突出业绩。

用忠诚践行使命。黄文秀说:“我们党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从而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脱贫,并且扶志和扶智,这样一个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的党,怎么能不响应号召呢?”于是,从感性的报恩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后,她毅然选择了这条最难最苦的路。黄文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信仰者和矢志践行者。

我们向黄文秀学习,就是要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党的建设“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中更好地坚守和践行忠诚、为民、担当、奉献的初心使命,坚守做党的忠诚卫士的政治定位,争当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关键时刻豁得出、重大任务冲得上的忠诚坚定的新时代优秀纪检监察干部。

见贤思齐,贵在行动。 我们向黄文秀学习,就要找差距、补短板,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以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榜样6》心得及感想2

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放弃更好的选择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之后,她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埋头苦干、不为名利,与群众日夜相伴,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为百坭村的脱贫攻坚倾注了心血和汗水。

在黄文秀的驻村日记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她对工作的认真投入,对驻村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她帮助村子发展电商,让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到通屯的路灯项目,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195建档立卡户,记录本上清晰标注着每一户的致贫原因......驻村满一年的她,汽车仪表上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跑完了长征,却因意外戛然而止。“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是扶贫干部们不忘的初心,黄文秀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燃烧出信仰的火光。

黄文秀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员初心的典范,是新时代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榜样。黄文秀是一朵“小红花”,她用信仰、信念、信心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靠担当和奋斗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将“红色基因”展现得淋漓尽致。“小红花”虽然倒下了,但她内心的坚定和执着,却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对未来长征之路的坚持,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黄文秀就是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奋斗的一员,这种甘于下基层、乐于与群众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干部人才,是一大批基层干部的缩影。送别这位倒在扶贫路上的年轻生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胸怀大爱、无私奉献,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品质,方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凝聚拼搏奋进的力量。

《榜样6》心得及感想3

新华社7月1日电,___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书记,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奉献的人生,永恒的生命。生命的美丽,在无私奉献中永不褪色。我们学习黄秀文同志心系家乡疾苦、勇于担当的精神。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就是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扶贫工作任重道远,黄秀文在名校毕业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申请回家乡工作,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和实践责任,这是她深刻认识到了社会责任和个人肩负的时代使命,这是她敢于担责和勇于担当的表率。自村里担任书记以来,她认真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分析不同贫困家庭的原因,及时准确将国家政策和扶贫精神贯彻执行到位,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这是她高素质的凝炼和善于担当的表现。黄秀文同志在工作中,任劳任怨,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从思想上给大家解疑惑,从具体脱贫措施上想办法,从实际技术上做解答,对每家每户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这是她自觉担责和实干担当的体现。

奉献的人生,永恒的生命。心系广大民众,在服务社会和全心全意为家乡人民服务中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我们学习黄秀文同志吃苦在先、甘于奉献的精神。在毕业时,黄秀文同志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放弃了相对丰富的物质生活。她毅然选择了回家乡做一名普通的村书记,乐业县百坭村地理条件艰苦,交通相对闭塞,通路通水通电通气等基础设施十分有限。黄秀文同志心里只想着如何让家乡人民早日脱离贫苦,对物质生活要求降到最低,每天起早摸黑、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工作起来经常忘记了吃饭,甚至忘记了回家。她是新时代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典型,我们要像她一样,坚持吃苦在前,甘于奉献,扎根艰苦环境,以服务民众为责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事业。

有人30年,人生才刚刚开始;有人30年,初为人父母;有人30年,心智才开启,光芒才显露。黄秀文同志的30年,正值青春年韶、美玉无瑕、风华正茂,她的人生青春照亮了新时代吃苦在先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她的人生美丽谱写着心系家乡疾苦勇于担当的动人乐章,她的人生意义永远定格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

《榜样6》心得及感想4

黄文秀的生命定格在了30周岁。6月16日晚,这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第一书记,在驱车探查暴雨灾情时,所乘车辆被山洪卷走,不幸遇难。

2018年3月,黄文秀主动请缨到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的百坭村,472户中还有103户未脱贫,贫困发生率达23%。

在黄文秀服务百坭村的1年多里,她帮助百坭村发展电商,将当地的砂糖桔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通屯的路灯项目,让村民走夜路不用再打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建档立卡户,清晰地记录每一户的致贫原因。

这名来自百色市田阳县农村的姑娘家境十分困难,2016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选择当一名定向选调生,回到广西基层时,她家刚刚脱贫。

在百坭村的驻村宿舍,记者看到黄文秀曾居住过的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除了床铺,仅有简易书架和电脑桌,桌上放着她下村时戴的草帽,书架上摆着两本她的驻村日记。这一年多来,黄文秀在驻村日记里记录着她对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也记录着她的每一步成长。

“从3月26日到现在,一共67天,我是我们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还不够勇敢。”

“2018年7月26日,我们村产业园的牌子一直在努力中,5个致富带头人也在培养中。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2018年8月15日,我发现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完整用桂柳话交流了。”

百坭村村民班统茂曾是一名贫困户,在黄文秀的帮扶下,他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告诉记者,百坭村那用屯种有300亩砂糖桔,之前因为疏于管理,产量一直上不去。黄文秀到村后,组织力量统一管护,2018年,那用屯砂糖桔产量大增,从2017年的年产6万斤增长到2018年的50多万斤。黄文秀又帮村民联系客商,并向上级部门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把村路修好以解决运输问题。2018年,共有8户人家的那用屯,有6户靠砂糖桔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黄文秀来到百坭村1年后,当地有88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7%。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4万元,百坭村被评为2018年度“乡风文明”红旗村。

6月22日上午,前来送别黄文秀的亲友和群众将百色市殡仪馆的告别大厅挤得满满当当。在鲜花翠柏中,黄文秀的骨灰盒上覆盖着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告别大厅中央悬挂着黄文秀的遗像,照片中她笑容灿烂。

当天凌晨4时,百坭村村委主任班智华和十多名乡亲摸黑出发,前往百色市参加黄文秀的告别仪式。

“如果她能亲眼看到全村村民奔小康该多好!”告别仪式上,村民班统茂含泪用手机拍下黄文秀的遗像,哽咽地说:“文秀书记最遗憾的就是,还没走完她的扶贫路。她走了,我们会更加努力,完成她的心愿。”

站在黄文秀的遗像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导师郝海燕泪流不止。为了送黄文秀最后一程,她特地从北京赶来。在她的印象中,黄文秀骨子里非常有想法。“她本可以有很多选择,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但她还是非常坚定地要回来。她割舍不掉她的家乡情结,她的家乡、亲人都在这里。”

在朋友圈里,黄文秀总在“秀”她的百坭村。黄文秀走后,她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室友张江雁于6月21日专程和同学赶到百色,去看她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去走她每晚都要经过的那条小路。这一行,张江雁理解了黄文秀当初的选择:“回到家乡帮助家乡脱贫致富,就是她内心的使命。”

“今天,我们一起送别文秀!”6月22日,北师大教育基金会、校友总会、中国社会救助基金会联合发起“文秀一路走好”慈善项目线上捐赠,其资金将优先用于抚恤文秀家庭,并经家属同意后开展黄文秀生前心系的百坭村扶贫和教育事业。

在北京师范大学2013级哲学与社会学硕士班群里,黄文秀的同学邱建忠留言说,“文秀之公心,实乃师大校友、我辈青年之榜样!我认为追念文秀,就是在追念一种精神,一种我们这个时代迫切需要且极为珍贵的精神――为祖国事业献身的精神!”

今年3月26日,黄文秀驻村满一年,她的汽车仪表盘里程数恰好增加了2.5万公里。她特意发了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榜样6》心得及感想5

“暴雨如注、电闪雷鸣,汹涌的洪水漫过道路,眼前是黑压压的模糊世界……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30岁的壮族女干部黄文秀生前传回的最后视频画面。”当听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不禁为这位只比我大6岁的姐姐而心痛不已。

初心不灭,青春无悔。跟黄文秀一样,2018年从大学毕业后,怀揣着一颗报效农村的初心,我选择回家当上了选调生,扎根在了渝东北一个乡镇里。不知不觉间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大舞台已悄然走过了一年的光景,慢慢的我由陌生到了解,到熟悉,再到现在的习惯,我已经把农村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初到农村,一切都是陌生的,觉得自己就是孔夫子笔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不识农时,不辨庄稼。但我坚信只要全身心投身这方“热土”,将自己的真心真正与这片热土相融合,真情实意为村里做点事,久而久之,大家便会接纳你,信服你。这是我在村里学到的第一课,以心换心,为民服务解难题。

永葆初心,做到熟视有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这就是“熟视无睹”。在这种状态中,求知欲变得麻木,敏锐性变得迟钝,觉悟心严重退化。基层工作实践原则性强、政策性强、规范性强,长年中规中矩、谨小慎微实践,难免履职疲劳,一个马虎就可能给工作添乱,给组织抹黑,损害群众利益。所以,基层干部一定要做到“熟视有睹”,越是面对简单枯燥的重复性工作,越是要聚精会神,不忽略一个细节,不轻视一个问题,不放过一个漏洞,始终眼到、心到、手到,成为“不打瞌睡的人”。

保持初心、实践初心,不是一时一事一朝一夕,必须勤拂拭、常锤炼,一生如斯,永远如斯。贴心交心亲民、念兹在兹忧民,共产党人实践初心,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不负青春不负己,奋发上进正当时!

《榜样6》心得及感想6

近日,黄文秀同志在基层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青春,用生命诠释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长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黄文秀同志的不忘初心,坚定信念。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到2018年开始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个决定凸显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始终心系家乡群众,我们要向她学习,不忘共产党员初心,坚定一切为了人民的理想信念,联系群众、脚踏实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为人民群众奉献自身。

学习黄文秀同志的牢记使命,矢志前行。黄文秀同志在基层工作时,走访入户学方言,积极向群众靠近,引进技术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等等。我们要向她学习,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勇于直面困难,克服阻碍,用务实的工作践行使命担当,用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贯彻矢志前行,展现出新时代基层党员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在基层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用于担当,敢于奉献,向先进典型学习找差距,用履行自身言行抓落实。

《榜样6》心得及感想

【第13篇】2021年《榜样6》有感及心得体会

2021年《榜样6》有感及心得体会1

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是因为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一个个前行的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在关键时刻迸发出磅礴奔涌的力量。今天我们向先进典型看齐,就要坚定不移地听党指挥,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以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砥砺对党和国家的赤诚忠心。

“七一勋章”,它是对共产党人多年如一日无悔付出、倾情奉献最生动的诠释,也是对党员们作出杰出贡献、创造精神财富的认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一生的追求和信仰。颁授“七一勋章”,大力弘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推动全党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七一勋章”不仅仅是个人荣誉,更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指引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不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和力量。

我作为年轻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学习老党员的高尚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给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1年《榜样6》有感及心得体会2

从一艘红船承载的十几人到如今的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9100多万名党员的巍峨巨轮,从西柏坡到天安门,从筚路蓝缕到蓬勃壮大,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人民信仰和艰苦奋斗走过了百年沧桑,铸就了百年辉煌,更印证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井冈山,我们党靠着艰苦奋斗的作风建立了中国革命根据地;在延安,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在物资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开展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正是这种奋斗、担当、拼搏的力量,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共产党是种子,到哪里在哪里开花结果”、“共产党是鱼儿,人民是水,鱼儿离不开水”、“党是妈妈,教我道理,把我养大”……还有很多这样的俚俗之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里,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由于坚守崇高信仰,于是就有了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能够断头流血以从之,勇往直前以赴之,殚精竭虑以成之。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从“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焦裕禄,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从“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的黄大年,到甘做人民“樵夫”的廖俊波……他们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29名“七一勋章”提名者,29面共产党员的旗帜,他们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的共产党人就是由特殊材料制成,除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党内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真正的共产党人,就是能够坚守平凡,并以平凡成就伟大。所以,共产党员不分职位高低,不图名利享受,唯有牢记初心,立足平凡、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一心为民。这样,党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你,你即使再平凡,也会闪闪发光,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尊敬。

颁授“七一勋章”,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充分展示功勋模范和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范,充分展示广大党组织和党员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大力弘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有利于推动全党形成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以“优秀”为标杆,以功勋模范人物为榜样,更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

2021年《榜样6》有感及心得体会3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在党的建设中,组织部门首先应当抓好学习教育工作,抓好政治教育和党性培养,不断提升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知水平,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做一名新时代合格党员。

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党员,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不管面对何种挑战和诱惑,理想信念决不能丢。只有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受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决不做与共产党员身份不相称的事。始终坚持正确的整治立场,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吃苦在先、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绝不做为人民所不齿的事情。

党员要有党员样,作为党员就是要切实履行党员义务,保守党的秘密,执行党组织分配的任务,按时交纳党费,对党组织的安排工作,不讨价还价,不变通,不打折扣,能够做到自始至终,知行合一,内外一致,能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中央基准看齐,在思想上行动上和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党员要有党员样,作为党员就是要在平常时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紧要关头豁得出来,以一言一行彰显共产党员的境界和追求,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充分彰显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充分共产党员的示范作用,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持续有序发展。作为党员我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以“奉献”的精神为民服务,努力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关心群众,真心服务。以上是我对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的感悟。

2021年《榜样6》有感及心得体会4

品读“七一勋章”背后蕴涵的精神密码和时代意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百年华诞,风雨如磐。100多年的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人以解放天下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建立了瑞金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开展了游击战,百团大战,救亡图存,为的是民族翻身解放,想到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_蒋家王朝,也是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关注民生,顺应人民期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奋斗的目标,再次见证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品读“七一勋章”背后蕴含的精神密码和时代意义,这个殊荣是对共产党人不忘初心,英勇奋斗的奖赏。据悉,今年颁授的“七一勋章”与众不同,章体采用党徽、五角星、旗帜、丰碑与光芒、向日葵、大山大河、如意祥云等元素,昭示着100多年来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光荣历史,同时也警示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个“七一勋章”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荣誉,但凡获得者都是各界精英,他们曾经为社会文明和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有的在脱贫攻坚战中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用忠诚和担当书写着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有的战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成为最美逆行者;还有的是国防科技精英和各条战线的佼佼者,他们的英勇事迹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品读“七一勋章”背后蕴含的精神密码和时代意义,赓续新长征艰苦奋斗精神。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未来,“七一勋章”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理当好好珍惜。然而,居功自傲不是共产党人的本色,革命只有起步点,担当没有终点站。对于每一个“七一勋章”获得者来讲,要珍惜这份荣誉,保持这份荣誉,把这个奖章视为加油站,不辱使命,负重前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___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出我国未来五年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令人期待。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奋斗是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追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第一个百年目标我们已经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将启航。让我们以一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与时间赛跑,与速度争先,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力前行。

2021年《榜样6》有感及心得体会5

颁授“七一勋章”,大力弘扬共产党人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走过了百年历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理想、信念,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处处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一直以来,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们立足岗位职责、坚守初心使命、践行政治信仰,充分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彰显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忠诚担当,奋发有为的中流砥柱作用。___向他们颁授“七一勋章”,就是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最生动的弘扬,激励全党把这种先进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而且,提名和推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广泛发动、宣传引导的过程,有助于浓厚弘扬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氛围。

颁授“七一勋章”,大力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共产党人价值观是党凝聚民心并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与拥护的强大精神武器,而价值观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来源于价值观本身的先进性。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举行颁授“七一勋章”仪式,有助于引导广大共产党员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有助于引导广大共产党员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政治原则,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有助于引导广大共产党员坚持清正廉洁,在依法用权、公正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中保持廉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拒腐防变的底线,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

2021年《榜样6》有感及心得体会6

陈定昌,男,1937年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原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原院士,2020年9月逝世。

他是“为国铸盾”的功勋,国家重大专项总师,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我国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反导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我国精准制导领域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防空体系研究和三代防空装备的实践者、拓新者和谋划者,带领团队先后突破第一代防空导弹面临的u2飞机干扰难题,完成第二代防空导弹制导系统和系统总体设计,攻克第三代防空导弹关键技术,主导我国反导体系能力建设,领导完成重大试验,为形成新时代制衡强敌的战略威慑能力做出历史性贡献,迫使美国改变国防战略,被业内誉为“新时代的两弹一星”。他坚守初心使命,常常一年200多天守在戈壁试验场,77岁高龄时仍亲自担任总师,主持完成重大反导试验,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倾心为国家培养人才,先后培养包括20余名国家重点型号总师、副总师以及一大批骨干,牵引和带动30余家单位相关专业的发展,有力支撑了我国现代化武器装备建设。

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某工程重大贡献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1年《榜样6》有感及心得体会7

“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曾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有常年坚守边疆、巩固国防的戍边英雄;有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优秀干部;有兢兢业业、锐意探索的专家人才。有人历经革命斗争与建设改革的各个年代,阅尽世纪沧桑;也有人正值芳华,却为了国家的尊严、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青春。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他们值得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接受全党全国人民最崇高的敬意。

向“七一勋章”获得者致敬,是对一个世纪以来无数共产党员伟岸身影的深情回望。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离不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前赴后继、矢志不渝。在今天,仍有很多共产党员或在平凡岗位贡献不平凡业绩,或在本不平凡的岗位做出更不平凡的伟绩。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涌现出的杰出模范,再一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再一次强有力地证明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____。

向“七一勋章”获得者致敬,是向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致敬。这次获颁“七一勋章”的功勋党员,出生年代、人生轨迹并不相同,或壮怀激烈,或淡泊一生,却在共同的信仰下砥砺奋进,用坚守诠释忠诚。在他们的身上,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彰显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坚定信念、优良作风、崇高精神、红色气质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汇聚于胸前那枚闪亮的党徽,映射出耀眼光芒。

2021年《榜样》有感及心得体会

2021年《榜样6》有感及心得体会

【第14篇】榜样6心得体会最新

榜样6心得体会最新(一)

为深入学习贯彻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党员干部向榜样学习,12月8日晚,耈街乡以党支部为单位,分别组织党员集中观看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专题节目,激励大家向榜样学习,汲取奋进力量,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榜样6》专题节目重点宣传“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典型事迹,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诠释了党员热爱祖国、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

观看结束,大家纷纷表示,看了专题片深受感动,备受鼓舞,从榜样的事迹中学到了很多难能可贵的精神。今后,会将学习到的精神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于奋斗、奋力向前,担当责任、乐于奉献,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推动耈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榜样6心得体会最新(二)

《榜样6》重点宣传“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典型事迹,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

通过此次观看活动,党员教师备受感动和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榜样6心得体会最新(三)

戍边20多年,祁发宝曾遭遇几十次暴风雪和泥石流,13次与死神擦肩。面对生死,面对肩上的责任,他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的选择,但我无怨无悔!”

2005年7月,祁发宝骑马巡逻途经一段不足50厘米宽的马道时,军马突失前蹄,摔下悬崖。祁发宝被重重地摔在悬崖边上,捡回一条命,后背却被划得鲜血直流。

祁发宝挣扎着站起来说:“我们不能对不起肩头的责任,危险再大也要到达点位!”

身处高原,祁发宝和战友们在巡逻时,还会遭遇暴风雪的袭击。一次,他们在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某达坂时,巡逻车的4个轮子陷进积雪中,路也被大雪覆盖。生病未愈、四肢无力的祁发宝二话没说,拿起铁锹开始挖雪,战士一个个跟上。

6个小时后,5公里的“生命线”被打通,可祁发宝却突发肺水肿,因抢救及时才捡回了一条命。

然而,这样的硬汉,也曾因战友受伤一度哽咽流泪……

2015年,时任新疆军区阿里军分区札达边防营营长的祁发宝接受采访,提到一名新兵曾因体力透支,从300多米高的山上滚下后昏迷,醒来不停地喊“营长,我疼”时流泪了。

20多年来,祁发宝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但他把军营当成了家,把战士们当成了家人。他说,“亲人的感情债可以慢慢还,戍边大事耽误不起。”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致敬每一位国土守护者!

榜样6心得体会最新(四)

有人说,军人天生为打仗,为打仗而生,为打仗而备,纵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尤未有悔。表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战士英勇冲锋,悍不畏死、前仆后继,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惜流血牺牲,其英风浩气历沧桑巨变而光彩熠熠。有人说,军人的脊梁骨是钢铁铸就的,可以击倒不可以征服,可以打残不可以打散,可以打退不可以打垮。纵面前刀兵林立、虎狼成群、绝地险谷,尤自面不改色、豪迈出击。初心不改、军魂勇在,军人的价值在红色基因接续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进藏先遣英雄连”连旗迎风招展。连旗下,全连官兵庄严宣誓:向王焯冉烈士学习,发扬“先遣精神”,坚决完成边防斗争任务……

1950年,先遣连130多名官兵在党支部书记李狄三带领下,以牺牲63人的悲壮,将五星红旗插上藏北高原。

当年,李狄三病情严重时,恳请党支部不要再给他用药,把最后一支盘尼西林留给其他战友……70年后,面对滔滔激流时,23岁的王焯冉同样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那天,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回顾那晚的战斗,官兵们含泪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生死与共、舍命相护的故事——

看到祁发宝受到攻击重伤倒地,营长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

听到有人喊“营长连长被围攻了”,陈祥榕迎着对手冲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护住营长连长。

发现还有战友被围攻,肖思远再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

“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这次战斗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军人的价值令人钦敬,也不限于以上三点,还可以是老百姓心坎里的依靠,还可以是危机关头的挺身而出,是地区和平的定海神针,这些或抽象或具体,或宏观或微观的认识,构成了广大人民对军人价值的判断,构成了每个人心目中“最可爱的人”的光辉形象。当前,愈是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愈是面对国际国内的困难阻碍,愈是要把人民军队建设好,愈是要秉承红色基因传承、精兵习武、军民共建,军爱民、民拥军,纵历滔滔巨浪、风霜雨雪、峡谷绝壁,也必将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迎难而上: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榜样6心得体会最新(五)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

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

立春过后,大江南北暖意渐浓,高原深处的加勒万河谷依然严寒彻骨,大河冰封,群山耸立。

这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

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官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某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和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喀拉昆仑精神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盼,是真情的流淌,是正气的结晶,是无畏的宣言。正彰显着__人民的精、气、神!

喀喇昆仑精神,贯穿戍边军人的艰苦奋斗历史。边防官兵在漫长的戍边生活实践中,深受昆仑熏陶濡染,充分吸收忠于祖国、热爱边防,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扎根高原、建功边疆,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的优秀特质,凝成__边防官兵特有的精神品格。昆仑山脉承载了各民族扎实苦干、开疆拓土的历史。昆仑的山峰与山峰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接,铸就了文化的多样性。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悠久灿烂、瑰丽多姿的民族历史文化,养育了一代代人的情感和精神。这些民族文化成为各个民族生存的根和血液,成为一种信仰和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像灯光一样引导他们的生活,神形兼备,形影不离,并以口传心授、文学、音乐、歌舞等形式,世代相传,源远流长。它既是民族的心灵史,又是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人民军队是祖国的钢铁长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但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时刻需要保卫。而担负着这神圣职责的,就是我们的人民军队,他们用实际行动,用鲜血和生命,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践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铿锵誓言,他们是祖国的钢铁长城。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正因为有了他们,人民才能生活在安宁和幸福之中。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是钢铁的战士,是时代的先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从他们身上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拼搏。

榜样6心得体会最新(六)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榜样6心得体会最新(七)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可见,女子教育,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无比重要。

虽然教育家们早已看到女子教育的重要,也在积极呼吁,但中国自古以来的陈规陋习仍然在不同时代拖着同样的后腿:女子无才便是德,出阁前以父为主,嫁人后以夫为天,女子是名副其实的附属品。

万幸的是,我们的教育家们看到了这些:从康有为到梁启超,他们在倡导女子教育的同时,也在积极实践,从创办中国第一所女学开始,再到后来的男女同校,无数教育家的努力,才换来本就应该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

而在每个时代,那些为民众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教育者们,会让我们格外动容。就如那朵开在悬崖上的桂,雪中的梅——张桂梅老师。

初识张桂梅老师,源于一篇公众号的推送文章,但最让我难忘的不是那篇文章,而是那张病痛缠身却眼神坚定的照片。当我了解到这个伟大的人民教师,为了山区女童能够改变命运毅然决然地坚守了几十年时,我的内心无比敬佩。

当学校组织全体教师一起观看学习张桂梅老师先进事迹时,从视频中,我看到了需要搀扶才能支撑身体前行的张老师,听到了她非常激动又时而哽咽的声音,那一个个瞬间,都让我眼泪跟着流下来。

张老师在讲话中说她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但在我们心中,她不仅不普通,而且是值得我们广大人民教师学习的榜样。她在讲话中,讲到自己看到山区的女孩因为家庭贫困失学时哽咽的瞬间,让我感受到她是真的心疼那些因贫失学的孩子。

作为教育者的张老师,太知道女子受教育的意义了,所以才有了她无论如何都要建立免费女子中学,为了建立免费学校去筹款,甚至想要透支自己的棺材本,这种执着最后换来了华坪女子高中的建立,而这所学校也是全国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但在这个过程中,张桂梅老师透支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工资、棺材本,更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健康。毫不夸张地说,她是用生命在从事教育。

很多人觉得不值,但我却从张桂梅老师那一张憔悴的脸庞中,读出了她的焦急。她焦急于因贫失学下会有更多的女孩被迫走上一条无比艰难的路,她焦急于看到那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因为贫困辍学流下了太多的泪水。

所以,当她说自己做的事情拯救了一代人时,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张桂梅老师不仅拯救了一代人,还有更多代人。

执着,坚定,奉献,是我从张桂梅老师身上学到的。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张老师拿着喇叭喊女孩们起床,严厉有加,而转眼间又看到她拖着病痛的身体,挨家挨户地家访,搂着那些女孩时温柔安抚,耐心劝导,这样一位严父慈母兼具的师者,手缠绷带,病痛缠身,让人瞬间泪目。

正如感动中国给张桂梅老师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张桂梅老师是这样的,她就是悬崖的桂,雪中的梅。这种精神不必宣扬,自带芬芳。

榜样6心得体会最新(八)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无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贵,雪中的梅。”这是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给张桂梅的颁奖词。实至名归,因为她是拿命在践行自己的初心。

在颁授现场,有一个催人泪下的细节——张桂梅被人搀扶着走进人民大会堂,人们清楚地看到她的手上贴满膏药。张桂梅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切。她在发言中动情地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没有豪言壮语,却能直抵人心。

大山没有窗,山峦遮蔽了梦想的光芒,大山需要窗,他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张桂梅为师以德,志向恒远,数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担当与奉献。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位山区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她重疾缠身,每天吃着多种药物,却依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徒步翻山越岭,走遍山区村寨,将阳光和雨露洒向孩子们的心田,为乡村女孩插上筑梦的翅膀。她勤俭朴实,每天的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来资助学生、发展教育事业,他没有积蓄,却并不贫穷,知识是他的财富,信仰是她的力量。用红色的赤诚点燃大山的希望。她以“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精神,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帮助他们实现“知识改变命运”。她是孩子口中慈爱又严厉的“张妈妈”,是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的“燃灯校长”。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民奉献、坚韧执着的高尚情怀!

春迎百花夏望月,秋收硕果冬傲雪。人间本多情,我读懂了你初心不变的教育情怀;生活本多彩,我看到了你甘于奉献的生命本色!

再高的山也无法禁闭梦想,再远的路也不能阻隔信仰,张桂梅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闪烁着希望之光,指引少年乘风破浪!她是时代的杰出楷模,是我心中敬仰的巾帼英雄!

有人不解,没有子女,没有财产,张桂梅如此拼命图的是什么。用她自己的话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作贡献时,她觉得值了。教书育人的朴素心愿,正是支撑她坚持到底的不竭动力,豁出命来也要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像张桂梅一样的乡村教师还有很多,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宛如一座座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前行的方向,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在前行的路上坚守初心、照亮他人。因为热爱,我庆幸选择了教师这份平凡而神圣的工作。躬耕不辍、专注于心,使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恪守的教育信条。我虽然没有作出惊天动地的贡献,但在学生的拥戴、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誉中感受到了做教育工作的满足感。见贤思齐,为师以德,初心如磐,笃行致远。未来的路,我愿意牵着学生的手,将无数中国英雄的精神镌刻在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乘着信念的翅膀在祖国的天空中翱翔!

榜样6心得体会最新

【第15篇】2021年榜样6个人优秀心得体会

2021年榜样6个人优秀心得体会1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2021年榜样6个人优秀心得体会2

坚定信仰守初心。人生如屋,信仰如柱。老支书黄大发自23岁光荣入党并被全村推选为大队长开始,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一干就是36年,把修渠引水、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和任务作为心中第一信念。他干在前面、克难攻坚,让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全村群众高度认可的实绩谱写了为民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就应做到自觉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磅礴精神力量。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不松懈动摇,始终受得住风险和困难考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践行宗旨守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老党员黄大发从入党并选为村支书开始,就始终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里,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挂在心上、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始终真情服务群众,实现了他对群众立下的“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的铮铮誓言。广大党员干部无论身在那个岗位,都应自觉做到心中时刻装着群众,时刻为了群众,始终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呼声为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躬身为民中不断增添群众福祉。

实干担当守初心。担当是立业之基、成事之要。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老党员黄大发面对草王坝村山高地贫、缺水少钱的艰苦环境,没有认命,没有叫苦,没有退却,他毅然选择自学技术修渠引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他的带领下,草王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党员黄大发为群众能吃上米饭、喝上清泉、过上好日子而事不避难,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担责的精神,令人敬佩。当前,我们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就应树立敢于担当、实干苦干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矛盾和问题面前不推诿,在实干中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在实干中发展难题,用实干担当坚守初心、永葆本色。

2021年榜样6个人优秀心得体会3

坚定的信仰造就伟大的时代,榜样的力量引领着前进的方向。《榜样6》 将于2021年12月8日晚间8点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适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等重播。

榜样是楷模,是以身作则,是拥有坚定的信仰,用一生的时间,坚定不移,造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引领时代前行。

在《榜样6》专题节目中,有很多画面都一直深刻在心中。

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他人的初心,他人的信仰,他人的'坚持。每一双手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那双可爱的手,握住奉献,又攥住信念。愿奉献自己,照亮他人,温暖整个世界。他们这无言的爱,闪烁在眼神里,流露在眉宇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党的爱,对祖国的爱。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组工干部要跟随着榜样的引领向正确的方向前行,并让它不断的激励着我们,做一名合格的党员,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身边人的爱,对群众的爱。用行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想民之所想,勤勉敬业,为民实干,亮出共产党人乐于奉献的精神风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人、一句话,一个故事,虽然看似平凡简单,但往往最能激发人们向善的、美的、好的方向进取,最能点燃人们心中的梦想。当我们看到榜样时,要主动自觉的学习、靠近、看齐。同时,当看到他人不足之处时,要做到自我反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是一面镜子,是一个方向,更是一种正能量。观看《榜样6》,学习榜样,对照榜样找差距,弥补自身的不足,做正能量积极的传递者,坚守信念、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不断开拓创新,展现共产党人的本色,生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榜样给我们鼓舞和启示,给我们无尽的力量和勇气,让我们更加坚定信仰。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让榜样化作最坚定的信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专研、乐于奉献,干出不平凡的成就。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2021年榜样6个人优秀心得体会4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中国共产党 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无数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人,他们的为民情怀、高尚情操,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反映全国“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6》。通过榜样让我认识了很多让人尊敬的人。

他们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榜样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我也深深体会到一种师生间难得的和谐之情,在感动的同时,我又自己感到羞愧,同样身为人师,我却常埋怨工作的不如意,埋怨学生的调皮,埋怨家长的不配合,却忽略了自我反思。惰性越来越占据了我的大脑,我不知道自己的思维中是否还存有“对工作的热情”。郭丽华得知自己患癌证晚期后仍然未有过丝毫的黯淡,痛苦中,她选择了理智:绝不能万念俱灰,要靠治疗向命运抗争,要夺回自己的生命,重新回到她怎么也站不够的讲台。可是我呢?我有着健康的身体,却拖着一个即将瘫痪了的大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消极的思想占据了我的心,没有希望、没有信心、没有斗志,有的只是埋怨。

学习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来可以这样积极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可以这样热情地帮助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我不能埋怨学生,不能埋怨家长,不能埋怨社会,我要拾起信心,鼓起勇气,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2021年榜样6个人优秀心得体会5

他们是为革命胜利四处奔走、历经“十年流亡,五年牢监”的人民军队创建者叶挺,是以身托起炸药包的董存瑞、冒着炮火前进的黄继光,是“甘将热血沃中华”、用血肉之躯冲锋陷阵扬我民族浩然正气的无数革命先烈;他们也是为让乡亲不再缺水、36年拼命修出生命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是扎根草原、带领牧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将军之子”廷·巴特尔,是乐守天涯、将西沙荒芜岛礁建成南海福地的七连屿党工委,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千千万万奔赴基层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不辱使命、建功立业的奋斗者。

人们多向往平坦的道路,却总有一些人,带着慨当以慷的豪情万丈、筚路蓝缕的创业之志,背着“但愿苍生俱饱暖”的行囊,甘入苦海,选择不辞辛苦在大地奔波忙碌,用生命的点点星火,为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燃出一片新的天地。

他们是默默奉献的躬耕者,如山林溪涧间的簇簇萤光,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他们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是“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鞍钢老英雄孟泰,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是“不在基层,就在去基层路上”的人民樵夫廖俊波;他们也是将办公地点设在食堂、24小时为群众开机的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是扎根贫困山区教育一线40多年、先后帮助近2000名女孩走出大山的“燃灯校长”张桂梅,是扎根人民之中,所有鞠躬尽瘁、淡泊名利的默默奉献者。

一切向前走,都不曾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身处何地、位居何职,他们始终心怀初心使命,以“我将无我”的精神,衣带渐宽终不悔,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将全部生命和所有精力,都倾注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之中。

他们是不惧风雨的守护者,如闪烁天际的盏盏灯火和座座灯塔,温暖时代护佑人间。

他们是“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以战士之勇持枪作战的建党元勋陈潭秋,是为保护藏羚羊牺牲、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的杰桑·索南达杰,是驻守开山岛、32年用生命守岛护旗的王继才;他们也是57年放牧巡边、守护着中哈边境无人区的“活界碑”魏德友,是“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将生命和忠诚携刻在喀喇昆仑加勒万河谷的卫国戍边英雄们,是荒凉边陲、万里海疆以及街巷社区、村口路边那千千万万的守护者们。

风雨百年路,离不开一个个餐风饮露、栉风沐雨的守护者,与孤独长守、与星月为伴,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保驾护航。他们如暖暖不熄的灯火,护着千家万户团圆相守;他们也如稳稳屹立的灯塔,护航新时代的巍巍巨轮,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扬帆远航。

2021年榜样6个人优秀心得体会6

12月8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 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贯穿伟大建党精神这条主线,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集中展示“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的典型事迹。全省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广大党员通过电视、网络等形式学习收看、交流研讨,汲取榜样力量,激发奋进动力,迅速掀起了学习先进、争做榜样的学习热潮。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榜样的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孙金娣让我深受感动,她从未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无数日夜的坚守,换来了群众口中一声声亲切的“好书记。”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达日县委书记牛得海表示,作为一名县委书记,我要认真学习她对党忠诚的优秀品格,亲情为民的奉献精神和始终保持的政治立场、政治本色,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持续发扬“三牛”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榜样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穿透心扉、激荡心灵,当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一句‘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令我为之震撼。” 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格尔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顺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新时期的组工干部,要向榜样看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把忠诚干净担当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大力弘扬‘严慎细实优’的工作作风,争做担当作为的好榜样。”

“一个个平凡质朴的名字,一件件直扣心灵的故事,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们是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履职尽责的生动写照,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的先锋模范。” 黄南州尖扎县措周乡党委书记拉华太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对标先锋,向模范看齐,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厚植公仆情怀、擦亮服务底色,主动挑最重的担子、抗最难的任务、啃最硬的骨头,以“功成不必有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担当,用心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全力答好时代的考卷。”

2021年榜样6个人优秀心得体会7

“从引导牧民‘减羊增牛’的廷·巴特尔到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兴建家园的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再到解决王坝村缺水问题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他们深入为民实践,用真挚之心和务实之行绘就‘初心图’”。 党的十九大代表、海东市循化县清水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韩乙四夫感慨道:“故事感人至深,展现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对我们是一种激励,鼓舞了我们的干劲。作为一名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我要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放在心上、落在实处,以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的黄大发书记为榜样,学习他的‘愚公’精神,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把群众满意作为目标,扎实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当代愚公’黄大发、‘燃灯校长’张桂梅,看完他们的事迹,我备受感动、深受鼓舞。他们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传递着信念、奉献、坚守、责任和担当;他们是一面镜子,时时告诉我们合格党员应有的模样;他们是一面旗帜,让我们筑牢终身的信仰,专注脚下的道路,凝聚无悔的担当。” 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激动地说:“我要牢记入党誓言,以他们为榜样,为西宁城市绿化建设再添一抹绿。”

“坚守贫困地区教育一线40余年,全身心投入教育扶贫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克服重重困难,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先后帮助约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值得我们所有教育人学习。” 海西州都兰县第一小学教师谢海英深情地说:“我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榜样力量,扎根三尺讲台,服务学生家长,以培育时代新人的具体实践为党旗增光、为教育添彩。”

“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走过了 的光辉历程,我有幸见证了中国共产党50多年的历史巨变。” 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海东市互助县南门峡镇磨尔沟村党员薛正智自豪地说:“看完《榜样6》我内心十分自豪,自豪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更自豪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一直关注着我们磨尔沟的发展,今后我将继续发挥余热,为村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年榜样6个人优秀心得体会

榜样6心得体会15篇

榜样6心得体会1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榜样6范文

  • 2023年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精选7篇)
  • 2023年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精选7篇)77人关注

    导语建党百年传承的红色基因是每一名党员的魂,印刻在灵魂深处的初心是每一名党员的根。正是有无数的榜样的坚守和奉献,感召着无数共产党人坚守初心,践行使命。以下是 ...[更多]

  • 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3年(精选5篇)
  • 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3年(精选5篇)73人关注

    关于榜样6心得及感悟2023年1坚定的信仰造就伟大的时代,榜样的力量引领着前进的方向。《榜样6》将于2023年12月8日晚间8点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适时 ...[更多]

  • 榜样6心得及感想(精选4篇)
  • 榜样6心得及感想(精选4篇)72人关注

    《榜样6》心得及感想1黄文秀,一个人如其名的80后女孩,选择扎根基层,反哺家乡,在注定不轻松的扶贫工作上倾注了心血和汗水,直至突遭暴雨山洪的危急时刻,仍为肩上的责任选 ...[更多]

  • 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1(精选4篇)
  • 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1(精选4篇)69人关注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 ...[更多]

  • 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1(精选7篇)
  • 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1(精选7篇)45人关注

    导语榜样是标杆,让我们知道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榜样是旗帜,指引我们不断向好的方向前行;榜样是价值观,以鲜活的事例带领我们传播正能量。以下是为您整理分享的观看榜样6 ...[更多]

  • 榜样6心得体会感悟精选(精选5篇)
  • 榜样6心得体会感悟精选(精选5篇)42人关注

    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 ...[更多]

  • 2023观看榜样6心得(精选7篇)
  • 2023观看榜样6心得(精选7篇)31人关注

    观看榜样6心得体会(一)作为一名党员,观看完《榜样6》,感受很复杂。节目一开始就是英雄团长祁发宝,为了保护祖国的领土不容侵犯的英雄事迹,牺牲4名战友,同时自己也受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