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安妮宝贝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2篇优秀的安妮宝贝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妮宝贝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1篇】安妮宝贝眠空读后感
安妮宝贝眠空读后感
安妮宝贝眠空读后感1
在阅读上,我一直有一句羞于启齿的话:我喜欢安妮宝贝,像喜欢严歌苓、柴静、米兰·昆德拉一样。
这个被责难,被讥讽,被挖苦,被标签化,被无数人嗤之以鼻的作家;这个被很多人喜欢却从来都不敢承认自己喜欢的作家,仿佛承认喜欢她就是承认自己幼稚、意淫、矫情、装纯。她那极端自我和自省的生活方式,更像一种行为艺术。“文艺范儿”这个词在这个时代是个贬义词,用以形容那些贫穷清高自以为是的读过几句书的人。当“诗人”异化成“湿人”,当优雅缩减为锦衣华服、时尚杂志,当阅读缩减为对微博的碎片化浏览,当休闲沦为洗脚按摩喝酒唱歌,当旅行缩减为拍“某某到此一游”的照片……世间早已没有了“伴月荷锄归”的诗意。
一直以来,我敢承认自己文艺,但从来不敢承认自己喜欢安妮。从前在新浪写博客的时候,曾经有朋友说我“有安妮宝贝之风”,让我羞愧不已,此后所走的路一直刻意与她的表达方式保持距离:写长句子,调侃自己,不描摹情绪……从来不写与她有关的书评,在摘录她的句子时从来不愿署上她的名字。虽然她的每一本书我都会在第一时间买,虽然我常常关注她的博客和微博,虽然我会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她的新作,虽然我的出世情结与她的思想总是不谋而合。
安妮是个成长中的作家,早期作品风靡青少年的时候被称为“毒药”,后期作品风靡文艺青年圈儿的时候被称为“解药”。她所走的路是向内延伸的,探索人的内心,探索人性的可能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蕴含着越来越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有一段关于她的评论,我认为十分中肯:
止庵所说的关于安妮宝贝的误读,集中在三方面:“她其实是一个小众作家,但是被大众所阅读,这是第一点;她的读者群年龄偏小,并不一定能理解她的作品;她往往被理解成为一个小女人作家,这比前面的误解还严重。细看安妮的作品,有很多特别尖锐的东西,这个人在文字内部是见棱见角的,是骨感强于肉感的,这跟一般理解的小女人的文章正好相反。”
安妮现在的作品,特别骨感。只字片言之间,见血封喉。她提供了一个角度:观照自身,观照自我在天地自然人群中的位置和状态,并给予你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且不论这种态度好或者不好,就像我不认为那些流浪歌手应该是社会的常态。如果大家都去流浪了,谁来种地谁来教育孩子谁来发电谁来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但我认为,这种角度是必要的,就像流浪歌手的存在也是必要的一样,它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一个参照系,让我们囿于其中的生活获得一个窗口。哪怕我们只能透过个窗口看看窗外的世界,并不去身体力行。
文化是多元的,生活方式也是多元的,世界才丰富多采。因此,这个世界需要老师,需要厨师,需要农民,需要科学家,也需要流浪歌手和隐士。对我而言,我喜欢严歌苓的细腻,喜欢柴静的`冷静,喜欢昆德拉的睿智,喜欢彼德·海勒斯的客观……同时,也喜欢安妮宝贝的清醒和平和!
在阅读安妮宝贝的新书《眠空》之前,以此文表达对安妮的尊重和喜爱。更重要的是,我终于敢直面自己的内心,敢大胆而无畏地冒着被人耻笑的危险承认,一直以来,我都是安妮忠实的读者。
安妮宝贝眠空读后感2
人的一生不是一瞬,我们的一生何其漫长,多少条河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驻我们的生活。随着时间的增长它们改变着我们的认知和观念。这也是一种成长。
安妮宝贝作为一个极具影响力和个人风格的作者,她也在成长。从2000年始末喜欢上安妮宝贝的读者,或许就不会再喜欢后面的作品,诸如《清醒纪》和《莲花》。但喜欢《莲花》的后一批新生代的读者,或许回头去看安妮寶貝早期的《告别薇安》《八月未央》会觉得生涩不能适应。
所以很多早期喜欢安妮寶貝的人不再去看她后期写作的作品,如今再次看到安妮的新作面世,他们也不会再去读安妮的作品,却热衷对作者的作品做出评价。而这评价却是针对2000年时期的作品残存在他们脑里的印象,诸如棉布裙子、光脚穿球鞋、大量的句号这些词汇和描写,那是2000年时期的安妮寶貝。也正如安妮寶貝亲口所说,她再次回首去看2000年左右自己写作的作品,会觉得那是另一个自己。那是安妮寶貝的青春期,而那时候的读者,也正值大好年华。拥有情绪化和不成熟的心境。但你要知道,安妮宝贝的青春期也正如她早期所写作的文字一样,过去了。而现在当下,才是最真实最优秀的安妮宝贝。
【第2篇】莲花安妮宝贝读后感
莲花安妮宝贝读后感
莲花安妮宝贝读后感
安妮的书几乎都有一个同样的字眼――死。她一直没有放弃对死亡对生命的探索。以最平静缓慢的口吻低吟浅唱。
就像黑暗中慢慢渗出了温柔的光,照亮前路――通向真相的路。
安妮说,死亡是最真实的真相。她一度认为生是为了死。我不否认这种观点,但我觉得生命因生而更加丰富,更具意义。你可以选择你想过的生活,而不是像死亡那样无法预知。
我不惧怕死亡,如安妮所说,死亡是一种超脱,超越肉体,凌驾于痛苦之上,向着另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而去。
像安妮一样,对一切坦然接受,我们终会得到穿越生命后的幸福。
莲花安妮宝贝读后感
读安妮宝贝的书,总是同样的心情,很压抑,很低沉,无法让人高兴起来,不管是八月未央,彼岸花,还是莲花。
安妮宝贝总是以她细腻的笔触,跳跃的文字,神秘的气息,来演绎一段段悲伤的爱情,除了死亡还有什么能表现爱情的崇高呢?
颓废的文字中总是充满血腥,崇高的爱情产物总是医院里冰凉的手术台,总是血淋淋的阵痛和人性的堕落。
书中叙述年轻女子庆昭身患疾病,滞留高原,静等死亡。中年男人纪善生刚刚结束追名逐利的暄腾往日,内心长久压抑的黑暗苏醒,准备去与世隔绝的墨脱,寻访旧友苏内河。苏内河是被世界遗忘的女子,命运多舛。一路上善生向庆昭讲述自己和内河的往昔,而雅鲁藏布江江河谷的奇崛险阻,恰似叙述中依次展开的一代人苦痛而流离的蜕变过程……
爱情就是背靠背,纪善生与苏内河从十三岁认识开始,就认为对方是唯一的朋友,每一次见面,同室而居,都是背对背睡在一张单人床上。尽管两个人没有最后走到一起,但两人一直深爱对方。苏内河先是同中学美术老师私奔同居,导致身败名裂,堕胎宫外孕,后又与公司上司同居,然后欧洲寻母周游世界,与法国人匆匆结婚又匆匆离婚,最后躲进墨脱支边教书。纪善生考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为了追求发展娶了公司董事长的小女儿,事业一帆风顺,但是他觉得和妻子貌合神离,只得离婚隐居在家。直到两年前接到从墨脱传来内河因护送学生而跌入雅鲁藏布江的消息,他才真正了解了自己的真爱,决定遵守承诺,去墨脱看望内河,尽管她已经死亡,化为莲花。在拉萨的小旅馆,遇到了庆昭--一个过时的'作家,两人结伴翻越丛林雪山去墨脱看望内河。途中,庆昭和善生仍然同居一室,却相敬如宾。庆昭被善生的深情打动,也发现了自己生命的动力,然而他们注定要各奔东西。一个平常的夜晚,善生偷偷离开了庆昭,在盛满水的浴缸中割腕自杀,在阳光照耀下,寂静无声地死去。
三个主人公,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自的创伤和阴影,在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徒步探险,行走在死亡边缘的旅途,在恶劣的环境中他们发现--爱就是背靠背,是无法逃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