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告别观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告别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告别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最新朗读者之告别观后感 第2篇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400字 第3篇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 第4篇朗读者告别观后感 第5篇央视cctv董卿朗读者第七期告别观后感 第6篇4年级朗读者告别的观后感 第7篇朗读者告别个人观后感 第8篇朗读者告别观后感500字
【第1篇】最新朗读者之告别观后感
最新朗读者之告别观后感1
我的印象中,电视黄金档不是播放电视连续剧,就是播放综艺文艺节目,《朗读者》是一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怎么会在央视一台黄金档时间播出?我带着这个疑惑,怀着好奇心,观看了已经播出的《朗读者》1-3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满足地看完了,也明白了为什么。也明白了为什么它还被微信的各个公众号大肆宣传!
这档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遇见”、“陪伴”、“选择”。第一期的“遇见”,既是一个好的开端,也让我们遇见了《朗读者》这档节目;而第二期的“陪伴”让人感到了各种温暖;第三期的“选择”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是由各种选择组成的。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人生轨迹就会把你带向光明的未来。
来参加节目的人形形色色,有跨国际医生蒋励,她遇见了埃博拉病毒,以及那些患病的人们;童话大王郑渊洁,因为他的父母改变了一生……
愿更多的人看到这档节目,知道更多的感人故事,了解更多的好书!
2月18日,《朗读者》开播,董卿自己任制作人、导演和主持人。它是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最感动人的是那些朗读者背后的真实情感故事,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最新朗读者之告别观后感2
周六晚8点,我准时打开电视,观看《朗读者》,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读者》的第一次'遇见'。
就像董卿阿姨在节目开始的时候说的那样,有时候,就算遇见也没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见'却会从此改变我们的生命。这改变生命的'遇见',濮存昕就经历过。他小时候是一个残疾孩子,被同学们嫌弃,体育课上跑步的时候,也没人愿意和他一组。同学们甚至还给他起了个绰号――'濮瘸子'.我想,那时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幸运的是,他遇见了荣国威荣大夫,荣大夫为他做了整形手术,那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他从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了!可以跑、可以跳了!这对荣大夫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手术,是他做的许许多多手术中的一个,也许他对此毫无印象。但对濮存昕来说,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见'.他朗诵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师》节选,内容讲的是老舍对曾经将自己领进学堂的刘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会对帮助过我的人心存感激。
还有蒋励,他和他的三个同事都曾担任过'无国界医生',在战乱和灾难中救死扶伤,平均每天接受四十个新生婴儿,在工作中,他们随时'遇见'生死。《答案在风中飘扬》让我们明白平静的生活多么值得珍惜。柳传志'遇见'失败,许渊冲'遇见'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见,是多么美好,愿我们一生中,都拥有无数次美好的'遇见'。
最新朗读者之告别观后感3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第一次看《朗读者》,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就去看了书。也不知道第一次看完沉溺了多久。前两天也不知道为什么和小娟又提起了《朗读者》以至于自己又去看见了一遍,本来是打算草草看一下里面一些激动人心的情节,关于爱、原谅、救赎与自我救赎的部分。不想到从头到尾目不转睛又全部看了n遍,然后又翻出原著小说来看,又是一次沉溺。
说起这部电影总想写点什么,但却无从着手,就像男女主角一样,复杂又单纯,麻木又敏感,冷漠又热情,粗暴又温柔,无情又深情。
看到过一句话叫,我们都是时代的孩子,他们也是时代的孩子。在那样的大时代大背景当中,随着人海浮沉。关于纳粹集中营的电影我也看了一些,实在不能理解人能疯狂自私到什么程度以至于将整批整批的无辜的人至于死地。不明白日本人何以将我们中国民族的38w人民全部屠杀。
《朗读者》电影里描述的就是一个参与者的人生,一个普通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良知。汉娜,依旧像一个迷一样。我像迈克一样,对她仍旧充满迷惑。在怎样的情况下,看着每个人死去,却能做到麻木。我想到一种情况,那就是那时她自身的情感已经完全死去,也许是为了生存,看着面前一个又一个人死去,她的悲伤与恐惧去了哪里?二战结束后,她又是怎样回忆从前,还是像她自己说的,她从来不去想。
电影里描述的她是一个文盲,她所有的思想,除了国家教育给她的,强制注入她脑子的,几乎没有来源,我想所以她才这么渴望知识。渴望阅读,她知道她自己缺乏什么。
也许,她并未意识到她在纳粹营中所做的事是什么性质,在世界上的影响。不过我深信,她在狱中是知道了,从她看了这么多关于集中营的书中可以看出来。我想,她在慢慢懂了以后应该是多么的惊厄。忏悔,不足以表达她的感受。承认错误,不足以表达她的惊厄。
我想这就是她心甘情愿呆在狱中的原因。
关于他们的爱情,是令人动容的。这种爱情,超越了时间,超越年龄,还有仇恨。只是在那样的大时代下,那样的冲撞下,他们弄不懂彼此,也搞不清自己,唯有在朗读和听他朗读中,找到他们纯洁与善良的那片净土。在那里,没有战争,没有仇恨。在那里,他们感受着悲伤与爱。他们阅读着别人的人生与情感,自己却生存在那里。那里,是他们灵魂的归属。
总觉得还有什么想说的,但总觉得什么话对于《朗读者》来说,都是多余的。
最新朗读者之告别观后感4
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文字之美难以抗拒。也正是《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这些深藏文化内涵的节目,如一股股清泉,唤醒了人们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
《朗读者》已播出两期,在这些朗读者中,有大师、有素人、有世界小姐、有童话大王,我们能从他们的朗读中看到大人物的真实,也能体味到小人物的真情。
有人感动于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的“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有人因花园夫妇“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这样简单又充满情深的话而落泪。
而笔者,则在柳传志先生给儿子的新婚致辞中,听到了满满的爱与祝福,那一句“做父母的有什么比儿女生活幸福还幸福的事呢?”更是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
世界小姐张梓琳有感于与女儿的“遇见”,朗读了学者刘瑜写给女儿的信《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简单又平常的小愿望中,我们听到了一个母亲对女儿成长之路殷殷的祝福与期盼。
如果说“遇见”是一种美妙的缘分,那么“陪伴”一定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是无悔的付出:陶艳波妈妈16年如一日陪伴儿子杨乃斌,和儿子做同桌,充当儿子的耳朵,风雨兼程,让儿子无声的世界胜有声。
陪伴是无声的挽留:童话大王郑渊洁对爸爸说:“只要您和我妈妈活着,我就一直把他(童话大王)写下去。”父亲又对他说,“只要你一直写下去,我和你妈妈就一直活下去”。
正像《朗读者》这两期的主题,我们和孩子也是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希望在与孩子的相互陪伴过程中,我们都能收获满满的爱与幸福。
如果说能有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能诠释“陪伴”的含义,那郑渊洁的《父与子》当之无愧亏。
最新朗读者之告别观后感5
《朗读者》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朗读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将完成统一。”董卿说。
她认为,文字的作用是准确地传递信息、传递情感,文学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文学本身就是对共通情感的精准描述。“《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
据介绍,相比于文字,《朗读者》更注重“人”,节目不但要塑造立体的人,更是通过情感的纽带联系不同时空的生命。
董卿说,针对不同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在来到《朗读者》之前,每一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朗读者》要呈现出他们作为“情感人”的一面。
“柳传志是著名的企业家,但《朗读者》中他的身份却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他要朗读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那种紧张、兴奋和幸福综合的复杂情感是他最真实的内心。”董卿说,“世界环球小姐张梓琳要给女儿读的作品是刘瑜写给孩子的《愿你慢慢长大》,观众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那颗跳动的心脏。”
首次作为制作人的董卿,谈及做《朗读者》的初衷时说,几乎所有综艺节目形态她都已经尝试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但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朗读者》的诞生又成为一种必然。
从《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传承者》《非常传奇》,严肃的文化类节目近年来不断走红荧屏。正如主持人白岩松所说,董卿制作并主持的《朗读者》有着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意义,“《朗读者》是一个回归本源的过程,朗读虽然是一个现代的字眼,但是中国文化一直以来多是以读、说的形式进行传承的”。
【第2篇】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400字
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400字1
《朗读者》中的眼泪不少,但细细想来,这些眼泪,与文章本身,有多大关系呢?
濮存昕和医生的故事感人,却多多少少和老舍与宗月大师的故事隔着层皮;姚晨作为一个妈妈感激月嫂,和鲁迅感激自己的保姆阿长又存在着些许出入。人设和情感与文章最恰切的一段,恰恰不是来自本土,而是我早先并不看好、香港的罗家英、汪明荃夫妇。他们的幽默、淡然、豁达、开朗,才正应了冯骥才的《老夫老妻》,既没有抢戏,又很合适。
当我看到罗家英和汪明荃拌嘴,突然感到比眼泪更加深刻的力量,那是两个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人,看透世事的平静。
虽然他们的故事是喜剧收场,但相信许多的悲情故事,也能被演绎得哀而不伤。因为,我们要向孩子传达的是,比感动更远的领悟,是即使面对苦难,也能平静处之,淡然微笑的风度。
学会节制,比只会哭泣更重要。学会内心深藏悲愁却不显露,而不是滔滔不绝去诉苦抱怨。
《朗读者》好,但它更像艺术人生,讲的是嘉宾的故事;但如果它更专注文章,学会控制情绪,我会给更多掌声。有人会说,读书的境界本来就分为两层,一是我注六经,二是六经注我,也就是说一种是用自己的话解释好文章,一种是用文章的观点来说自己的故事,《朗读者》显然属于后一种,它的境界更高呀!这种观点似乎也说得通,但对于孩子,连第一种我注六经都还没有亲自体会,直接给第二种不应该是过度拔高吗?所以,如果要给孩子看《朗读者》,还是先让他读文章,看书,让他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看节目更好。
反观也还算热的《见字如面》,请两位教授来解读文章,就来务实得多。但无奈,比起一本正经地讨论文本,还是煽情火得快!在朗读面前,每一个读者都是平等的,他无关乎名望、地位、金钱、曲折的经历,你可以饱经沧桑,也可以不谙世事,阅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套用简爱那句话,我们的灵魂穿过书本,站在作家面前,我们是平等的。唯有热爱书本身,才会给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并赋予他们丰富的精神、情感世界。
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400字2
今日我们全班同学和班主任在教室里观看了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并且还是第一期呢!它的主题是,遇见。
董卿亲自去了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等等等等。最终寻找到了无数才华横溢的优秀人才。其中第一期就出现了七位嘉宾。他们分别是知恩图报的濮存昕,乐于助人的无国界妇产科医生蒋励,才华横溢的商业大鳄柳传志,相亲相爱的周小林,殷洁夫妇,世界小姐张梓琳和中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乐于助人的无国界妇产科医生蒋励,她和她的团队在阿富汗每一天最多接生四十多名新生婴儿,并且无一伤亡,有的人会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只要技术高超就行了。可是当时的阿富汗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随时随地都会有生命危险。并且你根本就不会明白什么时候会被从天而降的炮火“临幸”,或是在睡觉时被孕妇的呻吟声惊醒。而她和她的团队们却在那里坚持了数十曰,他们真的太伟大了!
生命不会因沉默而沉沦,却会因阅读而闪亮。静下心来聆听心海的涛声,不必在乎咬音嚼字,不必在乎抑扬顿挫,只要随心而读。我想这应当就是朗读者的含义吧!
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400字3
在这个星期,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朗读者》节目。刚听老师说完,我很好奇,难道这个节目是一群人在朗读吗?那该多无聊呀!为什么老师会让我们看这种节目?
等看了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嘉宾都是一些知名的人士,而他们的朗读,也不是平白无趣,而是发自内心,充满真情实意。当节目刚开始时,主持人董卿阿姨就简洁明了地告诉了我们第一期节目的主题:遇见。
在我心中,遇见这个词是相当平常的,不就是一个人碰见另一个人吗?当我看到一个人时,我才发现遇见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他就是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他曾经想当宇航员,可是没能当选。这时他'遇见'了他的父亲,是他的父亲鼓励他,使他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
他选择了新的行业,并且经过多番波折,当上了总裁。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人生是多变的,但有许多人都因失败而沮丧。可他们都未曾想过,或许他们走另一条路,便可登上人生巅峰,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放弃,在一条路上跌倒不起。哪怕当不上白领,董事长什么的,只要勇于挑战,不畏失败,总有一条路适合自己。
通过这个节目,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许多做人道理。
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400字4
在教师的强烈要求下,我迫于无奈地观看了一档节目——《朗读者》。
所为一个宁可躺着无所事事,也绝不愿意在课外手沾书籍的”厌学者“,我本实在不懂得,一档仅有朗读的节目,会有什么精彩的看点,哪些地方,会惹人眼球。而当我真正走入它的时候,好不夸张的说,我彻底被它吸引了。
周六晚8点,我打开电视,观看《朗读者》,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读者》第一次”遇见“。
就像董卿阿姨在节目开始的时候说的那样,有时候就算遇见也没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见“却会从此改变我们的生命。这改变生命的”遇见“,濮存晰就经历过。他小时候是一个残疾的孩子,被同学们嫌弃,体育课上跑步的时候,也没有人愿意和他一组。同学们甚至还给他取了个绰号——”濮瘸子“。
我想,那时候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幸运的是,他遇见了荣国戚荣大夫,荣大夫为他做了整形手术,那是他生命的转折点,他从此能够跟正常孩子一样了!能够跑,能够跳了!这对荣大夫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手术,是他做的许许多度手术中的一个,也许他对此毫无印象。可是对濮存晰来说,这是他生命中最美的”遇见“,他朗诵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师》节选,资料讲的是老舍对以往将自我领进血统的刘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会对帮忙过我的人心存感激。
还有蒋励,他和他的三个同事都曾担任过”无国界医生“,在战乱和灾难中救死扶伤,平均每一天理解四十个新生婴儿,在工作中,他们随时”遇见“生死。《答案在风中飘扬》让我们明白平静的生活多么值得我们珍惜。柳传志”遇见“失败,许渊冲”遇见“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见,是多么完美,愿我们一生中,都拥有无数次完美的”遇见“。
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400字5
《朗读者》中的眼泪不少,但细细想来,这些眼泪,与文章本身,有多大关系呢?
濮存昕和医生的故事感人,却多多少少和老舍与宗月大师的故事隔着层皮;姚晨作为一个妈妈感激月嫂,和鲁迅感激自己的保姆阿长又存在着些许出入。人设和情感与文章最恰切的一段,恰恰不是来自本土,而是我早先并不看好、香港的罗家英、汪明荃夫妇。他们的幽默、淡然、豁达、开朗,才正应了冯骥才的《老夫老妻》,既没有抢戏,又很合适。
当我看到罗家英和汪明荃拌嘴,突然感到比眼泪更加深刻的力量,那是两个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人,看透世事的平静。
虽然他们的故事是喜剧收场,但相信许多的悲情故事,也能被演绎得哀而不伤。因为,我们要向孩子传达的是,比感动更远的领悟,是即使面对苦难,也能平静处之,淡然微笑的风度。
学会节制,比只会哭泣更重要。
学会内心深藏悲愁却不显露,而不是滔滔不绝去诉苦抱怨。
《朗读者》好,但它更像艺术人生,讲的是嘉宾的故事;但如果它更专注文章,学会控制情绪,我会给更多掌声。
有人会说,读书的境界本来就分为两层,一是我注六经,二是六经注我,也就是说一种是用自己的话解释好文章,一种是用文章的观点来说自己的故事,《朗读者》显然属于后一种,它的境界更高呀!
这种观点似乎也说得通,但对于孩子,连第一种我注六经都还没有亲自体会,直接给第二种不应该是过度拔高吗?
所以,如果要给孩子看《朗读者》,还是先让他读文章,看书,让他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看节目更好。
反观也还算热的《见字如面》,请两位教授来解读文章,就来务实得多。但无奈,比起一本正经地讨论文本,还是煽情火得快!
在朗读面前,每一个读者都是平等的,他无关乎名望、地位、金钱、曲折的经历,你可以饱经沧桑,也可以不谙世事,阅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套用简爱那句话,我们的灵魂穿过书本,站在作家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唯有热爱书本身,才会给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并赋予他们丰富的精神、情感世界。
朗读者观看感悟
【第3篇】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
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1
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这是继诗词大会后,央视又一次在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又一个好节目《朗读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没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周日晚央视三套、于7点半进行的重播,感悟颇深。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文化领域的.嘉宾,还有无国界医生、为妻子许下一个鲜花山谷的丈夫、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等人。他们所处不同行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梦想。
节目中,有董卿对嘉宾的采访,有嘉宾带着不同口音的朗读,扎扎实实地呈现出、如她给节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这档节目跟《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之前爆红的《见字如面》气质相仿,豆瓣评分高达9.3。“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温文尔雅地给了大家一碗文化鸡汤。
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说的多好啊,喜欢董卿大气知性、端庄睿智的主持风格,我在心里默默地由衷赞叹!
其实这些大多是非专业朗读者,随着音乐舒缓起伏、情绪的逐渐酝酿,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加之观众用心倾听,聚精会神的眼神交汇、甚至很多人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致使掌声不时响起, 收到台上台下互动和鸣的效果。
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2
近段时间,学校的同学都在谈论着一个的节目,就是cctv4的《朗读者》,趁着假期,我也瞄准了时间,按时坐在沙发前,打开电视,看看这很火的《朗读者》到底是何方神圣。原来,《朗读者》是一个综艺节目,是以朗读名著作为主要内容的。
我看得这一期,主题是《第一次》,这一期的嘉宾很多,有演员王学、棋手柯洁、作曲家许镜清。这些名人嘉宾都说了他们人生中许多难忘的第一次,并且这些第一次都是他们人生中十分难忘的经历,带给他们许多的感悟。
在这么多的名人第一次中,令我影响最深刻的是许镜清的故事,他是著名电视剧《西游记》的作曲家,也就是说电视剧里面的主题曲、插曲都是他的作品,为此,他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去进行创作,四年里他夜以继日,十分艰苦。那时候,他还有一个梦想,举办一个自己作品的演唱会,但是,面临的困难不是没有好的作品,而是没有钱,他缺钱。
他尝试过许多颁办法去实现愿望,却都一一失败。就在坚持了多年后,终于在确定梦想的二十多年后,终于迎来的曙光,有人建议他进行众筹。他接受了这个建议,终于成功在人民大会堂第一次举行了他的两场《西游记》演唱会。在演唱会过后,他深有感触,就是这样的一个梦想,二十多年以来,自己都能够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幸好在这二十多年中没有放弃,终于圆了自己的梦想。同时还感叹:只要还活着,这一点都不晚。
是啊!梦想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实现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晚。同时,坚持也很重要,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放弃,更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而自暴自弃。我们要向许镜清一样,二十多年的坚持换来的自己梦想实现的一刻。这不正是我们求学、求艺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吗?
就如我们班的刁子俊同学,他已经练习武术有五年了,在这五年期间,每天放学、节假日都回到学校进行训练,终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参加番禺区武术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在学校的舞台上为我们表演,这也是坚持梦想的结果。
好吧,梦想,我坚持,我来啦……
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3
前几年在看董卿主持节目的时候我就判断董卿是一个控制型的女人。节目中不断展现她的强势,经常打断嘉宾和评委的话,让人觉得有些反感。之后就没怎么关注她,直到诗词大会董卿的蕙质兰心让很多观众惊讶,这次《朗读者》让我对董卿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发现董卿变得柔和起来,无论主持还是表达让人觉得很舒服。董卿作为制作人及主持人,用一个个“遇见”的故事和精美的文字展现出有血有肉的人生经历。
这就是她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人,有很多人很有才但是未必懂得和别人交往,做事的时候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想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很好表达自己的同时还让别人舒服。
如何与人交往?我认识的李局有几句经典的话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与人合作要学会:
三把最管用的钥匙:尊重、微笑、谢谢。
三个带来:带来快乐、带来利益、带来希望。
世界小姐张梓琳分享为人母的故事
世界小姐张梓琳与大家分享了人生中母亲角色的转变,世界小姐带给她的是惊喜,而作为一位母亲则是更多感性和感动。也正如她在节目中给孩子朗读的《愿你慢慢长大》:“愿你被许多人爱,如果没有就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能够睡到自然醒。”
许渊冲老爷子诠释热爱的力量
第一次知道许袁冲是源于《朗读者》,老爷子今年已是96岁的高龄,每天却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他的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第一人”看完这个是不是觉得老爷子很狂?其实不然。
许渊冲的人生格言是'自信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此言非虚。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言:'足下译著兼诗词两体制,英法两语种,如十八般武艺之有双枪将,左右开弓手矣!'迄今为止,有哪一位外国学者能够用中英文互译?有哪一位中国学者用英法两种外语翻译过中国的诗词?'
当老爷子和董卿聊起翻译时,活力四射、两眼发光、乐在其中。我想这就是爱好的最高境界,翻译乃老爷子的真爱。他说自己有一个小目标,如果能活到100岁,他要把剩下的不到30本的莎士比亚的著作翻译完。老爷子都如此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撸起袖子加油干呢?!
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4
央视一套三套联合播出了董卿主特并兼制作人的又一文化综艺新作《朗读者》。
此间一众娱乐综艺节目热闹上演之际,春节前后,《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其中,《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更是一举夺得实时收视冠军。此番,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朗读者》,在“热身”阶段便引发关注。
董卿曾介绍称,《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昨晚首度“发声”的《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在节目中,濮存昕第一个亮相,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改变了他的命运。
濮存昕年少时曾患有腿疾,自尊心在小时候很强烈,他很盼望小学六年级快结束,离开这个学校,没人再叫他“濮瘸子”。没想到到了中学,“地不平”成了他的新外号。
以前濮存昕也会讲述他的这段经历,但是在《朗读者》中,他首次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人:荣国威医生。正是这位医生,帮助他扔掉了拐杖,让濮存昕拾起了自信。现在他可以骑马、打球、演戏,用更好的心态面对自己,都与和荣国威医生的遇见分不开。
柳传志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百里挑一的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让观众深受启发。=张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举夺魁,当选世界小姐的决定性因素,并分享了为人母近一年的惊喜与感动。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还特别邀请了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从头到尾弹奏《朗读者》主旋律,成为一大亮点。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经典歌曲《匆匆》,充满了意境。以朗读和访谈为核心的节目内容,加上经典音乐艺术的组合,《朗读者》首期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董卿当制作人的开门红。
压轴出场的是曾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董卿在现场与许先生娓娓互动,许渊冲道出了曾用翻译林徽因诗词追求女同学的独家趣闻。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杰出贡献的许渊冲老人,近百岁高龄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3、4点,他活到老、学到老,永远用年轻人的心态努力工作,感动了观众。
朗读者告别最新观后感5
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文字之美难以抗拒。也正是《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这些深藏文化内涵的节目,如一股股清泉,唤醒了人们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
《朗读者》已播出两期,在这些朗读者中,有大师、有素人、有世界小姐、有童话大王,我们能从他们的朗读中看到大人物的真实,也能体味到小人物的真情。
有人感动于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的“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有人因花园夫妇“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这样简单又充满情深的话而落泪。
而笔者,则在柳传志先生给儿子的新婚致辞中,听到了满满的爱与祝福,那一句“做父母的有什么比儿女生活幸福还幸福的事呢?”更是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
世界小姐张梓琳有感于与女儿的“遇见”,朗读了学者刘瑜写给女儿的信《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简单又平常的小愿望中,我们听到了一个母亲对女儿成长之路殷殷的祝福与期盼。
如果说“遇见”是一种美妙的缘分,那么“陪伴”一定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是无悔的付出:陶艳波妈妈16年如一日陪伴儿子杨乃斌,和儿子做同桌,充当儿子的耳朵,风雨兼程,让儿子无声的世界胜有声。
陪伴是无声的挽留:童话大王郑渊洁对爸爸说:“只要您和我妈妈活着,我就一直把他(童话大王)写下去。”父亲又对他说,“只要你一直写下去,我和你妈妈就一直活下去”。
正像《朗读者》这两期的主题,我们和孩子也是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希望在与孩子的相互陪伴过程中,我们都能收获满满的爱与幸福。
如果说能有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能诠释“陪伴”的含义,那郑渊洁的《父与子》当之无愧亏。
朗读者观看感悟
【第4篇】朗读者告别观后感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1
对于充斥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篇章诗文、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这是继诗词大会后,央视又一次在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又一个好节目《朗读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没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周日晚央视三套、于7点半进行的重播,感悟颇深。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文化领域的嘉宾,还有无国界医生、为妻子许下一个鲜花山谷的丈夫、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等人。他们所处不同行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梦想。
节目中,有董卿对嘉宾的采访,有嘉宾带着不同口音的朗读,扎扎实实地呈现出、如她给节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这档节目跟《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之前爆红的《见字如面》气质相仿,豆瓣评分高达9.3。“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温文尔雅地给了大家一碗文化鸡汤。
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说的多好啊,喜欢董卿大气知性、端庄睿智的主持风格,我在心里默默地由衷赞叹!
其实这些大多是非专业朗读者,随着音乐舒缓起伏、情绪的逐渐酝酿,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加之观众用心倾听,聚精会神的眼神交汇、甚至很多人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致使掌声不时响起,收到台上台下互动和鸣的效果。
我觉得,董卿的《朗读者》最打动人的,是帮观众又找了一回“初心”。董卿的解释是,“《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是的,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无情的现实社会,难寻那份值得珍惜的“初心”。
《朗读者》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他们自己的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非常融合、恰到好处。针对不同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说起做《朗读者》的初衷,董卿说,几乎所有综艺节目形态她都已经尝试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
“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可能朗读者所朗读的内容,我们自己也会去读,去品味。但那与《朗读者》的现场氛围与感染力还是大有不同。
泡一杯香茶,在熟悉又清淡的味道缭绕中,在欲望纵横的嘈杂中,随着朗读者的思绪,读出生活的本真和美好,读出一天的灿烂和启迪,让这份洗尽世间铅华的情思、荡涤或冲淡腐臭污浊的蔓延,让精神家园变得落英缤纷,青春常在。岁月静好、静美,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去感受吧。《朗读者》等你。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2
上周日无意间打开电视看到央视频道正在播出朗读者,董卿主持正在采访濮存昕,看了一段被这个节目深深吸引。它和以往的访谈节目大不相同,除了简短的采访,嘉宾还会朗读一段文字分享给特定的人群。一期节目会有四到五位嘉宾,满满的温暖。
《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我认为《朗读者》是央视从《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打造的又一爆品。
边看节目边发朋友圈谈了一点感触,没想到很多朋友留言有共鸣。此刻我从我的角度给各位朋友做一点分享。
董卿变得柔和起来
前几年在看董卿主持节目的时候我就判断董卿是一个控制型的女人。节目中不断展现她的强势,经常打断嘉宾和评委的话,让人觉得有些反感。之后就没怎么关注她,直到诗词大会董卿的蕙质兰心让很多观众惊讶,这次《朗读者》让我对董卿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发现董卿变得柔和起来,无论主持还是表达让人觉得很舒服。董卿作为制作人及主持人,用一个个“遇见”的故事和精美的文字展现出有血有肉的人生经历。
这就是她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人,有很多人很有才但是未必懂得和别人交往,做事的时候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想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很好表达自己的同时还让别人舒服。
如何与人交往?我认识的李局有几句经典的话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与人合作要学会:
三把最管用的钥匙:尊重、微笑、谢谢。
三个带来:带来快乐、带来利益、带来希望。
世界小姐张梓琳分享为人母的故事
世界小姐张梓琳与大家分享了人生中母亲角色的转变,世界小姐带给她的是惊喜,而作为一位母亲则是更多感性和感动。也正如她在节目中给孩子朗读的《愿你慢慢长大》:“愿你被许多人爱,如果没有就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能够睡到自然醒。”
许渊冲老爷子诠释热爱的力量
第一次知道许袁冲是源于《朗读者》,老爷子今年已是96岁的高龄,每天却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他的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第一人”看完这个是不是觉得老爷子很狂?其实不然。
许渊冲的人生格言是'自信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此言非虚。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言:'足下译著兼诗词两体制,英法两语种,如十八般武艺之有双枪将,左右开弓手矣!'迄今为止,有哪一位外国学者能够用中英文互译?有哪一位中国学者用英法两种外语翻译过中国的诗词?'
当老爷子和董卿聊起翻译时,活力四射、两眼发光、乐在其中。我想这就是爱好的最高境界,翻译乃老爷子的真爱。他说自己有一个小目标,如果能活到100岁,他要把剩下的不到30本的莎士比亚的著作翻译完。老爷子都如此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撸起袖子加油干呢?!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3
20--年1月8日,筹划了将近一年的《朗读者》开始了第一场录制。当制作人兼主持人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她由衷地感慨:“我当了20--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
中国一共有28位无国界医生,有4位来到了录制现场。妇产科医生蒋励不无激动地分享着令她难忘的经历。
对录制追求完美的董卿和节目组,为了更好地呈现朗读时的意境,特意让舞美团队对现场灯光进行了调试。在调试灯光和音效时,董卿还为这些非专业的朗读者们传授了经验:“随着音乐酝酿情绪,不要着急,你们读得都很好。”她又对观众说:“你们的倾听很重要。如果你们给朗读者一个聚精会神的眼神,会让他们更有信心。”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有一个1200亩的鲜花山谷,那里一年四季花开不败。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个鲜花山谷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承诺。为了实现她想拥有一个花园的梦想,丈夫倾尽所有用十年时间打造出了这样一个浪漫的花海。
《朗读者》把这对夫妻请到现场,丈夫周小林和妻子殷洁开始讲述他们从相识到相爱,结婚20--年中所发生的浪漫故事。他们用日记记录下了生活的点点滴滴,随手翻开十几本日记,其中的一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是94年情人节,丈夫写下的一段话:“亲爱的,我想送给你最好的礼物。首先是一栋房子。还想送你一辆213越野吉普车,
这句话引起了董卿的注意:213越野吉普车不正是北汽的车吗?他们20多年前就有这个梦想了!周小林回忆起那时他们经常在祖国西南的横断山域考察,北汽的213吉普车最为合适,每次出行他们都租用这种车。通过那段日记,我们能体会到丈夫对妻子的爱,对北汽的信任和向往。而今他们站在北汽集团冠名的《朗读者》舞台上,董卿幽默地说到:“你们应该获得一个北汽颁发的‘最佳梦想奖’。”
正如董卿所说:“这个舞台属于每一个人,为所有人开放。你想说的话,你的情感,都可以从朗读的篇目中传递出来。”她与观众互动道:“你们读过情诗吗?没读过情诗的人生不完整,读过后你的人生会升华的。”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先生,分享了他第一次“遇见失败”的经历。董卿夸赞他气色好,他说:“这份鼓励我接受20%。”在柳传志先生朗读完一段特殊的献词后,董卿说她很受感动。柳传志先生笑着说:“这话我接受80%!”
舞台上中西文化艺术的融合,屏幕上出现了一段美丽译文(原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就这样,我们遇见了许渊冲先生。
他告诉我们:“生活有不同状态,要懂得欣赏每一处的美。”十位特别朗读嘉宾中,有许渊冲先生的学生,和他学生的学生。十个人不同语言的接力朗读,让观众体会到不同的美。
几天前董卿采访了濮存昕先生。这次录制,他带着一本书来到了采访间《老舍散文》。濮存昕先生演绎了很多经典角色,他依然在潜心研究作者创造一个角色的中心思想。在舞台上朗读,他仿佛来到了剧场中,用声音再次塑造了一段鲜活的人生。
钢琴的声音空灵且荡气回肠。现场听着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弹唱,观众们乘着歌声的翅膀,仿佛随着他唱出的一首千年古诗去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享受着岁月沉淀的甜美和安宁。此刻的小朗仿佛成了老朗,品味到了时光的智慧和如陈年之酒般香醇的情操。
国际钢琴家李云迪献上了天籁般的钢琴伴奏,在他琴声的熏陶下,朗读者感情更充沛地读着美丽的篇章,听起来让人心旷神怡。李云迪也朗读了一段与音乐有关的文字。
在《朗读者》第一场录制接近尾声时,每个人都得到了心灵的慰藉。《朗读者》的舞台有一扇门,打开就能通向采访间。当董卿风趣地说到“芝麻开门”时,相信我们的心灵之门也随之打开,我们心意相通,期待遇见。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4
这次品综课,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节目《朗读者》。这是董卿阿姨自己花多年时间制作的节目。
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这次我遇见了朗读的魅力。
不管是创业人、无国界医生、世界小姐还是话剧演员、相恋二十多年的夫妻,他们都爱朗读,都是朗读者。他们从不同角度,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濮存昕朗读是因为他心怀感恩,感恩改变他命运的荣大夫。他读文章的时候,双手捧着书,来回有韵律地走着。当读到高潮部分时,他一只手挥起来,好像表达自己对荣大夫说不尽地感恩。《宗月大师》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感恩宗月大师给他学费,而我感恩的人是小婵老师,是她教会我朗读,并与我一起坚持已有30多天。
柳传志朗读是因为他庆幸自己儿子终于成家,四十多岁终于找到配偶。
蒋励朗读是因为她很同情刚出生的婴儿,希望阿富汗不再被攻击,希望孩子都好好地活着。
周小林朗读是因为他深爱他的妻子,希望给妻子最好的一切,种出最美丽的花。
这几周我也坚持朗读课文,不知不觉也渐渐成为了朗读者。我会沉浸在朗读的喜怒哀乐中,享受朗读带给我的体验。看了《朗读者》后,我才明白这就是朗读的魅力,遇见朗读,遇见魅力。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5
星期六晚上,我一如既往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朗读者》,本期节目的主题词是坚持。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姚明。
他的理想之火,是在十七岁那年盛夏被点燃----要做一个出色的运动员。自此,他告诫自己,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姚明在坚持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中国男篮最优秀的球员到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超级球星;从上海大鲨鱼俱乐部老板到中国篮协主席。在篮球的世界里,他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20--年奥运会时,姚明左脚骨裂,有几套治疗方案征求他的意见。姚明说:“任何治疗方案,都要将奥运放在第一位。”他坚持要参加奥运,决不放弃。
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然后在挫折面前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往往一念之差。是放弃还是坚持,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姚明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选定了目标,只有坚持才能到达彼岸。
记得上六年级时,我的数学常不及格,我一度心灰意冷,埋怨自己怎么这么笨,直到有一天老师找我谈话,说:“丁丽洁,数学该加把劲啦,不然上初中时会很吃力的。你要知道,努力终有回报,你再坚持坚持,说不定数学就上来了。”老师的谈话对我触动很大,现在放弃不学就等于宣布读书的路已到尽头,我越想越害怕。事实上学习中,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选择放弃,就好似游戏闯关一样,一旦放弃就会滞步不前,硬着头皮坚持一下,或许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坚持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拥有了改变命运的力量。海伦•凯勒一个聋哑人,正因为她不懈努力,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最终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再比如刚逝世不久的伟大的科学家-- 史蒂芬•霍金,小时候医生诊断他活不到三十岁,但他不向命运屈服,一心搞科研,正因为他的坚持,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笔的财富。
只瞄准,不射击,不是好猎手;只呐喊,不冲锋,不是好士兵! 所以,不要为失败而彷徨,更不要畏缩不前,只要我们坚持行动付出努力,就一定会穿过暴风雨,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5篇】央视cctv董卿朗读者第七期告别观后感
2017年央视cctv董卿朗读者第七期告别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朗读者》这个大型综艺节目。这个节目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阿姨主持的。这档综艺节目的总主题是:一个人,一段文。而今天第一期的主题是:遇见。在我心中,遇见这个词是相当平常的,不就是一个人碰见另一个人吗?当我看到一个人时,我才发现遇见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他就是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他曾经想当宇航员,可是没能当选。这时他'遇见'了他的父亲,是他的父亲鼓励他,使他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他选择了新的行业,并且经过多番波折,当上了总裁。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人生是多变的,但有许多人都因失败而沮丧。可他们都未曾想过,或许他们走另一条路,便可登上人生巅峰,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放弃,在一条路上跌倒不起。哪怕当不上白领,董事长什么的,只要勇于挑战,不畏失败,总有一条路适合自己。
通过这档综艺栏目,我学习了朗读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了怎样让朗读带有感情。欣赏着他们朗读文章的声音,我仿佛身临其境。
朗读的人来自不同行业:有成功人士柳总、有无私奉献的无国界医生、也有创建鲜花山谷的夫妇、还有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老爷爷……朗读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有濮存晰朗读的老舍散文《宗月大师》,来感谢人生路上帮过他的人、有无国界医生朗读的《答案在风中飘扬》,来表示她们对和平的渴望,也有朗读《朱自豪情书》的夫妇,来表达他们对彼此的爱意……
看完《朗读者》以后,我对朗读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日子里,朗读更多的书籍。
2017年央视cctv董卿朗读者第七期告别观后感
一部好的小说,应当既是单纯的,又是错综复杂的,看完之后,既受到心灵的震撼,又有许多迷惘与困惑。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很简单。
作者说,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
尊严、人性、爱情是本书的关键词。
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我相信了莫言对我说过的话,“最好的小说一定是叫人欲哭无泪的。”
作家 毕飞宇
我一直在盼望能有这样一本小说出现。在和历史调过情以后,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吗?
作家 肖复兴
卡夫卡曾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朗读者》就是这把斧子。
书评人 黄集伟
沉静大气,直指人性深处。忘不了汉娜在书架间徘徊的那一幕,窗玻璃上映出书和她的影子。
当当网读者评论
一个深沉的德国人的良知
它是在写爱情?是。爱情只是诱惑人读下去的理由吗?
一个命运用悲悯注解的国家,是爱的人错了还是社会错了?
喜欢一本书,难道真是喜欢那些具体的文字吗?
因为字里行间,透出跟文字本身几乎无关的情怀。
国外主要媒体评论:
感人至深,幽婉隽永!小说跨越国与国之间的樊篱,而直接同人的心房对话。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
小说描写得德国人精确之三昧,语言却感人肺腑。作者无疑是位天才作家,正因本书而突显于世。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读者绝对不能错过本书,在今天的德语文学中,这本小说真正具有绝世珍品的价值。
德国柏林每日镜报
小说描写的是一段爱得残酷的情,吸引力极强,读者一旦本书在手, 就会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当然更不忍放手。
德国慕尼黑晚报
世人真有福气,这样一本小说居然有人写出来了!
瑞士苏黎士世界周报
我一上来并不喜欢女主角汉娜,但随着小说的进展,我对她开始感到深深的同情,最后,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气。这是一本绝非寻常的小说。
英国读者书评
亚洲各国指责“日本对二战缺乏反省”,对比这本书反映出来的德国人对纳粹深刻的反思,我们日本人简直是什么也没做!
日本读者书评
一本了不得的书,一个不得了的民族!
法国世界报
读者绝对不能错过本书,在今天的德语文学中,这本小说真正具有绝世珍品的价值。
德国柏林每日镜报
小说描写的是一段爱得残酷的情,吸引力极强,读者一旦本书在手, 就会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当然更不忍放手。
德国慕尼黑晚报
是让日本人羞愧欲死的艺术檄文。
日文版《朗读者》译者
2017年央视cctv董卿朗读者第七期告别观后感
日前,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在央视播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点赞。《中国诗词大会》让大家看到了董卿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此次董卿则转型担任了《朗读者》的制片人。节目播出后,董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朗读者》首播的成绩让董卿十分兴奋,“大家的关注给我们带来了鼓舞”。
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与《中国诗词大会》相似,《朗读者》也是央视倾力打造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这一次,“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给大家调制了一碗“文化鸡汤”。
谈起节目的制作初衷,董卿说,她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22年,已经到了去做一档自己真正喜爱的节目的时候,“再加上我个人的兴趣爱好吧,因为我本身对文学的确是很感兴趣,《朗读者》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从主持人转型为制作人,董卿坦言,这档节目对自己来说是一次难度极大的挑战。朗读的文章必然是温暖的、有态度的,具有撞击灵魂的力量;嘉宾的选择标准与一般的综艺节目截然不同,“朗读者”要有丰富的阅历、动人的人生故事和情绪感染力。据了解,在已经结束的录制中,很多嘉宾的动情朗读让全场震撼,斯琴高娃朗读的《写给母亲》更是让董卿当场泪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董卿希望《朗读者》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素人带来惊喜感动
在首期节目中,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等嘉宾带来了各自的生活情感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嘉宾方面,《朗读者》采用“明星+素人”的方式。董卿说:“起初考虑的是全明星阵容,但后来我们发现,明星已被过度消费,在他们身上比较难捕捉到大开大合的人生故事,而普通人或者说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能给人带来惊喜和感动的一些人生经历和感悟,所以我们坚定地采用了 星素结合 的方式。”
董卿表示,首期节目中,来自四川的“鲜花山谷”夫妇让她觉得节目效果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我们都没有想到,一对很普通的夫妻还能有如此真挚、美好、单纯的一种生活,他们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想象”。
老百姓同样能看懂
今年春节档,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走红荧屏,此次的《朗读者》也是文化类节目,这是否意味着文化类节目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对此董卿直言道:“文化类节目真的很难做,我并不认为《中国诗词大会》或《朗读者》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就标志着中国文化类节目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但起码这是一个风向标,大家的关注给我们带来了鼓舞。”
在董卿看来,文化类节目需要更精心的设计。节目制作之初,很多人担心老百姓看不懂这个节目。节目播出后,董卿难掩兴奋之情,给记者分享了她刚刚收到的各方反馈意见。董卿说,96岁的大翻译家许渊冲是本期节目中文化含金量最高的嘉宾,也是离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较远的一位嘉宾,但他的讲述引起了观众的普遍共鸣、关注和赞赏。“许老先生的情难自禁和他的可爱、执著,是真正打动人的地方。”董卿说,“对于这档节目,我的好朋友娄乃鸣导演告诉我,第一观感两个字——惊了,哪里请来的大神,在不经意间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
【第6篇】4年级朗读者告别的观后感
4年级朗读者告别的观后感1
继春节期间央视刚刚播毕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引爆全国观众对于中国诗词的热情后,2月18日晚,央视一套三套联合播出了主特并兼制作人的又一文化综艺新作《朗读者》。
此间一众娱乐综艺节目热闹上演之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均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其中,《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更是一举夺得实时收视冠军。此番,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朗读者》,在“热身”阶段便引发关注。曾介绍称,《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在节目中,濮存昕第一个亮相,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柳传志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百里挑一的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让观众深受启发。张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举夺魁,当选世界小姐的决定性因素,并分享了为人母近一年的惊喜与感动。
在第一期节目中,还特别邀请了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从头到尾弹奏《朗读者》主旋律,成为一大亮点。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经典歌曲《匆匆》,充满了意境。以朗读和访谈为核心的`节目内容,加上经典音乐艺术的组合,《朗读者》首期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当制作人的开门红。
压轴出场的是曾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现场与许先生娓娓互动,许渊冲道出了曾用翻译林徽因诗词追求女同学的独家趣闻。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杰出贡献的许渊冲老人,近百岁高龄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3、4点,他活到老、学到老,永远用年轻人的心态努力工作,感动了观众。
4年级朗读者告别的观后感2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和班主任在教室里观看了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而且还是第一期呢!它的主题是,遇见。
董卿亲自去了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等等等等。终于寻找到了无数才华横溢的优秀人才。其中第一期就出现了七位嘉宾。他们分别是知恩图报的濮存昕,乐于助人的无国界妇产科医生蒋励,才华横溢的商业大鳄柳传志,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乐于助人的无国界妇产科医生蒋励,她和她的团队在阿富汗每天最多接生四十多名新生婴儿,并且无一伤亡,有的人会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只要技术高超就行了。可是当时的'阿富汗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随时随地都会有生命危险。并且你根本就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从天而降的炮火“临幸”,或是在睡觉时被孕妇的呻吟声惊醒。而她和她的团队们却在那里坚持了数十曰,他们真的太伟大了!
生命不会因沉默而沉沦,却会因阅读而闪亮。静下心来聆听心海的涛声,不必在乎咬音嚼字,不必在乎抑扬顿挫,只要随心而读。我想这应该就是朗读者的含义吧!
相亲相爱的周小林,殷洁夫妇,世界小姐张梓琳和中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4年级朗读者告别的观后感3
前不久,董卿让观众见识了她慧心如兰、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气质,而《朗读者》则会让人们看到她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文字的作用是准确地传递信息、传递情感,文学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文学本身就是对共通情感的精准描述。董卿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从见面会现场播放的节目片段看,《朗读者》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朗读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完成了统一。《朗读者》的朗读内容包罗万象,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的文学经典,也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书》诗词;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大众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传志写给儿子婚礼讲话的个人感受。饱含情感的朗读形成情绪的磁场,能够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
相比于文字,《朗读者》更注重“人”,节目不但要塑造立体的人,更是通过情感的纽带联系不同时空的生命。节目中第一个“人”是可见的朗读嘉宾,针对不同的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在来到《朗读者》之前,每一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朗读者》要呈现出他们作为“情感人”的一面。柳传志是著名的企业家,但《朗读者》中他的身份却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他要朗读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那种紧张、兴奋和幸福综合的复杂情感是他最真实的内心。节目中第二个“人”是文字的作者,世界环球小姐张梓琳要给女儿读的作品是刘瑜写给孩子的《愿你慢慢长大》,通过文字的朗读,观众也能通过文字与它的作者交流,感受到文字背后那颗跳动的心脏。节目中第三个“人”是电视观众,每一段朗读、每一个作品,都是以共鸣的情感为切入点,让朗读嘉宾、文字和观众通过它连接在一起。节目中未见到第四个“人”,就是朗读亭里千千万万个真正参与的普通人,他们在朗读亭里大声的朗读,成为了节目的延续。
4年级朗读者告别的观后感4
作为《朗读者》节目播出后抵达的第一个城市,朗读亭在杭州迅速成为爆款,将杭州人民的朗读热情全数激发,引得媒体争相报道。浙江大学号发布关于朗读亭的文章也瞬间突破100000+的阅读量,可见朗读亭的备受追捧。
京杭运河畔,是朗读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爷在亭前挥毫写意,洋洋洒洒写下“朗读亭”三个大字,引发路人围观。紧接着,朗读亭来到第二站杭州市图书馆,穿戏服的女子、外国留学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朗读亭前驻足,其中,75岁的王佩英奶奶朗读了病床上老伴写的情书,走出亭子时,她泪流满面,在场的众人也纷纷为之动容。
前日,朗读亭移动到浙江大学站。这是朗读亭到杭州的第五天,当天寒风冷雨的恶劣天气状况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朗读亭的热度。源源不断的人撑着伞来到朗读亭前排队,仅从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朗读亭就已倾听了80多位朗读者的故事。他们中有浙大的学子,也有特地赶来的中、小学生,还有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年龄的人都聚集在这小小的朗读亭周围,渴望朗读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点的录制,也到接近零点时才录完最后一个朗读者。
一天下来,朗读亭已经收录了超过170位朗读者的朗读片段,连节目组的导演和摄像,都被杭州人民的这股热情和毅力吓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学者进亭子朗读,这种状况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风里排了几小时队,脸上还是笑呵呵的,这在别的城市也难以想象,没想到,杭州人为了朗读这件事,这么有恒心,有耐力。
本周末,朗读亭将会移动到浙江图书馆。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进朗读亭,在其中朗读出自己的故事。
4年级朗读者告别的观后感5
董卿主持的《诗词大会》居然一期也没看过,只知道最后这个节目火了,而今天换台换到中央一台,居然看到了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而且居然是第一季第一期,刚看一会就喜欢上这个节目了。
现在对一些搞笑类的栏目不怎么感兴趣,对语言类的相声也听不出来笑点,但是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却一下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等我看时已经是第二个朗读者了,柳传志老先生,正在和董卿聊天,最后读了他送给他儿子的信,说到他儿子,他说终于结婚了!后来在信中才注意到原来他儿子已经四十多了,怪不得老先生说终于结婚了!他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有儿子的家庭都应该拿来好好欣赏一下,他说感谢康乐(他儿媳妇)父母培养了这么好的女儿给我们家做媳妇,所以作为回报,我们也把我们的儿子送给你们做女婿,好幽默的柳老先生!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对结婚26年的夫妻依然恩爱如初,每天给对方读情诗,而且丈夫为了妻子每天看到美景,居然真的花十年时间种了一大片花花草草,每天生活在诗情画意之中,连董卿都羡慕的说,“我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的生活,但是看到你们的生活后,我真的羡慕了。”我想屏幕前在婚姻中水生火热的人们更羡慕吧。好想让他们再多讲讲他们的爱情与婚姻。真的是爱是最好的保养品,沉浸在爱中的女主人公虽然年龄比她丈夫大,但是看起来却比他老公更年轻。他们的生活在我们看来真的恍如世外桃源一般,羡慕呀。
接下来是世界小姐张梓琳的朗读,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而董卿的表现更让我震惊,她在刚听完读的是这篇时,立刻能背出来这篇的经典语句“我希望你能有好运,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真的让我佩服她的阅读量与记忆力。因为张梓琳也是一个妈妈,所以她读的很有感情,真的恍如读给她的女儿听。
接下来96岁的老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才是真正的震撼,老先生一上台先送给董卿他的名片,他说他是唯一一个把唐诗宋词翻到国外,又把外国名著翻到中国的翻译家。老先生好活泼可爱,真的用这个词在老先生身上毫不违和,感情丰富,说到林徽因的那首诗,一下子热泪盈眶,说到如何走向翻译的路上又会回忆到初恋,真的好可爱!当董卿说到我们都会说“床前明月光”,但是你会翻译成英语吗?老先生一下子抢着说简单,然后立刻就说出答案了。而且以老先生的高龄,居然每天熬夜熬到三四点,他说如果他能活到一百岁,就能把莎士比亚翻译完,为什么要熬夜呢?他说这样我们就可以延长白天了,偷来了时间,定着一个小目标,老先生的小目标真是让我们汗颜呐!而且据老先生说2007年时医生就说他只有七年的寿命了但是他却不管那些,继续自己的翻译事业。最后老先生没有朗读,而是由他的众多学生从四面八方赶到北京来参加这个节目,而他的学生们现在都是各个单位的顶梁柱。他的最经典的是这句话“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这一期的主题是“遇见”,我相信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所有的遇见都是一种缘分,无论是儿女,还是恋情友情,每一种遇见都是一种缘,珍惜这份缘,珍惜这份情就是我们该做的了吧。
这个栏目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可以发现文字的魅力,而且又不枯燥无味,而且可以发现背后的`故事,这个栏目有新意,而且以董卿的文字功底,文学修养,确实把控的很好,很喜欢这个栏目,以后周六八点有期待了。期待以后有更多的人来朗读,朗读背后的故事。
在这个一片搞笑类节目,相亲类节目充斥各大卫视的今天,《朗读者》这个栏目无疑是一股清流,《诗词大会》见证了董卿的文字功底,《朗读者》无疑会更上一个台阶!
【第7篇】朗读者告别个人观后感
朗读者告别个人观后感1
作为中国最有商业价值的传统文学作家,麦家曾凭借谍战小说《暗算》摘得中国传统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由他的每一部小说都被改编成影视剧,曾一度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的狂潮。
虽然麦家凭借作品在业界和读者群中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调内敛,极少在公众面前讲述自己的个人生活。此次,在《朗读者》节目中,麦家是第一次公开分享自己与儿子的父子故事。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致信儿子》是一封麦家写给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的信件,字里行间,不但有麦家对儿子的叮咛嘱咐、有对生活感悟的分享、对人生的探讨、也有不吝表达的切切爱子之心。
朗读者告别个人观后感2
朗读者是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生。2011年8月他选择了去湖南,落脚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当了一名村官。六年了,他现在的工资只有1700元。现场有人提问他,去农村有没有感觉大材小用?
他说:“我也不觉得我是一个大才,因为我在农村这样一个广阔天地里,它给了我一个平台,让我这个小才,可以有了大用。”
董卿给观众读了一个数据:第一年,他帮所在村村民引进了80多万资金,建起了新的敬老院,然后三年里修了水渠,重新硬化了村公路,同时引进了信息化教学设备.....
看着他脚穿解放鞋、数日不洗澡,扎根农村为民服务的淳朴形象,加上他那朴实无华的语言,怎能不让人们心生敬意?
和他一起上台的还有几位,也是和他一样回农村做贡献的各大名校的毕业生,他们一同朗读了迟子建的《泥泞》。
看到这里,我想说:这才是拥有热血的年轻人,拥有激情的年轻人,拥有风采的年轻人,拥有抱负的年轻人。这才是祖国的栋梁之才!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们向他们学习,回到农村广阔天地里,干一番伟大的事业。因为农业是中国的希望!农业兴则万事兴,农民富则国家富!
朗读者告别个人观后感3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不,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这段作为《朗读者》的开场白,击在了每位观众的心里。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这是这档节目的自白,也是出彩之处。重点放在挖掘人的百态——每位嘉宾带来的不是干巴巴的选取片段,而是自身的真实写照,自己的人生感悟。
既然名为“朗读者”,那让谁来朗诵就显得尤为重要。节目的嘉宾设置没有一味地追求大牌,而是采用“明星+素人”这样荤素搭配的巧妙结合。在2月18日第一期节目中,明星阵容包括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著名翻译大师许渊冲,还有鲜花夫妇周小林殷洁,无国界医生志愿者蒋励这样的普通人。
在节目设置中,更是看出了节目组的独具匠心。每一期设置一个主题,配上的阐释,再选择相关联的嘉宾和朗读的作品。第一期的主题定为“遇见”,每位嘉宾都结合自己的故事选取最触动自己的一段文字进行朗读。还设置了开场曲的演奏和结尾的弹唱。此番用心在综艺节目中实在是少见。
央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朗读者个人观后感
【第8篇】朗读者告别观后感500字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500字1
前晚,随着李云迪的钢琴伴奏,董卿首次担任制作人的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播出。没有炫目的舞美,只有6组嘉宾安静的朗读声,节目首播便获得了豆瓣9.4分的高评。有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有艺术家濮存昕,有企业家柳传志,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围绕第一期主题“遇见”,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分享家书,让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随荧屏潜入千家万户。对于节目的首播成功,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真人秀或者纯综艺节目霸屏的今天,这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鼓舞,也让我看到了文化类节目的风向标。
“我只愿意凭着这一点灵感的相通,时时带给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辉,照耀我疲惫的梦寐,永远存一个安慰,纵然在别离的时候。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我们喜欢天南海北地旅游,后来走的地方多了,她也累了,就想稳定下来。她原本就喜欢花卉植物,聊天的时候她说要是有个自己的花园该多好,我只有一个想法,就算砸锅卖铁都要满足她,我一定要亲手为她种一个花园。”节目中,汉语之雅驯,文化之宽广,情感之丰厚,全都在节目不疾不徐的节奏中渐次打开。朗读引起了观众很多的共鸣、关注和赞赏,同时也展现出了朗读者们的可爱和执着。无论是明星还是素人,朗读者的真诚打动了无数人。也有不少观众在观看时发现很有趣的细节,濮存昕在提到老舍时一直在说老舍(shegrave;),原来不是老舍(shě)是念老舍。
对于节目首播的成绩,董卿坦言:达到了我们(制作团队)的预期。在被问到为何采用“星素结合”的方式挑选朗读者时,董卿也直言不讳地表示:明星已经被过度消费,在他们身上很难或者说比较难捕捉到大开大合的人生故事。“我们发现在普通人或者说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的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感动的一些人生的经历和感悟,像这一期里面鲜花山谷那对夫妇,就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一种我们都没有想到的普通夫妻,还能够有如此真挚、美好、单纯的一种生活,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无限的想象。”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500字2
我有一个非同一般的父亲。
观看了《朗读者》第七期以后,我感触颇深。尤其是对惠英红的父亲印象深刻,可能是缘于我们的父亲很相像吧。
在我的记忆里,总有那么一道背影,笨拙、沉默、不善言谈。毫无疑问,他——就是我的爸爸。爸爸是个不太会表达爱的人,但是他给我留下的记忆,总是有温度的。
小时候,我对他的记忆是淡薄的。他几乎从未管过我,他和妈妈都是双职工,只是下班回家了才抱抱我,给我洗衣服,给我买许多好吃的,但是陪我的时间却很短暂,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所以,我对他的印象很少,很模糊,也很陌生。依稀记得,他很高大。
懂事之后我一直和父母生活,他上班总是很忙,不太见得到他。他只要一回家就会先将我抱在怀里,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看着我。我紧紧地盯着他的大眼睛,希望从中看到些什么。在那清澈的眼眸里,有着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爱意,可惜,他不会表达。只是将我的小脸贴在他的大脸上,感受我的温度。他只会抱抱我,因为对他的爱让我无限眷恋他怀抱的温度。又到了分离时刻,他提着沉重的大背包,在我和妈妈的注视下登上了火车,他很刻意地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冲我和妈妈摆了摆手,意思是他要走了,让我和妈妈多保重。我失落地低下头冲他大喊:“一定要走吗?”他苦涩地笑了笑,笑容充满了无奈,然后点了点头。我眼中尽是失望,充满不舍地看着他,冲他挥了挥手,他落寞的目光定格在我的记忆中……火车“呜呜”开动了,带走了爸爸,也带走了属于我的爱。
现在爸爸在家的时间多了,调动到了离家近的车站工作,只为方便照顾我。我别提多高兴了。可是随着我渐渐长大,和他的共同语言愈来愈少,每天不过问的是些琐碎的小事,他也逐渐变得更加沉默,两个人的关系越发淡了。我伏案写作业时悄悄观察他,哎!岁月不饶人,丝丝白发已向我说明了一切,他仿佛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位垂暮的老人,而他望向我的目光,永远是慈爱的。是的,他还是爱我的,只是爱得有些笨拙。
是的,我的确有一个非同一般的父亲,可他也同其他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唯有父亲那慈爱的目光永不会变。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500字3
前几年在看董卿主持节目的时候我就判断董卿是一个控制型的女人。节目中不断展现她的强势,经常打断嘉宾和评委的话,让人觉得有些反感。之后就没怎么关注她,直到诗词大会董卿的蕙质兰心让很多观众惊讶,这次《朗读者》让我对董卿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发现董卿变得柔和起来,无论主持还是表达让人觉得很舒服。董卿作为制作人及主持人,用一个个“遇见”的故事和精美的文字展现出有血有肉的人生经历。
这就是她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人,有很多人很有才但是未必懂得和别人交往,做事的时候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想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很好表达自己的同时还让别人舒服。
如何与人交往?我认识的李局有几句经典的话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与人合作要学会:
三把最管用的钥匙:尊重、微笑、谢谢。
三个带来:带来快乐、带来利益、带来希望。
世界小姐张梓琳分享为人母的故事
世界小姐张梓琳与大家分享了人生中母亲角色的转变,世界小姐带给她的是惊喜,而作为一位母亲则是更多感性和感动。也正如她在节目中给孩子朗读的《愿你慢慢长大》:“愿你被许多人爱,如果没有就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能够睡到自然醒。”
许渊冲老爷子诠释热爱的力量
第一次知道许袁冲是源于《朗读者》,老爷子今年已是96岁的高龄,每天却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他的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第一人”看完这个是不是觉得老爷子很狂?其实不然。
许渊冲的人生格言是'自信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此言非虚。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言:'足下译著兼诗词两体制,英法两语种,如十八般武艺之有双枪将,左右开弓手矣!'迄今为止,有哪一位外国学者能够用中英文互译?有哪一位中国学者用英法两种外语翻译过中国的诗词?'
当老爷子和董卿聊起翻译时,活力四射、两眼发光、乐在其中。我想这就是爱好的最高境界,翻译乃老爷子的真爱。他说自己有一个小目标,如果能活到100岁,他要把剩下的不到30本的莎士比亚的著作翻译完。老爷子都如此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撸起袖子加油干呢?!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500字4
央视一套三套联合播出了董卿主特并兼制作人的又一文化综艺新作《朗读者》。
此间一众娱乐综艺节目热闹上演之际,春节前后,《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其中,《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更是一举夺得实时收视冠军。此番,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朗读者》,在“热身”阶段便引发关注。
董卿曾介绍称,《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昨晚首度“发声”的《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在节目中,濮存昕第一个亮相,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改变了他的命运。
濮存昕年少时曾患有腿疾,自尊心在小时候很强烈,他很盼望小学六年级快结束,离开这个学校,没人再叫他“濮瘸子”。没想到到了中学,“地不平”成了他的新外号。
以前濮存昕也会讲述他的这段经历,但是在《朗读者》中,他首次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人:荣国威医生。正是这位医生,帮助他扔掉了拐杖,让濮存昕拾起了自信。现在他可以骑马、打球、演戏,用更好的心态面对自己,都与和荣国威医生的遇见分不开。
柳传志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百里挑一的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让观众深受启发。=张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举夺魁,当选世界小姐的决定性因素,并分享了为人母近一年的惊喜与感动。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还特别邀请了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从头到尾弹奏《朗读者》主旋律,成为一大亮点。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经典歌曲《匆匆》,充满了意境。以朗读和访谈为核心的节目内容,加上经典音乐艺术的组合,《朗读者》首期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董卿当制作人的开门红。
压轴出场的是曾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董卿在现场与许先生娓娓互动,许渊冲道出了曾用翻译林徽因诗词追求女同学的独家趣闻。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杰出贡献的许渊冲老人,近百岁高龄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3、4点,他活到老、学到老,永远用年轻人的心态努力工作,感动了观众。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500字5
近段时间,学校的同学都在谈论着一个的节目,就是cctv4的《朗读者》,趁着假期,我也瞄准了时间,按时坐在沙发前,打开电视,看看这很火的《朗读者》到底是何方神圣。原来,《朗读者》是一个综艺节目,是以朗读名著作为主要内容的。
我看得这一期,主题是《第一次》,这一期的嘉宾很多,有演员王学、棋手柯洁、作曲家许镜清。这些名人嘉宾都说了他们人生中许多难忘的第一次,并且这些第一次都是他们人生中十分难忘的经历,带给他们许多的感悟。
在这么多的名人第一次中,令我影响最深刻的是许镜清的故事,他是著名电视剧《西游记》的作曲家,也就是说电视剧里面的主题曲、插曲都是他的作品,为此,他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去进行创作,四年里他夜以继日,十分艰苦。那时候,他还有一个梦想,举办一个自己作品的演唱会,但是,面临的困难不是没有好的作品,而是没有钱,他缺钱。
他尝试过许多颁办法去实现愿望,却都一一失败。就在坚持了多年后,终于在确定梦想的二十多年后,终于迎来的曙光,有人建议他进行众筹。他接受了这个建议,终于成功在人民大会堂第一次举行了他的两场《西游记》演唱会。在演唱会过后,他深有感触,就是这样的一个梦想,二十多年以来,自己都能够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幸好在这二十多年中没有放弃,终于圆了自己的梦想。同时还感叹:只要还活着,这一点都不晚。
是啊!梦想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实现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晚。同时,坚持也很重要,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放弃,更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而自暴自弃。我们要向许镜清一样,二十多年的坚持换来的自己梦想实现的一刻。这不正是我们求学、求艺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吗?
就如我们班的刁子俊同学,他已经练习武术有五年了,在这五年期间,每天放学、节假日都回到学校进行训练,终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参加番禺区武术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在学校的舞台上为我们表演,这也是坚持梦想的结果。
好吧,梦想,我坚持,我来啦……
朗读者观看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