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埃及观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埃及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埃及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埃及王子》观后感600字 第2篇埃及王子电影的观后感5篇 第3篇初中生埃及艳后电影观后感 第4篇埃及王子观后感 第5篇埃及王子中小学生观后感5篇 第6篇埃及旅游的观后感 第7篇关于埃及王子观后感范文5篇 第8篇《古埃及的十大发现》观后感500字
【第1篇】《埃及王子》观后感600字
埃及王子这部电影是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而改编成的,这是梦工厂制作的电影。一共获得了两个奖:奥斯卡音乐奖和金球奖。虽然只有两个奖,但这两个奖,都是“重量极”的。
我非常喜欢这部影片,它写的是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为埃及人盖金字塔。埃及王子摩西是希伯来人的儿子。当时他们被追杀,他的母亲迫不得已把他放在河里。结果,摩西被埃及皇后看到了,她就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摩西的哥哥当了法老后,摩西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独自离开了皇宫,他在山中遇到了上帝,上帝嘱咐他要照顾自己的子民,于是他成功地带领西伯来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的子民从此不再受人辱骂任人鞭打了。
这部影片里的音乐实在是非常好听,是名副其实的奥斯卡音乐奖。尤其是那首《when you believe》非常知名,我也非常爱听。这首歌不仅节奏优美而且音乐动听,还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比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就能做好任何事。这也是在讲述埃及王子自己的故事。“时光像夏天的鸟儿一样总是容易飞走”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不然,他就会从你的指缝中逃走。这是他们在懊悔没有珍惜时光。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部1998年的片子,为什么到现在还是这么有名?就是因为他有这个亮点,而且电影里的故事演得也很真实。所以,梦工厂从那以后才会日甚一日,把迪士尼的米老鼠比了下去。
【第2篇】埃及王子电影的观后感5篇
埃及王子电影的观后感(1)
看了一部电影《埃及王子》十分喜欢,这部影片取材十分宏大,但其制作又十分细腻,每个人的情感经历都显得朴实厚重。神奇的建筑,狮身人面像,古老的壁画,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也越来越被它所吸引。
在壮丽却尽显压抑的音乐声中,动画拉开了帷幕。一片黄沙的暖色中,奴隶们忍受着鞭笞像牲口一般在烈日下劳作,让人感受不到暖意。这就是埃及人奴役希伯来人的年代。奴隶人口激增,法老(国王)为了巩固自我的统治,采用了最残酷的压制方式——下令将所有希伯来的男婴喂鳄鱼。一位勇敢的母亲躲避了埃及士兵将孩子装在箱中并将其放入河中,送出来自我的期望。上天怜爱,河水将箱子送到了埃及公主处,公主见到可爱的孩子不忍抛弃,从此,这个孩子与他的兄长兰姆西斯欢乐的在皇宫中成长,成为了桀骜不驯的埃及王子——摩西。
一个偶然的机会,摩西的姐姐告知他的真正身份!摩西不能忍受真实身世与现状的折磨,逃离了埃及来到了米甸地过起了平凡的生活。老法老去世后,兰姆西斯继承王位,剥削更加严厉,奴隶的日子更加艰难。神听到他的子民的呼唤,授神力与摩西,派他拯救希伯来人到应许之地!
摩西从不相信自我是希伯来人到拯救自我族人这段时光,他挣扎过、逃避过,可是看着自我的族人受苦时,他站起来了,舍弃了过去的一切的荣耀,昔日的摩西王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神的使者摩西!它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灾难,而目的仅有一个:letmypeoplego!蝗灾、火灾、血河、满天陨石的灾难降临了。可法老根本不为所动,他太迷恋于权力了,也太不了解犹太人生存的苦难了。最终,神发动了最终一次灾难:大屠杀。一夜之间,死伤无数。望着自我的儿子的尸体,法老不得不妥协了。
电影到最终,是我最喜欢看的地方,摩西带领着二三百万以色列人浩浩荡荡到了红海边,后面却是法老心刚硬,又率领特选的战车来阻止以色列人。这样,神迹又一次显现。动画生动的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以至于每次看都个性震撼。
影片在温馨愉快的音乐中结束,意境悠远深长
影片中摩西与兰姆西斯对话失败后,法老加重了对他们的剥削。身为奴隶的希伯来人对摩西心怀不满。这不能怨可怜的希伯来人。他们的命运一出身就已经被决定将一生为奴隶,无休止的与泥浆为伴直至终老。在无望中,乍现的期望转瞬便化作更深的绝望。在如此状况下,摩西克服自我的不自信,向希伯来人说“法老的权利很大,他一句话就能夺走你们的食物、夺走你们的家、自由、你们的儿女,法老能够夺走你们的生命,可是有一样东西他夺不走,你们的信仰。相信神,你们就会看到神的法力。”激起希伯来人的斗志。他这样的坚定的信仰无疑给了这些苦难中的人民一点期望,当生活让你饱受艰辛,当你觉得无助,请向神祷告,它会来到你的身边为你祈福,因为你是它的子民。因为有这样的坚定的信仰,最终摩西斯带着他的人民离开了埃及,到达了神所赐于的那块土地,一个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只要相信神明,就会有奇迹出现,期望虽然渺茫,但生命力却十分顽强,只要有信心,就会创造奇迹。”
尽管不能对作者创造的那种意境感同身受,但我还是被本片所表达出的那种对自由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所感动!期望虽然渺茫,但生命力却十分顽强,只要有信心,就会创造奇迹。”在那样一个充满了奴役和压迫的时代,这样的信仰是他们唯一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他们活着的期望。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并把它奉为自我的行为准则。我总是被信仰的力量所感动。
作为年轻人,我们更需要有信仰!也不枉费那厚重的期望、这美丽的青春。
埃及王子电影的观后感(2)
被王后收养的希伯来孩子摩西从小与拉美西斯一齐长大,他是高高在上,受人膜拜的尊贵王子,他鄙视低贱的奴隶,他肆意的展现他张扬的个性,他与拉美西斯一齐生活,一齐玩闹。但是一次意外事情,他从姐姐口中得知他竟然也是那低贱的种族,他不能理解这件事。但,他从法老口中证实了当年的事情。因为希伯来人数暴涨,法老担心奴隶会影响其统治,便命令把所有希伯来人刚出生的婴儿扔到河里喂鳄鱼。他为在法老残酷统治下的奴隶感到悲哀,失神之下竟失手打死了一个欺负西伯来人的埃及人。摩西再也受不了这种内心的煎熬,于是摩西逃到了米甸地去居住。
本片先是一个朦胧笼罩的画面,吸引观众猜想到底朦胧背后是什么东西,突然,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映入眼帘,下方是成排的奴隶在拉动它,观众心里此时震撼不已。随着一位希伯来妇女的出现,故事开始了,她不想自我的儿子走向死亡所以就冒着危险将他送走了,但是,事情的结果确是,他到了皇宫,当了王子,就这样,他和兰姆西斯一齐成长一齐玩耍。
一天,米利甸祭司的女儿被捕,她被送往摩西的寝宫,但是,她谈了,就这样摩西紧跟其后,并帮忙她离开了埃及。这时,他见到了他的姐姐,他姐姐告诉了他的身世,他不敢相信,就在他要离开时,一首儿时的摇篮曲让他想起了什么,他一路狂奔回到了皇宫,梦中明白了自我的身世,发现了法老的恶行,心中既悲愤又悲哀,悲哀生活在谎言之中。悲愤在于法老的所作所为,就这样,摩西在一次错手杀了人之后离开了埃及,来到了米利甸,在哪儿他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渐渐和那有了感情。一天早晨,为了去追跑丢的羊,摩西和神相遇,神让他看到了此时希伯来人正忍受困苦,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带着神的力量,又重返埃及,去拯救他的百姓。来到埃及,见到了昔日的哥哥,他请求兰姆西斯放走他的百姓,但是兰姆西斯不一样意,随后他们展开了战斗,摩西赢了!他让希伯来人获得了自由,他们一齐回到了自由之地,远离埃及……
本影片的主题是自由,它不仅仅仅是身体的自由,更是灵魂信仰的自由。主人翁在艰难险阻面前并没有后退,也并没有放下使命,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最后让希伯来人获得自由,他们选取了自由的人生。这是一个伟大的故事,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摩西为了使希伯来人远离压迫,拥有自我的土地,遵循神的旨意,与兰姆西斯进行斗争。但这种斗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不一样信仰间的斗争。
为了使埃及人屈服,就要用同等残酷的手法来对待埃及人吗?因为信仰的不一样,就要用死亡来吓唬他们,即使只是一个孩子?摩西的神从本质上来说,不也是残忍的神吗?看完此片,内心充满了对摩西的肯定,同时也憎恨那些残暴的埃及统治者。摩西透过千辛万苦,为他的百姓谋求自由,同残暴的统治者做斗争。此片又刻画了很多人物情态,如:依依不舍的父母泪流满面,重获自由后的希伯来人脸上的笑容,来让观众感受这种氛围。影片又同时以宏大的场景建筑来震撼观众。这样的影片,让我们在赞叹的同时又有所思考,思考影片的主题,自由的力量。自由,是我们人人向往追求的,现实中却有很多事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不只是思想的自由,所以我们就应要让自我的思想开阔,自由!影片的画面效果很震撼,仿佛我们置身那种环境中一样,让我们感受但是古埃及的建筑的宏伟之景。
埃及王子电影的观后感(3)
这天,我看了一部名叫《埃及王子》的电影,看完电影后,我感触颇深。
《埃及王子》讲的是:埃及国王要建王宫,就抓来无数外族百姓来当牛做马。他们干活还要挨打,背上的疤永远也好不了,女人生的孩子他们还要夺走喂鲨鱼。一位被抓起来的母亲为了救自我的孩子,用木盆让他漂流,最后漂到了王后的花园水池,王后心地善良,让他当了王子。他有了一个名字:西雷。他在国王与王后的保护下长大了。但人们的痛苦勾起了他的记忆,他离开了埃及,放下了荣华富贵。最后,他把自我的人民解放了出来。
我觉得那个西雷他太伟大了,在死亡的追逐下还能为人民讨回自由和快乐,他是民族的英雄!
同时,我又想起了那些痛苦的子民,埃及的法制太可恶了!让外来的人去建王宫,自我吃喝玩乐。那些人民要搬石、拉大石像,干不动了挨鞭子,没有一个人是正常死的,而是累死的,打死的。
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的生活太好了,这样的生活我们还不知足,还与别人比。看了《埃及王子》后,我想到了要珍惜此刻的生活,做一个支持正义的人。
埃及王子电影的观后感(4)
《埃及王子》对《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中摩西的故事给了一个动画的版本的诠释,同时给它贴上了歌舞剧、家庭、宗教的标签。显然在娱乐的角度上讲,《埃及王子》有着宗教的血统,而从宗教的角度讲,它又太娱乐了。这个混合体在褪去宗教外衣之后的表现平平。片头的说明中所提及的“坚持故事原有的精神、价值与尊严。”单纯从电影的视听效果来讲,《埃及王子》是一部体现美国自由的爆米花电影,也还算是有些看点。
影片讲述了埃及国王法老是一个残暴的人,有人说以色列人中会出现他们的救世主。为此他颁布了一项新的法律,杀掉所有以色列新生儿。有一名幸运儿被公主就了并收养了他,取名摩西,之后成为埃及王子。上帝将灵光注入摩西的心灵之中,摩西决定爱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摩西带领所有的以色列人越过红海,到海的另一方去过自由生活了。《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中提及的是:摩西长大后,明白自我的身世,感到迷茫,他想以王子身份指挥他的子民,却失败,于是牧羊人,在放羊时经过何烈山,在荆棘中看到神的显现,并理解神的指示,做犹太人的王,回去后向法老请求解放犹太人,可是法老拒绝,于是神向埃及投下十大灾难。最终,法老之子因为十大灾难而死,法老低下高昂的头,同意摩西以牧羊人身份,带领犹太人走出埃及。影片忠于原著,使神的使者——摩西仅仅凭借一根魔杖就拯救了整个希伯来名族。
值得一看的是它那令人瞠目的恢宏画面,从建造金字塔,到大漠风光,很多镜头和角度都具视觉冲击力。
开场一个固定镜头展示了灰黄的天空,乌云渐开也没有看到蔚蓝色的天空,与此交相辉映的匹配镜头是黄沙漫天的沙漠中衬托出仰视视角中,浩瀚雄伟的埃及法老像。远景切至特写镜头,掷地有声的男声合唱响起——“泥、沙、水”很多的多角度特写、速度变化的推轨,仰视的人与物和俯视视角的奴隶镜头,具视觉冲击力的强调了作为奴隶的低位;同时这些镜头配合劳作时的人的动态,使我想到《宝莲灯》里部落头人之女嘎妹的仪式化的舞蹈片段;由长镜头到较为快速的剪辑相对来说显得比较庄严,很贴合歌舞片的节奏,让人想起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开头在荒漠中那个仪式化的神圣长镜头。之后由几个摇镜展现出气势恢弘的劳作场景,身为奴隶的希伯来人在严酷法老统治下,被咄咄逼人的监工抽打,被迫卖命而机械的抗沙土和水泥。
由赤裸半身的奴隶组成成群结队的搬运队伍,脸上挂着麻木的表情步履瞒珊的行进在灰黄的沙地中,他们千人一面,透露着作为被统治的人无可奈何的低头任命;而令一边作为监工只是挂着凶狠的面容,抽打着精疲力竭的奴隶,自认为高人一等,其实只可是也是埃及壁画中那些拿着武器的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侧面画像。埃及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国王(即法老王)成为了奴隶主阶级至高无上的首领,同时也是太阳神和尼罗河神的化身。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人间的王,死了以后仍是阴间的统治者。于是众人的单调机械与埃及法老的形象应当具有强烈的反差。
几个大场景叠化后接士兵侧面的阴影,镜头拉到在石头后躲避着的拖家带口受惊的母亲。音乐再次响起,好像在强调“这是一部歌舞片!”希伯来母亲抱着嗷嗷待哺的儿子四处躲避士兵的追捕,镜头剪辑节奏和母亲的运动一致,时而奔跑时而在角落静观。母亲的这部分镜头相对平缓。接下来一个升镜头从建筑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工地,升到整个气势磅礴的宫殿。
在片头8分钟的音乐之后,呈现出的是美国西部电影追逐的场面——摩西和其兄弟拉美西斯一齐驾马车狂奔的过程,整个画面包含很多中景、特写、运动的推轨镜头、由动作划变剪切衔接而成,虽然视角的切换和快速的剪辑带来了一些振奋人心的视觉效果,可是比起2年后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哈利在魁地奇杯的追逐赛的镜头语言,就显得没什么新意了。
值得一提的是摩西在得知自我身世的时候,闭上眼睛做了一个梦,梦的开端是画面中摩西睁开双眼,这个梦有点像一个独立的篇章,是由埃及艺术中墙上的壁画组成的。埃及画家画人物的方法很像我们的儿童画法,所有的东西都必须从它的最有特色的角度表现出来。比如画人的头部,面孔画成侧面像,眼睛却画成完全正面形,人体的上半身画成正面的,而从腹部向下的两腿却画成侧面,直到双脚都是侧面形。由于那些人物都没有透视感,很多人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个梦境画面感十足,用壁画做载体的创新的表现的方式无疑是整片中的“神来之笔”。一幅幅静态的画面接连起来,静默的由摩西的身世开始叙述——当埃及法老将希伯来人视为奴隶下令夺走他们的孩子,西伯拉人悲惨的命运接踵而至,摩西的母亲抱着摩西东躲西藏,无奈下将其寄托在一叶扁舟中,期望神能够拯救这个出生卑贱的希伯来男孩,而摩西则以“存在的隐形人”身份观看着自我的身世过程。从画面中墙壁的二维平面中,原本平面化的静止的图像在面与面上运动,镜头跟着这些精致的移动壁画以不一样的视角,不断地穿梭在墙壁、天花板上,如同在高空飞行,呈现出的空间运动感造成了绮丽的视觉效果,配合节奏紧凑的背景音乐,在营造了视与听的完美结合的效果的同时,打造了“套层结构”的故事历史背景。在西班牙电影《睁开你的双眼》中,男主角不断的睁开双眼,却回到越来越不真实的世界。《埃及王子》的这部分很好的运用了动画电影的画面优势,展示出一曲同工的梦幻和艺术性。
影片中有两个极具符号的场景——第一场戏,法老批评了长子拉美西斯的所作所为,指责其不负职责,幼稚无知。在法老的后侧远景中,法老的师身人面像和法老的侧脸交叠在一齐,中景中空荡的宫殿和庄严清瘦形象的法老,仪式化的象征了奴隶制度下,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利,也为拉美西斯想要继承父亲的权利的使命感做了铺垫;无独有偶,第二场戏中在同一个景别,左边坐在王位上的拉美西斯,身后的远景是其父亲和他自我的庄严侧面像,由此看到这时的拉美西斯已经彻头彻尾的继承了其父的愿望,并为了捍卫自认为神圣的身份,对本来爱的人反目成仇,不择手段的赶进杀绝。两个象征权力的侧面像对于奴隶制制度的符号性意义非凡,这个符号对拉美西斯的人生价值观的嬗变——继承父亲的权力,起到了完美的过渡诠释。
人物塑造上,影片的开始摩西是一个自由欢乐的男青年和哥哥拉美西斯一齐为所欲为,显然其中展现的原型是美国当代男青年的方式。但从他故意放走“异域女孩”的片段中能够看出他本是内心善良的。当之后摩西明白了自我的身份,良心发现似的不满于统治者着对自我同胞的种种发指蹂躏行为,而却已经冲动过失杀了人,这种矛盾冲突让他选择了流放自我。当人过中年受到神的指派的摩西回到埃及,这个时候的摩西则是一脸憋屈隐忍的回避着自我的哥哥,并实行着神指派的任务。摩西的表情能够说在影片后半段就没有变化过,而较之拉美西斯情绪的大起大落则统统展此刻丰富的动作表情上。可是拉美西斯由爱转到恨的过程有点过于戏剧化,可能这也是拉美西斯这个任务塑造的相对丰满的原因。
影片中一胖一瘦的巫师的塑造,两个人物的造型都比较有特点,并且他们出场的场景从剧情到画面都极具异域特色,但败笔在于两个人物的话语和表情都没什么特色,印象中导演也没给他们什么特写镜头。除此之外整体的人物形象都比较贴合记忆中古埃及的人物特色,但影片整个的灰黄色调不如真人电影《埃及艳后》中的惊艳,也和《花木兰》中的高颧骨主角如出一辙。从迪士尼的《猫和老鼠》开始我已经习惯于看动作夸张,表情丰富的形象做出非人类能完成的特技效果,其造成喜剧效果也是动画电影司空见惯的表达手段;对于《魔术师》、《疯狂美丽都》、《人性》、《玛丽与马克思》(能够举出很多这种艺术动画的电影)这样的会讲故事,人物造型突出、有着独特气质的动画总是有能够触动人心的效果。而《埃及王子》却很尴尬的被困在中间,一方面要忠实《圣经》中的故事,避免被虔诚的___骂,细心翼翼做到“坚持故事原有的精神、价值与尊严”;一方面又想有所突破,加入了歌舞片的成分;结果又要研究受众(一般看动画片的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受众)于是成片很商业化,动用了很多好莱坞明星为片中主角配音。各种调料加到一盘菜里,结果是——它既不宗教也不十分娱乐,不太艺术还有点商业恶俗。
影片的音乐方面,虽说是一部歌舞片,但大部分的曲目只能说表现平淡。但惠特妮·休斯顿和玛丽亚·凯莉两大歌后破天荒的合作使该片增加了《狮子王》以来最风靡的卡通片主题歌《whenyoubelieve》;以及在紧接之后想起的童声合唱曲目也为影片添了彩。。
总结:宗教传说和神话色彩掩盖了脸谱化的缺陷,人物性格也被善恶、美丑的概念所代替。只能说这部影片在画面上具有可看性。除此之外如果只看摩西的梦境部分,我则会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短片。
埃及王子电影的观后感(5)
《埃及王子》是美国著名电影制作公司“梦工厂”早期的一部作品(1998),也是其最受好评的作品之一。该片以圣经《旧约全书出埃及记》的第一章到第十四章为蓝本,讲述了圣者摩西(moses)理解神谕,带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人的残酷奴役与血腥统治的事迹。
影片以描述希伯来人苦力建筑埃及殿堂的宏伟场景出发,并细化到一位希伯来母亲将男婴置身藤篮弃于河中。之后被埃及王室成员捡起,与法老长子兰姆西斯(rameses)一同抚养长大。随后影片极力渲染了兄弟两人一齐闯祸并理解法老责骂的场景。摩西偶然发现了自我的身份,并在梦中见证了希伯来人的惨状。抱愧于心的摩西在一次阻止埃及监工对希伯来苦力施暴时失手杀死了监工,并逃出皇城。摩西被米甸(midian)部族收留,并与大祭司之女成婚。他偶然理解了耶和华的神谕,并携同妻子回到埃及皇城。他的兄长对他所展示的神迹予以耻笑,并拒绝了他的要求。灾难也所以肆虐于整个埃及,所有埃及家庭的长子也都所以丧命。百般无奈的法老只得允许希伯来人离开。在迁徙路上,天降大火阻挡了埃及追兵,海水分开为之让路。最终摩西带领他的人民抵达海的对岸,一个流淌着奶与蜜的地方。
这部影片取材十分宏大,但其制作又十分细腻,每个人的情感经历都显得朴实厚重,有血有肉,避免了宗教题材的脸谱化。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
一、民族的大义与亲情的羁绊
摩西和兰姆西斯两人从小一齐长大,亲密无间:一齐赛马,一齐毁坏建造中的神像,一齐理解父亲的叱责,一齐戏弄祭祀,一齐受封……法老对于兰姆西斯寄予了全部的期望,而摩西总会站出来承担责骂,并嘲笑兰姆西斯畏首畏尾;而当法老封兰姆西斯为摄政王,管理神庙事务时,兰姆西斯的第一反应就是任命摩西为首席建筑师。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摩西理解耶和华之谕回到皇城,兰姆西斯是毫无掩饰的欢喜,而摩西则是开心中带有一丝忧虑;当摩西阐明来意,满怀无奈与希冀,兰姆西斯则表现得诧异不解;当摩西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自我的要求,兰姆西斯则是毫无憎恨的愤怒;两人亲情与民族矛盾的碰撞在瘟疫爆发时被以一整首歌剧的形式展现,针锋相对而又彼此牵绊;法老长子殒命,兰姆西斯充满了作为一个父亲的内疚和作为一个君王的无助,而摩西亦是满怀惭愧立于其侧;影片的终了,摩西借耶和华之言,看到了自我兄弟的最终一眼——伏于海边的岩石上,背影无限凄凉。
每个人都有年幼的时候,都有自我最亲密无间的伙伴,都曾暗自期望和最好的朋友们一齐长大,一齐念书,一齐工作,一齐结婚,甚至一齐终老。但这世界似乎与人开了个大大的玩笑,这种故事的结局,虽然不似影片中的兄弟反目,但也无非渐渐寡于联系;多年之后问起,大抵已形同陌路了。幼时的希冀,只是徒增伤悲;而之后所结交的人,又怎样也不似当年那样好。
摩西是被神选中的圣者,他肩负着真个犹太种族生存的重任,所以应对亲情与民族大义,他没有选择。他对自我的兄长满怀愧疚,可是如果没有尼罗河的血水,如果没有肆虐的瘟疫——甚至如果没有法老长子的死——世代为奴的希伯来人都无法走上独立自由的道路。
二、布满血与火的走向自由之路
独立需要革命。革命会死人,死很多人。
导演布伦达查普曼似乎并不想宣传杀戮,以至于整部影片当中都没有宗教征伐的那种双方血拼刺刀见红的场景,也没有埃及人虐杀希伯来奴隶的血腥场面。在摩西梦境中的壁画上,埃及人的绝户政策得以展示;在耶和华带走埃及家庭长子灵魂的那晚,影片也间接表达了生命的逝去——油灯熄灭,瓦罐摔碎;而在影片最终部分,海中通道消失,海水平复之时,又是不计其数的埃及士兵没于海水之中。
这种间接的表现,远比传统战争影片中的拼杀或是枪战要令人印象深刻的多。它所带来的杀戮感,仿佛梦魇一般纠缠人不去,给人以强烈的暗示感。一个活生生的孩子,抱着瓦罐走进屋——屋外白光闪过——瓦罐碎裂,孩子的一条胳膊横于门前。法老的儿子寻找自我的父亲,父亲在壁画间与摩西交谈;孩子道:“爸爸,那里好黑啊”;镜头骤然拉远,孩子正是站在埃及人以希伯来婴儿投喂鳄鱼的壁画前,站在鳄鱼嘴的位置,不由让人心中一凛。这种对惊悚的渲染手法,就是于东亚恐怖片也不逞多让。所以,不少评论者认为该影片更多的面向成年观众。
三、“我不认识你的神”
提到出埃及记,不得不谈的便是宗教之争,而片中兰姆西斯对摩西说出的这句话尖锐地表现出了不一样信仰之间的隔阂。
众所周知的是,早期的西方宗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要求信徒不得信仰他神是大多数宗教的基本教义,甚至在“十诫”中列于首位;但对异教徒和持与教条向左意见的人,则会受到讨伐与折磨,这在东方宗教中是鲜见的。
净空法师在谈论宗教与迷信时,表示“大千世界,七宝供养”是对佛菩萨的侮辱,佛法存在的意义在于时常挂念,提醒自我多行善事,“无量觉”,以此心态为人处世,就得到了佛法的好处。这是对当今社会的一种变相退让,退让到宗教的精神层面。而___则显然更富有侵略性,不做任何退让的同时,甚至不少教徒意图证明圣经的所有故事均与当今的科研成果无冲突;而在中世纪,教皇也是经过征伐来到达自我享乐目的的大地主一般的存在。
笔者是一名无神论者,从本部影片中,得出了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神的行动本事不是无限的。在《旧约全书创世纪》中,神的本事不可谓不大,世间万物,皆是他所创造;对摩西发怒时也提到,“你的眼耳口鼻,哪个不是我给你的”可是他给予摩西的法力似乎也让人感到无力,前面的两个甚至早到了祭祀与法老的耻笑。如果神真的无所不能,将这些受苦受难的凡人直接移走便好,何必平添杀孽呢
第二,神的思维本事不是无限的。如果神是无所不知的,那他完全能够预感到希伯来人的痛苦,进而避免之。一个解释是,这是神对人类的考验,但笔者又似乎觉得不管安排什么考验神都会事先明白结果,同时考验一群蝼蚁的意志也不像是多么趣味的事情。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公认的信仰的真空带。一方面,宗教违反了中国人的思考习惯。大多数中国人相信获得善终的条件是行善,而非对某宗教的狂热信仰,所以,一个善良的佛教徒能够升天,一个善良的道教徒能够升天,善良的无信仰人也能够升天。而诸天的神佛也大都源于凡人,释迦牟尼是自我参悟出来的,道教诸神大都是破殷商封起来的,神只可是是个人强悍到必须程度后的境界。第二,宗教信仰,尤其是___信仰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___要求只拜耶稣,不拜其它任何人或神,这与热衷拜祭先祖的中国儒家思想背道而驰。中国人乐于兼容并包,而见寺就进见佛就拜,看似全信,其实是都不信。第三,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也不利于政府的统治,因为这会导致教会的权力高于皇帝,因而招致反对。在中国的传教历史上,有过不少教会攻击寺庙和道观的先例,都被镇压了。
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根据《旧约全书出埃及记》改编的这部电影《埃及王子》,不失为一部精彩之作。其剧本跌宕起伏,以摩西的人生经历(明线)以及希伯来人的命运(暗线)为主线,穿插着亲情的眷恋,民族宗教的摩擦,感人至深;其场景大开大阖,既长于描绘恢弘的气势,又能够于细处抓住观众的心理,带给我们多方面的震撼,完美地诠释了一位解救他子民的天主的成长历程。
【第3篇】初中生埃及艳后电影观后感
埃及艳后电影观后感1
埃及艳后场面极度宏大,而且全部实景拍摄。
作为五、六十年代好莱坞巨片风潮的产物,《埃及艳后》的拍摄过程可谓是极其奢华。由于当时没有先进的计算机数码技术,而制作人又一定要追求最真实的效果,结果导致进行大规模的布景修建。例如片中的著名场景,埃及艳后访问罗马的进城仪式,场面雄伟壮观,街道和城门都是用真正的建筑材料搭建,以至于有人说《埃及艳后》剧组打算重建一个罗马城。
然而投入和产出并不总是成正比,《埃及艳后》成为电影史上最赔本的影片,而它的失败也为福克斯公司最后的破产种下祸根。当然也有人从中获益,该片的两位主演,好莱坞女明星伊丽莎白-泰勒和英国影星里查-波顿就在拍片过程里假戏真做,演出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这也被当时大小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埃及艳后》是好莱坞电影史上投资最大同时也赔得最惨的一部古装巨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我们很难相信传唱不绝的经典影片《埃及艳后》竟然是当年的票房毒药。不过本片却成全了理查德.伯顿与伊丽莎白.泰勒的世纪恋情,但却害得拍摄此片的二十世纪福斯公司几乎破产。不过《埃及艳后》的确以惊人气魄重现了古罗马时代一段波涛壮阔的历史,导演约瑟夫.l.曼凯维奇驾驭大场面的功力还是不简单。影片描述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克莱奥帕特拉为了政治目的跟罗马帝国的凯撒联姻,后来她却跟罗以大将马克安东尼产生了暴风雨般的爱情。这个三角关系的刻划因外部景观的卖弄而相对显得不够深入,但片中几场战役和女王入城的场面则使人叹为观止。
埃及艳后─太阳神之女,一个史上最有名的女人!文艺复兴时代的诗人视她为为爱殉情的女英雌,而画家则以裸胸皇后的形象来诠释她,究竟她的真面目是什么?然而自喻为埃及伊西斯女神的她,其实并非埃及人,而是希腊人,一个与埃及毫无血缘关系的希腊人又是如何成为埃及著名的象征?
这一个谜样的女人留予后人无限的想像空间,想像她的美,想像它如何让两个罗马帝国的将领,心甘情愿为她所俘掳...
埃及艳后(cleopatra)生于公元前69年,出生在有许多美丽庙宇及宫殿的城市-亚历山卓,亚历山卓混合了埃及、希腊和罗马文明,是埃及文化的绿洲。是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当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了一个领土空前广阔的帝国时,将埃及给了自己的一个将军——托勒密,《托勒密》随即建立起了埃及历史上的托勒密王朝。而《克丽奥佩脱拉》是《托勒密•奥雷特》国王的长女。当代的埃及女性拥有自主权,个人色彩浓,并富有自信,埃及艳后就是个佼佼者。
在其父亲安排下,《克丽奥佩脱拉》按照习俗于她的异母弟弟(后来的托勒密十三世)结为夫妇,并由他们二人共同掌权。野心极大的《克丽奥佩脱拉》想进一步获得更大的权利,但是当时两位大臣《波希纽斯》和《奥克奇维安》联合起来对付她,将她赶到叙利亚,她在那里筹集军队,准备以武力争夺埃及王位。
此时,凯撒追击《庞培》到了埃及,《托勒密十三世》将《庞培》杀害,把他的头颅献给了凯撒,以此来讨他的欢心,想利用凯撒来除去他的姐姐《克丽奥佩脱拉》。但是这一举动并没有让他获得凯撒的好感。而《克丽奥佩脱拉》也想藉此机会利用凯撒助她夺得王位,就命自己的属下装扮成一个商人,将她包在毯子中,经过宫殿下的水道,然后再到凯撒房间。商人到凯撒住处求见凯撒时,她就从毯子里面出来,与凯撒见了面。她会多国语文,口才亦甚佳,更遑论其壮大的雄心,这些都可以说是吸引凯撒的因子,因为她完全与当时罗马的女人不同,她有自信,有野心也有计划,想要一夺政权,领导埃及走向更富庶的境地。
凯撒决定帮她夺回王位。托勒密十三世被废黜,凯撒命《克丽奥佩脱拉》的弟弟《托勒密十四世》和她共同执政。
随后,《波希纽斯》发动叛乱,叛乱失败后被杀,《托勒密十四世》在逃亡的时候也命丧黄泉。凯撒征服了埃及,但却没有把埃及化入罗马的领土。从此,《克丽奥佩脱拉》与凯撒生活在一起,并有了一个儿子,名叫《凯撒利恩》,意思是「小凯撒」。同时,凯撒恢复了《克丽奥佩脱拉》的王位。
公元前44年,凯撒遇刺身亡。《克丽奥佩脱拉》凄凉地从罗马逃回了埃及。《克丽奥佩脱拉》在失去凯撒后并没有时间悲伤,她匆匆由罗马回国。回国后她致力改善当时腐败且逐渐贫穷的埃及,并积极开拓贸易路线。
此时在罗马,凯撒的养子《屋大维》及属下《马克•安东尼》平定了罗马的动乱,两人划分了势力范围。《屋大维》统治西部,《安东尼》则统治东部。安东尼在攻打安息时传讯《克丽奥佩脱拉》到土耳其的塔尔苏斯与他会面,希望获得埃及的财富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
《克丽奥佩脱拉》没有回应,她按照自己的步伐,乘坐金碧辉煌的皇室座船到塔尔苏斯。
他们有实质上的吸引,她需要他来壮大埃及,支持她的儿子;他则需要埃及支持他的军队,但是在回到亚历山卓,他们已是俪影双双。不过在他赴战场时,《克丽奥佩脱拉》为他产下一对双胞胎,后来却听说他娶了屋大维的姐妹,当时《克丽奥佩脱拉》29岁。
但他还是爱着《克丽奥佩脱拉》,三年后安东尼又回到她身边,当他回到东部,在抵抗帕提亚人的远征途中,召见《克丽奥佩脱拉》并和她结了婚。屋大维狂怒,公然的向《克丽奥佩脱拉》宣战。安东尼为了展现诚意的举动,把整个阿拉伯半岛、塞浦路斯的铜矿、西奈半岛的绿松石、亚美尼亚、北非田地与腓尼基的重要港口都送给她,同时也激怒了罗马人,他们认为埃及没有资格拥有他们用血汗打回的江山。
随后就发生了西元前31年著名的亚克兴战役。
《安东尼》和《克丽奥佩脱拉》调遣了500艘战船。屋大维将这些战船堵在了希腊的西海岸,《安东尼》跟随《克丽奥佩脱拉》突破封锁趁机逃跑,但他的船队却全军覆没。
第二年屋大维到达亚历山大,又一次击败安东尼。《克丽奥佩脱拉》躲进了她为自已建造的陵墓中避难。安东尼以为《克丽奥佩脱拉》已为他死,于是用真正的罗马方式拔剑自杀。
不久信使到达,告之《克丽奥佩脱拉》拉仍旧活着。临终之前他坚持要人把他带到《克丽奥佩脱拉》那里并死在她的怀中。
屋大维到了埃及后,《克丽奥佩脱拉》已将自己锁在墓中,屋大维怕她自杀,送进墓中的每样东西都经过检查,却还是输给了《克丽奥佩脱拉》。
她利用无花果藏了眼镜蛇,在穿戴最适合她的衣装后,让蛇吻而死。她死得有尊严,免去了被带回罗马游行的耻辱。她所遗下安东尼的双胞胎,被送往罗马,消失在历史中;而凯撒的儿子《凯撒瑞恩》则成为屋大维的禁脔,后来被杀。
伟大的埃及帝国就此成为罗马的殖民地。
虽然日后她传奇的一生结束于蛇吻,但她始终盛名不坠。当伟大的法老王之名不复存于人们的记忆中时,埃及艳后的名字“克丽奥佩脱拉“,却在世人的心中历久不衰。
埃及艳后电影观后感2
大学里看了这书,闲在才看了电影。好好看好好看
真心喜欢这个女人。强势的气势,端起来的架势,自信,骄傲,为达目的,绝不善罢甘休。好想成为这样的女人,如果她能把安东尼那段感情也能割舍,真心完美了。
假如女的有强烈的欲望,千万不要和扶不起的阿斗在一起。她是,我前一端也是。冲突太强烈,两败俱伤。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是凯撒,况且连凯撒都无法做到。她最后才清醒,说:再也没有一个凯撒可以依靠了。
电影虽然很长很长,但毕竟是历史。可以想象出一个女子迷恋一个强势而且有权有威望的男人,但是由于她肩负的责任,也不难想象出她是有目的的爬上凯撒的床,生下凯撒的儿子。突然感觉有点像那些像爬富二代床的那帮女的。。。但是女的有能力,有智商,我完全不讨厌为了未来爬上对方床的。
后期比较纠结。我没想到她爱的竟然是安东尼,开始还以为是没办法的救命稻草而已。我觉得以后,假如我已经意识到是阿斗,千万要割舍。别再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不然我自己的生活也就扶不起了。
真心是要向cleopatra学习的。虽然有点过分,但是能连凯撒也迷倒,顺着她的思路走。真是厉害。现在的男的,为了自己,女人随便丢。cleopatra厉害,把人迷的团团转。
我觉得以后假如我又在感情里迷失,就要看看这个电影,找到自己的角色,坚决不能太顺从对方。感情太不牢靠了,何来金钱权利好控制。
电影非常棒。颜色,搭配,衣着,艺术品。真是美轮美奂。极度怀疑,是不是古文明的国家,在繁荣期都是极度注意美感的。还有泰勒的身材,那个胸那个腰。看的振奋。果断是以后激励自己的绝佳电影。
不明白imdb给这电影的评分怎么只有6.8。63年的作品,如此精致经典,现在拍个出来看看?讨厌科幻片。
大爱这部片子。虽然里面的男的刚好都不是我的菜。
埃及艳后电影观后感3
亚克兴海战,影视剧和纪录片总有各种给女王洗地和推卸责任的各种解释,昨晚在b站看《埃及艳后》的时候弹幕里出现了大量骂安东尼是垃圾懦夫渣男配不上女王之类的言词,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以下内容基于史料而非剧情。 没错,安东尼的确是昏庸作死负主要责任,但能说这场海战的失败女王没有一点责任吗? 如果不是女王坚持要海战,贿赂安东尼的手下,逼走安东尼的朋友,再三劝说安东尼弃用自己强大的陆军,而在不擅长的海上用不适合的战舰,在缺少熟练水手和正规海军的硬件劣势下与海战天才阿格里帕对敌,安东尼会在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吗?
当然,既然肯定会失败,那么能不能不要以那么令人蒙羞,毁掉一世英名的耻辱方式战败呢? 战前安东尼部署军队的时候一个百夫长对他呼喊,“您为什么不信任我们身上百战的伤疤,而把希望寄托在一堆烂木头上呢?” 一生善于雄辩的安东尼在听完这句话之后的反应竟然是无言以对,只用眼神和手势示意对方听从他的命令,然后离去。也许在大战之前,他就知道自己是错的吧,然而为了取悦女王,他已然放弃了理智,开始听天由命放飞自我了。 女王坚持要海战,无非是想要显示自己的存在感,证明自己的价值,炫耀埃及的威风,以便把安东尼牢牢地捏在自己的手掌心儿里,来实现她的儿子继承王位,共治埃及罗马的雄心壮志。她已经让安东尼在遗嘱里把半个罗马都送给埃及了,然而她还是觉得缺乏安全感,所以她要操控安东尼和屋大维的决战。 具体过程就不说了,就说说女王为什么突然撤退。 影视剧和纪录片里的洗地主要是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女王以为安东尼已经战死了所以她只能回去保护她的埃及。 这个说法根本不见于史学家的著作。而在史料里,战事处于最残酷的胶着状态,安东尼只是初露颓势。然而第一次亲眼目睹血肉横飞,浓烟滚滚,惨叫震天的残酷战场,女王作为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女人,胆怯了。 她根本不和安东尼联系,也没有冷静地从容撤退,而是冒冒失失地带着埃及的船队从安东尼船队的阵列里冲出,破坏了原本安东尼再三命令要保持住,听指挥才能行动的阵型,导致他的船队措手不及,开始陷入失败的泥潭。 第二种洗地则是说安东尼在战前就决定借着主力和屋大维主力接战的机会掩护后方的女王船队撤退,自己负责断后,一前一后撤离战场。 这种说法更是经不起推敲。如果真是战略撤退,那么女王船队为什么要冲坏安东尼船队的阵型?
安东尼看到女王离开的时候为什么会突然失魂落魄,抛弃自己的军队,放弃一切,只紧紧地追随女王的旗舰而去? 安东尼登上女王的旗舰之后,一直不肯和女王说一句话,见一次面,只一个人捂着脸坐在船尾,粒米未进地坐了三天三夜。 他明知道陆地上还有他的十几个军团原地待命,等着他的指挥,那还是他剩下的最后一个翻盘的机会。然而他从始至终也没有下达任何命令,完全放弃了最后的机会。甚至在海上的残兵败将和他的朋友们坐船赶上女王旗舰时,他把一船的金银物资都分给了他们,叫他们各自散去,不用再追随他了。
可以说,在他眼里爱人对他的背弃,是比失败甚至是死亡更可怕的东西。为了紧紧追随爱人不被抛下,他抛下了自己的一切。 从他的这些反应看来,说女王的逃离是两人事先约定好的撤退,是多么的不值一驳。 即便如此的愤怒和痛苦,他也始终不肯开口责怪女王一句。在躲着女王三个月后,他最终还是释然了,失去一切,输的不能再输,不如在女王的怀里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温馨时光。 爱情让他如此昏庸,如此堕落,如此颓废。然而在屋大维军一路进发向亚历山卓的时候,他还怀有自己一贯的天真,写信给屋大维,想用自己的死来保全女王的生命。自然,被
屋大维拒绝了。 然后天真还在持续,众叛亲离,穷途末路的时候,安东尼最后又被女王骗了,还被骗的自杀。他说,女王的死让他失去了活在世上的最后一个理由。 随后又得知女王根本没死,是故意骗他的。这个时候的他连一丝愤怒和怨恨也不再有了,有的只是可以看到女王还活着的喜悦。 他最后对女王说:“请多回忆我们在一起度过的那些快乐日子,为那些美好的时光而高兴。不要因为我遭遇厄运落到如此下场而怜悯,毕竟我曾经辉煌过。即使最后的结局也是死得其所,作为一个罗马人最后被另一个罗马人打败而已。”(出自《希腊罗马名人传第21篇》) 安东尼并没有对不起女王,所以女王的粉丝们,还是对他稍稍宽容一点吧,毕竟他只是个因为爱着女王而倾尽所有,葬送一世荣光的可怜虫。少骂两句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凯撒,都能当奥古斯都的。
埃及艳后电影观后感4
这部电影本身就很有噱头,又极富传奇历史,多少年后它也依旧会是经典。如果问历史上哪部影片投资最高,可能会有好几个回答:《泰坦尼克号》、《珍珠港》、《阿凡达》……实际上从经济学角度来看,1963年花费了4000万美元的《埃及艳后》换算成今日的金额,才是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部巨作。可惜的是,也是好莱坞电影史上赔得最惨的一部。为何?我寻不到资料。
剧组几乎重建了一个罗马,如果放在今天,估计会全是特技,但在那个年代,特技给不了的反倒促成了场景的高度还原,影片时长整整4小时,却值得让人细细地回味一遍又一遍,金殿、服装、饰品、装饰等,在埃及艳后、凯撒、安东尼、屋大维这些历史名人和传奇故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女主角,其实我也正是冲着泰勒而来,看完后的感受是,一种很美的感觉,但只是感觉,她本人作这种装扮真的不如清纯扮相那么美,但身材比梦露还性感。现实中,老年的泰勒却毁了无数人的梦,美人不再,令人惋惜。
我总是深深同情和理解身处这种环境中的女人。我也相信,她带有政治目的的诱惑中还是有爱情成分的。命运让她站在一个不能退缩的高度,下不来,只能拼命支撑着自己,然而女人相对男人来说始终是弱者,再强大还是需要男人的力量,女人更多靠的是智慧和美貌,来赢得力量。她是应该得到埃及人民的爱戴与尊重的,是她用自己换来国家的安定和庇护,一个女人的力量你说又是有多伟大。
对埃及这个文明古国我是抱有很大向往的,同时又有一种畏惧,都说天蝎座最适合去旅行的国家是埃及,因为都有神秘的属性,不过埃及的签证会不会比欧洲还难办呢,线路也少很多啊。
埃及艳后电影观后感5
这是一位神奇的女子,她可以靠自己惊艳的外表折服罗马每位王公大臣,又可以靠自己的政治手腕轻易地将罗马历任首领玩弄于鼓掌之间。她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却保卫着整个埃及人民的安全。执政22年,埃及因为有她,国富民安,安定和谐,她就是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
由于政治权利的争夺,她被放逐沙漠,一袭毛毯,一个忠实的奴仆,让她胆敢直接去找叱咤风云的凯撒谈条件;凯撒遇刺,她淡然领着他俩的孩子回到埃及,并相信,罗马必然需要埃及的支持。她太理智,太聪明,太坚强,以至于我们甚至忘了这仅仅是个普通的女子。
安东尼一死,她完全失去了政治支柱。屋大维为了显示自己的神威竟要把这样一个骄傲的女子带去游街。她书写的历史在这里戛然而止。
有人说,她是自杀,被早已准备好的毒蛇咬死。不过这种说法有些说不过去,仅仅几分钟的路程,为何在屋大维赶到现场的时候她就香消玉殒了?
埃及还需要她保一方平安,她的儿子们也需要母亲的鼎力扶持。她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有太多的雄心壮志还未来得及实现,不会为了一次小小的失败而放弃自己的宏愿。
虽然电影里,艳丽的女王是身心俱疲,决心追随爱人而去,但为何当第一次以为安东尼战死时不是率军冒死一搏,而是回到儿子和埃及人民身边保卫他们的平安?从前可以淡然放下爱人去保卫自己的儿子与祖国,而在国家存亡之际选择自尽,将年幼的儿子和全国的子民交给用心险恶的屋大维,这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我宁愿相信,是屋大维认为自己无法抗拒这样美丽的奇女子,更无法在政治上与她一决高下,出于对权力掌控的欲望,而不得已杀掉这个自己都心生钦佩的女子。
埃及艳后,一个真实的神话,一个真正的女王。
【第4篇】埃及王子观后感
埃及王子观后感
埃及王子观后感
今天课上看了一部新电影《埃及王子》非常喜欢,这部影片取材非常宏大,但其制作又非常细腻,每个人的情感经历都显得朴实厚重。神奇的建筑,狮身人面像,古老的壁画,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也越来越被它所吸引。
在壮丽却尽显压抑的音乐声中,动画拉开了帷幕。一片黄沙的暖色中,奴隶们忍受着鞭笞像牲口一般在烈日下劳作,让人感受不到暖意。这就是埃及人奴役希伯来人的年代。奴隶人口激增,法老(国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了最残酷的压制方式——下令将所有希伯来的男婴喂鳄鱼。一位勇敢的母亲躲避了埃及士兵将孩子装在箱中并将其放入河中,送出来自己的希望。上天怜爱,河水将箱子送到了埃及公主处,公主见到可爱的孩子不忍抛弃,从此,这个孩子与他的兄长兰姆西斯快乐的在皇宫中成长,成为了桀骜不驯的埃及王子——摩西。
一个偶然的机会,摩西的姐姐告知他的真正身份!摩西不能忍受真实身世与现状的折磨,逃离了埃及来到了米甸地过起了平凡的生活。老法老去世后,兰姆西斯继承王位,剥削更加严厉,奴隶的日子更加艰难。神听到他的子民的呼唤,授神力与摩西,派他拯救希伯来人到应许之地!
摩西从不相信自己是希伯来人到拯救自己族人这段时间,他挣扎过、逃避过,但是看着自己的族人受苦时,他站起来了,舍弃了过去的一切的荣耀,昔日的摩西王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神的使者摩西!它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灾难,而目的只有一个:let my people go !蝗灾、火灾、血河、满天陨石的灾难降临了。可法老根本不为所动,他太迷恋于权力了,也太不了解犹太人生存的苦难了。终于,神发动了最后一次灾难:大屠杀。一夜之间,死伤无数。望着自己的儿子的尸体,法老不得不妥协了。
电影到最后,是我最喜欢看的地方,摩西带领着二三百万以色列人浩浩荡荡到了红海边,后面却是法老心刚硬,又率领特选的战车来阻止以色列人。这样,神迹又一次显现。动画生动的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以至于每次看都特别震撼。
影片在温馨愉快的音乐中结束,意境悠远深长„„
影片中摩西与兰姆西斯对话失败后,法老加重了对他们的剥削。身为奴隶的希伯来人对摩西心怀不满。这不能怨可怜的希伯来人。他们的命运一出身就已经被决定将一生为奴隶,无休止的与泥浆为伴直至终老。在无望中,乍现的希望转瞬便化作更深的绝望。 在如此情况下,摩西克服自己的不自信,向希伯来人说“法老的权利很大,他一句话就能夺走你们的食物、夺走你们的家、自由、你们的儿女,法老可以夺走你们的生命,可是有一样东西他夺不走,你们的信仰。相信神,你们就会看到神的法力。”激起希伯来人的斗志。他这样的坚定的信仰无疑给了这些苦难中的人民一点希望,当生活让你饱受艰辛,当你觉得无助,请向神祷告,它会来到你的身边为你祈福,因为你是它的子民。因为有这样的坚定的信仰,最终摩西斯带着他的人民离开了埃及,到达了神所赐于的那块土地,一个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只要相信神明,就会有奇迹出现,希望虽然渺茫,但生命力却十分顽强,只要有信心,就会创造奇迹。”
尽管不能对作者创造的那种意境感同身受,但我还是被本片所表达出的那种对自由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所感动!希望虽然渺茫,但生命力却十分顽强,只要有信心,就会创造奇迹。”在那样一个充满了奴役和压迫的时代,这样的信仰是他们唯一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他们活着的希望。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我总是被信仰的力量所感动。
作为年轻人,我们更需要有信仰!也不枉费那厚重的期望、这美丽的青春。
埃及王子观后感
《埃及王子》是美国著名电影制作公司“梦工厂”耗资一亿美元,花费四年时间精心制作的一部关于宗教题材的动画片作品,制作过程中动用了现代动画高科技技术,聘请了来自35个国家的350名首席画师、动画师及技术师参与制作,360多位宗教领袖参与指导,可谓幕後制作阵容庞大,而且由当红影星韦基马及赖夫韦恩斯配音,乐坛两大天后惠特尼休斯顿和玛利亚凯莉演唱主题曲,上映后即引起众人的关注。《纽约时报》评之为:“圣经史诗”,该片的圣经文化顾问指出:“旧约中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摆脱奴役,走出埃及的记载实际上已成为西方文明的奠基石。这一历史深深影响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神学的形成.”
多年以前,埃及法老下令要淹死所有的希伯来男婴。一位绝望的母亲把她的儿子放进篮子里顺河水漂走。孩子被埃及王后捡到并抚养成为埃及王子,名叫摩西。他和兄长雷明西斯一起幸福快乐的长大。当摩西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一切发生了改变。
该片以《圣经》旧约中‘出埃及记’的故事为创作蓝本,但是影片在制作过程中并未因循守旧地照搬原著,其中也作了一些较大的改动,其中最大的一处便是把圣经中摩西与法老兰姆西斯之间的冲突改成了一段兄弟恩怨,只是双方各为其主罢了。在片中摩西与兰姆西斯始终都是肝胆相照的好兄弟,即使双方的立场逆转之后,两人仍是彼此关心,这使影片变得更加人性化。摩西从奴隶到王子再到传教士的.传奇故事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人们赞颂着摩西对耶和华(上帝)的忠诚和他对和平、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本片以动画片的形式生动地演绎了这个被称作西方世界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故事。
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动用了最先进的电脑动画而且还有数百位历史及宗教学者为本片担任顾问,有方·基墨和桑德拉·布洛克等好莱坞当红影星的幕后配音,更有乐坛中的两大天后玛莉亚.凯莉和惠特尼·休斯顿为该片演唱主题曲。这部被影评人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动画片极有可能打破卡通片未曾染指过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历史。
梦工厂为了带来一新耳目的视听场面,《埃及王子》动用了来自35个国家的350名首席画师、动画师及技术师,耗资近一亿美元历时四年才炮制出来。美术指导亲自去埃及取景,以求更忠实的呈现古埃及风貌。
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效,总计在1192个镜头中,有1180个是由电脑加工而成,可谓将当时的电脑特效发挥至极致:清凉的尼罗河,瑰丽的夕阳及摩西分红海,几乎都是由电脑完成的。摩西分开红海那一段,虽然只有短短7分钟,但是由16位画师花上3年心血,经历318000个电脑制作小时完成。这是动画中首次出现超高真实度的水。据说当完成分红海这个镜头时,由于海水过于真实,动画师们不得不又将其改得稍假一些,以求与其它画面更加和谐。
这是一部彻底将严肃的宗教信仰化身成寓教于乐题材的动画作品,音乐的制作更是近十年动画音乐的绝佳典范,从动画惯用的百老汇音乐剧语法,配合故事题材背景的中东乐音、希伯来民谣,到史诗剧情片才会有的华丽大气魄,透过hans zimmer电子合成器与交响乐一番巧思铺排后,就会融合、互动、串联成一种壮阔格局,抑或是抓住中东音乐悠扬旋律里的思古幽情,挟浓烈情感凝聚成雷霆气势,加上《风中奇缘》词曲创作家stephen schwartz精简切中信仰、意志力的动人歌词,还有米歇尔.菲佛、以色列歌后ofra haza参与原声大碟的演唱,更听见中东音乐与百老汇音乐联姻而成的戏剧情感张力。zimmer除了将世界音乐与管弦交响乐互通情感声息外,兼具灵魂福音与世界音乐的合声也烘托出人声与弦乐相互带动的丰沛情感;信念就在多层次的情感攀升中,燃烧出撼动人心的力量。
宗教传说和神话色彩掩盖了脸谱化的缺陷,人物性格被善恶、美丑的概念所取代。影片最值得一看的是它那令人瞠目的恢宏画面,从建造金字塔,到大漠风光,很多镜头和角度都具视觉冲击力。
影片中提到的以色列的人希望之乡: tha promise land 在《旧约》里是上帝许诺给亚伯拉罕的后代的“流奶流蜜的福地”,即圣经中的迦南,由巴勒斯坦或其位于约旦河和地中海之间的部分组成的一个古代地区。按旧约全书,这里被认为属于“应许之地”。在西方文化中,福地是一个隐喻, 指人盼望已久的地方,在那里可获得充分的幸福和满足。如:早期的美国清教徒曾把北美洲称作上帝给予他们的“应许之地”。
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个。他是犹太人中最高的领袖,他是战士、政治家、诗人、道德家、史家、希伯来人的立法者。出生于希伯来人的家庭,在埃及法老屠杀希伯来男婴是时被家人放在蒲苇筐中,藏在尼罗河边的芦苇里。后被法老的公主发现收养,成为埃及王子。他曾亲自和上帝接谈,受他的启示,领导希伯来民族从埃及迁徙到巴勒斯坦(palestine),解脱他们的奴隶生活。他经过红海的时候,水也没有了,渡海如履平地;他途遇高山,高山让出一条大路。《圣经》上的记载和种种传说都把摩西当作是人类中最受神的恩宠的先知。
《埃及王子》中出现的犹太人盛大的节日,逾越节,犹太人的逾越节开始於尼散月十四日,连接七天. 逾越节原本分为逾越节和除酵节,但后来犹太人将两个节期合为一个。这两个节期是关连的。逾越节是记念在离开埃及的前一夜,天使击杀埃及地所有的长子,却越过以色列人的房屋,拯救了以色列各家。除酵节是记念在埃及匆忙离开的苦境,当时甚至没时间让面酵发起来。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对圣经的简单介绍,而是深刻的触及了东西方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的根源,一神教与多神教文化的对立,对于研究东西方文化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人物刻画又体现了典型的“好莱坞”原型角色。
这部影片以信仰为主旨,信仰构成了一个人生命质量的支柱,希望为生命形式增色添彩,爱就存在于生命传承的历史长河之中。坚守信仰,怀抱希望,承载一颗爱的心,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创造美得真谛,以不致迷失方向。
【第5篇】埃及王子中小学生观后感5篇
埃及王子中小学生观后感(1)
在刚开始播放《埃及王子》这部动画时,我对它并没有个性的印象,也没有过多的兴趣,可能是因为我对埃及的历史了解得不深吧。对于埃及,我仅仅明白有一个十分有名的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
但在之后,《埃及王子》却以它高超的动画技术和动听的音乐渐渐吸引住我的目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逼真的狮身人面像、波涛汹涌的海洋和摩西的母亲在用篮子把儿子送走时,所唱的那一首优美的歌。歌中饱含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恋恋不舍于对儿子未来的期望与祝福。
当然,《埃及王子》中并没有缺少梦工厂动画中惯用的搞笑情节。在沙漠中,骆驼把摩西的头发当做食草,结果把被埋在沙里的摩西拖了出来;红海分开时,在两侧构成了两堵高高的水墙,透过一侧的水墙,观众看到一条遨游的大鱼……这些景象在我的脑海里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影片里的人物形象虽然并不像有些动漫里的人物唯美,却很逼真,人物的性格也十分鲜明。
埃及王子——摩西,在开始爱恶作剧,并没有太多的职责感。在他了解到自我的身世后,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奉了神的旨意,最终带领希伯来人走向了自由幸福的道路。
而他的哥哥,兰姆西斯(拉美西斯二世)却有着身为储君应有的职责,每当摩西给兰姆西斯惹下麻烦时,每当兰姆西斯烦恼时,摩西会帮兰姆西斯解围。因此,兰姆西斯和摩西的关系十分要好。但两个人却都有着自我的职责,于是生命的轨迹背道而驰。在兄弟俩的感情破裂时,我也为他们而感到惋惜。
埃及王子中小学生观后感(2)
这天我看了老师给我们推荐的电影——《埃及王子》。
电影资料:很久以前,在法老王治理的埃及,因为希伯来人太多,法老担心奴隶会影响其统治,就下命令把希伯来人生下的男孩全部投到河里喂鳄鱼,有个孩子他的母亲带着他逃走了他的母亲为了让她生存下去把他放在尼罗河中漂流。
他飘到了埃及里正在散步的王后身边。王后十分喜欢这个孩子而且他也不忍心再把孩子抛弃掉,并把它取名摩西。从此摩西和王子拉美西斯生活在一齐。一
次巧然的偶遇,长大的摩西和他的姐姐相见姐姐把她的真实身份和那件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摩西听了这件事以后,有一次他把人打死了,于是就不分昼夜的逃跑,逃着逃着,就不知不觉来到了米甸那里有许多好人,于是就在那里居住了下来不久,拉美西斯二世当上了法老王。摩西本以为拉美西斯二世会让那些西伯来人好过一些,可状况更加严重,摩西在希伯来妊娠的指示下,他去劝告拉美西斯二世,并被神赐予了能量,让那些西伯来人走出埃及。在经过一翻苦难之后,希伯来人被摩西救了出来。
观后感:我觉得埃及人十分可恶,那人们的生命开玩笑,把小孩子投到河中,还让人们当奴隶,并暴打他们。我觉得他们就应和睦相处。摩西是个好孩子,能不惜自我的生命救人们。
看完以后,我明白我们以后不要以为自我是最强的,我们还要谦虚,多多关照别人。
埃及王子中小学生观后感(3)
电影,是一个个的故事,感人、悲伤、欢乐、愤怒,都浓缩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透过电影,人们建立起一座座心的桥梁,分享那些相同的情感、相似的想法。也许就是如此,电影被人们深爱。我,爱看电影。
记得那堂历史课,教师跟我们分享了她最爱的一部电影──埃及王子。这部片,也随着影像一幕幕的发展,变成了我的最爱。这部片改自出埃及记,电影中描述一位原以为自我是埃及王子的希伯莱人──摩西,带领族人走出埃及、拥抱自由的感人故事。电影的一开场,炎热的太阳、繁星的劳动,不管是老的、小的、强壮的、虚弱的,每一个希伯莱人都在辛苦地建造金字塔,用他们生命微弱的气息唱出内心的绝望、痛苦和信仰。才看到这,我的泪水已伴着他们的汗水留下。
跟随着摩西,我震惊、痛苦、悲伤又重新找到了期望,少了宗教的色彩,多了感动的音符。每一首歌、主角之间的牵绊、矛盾、冲突和他们对于自我信仰的坚定都使我动容。整场电影,悲伤的泪、喜悦的泪、满足的泪、感动的泪占据了我的眼和我的心。当摩西和他的族人最终到达那流着奶与蜜的土地后,除了感动和欢乐,我的心浸在知足和感恩中,更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感触。
“人生中的痛苦和欢乐没有什么,而是你将它化成为什么。”电影中有个人对摩西这么说。也许,今日一切是那么不顺、那么灰暗;但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能够继续相信、相信期望,那,是别人怎样也剥夺不走的!这场电影,让我重新认识历史、认识生命、认识期望。
埃及王子中小学生观后感(4)
埃及是一个奴隶制社会,但不是人人都是奴隶,仅有与埃及人不一样的希伯来人才来当奴隶,做苦工。
那时候,希伯来人数量暴涨,法老王感觉有点恐慌,害怕奴隶推翻政权,所以就让士兵把刚出生的希伯来人统统杀掉。而主人公摩西却被母亲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流,最终被埃及王后见到了,她收留了他,他的姐姐看到了这一切,相信苦难总会结束,摩西会来解放他们。
摩西想一个埃及王子一样的成长着。当他成年后,除了王后国王和他的姐姐,没有人明白他是希伯来人,而养父母细心的照料他,让他也忘却了从前的记忆。他的哥哥兰姆西斯也不明白真相,与他玩得很开心。
有一天,他的姐姐竟然遇到了他,千方百计的唤醒他的记忆,但他只保留着母亲唱催眠曲的记忆。这一个小小的回忆在他眼前重现。他承受不了真相的打击,离开了埃及。加入了米甸人的部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神灵耶和华,命令他使用它的神迹解放希伯来人。这是莱姆西斯已经成为法老,他不一样意放走奴隶,于是,灾祸不断降临到埃及。莱姆西斯最终没办法,只得把他们都放走了。神把大海劈开,让他们到达了新的大陆。
该片以圣经旧约中“出埃及记”为故事蓝本,用音乐电影形式演绎。其中的歌曲动听,紧扣故事情节,让人能更加深入到电影中去,或是与电影发生同化。虽然整部电影对原故事的修改甚多,可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回到了电影出发的原点。教育人们:他人永远不能长久拥有我们;要勇于追求自由,坚持自我的信仰。
埃及王子中小学生观后感(5)
埃及王子这部电影是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而改编成的,这是梦工厂制作的电影。一共获得了两个奖:奥斯卡音乐奖和金球奖。虽然只有两个奖,但这两个奖,都是“重量极”的。
我非常喜欢这部影片,它写的是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为埃及人盖金字塔。埃及王子摩西是希伯来人的儿子。当时他们被追杀,他的母亲迫不得已把他放在河里。结果,摩西被埃及皇后看到了,她就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摩西的哥哥当了法老后,摩西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独自离开了皇宫,他在山中遇到了上帝,上帝嘱咐他要照顾自己的子民,于是他成功地带领西伯来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的子民从此不再受人辱骂任人鞭打了。
这部影片里的音乐实在是非常好听,是名副其实的奥斯卡音乐奖。尤其是那首《when you believe》非常知名,我也非常爱听。这首歌不仅节奏优美而且音乐动听,还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比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就能做好任何事。这也是在讲述埃及王子自己的故事。“时光像夏天的鸟儿一样总是容易飞走”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不然,他就会从你的指缝中逃走。这是他们在懊悔没有珍惜时光。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部1998年的片子,为什么到现在还是这么有名?就是因为他有这个亮点,而且电影里的故事演得也很真实。所以,梦工厂从那以后才会日甚一日,把迪士尼的米老鼠比了下去。
【第6篇】埃及旅游的观后感
埃及旅游的观后感1
去年暑假,我随父母去埃及旅游,我们参观了埃及国家博物馆和吉萨金字塔群。
那天上午9点,我们来到了埃及国家博物馆。一楼大厅里陈列着许多石像,埃及导游指着一个玻璃柜里陈列着的青铜片告诉我们,这件物品的正面刻着上埃及的文字和图案,反面刻着下埃及的文字和图案,代表着上下埃及的统一。
我们上了二楼,直奔博物馆的中心——图坦卡蒙展区。图坦卡蒙法老9岁登基,19岁神秘死亡。由于他在位时间短,所以没来得及建造金字塔,只能葬于贵族墓室。即使这样,小法老的陪葬品却非常丰富。展区中央的玻璃罩里陈列着金光灿灿的法老的黄金面具。它用纯金铸成,重达17。23公斤,栩栩如生地雕刻出了法老的面部轮廓,工艺十分精细,在面具的额头部位还有一条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的眼镜蛇。如果说《蒙娜丽莎》是卢浮宫的镇宫之宝,那么黄金面具就是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展区里还有许多陪葬品,比如珍宝首饰,法老的宝座、床、金棺等,我们在这里停留了比较长的时间。
走出图坦卡蒙展区,我们又匆匆参观了王室木乃伊馆和其他展区的文物。
下午1点,我们前往开罗近郊吉萨高地参观金字塔群。这里有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胡夫金字塔,它现高136米,底座边长230多米,塔身由230万块平均重2。5吨的石头砌成。看起来十分雄伟。
我们参观了一座金字塔的内部,沿着一条又窄又矮的长长阶梯弯腰走下去就是一个墓室,里面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我们还参观了狮身人面像。它高22米,长73米,一个耳朵就有两米高。由于千年风化,它的鼻子已经化为乌有了,所以看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看。那真是令人难忘的一天!
埃及旅游的观后感2
我喜欢埃及的金字塔,喜欢她的神秘,也喜欢她那种近乎忧伤的美丽.从不肯去轻易触碰”埃及”这个话题,总觉得世间的一切喧嚣、繁闹会玷染了她泛着淡淡深沉的紫色外衣.我向往金字塔,向往那儿的一切,塔旁的白色沙漠花、送水的沙漠骆驼、络绎不绝的游人,还有举着摄像机疯狂拍照的各地记者……听着妈妈的讲诉,想象着那些不同的语言,给我印象中的金字塔披上了朦胧的轻纱.
如果仅仅以为金字塔是生命和能量的源泉,那就错了,金字塔又正以它神秘的恐怖手段,阻止人们进一步地探索.
1922年,人们发掘了公元前l8世纪去世的图坦卡蒙国王的陵墓,墓穴入口处赫然写道∶“任何盗墓者都将遭到法老的诅咒!” 科学家理所当然地蔑视“法老的诅咒”,然而厄运和灾难却一再证明法老的诅咒的效力:先是发掘的领导人之一 ——卡那公爵被蚊虫咬了一口,突然发痈去世.接着,参观者尤埃尔因落水溺死,参观者美日铁路大王因肺炎瘁死,用x光照相机给国王木乃伊拍照的新闻记者突然休克而死.另一名发掘者,肯塔博士的助手麦克、皮切尔先后去世,死因不明,皮切尔的父亲跳褛自杀,送葬汽年又压死了一名八岁儿童……
在发掘后三年零三月的时间内,先后有22名与发掘有关的人神秘地去世..胡夫金字塔上也有一段可怕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它的头上降临.” 开罗大学伊瑟门.塔亚博士认为∶木乃伊体内存在着一种曲霉细菌,感粱者导致呼吸系统发炎,皮肤上出现红斑,最后呼吸困难地死亡..美国《医学月刊》曾刊登一篇调查报告∶l00名曾经到过金字塔观光的英国游客,在末来l0年内死于癌症的,竟达40%,而且,年龄都不大.而那些胆大妄为,胆敢爬上金字塔顶的人,都很快出现昏睡现象,无一生还.最近,迈阿密贝利大学的化学教授达维多凡从金字塔中检验出衰退的幅射线,很显然,这正是英国游客致癌的主要原因.但是,金字塔外却没有.可见,金字塔的结构可以防止放射线的外泄,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最为新颖的推断∶ 金字塔是史前外星人的核废料储存所.
这一切,都证明了这可怕诅咒的真实性.但这还是无法阻止探险爱好者们对“金字塔”这个词语的好奇之心.
埃及金字塔,那忧伤的美丽.至今,还在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在风中摇曳着,那么醉人,醉人……
埃及旅游的观后感3
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你相信人在梦中能坐热气球去埃及吗?我可是梦见了这件趣事。在梦中我收拾好行李,还装上一些吃的,有生土豆,生鸡蛋、面粉。但这些还不够,令人伤脑筋的是水应该怎么办呢?我决定买二十箱水放在热气球上,反正热气球地方大着呢,我还带了钱,碰见我喜欢的东西我就买回来。忽然,我一拍脑袋,说到:“哎呀妈呀,忘带照相机了。”这么重要的东西可不能忘带,装上相机,我又带上了三个可以随意变大变小的箱子备用。可以装的,还有降落伞等等,能想到的东西我都带上了,把热气球都快装满了。
一天后,我便整装出发了,打开地图,我找到埃及,它位于非洲东部、西南是浩瀚无限的撒哈拉沙漠,在这里我照了不少的像,都十分好看,有耸立的山,叠状的山都是沙漠里风吹过出现的自然景观,在这里我看见了沙漠中的绿洲,你猜猜它是什么?是仙人掌和仙人球,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仙人掌,因为沙漠上温度高,而且常年刮大风,植物都不能适应生长,只有仙人掌不怕。不由得我喜欢上了这种植物,因为它坚强。到了晚上,高空实在是太冷了,我把自己蒙在三条被子里,才睡着。
第二天,我已到达埃及境内,那里的景色还真不错,四面环山,绿树成荫,动物成群,还有飞流直下的大瀑布。忽然,热气球没燃气了,真气人,我在迅速降落,我急忙打开降落伞,降落成功后,我去找落下的热气球,用变大变小的箱子把剩下的小物品装起来,开始了埃及之游。我走了一中午,最后累的都爬着前行了,终于看见神秘的金字塔,其中最为壮观的是胡夫金字塔,这座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庞然大物已经有4700年的历史,由230万块重达2。5吨的石块在30年的时间里堆叠而成。
金字塔的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作为法老陵墓所保有的大量珍贵财宝,还因为在它身上所发现的一个个迷题。每年到春分秋日的正午,就会出现一种奇观,金字塔没有影子,到处撒放光芒,而且胡夫三座金字塔的排序刚好和猎户座摇摆三颗星的位置一致,这一奇观,吸引了世界千千万万的人来观看,多么神奇!我赶紧拿出相机照了许多的照片……。
一觉醒来,原来是在做梦,真庆幸我虽然真的没有去过埃及,可在梦里游了一趟埃及!
埃及旅游的观后感4
过了六年的小学生活,我去过很多的地方,其中令我最难忘的是去埃及游玩,这也是我第一次出国游玩。
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许多的古迹,比如最出名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看我梦寝以求的地方了!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终于到了埃及上空,从飞机上一眼望去,几乎没有绿化。更多的是沙漠,我们先去的地方是金字塔,导游对我们说,埃及的金字塔有一百余座。这是我们目前保留完整的是最高最大的三座。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有150米高,每边长度为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底面积529平方米,是由230万块石头砌成,一块石头重2。5吨。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建成,接下来是第二大是胡夫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最后是胡夫的孙子卡乌拉金字塔。
接着,我们去参观狮身人面。狮身人面,顾名思义,是一座人脸狮身的雕像,前爪前卧在沙漠上,有22米高,长57米,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原来的狮身人面像头戴皇冠,身上还有圣蛇浮雕,并留着长须,脖子围圈,但现在的鼻子已经被风化了,变成大窟窿。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埃及的博物馆,博物馆为古朴的砖红色建筑,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按照古代历史发展顺序展出,有从古国时期到公元五、六世纪的罗马统治时期的珍贵文物。
二楼展厅更是令人惊叹,这里有最受关注的图坦卡蒙法老的展示间,我亲眼目暏了法老金碧辉煌的黄金葬礼面罩,黄金棺材,黄金宝座等。而二楼西南角的木乃伊陈列室是埃及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这里安放有20余具埃及历代法老及后妃们的木乃伊。如阿斯特姆卡布的彩色木棺棺盖,高205厘米,眼睛、眉毛用珐琅镶嵌,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
我们还去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它形于二百五十万年前,其总面积约容得下整个中国本土。我们去看了他们的部落,部落简陋贫穷,交通公具以骆驼为主,埃及人很热情,用当地的食物招待我们这些远方客人。
我们还去了埃及的很多地方。总体来说,这第一次去埃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都卢克索、尼罗河它的神庙,浮雕和数不清的金字塔,就象一个谜,又夺人眼目地站在那里,散发着神秘的魅力。就这样,光阴似箭,十天多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你是不是也很想去埃及游玩呢?
埃及旅游的观后感5
埃及,是四大文明2113古国之一,有着浓厚的历史底5261蕴。这个假期,4102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探寻了这个古老1653神秘的国度。
我们参观了卡尔耐克神庙群、金字塔、埃及博物馆,游览了埃及艳后夏宫花园,撒哈拉大沙漠……
但最让我感觉震撼的还是金字塔和撒哈拉大沙漠。在一番颠簸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金字塔前,吉萨高地上并列着胡夫和他的儿子、孙子的金字塔,就是我们常见的那个画面。从四面看,金字塔都是等腰三角形,很像金字。导游讲这些经历数千年高耸入云的金字塔是用大型的石块垒成,每块重约2.5吨。以当时的能力应该建不出那么高难的建筑物,所以它们被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还有传闻说是外星人建的呢。站在宏伟壮观的金字塔前,无人不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呼呼的风声吹过耳边,在这浩瀚的沙漠中,金字塔如同一位位身经百战的巨人守护着我向往已久的撒哈拉大沙漠。
我爱埃及——喜爱他古老文明灿烂的文化,喜爱广阔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更喜爱充满神秘的金字塔。
【第7篇】关于埃及王子观后感范文5篇
埃及王子观后感1
神的思维能力不是无限的。如果神是无所不知的,那他完全可以预感到希伯来人的痛苦,进而避免之。一个解释是,这是神对人类的考验,但我又似乎觉得不管安排什么考验神都会事先知道结果,同时考验一群蝼蚁的意志也不像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公认的信仰的真空带。一方面,宗教违反了中国人的思考习惯。大多数中国人相信获得善终的条件是行善,而非对某宗教的狂热信仰,因此,一个善良的佛教徒可以升天,一个善良的道教徒可以升天,善良的无信仰人也可以升天。而诸天的神佛也大都源于凡人,释迦牟尼是自己参悟出来的,道教诸神大都是破殷商封起来的,神只不过是个人强悍到一定程度后的境界。第二,宗教信仰,尤其是基督教信仰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基督教要求只拜耶稣,不拜其它任何人或神,这与热衷拜祭先祖的中国儒家思想背道而驰。中国人乐于兼容并包,而见寺就进见佛就拜,看似全信,其实是都不信。第三,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也不利于政府的统治,因为这会导致教会的权力高于皇帝,因而招致反对。在中国的传教历史上,有过不少教会攻击寺庙和道观的先例,都被镇压了。
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根据《旧约全书•出埃及记》改编的这部电影《埃及王子》,不失为一部精彩之作。其剧本跌宕起伏,以摩西的人生经历(明线)以及希伯来人的命运(暗线)为主线,穿插着亲情的眷恋,民族宗教的摩擦,感人至深;其场景大开大阖,既长于描绘恢弘的气势,又能够于细处抓住观众的心理,带给我们多方面的震撼,完美地诠释了一位解救他子民的天主的成长历程。
埃及王子观后感2
《埃及王子》是美国著名电影制作公司“梦工厂”耗资一亿美元,花费四年时间精心制作的一部关于宗教题材的动画片作品,制作过程中动用了现代动画高科技技术,聘请了来自35个国家的350名首席画师、动画师及技术师参与制作,360多位宗教领袖参与指导,可谓幕後制作阵容庞大,而且由当红影星韦基马及赖夫韦恩斯配音,乐坛两大天后惠特尼休斯顿和玛利亚凯莉演唱主题曲,上映后即引起众人的关注。
该片以圣经《旧约全书?出埃及记》的第一章到第十四章为蓝本,讲述了圣者摩西接受神谕,带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人的残酷奴役与血腥统治的事迹。
作为一部宗教题材的电影,其中必然隐含着某些宗教思想,而这就是一部将基督“信、望、爱”三德阐释得很好的影片。“信”即信仰,指使世人应接受上帝的感召,对上帝的启示和耶稣的教诲表示信奉和遵从;“望”即希望;“爱”即慈爱、仁爱,指上帝对人之爱和人在信仰中所表现的对上帝和世人之爱。
《埃及王子》这部影片的故事背景要从希伯来人的祖先亚伯拉罕说起,亚伯拉罕杀子献祭接受了上帝的呼召,证明了对耶和华的信仰和忠诚,耶和华与他立约,称为亚伯拉罕之约:“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指示你的地方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诅咒你的,我必诅咒他。地上的万族都
要因你得福(创世纪12章1~3节)并因此得到了迦南地作为希伯来人的应许之地。神又向亚伯拉罕之子以撒和孙子雅各重申前约,神将他的约给这三位祖先,由他们传给后人。雅各偏爱约瑟,结果引起其余几个儿子嫉妒,约瑟17岁被哥哥们卖到埃及,在30岁却成为埃及的首相。约瑟40岁时,雅各与他的众子并全家,因着饥荒下到埃及。当时在位的法老,赐他们尊贵。约瑟死时对他的兄弟们说:“我要死了,但神必定看顾你们,领你们从这地上出去,到他其实所应许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约瑟叫以色列的子孙起誓说:“神必看顾你们,你们要把我的骸骨从这里搬出去。”等到约瑟死后,有一个新生的王朝起来统治埃及。因为以色列人财富甚巨,人口众多,结果招致埃及法老的残酷统治和奴役,基于对上帝的信仰,于是以色列民众向上帝呼求“带领我们到那美好的土地”并最终由摩西带领走出埃及到那应许之地迦南。
影片中摩西第一次向兰姆西斯提出“让我的人民走”的要求失败后,法老加重了对希伯来人的剥削。身为奴隶的他们一出身就已经被决定将一生为奴隶,无休止的与泥浆为伴直至终老,在无望中,乍现的希望转瞬便化作更深的绝望,在如此情况下,摩西依然鼓励希伯来人说“法老的权利很大,他一句话就能夺走你们的食物、夺走你们的家、自由、你们的儿女,法老可以夺走你们的生命,可是有一样东西他夺不走,你们的信仰。相信神,你们就会看到神的法力。”他这样的坚定的信仰无疑给了这些苦难中的人民一点希望。当生活让你饱受艰辛,当你觉得无助,请向神祷告,它会来到你的身边为你祈福,因为你是它的子民。因为有这样的坚定的信仰和希望,最终摩西带着他的人民离开了埃及,到达了神所赐于的那块土地,一个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
影片中摩西的姐姐米莉安反复地这样唱道“只要相信神明,就会有奇迹出现,希望虽然渺茫,但生命力却十分顽强,只要有信心,就会创造奇迹。”来激励自己的同胞,不要失去了希望和信仰,这也是片中的主题曲。在那样一个充满了奴役和压迫的时代,这样的信仰是他们唯一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他们活着的希望。因此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有信仰。希伯来人正是因为拥有着坚定的信仰,才能历经困苦而不倒并最终走向自由之地。有了信仰,希望就不会渺茫,希望会永远站在前方引领你向前走。
在上帝降十灾的过程中,灾难程度由轻到重,逐步教化埃及人放弃对希伯来人的残酷统治和奴役,尽量避免大灾大难,这足以体现上帝对世人的爱和仁慈。同样的,摩西在未知自己的身份之时并没有对上帝的信仰,也不关心西伯来人的处境,而在得知自己身份之后,有了对上帝的信仰,摩西开始关心自己的同胞并为民族的解放而奔走演说,这可以说是摩西的一种大爱。在出埃及、过红海的路途中,希伯来人也表现出一种对上帝的爱和互助互爱的精神。
虽然我不是基督徒,但是我却很赞许这其中体现出来的关于信仰、希望和爱的精神。信仰构成了一个人生命质量的支柱,希望为生命形式增色添彩,爱就存在于生命传承的历史长河之中。坚守信仰,怀抱希望,承载一颗爱的心,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创造美得真谛,以不致迷失方向。
埃及王子观后感3
听寂静法师开示的音频,多次提到过《埃及王子》这部电影,内心充满期待,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今天上午在梁老师引导下,参加静安学堂夏令营的师生一起观看了《埃及王子》这部影片,感触颇多。
一、《埃及王子》传递给我的精神力量
自从在今日学堂听张校长上的电影课之后,我再也没有随随便便看过电影,2年来每欣赏一部影片对于我都是种莫大的鼓舞,我把它当作丰盛的精神大餐,作为自我的奖励和学习提高的手段。每看完一部作品都会去反省和思考,试图找到电影的思维线,她要传达的精神和内涵,电影作为提高思维的工具,真的是非常棒!
《埃及王子》讲述了摩西一波三折的人生,刚出生面对种族屠杀,幸免于难,听着妈妈最后的摇篮曲在大海里开始了漂流的行程,历经挫折磨难,安然无恙,被王后抱回领养,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摩西在锦衣玉食中玩劣长大,他没有烦恼,和哥哥在王宫里为所欲为地生活;人生的转折在他遇到性情桀骜不驯的女孩西波拉,从而见到自己的姐姐,知道了自己真实的身份,但是他心有不甘,对王宫奢华权贵生活的迷恋使得他困惑,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潜意识地觉醒使得他开始去求证——证实——纠结——解脱。在这个过程中痛彻心扉……画面在那一刻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从去年到现在,这种心路历程让我在看到影片时感同身受。经历2次闭关,在漫长的那些昼夜里,我经历过人生的暗无天日——冲破迷雾——心灵释然。影片中摩西穿梭沙漠的画面映入眼帘,我的心一阵阵地紧缩,好像触碰到了什么……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风平浪静,如果说我们觉得没有经历过什么,要么就是不敢去面对害怕触碰真相,要么就是有意去屏蔽掉我们因恐惧而不愿意去探索的领域。真正勇敢的人,都是愿意去不断面对的人,去承认自己的懦弱,自己的愚痴,自己的不堪,就如看西方的人体解剖课一样,其实我们的肉体剥去皮,不就是那么真实地赤裸裸的吗?而不同于动物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有思想会思考,可以去反思去悔悟去觉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疼!会痛!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疼痛中我们才得以真正的成长,蜕变!
影片传递给我的信息就是:活着,要敢于面对自己的恐惧和懦弱,明白自己的所求,勇敢地面对,真诚地接受宇宙赐予自己的一切,美好的,丑陋的;真实的,虚假的。突然对《金刚经》中所言:“一切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有了些许的明了。
二、我有什么样的信仰
当摩西被妻子质疑:一个人势单力薄时,他坚定地表露了自己的想法:要为子民争取有未来、有梦想、有希望的自由自在人的生活;当他的恳请被法老拒绝,被自己的同胞误解、羞辱、殴打,他没有就此气馁,萎靡不振,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自己“使者”的身份。他对敢怒不敢言的奴隶们说:法老大权在握,他可以夺走你的粮食、家园、自由;夺走你的儿女;一声号令,可以夺掉你的性命;但有一件东西他想夺也夺不掉——你的信仰!你信奉上帝,上帝会施展神奇……是的!心中有信仰,就会有力量!而我的信仰是什么呢?我的心告诉我——慈悲!引用子涵同学的话:静心、教化、践行再恰当不过。
1、静心
让自己的心清清静静,做到“善护念”。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朝着目标脚踏实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外力来干扰,但自己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来排除杂念,专注于这一念。比如在打坐的时候,老师叫我们去“观息”,如果杂念太多,静坐的60分钟就会飞快而过,思绪纷飞,没有任何收获;如果能够静下来认认真真地专注于自己的呼吸,那么静坐过程中自己身体的方方面面就会明明白白,清晰可见。最近有两次我用身体验证了这一点,因为天热持续高温,每天的打坐、运动、学习、工作依旧,出现比较严重的头疼、呕吐现象,在打坐的过程中观察到身体的异样,然后理解她、接受和真诚地面对她,几乎没有经过“有形”的外力相助,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身体得到较好地调整和自愈!
2、教化
我对“教化”一词的理解就是“教导”和“化解”。而这个教化的对象首先就是我自己。我觉得自己身上有很多顽劣的东西,需要去“破相”,去接受和面对。以前做了什么不尽人意的事儿,我总是耿耿于怀,不愿意宽恕和原谅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我终于明白: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不慈悲,不友善,那么就没有能力善待其他!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给予真爱;做好自己才有资格去布施他人。
3、践行
在这个世界上,宇宙的力量是如此的神奇!让我不得不心生敬畏。自从上完二期幸福课之后,我一直有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帮助别人,成就自己”,特别是在这个夏令营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愈加发现:一个人要想帮助别人,必须先要做好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的人,让他们看到希望,有盼头。让她们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原来可以改变,又能力改变!而这个过程最为有力的见证就是自己变了,家人变了,因为改变更加幸福、和谐、美好!所以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从基础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真的非常重要,求真必须务实;大爱首要慈悲。
《埃及王子》是一部记录摩西故事的影片,摩西的事迹为千千万万的人奠定了信仰的基石。通过这部影片的观赏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推荐有缘的人陪伴自己的孩子一起看看这部非常优秀的影片!
埃及王子观后感4
今天课上看了一部新电影《埃及王子》非常喜欢,这部影片取材非常宏大,但其制作又非常细腻,每个人的情感经历都显得朴实厚重。神奇的建筑,狮身人面像,古老的壁画,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也越来越被它所吸引。
在壮丽却尽显压抑的音乐声中,动画拉开了帷幕。一片黄沙的暖色中,奴隶们忍受着鞭笞像牲口一般在烈日下劳作,让人感受不到暖意。这就是埃及人奴役希伯来人的年代。奴隶人口激增,法老(国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了最残酷的压制方式——下令将所有希伯来的男婴喂鳄鱼。一位勇敢的母亲躲避了埃及士兵将孩子装在箱中并将其放入河中,送出来自己的希望。上天怜爱,河水将箱子送到了埃及公主处,公主见到可爱的孩子不忍抛弃,从此,这个孩子与他的兄长兰姆西斯快乐的在皇宫中成长,成为了桀骜不驯的埃及王子——摩西。
一个偶然的机会,摩西的姐姐告知他的真正身份!摩西不能忍受真实身世与现状的折磨,逃离了埃及来到了米甸地过起了平凡的生活。老法老去世后,兰姆西斯继承王位,剥削更加严厉,奴隶的日子更加艰难。神听到他的子民的呼唤,授神力与摩西,派他拯救希伯来人到应许之地!摩西从不相信自己是希伯来人到拯救自己族人这段时间,他挣扎过、逃避过,但是看着自己的族人受苦时,他站起来了,舍弃了过去的一切的荣耀,昔日的摩西王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神的使者摩西!它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灾难,而目的只有一个:let my people go !蝗灾、火灾、血河、满天陨石的灾难降临了。可法老根本不为所动,他太迷恋于权力了,也太不了解犹太人生存的苦难了。终于,神发动了最后一次灾难:大屠杀。一夜之间,死伤无数。望着自己的儿子的尸体,法老不得不妥协了。
电影到最后,是我最喜欢看的地方,摩西带领着二三百万以色列人浩浩荡荡到了红海边,后面却是法老心刚硬,又率领特选的战车来阻止以色列人。这样,神迹又一次显现。动画生动的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以至于每次看都特别震撼。影片在温馨愉快的音乐中结束,意境悠远深长,影片中摩西与兰姆西斯对话失败后,法老加重了对他们的剥削。身为奴隶的希伯来人对摩西心怀不满。这不能怨可怜的希伯来人。他们的命运一出身就已经被决定将一生为奴隶,无休止的与泥浆为伴直至终老。在无望中,乍现的希望转瞬便化作更深的绝望。在如此情况下,摩西克服自己的不自信,向希伯来人说“法老的权利很大,他一句话就能夺走你们的食物、夺走你们的家、自由、你们的儿女,法老可以夺走你们的生命,可是有一样东西他夺不走,你们的信仰。相信神,你们就会看到神的法力。”激起希伯来人的斗志。他这样的坚定的信仰无疑给了这些苦难中的人民一点希望,当生活让你饱受艰辛,当你觉得无助,请向神祷告,它会来到你的身边为你祈福,因为你是它的子民。因为有这样的坚定的信仰,最终摩西斯带着他的人民离开了埃及,到达了神所赐于的那块土地,一个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只要相信神明,就会有奇迹出现,希望虽然渺茫,但生命力却十分顽强,只要有信心,就会创造奇迹。”
尽管不能对作者创造的那种意境感同身受,但我还是被本片所表达出的那种对自由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所感动!希望虽然渺茫,但生命力却十分顽强,只要有信心,就会创造奇迹。”在那样一个充满了奴役和压迫的时代,这样的信仰是他们唯一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他们活着的希望。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我总是被信仰的力量所感动。
作为年轻人,我们更需要有信仰!也不枉费那厚重的期望、这美丽的青春。
埃及王子观后感5
“由《出埃及记》改编 虽然对其进行了艺术史诗加工 但仍保持着故事原有的精神、价值与尊严 该故事是全球亿万人信仰的基础摩西的神圣事迹,在《出埃及记》中有所描述”
这是《埃及王子》的片头字幕,足以显示制作者对这部作品的尊重。摩西的故事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人们赞颂着摩西对耶和华(上帝)的忠诚和他对和平、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这部片子不仅给我们听觉视觉的感受更多的是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孩子,我唯一能留给你的就是生的希望”。母亲把新生的儿子放进摇篮里,躲过埃及人,把摇篮放进尼罗河任凭河水带到未知的地方…许多年后,已成为埃及王子的摩西了解了自己的身世,由此陷入了感情以及身世的挣扎,并为自己的族人沦为奴隶感到痛心万分,却无能为力。在上帝的启示下,他决定带领族人摆脱埃及人的统治,奔向自由的天堂。
走向自由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兰姆西斯是与摩西肝胆相照的好兄弟。影片也花了大量篇幅通过一些事情讲述了摩西和兰姆西斯之间亲密的关系。而讲述兰姆西斯继位前经常作过的一些惹怒法老的事情,使得兰姆西斯为使法老怀疑自己的能力而痛心。这就埋下他日后为使埃及祖业强大而继续伟业(继续修建金字塔,更加奴役希伯人)并且千方百计阻止摩西带走它的族人的伏笔。这对于摩西和兰姆西斯来说都是一个悲剧。可是他们的出身就注定了各自负起自己必须负的责任,一个让埃及帝国昌盛永远,一个带领他族人离开痛苦。在摩西带领他的族人离开埃及的时候,兰姆西斯是极力阻扰的,他怎可以让恢宏的金字塔建筑毁于一旦,他怎能抛弃先辈们的传统,他怎能让恢宏的祖业败在他的手下,更何况他是一国之君——昌盛的埃及帝国的首领,保家卫国是他的责任。所以,他不能让摩西带走它的族人,那些希伯来人是他建造大埃及的工具。而摩西肩负着上帝的使命。他又怎能忍心看到自己的人民祖祖辈辈忍受奴役,他又怎能忍心看到新生的婴儿被活活投入汹涌的尼罗河。一个个声音在呼唤着:“摩西带领我们挣脱奴役的枷锁,到那美丽的土地。”
“let my people go !”这是摩西对自由的呼唤,浓缩了人类的智慧与力量。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争斗,影片都为观众展现了在非常震撼的场面,色彩昏暗,展现出浓郁的宗教气质。这也与影片开头所述相吻合,表现出制片人对基督教《圣经》的尊重。当看到摩西杖分红海的时候,我内心是十分场激动的,阴郁的天空,悲壮的场景,让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信念的力量。杖在摩西之手,自由也在摩西之手。影片强调的是自由,而真正的自由原于忠诚的信念。正如米利暗和摩西的妻子所唱“即使面对千难万险,坚定的意志可以移山。精诚所至,一线希望,足以酝酿出茁壮生机。”是的,信念可以移山。记得当兰姆西斯被摩西提出要带走他的人民所激怒,而给希伯来人带来更大灾难时,亚代强烈的谴责摩西,这时摩西冷静的说:“法老可以夺走你们的一切,除了信念。”等待和希望中的人们需要一种即使在微弱也会给个人以希望的火种,这种非同寻常的火种对不同的人们来说有不同的含义,对于摩西和受苦难的希伯来人来说就是信念。在暗无天日的压迫下,这个火种虽然很微弱,或许她曾经有泯灭过,但摩西又把他重新点燃,燃烧,壮大,最终,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使希伯来人在摩西的带领下,走出埃及,获得自由。
这是一部极其认真和严肃的动画片。资料中,梦工厂曾表示,在改变这部动画片的时候尽量保持原著史诗般的风格。但这部动画片在制作过程中并非完全按原著改编,其中一个最大的改动便是把《圣经》中摩西与法老兰姆西斯之间的冲突改成了一段兄弟之间的恩怨。在这样的关系中,摩西从一个单纯的救世主变成了一个人,一个先实现了自我拯救的人,一个放弃了珠光宝气的王子生活,放弃了与法老的兄弟情谊,而选择人类的使命的人。他是那个可以从上天的视角审视世间价值的摩西,同时也是那个为自己的情感辗转反侧唉叹连连的摩西,尽管他与法老兰姆西斯的关系逆转,但他们仍然关心着彼此。所以,当希伯来人获得自由的时候,摩西是面带忧伤的。这样的变动使得故事更加人性化,才称得上丰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故事的音乐。我觉得片中优秀的音乐强烈的带动了观众的情感。本片的音乐从一开始就震撼人心,辉煌,大气,磅湃。因为故事的背景是在古埃及,其配乐吸取了非洲音乐文化的大气磅礴,既典型又突出。委婉动听的女生,粗犷的男音,舒缓与紧张,充满神秘感,加上背景音乐,有一种难以言尽的旷世的震撼。是希伯来奴隶在埃及人鞭打下建造金字塔时的男女合唱,是瘟疫发生时,摩西和兰姆西斯的对唱,都很震撼人心。作为插曲的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歌声中对信仰和希望的执著让我充满感动,激励着我上进。所以,我采取一部分内容如下:many nights we pray /with no proof anyone could hear/in our heart’s a hopeful song/we barely understood/now we are not afraid /although we know there’s much to fear /we are moving mountains long before we knew we could /there can be miracles/when you believe /though hope frail/it’s hard to kill /who knows what miracles you can achieve /when you believe /somehow you will…(now you will)and now you will./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you will when you believe.
四年磨一剑,从整体上来说唯美的画面如同史诗般,将《圣经》中摩西带领族人族人追求自由的故事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丰富的色彩层次以及画面调度处理使整个镜头的内容不再显得单调,宗教气质震撼着我们的心,贯穿全片的深蓝和黄色把我们带入一种历史的氛围中,也不枉费梦工厂在制作在制作这部动画中用了最先进的电脑技术。这部史诗般的影片的确是很成功的。除了独特的宗教气质之外,他歌颂了人类坚定的信念与追求。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激励人心的歌词“一线希望,冥冥之中,奇迹就会出现。坚定意志喷出永久的心声。只要精诚所至,奇迹就会出现。
【第8篇】《古埃及的十大发现》观后感500字
埃及,伟大的古文明之一,两个世纪以来对古埃及的研究、探索和挖掘,揭开了令人难以执行的秘密,展露了伟大生气的发现。
科教影片《古埃及的十大发现》,充分展现了古埃及的文化历史。这十大发现虽然本身都价值非凡,但重要性却远不止此。每个发现都能让我们了解这世上最独特的文明之一。
第一大发现让一种神奇科技现身,让埃及变成了伟大的古文明之一。这项发现是一个奇迹,展露了古埃及人民的技艺,古夫法老之船!早在4500年前,古夫法老下令建造金字塔,可是他埋在金字塔下的物品,却和金字塔一样令人吃惊。这就是古夫太阳船。古夫太阳船是全世界最特殊的文物,立起来开的话有13层楼高,零件共有1200个,以小木块和特殊缝制方法结合。为什么在金字塔里会出现船呢?答案让我们了解到了古埃及的生死观,以及法老王对死后的看法。金字塔会保留他的肉体,可是他的灵魂却会出窍,接着转化。古夫既是国王也是神,所以他死后会和太阳神结合,他们结合后每天都随着太阳划过天际,古埃及人认为他们的交通工具就是船,认为船不会划过天际,而是行驶在河上,一条环绕世界的河。330
第二大发现是未完成的方尖碑采石场。未完成的方尖碑可重达1000吨。采石场内有一座巨大的方尖碑,科学家们努力研究他们为什么要前功尽弃,这个方尖碑一旦完成,高度可达十层楼,上面会装饰图书和象形文字,成为神庙群的关键建筑。原来,方尖碑是法老王和太阳神的连接象征,是精密的宗教教技术。古埃及人认为方尖碑是太阳的象征,代表太阳光,是权力的导体。所以必须是整块实心的岩石,一旦断掉就代表太阳光断掉,神力就会消失。
这些秘密不光揭开了一个伟大帝国的奥妙,也让我们知道延续3000年的强大文明,给现代社会留下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