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综艺节目观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综艺节目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综艺节目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综艺节目观后感范文 第2篇观看休闲类综艺节目观后感2021年 第3篇cctv大型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5篇 第4篇综艺节目观后感 第5篇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700字 第6篇著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范文 第7篇观看各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想 第8篇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
【第1篇】综艺节目观后感范文
综艺节目观后感范文1
上周末,世界小姐张梓琳在央视《朗读者》中,为女儿深情朗读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温暖的文字再加上张梓琳温柔的嗓音,道出了无数女生初为人母时的心声。昨日,张梓琳在接受微信群访的时候分享了很多读书心得、育儿体会。同时,她表示不少粉丝留言称受到节目影响开始买书。
张梓琳:朗读对于婴儿来说是重要的交流方式
在《朗读者》第一期节目播出时,张梓琳和全家人包括10个月大的女儿,坐在电视机前静静聆听她的朗读表演,女儿一会儿看一下电视,一会儿看一下坐在旁边的妈妈,好像听懂了妈妈为她朗读,为她倾注了所有的爱。采访中,张梓琳坦言道,“在经历了那次朗读之后,更加意识到了朗读行为背后的意义,之前对女儿更多的关注,是生活方面的细节,而这次朗读之后,女儿听得很认真,婴儿也可以听懂妈妈的朗读,对于婴儿来说,朗读是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朗读者》掀起全民朗读热潮
张梓琳透露在自己的微博里面有不少粉丝留言称,“看了《朗读者》后,有很大的读书的冲动”、“其实已经很久没有真正的静下心来读书,但是看了这个节目之后,仿佛又有了学生时代对于读书的那种冲动”,甚至还有网友留言已经在去买书的路上。对于《朗读者》的开播掀起全民朗读热潮,张梓琳坦言,“这个对于栏目组,还包括董卿姐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因为他们如此费心,尽心尽力地去做好这档节目,我也相信他们也是为了让大家重拾这个朗读的习惯,在现在这样一个多媒体时代,让大家重新的回到这种纸质书籍的喜爱,我觉得这事特别棒的一件事情。”
综艺节目观后感范文2
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对于创新节目的要求,首先是从社会价值出发。但目前电视市场中沉得下心的文化节目却是稀缺资源。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出现,正是在喧闹娱乐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央视资产管理中心主任任学安说:“《朗读者》的出现绝对不是孤立的,中国的电视节目太需要一档有文化价值的节目来滋润我们的心田。《朗读者》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来朗诵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朗读者》是董卿从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转型之作,她坦言这档节目对她来说是一次难度极大的挑战,朗读的文章必然是温暖的,有态度的,具有的撞击灵魂的力量;嘉宾的标准更不是一般综艺节目和娱乐节目的要求,“朗读者”要有丰富的阅历、动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诚的情绪感染力。在已经结束的前几期《朗读者》录制中,很多参与嘉宾的动情朗读让全场震撼,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写给母亲》,更是让董卿当场泪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董卿希望《朗读者》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综艺节目观后感范文3
央视综合频道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首播,首次担任制片人的董卿和她的团队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节目,看到节目受到广泛好评,她与团队高兴地欢呼起来,并将欢呼声通过总导演田梅的微信发到了媒体群里。之后,董卿在微信群里接受了来自全国数十家媒体记者的群访,回答大家关注的话题。
是什么契机,想到要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对于这个问题,董卿回答说:“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扛起文化大旗,承担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再加上我自己对文学很感兴趣,而且对人也感兴趣,《朗读者》其实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受到好评如潮,是否意味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来了?董卿认为,这是风向标,让大家看到在真人秀或纯综艺节目霸屏的今天,还可以有更高的要求。
至于娱乐化氛围很重的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该怎么突围?董卿回答说:“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大的环境有所改善。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尽我们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鸣,唤起大家对文学的认知和最温柔的一种记忆。”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节目组收到了很多反馈,一些观众关注到片尾曲是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演唱,感觉这是意外之喜。另外还有观众发现了有趣的细节,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不念老舍(shě)而是念老舍(shè)。导演娄乃鸣评价说:“用两个字儿来形容第一观感‘惊了’。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在不经意间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综艺节目观后感范文4
今日节目方曝光了制作人札记。面对镜头,董卿褪下主持人的光环,吐露真实心声。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很多人觉得朗读属于学生时代或者一小部分人。不,其实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董卿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办《朗读者》,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不办呢?那么多优美的文字就在那里。”从业21年,董卿说该节目是其职业生涯的又一个新起点。对于这个新角色,她已经做好准备,但辛苦程度还是超出想象。她说:有人来,有人走,有人说你好,有人等着看最终结果,挺过去就好了,她仅仅希望让节目精益求精。
据悉,《朗读者》力求作品与大众情感相通,每期通过一个关键词激发嘉宾的真实情感,并邀请6位不同的嘉宾来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节目中不仅有在各领域的杰出代表,同时还有一些平凡人,通过朗读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故事,力图展现丰富多彩的人文生活。那么,到底节目嘉宾会带来怎样的情感故事?敬请期待2月18日起每周六日晚8点档cctv-1和cctv-3联合播出的《朗读者》。
ever yongful,ever weeping. 这是昨晚看了《朗读者》后最大的感受。 许渊冲先生在台上侃侃而谈,说起曾经翻译的《别丢掉》, 情不自禁的念起其中几句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繁星,只有人不同 梦似的挂起
不知不觉中内心哪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有一种流泪的冲动。 这大概是文字的力量,隔着几十年, 隔着满是灰尘的历史,隔着那氤氲的山山水水, 也能在某一个特殊的时刻,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和我们的内心合奏一曲。
这一段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 老先生声音颤抖,热泪盈眶,我看他却是那么可爱。 作为快见证一个世纪的老人,经历远比普通人复杂波折 然而依然保留着赤子之心,疏狂又深情,会为那些美好的文字而感动 反观自己,慢慢的变的不愿意去认真的`读书了,宁愿去听别人讲 身体的懒惰会带来疾病,精神的懒惰会使人变蠢 曾经想鲜衣怒马改变世界 而今日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被迫成为了不愿意成为的人 却从不肯大刀阔斧改变一切 现在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 就多读读书吧 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 成为一个思想上比较丰富厚重的人 而不是半瓶子水晃荡 这句话对自己讲了很多次了 认真的去做啊少年!
综艺节目观后感范文5
2月18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首播,首次担任制片人的董卿和她的团队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节目,看到节目受到广泛好评,她与团队高兴地欢呼起来,并将欢呼声通过总导演田梅的微信发到了媒体群里。之后,董卿在微信群里接受了来自全国数十家媒体记者的群访,回答大家关注的话题。
是什么契机,想到要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对于这个问题,董卿回答说:“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扛起文化大旗,承担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再加上我自己对文学很感兴趣,而且对人也感兴趣,《朗读者》其实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受到好评如潮,是否意味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来了?董卿认为,这是风向标,让大家看到在真人秀或纯综艺节目霸屏的今天,还可以有更高的要求。
至于娱乐化氛围很重的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该怎么突围?董卿回答说:“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大的环境有所改善。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尽我们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鸣,唤起大家对文学的认知和最温柔的一种记忆。”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节目组收到了很多反馈,一些观众关注到片尾曲是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演唱,感觉这是意外之喜。另外还有观众发现了有趣的细节,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不念老舍(shě)而是念老舍(shè)。导演娄乃鸣评价说:“用两个字儿来形容第一观感‘惊了’。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在不经意间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综艺节目观后感范文6
《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作为一档用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朗读者》的氛围相对安静,节奏更为舒缓,和追求刺激、热闹的“快消内容”截然不同,恰恰会满足受众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欲望,感受朗读传达的力量。
《朗读者》不是一档读书节目,而是用文字抵达情感,从每个人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分享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世间共通的情感,会帮助观众去了解和理解朗诵文字背后蕴含的宽度、厚度、浓度,遍尝人生百味。
节目每期以一个充满寓意的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有关“遇见”,有关“选择”,有关“陪伴”,有关“眼泪”……名人和素人同台,分别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聆听一段安静的诉说,就仿佛路过一段人生。这些故事看似关于别人,其实映照着最为普世的情感。
一整季串联起不同的人生关键词。《朗读者》还原着电视人的初心,希望节目带来的触动能溪流汩汩地从观众心灵流淌开来,在沉淀的甜美和安宁中,找寻自我。
综艺节目观后感范文7
央视综合频道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首播,首次担任制片人的董卿和她的团队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节目,看到节目受到广泛好评,她与团队高兴地欢呼起来,并将欢呼声通过总导演田梅的微信发到了媒体群里。之后,董卿在微信群里接受了来自全国数十家媒体记者的群访,回答大家关注的话题。
是什么契机,想到要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对于这个问题,董卿回答说:“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扛起文化大旗,承担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再加上我自己对文学很感兴趣,而且对人也感兴趣,《朗读者》其实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受到好评如潮,是否意味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来了?董卿认为,这是风向标,让大家看到在真人秀或纯综艺节目霸屏的今天,还可以有更高的要求。
至于娱乐化氛围很重的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该怎么突围?董卿回答说:“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大的环境有所改善。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尽我们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鸣,唤起大家对文学的认知和最温柔的一种记忆。”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节目组收到了很多反馈,一些观众关注到片尾曲是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演唱,感觉这是意外之喜。另外还有观众发现了有趣的细节,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不念老舍(shě)而是念老舍(shè)。导演娄乃鸣评价说:“用两个字儿来形容第一观感‘惊了’。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在不经意间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第2篇】观看休闲类综艺节目观后感2021年
观看休闲类综艺节目观后感2021年1
大型生活服务纪实节目《向往的生活》第三期节目登陆湖南卫视,新春之际众多青年回到家乡,黄磊、何炅和刘宪华也在乡间美丽的“蘑菇屋”继续温情田园生活。前来做客的陈赫点菜“佛跳墙”致使蘑菇屋玉米债台高筑,不得不掀起一场“玉米大作战”。挑战体力极限后的众人吃上黄小厨精心烹制美食感觉满满的幸福感,“辛苦也值得。”而最开始“年轻力壮啥也不干”的陈赫,加入掰玉米劳动后竟一发而不可收拾,到处干活,黄磊调侃,“这是被驯化后的陈赫”,陈赫自己也感慨,“这是个魔鬼蘑菇屋啊,让所有人劳动。”
“玉米大作战”偿还玉米债,何炅刘宪华这次累坏了
到访蘑菇屋的陈赫点了一道“佛跳墙”被黄磊斥责“臭不要脸”,用黄磊的话说就是“佛跳墙”不是难做而是所需食材太多,果然这道菜导演组开出了“800颗玉米”来交换的条件,一时间蘑菇屋债台高筑,而几经协商后,导演组承诺只要他们还了之前欠下的一千多颗玉米,“佛跳墙”食材无偿赠送。蘑菇屋为了这个赌注,掀起了一场“玉米大作战”。
率先投入其中的是何炅和刘宪华,两人一开始还斗志昂扬,刘宪华借来电动三轮车一路嘴上似抹了蜜糖,“小李(车主)最帅,最性感。”何炅的小身板也爆发出大能量。两人顶着骄阳烈日战斗力十足,可渐渐大汗淋漓,体力也开始下降,一向没什么怨言的大华有点支撑不住,“真的好累啊”,何炅几次安抚小朋友情绪,同时也给自己打气,鼓励两人坚持下去。处于体力透支边缘的两人用玉米换来一听冰可乐,这才又变得血力满格,再次投身玉米地。
黄磊农广天地做科普,陈赫成掰玉米小劳模
经过辛苦努力,何炅和刘宪华一共掰了五百多颗玉米,但还不及债务的一半,两人回到蘑菇屋搬旧兵,黄磊和陈赫都跟着进了玉米地,蘑菇屋第一次全员大出动。从灶台转战到玉米地,黄磊还是一如既往的劳动小能手,而且很快地发现其他几人的“发现玉米困难症”,于是“黄百科”又进行农广知识科普,被摘过玉米的玉米秆要放倒,这样才能区分已摘过的和没有摘过的,“他们还以为玉米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能长第二茬呢。”
而自从来到蘑菇屋后就“养尊处优”的`陈赫,用“紫外线过敏”“腰有问题”“我有密集恐惧症”“乏得厉害”等花式理由避开了各种劳动,被黄磊嫌弃“年轻力壮啥活不干”,不过陈赫到了玉米地后就随他们掰起了玉米,起初还耍滑头多报玉米数,被何炅提醒违规可能劳动成果就白费,态度也开始更认真端正。胳膊上划了口子、气喘吁吁也在咬牙坚持着,颇具劳模风范。只是嘴里嘀咕,“我为什么要吃佛跳墙……我不吃不就完了。”陈赫终于明白:“这是魔鬼蘑菇屋,让所有人都得劳动。”
“佛跳墙”吃出满满幸福,蘑菇屋有神奇“驯化力”
众人协力,终于在太阳下山前完成一千一百多根玉米的任务而荣归蘑菇屋。何炅由衷感慨任务艰巨,“我一辈子没有这么累过,没想到能完成。”刘宪华则是坦白心声,“我还以为演一下就好呢”,结果是结结实实地辛苦了几个小时。不过,令人意外的是陈赫,竟仍然沉浸在劳动状态,自动在院子里找活干。“你已经完全不是从前的赫啦”,黄磊称他为“被驯化后的陈赫”,并笑侃这前后的反差就是“野生动物的驯化过程”。
被陈赫钦点的“佛跳墙”端到餐桌,大家围坐一起分享美食,感觉满满的幸福感。边吃边聊,笑谈人生,黄磊讲起与何炅二十年的友谊,20多岁的何炅就吃他做的饭,“有一次在我家吃饭,他吃了4碗,吃到眼神呆滞。”陈赫爆料曾与邓超深夜在日本喝酒醉倒在公园的趣事,“第二天超哥要赶飞机被俪姐带走,俪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拉着他,到了飞机场他还吐呢……”
每一个来到蘑菇屋的客人,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简单生活的惬意;每一个客人,从宋丹丹、王中磊到陈赫,也都会不知不觉的被蘑菇屋的氛围同化,融入这种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生活中。“向往的生活就是实在的努力,获得实在的成就感”,何炅如是说。向往的生活就是有这般神奇美好的“驯化力”。
观看休闲类综艺节目观后感2021年2
大型生活服务纪实节目《向往的生活》每周日20:30登陆湖南卫视,黄磊、何炅、刘宪华的田园生活暖心上线。刘宪华首次大秀厨艺,挑战黄磊的经典作品葱油饼。“黄小厨”做起来很简单的食物,刘宪华上手却频频闹出状况,让操心指导的王中磊忙活不已。两人为了一道葱油饼鸡同鸭讲“河”“盒”不分,惹一旁忙活的黄磊笑出了声。
刘宪华首秀厨艺 挑战黄磊做葱油饼
作为“蘑菇屋”的厨艺担当,黄磊自然担负起一家三口的口粮问题,几次掌勺都收获赞誉一片。而在黄磊为了搭建灶台分身乏术的时候,为了招待前辈王中磊,一直承包各种体力活的刘宪华也首次秀出了自己的厨艺,挑战“黄小厨”的经典作品葱油饼。
曾在个人第一部电影《花样厨神》中饰演厨师角色,并为此进行了四个月厨艺训练的刘宪华,做起饼来架势也算是有模有样。洗净切好葱花,面粉加水和成面团,难得下厨的刘宪华态度十分认真,面对何炅亲自端过来的咖啡也只能拒绝:“我等一下再喝,我现在在干活。”
鸡同鸭讲闹笑话王中磊做指导很操心
前来做客的王中磊难掩“霸道总裁”本色,眼里处处有活,根本闲不下来。收拾完韭菜豆角各种食材,好不容易端杯咖啡歇一口气,他又忍不住操心起刘宪华的葱油饼:“你鸡蛋打了吗?”埋头和面的刘宪华被成功提醒:“蛋在哪里?”“在一个盒儿里。”“河里?这儿有河吗?”两人鸡同鸭讲、“河”“盒”不分的对话让一旁忙活灶台的黄磊一秒笑出了声。
打好鸡蛋,拿着苍蝇拍赶苍蝇的王中磊又忍不住过来帮忙添加蛋液,一整套动作比划熟练指导:“这,这,然后你再把它卷起来。”一心想露一手的刘宪华赶忙接过勺子,连声答应:“我自己来!我自己来!”等到葱油饼下锅刺啦作响,刘宪华却在四处找泳镜防油烟,王中磊只得又端着咖啡杯赶过来给快糊了的饼翻面,真是操不完的心。
观看休闲类综艺节目观后感2021年3
1月29日,大型生活纪实节目《向往的生活》第三期节目如期上线,陈赫作为本期嘉宾除了为节目贡献了不少笑点,更上演了一出真人“变形记”。从初到蘑菇屋时不爱干活的“磨洋工”状态,到节目尾声主动承担农活的“被驯化”状态,陈赫上演的反转剧情成为节目最大看点。而随后陈赫为了帮助何炅、黄磊劈柴拼尽全力,导致腰病复发,也证明陈赫一开始的“拒绝”只是为了节目效果。而他演绎的从“磨洋工”到“被驯化”的过程也让节目更加精彩。
初到蘑菇屋做嘉宾时,陈赫对蘑菇屋的农活是“拒绝”的,对于何老师和黄老师提出的农活要求,陈赫分别以“腰伤”、“密集恐惧症”和“紫外线过敏”为理由拒绝。连摘西瓜也要磨蹭很久的陈赫还被黄老师调侃为“磨洋工”的最佳代表。不过事实上,陈赫拒绝干活只是为了节目效果。知道黄老师和何老师为了自己点的佛跳墙要多摘800多颗玉米后,前一天工作到凌晨五点的他,稍作休息就参与到了摘玉米大作战之中。在陈赫的帮助下,蘑菇屋成员仅用了两小时就摘下了1000多棒玉米。看到陈赫努力干活、汗流浃背的样子,黄老师也感叹原来“磨洋工”的陈赫干起活来这么厉害。观众也纷纷留言表示,陈赫不愧是实景节目专业嘉宾,什么场景都能快速适应,还能根据不同场景切换不同状态。
为砍柴累到腰病复发 陈赫干活也不忘搞笑
除了在摘玉米环节拼尽全力,陈赫在晚饭后还主动帮助黄老师砍起了柴。虽然第二天因为用力过度导致腰伤复发,陈赫还是承担了节目的大量笑点。饭后他聊起了和邓超同游日本时,两人一起喝酒到凌晨的趣事,惹得黄老师一阵爆笑。直到节目录制尾声,要离开蘑菇屋时,陈赫也不忘搞笑,他形容自己是离开家去求学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学成归来,到时候要“为蘑菇屋添台空调”,因为这里夏天实在是“太热了”。观众看后纷纷留言表示,就喜欢陈赫这样一本正经的搞笑。
观看休闲类综艺节目观后感2021年4
继春节期间央视刚刚播毕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引爆全国观众对于中国诗词的热情后,2月18日晚,央视一套三套联合播出了董卿主特并兼制作人的又一文化综艺新作《朗读者》。
此间一众娱乐综艺节目热闹上演之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均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其中,《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更是一举夺得实时收视冠军。此番,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朗读者》,在“热身”阶段便引发关注。董卿曾介绍称,《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在节目中,濮存昕第一个亮相,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柳传志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百里挑一的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让观众深受启发。=张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举夺魁,当选世界小姐的决定性因素,并分享了为人母近一年的惊喜与感动。
在第一期节目中,还特别邀请了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从头到尾弹奏《朗读者》主旋律,成为一大亮点。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经典歌曲《匆匆》,充满了意境。以朗读和访谈为核心的节目内容,加上经典音乐艺术的组合,《朗读者》首期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董卿当制作人的开门红。
压轴出场的是曾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董卿在现场与许先生娓娓互动,许渊冲道出了曾用翻译林徽因诗词追求女同学的独家趣闻。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杰出贡献的许渊冲老人,近百岁高龄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3、4点,他活到老、学到老,永远用年轻人的心态努力工作,感动了观众。
观看休闲类综艺节目观后感2021年5
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这是继诗词大会后,央视又一次在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又一个好节目《朗读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没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周日晚央视三套、于7点半进行的重播,感悟颇深。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文化领域的嘉宾,还有无国界医生、为妻子许下一个鲜花山谷的丈夫、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等人。他们所处不同行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梦想。
节目中,有董卿对嘉宾的采访,有嘉宾带着不同口音的朗读,扎扎实实地呈现出、如她给节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这档节目跟《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之前爆红的《见字如面》气质相仿,豆瓣评分高达9.3。“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温文尔雅地给了大家一碗文化鸡汤。
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说的多好啊,喜欢董卿大气知性、端庄睿智的主持风格,我在心里默默地由衷赞叹!
其实这些大多是非专业朗读者,随着音乐舒缓起伏、情绪的逐渐酝酿,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加之观众用心倾听,聚精会神的眼神交汇、甚至很多人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致使掌声不时响起, 收到台上台下互动和鸣的效果。
谁人可知濮存昕小时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不能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同学曾叫他“濮瘸子”。自卑和无自信如阴霾笼罩着幼小的心灵。是积水潭医院、荣国威医生治愈了他的腿,使他从此走上`正常人的生活道路。他朗读老舍作品,其实也是要感恩可敬的荣国威医生,是这位医生使他重获新生。
她和丈夫林镜冰,今年结婚已经五十周年。没想到几个月前,林镜冰出了车祸,躺在滨江的浙二医院重症监护室,胸部以下瘫痪,喉咙上了呼吸机,不能说话。2月17日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病床上的林镜冰用唯一能动的手,把圆珠笔绑在手臂上,给妻子写了一封歪歪扭扭的情书,用了近两个小时,一生相濡以沫、催人泪下。
我觉得,董卿的《朗读者》最打动人的,是帮观众又找了一回“初心”。董卿的解释是,“《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是的,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无情的现实社会,难寻那份值得珍惜的“初心”。
《朗读者》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他们自己的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非常融合、恰到好处。针对不同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说起做《朗读者》的初衷,董卿说,几乎所有综艺节目形态她都已经尝试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
“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可能朗读者所朗读的内容,我们自己也会去读,去品味。但那与《朗读者》的现场氛围与感染力还是大有不同。
泡一杯香茶,在熟悉又清淡的味道缭绕中,在欲望纵横的嘈杂中,随着朗读者的`思绪,读出生活的本真和美好,读出一天的灿烂和启迪,让这份洗尽世间铅华的情思、冲淡污浊的蔓延,让精神家园变得落英缤纷,青春常在。让我们一起去观赏去感受吧。
【第3篇】cctv大型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5篇
《朗读者》观后感1
“朗读亭是我特别喜欢的设置。当初我们创意是希望能够让普通人也慢慢地开始接受有这样一种传递感情的一种手段。其实朗读真的应该像唱歌说话一样,我们有时候可以用这种方式借文传情。”正如最近爆红的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董卿的初衷一样,朗读亭是带着《朗读者》节目的使命,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走近每个朗读者的身边,将一段六十分钟的客厅文化转变为一场2017最具热点的全民文化活动。它的推出旨在让各行各业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暂停,走进“朗读亭”朗读名篇片段,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愫,用发至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人生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作为《朗读者》节目播出后抵达的第一个城市,朗读亭在杭州迅速成为爆款,将杭州人民的朗读热情全数激发,引得媒体争相报道。浙江大学微信的号发布关于朗读亭的文章也瞬间突破100000+的阅读量,可见朗读亭的备受追捧cctv综艺节目《朗读者》第四期礼物观后感cctv综艺节目《朗读者》第四期礼物观后感。
京杭运河畔,是朗读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爷在亭前挥毫写意,洋洋洒洒写下“朗读亭”三个大字,引发路人围观。紧接着,朗读亭来到第二站杭州市图书馆,穿戏服的女子、外国留学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朗读亭前驻足,其中,75岁的王佩英奶奶朗读了病床上老伴写的情书,走出亭子时,她泪流满面,在场的众人也纷纷为之动容。
前日,朗读亭移动到浙江大学站。这是朗读亭到杭州的第五天,当天寒风冷雨的恶劣天气状况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朗读亭的热度。源源不断的人撑着伞来到朗读亭前排队,仅从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朗读亭就已倾听了80多位朗读者的故事。他们中有浙大的学子,也有特地赶来的中、小学生,还有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年龄的人都聚集在这小小的朗读亭周围,渴望朗读出自己内心的情感,综艺节目《朗读者》原定晚上十点的录制,也到接近零点时才录完最后一个朗读者。
一天下来,朗读亭已经收录了超过170位朗读者的朗读片段,连节目组的导演和摄像,都被杭州人民的这股热情和毅力吓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学者进亭子朗读,这种状况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风里排了几小时队,脸上还是笑呵呵的,这在别的城市也难以想象,没想到,杭州人为了朗读这件事,这么有恒心,有耐力。
《朗读者》观后感2
青春是最美好的字眼,青春年华是最美好的时光,青春是最值得珍惜的年华,回忆似水年华,回忆奋斗时光。正如董卿说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挥霍的”。
第一个朗读者是老狼,八零后们无人不知“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而现在的他过的是奶爸的日常生活,他朗读的是他的大学同学石康的《晃晃悠悠》。腻腻歪歪的表达真的'只有青春正当时才能写出来。青春不再的老狼也感慨现在再也写不出这样热情的文字了。
第二位朗读者是诗人余秀华,想当年她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真的是惊世骇俗啊。
她朗读的是《给你》,身患脑瘫的她口齿不清,无法正常的走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才华。十九岁走入婚姻的她经常写爱情,而谈到为什么写爱情这么多时,她说“缺什么补什么”。
冯小刚,我们都是冯小刚电影的粉丝,但凡看电影的应该都看过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而他与董卿聊到部队生涯时也很青春,好有趣。最感动的是他对青春的解读是“单纯”,董卿说到一个墓志铭“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这句话很符合冯导风格,我也很喜欢这句话。
当我开始爱自己,这首诗写的真好,好好的背下来,好好的爱自己。
郎平更是几代人的记忆。从年轻时的五连冠到去年带着女排夺取奥运会冠军的辉煌,郎平,是女排的骄傲,中国人的骄傲。
还记得去年奥运会时其他都没有追的体育赛事,而最后女排夺冠的那一场比赛我也认真的看了下来,真的好激动啊。两代人的偶像。
而再次出现的丁一舟赖敏也好让我们感动,孩子还有两个星期可以做出判断是否会有遗传病,而北汽集团也没有忘记他们,做出了资助,资助他们接下来的行程,他们的故事牵动着大家的心,他们的爱情让人感动,而上天也将很眷顾他们,希望孩子一切正常,希望等孩子生下来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可以继续再上《朗读者》。那将会是最温馨的画面。
歌曲《最最遥远的路》,结束了这一期,也结束了这一季的《朗读者》,看着那些一期期出现过的嘉宾,他们朗读时的情形仿佛还在耳边,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但是一切都在“青春”的主题词中说再见了。
董卿说“青春是那么的美好,又是那么的易逝,”正如我们的《朗读者》节目一样,那么的美好又那么的易逝,真的没想到十二期弹指一挥间,总觉得还没有品读够节目的精华,一切戛然而止。当董卿说出“明年再见”的时候,我感到深深的遗憾。几个月的陪伴,每周六的期待居然无处释放,以后周六八点档该交给谁?
但是我又很佩服这个节目的安排“让你意犹未尽又让你期待万分”,不会有疲倦感,也不会有厌烦感,居然让我们再等几个月才能再见《朗读者》的精彩。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时,并没有读懂它,而当读懂时,它又早已远去,这就是青春,青春永远是最闪亮的日子。
青春仿佛是一种宣言,又仿佛是姿态,又仿佛是一种勇气,不管我们是正在拥有青春,还是青春已经远去,我们都可以拥有青春的心态,总有年轻的心态。犹记得每期最后压轴的九十多岁的老人依然拥有年轻的心,依然读书写字,依然拥抱青春,就仿佛觉得时光没有亏待他们。
期待明年的《朗读者》,接下来的几个月要好好的回顾一下节目里提到的书,提到的电影,好好的回味,好好的品读。这真是极好的安排!
谢谢你,青春,我曾经拥有过,再见,青春,我们永远拥有青春。让我们拼尽全力,好好生活就是我们对待青春的最好的态度。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青春不是资本,努力才是。
《朗读者》观后感3
青春是什么?董卿说青春是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它是最闪亮的日子。
青青是什么?我个人觉得,青春是梦想,青春是冲动,青春是健壮的体魄,青春是旺盛的精力,青春是敢想敢干,青春是敢作敢为……
青春是短暂的,也许一眨眼一挥手,就过去了,就消失了,就成为我们的记忆的一部分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青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在那激情澎湃的青春岁月中,却有无数的美丽瞬间感动着自己,感动着他人。
看《朗读者》第十二期,在这场以“青春”为主题的朗读中歌手老狼、导演冯小刚、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还有余秀华、丁一舟和赖敏等,有名的无名的,我们认识不认识的,熟悉的不熟悉的,他们用自己平凡的人生故事讲述着自己不平凡的青春岁月,从他们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最美的那一瞬间,感受到了最让人感动的那一瞬间。
《朗读者》观后感4
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无数的告别也构成了人生百态。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以“告别”为主题词,邀请到著名作家王蒙、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微博女王”姚晨、影视演员李立群、维和英雄、音乐剧译配程何等嘉宾,诉说着他们生命中不同的“告别”。
曹文轩讲述最深的爱:真正让人难过的是来不及的告别。
著名作家曹文轩作为“告别”主题这一期的嘉宾,将他和父亲的真实经历融入到了自己的思想和笔触中。在他朗读半自传式的'作品《草房子》时,虽然文中没有明显地提及告别,但从这个他根据自身经历改编的故事里,观众分明感受到了告别在他的生命里留下的痕迹。
十四岁那年,曹文轩得了病。在得知自己可能要离开世界时,他在脑海里描绘了无数次和家人告别的场景,那时会有多么难过。在生病的那段时间,父亲背着曹文轩四处求医,终于在一个权威的医生的诊断下,确诊所谓的“绝症”只是淋巴结核,一切都会好起来,父亲当场又是泪流满面。这是他人生中一次“虚拟的告别”,让曹文轩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死,理解了爱。
然而他与父亲“真实的告别”,并没有提前想象,就那样来了。那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一通家人的电话,从电话里得知父亲突发心脏病,想与他说说话。父亲用微弱的声音叮嘱他:“我会好起来的,你不急着往家赶,你写你的东西。”又过了半个小时,曹文轩拉开门正要回家,接到了电话。那边一片哭声:“爸爸他走了。”“人家都说,文轩是个大孝子”这是父亲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这一次“真实的告别”让他痛彻心扉。
父亲的离去并不是分别,而是诀别。那些真正让人难过的,不是告别,而是来不及的告别。曹文轩说:“文学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节目播出后,有网友留言道,“这一期的主题击中我的泪点,趁亲人还在,好好尽孝,珍惜眼前人”、“曹文轩老师代表了我的青春年华。《朗读者》是一个能让人找回感人记忆的节目。”
《朗读者》观后感5
《朗读者》自开播以来,受到了众多朗读爱好者的响应,掀起一场朗读热潮。当日上午的朗读亭聚集了许多闻讯而来的师生和市民,大家有序地排着队,热烈地参与到朗读亭的活动中去。
“我们是朗读者,我们在西安交大!”40名同学齐声呐喊道。在朗读亭开放之前,交大学子以《交大,你好》为背景音乐带来了轻快的快闪舞蹈,舞出了交大校园的青春活力;同学们随后齐声朗读《西安交大百廿年赋》:“浩浩中华,名校星熠。西安交大,卓尔鹤立。风云两甲子,筚路蓝缕;弦歌三世纪,道远情弥。”道出了交大的风云历程和传承创新。
钱学森51班游博智今天朗读的是诗歌《双甲岁月,世纪赞歌》,120周年校庆时由汉语言31班黄晶晶同学原创,“培俊秀,传师道;振西迁,兴中华”,一代人放弃上海优越的物质条件,决心投身西部建设,读到这首诗歌,游博智感叹道:“我深深感受到西迁的不易,也加深了我对西迁的了解,这种精神也将一直鼓舞着我。”建筑32班吕雨恒同样选取了西迁题材的作品,由我校刘正兴老教授撰写的《西迁——我的60年追梦之旅》,西迁一辈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打动我的是他们那种科研精神,在本科阶段就能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即便条件艰苦也坚持科研,我们现在处于这么优越的环境中,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吕雨恒说道。
陈奕菲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学生,她朗读了自己在西安交大120周年校庆时写的一首诗——《附中,我们的荣光》。这首诗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也是众多西交学子的心声。陈奕菲相信,西安交大给予每一个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难得的品质和不变的梦想。风雨交加后,坚定的是一辈西迁人的信念,传递的是所有西安交大人的精神。
今天最小的朗读者年仅2岁半,他背诵了耳熟能详的《悯农》和《登鹳鹊楼》。他的父亲祖铁军教授任教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一首诗从咿呀学语时就印在孩子的脑海,这不仅是一种对孩子口语方面启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六岁的高若灵朗诵了《孟子?得道者多助》,虽说文章中有一些字她还不熟悉,需要标拼音,但自己学习到了文中的道理,她希望自己以后可以作为老师向更多的人传授知识和道理。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孩子知识的培养,与此同时,传递的还有一种习惯,一种情怀。
【第4篇】综艺节目观后感
综艺节目观后感范文推荐
综艺节目观后感经典诵读节目观后感
告诉你们,通过诵读诗文,我走到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看上去年纪一大把,其实活力旺盛得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降降大任于是人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展示着它不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的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行为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河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的渊博,是否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之处呢?这也是曹操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提醒你,它就是国家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许多成功人的经验,使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厉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之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诵读经典诗文,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多年来历史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诵读经典诗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的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他知识领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水平的进步。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时时刻刻的吸取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个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更持久。
唐诗,它记载了中华五千多年来的悲与苦,蕴含了五千多年来的喜与乐,蕴藏了中华五千多年来宝贵的文化。
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尝到的是苦的,愉快时尝到的是甜的,如果你想尝到一杯好茶,就得入情入心,细细品尝,每每品唐诗,我的心情总会随着诗人的忧而忧,乐而乐,在忧中学会思考,在乐中学会思索。
想到这儿,王昌龄悲愤的写下《出塞》,读到这儿,我掩卷沉思,戍边战士也是血肉之躯,也是有情之人,他们也有浓浓的情浓浓的爱,但为了国家的鉴定,为了人们的安宁,他们宁愿几十年不回家乡,他们的亲人望穿秋水,在无穷的思念中度过,亲人在热切的盼望他们回归,指其中的酸与苦,忧与愁,我怎能体会的到?它们是怎能抑制住自己的思乡之情呢?那浓浓的情愁,令人酸楚,我十分清楚,我无法与他们相比,我惭愧。
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古诗文吧,让我们继续让他净化我们的心灵,让他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审我们的品味,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他克服种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
综艺节目观后感
【第5篇】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700字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700字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700字
节目每期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
1、朗:朗咏清川飞夜霜,此刻豁然开朗
“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的《劳劳亭歌》让人们仿若能看到声音的响亮清澈,“朗”是独属声音世界的魅力,为了“朗然”,所以需要“朗吟”;因为“朗畅”,所以人生“朗静”。一个“朗”字,是串联声音魅力的纽带,更能唤醒潜在中的本真。我若朗朗烈烈,生命便理直气壮。
匆匆忙忙白驹过隙,却发现自己连回眸的念想都没有,不明不白不清不楚,迷茫由生心境,于是你我,便如同漂泊大海间失去方向的孤舟,手足无措茫茫无期。一个“朗”字,其实是生命中最被人们忽视的财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刹那,应该是幸福的吧。
2、读:那些记载深情的故事与诗篇,都是为了被诵读而存在的
所有的篇章,所有的诗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散文,都是为了被诵读。时间可以流逝,但是记忆可以被深刻。文字成为我们记录的方式,古往今来,阴晴圆缺,那些我们未曾谋面的经历,全都以文字的方式邂逅了。但是若不读,这些饱含爱意和心境的诗行和文章,都会被历史尘封,被时间飘零。没有被读过的故事,它们真的存在过吗?
我们的一生,要遇到太多人和事,太多次被冲散,时间久了我们学会了遗忘。当淡忘成为习惯后,生命中才会满是遗憾,这也是为何我们会孤独,会难过,会空虚,会满目疮痍。只有读到最喜爱的文字,我们的心情才会欢畅。
只有那些故事与经历,被我们读过,我们才会用澄澈的双眸和纯净的心灵去追随,去感激。爱让我们的人生完整,而读让我们的爱更加深刻。
《朗读者》,通过这个“读”字,最直接地传达人生真谛。在这样一个人文淡化的都市中,董卿告诉所有人,没有读过情诗,没有读过诗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那些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是所有情愫的组成部分。美好曾栖着我梦中之枕 ,至今宛有余音。
3、者:一个者字,让所有任重道远都甘之如饴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者,为人。生而为者,纵使前途任重道远,都将勇往直前甘之如饴。
展现有血有肉的真情实感,让所有的看客感动于我们见过的大千世界,看客们才会知道,温暖的有态度的,才有震撼灵魂的力量。因为“者”的使命,这档《朗读者》就像一双温暖的手,让人心相互靠近。《朗读者》可以跟大家见面,就是董卿作为“者”的涵养所致。
每个人的人生都像一本故事,纵使你我平凡,但故事都会各有各的精彩。当我们朗读的时候,就像对着全世界呼唤。愿你可以在朗读与倾听中,获得新的灵魂,这不但是祝福,更是承诺。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700字
《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我认为《朗读者》是央视从《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打造的又一爆品。
边看节目边发朋友圈谈了一点感触,没想到很多朋友留言有共鸣。此刻我从我的角度给各位朋友做一点分享。
董卿变得柔和起来
前几年在看董卿主持节目的时候我就判断董卿是一个控制型的`女人。节目中不断展现她的强势,经常打断嘉宾和评委的话,让人觉得有些反感。之后就没怎么关注她,直到诗词大会董卿的蕙质兰心让很多观众惊讶,这次《朗读者》让我对董卿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发现董卿变得柔和起来,无论主持还是表达让人觉得很舒服。董卿作为制作人及主持人,用一个个“遇见”的故事和精美的文字展现出有血有肉的人生经历。
这就是她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人,有很多人很有才但是未必懂得和别人交往,做事的时候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想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很好表达自己的同时还让别人舒服。
如何与人交往?我认识的李局有几句经典的话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与人合作要学会:
三把最管用的钥匙:尊重、微笑、谢谢。
三个带来:带来快乐、带来利益、带来希望。
世界小姐张梓琳分享为人母的故事
世界小姐张梓琳与大家分享了人生中母亲角色的转变,世界小姐带给她的是惊喜,而作为一位母亲则是更多感性和感动。也正如她在节目中给孩子朗读的《愿你慢慢长大》:“愿你被许多人爱,如果没有就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能够睡到自然醒。”
许渊冲老爷子诠释热爱的力量
第一次知道许袁冲是源于《朗读者》,老爷子今年已是96岁的高龄,每天却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他的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第一人”看完这个是不是觉得老爷子很狂?其实不然。
许渊冲的人生格言是'自信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此言非虚。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言:'足下译著兼诗词两体制,英法两语种,如十八般武艺之有双枪将,左右开弓手矣!'迄今为止,有哪一位外国学者能够用中英文互译?有哪一位中国学者用英法两种外语翻译过中国的诗词?'
当老爷子和董卿聊起翻译时,活力四射、两眼发光、乐在其中。我想这就是爱好的最高境界,翻译乃老爷子的真爱。他说自己有一个小目标,如果能活到100岁,他要把剩下的不到30本的莎士比亚的著作翻译完。老爷子都如此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撸起袖子加油干呢?!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700字
中央电视台于2月18日起每周六、周日晚8点在cctv-1和cctv-3联合播出大型情感文化类节目《朗读者》,主持人董卿首任制作人兼主持人,集结柳传志、斯琴高娃、濮存昕、乔榛等朗读者,带给观众一场关于文学与情感的“碰撞”盛宴。
《朗读者》用文字、声音加故事的三位一体文艺表现形式,旨在打造一档“慢综艺”节目。 为了让《朗读者》能拥有独特的气质,董卿更邀请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中国青年报原总编辑陈小川、作家刘震云、导演陆川等人,一起加入策划。节目每期以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节目不仅仅是传递文字的温度,还巧妙地将人的故事融入其中。而当文字在朗读人的二次加工下带着自身的情感再次传递出来时,对于观众将更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
【第6篇】著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范文
著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范文1
继春节期间央视刚刚播毕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引爆全国观众对于中国诗词的热情后,2月18日晚,央视一套三套联合播出了董卿主特并兼制作人的又一文化综艺新作《朗读者》。
此间一众娱乐综艺节目热闹上演之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均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其中,《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更是一举夺得实时收视冠军。此番,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朗读者》,在“热身”阶段便引发关注。董卿曾介绍称,《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在节目中,濮存昕第一个亮相,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柳传志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百里挑一的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让观众深受启发。=张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举夺魁,当选世界小姐的决定性因素,并分享了为人母近一年的惊喜与感动。
在第一期节目中,还特别邀请了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从头到尾弹奏《朗读者》主旋律,成为一大亮点。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经典歌曲《匆匆》,充满了意境。以朗读和访谈为核心的节目内容,加上经典音乐艺术的组合,《朗读者》首期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董卿当制作人的开门红。
压轴出场的是曾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董卿在现场与许先生娓娓互动,许渊冲道出了曾用翻译林徽因诗词追求女同学的独家趣闻。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杰出贡献的许渊冲老人,近百岁高龄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3、4点,他活到老、学到老,永远用年轻人的心态努力工作,感动了观众。
著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范文2
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这是继诗词大会后,央视又一次在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又一个好节目《朗读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没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周日晚央视三套、于7点半进行的重播,感悟颇深。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文化领域的嘉宾,还有无国界医生、为妻子许下一个鲜花山谷的丈夫、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等人。他们所处不同行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梦想。
节目中,有董卿对嘉宾的采访,有嘉宾带着不同口音的朗读,扎扎实实地呈现出、如她给节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这档节目跟《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之前爆红的《见字如面》气质相仿,豆瓣评分高达9.3。“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温文尔雅地给了大家一碗文化鸡汤。
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说的多好啊,喜欢董卿大气知性、端庄睿智的主持风格,我在心里默默地由衷赞叹!
其实这些大多是非专业朗读者,随着音乐舒缓起伏、情绪的逐渐酝酿,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加之观众用心倾听,聚精会神的眼神交汇、甚至很多人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致使掌声不时响起, 收到台上台下互动和鸣的效果。
谁人可知濮存昕小时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不能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同学曾叫他“濮瘸子”。自卑和无自信如阴霾笼罩着幼小的心灵。是积水潭医院、荣国威医生治愈了他的腿,使他从此走上`正常人的生活道路。他朗读老舍作品,其实也是要感恩可敬的荣国威医生,是这位医生使他重获新生。
她和丈夫林镜冰,今年结婚已经五十周年。没想到几个月前,林镜冰出了车祸,躺在滨江的浙二医院重症监护室,胸部以下瘫痪,喉咙上了呼吸机,不能说话。2月17日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病床上的林镜冰用唯一能动的手,把圆珠笔绑在手臂上,给妻子写了一封歪歪扭扭的情书,用了近两个小时,一生相濡以沫、催人泪下。
我觉得,董卿的《朗读者》最打动人的,是帮观众又找了一回“初心”。董卿的解释是,“《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是的,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无情的现实社会,难寻那份值得珍惜的“初心”。
《朗读者》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他们自己的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非常融合、恰到好处。针对不同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说起做《朗读者》的初衷,董卿说,几乎所有综艺节目形态她都已经尝试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
“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可能朗读者所朗读的内容,我们自己也会去读,去品味。但那与《朗读者》的现场氛围与感染力还是大有不同。
泡一杯香茶,在熟悉又清淡的味道缭绕中,在欲望纵横的嘈杂中,随着朗读者的`思绪,读出生活的本真和美好,读出一天的灿烂和启迪,让这份洗尽世间铅华的情思、冲淡污浊的蔓延,让精神家园变得落英缤纷,青春常在。让我们一起去观赏去感受吧。
著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范文3
央视综合频道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首播,首次担任制片人的董卿和她的团队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节目,看到节目受到广泛好评,她与团队高兴地欢呼起来,并将欢呼声通过总导演田梅的微信发到了媒体群里。之后,董卿在微信群里接受了来自全国数十家媒体记者的群访,回答大家关注的话题。
是什么契机,想到要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对于这个问题,董卿回答说:“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扛起文化大旗,承担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再加上我自己对文学很感兴趣,而且对人也感兴趣,《朗读者》其实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受到好评如潮,是否意味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来了?董卿认为,这是风向标,让大家看到在真人秀或纯综艺节目霸屏的今天,还可以有更高的要求。
至于娱乐化氛围很重的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该怎么突围?董卿回答说:“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大的环境有所改善。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尽我们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鸣,唤起大家对文学的认知和最温柔的一种记忆。”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节目组收到了很多反馈,一些观众关注到片尾曲是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演唱,感觉这是意外之喜。另外还有观众发现了有趣的细节,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不念老舍(shě)而是念老舍(shè)。导演娄乃鸣评价说:“用两个字儿来形容第一观感‘惊了’。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在不经意间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著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范文4
从6月16日黄文秀同志因公牺牲以来到现在的近半个月时间里,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各地广为传诵、经久不息。可谓,“文”洒扶贫路、“秀”亮新时代。
天之骄子,“文秀”于时。27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说她是天之骄子真是毫不为过。“她本可以有很多选择,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她的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郝海燕满怀遗憾地说。但她却义无反顾地考取了选调生,返乡工作。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不到两年,她就当上了百色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市委宣传部副科长,又令多少人艳羡!但她却又一次义无反顾地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到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如果说《扶贫从“新手”到“熟路”》以及两本驻村日记展示了她的文采,那么在百坭村一年的时间里她交出的答卷则见证了她的才华: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3%降至2.7%,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4万元,百坭村被评为2018年度“乡风文明”红旗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她的感召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黄文秀们正走出象牙塔,勇敢坚定地把才华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党之英才,“文秀”于心。为什么要选择返乡?为什么要申请派驻?追寻她的人生足迹,我们发现,一切早已注定。2008年,黄文秀考入山西省长治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在这里,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背后有红色老区的基因传承,也有“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精神感召,还有徐本禹等榜样的力量感化,更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真理引力,以及她自己的亲身体验。“没有政府的扶贫资助,家里不可能供我上大学。我选择读思政专业,选择加入党组织,都是发自内心的。”从赤子之心勃发出来的是怎样一种力量?从后进生到班级前十名,从勤工俭学到发愤读书,她用“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一步一步践行着报效乡梓、党、祖国和人民的理想信念,义无反顾地行进在自己“心中的长征”路上。现在,她用自己年轻而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忠诚和担当。
国之栋梁,“文秀”于民。为什么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作为来自百色市田阳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姑娘,贫困是她心里挥之不去的痛。直到2016年,她毕业参加工作后,她的家庭才因卸下了她这个包袱而刚刚脱贫。正是疾“贫”如仇,她才发誓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年2.5万公里兑现了她的诺言。她在总结中这样写道:一年来,我坚持带领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吃住在村,摸透村情民意,团结党员群众,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带领村“两委”干部如期完成百坭村2018年的各项脱贫攻坚任务,从一名扶贫“新手”变得“轻车熟路”。面对重重困难,她以“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的气概,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坚持运用土办法入户调查、建档立卡到认真听取社情民意、查摆问题,从被怀疑排斥到死缠烂打,从“我还不够勇敢”到“我发现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完整用桂柳话交流了”……她笔下这些斗智斗勇的扶贫故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她“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我想,这一定是她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了。这是何等的情怀啊!
黄文秀同志,以优秀的文才展秀于伟大时代,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忠诚于伟大的党,以坚实的前进步伐奉献于伟大人民,值得我们学习!
著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范文5
在中国人的心中,有一种拼搏叫中国女排,有一种情怀叫中国女排,有一种冠军叫中国女排,这都源于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今天在这种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女排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夺奥运金牌。这是女排梦,也是中国梦!
我们热爱的是中国女排,是中国女排的精神,与最终胜负并无太大关系。如果单以实力来看,篮球和足球,无疑将成为中国球迷永远的伤心地,但有多少人会只以成绩论英雄?我们只是希望球员能够表现出应有的拼搏精神。而对于中国女排,人们自然要求更高,因为她们取得过辉煌的成绩,她们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发扬这种精神时,请先忘记胜负,因为精神首先是一种态度。
梦想是引导前进的目标,但奔向梦想的道路却十分曲折,战胜困难需要精神的力量,中国女排就是这样成功的。站在冠军的领奖台往回看女排的里约征程,我们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伟大。
小组赛2胜3负排名第四,让中国女排面对很多质疑,但这并没有打垮女排姑娘们,反而激发了她们放手一搏,敢于进攻的斗志,这种“斗志”是姑娘们的“洪荒之力”,是主教练郎平随机应变的谋略,更是强大的“女排精神”。它让中国女排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中实现逆袭,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比赛之激烈,过程之曲折,结果之振奋,让人看的心惊动魄、喜极而泣。她们的胜利真的是一分一分拼出来的,是一次次飞身一跃的扑救,是一次次高高跳起的重扣,更是一次次逆境之后的绝地反击。
女排姑娘们绝不放弃任何希望,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每分必争,这就是“女排精神”的再现,它让中国女排打出的竞技状态,所向披靡,这样的中国女排,怎能不取胜?
的确,排球也是一项集体运动,只有所有队员积极配合互补,才能获得胜利。我们看到每得一分,大家都挥臂庆祝,相互加油鼓劲;每失一分,也在相互提醒,研究战术。
在半决赛对阵荷兰时,来到里约的12名队员全部上场,每个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敢于拼搏,这是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指引下,这种力量势不可挡。
带领中国女排团结一致的人就是郎平!历史证明,郎平不仅是一名伟大的球员,更是一名传奇的教练。
当球员她是“铁榔头”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当教练,她总是临危受命,挽救低谷中的中国女排。这一次她也终于获得金牌教练的称号。
更重要的是,从队员到教练,郎平是“女排精神”的传承者。
32年前中国女排首次夺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给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注入强劲的动力;
12年前中国女排再次夺取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得以传承发扬,振奋了中国体育各项目不断突破;
今天中国女排第三次获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一次焕发出生机,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振奋人心,给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顽强拼搏的动力。
“女排精神”是女排梦,也是中国梦!今天我们愿意为女排夺冠刷屏!
【第7篇】观看各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想
观看各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想1
大型生活服务纪实节目《向往的生活》第三期节目登陆湖南卫视,新春之际众多青年回到家乡,黄磊、何炅和刘宪华也在乡间美丽的“蘑菇屋”继续温情田园生活。前来做客的陈赫点菜“佛跳墙”致使蘑菇屋玉米债台高筑,不得不掀起一场“玉米大作战”。挑战体力极限后的众人吃上黄小厨精心烹制美食感觉满满的幸福感,“辛苦也值得。”而最开始“年轻力壮啥也不干”的陈赫,加入掰玉米劳动后竟一发而不可收拾,到处干活,黄磊调侃,“这是被驯化后的陈赫”,陈赫自己也感慨,“这是个魔鬼蘑菇屋啊,让所有人劳动。”
“玉米大作战”偿还玉米债,何炅刘宪华这次累坏了
到访蘑菇屋的陈赫点了一道“佛跳墙”被黄磊斥责“臭不要脸”,用黄磊的话说就是“佛跳墙”不是难做而是所需食材太多,果然这道菜导演组开出了“800颗玉米”来交换的条件,一时间蘑菇屋债台高筑,而几经协商后,导演组承诺只要他们还了之前欠下的一千多颗玉米,“佛跳墙”食材无偿赠送。蘑菇屋为了这个赌注,掀起了一场“玉米大作战”。
率先投入其中的是何炅和刘宪华,两人一开始还斗志昂扬,刘宪华借来电动三轮车一路嘴上似抹了蜜糖,“小李(车主)最帅,最性感。”何炅的小身板也爆发出大能量。两人顶着骄阳烈日战斗力十足,可渐渐大汗淋漓,体力也开始下降,一向没什么怨言的大华有点支撑不住,“真的好累啊”,何炅几次安抚小朋友情绪,同时也给自己打气,鼓励两人坚持下去。处于体力透支边缘的两人用玉米换来一听冰可乐,这才又变得血力满格,再次投身玉米地。
黄磊农广天地做科普,陈赫成掰玉米小劳模
经过辛苦努力,何炅和刘宪华一共掰了五百多颗玉米,但还不及债务的一半,两人回到蘑菇屋搬旧兵,黄磊和陈赫都跟着进了玉米地,蘑菇屋第一次全员大出动。从灶台转战到玉米地,黄磊还是一如既往的劳动小能手,而且很快地发现其他几人的“发现玉米困难症”,于是“黄百科”又进行农广知识科普,被摘过玉米的玉米秆要放倒,这样才能区分已摘过的和没有摘过的,“他们还以为玉米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能长第二茬呢。”
而自从来到蘑菇屋后就“养尊处优”的`陈赫,用“紫外线过敏”“腰有问题”“我有密集恐惧症”“乏得厉害”等花式理由避开了各种劳动,被黄磊嫌弃“年轻力壮啥活不干”,不过陈赫到了玉米地后就随他们掰起了玉米,起初还耍滑头多报玉米数,被何炅提醒违规可能劳动成果就白费,态度也开始更认真端正。胳膊上划了口子、气喘吁吁也在咬牙坚持着,颇具劳模风范。只是嘴里嘀咕,“我为什么要吃佛跳墙……我不吃不就完了。”陈赫终于明白:“这是魔鬼蘑菇屋,让所有人都得劳动。”
“佛跳墙”吃出满满幸福,蘑菇屋有神奇“驯化力”
众人协力,终于在太阳下山前完成一千一百多根玉米的任务而荣归蘑菇屋。何炅由衷感慨任务艰巨,“我一辈子没有这么累过,没想到能完成。”刘宪华则是坦白心声,“我还以为演一下就好呢”,结果是结结实实地辛苦了几个小时。不过,令人意外的是陈赫,竟仍然沉浸在劳动状态,自动在院子里找活干。“你已经完全不是从前的赫啦”,黄磊称他为“被驯化后的陈赫”,并笑侃这前后的反差就是“野生动物的驯化过程”。
被陈赫钦点的“佛跳墙”端到餐桌,大家围坐一起分享美食,感觉满满的幸福感。边吃边聊,笑谈人生,黄磊讲起与何炅二十年的友谊,20多岁的何炅就吃他做的饭,“有一次在我家吃饭,他吃了4碗,吃到眼神呆滞。”陈赫爆料曾与邓超深夜在日本喝酒醉倒在公园的趣事,“第二天超哥要赶飞机被俪姐带走,俪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拉着他,到了飞机场他还吐呢……”
每一个来到蘑菇屋的客人,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简单生活的惬意;每一个客人,从宋丹丹、王中磊到陈赫,也都会不知不觉的被蘑菇屋的氛围同化,融入这种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生活中。“向往的生活就是实在的努力,获得实在的成就感”,何炅如是说。向往的生活就是有这般神奇美好的“驯化力”。
观看各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想2
大型生活服务纪实节目《向往的生活》每周日20:30登陆湖南卫视,黄磊、何炅、刘宪华的田园生活暖心上线。刘宪华首次大秀厨艺,挑战黄磊的经典作品葱油饼。“黄小厨”做起来很简单的食物,刘宪华上手却频频闹出状况,让操心指导的王中磊忙活不已。两人为了一道葱油饼鸡同鸭讲“河”“盒”不分,惹一旁忙活的黄磊笑出了声。
刘宪华首秀厨艺 挑战黄磊做葱油饼
作为“蘑菇屋”的厨艺担当,黄磊自然担负起一家三口的口粮问题,几次掌勺都收获赞誉一片。而在黄磊为了搭建灶台分身乏术的时候,为了招待前辈王中磊,一直承包各种体力活的刘宪华也首次秀出了自己的厨艺,挑战“黄小厨”的经典作品葱油饼。
曾在个人第一部电影《花样厨神》中饰演厨师角色,并为此进行了四个月厨艺训练的刘宪华,做起饼来架势也算是有模有样。洗净切好葱花,面粉加水和成面团,难得下厨的刘宪华态度十分认真,面对何炅亲自端过来的咖啡也只能拒绝:“我等一下再喝,我现在在干活。”
鸡同鸭讲闹笑话王中磊做指导很操心
前来做客的王中磊难掩“霸道总裁”本色,眼里处处有活,根本闲不下来。收拾完韭菜豆角各种食材,好不容易端杯咖啡歇一口气,他又忍不住操心起刘宪华的葱油饼:“你鸡蛋打了吗?”埋头和面的刘宪华被成功提醒:“蛋在哪里?”“在一个盒儿里。”“河里?这儿有河吗?”两人鸡同鸭讲、“河”“盒”不分的对话让一旁忙活灶台的黄磊一秒笑出了声。
打好鸡蛋,拿着苍蝇拍赶苍蝇的王中磊又忍不住过来帮忙添加蛋液,一整套动作比划熟练指导:“这,这,然后你再把它卷起来。”一心想露一手的刘宪华赶忙接过勺子,连声答应:“我自己来!我自己来!”等到葱油饼下锅刺啦作响,刘宪华却在四处找泳镜防油烟,王中磊只得又端着咖啡杯赶过来给快糊了的饼翻面,真是操不完的心。
观看各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想3
1月29日,大型生活纪实节目《向往的生活》第三期节目如期上线,陈赫作为本期嘉宾除了为节目贡献了不少笑点,更上演了一出真人“变形记”。从初到蘑菇屋时不爱干活的“磨洋工”状态,到节目尾声主动承担农活的“被驯化”状态,陈赫上演的反转剧情成为节目最大看点。而随后陈赫为了帮助何炅、黄磊劈柴拼尽全力,导致腰病复发,也证明陈赫一开始的“拒绝”只是为了节目效果。而他演绎的从“磨洋工”到“被驯化”的过程也让节目更加精彩。
初到蘑菇屋做嘉宾时,陈赫对蘑菇屋的农活是“拒绝”的,对于何老师和黄老师提出的农活要求,陈赫分别以“腰伤”、“密集恐惧症”和“紫外线过敏”为理由拒绝。连摘西瓜也要磨蹭很久的陈赫还被黄老师调侃为“磨洋工”的最佳代表。不过事实上,陈赫拒绝干活只是为了节目效果。知道黄老师和何老师为了自己点的佛跳墙要多摘800多颗玉米后,前一天工作到凌晨五点的他,稍作休息就参与到了摘玉米大作战之中。在陈赫的帮助下,蘑菇屋成员仅用了两小时就摘下了1000多棒玉米。看到陈赫努力干活、汗流浃背的样子,黄老师也感叹原来“磨洋工”的陈赫干起活来这么厉害。观众也纷纷留言表示,陈赫不愧是实景节目专业嘉宾,什么场景都能快速适应,还能根据不同场景切换不同状态。
为砍柴累到腰病复发 陈赫干活也不忘搞笑
除了在摘玉米环节拼尽全力,陈赫在晚饭后还主动帮助黄老师砍起了柴。虽然第二天因为用力过度导致腰伤复发,陈赫还是承担了节目的大量笑点。饭后他聊起了和邓超同游日本时,两人一起喝酒到凌晨的趣事,惹得黄老师一阵爆笑。直到节目录制尾声,要离开蘑菇屋时,陈赫也不忘搞笑,他形容自己是离开家去求学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学成归来,到时候要“为蘑菇屋添台空调”,因为这里夏天实在是“太热了”。观众看后纷纷留言表示,就喜欢陈赫这样一本正经的搞笑。
观看各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想4
继春节期间央视刚刚播毕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引爆全国观众对于中国诗词的热情后,2月18日晚,央视一套三套联合播出了董卿主特并兼制作人的又一文化综艺新作《朗读者》。
此间一众娱乐综艺节目热闹上演之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均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其中,《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更是一举夺得实时收视冠军。此番,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朗读者》,在“热身”阶段便引发关注。董卿曾介绍称,《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在节目中,濮存昕第一个亮相,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柳传志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百里挑一的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让观众深受启发。=张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举夺魁,当选世界小姐的决定性因素,并分享了为人母近一年的惊喜与感动。
在第一期节目中,还特别邀请了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从头到尾弹奏《朗读者》主旋律,成为一大亮点。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经典歌曲《匆匆》,充满了意境。以朗读和访谈为核心的节目内容,加上经典音乐艺术的组合,《朗读者》首期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董卿当制作人的开门红。
压轴出场的是曾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董卿在现场与许先生娓娓互动,许渊冲道出了曾用翻译林徽因诗词追求女同学的独家趣闻。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杰出贡献的许渊冲老人,近百岁高龄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3、4点,他活到老、学到老,永远用年轻人的心态努力工作,感动了观众。
观看各种综艺节目的观后感想5
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这是继诗词大会后,央视又一次在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又一个好节目《朗读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没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周日晚央视三套、于7点半进行的重播,感悟颇深。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先生、知名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文化领域的嘉宾,还有无国界医生、为妻子许下一个鲜花山谷的丈夫、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等人。他们所处不同行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梦想。
节目中,有董卿对嘉宾的采访,有嘉宾带着不同口音的朗读,扎扎实实地呈现出、如她给节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这档节目跟《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之前爆红的《见字如面》气质相仿,豆瓣评分高达9.3。“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温文尔雅地给了大家一碗文化鸡汤。
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由衷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说的多好啊,喜欢董卿大气知性、端庄睿智的主持风格,我在心里默默地由衷赞叹!
其实这些大多是非专业朗读者,随着音乐舒缓起伏、情绪的逐渐酝酿,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加之观众用心倾听,聚精会神的眼神交汇、甚至很多人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致使掌声不时响起, 收到台上台下互动和鸣的效果。
谁人可知濮存昕小时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不能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同学曾叫他“濮瘸子”。自卑和无自信如阴霾笼罩着幼小的心灵。是积水潭医院、荣国威医生治愈了他的腿,使他从此走上`正常人的生活道路。他朗读老舍作品,其实也是要感恩可敬的荣国威医生,是这位医生使他重获新生。
她和丈夫林镜冰,今年结婚已经五十周年。没想到几个月前,林镜冰出了车祸,躺在滨江的浙二医院重症监护室,胸部以下瘫痪,喉咙上了呼吸机,不能说话。2月17日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病床上的林镜冰用唯一能动的手,把圆珠笔绑在手臂上,给妻子写了一封歪歪扭扭的情书,用了近两个小时,一生相濡以沫、催人泪下。
我觉得,董卿的《朗读者》最打动人的,是帮观众又找了一回“初心”。董卿的解释是,“《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是的,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无情的现实社会,难寻那份值得珍惜的“初心”。
《朗读者》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他们自己的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非常融合、恰到好处。针对不同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说起做《朗读者》的初衷,董卿说,几乎所有综艺节目形态她都已经尝试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
“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可能朗读者所朗读的内容,我们自己也会去读,去品味。但那与《朗读者》的现场氛围与感染力还是大有不同。
泡一杯香茶,在熟悉又清淡的味道缭绕中,在欲望纵横的嘈杂中,随着朗读者的`思绪,读出生活的本真和美好,读出一天的灿烂和启迪,让这份洗尽世间铅华的情思、冲淡污浊的蔓延,让精神家园变得落英缤纷,青春常在。让我们一起去观赏去感受吧。
【第8篇】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
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
周六晚八点,我准时打开电视,观看《朗读者》,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读者》的第一次'遇见'.
就像董卿阿姨在节目开始的时候说的那样,有时候,就算遇见也没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见'却会从此改变我们的生命。这改变生命的'遇见',濮存昕就经历过。他小时候是一个残疾孩子,被同学们嫌弃,体育课上跑步的时候,也没人愿意和他一组。同学们甚至还给他起了个绰号'濮瘸子'.我想,那时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幸运的是,他遇见了荣国威荣大夫,荣大夫为他做了整形手术,那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他从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了!可以跑、可以跳了!这对荣大夫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手术,是他做的许许多多手术中的一个,也许他对此毫无印象。但对濮存昕来说,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见'.他朗诵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师》节选,内容讲的是老舍对曾经将自己领进学堂的刘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会对帮助过我的人心存感激。
还有蒋励,他和他的三个同事都曾担任过'无国界医生',在战乱和灾难中救死扶伤,平均每天接受四十个新生婴儿,在工作中,他们随时'遇见'生死。《答案在风中飘扬》让我们明白平静的生活多么值得珍惜。柳传志'遇见'失败,许渊冲'遇见'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见,是多么美好,愿我们一生中,都拥有无数次美好的.'遇见'.
作者(侯佳美)
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
由中央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将于2月18日起每周六黄金时间,cctv-1和cctv-3播出。今日,节目方也曝光了制作人札记。面对镜头,董卿褪下主持人的光环,吐露真实心声。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很多人觉得朗读属于学生时代或者一小部分人。不,其实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董卿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办《朗读者》,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不办呢?那么多优美的文字就在那里。”从业21年,董卿说该节目是其职业生涯的又一个新起点。对于这个新角色,她已经做好准备,但辛苦程度还是超出想象。她说:有人来,有人走,有人说你好,有人等着看最终结果,挺过去就好了,她仅仅希望让节目精益求精。
据悉,《朗读者》力求作品与大众情感相通,每期通过一个关键词激发嘉宾的真实情感,并邀请6位不同的嘉宾来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节目中不仅有在各领域的杰出代表,同时还有一些平凡人,通过朗读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故事,力图展现丰富多彩的人文生活。那么,到底节目嘉宾会带来怎样的情感故事?敬请期待2月18日起每周六日晚8点档cctv-1和cctv-3联合播出的《朗读者》。
综艺节目朗读者观后感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第一期:朗读者(2017-02-18)
濮存昕童年不幸的感受,蒋励及她的同事祝福生命(无国界医生),柳传志祝福儿子新婚,周小林和殷洁爱的誓言(鲜花山谷夫妇),张梓琳做母亲感受,许渊冲(他的学生朗读)翻译的快乐,
第二期:朗读者(2017-02-25)
1被开除的学生郑渊洁因父亲鼓励与陪伴成为童话大王,《父与子》献给郑洪升。
2失聪者杨乃斌因母亲16年的陪伴,读完小学中学大学,他将冰心的《不为什么》献给母亲陶艳波。
3演员是短暂的,艾滋病大使是一辈子的事,蒋雯丽借林清玄的《百合花开》鼓励每一位艾滋病患者要坚强,开花是你最好的证明。
4梭罗的《瓦尔登湖》幽静优美,林兆铭陪伴照顾300多个动物,动物需要爱心,不要以为广东人都爱吃动物,也有人爱护动物。
5多次在死亡线上的乔榛(zhēn),因妻子唐国妹而活过来了,用裴多菲的诗《我愿是激流》表达对妻子陪伴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