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7篇优秀的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800字 第2篇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 第3篇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5篇汇总 第4篇关于金陵十三钗电影的观后感 第5篇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1500字 第6篇金陵十三钗电影中学生观后感5篇 第7篇看完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
【第1篇】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800字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
国破家亡,商女当真只懂侬语唱后庭?
--------题记
1937年的南京,因日本的入侵很快就沦为一座死城。满眼望去,皆是死尸,生者像那无头苍蝇般乱窜,只求找到一栖之地以便保住性命。唯一仍拼死抵抗的,只有寥寥无几的中国士兵。
可是教堂外那些搔首弄姿的风尘女子在这个严肃甚至危险的时刻,却还是如往常那般轻慢嬉戏。这不禁让人唏嘘,她们真的是在向乔治求助吗?
电影伊始,无论是乔治还是女学生,没有人喜欢她们,更别妄提“尊重“,即使是看似热情的男主角,也只是冲着美色而去。她们粗俗、淫靡,与矜持、高贵的女学生简直是云泥之别,因此也不配踏入这片还残留这着的净土。
当仅存的洁净被污染,暂时的宁静被打破,谁又曾想到正是这些低贱的风尘女子散发出的人性之光保护了孩子们的纯洁。她们清楚日本军队的邀请没有想象的单纯,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许当初一句“姐姐们替你们去”只是为挽救孩子们别做傻事所找的借口。可是回到地窖,谁也没有多少片刻的轻松。玉墨的提议有人犹豫,有人反驳,但最终这些女人的善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在临走的前一天,她们高兴地让约翰为自己化妆,因自己从未试过的装扮而像个小女孩般雀跃不停。如此模样其实正是她们心中所真正渴求的,浓妆艳抹实属被迫无奈之举。最后送给妹妹们的一首《秦淮景》,又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或许被送上敌车回首的那一刹那,正是她们人生中最美的时刻。
最后电影的结局只讲述了约翰含泪开着载有学生的卡车逃出了南京,却并未交待女人们的下场。但谁都明白包括她们自己也心知肚明,前方等待她们的是死也不能轻易解决的可怖。
鲁迅曾言,真正的用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他为纪念并称颂刘和珍所写的。虽然这些风尘女子手无缚鸡之力,但在我看来“勇士”二字,她们当之无愧。或许这十二人在百年之后只化作一抔凄惨的黄土,永远无法摆脱那令人唾弃的卑贱身份。可我想她们并不会在意那所谓的身份与可笑的名誉,她们只是想做便做了。由此,才让我们真正看到污秽外表下,原来藏着的是一颗出淤泥而不染的心。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最近《金陵十三钗》的电影正在上演,有幸在网上发现原作,就第一时间收藏,读《金陵十三钗》,泪纷纷如雨下,日本鬼子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人神共愤,血流成河的南京,血的教训,这只是南京城里小小的一隅——教堂,但战争中的教堂在铁蹄和淫威下风雨飘摇。唱诗班的女学生,从墙头爬进来的妓女们,还有死里逃生躲避追捕的中国伤兵,神父英格曼,阿多阿多,伙夫陈乔治,这些人物暂时被迫呆在一起,这十三个妓女,以出卖肉体为生,说话、做事、举手投足都表现出了她们那个圈子里的习气,英格曼神父反感她们,怕她们影响那些稚气未脱的女孩子,但又无法拒绝无路可逃的她们,勉强收留她们暂住教堂,豆蔻的凄惨遭遇,让这些风尘女子开始正视现实,,身边的姐妹惨遭,救过来后已疯疯癫癫,而那几个中国伤兵,下场更惨,连做了截肢手术的王蒲生也身首异处,妓女们冷静的埋葬他们,这些人没有前途和将来,死亡,是迟早要面对的事情。
玉墨随身多年的一把剪刀,该是一段预示,与其遭蹂躏惨死,不如拼死一搏。姨妈书娟幼小的心灵对玉墨充满仇恨,这个破坏自己家庭的名妓,她恨不得去毁了她的脸。然而,为了救唱诗班的这些女孩子,这些妓女,她们化装成女学生的样子,去替她们,日本兵带走了这些如花似玉的女子,她们义无返顾的带着剪刀,牛排刀、发钗,带着一切可以利用的利器走了。苟且偷安,何如轰轰烈烈的死?把生存的希望留给这些孩子们,妓女,这些最最下层的人身上,闪现着傲人的光辉。书娟忏悔了,玉墨再也回不来了,或许,她该早一些原谅她?
但是,今天的我们可以原谅一切,一切都被可笑的原谅了,去恨谁呢?军国主义?还是自己软弱的祖国?血淋淋的历史铭记在心,而惠特林女士,一个善良有正义感的美国人,在亲历和目睹了地狱般的南京城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自杀。活人姑且做恶梦,宁可不活,禽兽的行径为人所不齿,但愿后代们都记住这段历史,南京——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金陵十三钗,只是这鲜血历史中的小小一段。
严歌苓女士笔触清新,细致感人,一口气读完,泣不成声,这就是我的祖国曾亲历的灾难,中国人是不会忘却这段历史的,十三钗也将和历史一样永存。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
这里的楼歪歪斜斜只剩框架,这里的街巷尘土飞扬尸横遍野,这里的空气充满着硝烟与血腥,流弹穿梭在烟尘之中。这里还有一座教堂,一群正值青春的女孩子,一个洋人神父。还有,一群秦淮河的女人。
她们身负骂名,被世人唾弃,却为了女学生们挺身而出。我想起豆蔻为了小男孩蒲生冒死回去取琴弦,甚至临死前手中还紧紧握着琵琶弦,想起豆蔻对蒲生纯纯的疼爱,想起这些秦淮河的女人们心底的善良,也痛心于豆蔻被侵略者用刺刀留下的触目惊心的伤痕。
长谷川大佐用不带一丝怜悯的口吻要求女孩子们去为他们的庆祝会助兴唱歌,而其实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绝不仅仅是唱歌,女孩子们的宁死不屈让让我担心。南京城已经尸横遍野,这些正值花季的女孩子不害怕吗?“我们替你们去。世人说我们无情,姐妹们就做些有情有义的事,来改改这千古骂名。”这是秦淮河的女人说出的话,也是这部电影中最让我震撼和难忘的话。
送死前夜,她们还是笑着。在身上藏着镜子做成的小刀,笑着说能赚鬼子一个眼珠子。剪去曾经打着卷的漂亮头发,和一个守护着女孩子们的神父养子陈乔治,来到了鬼子的庆功会。
南京的硝烟还在飘荡,盘旋在南京的上空,盘旋在我们的史书中,飘荡在我们的心中,永不消散。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和平世界,是革命烈士的肉躯和鲜血,也是卑微的秦淮河女人的肉躯和鲜血一点一滴,一砖一瓦的建造出的。赴死前,十二个女人展示着她们的风采,唱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不屈。“秦淮缓缓流啊,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啊。”
她们带来喧嚣、混乱、醉生梦死,大敌当前,她们还要吃要喝,嬉笑耍闹,卖弄风情。但她们的喧嚣透着生命活力,她们的调笑混杂着人性温暖。她们卑贱,却拯救了十二的女孩的生命。她们用自己薄弱的力量,为和平垒起一道墙。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
落座影院,犹如坐在灯光摇曳的一方四方桌前,听一个老人娓娓讲述一个惊心动魄而又美艳动人的悲惨故事。老人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于我,自然是托腮凝神,听者用心。
看他挥洒所有气力,泼墨挥毫,堆砌出一个多维度的废墟,最后,让一朵美艳不可方物的花朵在其顶上灿烂盛开!那如死灰般灰白的大地、那浸透鲜血的残垣、在他的指挥下,统统成为舞台的半尺背景。能够看出摄影出道的他仍然忠诚于画面镜像中巨大的视觉反差:行走于硝烟烽火中的女孩,炮火声中低吟浅唱的女子,还有一个维系于她们之间的异国男子。毫无疑问的是老谋子这次拿到了一个好剧本,想比之前的几部作品,这个故事更加撼动人心,情节也更加跌宕且符合逻辑。
观影完毕,感觉身边的人与我一样,沉重、悲愤的情绪犹如拥堵在喉,无法言语。纠结其中的,无非爱国情、民族恨之类的东西。但细细品味整个故事及其中的人物,却好似夜幕中的秦淮河水,薄雾蔼蔼,模糊难辨。手捧琵琶吴侬软语的绝色女子也好,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智勇双全的狙击手也罢,清澈如水般的小女孩和英俊正义的假神父,人物一个个的都浓墨重彩一一呈现。就如张艺谋本人所说的,整个故事就是想要展现出战争中的一抹粉红,他最终做到了。但是,于我,也仅仅是这样一副精美画面,仅此而已。
想起同样战争题材的一部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让人在快乐中流泪、悲伤中微笑。人性的雕刻在最平凡的情感流露中打磨出深刻的印迹。此片曾囊括3 项奥斯卡大奖以及 6 项提名。老谋子这次也想要角逐奥斯卡,在我看来,似乎还有一段距离。姑且不论整个故事描绘的方式是否得当,众多初试演戏的演员肤浅的表演也会成为此片的一大致命伤。也许老谋子真的是距离平淡的生活太久远了,用尽各种雕刻的工艺技术、耗费巨资所雕琢出来的作品,外表炫目却无法触动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地方。毕竟,既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又要对得起巨额的投资是很难兼顾到的。但愿如我这样的观众很少,毕竟太贪心了一些,也希望中国电影市场上少一些我这样的挑三拣四苛刻者,也许这样的话,中国电影人才会信心满满,走得更远。
之前看过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金陵十三钗》,这也是成为我走进影院的主要原因。幕后工作人员努力的工作、导演整夜整夜的讨论剧本、小演员们剪掉长发时的伤心哭泣、巨大的战场和气势恢宏的教堂从无到有。每一个镜头十几二十次的重复,所有这些背后的点点滴滴均因为真实、因为执着,所以美丽。于是,过程相比结果本身,更甚于深刻与动容,于我来讲,这份背后的真实才是真正的“秦淮美景”。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
她们是南京城城最漂亮的一群“女学生”。这是我想象的,因为女学生对她们来说是个梦,她们是按梦想来着装扮演女学生的,因此就加上了梦的美化。
严歌岑大家耳熟能详,她的作品充满鲜活的生命力,极具故事性和画面感,也许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让你情有独钟,秦淮八艳让你记忆犹新,而她所塑造的金陵十三钗则更让你出乎意料。
这是一部在南京大屠杀的语境中,通过翻转“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传统妓女形象,结合了金陵十二钗的悲惨命运,融入秦淮八艳的悲欢离合,创造性的重写了一部“妓女从良”的故事。张艺谋导演的倾心力作便取材于它,它被定位为一部面向国际市场的战争史诗巨作!其英文名”the flower of war”即《金陵十三钗》为战争之花。
影片与原著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当妓女们兴高采烈地脱下一身俗艳性感的行头,换上女学生的素净蓝袍时,洗净铅华,返璞归真的她们干净了,也回归了!最后她们毅然踏上了不归路……这时作品的深沉意蕴一览无余,影片开放式的结局水到渠成!
周作人有言“女子之以花自命者,未脱依附之习”这些战争之花们是当代版的“羊脂球”鲁迅认为她们在当代具有悼念价值,她们全是可怜人,不幸地上了历史与数目的无意识圈套。她们由于悲惨,不但不被正视,反而被选择性遗忘,结局不了了之。故作了无名的牺牲者,成了历史上的失踪者。正如鲁迅所言:“其实他是生前死后,竟与社会不相关的。”
它成功的体现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无论真实与否,与历史的缝合有无折扣,作为中国人理当信以为真。因为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国格和人格已是最大限度地支持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立场。若战争也有性别,无论是金戈铁马还是枪林弹雨,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这本应是男儿的决斗场女性却从未缺席。在各色题材的作品中,女性是危险的物种,注定无处可逃。直面战争的血腥与残酷,这本应是蓬头垢面、狼狈不堪的妓女。却被严格岑另辟蹊径地塑造成烈焰红唇、浓妆艳抹。特别是在弹唱《秦淮景》的顾盼神飞与风情万种让人心醉神迷。尤其是集千娇百媚于一身的赵玉墨,让人一见倾心,神魂颠倒!尽显秦淮女子的绝代风华,这是场奢华的视觉盛宴,所以说她们是战争之花,是抹在战争黯淡背景上的一抹粉红。
结合电影拜读它之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庆幸生于太平盛世,国富民安,没有战乱纷飞,不用担惊受怕。我深深的体会到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珍惜来之不易的青春与学习机会!回忆那段屈辱不堪的历史,今天我们更应理性爱国!虽不能战死沙场,但在捍卫钓鱼岛主权时应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同仇敌忾,爱我中华!
作为女性,我们更应该洁身自好,自尊自强!告别男尊女卑,展现新时代“巾帼不让须眉“的的凌云壮志与飒爽英姿!
同时对待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不能带上有色眼镜,认为她们低人一等,对她们不屑一顾。还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后慷慨解囊的乞丐们吗?还有那救起小悦悦的拾荒老人。对待失足女性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不能像书中的女学生那样对她们冷嘲热讽,指桑骂槐。若我们如此,还能算的上是一个和谐社会一个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吗?
或许我们更应反省自我,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它都是相对成功的。正好给我们上了一堂道德课与政治课。它们是互补的,尤其是电影的结局。都值得每个人的深思,或许我们更应扪心自问,国难当头时,是否会挺身而出?在人性问题上,是否公平公正、问心无愧?
【第2篇】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1
火光满天,枪炮轰鸣,血流成河。
三十万人,躺在血泊中,生命永远定格。
这惨痛的记忆,永远也无法让我们苦难深重的民族忘却。
隔着历史的风云,越过岁月的尘埃,导演们一次次在银幕上重现这一幕,《南京南京》让所有观众泪奔;雕塑家们用血泪雕成凝固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树立的一尊尊雕像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作家们压抑着悲痛将残酷的战争浓缩为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着回忆的苦痛……而小说《金陵十三钗》,被改编为电影,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书中以一个十四岁少女的视角来写,她的见闻、她的感受、她的恐惧……,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让我们再次感受遭受异族侵略和杀戮时的无助。
令人唯一欣慰的是,在这冰冷的枪声中还有一丝余存的人性善意的温情:明知庇护伤兵可能会给教堂带来灭顶之灾,英格曼神父还是收留了无助的他们;五个死里逃生的战士,为了保护教堂里的人不受连累,甘愿挺身受死;……异常是文章最终,那十三个秦淮河上卖笑的女子、被自视为纯洁的女学生瞧不起、认为她们无耻下流的十三个女子,却在生死关头毅然决然地选择替女学生进入虎口受难……这滴着血的温情,一次次进入我的心灵,让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一齐,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同胞所遭受的苦头而悲愤!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无忧无虑,像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不会有生命危险,更不会被任何肮脏的东西玷污……可是,战争这个魔鬼却会破坏这完美的一切,让人性泯灭、兽性大发。他不仅仅断送女孩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且会将她们送到人间地狱甚至是死亡。那个十五岁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安妮日记》中的“我期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让所有读过的人心酸。而《金陵十三钗》中的金陵女子学院的女孩被心怀叵测的日本鬼子在圣诞之夜要求去为他们唱赞美歌,手无寸铁的她们面临的是被蹂躏被残杀的命运!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有一面关于外国人保护中国难民的纪念墙,其中一段文字印证了十三钗的命运:每一天晚上,日本人都会来到金陵女子学院,带走20多位十几岁的女孩,而这些被带走的女孩,很少被送回来……
掩上书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的讲话又一次如黄钟大吕般在耳边响起:“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仅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仅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期望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是的,这段历史永远不能被忘记!同样十四五岁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运!但我们更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祖国完美的明天,我们该启程了……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2
最初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吸引到我是因为它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十二个鲜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数百年之后,同在金陵,这个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沦陷以后,日军进行血腥屠城,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此时南京的一个教堂临时成为了避难之所,一个美国殓葬师、一群教会女学生、几个军人和伤兵还有14个沦落风尘的秦淮女子都来到了那里,共同应对一场生死浩劫。最终日军还是闯入了那里,发现了女学生,中国军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价救下了这些女学生。然而日军再一次要求强征女学生前往庆功会表演节目。女大学生们不堪受日军凌辱,决定团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和假扮神父的约翰救下。这12个平风尘女子,身披唱诗袍,怀揣利剪,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生死之约。
想想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读者看到那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耳环和猫而跑出去冒险,而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毕竟她们是遭人嘲笑戏弄的边缘人啊。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同是13岁的豆蔻年华,教堂里的女学生们依然过着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一个“坏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春天到来之前就遭受了残忍的摧残,她本该天真无邪的生活彻底被那些逼良为娼的人们所改变了。在这些岁月里,她们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尽,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她们的英勇可歌可泣、可叹可悲。她们的伟大更显得日军的卑鄙,对她们的敬佩更激发我们队日军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们是第一次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三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终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吴语总柔软,却唱了一曲的刚烈。
在古诗《泊秦淮》里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不然,商女亦知亡国恨!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3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很难不被这十三钗触动,我甚至会忘记了她们的职业——妓女。她们第一次来到教堂的时候,眉目艳丽,穿着旗袍披着貂皮,嬉笑怒骂,走起路来腰肢一扭一扭,满是风尘女子的味道。一来就占领了地下室,在里面肆无忌惮地打牌,换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国人调情。
“她们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带进了教堂。”
一群让人生厌的女人。
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会为了一根琴弦而用生命犯险,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愿意用命去护着一群抗拒她们的孩子。人性——这是我在她们身上最为触动的一点,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一点。我不想谈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纠结这种宏大的主题,我只想说一说电影里的这群人体现出来的人性和感情。
张艺谋在电影里,用了很多反转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将这份人性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那么动人。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们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们都有缺点。那个来教堂收殓教父的外国人约翰,贪财,好色,怕事儿,应对男孩的免费修车请求不为所动。这样的一个人,在日军闯进教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来,把那群无力的女学生丢在外面。但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用还在颤抖的手撑起了教堂的红十字旗,大声控诉日军的罪过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将那群女学生护在身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同伴告知自我仅有唯一一个机会离开南京时说“我不能抛下那群学生”。当然还有那群女人,我还记得她们因为怕死把全身是伤的军人赶出教堂时的气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们代替女学生赴死时的难过。
这样先抑后扬的手法,让这份人性更加动人。电影中的每一个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特征,都有着一份生命的鲜活。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电影背景便免不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痛。电影的开场就是女学生在战争的狼藉中逃命,身后是狰狞的日军。导演在电影开头就不遗余力地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残忍。其中中国军人排成队,用身体挡住坦克,让爆破手尽力接近坦克的画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后的祖国啊,付出那么多条生命才炸掉了一辆坦克,而敌人后面还有很多辆坦克。张艺谋是细节处理的高手,他让紧接补上的那辆坦克只在镜头里出现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刺痛人心。
那十几个女人的出现让我们短暂地忘了这份残酷,将欢笑和生机带进了教堂。敌人是野蛮的,军人是冷酷的,女学生是惊恐而苍白的,仅有这十几个女人是鲜活的,笑嘻嘻的。她们来的时候是笑的,包括最终决定代替女学生赴死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点泼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来“婊子无情”“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骂名。她们在笑,约翰教父在强装地笑,女学生因为逃过一劫在笑,她们都在笑,笑得让我们差一点就相信了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还有机会回来,直到小蚊子上车前突然爆发的哭喊,我们才突然醒悟。
导演一向没把主角刻画成完美无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个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诉观众,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会怕死,但即使这样她们仍然选择赴死。最终她们离开教堂时,镜头从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钗们穿过地上大大的红十字架一个个走出去,红十字架是救赎、生命的体现,这样的镜头让这一次离别充满杯具和讽刺色彩。
电影结束了,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4
观后对片中多个镜头历历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战争是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种族的,战争是残酷的,在我们抱怨当年日军暴行的时候,事实上在之前的纳粹二战中,早已上演过。不管是在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杯具,还是在亚洲大陆上中国的陨落,历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类的贪婪与野心,欲望与自私。片中的细节不管是不是真实的,我们都相信在战乱的年代,国人是团结的,中华儿女是齐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复存在,“国”在当时必须是凝聚众人的基础,信念的所在!大到现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话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灭——落后就要挨打!
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
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礼貌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一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妓女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妓女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我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我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终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
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5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被震撼到了。我感觉自我就生活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南京。我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为日本军卑鄙、下流的行为而愤怒;我为放弃离开已沦陷的南京的勇敢战士们而感动。我为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质而流泪。此刻,电影里的画面还在我脑海里轮回。
故事发生在1937的南京。那时的南京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那里被日本军害的满目苍夷,已经是一片黑暗,统统笼罩在战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尸体纵横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声、枪声随处可闻。在这战火之中有十二个女学生和一个孤儿陈乔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们的脸上有着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有着难以倾诉的苦楚。她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失去了最亲最亲的家人。与此同时,一群秦淮河的妓女也到教堂去避难。那些日本军到处搜捕女学生,对女学生如牲畜般的蹂躏。更可恶的是,日本人竟然还要这些女学生在他们的庆功大典上唱歌,为他们助兴。就在这火烧眉毛之时。那些妓女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个女学生。在南京的教堂,那个为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为了肩上的一份职责,为了保护那些教堂的女孩子们,能安全离开那个可怕的南京,不惜自我冒着生命危险,修好了卡车,把她们带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终没有交代那些女人最终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们如何,仅有死。
妓女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说他们无情,但她们做的的事情却有情有义。可又有几个人有这种情义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正是这种身份卑微的人,献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军残害中国人的场面,想起那三十万触目惊心的数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尸体,我就想哭。我真为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向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还为中国的腐败而哭,如果那时的中国强大,日本人敢来欺负我们吗?只要强大了,我们谁也不怕。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决于自我的国家,看你坚不坚强,强不强大。此刻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的屈辱。
我们今日的幸福是勇敢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过鲜血的革命烈士们……
【第3篇】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5篇汇总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
自从看完《金陵十三钗》已然一周,留连之余却迟迟没有动笔写点什么。其实早前业界媒体对该片的呼声一度飙高,自然让人满怀期许。笔者实在小家子气,甚至连坐在影院的当下都依旧难掩内心的激动,双眼紧盯银幕目不斜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放映时间非但没有让人困乏,反而始终让人神经紧绷。不得不说,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还是那部风风火火的《让子弹飞》,时隔一年之久,更让人慨叹这佳片匮乏的大陆电影市场,免不了一番唏嘘。
从影片宣传之初《金陵十三钗》就不断与好莱坞主动靠拢,一方面让十三钗能够大摇大摆的走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却让太多潜在暗示影响了观者的心绪。张艺谋数次失意饮恨奥斯卡,不管他本人在意与否,这种遗憾却已然把自己赶鸭子上架,处于尴尬的境地。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联手严歌苓的这部十三钗也必然要将申奥之事顺水推舟。其实明眼人心里都懂,奥斯卡的光环再耀眼,也不过仅仅一个公关游戏,得奖要考量的因素太多,绝不是靠水准就能搞定的事,更何况是涉及到国际话题的最佳外语片呢。
回归到电影本身来讲,片子固然不差。从张艺谋自身找标杆比对的话,确实远超“十面满城山楂树”之流,也算对得起票价,但若真想以经典论之却还是底气不足,言之尚早。对这看似在所难免的失望思考了良久,觉得很大程度上缘于过多的期待。归根结底,毕竟这早就不是《黄土地》那般“单纯”的年代,市场的介入让电影技术的渴求有了买单的对象,可与之俱来的还有让人无所适从的机械感,纵使有恢弘的场面逼真的特效,却始终有种心生斥避的虚幻挥之不。
刘恒的操刀改编的确让严歌苓的故事更加张弛有度。删掉了原作中神父的角色,进而丰富了约翰的人物形象,而十三钗作为故事灵魂般的内核,玉墨、红菱、豆蔻、香兰、美花等十三个风情万种的妓女同样性格迥异,形象鲜明,能将相对庞杂的群戏控制得简而有序,实属不易。然而不同于一般影片的传统模式,影片后半段抛弃了大开大合的叙事走向,“女学生欲跳楼自尽,十三钗舍命代赴会”的重头戏之后,故事却在叙述者书娟的回想中戛然收尾,压抑的情绪无处宣泄,难免容易让人误解为高潮缺失,虎头蛇尾。但客观上讲,其开放性的结尾的确克制了相应的血腥与荒淫,也让故事的升华迎刃而解。
尽管如此,剧本中种种人物行为动机的处理还是显得刻板规整,为了使约翰的转变不突兀所以安排其亡女的情节,为了让玉墨的选择更具说服力于是交代她幼时被继父的悲剧。诸多冲突的化解大多依靠台词陈述,生硬且不够讨巧。再如豆蔻如何逃出教堂,香兰缘何为一双耳环送命,这样关键情节的详略控制还是存在疏漏,以至于影片的戏剧性过于强烈,真实感大大降低。
当然,现在赘述所谓的缺点都更像鸡蛋里挑骨头,在我看来,《金陵十三钗》依旧瑕不掩瑜。特别是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在色彩的运用上相比前作更加恰如其分。灰暗的南京城对比爆破中的绚丽彩布、扫射下的破碎琉璃,每一道色彩的运用都蕴含着深刻的隐喻。沉重的战争之殇并不能埋葬国民军的壮烈无畏以及女学生的纯真善良,片中的每一个画面无不挥洒着国人面对残酷屠杀坚毅抗争的血性。更值得肯定的是,电影并没有流俗于刻意的煽情,配乐的浅淡以及镜头的克制让与悲恸随之而来的愤怒都点到为止,《金陵十三钗》无意利用民族软肋煽动政治仇恨,我感受到最多的,都是一个民族的自醒与自勉。
从最初的好评如潮,到最近的负面新闻层出,舆论的陆续登陆让《金陵十三钗》的口碑喜忧参半,更准确的说,是两极分化。毫无疑问,这样敏感而特别的题材会引起太多爱国之士的义愤不耻,事实上,让我们自己来评断南京大屠杀本就是件不理智也不厚道的事。历史难以再现,质疑也无法控制,但无法容忍的是太多观者都带着可耻的有色眼镜评价这部电影。还原真实就难以避免流血暴力,戏剧表达也必然着力情节特性,主观客观都无力讨好,让金陵十三钗难逃某些孤芳自赏的偏执辱骂。
我相信张艺谋并无娱乐大众之意,特别是执掌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沉重而严肃的题材,选择用这样虚构的故事以“局”概全,以“恶”向善,是他的创作,更是他的胆魄。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不是每个人都敢成为英雄。并非每个人都拥有牺牲的勇气,《金陵十三钗》正是这样一个在战争中激发人性的故事。正因生命无分贵贱,才让十三钗的故事能撼动人们日益麻木的心,而人性本就复杂,太多存在永无好坏之分,“恶俗”二字就更像欲加之罪。所以,那些叫嚷着影片宣扬情色丑化国耻的人,我更想告诉你们,只有简单善良的人才能看见一个美好光明的世界。
电影的产生即因娱乐,但也精妙于其“因材施教”的魅力。倘若抱着重读历史的态度,那《金陵十三钗》绝不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但它本身并无错,错在太多轻佻的灵魂正缓缓偏向世界的堕落。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与这些老成和世故的风尘女子相比,女学生们的稚嫩和孩子气证明了她们的确是十六个地地道道的女学生,不容怀疑。甚至她们的身上还有着,大城市中小地主子女的骄傲气息。她们拒绝,交出女人们的两颗麻将,是最初的表明她们下定决心要划定界限。后来她们她们醒悟的太晚了,在豆蔻死后,她们才想起曾经与她争执的一碗汤,可是这已经来不及了,这一切已经随着豆蔻和那四根握着的琴弦一同消失在南京城的上空了。书娟厌恶喝了泡阿顾的水,厌恶那些女人在李全有、戴涛和王蒲生面前搔首弄姿,厌恶徐小愚的善变和莫名的骄傲,甚至在小愚几乎要带她和父亲离开南京城的最后的眼光里,书娟仍用冷冷眼睛对视不肯透出丝毫的妥协,表现出小女孩之间最顽强的倔强,不顾生命的倔强,她甚至厌恶自己的父母对妹妹的偏爱把自己独自一人留在南京城里,每天呼吸着这里毫无生气的味道。但是他又是幸运的,她记录了从1937年12月13日开始发生的所有事,记录了南京的灾难。
如果说女人们的柔情使教堂一直弥漫着脂粉的香气,那么军人们的铁血和坚强就是这里最后的围墙,掩盖着所有的娇惯和小脾气。李全有和王蒲生是两个大难不死的战俘,被埋尸队的成员搭救了下来,和秦淮河的女人们一起躲在狭小的地窖里。他们也曾经期盼着重生,地窖里歌舞升平的那天晚上,书娟的目光里看见了豆蔻和浦生私定终生,可怕的是厄运并没有因为这样而逃离,因为有人秘密将他们的情况泄露给日本军官,浦生和李全有大难不死的生命又一次不出意外的经历了死亡,浦生和豆蔻就这样一前一后的离开了人世间。戴涛,曾经让书娟崇拜过,那是在他和赵玉墨跳舞之前。可是现在的戴涛早就成了赵玉墨的囊中之物,于是书娟不再期望反而开始唾弃。一天月光很清冷的晚上他和赵玉墨登上了房梁顶,坚定的说为了玉墨的邀请一定会活下去,也许是同阿顾和红菱说的赖活着很相似,可是玉墨并不知道这是最后的告别,她失望了,也许她并没有失望,她一直一直的活了下去。
历史是一种拥有时间的厚重感的东西,岁月使它和当代产生不同。中国人的历史大概只有中国人能懂,而威尔逊福音堂的历史大概也只有真正在教堂里生活过的人才能懂,或是玉墨,或是书娟,而我这个局外人只是观望而已。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
学院组织我们看了一场爱国电影——《金陵十三钗》。
整场电影的环境和氛围都极其压抑。日本军人满南京城的屠杀。它讲述的是旧中国弱势群体在那个年代的悲惨遭遇:14个教会学生,14个秦淮妓女,一个神父的养子和一个洋人殡葬师,一起出现在了一个天主教堂。
这部电影拍的十分细腻,妓女丰润扭动的翘臀、洋教士与妓女的调情、孟父亲压抑的伟大的父爱,李教官的隐忍痛心,妓女为救女孩不顾生死的血脉情……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是一场无声的控诉。它想要宣泄,想要为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爱找一个出口。什么能够让难区人民逃离南京,什么能够带领大家躲避战争?然而,在那个年代,有的只是残酷。但是,在那个时代的中国,还有一样东西:民族情。
从演员上,最让我称奇的便是贝里斯蒂安的演技,《金陵十三钗》是先在外国首映的,洋人们对这部电影的反响并不高,因为他们不懂得这种情怀,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妓女就比学生低贱,不懂得牺牲,不懂得隐忍。但是克里斯蒂安懂了,从一个贪财嗜酒的洋人殡葬师蜕变成为一个为灵魂祈祷的神父,他都演的淋漓尽致,看着他为十三钗祈祷的背影,我真的愿意相信世界上有上帝,愿意相信最后的最后,大家都平安无事。
而从内容上,对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十几个国民党军人在即将走出南京城的时候为了保护一群逃亡的教堂女学生果断的扳动了枪膛,发生了激战,学生走了,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引来了坦克,十几个人太渺小了,但是面对敌人的坦克,他们没有办法,唯一的就是用人的身体带着手榴弹去近距离炸毁,一个小编队,没有防弹衣,只有浸泡过水的被褥,一条直线,前面的人一个一个倒下,最后一个炸破手冲击到了坦克的面前,整个场面一直有枪声在回荡,教室一片安静。就是这几个小人物,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和很多军人一样,他们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是一种大爱,军人特有的爱。
这个故事,最让人感动的是那群从“秦淮河”躲出来的风尘女子,谁说妓女无情,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不错,她们是有自己的私心,进了教堂就找最安全的地方——地窖,但我想,那只不过是在那种情况下的本能反应。她们同样也是有爱的,豆蔻为了为浦生弹奏一手《秦淮景》,不惜冒险,用生命与尊严做赌注,只为找回缺失的四条琵琶弦……更加可贵的是,这群被人们一直瞧不起的“妓女”却个个穿上女学生的衣服代替女学生去参加日本兵的庆功会。她们害怕死亡,更不知道会面对什么,不知道结局,但是她们却勇敢地走上了军车,此时此刻对生命是一种震撼,她们或许有很多未完成的梦,或许没有机会去实现了,她们是伟大的,正是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的抗争和救赎。这部电影感动了我们,让我们感到震撼,因为它融入了国家的命运,表现的是民族的精神。
爆炸的炮火中,有美丽的五色花随着硝烟飘落,花儿落在地上,牵起一片轻轻的叹息,唯独不变的是我中国儿女不屈的灵魂。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
说实话,如果不是组织的话我是不愿看这部电影的。害怕会太悲壮而抑制不住嚎啕大哭。果然不出我所料,电影开场才十分钟我就已经眼眶湿润了。其实我很害怕写这次的观后感,我怕我的文学功底无法将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更无法将电影中各种伟大的人物表现出来。
《金陵十三钗》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不得不说是张艺谋又一部恢弘又催人泪下的经典战争史诗电影。电影是以一位女学生的回忆为线索,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一个教堂发生的惨事。影片一开始是一段南京话的旁白,一时让人重回了现场。接着是中国军队和日本人的坦克大战,坦白说,在“神枪手”在大楼里和小鬼子同归于尽的时候,我哭了。最后约翰和女学生的出现,然后逃进天主教堂避难,接着是14个女子的进入,整部电影都充满了压抑的气息。
在天主教堂里,女学生单纯、善良、纯洁,她们不谙世事,但却不幸地见证了南京的沦陷,在本该快乐飞翔的日子里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残酷现实。在天主教堂里,风尘女子世俗、放荡、妖艳,她们出于无奈,却不得不以成人的角度让自己的这场灾难中幸免于难,然而最后她们还是选择了保护她们。在天主教堂里,乔治善良、感恩、责任,他甘于奉献,时刻保护着教堂和女学生们,这是他对老神父的承诺,最后献出了自己。约翰,我更愿意叫他神父,帅气、友好、善良,他不畏强权,在异国他乡他愿意用性命来保护女学生。
电影的结局是悲哀的,尽管女学生们逃出了南京城,但是十三钗的命运却映射了那个时期整个南京社会底层的女人的命运。她们遭受凌辱,被人唾弃,每天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很多人看来,她们是不值得被同情的。但是在人情面前,她们一样需要关切,她们同样懂得珍惜。尽管她们曾和女学生斗嘴、吵架,但在危难关头她们却愿意代替女学生前往日军的庆功宴,尽管她们知道前方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她们仍然义无反顾。是这群世人眼中的“窑姐”用生命告诉世人“商女亦知亡国恨”,是她们用鲜血在姑苏城畔谱写了《秦淮景》这首壮丽乐章。
看完整部电影,我为很多场景所感动。其实看到一半时我曾想放弃观看,因为太血腥,太不人道。但是我想到当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人们就是经历这些痛苦存活下来的,想到她们都如此坚强,我更加应该正视历史,铭记历史,不让悲惨再次发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
对于金陵十三衩,我并不陌生,因为在它刚刚上映的时候,我就已经体验了其中的彻骨心酸。今日坐在教室里,再一次的回味震撼。
一个动荡的年代,人心惶惶,无从逃离的恐惧,该如何去面对,该如何去铭记。真正的,看着大屏幕,深一些,如果我处在其中,我想对那满目的疮痍,我只会感到无力了吧。人人都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于这个年代的她们,近日网上的新诗应该更能道的真切些,商女熟知亡国恨,赎幼之身永贞真,山崩地摧志犹在,兴我中华休忘魂。兴我中华,休忘魂,魂,这是一个带着尊严与信念的载体。
整部影片,阴沉抑郁,灰暗的整体色调,看着就让人揪心,想着那里,人无安逸,恐惧扎心。小的时候,还记得在美术课上的水彩课,在多么美丽绚烂的色彩上,只需一点黑色加入其中,他便蔓延开来,腐蚀着多彩。但是,在一片黑色之上,多少亮丽的色彩只是转瞬即逝,刚刚延开的触角一眨眼便淹没在一片黑色之中,沉了下去,永远不会再起来。她们,一群拥着色彩的女子,被那一双双暗淡的眼睛透过美丽的窗子凝望着,有欢声飞扬,有笑语回荡。为了这群孩子,她们失了色彩,掩埋了,在这炼狱般的世界。金陵十三衩里包含着与以前电影一样的情感,爱国,奉献。中国人,很伟大,或者,人都是伟大的,在一个场景中,一段年代里,一波,又一波的涌现。教堂,在那么一个满是流血的土地算是一方避难之地了吧。外出却受死的她们,到底为了什么,琵琶弦,亦或是耳环?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东西,她们也愿冒死而寻,处在世界的边缘,在边缘有如何呢,战火还是烧到了她们。当她们乔装学生,那怀中的剪刀,是她们赴生死之约的武器。一直记得在地窖里,她们的光彩,那般夺目,她们的歌声,虽然穿着朴素的学生棉衣,但那首透着苍凉凄美的秦淮曲,直到现在,任在心中,每每想到在一方小小的地窖里,却飘浮着多少的侠义真胆与真情心语,眼湿了,心碎了。
现在幸福生活的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对那惨绝人寰的场景最多只有哀痛,难以置信,生活前进中,人也慢慢忘记了哀鸣的痛楚。只盼全世界能平安永世,此般地狱的世界只存在于过去,放眼未来,是拉起的友好之手。
【第4篇】关于金陵十三钗电影的观后感
关于金陵十三钗电影的观后感1
无法忘却的记忆
——读《金陵十三钗》有感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
火光满天,枪炮轰鸣,血流成河。
三十万人,躺在血泊中,生命永远定格。
这惨痛的记忆,永远也无法让我们苦难深重的民族忘却。
隔着历史的风云,越过岁月的尘埃,导演们一次次在银幕上重现这一幕,《南京南京》让所有观众泪奔;雕塑家们用血泪雕成凝固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树立的一尊尊雕像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作家们压抑着悲痛将残酷的战争浓缩为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着回忆的苦痛……而小说《金陵十三钗》,被改编为电影,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书中以一个十四岁少女的视角来写,她的见闻、她的感受、她的恐惧……,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让我们再次感受遭受异族侵略和杀戮时的无助。
令人唯一欣慰的是,在这冰冷的枪声中还有一丝余存的人性善意的温情:明知庇护伤兵可能会给教堂带来灭顶之灾,英格曼神父还是收留了无助的他们;五个死里逃生的战士,为了保护教堂里的人不受连累,甘愿挺身受死;……异常是文章最终,那十三个秦淮河上卖笑的女子、被自视为纯洁的女学生瞧不起、认为她们无耻下流的十三个女子,却在生死关头毅然决然地选择替女学生进入虎口受难……这滴着血的温情,一次次进入我的心灵,让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一齐,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同胞所遭受的苦头而悲愤!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无忧无虑,像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不会有生命危险,更不会被任何肮脏的东西玷污……可是,战争这个魔鬼却会破坏这完美的一切,让人性泯灭、兽性大发。他不仅仅断送女孩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且会将她们送到人间地狱甚至是死亡。那个十五岁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安妮日记》中的“我期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让所有读过的人心酸。而《金陵十三钗》中的金陵女子学院的女孩被心怀叵测的日本鬼子在圣诞之夜要求去为他们唱赞美歌,手无寸铁的她们面临的是被蹂躏被残杀的命运!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有一面关于外国人保护中国难民的纪念墙,其中一段文字印证了十三钗的命运:每一天晚上,日本人都会来到金陵女子学院,带走20多位十几岁的女孩,而这些被带走的女孩,很少被送回来……
掩上书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的讲话又一次如黄钟大吕般在耳边响起:“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仅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仅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期望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是的,这段历史永远不能被忘记!同样十四五岁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运!但我们更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祖国完美的明天,我们该启程了……
关于金陵十三钗电影的观后感2
最初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吸引到我是因为它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十二个鲜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数百年之后,同在金陵,这个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沦陷以后,日军进行血腥屠城,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此时南京的一个教堂临时成为了避难之所,一个美国殓葬师、一群教会女学生、几个军人和伤兵还有14个沦落风尘的秦淮女子都来到了那里,共同应对一场生死浩劫。最终日军还是闯入了那里,发现了女学生,中国军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价救下了这些女学生。然而日军再一次要求强征女学生前往庆功会表演节目。女大学生们不堪受日军凌辱,决定团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和假扮神父的约翰救下。这12个平风尘女子,身披唱诗袍,怀揣利剪,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生死之约。
想想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读者看到那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耳环和猫而跑出去冒险,而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毕竟她们是遭人嘲笑戏弄的边缘人啊。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同是13岁的豆蔻年华,教堂里的女学生们依然过着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一个“坏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春天到来之前就遭受了残忍的摧残,她本该天真无邪的生活彻底被那些逼良为娼的人们所改变了。在这些岁月里,她们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尽,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她们的英勇可歌可泣、可叹可悲。她们的伟大更显得日军的卑鄙,对她们的敬佩更激发我们队日军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们是第一次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三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终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吴语总柔软,却唱了一曲的刚烈。
在古诗《泊秦淮》里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不然,商女亦知亡国恨!
关于金陵十三钗电影的观后感3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很难不被这十三钗触动,我甚至会忘记了她们的职业——妓女。她们第一次来到教堂的时候,眉目艳丽,穿着旗袍披着貂皮,嬉笑怒骂,走起路来腰肢一扭一扭,满是风尘女子的味道。一来就占领了地下室,在里面肆无忌惮地打牌,换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国人调情。
“她们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带进了教堂。”
一群让人生厌的女人。
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会为了一根琴弦而用生命犯险,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愿意用命去护着一群抗拒她们的孩子。人性——这是我在她们身上最为触动的一点,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一点。我不想谈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纠结这种宏大的主题,我只想说一说电影里的这群人体现出来的人性和感情。
张艺谋在电影里,用了很多反转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将这份人性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那么动人。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们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们都有缺点。那个来教堂收殓教父的外国人约翰,贪财,好色,怕事儿,应对男孩的免费修车请求不为所动。这样的一个人,在日军闯进教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来,把那群无力的女学生丢在外面。但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用还在颤抖的手撑起了教堂的红十字旗,大声控诉日军的罪过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将那群女学生护在身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同伴告知自我仅有唯一一个机会离开南京时说“我不能抛下那群学生”。当然还有那群女人,我还记得她们因为怕死把全身是伤的军人赶出教堂时的气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们代替女学生赴死时的难过。
这样先抑后扬的手法,让这份人性更加动人。电影中的每一个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特征,都有着一份生命的鲜活。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电影背景便免不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痛。电影的开场就是女学生在战争的狼藉中逃命,身后是狰狞的日军。导演在电影开头就不遗余力地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残忍。其中中国军人排成队,用身体挡住坦克,让爆破手尽力接近坦克的画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后的祖国啊,付出那么多条生命才炸掉了一辆坦克,而敌人后面还有很多辆坦克。张艺谋是细节处理的高手,他让紧接补上的那辆坦克只在镜头里出现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刺痛人心。
那十几个女人的出现让我们短暂地忘了这份残酷,将欢笑和生机带进了教堂。敌人是野蛮的,军人是冷酷的,女学生是惊恐而苍白的,仅有这十几个女人是鲜活的,笑嘻嘻的。她们来的时候是笑的,包括最终决定代替女学生赴死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点泼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来“婊子无情”“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骂名。她们在笑,约翰教父在强装地笑,女学生因为逃过一劫在笑,她们都在笑,笑得让我们差一点就相信了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还有机会回来,直到小蚊子上车前突然爆发的哭喊,我们才突然醒悟。
导演一向没把主角刻画成完美无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个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诉观众,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会怕死,但即使这样她们仍然选择赴死。最终她们离开教堂时,镜头从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钗们穿过地上大大的红十字架一个个走出去,红十字架是救赎、生命的体现,这样的镜头让这一次离别充满杯具和讽刺色彩。
电影结束了,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
关于金陵十三钗电影的观后感4
观后对片中多个镜头历历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战争是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种族的,战争是残酷的,在我们抱怨当年日军暴行的时候,事实上在之前的纳粹二战中,早已上演过。不管是在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杯具,还是在亚洲大陆上中国的陨落,历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类的贪婪与野心,欲望与自私。片中的细节不管是不是真实的,我们都相信在战乱的年代,国人是团结的,中华儿女是齐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复存在,“国”在当时必须是凝聚众人的基础,信念的所在!大到现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话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灭——落后就要挨打!
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
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礼貌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一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妓女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妓女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我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我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终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
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
关于金陵十三钗电影的观后感5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被震撼到了。我感觉自我就生活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南京。我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为日本军卑鄙、下流的行为而愤怒;我为放弃离开已沦陷的南京的勇敢战士们而感动。我为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质而流泪。此刻,电影里的画面还在我脑海里轮回。
故事发生在1937的南京。那时的南京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那里被日本军害的满目苍夷,已经是一片黑暗,统统笼罩在战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尸体纵横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声、枪声随处可闻。在这战火之中有十二个女学生和一个孤儿陈乔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们的脸上有着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有着难以倾诉的苦楚。她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失去了最亲最亲的家人。与此同时,一群秦淮河的妓女也到教堂去避难。那些日本军到处搜捕女学生,对女学生如牲畜般的蹂躏。更可恶的是,日本人竟然还要这些女学生在他们的庆功大典上唱歌,为他们助兴。就在这火烧眉毛之时。那些妓女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个女学生。在南京的教堂,那个为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为了肩上的一份职责,为了保护那些教堂的女孩子们,能安全离开那个可怕的南京,不惜自我冒着生命危险,修好了卡车,把她们带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终没有交代那些女人最终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们如何,仅有死。
妓女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说他们无情,但她们做的的事情却有情有义。可又有几个人有这种情义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正是这种身份卑微的人,献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军残害中国人的场面,想起那三十万触目惊心的数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尸体,我就想哭。我真为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向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还为中国的腐败而哭,如果那时的中国强大,日本人敢来欺负我们吗?只要强大了,我们谁也不怕。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决于自我的国家,看你坚不坚强,强不强大。此刻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的屈辱。
我们今日的幸福是勇敢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过鲜血的革命烈士们……
金陵十三钗个人观后感
【第5篇】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1500字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
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披上爱国主义的简陋外衣。电影《金陵十三钗》从头至尾奏响的无疑是一支有关善(正义)恶(邪恶)搏斗的人性之歌,它采取的叙述背景是令中国人不堪回首的南京大屠杀,不过是客观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疼痛,难道因为此一重大历史事件后来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素材,就让客观呈现这一历史疼痛的电 影《金陵十三钗》简单轻易地打上爱国主义的烙印?据笔者掌握的史料,可以说,电影《金陵十三钗》所揭露的日军暴行全都有史可查,包括豆蔻和香兰的死亡方式,没有丝毫捏造或夸张。而整部电影《金陵十三钗》没有出现过任何所谓的爱国叙述,虽然出现过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这是十二钗在激烈讨论是否充当替身时所发的牢骚,实际上是她们对自己遭受世俗歧视的无奈抱怨,根本与爱国没有瓜葛,而之后她们愿意代替学生们赴约,也不是什么爱国,而是她们的人性之善使然——她们均有自己的人生之痛,她们不想让它在这些学生们身上重演,如此简单而已。
其次,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让情色暴力泛滥成灾。在张艺谋以前的作品里,情色暴力等影视元素均遭受过批评家们的猛烈抨击,不知道张艺谋是否从中吸取了教训,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它们相对而言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克制。众所周知,情色暴力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由竞争的商业社会里,要最大限度地迎合广大群众的心理需求,就必须无条件地尊重人性。因此,情色暴力元素的广泛采用也就成为了电影的重大生存策略。事实上,大量欧美电影包括许多好莱坞巨片在内,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情色暴力元素。如果对此有意忽略,却对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吹毛求疵的话,就有失公允。在笔者看来,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出现情色暴力过度渲染的问题。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情色镜头没有过分暴露,都做到适可而止,当然里面可能存在电影分级和人为删节的原因,此不累赘。战争暴力的镜头也许过于血腥,但是看过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都应该不会对此再有微词。相反,正是电影《金陵十三钗》在一些细节、场面运用了特技,达到了较好的视听效果,才能为自己进军国际影坛营造有利条件。
此外,还有一些人指责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在大发“国难财”,在笔者看来,此种指责也没有太多的道理。虽然以国家或民族的历史灾难作为艺术题材,确实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煽情效果,但是问题是,没有谁规定不准以国家灾难作为艺术题材,当然,也更没有哪部法律禁止历史灾难之类的题材进入影视领域。在这方面,欧美电影也并不乏例子。例如,美国的《偷袭珍珠港》就是一部典型的以历史灾难作为题材的影片,为何没有人指责它大发国难财?因此,并不存在国难能否再现的问题,而是存在能否再现得更生动,更有创意,也就是说,能否再现得更有艺术性的问题。假如能够做到有创新,更具艺术性,即使再拍一百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或背景的电影又何妨。假如第一百部这样的题材电影仍能感动你,那绝对不是题材敏感的原因,而是电影的艺术魅力所致。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产生一些以历史灾难为题材的优秀电影,给世人以永恒的启迪,那无疑将是一个民族的极大幸运。关于这一点,在笔者看来,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已经做到了。
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具有的文化底蕴
电影《金陵十三钗》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金陵十三钗》,其故事中心讲述的是一群女学生和一群秦淮女子(风尘女子)同在一座天主教堂避难,后来女学生们暴露了身份,被日军强迫去参加庆功晚会,在明知这个晚会是一个陷阱的情况之下,这群秦淮女子挺身而出,代替这群女学生奔赴死亡之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表面上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替死”,实际上我们没有理由不说它是“避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巴黎圣母院》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极有可能是严歌苓模仿借鉴了雨果),从而让电影《金陵十三钗》具备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耐人寻味的是,电影男主角约翰是一个入殓师,他本来是要给神父敛葬的,在他遇到这些女学生和秦淮女子之后,却被她们看作神父,而约翰为了保护这些女学生,最后也不得不把自己当作了神父,这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哲学议题: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神父。尤其是当你能够捍卫人的尊严,给人以生的希望的时候。这与中国佛教所说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佛陀,是一样的意思。这无疑就是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具有的一个哲学高度。
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宣扬的普世价值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男主角约翰的扮演者是好莱坞一线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追求自由,坦荡率直,博爱,绅士风度,甚至好色,等等,无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观后感《《金陵十三钗》之观后感》。笔者认为,无论是通过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男主角约翰的表演风格,还是通过电影《金陵十三钗》聘请好莱坞一线明星扛大旗的影视策略,都无一例外的表明导演张艺谋企图通过电影《金陵十三钗》来宣扬具有巨大文化能量的美国价值。事实上也如此,张艺谋要想进军好莱坞和欧美影坛,其影视作品如果不迎合普世价值,跟不上时代潮流,那就没有任何希望。于是,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张艺谋高调宣扬追求自由,尊严,博爱,人道主义的普世价值,而这正是中国电影之前最为缺乏的,而现在却通过这种特殊的背景和方式呐喊出来,振聋发聩。因此,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影《金陵十三钗》将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儒家文化虽然也标榜“仁爱”、“仁政”,但这不过是统治权术在文化领域的虚伪表演。可以说,儒家文化在本质上仍是一种专制工具,它一直不能摆脱与专制的联姻,因此,严格来说,儒家文化并不能孕育出真正的普世价值,它只不过一直充当统治阶级的文化权杖而已,这不能不说是儒家文化的悲哀,当然,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但基督文化却不一样。基督文化虽然也跟儒家文化一样,充当过专制权力的统治工具,但是它后来却能摆脱专制的权力联姻,得到自由的发展和进步,最后孕育出光彩四溢的普世价值。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叙述虽然是发生在中国境内,里面也包含着不少中国元素,但其灵魂叙述却不属于中国文化,而是孕育出普世价值的基督文化。因此,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强势出击,对于缺乏普世价值的中国人来说,未尝不是一顿营养独特的文化盛宴。
有趣的是,在电影《金陵十三钗》,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它们毫不保留地体现在对待妓女这个弱势群体的态度上。一是以女学生为代表的东方儒家文化,一是以约翰为代表的西方基督文化。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那些还没有走向社会,还没有多少生活阅历的女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对妓女是极端厌恶和蔑视的,仿佛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这正是中国传统社会里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和道德歧视对她们潜移默化造成的结果,于此相对应的就是基于种种文化偏见和道德歧视之上的特权意识。可以说,凡是具有某些道德优越感的人,其骨子里必然拥有一定程度的特权意识。试想一下,在道德优越感蔑视一切,特权意识大行其道的中国社会里,所谓的人人生而平等将是一句空话,民主自由平等也不过是一个口号。与女学生们不同的是,约翰对妓女是比较宽容和理解的。风情万种的约翰并没有表现出任何道德纠结,他甚至愿意跟玉墨谈一场恋爱,而且还作出许多感人的承诺。我们可以看到,在约翰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以自由、宽容、率真为核心的并没有任何道德优越感的西方基督文化。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承认我不是真正的勇士,甚至不是勇士。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情低沉到了极点,痛苦而压抑,也许这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我能够体会张纯如在写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时的痛苦和矛盾的心情。虽然我屡屡下定决心,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以后绝不观看,但我没有办法控制,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却又似藏着无数人类未知的秘密,我竭力通过下一部电影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几部,大多是以纪录片或是旁观者、幸存者的采访或是历史遗留的资料片的形式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这些影片大都十分沉重,震撼人心,从影片一开始就犹如一把尖刀刺入你的心脏,剜出一块块血肉,令你窒息。有些是以南京大屠杀为线索,讲述一个故事,或刻画一些人物形象,表达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电影《金陵十三钗》我感觉特别震撼人心,其震撼的地方在于真实的还原了南京城惨遭蹂躏的真实场景,真实的再现了中国军人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以命相搏的勇敢和惨烈,真实的再现了南京人老老少少面对禽兽般狰狞的日本鬼子时的绝望和无助和令人窒息的恐惧。但是,电影的主体并不是单纯的回顾那一段痛苦的历史,而是刻画了12名秦淮河的风尘女子(本来是14名,被日军杀害2名)为了12个教堂女学生(本来是13人,一人因反抗日军暴行从楼上摔下死亡)免遭侵华日军残杀挺身而出的感人事。
当然,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导演和编剧对于风尘女子的描写进行了装饰和美化,历史上,确实有类似的故事,我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剧情大概是外国传教士领着一群中国人逃难,其中有男女老少,女学生,也有妓女。但在路中遭到日军的堵截,他们强行要扣留下一部分女性,当然,禽兽的日军跟想要留下女学生,在外国传教士严正交涉下,日本兵同意只留下人群中的性工作者(妓女),在此万分紧急的关头,人群中的十几名妓女为了保全大家,最中还是从中站了起来.......
影片中,导演采用了极度浪漫主义的手法来演绎,使得如此沉重题材的电影给人们在苦涩和沉痛之余带了稍许的调味。比如,一名风尘女子为了给即将死去的伤兵(她觉得他长得像她的弟弟)谈一首完整的曲子,竟和一名为了拿丢失了耳坠的女子一起冒着生命危险重新跑回青楼去拿琴弦,结果,琴弦拿到了,却不可避免的碰到了日本兵,其后果之惨烈我不愿再回忆。但实际上,这只是浪漫主义的故事情节,事实中,那时人们躲命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去演绎这个电视和电影中常常见到的感人情节呢,这就是电影的艺术性所在吧。
还有,在12名风尘女子为了代替12名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庆功宴时,12名妓女换穿女学生的校服时,却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情节,由于女学生的校服太小,而妓女的胸又太大,因此大家的校服都拼了命的往里拉也扣不上扣子,于是,妓女头牌玉墨下令大家,撕窗帘,缠胸部,改衣服,这一戏剧性的情节不仅使得妓女们放声大笑,相互开起玩笑,也令现场的观众忍俊不禁。这表现了妓女们乐观的精神和善于打情骂俏的本性,在我看来也是浪漫主义手法的体现,马上就要奔赴刑场了,战战兢兢是肯定的。但若真是这样,电影就不是电影了,也就没有观赏性了。
电影的男主角约翰和玉墨的邂逅也颇让人值得玩味。约翰不是传教士却最终扮演了神父的角色。他出场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外国流氓、混世魔王加情场老手。然而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性本来的恻隐之心却让他的人生角色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最终成了保护女学生的神父。他和玉墨的邂逅、调情到后来的爱慕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约翰和玉墨的调情,对话颇具韵味,既有美国式的幽默,又有法国的浪漫,有点给人以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感觉,然而我不得不佩服老谋子导演水平的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第6篇】金陵十三钗电影中学生观后感5篇
金陵十三钗电影中学生观后感(1)
说实话,我是不愿看这部电影的。害怕会太悲壮而抑制不住嚎啕大哭。果然不出我所料,电影开场才十分钟我就已经眼眶湿润了。其实我很害怕写这次的观后感,我怕我的文学功底无法将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更无法将电影中各种伟大的人物表现出来。
《金陵十三钗》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不得不说是张艺谋又一部恢弘又催人泪下的经典战争史诗电影。电影是以一位女学生的回忆为线索,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一个教堂发生的惨事。影片一开始是一段南京话的旁白,一时让人重回了现场。接着是中国军队和日本人的坦克大战,坦白说,在“神枪手”在大楼里和小鬼子同归于尽的时候,我哭了。最后约翰和女学生的出现,然后逃进天主教堂避难,接着是14个女子的进入,整部电影都充满了压抑的气息。
在天主教堂里,女学生单纯、善良、纯洁,她们不谙世事,但却不幸地见证了南京的沦陷,在本该快乐飞翔的日子里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残酷现实。在天主教堂里,风尘女子世俗、放荡、妖艳,她们出于无奈,却不得不以成人的角度让自己的这场灾难中幸免于难,然而最后她们还是选择了保护她们。在天主教堂里,乔治善良、感恩、责任,他甘于奉献,时刻保护着教堂和女学生们,这是他对老神父的承诺,最后献出了自己。约翰,我更愿意叫他神父,帅气、友好、善良,他不畏强权,在异国他乡他愿意用性命来保护女学生。
电影的结局是悲哀的,尽管女学生们逃出了南京城,但是十三钗的命运却映射了那个时期整个南京社会底层的女人的命运。她们遭受凌辱,被人唾弃,每天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很多人看来,她们是不值得被同情的。但是在人情面前,她们一样需要关切,她们同样懂得珍惜。尽管她们曾和女学生斗嘴、吵架,但在危难关头她们却愿意代替女学生前往日军的庆功宴,尽管她们知道前方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她们仍然义无反顾。是这群世人眼中的“窑姐”用生命告诉世人“商女亦知亡国恨”,是她们用鲜血在姑苏城畔谱写了《秦淮景》这首壮丽乐章。
看完整部电影,我为很多场景所感动。其实看到一半时我曾想放弃观看,因为太血腥,太不人道。但是我想到当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人们就是经历这些痛苦存活下来的,想到她们都如此坚强,我更加应该正视历史,铭记历史,不让悲惨再次发生。
金陵十三钗电影中学生观后感(2)
对于金陵十三衩,我并不陌生,因为在它刚刚上映的时候,我就已经体验了其中的彻骨心酸。今日坐在教室里,再一次的回味震撼。
一个动荡的年代,人心惶惶,无从逃离的恐惧,该如何去面对,该如何去铭记。真正的,看着大屏幕,深一些,如果我处在其中,我想对那满目的疮痍,我只会感到无力了吧。人人都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于这个年代的她们,近日网上的新诗应该更能道的真切些,商女熟知亡国恨,赎幼之身永贞真,山崩地摧志犹在,兴我中华休忘魂。兴我中华,休忘魂,魂,这是一个带着尊严与信念的载体。
整部影片,阴沉抑郁,灰暗的整体色调,看着就让人揪心,想着那里,人无安逸,恐惧扎心。小的时候,还记得在美术课上的水彩课,在多么美丽绚烂的色彩上,只需一点黑色加入其中,他便蔓延开来,腐蚀着多彩。但是,在一片黑色之上,多少亮丽的色彩只是转瞬即逝,刚刚延开的触角一眨眼便淹没在一片黑色之中,沉了下去,永远不会再起来。她们,一群拥着色彩的女子,被那一双双暗淡的眼睛透过美丽的窗子凝望着,有欢声飞扬,有笑语回荡。为了这群孩子,她们失了色彩,掩埋了,在这炼狱般的世界。
金陵十三衩里包含着与以前电影一样的情感,爱国,奉献。中国人,很伟大,或者,人都是伟大的,在一个场景中,一段年代里,一波,又一波的涌现。教堂,在那么一个满是流血的土地算是一方避难之地了吧。外出却受死的她们,到底为了什么,琵琶弦,亦或是耳环?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东西,她们也愿冒死而寻,处在世界的边缘,在边缘有如何呢,战火还是烧到了她们。当她们乔装学生,那怀中的剪刀,是她们赴生死之约的武器。一直记得在地窖里,她们的光彩,那般夺目,她们的歌声,虽然穿着朴素的学生棉衣,但那首透着苍凉凄美的秦淮曲,直到现在,任在心中,每每想到在一方小小的地窖里,却飘浮着多少的侠义真胆与真情心语,眼湿了,心碎了。
现在幸福生活的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对那惨绝人寰的场景最多只有哀痛,难以置信,生活前进中,人也慢慢忘记了哀鸣的痛楚。只盼全世界能平安永世,此般地狱的世界只存在于过去,放眼未来,是拉起的友好之手。
金陵十三钗电影中学生观后感(3)
一部十分有张力,看后久久回味的影片。
整部片子由很多比较组成。教堂里人性的温暖关怀与教堂外横尸遍野残壁断桓的比较;
假神父前面地痞流氓嘴脸与后面负职责有担当的比较;十三钗开始自私地抢地窖与后面代替学生送死侠义柔情的比较;士兵开始有退缩情绪,到后面英勇抗敌舍生取义的比较;孟先生带着汉奸的袖套,之后却冒死带来修车的工具,贡献出通行证;教堂小男子汉小小柔弱的年纪个头却充满了大男生的大义凌然有担当负职责,为了养父的嘱托保护女孩子们,最终为了凑数走进送死的队伍;还有十三钗风尘味十足的打扮和之后短发蓝袍的清纯味道的比较,墨玉沉稳大气有担当与他的姐妹们的比较,墨玉对假神父开始的不屑厌恶与后面的相知相爱的比较。想你的句子
电影里每一部分人都是主角,情节的设计,演员的演绎,使得每一部分人都那么感人,那么丰满。关于墨玉关于假神父,评价的人太多,我这天只说说配角。
教堂里的小男子汉话不多,可是个性有男子汉的味道。拿着竹篙阻止十三钗__进来,之后却主动要求和假神父去找那两个溜出去拿东西的姐姐。请求假神父留下来作为教堂的挡箭牌,女孩子的名额少了一个,他强烈要求自我冒名顶替走进送死的队伍。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神父的嘱托。多么让人敬佩的男子汉啊!那个没有现面的逃跑的厨子老陈,作为教堂里唯一的成年男生,很好的衬托了小男子汉的高大形象。
为什么墨玉能提出舍生保护女学生正因她13岁前也是教会学校的学生,保护学生就是保护以前的自我。假神父的女儿如果在世,也是13岁,他是在保护自我的女儿。影片的这些细节,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浦生送进教堂,不仅仅表现了军人的柔情,更造成了之后拿琵琶玄的女孩子送命,姐妹的悲惨遭遇激起了墨玉的仇恨,也让墨玉为素昧平生的女学生送命准备了感情基础。女孩子关键时候从地窖边跑开,避免了十三钗被日本人发现这让开始还不准学生进去的十三钗们自责,感动。墨玉大姐大气场的渲染,为后面姐妹们为她所动同意一齐代替孩子们送死做了铺垫。一个个小细节,为影片最终荡气回肠的高潮情节打好了基础,让人觉得十三钗们的决定自然,不会太突兀,不做作。公司寄语
在横尸遍野的南京,这些社会下层的不够光鲜体面让人鄙夷的社会底层人们,以人性的光辉带来观众们的温暖和期望。
金陵十三钗电影中学生观后感(4)
《金陵十三钗》是部极好的小说,而张艺谋的电影改编的要比原著小说更好。电影多了更多的爱恨,多了更多的矛盾,虽说整部剧的节奏依然是紧凑而趋于平缓,最终的结尾似乎水到渠成,没有什么突如其来、跌宕起伏和戛然而止,但在145分钟里,依然让我泪流满面。
电影开始不久是一场小规模的槍战,士兵们掩护着女学生的逃亡,放弃了自我出城的机会,敌可是坦克,就以自我的身躯前赴后继,掩护同伴前进,最终的一个带着炸弹冲向坦克。最终一个个牺牲。然后是第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镜头,消灭了紧跟着的一群日军之后,女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向前继续逃,士兵们躲在残垣断壁之后静默地目送她们远去。这样的一刻,没有言语,来不及道谢,学生们只是边跑边转过头看着满身硝烟的士兵,仅有那么短暂的一刹那,除却踩在瓦砾上凌乱的脚步声,仅有眼神的交流,却包含了太多太多。
第二个镜头当属秦淮河女人们的登场,美丽的旗袍,精致的妆容,实在是惊艳无比。虽说是在逃难,她们那样款款走来,一颦一笑,风韵十足。从《色·戒》开始,我就一向很迷恋烈焰红唇的旗袍女子,女主角上挑的眼线恰到好处。她放下提箱,用带着手套的手轻触红唇,向楼上的美国殡葬师送去一个飞吻,霎时迷倒万千。好似她虽出于风尘,却依然高贵优雅。
我以为李教官会同小说里一样,躲入教堂,然而电影中却没有。他悄悄地将之前女学生拉下的鞋子放在门口,他一个人独自睡在教堂对面纸店的废墟里,他在傍晚布好手榴弹,他及时地救下了书娟,他槍法极准,他一个人消灭了一堆的鬼子,他在自我的身上绑上引线,临死时从楼上坠落,消灭了最终一小批鬼子。我想最终击毙他的那个日本兵在动手前犹豫了,他没有料到之前的袭击都是由这一个中国兵完成的,他看到那人临死前的笑容时恐惧了,然后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扣动扳机之后,迎接他的,也是死亡。
对于流里流气满眼仅有钱的美国殡葬师米勒是如何变成神父约翰的,我觉得贝尔将这个过程诠释的十分好。影帝总是有影帝的实力的。他醉酒、爱钱、爱美女、不祈祷,却在危难的时刻穿着属于神父的袍服,用自我掩护着身后的女学生们,大叫着“thisisthehouseofthelord!”他冲出去寻找失踪的香兰和豆蔻,他撒了善意的谎言,告诉其他人豆蔻和香兰只是被流弹所伤,没有受苦,他放弃了和同胞一同乘船离开的机会,他义正言辞地告诉日军:“childrencannotgo!”他最终带着女学生们逃出南京。
我忘不了他电影最终的那个眼神,脏兮兮的车窗后面,他开着车,眼睛里有如释重负也有无尽的悲哀,然后渐渐地红了,渐渐地涌上了眼泪。不知他在想谁,是死去的孟先生,前途未卜的乔治,死去的香兰和豆蔻,还是,日军车上的女人们,和玉墨呢?
我其实很喜欢豆蔻这个主角,从看小说的时候就喜欢。她其实很单纯,她喜欢王浦生,又或者她其实只是想要个平平淡淡安安定定的生活。她说,浦生,你娶我吧,我跟你回家种地。可浦生没有田。她说,那我弹琵琶,你拿个棍,我们要饭给你妈吃,可浦生没有妈。她想在浦生弥留的时候弹琵琶给他听,可琵琶只剩一根弦,她必须要回去拿琴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而复返,最终被禽兽不如的日军抓住,凌辱致死。只留下一卷染血的琴弦。同样的还有香兰,她只是个爱漂亮的小姑娘,她回去找耳坠,还不忘在破碎的镜子前照照,看着自我依旧姣好的容颜,她在中槍倒地之后还抱住日军的腿,想阻止他们去害豆蔻,然而只是螳臂当车,日军在她死后也没有放过她。花一样的生命啊,就这样流逝了。其实小说里说的是豆蔻被折磨得疯了,而口里却一向念着浦生的名字。
玉墨是个太完美的主角。她是秦淮河的头牌,她姿容出色,她气质出尘,她擅长琴曲,她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她聪明机智,她处变不惊,她深明大义,她是个有故事的女人。我想,要不是这乱世,她也是秦淮八艳似的人物,惊才绝艳,会有无数风流才俊为她一掷千金却依然难以一亲芳泽。然而她不幸生于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年代,她有不幸的童年,她沦落风尘。可她能在危急时刻为女学生们打开地窖的门,她对书娟说,我替你去。她也有脆弱的时候,她在踏上生死未卜的前途之前对约翰说,别在战后找我,明天之后,我的身体就不是我的了,你此刻就带我走吧。她想回到自我的十三岁,她说她十三岁之前都是个好姑娘,她在临去之前拿起琵琶,带着姐妹们为女学生唱一首《秦淮景》。她义无反顾地登上日军的车,却红着眼眶回头看着约翰微笑。
其实小说里写书娟不喜欢玉墨,是因为玉墨是介入了她的家庭的第三者,直接导致她的父母去了美国把她一个人丢在南京,因而她恨玉墨。而电影里并没有这样的桥段,书娟她们只是单纯地将自我和所谓的钓鱼巷女人划分开来,不喜欢她们,却一点点地了解了她们。书娟其实是个很不一样的小女孩,她不一样于其他的同学,她很冷静,她也很大胆。她躲在管道里大着胆子同约翰说话,她看到日军冲过来,为了掩护地窖中的女人们,果断地作出决定带着同学们跑到楼上,她机智地跟日军说小蚊子是她们丢了校服的同学,她跟伙伴们说,不能让日军糟蹋我们,于是排好队爬上教堂最高处准备自尽,自我站在第一个。她以平缓悲痛的语调叙述这个故事总是带着一双纯澈的眼睛观察四周,看着周围的人来了,又走了,再也不出现。
乔治是个好孩子,我确定。他必须要完成英格曼神父的遗志,好好照顾女孩们。他请求约翰留下来,请求他修好卡车带他们逃出南京。他决然地成为了第十三钗,他不愿意中途跳车,为的是给约翰和女学生以充足的逃跑时间。他带上滑稽的假发办成女孩子,那一刹那我却笑不出来,只能流出眼泪。那个带着瓜皮帽小眼镜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英语的稚嫩男孩,那个带着假发穿着旗袍深深地低着头青涩的假女学生,我不愿意去想他的结局。
孟先生是个汉奸,他为日本人做事,他不是普通人眼中的好人,然而他是个好父亲。他拼了自我的命,也要保住女儿的安全,于是冒着风险给约翰送来修卡车的工具。他紧紧跟随着日本军官,恳求他救出自我的女儿,却发现上了日本人的车的其实不是那些女学生,他惊讶地愣住,却什么都没有说。日本军官忽然转身朝他开槍的时候,随着那砰的一声,我的心一颤。于是这位父亲就那么曝尸街头,约翰来不及将他埋葬,只能用帽子盖住他的面容,他临死,也没能见到女儿一面。
电影里,玉墨说,别人总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一位姐妹之后说,隔江犹唱后庭花。别人骂我们的话,我当然要记住。于是这群女子作出了这样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来。其实小说里还有一句话,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难道我们不唱,国就不亡了吗?最终的那曲绝唱,那曲《秦淮景》,吴侬软语,煞是好听。女子们旗袍艳丽,款款走来,依旧是衣香鬓影。曲子里唱的是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仿佛外面的废墟瓦砾,残垣断壁都是假的,走出这个教堂,外面还是堂阔宇深,世外桃源……然后她们走了,她们穿上女学生的衣服,她们也能够娇俏清纯,她们再也杳无音讯。约翰说,她们的工作是有关爱与恨,只是她们的爱和恨,比平常人要多一点。
我觉得,这是我看过的张艺谋的片子里最好的一部。因为唯一一部我在看预告片的时候就能找出中心思想的电影,而不似《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剧情画面华丽无比,却看了几遍都不明白到底想表达什么。虽说还是南京大屠杀的老题材,那里却没有《南京,南京》那样大规模的战争冲突场面,也没有《拉贝日记》里面那样的救世主。大部分的剧情只是发生在这个小教堂里面,每个人都是最底层的普通人。独特的视角决定了这个故事的不一样。应对战争普通人的无能为力和进取反抗相互交织,缠绕出的是人性的魅力。
金陵十三钗电影中学生观后感(5)
看《金陵十三钗》时,不仅仅心境沉重,而神经高度紧张,为那些弱女子含恨毙命流泪之余,胸中充满了仇恨,咬牙切齿的恨!
看到了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的南京;看到同胞们惨死在日寇屠刀下;看到无辜的妇女被糟蹋;看到无家可归的孤儿,心如刀绞。
可想,那个年代惨遭不幸的又何止南京一座城市
影片中战争残酷镜头和鲜活的生命历历在目·······
英勇无畏的李教官,用血肉之躯谱写着对祖国人民的大爱。抢救奄奄一息的蒲生,用智慧狙击日寇,给女学生逃生赢得了机会,战斗到最终,献出宝贵的生命。
会英语的墨玉与十二个沦落风尘的秦淮河妓女,从人性缺失的见死不救,到毅然收养照顾蒲生,最终替代女学生赴庆功宴的几个情节,让人性光辉得以展现。
以书娟为首,未经历过苦难的女学生,单纯可爱憎分明。当得知赴日军庆功宴的后果时,大家团体跳楼,这种不可辱的精神让人感动。
业余神父约翰,原本是唯利是图的美国人,在日本鬼子的兽性面前唤起良知。为了爱,奋不顾身的去找香兰和豆蔻,途中遇友有机会逃离,但他选择留在教堂。为了解救女学生,千方百计的修卡车,把生死置之度外,让人性光辉得以升华。
当汉奸的父亲,为了救出女儿和学生们,尽一份有人性的父爱之心,最终还是被自我主子枪毙了。告诫人们,这就是当汉奸卖国贼的应得下场。
伤痕累累的小蒲生,激起豆蔻像亲弟弟一样的精心照顾,临死时还挂念着家里的麦子,被痛苦折磨的情景令人心酸,看到豆蔻临死时流淌在发间不知是血是泪时,含泪的恨在心中燃烧。
男扮女装的小男孩乔治,代替女学生赴会,深知此去无回,可毫不畏惧。可想结果,无辜的孩子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最终日寇的车开走了,带走的,不是一群沦落风尘的女子和一个女扮男装的男孩,而是人性升华的灵魂。
看完后,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的祖国要强盛,我们的民族要团结!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警醒民心,激励长志,不忘历史伤痛的好电影!
【第7篇】看完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
看完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1
无法忘却的记忆
——读《金陵十三钗》有感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
火光满天,枪炮轰鸣,血流成河。
三十万人,躺在血泊中,生命永远定格。
这惨痛的记忆,永远也无法让我们苦难深重的民族忘却。
隔着历史的风云,越过岁月的尘埃,导演们一次次在银幕上重现这一幕,《南京南京》让所有观众泪奔;雕塑家们用血泪雕成凝固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树立的一尊尊雕像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作家们压抑着悲痛将残酷的战争浓缩为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着回忆的苦痛……而小说《金陵十三钗》,被改编为电影,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书中以一个十四岁少女的视角来写,她的见闻、她的感受、她的恐惧……,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让我们再次感受遭受异族侵略和杀戮时的无助。
令人唯一欣慰的是,在这冰冷的枪声中还有一丝余存的人性善意的温情:明知庇护伤兵可能会给教堂带来灭顶之灾,英格曼神父还是收留了无助的他们;五个死里逃生的战士,为了保护教堂里的人不受连累,甘愿挺身受死;……异常是文章最终,那十三个秦淮河上卖笑的女子、被自视为纯洁的女学生瞧不起、认为她们无耻下流的十三个女子,却在生死关头毅然决然地选择替女学生进入虎口受难……这滴着血的温情,一次次进入我的心灵,让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一齐,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同胞所遭受的苦头而悲愤!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无忧无虑,像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不会有生命危险,更不会被任何肮脏的东西玷污……可是,战争这个魔鬼却会破坏这完美的一切,让人性泯灭、兽性大发。他不仅仅断送女孩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且会将她们送到人间地狱甚至是死亡。那个十五岁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安妮日记》中的“我期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让所有读过的人心酸。而《金陵十三钗》中的金陵女子学院的女孩被心怀叵测的日本鬼子在圣诞之夜要求去为他们唱赞美歌,手无寸铁的她们面临的是被蹂躏被残杀的命运!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有一面关于外国人保护中国难民的纪念墙,其中一段文字印证了十三钗的命运:每一天晚上,日本人都会来到金陵女子学院,带走20多位十几岁的女孩,而这些被带走的女孩,很少被送回来……
掩上书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的讲话又一次如黄钟大吕般在耳边响起:“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仅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仅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期望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是的,这段历史永远不能被忘记!同样十四五岁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运!但我们更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祖国完美的明天,我们该启程了……
看完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2
最初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吸引到我是因为它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十二个鲜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数百年之后,同在金陵,这个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沦陷以后,日军进行血腥屠城,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此时南京的一个教堂临时成为了避难之所,一个美国殓葬师、一群教会女学生、几个军人和伤兵还有14个沦落风尘的秦淮女子都来到了那里,共同应对一场生死浩劫。最终日军还是闯入了那里,发现了女学生,中国军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价救下了这些女学生。然而日军再一次要求强征女学生前往庆功会表演节目。女大学生们不堪受日军凌辱,决定团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和假扮神父的约翰救下。这12个平风尘女子,身披唱诗袍,怀揣利剪,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生死之约。
想想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读者看到那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耳环和猫而跑出去冒险,而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毕竟她们是遭人嘲笑戏弄的边缘人啊。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同是13岁的豆蔻年华,教堂里的女学生们依然过着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一个“坏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春天到来之前就遭受了残忍的摧残,她本该天真无邪的生活彻底被那些逼良为娼的人们所改变了。在这些岁月里,她们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尽,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她们的英勇可歌可泣、可叹可悲。她们的伟大更显得日军的卑鄙,对她们的敬佩更激发我们队日军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们是第一次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三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终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吴语总柔软,却唱了一曲的刚烈。
在古诗《泊秦淮》里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不然,商女亦知亡国恨!
看完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3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很难不被这十三钗触动,我甚至会忘记了她们的职业——妓女。她们第一次来到教堂的时候,眉目艳丽,穿着旗袍披着貂皮,嬉笑怒骂,走起路来腰肢一扭一扭,满是风尘女子的味道。一来就占领了地下室,在里面肆无忌惮地打牌,换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国人调情。
“她们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带进了教堂。”
一群让人生厌的女人。
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会为了一根琴弦而用生命犯险,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愿意用命去护着一群抗拒她们的孩子。人性——这是我在她们身上最为触动的一点,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一点。我不想谈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纠结这种宏大的主题,我只想说一说电影里的这群人体现出来的人性和感情。
张艺谋在电影里,用了很多反转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将这份人性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那么动人。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们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们都有缺点。那个来教堂收殓教父的外国人约翰,贪财,好色,怕事儿,应对男孩的免费修车请求不为所动。这样的一个人,在日军闯进教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来,把那群无力的女学生丢在外面。但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用还在颤抖的手撑起了教堂的红十字旗,大声控诉日军的罪过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将那群女学生护在身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同伴告知自我仅有唯一一个机会离开南京时说“我不能抛下那群学生”。当然还有那群女人,我还记得她们因为怕死把全身是伤的军人赶出教堂时的气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们代替女学生赴死时的难过。
这样先抑后扬的手法,让这份人性更加动人。电影中的每一个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特征,都有着一份生命的鲜活。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电影背景便免不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痛。电影的开场就是女学生在战争的狼藉中逃命,身后是狰狞的日军。导演在电影开头就不遗余力地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残忍。其中中国军人排成队,用身体挡住坦克,让爆破手尽力接近坦克的画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后的祖国啊,付出那么多条生命才炸掉了一辆坦克,而敌人后面还有很多辆坦克。张艺谋是细节处理的高手,他让紧接补上的那辆坦克只在镜头里出现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刺痛人心。
那十几个女人的出现让我们短暂地忘了这份残酷,将欢笑和生机带进了教堂。敌人是野蛮的,军人是冷酷的,女学生是惊恐而苍白的,仅有这十几个女人是鲜活的,笑嘻嘻的。她们来的时候是笑的,包括最终决定代替女学生赴死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点泼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来“婊子无情”“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骂名。她们在笑,约翰教父在强装地笑,女学生因为逃过一劫在笑,她们都在笑,笑得让我们差一点就相信了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还有机会回来,直到小蚊子上车前突然爆发的哭喊,我们才突然醒悟。
导演一向没把主角刻画成完美无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个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诉观众,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会怕死,但即使这样她们仍然选择赴死。最终她们离开教堂时,镜头从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钗们穿过地上大大的红十字架一个个走出去,红十字架是救赎、生命的体现,这样的镜头让这一次离别充满杯具和讽刺色彩。
电影结束了,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
看完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4
观后对片中多个镜头历历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战争是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种族的,战争是残酷的,在我们抱怨当年日军暴行的时候,事实上在之前的纳粹二战中,早已上演过。不管是在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杯具,还是在亚洲大陆上中国的陨落,历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类的贪婪与野心,欲望与自私。片中的细节不管是不是真实的,我们都相信在战乱的年代,国人是团结的,中华儿女是齐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复存在,“国”在当时必须是凝聚众人的基础,信念的所在!大到现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话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灭——落后就要挨打!
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妓女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
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礼貌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一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妓女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妓女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我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我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终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
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
看完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5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被震撼到了。我感觉自我就生活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南京。我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为日本军卑鄙、下流的行为而愤怒;我为放弃离开已沦陷的南京的勇敢战士们而感动。我为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质而流泪。此刻,电影里的画面还在我脑海里轮回。
故事发生在1937的南京。那时的南京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那里被日本军害的满目苍夷,已经是一片黑暗,统统笼罩在战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尸体纵横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声、枪声随处可闻。在这战火之中有十二个女学生和一个孤儿陈乔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们的脸上有着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有着难以倾诉的苦楚。她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失去了最亲最亲的家人。与此同时,一群秦淮河的妓女也到教堂去避难。那些日本军到处搜捕女学生,对女学生如牲畜般的蹂躏。更可恶的是,日本人竟然还要这些女学生在他们的庆功大典上唱歌,为他们助兴。就在这火烧眉毛之时。那些妓女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个女学生。在南京的教堂,那个为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为了肩上的一份职责,为了保护那些教堂的女孩子们,能安全离开那个可怕的南京,不惜自我冒着生命危险,修好了卡车,把她们带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终没有交代那些女人最终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们如何,仅有死。
妓女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说他们无情,但她们做的的事情却有情有义。可又有几个人有这种情义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正是这种身份卑微的人,献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军残害中国人的场面,想起那三十万触目惊心的数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尸体,我就想哭。我真为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向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还为中国的腐败而哭,如果那时的中国强大,日本人敢来欺负我们吗?只要强大了,我们谁也不怕。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决于自我的国家,看你坚不坚强,强不强大。此刻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的屈辱。
我们今日的幸福是勇敢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过鲜血的革命烈士们……
金陵十三钗个人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