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荣耀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5篇优秀的荣耀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荣耀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荣耀之重》操行读后感
《荣耀之重》操行读后感
在回味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关于“名与实”的分辨和思考比比皆是。或许是因为,对于人本身而言,许多渴求之事都会变成名与实二者之间的取舍。之所以有取有舍必然是在某些情境下,“名”成了矫饰之下的“名不符实”,“实”则成了被掩盖之后的事实和本质。在这个时候,我是宁可获取自欺的“名”,还是经过痛苦的思考和艰难的抉择,牢牢地抓住客观的“实”?
“当他们想要说服你,尘世就是你的家,请注意他们是如何着手的。他们一开始,试图说服你,尘世可以变为天堂,因而诱你在尘世心生放逐之感。”
“名”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以假乱真,让人难以识其本相。创世纪中蛇便借着似是而非的话迷惑女人,让绝对变成相对。时至今日,撒旦的谎言也从未停止,我们仍然时常面对着名与实的问题,做了一些有名无实的徒劳,也错过了许多真正体现“实”的美好。正像书中所说:
“当无限之喜乐(joy)馈赠给我们时,我们却耽溺于酒、性以及野心,恰如一个无知孩童,他情愿在贫民窟继续玩泥巴,因为他无法想象,海边度假的机会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实在太容易心满意足了。”
《奇葩说》曾有一句话: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实就是在培养延迟获得满足的能力。事实上,对于信仰而言,延迟满足的背后应该是一种更大更完全的满足在支撑着我们。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期待即时满足。而这很有可能就是一种矫饰的谎言,它不仅告诉我们“you can”,它也告诉我们即时满足并不影响那份最大的满足被实现,即所谓“鱼与熊掌,尔可兼得”的.两全之法。谎言总是如此动听,因为它善于寻找我们内心由于罪的缘故而存在的软肋,藉此使我们偏行己路。
“我们的一切天性活动,假如它们事奉上帝,即便最为卑微,都会得到接受;假如它们并非事奉上帝,即便最为高贵,也是有罪的(sinful)。”路易斯为我们找出了一条“名”与“实”的分辨途径,无名或是恶名会让我们踌躇去做对的事,而名誉赞扬会让我们毫不犹豫去做未必对的事。抓住“实”唯一的方法保罗早已告诉我们: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 (腓立比书 3:7-8 和合本)”
读后感心得体会:
其实,关于“名”与“实”,或多或少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甚至在我们的一些选择中出现。
1.与别人讨论信仰的问题时,我是更想了解对方的观点,知道他的困惑,还是只想维持自己所持观点的胜利或是炫耀自己的知识?
2.去做一件好事,我是更希望他人的需要被满足,还是希望自己的善行被看见从而获得别人的称赞?
3.有一件事,我知道它是正确的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但是对于别人来说,在这个时代做这件事显得荒谬或者可笑,我还要不要去做?
【第2篇】《你是我的荣耀》读后感800字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读《你是我的荣耀》有感
岁月如影随形,千方百计想让你看见生活的真相,展露虚伪与丑陋。但人生如水,纵然微波荡漾,也扭转不了大局。不要总是着眼于自己获得了什么,而是要学会珍惜。珍惜眼下拥有的,珍惜即将到来的。
《你是我的荣耀》是我看过的第一部言情小说。很多人似乎对言情小说都有或多或少的意见。认为言情小说毫无养料。但是,有些言情小说还原现实,可以以幽默浅显的文字,反应现实的问题。而《你是我的荣耀》则是一部代表之作。
于途是一名优秀的航天工程师,由于父亲突发的病情,他开始考虑放弃自己的理想,寻找一份有高额收入的稳定工作。他的导师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给他了三个月的假期让他考虑。在这个假期中,他遇到了自己的高中同学——光鲜亮丽的乔晶晶。他告诉了乔晶晶自己的想法。乔晶晶告诉他:“你已经是看过最多星星的一只兔子了,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很优秀。”后来,他的同事得了癌症。在病床上,同事告诉于途:“我现在已经无法完成我的梦想了,你一定要珍惜啊。”之后,于途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航天事业并与乔晶晶共同见证了玉兔号的升空。
星辰大海和脚踏实地的挣扎也许很痛苦,理想与现实也许无法两全。但珍惜二字或许可以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因为珍惜,即使再平淡的缘分也会将擦肩而过的两个身影紧紧系在一起。由于乔晶晶和于途的工作原因,二人总是聚少离多。但是,他们总是会珍惜在一起的每一点时间,因此二人的感情才得以维持下去。
因为珍惜,即使再难把握的机遇,也会成为人生中成功的转折点。在被同事点醒后,于途立马继续投身到航天工作之中,珍惜每一分钟,珍惜每一份资源,通过与团队的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自己的价值。
因为珍惜,无论在外人眼中如何不完美的孩子,也会是母亲眼中最完美的天使。在于途航天事业的瓶颈期,很多人对于途冷嘲热讽,而于途的母亲以自己的方式维护他,支持他,让于途可以没有后顾之忧。而母亲这么做的原因,我猜也是因为她珍惜于途的天赋吧。
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追求“未得到的”和后悔自己“已失去的”,人的一生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会经历太多从拥有到失去的过程。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过好自己的每一天,牢牢抓住自己的生活,不要等到有一天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第3篇】少年的荣耀读后感1000字
少年的荣耀读后感
《少年的荣耀》这本书,是老师给我们推荐的,说这本书很好,让我们用心去读一读。放假后,我急忙和妈妈去了书店买到了这本书,书的正面是一个孩子的头像,坚毅的脸庞,有点不是少年了,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赶快读了起来。 《少年的荣耀》是一部充满硬度和温度的成长小说。它让人激情澎湃,也让人感动落泪,它让人叹息,更让人成长。一群懵懂无知的孩子,曾经无忧无虑、天马行空,抗日战争的爆发,让他们与战争猝然相遇;罪恶试图用浓黑的阴影遮蔽童年的纯真,但童心依旧在挣扎中孕育出了友爱、同情、仁义、感恩的种子;苦难屡屡阻断他们的成长之路,但生活的粗粝反而把心灵锻造得更硬朗、坚韧。沙良、沙吉和潘阿在之间的情谊,更是超越了成人世界的恩怨情仇,就如同野蔓菁洁白的花朵,在被战火灼伤的大地上温情绽放。最重要的`是,战争给中国孩子幼小心灵所留下的深重创伤,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自行消亡,它应该被看见,被思考,被抚慰……
这本关于抗日,关于孩子的小说,我也读过一些,不得不说,这是一次突破。它显得很与众不同,在我看来,以前的那些此类型的小说是描写孩子的战争,把孩子推到战争的中心,成为战争的焦点,使孩子成为决定胜负 的英雄,这样的作品往往不是从生活出发,不是从孩子出发,不是从现实主义出发,而是从观念出发,缺少真实性和说服力,无法感动读者,至少感动不了我;而《少年的荣耀》让文学 回到现实,很现实,让我们不禁为沙良他们痛心,为他们所受的苦难伤心。这本书通过文学看到战争对孩子们的伤害,看到孩子在战争中的挣扎,看到在战争 边缘孩子的生存和成长,这是一个根本的观念转变。
在诸多人物中,对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沙良,而是沙吉。他受到了战争严酷的摧残,尤其是心灵的摧残,可恨的日本鬼子和汉奸潘子厚当着他的面杀了他的妈妈沙柳氏,以至于在他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他隐忍着,直到汉奸潘子厚被八路军抓住,他才把自己一肚子的所受的委屈和仇恨发泄了出去,而之前,没有人知道他这一秘密,就连沙良也不知道。我难以想象,一个孩子,如何能忍住失去母亲的痛苦和仇恨,谁也不知道他心里经过了怎样的煎熬。他把这份仇恨,藏在了心底,很难想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是怎么一个人默默地承担着这一切的,想到这里,我不禁为他而痛心。可幸的是,杀他母亲的凶手死了,他母亲沙柳氏可以安息了。
前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一些专家也对这本书议论纷纷刘绪源认为,这部作品是战争题材儿童文学的根本性突破。曹文轩撰文指出,《少年的荣耀》是一部髙品质的厚重之作。安武林指出:作品站在二战以来优秀儿童战争小说的髙起点上,彰显了“写实性儿童文学的意义”。 洁白的花朵,在被战火灼伤的大地上温情绽放。
最重要的是,战争给中国孩子幼小心灵所留下的深重创伤,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自行消亡,它应该被看见,被思考,被抚慰……
【第4篇】《父亲的荣耀》读后感500字
《父亲的荣耀》是描写法国作家马塞尔童年的一本小说。它写了马塞尔和他弟弟保尔童年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情。让我不禁感叹道:每个人都有童年,但作者的童年实在太精彩了,真是又刺激又好玩。
读了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为了体验印第安人的生活,他和他的弟弟在花园的一角动手搭起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小天地,过起了自己向往的印第安人生活。作者的动手能力真是强大。还有一次,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还敢偷偷跟着爸爸和姨夫去打猎,最后迷了路。但他没有放弃,靠着父亲教给他的一句话:不必有了希望才动手,为了成功才坚持。使自己很快镇定下来,并找到了爸爸和姨夫,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佩服他的勇气。同时那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只有行动了才会看到希望,坚持了才会成功。在这本书里,我和他产生了共鸣,比如他为了探索蚂蚁的习性,放火烧了蚂蚁洞。而我为了知道蚂蚁是否会游泳,把他们放进水里研究。所以,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一颗充满好奇的心。我们的爸爸妈妈应该向作者的父母学习,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父亲的荣耀》是一本好书,它不仅让我们长了知识,而且告诉我:童年也可以过得如此精彩。
【第5篇】少年的荣耀读后感450
少年的荣耀读后感450
《少年的荣耀》是一本抗日的小说,他讲述了在战争面前,孩子之间的友情等多种正能量。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少年的荣耀读后感450》,希望大家喜欢。
暑假,我读了一本关于抗日战争,关于伙伴们在战争中成长的书《少年的荣耀》,这本书是作家李东华的长篇新作。
一群懵懂无知的孩子,曾经无忧无虑,天马行空,过着充满童趣的生活,抗日战争的爆发让他们和战争猝然相遇。导致他们失学、失亲、甚至失去生命。但他们对梦想,对家园,对生命的爱从未消失。苦难屡屡阻断他们的成长之路,但生活的粗砺反而把心灵锻造得更硬朗、坚忍;沙良、沙吉、潘阿在之间的情谊,更是超越了成人世界的恩怨情仇,就如同野蔓菁洁白的花朵,在战火灼伤的大地上温情绽放。
这本书我看了开头,就再也放不下了。它把我带到了那个抗日战争的那个年代的生活中去了,和那个时代的生活融为一体,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严峻给人们带来的危机感,给人们带来的伤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战争给中国孩子幼小心灵所留下的深重创伤,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自行消亡,他应该被看见,被思考,被抚慰。
这本书让人感动,让人激动,让人叹息,让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