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读后感

将军读后感(8篇)

发布时间:2022-09-18 07:06:14 查看人数:64

【导语】将军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将军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将军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将军读后感

【第1篇】《李将军列传》的读后感范文

《李将军列传》的读后感范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将军列传》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将军列传》的读后感1

《李将军列传》记述了汉代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司马迁大加赞扬、推崇备至,认为武艺高超、作战勇敢、智勇双全、仁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烦、德才兼备,不愧为一代名将。认为他老实木讷,不善于为自己宣传,对一生未能封侯并且最终含冤而死的悲剧命运倾注了深切的同情,也流露出了对权威者的愤慨。读“李广难封”,不由得替李广委屈愤懑。后来知道汉武帝的用人原则是拔贤选能,出类拔萃的人压不住。李广若是将帅之材,没有理由不能封侯。

汉朝廷战略方针的演变成为李广难封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汉文帝不事武功。李广初出道时,由于为人勇敢、武艺高强而得到夸奖,但并没有把他放到重要的地位上去,在文帝来看只是用来陪皇帝游猎而已,认为他的时代不会象高祖争天下的时代,以军功为第一;汉代封侯的条件大多因为军功,也认为李广不具备封侯的条件,所以只是说说而已。二是西汉国防战略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登基后,一改汉高祖以来在匈奴和战问题上的消极防御国策,对匈奴的侵扰,采取积极反击的措施,运用骑兵集团纵深突袭的战法,对匈奴贵族势力实施歼灭性打击。在这一重大战略转变形势面前,李广作为在对匈奴消极防御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将领,无力承担统率汉军大规模反击匈奴的重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以卫青、霍去病为代表的将领后来居上,建功立业。

封建专制制度对人身和性格自由的遏制与残杀是李广悲剧形成的深层原因。汉武帝时代是中国两千年专制制度的开始,汉武帝所施行的董仲舒的《春秋》公羊之学,及其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是一种“外儒内法”的.政策,其基本精神即王霸并用。从董仲舒开始,在宗法关系内部,实行法治,其结果不仅使封建等级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关系,渗透着严而少恩的法治的精神,法本身也被随意解释、滥用而无法可依。李广的悲剧就在于他处在封建专制制度实行的初期,思想中存在的先秦时代士风、思想、人格的遗留还在起重要作用,身上存在“士为知己者死”的生活准则,他的那种崇尚个性自由、豪放不羁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与汉代统治管理者大一统的思想,与逐步完善的专制时代格格不入,所以受到排挤以至由此自刭。

自身的性格缺陷是造成其悲剧的重要的主观原因。专制集权的汉武帝时代,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与权贵的关系、甚至是与皇上的关系,显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重要,这对于李广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一是不善言辞、个性太强、性情冲动。李广不但平时少言,关键时刻更加无话,不但无话,还有脾气,又倔又横,喜欢这样下属的上司不会很多。二是胸无城府、没有政治见解。汉景帝时代,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战役中,李广本应以杀敌夺旗的赫赫战功得到应有的奖赏,却因私受梁孝王赏赐的将军印,而无意间见嫌于景帝,结果不但无功,还埋下了其最终悲剧结局的祸根。李广的头脑简单,从不考虑政治,看不出当政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可以说是胸无城府,没有政治上的任何见识,在专制制度下,不具备见风使舵的变态性格,纵有千般能耐,不仅于事无补,反会引火烧身,这也是耽误李广前程的一部分原因。三是自负其能,不计后果,好凭一时之勇,呈一时之威,如传中所记李广因中贵人而射杀匈奴“射雕者”,以“百骑”而对匈奴千骑,勇敢之外,是否还有蛮干的成分?四是治军没有条理,非大将之才。在治军上放任自流,不讲求以法治军、严格管理也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为,行军时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停宿时连必要的警卫都不设置。这种方式违背了治军的基本原则,把严格要求和关心士卒对立起来,无怪乎劳而无功、际遇坎坷了,所以,对他的分析和评价,也应少一点道德上廉价的同情,多一份历史上冷峻的思考。五是滥杀无辜,报复心重。如他曾因为损兵太多而又一度被匈奴捉住而被判罪,最终免官成了平民。有一次带人晚上骑马外出到了霸陵亭,被霸陵尉拦住,李广的从人说:“这是过去的李将军”,霸陵尉喝醉了,不放行,说:“在任的将军都不能夜行,何况过去的”。没过多久,匈奴又来了,李广又当了将军,指名要霸陵尉同行,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显得太小心眼儿了。

军功不够封侯的条件更是根本原因。欲封侯,看军功。西汉军功爵制完全量化,按照军人所获敌军首级数量计算,标准十分明晰。汉武帝时期受封侯爵者共计89人,其中将军为侯者53人,匈奴及其他少数民族降汉受封者29人,占全部侯爵的92%,其他因非军功而为侯者不过7人。卫青首次出战,杀敌700,受封关内侯,5次出击,杀敌5万余;霍去病首次出战,杀敌2000,赐封冠军侯,4次出击,杀敌11万余;司马迁十分欣赏李广,没记载杀敌数量,只有一种可能:杀敌不多,李广打了一辈子仗,战绩尚不及700人。

汉匈大战只有八次,李广自称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应系小规模的遭遇战,故杀敌数量十分有限。公元前158年冬,萧关之战,射杀了一些掉队或落单的匈奴将兵;公元前144年,上郡之战,射杀3人,生擒1人;公元前133年,马邑之谋被匈奴单于识破,无功而返;公元前129年,雁门之战,葬送1万军队,被俘;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战,李广无功;公元前121年,右北平之战,杀敌4000,4000部队全军覆没;公元前120年,定襄之战,李广率四千骑兵大战匈奴左贤王四万铁骑,射杀匈奴好几名副将;公元前119年,漠北决战,李广迷路失期,贻误战机。

右北平之战,李广率军杀敌4000,也没封侯。这就涉及计算军功的另一个参照标准:除计算杀敌数量外,还需除去自方损失,李广所部杀敌数与己方损失相当,功过相抵,故“无赏”。作为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漠南、漠北之战各杀敌1.9万,但己方损失亦大,故未得封赏。

李广是深受敬佩、喜欢、同情的悲剧性英雄人物,“挺李者”众多。

一是司马迁。司马迁文笔极佳,倾注了强烈的主观感情,笔下的人物和事件往往骨立肉满,让人印象深刻。毫不掩饰对李广的欣赏态度,一面突出李广的优点,一面淡化李广的缺点,对李广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十分成功:在大多数人眼里,李广是射箭入石的高手、被俘后巧妙逃脱的智者、遇大敌时镇定自若的将军、生活上清廉无私的好官员、工作中爱兵如子的好上司,以至忽略或忘记了李广几次神勇表现的背后竟是败仗,难怪班固曾指司马迁私修《史记》乃为泄私愤。

二是文人。后世文人的接力传诵,从李广身上找到一个十分有用的标签――怀才不遇,命途多舛。以开边尤力的唐代为最,且不乏重量级人物,如骆宾王、王勃、陈子昂、王昌龄、高适、卢伦、王维、李白、杜甫、岑参、李商隐,赞颂李广的诗词名句,不少已是妇孺皆知。在古代中国,以文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是平民百姓的偶像,他们往往引导甚至直接决定着社会舆论和大众观点,文人眼中的李广形象很快流传开去,植根于社会大众心中。

三是广大人民群众。李广身上有三处普通百姓喜欢的地方。一是有真本事,箭术高超,《史记》描写李广射艺超群至少有8次:一射匈奴多人,二射匈奴射雕者,三射匈奴白马将,四射匈奴追杀者,五射林中石,六射北平虎,七射靶赌酒,八射匈奴副将。对李广来说,射箭不仅是工作技能,更是一种习惯甚至嗜好。二是一生廉洁,两袖清风。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这样的清官,老百姓谁不喜欢?三是以情带兵,以慈掌兵。李广不但清廉,而且疏财,还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常年在北方作战,条件艰苦,尤其野战期间往往断粮缺水。在这种情况下,“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否李者”也不少。一是兵家和学者。文人看到的是李广的高超箭术和悲剧命运,老百姓看到的是李广的清廉和仁爱,而兵家和学者看到的是李广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屡战屡败的战绩。兵家讲求实际效果,学者追求全部事实,兵家和学者认为,李广是一个优秀的士兵,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他治军散漫。二是皇帝。皇帝不喜欢李广,文帝当着面说过欣赏他的话,但临终前推荐的是周亚夫。周亚夫治军极严,连文帝都进不了他的细柳营。李广则相反,连起码的侦察兵和哨卫都不派。在李广手下当兵,当然很自由很舒服,但若遇大敌,往往慌乱无措。李广所部至少两次面临这种情况:一次百人逢千骑,李广部“皆大恐”;一次4千遇4万,李广所部“皆恐”、“皆无人色”。司马迁这样写,本是为了衬托李广的镇静与勇猛,不料恰恰暴露了李广不善于治军带兵的弱点。而且,李广虽然爱护部属,但他动辄全军覆没,这样的爱护还有什么价值?实际上,李广那样的爱兵最后却害了兵。汉武帝还算开明,起用了李广,给了他四次机会,但表现不行,结果也不想用他了。

《李将军列传》的读后感2

《史记》中的悲剧性人物数不胜数,比如西楚霸王项羽、韩信、司马迁,李广也是其中之一。《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司马迁因为李广的孙子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而惨遭宫刑,所以司马迁在写《李将军列传》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一方面是对李广一家和自身不幸命运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当权者忽视贤才的批判。对于我们而言,需要用全面的观点评价一个人物。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他骁勇善射,打仗战术制定也十分灵活机动,具有卓越军事才能;他有勇有谋,用于出击匈奴;他爱护将士,身先士卒。李广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不可否分,他的卓越才能同样不可否认。但是所有事情都事出有因,李广悲剧命运的产生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李将军列传》当中插叙了一个小故事,在李广从匈奴手中讨回来却遭受质疑被赎为庶人之后的一天夜里,骑马外出与友人在田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不巧被喝醉了的霸陵尉拦下,禁止通行,霸陵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于是李广被迫在霸陵亭留宿。之后匈奴入侵,李广被任命为右北平太守,李广要求霸陵尉一起赴任,在军中把霸陵尉杀了。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李广在小事情上都没有做到忍耐,可见他心胸狭隘。

李广杀霸陵尉这个故事之后太史公随即叙述了李广射虎的故事,这个故事也与后文详细描述李广射箭习惯相照应。李广射箭通常等待敌人在自己可以准确射杀范围之内时再射杀,这一习惯虽然可以保证敌人随即应弦而到,但是风险却很大,因此李广在带兵出战时也多次吃亏受辱。这一方面说明了李广对于杀敌的谨慎,另一方面也佐证了他的刻板,过分地恪守一项原则,不懂变通。

李广虽身先士卒,爱护将士,但是他在治理军队的过程中过于散漫、放任自流,没有按照规章严格运行、治理军队,他错误地将爱护将士与以法治军看作是对立的方面。

卫青以李广老且运气不好为由不让李广与单于正面抗战,而李广却冲动执意前行,最终酿造了人生的悲剧。

这些种种从列传中透露出来的文字,揭露了李广本身的性格缺陷,李将军其实和项羽有着相似之处,时运不济无可否认,但主导他们悲剧性命运的是他们自身的性格。

李广道德品质让百姓们永远铭记,他的性格为他的一生涂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李将军列传》的读后感范文

【第2篇】将军胡同读后感

将军胡同读后感范文(精选)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将军胡同读后感范文(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将军胡同读后感1

一口气读完史雷的《将军胡同》,被一种真实而正义的情绪感染着,其实静心细想,小说中没有将军,也没有什么英雄,只是一些没有什么英雄壮举的隐忍的普通百姓,但谁又能说他们活得不精彩呢?

小说是以将军胡同的富户人家刘家的外孙--大宝的视角写抗日战争那几年将军胡同发生的几件事。将军胡同在北京,所以整篇小说是充满了京腔京韵,对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日常生活做了细致带有历史传记特质的描写。孩子的视角便是玩乐的,所以玩蛐蛐,养金鱼、放风筝,因为放风筝所以遇到了狗——铁背苍狼,所以带狗去捉獾,等等。

刘家人是商人,原一起出口外倒腾买卖的秦家与刘家是兄弟一样的朋友,但是日本人来了以后,各奔东西。刘家人是正面形象,家人都是正义果敢的,包括收养的秀儿。秦家人当了汉奸,但并不全是汉奸,秦家的孙子就还是有些正气的。图将军是旗人,好玩儿,但善恶分明。日本人也不全是穷凶极恶的。整个小说的人物,非脸谱化,看着真实可信……

整篇小说琐碎流畅,但不显疲沓,有恰到好处之感。

谈不上喜欢狗,但是看到小说中关于铁背苍狼的那段描写,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条狗。我在想纨绔子弟的图将军,他是一个没什么追求,只会玩儿的满人,但是他也确实把玩玩到了极致,无论金鱼、蛐蛐儿、还是狗。这只狗跟他们的时间不长,但是因为狗知道他们对它好,所以便可以为他们去拼命。我不知道生活中的狗是不是这样子,也许狗真的是这么忠心吧。

应该说这部小说蛐蛐、金鱼儿,都比狗描写得篇幅长,且更精彩,而我独喜欢这条狗——铁背苍狼,没有原因。只是觉得它的死更壮烈,有点儿像将军。

将军胡同读后感2

史雷的中篇小说《将军胡同》令人回味无穷。作品由一曲喜庆的皮影戏《二度梅》开场,虽然热闹却令人担忧,结尾以一段凄惨的《祭塔》与开头相呼应,继而又转为激昂的《阳平关》,图将军的死催人泪下,却让人看到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小说里,作者以从容不迫的语言娓娓道出老北京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意趣,写出了国家危亡之际,以图将军为主的“平民英雄”的成长故事。

《将军胡同》作者将主人公图将军塑造得有血有肉。图将军祖上三辈都战功赫赫,然而图将军却并不是以一个英雄的姿态出场的。他开始只是一个纨绔子弟,在王朝没落的年代里,守着花鸟虫鱼等玩物、靠着典当家产度日,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但他有一股来自民间的“侠气”,读后感看不惯侵略、压榨与欺凌。蟋蟀“铁弹子”、“老黄忠”、獾狗“铁苍狼”等,既是图将军调教出来的得意宠物,也是他的朋友,或者说是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他最终在赤手空拳杀死两个日本鬼子后,也牺牲了。他死得悲壮,他的人生由“纨绔子弟”开始到“平民英雄”结束。作者通过平静地讲述,让读者仿佛亲临那个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每每看到后面的章节,我要感动得落泪。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在新中国有多么幸福。想想那个年代,再想想现在,真是天壤之别。在那个时候,就算是有钱的人家,也只有过节才能吃上白面做的食物,而现在这些食物都是最最普通的主食,小孩子们都不稀罕吃了。那个时候出门又要担心被日本人抓住,又要担心被流弹打死,而现在不管生活还是上学都很安全。以前外国人侵占我们的国土,肆意烧杀抢掠,而今天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没有哪个国家再敢侵犯我们。所以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文明富强而奋斗!

将军胡同读后感3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将军胡同》,它的作者史雷,是北京作家协会会员。这本书获得了第一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的最高奖—青铜奖。

这本书讲的.是北京抗战时期的故事,小主人公名叫大宝,和姥爷一起住在将军胡同里的一个宅子里,这本书就是通过大宝的视角讲述了北京城里前清八旗落魄子弟图将军、皮影戏班的父女和姥爷一家的故事,从这些人的遭遇和命运中,描写出那个时期北京的生活画面,也展现出那一段灰暗的历史。

书中塑造了爱国的姥爷、投身革命的大舅二舅、戏班出身的秀儿、侠义的八旗后代图将军、日本顾问老横泽和他的女儿美香等生动的角色,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图将军。他是一个败家子,只图享乐不会赚钱,把祖上留下的精致物件儿都找姥爷换了钱花,但他是一个高水平的玩家,养鸽子、斗蟋蟀、放风筝、驯狗,孩子们喜欢的他都会,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卖光家产后,不得不去拉人力车谋生,最后死在了日本人的枪下。虽然他是一个顶着将军虚名的京城混混儿,但他身上的义气、侠气、爱国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在那个灰暗的年代,图将军、姥爷这样的人物,是中国人的气节所在。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在新中国有多么幸福。想想那个年代,再想想现在,真是天壤之别。在那个时候,就算是有钱的人家,也只有过节才能吃上白面做的食物,而现在这些食物都是最最普通的主食,小孩子们都不稀罕吃了;那个时候出门又要担心被日本人抓住,又要担心被流弹打死,而现在不管生活还是上学都很安全;以前外国人侵占我们的国土,肆意烧杀抢掠,而今天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没有哪个国家再敢侵犯我们。所以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长大后要把我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更强大!

将军胡同读后感

【第3篇】将军的部队读后感

将军的部队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将军的部队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将军的部队》这本书一共由八个故事组成,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理发师》这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陆平,他是一个不温不火且技艺精湛的理发师。他当年为了师妹不被侮辱,用手里的'剃刀割断了那个日本人的喉咙,但是,也因此给他的师傅和师妹引来了杀身之祸。

因此他跟随着一位名叫宋丰年的人来到了和顺县,宋丰年是这个县城的大户,他开了一家理发店,并让陆平来担任这个理发店的理发师。不管是什么人,甚至是日本军官来剪头,他都“一视同仁,来者不拒”,因为他不想身边的人再因他而死。

本以为可以一直这么平淡的生活下去,可是,偶然的境遇又把陆平变成了一名中央军少校参谋。但是,他还是主要以理发为主业:为同僚理发,为受伤的伤员剃发……

仿佛只有拿起剃刀,他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实存在感。

出乎意料的是:从来没有驰骋过沙场也没有建功立业,还不懂政治博弈的他却在四年之中偏偏连升四级,从理发师变成了一名将军。

人不是总是幸运的,所谓“乐极生悲”就全面的在陆平身上展现了。

很快,他以国军的身份被俘,监禁十年后,他又因为自己的手艺被释放。

最终,理发师陆平回归了他的理发店,历经劫难的他也和他爱的人走在了一起。

陆平他是一个不温不火,对谁都很和气的理发师,他喜欢静静地给别人理发,即使做了军官,他想的也是怎样把军装脱了,然后再做他的理发师。而并不是像别人那样溜须拍马、投其所好,然后送礼让自己升官。他无心讨好别人,更无害人之心,面对他每一次被战争该写的命运,他只能默默承受。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即使面临残酷的处境,他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温和、善良。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即使是在逆境中,我们也要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要被眼前的利欲熏黑了自己的良心,不论做什么都要从一而终,不要半途而废。

将军的部队读后感

【第4篇】读《将军们的故事》有感500字

最近,我读了《将军们的故事》这本书,使我知道了,我国曾经有许多伟大的将军。有细心抓叛徒的方强,有情意深切关心百姓的黄克诚,有不怕劳累亲自动手炒面的节俭的李涛……他们用勇气和知识,打败了我们的敌人,他们的精神和信念也带给了我许多启发。

陈赓将军和他的部队在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件事使我感触很深:由于军队中已经没有一条牛皮带、一双牛皮鞋了,连草地上的野菜都被挖光了,所以大家都十分饥饿,而每餐只能吃一把青稞面,谁都吃不饱。在这种条件下,在养伤的陈赓却有一碗麻雀野菜汤,他面对这碗鲜美的汤,不但没有吃,反而把这碗小小的麻雀汤分给其他的战士,和他们一起分享,虽然每个人只能吃到一点麻雀肉,有的还吃不到,但是大家都被陈赓将军谦让的美德所感动,泪水也不禁地掉了下来。

我读到这里,除了感动,同时也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常常存在不懂得谦让的人和事感到难过。在超市的地下停车场里,有一辆车想从车位里出来,但周围都塞满了车,所以那辆车就被堵在车位里,怎么也出不来,周围的车偶尔可以动一下,但并没有主动让那辆车出来,当我走过时,我就在想:假如我们都让一下,那么车库也许就不会塞满车了,我们也就能很快地进出了。

“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话说的好,自古我们的民族就崇尚礼让,我们应该从小就学会谦让,并养成谦让的好习惯,不要见了好东西就自己一人霸着,要多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富裕,但也要有谦让的美德。

读《将军们的故事》有感500字

【第5篇】《沂蒙将军颂》读后感500字

清明节,是纪念逝去的祖宗长辈的日子,也是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清明节,我们可以走到烈士陵园扫扫墓,上上坟,寄托我们的哀思。而在清明节里读“红书”,是不错的选择。

今年清明节,我从学校图书室借来了一本“红书”,把它拿回了家,认真地看了起来。这本书的名字叫《沂蒙将军颂》。主要讲了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抗击国民党反动派时,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面,最值得我敬佩的是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谢云晖。谢云晖于一九一二年出生于四川冕宁。谢云晖曾担任了许多职务:北京大学生学生会执行委员、组织部部长、新四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他一生担任的职务有十六个。

我最喜欢的有关谢云晖的故事是“四纵在孟良崮战役中”。主要讲了谢云晖协同友邻,在孟良崮战役中不但相继占领了五二零、四五四零、六零零等45个高地,而且歼灭掉了敌人的“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为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消除了一个特大障碍物。

故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谢云晖爷爷的机智。为了迷惑敌人,给敌人错觉,他指挥部队成天在山林中东奔西走,甚至让有些同志产生了急躁心情,许多指战员纷纷上书请战。但是他和其他首长一起做部队的思想工作,让部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士气。一个多月的运动,终于创造了战机,有了结果。蒋介石、顾祝同错误的判断我军“攻势疲惫”,放松了警惕,我军趁虚而入,一举歼灭敌军整编七十四师,孟良崮战役终以我军全胜而结束。

这个战争故事给我的启发很大:当遇到困难时,应该机智用计,这样困难才会逐一解决;遇到困难时,应正确判断事情的真伪,不贸然行事;遇到困难时,应像谢云晖一样冷静,不急躁,努力克服粗心大意的坏毛病,也让我学习的急躁心情变得沉着。这可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读“红书”,忆先烈,这个清明节,让我觉得很不同!

《沂蒙将军颂》读后感500字

【第6篇】《将军族》读后感600字

《将军族》是台湾作家陈映真的小说,小说的男主人公“三角脸”,是一个年近四十、退伍后在康乐队里混饭吃的大陆人,小说的女主人公“小瘦丫头儿”,是一个年仅十五六岁,为逃避被卖为娼的命运而来康乐队里栖身的台湾女子。他们差别很大,但命运和处境相同:都回不了家。他讲的猴子的故事让“小瘦丫头儿”落泪,了解情况之后,他把三万退伍费留给她,独自离开。五年之后在别人的葬礼上再度重逢,她的一只眼睛却瞎了,因为交了钱还不够,再度被卖为娼,命运多么可怜呐。可是她为了再见他一次,重新振作起来,忍辱负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再次见面,打算实践她的诺言,嫁给他做“媳妇儿”,可两人又感叹这一辈子已经不干净了,于是双双殉情,约定下辈子再做夫妻,死的模样被路过的人开玩笑的称作“将军”。

读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感触良多。首先是“三角脸”,他是多么的无私啊。萍水相逢之人倾全力相助,把自己的退伍费全部留给“小瘦丫头儿”,自己却悄然离去。这种情感已经全然超脱于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和信任了。尽管你我只是萍水相逢,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现在虽然四十多岁了,已经退伍了,来到这里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我的人生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了。在大陆的亲人们啊,“我”是多么的思念他们啊!可是,我却没有回去的办法。这个“小瘦丫头儿”比我而言更加地可怜,她的家里把她卖给了妓院,她逃了出来,可是妓院又找到家里去了,她不回去交钱,她的妹妹就得遭殃,可是她又没有钱,我还是帮她一把吧,于是他留下了他的退伍费,自己偷偷离开了。

而“小瘦丫头儿”呢,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回去交了钱之后还是得步入风尘,可是这个时候的她却不敢再次逃走,她为了再见他一面,放下了所有,终于了离开了这个地狱。再度重逢已是五年之后,他已经更老了,她正直青春年华,却经历了人间地狱,已不再干净,眼睛也瞎了一只。两个人的再度重逢果然只是悲剧,今生无缘,那就相约来世把!

这部作品无疑是一部佳作,揭露了社会中不光明的地方,尽管这个世界会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光明会普照大地。在此之前,身在黑暗,心向光明。

《将军族》读后感600字

【第7篇】读《将军泪》后有感

读《将军泪》后有感

读《将军泪》后有感

《将军泪》中的主人是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将军丁德福,然而残疾的儿子却一直恨他,20年来不肯叫他一声“爸爸”,直到有一天儿子打开父亲的抽屉,所有的怨恨才消融,一声爸爸等了20年……

原来丁德福一直在边疆工作,仅在西藏阿里边关就驻守了25年,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空气中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比在平原多负重20公斤。

20世纪70年代,丁德福主动申请去前线,但此时,3岁的儿子全锐正患小儿麻痹症,妻子牛银秀急得团团转,一连发了十几封电报,可都石沉大海。

牛银秀不知道,那一夜,丈夫带领一队15人与数倍于他们的叛匪交上了火,但后来弹尽粮绝。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打死了一匹野马充饥。

但丁德福万万没有想到,在家乡儿子高烧不退,妻子走了20多公里山路才走到医院,但手术失败了。回家后,牛银秀三天水米未进。一段日子后,汇款到了,但那是丈夫的战友汇来的。牛银秀这才知道,丈夫上前线了!

丁德福从战场归来,看到日思夜想的'儿子两条腿瘫软如面条,他的心一下碎了。他泪流满面的说:“治!砸锅卖铁也要治!”

在手术中,全锐撕心裂肺地喊妈妈,喊爷爷,喊医生叔叔,喊的整个病房都伤心落泪,但他就没有喊一声爸爸。丁德福泪水潸然:“我愧对儿子啊!我不是好爸爸!”

直到有一次,他和妹妹冬梅发现了父亲的秘密——父亲每次回来都往抽屉里塞东西,他们偷偷打开抽屉,都惊呆了。里面有几十张字条,都像是令人心悸的讣告:“高原丧生本是常事,万一不测,不要悲伤”、“大儿子的病要继续治,我是军人,家国不能两顾。如果儿子不原谅我,我死也不瞑目啊……”

全锐终于捧者字条哭倒在地。

这一年9月18日,是丁德福最重要的日子。当他风尘仆仆地踏进家门时,20出头、终身残疾的儿子沙哑哽咽地喊了一声“爸爸”……

是呀,“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在生活中,父母们任劳任怨,非常辛苦,只要我们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就会拉近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刻苦地学习,将来报答养育我们的父母。

读《将军泪》后有感

【第8篇】2022年寒假《将军胡同》读后感

2022年寒假《将军胡同》读后感1

假期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做将军胡同。他的作者是史雷。这本书获得了第1宙“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最高奖项一青铜奖。

这本书讲的是北京抗战时期的故事,小主人公名叫大宝,和姥爷一起住在将军胡同里的一个宅子,这本书就是通过大宝的视角讲述了北京城里前清八旗落魄子弟图将军、皮影戏班的父女和姥爷一家的故事,从这些人的遭遇和命运中,描写出那个时代的北京,也展现出一段灰暗的历史。

书中有不少令人深刻的印象,不管谁读了都会觉得心潮澎湃。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第8章“六月雪”。六月雪主要讲的就是一入5月,天气越来越热,图家老太太怕热,天一热,他的身子就很不舒服。于是,赵姨就准备给老太太做酸梅汤。酸梅汤要冰镇才好喝。图将军就去冰窖提冰块去了。可是第2天,赵姨就被冰块儿滑倒了,于是图将军就给他抓药去了。可是胡将军去抓药过了好久也没有回来。:“砰!”突然在外面响起了一声清脆的响声。把我和秀儿吓了一跳。这响声让我突然想起多年前银锭桥旁的枪声。我大声喊了一声,“不好了”。在我和秀儿出胡同口的时候,我们看见图将军的三轮车横在南边的另外一个胡同口,严严实实的将胡同口堵住,图将军闭着眼睛静静的坐靠在三轮车旁的一面砖墙边上,一脸的轻松像是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图将军胸口处已经被鲜血染红了一大片,仍在向外冒血。最后图将军牺牲了。

在我的心目中,图将军虽然不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大将军,但是他可以保护他人,牺牲自己。而且他非常心地善良。我们应该向图将军学习。

2022年寒假《将军胡同》读后感2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将军胡同》的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铁苍狼。

有一次他们去放风筝,无意间路过了一个草丛,忽然从草丛里窜出一只獾狗。大宝想领走他,不过图将军说要看看有没有缘分。于是他们开着车往家走,走了没多远就发现那只獾狗追了上来,一直跟在他们的左边。但回家后姥爷因为被狗咬过一次很怕狗,于是不让他们养狗。在大家的劝解下,姥爷终于让他们养狗了。

后来他们给那只獾狗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铁苍狼。这一天他们要出去打猎。忽然遇见了当兵的大舅。原来日军在追大舅,就怕他跑了还带了一条猎犬。为了帮忙,将军让铁苍狼消灭鬼子。铁苍狼虽然死了,但是他咬着鬼子的嘴却始终没有松开。大舅说好的狗獾咬着猎物就不会松口。大宝明白大舅的意思。其实没有铁苍狼大舅是不会逃脱的。虽然大舅逃脱了,可是铁苍狼却牺牲了。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作为中国人是多么的幸福。看看现在,想想以前。真的是大不一样啊,以前。只有富家人才可以在节日的时候吃上白面,而现在那些白面都已经成了最最普通的食物。小孩子都不喜欢吃了。以前出门怕被敌人抓到,但现在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出门,不用成天提心吊胆的了。

我以后也要好好的学习,为国家贡献出一份力,让国家变得更繁荣昌盛。

2022年寒假《将军胡同》读后感3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雷伯伯所写的《将军胡同》,这本书刻画了一个令我大开眼界的老北京故事,令我记忆尤深

这本书以第一人称突兀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图将军的形象,用“我”们一家子和图将军发生的一件件趣事衬托图将军的爱国情怀,史雷伯伯也用“我”和图将军抗击日本鬼子,从不屈于日本鬼子的往事中表达出了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爱。

这本书中,图将军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他带头反对汉奸行为,带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带头救下了“我”的大舅,带头虽然在故事开端时,图将军是一个只会享福,不愿劳动的人,而他对国家的热爱成功化解了这份懒惰,使他成为了一个异常敏感的人,温柔敏捷的人!

看到图将军那临危不惧的身影,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外公,他总可以处事不惊地解决那些摆在自己面前的难题:那一次,表姐出嫁时,婚车竟然在半路没油了,外公稳妥的化解了危机,我甚至怀疑外婆出嫁时,婚车是不是也在半路没油了,要外公来处理呢?

“日本鬼子算什么,我才不怕他们呢?”率直的图将军常常这样对“我”说,《将军胡同》给我的启示不仅仅是这些,虽然图将军英勇地和日本便衣同归于尽,但我相信,图将军绝不是个普通人,而他的故事,也是那样的精彩绝伦,令人难以忘怀!

2022年寒假《将军胡同》读后感4

“读了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这个周末,我读完了由大奖作家史雷所著的一本书——《将军胡同》。

全书以一个八岁孩童的视角,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北平城中各种各样的人物思想变化与被压迫的生活场景。书中,图将军是主要的人物之一,他与作者所在的刘家有着不解之缘。图将军为人侠气,具有侠义肝胆和英雄气概,为刘家摆平了不少麻烦之事。

书中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景,无论谁读了之后都会感觉心潮澎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七章中的一篇故事:作者的大舅是抗日地下党,被日本兵追捕时十分危险,他们家训养的獾狗铁苍狼奋不顾身地冲出草丛去咬死日本军犬让大舅得以逃脱,最后铁苍狼与日本军犬同归于尽。当时,作者对图将军说的话:“你是说铁苍狼死也不会放过日本军犬?”一只獾狗都能和敌人战斗到底,何况是人呢?还有第二章中斗蛐蛐,以代表民间正义力量的“铁弹子”与代表汉奸势力“紫黄”拼死战斗的场景。最终,“铁弹子”在身处绝境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对身形比它大的“紫黄”发起了进攻,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一只蛐蛐都能努力在绝境中寻求生机,在当时境遇下的人又为何不能呢?

《将军胡同》是一本充满童真童趣和绝地反击精神表现的儿童小说,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读它,在此推荐此书。

2022年寒假《将军胡同》读后感5

一口气读完史雷的《将军胡同》,被一种真实而正义的情绪感染着,其实静心细想,小说中没有将军,也没有什么英雄,只是一些没有什么英雄壮举的隐忍的普通百姓,但谁又能说他们活得不精彩呢?

小说是以将军胡同的富户人家刘家的外孙——大宝的视角写抗日战争那几年将军胡同发生的几件事。将军胡同在北京,所以整篇小说是充满了京腔京韵,对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日常生活做了细致带有历史传记特质的描写。孩子的视角便是玩乐的,所以玩蛐蛐,养金鱼、放风筝,因为放风筝所以遇到了狗——铁背苍狼,所以带狗去捉獾,等等。

刘家人是商人,原一起出口外倒腾买卖的秦家与刘家是兄弟一样的朋友,但是日本人来了以后,各奔东西。刘家人是正面形象,家人都是正义果敢的,包括收养的秀儿。秦家人当了汉奸,但并不全是汉奸,秦家的孙子就还是有些正气的。图将军是旗人,好玩儿,但善恶分明。日本人也不全是穷凶极恶的。整个小说的人物,非脸谱化,看着真实可信……

整篇小说琐碎流畅,但不显疲沓,有恰到好处之感。

谈不上喜欢狗,但是看到小说中关于铁背苍狼的那段描写,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条狗。我在想纨绔子弟的图将军,他是一个没什么追求,只会玩儿的满人,但是他也确实把玩玩到了极致,无论金鱼、蛐蛐儿、还是狗。这只狗跟他们的时间不长,但是因为狗知道他们对它好,所以便可以为他们去拼命。我不知道生活中的狗是不是这样子,也许狗真的是这么忠心吧。

应该说这部小说蛐蛐、金鱼儿,都比狗描写得篇幅长,且更精彩,而我独喜欢这条狗——铁背苍狼,没有原因。只是觉得它的死更壮烈,有点儿像将军。

2022年寒假《将军胡同》读后感6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将军胡同》,它的作者史雷,是北京作家协会会员。这本书获得了第一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的最高奖—青铜奖。

这本书讲的是北京抗战时期的故事,小主人公名叫大宝,和姥爷一起住在将军胡同里的一个宅子里,这本书就是通过大宝的视角讲述了北京城里前清八旗落魄子弟图将军、皮影戏班的父女和姥爷一家的故事,从这些人的遭遇和命运中,描写出那个时期北京的生活画面,也展现出那一段灰暗的历史。

书中塑造了爱国的姥爷、投身革命的大舅二舅、戏班出身的秀儿、侠义的八旗后代图将军、日本顾问老横泽和他的女儿美香等生动的角色,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图将军。他是一个败家子,只图享乐不会赚钱,把祖上留下的精致物件儿都找姥爷换了钱花,但他是一个高水平的玩家,养鸽子、斗蟋蟀、放风筝、驯狗,孩子们喜欢的他都会,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卖光家产后,不得不去拉人力车谋生,最后死在了日本人的枪下。虽然他是一个顶着将军虚名的京城混混儿,但他身上的义气、侠气、爱国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在那个灰暗的年代,图将军、姥爷这样的人物,是中国人的气节所在。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在新中国有多么幸福。想想那个年代,再想想现在,真是天壤之别。在那个时候,就算是有钱的人家,也只有过节才能吃上白面做的食物,而现在这些食物都是最最普通的主食,小孩子们都不稀罕吃了;那个时候出门又要担心被日本人抓住,又要担心被流弹打死,而现在不管生活还是上学都很安全;以前外国人侵占我们的国土,肆意烧杀抢掠,而今天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没有哪个国家再敢侵犯我们。所以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长大后要把我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更强大!

2022年寒假《将军胡同》读后感7

《将军胡同》是青铜葵花获奖作品,作者是史雷。这是一篇以民国二十七年为背景的中篇小说,意韵深远,回味悠长。作品由喜庆而又令人担忧的皮影戏开头,最后由凄惨的《祭塔》收尾,前后首尾呼应。全文有着浓浓的京味,并以戏曲穿插全文,文中有许多老北京的习俗,都完美地融入到了文章中,例如:图将军的那些爱好、贯穿全文的戏曲、茶馆叫灯......

这本书清楚地反映了当时的各个阶层的人的生活状况,每个阶层都有着与这个阶层的特点相符合的代表人物,如:上级阶层姥爷、中级阶层巡警、底层的人是秀儿的爹。其中上中阶层都是能吃上一口饱饭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有保障,所以可以对日本人采取一些实质性的干扰;而底层的人连自己的生命都没有保障,就算仇恨日本人也不能对日本人造成什么影响,秀儿的爹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不想给日本人唱堂会,就去了石景山制铁所,但还不是去给了日本人打工。

一口气读了史雷的《将军胡同》后,我被一种忧伤而又正义的情绪感染着,其实平下心来慢慢咀嚼,会发现小说中没有什么将军,也没有什么英雄,他们只是一些有着英雄壮举的隐忍的普通老百姓,但谁又能说他们活得不精彩呢?

2022年寒假《将军胡同》读后感

2022年寒假《将军胡同》读后感

将军读后感(8篇)

《李将军列传》的读后感范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将军列传》的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将军范文

  • 将军读后感(8篇)
  • 将军读后感(8篇)64人关注

    《李将军列传》的读后感范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将军 ...[更多]

  • 将军胡同读后感(3篇)
  • 将军胡同读后感(3篇)64人关注

    将军胡同读后感范文(精选)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 ...[更多]

  • 巴顿将军读后感
  • 巴顿将军读后感14人关注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是出自我崇敬的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巴顿将军之口,他既热爱战争又是那样的痛恨战争的惨烈,他既是为战争而生也是为战争结束而死 ...[更多]

读后感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