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读后感

关系读后感(8篇)

发布时间:2022-11-04 11:56:01 查看人数:66

【导语】关系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关系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系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关系读后感

【第1篇】亲密关系读后感范文

亲密关系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密关系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亲密关系读后感

读了《亲密关系》,才发现婚姻中有这么多学问。书中提到很多原理,而且这些原理都是对具体生活的提炼总结,我们每个人婚姻中都遇到这些问题,只是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听了樊登老师的讲课,突然对婚姻有了另外一种认识,对在婚姻中如何获取幸福有了更加具体的方法。

我从来没有好好想过婚姻是怎么一回事,只是觉得那必须是人生的一个路程,从小我对婚姻并不向往,觉得那只是一个任务,一个人过其实也不会很悲伤,农村封建告诉我婚姻只是为了老去时灵魂有归处,就仅仅因为这个,所以每个人都必须结婚。

不知道婚姻是怎么一回事就结婚了,只是因为年龄到了,婚姻中从吵架到冷战再到平静,除了对自己的内心折磨及对真爱的怀疑,发现亲密关系并没有得到改善和进步。慢慢的,不会再吵架,因为没有了期待,学会了接受现实。只是某个时候想起来我还是经常问问自己,我幸福吗?

都说女人结婚后,一个月中在脑海中有多少次闪过离婚的念头,真的是这个样子,我们当时牵上的手,当时许下的承诺,是在婚姻中如何一步步毁灭走向放手。我们对对方的不满意,期望的得不到,我们永远在埋怨对方不理解自己的内心不懂自己,永远在怀疑自己不够幸福。

既然我是凡人一个,那就接纳生活接纳爱人,不再期望就不会有失望。

也开始学会提醒幸福,开始反省自己,我在婚姻里又付出了多少,多想想对方的好,于是发现也许自己还可以重拾幸福的能力。

亲密关系中说到婚姻是一个人的事,如果你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那么不管你怎么努力,也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幸福。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就基本不愿意动,都在等对方先行动,最差也要大家同频率一起努力吧,凭啥是我一个人付出呢。这种想法很可怕,如果你总是盯着对方,而不是自己内心的话,你会发现对方永远满足不了你。

书中提到了婚姻中很多的行为以及无理取闹其实都来源于童年时期爱的缺乏。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确实很多的吵架不是因为本身这件事情,而是延伸到其他问题上去,我们吵架并不是针对一件事情,而是为了表示我需要得到某些关爱某些需求。

我们一开始恋爱都觉得对方很棒,只是因为我们表现出对方各自想要看到的那个自己。书中说到人为什么要恋爱,其实是找一个满足自己潜意识的一个人,人往往找的是自己想要找的人,自己假装自己具备这些特质,我们忽略了其实对方也在假装,于是,在婚姻中,我们都迫切的想做自己,我们找不到曾经眼中的对方了,于是开始失望,开始争吵,潜意识中童年缺乏的在婚姻中都在反映这种需求。

本书中说到期望是通往地狱之路,我们要做到本自具足,停止对伴侣的期望,本着爱出发共同处理面临的问题。

婚后的期望走到幻灭阶段后,必然会产生愤怒情绪,愤怒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仅仅是表达愤怒,只是把问题表达出来,第二种是情绪抽离,逃避问题,最后一种是被动攻击,把自己处在受害者位置自我惩罚。这三种是我们经常愤怒的三种表示方式。如何解决,如何化解吵架,正确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吵架的真正原因不会是表面的外在的导火线,而是潜意识的缺失的心路历程,学会同理心的倾听,与对方同时面对自己的问题,最好的方法用爱来回应对方的伤痛。比如你要生气的时候可以换一种想法,假如你现在还深爱着对方,那么你很快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拥抱,温暖和抚慰。

幻灭之后的内省阶段说的也特别棒,一种方式是无止境的追求需求导致最终妥协放弃,正确的方式是放弃期望,把伴侣的需求当做自己的需求,双方积极沟通创造快乐!

作者更是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家庭中的三种角色,受害者(心甘情愿的受害),破坏者(心安理得的索取),拯救者,这三者角色是可以转换的,要走出受害者的牢笼,想明白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跟随真理选择,不要让自己处于牺牲者的心态,同样的处境,学会积极心态,才能找到快乐源泉。我们对世界的不满往往是自己内心的不满意,对配偶的不满就是对自我的不满。如何在婚姻中穿墙而过,要先跳出问题的框架,解决自己内心匮乏的问题,每个问题都是自身的投射,对自己生活负责,发现问题比找到答案更接近幸福。

最后的启示阶段说到爱才能带来启发,不求回报没有条件的付出才会快乐!空洞由爱来填补,跟随自己的内心,本自具足。打开自己的心扉,如果你想尽快到达一个地方,最快的方法就是你本来就在那里了。找到婚姻中的量子隧道,你就能一下子到达亲密关系的中心。

特别是允许两字更是让我深受启发,学会允许,灵魂关系的关键是允许,放下对结果的控制欲,当你烦心时想想允许这个词,允许具有伟大的力量。焦虑来源于对无常的抗拒,依据灵魂的本质出发,需求不从对方寻找,从自我找。

记住,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爱出发,从心出发,让爱在内心生根,爱才能带来持续的幸福感!

亲密关系读后感,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亲密关系读后感范文

【第2篇】亲密关系读后感

亲密关系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亲密关系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亲密关系读后感1

读《亲密关系》这本书是两个月以前的事情,坦率地讲,这本书读完之后并没有太深的感触,甚至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不曾记得,通过大家的分享讨论,又仔细的翻读后,才有了更深的感悟。

婚姻不是爱情,是关系

在读这本书之前,始终坚信相爱是婚姻的基础,也是维持婚姻稳固的重要基石,既然爱了就一定要坚守到底,不离不弃。现在,我对婚姻有了重新的认识,婚姻与爱无关,只和重要性有关。大多数人一生的目标和成功都没有关系,只是证明自己的价值。当我们说爱一个人的时候,这份爱便赋予了条件,其实我们是在说重要性,和爱无关。所有在婚姻里发生的矛盾都和爱无关,都是在寻求重要性。

时而像火焰,时而像冰山

当你爱那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是全世界最棒的人。这个人几乎完美无暇,没有任何缺陷,即使看到对方身上的缺点,也都无所谓。当激情退却,一切归于平淡,曾经对方眼中的好可能会变成今天的不好,会发现对方身上许多无法接受的东西,当发现这些的时候,对方曾经的美感瞬间荡然无存,对方又变得一无是处。

寻求归属感、价值感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关注、认同,在寻求对方在乎的同时,就是在寻求自身的归属感、价值感。对方的完美与丑陋,本身并没有变化,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善变的人心中。由于我们从小生长在爱匮乏的环境中,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缺少爱的,我们长大成人后,依然在寻找这种被爱的感觉,从对方身上找寻童年在父母身上得不到的东西,以示自己是多么的重要。

触碰儿时的信念开关

我们总是试图从关系中得到认同,让自己可以回到孩提时代就设下的信念。这些信念将终生伴随我们左右,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将被引爆。一旦触碰到这个信念的开关,我们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恼火。当我们感受到恼火的时候,我们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愤怒,以各种抗拒的形式存在,以至于纠结在谁对谁错的问题上,耗费我们的能量和时间。

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而婚姻和亲密关系,就是让你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将自己剖开。尽管剥的过程中,会流泪,会痛苦,但这些感受最真实,让你感受到一种价值感,完全不取决于存在或金钱。你要关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内在,你的情绪与别人无关,要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与旁人无关。任何痛苦、无助都是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这些归咎到别人身上,更不要抗拒、推开,而是接纳它,自己去感受情绪,去拿回那个纯粹的能量,静静等待。最终将找到有一种爱不取决于外在,不管你是快乐还是悲伤的,那个爱都在。如果能够去拥抱你的不重要感,那才是真正的成功。而真正的成功是隐藏在失败的感受里的。

自编自导自演一场戏

处于亲密关系中的我们,总是把自己的脆弱深深地隐藏起来,用面具、用防卫与他人互动,当对方的言语、行动触碰了自己的脆弱时,我们总是换着防卫的花招与对方周旋。越是亲密的人越清楚对方的脆弱点在哪里,所以总是直击要害,一招毙命。所以,越是亲密的人对我们的伤害越大。

在舒服的亲密关系中,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在这段亲密关系中,双方都能真实的面对最好以及最糟的自己、学习接受和放手,真实呈现自己。学会自由的表达自己。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化茧成蝶不是梦

就像克里斯多福老师说,毛毛虫永远没办法知道、也永远不会理解蝴蝶的世界,但是,每只毛毛虫都可以变成自己的蝴蝶。只不过,在变成蝴蝶之前,自己会先变成作茧自缚的蛹。在茧里边面对自己制造的痛苦,任何挣扎或试图改变的行为都是徒劳的。蛹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放弃所有抗拒、全然接纳当下感觉、平静等待。直到有一天破茧而出成为蝴蝶。

相爱不是互相限制,而是相互成就。婚姻最坚韧的纽带不是孩子,而是灵魂上的相依相偎共同成长,婚姻和亲密关系的真正目的,是让你不断通过伴侣遇到自己并深爱上自己的过程。

亲密关系读后感2

这本《亲密关系》是我目前看过的唯一也是最好的一本心理学书,书很不易读,因为句句引发思考,看过一遍,只觉收获了书中50%的精华,写读后感时,只要随手翻开一页,字里行间便又有了新的感悟。现就自己理解的皮毛写下简单的读书感悟,希望还能再次深刻的研读一遍,体会那种与心灵沟通的快乐。书中的亲密关系虽重点指的是夫妻关系,但我理解更多的是包括夫妻在内和父母、孩子等所有与自己亲近的关系。并且我更着重体会的是自己认识自我的过程。

与直面相反的做法即逃避,不敢面对。说到直面才能放下,让我想到一个电影情节,一个人被幻象中的猛鬼怪兽追击,不停的逃跑,猛鬼怪兽穷追不舍,并因主角的恐惧而变得更加强大凶猛,当主角被追的无路可逃时,不得不面对幻象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都是幻觉,瞬间猛扑过来的猛鬼怪兽化为乌有,眼前变回平和宁静的现实。我想在生活中当我们不懂得处理自己的情感时,面对爱人、父母、孩子、朋友和自己时,我们心中那积聚的痛苦给我们带来的折磨应该也不亚于猛鬼怪兽,让我们心痛、抓狂,甚至有时觉得死比活着更容易。作为一个还不能超脱世俗、随时能跟灵魂对话的人,我还是要随时去迎接生活带来的痛苦,但读了克里斯多福的《亲密关系》,让我在痛苦来袭时,可以直面痛苦,把痛苦和怀疑自己的心看做一个去认识自我和灵魂的机会,那么我便从内心开始不再恐惧它,而是接纳它,感激它,并让自己变得更坚强,心中充满爱和希望。

书中对天赋的说法对我也很有启迪,天赋是我们天生的才能,不是灵感激发的,只要我们听从心灵的指引,创造性的想法、言语便会层出不穷,对自我的怀疑,会迷惑、阻挠我们,让我们不能够了解自己是多有天赋的人,当我们直面这种怀疑时,就会发现其实是我们自己臆造出的各种恐惧、紧张、恐慌的感觉,反过来折磨了自己,否定了自己,让我们因恐惧而不敢接近自己的本质。认清了它的由来,恐惧烟消云散,我们才能自信的发挥自己的天赋。(在这里我很期待读作者的另一本着作《找回你的生命礼物》)

对情绪的处理,还是要直面——直面情绪,说出它,感受它,之前我只知道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当我不了解情绪和造成这种情绪的本质时,控制情绪就成了对自己情绪的压制,读过这本书后,懂得了情绪的本质,便能够跟随心灵的指引,心悦诚服的接纳它,让其自然而然的消逝。“无论何种情绪,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都不会超过六分钟,除非你为它建造一个家,让它在你心中长住下来,如果你否认自己的情绪,为情绪找借口,害怕或放纵自己的'情绪,那它们就会在你心中生根了”。

不管是亲密关系的快乐,或是生活上的其他快乐,都依赖我们每时每刻的应对方式来决定,所以多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吧,如果你想要快乐,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只有选择直面痛苦,才能最终放下痛苦,跟随灵魂的指引,在一次次痛苦的蜕变后,相信生活会像蝴蝶的翅膀一样绽放。

亲密关系读后感3

读了《亲密关系》,才发现婚姻中有这么多学问。书中提到很多原理,而且这些原理都是对具体生活的提炼总结,我们每个人婚姻中都遇到这些问题,只是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听了樊登老师的讲课,突然对婚姻有了另外一种认识,对在婚姻中如何获取幸福有了更加具体的方法。

我从来没有好好想过婚姻是怎么一回事,只是觉得那必须是人生的一个路程,从小我对婚姻并不向往,觉得那只是一个任务,一个人过其实也不会很悲伤,农村封建告诉我婚姻只是为了老去时灵魂有归处,就仅仅因为这个,所以每个人都必须结婚。

不知道婚姻是怎么一回事就结婚了,只是因为年龄到了,婚姻中从吵架到冷战再到平静,除了对自己的内心折磨及对真爱的怀疑,发现亲密关系并没有得到改善和进步。慢慢的,不会再吵架,因为没有了期待,学会了接受现实。只是某个时候想起来我还是经常问问自己,我幸福吗?

都说女人结婚后,一个月中在脑海中有多少次闪过离婚的念头,真的是这个样子,我们当时牵上的手,当时许下的承诺,是在婚姻中如何一步步毁灭走向放手。我们对对方的不满意,期望的得不到,我们永远在埋怨对方不理解自己的内心不懂自己,永远在怀疑自己不够幸福。

既然我是凡人一个,那就接纳生活接纳爱人,不再期望就不会有失望。

也开始学会提醒幸福,开始反省自己,我在婚姻里又付出了多少,多想想对方的好,于是发现也许自己还可以重拾幸福的能力。

亲密关系中说到婚姻是一个人的事,如果你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那么不管你怎么努力,也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幸福。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就基本不愿意动,都在等对方先行动,最差也要大家同频率一起努力吧,凭啥是我一个人付出呢。这种想法很可怕,如果你总是盯着对方,而不是自己内心的话,你会发现对方永远满足不了你。

书中提到了婚姻中很多的行为以及无理取闹其实都来源于童年时期爱的缺乏。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确实很多的吵架不是因为本身这件事情,而是延伸到其他问题上去,我们吵架并不是针对一件事情,而是为了表示我需要得到某些关爱某些需求。

我们一开始恋爱都觉得对方很棒,只是因为我们表现出对方各自想要看到的那个自己。书中说到人为什么要恋爱,其实是找一个满足自己潜意识的一个人,人往往找的是自己想要找的人,自己假装自己具备这些特质,我们忽略了其实对方也在假装,于是,在婚姻中,我们都迫切的想做自己,我们找不到曾经眼中的对方了,于是开始失望,开始争吵,潜意识中童年缺乏的在婚姻中都在反映这种需求。

本书中说到期望是通往地狱之路,我们要做到本自具足,停止对伴侣的期望,本着爱出发共同处理面临的问题。

婚后的期望走到幻灭阶段后,必然会产生愤怒情绪,愤怒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仅仅是表达愤怒,只是把问题表达出来,第二种是情绪抽离,逃避问题,最后一种是被动攻击,把自己处在受害者位置自我惩罚。这三种是我们经常愤怒的三种表示方式。如何解决,如何化解吵架,正确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吵架的真正原因不会是表面的外在的导火线,而是潜意识的缺失的心路历程,学会同理心的倾听,与对方同时面对自己的问题,最好的方法用爱来回应对方的伤痛。比如你要生气的时候可以换一种想法,假如你现在还深爱着对方,那么你很快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拥抱,温暖和抚慰。

幻灭之后的内省阶段说的也特别棒,一种方式是无止境的追求需求导致最终妥协放弃,正确的方式是放弃期望,把伴侣的需求当做自己的需求,双方积极沟通创造快乐!

作者更是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家庭中的三种角色,受害者(心甘情愿的受害),破坏者(心安理得的索取),拯救者,这三者角色是可以转换的,要走出受害者的牢笼,想明白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跟随真理选择,不要让自己处于牺牲者的心态,同样的处境,学会积极心态,才能找到快乐源泉。我们对世界的不满往往是自己内心的不满意,对配偶的不满就是对自我的不满。如何在婚姻中穿墙而过,要先跳出问题的框架,解决自己内心匮乏的问题,每个问题都是自身的投射,对自己生活负责,发现问题比找到答案更接近幸福。

最后的启示阶段说到爱才能带来启发,不求回报没有条件的付出才会快乐!空洞由爱来填补,跟随自己的内心,本自具足。打开自己的心扉,如果你想尽快到达一个地方,最快的方法就是你本来就在那里了。找到婚姻中的量子隧道,你就能一下子到达亲密关系的中心。

特别是允许两字更是让我深受启发,学会允许,灵魂关系的关键是允许,放下对结果的控制欲,当你烦心时想想允许这个词,允许具有伟大的力量。焦虑来源于对无常的抗拒,依据灵魂的本质出发,需求不从对方寻找,从自我找。

记住,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爱出发,从心出发,让爱在内心生根,爱才能带来持续的幸福感!

亲密关系读后感

亲密关系读后感4

毛毛虫永远没办法知道、也永远不会理解蝴蝶的世界,但是,每只毛毛虫都可以化蛹成蝶。我不知道我的“蝴蝶”世界是什么样,但是,我真的很羡慕老师现在的生命状态,纯粹的意识,通透的智慧,即兴的生活。他是处理情绪问题的高手。虽然我上了各式各样的心灵修炼课,但是他的课程还是让我大开眼界,不但让我疗愈了很多自已的旧伤痛,也见识了大师授课的技巧与风范。

他独创的方法是如此的简单轻易、有趣好玩、深具启发性而且效果卓着。他用深入而丰富的经验协助人们找到自己的答案,凡是被他的纯粹性与觉知力触动并因而转化生命的人们,莫不对他的工作深表感激与赞赏。

亲密关系读后感5

昨晚开始看一本书《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刚开始就被吸引了,书中所写正是我所缺的,也是我一直想要了解的,我想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我们每个人都有亲朋好友,父母、手足、室友等,当然还有伴侣,我们的生活与他们息息相关,大多数时候我们受到伤害、心情低落也都是由他们引起的。同样的一件事一句话由一个没什么关系的人去做去说我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是由我们那些亲密关系的人做我们却会受不了。好像有点矛盾,我们对最亲密的人很苛刻,对陌生人却很宽容。而事实就是如此,因为我们在乎他们我们需要他们。于是我们打着爱的名义对我们最亲密的人有种种要求与期望,一旦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我们会不开心,而这种情况在伴侣中最为明显。

伴侣是我们最亲密的人,是陪伴我们最久的那个人,在他们身上我们寄予了太多太高的期望,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我们的一点点改变,我们都希望他们给予回应,甚至他们的表情他们的动作我们都有个预期,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应该这样,而一旦达不到,我们会失落,我们以为他们不耐烦了不在乎了不爱了,接着我们陷入了痛苦,开始对他们不断责备开始挑刺儿,于是恶性循环……

所以在每次生气的时候闭上眼睛深呼吸数十下,让自己平静点理智点,换位思考下,想想自己有什么问题,是不是陷入了那种可怕的模式。我们不再是十几岁的小孩子,不想以后有后悔,我想做得很好,我们都要做得很好,好好经营,互相体谅,好吗?

亲密关系读后感6

亲密关系是通往灵魂的桥梁。这本书深度剖析了亲密关系的发展进程,每个阶段产生的原因,色彩,要素,发展方向,解决办法。亲密关系中任何一方在不同阶段所做出的不同反应,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及其行为背后的信念。而书中关于灵魂关系的介绍也让我耳目一新,让我产生了想去尝试的勇气和想体验一下它的美好的意愿。

我们大多数人想要的亲密关系不仅是慰藉与陪伴,更需要的是能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能激发我们的人生意义与方向并在我们受到考验时,给与我们帮助的灵魂关系,也就是无条件的爱。而书中最终的定义是这种灵魂关系还要不仅限于两个人,还要推及到整个世界。因为,你可以感受到灵魂的指引,与每个人的相遇都会成为神圣的邂逅。

然而这条路上充满了艰险,荆棘,痛苦,愤怒,陷阱等等,很多人最终也无法到达。

第一阶段:月晕现象

我们的情感之旅从开始的互相吸引,发展出浪漫的火花到坠入情网,是来自人类“爱与被爱”的基本需求。我们以为每个人“恋爱”的原因都不相同,其实根源都是情绪上的需求。(我们生活中的所作所为,绝大部分也都是为了让某些需求得到满足。)我们每个人都是制造梦想的机器。我们的梦中情人便是用这个机器积累的,根据我们从小到大的需求想象出来的(梦中情人)。然而,当我们发现找不到一个百分之百一致的梦中情人时,我们会挑一个相似的,然后开始我们的改造计划。这时通往地狱之路的门就打开了。虽然有点儿危言耸听,但是回想一下我们的婚姻,哪一个不是按照这种方式一路走来的呢。

起初,我们会发展出让我们觉得自己很特别的素质,来吸引并找到能弥补自己不足的那个他,进入亲密关系。然而当月晕过后,光环褪去,我们就会发现对方具有的那些刺眼的达不到我们要求的缺点,夹在你和他之间。我们会努力,撒娇,道歉,全身心的想要重新塑造对方。而这些期望必然会变成失望,压力,愤恨。因为任何控制、改造都必然失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利用:想象力、意向和直觉(灵魂)来帮助我们放弃需求。我们原本被需求填满的空间会被我们的爱填满。在亲密关系的月晕中心存在着真爱之光,这才是人和人吸引的真正原因。

第二阶段:幻灭

特点:时间可能甚长。幻灭是灵魂给我们的礼物,让我从向外寻求快乐的错误思想中跳脱出来,从而改变方向“向内”。

因需求未被满足,而产生控制,因控制失败而产生偏差行为:引起注意,权力斗争,报复心理,自我放逐。权力斗争可以掩盖我们的沮丧,带给我们争吵的力量,显示我们的强大。我们的信念(自我局限性)来自我们过去的创伤,它束缚着我们,使我们宁可承受痛苦,也不想去面对心碎或冲破自己的信念。因为你的伴侣会深深潜入你的领域,你们发现你和他都没有那么迷人。权力之争就会伴随着愤怒。愤怒可以麻痹心中的痛,也可以让对方有愤怒感。然而愤怒的表达方式,并不只是攻击,还包括情绪抽离和被动攻击。如何拯救我们的幻灭呢?那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愤怒负责,要发掘埋藏在更深处的平静和充满爱的感觉(爱意)。它是一种心灵的召唤—不自觉地欲望。如果我们愿意选择,并跟随它的指引,就能帮助我们提升并超脱痛苦,否则只能继续与痛苦长期作战,直到感觉麻痹。我们可以领会,亲密关系的矛盾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的意愿如果是放下立场,是互相成就,就不会有争执。参照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但是执行这些问题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向真理臣服,才能得到灵魂的指导。会让你察觉你内心的深层的痛苦;让你学会去爱、去欣赏并感激伴侣,而不是用期望去束缚。否则,我们只能在痛苦中煎熬,并发展为报复。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把爱摆在执着之上,会让沟通更加亲近。

第三阶段:内省

要素:丑陋的、最难的、陷阱最多的、与其它阶段有所区别的它是亲密关系的精神生命的起点。

如果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的定义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每个人一半,那么即使我们付出100%的努力,实际的结果却只有50%,这样是不够的。因为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你内心的投射,你会发现伴侣只付出50%,你们都会坚持付出了自己的一半,而继续指责对方。我们就会无力的选择自我放逐。这也是一个清晰的指标,我们的内省过程已经过半了。其实亲密关系是一个疗愈自己的机会,我们把它当作学习无条件的爱时,你的决心就让你度过“不可能的难关”。这个难关就是“受害者监牢”。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是这个监牢的全部成员。无论你在扮演哪个角色,都证明你身在牢笼中,只会让问题恶化。而想要穿墙而出,只需要一个选择,是两难之路的另一条路,也就是如果你真的想要真理,真理就会自己找上门。

受害者监牢中的陷阱:左右为难,对家庭死忠,(真正的爱是可以自由地顺从你的心来做事)牺牲,依附关系。

内省阶段的一大发现是我们所做出的许多行为都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罪恶感,暴露出牺牲的心态。牺牲会招致放纵,而双方都会觉得自己是牺牲者。牺牲危害亲密关系的三种方式:被迫牺牲,感到愤恨;为了摆脱牺牲做出极端行为;末日的征兆,心力交瘁。想要画上句号的方式就是为自己的生活百分百的负责,面对心中的折磨者和坏人,重新找到自己的灵魂。牺牲的动机就是依附情结,往往来源于儿童时期与家人的关系。

阴影人物是一个具备你自身最糟糕特质的人,是你拒绝承认自己拥有的特质,你甚至会完全否认有这些特质的存在。攻击别人的缺点,正是潜意识里攻击自己的缺点,因为这是我们内心的投射。你必须接受挑战,接受自己的阴暗面,才能更爱自己,不再攻击伴侣的缺点,把他看作是你的镜像。

亲密关系如果想要到达灵魂关系最重要的是启示。特点:随时、不易察觉、神奇。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产生:1、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动以及你的成;2、神迹出现的时刻; 3 ;自己选择的力量。

当你借助启示的力量,你就发现墙外的生活无限宽广。拥抱爱人就像拥抱自己一样。

第四个阶段:灵魂关系

你的伴侣是你的良师,而那呼唤你的声音,就是在要求你去学习无条件的爱,然后去爱全人类。

亲密关系读后感7

读《亲密关系》这本书是源于自己一直在苦恼怎么与人相处,不仅仅是怎么跟陌生人相处,还有怎么跟认识的并有一定了解的人相处,如孩子与父母,同学,朋友、同事等。

本书主要分析的是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其实还适用于任何的关系中,都可以从中找到相似的问题,情形。对本书中以下几个章节感触颇深。

1、我们儿时绝大多数的行为,都以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为出发点。

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而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当确认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沮丧,然后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引起注意,权利斗争,报复心理,自我放逐。这点可以联系到叛逆的孩子身上,也指表面乖张,内心叛逆的孩子,我属于后者。当我特别想要一样东西时,而且这个东西绝对是父母能力范围内的,我没有得到时我就会觉得我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没那么重要或者说是父母不够爱我。

2、期望=愤恨的前身。

我们对朋友不满或者愤恨的根源就是对他们抱有的期望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值。人们恋爱,交朋友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他们自己所想的那回事。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3、我们宁愿争吵也不愿面对伤口,是因为生气比承受心碎要简单得多。

这应该就是出自人本能的自我保护吧。不愿正视自己的内心,伤疤,宁愿埋着一颗定时炸弹也不愿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一直觉得亲密关系中可以不需要维护,不需要技巧,但是亲密关系中偶尔出现的矛盾表明关系亲密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和谐,亲密的关系也并不是永恒的,当然也是需要维护的。

不要企图让别人带给自己快乐,无论是父母还是朋友,并没有带给你快乐的义务。

亲密关系读后感8

同伴阅读的第一本书:有师友的夹持,有学委及学委助理的鼓励,有陈老师、丹姐姐和玉姐姐等书友的精彩分享,让渺小的我获益匪浅,感恩有你们一路陪伴、阅读与前行,让我感觉自己无论是外貌还是心灵,都变美啦,浑身充满了爱的能力!

本书阅读不易,不知是翻译缘故,还是作者表达因素,有时一句话,我反复阅读与品味,才能明白它的意思(也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到底对不对,哈哈)。故每次阅读时,我都会提前做些心理建设与精心准备:打开加湿器、泡一杯柠檬精油茶、外加播放轻音乐,先让自己整个心静下来,慢下来,细细品味这份跌宕起伏的亲密关系。

临近大作业,我把自己阅读时涂涂画画的部分,串起来再欣赏了一遍,内心还是会怦然心动,还是会伤心与难过,最后感受到一份美美的爱在心中流淌。

亲密关系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进而疗愈自己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过去的创伤并不会随时间而逝去。每个自我局限的信念,都来自过去的创伤。你情愿自己是“对的”,还是“快乐的”?痛苦虽不能避免,但要不要受苦却可以选择。读后感·如果你想一窥自己的宿命,只要看看你的心态就可以知道了。所以说,决定权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要找到并做回真正的自己。

我很喜欢本书对伴侣的定位,伴侣不是你的爱与幸福的来源,满足你的期待与使你快乐不是他的职责。

他会在你的人生需要时扮演三种角色:

①一面镜子:让你看见引发你关注的不舒服感;

②一名老师:在你探索真实自我的时候,激励与启发你;

③一名“玩伴”:开启并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

懂得了这层伴侣的定位,相信对我的爱情之旅加足了燃料,插上了翅膀,静静地等他来,然后与他一同步入这人世间充满烟火气息的美好幸福生活。

亲密关系读后感9

我觉得这是一本将“亲密关系”归因的书,但在字里行间对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具体如何处理,目前我仍然认为nvc是实用性最好的方法,两者结合着参考、印证、理解让我收获很大。

总体感觉书中蕴含了很多个体心理学的影子。作者也表露出亲密关系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他也希望大家通过梳理亲密关系,最终达到自身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我觉得这点与个体心理学的最终目标不谋而合。

作者将亲密关系分为五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启示、灵魂。我分为三个任务——择偶、交流、升华。无论是五个阶段还是三个任务,都存在一条看不见的线将它们串联起来——原生家庭/童年经历。原生家庭、童年经历都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客观对我们主观形成的影响后果——信念,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几乎都是双方行为碰撞出来的,行为是由信念指引的,信念是由我们对经历进行诠释后得出的结论。按照这个逻辑,解决“问题”的终极秘密武器,最终将导向重新审视儿时的经历以及当时自己所做的决定。有意思的是,只有当自己的某些意识苏醒,并接纳和承认某些“真理”后,才能进入“审视”阶段;同时坚持“审视”状态也是个需要练习的技能。

亲密关系读后感10

一直要让自己装成一个“会说话”的人,但是自己的口无遮拦,可能有过无意中伤别人的时候。在亲密关系中,这样的自己,又何尝没有伤害过对方呢。

亲密关系中共有几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启示。

让我很受用的其中一个观点,是如何理解和处理愤怒。《亲密关系》说道,愤怒是旧伤的重现,而当愤怒出现时,我们通常会选择吵架,因为我们不愿意去面对旧伤,而吵架跟旧伤相比,显得简单很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注意转移到愤怒本身,去感受它,用健康的方式把旧伤处理好。当愤怒出现,也等于我们拥有了一个治疗旧伤的机会。当然这个也跟早期记忆息息相关,这个观点与《自卑与超越》不谋而合。

《亲密关系》的每一个章节,都刷新我的认知。以我有限的智慧,在不看这本书的情况下,可能一辈子又领悟不到亲密关系的真谛。当然是否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懂得只是成功一半,最重要的还是行动。

亲密关系读后感

【第3篇】《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昨晚开始看一本书《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刚开始就被吸引了,书中所写正是我所缺的,也是我一直想要了解的,我想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我们每个人都有亲朋好友,父母、手足、室友等,当然还有伴侣,我们的生活与他们息息相关,大多数时候我们受到伤害、心情低落也都是由他们引起的。同样的一件事一句话由一个没什么关系的人去做去说我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是由我们那些亲密关系的人做我们却会受不了。好像有点矛盾,我们对最亲密的人很苛刻,对陌生人却很宽容。而事实就是如此,因为我们在乎他们我们需要他们。于是我们打着爱的.名义对我们最亲密的人有种种要求与期望,一旦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我们会不开心,而这种情况在伴侣中最为明显。

伴侣是我们最亲密的人,是陪伴我们最久的那个人,在他们身上我们寄予了太多太高的期望,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我们的一点点改变,我们都希望他们给予回应,甚至他们的表情他们的动作我们都有个预期,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应该这样,而一旦达不到,我们会失落,我们以为他们不耐烦了不在乎了不爱了,接着我们陷入了痛苦,开始对他们不断责备开始挑刺儿,于是恶性循环……

所以在每次生气的时候闭上眼睛深呼吸数十下,让自己平静点理智点,换位思考下,想想自己有什么问题,是不是陷入了那种可怕的模式。我们不再是十几岁的小孩子,不想以后有后悔,我想做得很好,我们都要做得很好,好好经营,互相体谅,好吗?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读后感

【第4篇】《亲子关系全面技巧》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亲子关系全面技巧》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曾经有人说过“我是第一次做孩子,我是第一次做父母,如有不妥,请多多关照,让我们一起成长吧。”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小朋友健康学习的开始。不管是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孩子,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只是教育的方式方法略有差异。以下几点,从书中汲取的,觉得很有道理。

第一、不与时间赛跑,只和过去的自己比较,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我们就应该为孩子感到欣喜。不少家长,总是盯着孩子弱项,以为孩子停步不前,总是不停的责备,使得孩子对学习兴趣越来越淡。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孩子的优点,或是进步的地方,每天夸赞孩子,具体的事情完成不错。如果孩子确实状态不好或是能力不足,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目前的问题,和一起解决的方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尽量给予孩子更多的生命体验,不要去做破坏孩子学习兴趣的事情。

第二、让孩子掌握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事情,是非对错,对于孩子来说,她们的认知能力不足,从而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家中规则。例如,希望孩子做到几点,孩子完成有什么奖励,没有完成有什么结果。孩子做的时候,家长一定以榜样示范,和孩子共同完成家中规则。有些人会说,特殊孩子不明白,其实我们把他们想的太弱,持之以恒坚持,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三、教育是父母的事情。首先教育必须爸爸妈妈共同参与,不可以缺失任何一个人,由于工作,赚钱等原因无法参与,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其次不可以把教育的责任,推给长辈或是其他人,爷爷奶奶的教育方法,永远代替不了亲子的教育。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共同解决问题,享受幸福成果。

亲子关系是永远需要学习的课题,愿我们的孩子可以在一个健康,幸福的氛围里,快乐长大。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读后感

【第5篇】亲密关系读后感范文(精选)

亲密关系读后感范文(精选)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密关系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亲密关系读后感1

读了《亲密关系》,才发现婚姻中有这么多学问。书中提到很多原理,而且这些原理都是对具体生活的提炼总结,我们每个人婚姻中都遇到这些问题,只是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听了樊登老师的讲课,突然对婚姻有了另外一种认识,对在婚姻中如何获取幸福有了更加具体的方法。

我从来没有好好想过婚姻是怎么一回事,只是觉得那必须是人生的一个路程,从小我对婚姻并不向往,觉得那只是一个任务,一个人过其实也不会很悲伤,农村封建告诉我婚姻只是为了老去时灵魂有归处,就仅仅因为这个,所以每个人都必须结婚。

不知道婚姻是怎么一回事就结婚了,只是因为年龄到了,婚姻中从吵架到冷战再到平静,除了对自己的内心折磨及对真爱的怀疑,发现亲密关系并没有得到改善和进步。慢慢的,不会再吵架,因为没有了期待,学会了接受现实。只是某个时候想起来我还是经常问问自己,我幸福吗?

都说女人结婚后,一个月中在脑海中有多少次闪过离婚的念头,真的是这个样子,我们当时牵上的手,当时许下的承诺,是在婚姻中如何一步步毁灭走向放手。我们对对方的不满意,期望的得不到,我们永远在埋怨对方不理解自己的内心不懂自己,永远在怀疑自己不够幸福。

既然我是凡人一个,那就接纳生活接纳爱人,不再期望就不会有失望。

也开始学会提醒幸福,开始反省自己,我在婚姻里又付出了多少,多想想对方的好,于是发现也许自己还可以重拾幸福的能力。

亲密关系中说到婚姻是一个人的事,如果你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那么不管你怎么努力,也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幸福。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就基本不愿意动,都在等对方先行动,最差也要大家同频率一起努力吧,凭啥是我一个人付出呢。这种想法很可怕,如果你总是盯着对方,而不是自己内心的话,你会发现对方永远满足不了你。

书中提到了婚姻中很多的行为以及无理取闹其实都来源于童年时期爱的缺乏。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确实很多的吵架不是因为本身这件事情,而是延伸到其他问题上去,我们吵架并不是针对一件事情,而是为了表示我需要得到某些关爱某些需求。

我们一开始恋爱都觉得对方很棒,只是因为我们表现出对方各自想要看到的那个自己。书中说到人为什么要恋爱,其实是找一个满足自己潜意识的一个人,人往往找的是自己想要找的人,自己假装自己具备这些特质,我们忽略了其实对方也在假装,于是,在婚姻中,我们都迫切的想做自己,我们找不到曾经眼中的对方了,于是开始失望,开始争吵,潜意识中童年缺乏的在婚姻中都在反映这种需求。

本书中说到期望是通往地狱之路,我们要做到本自具足,停止对伴侣的期望,本着爱出发共同处理面临的问题。

婚后的期望走到幻灭阶段后,必然会产生愤怒情绪,愤怒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仅仅是表达愤怒,只是把问题表达出来,第二种是情绪抽离,逃避问题,最后一种是被动攻击,把自己处在受害者位置自我惩罚。这三种是我们经常愤怒的三种表示方式。如何解决,如何化解吵架,正确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吵架的真正原因不会是表面的外在的导火线,而是潜意识的缺失的心路历程,学会同理心的倾听,与对方同时面对自己的问题,最好的方法用爱来回应对方的伤痛。比如你要生气的时候可以换一种想法,假如你现在还深爱着对方,那么你很快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拥抱,温暖和抚慰。

幻灭之后的内省阶段说的也特别棒,一种方式是无止境的追求需求导致最终妥协放弃,正确的方式是放弃期望,把伴侣的需求当做自己的需求,双方积极沟通创造快乐!

作者更是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家庭中的三种角色,受害者(心甘情愿的受害),破坏者(心安理得的索取),拯救者,这三者角色是可以转换的,要走出受害者的牢笼,想明白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跟随真理选择,不要让自己处于牺牲者的心态,同样的处境,学会积极心态,才能找到快乐源泉。我们对世界的不满往往是自己内心的不满意,对配偶的不满就是对自我的不满。如何在婚姻中穿墙而过,要先跳出问题的框架,解决自己内心匮乏的问题,每个问题都是自身的投射,对自己生活负责,发现问题比找到答案更接近幸福。

最后的启示阶段说到爱才能带来启发,不求回报没有条件的付出才会快乐!空洞由爱来填补,跟随自己的内心,本自具足。打开自己的心扉,如果你想尽快到达一个地方,最快的方法就是你本来就在那里了。找到婚姻中的量子隧道,你就能一下子到达亲密关系的中心。

特别是允许两字更是让我深受启发,学会允许,灵魂关系的关键是允许,放下对结果的控制欲,当你烦心时想想允许这个词,允许具有伟大的力量。焦虑来源于对无常的抗拒,依据灵魂的本质出发,需求不从对方寻找,从自我找。

记住,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爱出发,从心出发,让爱在内心生根,爱才能带来持续的幸福感!

亲密关系读后感2

对伴侣的需求来源于孩提时代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父母的爱。幼儿时代两大需求分别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幼儿时代更容易受到刺激。由于很快忘记了事情原委,却仍保留着从事件中获得的狭隘的理论,伴随自己直到成年。之所以说是狭隘理论,是因为幼小的创伤对于幼小的心灵来说还是显得有点大。这些带有阅历限制的理论可能随时在与伴侣的相处中爆发出来。亲密关系就是通过伴侣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来治愈小时候的心理阴影。幼儿时代一次次未被满足的需求逐渐构建起来理想伴侣的模样。事实上很难找到一个完全理想的伴侣,所以这个时候需要适当放弃一些想要强加到伴侣身上的事物,这样会好很多。伴侣之间应该会经常吵架,吵架有可能是自己多次提醒的内容对方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希望通过提高音量或一种近似威胁的态度企图控制对方,让对方听从自己的安排。

创建亲密关系的秘诀就是通过解决现在的冲突来解决内心积蓄的冲突。并且,一旦度过了蜜月期,可能会对伴侣有诸多的意见,找个爱你的人不是换个主角就能过的很好。既然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改变,但是又要为了伴侣改变自己。主动改变自己,重新审视伴侣的缺点,可能会发现不一样的体验。

书中提到一些解决争吵的小技巧,比如拥抱,亲吻。这些动作都能给生气的人带来特别强烈的被需要感,这绝对能治愈内心的愤怒。另外一个靠自己情绪的跳跃,书里称他为“量子隧穿”。也就是不论我们当前的情绪在何处,都可以瞬间转换到幸福、开心的状态里去。当争吵的面红耳赤、且争执不下时其中一方做出退步对亲密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真是太重要了。

另外我自我感觉,若是小时候家庭有很好的亲密关系,离开家庭的庇护之后应该会很快尝试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否则可能不会急着去寻求亲密的伴侣关系。由于家庭的传承关系,可能亲密关系也具有一定的传承。

亲密关系读后感3

1.宇宙中心呼唤爱

如果是以怀有发自内心的爱来面对问题,问题能够得到创造性地解决。

2.关系中的组合关系

一对关系中常常出现类似相反面的角色扮演,它们能够组合成一个整体,深处其间的人,是问题的制造者和参与者,拥有疗愈过去伤痛的机会。

3.事情发生本身是中性的

现有事件会激发我们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过去,我们对某件事情的看法而产生的。我们所需要反思的也是对从前那件事的想法及感受。

4.生命自有其指引

“选择爱、真理或灵魂之光,并决意去追寻它们,就能让生命的恩典帮助我提升并且超脱痛苦。”贯穿全文的说法,读来盛满圣经的影子,如果体会过平静的喜悦,大概是能够理解作者所说的面对问题时,用有创意的,自发的,充满爱和真理的方式来处理事情,是什么感觉的。

5.不要固执地认为,你应该跟目前的伴侣过一辈子

”你的心最关心的不是你在亲密关系中的去留,而是怎么样做才能让你了解真正的自己。如果你愿意顺从自己的心,你自然就会领悟出处理亲密关系的方法”。

一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是执着于寻找到使得关系永葆亲密的法子的,昨天看到1/3左右的位置后,和一群书友分享了最近看的这本书,讲了其中的某一观点后,他们也是问我,那书里有讲到解决的办法么?我被问住了,只说我还没看完,今天再往后翻翻,感觉这本书大篇幅是在展示,关系中的人,他们为什么会遇到冲突,共有的情绪指向,惯有的应对方式是什么,关系中的人如何怀有觉知来应对。也从亲身经历来说明,即使有觉知如作者一般的人,在处理亲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时,也时常会有落入陷阱的时候,提醒我们,要有永怀爱和追求真理的意向和决心来应对问题。书的末尾,留下了一个提示,这本书并不是让你在一段不适合你的关系里死磕的,是去是留,你要问你的心?

亲密关系读后感4

昨晚开始看一本书《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刚开始就被吸引了,书中所写正是我所缺的,也是我一直想要了解的,我想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我们每个人都有亲朋好友,父母、手足、室友等,当然还有伴侣,我们的生活与他们息息相关,大多数时候我们受到伤害、心情低落也都是由他们引起的。同样的一件事一句话由一个没什么关系的人去做去说我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是由我们那些亲密关系的人做我们却会受不了。好像有点矛盾,我们对最亲密的人很苛刻,对陌生人却很宽容。而事实就是如此,因为我们在乎他们我们需要他们。于是我们打着爱的名义对我们最亲密的人有种种要求与期望,一旦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我们会不开心,而这种情况在伴侣中最为明显。

伴侣是我们最亲密的人,是陪伴我们最久的那个人,在他们身上我们寄予了太多太高的期望,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我们的一点点改变,我们都希望他们给予回应,甚至他们的表情他们的动作我们都有个预期,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应该这样,而一旦达不到,我们会失落,我们以为他们不耐烦了不在乎了不爱了,接着我们陷入了痛苦,开始对他们不断责备开始挑刺儿,于是恶性循环。

所以在每次生气的时候闭上眼睛深呼吸数十下,让自己平静点理智点,换位思考下,想想自己有什么问题,是不是陷入了那种可怕的模式。我们不再是十几岁的小孩子,不想以后有后悔,我想做得很好,我们都要做得很好,好好经营,互相体谅,好吗?

亲密关系读后感5

读《亲密关系》这本书是两个月以前的事情,坦率地讲,这本书读完之后并没有太深的感触,甚至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不曾记得,通过大家的分享讨论,又仔细的翻读后,才有了更深的感悟。

婚姻不是爱情,是关系

在读这本书之前,始终坚信相爱是婚姻的基础,也是维持婚姻稳固的重要基石,既然爱了就一定要坚守到底,不离不弃。现在,我对婚姻有了重新的认识,婚姻与爱无关,只和重要性有关。大多数人一生的目标和成功都没有关系,只是证明自己的价值。当我们说爱一个人的时候,这份爱便赋予了条件,其实我们是在说重要性,和爱无关。所有在婚姻里发生的矛盾都和爱无关,都是在寻求重要性。

时而像火焰,时而像冰山

当你爱那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是全世界最棒的人。这个人几乎完美无暇,没有任何缺陷,即使看到对方身上的缺点,也都无所谓。当激情退却,一切归于平淡,曾经对方眼中的好可能会变成今天的不好,会发现对方身上许多无法接受的东西,当发现这些的时候,对方曾经的美感瞬间荡然无存,对方又变得一无是处。

寻求归属感、价值感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关注、认同,在寻求对方在乎的同时,就是在寻求自身的归属感、价值感。对方的完美与丑陋,本身并没有变化,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善变的人心中。由于我们从小生长在爱匮乏的环境中,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缺少爱的,我们长大成人后,依然在寻找这种被爱的感觉,从对方身上找寻童年在父母身上得不到的东西,以示自己是多么的重要。

触碰儿时的信念开关

我们总是试图从关系中得到认同,让自己可以回到孩提时代就设下的信念。这些信念将终生伴随我们左右,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将被引爆。一旦触碰到这个信念的开关,我们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恼火。当我们感受到恼火的时候,我们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愤怒,以各种抗拒的形式存在,以至于纠结在谁对谁错的问题上,耗费我们的能量和时间。

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而婚姻和亲密关系,就是让你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将自己剖开。尽管剥的过程中,会流泪,会痛苦,但这些感受最真实,让你感受到一种价值感,完全不取决于存在或金钱。你要关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内在,你的情绪与别人无关,要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与旁人无关。任何痛苦、无助都是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这些归咎到别人身上,更不要抗拒、推开,而是接纳它,自己去感受情绪,去拿回那个纯粹的能量,静静等待。最终将找到有一种爱不取决于外在,不管你是快乐还是悲伤的,那个爱都在。如果能够去拥抱你的不重要感,那才是真正的成功。而真正的成功是隐藏在失败的感受里的。

自编自导自演一场戏

处于亲密关系中的我们,总是把自己的脆弱深深地隐藏起来,用面具、用防卫与他人互动,当对方的言语、行动触碰了自己的脆弱时,我们总是换着防卫的花招与对方周旋。越是亲密的人越清楚对方的脆弱点在哪里,所以总是直击要害,一招毙命。所以,越是亲密的人对我们的伤害越大。

在舒服的亲密关系中,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在这段亲密关系中,双方都能真实的面对最好以及最糟的自己、学习接受和放手,真实呈现自己。学会自由的表达自己。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化茧成蝶不是梦

就像克里斯多福老师说,毛毛虫永远没办法知道、也永远不会理解蝴蝶的世界,但是,每只毛毛虫都可以变成自己的蝴蝶。只不过,在变成蝴蝶之前,自己会先变成作茧自缚的蛹。在茧里边面对自己制造的痛苦,任何挣扎或试图改变的行为都是徒劳的。蛹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放弃所有抗拒、全然接纳当下感觉、平静等待。直到有一天破茧而出成为蝴蝶。

相爱不是互相限制,而是相互成就。婚姻最坚韧的纽带不是孩子,而是灵魂上的相依相偎共同成长,婚姻和亲密关系的真正目的,是让你不断通过伴侣遇到自己并深爱上自己的过程。

亲密关系读后感6

亲密关系是通往灵魂的桥梁。这本书深度剖析了亲密关系的发展进程,每个阶段产生的原因,色彩,要素,发展方向,解决办法。亲密关系中任何一方在不同阶段所做出的不同反应,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及其行为背后的信念。而书中关于灵魂关系的介绍也让我耳目一新,让我产生了想去尝试的勇气和想体验一下它的美好的意愿。

我们大多数人想要的亲密关系不仅是慰藉与陪伴,更需要的是能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能激发我们的人生意义与方向并在我们受到考验时,给与我们帮助的灵魂关系,也就是无条件的爱。而书中最终的定义是这种灵魂关系还要不仅限于两个人,还要推及到整个世界。因为,你可以感受到灵魂的指引,与每个人的相遇都会成为神圣的邂逅。

然而这条路上充满了艰险,荆棘,痛苦,愤怒,陷阱等等,很多人最终也无法到达。

第一阶段:月晕现象

我们的情感之旅从开始的互相吸引,发展出浪漫的火花到坠入情网,是来自人类“爱与被爱”的基本需求。我们以为每个人“恋爱”的原因都不相同,其实根源都是情绪上的需求。(我们生活中的所作所为,绝大部分也都是为了让某些需求得到满足。)我们每个人都是制造梦想的机器。我们的梦中情人便是用这个机器积累的,根据我们从小到大的需求想象出来的(梦中情人)。然而,当我们发现找不到一个百分之百一致的梦中情人时,我们会挑一个相似的,然后开始我们的改造计划。这时通往地狱之路的门就打开了。虽然有点儿危言耸听,但是回想一下我们的婚姻,哪一个不是按照这种方式一路走来的呢。

起初,我们会发展出让我们觉得自己很特别的素质,来吸引并找到能弥补自己不足的那个他,进入亲密关系。然而当月晕过后,光环褪去,我们就会发现对方具有的那些刺眼的达不到我们要求的缺点,夹在你和他之间。我们会努力,撒娇,道歉,全身心的想要重新塑造对方。而这些期望必然会变成失望,压力,愤恨。因为任何控制、改造都必然失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利用:想象力、意向和直觉(灵魂)来帮助我们放弃需求。我们原本被需求填满的空间会被我们的爱填满。在亲密关系的月晕中心存在着真爱之光,这才是人和人吸引的真正原因。

第二阶段:幻灭

特点:时间可能甚长。幻灭是灵魂给我们的礼物,让我从向外寻求快乐的错误思想中跳脱出来,从而改变方向“向内”。

因需求未被满足,而产生控制,因控制失败而产生偏差行为:引起注意,权力斗争,报复心理,自我放逐。权力斗争可以掩盖我们的沮丧,带给我们争吵的力量,显示我们的强大。

我们的信念(自我局限性)来自我们过去的创伤,它束缚着我们,使我们宁可承受痛苦,也不想去面对心碎或冲破自己的信念。因为你的伴侣会深深潜入你的领域,你们发现你和他都没有那么迷人。权力之争就会伴随着愤怒。愤怒可以麻痹心中的痛,也可以让对方有愤怒感。然而愤怒的表达方式,并不只是攻击,还包括情绪抽离和被动攻击。如何拯救我们的幻灭呢?那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愤怒负责,要发掘埋藏在更深处的平静和充满爱的感觉(爱意)。它是一种心灵的召唤—不自觉地欲望。如果我们愿意选择,并跟随它的指引,就能帮助我们提升并超脱痛苦,否则只能继续与痛苦长期作战,直到感觉麻痹。我们可以领会,亲密关系的矛盾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的意愿如果是放下立场,是互相成就,就不会有争执。参照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但是执行这些问题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向真理臣服,才能得到灵魂的指导。会让你察觉你内心的深层的痛苦;让你学会去爱、去欣赏并感激伴侣,而不是用期望去束缚。否则,我们只能在痛苦中煎熬,并发展为报复。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把爱摆在执着之上,会让沟通更加亲近。

第三阶段:内省

要素:丑陋的、最难的、陷阱最多的、与其它阶段有所区别的它是亲密关系的精神生命的起点。

如果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的定义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每个人一半,那么即使我们付出100%的努力,实际的结果却只有50%,这样是不够的。因为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你内心的投射,你会发现伴侣只付出50%,你们都会坚持付出了自己的一半,而继续指责对方。我们就会无力的选择自我放逐。这也是一个清晰的指标,我们的内省过程已经过半了。其实亲密关系是一个疗愈自己的机会,我们把它当作学习无条件的爱时,你的决心就让你度过“不可能的难关”。这个难关就是“受害者监牢”。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是这个监牢的全部成员。无论你在扮演哪个角色,都证明你身在牢笼中,只会让问题恶化。而想要穿墙而出,只需要一个选择,是两难之路的另一条路,也就是如果你真的想要真理,真理就会自己找上门。

受害者监牢中的陷阱:左右为难,对家庭死忠,(真正的爱是可以自由地顺从你的心来做事)牺牲,依附关系。

内省阶段的一大发现是我们所做出的许多行为都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罪恶感,暴露出牺牲的心态。牺牲会招致放纵,而双方都会觉得自己是牺牲者。牺牲危害亲密关系的三种方式:被迫牺牲,感到愤恨;为了摆脱牺牲做出极端行为;末日的征兆,心力交瘁。想要画上句号的方式就是为自己的生活百分百的负责,面对心中的折磨者和坏人,重新找到自己的灵魂。牺牲的动机就是依附情结,往往来源于儿童时期与家人的关系。

阴影人物是一个具备你自身最糟糕特质的人,是你拒绝承认自己拥有的特质,你甚至会完全否认有这些特质的存在。攻击别人的缺点,正是潜意识里攻击自己的缺点,因为这是我们内心的投射。你必须接受挑战,接受自己的阴暗面,才能更爱自己,不再攻击伴侣的缺点,把他看作是你的镜像。

亲密关系如果想要到达灵魂关系最重要的是启示。特点:随时、不易察觉、神奇。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产生:1、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动以及你的成;2、神迹出现的时刻;3;自己选择的力量。

当你借助启示的力量,你就发现墙外的生活无限宽广。拥抱爱人就像拥抱自己一样。

第四个阶段:灵魂关系

你的伴侣是你的良师,而那呼唤你的声音,就是在要求你去学习无条件的爱,然后去爱全人类。

亲密关系读后感7

我们渴望建立真挚的亲密关系,却又害怕再度受伤。如何在“亲密关系”中获得自己向往的幸福?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我们当然可以把在“亲密关系”中遇到的挫折、苦难、伤痛归结于外因或他人,可是这样往往是于事无补的,我们还是得不到我们向往的幸福,伤痛依旧无法痊愈。

就让这本书带我们一起来了解“亲密关系”的本质。

根据动机理论,人们的行为都是在其动机支配之下而做出的,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某种需求。我们追求或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他人的陪伴、照顾、了解、支持或其他。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一切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了解这些行为的动机能够更好的看清我们自己的“需求”,看清自己。(批判性思维)

当我们遇到这样一个人,仿佛找到了那根丢失的肋骨,瞬间圆满了。为了吸引这样的人,我们必须假装自己有那些需要那个人来弥补的特质。比如说你想找一个自信的人作为伴侣,那么你就会认为一个自信的人是不会喜欢一个特别自卑的人,所以你在这个自信的人面前,就会尽量地去表现出自己自信的一面。

我们需求别人来爱我们,那就是否认我们自己心中有足够的爱。有需求就会提出要求,想把他们变成我们喜欢的样子。然而不管我们多努力地运用暗示或明说的道理,试着让伴侣“变得更好”,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我们行为背后的需求,并不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内心的爱。

如果你能不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伴侣身上,你就能在自己内心深处找到你真正需要的事物。摆脱了需求的束缚,你就能感受到纯粹的爱。另外,学着接纳你的伴侣,也能让你学习到接纳本来的自我,而不再认为你需要什么来让自己变得完整。

如果我们执着于期望和要求,那么,我们寻觅真爱的任务注定会失败。你终究会发现,你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因而感到失望,甚至愤恨。

我们都应该思考,为什么会感到失望和愤恨,是什么没有被满足,而这些都是一定要被满足的吗?有没有别的办法。

每段亲密关系都会遇到困难,而每个问题的背后,都伴随着某种情绪的伤痛。就是这种伤痛,导致争吵、批评或相互指责。

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却纵容自己任意发怒,这将会导致两人的感情渐行渐远。

从表面上看,争执的双方似乎往往站在相对的立场,但事实上,所有的争执都起源双方共同的痛。只要能察觉彼此的问题,他们就能化争吵为理解。(觉察他人)

绝大多数的亲密关系都会让人有些失败的感觉。如果你把伴侣当作满足你个人需求的工具,那你很快就会觉得要不是自己选错了人,要不就是爱的火花已经熄灭。

但如果你把亲密关系当作学习无条件的爱的途径,那么你的决心能让你渡过难关,体验更美好的快乐和亲密。而这个阶段中,潜意识中的陷阱无数,而你的努力好像都是白费。而要突破这些看似固若金汤的障碍,我们必须学会“穿墙而过”的艺术。(内醒,觉察自己)

内省通常被看作亲密关系中最丑陋的阶段,因为你觉得伴侣不再像从前那么迷人了。你已经习惯了用一套固定的方法来对待彼此及处理不断浮现的老问题。

在这个阶段,亲密关系中的所有事情都不能让你满足,你可能会感到难以捉摸的倦怠感,无聊,过度的幻象,上瘾的行为变本加厉等,而且还觉得自己不管做什么都不能改变现状。这些无形的墙,让你痛苦万分。

如果你现在或将来身处此种情形,你必须非常谨慎地选择回应的方式。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但我们可以选择“穿越”障碍那么如何“穿墙而出”?

在亲密关系中,有很多的“墙壁”包围着我们,要如何才能“穿墙”呢?如何走出受害者的监牢呢?虽说亲密关系是没有公式的,但还是有一些原则是共通的:

1、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你必须得突破自己的认知,先得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

2、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就是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不仅仅解决的是洗碗或电费的问题,而是你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问题。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4、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的事百分之百负责。婚姻生活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你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内心,调整自己的状态,然后了解自己内心的这个缺口就能解决的事情,不要去怪罪别人。

5、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就是能够问出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发现亲密关系当中到底有什么问题。找到这个问题,我们就更加接近自由。

6、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就是一切的东西,只要你用爱来对待,用爱的方法来解决它,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亲密关系读后感8

作为理工科出身的我,很难在亲密关系中无师自通,这部书给了我一个启示,就是试图在人际交往尤其是伴侣关系中寻求一套方法或者秘诀的想法是行不通的,这本来就不是依靠理性和逻辑来诠释的科学原理,可如同宇宙中最复杂神秘的奥秘一样,无条件的爱和灵魂关系,吸引我们发挥人性最真实和自然的一面—陪伴,可它却同样如星云一样,充满绮丽的美妙体验却极为难得。

我想如果在一段关系中,彼此感觉到止步不前,或面临绝望,都可以来看一看本书。幻想的破灭,在书中被形容为月晕,是关系开始前最让人晕眩的阶段,也为以后的相处埋下了隐患,这一段通常我们会充满失望,偏差行为由此而生,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占据了思维,想要摆脱痛苦唯一的方式就是放弃期待与控制,当爱替我们做出了选择的时候,再看我们所爱的人就如我们的一面镜子,接受了自己也就能够坦然面对伴侣。可即使度过了这个阶段,下面还有更危险的一段旅途,在这个阶段大部分走散的情侣选择分道扬镳,所有我们童年时期留下的痛苦印记都会在此阶段被反复播放,受害者监牢通常让伴侣间互相仇视,伤害彼此,一个几乎贯穿始终的想法就是自己怀疑当初的选择,认为这时是放弃的时候了。

如果我们不停得陷入受害者、施暴者、拯救者三角形的监牢,需求被忽视而得不到满足,亲密关系会给我们的痛楚远超曾经甜蜜的感受。选择听从灵魂,追寻能够双赢的办法是唯一解决的途径,因为一旦我们选择了与伴侣对立的立场,我们就永远没办法体会自己和对方真实的需求和感受。

而对于书中结尾里,达到启示阶段的伴侣,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未曾经历我真的想像不到,在这里作者提到的一个关键点,是作者提出要让个人的需求与真正重要的事情协调吻合,真正的爱不是牺牲、妥协,而是发自内心的给予和信任,究竟我们会到达这个境界,还是我们会原路折返这都是随时会发生的。

虽然书中很多描述戳中了感情经历中不少死穴,给出的方向也叫人深省和启示,可我还是认为作者在书写上太主观和随性了,导致很多时候读起来接受无能,思维跳跃。而且不单是心理层面的理解程度,一些对于何为灵魂,什么是对真理的追随有着鸡汤和玄学的影子,所以四星平分。

但对于情侣翻看还是很有借鉴意义

亲密关系读后感9

读《亲密关系》这本书是源于自己一直在苦恼怎么与人相处,不仅仅是怎么跟陌生人相处,还有怎么跟认识的并有一定了解的人相处,如孩子与父母,同学,朋友、同事等。

本书主要分析的是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其实还适用于任何的关系中,都可以从中找到相似的问题,情形。对本书中以下几个章节感触颇深。

1、我们儿时绝大多数的行为,都以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为出发点。

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而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当确认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沮丧,然后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引起注意,权利斗争,报复心理,自我放逐。这点可以联系到叛逆的孩子身上,也指表面乖张,内心叛逆的孩子,我属于后者。当我特别想要一样东西时,而且这个东西绝对是父母能力范围内的,我没有得到时我就会觉得我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没那么重要或者说是父母不够爱我。

2、期望=愤恨的前身。

我们对朋友不满或者愤恨的根源就是对他们抱有的期望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值。人们恋爱,交朋友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他们自己所想的那回事。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3、我们宁愿争吵也不愿面对伤口,是因为生气比承受心碎要简单得多。

这应该就是出自人本能的自我保护吧。不愿正视自己的内心,伤疤,宁愿埋着一颗定时炸弹也不愿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一直觉得亲密关系中可以不需要维护,不需要技巧,但是亲密关系中偶尔出现的矛盾表明关系亲密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和谐,亲密的关系也并不是永恒的,当然也是需要维护的。

不要企图让别人带给自己快乐,无论是父母还是朋友,并没有带给你快乐的义务。

亲密关系读后感10

“我们通常会把自己从小到大得不到的,未满足的需求,全部投射在那个爱我们、让我们觉得特殊的人身上,觉得有了他(她),这些需求都会得到满足了。”

“责怪他人、批评他人行为、指责他人不愿改变,其实是一种轻而易举的手段,能够简单地利用道德批判,将自己提升到一个高于他人的位置,也使我们摆脱了自身的不安。”

克里斯多福将亲密关系(主要是爱情)分为四个阶段:月晕,幻灭,内省和启示。在这方面,他的观点和《少有人走的路》中爱这一章有些相似,爱情在起初是热情狂喜与极乐,一切那么美好不存在任何缺点,这个阶段的爱愿意为对方做任何事。进入到第二阶段后,矛盾争吵开始产生,你甚至会觉得在对方身上找不到任何吸引你的地方。一直到第三阶段,亲密关系能够让你找到机会直视自己的内心,由此可以发现多数争吵的源点是人在逃避内心的痛苦,而那个痛苦多半是你幼时或者曾经的求而不得。如果你有勇气正视过去的痛苦,那么就有机会进入最后一个阶段,看到自己的本质得到启示。“寻找亲密关系,寻找真挚的伴侣,其实是在寻找自我。”

如果要衡量从这本书里学会了什么,还很难,时至今日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人际交往,从书里到实际运用还是一个磕磕绊绊的过程,时常感觉挫败在于读过的书听过的道理看过的经验不少,却还是碰到那么多焦头烂额挫败愤怒的事,直到看到这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亲密关系读后感范文(精选)

【第6篇】《失败了也没关系》读后感

《失败了也没关系》读后感范文

《失败了也没关系》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深圳刻的印象。这本书的内容是:一个叫琪琪的女孩在学校的体育和玩游戏都是最差的。但是学校过几天就要举行一个学期成果才艺表演会,可琪琪不知道表演什么,很苦恼。一次,奶奶带琪琪去仓库看看,偶然发现一个剑球。琪琪想用剑球来表演,但她怎么也练不好。接着,琪琪看见一只小松鼠也在练剑球,它也要表演剑球,可同样,它也没成功,但它并没有因此气馁,坚持练习,最后成功了。琪琪凭着自己的意志力不断地练习,在表演会上,在同学们的'鼓励下,琪琪成功了!

我从《失败了也没关系》这本书里知道了:在做一件事时,要用心,并坚持去做好,不能从途中放弃。就象书中的主人公琪琪,虽然她一开始不能把剑球练好,但是当她看见小松鼠练剑球那么地认真,不轻言放弃时,她受到了启发,靠着自己的意志力、信心,终于练好了。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对自己有信心,并且坚持下去,这样一定能够成功的!

《失败了也没关系》读后感

【第7篇】《论十大关系》读后感论文1800字左右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__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也从中了解这《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2月后,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的汇报。也就是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经过中央政治局的几次讨论,继而集中概括出来的。这“十大关系”也算是“十大矛盾”,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对从195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3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经验教训为戒鉴,从而形成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当然以上这是官方的解说,百度出来的读后感也都是这样成筐成筐的。我看过之后有两大不解,第一就是在1956年做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报告与提出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并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等关系中多次提到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到了1966年,事隔十年,就开始以阶级斗争为主了呢?是我们国家形势越来越越发展得非阶级斗争不可呢?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呢?要是非阶级斗争不可,为什么到了1978年,也算是十年后,又开始改革开放了呢?是毛泽东思想出问题了吗?

其次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原文说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这段话再简单明了不过,只要不违背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之下,各地方各部门机构就应该有更多的自由来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更好地推动建设发展。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学校中是左一个党委书记,又一个团委书记?学校是个高素质人群汇集的地方,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完全统一,这种大是大非的道理,是不用人说都是知晓的,并且会做到的。况且只要党的一切都是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的,一切都想着人民的好,那人民自然拥护党的领导。那既然已经有了满足了中央统一领导前提,那学校老师上课带什么教案,试卷出什么题目,干什么还要去找“相关领导”批示呢?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意味着毛泽东思想过时了吗?

最后在读到“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中,也受到了一些启迪,“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一个民族是这样,那么作为一个单个的人,更是如此,我们在不能妄自菲薄的同时,更不能盲目自信,要充分地认清自己的能力,要学会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这样才有助于个人的发展。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2

在读完毛泽东阐述的十大关系中,我觉得每对关系都充满唯物辩证法的色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事物的矛盾,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现在国家的许多政策和方针都还体现《论十大关系》中的观点,可见它对中国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同时比如其中,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的一些见解,它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例也有启示意义。

人作为复杂社会的一部分,做事难免会犯错,就像古人说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问犯错就要勇于承认错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自己的过错,学会反省。我们都是血气方刚的新时代大学生,遇事难免会冲动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大学生打架斗殴已经不是啥新鲜新闻了。例如,同学因为一时口角之争就大打出手,一时失手将对方致残好,甚者致命。原本只是件小事,没想到发展成犯罪,当事人事后也悔恨不已。而对待这些犯过错误的同学,我们应学习“是非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不能因为他们曾经他们犯过错就和他们交流,歧视他们。相反,我们应主动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让他们从灵魂深处反省,争取早日改正错误。

当我们周围的同学犯错误时,用一颗宽容的心接纳他们,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苛刻地要求他人只会让人疏远自己,最终导致失去朋友。作为一名医学生,未来的医生,我们更有责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培养医德。不管患者曾经是否犯过罪,我们都应当救死扶伤,医治肉体疼痛时安抚他们心灵的伤疤。在战争年代,战地医生不会因为患者是战俘就任其疼痛而死,地方的士兵许多是被迫入伍参战,并非自愿来侵略他国。

随着物价的上升,我们学校食堂的饭价也水涨船高。学校主要的4个就餐食堂均涨价,我觉得学校食堂涨价一方面有物价的影响,还有就是学校就餐地方较少的原因。我们学校的饭价比大连其他大学的饭价高,在同样的物价情况下,为何我们学校饭价高?原因就是相比其他大学,我们学校就餐地方较少。这么大规模的学校,4个食堂显然有点少。每到吃饭时间段,同学都要排长长的队伍买饭。食堂间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才能不断推出新菜肴种类来吸引同学,听取同学对他们的建议。作为我们学生当然希望学校能有更多就餐的地方,食堂间才能因为竞争不断出新,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食堂涨价,就像“党和非党的关系”。毛主席明确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我觉得学校在有一个主食堂的基础上,应增设多个小食堂。这样多个食堂长期共存,相互监督,防止垄断的发生,从而保护学生的利益。

在学习方法方面,我们应学习“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如果同学的学习方法对我们学习有效,我们就应借鉴他的方法。不论对方性别、年龄、性格、班级等方面与我们差异多大,只要他们的学习方法能适用于我们提高成绩,我们都应当采纳。就像我国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同时防范“拿来主义”,要理性分析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方面优于他人,而其他方面平平常常,甚至相形见绌。成绩优异的同学只能说明他擅长学习,不能说明他面面优秀。倘若他待人冷漠,不尊敬师长等诸多缺点。他们的短处当然不要学,成绩优秀同学的一切不良行为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他们高效的学习方法。

最近社会上发生许多发人深思的事件,出现老人跌倒不敢扶、二次碾压路人漠视、还有11月16日发生的甘肃校车事故,让人不禁对公民良知和政府监管的怀疑。生活中处处可见形象工程,真正为百姓谋福利的工程总是被些人用于谋己私利。每位中国公民都同社会丑恶现象战斗,以公民的责任感监督政府,坚持是非关系,才能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3

建国初期,整个中国百废待新,外国仍对新中国有很多怀疑与敌意,而在完成民主主义革命后如何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轨道上,即实现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对接,这是一个前无古人,且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正如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说道:“一九四九、一九五○两年对我们的压力很大。”

中国在建设等许多方面都是学习苏联的,自己创造的比较少。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学习与模仿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但是,苏联的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即使是成功的也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的情况。因此,学习苏联终究不能代替对自己道路的探索。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模式的许多弊端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体现在:1、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难以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生产力发展的后腿;2、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中央集中过多,国家统的过死,压抑和限制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和机动性;3、在经济运行中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既影响了流通又影响了生产;4、在分配上存在着重积累轻消费的现象,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中国在“一五”计划的实践中也逐渐发现苏联某些经验并不适合中国。这些情况促使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重新审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鉴,寻找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毛主席从来就不是个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苏联经验,应该从中国实际出发。就在1956年4月4日召开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民主革命时期,我们走过一段弯路,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论十大关系》就是这一思考的重要成果,适应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

1956年2月至4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有关领导,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连续听取工业、农业、商业、运输业、财政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讨论社会主义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在如何对待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经验问题上形成很多共识。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归纳,最后由毛泽东汇总,形成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一方面是从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毛主席提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并肯定我们过去在处理这些关系上没有犯大的错误,同时强调根据形势和经验,今后应该适当调整,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从长远看,这样反而能够更好地发展重工业、内地工业和加强国防。这里涉及的实际上是开辟一条跟苏联过去道路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其中既要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同时要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作风;既要大力发扬群众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也需要更多地注意解决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我想将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后五条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__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都是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与少数民族各有优势。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民族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专门论述了“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并且明确地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论十大关系》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本国经验,再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开始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的束缚,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提出的新思想、新方针,迈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步,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重读这篇重要著作,仍能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有坎坷,有平坦,有错误,更有创新,读了《论十大关系》,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我们不仅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百年不动摇,更要从中有所吸取,致力于更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听取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56年四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讲话。这篇讲话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带全局性的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它们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__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如何解决这些关系,不光是建国初期面临的问题,也是现在将来都存在的问题,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已给我们指明了基本方向。它不但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现在和未来。在国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点,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论十大关系》的提出,正好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做了铺垫。50年的实践表明,毛泽东当年提出的基本思想和主张,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富有生命力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__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个战略思想既包含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又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

《论十大关系》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处理矛盾,辩证的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我想,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这种精神。首先就我们大学生,抑或说成青少年而言,学习和实践就是一对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自我的把学习和实践分割开来,有很多像我们一样的青少年,总是秉持一个想法,我们是大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天职,于是乎,每天图书馆,教室,宿舍,三点一线,埋头啃书,矢志不渝,或许取得专业硕士、博士。

当然,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也的确反映了一些现实状况,部分大学生只注重狭隘的理论学习,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造成毕业也同时意味着失业,即使持有专业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深谙学科高深理论,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力不从心,甚至手足无措。

作为大学生,这与我们息息相关,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或许现在我们依然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但请牢记,知识与实践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调整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就我个人而言,很多从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都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来验证,这让我非常开心,我喜欢从书本上,和老师的讲解中吸取知识,但也很重视自己动手实验的乐趣。其实,这只是最简单的一点,不论学习的是什么学科,从事的是哪一方面的研究,理论学习和实践都是同等重要的,当然社会实践也不仅限于自己的单一学科。

上课时间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应该珍惜的黄金时段,假期则是我们可以好好利用的参加社会实践的好时机,我相信,只要我们学习好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经验,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经验充实自己,未来,我们一定是社会有用人才! 毛泽东的高瞻远瞩更在于这篇著作中还提出了体制改革的问题,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整个体制问题”。

尽管毛泽东提出的体制改革的思想还是初步的,但它在实际上确实已经涉及如何改革过于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问题了。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不曾停下脚步。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再次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今年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新闻发布会上,新任总理__谈到机构改革时强调,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以切实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表明了中央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态度和决心,也体现了中国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我想今年的会议,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关系的体制改革莫过于铁道部的改革了吧。众所周知,铁道部最大的弊端就是政企不分,改革之后,铁道部并入交通部,实行政企分开,这与在社会主义初期,在《论十大关系》中就已经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方针是一致的,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这样具有历史建树的理论基础。铁道部的改革,正如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列席当日下午举行的全国人大全体会前回答记者关于大部制改革的提问时说的,“大部制改革很好,我很赞同。大部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有利于铁路事业更好的发展,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这是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改革进程。虽然铁道部的改革一路坎坷,不过,不可否认,不断地改革,也正体现了我们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这也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的初衷是一致的。

于此,我不得不再次强调毛泽东的高瞻远瞩和这部补休著作的贯彻整个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 《论十大关系》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起点,也是党的科学发展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它所蕴含着的宝贵的科学发展思想,特别是关于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今天以至将来仍有着重要而长久的指导意义。

应当深入发掘这一历史文献的时代价值,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5

经济危机到来,又使很多人开始反思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西方很多国家都掀起了《资本论》重读的高潮。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当代青年读过几本马克思的原著?重燃恰同学少年般五四的激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绕不开毛泽东,自己也开始自觉的读些毛泽东的著作,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中国建设的探索,更好的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进程和当代的国情。前两天,刚拜读了《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一文,是毛泽东花一个半月,听取中央政府34部门的工作回报后,在56年5月2号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做的报告。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革命和__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十个方面论述当时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主要的问题。本文应该属于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积极探索。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毛泽东深刻的认识到重工业对一个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只有拥有独立的工业体系,才能不受制于人。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50年代末中俄关系的恶化,就体现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须有自己的高科技体系和工业体系。不论是中苏的联合舰队,还是长波电台,如果中国人不明白这些高技术,不能造出自己的舰队和电台,这些只能是受苏联控制。农业和轻工业的作用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于维护币值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同时又有利于重工业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农业的发展,毛泽东重视高科技的作用,如袁隆平的两系杂交稻,引进美国高产化肥技术等,重视人民的作用。但是,过低的压低粮食价格,不利用农业的长久发展。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的地区要利用好原有的工业基础,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处于战争布局的考虑,要平衡工业分布,新建的工厂要大部分放在内地。现在很多人都说,我们备战了那么久,没有发生战争,浪费了大量的物资,拖累了国家经济建设。以代表的就是国家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浪费了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我们要明白当年苏联陈兵中苏边境百万,我们能不准备吗?正是我们充足的准备,才是我们避免了战争,如果,没有准备,疏于防范,可能真的就有战争发生,这样的损失是不是更大。备战和防灾是一样的,我们都是防范于未然。又有人说当今的战争,全是高科技,导弹,卫星致盲,网络战等,你平衡工业布局有什么用?毛泽东的观点就是要做好战争准备,我们随时能打仗,敢打仗。如果让内地有了工业基础,我们就有了战争的战略缓冲地带,犹如二战中的苏联的西伯利亚工业基础。就是我们有了组织反击的能力,不管是再高的科技,也是不能一下把我们这么大一个中国消灭掉的。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我们打的是多么有战略,有战术,基本上和古巴导弹危机同起同落。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毛泽东重视经济建设,降低军费,裁军。保证国家的财政更多的用于经济的建设。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重要基础,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需要的良好的国际环境的保证。同时毛泽东尤其重视核技术的发展,重视高精尖国防工业的发展。军工技术的进步,同样促进民用技术的发展。特别就是民用大客机运10,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试航成功。

特举三方面来分析十大关系所透漏的毛泽东思想,以前总认为毛泽东是不懂经济的,改革开放前我们的经济建设处于崩溃的边缘。通过你的教导,和自己多毛泽东著作的读,明白了毛泽东也是非常懂经济的,至少比现在的我懂。十大关系中,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个人的关系都是关于经济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中间都透漏着经济的因素。且其中的论述多是十分恰当的,至少我是没有找出太多的漏洞。同时对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毛泽东的平衡工业布局是多么的相似。军费每年的保持10%以上的增长,重视自主的高精尖武器的研发,不是和毛泽东搞核武器的劲头不是一样的嘛。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视高技术重工业的发展不又是一样了吗?

十大关系,亦可谓十大矛盾。如何解决这些关系,不光是建国初期面临的问题,也是现在将来都存在的问题,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已给我们指明了基本方向。它不但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现在和未来。在国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历史是辩证的,人生也是辩证的。作为大学生,我们也需要处理身边的种种关系。

学习、工作与休闲娱乐关系,必须适当分配时间和精力。学习工作两不误,两者互相促进,适当的休闲娱乐能够促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必须权衡,个人价值离不开集体价值。只有在集体与个人之间寻找交点,通过个人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能够促进集体利益更大更优;而集体利益的扩大与优化,能够提供个人更好的发挥平台。

再者,关系既是复杂,又是简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必须了解的学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有赖于和谐的人际。

毛泽东虽然有这么好的理论,但还是犯了重大的错误,如_中的冲击公检法机关,无政府主义思潮。造成社会动荡。这说明,只有好的理论是不行的,还是要看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落实良好的政策。这也我从十大关系学到的比较重要的一点。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论文1800字左右

【第8篇】每周一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读后感

每周一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读后感

读完《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文,我认为,师生关系是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保证。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认为,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一方面,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老师,从感情上缩短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师爱又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

学生越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就越加信任老师。老师的教育就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却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的付出。教师给学生以爱,既要一视同仁,又要有所倾斜,--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顽童。是的,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的确如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真挚地爱学生,就能对学生尊重、宽容、理解和信任,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而当学生犯错,教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时,如果缺少对学生的宽容、尊重、循循善诱,而是一味训斥、挖苦,或是大发脾气、变相体罚,学生就会口服心不服,甚至产生了消极、对抗的心理,当然也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常言道“琢玉首先要爱玉,育人首先要爱生”,热爱学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这样就可以直接提高教育的可接受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功实现教育目标。

热爱学生,亲近学生,可以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师爱是一种理智的高尚的情感,是把具有不同的思想、知识、性格的师生联系起来去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的情感因素。师爱是感化的源泉,更是转化的动力。

那么,如何用爱去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呢?

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其次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许多调查表明,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的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公正是孩子信任教师的基础,读后感《每周一读读后感》。

第三,爱学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应该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

第四,用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因为微笑是师生情感的“保温瓶”,能使学生“敬”而“畏”。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今年寒假,在家里通读了《每周一读》这本杂志,感慨颇深,特别是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者的十条箴言》,让我反复诵读,在每一遍读的过程当中都有了新的体会与认识。

是啊,教育是需要耐心的。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着,我该怎样面对这样的学生。

我一贯认为,我是有一定教育情怀和教育耐心的人。我会满怀信心、满腔激情地、一遍又一遍地去说服、改变一个我认为应该说教的学生。而且,每一次经过耐心的谈心、交流,学生都有所表示、有所改变,至少当面的表现,会让我产生成就感的满足,做教师的尊严此时会体现出来了。因为,改变一个人是何等艰难的事情,我相信改变困难学生工作的反复性。

但是,最近我发现,有些学生生来要与你作对似的。强烈的逆反心理,是谁都不敢说他一个不是,甚至包括家长。逆反心理可以理解的,少年轻狂也可以理解。但是,一次又一次无效的教育结局,真的会消磨你的耐心。不由得要冲学生发火,甚至产生厌恶学生的情绪。真的很厌恶,不想见到他。我想,学生是不是想到,自己的.所为已经伤及了老师的自尊?学生强烈地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许从来就没有想过别人的尊严。我经常听老师说过:对学生100个好,他没有感觉,如果又一次哪怕是不经意的话伤及人家的自尊,他就不得了。所以,教育工作的“高危性”很显见了。

但是,这样的学生还是要面对,坐在你的眼皮底下,你再生气、再痛心,他不会有感觉的。所以只能拿别人的过错来折磨自己——这很划不来。我一直相信,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作用顶多占三分之一的份额,还有三分之二的份额应该是个人的天分和家庭、社会教育。(所以,千万别说:清华、北大是老师培养的结果的话)。有的人生来不是接受学校教育的材料,或许就是工读学校教育的对象。但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成龙、成凤,都能上大学而成才。其实,过头的期望往往使孩子连一个合格的公民都做不好。应试教育的结局往往是“不成龙便成了虫”。可是,谁有办法改变教育的现状呢?学生你是开除不了的,我们只有面对这样一群也许不是学校教育对象的对象。现代的中学教育承载了太多、太重的责任呀!做老师能不累吗?

苦吧、累吧,我们还必须去做,要想做好,也只有戴着镣铐跳舞,也只有在“痛苦”的奋斗中品赏“快乐”。大凡有成就的教师,都在过着这种“痛快”的生活。面对顽劣不化的学生,只有付出更多的耐心,尽量地走进人家的心灵世界,“以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语)。帮助他们找到并发展自己内心深处真、善、美一面,减少或消灭内心世界假、恶、丑的一面。关键不只是说教,而是跟踪其行为的改变。不要急功近利,要有“持久战”的准备。不要想立即到教师尊严的回报,而只管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智慧地付出,教师最终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长,而主要是个人的成长。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考验教育耐心和情怀的时候。谁越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谁就会越劳累、越困惑、越煎熬,同是越可能成功。

其实,我认为,在对待后进生中,耐心才是最重要的。 “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既然这样,转化后进生又岂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常听见老师对学习困难学生嚷道:“都说过几遍了,还不会么?”冷静下来,我们其实很容易理解:如果说一遍就管用,恐怕学校中就不会出现后进生了。所以这时候,耐心就显得犹为重要了。 耐心等待,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后进了,是因为以前的学习问题如雪球越滚越大,日积月累形成的,那么化雪过程当然也需要一个时间。 耐心指导,给孩子搭梯建桥。对于学习后进的学生,我们要转化他,要解决两个实际的问题,拾起从前丢下的芝麻,拣起现在的西瓜。西瓜和芝麻要兼得,必须在芝麻和西瓜之间搭桥建梯。当我们一味指责孩子什么也不会时,是不是应该想想我们应该做的而没做。说第一遍,他不会,我们就应该说第二遍,第三遍……一直到会为止。可是我们平时总是抱怨学生没有听进去,好象他们一个个都是过目不忘、过耳不失的天才、神通。 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这正是耐心的一种深刻的体现。教师担当的是教书育人的重任,既然是重任,当然不可能轻松完成。 所以,当自己面对后进生的顽固不化就要火从口出、恨从手泄时,提醒自己,再给他讲一遍。当自己面对后进生出现反复就要灰心丧气、甩手不干时,提醒自己,再给他明一番理。

教师是塑造心灵的事业,因而是神圣的。

每周一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读后感

关系读后感(8篇)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600字1作为一名生长在红旗下的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关心自己国家独有的特色发展模式。我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关系范文

  • 十大关系读后感(3篇)
  • 十大关系读后感(3篇)97人关注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__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也从中了解这《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2月后,毛 ...[更多]

  • 亲子关系读后感(2篇)
  • 亲子关系读后感(2篇)86人关注

    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的读后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亲子 ...[更多]

  • 亲密关系读后感(4篇)
  • 亲密关系读后感(4篇)67人关注

    亲密关系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亲密关系 ...[更多]

  • 关系读后感(8篇)
  • 关系读后感(8篇)66人关注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600字1作为一名生长在红旗下的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关心自己国家独有的特色发展模式。我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更多]

  • 十大关系读后感(3篇)
  • 十大关系读后感(3篇)13人关注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__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也从中了解这《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2月后,毛 ...[更多]

读后感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