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数学史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2篇优秀的数学史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史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数学史通论》读后感 第2篇《数学史》读后感
【第1篇】《数学史通论》读后感
《数学史通论》读后感
我阅读《数学史通论》,完全在一种休闲的、轻松的,也是舒坦的、愉快的状况之中。碰到繁复的数学公式、定理及其证明等,我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一如我读大部头的小说,往往常规地跳过向来不太在意的大段心理描写一样。读《数学史通论》,我却十分留意它行云流水的叙述、缜密思维的演绎、多姿多彩的话语、宏大紧密的结构。有时,我按图索骥,对着目录,找准其中的某章,仔细揣摩;有时,我随意打开其中的某页,顺势而读,总能做到乐在其中。我不求透彻的理解、不求系统的把握,《数学史通论》让我与牛顿、高斯这些巨人亲密接触,也让我循着代数、几何、算术、三角学发展的脉络,靠近(还不能说走进)数学。在我来说,只是追求阅读视野的扩大、知识背景的重构。
数学是人类创造活动的'过程,而不单纯是一种形式化的结果;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数学科学及数学教育,在他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但表现出矛盾运动的特点,而且它们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一般人类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的内容涉及到从上古时代到19世纪初的这段时期。为了跟踪过去2000年当中主要数学概念的发展,作者非常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搜集与运用。在介绍重要数学家的工作时,大量从他们的原著中引用材料。在不列颠博物馆、英国皇家学会和剑桥三一学院的帮助下,引用了比较多的史料,使人们对原始的情况获得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作者还注意到数学知识的继承性和积累性,并不把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完全归功于某一个人。例如对欧几里得和牛顿这样一些主要的流派,作者到说明他们的成就的渊源,从而勾画出数学科学本身发展的规律。斯科特博士依靠他对数学史的驾驭自如的能力写出了这本富有激励性的好书。
数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了解到,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是数学与语言、艺术以及宗教一并构成了最早的人类文明。数学是最抽象的科学,而最抽象的数学却能催生出人类文明的绚烂的花朵。这使数学成为人类文化中最基础的学科。对此恩格斯指出:“数学在一门科学中的应用程度,标志着这门科学的成熟程度。”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正在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数学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数学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跟读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会面临困难和战盛危机的斗争记录。无理量的发现、微积分和非欧几何的创立…这些例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数学创造的真实过程,而这种真实的过程是在教科书里以定理到定理的形式被包装起来的。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则可以使人们探索与奋斗中汲取教益,获得鼓舞和增强信心。
【第2篇】《数学史》读后感
《数学史》读后感1
今年的寒假出奇的漫长,在这漫长的寒假里,我读了一本我不怎么喜欢的书——《数学史》,为什么不喜欢呢?是因为我很多不懂,但是读着读着我就喜欢上了,《数学史》记录着人类数学历史发展的进程,读了它,我有一点肤浅的体会。
体会一:数学源自于与生活的需要与发展。
书中写到:人类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具有识辨多寡的能力,从这种原始的数学到抽象的“数”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人们为了方便于生活便有了算术,于是开始用手指头去“计算”,手指头计数不够就开始用石头,结绳,刻痕去计计数。例如:古埃及的象形数字;巴比伦的楔形数字;中国的甲骨文数字;希腊的阿提卡数字;中国筹算术码等等。虽然每种数字的诞生都有不同的背景与用途,以及运算法则,但都同样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数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前进。
体会二:河谷文明和早期数学在历史的长河一样璀璨夺目。
历史学家往往把兴起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印度等地域的古文明称为“河谷文明”,早期的数学,就是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黄河与长江,印度河与恒河等河谷地带首先发展起来的。埃及人留下来的两部草纸书——莱茵徳纸草书和莫斯科纸草书,还有经历几千年不倒的神秘金字塔,给后人诠释了古埃及人在代数几何的伟大成就,也给后人留下了辉煌的文化历史,而美索不达米亚在代数计算方面更是达到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三次方程,毕达哥拉斯都是它创造的不朽的历史,在数学史上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读了《数学史》让我明白: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数学史》读后感2
在任何起点上要想学好数学,我们需要先理解相关问题,然后才能赋予答案的意义 ——引言
数学, 似乎是一个枯燥的学科,但却是我们生活里最为有用的工具之一,它是物理化学生物的摇篮,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市场里的公平称,是我们量化自己的必要工具...是的,数学是一个“工具箱”!那么,前人是怎么样把这个工具弄得更为人性化,更能让我们好好地使用呢?看完《这才是好读的数学史》后,我知道了许多。
《这才是好读的数学史》介绍了数学从有记载的源头,到最初的算数,再到代数、几何等领域不断地深入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本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先后介绍了数学的开端,古希腊的数学,古印度的数学,古阿拉伯的数学,中世纪欧洲的数学,十五和十六世纪的代数学。
在人类对于数学漫漫求索之路上,诞生了许多古代文化,而这些古代文化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数学 。其中,古代伊拉克的历史跨越了数千年,它包括了许多文明,如苏美尔,巴比伦,亚述,波斯和希腊文明。所偶有这些文明都了解并使用数学,但有很多变化。在这儿不得不提到的是古希腊数学。在此之前,各个文明运用数学仅仅是用来协助、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有时不就此满足的人们也会有简单的探索,但希腊的数学家们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将逻辑推理和证明作为数学中心,也是正因如此,他们永远改变了运用数学的意义。
数学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如今的数学在生活中被广泛的运用,一起热爱数学吧!向为数学做出巨大奉献的前人们致敬!
《数学史》读后感3
数学,一根串着文明历史发展的闪耀金绳,它与文学物理学艺术经济学或音乐一样,是人类不断发展,努力的结果。
对数学不太敏感的我,拿起这本数学史,一开始是不愿意翻开的,认为它语言生涩,一定有很多的生僻又陌生的专有名词,几乎满篇皆是,所以从收到这本书之后2天内都没有看过。但是为了完成刘老师的作业,我硬着头皮翻开了这本陌生的书。这本书是以时间发展为主线进行编布的。
读 开端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本书很不一样语言是亲切、严谨的观点是新颖的。作者“从历史开始学数学”的观点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变得愿意与他一起跟随数学的脚步,一页一页翻下去,读下去。在书本中,有许多我认识的老朋友,他们曾经在小学或是初中课本上出现过。像欧几里得、笛卡尔。他们是数学的奠基人,为数学之路铺上卵石。在这本书中也出现过一些我不熟悉的伟大数学家,他们在认真探究,证明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令人心生敬畏。
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一位打破了“数学家都是男性”观念的法国优秀女数学家———索菲.热尔曼!
她在所谓的“启蒙运动”中成长,怀揣着炽热的.想成为数学家的愿望,在困难重重克服了社会对女性知识分子的偏见,在弹性理论上取得重要结果。实在令人佩服!
当今社会,数学在多领域工作,在工地、广场、车站、实验室......
我们需要数学,今天需要数学,未来也一样需要数学,因为“数学不是被发现出来的,而是被发明出来的!”
学好数学就是走好未来的一大步!
《数学史》读后感4
在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一本名叫《这才是好读的数学史》这本书叫这个名字确实是名副其实,他为人们介绍了最全面的数学史,以及名人与数学之前的故事,还有各国数学的起源到发展。
数学的形状和名称以及关于计数和算数运算的基本概念似乎是人类的遗产。早在公元前500年,数学就出现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需要一些方法来统计拖款欠税的数额等等,这时候数学就开始出现了。那时候的古埃及人用墨水在纸草上书写这种,这种材料是不易保存数千年的。大多数埃考古家挖掘的石头都是在神庙和陵墓附近,而不是在古城遗址。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少量的资料来考察古埃及的数学发展史。
许多古代文化发展了各式各样的数学,但是希腊数学家们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将逻辑推理和证明摆在数学的中心位置。希腊数学传统的保持和发展一直延续到公元400年。我们了解的希腊数学最早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可我们也只了解这一本著名的书。希腊数学的优势便是几何,尽管希腊人也研究了整数,天文学,力学。但是根据古希腊几何学史学家的说法,最早的希腊数学家是600年前的泰勒斯,毕达哥拉斯都要比他晚一个世纪,当记录历史时,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都成为了远古时期的神话级人物。
又在20世纪初,希伯尔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又在21世纪开始在克莱数学学院的带领下,选择7个数学课题,并且提供的100万美金来解决每一个问题数论则是另一个发展方向。正如我们的数学概念小史中解释的,费马的最后定理在1994年得到了证明。
在今天的数学中涉及了许多不同的领域,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数学,并且多看有关数学的书,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数学史》读后感5
在这个寒假里,我接触到了《数学史》这本书。这本书介绍了数学从有记载的源头向最初的算术、几何、统计学、运筹学等领域不断深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如今数学的发展。
这本书分为两篇,上篇是数学简史,下篇是数学概念小史。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数学家就是费马。皮埃尔·德·费马是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传统的人,他处于重新发掘古希腊知识的中心,但是他却问了一个希腊人没有想到过要问的问题—费马大定理。这个问题困惑了世人358年,直到1994年的9月19日安德鲁·怀尔斯才宣布解开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起源于古希腊时代,它联系着毕达哥拉斯所建立的数学的基础和现代数学中各种最复杂的思想。费马大定理的故事和数学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对于“是什么推动着数学发展”,或者是“是什么激励着数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见解。费马大定理是一个充满勇气、欺诈、狡猾和悲惨的英雄传奇的核心,牵涉到数学王国中所有最伟大的英雄。巴里·梅休尔评论说,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在研究费马问题,但只是零星地而没有把它作为目标,因为这个证明需要把现代数学的整个力量聚集起来才能完全解答。安德鲁所做的就是再一次把似乎是相隔很远的一些数学领域结合在一起。因而,他的工作似乎证明了自费马问题提出以来数学所经历的多元化过程是合理的。
读了数学史后,我认为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学好数学,学会应用数学,我们才能在这个正在向数字化发展的社会稳稳地站住脚跟。
《数学史》读后感6
本书上篇 数学简史共12章节,以时间顺序讲述。从3.7万年到如今,人类在不断进步,而数学也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在这本书中,强调了数学的抽象性与神秘性。
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都是先辈们经过漫长探索、研究、讨论总结出的。书中出现的故事和公式使人眼前一新。比如古埃及人求圆的面积时,实际上是求圆的近似值。如今大家都知道π·r,古埃及人却是用(8/9·d)求s圆的近似值。可以发现古埃及人在这个公式里并没有使用到“π”,这样反而要方便些。
我注意到的一个故事是:21世纪开始,克莱学院决定在克莱的领导下,选择7个数学课题,并予每个课题100万美金的奖金,而那7个数学课题是关于“千禧年问题”书中并没有提到7个问题分别是什么,于是便上网查了查。分别是:戴雅猜想、霍奇猜想、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p与np问题、庞家莱猜想、黎曼假设、杨-米尔斯理论。这7个问题是真的难,连题目都看不懂的那种难.
有一个问题与开普勒猜想有关:如何将最大数量的球体放置在最小的空间中,我认为这和奇点有些相似,但看起来不成立的样子。但在那些数学家的眼里,这仿佛是一个十分有趣,又值得思考的问题。托马斯·黑尔斯最终证明了它。
数学是抽象的,也是无限的,他们的出现大概是我们的祖先为了方便生活而发明出来的。到如今,数学在不断的进步,但还是有许多十分困难的问题在等着我们去解答。数学不仅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数学史》读后感7
数学也许对我们来说仅仅是一门枯燥且乏味的科目,但在学习数学这门科目的时候,谁又曾想过数学是从何而来的,数学的发展历程又是怎么样的……
本来我并不知道这些,或者用词恰当一些,数学对于我来说是熟悉却陌生的:说熟悉,从最初的小学一年级接触数学,可以说到现在时间已经蛮久了;说陌生,从最初接触数学以来,我并不了解关于数学的发展经过以及数学的由来。
《数学史》这本书概括了数学的出现以及发展,将数学发展的几千年的历史写以书的形式,让人们更加容易理解。同时,《数学史》也在讲述发展史的同时,将数学概念本身讲解的十分清楚。
从希腊人到哥德尔,在数学的发展中一直人才辈出。数学的发展虽追踪欧洲数学的发展,但也不失中国,印度和阿拉伯文明。《数学史》将世界上的数学文明都总结在了书中,十分经典。
在书中,我了解到: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数学史抽象的科学,恩格斯指出:“数学在一门科学中的应用程度,标志着这门科学的成熟程度。”到现如今,数学对科学和社会提供着不可缺的技术与理论支持。
数学也是一门累积性强的学科,重大的数学理论总是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不仅不会推翻原有理论,反而总是包容它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做更多的钻研。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也让我从更深层次了解到了数学的魅力与伟大以及对前辈的深深崇敬。《数学史》这本书是一本十分难得的记录数学发展史的书,它不仅条理清晰且易读,实为优秀的数学史教材。
《数学史》读后感8
最近一段时间,我花两天时间认真阅读了《这才是好读的数学史》这本书。这使得我对数学的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
通过这本书的内容,我了解到了数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和一些为数学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集体或个人。从这本书里,我知道了,数学是从古代中东地区发展起来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之后便在古希腊,印度,之后再是伊斯兰帝国成长和发扬光大,后来再在欧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本书还告诉了我,数学不是男性的天下,因为书里还提及了一些十分杰出的女性数学家,她们也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数学史是一个庞大的内容,可以说,自从文明开始,就有了人去研究和在生活之中使用数学,数学为人们的生活带去了巨大的便利。这本书在做表述数学史这一庞大的内容时,还将其尽量简化,简化成了几个板块并且还是用十分生动的有趣的语言,但这样也有缺点,就是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没有介绍到,同时对于中国的数学,作者可能是没能找到太多相关的资料,所以并没有介绍太多。
《这才是好读的数学史》这本书先是说了数学在各个古代文明中的发展,之后又讲了其中世界上有名的数学科目,并分别介绍了在这些方面出名的数学家,在后面又讲到了现代数学,通过这儿我知道了,我们现在所学的数学是非常古老的,几千年前的东西了,我们甚至连中世纪的水平都没达到,也由此可以看出数学的发展之快。数学在一次次的个性与进步当中,变得越来越深奥,难以理解。
从千年前的1+1=2再到函数,再到微积分,再到现代数学,数学也开始运用在更多地方,像航天,工程等,所以说,只有学好数学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学史》读后感9
最近,我读了《这才是好读的数学史》一书的上半部分。读完后我十分感慨,原来数学是一门如此有趣且有丰富内涵的学科。
这本书记载了数学从有记载的源头再向代数、几何(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统计学、运筹学等领域不断深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先后介绍了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代中国、中世纪欧洲在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数学在顺应社会实践需要的基础上出现的深化、突破。
在介绍数学发展的基础上,这本书还以历史的视角对三十种有关基础数学的普通概念进行了独立精彩的叙述,再现了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欧拉等数学大师的风采,还特地的穿插了女性数学家在数学发展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从各方面为读者还原了真实、有趣的数学史。
数学与文学、物理学、艺术、经济学或音乐一样,是人类不断发展和努力的结果。它既有过去的历史,又有未来的发展,更有今天的广泛应用。我们今天学习和使用的数学,在许多方面都与一千年前、五百年前甚至一百年前的数学有很大不同。在21世纪,数学无疑会进一步发展。学习数学就像认识一个人一样,你对他的过去了解的越多,你现在和将来就越能理解他并与其互动。
在任何起点上想学好数学,我们需要先理解相关问题,然后才能赋予题目有意义的答案。理解一个问题往往取决于了解这个概念的理解,所以想理解数学,就来读《这才是好读的数学史》。
《数学史》读后感10
《数学史》这本书从希腊数学讲到了现代数学。我所感兴趣的部分有几个,一是关于以前的技术系统。我不知搭配人们是从何时开始计数的,但是当时的以十的幂为基数的计数系统以及六十进制的分数表示虽然不及现在的阿拉伯数字方便,但仍值得我们称赞。第二是希腊数学。虽然希腊人并不太在意应用数学,但是我觉得他们所研究的几何也是需要来源于生活的,是要从生活中去寻找,发现和提取的。也就是那个时候,欧几里得编出了影响深远的《几何原本》。我们现在所学的几何就与《几何原本》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说这么看来的话,到现在我们也不过只是学到了数学的皮毛而已,许多的知识还是希腊数学。且其中的平行公设到了十九世纪仍然被研究。所以用影响深远来描述《几何原本》,应该不为过吧。同时,他们也对π有了一些认识。由此可见,他们不仅从生活中提炼出了数学思想,而且还在上面添加了许多华丽的色彩,使得整个数学系统更加庞大,也让数学渐渐成为我们不敢仰望的存在。最后一个令我感兴趣的部分是代数。步入初中学习后,我们开始接触代数,但读了《数学史》我才知道代数竟然是十六、十七世纪所产生的,过了几个世纪,代数又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部分。并且在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研究一些复杂的代数问题了。
《数学史》向我们完整地展示了数学各个枝节细致的发展过程,这种过程被描写的也还算有趣(至少让我看得下去),虽然专业术语很多,阅读有障碍,但我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好读的数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