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读后感

效应读后感(8篇)

发布时间:2022-12-18 07:04:24 查看人数:38

【导语】效应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效应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效应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效应读后感

【第1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我女儿小时候不爱吃虾,你跟她怎么说,这多么有营养,总不见效。一次,我们吃酱爆香螺,用牙签一个一个挑着吃,她非常感兴趣,吃了很多,我们非常高兴。回来以后,我买了一盒牙签,每次吃虾的时候,给她用牙签扎着吃,渐渐地,他特别喜欢吃虾 。

原来只是这样做了,没有考虑太多,在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后,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心理效应在起作用,这就是牙签效应,其本质就是改换一种新颖的方式,满足人类求新、求异的思维需求,以获取较好的效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一些心理效应的影响,甚至也在自主不自主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来处理问题。尽管我们不是心理学家,但是,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掌握并运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效应,对孩子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为只有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才能真正打开孩子的心扉,才能触及到灵魂深处。

在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鲇鱼效应”后,我感悟颇多。

鲇鱼效应——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鲜活的沙丁鱼,渔民们如能将活的沙丁鱼带到市场,不仅能吸引人们争相购买,而且还可以卖出高价。为此,许多渔民虽然想尽了办法,但总不成功。然而有一条渔船让沙丁鱼成功地活了下来,由于该船船长将其视为秘密,不准船员外泄,所以外人一直不知道其做法。待他去世后,奥秘才被揭开。原来他们在鱼槽中放了一条以沙丁鱼为食的鲇鱼,当刚捕捞上船的沙丁鱼放入鱼槽后立即发现了鲇鱼,非常紧张,于是左冲右突,跳跃不停,这么一来,沙丁鱼活蹦乱跳地被运回渔港,从而使人们大饱口福,也使渔民有了丰厚的回报。这就是著名的“鲇鱼效应”。

科学家计算过,倘若地球上的鱼一年之内产的鱼仔都能成活,都能顺利长成成鱼,可以把地球上江湖河海都塞满,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从鱼仔到成鱼,要经历千百次的自然和自身的淘汰。最优秀的和最适应的才能留了下来。自然界要维持其自身的平衡功能,都是在各种压力下完成的,否则生物就会逐步退化。孩子的成长也应该如此,当有的爱对孩子来讲是不愿承受的负担时,就可以要求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里承担不同的责任,适当、适时的压力也是孩子成长的强大动力。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脆弱,这是因为我们进行的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做得的不够,以此培养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面对挫折的忍耐能力太差。据英国报纸推销站联合会统计,全英国约有50万送报童。稍大一些的中学生打工也是寻常现象,而且都得到家长的支持。大家想一想,在我国是什么情况呢?

小孩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仅仅从说教的角度来进行,往往难以奏效。自我监控能力,说到底,就是小孩抵抗失败,抵抗挫折,达到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以挫折教育为突破口,提升小孩的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不失为一种新的策略。

挫折教育根本实质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小孩在不断碰到失败,感受失败,克服失败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心胸开阔、灵活勇敢、坚毅顽强对抗挫折的品质。这种品质,是意志的体现,是成熟的表现,是成功的呈现。这种品质的养成,必须要在师长的有意识的指导下,周密的安排下,持之以恒地训练,才有可能培养起来,巩固下来。

一道难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用许多时间,花费许多精力。这个过程,是一个艰苦劳动的过程,没有坚韧的耐力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出些有一定难度的智力题,让小孩去攻坚、去考究,不失为一个挫折教育的好方法,

例如,一位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下面一道题:

“有8个人在一起过生日,主人要求用3刀将蛋糕分成8份,而且每份都要均等,请问该怎样切才行?”

选取10位被老师公认怕做难题的学生,让他们去攻坚,可以请教别人,可以查阅资料。2天后,发现有9位学生做了出来,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完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难题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可怕,只要想办法,耐心地去探索,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俗话说,斗勇不如半智。而要战胜挫折,则必须智勇双全。勇,是勇气斗志、决心;智,是智慧、机灵、创造力。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坚强信念,而且要培养他们运用创造的方法,机智地克服困难。

我们都听说过《詹天佑》的故事,作为一名爱国的工程师,詹天佑对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绝对有誓死完成的决心,但怎样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克服那么多的困难,顺利完成修路工作呢?成了困扰詹天佑的最大问题。詹天佑毫不畏缩,冷静思考,运用他非凡的创造力,巧妙利用中间两端同时开凿法,迅速凿好了居庸关隧道;面对八达岭青龙桥段坡陡的地形,首创“人”字形铁路,顺利拿下这一难关。正是由于詹天佑既勇又“智”,才克服种种挫折,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

创造力不单能帮助学生冲破挫折的困扰,更重要的是它还能预防挫折,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因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学生,他成功完成各种任务的机会要大得多。

请看下面一个设计:

“对象:小学中年级学生

主题:买东西

内容:马铃薯150克,铁钉50克,感冒通1盒,电脑用小风扇1个,《格林童话》1本,给一张公交车用ic卡充值50元。

给予钱财:130元”

让学生运用自己能力,通过乘公共汽车、走路、问路等方法,分别到不同商店,买好上述东西。当然,在出发前要做好安全教育,授予他必要的求生、防御技能。出发后,父母或老师可以采用暗地跟踪的方式,观察小孩完成任务的经历。

很明显,这个任务对一名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难度,他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面对挫折,冲开挫折的过程。除了买东西训练外,还可以设计取东西,找东西,问东西等多种形式的任务完成训练。

弹簧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显示其能量的大小,对孩子而言,适当的压力,才会激发起他的斗志。本真的生态环境是不需要、甚至是要无情淘汰弱者的,我们的社会也如此,要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就必然经历挫折和困难,而这些往往是以压力的形式展现出来的。

还是给孩子来些具有“生态”意味的锻炼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

【第2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精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精选)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1

我女儿小时候不爱吃虾,你跟她怎么说,这多么有营养,总不见效。一次,我们吃酱爆香螺,用牙签一个一个挑着吃,她非常感兴趣,吃了很多,我们非常高兴。回来以后,我买了一盒牙签,每次吃虾的时候,给她用牙签扎着吃,渐渐地,他特别喜欢吃虾 。

原来只是这样做了,没有考虑太多,在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后,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心理效应在起作用,这就是牙签效应,其本质就是改换一种新颖的方式,满足人类求新、求异的思维需求,以获取较好的效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一些心理效应的影响,甚至也在自主不自主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来处理问题。尽管我们不是心理学家,但是,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掌握并运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效应,对孩子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为只有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才能真正打开孩子的心扉,才能触及到灵魂深处。

在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鲇鱼效应”后,我感悟颇多。

鲇鱼效应——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鲜活的沙丁鱼,渔民们如能将活的沙丁鱼带到市场,不仅能吸引人们争相购买,而且还可以卖出高价。为此,许多渔民虽然想尽了办法,但总不成功。然而有一条渔船让沙丁鱼成功地活了下来,由于该船船长将其视为秘密,不准船员外泄,所以外人一直不知道其做法。待他去世后,奥秘才被揭开。原来他们在鱼槽中放了一条以沙丁鱼为食的鲇鱼,当刚捕捞上船的沙丁鱼放入鱼槽后立即发现了鲇鱼,非常紧张,于是左冲右突,跳跃不停,这么一来,沙丁鱼活蹦乱跳地被运回渔港,从而使人们大饱口福,也使渔民有了丰厚的回报。这就是著名的“鲇鱼效应”。

科学家计算过,倘若地球上的鱼一年之内产的鱼仔都能成活,都能顺利长成成鱼,可以把地球上江湖河海都塞满,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从鱼仔到成鱼,要经历千百次的自然和自身的淘汰。最优秀的和最适应的才能留了下来。自然界要维持其自身的平衡功能,都是在各种压力下完成的,否则生物就会逐步退化。孩子的成长也应该如此,当有的爱对孩子来讲是不愿承受的负担时,就可以要求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里承担不同的责任,适当、适时的压力也是孩子成长的强大动力。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脆弱,这是因为我们进行的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做得的不够,以此培养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面对挫折的忍耐能力太差。据英国报纸推销站联合会统计,全英国约有50万送报童。稍大一些的中学生打工也是寻常现象,而且都得到家长的支持。大家想一想,在我国是什么情况呢?

小孩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仅仅从说教的角度来进行,往往难以奏效。自我监控能力,说到底,就是小孩抵抗失败,抵抗挫折,达到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以挫折教育为突破口,提升小孩的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不失为一种新的策略。

挫折教育根本实质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小孩在不断碰到失败,感受失败,克服失败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心胸开阔、灵活勇敢、坚毅顽强对抗挫折的品质。这种品质,是意志的体现,是成熟的表现,是成功的呈现。这种品质的养成,必须要在师长的有意识的指导下,周密的安排下,持之以恒地训练,才有可能培养起来,巩固下来。

一道难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用许多时间,花费许多精力。这个过程,是一个艰苦劳动的过程,没有坚韧的耐力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出些有一定难度的智力题,让小孩去攻坚、去考究,不失为一个挫折教育的好方法,

例如,一位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下面一道题:

“有8个人在一起过生日,主人要求用3刀将蛋糕分成8份,而且每份都要均等,请问该怎样切才行?”

选取10位被老师公认怕做难题的学生,让他们去攻坚,可以请教别人,可以查阅资料。2天后,发现有9位学生做了出来,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完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难题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可怕,只要想办法,耐心地去探索,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俗话说,斗勇不如半智。而要战胜挫折,则必须智勇双全。勇,是勇气斗志、决心;智,是智慧、机灵、创造力。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坚强信念,而且要培养他们运用创造的方法,机智地克服困难。

我们都听说过《詹天佑》的故事,作为一名爱国的工程师,詹天佑对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绝对有誓死完成的决心,但怎样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克服那么多的困难,顺利完成修路工作呢?成了困扰詹天佑的最大问题。詹天佑毫不畏缩,冷静思考,运用他非凡的创造力,巧妙利用中间两端同时开凿法,迅速凿好了居庸关隧道;面对八达岭青龙桥段坡陡的地形,首创“人”字形铁路,顺利拿下这一难关。正是由于詹天佑既勇又“智”,才克服种种挫折,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

创造力不单能帮助学生冲破挫折的困扰,更重要的是它还能预防挫折,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因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学生,他成功完成各种任务的机会要大得多。

请看下面一个设计:

“对象:小学中年级学生

主题:买东西

内容:马铃薯150克,铁钉50克,感冒通1盒,电脑用小风扇1个,《格林童话》1本,给一张公交车用ic卡充值50元。

给予钱财:130元”

让学生运用自己能力,通过乘公共汽车、走路、问路等方法,分别到不同商店,买好上述东西。当然,在出发前要做好安全教育,授予他必要的求生、防御技能。出发后,父母或老师可以采用暗地跟踪的方式,观察小孩完成任务的经历。

很明显,这个任务对一名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难度,他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面对挫折,冲开挫折的过程。除了买东西训练外,还可以设计取东西,找东西,问东西等多种形式的任务完成训练。

弹簧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显示其能量的大小,对孩子而言,适当的压力,才会激发起他的斗志。本真的生态环境是不需要、甚至是要无情淘汰弱者的,我们的社会也如此,要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就必然经历挫折和困难,而这些往往是以压力的形式展现出来的。

还是给孩子来些具有“生态”意味的锻炼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2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中的心理效应”,第二部分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三部分是“管理中的心理效应”。每一部分下面又分很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从一个小故事引出,用典故、案例、新闻故事穿针引线地穿插到每个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效应中去,用一些实验证明这些效应的存在,形象地告诉读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处理我们生活和教学中出现的教育问题。

书中讲到的“马太效应”,即定势心理,这是我们常有的心理。如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调皮捣蛋,在我们的心中就会给他定位为差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其实即便是再调皮的孩子他也一样有上进心,也会期待得到肯定,作为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从“马太效应”看,我们最重要的及时善于挖掘孩子们的亮点,克服定势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帮助孩子激发潜能,努力提高自己。

一位老师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达到教学目的。一次上新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读了书中的“扇贝效应”这,让我也深有感触。小凌每周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在这两天他突然“罢工”了。爸妈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记了每周固定不变的对小凌做家务的奖励——吃麦当劳。这很让爸妈困惑: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但现在变成没有奖励就不劳动。到底怎样才能用好奖励,最终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呢?小凌的这种表现就属于“扇贝效应”,在心理学上,“麦当劳”就是强化物,是对小凌做出某种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做强化。强化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行为。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没有“麦当劳”,个体就会“热情尽失”继而罢工。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的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现在相信每个老师都会联想到我们经常用的“小红花”吧,小红花就应该要科学的使用。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作者对一些极其平常的生活故事背后所反映出的心理效应有了一个恰当的形象的解释,我感觉受益匪浅。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3

对于学校推荐下发的书籍总有一种感觉: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光看了书名,更觉得心理学这东西专业性太强,很多专业术语读都读不清楚,下意识就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而一直把这本《教育中的理效应》束之高阁。直等到暑假过了一半了,要交读后感了,才无奈从抽屉底部挖出这本大作。

谁料想,“不看不知道,书中藏奥妙”,原本以为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竟被刘儒德教授用那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一一介绍、演绎,阅读起来充分激活了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一时竟舍不得放下。

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给予了启示、引导。比如蝴蝶效应:书中介绍,1xx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工作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这就是蝴蝶效应。书中还讲到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

看到这儿,不由得把这种效应和我们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它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从细节上来关注我们的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的很多坏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例如:有的孩子不会整理自己书桌,书包。一上课不知道摆放书本、文具,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一下课,又不知道换书本。到第二节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准备上课,他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如果到中午放学,向他桌子上一看,啊!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他的桌子上肯定会什么书,满满一桌子的书摆的横七竖八。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我们没感觉到什么,因此家长就代劳,这种心理创造了条件,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坏习惯。还有学生书写不认真,读书不用心,不讲诚信等这些坏习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小学生正处于他们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教师一定要对学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蚁穴”。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精选)

【第3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1

在校讯通博客中我读了驻马店市朱密林老师写的书评,关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朱老师极力推荐我也读一下。之后上网找了电子书下载读了,很受启发。

比如书中介绍“霍布森效应”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马圈大大的、马匹多多的,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

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回想起我早上在给女儿穿衣服时,孩子经常不穿这不穿那,我就问她你是穿那件黄色裙子还是黑色的?是想要白色的袜子还是红色的?

在二选一的问题下孩子往往会选一种,衣服也就顺利穿好了。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是我的“小计谋”得逞还不如说是孩子自我选择的实现,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暑假期间我让儿子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他总是不情愿,后来我就选两首古诗:比如一首岳飞的《满江红》,另一首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让儿子选一首背诵,我则背诵另一首,儿子这时总是选择那首短的来背诵,然后挑我背诵,一个假期他居然背会了28首唐诗和宋词,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声声慢》等。

由此,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哲学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的实践也需要这些理论支撑。我想,教师的幸福应该就在于不断的学习,阎学老师在《读书教学写书》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成材之路:多读书用知识和理论完善自我,指导我们的教学,再把所思所感所悟写出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张道明老师也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教师的幸福在哪里”中写道:教师的幸福在阅读中,教师的幸福在写作中,教师的幸福在成长中。'做一名幸福的老师,都需要用阅读、思考、写作为佐料,加上爱心、激情与智慧一起慢慢'熬',才能烹调出幸福的味道!

彭兴顺在《做一名卓越的老师》一书中也提到: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谈心、辅导,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与其痛苦的接受不如热情的拥抱,将本职工作当作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

让我们一起都来做一名幸福快乐的老师吧!不断的读书、学习、成长,向幸福出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2

对于学校推荐下发的书籍总有一种感觉: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光看了书名,更觉得心理学这东西专业性太强,很多专业术语读都读不清楚,下意识就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而一直把这本《教育中的理效应》束之高阁。直等到暑假过了一半了,要交读后感了,才无奈从抽屉底部挖出这本大作。

谁料想,“不看不知道,书中藏奥妙”,原本以为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竟被刘儒德教授用那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一一介绍、演绎,阅读起来充分激活了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一时竟舍不得放下。

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给予了启示、引导。比如蝴蝶效应:书中介绍,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工作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这就是蝴蝶效应。书中还讲到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

看到这儿,不由得把这种效应和我们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它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从细节上来关注我们的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的很多坏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例如:有的孩子不会整理自己书桌,书包。一上课不知道摆放书本、文具,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一下课,又不知道换书本。到第二节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准备上课,他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如果到中午放学,向他桌子上一看,啊!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他的桌子上肯定会什么书,满满一桌子的书摆的横七竖八。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我们没感觉到什么,因此家长就代劳,这种心理创造了条件,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坏习惯。还有学生书写不认真,读书不用心,不讲诚信等这些坏习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小学生正处于他们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教师一定要对学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蚁穴”。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3

“教育的大道理从来不是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知识本来也是扣人心弦的”。在未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时,我对心理学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总觉得心理学高深莫测,殊不知,在近二十年的教学中,自己其实也在潜移默化地应用着某些心理效应。

这本书脱离了以往深奥的心理术语,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结合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了心理学规律,读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维,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

此书分为三辑,分别为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以及管理中的心理效应。可以说,大部分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需要学习认识的部分并从中获益。诸如“超限效应”,我们其实在杂志中就曾读过关于马克吐温关于演讲募捐的例子,故事讲述的道理也浅显易懂,再联系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更令人茅塞顿开。我们在平日教学中,常常生怕讲的内容学生不懂,拼命抓住下课后的几分钟,“不厌其烦”地指导教育学生,却不知道此时学生已由一开始的耐心渐渐演变到了不耐烦,可想而知教育效果之差,因此这一小节作者用了“给学生留白”的小标题,读后不禁大悟,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给学生空间,留白的目标吗?

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反省的空间,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儿女把父母或者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这一辑有助于我们改善教学技巧,提高教育效率,学习需要有效的记忆方法,还需要有效的目标,有效的诱导方式,科学的学习方式等。

读完此书,我才发现许多心理效应其实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比如思维定势、暗示效应、名人效应、从众心理等等。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与说服教育相比,暗示教育更能协调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更能避免说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一本能引发读者新的思考的书就是一本好书。作为一个职场妈妈,我还在此书中学习到了很多育儿心理,比如,知道了边际递减效应,我们就会懂得对孩子的批评不可喋喋不休,对孩子的表扬也不能“廉价”给予;知道了互惠原则,我们懂得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只有做到“我为人人”,才能收获“人人为我”;知道了遗忘曲线,我们懂得了在学习中要及时复习……

这样的一本书,真的值得你一读再读,每一次都令人有新的体会和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4

近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他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来诠释,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管理三部分。阅读时,能让自己先前凝固的知识经验活跃起来,从而生成新的理解,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润泽。

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南风效应。开篇刘教授就给我们送上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地刮,寒风凛凛刺骨,结果人们为了抵御被封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获胜,就是因为它顺应的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这个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班里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在成长道路上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更适合运用南风效应。

记得上学期放生在班里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刚到教室门前的楼道口,一位女生来到我面,着急地对我说:“老师,今天上午我刚带到教室的一本《查理九世》没了。”

“什么时候发现没得?”我追问道。

“今天上午,我做完课间操回来一看就没有了。”

“什么?上午丢的,怎么不早给我说呢?”

“你的新书写名字了吗?”

她若有所思的说:“还没来得及写呢?”

我心想:上午能及时给我说,还好找到,这下午才说怎么找呢?正在纠结时,忽然灵机一动,就将错就错吧!一看学生都到齐了。我心平气和地说:“同学们,今天上午,小玉的一本《查理九世》找不到了,可能有一位同学捡到了这本书,正急于还给丢失的同学,可是打开书一看,里面没有写名字,不知道还给谁?暂时自己先看看。也怪小玉没有写名字,要不早就有热心的同学把书送给你了。你要想看,就抓紧时间看然后送给小玉。“

第二天,奇迹真的发生了,上午第二节课后,小玉跑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的书回来了。”我心想:当时如果刮起“呼呼的北风”只能引起那个孩子对立的情绪、恐惧心理,我就和那个孩子之间就隔了一堵厚厚的墙,既不利于改正错误,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就是这“暖暖的南风”,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一份温暖,增添一份感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起一过,不如奖其一长。”面对犯错的孩子,让我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多一份平和与鼓励,多一份耐心和智慧。让“一缕缕悠悠的南风”唤醒孩子内心的良知,这不正是教育的真谛吗?让我们记住刘儒德教授的这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5

今年假期里,学校布置了教师读书作业,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实际上,在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前,我对那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常常望而生畏,所以很不喜欢心理学。但是读完了此书以后,反倒觉得心理学中的现象饶有兴趣。

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书中还有很多效应给我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启示。如“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后,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的、理性的方法。而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第4篇】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1

教育是一项良心事业,而教师正是这项良心事业的主导者。'教者也,长善救失者也。'读完刘儒德老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使我对这句至理名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初次捧起这本书看到封面醒目的题目时,我的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深知在现行教育教学中,急需心理学的科学引领,想走近它,另一方面又怕书中的大道理、严肃的学术面孔让我望而生畏,又不敢接近它。但当我看完前三页后,却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它了,一页一页、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了…

刘儒德老师把抽象、枯燥无味的大道理,用小故事导入心理学现象,并把教育案例、教育现象与知识结合在一起,让人通俗易懂。并会让读者既惊叹于作者渊博的学识,又感动于自己有幸能拜读此书,更会本能地联想到从教以来自身的不足与差距。当然身边也不乏出现模范与榜样,细想也恰好与本书中所述的种种效应紧密链接起来,只是缺少了高大上的学术名词罢了。在我们的教学中,当孩子们学习不好,纪律涣散的时候,我们除了横眉冷对,又何曾反思过自己的言行与方法,检讨自己'长善救失'的角色尽心了几分呢?

此书涉及到的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多达66条,作者将这66条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大部分展开叙述,真正为广大教师准备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66条中的每一条都可圈可点可借鉴,我仅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四条谈谈感想:

一、超限效应

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我们经常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而再、再而三、不辞劳苦地纠正批评!甚至成为典型案例,不厌其烦地数落林林总总的不是,更有甚者,过了一段时间,会把这个小错误定期重播一次,恶语相向……这样只能让孩子认为你根本不信任他、不尊重他。这样的教育下,时间久了,旧疾未除,又添新伤,孩子的身心能得到健康发展吗?我们,何苦而为?此外,下课了,我们是否会经常站在讲台前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一遍又一遍,一道又一道,苦口婆心地还在继续讲解?并'无私奉献'地多次占有孩子们的非工具学科课程?……其实这些现象在我们教学中屡见不鲜,我们是否注意到了孩子们面部沮丧的表情、洞察到他们心中的无奈呢?这样的认知超载,真的就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教育效果吗?

二、归因偏差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自我防御成败归因的倾向,尤其在失败时,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会存在两种归因偏差,一种是老师们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的能力、性格、家庭等因素,而避开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态度因素。第二种归因偏差是教师对优等生和差生的归因明显差异,对两类学生戴上有色眼镜,优等生说他行他就行不行也行……即使差生出现好的行为,有时也很难得到教师们正确的激励性评价,说他不行就是不行行也不行,而优与差的标准基本就是以分数高低来评判。本书在80—15—5法则中提到,在典型的课堂中一般有三类学生:80%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违反规则,教师的课堂结构和秩序只需要保护支持这些学生的求知欲,15%的学生会周期性违反规定,他们并不无条件地接受课堂规则,5%的学生是长期的违反规则者,让我联想到,当归因偏差出现严重失衡时,这80—15—5法则还会是这个数据吗?假若出现50—30—20这样的数据时,我们教者何从?学者又该何从?当部分学生形成书中提到的'习得性无助'时,他们会'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他们将否定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这样的教育结果是我们为师者愿意看到和接受的吗?

三、罗森塔尔效应

通过老师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优秀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成为优秀的学生,这种现象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发明大王爱迪生因为'智力低下',仅仅上了三个月学就被学校开除了,但爱迪生的妈妈经常对他说:'你肯定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爱迪生经过不懈地努力,最终成为闻名遐迩的发明家。我们今天享受到的电灯、电影、录音机等,不仅受惠于爱迪生的伟大发明,(更受惠于爱迪生母亲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所产生的神奇力量。谎言何以成真?是'期望'这一魔棒在发挥作用!我们在教学中是否运用过罗森塔尔效应?这不由地让我的思绪拉回到小学生活:某某老师所任班级的学生是一群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其中不乏有几个智力超群的小男生,但这群孩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甚至每天都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孩子们犯错误了,习题答案不是她要的结果…等待的不是和风细雨的安慰与解惑,而是劈头盖脸的棍棒相加……每天教室里传来的不是优美的歌声、朗朗的读书声,而是不堪入耳的打骂声、哭叫声……撒谎的、逃学的、打仗斗殴的、想方设法报复老师搞恶作剧的……这样的恶性循环教育下,教师的教育没有问题吗?在这样的学习生涯中,挫伤了多少孩子幼小的心灵?扼杀了多少好孩子美好的未来?又怎知这些被摧残的孩子中没有第二个爱迪生?

四、互悦机制

'人际吸引律'之中的'对等性吸引律',主旨就是要我们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对于学生们来说,喜欢某个老师,她们就会全身心地敬畏那个老师,也会喜欢那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和知识。作为老师,我们要真正的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看到此条效应时,我脑海中第一闪过的就是女儿初中班主任王玉凤老师和蔼可亲的面容,王老师就是能和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互悦机制。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设身处地为每个孩子着想,使孩子们乐于接受她、亲近她、喜欢她。今年中考全班40个学生高达26人考上海湾高中,这数字的背后仅仅是学科专业过硬的结果?她改变了多少家庭和孩子的命运!王老师无形之中采用了书中提到的'南风效应',对孩子们饱含着满满的真诚和关爱,走温和、柔性的路线,让孩子的内心无时不受到感触、感动终至感化!倘若我们都拥有王老师这样的教育情怀,我们的教育事业又会是怎样一番新天地?爱!爱!爱!爱是赋予孩子们最伟大无私的语言!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也许就在平时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中,犹如王老师一样一次次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习主席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要成为好老师多读书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让我也更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此书让我感动之处不胜枚举,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教师这份职业的光荣与责任。'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的先天遗传和后天改变孰轻孰重?也不难发现书中那么多的案例就是自己经历过的,蕴含的心理学知识对今后的工作及至生活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何种教育理念支撑下,'长善救失'都应是教者一生最伟大的修行!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2

空下来重新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觉得每一次读都会有所启发。很多内容在大学时就了解,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们更多实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回想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效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说是“互悦机制”。

“互悦机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你喜欢他,他就会喜欢你。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师生的交流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也许这个学生有很多让人不喜欢的恶习,但是你需要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之中: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

回想往日的教学工作,事实真的如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往往不是取决于你讲课的水平,而是取决于他对教师的看法和太度。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明白的道理,这其实是一个最有效的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抱有学习兴趣的方法,用于转化一些后进生,也很有用。

举几个例子:二年级的麦路旺,是一个外国小孩子,由于他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对他的要求比较低,比如可以不完成作业、不做好课前准备,只要上课不影响别人,下课不与同学打闹就可以。二年级上学期我接手他们班的美术课时也常提醒他要完成作业,可是从来都没有用。到下学期的时候我对他多了些关注,下课的时候常常跟他一起玩游戏、说一些鼓励他的话,例如:“你真聪明”、“跑得真快”、“其实你画画很好哇,想法真不错”等等,发现他偶而竟然交了作业——这是其它学科都没有的“殊荣”哦!我似乎也是受宠若惊,在课堂上连连表扬他,有时他没有绘画材料也帮他解决,一学期下来他完成了几乎一半的作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在这个案例中,我的表扬表达对他的认可和喜爱,而他对我的喜爱也表达为愿意完成我的作业,愿意上美术课,“互悦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这种事例还很多,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仍是对那些很特殊的孩子。记得刚刚成为教师的时候,一个班里有一个女孩子非常特殊,据说是智力障碍,人长得清秀修长,却永远坐在角落里永远低着头。开始我并不知道她有什么特殊,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留意到她的画非常不同,于是举起她的画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用色大胆,想象丰富,学生们开始曾笑她说她傻的,而我却坚待对她的评价,从此美术作业成为她所有学科中唯一能完成,并且得到优秀的学科。我想,认可、信任是起码的喜欢的表达,与此同时我也得到她的认可与信任。如果我一开始就和所有人一样认为她与别人的不同,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信任。

教师的爱,应该表达。我希望告诉所有的孩子,他们是被接纳的,是被喜欢的,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接纳你,喜欢你。那么他们的小缺点不再是刺眼的,他们的优点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你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但是在他们心中你一定是个值得信任的老师。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第5篇】《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师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师读后感1

今年假期里,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前,我对那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常常望而生畏,所以很不喜欢心理学。但是读完了此书以后,反倒觉得心理学中的现象饶有兴趣。

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师读后感2

忙里偷闲,认真拜读了领导推荐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数以百计的心理效应对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善意的提醒,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平时的日常琐事原来都有心理效应的存在,这本书好像洞悉我们的一切心理活动,把所有的现象用不同的心理效应归纳了出来,同时指引我们如何去做。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回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我们何尝不是再犯如牧师同样的错误呢?当学生无意或有意做错事时,当学生因粗心经常出错时……为了确保他能够记住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于是不厌其烦、不辞辛苦、苦口婆心的讲解这样做的.危害……而学生则听之任之,收效甚微。读罢《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一章,心中豁然开朗。殊不知,超限效应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作祟。是啊,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宽容他,理解他,少批评,变换角度、方法,点到为止,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批评应有度,在表扬学生时更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否则会过犹不及。表扬,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表扬也要适当,要注意度,过度的表扬可能会出现反面的效果。

同样在课堂教学上同样也应避免超限效应——认知超载。如果老师上课拖堂、布置作业太多,就会犯认知超载的问题。这些不应随时提醒我们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理念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导学育人的对策宝典,它更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让我们少走弯路,为我们指点迷津,《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已俨然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不可多得的枕边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师读后感3

“教育的大道理从来不是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知识本来也是扣人心弦的”。在未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时,我对心理学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总觉得心理学高深莫测,殊不知,在近二十年的教学中,自己其实也在潜移默化地应用着某些心理效应。

这本书脱离了以往深奥的心理术语,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结合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了心理学规律,读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维,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

此书分为三辑,分别为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以及管理中的心理效应。可以说,大部分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需要学习认识的部分并从中获益。诸如“超限效应”,我们其实在杂志中就曾读过关于马克吐温关于演讲募捐的例子,故事讲述的道理也浅显易懂,再联系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更令人茅塞顿开。我们在平日教学中,常常生怕讲的内容学生不懂,拼命抓住下课后的几分钟,“不厌其烦”地指导教育学生,却不知道此时学生已由一开始的耐心渐渐演变到了不耐烦,可想而知教育效果之差,因此这一小节作者用了“给学生留白”的小标题,读后不禁大悟,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给学生空间,留白的目标吗?

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反省的空间,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儿女把父母或者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这一辑有助于我们改善教学技巧,提高教育效率,学习需要有效的记忆方法,还需要有效的目标,有效的诱导方式,科学的学习方式等。

读完此书,我才发现许多心理效应其实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比如思维定势、暗示效应、名人效应、从众心理等等。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与说服教育相比,暗示教育更能协调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更能避免说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一本能引发读者新的思考的书就是一本好书。作为一个职场妈妈,我还在此书中学习到了很多育儿心理,比如,知道了边际递减效应,我们就会懂得对孩子的批评不可喋喋不休,对孩子的表扬也不能“廉价”给予;知道了互惠原则,我们懂得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只有做到“我为人人”,才能收获“人人为我”;知道了遗忘曲线,我们懂得了在学习中要及时复习……

这样的一本书,真的值得你一读再读,每一次都令人有新的体会和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师读后感

【第6篇】《神獴效应》读后感600字

人们对神的要求,就是无所不能,超越常规。而世上任何一种能力都不能是无限的,当一种东西被喻为神,就表明它的能力达到顶峰,如果因此而狂妄自大,接下来就要走下坡路了。神獴斗蛇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神獴效益》讲述的是在动物园中养着许多獴,为了创收动物进行了獴斗眼睛蛇的表演。有一只獴因为斗蛇技术高超,名气大增,被称为“神獴”,每只蛇都会被它撕咬的稀巴烂,变成一条血蛇。它对动物园来说是一棵摇钱树,也是一个聚宝盆。人人都对它大师恩宠,动物园还为它塑了一座石雕来表彰它的功绩。可石雕完工才不到一月,神獴就被眼镜蛇咬死了。之后就引起了观众的各种议论。使得帐篷剧场关门停业。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其实,神獴之所以惨死在眼镜蛇的毒牙之下,不是对手太强,也不是有其他客观原因。它是死于自己的过度的虚荣。人一旦虚荣心过度膨胀,就会骄傲,变得忘乎所以。记得上学期,前几次数学考试我都取得好了成绩,接下来的一次数学考试,一发下试卷,我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发现这张试卷很容易。于是,我心想:我要快一点交卷子,让别人看看我做题的速度。我三下五除二,一口气做完了试卷,也没有检查,立刻把试卷交给了老师。第二天上午,老师报分数了,当念到我的名字时,我赶紧竖起耳朵听,“86分”,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像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凉水,全身麻木,我呆在座位上,半响说不出话。这就是骄傲惹的祸啊!

荣誉是来之不易的,它体现了自我的价值,能使人变得更加自信,向更高的目标冲刺。但是,如果被赞扬声包围时,飘飘然忘记了自己几斤几两,骄傲的得意忘形,那成功的背后就隐藏着毁灭的危机。朋友们一定要记住“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神獴效应》读后感600字

【第7篇】《姆佩姆巴效应》读后感500字

错误的“真理”

——《姆佩姆巴效应》

同时将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放进冰箱的冷冻室里,是热水先结冰呢,还是冷水先结冰?恐怕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冷水先结冰”吧!但真的是这样吗?

姆佩姆巴却因为一次偶然的发现,推翻了那所谓的“真理”。

1963年的一天,在坦桑尼亚的一所中学里,埃拉斯托·姆佩姆巴想自制一杯牛奶冰来解暑。把还冒着热气的牛奶放进了冰箱,另一个同学边嘲笑他,边把冷牛奶放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姆佩姆巴打开冰箱,发现热牛奶竟然比冷牛奶先结冰,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老师和同学,却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他去请教了奥斯玻恩博士,与他一起证实了这个发现,这个物理现象被称为“姆佩姆巴效应”。

在姆佩姆巴发现这个神奇的现象之前,所有人都认为“冷水比热水结冰快”,可是,这所谓的“真理”竟然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一个人亲自验证过它。

在历史上,有过很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事,他们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就像1950年之前,人们都认为“从同样高的地方抛下两个铁球,重的铁球要比轻的先落地”,直到伽利略做了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才让人们知道“两个铁球会同时落地”。

所以,当我们持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时,要通过实践去证明,如果发现它是正确的,那就不要怕别人的嘲笑,坚持自己的观点。

《姆佩姆巴效应》读后感500字

【第8篇】西武的《马太效应》的读后感

西武的《马太效应》的读后感

翻开西武编著的《马太效应》这本书,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富人和他三个仆人的故事,而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正是由此故事归纳出了“马太效应”。他认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当我再三品味这个故事、品味“马太效应”之后,竟从中感受到了一番别样滋味。我觉得这个故事其实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不行动,就永远也不会“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因此也绝不会有后来的“积累优势”,更遑论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只有行动才是一切价值的真正证明,只有行动才会使“马太效应”成为现实。那么,到底怎样“行动”才能把我们送达成功的彼岸呢?

首先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必须是个性化的、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这就需要与自己“沟通”,即明确自己究竟喜欢什么,究竟想要什么,25岁前想要什么,30岁前想要什么,35岁前想要什么------当想明白这一切后,就可以确立自己行动的目标,它应该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它的作用是,保证我们的行动有明确的指向性,使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始终保持清醒。

在明确了目标之后,我们还要具体分析一下,自己是否具备了完成这个目标的条件,即是否拥有足以完成既定目标的知识和技能。作者西武在书告诉我们:“如果你能够比别人更专业,就会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并利用优势取得发展机会,从而使优势不断扩大。人类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专业化的进程。”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今的世界是个万花筒,诱惑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与其这山望着那山高,“还不如看准一项适合自己的重要事业,集中所有的精力,全力以赴、埋头苦干,肯定可以取得杰出成绩”。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即根据自己的既定目标,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为成功夯实基础。

当我们具备了实现目标的有利条件后,最重要的“下一步”就是“行动”。无数事实证明,任何空想都是没有用的:无论多么优秀的天赋,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显示其优越性,无论多么完美的计划,只有通过行动才能使其成为现实。而行动的实质就是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用辛勤的汗水才能培育出成功的果实。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这样的例证我们俯拾即是:司马迁的《史记》几乎耗尽了他一生的心血;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他不辞辛劳几易其稿的结晶;袁隆平获得“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的原因,就写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就刻在他那布满老茧的手上;刘翔如旋风般冲过终点、将成功定格在12秒9的那一刻,世人不会忘记,这一个12秒9是从无数个12秒9中诞生的------请读者朋友原谅,在有限的篇幅里实在无法用我的拙笔一一列举出数不胜数的事实,我只能再说一遍:行动的实质就是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用辛勤的汗水才能培育出成功的果实。

毫无疑问,莫顿的“马太效应”使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看到了希望,而《马太效应》的编著者使我进一步找到了实现这希望的路,那就是行动的三部曲:确定目标——分析条件——付诸行动。我把这样的行动称为“清醒的行动”。我深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人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更激烈的竞争。面对这种态势,坐而论道是无济于事的,唯有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有“获得成功和进步”的可能。而只有清醒的行动,才是成功的保障,才能把我们送达成功的彼岸——这就是我读《马太效应》的最大收获。

西武的《马太效应》的读后感

效应读后感(8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精选)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效应范文

  • 马太效应读后感(2篇)
  • 马太效应读后感(2篇)91人关注

    西武的《马太效应》的读后感翻开西武编著的《马太效应》这本书,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富人和他三个仆人的故事,而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正是由此故事归纳出了“马太效应 ...[更多]

  • 效应读后感(8篇)
  • 效应读后感(8篇)38人关注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精选)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 ...[更多]

读后感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