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读后感

致良知读后感(8篇)

发布时间:2022-12-30 21:46:02 查看人数:83

【导语】致良知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致良知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致良知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致良知读后感

【第1篇】致良知的读后感范文

致良知的读后感范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致良知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致良知的读后感

近日感悟,致良知是目标,因为良知是人的本来状态,致良知就是要恢复人的本来状态,让良知指导人的所有行为。

但致良知不能躲入深山老林,或离开红尘人世,那样修的只是空禅。致良知的路径就是事上磨练,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追求良知,有事时如此,静处时也是如此。

而具体如何致良知,个人感觉是一个三部曲的过程:

1、觉知。要致良知,就首先要时刻觉知自己的身心状态,只有先保持觉知,才有机会去致良知;

2、体验。对于眼鼻口舌身心意,在觉知后,要深度体验,体验其发生过程,越细越好;

3、转换。在体验后,转换到良知状态,让良知发挥作用,这个时候可能会用到意志的作用,但这时意志发挥作用是有体验在先,因此就不会是“执著”。

个人感悟,与同道交流。

致良知的读后感,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致良知的读后感范文

【第2篇】致良知的读后感范文(精选)

致良知的读后感范文(精选)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致良知的读后感范文(精选),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致良知的读后感1

近日感悟,致良知是目标,因为良知是人的本来状态,致良知就是要恢复人的本来状态,让良知指导人的所有行为。

但致良知不能躲入深山老林,或离开红尘人世,那样修的只是空禅。致良知的路径就是事上磨练,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追求良知,有事时如此,静处时也是如此。

而具体如何致良知,个人感觉是一个三部曲的过程:

1、觉知。要致良知,就首先要时刻觉知自己的身心状态,只有先保持觉知,才有机会去致良知;

2、体验。对于眼鼻口舌身心意,在觉知后,要深度体验,体验其发生过程,越细越好;

3、转换。在体验后,转换到良知状态,让良知发挥作用,这个时候可能会用到意志的作用,但这时意志发挥作用是有体验在先,因此就不会是“执著”。

个人感悟,与同道交流。

致良知的读后感2

“致良知”看似只有三个字,却是进入心学的不二法门,是心学的总纲,是心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指导自己应对社会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明末清初的余姚先贤黄梨洲先生曾说:“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即学者之入门处。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明儒学案发凡》)。而“致良知”就是学者入门的得力处,就是约束心学的总纲、

“致良知”学问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并重新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确实有用,也能够应用,而且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各有所得。但是,“致良知”的真谛毕竟经历过许多岁月而覆盖了种种尘埃,使人不能认清其真相。使得墙内开花墙外香,殊为可惜。也就是说,在没有“致良知”的思想影响下,我们仍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也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为的是让自己活得不那么不明不白,不随波逐流。只可惜长期以来我们不认识身边有价值的东西,或放着好的东西不用,却在苦苦追求残次的东西,可谓明珠暗投。假如,今天我们能够明白“致良知”的作用并将其实际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之中,无疑就多了一项强大的心理支撑,保持自尊无畏的心境。

其中的原由在于,人之所以能生存于世,在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身外的事、身外的物建立起某种联系,从世间获得生存的资源,并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反馈给世间。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与社会之间不断地给予和不断地反馈的交互作用,建立起人类社会的全部内涵。

人若缺乏智慧,将不能与世间万事万物建立起某种联系。而要建立智慧,最初必须切实找到一个理性的源头,才能满足初始条件。

水有源,树有根。如无源头,那么水就不会奔流不息;如无根,那么树就不会生长繁育。这就是说,水源或树根就是原点,就是水流足以形成,树木得以成长的初始条件。

纵观世间,万事万物都从一个初始条件开端,逐步成长起来。因此,初始条件显得相当重要。这好比,一个微小的、不起眼的基因就能决定一个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外观,是同一个道理。而筛选一个健康的、无缺陷的初始条件,就会减少今后故障、病害产生的机率。智慧的创立也是如此,必须找到一个好的思想基因,而“致良知”就是一个经过优选的思想基因,也是智慧的基因。

圣人们之所以有别于常人,在于他们看待事物,往往深入事物的核心层面,深入事物的源头,深入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些加在一起用一句话描述就是圣人们是从“道”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常常能够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理念,总是先于常人一步获得真理。而常人总是慢一拍,只有细细体会圣人的教诲才会真正懂得这些道理,才能沿着圣人所开启的道路找到真理。这就是为什么从古到今,圣人的数量总是很“珍稀”的原因所在。圣人们对待人和事物,总是以“道”作为标杆,作为尺度、作为容器来度量一切事物。因而,“道”就是一件有用的武器。问题是,“道心惟微”,正是“道”的过于微妙,令普通人难以洞察其中的奥秘。圣人教导普通百姓,必须根据大多数人所能接受,也容易接受的角度,通过变换概念,以铺设便于理解和沟通的路径。

所以,我们在看待具体事物时,不仅要弄清事物的真实状态,也要分清事物发展的原点、发展轨迹、发展条件,从中抽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指导其它的社会实践过程,或为其它的社人实践过程积累一些经验。这就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论语·为政》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谓的“学”就是弄清整体状况和关键细节,而“思”就是将所学的内容与“道”进行比较,从中开展抽象性思维,从而有所“自得”。也就是说,学思合一才能得出结果。而结果才是最重要,学与思只是一个过程,当有了结果,学与思就成了过去式,也就没有用了。王守仁将其形象地描述为“得鱼忘签”。而许多俗儒只纠缠于前代圣贤如何教诲,而不顾当时的历史条件,只重视过程而无视于结果,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事实上,“'黑猫白猫,能捕鼠的就是好猫。中国学问,外国学问,能换饭的是好学问'(民国老宣《疯话》),凡是看结果而不看过程,就是实践检验真理的价值所在。

因此,“致良知”就是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一旦有了结果,一个过程就暂告段落。

致良知的读后感3

当我认真读了此书后,被书中的力量驱使,就感觉有一种正能量在心中燃烧,被书中的语句深深吸引了。下面说说我的感受。

一、阳明的精髓在于致良知

今天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用心读读此书,从书中就有不同的体会。有的人也在学习阳明心学,口里说得头头是道,也能向别人背上几句阳明先生的语句。但自己在行动时是把良知抛开。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所以有的人说致良知是给别人看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致良知的精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1508)中说到: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许曰改过;四曰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要成功先要立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我们每个人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和志向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学会、掌握为实现所立志的个人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过、责善"。如果在这个技能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断修正自己,改恶从善,去除心中之"贼",我们所立之"志"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我们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顺利实现我们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阳明心学在于心

王守仁临终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又有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直面当下,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人的欲望日渐膨胀。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学爱好者白立新所言:“华夏又逢盛世,满心却是迷茫。曾经外向求索,反生无奈乱象。”最好的救赎之道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王守仁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所以我们不要被繁华扰乱我的心,我们要认真的读懂自己,心之光明,则万事光明。荀子曰“养心莫善于诚”诚是心之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守仁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的“中和境界”。这是一个奇怪的时代,论“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实上,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贼”,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正如一位心学爱好者所言:“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每人都去除心中的邪念,一心向善,天下太平。

总之,我们要用心体会这个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让阳明心学发于心,止与行,知行合一。不要让外界扰乱我心。

致良知的读后感范文(精选)

【第3篇】致良知的读后感600字

致良知的读后感600字1

作者是一个诗文英杰,文思敏捷独特,述怀的同时往往包含着哲理,11岁时候便能够即兴作诗金山寺和蔽月山房,文字简朴,却气概非凡。少年喜爱象棋一事并未被董教授提及,别处记载先生少年曾痴迷于象棋,后被父亲训斥,才醒悟沉迷非正道,作诗一首,亦是别有韵意,不可多得。翻阅先生诗文,题材广博,深川幽谷,天心月圆,都留下他隽永的辞藻。

先生是一位军事天才,平定江西匪患,体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理手段。最著名的莫过于迅速平定宁王叛乱一事,从发起对南昌的进攻,到活捉宁王朱宸濠,只用了六七天的时间,何等的迅速,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宁王准备不足,势力不强,包括当时朝中佞臣也是这样看待,可事实并非如此,宁王准备谋反并非一朝一夕,而且有着充足的准备,通过对安庆的猛攻也能窥得一二。而作者在平叛之初,既没有公文任命,又没有一兵一卒,完全是凭借智慧与其周旋,后续征兵也是仓促而行,也没有得到周邻省份的支援,靠着临时征募的乌合之众,却将宁王生擒,不可谓不传奇。

先生在受人压迫排斥的忍耐中领悟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所谓“知行合一”。这的确是与当时主流思想相悖,程朱理学主要遵循道理,不能破旧立新,很多道理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也要人去遵循,违背人的意愿,禁锢人的身心。

从先生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志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没有志向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中没有生活目标的人,这样的人十分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往,不知所求,醉生梦死,当然也是很难实现生活的意义的。在“良知”中追求目标,付诸实践,才是正途。

致良知的读后感600字2

在学完《致良知》后,竟时时有被电流击中之感,真如大地惊雷,轰然惊醒梦中人。

阳明哲学归纳起来,即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阳明哲学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致良知,就是发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杂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

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所以,专心致志、认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尊贵的'修行'。

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中国的古代先贤常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一个君子的行为准则,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为他人创造了多少福利。有人说: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怎么能转手赠与他人。其实仔细想想,所有人的财富并非是靠一己之力创造的,譬如一棵果树,它的茁壮成长要靠土壤的养料、水分的灌溉、园丁的照料,所以当它成材以后,它理所当然要承担起固化土壤、锁住水源,以及用自己的果实回报园丁的责任,否则,当水土流失、园丁离去的时候,这棵果树自然就枯萎了。

看看身边的人,同时踏入工作岗位,若干年下来,成就高的往往是那些一开始看上去比较木讷,但是比较踏实、比较敬业的人。很多人自视过高,却眼高手低,看看哪里也容不下自己,领导也不如自己、同事也不如自己、一肚子怀才不遇的情绪,天天琢磨着跳槽。且不论他是否有真才实学,试问这样的职工,哪一个领导肯重用?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热情或者说工作态度却是个人成败的关键。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良知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却已死去。在喧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头上一片蓝天,心中一方净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出卖了灵魂,违逆了自己内心的准则。

致良知的读后感600字3

近日感悟,致良知是目标,因为良知是人的本来状态,致良知就是要恢复人的本来状态,让良知指导人的所有行为。

但致良知不能躲入深山老林,或离开红尘人世,那样修的只是空禅。致良知的路径就是事上磨练,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追求良知,有事时如此,静处时也是如此。

而具体如何致良知,个人感觉是一个三部曲的过程:

1、觉知。要致良知,就首先要时刻觉知自己的身心状态,只有先保持觉知,才有机会去致良知;

2、体验。对于眼鼻口舌身心意,在觉知后,要深度体验,体验其发生过程,越细越好;

3、转换。在体验后,转换到良知状态,让良知发挥作用,这个时候可能会用到意志的作用,但这时意志发挥作用是有体验在先,因此就不会是“执著”。

个人感悟,与同道交流。

致良知的读后感600字4

当我认真读了此书后,被书中的力量驱使,就感觉有一种正能量在心中燃烧,被书中的语句深深吸引了。下面说说我的感受。

一、阳明的精髓在于致良知

今天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用心读读此书,从书中就有不同的体会。有的人也在学习阳明心学,口里说得头头是道,也能向别人背上几句阳明先生的语句。但自己在行动时是把良知抛开。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所以有的人说致良知是给别人看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致良知的精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1508)中说到: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许曰改过;四曰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要成功先要立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我们每个人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和志向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学会、掌握为实现所立志的个人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过、责善”。如果在这个技能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断修正自己,改恶从善,去除心中之”贼”,我们所立之”志”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我们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顺利实现我们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阳明心学在于心

王守仁临终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又有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直面当下,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人的欲望日渐膨胀。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学爱好者白立新所言:“华夏又逢盛世,满心却是迷茫。曾经外向求索,反生无奈乱象。”最好的救赎之道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王守仁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所以我们不要被繁华扰乱我的心,我们要认真的读懂自己,心之光明,则万事光明。荀子曰“养心莫善于诚”诚是心之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守仁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的“中和境界”。这是一个奇怪的时代,论“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实上,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贼”,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正如一位心学爱好者所言:“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每人都去除心中的邪念,一心向善,天下太平。

总之,我们要用心体会这个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让阳明心学发于心,止与行,知行合一。不要让外界扰乱我心。

致良知的读后感600字5

集团号召学习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才发现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认真的阅读学习了,长时间都处在比较浮躁的状态,现在通过学习致良知感觉真的需要让自己的心静一静,思考下自己一步的发展了,虽然是简单地阅读但也有了些许收获。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感知到不立志,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就如同我们工作中制定目标,只有先制定明确目标,再为达成目标制定出各种营销策略,才是我们工作业绩的基础。

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慢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现在我们的工作就是处在这种状态,从事汽车行业太久,总是以为自己对行业分析的透彻,却不知现在的市场变换太快,不去深入学习和分析新的市场营销模式,沉迷在老的观念和曾经业绩中,又怎么能做好新时期的营销工作,所以只有抛开曾引以为豪的过去,低下身子踏踏实实学习才是提升业绩的最好方法。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现在的社会不缺聪明的人,而是缺忠诚的人,忠诚不是忠诚某一个人,而是我们学习做事的一种态度,在学习中要诚实深入,认认真真才能学到终身受用的技能,工作中我们只有忠诚对待工作和公司,时刻把自己的命运和公司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公司成长我成功的思想才能真正落实。

自己学习致良知还很浅显,但这种正能量让我们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现在只是起点,落实到实处更没有终点,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要经营好家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最大能力。

致良知的读后感600字

致良知的读后感600字

【第4篇】致良知读后感600字范文

致良知读后感600字范文1

学习圣贤之术,学习致良知,为更好的工作及生活。

《寄闻人邦英、邦正》里最喜欢此段:此昔人所以有不患妨功,惟患夺志之说也。夫谓之夺志,则已有志可夺;倘若未有可夺之志,却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图之。大致意思是说古人会说:「不怕妨碍了自己的功业,只怕被夺去了自己志向」。所谓「夺志」,是已经有志向才会被夺取,倘若还没可以或值得被夺取的志向,那么就应该早点去深思、反省为何会没有立志。

生活日复一日,平淡如水,梦想的影子是否已销声匿迹,看到身边的朋友同事一步一步向理想迈步时,内心也会泛起涟漪;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撑,无论做什么都是动力十足,因为有目标在前方,所以不敢懈怠,便会风雨兼程。

我们工作更是如此,各项业务指标是工作压力更是动力,目标一旦形成,就应毫不动摇,全力以赴达成。

致良知读后感600字范文2

通过学习致良知,深有感触,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不仅教给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道理,更对我们的成长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我对“致良知”的理解,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做正确的人,寻找人生的意义,知行合一!

人不立志则无目标;人不勤奋则一事无成;人不懂得改过则没有进步;人不互相帮助进步,大家就没有好发展。我们在远通这个大家庭下,又按工作细分成一个个团队,工作中不论是内部的同事配合,还是外部的客户接洽,关键是“心”的融合,如果心不动,就不会有碰撞;没有碰撞,就不会有火花,就谈不上有智慧,更不会迸发出能量。要做到真正的融合,“心动”是一切的前提,尤为重要的是要致良知,要知行合一!

作为公司的一员,如何致良知,即如何知行合一呢?个人认为,能够勤恳认真负责地做好手中的活就是知行合一!能够帮助同事、帮助客户、忠于职守,就是知行合一!干好个人的本职工作,做好当下的事情,努力地完善自己,真心的帮助客户同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一切以结果为导向,以终为始的干事情就是知行合一。

致良知读后感600字范文3

先生说:至善,是自己的心纯然天理,达到极点就行,不用向外到事物上去寻求。但这格物不是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辨别求索吗?怎么说“知至善即知格物矣”呢?

再从先生“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之说,似有所悟,格物最后还是要反求诸己,对于外界事物不明白的终究要对照内心的想法,“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这样再说“格物是止至善之功”,似乎就有点清楚了。

只是这“尽心知性”以为“生知安行”总不得解。

实际上对照当世,我们也似乎能够领略的到:信息社会,各类文字、图片、音视频铺天盖地,扑面而来,但这真伪如何得辨?而且现在的学术论文也多是东拉西扯,以繁文成事,真正可以留传济世的少之又少,确实是“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由此,文中子之拟经,有如孔子之删述六经,目的是“以明道也”,所以,“拟经恐未可尽非”的道理就明白了。

致良知读后感600字范文4

通过对“致良知”的学习,感悟很多,首先我们要有感恩的心,我们在公司任职,为公司为自己为了客户着想,也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做事必须认真负责,毕竟是汽修行业,汽车是我们的代步工具,是客户养家糊口的工具,所做的任何事要精益求精,不让客户抱怨,努力解决客户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在汽车维修方面,不断摸索,努力学习,刻苦专研提高维修技能。在近几年的汽车维修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解放车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维修当中积累了不少经验。经过这几年的磨练发现自己有了一定进步,但是在汽车维修方面还是不够细心,不够耐心。有的时候把问题复杂化了,明明是一个保险丝的问题,却会想到发动机电脑板,有的时候知道是那个地方出的错,却偏偏查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所以有时应该,先易后难,有条不紊,学序渐进,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多走几种路子想想,说不定问题就能找出来。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摸索,努力提高维修技能。从自身找原因。作为本人来讲,一名机电维修工,他的岗位职责是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客户车辆进行快速准确的维修,并进行总的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汇报。虽然很短两句话,但是真正做好做到位的没有几个,在正常的工作中,有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去做,有没有及时准确的维修,有没有总的检查。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还是靠自己的素质,靠自己的修养,真正的做到,服务在心中,质量在手中。

努力学习更先进的汽车维修知识,强大自身,使自己每时每刻都保持精益求精的精神。

致良知读后感600字范文5

生命是灿烂的花海。拼命怒放,争奇斗艳的花儿固然漂亮,但它们却美得庸俗;惟有那些保持本真,默然绽放的花儿,才不会被世俗的红尘湮没。

在现今的社会,有那一些人选择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城市里迷失了自我,丢弃本真。但拥有物质不等于富有,物质匮乏也不一定贫穷。真正的富有是精神的富足,心灵的荒芜才是真正的贫穷。

在迷蒙的夜色下,找寻不到幸福的踪迹;在指缝流金间,自我早已迷失。于是,在泪眼迷离中转过头,才知晓,原来是精神的支柱已坍塌,信念的碎片纷飞飘散,缱绻不见。

被物欲遮蔽了双眼,一味追求物质的享有却让精神贫瘠的人,是可悲的。满天的蔚蓝下,一望无际的山坡上,满山遍野的金黄充盈着双眼。远处,风吹起了他的碎发,绾起他的衣袂,露出他瘦削的脸庞。他用热情作画笔,信念为支撑,肆意挥洒着他的想象。梵高,一幅《向日葵》名扬天下!纵然岁月无情,历史翻滚,今天我们仍可以感受到那画上,向日葵的似火热情,蒸蒸向上的积极信念。谁能说梵高一无所有,贫穷至斯?恰恰相反,他是最富有的人,因为他精神最富足。精神的花园开满鲜花,这才是人生莫大的财富。

精神的富有,莫过于对信仰的执守。柳永,在人们的扼腕声中从高堂宫殿步入直栏横槛。人们为你惋惜,替你不平,但我却要为你喝彩。你,视金山银山如粪土,与歌妓把酒言欢,走向自然汲取心灵的甘露。这是你无悔的选择,但它却让清丽小调流芳万世。你的选择,让你得以挥别贫瘠无趣,却让心灵充盈富有。小荷尖尖,溪水潺潺,柳永的心灵荷花,开得别样地红!

富有,不是富二代开着跑车,不是官二代执权挥霍,不是星二代锦衣玉食;富有,是心灵的栖息,是灵魂的充盈,是精神的饱满。物质面具下的不堪才是真正的贫穷!

生命是灿烂的花海,心灵是美丽的花园。别只顾着装饰生命的躯壳,而忽视了心灵的呵护,莫让心灵荒芜了。

致良知读后感600字范文6

任何一个优秀人士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王阳明也是如此。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是很曲折的。他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得道后的平静。他所经历的挫折和坎坷给他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促使他悟道。王阳明的心学之所以能够万世流传,让人拜读后回味无穷,是因为他遇到任何挫折和困苦都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锻炼内心平静面对,而后深思熟虑总结经验。

王阳明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流行,接近于山顶洞人居住时代。他在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在逆境中使人成长,让人成熟。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许我们有离家远、上夜班、不公平、杂事多、工作辛苦等的种种抱怨,但是这些是我们短期内能改变的吗?我们能做的就转变心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的工作时,就会发现之前的那些抱怨不过是“子虚乌有”啦。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一部分,教会我们感谢逆境,顺应逆境,在逆境中成长悟道。王阳明能够剿匪成功不仅靠的是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是他非凡的攻心术。他的悟道教会我们,每天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反思。今天的工作干得怎么样?待人接物上有没有不妥?谈吐言语有没有不到?等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拷问自己,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那我们必然会不断进步,必然会取得成功。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盗贼,你喊他贼,他也不爱听,这就是良知永远存在的根由。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遮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了。在在这儿我联想到我们工作中管理的问题。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

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安排起工作来才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其次是“行”,干部要多下现场,多巡视设备,多了解工区现状,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挥情况的出现。最后是“合”,专业干部要善于思考、勤于琢磨,要把认知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前面已经讲了知行合一具体到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本书的作者度阴山在书的后记中也写道:“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有多少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高大上的理论,是“故弄玄虚”的学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不大。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心学就是我们生存于世的工具。在我们做人做事中,心学的应用太广泛了。学以致用,就是我们阅读此书的终极目标。

致良知读后感600字范文7

一、善于把握趋势迎接机会挑战

在《与王纯甫书其一》一文中讲到,“金之在冶,经列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锻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锻炼之有成矣”。王阳明先生以冶金时“金”与“他人”不同角色不同感受,及至去除杂质炼得真金他人喜爱,金亦因千锤百炼有所成而高兴,来阐述艰苦卓绝的困难磨砺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对于任何一个人或团队的发展都是不可避免的,是成功的助力石。本文的核心主旨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气馁,更不能失去理智,而是更加努力的发挥我们团队和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把握发展中的规律和趋势,在挑战和机遇面前更好的提升自己,更好推动工作走向成功。

二、坚持勤奋学习注重团队建设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王阳明先生认为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最为重要。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已经立志做一个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实的缘故。说到过失,虽然大贤人也不至于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所以作人不注重于没有过失,可是注重在能够改过。所谓“互相责求向善,是朋友相处的道理”;但是必须做到:尽心地劝告并且好好地开导他,尽自己的忠诚爱护的心意,尽量用委婉曲折的态度,使朋友听到它就能够接受,深思出道理后就能够改过,对我有感激却没有恼怒,才是最好的方法啊。

在本文中,王阳明先生教给了我们在学习成长和团队建设方面的许多道理,人不立志则无目标;人不勤奋则一事无成;人不懂得改过则没有进步;上司懂得理解下属,团队才能更好发展。所以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我必须更好的学习知识、修身养性,提高管理智慧,更好带领团队赢取业绩。

致良知读后感600字范文

【第5篇】致良知的读后感

当我认真读了此书后,被书中的力量驱使,就感觉有一种正能量在心中燃烧,被书中的语句深深吸引了。下面说说我的感受。

一、阳明的精髓在于致良知

今天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用心读读此书,从书中就有不同的体会。有的人也在学习阳明心学,口里说得头头是道,也能向别人背上几句阳明先生的语句。但自己在行动时是把良知抛开。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所以有的人说致良知是给别人看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致良知的精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1508)中说到: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许曰改过;四曰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要成功先要立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我们每个人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和志向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学会、掌握为实现所立志的个人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过、责善"。如果在这个技能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断修正自己,改恶从善,去除心中之"贼",我们所立之"志"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我们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顺利实现我们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阳明心学在于心

王守仁临终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又有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直面当下,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人的欲望日渐膨胀。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学爱好者白立新所言:“华夏又逢盛世,满心却是迷茫。曾经外向求索,反生无奈乱象。”最好的救赎之道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王守仁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所以我们不要被繁华扰乱我的心,我们要认真的读懂自己,心之光明,则万事光明。荀子曰“养心莫善于诚”诚是心之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守仁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的“中和境界”。这是一个奇怪的时代,论“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实上,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贼”,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正如一位心学爱好者所言:“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每人都去除心中的邪念,一心向善,天下太平。

总之,我们要用心体会这个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让阳明心学发于心,止与行,知行合一。不要让外界扰乱我心。

致良知的读后感

致良知的读后感

【第6篇】致良知的读后感800字

致良知的读后感800字1

经过假期认真学习,我对《致良知》这本书很是喜爱,除了每天的学习与感悟,还要读书,因年龄大了,读文言文甚为费力,但我深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到有所感悟时,才知认真读书的乐趣。

阳明心学的源头活水在佛学,释迦摩尼的一出世就是人类的智慧的巅峰,从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常想:入世以阳明为上师,对我而言,阳明心学如一条山路,佛法如一座山,正是这条山路,引向我走向了佛法的这座山,但也正是站在这座山上,令我清晰的看到一条通往光明与开启正能量的大道。

基于正能量相互吸引的原则,机缘巧合,就在我对阳明心学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我校领导通过各种方式给一中全体教师组织了集体培训,在这里,我要特别感恩刘丽萍校的正确引领,我被阳明心学所折服。在学习心得的过程中,在同修的相互责善、相互砥砺,在导读与指正中,我真切的感受到心真正能静下来,学习能用上真功夫,能落实到生活与工作中。

总结起来必须对“致良知”有一颗至诚之心,事上磨、时时磨、心上学、心上觉。立下必为圣人之志,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精进努力,才可能修出敬天爱人,无我利他之心。

我会加强学习进度,只要有交流的机会,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互动分享,不明之处我再去请教高人。

其实,这条圣学之路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难于上青天,有时我也有想放弃再分享些文章的念头,不是不愿写,只是想等有一天自己学有所成再来谈,怕造口业。通过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

致良知的读后感800字2

这篇文章是王阳明先生写给他长子正宪的。阳明先生说: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人一旦傲了,就会变得自以为是;我执太深,就会拒人千里之外。如果做子女的傲慢,一定会不孝顺;做臣子的傲慢,一定会不忠诚;做朋友的傲慢,则一定会不诚信。圣人舜的弟弟象和尧的儿子丹朱,他们就是因为太傲慢,而成为碌碌无为甚至极恶大罪的人。应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进。

我们办企业也必须去除傲气。企业做大了,往往会患上大企业病,从领导到员工都焕发出一种傲气,这是很危险的现象!人一旦傲起来,就会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浮躁骄横;企业一旦傲起来,就会不思进取,先被超越,终被淘汰!毛主席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就是大道至简的道理!我们必须谦虚至诚,恭敬谦让,以温和之色、恭逊之容来对待家人、对待朋友、对待客户,这样企业和个人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致良知的读后感800字3

这篇文章写于1517年,阳明先生在1510年从贵州龙场被任命为庐陵知县,他以心学教化加善政辅佐,在短短几年就使刁民众多的庐陵县的民风焕然一新。1516年,他被提拨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这里盛产土匪,山民经常暴乱,占山为王,攻城掠地,危及政权,成为一方大患。1517年,王阳明到江西赣州剿匪,南赣地区山麓千里,崇山峻岭,洞穴密布,是土匪的安乐窝,官兵来时,土匪轻易化整为零,官兵一走,他们又重新聚合,而且民匪一家,上山做土匪的在山下都有亲人,山下亲人经常给土匪通风报信,所以四省组织过多次围剿都收效甚微。

王阳明推出的十家牌法,就是要求每家要把所有家人的个人信息(性别、籍贯、职业等)都写到一块木牌上,挂在家门口。十家为一牌,由指定的人当牌长,牌长手上有一份关于这十家的详细资料,这份资料甚至填写了是否有残疾人,怎么残疾等资料。牌长每天在固定时间挨家挨户巡查,先用手上的册子对照各家门口的牌子,然后对住户人口进行比对。并不时搜查,一旦发现有没有的牌子上记录过的黑户,就立即报官。倘若这个黑户来历不明,或者就是土匪,那这家和与他编在一起的其他九家都要受处罚。十家牌法的做法,非常有效,南赣地区的土匪再也不能隐藏在百姓那里,他们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只能龟缩在山林中了,对遏制土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循此而润色修举之,则一邑之治真可以不劳而致。

从十家牌法制定上就可以看出阳明先生的军事才能和超人的智慧,这也和他的心学理论息息相关。他认为人人有良知,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藏匿一个亲人土匪而连累了其他九家几十号人,心里的良知就会非常愧疚,所以久不会收留土匪,甚至还会把土匪送到政府手中。

王阳明先生仅用两年时间就剿除了猖獗数十年的赣闽湘粤著名土匪詹师富、谢志山、蓝天凤、池仲容、陈日能、高快马、龚福全等人,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挽救了江山社稷的危难。他的军事天才,就是把心学转为卓越事工的实践。心学使他内心非常强大,使他迸发出超人的智慧和能量,所以称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伟人是实至名归的。

王阳明心学对现代有很多启示,如何拓展员工心性,让员工心中良知迸发,发挥员工潜能,增强员工心力,制定更好的绩效,是每个管理者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对照十家牌法,也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致良知的读后感800字4

傲,说白了就是目中无人,只看到自己的厉害,看不到别人的厉害,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这样的人,即使有不世的才能,也往往会落得众叛亲离,下场十分可悲。

三国时期的吕布就是一个傲气十足的人,他不仅英勇善战,更有优秀的人才辅佐,手下城池、兵士也不在少数,跟曹操起兵时的势力比起来不知强了多少倍,想必可成一番大事业。但是吕布就是因为不听谋士良策,又不信任麾下大将,致使在各大战役中屡吃败仗,势力逐渐衰颓,最后被曹操所灭。这就是典型的因傲至败的体现。

谦,就是谦虚,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这样的人,往往能跟周围的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们更愿意帮助这样的人。

清代的张英,位居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老家的官邸旁有条巷子,因邻居要建新房,想要霸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一气之下写加急信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也因此流传千古。

傲与谦,人的两种品性,傲字致人败,谦字又可戒人傲。为人处事,要把谦字放心中,切不可傲。人越优秀,越会觉得傲字不可取,不是能力变差了,而是心态和境界变高了。

致良知的读后感800字5

《致良知》是一个伟大的力量。

致敬伟大的新时代。

中华大地哺育了中华圣贤,中华圣贤创建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滋养了中华儿女。与今在中华大地上,中华儿女创建了中华盛世的新时代,这是我们过去的四十年,以及未来的三十年,我们如此幸运生逢在这样风起永诵的时代,一个风雨无阻的时代,风雨兼程和风雨同舟的时代。

我们有幸与这个时代,1978年改革开放,感觉到坚冰开始融化,窗子开始打开,新鲜的空气开始吹进来。

1992年再次将改革开放的春风宣起。

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里程碑的时代。“在15年至20年前,人们认为美国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推手,而今天中国将是推动全球化最主要的力量。”

为什么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白立新老师阐述了三个观点:

第一,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舒展空间。

当我们的心中舒展的时候,我们的天地就开始舒展,我们的舞台随之广大,我们的事业自然有机会再上台阶。这个时代首先提供了舒展生命的空间,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件事上如此波澜壮阔。人类历史一定对这段予以浓墨重彩的记忆。

第二,这个伟大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充沛的问题和挑战。

没有问题和挑战,如何展现我们的才华、智慧,胸怀、能量、仁爱之心。正因为有充沛的问题和大量的挑战,才能激励自己不断的前行。

第三,这是一个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

追随圣贤,终于我们有了垂直攀登的成长机会。过去若干年,我们都在同一个平面上,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人都无法突破平静,在过去的10年或15年,我们是凭借自己的天赋,凭借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份生命的能力。来成就这份事业,为什么时代在发展,可我们还停留在一个平面,难以超越自己。就是我们没有垂直攀登的机会。每个人都想提升自己的道心。可是何其艰难,上天无门啊!而今天我们有机会牵手圣贤,追随圣贤,终于有了垂直攀登的机会。圣贤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层次系列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经验的扩增,使得我们的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要真的实现突破性的增长。真的迈向伟大,我们需要读懂这个时代,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同行。

面对过去40年未来30年,波澜壮阔的70年,用怎样的一个字来开阔!风起云涌,风雨兼程,风雨同舟的70年,心中涌现出出来一个字“心”,每个人都拥有的那颗心。这是人世间最大的秘密。它也包含了无尽的宝藏。我们用五句话来总结“心”的特征。

“心”为何物?

“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心”是我们一起力量的源泉。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厚德才能载物。

我们这颗心拥有无尽的宝藏。也拥有无穷的奥秘。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后,讲的第一句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阳明先生无上的仁爱,无量的智慧,无限的胸怀和无穷的能量。我们心中原本就有。之所以我们的生命没有如此的舒展,没有绽放,没有光芒万丈,是因为我们被两样东西遮住了。一种叫无明,一种叫做欲望。

所谓无名,就是我们事是而非的思想,我们从其他的地方听来的偏知偏见,邪知邪见,错知错见,把我们引到邪路上去啦。这就叫不明。欲望:就是我们各种贪欲,遮住了我们的双眼,也遮住了我们的心灵宝藏。这是关于人“心”的第一真理。第二真理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播种什么?在条件具备时,就会结什么果。世界千变万化,但是变化的规则不变,这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真理不变。

第三条解放思想的本质是舒展人心。中华文化可学而至。圣贤文化可学而至。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心上。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得的根本,厚德载物,厚德才能载伟大的事业。

为了拥有这四种德,为了提升这四种德的层面。需要提高自己的道心,而为提高我们道心,最根本我们要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

致良知的读后感800字

【第7篇】《致良知》读后感

《致良知》读后感1

当我认真读了此书后,被书中的力量驱使,就感觉有一种正能量在心中燃烧,被书中的语句深深吸引了。下面说说我的感受。

一、阳明的精髓在于致良知

今天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用心读读此书,从书中就有不同的体会。有的人也在学习阳明心学,口里说得头头是道,也能向别人背上几句阳明先生的语句。但自己在行动时是把良知抛开。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所以有的人说致良知是给别人看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致良知的精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1508)中说到: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许曰改过;四曰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要成功先要立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我们每个人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和志向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学会、掌握为实现所立志的个人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过、责善"。如果在这个技能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断修正自己,改恶从善,去除心中之"贼",我们所立之"志"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我们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顺利实现我们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阳明心学在于心

王守仁临终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又有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直面当下,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人的欲望日渐膨胀。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学爱好者白立新所言:“华夏又逢盛世,满心却是迷茫。曾经外向求索,反生无奈乱象。”最好的救赎之道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王守仁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所以我们不要被繁华扰乱我的心,我们要认真的读懂自己,心之光明,则万事光明。荀子曰“养心莫善于诚”诚是心之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守仁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的“中和境界”。这是一个奇怪的时代,论“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实上,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贼”,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正如一位心学爱好者所言:“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每人都去除心中的邪念,一心向善,天下太平。

总之,我们要用心体会这个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让阳明心学发于心,止与行,知行合一。不要让外界扰乱我心。

《致良知》读后感2

致良知”看似只有三个字,却是进入心学的不二法门,是心学的总纲,是心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指导自己应对社会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明末清初的余姚先贤黄梨洲先生曾说:“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即学者之入门处。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明儒学案发凡》)。而“致良知”就是学者入门的得力处,就是约束心学的总纲、

“致良知”学问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并重新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确实有用,也能够应用,而且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各有所得。但是,“致良知”的真谛毕竟经历过许多岁月而覆盖了种种尘埃,使人不能认清其真相。使得墙内开花墙外香,殊为可惜。也就是说,在没有“致良知”的思想影响下,我们仍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也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为的是让自己活得不那么不明不白,不随波逐流。只可惜长期以来我们不认识身边有价值的东西,或放着好的东西不用,却在苦苦追求残次的东西,可谓明珠暗投。假如,今天我们能够明白“致良知”的作用并将其实际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之中,无疑就多了一项强大的心理支撑,保持自尊无畏的心境。

其中的原由在于,人之所以能生存于世,在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身外的事、身外的物建立起某种联系,从世间获得生存的资源,并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反馈给世间。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与社会之间不断地给予和不断地反馈的交互作用,建立起人类社会的全部内涵。

人若缺乏智慧,将不能与世间万事万物建立起某种联系。而要建立智慧,最初必须切实找到一个理性的'源头,才能满足初始条件。

水有源,树有根。如无源头,那么水就不会奔流不息;如无根,那么树就不会生长繁育。这就是说,水源或树根就是原点,就是水流足以形成,树木得以成长的初始条件。

纵观世间,万事万物都从一个初始条件开端,逐步成长起来。因此,初始条件显得相当重要。这好比,一个微小的、不起眼的基因就能决定一个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外观,是同一个道理。而筛选一个健康的、无缺陷的初始条件,就会减少今后故障、病害产生的机率。智慧的创立也是如此,必须找到一个好的思想基因,而“致良知”就是一个经过优选的思想基因,也是智慧的基因。

圣人们之所以有别于常人,在于他们看待事物,往往深入事物的核心层面,深入事物的源头,深入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些加在一起用一句话描述就是圣人们是从“道”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常常能够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理念,总是先于常人一步获得真理。而常人总是慢一拍,只有细细体会圣人的教诲才会真正懂得这些道理,才能沿着圣人所开启的道路找到真理。这就是为什么从古到今,圣人的数量总是很“珍稀”的原因所在。圣人们对待人和事物,总是以“道”作为标杆,作为尺度、作为容器来度量一切事物。因而,“道”就是一件有用的武器。问题是,“道心惟微”,正是“道”的过于微妙,令普通人难以洞察其中的奥秘。圣人教导普通百姓,必须根据大多数人所能接受,也容易接受的角度,通过变换概念,以铺设便于理解和沟通的路径。

所以,我们在看待具体事物时,不仅要弄清事物的真实状态,也要分清事物发展的原点、发展轨迹、发展条件,从中抽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指导其它的社会实践过程,或为其它的社人实践过程积累一些经验。这就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论语·为政》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谓的“学”就是弄清整体状况和关键细节,而“思”就是将所学的内容与“道”进行比较,从中开展抽象性思维,从而有所“自得”。也就是说,学思合一才能得出结果。而结果才是最重要,学与思只是一个过程,当有了结果,学与思就成了过去式,也就没有用了。王守仁将其形象地描述为“得鱼忘签”。而许多俗儒只纠缠于前代圣贤如何教诲,而不顾当时的历史条件,只重视过程而无视于结果,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事实上,“'黑猫白猫,能捕鼠的就是好猫。中国学问,外国学问,能换饭的是好学问'(民国老宣《疯话》),凡是看结果而不看过程,就是实践检验真理的价值所在。

因此,“致良知”就是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一旦有了结果,一个过程就暂告段落。

《致良知》读后感3

在学完《致良知》后,竟时时有被电流击中之感,真如大地惊雷,轰然惊醒梦中人。

阳明哲学归纳起来,即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阳明哲学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致良知,就是发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杂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

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所以,专心致志、认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尊贵的'修行'。

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中国的古代先贤常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一个君子的行为准则,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为他人创造了多少福利。有人说: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怎么能转手赠与他人。其实仔细想想,所有人的财富并非是靠一己之力创造的,譬如一棵果树,它的茁壮成长要靠土壤的养料、水分的灌溉、园丁的照料,所以当它成材以后,它理所当然要承担起固化土壤、锁住水源,以及用自己的果实回报园丁的责任,否则,当水土流失、园丁离去的时候,这棵果树自然就枯萎了。

看看身边的人,同时踏入工作岗位,若干年下来,成就高的往往是那些一开始看上去比较木讷,但是比较踏实、比较敬业的人。很多人自视过高,却眼高手低,看看哪里也容不下自己,领导也不如自己、同事也不如自己、一肚子怀才不遇的情绪,天天琢磨着跳槽。且不论他是否有真才实学,试问这样的职工,哪一个领导肯重用?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热情或者说工作态度却是个人成败的关键。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良知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却已死去。在喧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头上一片蓝天,心中一方净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出卖了灵魂,违逆了自己内心的准则。

《致良知》读后感4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一段时间,之前的学习仅仅是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集团公司致良知学习的共同学习。近3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颇多,需要感谢的人也很多,三个月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同修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现代的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

静心思考,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在《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现在物欲横流的蒙蔽,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致良知的修习没有终点,终生学习,终生践行。我想修好自我,发挥出达致良知的伟大力量,经营好家庭,进而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远通集团成为山东省最具竞争力的集团而付出努力。

《致良知》读后感5

近日感悟,致良知是目标,因为良知是人的本来状态,致良知就是要恢复人的本来状态,让良知指导人的所有行为。

但致良知不能躲入深山老林,或离开红尘人世,那样修的只是空禅。致良知的路径就是事上磨练,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追求良知,有事时如此,静处时也是如此。

而具体如何致良知,个人感觉是一个三部曲的过程:

1、觉知。要致良知,就首先要时刻觉知自己的身心状态,只有先保持觉知,才有机会去致良知;

2、体验。对于眼鼻口舌身心意,在觉知后,要深度体验,体验其发生过程,越细越好;

3、转换。在体验后,转换到良知状态,让良知发挥作用,这个时候可能会用到意志的作用,但这时意志发挥作用是有体验在先,因此就不会是“执著”。

个人感悟,与同道交流。

《致良知》读后感6

接触《致良知》也是从这开始有所了解阳明先生,刚开始学习《致良知》时不看好此书,觉得无甚用处,之后为阳明先生的学术思想,他的立德、立言所深深折服,从而为“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而深深信服,在此感谢阳明先生,感谢师傅为我们传经送宝。

《致良知》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阳明先生的“心道德事”“明心与净心”思想学说。其中写道“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化,优秀的中华文化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名族强”读到此时,想起我们做团餐,想到我们中快餐饮,我们中快餐饮已有24年的发展历程,想到公司计划用77年时间成为有崇高感的伟大公司,我想我们公司成为伟大公司也一定会创造优秀的文化,各级员工对成为伟大的公司要有高度的自信心,像阳明先生的明心与净心。

明心即是立志,心中拥有无尽宝藏“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真正做到心中拥有无尽宝藏。我们广大员工也一样能明心立志,立志相信成就十万家人绝不只是一句口号,让自己心中拥有无尽宝藏。

“净心”就是在起心动念处净化心灵,不明和贪欲去除的越多,建设心灵品质就越高,开发心灵宝藏就越多“明心与净心相辅相成,没有明心,净心就没有动力,没有净心,明心就无法深入”读到这时深深给我以警示,做任何事必须做到明心与净心为一体,也希望公司广大员工做到明心与净心相辅相成,公司各个部门各级员工真正是为自家孩子做饭菜一样充满爱心的工作,真心用母爱做服务,用良心做食堂,让我们公司提倡的“只用有品牌的真材料,只做有品位的放心吃”“引领团餐潮流,成就十万家人”绝不只是一句口号与空话。

言有尽而意无穷,衷心祝愿公司的明天更加美好,感谢阳明先生,感谢公司。

《致良知》读后感7

王明阳先生在文中所说的求正道,学会“收放心”,无论事实如何,总要有时间让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即学便须知有得力处。”现在社会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强,但还有许多人以追名逐利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做事时会不择手段,社会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抱负、有进取、有善心的人来引领,才能达到和谐、幸福。

在工作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不断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添砖加瓦,有了目标,还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致良知是为自己而学,为修养美德而学。

“故不贵于而过,而归于改过。”在工作中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隐藏自己的不足,通过问题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后改之,“责善”与人相处,要相互监督,提醒,指出他人错误时,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人的关心爱护。

学习致良知,就是来逐步净化自己,就是擦亮那边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洁净,照亮他人。

《致良知》读后感8

作者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作者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曾国藩曾评价说:作者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在作者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人应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远长新。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

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都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此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决定了他日后的高度。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

很多人虽然都心有所想,却很少有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作者告诉我们,只要时刻保持这种想要的念头,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积累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逐渐解决所有阻挠因素,使我想转变成我能,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结果。

《致良知》读后感9

作者是一个诗文英杰,文思敏捷独特,述怀同时往往包含着哲理,11岁时候便能够即兴作诗金山寺和蔽月山房,文字简朴,却气概非凡。少年喜爱象棋一事并未被董教授提及,别处记载先生少年曾痴迷于象棋,后被父亲训斥,才醒悟沉迷非正道,作诗一首,亦是别有韵意,不可多得。翻阅先生诗文,题材广博,深川幽谷,天心月圆,都留下他隽永的辞藻。

先生是一位军事天才,平定江西匪患,体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理手段。最著名的莫过于迅速平定宁王叛乱一事,从发起对南昌的进攻,到活捉宁王朱宸濠,只用了六七天的时间,何等的迅速,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宁王准备不足,势力不强,包括当时朝中佞臣也是这样看待,可事实并非如此,宁王准备谋反并非一朝一夕,而且有着充足的准备,通过对安庆的猛攻也能窥得一二。而作者在平叛之初,既没有公文任命,又没有一兵一卒,完全是凭借智慧与其周旋,后续征兵也是仓促而行,也没有得到周邻省份的支援,靠着临时征募的乌合之众,却将宁王生擒,不可谓不传奇。

先生在受人压迫排斥的忍耐中领悟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所谓“知行合一”。这的确是与当时主流思想相悖,程朱理学主要遵循道理,不能破旧立新,很多道理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也要人去遵循,违背人的意愿,禁锢人的身心。

从先生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志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没有志向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中没有生活目标的人,这样的人十分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往,不知所求,醉生梦死,当然也是很难实现生活的意义的。在“良知”中追求目标,付诸实践,才是正途。

《致良知》读后感10

学习圣贤之术,学习致良知,为更好的工作及生活。

《寄闻人邦英、邦正》里最喜欢此段:此昔人所以有不患妨功,惟患夺志之说也。夫谓之夺志,则已有志可夺;倘若未有可夺之志,却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图之。大致意思是说古人会说:「不怕妨碍了自己的功业,只怕被夺去了自己志向」。所谓「夺志」,是已经有志向才会被夺取,倘若还没可以或值得被夺取的志向,那么就应该早点去深思、反省为何会没有立志。

生活日复一日,平淡如水,梦想的影子是否已销声匿迹,看到身边的朋友同事一步一步向理想迈步时,内心也会泛起涟漪;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撑,无论做什么都是动力十足,因为有目标在前方,所以不敢懈怠,便会风雨兼程。

我们工作更是如此,各项业务指标是工作压力更是动力,目标一旦形成,就应毫不动摇,全力以赴达成。

《致良知》读后感

【第8篇】致良知读后感高二800字

致良知读后感高二800字1

这篇文章写于1517年,阳明先生在1510年从贵州龙场被任命为庐陵知县,他以心学教化加善政辅佐,在短短几年就使刁民众多的庐陵县的民风焕然一新。1516年,他被提拨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这里盛产土匪,山民经常暴乱,占山为王,攻城掠地,危及政权,成为一方大患。1517年,王阳明到江西赣州剿匪,南赣地区山麓千里,崇山峻岭,洞穴密布,是土匪的安乐窝,官兵来时,土匪轻易化整为零,官兵一走,他们又重新聚合,而且民匪一家,上山做土匪的在山下都有亲人,山下亲人经常给土匪通风报信,所以四省组织过多次围剿都收效甚微。

王阳明推出的十家牌法,就是要求每家要把所有家人的个人信息(性别、籍贯、职业等)都写到一块木牌上,挂在家门口。十家为一牌,由指定的人当牌长,牌长手上有一份关于这十家的详细资料,这份资料甚至填写了是否有残疾人,怎么残疾等资料。牌长每天在固定时间挨家挨户巡查,先用手上的册子对照各家门口的牌子,然后对住户人口进行比对。并不时搜查,一旦发现有没有的牌子上记录过的黑户,就立即报官。倘若这个黑户来历不明,或者就是土匪,那这家和与他编在一起的其他九家都要受处罚。十家牌法的做法,非常有效,南赣地区的土匪再也不能隐藏在百姓那里,他们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只能龟缩在山林中了,对遏制土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循此而润色修举之,则一邑之治真可以不劳而致。

从十家牌法制定上就可以看出阳明先生的军事才能和超人的智慧,这也和他的心学理论息息相关。他认为人人有良知,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藏匿一个亲人土匪而连累了其他九家几十号人,心里的良知就会非常愧疚,所以久不会收留土匪,甚至还会把土匪送到政府手中。

王阳明先生仅用两年时间就剿除了猖獗数十年的赣闽湘粤著名土匪詹师富、谢志山、蓝天凤、池仲容、陈日能、高快马、龚福全等人,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乱,挽救了江山社稷的危难。他的军事天才,就是把心学转为卓越事工的实践。心学使他内心非常强大,使他迸发出超人的智慧和能量,所以称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伟人是实至名归的。

王阳明心学对现代有很多启示,如何拓展员工心性,让员工心中良知迸发,发挥员工潜能,增强员工心力,制定更好的绩效,是每个管理者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对照十家牌法,也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学习《致良知》心得体会

致良知读后感高二800字2

致敬伟大的新时代。

中华大地哺育了中华圣贤,中华圣贤创建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滋养了中华儿女。与今在中华大地上,中华儿女创建了中华盛世的新时代,这是我们过去的四十年,以及未来的三十年,我们如此幸运生逢在这样风起永诵的时代,一个风雨无阻的时代,风雨兼程和风雨同舟的时代。

我们有幸与这个时代,1978年改革开放,感觉到坚冰开始融化,窗子开始打开,新鲜的空气开始吹进来。

1992年再次将改革开放的春风宣起。

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里程碑的时代。“在15年至20年前,人们认为美国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推手,而今天中国将是推动全球化最主要的力量。”

为什么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白立新老师阐述了三个观点:

第一,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舒展空间。

当我们的心中舒展的时候,我们的天地就开始舒展,我们的舞台随之广大,我们的事业自然有机会再上台阶。这个时代首先提供了舒展生命的空间,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件事上如此波澜壮阔。人类历史一定对这段予以浓墨重彩的记忆。

第二,这个伟大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充沛的问题和挑战。

没有问题和挑战,如何展现我们的才华、智慧,胸怀、能量、仁爱之心。正因为有充沛的问题和大量的挑战,才能激励自己不断的前行。

第三,这是一个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

追随圣贤,终于我们有了垂直攀登的成长机会。过去若干年,我们都在同一个平面上,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人都无法突破平静,在过去的10年或15年,我们是凭借自己的天赋,凭借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份生命的能力。来成就这份事业,为什么时代在发展,可我们还停留在一个平面,难以超越自己。就是我们没有垂直攀登的机会。每个人都想提升自己的道心。可是何其艰难,上天无门啊!而今天我们有机会牵手圣贤,追随圣贤,终于有了垂直攀登的机会。圣贤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层次系列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经验的扩增,使得我们的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要真的实现突破性的增长。真的迈向伟大,我们需要读懂这个时代,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同行。

面对过去40年未来30年,波澜壮阔的70年,用怎样的一个字来开阔!风起云涌,风雨兼程,风雨同舟的70年,心中涌现出出来一个字“心”,每个人都拥有的那颗心。这是人世间最大的秘密。它也包含了无尽的宝藏。我们用五句话来总结“心”的特征。

“心”为何物?

“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心”是我们一起力量的源泉。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厚德才能载物。

我们这颗心拥有无尽的宝藏。也拥有无穷的奥秘。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后,讲的第一句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阳明先生无上的仁爱,无量的智慧,无限的胸怀和无穷的能量。我们心中原本就有。之所以我们的生命没有如此的舒展,没有绽放,没有光芒万丈,是因为我们被两样东西遮住了。一种叫无明,一种叫做欲望。

所谓无名,就是我们事是而非的思想,我们从其他的地方听来的偏知偏见,邪知邪见,错知错见,把我们引到邪路上去啦。这就叫不明。欲望:就是我们各种贪欲,遮住了我们的双眼,也遮住了我们的心灵宝藏。这是关于人“心”的第一真理。第二真理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播种什么?在条件具备时,就会结什么果。世界千变万化,但是变化的规则不变,这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真理不变。

第三条解放思想的本质是舒展人心。中华文化可学而至。圣贤文化可学而至。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心上。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得的根本,厚德载物,厚德才能载伟大的事业。

为了拥有这四种德,为了提升这四种德的层面。需要提高自己的道心,而为提高我们道心,最根本我们要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

致良知读后感高二800字3

经过假期认真学习,我对《致良知》这本书很是喜爱,除了每天的学习与感悟,还要读书,因年龄大了,读文言文甚为费力,但我深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到有所感悟时,才知认真读书的乐趣。

阳明心学的源头活水在佛学,释迦摩尼的一出世就是人类的智慧的巅峰,从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常想:入世以阳明为上师,对我而言,阳明心学如一条山路,佛法如一座山,正是这条山路,引向我走向了佛法的这座山,但也正是站在这座山上,令我清晰的看到一条通往光明与开启正能量的大道。

基于正能量相互吸引的原则,机缘巧合,就在我对阳明心学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我校领导通过各种方式给一中全体教师组织了集体培训,在这里,我要特别感恩刘丽萍校的正确引领,我被阳明心学所折服。在学习心得的过程中,在同修的相互责善、相互砥砺,在导读与指正中,我真切的感受到心真正能静下来,学习能用上真功夫,能落实到生活与工作中。

总结起来必须对“致良知”有一颗至诚之心,事上磨、时时磨、心上学、心上觉。立下必为圣人之志,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精进努力,才可能修出敬天爱人,无我利他之心。

我会加强学习进度,只要有交流的机会,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互动分享,不明之处我再去请教高人。

其实,这条圣学之路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难于上青天,有时我也有想放弃再分享些文章的念头,不是不愿写,只是想等有一天自己学有所成再来谈,怕造口业。通过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

致良知读后感高二800字4

阳明心学也称'良知“学。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两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这120天与温州致良知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近4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颇多,需要感谢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的同修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120天的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

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之前120天的学习只是起点,致良知的修习没有终点,终生学习,终生践行。我想修好自我,发挥出达致良知的伟大力量,经营好家庭,进而经营好企业,为公司员工伙伴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幸福,为公司成为最具幸福感互联网企业而付出努力,立志帮助100名员工成为事业合伙人,传播1000名同修学习阳明心学。

致良知读后感高二800字5

作为一名一中人,只知道王阳明,但却没有真正了解王阳明的阳明心学,我深感惭愧,后来,在县委的要求下,大家都参与了《致良知》的学习,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并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

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幼儿园的集体学习。这段时间接受的教育,感慨颇多,需要感谢的人也很多,让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

经过几天持续地学习,这几天感受颇深。

首先感受最深的是----立志。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

其次,去傲,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再者,至诚,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最后,通过学习,我想修好自我,发挥出达致良知的伟大力量,经营好家庭。我的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我们会走得更远。

致良知读后感高二800字

致良知读后感高二800字

致良知读后感(8篇)

致良知的读后感800字1经过假期认真学习,我对《致良知》这本书很是喜爱,除了每天的学习与感悟,还要读书,因年龄大了,读文言文甚为费力,但我深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到有所感悟时,才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致良知范文

  • 致良知读后感(8篇)
  • 致良知读后感(8篇)83人关注

    致良知的读后感800字1经过假期认真学习,我对《致良知》这本书很是喜爱,除了每天的学习与感悟,还要读书,因年龄大了,读文言文甚为费力,但我深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到有所 ...[更多]

读后感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