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记念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2篇优秀的记念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念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记念刘和珍君读后感800字 第2篇记念刘和珍君读后感600字
【第1篇】记念刘和珍君读后感800字
【第1篇】
刘和珍,一个平凡的学生,面对凶残的段祺瑞政府,她情愿在府门前喋血,与暴政斗争到底。
在刘和珍身上,我所看到的不仅有对段祺瑞政府的深恶痛绝,还有对真理毅然决然的追求。或许,当我们看到她那总是微笑而又和蔼善良的笑脸时,我们不会想到在那看似文弱的笑靥下居然有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
其实在这片文章中,给我以深刻影响、鲜明记忆的,食六合真的微笑。“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半行简洁的文字,这一缕流畅的表述,使人难以释卷,难以忘怀——在和风煦煦的春光中,在那柳枝摇曳的温暖中,二十二岁的少女刘和珍穿过阳光,披着花香,向我们款款走来。春风牵动着她的衣裙,青春照亮了她那比阳光还要温柔的笑容……在同样的青春年华里,在同样的明媚春光中,难以想象,也不敢想象,那如同鲜花一般灿烂的生命会在鲜血迸流中遽然凋落,轰然毁灭;那温和清婉的笑,会在一瞬间化为永不存在的尘埃。
青春那撩人心魄的美丽,原不该如此脆弱。罪恶的黑手毁灭了璀璨的青春,黑暗的制度残忍地摧毁了血性的追求。
青春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它被所有人留恋和珍惜。青春应当远离烦恼和忧愁,青春应该摒弃所有的黑暗与喧嚣,青春应该除却欺骗、欺诈、欺凌。青春所拥有的当是知识、美丽、绚烂、欢乐和希望。青春是生命的盛放,前面的路极为漫长却又风景秀美,因此青春的心灵往往充满着真善美的希冀和幻想,辨别不清人间的风雨沧桑。
然而,世界毕竟是真实的,也是严酷的。青春不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永远地与社会的阴暗面绝缘。刘和珍那属于少女的温柔、纯洁、善良和美丽,就在统治者的枪声中,为罪恶所湮没、为虚伪所欺凌、为丑陋所掩埋。
真正的恶雨腥风肆无忌惮地袭来之时,青春又会以怎样的一种姿态来面对呢?答案无疑会有许多种。当假恶丑扑面而来时,美丽就仿佛是“彩云易散琉璃脆”。美丽的事物,由于本身的精致,由于格外容易受到冲击,它们根本就缺乏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正如温室中的花朵,即使不是处在春天温暖的环境下,也同样能够娇艳的开放。但也正因为被呵护备至,稍经风雨它们就会香消玉殒。真正美丽的花朵,应生长在自然的旷野,经过数九寒冬下的蛰伏,在春天的惊雷下,迎着料峭的春寒,绽放出用生命凝结而成的炫目光华,它们的生长,始终伴随着风霜雪雨,无论气候如何严酷,依然卓立,美得愈加鲜明。刘和珍她们就如同这种鲜花,微笑里永远飞扬着青春的骄傲与自豪。
只有经历风风雨雨,青春和青春的形象才会永不凋零。合上书卷,刘和珍的微笑悄悄地走入我的思想。
【第2篇】
1926年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是刘和珍烈士的忌日,也是中国历史上抹不去的惨痛记忆。
这一天,为了抗议日帝国主义纠结英美法等八国发出的“最后通牒”,李大钊、徐谦等人率领北京爱国学生,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集会请愿,要求拒绝八国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但是,段祺瑞这个卖国独裁头子,竟然下令执政府卫队开枪向无辜学生射击,当场就有四十七人遇害,二百余人受伤。这其中就有鲁迅的学生刘和珍和杨德群。紧接着,段政府公然宣布,这次流血冲突是由徐谦、李大钊等爱国人士挑起来的,宣称被枪杀的人全都是“暴徒”,下令通缉徐谦、李大钊等人,把作者列入“黑名单”。
四十七个热血青年,就这样去了。但是,他们的精神不会去的!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当四十七个可爱的热血青年就这样悲壮地走了,几天以后,这次流血的惨案居然就这样地被忘却了!仅此一句,便可以看出当时国民的麻木性有多深。
文中有一段深情回忆了作者初见刘和珍的场景。当时,女师大曾被反动校长杨荫榆统治。刘和珍是第一个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的人。作者猜想这样一个人一定是很桀骜不驯的。然而她却常常微笑着,给作者一种亲近的感觉。
在18日上午,作者才得知刘和珍遇害的噩耗。残暴的段祺瑞卫队,不但枪击刘和珍,还用棍棒疯狂地殴打这可怜的人的头部。刘和珍就是在临终前,也不忘保护已经倒在血泊中的张静淑和杨德群。“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是受人利用的。”可见段祺瑞军阀政府的极端残暴、无理与蛮横。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是何等绝妙的讽刺啊!这些凶恶的衣冠禽兽,打着人的旗号,替魔鬼行道,血的事实摆在大家面前⋯⋯
有人如狂犬,向光明狂吠;有人如光明——他们才是真正的人!
文章前面多次提到,作者认为早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作者正是这样一个人。他以这篇文章,向全人民发出了号召——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我们一定会胜利!
【第3篇】
掩卷沉思,《纪念刘和珍君》给我以深刻印象、鲜明记忆的,是刘和珍的微笑。“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半行简洁的文字,这一屡流畅的表述,使人难以释卷,令人难以忘怀。——
在那和风煦煦的春光里,在那柳枝摇曳温暖中,22岁的少女刘和珍穿过阳光,披着花香,向我们款款走来。春风牵动着她的衣裙,青春照亮了她那比阳光还要温柔的笑容。……在同样的青春年华里,在同样明媚的春光里,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那鲜花一样灿烂的生命会在鲜血迸裂中遽然凋谢,轰然毁灭;那温和清婉的微笑,会在一瞬间化为永不存在的尘埃。青春那撩人心魄的美丽,原不该如此的脆弱啊!
罪恶的黑手无情地毁灭了璀璨的青春,阴险的制度残酷地摧毁了血性追求。
青春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她被所有的人留恋和珍惜。青春应该远离烦恼和忧愁,青春应该摒弃所有的黑暗与喧嚣,青春应该除却欺骗、欺诈、欺凌。青春所拥有的知识美丽、绚烂、欢乐和希望。青春是生命的开端,前面的路极为漫长而又风景秀丽,所以青春的心灵往往充满着真善美的希冀和幻想,辨别不清人间的风雨沧桑。
世界毕竟是真实的,也是严酷的。青春不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空间都永远和社会的阴暗面绝缘。刘和珍的,以及她的温柔的女同学们的纯洁善良和美丽,却被罪恶淹没了,却被虚伪欺凌了,却被丑陋掩盖了。
当真正的恶雨腥风肆无忌惮地袭来,青春会以一副怎样的姿态来面临?我相信,答案会有许多种。当假恶丑扑面而来时,对美丽而言,就意味着“彩云易散琉璃脆”。美丽的东西,由于本身的精致,由于格外受到冲击,使它根本就缺乏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这,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即使不是春天的环境也同样能够娇艳的开放,但也正因为这样,它们便会在稍经风雨的情况下,骨碎香散。
真正美丽的花朵,应该生长于自然的旷野里。经过了长期冬雪下的坚强蛰伏,在春天的惊雷下,才会迎着料峭的春寒,绽放出用生命凝结成的眩目光华。这种美丽是纯自然的,它的生长始终
伴随着风霜雨雪,因此气候无论多么严酷,它依然卓立,美得更加鲜明。刘和珍她们,就像这种鲜花,她们的微笑里永远飞扬着青春的骄傲与自豪。
只有历经风风雨雨,青春和青春的形象才会永不凋零。合上书卷,刘和珍的微笑悄悄地走入我的思想。
【第2篇】记念刘和珍君读后感600字
【第1篇】
1926年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是刘和珍烈士的忌日,也是中国历史上抹不去的惨痛记忆。
这一天,为了抗议日帝国主义纠结英美法等八国发出的“最后通牒”,李大钊、徐谦等人率领北京爱国学生,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集会请愿,要求拒绝八国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但是,段祺瑞这个卖国独裁头子,竟然下令执政府卫队开枪向无辜学生射击,当场就有四十七人遇害,二百余人受伤。这其中就有鲁迅的学生刘和珍和杨德群。紧接着,段政府公然宣布,这次流血冲突是由徐谦、李大钊等爱国人士挑起来的,宣称被枪杀的人全都是“暴徒”,下令通缉徐谦、李大钊等人,把作者列入“黑名单”。
四十七个热血青年,就这样去了。但是,他们的精神不会去的!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当四十七个可爱的热血青年就这样悲壮地走了,几天以后,这次流血的惨案居然就这样地被忘却了!仅此一句,便可以看出当时国民的麻木性有多深。
文中有一段深情回忆了作者初见刘和珍的场景。当时,女师大曾被反动校长杨荫榆统治。刘和珍是第一个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的人。作者猜想这样一个人一定是很桀骜不驯的。然而她却常常微笑着,给作者一种亲近的感觉。
在18日上午,作者才得知刘和珍遇害的噩耗。残暴的段祺瑞卫队,不但枪击刘和珍,还用棍棒疯狂地殴打这可怜的人的头部。刘和珍就是在临终前,也不忘保护已经倒在血泊中的张静淑和杨德群。“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是受人利用的。”可见段祺瑞军阀政府的极端残暴、无理与蛮横。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是何等绝妙的讽刺啊!这些凶恶的衣冠禽兽,打着人的旗号,替魔鬼行道,血的事实摆在大家面前……
有人如狂犬,向光明狂吠;有人如光明——他们才是真正的人!
文章前面多次提到,作者认为早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作者正是这样一个人。他以这篇文章,向全人民发出了号召——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我们一定会胜利!
【第2篇】
刘和珍,一个平凡的学生,面对凶残的段祺瑞政府,她情愿在府门前喋血,与暴政斗争到底。
在刘和珍身上,我所看到的不仅有对段祺瑞政府的深恶痛绝,还有对真理毅然决然的追求。或许,当我们看到她那总是微笑而又和蔼善良的笑脸时,我们不会想到在那看似文弱的笑靥下居然有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
其实在这片文章中,给我以深刻影响、鲜明记忆的,食六合真的微笑。“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半行简洁的文字,这一缕流畅的表述,使人难以释卷,难以忘怀——在和风煦煦的春光中,在那柳枝摇曳的温暖中,二十二岁的少女刘和珍穿过阳光,披着花香,向我们款款走来。春风牵动着她的衣裙,青春照亮了她那比阳光还要温柔的笑容……在同样的青春年华里,在同样的明媚春光中,难以想象,也不敢想象,那如同鲜花一般灿烂的生命会在鲜血迸流中遽然凋落,轰然毁灭;那温和清婉的笑,会在一瞬间化为永不存在的尘埃。
青春那撩人心魄的美丽,原不该如此脆弱。罪恶的黑手毁灭了璀璨的青春,黑暗的制度残忍地摧毁了血性的追求。
青春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它被所有人留恋和珍惜。青春应当远离烦恼和忧愁,青春应该摒弃所有的黑暗与喧嚣,青春应该除却欺骗、欺诈、欺凌。青春所拥有的当是知识、美丽、绚烂、欢乐和希望。青春是生命的盛放,前面的路极为漫长却又风景秀美,因此青春的心灵往往充满着真善美的希冀和幻想,辨别不清人间的风雨沧桑。
然而,世界毕竟是真实的,也是严酷的。青春不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永远地与社会的阴暗面绝缘。刘和珍那属于少女的温柔、纯洁、善良和美丽,就在统治者的枪声中,为罪恶所湮没、为虚伪所欺凌、为丑陋所掩埋。
真正的恶雨腥风肆无忌惮地袭来之时,青春又会以怎样的一种姿态来面对呢?答案无疑会有许多种。当假恶丑扑面而来时,美丽就仿佛是“彩云易散琉璃脆”。美丽的事物,由于本身的精致,由于格外容易受到冲击,它们根本就缺乏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正如温室中的花朵,即使不是处在春天温暖的环境下,也同样能够娇艳的开放。但也正因为被呵护备至,稍经风雨它们就会香消玉殒。真正美丽的花朵,应生长在自然的旷野,经过数九寒冬下的蛰伏,在春天的惊雷下,迎着料峭的春寒,绽放出用生命凝结而成的炫目光华,它们的生长,始终伴随着风霜雪雨,无论气候如何严酷,依然卓立,美得愈加鲜明。刘和珍她们就如同这种鲜花,微笑里永远飞扬着青春的骄傲与自豪。
只有经历风风雨雨,青春和青春的形象才会永不凋零。合上书卷,刘和珍的微笑悄悄地走入我的思想。
【第3篇】
反动势力 残忍刽子手
3月18日的惨案,刽子手的“杰作”。其残酷程度,只好名之曰兽行。但既已是兽行,似乎也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与其费口舌了,我们不忍再描述了,甚至用人类的义愤与其生气,也是多余的。但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是不两立的,我们终究深信,最后的胜利必属于人!
下劣无耻的暴徒,血债定当血还。
铁胆勇毅 巾帼英雄
刘和珍,我十分佩服她,因为她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我敬佩她,因为她嫉恶如仇,“却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我欣赏她的善良,“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泣下”。刘和珍,虽是一名师范学生,可是她浑身散发着一种爱国的光辉。她用自己的身躯,诠释着一种伟大的精神。
枪弹刀棍无所惧,誓为中华奉我魂。
以笔代刀 直插敌人心脏
鲁迅,一位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的伟大文人。面对爱国青年的不幸罹难,作者出离愤怒,但仍有话要说;面对反动政府“光明正大”的屠杀,作者发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呼声;面对反动文人对爱国女子的污蔑,作者痛斥了他们的恶行;面对庸人的默无声息,他发出了呼吁——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伟大的中华民族,该觉醒了!他抨击反动政府吃人的内幕,唤醒庸人的灵魂,给爱国学生以热情洋溢的赞颂并指出其问题所在。这种伟大的民族使命感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不能淡漠前辈的心血,中华民族仍需我们来创造。
一代文人革命者,冷对黑暗心如焚。
【第4篇】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学习上进的品质;她,热爱祖国,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她,不顾伤痛,发表演讲,带领学生进行示威游行,但执政府开枪扫射,她身中数弹同学们过来救她,她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地关心着同学们,她牺牲时年仅22岁。她就是刘和珍。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歌颂“殉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气概;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气概的猛士,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青春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它是人生命的开端,青春是人类的旺盛期,是被所有人珍惜与留恋的;它是美好的;是绚烂的;是欢乐的;是值得回味的;是憧憬未来的一段日子。它是极其漫长而又风景秀丽的,它所拥有的知识魅力美丽,是任何一段日子所不及的。
但,世界是真实的,并非虚构与幻想,在中国近代史上,在中华民国时,刘和珍她们美好、绚烂、快乐的青春就被当时的封建主义和反动派一点一点的消亡了。
她们曾经欢乐,但却被烦恼和忧愁占据;她们曾经纯真,但被罪恶所淹没了;她们曾经善良,但被虚伪欺凌;她们曾经美丽,但被丑陋覆盖。
历史的书页已经泛黄,但记忆永远不会忘却。回眸过去,“美丽”的东西之所以外表美丽,是因为它像温室的花朵,没有经历风吹雨打,没有经过磨练,所以这些外表“美丽”的东西只要离开保护便会即刻消亡。展望未来,光明向我们挥手,而这时,“美丽”的东西有了内外结合的美丽,因为它受到了春天的滋润,夏天的骄阳,秋天的试炼,冬天的风吹雨打,不仅外表变得更加美丽,内心也更加坚定有信念。这种美丽是天然的,是鲜明的,因为只有习惯了风雨,青春,美丽才会永不凋零。
掩卷沉思,刘和珍的外表与内心早已美丽。她的青春早已泛滥,但因政府的昏庸,一代知识分子却早已离去。但即使她离去了,她的精神仍在我们的心中。
【第5篇】
《记念刘和珍君》,首先从惨案发生两周的社会各方面活动开始。学校举行追悼会,老师和刘和珍的同学,不顾段祺瑞执政府的淫威,表达对遇害者的悼念之情;而反动文人阴险的论调;社会庸人设计的“在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的现实,让人只能“苟且偷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先生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细腻的描写,正是让我们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
鲁迅先生为刘和珍君等人死难而“独在礼堂外徘徊”的悲痛,为这“非人间”的现实而悲凉,为文人学者的论调而悲哀,为反动政府的残暴而悲愤。这样文字彷佛让我在倾听先生的心灵在跳动,也让我们的心为之震撼。
倘若如此,我们还不能看到一位思想家那犀利的眼光,深沉的思索。再看下面的文字:许多精辟的语言,感人至深。我们只有细心品味,方能体察作者悲愤之心。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然而造化常常为庸人所设计……”
先生不仅是非分明,更主要的是穿透千古。带着这样的情感和理性的思考,即对死难者的悼念和反动政府的愤恨,对反动文人的揭露,对社会一针见血的评判。站在这样的高度和深度,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刘和珍君的纪念,而是一篇值得我们认真品味的文字。
也正因为如此,文章给予刘和珍君以极高的评价,“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杨荫榆女士,为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多好的学生!
作者是带着浓厚的情感写下含泪的文字。同样的情感,在下面的文字可以看到。第四节中的“居然、颇为怀疑、更何至于”等,揭露了段政府的罪恶。
接下来的“虐杀,棍棒的伤痕”,更是把反动政府令人发指的罪行予以揭露。
几个“然而、但”何止是转折,简直是文意的深入。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是对敌人的警告,是对民众的召唤,是正义者的呐喊!
先生不愧是一针见血,在运用描写的方式,证明了段政府的罪行是“铁证如山”,又采取了排比、反语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然而,我们不要忘记鲁迅是一位深沉的思想家。他的眼光是历史的。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
理智的他,反对作“无谓的牺牲”,但鲁迅毕竟是一个战士,坚忍的战士。
然而他又是一个感情很深沉的人,引用陶渊明的诗,说道“倘能如此,这也够了”,我们彷佛看到先生眼中的泪!
先生是坚信未来的,他给予刘和珍等以极高的评价,并由其推断出中华民族过去和未来。他告诉我们:“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带着情感来领略文字,我们读到先生的心,一颗博大的心;我们彷佛看到先生穿透历史的眼光,引导我们理解我们多灾多难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读其文,也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人间正义、良知、责任感,对恶势力不屈服,对世人的警醒,慨而言之,读到了先生的刚正不阿的正气。
带着深沉的情感,带着穿透历史的眼光,也许正是先生被誉为“民族魂”的原因。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