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路上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在路上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在路上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在路上读后感500字 第2篇《成长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 第3篇《最好的时光在路上》读后感 第4篇《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第5篇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读后感优秀范文3篇 第6篇走在路上读后感 第7篇《最好的时光在路上》读后感800字 第8篇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优秀读后感
【第1篇】在路上读后感500字
在路上读后感500字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路上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路上读后感500字1
早在很久之前就想看看这本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这次终于有幸借到了书。或许没有长途旅行的经历,对于书的精髓也只是一知半解的。
杰克的文字很简朴,很直白的描述着旅行的经历,但是那种接连不断的故事情节却让人欲罢不能的'想要读下去。刚没开始读几页,便被这一段话深深的吸引了:“那时候,他们在街上跳跳蹦蹦,我则脚步蹒跚地跟在后面,我一辈子都喜欢跟着让我感觉有兴趣的人,因为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疯疯癫癫的,他们热爱生活,爱聊天,不露锋芒,希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疲倦,从不讲些平凡的东西,而是像奇妙的黄色罗马烟火筒那样不停地喷发火球、火花,在星空像蜘蛛那样拖下八条腿,中心点蓝光砰的一声爆裂,人们发出“啊”的惊叹声。”
或许正是由于“他们”不受拘束的、热爱冒险的性格让与萨尔产生了共鸣,才有了后面那段精彩的旅行吧。
对于书中所写,“真正的人都是疯疯癫癫的”对这句话很是赞同,真正的人就应该没有敷衍、没有伪装,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或许会让人觉得突兀,或许让人觉得疯狂,但是一颗真实的心都是疯狂的,它们会为了目标不断追求,为了情感袒露心胸,不疲倦,用真心与生活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因疯狂真实而显得疯癫。
在路上读后感500字2
再见杰克!
躁动、疯癫、荒诞的氛围贯穿了小说的自始至终,画面感极强的美国风光和迷惘浪荡的混沌生活形成了锋利对比。
三次东西横穿美国和一次南下直入墨西哥,纽约、丹佛、旧金山像一个个美好的愿望,也是一次次梦想的破灭。现实的残酷不断趋势着这群年轻人向着心中的应许之地追逐和漂泊。
字里行间的bebopjazz与mambo音乐,hudson、cadillac、ford汽车,酒精、姑娘,构成了那个时代一个个鲜明的标致。
贫困、流浪、搭车和豪无意义的厮混描写了一整个群体的青春。作为半个世纪后成长在东方国家的人,虽能感受,但仍然无法真正理解这样的精神状态。只是也在幻想,在已经逝去的青春中,如若也曾勇敢的抛开一切教条去追寻内心深处的自己,会否将有不一样的收获。
阅读《在路上》的期间,手边一直对着美国地图,随着每一次旅途进行对照,不得不说这也是了解美国地理的一个意外捷径。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也可以有机会踏上美帝的国土,对那无数耳熟能详的风景人文来次深入体验。
这本书即是特定年代特定人群生活状态的重要诠释,其永远“在路上”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人不断向前。这其实也正是我们的生活,幸福或痛苦,欢笑与泪水,说声再见,还需上路。
【第2篇】《成长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1
还记得初读这本书时被书名所吸引,那时的自己刚刚步入社会,如今自己已在幼儿教师岗位上工作了三年,这次利用暑假我重新拾起这本书,心中感慨万千,受益匪浅。作为在幼教岗位上工作三年的年轻教师,我同样还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迷茫和苦恼,《成长在路上》内容涵盖的很全面,共有七个章节,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案例。这本书恰巧解决了我的这些困惑,让我从惶恐到淡定,从束手无策到渐渐成熟。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章知己知彼。这一章节教我们如何跟不同性格的家长做好沟通,提供了一些沟通技巧,同时针对各种不同性格、体质的幼儿提供了有不同的方法。这无疑对我来说是非常实用的。比如做事慢的孩子,我想每个班上都有几个可爱的小乌龟,总是慢吞吞的,吃饭吃最后,起床起最后,怎么催都没用,有时自己就会忍不住批评她们。现在我才知道,是我太不了解孩子了,并不是孩子们故意慢吞吞的。像有的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我应该多多理解和体谅。有的孩子是习惯让大人帮,我应该帮助她提高动手能力。有的孩子是边做边玩,我应该随时注意,随时提醒。有的孩子是怕做不好老师批评,我应该适时地给以帮助和鼓励。例如我们班的辰辰小朋友,她是我们班最慢的小朋友,吃饭最慢,起床最慢,什么事都是慢吞吞的,起初的我总是严厉的批评她,不停的催促她,但是毫无进展,她还是那样的慢,后来我通过细心观察和家长沟通才知道,孩子在家基本上什么都不干,全部是家长包办,吃饭家长喂,穿衣服是家长帮忙,遇到孩子完不成的事家长就会立即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就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愈来愈差,孩子也养成了磨磨蹭蹭等着别人主动帮忙的习惯。这样的一番了解后,我知道了对症下药,我不厌其烦的教她各种技能,帮助她提高动手能力,每一次她自己动手完成一件事时我都会加倍的鼓励和表扬她,让她充满信心,同时也和家长进行沟通,要学会放手,给孩子自己发展的空间,慢慢的辰辰会自己做很多事,速度也越来越快。通过书中的剖析和自己实践,我明白了孩子发展空间是无限的,要理解孩子的内心,懂孩子,这样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庆幸有这样一本书会给我这个菜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给予一定的解惑和帮助。这是一本令我在今后发展中可以一直受用的工具书,令我能够在感到手足无措时给予帮助的良师益友,书中那些鲜活个案、精彩的专家点评、灵活的指导方法、有趣的儿歌、教案等都是我今后可以借鉴的内容,是令我快速成长的灵丹妙药。这些内容都给了我不少想法和反思,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将这些想法化为实际行动,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本书像是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让我成长在路上。而正是结识了这本书,才让我对自己接下来一年的工作充满信心与期待。'累而乐之,苦而爱之'是很多教师工作的真实写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不断提升自我,享受职业带给我的幸福感。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2
当我刚刚进入这个岗位时,我很激动,很兴奋,很新鲜,同时我又很紧张,很陌生,很不安。时间飞逝,转眼我已经在这个岗位上成长了两年多了,可是,在工作中,我还是会碰到很多令我束手无策的事。看了《成长在路上》这本书后,让我感觉如获至宝,给我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策略,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通过一个捷径了解到了更多的有价值的经验,让我尽早摆脱困境,体验成长,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书中共有七章,结合新教师的实践需要,从角色转换如何做,面对幼儿、家长、同事的`问题怎样应对,常规培养的灵巧方法,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技巧,如何写计划、总结、观察记录和反思,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和新教师经验几个方面给了老师许多参照,内容全面实用。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教会我在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如面对边玩边做的孩子,就要我很有耐心的用言语随时提醒他,切不能大声斥责他,面对孩子的谎言,如果孩子愿意改正,就要表示原谅,重要的是去了解孩子说谎的心理,不能随便给孩子乱扣“爱说谎”的帽子,孩子也是很爱面子的,所以必要时也要给孩子一个台阶,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毕竟孩子的世界是充满了想象,也许他只是将假想和现实混淆了。除了面对教育对象,还有服务对象——家长,合作对象——同事,那些比我年长的家长,那些原本陌生的同事,都要我学着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第三章中主要给我启发是怎样将一个班级常规做好,书中讲了很多培养常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我发现,确实有很多没做到,例如在常规训练中,我们不能控制孩子,将我们自己作为一个“领导者”,常常板着面孔“发圣旨”,我们要给孩子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孩子亲自参与制定常规,从而调动他们遵守规则的自觉性,我尝试过,效果真的很好。书中还教我如何将常规无形的渗入到一日活动中去,让孩子不知不觉的,快快乐乐的将常规运行起来。我们常常会抱怨孩子们太不守纪律了,常规太差了,其实常规的好坏与老师运用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适得其反,一定要学着灵活的运用方法,使孩子有积极主动开心的情绪,这样才能更好的建立良好的常规。
总之,这本书就像我的一盏指路明灯,给我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方向,但是不管书上说的多好,我一定要亲自去,去实践,这才能将这本书的作用发挥出来,不但如此,我还要不断的去探索,寻找更好的方法,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帮助,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做的更好。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3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时,小胡老师还是像往常一样送我们每位老师一本书,这次是让我们自己选购书。一开始,我还真有点头痛,不知道自己买什么书,后来在沃老师的推荐下,买了一本幼儿园新教师必读《成长在路上》一书。
刚没看多久,我发现这本书真的很适合我们职初的新教师,对于我们刚走入职场的新教师,每天都会面临许多许多的问题和困惑:有迷茫,有焦虑,有困惑,有期待……
而这本书,恰好汇集了众多职初期老师问题与困惑,优秀教师的解答和对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等,通过实用、实操、实效的方法,帮助我们顺利度过关键期。本书共七章,结合新教师的实践需要,从角色转换如何做,面对幼儿、家长、同时的问题怎样应对,常规培养的灵巧方法,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技巧,如何写计划、总结、观察记录和反思,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和新教师经验几个方面给了老师许多参照。内容全面而实用,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策略,给了我直接的指点,让我更加容易地掌握应对某些问题的技巧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让我在第一时间对班内遇到的困惑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由于自己没有经验,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把握不是很好,面对怎么带班?怎么和孩子交往?如何观察幼儿需求?面对有些孩子做事慢;有些孩子具有攻击性;有些孩子爱告状;有些孩子胆小无自信等等,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幼儿和自己身上,但我该如何去把握处理呢?书中都一一给出了相应的答案和建议。
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章。因为这是我在工作中出现的实例,就是教我们怎样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常规。特别是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要尽快建立一定的常规是非常困难的一项工作。但里面却有很多培养良好常规的妙招。具体细致到很多可以现学现用的儿歌、游戏。从来园、点名、洗手、擦手、进餐、擦嘴、漱口、喝水……一直到离园都有为我们支招。
除此之外,它还具体地说明了在培养常规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要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发挥幼儿主体性;教师间要协同一致,形成合力;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更要身教;尊重年龄特点,方法要适宜。每项内容中都有具体的做法,使读者一目了然。它使我们在工作中更有方向,更加自信。有了这样的指引,我们会像吃了定心丸,将惶恐变为淡定。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更加明确了一名年轻教师在工作之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需要掌握的一些技巧方法。一个优秀教师的诞生不取决于职初期知识的多寡与能力的强弱,而在于他能否从每天的教育实践中、从每个孩子身上、从同伴和师长那里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自身的职业发展动力,这种好学上进的进取精神是造就优秀教师的根本。书中的这些宝贵经验将引领我们迅速成长,是值得我们仔细翻阅的好书。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4
作为一个刚刚从校园走出迈向工作的新教师,因为担心自己第一年的职业生涯是否能够顺利走好,我有迷茫、有焦虑、有困惑也有期待,因此我很想找一本关于新教师的书来帮我排忧解难。《成长在路上》这本书是我在网上看到的,第一眼就被封面上的那行“幼儿园新教师必读”的小字所吸引,觉得这本书正适合我这种初出茅庐的教师。
利用暑假我读完了这本书,书中内容涵盖的很全面。本书共有七个章节,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案例,而相对吸引我的是那些实践验证过的优秀案例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比如第一章从初入职场的新手教师在做好角色转换中遇到的问题说起,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幼儿园。例如对待幼儿园制度,家长、同事等,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工作等。第二章从新手教师遇到各种孩子、家长、同事时如何处理的具体案例所展开。第三章是教我们如何培养班级里孩子的常规。第四章是教我们如何备课、看课、说课、评课,并给出了案例。这些案例写的都特别详细,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是十分有用的,在我现在的这个阶段,就应该去模仿着上这些内容比较详细,而且比较成熟的活动课。第五章是教我们如何写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如何写总结,如何写观察记录,个案分析等,并且都有样板给出来供我们参考。第六章是教我们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等。第七章则是汇集了优秀老师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经验。虽然这本书章节不多,但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与新教师息息相关。
庆幸有这样一本书会给我这个菜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给予一定的解惑和帮助。这是一本令我在今后发展中可以一直受用的工具书,令我能够在感到手足无措时给予帮助的良师益友,书中那些鲜活个案、精彩的专家点评、灵活的指导方法、有趣的儿歌、教案等都是我今后可以借鉴的内容,是令我快速成长的灵丹妙药。这些内容都给了我不少想法和反思,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将这些想法化为实际行动,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本书像是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让我成长在路上。而正是结识了这本书,才让我对自己接下来一年的工作充满信心与期待。“累而乐之,苦而爱之”是很多教师工作的真实写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不断提升自我,享受职业带给我的幸福感。
【第3篇】《最好的时光在路上》读后感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好的时光在路上》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读后感
记不清是如何知晓这本书的,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让已经很久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的我能对它如此青睐,也许,封皮上短短的几行字就足以吸引眼球。“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旅行,能让你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平实的语言,直白的描述、深刻的领悟充斥着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就连插图都透着一股清新、光鲜的味道,任何一张图片拿出来都是一幅精美的明信片。这是由旅行作家、自由摄影师郭子鹰先生通过长达10多年的自由旅行,在历游世界各地、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后,行中思、思中悟,悟中记而沉淀出的发自个人灵魂的心灵佳句,这本书就是《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在总共205页的全书中,他不止一次地用亲身经历和切实感受呼唤人们:“上路吧,寻找那个更可爱、更勇敢、更真实的自己。”“上路吧,走出自己最美好的人生。”甄嬛体。将人生当做一次真实的旅行,多么透彻的领悟和恰如其分的比喻。人生的顺境就如旅行中的通衢大道和美景花香,而人生的挫折就如旅行途中的沟沟坎坎和阴雨雾霾。行者迎风冒雪,跨过沟坎,迎接他的必是无限的风光;人类战胜各种挫折和失败,迎来的将是辉煌的人生。读罢全书,不难看出,在他的旅行中,更多的是“苦行”,但却被他变成了人生的“福行”,因为他懂得,只有尝过苦,才会看到行的欢乐。在历经千辛万苦见到梦想中的美景之时,真正的行者定会明白,这美景并不是白白送到你眼前的,而是靠苦行一步步走出来的,为了迎接梦想的实现,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最好的时光,一定是在人生的路上,这条路就是战胜各种艰难困苦,迎接曙光之路。空间相册名字全书按照描写和叙说对象的不同,分为四部分,而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升华到对生活和灵魂深处的感悟,作者的用心之处和崇高的精神世界一览无余:“境地”,通过对各地风景、环境和风情的描述,告诉人们,只有你看见的世界,才是对你有意义的存在,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浮生”,通过对形形色色人物的描写,告诉我们,旅途中遇到的人,在与你擦肩而过、相向对视、航迹交错的瞬间,也同时改变、点化和充盈着你的人生。“絮语”,通过对一些小事件的描述,通过详实的记录让其留存下来,告诉人们,我们都需要一个瞬间,而这个瞬间足以让自己的平淡时光显得更值得被回忆一些。回忆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跋”,则是全书思想意境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作者将旅行和修行联系起来,将人类的共性勾勒出来。而孤独的旅行既是旅行又是修行,这样的旅行能让人有更多的机会单独面对自己,向内心的更深处出发。总有一天,你会在孤独的旅行中,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变成一个最想成为你的你,一个理想的你,一个纯粹的你。
与作者一样,我也喜欢近己所能的旅行,同时也喜欢图文并貌似的记录,但却从不曾上升到作者的思想高度来对待旅行。记得我曾经写过“路上的风景也唯美”,也仅仅是记录了眼中的风景和自己面对美景的心情,而却从来没有上升到人生的高度,读了郭子鹰先生的美文,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我的每一次旅行何尝不是人生的一次跋涉呢?或长或短,或深或浅,长短只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只要是旅行就会沉淀着人生,就会折射出对人生的态度。
当今社会,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已经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和座右铭,而很少有人愿意去通过“苦行”而过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正因为如此,急功近利或不劳而获的思想吸引一些人偏离了人生的方向,走上了歪门邪道。这些人正是因为没有认清“苦”与“乐”的关系,没有明白“乐”从“苦”中来的深刻含义而遁入歧途。如果经历过一次艰苦的旅行,就一定能从苦行中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去正确面对“苦”与“乐”。
被这本书所吸引,缘于书名的高度概括性:“最美的时光在路上”,是一句一语双关的语言,它不仅仅限于旅行路上时间的流逝和风景的唯美,更寓意了乐观豁达的劳动者人生的过程和态度。在路上,去体验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在路上,在陌生人面前扮演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自己;在路上,见识大自然的壮阔和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力量;在路上,活出更多的人生精彩。在路上,实现一种完全轻松愉悦的美好心情。如此看来,什么样的风景都不会好过在路上的感觉,什么样的时光都不会比在路上更加美妙。
被这本书所吸引,也缘于该书作者充满人性关怀的文字,图文并茂的解说,有趣而生动的讲述风格。读书过程中,仿佛自己随作者身临其境,深深地被作者的描述所吸引。读罢全书,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不断浮现眼前,而这一个个人物又组成了一道连接异域他乡风俗民情的独特风景。诚如作者书中所说,最美的风景不在各地的景色,而在组成这种风景的一个个人物所发生的故事。
被这本书所吸引,缘于作者全书贯穿的“人生如旅行”的深层理念。这种提法既通俗易懂,又不脱离实际,从某一方面说,该书是每个读懂它的人对待人生态度的良师益友。在所有的描述和叙述或者照片中,有象征着人生漫漫的凝重画面,有和平世界的不安宁记忆,有旖旎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饱受饥饿和苦难的难民生活记录,所有这些,都不能不让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扪心自问和思考,完美的人生似乎从来就不曾有过而又无时不在存在,这么说并不自相矛盾,全在内心的理解,正如自己努力了,便是自己完美的人生。
被这本书所吸引,缘于作者的描写不仅局限于地域上的行走,更来自于内心的行走,因而给了我太多的启迪和共鸣,作者表面上描写了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事情和景物,而从内心深处却表达了我尚未达到的见识和境界。所以说,一个人对旅行的态度,折射了他对生活的理解。一个懂得旅行的人,肯定比困守被窝,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的人拥有更多的智慧和见解,更容易与人沟通和彼此理解、赞同和欣赏。
人生如旅行,旅行既是一次特殊的人生,也是一场未知结尾的电影,更是一首绚烂多彩、美妙无比的乐章。从旅行中思考人生,从人生中体会旅行,就一定能够领略人生的风光,找到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充实的自己,一个充满希望的自己。
【第4篇】《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1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时,小胡老师还是像往常一样送我们每位老师一本书,这次是让我们自己选购书。一开始,我还真有点头痛,不知道自己买什么书,后来在沃老师的推荐下,买了一本幼儿园新教师必读《成长在路上》一书。
刚没看多久,我发现这本书真的很适合我们职初的新教师,对于我们刚走入职场的新教师,每天都会面临许多许多的问题和困惑:有迷茫,有焦虑,有困惑,有期待……
而这本书,恰好汇集了众多职初期老师问题与困惑,优秀教师的解答和对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等,通过实用、实操、实效的方法,帮助我们顺利度过关键期。本书共七章,结合新教师的实践需要,从角色转换如何做,面对幼儿、家长、同时的问题怎样应对,常规培养的灵巧方法,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技巧,如何写计划、总结、观察记录和反思,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和新教师经验几个方面给了老师许多参照。内容全面而实用,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策略,给了我直接的指点,让我更加容易地掌握应对某些问题的技巧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让我在第一时间对班内遇到的困惑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由于自己没有经验,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把握不是很好,面对怎么带班?怎么和孩子交往?如何观察幼儿需求?面对有些孩子做事慢;有些孩子具有攻击性;有些孩子爱告状;有些孩子胆小无自信等等,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幼儿和自己身上,但我该如何去把握处理呢?书中都一一给出了相应的答案和建议。
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章。因为这是我在工作中出现的实例,就是教我们怎样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常规。特别是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要尽快建立一定的常规是非常困难的一项工作。但里面却有很多培养良好常规的妙招。具体细致到很多可以现学现用的儿歌、游戏。从来园、点名、洗手、擦手、进餐、擦嘴、漱口、喝水……一直到离园都有为我们支招。
除此之外,它还具体地说明了在培养常规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要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发挥幼儿主体性;教师间要协同一致,形成合力;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更要身教;尊重年龄特点,方法要适宜。每项内容中都有具体的做法,使读者一目了然。它使我们在工作中更有方向,更加自信。有了这样的指引,我们会像吃了定心丸,将惶恐变为淡定。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更加明确了一名年轻教师在工作之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需要掌握的一些技巧方法。一个优秀教师的诞生不取决于职初期知识的多寡与能力的强弱,而在于他能否从每天的教育实践中、从每个孩子身上、从同伴和师长那里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自身的职业发展动力,这种好学上进的进取精神是造就优秀教师的根本。书中的这些宝贵经验将引领我们迅速成长,是值得我们仔细翻阅的好书。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2
作为一个刚刚从校园走出迈向工作的新教师,因为担心自己第一年的职业生涯是否能够顺利走好,我有迷茫、有焦虑、有困惑也有期待,因此我很想找一本关于新教师的书来帮我排忧解难。《成长在路上》这本书是我在当当网上看到的,第一眼就被封面上的那行“幼儿园新教师必读”的小字所吸引,觉得这本书正适合我这种初出茅庐的教师。
利用暑假我读完了这本书,书中内容涵盖的很全面。本书共有七个章节,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案例,而相对吸引我的是那些实践验证过的优秀案例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比如第一章从初入职场的新手教师在做好角色转换中遇到的问题说起,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幼儿园。例如对待幼儿园制度,家长、同事等,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工作等。第二章从新手教师遇到各种孩子、家长、同事时如何处理的具体案例所展开。第三章是教我们如何培养班级里孩子的常规。第四章是教我们如何备课、看课、说课、评课,并给出了案例。这些案例写的都特别详细,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是十分有用的,在我现在的这个阶段,就应该去模仿着上这些内容比较详细,而且比较成熟的活动课。第五章是教我们如何写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如何写总结,如何写观察记录,个案分析等,并且都有样板给出来供我们参考。第六章是教我们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等。第七章则是汇集了优秀老师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经验。虽然这本书章节不多,但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与新教师息息相关。
庆幸有这样一本书会给我这个菜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给予一定的解惑和帮助。这是一本令我在今后发展中可以一直受用的工具书,令我能够在感到手足无措时给予帮助的。良师益友,书中那些鲜活个案、精彩的专家点评、灵活的指导方法、有趣的儿歌、教案等都是我今后可以借鉴的内容,是令我快速成长的灵丹妙药。这些内容都给了我不少想法和反思,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将这些想法化为实际行动,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本书像是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让我成长在路上。而正是结识了这本书,才让我对自己接下来一年的工作充满信心与期待。“累而乐之,苦而爱之”是很多教师工作的真实写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不断提升自我,享受职业带给我的幸福感。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3
读完《成长在路上》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涵盖的内容很全面。从初入职场的新幼儿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告诉我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形象”。新手教师会遇到什么样的孩子应该如何解决,在课堂上教我们如何抚养孩子的常规,教我们如何备课、看课、说课、评课;如何写一个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写一个总结、如何写观察记录、案例分析等等,有更多的样品出来给我们参考。
在第六章论述了如何开展专题活动,以及开展专题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一章总结了优秀教师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经验。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抓住了一些我以前不知道怎么做的事情的线索。比如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与孩子交流。例如,当我们遇到做事慢的孩子,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爱抱怨的孩子,同事不信任的孩子,缺少父母爱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不仅仅是一个经验的问题,通过观察会发现,成熟的老师比我们有一些法宝,那就是常规。比如孩子做错了事情,老师会凶他,他会说“老师,我错了。”但是,过了一会儿,他还是犯了,谴责他,他就会说:老师,我错了。但是仍然没有改变,所以我很困惑,每次我不知道要做什么,每次都说他是错的,但似乎并不知道他错哪了,书中说每一次他们说“老师,我错了。”但是不知道他错了,只是用“老师,我错了”作为解决方法。如果他说老师我错了,此时,如果问他“你错哪了”,他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应该让他们真正知道他做错了什么,然后告诉他什么是错的。
《成长在路上》用生动的例子、策略和专家评论,记录了一个年轻社团的成长过程。给我这个刚刚上岗的新老师很多想法。然而,我不能只是思考和反思,我应该把它们变成实际的行动,这样我就可以像这本书的标题一样一步一步的.长大。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聪明的方法”。以前,我不明白常规的重要性,但经过一个学期,我发现常规真的很重要。它是一切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但我对幼儿的日常抓得不够,经常给孩子钻漏洞。常常忘记自己的话,久而久之,我的话就不那么有说服力了。
拥有这本书就像身边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但更方便的是你可以随时向成长在路上的老师寻求帮助。我认为这本书是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换句话说,我有很担心我的第一年教学。然而,正是因为了解了这本书,我才对来年的工作充满信心。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4
当我刚刚进入这个岗位时,我很激动,很兴奋,很新鲜,同时我又很紧张,很陌生,很不安。时间飞逝,转眼我已经在这个岗位上成长了两年多了,可是,在工作中,我还是会碰到很多令我束手无策的事。看了《成长在路上》这本书后,让我感觉如获至宝,给我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策略,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通过一个捷径了解到了更多的有价值的经验,让我尽早摆脱困境,体验成长,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书中共有七章,结合新教师的实践需要,从角色转换如何做,面对幼儿、家长、同事的问题怎样应对,常规培养的灵巧方法,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技巧,如何写计划、总结、观察记录和反思,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和新教师经验几个方面给了老师许多参照,内容全面实用。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教会我在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如面对边玩边做的孩子,就要我很有耐心的用言语随时提醒他,切不能大声斥责他,面对孩子的谎言,如果孩子愿意改正,就要表示原谅,重要的是去了解孩子说谎的心理,不能随便给孩子乱扣“爱说谎”的帽子,孩子也是很爱面子的,所以必要时也要给孩子一个台阶,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毕竟孩子的世界是充满了想象,也许他只是将假想和现实混淆了。除了面对教育对象,还有服务对象——家长,合作对象——同事,那些比我年长的家长,那些原本陌生的同事,都要我学着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第三章中主要给我启发是怎样将一个班级常规做好,书中讲了很多培养常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我发现,确实有很多没做到,例如在常规训练中,我们不能控制孩子,将我们自己作为一个“领导者”,常常板着面孔“发圣旨”,我们要给孩子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孩子亲自参与制定常规,从而调动他们遵守规则的自觉性,我尝试过,效果真的很好。书中还教我如何将常规无形的渗入到一日活动中去,让孩子不知不觉的,快快乐乐的将常规运行起来。我们常常会抱怨孩子们太不守纪律了,常规太差了,其实常规的好坏与老师运用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适得其反,一定要学着灵活的运用方法,使孩子有积极主动开心的情绪,这样才能更好的建立良好的常规。
总之,这本书就像我的一盏指路明灯,给我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方向,但是不管书上说的多好,我一定要亲自去,去实践,这才能将这本书的作用发挥出来,不但如此,我还要不断的去探索,寻找更好的方法,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帮助,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做的更好。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5
这本书上写了很多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我还是一个刚踏出社会,什么也不懂得实习生,进到一个班级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怎样才能转换自己的角色,转换角色时又会有什么题目,这本书里都写了怎样解决这些题目,还有一些有经验的老师的忠告。这本书就是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会伴随着教师的成长,帮助教师在职业生涯初期顺利起航;她是教师成长的门路,引领着教师尽快走向成熟。有了这样的指引,教师的惶恐会变为淡定;教师的稚嫩会逐渐转化为成熟,我缺乏,总是怀疑自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工作中会碰到那么多的烦恼。这本书让我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老师碰到过跟我一样的烦恼,书中还先容了很多应对的好办法。这本书里有很多培养常规的“高招”,很实用。在做家长工作方面有写到,怎么样面对不同的家长,与各种性格的家长进行交流,沟通。
在《成长在路上》里,有个例子我觉得我们班很普遍,就是现在的小孩一做错事,老师一凶他,他就会说“老师,我错了”可是,过了一会,他还会范同样的错,再一次问他,他还会说老师,我错了,可是还是不改,每次这样我就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每次都说自己错了,但又似乎不知道自己错了,这书里就说固然他们每次都说“老师,我错了”但根本不知道自己错了,只是把“老师,我错了”当成一个解决办法,假如他说老师我错了,这时在深一点的问一下“你错在哪了”他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应该让他们真正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有一次,有个小孩做错事了,我说他时,他就说“老师,我不敢了”我有问,“你错那了?”他就不说话了。然后告诉他错哪了。
“有这样,不知你是否听过:人类的智慧就在于明白一切都会成为过去。是的初入的你无论此时此刻是怎样一种心情,怎样一个状态,你要做的就是“忘我”,自己是爸爸妈妈的宠儿,忘记自己是老师面前倔强的学生。请记住:从今天起,你是老师。”这段话在目录里,这写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刚毕业的新老师。请记住:从今天起,你是老师。
【第5篇】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读后感优秀范文3篇
观看永远在路上有感1
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矿泉水瓶装茅台”,这并非网络段子,而是发生在天津的一个真实案例。想出这种荒唐招数的,是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津。天津市医药集团是一家大型国企,张建津在工作上是位能人,他担任主要领导的十年里,医药集团从濒临破产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超过300亿元的行业巨头。在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之时,张建津周围也聚集了几个交往密切的私企老板。
作为国企负责人,张建津掌握着不少合作项目的决策权,一些私企老板就投其所好,和他拉近关系。为了和张建津处好关系,私企老板也不惜花大价钱。2014年张建津因公务出访意大利,期间正逢他过生日,陪同的老板在米兰一家高档餐厅为他庆生,聘请外籍名厨,吃高档西餐喝名牌洋酒,花费上万欧元。还有一次张建津到香港开会,私企老板为他安排的晚宴可谓奢华, 私企老板通过和张建津的交往得到了药品的独家代理权,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而张建津也在觥筹交错中越陷越深。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一度让张建津感到紧张,但他并不打算放弃享乐,而是要想尽办法来掩人耳目。除了用矿泉水瓶装茅台,为了吃喝更加方便、更加隐蔽,张建津还让医药集团一家下属单位把会议室改造成了临时餐厅。除了吃私人老板的,张建津也用公款吃喝,有的化整为零报销,有的就以办公用品、加班餐费的名目入账。目前,张建津除了严重违纪,也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如果党员领导干部心里没有一根红线,就容易从舌尖上的腐败走向违纪违法的不归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正风反腐的持续高压态势下,“四风”问题依然禁而不绝,提醒人们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要让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在心里真正自觉地划出一根红线,仍然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必须咬住不放,在坚持中深化、深化中坚持,五年、十年,一直持续抓下去。我们要一直抓下去,一直抓到底,永远在路上,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它避免一个反弹,避免一个在很多人,让有些人认为这像运动式的,过一阵就没事儿了,让这种幻想彻底打消,而且只有这样才能使咱们的,通过正风肃纪,使我们的新风气、新作风,真正成为一种新常态。
观看永远在路上有感2
今天,观看了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感触颇深。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纠“四风”、反腐严惩。通过剖析多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的案例,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讲述了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
纪录片开头,习近平总书记就说过:“全党同志在思想上一定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可这些落马当事人却做了“不该做之事”。白恩培,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靠着祖国的培养、出色的工作逐步晋升。可临近退休,却因职务的提升、环境的影响,考虑自己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心里不平衡,导致贪欲膨胀,手中的权力成为招商引资、权钱交易的手段,全然忘了还有纪律和法律的约束,丢失了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触碰了法律的红线,最终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周本顺,河北省委原书记,出身贫寒家庭,最痛恨贪官,最终却成为贪官,莫大的悲哀。他在河北从政的时候,提出干部要“四清”:自己清、家属清、亲属清、身边清。可随着职位的升迁,自己提出的要求自己却没有做到。对于中央下决心反四风、抓八项规定时却并不接受,并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不满。他热衷于各种宴请,视频中他说过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里面的五光十色,没有看到里面的刀光剑影”,尤其是对子女的溺爱,背地里的默许、支持和纵容导致了今天这个局面,寄希望于鬼神的保佑,只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李春城,四川省委原副书记,从14岁就希望有一天能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能够为社会进步、为人民幸福多做有益的事情,最后却因为自己没有打牢根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执政实践当中思想变化导致一生的追求南辕北辙,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和信仰,走向自己的反面,教训何其沉重!
__、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的落马,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体现了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显示了党中央“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俄国某位作家说过:“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要求,并向李保国、郭成志、杨双牛等优秀共产党员同志学习,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顽强的意志品质,坚守理想和信念并持之以恒,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以负面典型为戒,不断审视自己、检讨自己、改造自己,真正做到“三严三实”。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最终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观看永远在路上有感3
近日,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陆续观看了《永远在路上》警示片,深受感触。片中向观众呈现了第一手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改进、社会风气转变的重大成果。下面谈谈本人观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心得体会。
一、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现了党中央推进作风建设的决心。
专题片中40多个案例,从案例涉及的人物来说,讲述的都是曾一朝大全在握、挥金如土、呼风唤雨,却欲壑难填、底线失守,直至慎选囹圄、回头无路重要人物;从案例披露的高官贪腐细节来看,专题片将他们遮丑心理彻底打碎。披露的高官都有聪明的大脑,高深的知识、过人的才干,但他们利欲熏心、财迷心窍、党性尽失、人性触底,不再把人生的价值定位在为人民的理想之上,而定位在满足个人享受、追求奢靡豪华生活上;从案例涉及的人物的人生轨迹来看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苦难的童年、一个奋斗的青年、一个贪腐的中年和一个悲惨的晚年”,他们忘记了初心,只看到五光十色,没看到刀光剑影。《永远在路上》透露出这些贪官的贪腐细节,令人瞠目结舌,发人深省。从最初的几千元、几万元,到后来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几千万,慢慢的由“小贪”变成“巨腐”。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告诫所有党员干部: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二、专题片的宣传教育意义。
《永远在路上》是一部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振聋发聩,警钟长鸣的“活教材”,对党员干部无疑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也彰显出党把作风建设坚持到底的坚强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惩”已成为社会共识,如果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和信仰,走向自己的反面,换来的只是沉痛教训,惨败人生。
三、观看专题片后的启示
(一)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做干部教师表率。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准则》、《条例》为准绳,模范践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工作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带头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正确行使手中权力;要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要求,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表率;要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时刻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以身率下,带头为学校发展创设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环境。
(二)严格要求带好队伍,认真履职。
一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组织收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为一项政治学习任务,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集合起来,引领党员干部以典型案例为镜、为戒、为鉴、为训,自觉把将政治、对党忠诚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在工作上、思想上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二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为师先修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方面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切实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另一方面教育教师要严格遵守法律,学校的规章制度,模范的履行职业责任和义务;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服从领导团结同事,关心学生。清正廉洁,不搞有偿家教,不推销教辅材料,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切实做到为人师表。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把为师生服务做为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把优良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做为基本要求,从自身做起,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作为我毕生不懈追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经常反思和剖析自己,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把脉,实实在在做人做事,自觉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踏踏实实的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鞠躬尽瘁。
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读后感优秀范文3篇
【第6篇】走在路上读后感
走在路上读后感篇一
走,谁都会,但对于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来说,走的快却非常不容易。《走在路上》的小远是一个学校田径队员,而他的奶奶有70多岁了,他和奶奶一起看电影,但奶奶走的太慢了。
他想让奶奶一个人走,但他又放心不下,可他又怕看电影迟到。他想起以前自己小时候的事,那时他的父母都在农场,他经常爬在奶奶的肩膀上,去马路上玩,为了生活,奶奶还经常去拉车,小远就站在窗前看着,有一次,他来到一棵梧桐树前等奶奶,给她擦汗,奶奶叫他回到窗前,还给他买了个棒冰……小远的同学追上来了,叫他快点,否则看电影要迟到了,他感到应该去搀扶着奶奶一起走。从这里,我看到爱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它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种眼神,让你有一种无穷的力量。我们平时总是把父母、爷爷奶奶的关爱当成应该的,必需的,也习以为常了,如果“服务”有一点不到位的地方,就抱怨,说父母不关心自己了。
我也常常听说“做父母关爱子女,是不指望有所回报”,但是我觉得子女是否应该有一个感恩的心。
走在路上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走在路上》,我的心里流出了一股暖流。
《走在路上》描述了物质贫乏年代的小男孩小远和他的奶奶之间的感情和友谊,体现了的亲情。小远准备和奶奶一起看电影,可是奶奶毕竟年纪大了,老是慢吞吞的,出门的时候慢,路上也很慢,于是,小远急了,迟到了该怎么办啊!他就开始自己顾着自己走,把奶奶甩在了后面。但是,小远回头一看,奶奶还是走的很慢。忽然小远的眼前出现了以前的背影,他觉得应该等一等奶奶,和奶奶一起走,不把奶奶扔在后面。最后,小远终于醒悟了,唤醒他的到底是什么?是奶奶衰老的身影?是他回忆中的残存印象?······
亲人的力量,是人无法揭穿的,它超越时空的牵绊和巨大的阻碍,是他让人学会去感恩。其实我们也有过这样的小事,但是我们心里只有想着自己的感受,却没有发现你的家人其实想让你知道感恩是最好的!这不正是梅子涵老师想对我们说的吗?
走在路上读后感篇三
《走在路上》是梅子涵爷爷写的小说,这篇小说让人十分感动。
文章写的主要内容是:小远的学校举行了看电影的活动,有一个同学不去看,小远就把票买了下来,准备带奶奶一起去看。但等奶奶准备好后,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一路上,小远不停的对奶奶发火,并对奶奶很不耐烦的大喊大叫:“奶奶,快点!”后来,他想到了小时候奶奶对他的关心,他改正了自己不对的行为。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的泪水早就将纸给浸透了。我十分感动,小远知错能改,让人佩服,我要向他学习。其实,我也有过对奶奶不耐烦的'时候。那是我没考好的时候,奶奶上前来安慰我,我却不领情,大声说:“你不要跟我说话!我烦死了!”便想一个随时要炸开的气球一般,冲进了房间。
如果能让时光重新开始,我一定要将所有对奶奶发火的片段全部去掉!
这个文章中的小远身上有许多值得大家学习的东西,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像小远一样知错能改的好孩子!
走在路上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读了梅子涵写的文章《走在路上》,《走在路上》主要说的是,小远的学校组织去看电影《海浪》,听人说还挺好看的。吴成成生病了,多处一张票,不知怎么搞的,小远突然把票买来,想带着奶奶去看,可是奶奶老了,动作很慢,从大房间到走廊再到穿好鞋子,一共用了二十五分钟,小远已经很不耐烦了。小远走得很快,像苍蝇一样,他每走几米,就要等奶奶一会了。在半路上,小远突然发现,奶奶老了,弓着腰走路,他想起了以前他二岁的时候就跟奶奶在一起生活,小时候小远什么都不懂,奶奶就耐心地给他解释听,那时候小远很喜欢奶奶,奶奶为了让小远好好生活,六十多岁了还在干活,小远吃得好了穿得好了,奶奶却老了。于是小远就跑回去,扶着奶奶走了。
这篇文章十分感人,小远一开始觉得奶奶拖他后腿,走路拖拖拉拉的,小远很讨厌奶奶,后悔带她来看电影,耽误他的时间,看不了电影,读到这里,我很讨厌小远,这么对待奶奶,但看到后面,小时候奶奶对小远这么好,我就更生气了,但是后来,小远看到了奶奶驼背的样子,想起了小时候的事,奶奶对他这么好。现在奶奶都七十岁了,还让她走这么快,实在是太不好了。于是就跑上去扶住奶奶去看电影。我觉得小远并不是忘记了小时候的那些事,那写事还在他的潜意识里,所以才有了对奶奶态度的改变,我很高兴。我不能像小远一样,对长辈不耐烦,要孝顺他们。这篇文章写的很好,虽然没有什么精彩的语言,但还是让我很感动。
【第7篇】《最好的时光在路上》读后感800字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读《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有感
合上书,揉揉有些发涩的双眼。时间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在指缝中悄悄划过,窗外,早已是漫天的星辰。紧闭的窗掩不住知了的控诉,对夏的不耐总是缭绕在耳边。屋内,只有空调依然孜孜不倦,嗡嗡地唱着撩人的催眠······
思绪仿佛被这夏夜的交响勾走,带我走过文字描绘的人生旅途。
嘈杂世界的静音键
深沉而又晦涩的经文,充斥着这座沉淀着时光的佛教文化之城--蒲甘。
站在稍高的土坡上放眼远眺,一座座古佛塔,仿佛是这片葱茏土地上的饰品,虽因时间而渐失往日的光泽,却阻止不了他依旧巍峨的身影。
几百座佛塔的尖顶,构成了这独特的氛围。无视周遭的嘈杂,他就像是位得道的高僧,在这混乱的世界,独守一方宁静。
梵音的清净与微妙,让蒲甘孕育出不若凡间的安宁。
爱丽丝的另一处仙境
他是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海面上,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映照了一方美丽的天地。
斯里兰卡,这个美的让人留恋的小岛,迷人的沿海风光,在阳光下的沙滩,品一杯纯正的锡兰红茶,晶莹剔透的液体仿佛流动的宝石。
美丽的景色,迷人的风光,仙境一般的斯里兰卡······
如果天堂有颜色
蓝顶白墙教堂,是这个小城最独特的代表,波涛汹涌的海边,站在蓝白相间的教堂旁,和你爱的人、爱你的人,一起写下永生的誓言。浪漫的圣特里尼,你有天堂般的美好。
冷雨不列颠
独到的英伦风味,在这座古老而又先进的城市里酝酿,独特的气候使得人们习惯了多变的天气。上一秒万里无云,下一秒风雷霹雳。
在这多变的大不列颠帝国,有一个地方记载着优秀国家的繁盛与衰弱--大英博物馆。这就像一本世界文明的实体史册,历朝历代的兴衰都在这里有迹可循。
伦敦,交织着历史的沉淀与时代的进步。
只有亲眼见过,才知道这个世界的广阔;只有亲身经历,才明白人生的长短。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途,长的是人生。旅行,能让你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一阵冷风吹过,激得身体一颤,空调的温度有些低,摸着那有些发皱的书皮,会心一笑。
身未动,心已远。
旅行的美好,丰盈如桃林风卷过花瓣雨,无尽可数。最玄妙的莫过于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罗马与巴黎,每个人都可以难忘他路过的铁道与航迹,属于自己的那些刹那任谁也夺它不走,任时光的利刃不能消磨那刹那间的芳华。
---后记 (摘自《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第8篇】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优秀读后感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优秀读后感一
周末,我趁闲暇之余约朋友一同去图书馆,就在漫无目的的翻看书架里的图书时,目光停留在了一本书上,不得不承认,最初吸引我的不是书中内容,而是这本书的名字——《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我将它从书架上取走,找了一个光线较好的位置坐下,开始了对这本书的阅读。
本书的作者郭子鹰,是一名旅行作家、自由摄影师,作者长达10余年的自助旅行。看着书中的文字,仿佛有种身临其境般的感觉。夕阳西下,空旷的麦地中六个化缘归来的小和尚一路前行,其中一个孩子头顶鼓,边行边回头凝望,或是淳朴的亚洲居民,旖旎的欧洲风情,优美的自然风光……看到这里,想起了我第一次回老家。
记得那是2004年,五一劳动节的前几天,在家人的闲聊中,有人提议利用五一长假自驾回老家,起初我们都以为只是说说而已,也就淡忘了。可就在出发的前一天,大家跟商量好似的陆续集中在了爷爷家,看这架势,全家集体出动,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天,我兴奋地整晚都没睡着,家乡的景象在脑海里都浮现出来。由于路途比较远,凌晨三点多就起程了,山西—河北—山东,天慢慢的变暗了,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晚上。
在家乡,人们普遍起的都很早,就连平时爱睡懒觉的`我也入乡随俗了,清早起来,跟着表叔到大棚里去采摘新鲜的蔬菜。我有模有样的模仿着如何采摘的完整,又不会伤到根茎。随后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去看望老家亲戚,淳朴的笑容是他们的标志,给人一种不由的亲切感。老家的夜,很安静,安静的只能听到知了的叫声、水的滴答声,形成了最原始的音乐。伴着儿时那熟悉的“摇篮曲”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在老家的这几天,同亲戚吃住在一起,抛开所有,远离了喧嚣的城市,远离了如流水般的车龙,远离了阻碍人与人之间原有沟通的网络,做回那个被封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己。在这个淳朴的地方,人们可以沉淀自己,寻找到那个遗忘许久的自我。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让我们去寻找那个更可爱、更勇敢、更真实的自己。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优秀读后感二
“人活着,就是一次修行的过程”这是《非常勿扰2》里面一个美女(叫什么名字我不记得了)曾讲过的一句话,今天无聊之余在家里看了一本郭子鹰写的书,书名叫《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也出现了这么一句话,感触颇深。把最美好的时光留在路上,在最美好的时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只为好好地看看这个世界。然而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对旅行的态度,折射了他对生活的理解。一个懂得旅行的人,必然比困守一隅的人,多了探究真实,了解未知的勇气和激情。还记得之前看侯孝贤的电影《最好的时光》里面有句话说“最好的时光是哪一段并无太大意义,因为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的,也只有在辜负浪费之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这话说的真好啊,豁达明朗。我想我们旅途中的记忆也是这样。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或许我们在旅行中我们每个人,所见的,所感知的,都注定不同。但这差异之中,必然存在共识。我更容易认同不存在成见、定见、边见、偏见的说法。不高高在上,不道貌岸然,不试图言语道断。我很欣赏作者所说的—— “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 “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个和我们走过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在不同的地方遇见的不同的人,他们各不相同的人性闪烁。”感觉真的说的太好了!
有些人认为,旅行就是在逃避生活的压力,逃避现实。我赞同这话,但我不认可。至少我不是这样的人,很多旅行爱好者也不是这样的人。最近在贴吧看到很多学生说逃课旷课去旅行的,说什么拦车,搭顺路车,逃票,几百块钱到拉萨的。。我不太赞成这样的穷游方式,即便是你真的几百块钱能到拉萨,那你也得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那些一路上帮助过你们的人,而不是整天在贴吧上吹你有多穷游多省钱。。。对我而言,旅行的方式并不那么单一,可以边驴边做一些爱心活动,做义工,旅行只是让心情得到更好的放松与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体验着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品尝着当地人的美食,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省份的驴友们交流,路上的风景再美也抵不过路上那些有趣的人有趣的事,这或许是让心灵得到一次净化的过程。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优秀读后感三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对来说,就是见到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见到各个地方居民的快乐。于是,他放弃了他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机会。背起大包,行走于世界各地。
他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和他一路上拍下的美丽朴素的异国风光,整理成了一本书:《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突然有一股莫名的,说不清的感动。
画面中,三个黑人小男孩,郭子鹰正做完礼拜往家走。他们赤着脚,行走在黄色的田野间,风扬起了他们红色的长袍。其中,有一个小男孩,腼腆地对着镜头,笑了一下,棕黑色的小脸上,竟有一丝少年老成的味道。
对着打动了我的封面笑了一下后,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哦,是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属于我的宁静旅行。
踏上文字,我与郭子鹰一同去了全世界。他的笔触淡淡的,但有着对旅行的狂热,向我诉说着每个地方的幸福与慵懒。那慵懒是何等的惬意。
走过缅甸的蒲甘,我领略了浓浓的佛教文化和当地人的豪放;漫步印度的喀拉拉,格兰特船长的对“环境友好“保护的执著,使人会心一笑;隐在斯里兰卡,比《爱丽丝仙境》电影中还要诡异的迷雾中,我被这个小海岛影响地清纯甜美,天真羞涩……
轻轻合上书,结束了我那短暂而又美好的旅行。从深深的震撼中回神,在书中瞬间领悟了这句话的意思。
“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生活是一场旅行,而不是一个目的地)。”
的确,生活是一场很长很长的旅行。因为旅行的意义也就在于观察新的景色。而生活,即使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也是有新鲜的事物:例如梧桐树下新开了一家小吃店,文具小摊的摊主今天的围巾是美好的夕阳红啦等等。
生活从最平常的那一天开始变化,旅行从最静止的那一天开始行走,冰从最冷的那一天开始融化……
它们只是没被发现罢了。我想作者郭子鹰,就是为了发现如此变化而放弃那个进世界前五百强的企业,当一名背包客,留下自己的脚印在瞬间的变化里吧?
难道,这本《最美的时光在路上》不是他这个想法的精华么?这本书,难道不是,他行走在路上的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