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博物馆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博物馆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博物馆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历史博物馆的读后感 第2篇《俄罗斯博物馆之旅》读后感500字 第3篇读《汉字博物馆》有感600字 第4篇《中国博物馆之旅》读后感600字 第5篇中国博物馆之旅读后感700字 第6篇《俄罗斯博物馆之旅》读后感300字 第7篇《中国博物馆之旅》读后感500字 第8篇《中国博物馆之旅》读后感800字
【第1篇】历史博物馆的读后感
下面是一些关于历史博物馆的观后感,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以前,一直只知道“两弹一星”科学家钱学森很伟大,为我国航天事业地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今天,我才真正近距离的走近了他,走近了这位透着崇高人格魅力的老人。
今天,我很荣幸的作为本班学生代表之一和辅导员桑林海老师一起,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钱学森事迹展区进行参观学习。
钱学森(1911-20xx)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1991年,他被国务院、xx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xx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大家也许只看到了钱学森光鲜的一面,可是又有多少人看到了她为此而付出的巨大努力。他从小出生书香门第,先后就读于众多名校。在国立交通大学的时候,他每天都会去位于校门右侧的红楼——交大图书馆。在那里,它不仅研读与所学专业(铁道机械工程)有关的书籍,而且还看讲飞艇、飞机和航空理论的书。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在一次与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说过这么一段话:“父亲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不断从新的知识里汲取营养。他看书看到最后一天,一直到入院前几个小时都在看报纸、看文件”。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成功=1%的天分+99%的努力。因为钱学森肯于付出,他才会取得后来的成就。
但是,钱学森身上吸引我的,不仅仅是那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更是他高尚的人格所散发出来的魅力。
钱学森留学、工作于美国多年,可是至始至终他都从未想过要留在美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一辈子,到1950年我得知新中国成立,认为机会到了,应该回到祖国去”。面对美国方面给以的威逼利诱,他始终不为所动,最终在周总理的帮助下,得以安全回国。他不图名、不为利,不惧怕生死,只为一颗爱国心。
在取得一系列成就之后,他没有迷失自我,仍旧保持着一贯谦虚的作风。钱学森在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中写道:“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协同攻关,这样的事情谁能办到?所以我常常说,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的切身感受”。此外,“不兼荣誉性职务”、“不上任何名人录”是他一生操守的处事原则之中的两条。
这才是真正的钱学森!当我从展区中走出来时,内心之中油然而生此感。以前对钱学森的认识与了解,那应该是第一次与他相识吧,我想,今天与他的再次相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相识。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不久前,我校组织参观了海南解放60周年的纪念活动,来到博物馆庄严的大门前有着圣神的感觉,在门前我似乎就能感觉得到历史的气势和宏伟,那呐喊着解放海南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时候到了,我开始带着那份尊敬认真的观察这里的历史 。
走进纪念海南解放60周年大型图片展展厅,开启了一扇了解海南沧桑巨变历史的窗户。血与火、硝烟与呐喊、面容与情怀穿越岁月,深深地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参观者。
一艘木船,一列火车,分别呈现在两个展厅的前面。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摆设,寓意着展览两大主题:“解放”和“开放”。走进不同的展厅,观众感受到的是不同的震撼。
为了解放海南我们的渡海作战部队不惧惊涛,勇对骇浪,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依靠简陋的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木帆船打败军舰”的世界战争史奇迹。创造了我们下一代的幸福这是难忘的并且永远的刻在我们心中。
历史上,为了强岛富民的理想,为了让每一位岛上居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努力探索各种发展海南经济社会的方向、道路和模式,即使为此遭受损失,蒙受冤曲,甚至抛撒热血,也矢志不移,誓死追求。正是靠着他们的坚韧和坚持,海南坚实地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今天,我因继承先人理想,接过发展重担,正是当代人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绘就一个更美丽的海南,以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做一名有利于社会的青少年。
天津历史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元旦歇班,闲着也没事儿,报纸上一直在报道的天津博物馆开张的事情,心向往之,于是二号下午决定去逛一逛。
进到博物馆里,第一感觉很是宽敞明亮,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柱子二柱子,外加金属结构等等,反正看着挺漂亮,还带着点儿明快的现代气息,第一感觉不错。
前台买票,如早先的报道,25块钱一个人。一楼好象是共享空间等,没有展览,直接乘扶梯上二楼。迎面就是书法馆,进去转了一圈儿,主要是明清两朝的作品,在下比文盲强点儿有限,也看不出个门道来。出来到绘画、陶瓷等馆分别参观,大致每馆都要花半小时以上时间,感觉比预想的要好很多,天津博物馆的馆藏还是很丰富的,比如藏有两件钧窑的对盘,很珍贵。
进了大厅一转身就看见传说中的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雪景寒林图,咱也不是搞美术的,看不出个门道来,只知道范宽的画绝对是极品的文物,天津的这个藏品与他的溪山行旅图齐名,后者藏于台北故宫。好象金庸哪部小说里也提到过溪山行旅图吧?忘了,想不起来了。
大厅中央引人注目的摆放着数个青铜制的鼎、钟等文物,多是商代的古物,这样的珍品世所罕见,很多青铜器的说明文字中都是一些收藏家捐献给政府的,或者是大炼钢铁期间天津的文物工作者在天津电解铜厂的废品中找到的,不知道还有多少珍品毁于那个年代,真是可惜。 写的有点儿多,我累了……
俺曾经参观过上海博物馆,这次参观了新落成的天津博物馆,总的感觉从馆藏方面,我们绝对不输于上海,甚至还要略强于上海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非常有礼貌,态度很好,玻璃展柜不时有工作人员擦拭。在参观过程中还遇到一件事情,有一对盲人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也来到博物馆参观(孩子不是残疾人),博物馆专门派了一名工作人员陪同这一家三口,并为他们讲解,天津博物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值得我们称赞!
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参观一下, 不但可以丰富历史文化知识,也能增强天津人的自豪感。
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要问西安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是哪里,我会说“陕西历史博物馆”。
四月一日,早餐小吃(油茶泡饼和热甑糕)后,我们就乘车去大雁塔了。那里已经是非常熟悉的地方。自大雁塔西走一站路,即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因我妻未进过该博物馆,所以陪她专程而往。
博物馆前已排起长队,原来门票35元,现在免了,老百姓都争去参观,真是大好事。但每天参观人数受限,所以要早来排队领票。本地人一队,外地、外国人一队,凭身份证领取。
这无疑是座一流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表现了盛唐时期的风格,宏伟、庄严,气势非凡。博物馆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众多展厅,集中珍藏了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三十七万余件,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全,多数为国宝重器,价值连城。
我们从先秦古韵展厅看起,接着参观了大汉雄风展厅,大唐盛世展厅,告别帝都展厅,以及铜镜专题展厅,古代书画展厅,丝绸之路展厅,耀州瓷展厅等。数不胜数的国宝目不暇接,那精美绝伦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独步全国的汉唐金银器,精品荟萃,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
【第2篇】《俄罗斯博物馆之旅》读后感500字
闲暇之余,我读了老师推荐的《俄罗斯博物馆之旅》。使我领略了浩瀚的俄罗斯艺术,感知了俄罗斯建筑的奇特,知晓了沙皇时代俄国低层的昏暗……
冰天雪地本不是孕育艺术的理想之地。然而,战斗民族的艺术之花却偏偏倔强的在这里盛开,盛开得格外明艳动人,又充满活力。所以在俄罗斯的艺术里,总有一抹坚定硬朗的底色存在。弗拉基米尔卡路上的风声无比凛冽;伏尔加河边的喘息如此沉重;白嘴鸦飞来时的雪色那么那么清冷;松林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如此明媚,甚至带着清香。查波罗什人在狂笑;无名女郎神秘而疏远……一副副美妙绝伦的作品诠释着俄罗斯艺术的独特之美,这些美轮美奂的作品铺展成了俄罗斯从始到现在的艺术之路,这些动人心魄的故事。千百年来在俄罗斯博物馆绽放异彩。
我在想,如果每个民族的艺术都是一样的,那么世界会不会变得更加美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世界上所有民族的艺术都是一样的,那世界该多么乏味!正是这些各不相同的文明艺术,才将世界点缀的璀璨绚丽。
总是听到有人说某一国的文化艺术是最好的,这句话毋庸置疑是错误的。一切民族的艺术都是可贵的,无论他是一个多么渺小的民族,这个民族的艺术也绝不会渺小。一个民族的艺术力量或许很磅礴,但是不能与多个民族艺术凝聚的力量相媲美。
神圣的民族艺术,是山河间不灭的色彩,是琴弦中翻涌的波澜。各国的民族艺术虽然不一样,但每一种民族艺术都一样可贵。
【第3篇】读《汉字博物馆》有感600字
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忙碌的人们在雨中来去匆匆。杨红樱阿姨曾说:“下雨天,读书是最惬意的。”于是,我便把书柜里那本“封存已久”的《汉字博物馆》再次拿出来品读。
这本书主要讲了汉字的发展史,包括汉字造字法、汉字的演变和构造、解说了常用汉字的源流。
看着这本书,我不禁想起了一次报听写:“戛gā然而止”,爸爸一脸正经地报着。我差点没笑岔气儿。然后装出怜悯的样子,摇头道:“没文化,真可怕!”爸爸一脸疑惑:“怎么了?”“戛应该读jiá,戛然而止是指声音突然停止。”我用老师的口吻“教导”爸爸。爸爸半信半疑,小声嘀咕着:“真是这样吗?”边说边触击手机键盘,竟打出了“嘎gā然而止”!“看嘛,我就说······”爸爸眉飞色舞地说道。我当然也不甘示弱,翻开词典:“看!读jiá。”“哈哈哈!”原来爸爸打的是“嘎然而止”,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可“嘎然而止”又是什么意思呢?一报完听写,我就迫不及待地查询这个词。“原来‘嘎然而止’意思同‘戛然而止’但准确的写应是‘戛然而止’······经历了这件事后,我和爸爸真切地体会到了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
每一个汉字都牵连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蕴含着一段段深奥的知识,暗藏着一段段历史的渊源。读《汉字博物馆》徜徉在汉字王国,探寻每个汉字的演变史,贯穿古今,感知中华文明的发展,不禁由衷地赞叹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第4篇】《中国博物馆之旅》读后感600字
五彩鱼之美
当我拿到《中国博物馆之旅》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黑色封面上那瓷器深深吸引了,脑海中冒出很多问题——这件瓷器出土时有没有被损坏?它所处于什么时期?现藏于哪个博物馆?带着这些问题,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事精美的瓷罐,它天地式盖,宝珠形钮,圆唇,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内圈足,底部书“大明嘉靖年制”款。肩部绘莲瓣纹一周,腹下部绘蕉叶纹一周,罐盖和腹部以多色釉彩描绘出荷花、水藻和游鱼等图案,鱼戏水草之中,怡然自得。这件瓷器名为五彩鱼藻纹罐,高46厘米,口径19.8厘米,底径24.8厘米。它出土于1955年北京东郊,所处明代时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明代影瓷中的精品。
看着构图饱满、高雅精美、烧成难度最高的五彩鱼藻纹罐,我不禁惊叹它的美。记得我曾在《纪录频道》也看过一件瓷器,器圆形,敞口,浅弧腹,平底,口一侧有长方槽形流,流下一小系。胎细薄致密,釉厚润而不均匀。口和外底无釉。器内绘金彩宝相花,器壁画5朵金色祥云。这件瓷器名为元蓝釉描金匜,高45厘米,口至流:17厘米,足径:8.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该器仿青铜匜,造型秀美,蓝釉深沉厚润,闪烁着宝石蓝般的光泽,配以熠熠生辉的金彩,光彩夺目,华美异常。后来有人为了仿制它屡屡失败,那层金色很难烧制。经过n次试验,他最终仿制成功了。我很钦佩这位“英雄”,他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值得我学习。正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静静地坐在窗前向外看着,原来一草一木都有它的成长过程。瓷器也不例外,它的制作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难。我以前以为我们种花的土就可以制作瓷器,现在才知道选土也是很讲究的,需要大小规格合适的黏土。而且烧制过程也很复杂,温度高了有些颜料会出现流动,温度低了颜色不发亮釉面灰暗。有时,烧制千件粗胎才能得一件精品,可谓千里挑一。所有这些要求瓷器制作人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晚上,我梦见我来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了那件五彩鱼藻纹罐,那上面的红彩鱼像个鲜活的精灵一样,环绕周围,翩翩游动,活灵活现让难以忘怀,仿佛间她是在召唤我......
【第5篇】中国博物馆之旅读后感700字
品味文物艺术之美 ---读《中国博物馆之旅》有感
在这个暑假里,我如饥似渴地读了《中国博物馆之旅》这本书,这本书将我带入了一个美伦美奂的精彩世界,体会到了我们中国伟大的文物艺术之美......
在那儿我参加了一场华丽的宴会,宴会的主人是韩熙载,那场宴会分为五个片段。其中一个片段是听乐,许多宾客围坐在一起观赏着歌女舞女的表演,一位歌女正在那弹着琵琶,手指灵动,“轻拢慢捻抹复桃”,音乐忽快忽慢,琴声悠扬,使每一个人都陶醉其中。这幅场景其实是由顾闳中所画的《韩熙载夜宴图》,整幅画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画中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这是《中国博物馆之旅》所记载的一幅画,除此之外,还有《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乾隆皇帝大阅图》等妇孺皆知的珍贵画作。书中还载有各式各样的青铜器,精致细腻的玉器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自从读了这本书,我对文物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以前我去博物馆,只会简单的用摄像的形式来欣赏,但是现在我知道了,我们不仅应该用眼睛来欣赏,更应该用心去体会文物的内涵,“古物皆有灵”。比如书中的《乾隆皇帝大阅图》,画上的乾隆皇帝高大威武,身下的战马威猛雄壮,用心去体会时,马儿就像要从纸上跃出来一样,到大草原上去肆意飞奔。另外,乾隆皇帝手上的马鞭、扳指等细小部分的刻画都十分的写实和细腻,而且这幅画用了中西合璧的画法,人物身上没有一丝阴影,这是中方;人物背后的草原却是光影结合,这是西方。难怪这幅画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文物艺术不仅是高雅的,还是有趣的。比如说唱俑一样,虽然已过千年,但他还是笑容可掬,自己还没有说笑话,倒先笑了起来。文物艺术不仅厚重,而且鲜活。如四羊方尊,在那庄严的青铜器中,竟然塑造了四个羊头,真是锦上添花,让青铜有了些人间香火之情。
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了中国文物的艺术之美,也让我深深的思考着一个问题,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还应该好好保护好它们,使它们的韵味与美丽永远传承在世界各地。我们的中国文明至今仍在书写着一篇篇新的文章,所以保护文物、传承艺术之美的工作永远也不会结束!我们将会向前辈学习,让这项工作更加发扬光大!
【第6篇】《俄罗斯博物馆之旅》读后感300字
暑假一本好书
在夏日炎炎的暑假之中,我看了一本十分与艺术气息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俄罗斯博物馆之旅》,这一本书是 北大博士的罗米寻访俄罗斯博物馆中给孩子的艺术笔记,罗米用上百万字的俄罗斯旅行笔 记告诉我们:艺术不仅十分的 高雅,而且还十分有趣;历史不仅厚重,而且鲜活。
大家可能你最熟悉的画家是明星中的明星:达·芬奇。有是有他的作品,但没有他的另一幅画---蒙娜丽莎,他画过很 多圣母像。
这一本书里面有一个十分让人感到格外令人伤怀,这一幅画就是米科拉·亚罗申科的《到处是生活》:这是一些被囚禁 的人看到了铁窗外的鸽子,他们就抱起婴儿让他给鸽子喂食,囚室里的人看得神情十分专注,他们看着鸽子抢面包屑 的场景。这大概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景象。
这一本书让我感受到每一幅画背后的开心,悲伤,羞辱和痛苦;这一本书也让我知道衣服浮华背后的故事;更让我明白了艺术是有趣的。
【第7篇】《中国博物馆之旅》读后感500字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异能觉醒》、《中国博物馆之旅》这三本书,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中国博物馆之旅》这本了,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一个文明,能像我们中华文明一样延绵不断地传承五千年,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并且迄今仍让生机勃勃。
先民们在雕琢红山玉龙,良渚玉琮,绘制彩陶图案时,还有狰狞又肃穆的商周青铜器时,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又得到什么灵感启示?有什么文化意义呢?还有那些书法与绘画,我们该怎样去了解它们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又一次地翻开了这本书,你瞧,这栩栩如生的《千里江山图》,这幅画居然是一位叫王希孟的少年画的,真是山峦耸翠,烟江叠嶂,细看还能发现渔夫和船,还有藏在山林间的房屋,简单点形容就是千里江山,一览无余,如诗如画,这幅画的色彩明艳,画家只用了简单的石青石绿就能完成千古佳作,这幅画居然是一位叫王希孟的少年画的,可见这小小少年心里是多么热爱生活与大自然啊。还有一副画《寒雀图》我也好喜欢,这里面有九只小麻雀,画面清晰,形态生动可爱,好像你能看到每只麻雀的表情与动作,整幅画很是热闹,特别是最右边的那只,翅膀上的羽毛,背上的绒毛,甚至身体细小的斑点也清晰可见,多么可爱的小鸟呀!这本书还介绍了青铜器,瓷器,还有秦始皇兵马俑等等。
读了这本书,我很震撼,这本书里的每个艺术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动听的历史故事,历史是知识的海洋,不同文物诉说着不同的精彩,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古老的智慧,就像这句“知识犹如一只伟大的复音曲,在这支曲子里依次想起各民族的声音。”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要好好学习,有机会让妈妈带我去博物馆看看。
【第8篇】《中国博物馆之旅》读后感800字
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
——《中国博物馆之旅》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这个暑假,正是一个读书、休闲的好时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疫情期间要减少出行,我跟随着《中国博物馆之旅》进行了一段美妙的旅行。
第一站是紫禁城,即故宫。说到故宫,我们先会想到那里的宫殿,毕竟它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呢。此外,故宫里还收藏了很多的文物,其中《清明上河图》无疑是力压群雄,成为故宫知名度最高的名画。画卷长5.28米,起首处,是一队毛驴在郊外缓缓前行,整幅画面也逐渐“动”了起来。汴河又长又宽,引着我们向画面中部望去。河流中部有一座虹桥,上面人流如潮,无不望着河上的大船。船上的人也在七手八脚的收帆,撑篙,唯恐无法穿过桥洞。大街上的人们也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城门是画面后段的中心,丝毫不比桥上冷清,各种商队、马队、驼队也在城门前进进出出,好不热闹。城外还有一大排店铺,至此,画面戛然而止,不得不说,这种结尾方法真是巧妙,最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好处。
离开了故宫,我又来到了杏花春雨的“江南”。其中一幅画打动了我,这幅画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又称“无用师卷”。它描绘了浙江富春江附近的景色,自带一股仙气,使人陶醉其中。然而,它真正打动我的不是这画面,而是它背后的那一段往事。
元末明初大乱,此画不知所踪,到了明成化年间,它才被大文人沈周收藏,可惜,它被沈周的一位朋友拿去,又失踪了。到了明末清初,这幅画居然被烧成了两半!到了清乾隆时期,一部赝品被当成真迹献给了乾隆,而真迹却被当成赝品锁在了库房,从而逃过了被乾隆题字的厄运。后来,老天爷又大发神威,让人又找到了另外一半,即《剩山图》。而直到2011年,它才和长卷相遇。它的故事给了我很深的感触。历史风云变幻如此之快,一幅画都这样命运多舛,这些文物们都是历史长河的见证者,给当下的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每一件文物都有着它自己的历史和故事,所以会让人感动。正如作者所说:如果你在某件作品面前激动不已,无处诉说,那就说给我听吧。你内心颤抖,你双眼噙泪,这种感觉我完全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