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败局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2篇优秀的败局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败局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大败局》读后感范文 第2篇《大败局》读后感
【第1篇】《大败局》读后感范文
《大败局》读后感范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败局》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败局》读后感1
初读《大败局》的时候我还在念小学,书名如此触目惊心耸人听闻,不免引起我的好奇心,我从父亲的书柜上取下一探究竟,而一翻开我便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欲罢不能地读完,酣畅淋漓,扼腕叹息,一个懵懂的孩子刹那间置身在充满了机遇、危险、暴富、恐惧、激进、厮杀的商业社会,久久不能平静,或者说再也无法回到翻开前的状态。
对我而言,那是一个关于商业的启蒙,亦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此之后,电视上的商业广告,路边正在衰落的保健品小店,蜂拥而出的计算机门面,隐藏在书店背后的盗版光碟店,还有热炒的标王和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都重新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清晰而透彻,如烟花般璀璨又悲壮。
后来读《大败局ⅱ》时已是在中学,新的失败案例上升到了一个更大的格局和政商纠缠,更复杂的资本游戏。《大败局ⅱ》显然不如前作惊世骇俗,但其中的暗涌和关于改革中的政商解读,依然藏在吴晓波的春秋笔法之后,开篇《健力宝》的案例和李经纬仰天长叹的悲情定格,伴随着我喝了十年的健力宝渐渐消逝,但彼时我还未能细细体味其中的线索与博弈。
我读了很多遍《大败局》,不过正如看史书一般,看时只是当成故事,小时候并未细细思索,但其中的魔力和故事背后的深刻总是吸引我反复再读。当我追溯自己的成长史时,我很欣慰地发现,大败局赐予我的,不仅仅是关于商业、关于中国政商的启蒙,更是用“大·败·局”三个痛彻心扉又掷地有声的字,印刻在我的内心里,让我不知不觉从小学起成为了一个“失败学”的研究者,而真正在复盘和反思中成为了一个“失败学家”。这可能是大败局给我最大的财富。
即使后来吴晓波从三十年的改革开发写到上下两千年的经济变革,我还是固执地觉得,《大败局》mba式教案的分析和反思,是他最为精彩、最为生动、也最为经典的作品。
《大败局ⅰ》的案例,大多数是一场狂热、激进的燃烧殆尽。保健品行业占据大半,是这个行业先天卑劣基因的必然结果;草莽创业者迷信广告、针对广大群众无下限的营销轰炸和被广告绑架,也多数注定了惨败的结局。
吴晓波总结的失败基因有三点: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
许多具有专业知识及天分极高的人几乎总能做成他们想做的事,所以他们极少有失败的经验。而正因为他们极少失败,所以他们从来不曾学过如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2000年,美国人托马斯·斯坦利出版了《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对美国1300位百万富翁进行了调查。在谈到为什么能成功时,受调查者竟没有一位归因于“才华”,最普遍的答案是:诚实,自我约束力,善于与人相处,勤奋,和贤内助。
在商业的博弈竞争中,利益当然是永远的考量,可视野的远近决定了策略的选择是诚实还是狡诈,这一点上,刚刚步入纸醉金迷和一夜暴富的中国草莽型创业者,显然还没能进化出避免失败的基因。
七年之后的《大败局ⅱ》,则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了。格局更大,利益更大,产业结构更复杂,资本操纵更疯狂。
如果说《大败局ⅰ》的失败多是由于企业家的原罪,那么《大败局ⅱ》里的失败,或多或少,更不能一言以蔽之,法罪错位、出局与轮回之外,是改革的原罪,这个命题的笔触锋芒,藏在政商和资本的背后,既无法细细剖之,又不能看清全貌,《大败局ⅱ》的文字背后,是改革的波诡云谲。
我想打一个比方,《大败局ⅰ》的失败,如一场广场上的引火自焚,最能吸引到无数人围观和火焰蹿高的时刻,也是企业自身被燃尽的`必然结局,从开始就注定了。而《大败局ⅱ》的案例,企业家像是滚雪球,推着越来越大的雪球试图爬坡登顶,但雪球越来越大,资本越滚越大,为了推动雪球,企业家只能不断加速,不断在愈发陡峭的山坡上兵行险着,有人赢了,将雪球推到山顶,一览众山小;但案例中的输了,我们无法再像《大败局ⅰ》一样简单地将他们的失败归结于先天性的失败基因。但逆着山势推雪球,并不是一场关于胜利的竞赛,而是一场关于存活的游戏。
彼得·德鲁克曾说自己“在学术界不是很受人尊敬的原因”,是他跟大多数管理学家和理论家不一样,他认为管理首先是一种实践,而后者则认为是“科学”。
我曾说,大败局在商业启蒙之外,给了我失败启蒙。而我亦是认为所有与人有关的科学,首先是一场实践,其次才是科学。所谓心智,心在智前。
作为一个自封的“失败学家”,学业、竞技、生活中我经历了太多同龄人未曾体会过的失败,但我学会不断用复盘和反思去剖析失败,拆解自己的失败基因,不断去完善知识,增加自己的预判力。知识不是预见,但预见是知识的一部分。
成为一个失败学家的好处就是,虽然你依然会失败,但每一次的失败,会比短暂的成功更融化到你的骨血中,更成为你下一次实践管理的经验和预见。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乒乓球的竞技,经过多年的磨砺,我认为自己一直在进步,对比赛的掌控力越发娴熟,所谓的“进步”并不是说我的技术精进,也不是我花时间去练习,可能从12岁开始,我的球技便一直在倒退。但是在不断的失败反思中,球技之外的心智,我却一直在进步,我克服了自己轻敌、紧张、懦弱、失控的诸多“失败基因”,渐渐升级成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同时亦成为一个优秀的教练。
当有人问我关于比赛的理解时,我常说:我其实并不喜欢赢,我只是不喜欢输。
他们会不屑,认为这不是一样的么?
我只好笑道:不,这并不一样。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致胜之形。
《大败局》读后感2
初识《大败局》还是在大学一年级的课堂上,一门关于企业管理的课。'脑白金''健力宝'这些响亮的名字,几乎充满了我的童年——哪里都是'脑白金'的电视广告,经典的广告词可以说老人小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健力宝'更是如此,那时候可远比'可乐''雪碧'流行得多了,一块五毛钱就能买一大瓶……而这些曾经红极一的名字,为何现在却陨落了?这些在《大败局》里都能找到答案。
《大败局》的作者吴晓波,是记者出生的企业家、财经作家,《大败局》的主要目的是探寻国内著名企业'中国式失败'的基因,详细分析了瀛海威、秦池、巨人、太阳神、亚细亚、健力宝、科隆、三九等新兴企业盛极而衰的失败基因。他们都曾经创造过令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震撼的、辉煌的成绩,甚至是许多行业中的后来者企及的,但辉煌也仅仅是昙花一现,一个企业的命运可能就是因为战略上或人道主义把握上稍有偏颇而葬送,非系统、非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无疑会加速死亡终点的到来。这许许多多的失败被放到《大败局》中,提供参考、研究价值的同时,在警示着人们不可放松警惕、重蹈覆辙。
总结几个'没落的帝国'的失败基因,无非就是侵略性的扩张战略、目中无人的自大、夸大其词的营销方法、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首先,企业在本领域取得成功后采取的跨界延伸的扩张战略,造成主业精力不够、资源分散,用主业的盈利去弥补跨界延伸的行业,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而深陷泥潭;其次,目中无人的自大让有些企业为了快速满足市场需求以次充好,让有些企业面对媒体误导时公关不作为处理,最终葬送好局;再者,夸大其词的营销方法,采取'轰炸式''洗脑式'的广告,对消费者智商极度蔑视,在推广上随心所欲,最终导致消费者的信任坍塌、极度反感;最后,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体现在,第一,随意定价,从10元涨到300元的产品,破坏了品牌形象,第二,对市场规则的漠然,扰乱市场价格,在破坏市场秩序的策略中乱中取胜,第三,一味对竞争者的冷酷打压,损人利己,而非共赢。
如果没有一步一步从内部打好坚实的基础,警惕防范各种风险,爬得越高、越快,一不小心也会摔得越重。
失败是后来者的养料,在我们看到企业飞速成长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如何才是长久发展的道路。共产党的十九大会议刚刚落下帷幕,党和国家不也是这样,一直在探索,一直在追寻,最终找到适合国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过程中也需要不断修正,警惕防范各种风险,健康、稳定发展,才有了富强、和谐的今天。
中茶厦门作为现在正在快速成长的企业,相信领导者会谨慎发展布局,作为中茶厦门的一份子,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的发展、集团的发展贡献自己一分力量,多思考,多总结,用心做的事情,结果都不会差。
【第2篇】《大败局》读后感
《大败局》读后感1
《大败局》中的英雄们有很多真让人痛惜。他们的成功绝大多数真的是靠他们的运筹帷幄,靠他们的绝妙智慧,但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创业容易守业难,在他们的成功摊子越铺越大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掌控大局了;还有些人是自认为聪明有能力,不重视政府机构和新闻媒体的威力,也就是所谓的“不知天高地厚”;还有些是没有把握好的机遇的,像瀛海威;更多的是投资决策的失败……等等,使他们陷于失败之地。我觉得玫瑰园案中的邓智仁,他就是不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在他的创业初期,他的能力和点子真是让我佩服之至,但玫瑰园的经营他就太失败了;还有沈阳飞龙的姜伟,诗人可然可以做企业家,但是诗人的某些个性却使他犯下致使的错误。我真正很佩服的是巨人集团的史玉柱,很有魄力,又很有实干精神。前些天还在报纸上看到他已将征途网络公司更名为巨人网络科技公司,看来他的巨人情结也是令他成功进步的精神支柱。
我要我老公也看这本书,可他说没时间。我们这个家的很多重大决策基本上是他刚愎自用来处理的,常常在某件事情失败了才想起我说过的话,可能也曾后悔没有和我商量。可他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还是一意孤行不听旁人的意见,这个令他很难积聚财富的一个大毛病。这很令我头疼和着急。
所以我很希望他能看这本书,让他明白,史玉柱这样的巨人失败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的集团,他的“参议院”是虚设的,集团的一切决策都是他一个人来决定,这很多时候会使一些判断失误,因为一个人再聪明有能力,毕竟不可能考虑那么周密,百密终有一疏。再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家庭要欣欣向荣也是需要两个人有商有量,互相学习,互相提出好的建议。
其实,如果能好好研究下也是不无裨益的。治家虽然不像治国一样复杂,可家也是社会的一个小分子,与外界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冷静处理好身边的关系和信息,那要奔向小康也是没那么容易的。
《大败局》读后感2
我终于读完了吴晓波的《大败局ii》,感受颇深。书中介绍了很多商界悲剧,看到了很多明星企业的陨落。在这本书中,吴晓波分别用健力宝、科龙、华晨、迅驰、三九等9个企业的经典败局,讲述2000年到2007年发生在中国商界的很多兴衰往事。吴晓波将其9个败局案例称为'中国式失败',让人感叹不已。
吴晓波认为,中国企业存在于一个独特的中国式商业环境。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一直处在一个转型的时代,法律制度在建设和完善之中,许多企业往往需要穿越现行的某些法规才能成功,这造成很多企业不时要处在灰色的中间地带,企业家不可避免地遭遇商业之外的众多挑战。如同作者本人在书的最后强调的一点:本书所描述的失败都发生在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试验之中。在此前提下,这些失败的企业具备三大失败共性因素:'政商博弈的败局'、'创业原罪的困扰'和'职业精神的.缺失'。
按照作者的总结,该书至少给当今企业家如下警示:
首先,企业应更策略性地应对宏观政策。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政治环境下,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在中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的改革开放、政府引导的带有计划又带有市场经济性质的经济环境下,政府是裁判,政策是规则。要想赢球,首先得尊重裁判,遵守规则。企业要结合自身实践,顺应政策潮流,小心谨慎、妥善应对。谁逆宏观经济政策而行,谁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其次,规避创业原罪,创新营运发展模式。'原罪'是一个变革时代的必然现象。但是,随着政策漏洞的弥合,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反商业贿赂的常规化,进行规范化的经营,构建良性的基于企业原点的经营环境'生态平衡',将直接关系创业企业和创业者的安全和效率是创业企业不得不察之事。
第三,补足和重振职业精神。从败局中可知,必须规避两大'中国式企业家性格'缺陷:其一,不要违背了商业的基本逻辑,失去了对管理本质的把握,不要无比凶险的大跃进;其二是遏制企业家内心欲望的膨胀,任何超出能力极限的欲望,一味求大求快,都将引发可怕的后果。
由此可见,从人治到法治,形成决策科学化、流程标准化、考核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将是创业企业生存发展、长治久安的必修课。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存的企业是幸运的,《大败局ii》中的失败企业和企业家,让后来者获得许多有益的借鉴。
《大败局》读后感3
吴晓波先生的《大败局》系列以案例的形式,给人诸多启示。近日读《大败局》第二部,笔记如下:
案例一:健力宝李经纬的失败,原因有二,一是自恃自己是企业的创始人,从而认为企业应该转让给自己;二是对于那个时代,政府官员在国企股权转让和改制中的潜规则,或不了解,或不屈从。他的失败缘于他的个性太强。
试想,如果那时的李经纬肯放下身段,对相关官员进行利益输送,对当地政府今后的税收有承诺。估计,企业早就转让给他了。张海之所以顺利拿到健力宝的股权,不仅是他忽悠有术,更大的可能是张海对相关官员给予了一定的承诺。这就是潜规则,身在这个环境中,诸多事情往往身不由己意。
案例二:科龙潘宁的出局和李经纬相似,都是中国特色的企业红帽子问题。而顾雏军的失败,一是政治介入,二是扩展过度,而这中间确有违规行为。令我疑惑的是,科龙作为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公司,如此众多的违规操作,投资者和监管当局又是如何维护投资者利益的。
案例三:德隆唐万新的失败原因,一是资本运作中赌性太重,二是战略失误,盲目多元化推进不仅没能实现优势互补,反而导致资金链断裂。这个案例是本书中写的最精彩的案例,基本上概括了民营企业失败的根源——过分追求规模扩张,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规模扩张的速度,实体产业效益跟不上规模扩张的资金需求。
案例四:中科创业吕梁的失败原因,是资本市场上久赌必输的经典案例。另外,老鼠仓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远超主谋者的控制能力。这个案例应该算不上企业经营的失败案例,而是典型的资本市场坐庄失败案例。
案例五:华晨仰融的失败原因主要是政治因素,及企业的红帽子问题,这都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产物。仰融其人有商业天赋,虽不乏投机色彩,但是其商业运营能力和后天学习能力是超群的。他的失败让人可叹可惜。
案例六:顺驰孙宏斌的失败原因,一是盲目扩张,后遭遇宏观调控,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二是破坏行业竞争规则,几乎得罪了所有的同行。他的失败主要缘于他的性格。
案例七:铁本戴国芳的主要失败原因是未能正确认识社会,也未能正确认识自己,做了超出自己控制能力的事情。他的失败主要缘于他的视野。
案例八:三九赵新先的失败原因,一是盲目扩张,非相关多元化的兼并收购耗费了资源,却不能产生互补效应;二是企业规模的扩张超出了赵新先的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三是一人决策的弊端,没能形成成熟的管理团队。
案例九:托普宋如华的失败,主要原因是宋如华的能力不足以驾驭偌大的商业帝国。宋如华的个人经验和能力仅止于一家小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后来托普的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企业运营和管理能力。再加之,宋如华赌性过重,且集团管理团队中无人能够对其赌性进行制衡。因此,失败是必然的。
总结以上失败企业的教训,可以归结为三条,一是没有处理好中国特色下的政商关系,二是资本运营和企业经营中违背了基本的商业规律,三是盲目追求规模,企业规模的扩张超出了经营者的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超出了企业的资金实力,即做了大量超出能力圈的事情。
其中一些案例的主人翁不乏有当时大环境下的历史宿命,“但归根结底,商业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所有的天意或宿命,其实都是企业家性格的投射”(摘自书中德隆案例)。
看看诸多知名企业的失败史,会对资本市场上的各种故事和概念保持警惕。从企业发展规律来说,各种神话和神奇终将灰飞烟灭。
《大败局》读后感4
初读《大败局》的时候我还在念小学,书名如此触目惊心耸人听闻,不免引起我的好奇心,我从父亲的书柜上取下一探究竟,而一翻开我便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欲罢不能地读完,酣畅淋漓,扼腕叹息,一个懵懂的孩子刹那间置身在充满了机遇、危险、暴富、恐惧、激进、厮杀的商业社会,久久不能平静,或者说再也无法回到翻开前的状态。
对我而言,那是一个关于商业的启蒙,亦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此之后,电视上的商业广告,路边正在衰落的保健品小店,蜂拥而出的计算机门面,隐藏在书店背后的盗版光碟店,还有热炒的标王和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都重新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清晰而透彻,如烟花般璀璨又悲壮。
后来读《大败局ⅱ》时已是在中学,新的失败案例上升到了一个更大的格局和政商纠缠,更复杂的资本游戏。《大败局ⅱ》显然不如前作惊世骇俗,但其中的暗涌和关于改革中的政商解读,依然藏在吴晓波的春秋笔法之后,开篇《健力宝》的案例和李经纬仰天长叹的悲情定格,伴随着我喝了十年的健力宝渐渐消逝,但彼时我还未能细细体味其中的线索与博弈。
我读了很多遍《大败局》,不过正如看史书一般,看时只是当成故事,小时候并未细细思索,但其中的魔力和故事背后的深刻总是吸引我反复再读。当我追溯自己的成长史时,我很欣慰地发现,大败局赐予我的,不仅仅是关于商业、关于中国政商的启蒙,更是用“大·败·局”三个痛彻心扉又掷地有声的字,印刻在我的内心里,让我不知不觉从小学起成为了一个“失败学”的研究者,而真正在复盘和反思中成为了一个“失败学家”。这可能是大败局给我最大的财富。
《大败局》读后感5
吴晓波,我个人心目中国内财经作家的top1。提起吴晓波的著作,这位毕业于复旦新闻系的高材生可谓“硕果累累”。而《大败局系列》和《激荡三十年上下卷》无疑是其所有作品中最出彩、最家喻户晓的。
《大败局系列》作为吴晓波的成名作,使这位出生于宁波,学成于上海,目前长居于杭州的江南才子声名鹊起。一直以来,中国企业的种种管理理念和方法等企业管理经验都是效仿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而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又使大部分中国明星企业很少能够基业长青,它们的陨落往往具有鲜明的中国烙印。
通过阅读《大败局系列》,让我明白在华夏大地上,一个知名企业从巅峰跌入谷底是多么的正常与无奈。秦池酒厂、巨人集团、爱多dvd、三株口服液、健力宝、科龙、德隆、华晨、三九、铁本集团等十九家中国知名企业从不可一世到日渐式微甚至完全消亡,背后的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深思。而“政商博弈的破局”、“创业原罪的困扰”和“职业精神的缺失”等中国式企业失败的“基因“依然流淌在如今无数中国企业的”血液“中。
史玉柱的东山再起、李经纬的仰天含泪、牟其中的“中国首骗“、宋如华的”纵横捭阖“等等,书中的每个故事和人物、每个场景和画面都让我记忆犹新。在1990年至2001年,这段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始阶段的蛮荒年代中,无数的商业狂人运营并不高明的手段和策略攫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促使其挖到了金矿,更有甚者成为中国首富。
但是挖金矿容易,守金山难。很多企业家成功之后,比如巨人集团、三株口服液等案例中,在企业成功之后,其领导人往往犯了盲目自大和激进夸张的错误,而无视市场规律,最终只能自食”恶果“。而从健力宝陨落、华晨易主的案例中,”初创阶段“的产权结构不明晰,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埋下了“祸根”。导致企业的”创始人“要和”背后控股集团“陷于长期的权力争夺,进而导致企业从内部开始分崩离析。还有就是在铁本案例中,我则明白了在政府进行市场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企业如果逆势而为,面临的结局也许不仅仅是逆水行舟不进自退那么简单。
看过一则新闻报道,说国内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3年,而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的平均寿命是7-10年,为什么除了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中国就难以诞生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我想,这是一道需要国家、社会和我们每个人都要花心思,下苦功夫去不断解开的难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