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8篇)

发布时间:2023-03-28 10:18:07 查看人数:83

【导语】什么是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什么是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什么是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什么是读后感

【第1篇】《什么是数学》读后感范文(精选)

《什么是数学》读后感范文(精选)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什么是数学》读后感范文(精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数学》读后感1

由柯朗与罗宾合著的《什么是数学》是一本世界数学名著。初版已过60年,曾有中译本由两家出版社在约20年前出版过。可喜的是,199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又出了增订版,近期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该版的中文译本。

作为20世纪的杰出数学家,柯朗曾在当时的数学圣地———德国格丁根大学师从希尔伯特等数学巨匠。纳粹上台后,他来到美国,创办了举世闻名的柯朗研究所。关于柯朗,瑞德有一本传记《一位数学家的双城记》在我国翻译出版,里头有柯朗和同时代数学家的许多故事。单单翻翻书中的照片,当时优秀知识分子的集体形象伴随着如雷贯耳的名字跃入眼帘,足以令我们这些后辈学子仰慕不已。有意思的是,格丁根那些令人生畏的数学泰斗们,都写过精彩的数学普及读物,如希尔伯特的《直观几何》、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外尔的《对称》以及柯朗的《什么是数学》。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高屋建瓴、厚积薄发。

阿贝尔曾经说过,要向大师学习,而不是向大师的门徒学习。因为大师们可以引领你快速地进入正道。

《什么是数学》一出版就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爱因斯坦认为,这本书是“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的透彻而清晰的阐述”。外尔和莫尔斯等数学大师也对之赞誉有加。《纽约时报》也肯花版面予以介绍。

单单从书名来看,这本书的内容、体裁有多种选择(选择太宽,有时既是自由也是难题),比方说,这本书既可以写成低幼读物,也可以是大块头的专著(类似闻名遐迩的布尔巴基《数学原本》之类)。柯朗选择的体裁大致就是今天所说的“高级科普”。高级科普的创作难度不在于知识的专深,而在于如何保持作者与广大读者之间必要的亲和力。它既要充分体现作者自身的想法,又要兼顾那些并非专家的读者。这方面失败和成功的例子都很多。而流传几十年而不衰、今天还要请数学科普名家斯图尔特增订这一事实,就已经证明了《什么是数学》注定是一本成功的经典名著。也许将来还会有个斯图尔特2来增订哩!写到这里,笔者在想,论文的价值在于引用率,那么科普著作的生命力是否在于它出修订或增订版呢?也许这是一个不错的指标。

除了体裁,柯朗还要面对另一个难题。20世纪的数学已经发展到了让人望洋兴叹的地步,如何在一本可以带出去郊游时随便翻翻的作品中,把这门异常发达的学科的面貌体现在读者面前呢?柯朗的做法是搜集很多数学上的“珍品”,每个方面的讲述并非深不见底,但也不是蜻蜓点水。适当地深入,然后在该结束的时候结束。这种既非盲人摸象、亦非解剖大象的方法,可以让普通读者也能粗略领悟到数学无比精巧的结构之美。这大概也是遵从了希尔伯特所倡导的数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

柯朗为这本书煞有其事地添加了副标题———“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所谓“研究”何以谈起呢?斯图尔特为我们作了揭示。原来,在相对浅显的字里行间,渗透着这样的思想骨架,即数学的学科性。这种学科性并非某些人的自由创造,为抽象而抽象;但也不是完全从实物出发,尽管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用途广泛。数学就跟植物学或天文学一样,学科性固有的“节律”促使它向前发展,而我们的职责是履行这种学科性。比如植物学家发现一个新物种、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新的`恒星,就要记录下来,不记录才是不称职。如果碰巧这一新物种对人类战胜癌魔具有重大意义,那么这个植物学家保不定会得诺贝尔奖;如果这种植物对于人类没什么用处,植物学家可能顶多在百科全书中简略提及。而一开始就质问这种知识到底有没有实用价值,那就背离了学科固有的原则,乃是彻头彻尾的无知和错误。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价值不大的,什么该淘汰,这应由历史而不是人为决定。希尔伯特尽管谨慎地提出了23个问题,但他也同时警告说,预先去判断一个问题的价值往往是不可能的。现在看来,这些问题中有一部分之价值在数学发展史上确实没有当初想像的那么大。庞加莱说过,“要想预见数学的未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它的历史与现状。”《什么是数学》选择了一些有价值的领域,这些领域都是发展成熟的,并且也是引人入胜的。

《什么是数学》的内容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数学的三大版块———代数、几何和分析按章依次加以阐述。作者也注意到不同章节适当的衔接。全书从自然数谈起,然后引申到数论和数系的扩充,直到集合这个最一般的客体。第三章又转入几何作图,并与数域代数联系在一起。接下来的两章,作者从射影几何、非欧几何一直谈到拓扑学。最后三章重点阐述微积分及其应用。

数学或相关学科的重大问题,一直是发展数学理论的源泉和刺激。问题的重要性不在于难易程度,也不在于是否“高等”。通过穿插书中的一个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活生生的数学研究过程。就拿解代数方程来说吧。由于提升了次数,便与几何作图联系起来,最终的发现是丰厚的:一是复数和代数基本定理的提出;二是群论的发明。另一方面,提升方程的元数,则导致矩阵、线性空间的概念,最终与群也有关系。单单一个解方程就搞出那么多名堂!

微积分是一个与代数方程有较大差异的领域,亦始终由一些有趣问题而触发。这些问题更多地来自物理,最著名的是最速降线、三体问题和关于肥皂膜张成极小曲面的普拉托问题;也有纯数学问题,如四色问题。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问题,使得数学家将微积分拓展到微分方程、变分法、拓扑学和微分动力系统等重要分支。作者还加入了不少著名的“初等极值问题”,如等周问题、光路三角形、最短网络等。不仅增加了可读性,而且强调了这些历史名题对数学发展不可磨灭的功勋。

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最终目的不是炫耀自己的解题本领,而是强化理论武器,达到更高的境界和更广的视野。所以数学家不是工程师,整部数学史是数学家找问题,而不是问题找数学家。工程师、医师总希望问题少点好,而数学家恰恰相反。书中对问题背后新概念的把握可谓丝丝入扣,读来经常有得到“提升”的感觉。几个世纪以来,数学家把零零碎碎的问题在根子上寻找统一的努力,无疑树立了人类理性的伟大里程碑。

当然,柯朗没有看到数学的一些激动人心的新进展,如费马大定理、四色问题的证明,以及素数问题、纽结、分形和连续统假设等。这一切都由斯图尔特在第9章“最新进展”中做了精要而出色的介绍。

本书的参考文献也做得相当好,推荐阅读书目肯定花费了作者很多心思。这也是一本好的科普书的特征。

好作品要让读者常读常新。例如《西游记》,比起那些佛教典籍,太容易读懂了,但好玩的故事和浅显的文字背后,其思想上的玄妙实在不是一语、一人可以道破、穷尽的,故而历来评论绵绵不断;即便是普通读者,碰到一些社会现象,与小说中的情节做些类比,也有新的感悟。那么科学著作能否也达到同样的功效呢?至少,《什么是数学》这本书是做到了。

《什么是数学》读后感2

常言道学而不思则罔。一次在某数学论坛闲逛,发现多人在谈论此书,而且评价都非常的高,想想又是和数学有关的,于是一时心血来潮就买了这本书,直到真正阅读此书时,这本书已经在抽屉积尘多时。读了之后才发现收获真的是太多了。

《什么是数学》既是为初学者也是为专家,既是为学生也是为教师,既是为哲学家也是为工程师而写的。它是一本世界著名的数学科普读物。书中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数学珍品,给出了数学世界的一组有趣的、深入浅出的图画,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做了精深而生动的阐述。

i·斯图尔特增写了新的一章,以新的观点阐述了数学的最新进展,叙述了四色定理和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等。这些问题是在柯朗与罗宾写书的年代尚未解决,但现在已被解决了的。

爱因斯坦评论说:“《什么是数学》是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的透彻清晰的阐述。”阅读此书让我们明确知道了什么是数学?数学是对思想和方法的研究。而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有时竟演变成了空洞的解题训练。这种训练虽然可以提高形式推导的能力,但却不能导致真正的理解与深入的独立思考。数学研究已出现一种过分专门化和过于强调抽象的趋势,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所以,我们必须醒悟到数学教学应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终极目的。阅读《什么是数学》,将对教师、学生和一般受过教育的人有一个建设性的改造,让大家真正理解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科学思考与行动的基础。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绝不是解题训练。这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要注意的地方。回到我自己的教学,我想若让学生在整体上对数学有了一个认知,会让学生学起来不再觉得数学是那么枯燥和可怕。但若想像本书作者那样高屋建瓴,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问题中,判断出哪些是数学本质的知识,纯熟地处理有关的数学内容,还要取决于我们身为师者的数学底蕴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所以,我们必须醒悟到数学教学应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终极目的,而绝不是解题训练。这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要注意的地方,这也是我今后努力地方向。

《什么是数学》读后感3

《什么是数学》——“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是由美国r·柯朗、h·罗宾合著。

在序言里有这样两段话:一是数学对象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什么。数学就艰难地徘徊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它的意义不在于形式的抽象中,也不存在于具体的实物中;对于喜欢数理概念的哲学家,这可能是个问题,但确是数学的巨大力量所在——我们称它为所谓的“非现实的现实性”。数学联结了心灵感知的抽象世界和完全没有生命的真实的物质世界。

二是有意义的数学就像用来讲述有趣故事的报纸杂志,但不像某些报纸杂志,它的故事必须是真实的,最好的数学就应该像文学作品,故事来源于你眼前活生生的生活,这使你把精力与感情投入投于其中。

由这两段话,我就联想到了我们正在研究的“生活课堂”。我们企图让我们的课堂与现实的生活世界相沟通,让课堂的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历相融通。这样无疑就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的具有生命的底色和生活的发展力。如果我们的数学课仅仅是解题课,仅仅是空洞的演算和推理,它是没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如果脱离了与现实世界的关联,这样的数学只是一门工具,是冰冷的没有温度的,没有生命力的。

而如何实现这两个关联和融通,这是我们所有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希冀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文章第五页有这样一段话:幸运的是,创造性的思维不过某些教条的哲学信仰而继续发展着,而如果思维屈从于这种信仰就会阻碍出现建设性的成就。不论对专家来说,还是对普通人来说,唯一能回答什么是数学这个问题的不是哲学,而是数学本身中的活生生的经验。

由此可见,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数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和高度的概括,数学是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所进行的归纳和统整。因此而言,生活就是土地,而数学是在这片土地的滋养下开出的一株鲜花,或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数学的发展必须需要现实生活的滋养,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养料。所以说生活就是数学的源头活水,我们的“生活课堂”研究必须要认真地联系生活,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我们的课堂才真正的具有生命力和不断的活力。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什么是数学》读后感4

什么是数学?数学家r、柯和h、罗宾,合写了一本数学科普读物告诉你。无论是数学专业人士,或是想学数学的人都可以阅读这本书。特别对高中生和大学生、中学数学教师,都是本极好的参考书。全书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做了精深而生动的阐述。《纽约时报》评论这本书既为初学者也为专家而写,同时也为学生和教师、哲学家和工程师而写,是一本极为完美的著作。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我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xx中学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很久以前的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我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给我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壮大中国;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创造。当天晚上,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我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中学毕业时,我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我从中读懂了,数学也有技巧。只要掌握技巧就一定会成功。

翻开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数学专业知识方面有多缺失,感觉自己的数学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甚至连中学所学的也忘的差不多了。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常常都会感觉到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总是不能深入,看不透其本质。《什么是数学》这本书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研究的专业书籍。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做了精深而生动的阐述。知识点一环扣一环,遵循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凭空跳出一个结论让你接受。里面的知识点还要细细的品,去咀嚼消化,把自己的一桶水壮大,真正悟出什么是数学。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慎密周详的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它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构作、一般性和个别性。这句话,我似乎理解了为什么有的智慧的老师总在说数学的核心就是哲学。我想作为数学老师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我们的学生要辩证的理解我们所学的知识。比如1/2比1/5大,在单位1不相同的情况,有时1/2也会比1/5小。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绝不是解题训练。这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要注意的地方。

《什么是数学》读后感范文(精选)

【第2篇】《什么是数学》读后感范文

《什么是数学》读后感范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什么是数学》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数学》读后感

由柯朗与罗宾合著的《什么是数学》是一本世界数学名著。初版已过60年,曾有中译本由两家出版社在约20年前出版过。可喜的是,199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又出了增订版,近期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该版的中文译本。

作为20世纪的杰出数学家,柯朗曾在当时的数学圣地———德国格丁根大学师从希尔伯特等数学巨匠。纳粹上台后,他来到美国,创办了举世闻名的柯朗研究所。关于柯朗,瑞德有一本传记《一位数学家的双城记》在我国翻译出版,里头有柯朗和同时代数学家的许多故事。单单翻翻书中的照片,当时优秀知识分子的集体形象伴随着如雷贯耳的名字跃入眼帘,足以令我们这些后辈学子仰慕不已。有意思的是,格丁根那些令人生畏的数学泰斗们,都写过精彩的数学普及读物,如希尔伯特的《直观几何》、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外尔的《对称》以及柯朗的《什么是数学》。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高屋建瓴、厚积薄发。

阿贝尔曾经说过,要向大师学习,而不是向大师的门徒学习。因为大师们可以引领你快速地进入正道。

《什么是数学》一出版就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爱因斯坦认为,这本书是“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的透彻而清晰的阐述”。外尔和莫尔斯等数学大师也对之赞誉有加。《纽约时报》也肯花版面予以介绍。

单单从书名来看,这本书的内容、体裁有多种选择(选择太宽,有时既是自由也是难题),比方说,这本书既可以写成低幼读物,也可以是大块头的专著(类似闻名遐迩的布尔巴基《数学原本》之类)。柯朗选择的体裁大致就是今天所说的“高级科普”。高级科普的创作难度不在于知识的专深,而在于如何保持作者与广大读者之间必要的亲和力。它既要充分体现作者自身的想法,又要兼顾那些并非专家的读者。这方面失败和成功的例子都很多。而流传几十年而不衰、今天还要请数学科普名家斯图尔特增订这一事实,就已经证明了《什么是数学》注定是一本成功的经典名著。也许将来还会有个斯图尔特2来增订哩!写到这里,笔者在想,论文的价值在于引用率,那么科普著作的生命力是否在于它出修订或增订版呢?也许这是一个不错的指标。

除了体裁,柯朗还要面对另一个难题。20世纪的数学已经发展到了让人望洋兴叹的地步,如何在一本可以带出去郊游时随便翻翻的作品中,把这门异常发达的学科的面貌体现在读者面前呢?柯朗的做法是搜集很多数学上的“珍品”,每个方面的讲述并非深不见底,但也不是蜻蜓点水。适当地深入,然后在该结束的时候结束。这种既非盲人摸象、亦非解剖大象的方法,可以让普通读者也能粗略领悟到数学无比精巧的结构之美。这大概也是遵从了希尔伯特所倡导的数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

柯朗为这本书煞有其事地添加了副标题———“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所谓“研究”何以谈起呢?斯图尔特为我们作了揭示。原来,在相对浅显的字里行间,渗透着这样的思想骨架,即数学的学科性。这种学科性并非某些人的自由创造,为抽象而抽象;但也不是完全从实物出发,尽管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用途广泛。数学就跟植物学或天文学一样,学科性固有的“节律”促使它向前发展,而我们的职责是履行这种学科性。比如植物学家发现一个新物种、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新的`恒星,就要记录下来,不记录才是不称职。如果碰巧这一新物种对人类战胜癌魔具有重大意义,那么这个植物学家保不定会得诺贝尔奖;如果这种植物对于人类没什么用处,植物学家可能顶多在百科全书中简略提及。而一开始就质问这种知识到底有没有实用价值,那就背离了学科固有的原则,乃是彻头彻尾的无知和错误。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价值不大的,什么该淘汰,这应由历史而不是人为决定。希尔伯特尽管谨慎地提出了23个问题,但他也同时警告说,预先去判断一个问题的价值往往是不可能的。现在看来,这些问题中有一部分之价值在数学发展史上确实没有当初想像的那么大。庞加莱说过,“要想预见数学的未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它的历史与现状。”《什么是数学》选择了一些有价值的领域,这些领域都是发展成熟的,并且也是引人入胜的。

《什么是数学》的内容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数学的三大版块———代数、几何和分析按章依次加以阐述。作者也注意到不同章节适当的衔接。全书从自然数谈起,然后引申到数论和数系的扩充,直到集合这个最一般的客体。第三章又转入几何作图,并与数域代数联系在一起。接下来的两章,作者从射影几何、非欧几何一直谈到拓扑学。最后三章重点阐述微积分及其应用。

数学或相关学科的重大问题,一直是发展数学理论的源泉和刺激。问题的重要性不在于难易程度,也不在于是否“高等”。通过穿插书中的一个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活生生的数学研究过程。就拿解代数方程来说吧。由于提升了次数,便与几何作图联系起来,最终的发现是丰厚的:一是复数和代数基本定理的提出;二是群论的发明。另一方面,提升方程的元数,则导致矩阵、线性空间的概念,最终与群也有关系。单单一个解方程就搞出那么多名堂!

微积分是一个与代数方程有较大差异的领域,亦始终由一些有趣问题而触发。这些问题更多地来自物理,最著名的是最速降线、三体问题和关于肥皂膜张成极小曲面的普拉托问题;也有纯数学问题,如四色问题。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问题,使得数学家将微积分拓展到微分方程、变分法、拓扑学和微分动力系统等重要分支。作者还加入了不少著名的“初等极值问题”,如等周问题、光路三角形、最短网络等。不仅增加了可读性,而且强调了这些历史名题对数学发展不可磨灭的功勋。

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最终目的不是炫耀自己的解题本领,而是强化理论武器,达到更高的境界和更广的视野。所以数学家不是工程师,整部数学史是数学家找问题,而不是问题找数学家。工程师、医师总希望问题少点好,而数学家恰恰相反。书中对问题背后新概念的把握可谓丝丝入扣,读来经常有得到“提升”的感觉。几个世纪以来,数学家把零零碎碎的问题在根子上寻找统一的努力,无疑树立了人类理性的伟大里程碑。

当然,柯朗没有看到数学的一些激动人心的新进展,如费马大定理、四色问题的证明,以及素数问题、纽结、分形和连续统假设等。这一切都由斯图尔特在第9章“最新进展”中做了精要而出色的介绍。

本书的参考文献也做得相当好,推荐阅读书目肯定花费了作者很多心思。这也是一本好的科普书的特征。

好作品要让读者常读常新。例如《西游记》,比起那些佛教典籍,太容易读懂了,但好玩的故事和浅显的文字背后,其思想上的玄妙实在不是一语、一人可以道破、穷尽的,故而历来评论绵绵不断;即便是普通读者,碰到一些社会现象,与小说中的情节做些类比,也有新的感悟。那么科学著作能否也达到同样的功效呢?至少,《什么是数学》这本书是做到了。

《什么是数学》读后感,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什么是数学》读后感范文

【第3篇】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读后感范文(通用)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读后感范文(通用)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读后感1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什么才是最有效的教学,通过阅读《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后我才知道,原来最有效的反思性教学需要教师掌握问课和品课艺术。

所谓的问课,就是教师主动征询学生、同行、家长以及自我对课堂的感受与意见,并对自己我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度加工,以期达到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从而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所谓品课就是教师以品的角度去听别人的课,去观别人的。课,去评别人的课,去议别人的课。在听,观,评,议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可以在品课的同时,联系自己的教学,看看自己的教学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要吸取别人的长处,及时改进和完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渐入佳境。

我们以后的教学路还很长,“问课”应该成为我们的一门“必修课”。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清楚自己在今后怎样去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要多听,多问,多学,多想,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争取在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以上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一点知识和我的一点感受,谢谢大家。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读后感2

寒假期间,学校让老师学习宋运来先生的作品《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一书,我认真拜读了,特别是对于第品课部分,我是颇多感触。

很长时间以来,对于听课我总认为是总结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教训而已,这样的心态造就了平时听课的随意性,课后不去细细咀嚼,很难对自己教学路上的创新有所帮助。读了这篇文章后,才真正明白,听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一些经验,而是需要我们互相去做深层次的学习、交流和思考。看字识意,“品”就是要我们分三口食,方能得出个中真滋味,“品课”亦如此。“品课”到底品什么?在此我谈谈对于我的心得体会。

所谓品课,就是教师以品德角度去听别人的课、去观别人的课、去评别人的课、去议别人的课,教师在听、观、评、议课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品课是初为人师的起点,品课让新教师虚心品味老教师的谆谆教诲,做到评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努力完善、充实自己。品课是教师进步的基石,品课让教师在品味他人课堂的同时,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并有更多的教学收获。品课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品课让教师能联系自己的教学,看看自己的教学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并及时改进,正是这一次次的完善与改进,使自己的教学渐入佳境。

“品课”,是听课、观课、评课、议课的更高一层次的追求,是一种境界,是“关爱他人,善待自己”的人生哲理。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最重要的渠道。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们注重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最被注重的是听课、评课、议课。我认为在此基础上就听课参与者来说,应该还有一个意义上的深加工——品课,寻求在听完本课的授课和评课、议课后的更高层次的收获:品味本堂课给学生发展带来的欢乐和收获;品味本堂课给授课者本人的成长带来的经验和启示;品味评课参与者在评完本课后的心得和体会;品味“我”本人在此次活动中的积淀和超越。

一、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品味。

所听的课堂课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受启示的是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会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清楚?这课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怎样?本课中我的学科技能提高了多少?本课中的教学过程脉络怎样?通过本课,可以让“我”把握哪些学习方法?养成哪些学习习惯?本课使“我”的思想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得到了哪些熏陶与提升。

二、站在上课者的角度来品味。

课前“我”的准备怎样?学情的预见、活动的设计合不合理?哪些新课程理念在本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课中最成功的教学环节有哪几个?本课中的知识构建还需改进吗?本课中的德育资源把握怎样?本课中师生、生生情感传递、心理交流有特色吗?众多的评课意见,你都能认同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几条?

三、站在听课者的角度来品味。

作为欣赏者,“我”最赏识本堂课的哪些方面?作为评价者,“我”给本堂课打上哪些评语?作为指导者,“我”为本堂课提出哪些指导性意见?作为研究者,“我”给本堂课提出哪些的探究方向?作为学习者,“我”从本堂课中能学到哪些知识,增长哪些见识,借鉴哪些成功经验?吸取哪些不成功教训?领悟哪些理念或动向?作为管理者,“我”从本堂课中能着到多少花钱多办事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域特色,整体状态?课堂教学研究改革的进程怎样?教师走进新课程的状态怎样?课堂中师生的表现与管理层面提出的理念、方案、要求是否相适应?该做哪些调查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静静思考的。

我们要从品课中学到方法和经验,在反思和比较中提高自身的水平。可到底如何才能获得这样的效果呢?毕竟,一堂课中的内容太多,无论如何去听去品,都无法掌握全部的内容,对品课内容的选择成为必然。就像我去听英语课,去之前想了想:英语不懂怎么听?后来一想,英语老师很会调节气氛,课堂很活跃,学生参与度大等,这些都是我很需要学习的,于是,就从这个方面入手。带着问题听课,能促进听课者改变原来那种“旁观者”的身份,以积极“参与者”的角色深入课堂,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程度,并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从而在问题求解中主动听课,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品”的境界。

品课就像是在享受一顿丰盛的大餐,不仅能让我们美餐一顿,还能让我们学到别人的厨艺,就像书上所说:品课是教师进步的基石。品课让老师在品味他人课堂的同时,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获取优质教学的深刻体验。

细细琢磨“品课”之说,与评课一字之差却有全新意蕴。听课的时候多了一份愉悦的心情,以欣赏的眼光、从找闪光点的视角去品课,必会深得个中三味。欣赏者必倾听,倾听者必品味,也自然能品出教师的教学智慧,品出学生的灵动思维,品出课堂的文化内涵。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读后感3

这几天,我认真地读了《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这篇文章,有一些感受。

以前,如果不是学校要求,我听别的老师的课比较随意,所以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帮助不大。读了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听课需要我们深入地学习、交流和思考。

站在讲课老师的角度来思考:课前的准备怎么样?哪些新理念在本节课表现得淋漓尽致?本节课最成功的教学环节有哪几个?本节课的教育资源把握得怎样?本节课师生、生生情感交流有特色吗?众多的评课意见,你都能认同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几条?

站在听课老师的角度来思考:“我”最赏识本节课的哪些方面?“我”给本节课写哪些评语?“我”为本节课提出哪些指导性意见?“我”从本节课能学到哪些知识,增长哪些见识,借鉴哪些成功经验?吸取哪些不成功教训?领悟哪些理念?

细细思考,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去评课,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天长日久,我们的教学智慧才会不断提高。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读后感范文(通用)

【第4篇】什么是教育的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的读后感1

这段时间我略读了《什么是好的教育》一书,这是一本教育哲学的读本,这本书分为: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主题问题给出了66个小的教育主题。真的是一本值得教师认真学习的书。

这本书好的原因在于我们不仅教育学生,而且也是家长,更直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从中获得有益的方法。本书给我影响最深的是其提到“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的心灵。无为教育,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以及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的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地接受教育,在亲身体验中自醒地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升华和认识的飞。

客观地说,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不可能每一个孩子在学业上都能达到同样的高度,但重要的是每一个孩子在他所经历的学校教育过程之中,都能显示出积极的生命状态,内心被集火,生命被点燃,每天都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状态,这就是好的教育。所以,我想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要努力促成学生向学,培养学生的自信。

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生存压力如此之大,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教会孩子自信。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就会精神抖擞,对一切都积极努力,乐观向上,乐于接受挑战;孩子缺乏自信,她就会在任何事情上面前表现出柔弱、恐惧心理,从而失去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自信的孩子,学习会有动力,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因为这份认识,会加倍努力,即使成绩暂不如人意,也会保持良好心态,在学生时代,这份心态,会促使他们积极努力的去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进入社会,相信自己能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干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自信不是在得到之后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永然相信自己能得到。它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最值得骄傲的'心态之一。

什么是教育的读后感2

《什么是教育》一书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却包含了雅斯贝尔斯最重要的观点和论述。这也是因为教育是一个核心问题。这本书据说可以看做是作者对德国教育的反思,同时我们可以一睹欧洲教育发展的一些脉络,对照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有启发意义。作者以其专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理想、大学的本质、大学的理想做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了大学改革的一些具体的措施,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后,作者贯穿全书的观点是教员和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不同的理论家们对教育有不同的说法,我最赞成的一种观点,教育就是交往。在我国也一直承认的是晕种观点。教育分为哪些方面呢,从孩子一出重开始,当然也包括胎教,还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等。教育形象的比喻就是让一张白纸变成一张表格。里面写满了子。里面有涂改有错误。等待着你去修改和添加。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当然,作为教育基础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除外。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什么是教育的读后感

【第5篇】《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500字

千百度寻你——读《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初次遇见你,便再也放不下了。 ——题记

生活在这个物欲纵横的年代,我们中大多数人一次次追梦却一次次被玩弄,一次次想要好好做自己却一次次社会的大潮推向前去。我们看着新闻上土豪炫富,看着穷人挣扎生存,我们可能开始抱怨社会不公,开始埋怨政府,尤其是当我们看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民享受高收入和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时,在反复对比两种社会形态而发出叹息时,在对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无法理解而滑入物质泥潭时,我们或许该重新仰望引领我们的伟人——马克思,该走近这本书,好好去懂他——《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这是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特里.伊格尔顿的著作,也是当前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一次偶然的相遇,让我接触到了大师的思想,然后便被深深折服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社会存在吗?马克思主义在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的今天还适用吗?马克思主义强调财产均分的共产主义吗?……许许多多的疑问把我带入马克思主义的神奇世界,我开始跟着作者的拍子一步步去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无与伦比……

一页一页地品读,一句一句地思考,一字一字地玩味,我发现马克思原来是这么一个睿智与可爱的人,他的思想如此前卫!他不仅预言资本主义世界将出现一次又一次经济危机,还预见了今天的全球化。有些人批评说马克思主义只适用于过去工厂林立,到处充满饥饿的世界,而在今天这个阶级分化日益淡化,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的后工业化社会里没有一点用武之地。可是这些人可知道,重工业并没有从地球上消失,它们只是被发达国家外包给“边缘国家”,让他们来接受血汗工厂,接受环境污染,接受工人福利锐减,却自己衣冠楚楚地高喊人权与环保,开始向外夸耀是如何完善社会福利。资本主义自从诞生便存在矛盾,这是无法消除的,而那些在富足资本国里的人被眼前景象蒙蔽,却没看到转嫁的丑恶面目。

至于乌托邦社会,马克思是没有预测过的,他没有时间设想一个完美的社会,也从未梦想过一个所有人都穿工作服、背后写着保险号码的未来,他也并未主张将社会分为两个明显对立的阶级。他希望看到的是多样化而不是整齐划一。他将社会主义视为人权和物质伟大遗产的继承者,视为民主的深入,而不是民主的敌人。他没有强调去除私欲和财富而人人平等,相反的是,他赞美中产阶级,他和我们一样渴望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条件改善,他是我们的人。

马克思,他为什么是对的?因为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与人类秉持的道德和精神理念完全相符。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从我们中来,因为这样才能看见芸芸众生,才能从最简单的尘埃中开出花来。好好看看这本书,走近我们的灵魂导吧……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后感500字

【第6篇】教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教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1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可能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关心的话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书的序言部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书中从四个部分: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交往。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

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意义,紧接着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建议,使这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书中讲述的教师最需关注的教育细节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可见身心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从小就跟着酷爱体育运动的父亲走村串户,穿林渡水。4岁时,他从父亲那得到一支枪,之后开始独立活动,开始了钓鱼、打猎和探险的生活,而年幼时的这些经历成了《老人与海》的写作素材。

强身是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更要强调“强心”。我是一名体育教师,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是体育教学的目标,然而,作为体育教师更要在教学思想上和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教育,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在一次篮球运球的接力比赛中,女同学小林体型较胖,运球速度较慢,但和她一组的同学并没有嫌弃她。比赛还没有开始,队友们就给她出主意:小林,要运稳不掉球就行了!你别急,心一慌球就不听你话了……比赛开始了,小林小心地运着球一步一步向前走,在弯道处也很平稳,而此时,我也开始带领同学们为小林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小林只掉过一次球,而且还很快捡回来了,一圈下来,小林只落后对手五、六米。在后面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小林所在的组最终取得了胜利。小林获得了成功的快感,也正是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不善运动的小林在体育课上总是积极训练,从不感到自卑,运动能力和体质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作为教师我将细细品味书中提及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些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健全品格的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有时候,不是我们的学生教不好,而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做够。

教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2

很高兴,这学期朋友送给了我这本书。拿到这本书,真想一口气读完。但因里面值得研究的知识太多,不得不细嚼慢咽。真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学习的好书。

因为我们不仅教育学生,而且也是家长,更直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从中获得有益的方法。

该书序言中说,“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应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但在我们的班级制授课的教育体制下,又是很难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我们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去解决这对矛盾。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亲身垂范;需要我们用心倾听、宽容、尊重与理解;需要我们智慧激励;需要我们有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更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身体力行。

俗话说,“做人难,育人更难”,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标。我认为,培养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可能是比较难于实现的,但我们却要努力去培养每一个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应该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教育的灵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不仅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好的教育目标。

书中还说,获得成功的第一秘诀是勤奋,然而现实中,一些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能取得进步,并不是因为智力因素,其最终原因就是不勤奋,没付出,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取得进步,但是这并非对所有的学生都起作用,对于部分学生,我们有这样的主观愿望,而无实际效用,因为他们没有学习的愿望。

成功源自脚踏实地,而我们的一些学生,就是缺乏这样的精神,因此我们的说教,有时显得苍白无力,这是客观事实,我们无法改变,但作为教师,我们明知不可为却更要努力去改变现状,力求更大范围地去影响学生的发展。

尊重别人,受人尊重。尊重是人际关系的起点,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让学生知道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学习氛围,让所有的学生共同进步。

培养学生感念师恩。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甚至是步入社会功成名就的人,除了感谢父母和朋友,对于那些教育过自己的老师,都应该有发自内心的感谢,但现实社会是纷繁芜杂的,我们又能如何呢?

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好冲突,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了这种修养与能力,我们努力营造的和谐社会也就不远了。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沟通,这需要有良好的契机,机不可失,我们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努力把握那稍纵即逝的机会,力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让学生获得进步。

总之,我觉得,我们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父母家长,因此无论是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还是对于家庭、孩子的教育、成人及发展来说,这本书对我们来说,是很值得认真研读的。

教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3

我读的书是张平老师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感受颇深。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句话来自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每每想起这句话,我就忍不住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唤醒?”

那么所谓的唤醒是什么呢?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我觉得这是最完美的答案。有最完美的答案很重要,但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教育却是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于每一处都要认真观察,随时留心的。也只有这样,我想才能像笔者所说“润物细无声”。

回到这本书,全书分为: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主题问题给出了66个小的教育主题。它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仔仔细细的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我想读完这66个小主题,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的理解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说到这里,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我们不陌生。因为我们都知道,观点理念一直都很清晰,但实施却不是一朝一夕。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我们教师亲身垂范;需要我们用心倾听、宽容、尊重与理解;需要我们智慧激励;需要我们有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更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身体力行。在日常教学中,真正把“无为”之道结合起来,加速学生“要我学”和“我要学”思想的进一步融合,唤醒他们,也唤醒自己!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觉得我们也要把这种“唤醒”渗透其中,做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

教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4

前不久,我拜读张平老师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感受颇深。全书分为: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主题问题给出了66个小的教育主题(即本书所说的教育细节)。它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教会学生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可以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是我们教师的良师益友。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本书赵国忠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无为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人心灵的教育。同时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这与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也非常赞同这一观点。那什么是“无为教育”?“无为教育”实际上追求的是种无痕教育、适机教育,重视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方式的认同度和接受度,重视教育本身对人的生存、发展、再学习的持久强烈的影响。是一种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教师的间接教育为辅的教育。

如何做到“无为教育”?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的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意图的隐蔽性

学生喜欢在淡化说教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学习活动,而不喜欢刻意呆板的说教,因为这样的说教不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和内化。教学的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在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追求“明确目标与隐蔽意图的和谐统一”,努力创设一种真实的和不露痕迹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隐性化教育中心情愉快地感悟道德,将正确的道德认识与积极的社会角色意识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身的行为实践。而不应当由教师讲解枯燥乏味的道德观点和道德规范,不应当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第二、情境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单一而固定,教师就是讲解、提问、灌输,学生则是听记、回答、接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处在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学习状态之中,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创设情境就是通过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转换角色的机会,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这块天地里,充分展示他们的手脚,锻炼他们的才华。情境的创设,要以“不显露目的”的间接目的形成学生的无意识心理倾向,诱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或非理性心理,以无意识导引有意识,以非理性带动理性,从而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顿悟,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最终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真正收到教育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教师行为的示范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教师对学生而言,是最具直接的象征意义的人物。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无声的示范作用,这是一种虽无丝毫强制,却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无声教育。因为在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在起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作用。因为行动更直接、直观,所以往往比任何演讲说教具有更为有力的渗透作用。

第四、学生的主动性

我们要摒弃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要让学生在教学中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角,使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促进者,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结合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学生喜欢上你的学科。

第五、学习的体验性

体验是无为教育的核心。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亲身体验即通过教育者积极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受教育着自己“内心角色”去感悟,去体会,引导教育对象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情感体验,以此获得丰富的感受,真切的感悟、内心的感染、心灵的感化,从而将外在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要求,于不经意中见匠心。在亲身的体验中,学生们能够在不断的磨练中使各种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逐步获得了“我行”“我能行”的意识,自信心倍增。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大力提倡“无为教育”。当学生有过错时,要多想办法,用“无为”的批评教育给学生以良性的刺激。教育无痕,润物无声。虽然“无为”却有着惊人的力量!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心与心的愉悦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灵魂净化了,成绩提高了。事实说明,无为教育,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一定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教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5

暑假期间,我用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我个人认为此书最大的亮点是:引用别人的材料,材料的光芒比作者本人的更耀眼;只有属于别人的思想才是有分量的,而那些属于自己的全部是废话。这种拼盘文化,很适合饥饿者速食。

本书确实提出一个很好的教育思索命题,这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都应该深入思索的命题: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我认为,“最好”理应当从教育对人的长远影响角度来评判。某国的教育应当属此例——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授人以精神。这种人本教育既不忽视生存的需要,也没有把生存当做生活的唯一和至上。它把人放在了知识之上,重视人,人是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主体;人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为人的发展服务,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达成人的梦想。从教育的长效来看,孔子的教育是最成功的,他周游列国十数载,四处碰壁,只好把实现理念的希望寄托在弟子身上。当时,他也未必十分热衷的推销自己的理论,因为从接受的角度来看,一个四处碰壁的理论肯定吸引力不强。

孔子的弟子三千人,优秀的有72人,优秀率仅2.4%,但是他的学说却深深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恐怕这一点连孔子本人都没有料到,就算孔子自己生前也不会承认自己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看来,衡量一个教育的好坏成败还是要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有一点可以肯定,你的理论方法若是被人接受,生根发芽,开枝散叶,逐渐发扬光大,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本书赵国忠认为“最好的教育”是“无为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人心灵的教育。同时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所谓“无为教育”实际上追求的是种无痕教育、适机教育,重视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方式的认同度和接受度,重视教育本身对人的生存、发展、再学习的持久强烈的影响。是一种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教师的间接教育为辅的教育。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以发展人各方面独立性的教育”。

生活的独立性、思想的独立性、情感的独立性、习惯的独立性等等这些标志个体独立意识的教育。面对一个受教育者,让他首先成为一个精神的强者,然后成为生活的强者,最后,他让周围更多的人都变成强者。所谓的“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不管怎样都不应该是思想上的精神傀儡,必须是一个有着独立精神的人,一个独立思考、播撒思想的人。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教育者有责任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可是我们千万别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大恩人,大救星,似乎没有老师学生就不能长大成人了,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记住,教育不是万能的。孩子终究会长大成人,会成为独立的有想法的个体,培养创新人才是每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6

在前不久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是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在这本书中一共是有四个部分的,一共是做人,做事,学习和交往。

围绕大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个主题展开了很多小的标题,这本书是值得每一个老师看的书,因为在书里面写了很多教育上面的细节,也是很多老师不注意的一些方面。如果能够好好的注意的话,那么相信将来肯定能够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老师。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规定的答案。有的觉得老师能够给孩子增加学习分数,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那么就是更好的教育。

而有的觉得最好的教育就是能够和自己的学生成为朋友,好好地了解学生心里面的想法,并且能够把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的能力。

虽然说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学习成绩好的话,那么将来这个学生的前程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我觉得最好的教育并不是学习成绩,所以我更加赞同的就是后面的观点,这句话用在这本书中用四个字就可以代表了,那就是无为教育。

在学生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是想着去批评,而是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慢慢地知道自己错了,并且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改变。这个就是无为的力量了。

教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第7篇】《什么是物理》读后感400字

我特别喜欢阅读,在我心中书像一位仙女,在我烦恼时带来欢笑的音符;书似一位老师,传授我无限的知识;书如一棵粗壮的大树,为我遮风挡雨.....

这不今天我又让妈妈带我到新华书店买书,在众多的书籍中,一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 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是物理》,我迫不及待地把这本书从高高的书架上拿了下来,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不一会儿,我就陷入了知识的海洋无法自拔,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我从书中得知: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它关注解决最基本的科学问题。比如宇宙是怎样形成的;未来又将如何变化;物质最基本的组成是什么.....它与数学、化学、生物、天文等诸多的自然学科息息相关。 例如:大雁飞行时,为什么要成“人”字形;生活中有哪些看不见的光;真金真的不怕火炼吗.....

虽然有些东西,我都看得一知半解,有的甚至字都不认识,但是我仍然觉得物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

从今天开始,我要认真学习物理,为日后做物理学家打下坚实的基础,长大后为祖国效力。

《什么是物理》读后感400字

【第8篇】读什么是文化有感

读什么是文化有感

最近细读了论文《什么是文化》后,心有疑问,因此到网络上粗作了解后,于此记录所感。

首先,对于原文《什么是文化?》(下称原文)的中心论点——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动作等交流传播并积累而成的一种思想结晶。对于这一论点,特在此作出十分赞同的表示。在结合其他学者的文章后,我认为原文存在论述有误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作一一分析。原文中用'文明'来对比'文化',以建立鲜明清晰的概念印象,以突出中心论点。但是,有几个分论点有点偏颇。

第一,原文作者以英语发展史上'无特定的‘文化’与‘文明’概念之分'为论据,作出了'西方历史不比中华,故不懂得区分其二'的结论,我认为有错误。因为,其实英语中确有精神、物质上分别定义的‘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之分。因此其二者无论中西方,都有语言习惯中的重大区分。

第二,原文认为文化应存在于文明的基础上,我找到了更高明的见解。文化常与民族连在一起说,而文明常与国家连在一起说。可见,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存在就可以有文化;文明具有地域性,只有文化积累,才能达到'文明',这一较高级文化形态,同一地域的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发展,才形成文明。

又从历史上看,一般是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自己的文明,而未有'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根据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的《社会进化》和克拉克的《从野蛮到文明》,原始时代的人文现象一般称作原始文化,而不称作原始文明。可见,文化相对的是自然,而文明相对的是野蛮。正如前面所述,文化都有承载自己的种族,具有民族性。而文明具有跨民族性,一个文明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政权,其承载者是一片地域,是文化高度汇集的结果。如我们一般说'西方文明'、'中国文明',却很少说'基督文明'、'汉族文明'。

因此,我认为原文中'先文明,后文化'的观点并不如'先文化,后文明'的观点正确,有说服力。

另外,原文认为文化应是'人类在探索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过程中产生的,并可以通过符号、语言、文字、动作、影视等渠道沟通交流学习教育、继承传播的`一些思想'。则可见文化是中性概念,是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客观存在,其成果既包括优秀,也有糟粕,既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如封建迷信、丧失人权的习俗,但它们都是文化。而又可知,'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一个褒义概念,常指文化的积极、进步的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可见,文明是文化凝聚的成果,是由文化的积极、进步的一方不断发展的结果的产物。人类在文明社会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因此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综上所述,我认为'文化'一词的概念应与原文中作者定义的一致,但是'文明'在'文化'之后。

读什么是文化有感

读什么是文化有感

什么是读后感(8篇)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周末翻了《什么是教育》一书,虽然有些章节哲学意味比较浓,不是很容易理解,但我每看-章节,就做些简单的摘录,及时的总结出里面的一些思想观点。经过将近一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什么是范文

  • 什么是读后感(8篇)
  • 什么是读后感(8篇)83人关注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周末翻了《什么是教育》一书,虽然有些章节哲学意味比较浓,不是很容易理解,但我每看-章节,就做些简单的摘录,及时的总结出里面的一些思想观点。经 ...[更多]

读后感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