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人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
《不阅读的中国人》这文章主要讲了一位中国人在德国坐飞机前往上海时,在飞机上看见了许多中国人都用ipad玩游戏、看电影,没有一个人看书。
在法兰克福机场,德国乘客大部分都是在看书报,而中国人看书的人只有少数。大多数都在商店里穿梭购物,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打电话的时候大声谈话。在欧洲大部分人都在阅读中渡过,即使打电话也是低声细语。
中国是有着世界最悠久阅读的国家,可是现在有阅读习惯的人变得十分少了。不过我相信以后中国看书的人会越来越多的。看书可以提高眼界,丰富生活;可以和作者一起感受快乐和悲伤,不是那些干巴巴的微信可以取代的,所以我们需要充分的阅读,就能充实自己。
只让我想到了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2篇】《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读后感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有一双宝石般的灰色眼睛,有一头乌黑的秀发,还有大地似的黄皮肤。我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我的祖国拥有五千年缤纷灿烂的文化……读了《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后,我就心潮腾涌,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作为一名中国人,难道不会感到自豪吗?
从小,我就知道,我的祖国叫中国,拥有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气势宏伟的黄河;长大一点后,我又知道,中国拥有比其他国家都长的、璀璨的历史文化;现在,我看国际新闻,有不少国家都有动乱、战争,但我在伟大祖国的庇护下,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我心中,祖国永远都是值得骄傲的。
暑假,我去了遥远的美国。期间,我去了一座赫氏城堡。在大门口的时候,当地的一名导游就问:“你们从哪里来?”“中国!”爸爸举起了手。“哦,你好!”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笑着,用着不同的口音说着。我站在爸爸身旁,脸红红的。那一刻我既为大家都会我的母语惊讶,哪怕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你好”,又为我的故乡、我的国家而自豪。
参观过程中,我们来到了城堡的娱乐室。顿时,我有一种亲切感。为什么呢?这个房间是以藏式建筑的风格建造的,比起其他房间的富丽堂皇,来自我国西藏的天花板显得深沉而宁静。在一个世纪以前,我祖国的建筑就已经被外国贵族所欣赏,而且一直到今天都保持着独特的`风格。
参观完以后,我们一家去了一家中餐馆用午餐。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餐厅里几乎都是外国人!中餐在国外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今天,读着这首诗,我心潮澎湃,是啊,中华的儿女们,无论以后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请别忘了你的祖国——伟大的、美丽的、令人自豪的祖国。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第3篇】《让中国人更有尊严——中国航天奠基人钱学森》读后感500字
读《让中国人更有尊严——中国航天奠基人钱学森》有感
钱学森是我们国家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暑假里,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钱学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充满了崇高的敬佩之情。
当我们的“长征号”火箭,挣脱5000年的混沌,直插云天。当我们的“东方红”卫星,冲破那5000年的迷茫,飞速旋转。当我们的“东风”导弹,驱散那5000年的阴霾,击中目标。当我们的“神州”飞船,满载那5000年的梦想凯旋时,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深藏着一个感动、一种思念。那么多的航天事业先驱,那么多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中华民族的荣光,为了共和国的尊严,几十年呕心沥血,几十年卧薪尝胆。他们付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多少无私的奉献。这时我就想起了这位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他自幼勤奋好学、志向远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依然踏上了求学之路。五年归国,十年两弹成。在他的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他引领中国航天事业“奋起直追”,成就了大国辉煌,他用一生的奋斗实现了科技报国的理想。
说到这里,我心想到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是否也应向钱学森学习,在学习上更认真一点,在思想上更高尚一点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在行动上我们却远远不够。首先是学习,很多人根本不肯下功夫,比如说,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却等到快开学时才开始匆匆忙忙地做,应付了事。要背的课文总要等到老师来检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然后是思想方面,我要向钱学森一样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家人、同学、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做一个好学生、好公民。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了解到了一位科学家的工作态度,为人风度,我决定要刻苦学习,将来成为像钱学森那样认真又高尚的人!
【第4篇】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600字
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会不邀游伴,不与父母,必会携我的知心好友——书,来陪我游历明川大河。因为我确确实实被我的这一位良师益友所折服。
何谓“良师益友”?我想阅读书籍将会是最完美的答案。品茗书香,进入我神驰已久的书海,在其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遨游,我把生活的喧嚣抛诸脑后,在天堂飞翔。因为阅读我听懂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白了“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领悟到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华文明如此多娇,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之时,我对古人之云心领神会。我喜欢把指尖轻划在书页上,享受那集富韵味的书质;喜欢口中不断朗诵文中之精髓,让那婀娜多姿的文字在我面前翩翩起舞;更爱让自己的思绪插上翅膀,不断揣摩,思考文学,飞到文学的彼岸……
仍记得往日里,茶余饭后之时,总愿意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看着落日的余晖,带着崇高的敬意欣赏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穿过晚霞,我彷佛看到一个世纪前中国文明被“进步”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刻,几乎所有所谓的进步分子都要将西方文化全盘代替中国文明,有一个坚强不屈的声音宛如开天辟地般咆哮,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般捍卫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淳淳细语回响在我的耳畔“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又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淳朴,此外还有灵敏”。我颔首沉思:百年前与百年后,都有人崇洋媚外,谁来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得道德传统?他告诉了我,在许多生活的琐事之中,透其细节我们都能摸索到中国人的精神。平日里,父母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我们注重的礼节孝悌,这难道不是我的中国文化优秀得传承吗?
是否还记得1861年北京的战火,那是从“万园之园”圆明园升起的硝烟。正如雨果反语所言,西方的“文明人”劫掠东方“野蛮人”的圆明园。在丑陋贪婪中,西方人摒弃了他们所谓的道德约束,丧失了他们的信仰,宗教,法律。而我们中国人即使身处在战争年代,“粗缯大布裹生涯”,依然自强不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无可言语的文雅和傲骨。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建设美好新中国。
我迷恋着“‘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 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这句话,因为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
白马过隙,我们的祖国来到了21世纪,她在充满着鸟语花香的阳光大道上前行,历史的重任担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宽大的臂膀上,中国不断前行,不断在充满未知的富强之路摸索,而我们应该要拿起我们的“武器”——中国人的精神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我们的日月新天。
【第5篇】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800字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800字1
爱不一定是赞美,也可表现为批评,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丑陋的中国人》是一本深刻思考和讨论中国人劣根性的书籍,但它的背后仍旧是对国民深切的爱。
中国人的心中缺少国的概念,而过分看重家的观念,尽管爱国主义教育已经轰轰烈烈搞了这么多年,但更多的人还是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选择了明哲保身。西方人司礼义神父赞美中国底层民众身上的勤劳和殷勤,我却在这两种特点背后看到了一种根植于人性中的自私。文化当中的“滤过性病毒”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无形之中影响着一代代国人。芸芸众生,那种麻木与灵性的缺失仿佛是一种传染病,所到之处阴云密布,雾霾重重。
就以今年春节之时爆发的新冠疫情为例,灾难席卷荆楚大地,全国各省市医护人员立刻在命令下对口支援湖北,义无反顾奔赴抗疫前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更是在84岁的年龄依旧为国奉献毕生所学,成为医护人员心中的一座标杆。但是,在前线医护人员不畏困难、谱写着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时,有些民众又在做什么呢?我们看到了有一部分非常有爱心的民众捐款捐物,但是也看到了一些道德渣滓,他们在网上辱骂医护人员无能或者是怨恨武汉人给国家带来了灾难。更令人痛心的是,就在疫情刚刚平稳下来没多久就有患者持刀杀害曾经前往湖北支援前线的医生。
正如柏杨先生在书中所批判的,中国人永远如一片散沙,再优秀的个体也抵挡不住西方人的团结。中国人“窝里斗”的能力比什么人都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在疫情火烧眉毛的时候,医护人员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一部分普通民众却可以拿别人的生死开着玩笑,把性命攸关的事情当成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
柏杨指出:“中国人非常情绪化,主观理念很强,对事情的认识总是以我们所看见的表象作为判断标准。”不得不说书中对广大中国人的概括在今天仍旧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这些人过去可能是闲话家长里短、碎嘴胡言的市井小民,而现在可能就是在网上大肆狂吠、以为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的键盘侠。
书中尽管有一些偏激之处,比如说赞成汉语文字的拼音化,但是瑕不掩瑜,仍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本书。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800字2
我一直想看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尽管我对这本书不了解,但我仍然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今天,我终于看到了这本书。以前,我读的是柏杨的《古国怪遇记》。虽然没有明确地指出中国人的缺点,但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它们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是《丑陋的中国人》小说版。这次,我终于读到真正的《丑陋的中国人》了。
我对中国人的印象,几乎也就是柏杨所总结的缺点:脏、乱、吵。尤其是对这个乱和吵,我有着很独到的见解。
在中国,人们往往特别喜欢窝里斗。只要有人,就要开斗。因为嫉妒,因为想往上爬,因为想对付自己讨厌的人,结果拉人入伙、污蔑攻击……导致一个集体里的人心不能齐,不能抛弃一切成见精诚合作。如果人心不齐,自然会乱套。时间一长,再庞大的一个集体,也会被这些只顾着窝里斗的蛀虫啃得不成样子。我没有别的例子,就说我们百度贴吧的事情吧。本来很好的一个贴吧,硬是要分成各种流派。而且,各个流派吵架的时候,外界的人也来趁机捣乱,把我们贴吧弄得一团糟,成了一个大酱缸。最后该走的都走了,吧主们又嫌人数不够。不管好人坏人,阿猫阿狗,能遇到的人就要拉进来。由于这些人良莠不齐,时间长了,又开始斗。最后自然是一团糟糕。而且,最可气的是,这些人吵的还不是真正的学术问题。不是吃饱了撑的找事,就是为了排挤异己,以学术之争为幌子,使对方待不下去。这样的一个群体,能有大的成就吗?
还有,中国人特别喜欢传闲话,讲别人的一些八卦,这是我最讨厌的事情。中国人一旦喝多了酒,或者在聚会这种特别欢乐的场合,就开始讲一些八卦助兴。我认为,这种事你就不应该去打听。即使你知道了,那也是别人的私事,不该拿出来说。试想,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你的一些八卦拿出来讨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将心比心,恐怕你也不愿意吧?既然不愿意,最好也不要说其他人的闲话,免得闹出不愉快。
看到柏杨的文章后,我深受启发。本来,在我们的历史群英汇里,有一个我特别讨厌的人。我本来想和他一斗到底,但是我现在不想了。因为,如果我们进行窝里斗的话,势必影响到其他人。我们贴吧窝里斗的时候,我就在一边看着束手无策。这次,我不想再让悲剧重演了。我反省,我为什么想和他斗争?因为他的学术观念吗?他的学术观念怎么样,和我没有关系,我似乎不必和他斗。因为我想扬威立万?也不是。我既然能够凭着我的历史知识在群里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自然也不用在他的身上耍威风。因为我嫉妒他?我们的水平最多是不相上下,我没必要嫉妒他。因为我想排挤他?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我们的观点不同,所以我想排挤他。而且,我在这个过程中,也使了很多不正大光明的手段。读了《丑陋的中国人》之后,我真正地后悔了。我突然发现,我这样做就很丑陋。以前我总是以正义自诩,现在我才看到,中国人脏乱吵的本质已经渗透到我心中了。也许,这是必然的。但是,我既然将来还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我就必须要改掉这些习惯。也许,我不能成为太伟大的人。但是,即使做一个平凡的人,也不应该在道德上有所亏损。而且,千百年来能够成名、被后人顶礼膜拜的人,哪个在人品上有问题?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800字3
柏杨先生在其《丑陋的中国人》中怒骂了酱缸蛆,毫无掩饰的痛揭“酱缸文化”中腐臭现象。这给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中国人无疑是当头棒喝,他的怒骂给人以思考。但也有不少“旧文化”的当权派开始不安起来,他们开始认为柏杨先生实在“崇洋媚外”,或有的人直截了当的写出攻击文章,也有人认为《中国文化不容抹黑》。为了证明他们没有给柏杨先生戴高帽子,没有错骂这位敢于揭自己痛处的中国人,他们开始例举很多的论据来反驳柏杨先生。一场文人们的笔战悄无声息的进行着,也正是这些前辈们的一场场笔战,让我们更加看到了柏杨先生与文化糟粕斗争的决心和无畏精神。是我更加敬佩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当然,我只是受中国五千年文化熏陶的十三亿人口中微不足道的一员。我不得不承认柏杨先生所例举的这些现象就发生在我的身上或身边。比如说,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提到中国人喜欢“窝里斗”。这里就有发生在我身边的案例,大概是在2015年8月左右,我从原实习的单位辞职,正在为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而四处奔走。某天,我照常踏上求职之旅。在某路公交车上(已经忘记了是几路公交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辆公交车是从大营坡开往花果园的),一个女士为了占一个座位,委托她的好友用行李代表她坐个位置。这让上车后的男士非常恼火,于是便将其行李挪开,自己坐在了该位置上(我清楚的记得这个位置在右边,两个位置后就是公交车的后门)。这一举动简直是干柴遇到烈火,不燃烧似乎就不符合常理了。但他们不负众望,女士上车后发现座位被别人抢占了,那是一个火呀。顿时暴跳如雷,真个是一个双管齐下的主,骂爹又骂娘的。
无论在场的人如何劝导,他们还是没有静下来的意思,反而是越演越烈。甚至骂爹骂娘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于是彼此将十八代列祖列宗搬出来给对方朝拜,在场稍有素质的人都为之汗颜。我真想不明白在这个社会上总是用低素质去抵制别人的低素质。大有被狗咬一口就必须咬狗一口才无上光荣的意思。
拜读了《丑陋的中国人》之后,我发现这不仅仅是现象而现象。我突然觉得也许就是柏老所说的“酱缸蛆”在作怪。也正是“酱缸文化”的孕育,在这个百花齐放的网络时代才会有那么多“公交车文化”曝出。有看见老年人上车也若无其事的年轻人;有为了得到一个座位和年轻人大打出手的老年人;有一句搭讪葬身苦海的青年男女;更过分的还有猥亵女士,甚至不惜将体液喷射在女乘客身上的猥琐男。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不得不使人发怵。当然,不排除有的事情是某些媒体为了博得点击量炒作的,但我更坚信很多事情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我倒是觉得柏老的怒骂正好提醒我们不要在酱缸中变腐发臭。
任何一个国家和名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这些文化中都有多或少都有些问题。一个国家和民族爱不爱自己的文化不是看他能不能护短,而是看这个国家和民族敢不敢文化揭短,能不能认识自己文化中的不足。《了凡四训》曰:“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则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充分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糟粕,那这个国家和民族就将永远徘徊。比如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已经是一个过去时,我们再也不能使用中国古代的“三从四德”等等这些无法满足今天社会需求的东西了。
可现在还有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演变成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主义者。他们不分青红皂白的保护“传统文化”。有人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给他人灌输不切合实际的思想,甚至扬言有一瘫人因学习“传统文化”后(这个传统文化主要是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常怀慈悲之心颂持“南无阿弥陀佛”,最终奇迹般的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彻底摆脱了病魔的折磨。还有的人宣扬现在的人也应该践行“三从四德”等等这些经过无数斗争才摆脱的东西,说什么女人要做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不然就会大祸临头什么的。柏老笔下的酱缸蛆活灵活现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可是没有人去做出批评指正。在柏老恨铁不成钢的呐喊都无动于衷,如果没有柏老先生的呐喊,恐怕更没有人能够意识到这些人的龌龊之处。
我们就拿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来说吧。古代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们的职责就是在家相夫教子。如果今天的女人还是专职相夫教子,恐怕没有多少男人能够让自己的女人安下心来相夫教子的。我一直搞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不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转化为社会的动力,而是将让人恶心的糟粕原封不动的搬到世人面前,让世人嫌弃唾骂。
很多人都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至少读过妇孺皆知的《阿q正传》。但我们始终不听从周老先生(鲁迅)的教诲。总是喜欢将周老先生(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发扬光大。当有人提出自己的错误时,还大放阙词的去辱骂别人,说别人是在嫉妒自己,甚至说别人就是在放屁。根本不屑一顾,而是变本加厉的找这样那样的借口维护自己所为的脸面和权威。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来保全自己的脸面和权威。所以,在生活在酱缸中的人看来,脸面是最值钱的东西了。
东拉西扯的说了半天,其实就是觉得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像大海一样深部可测。也正是因为大海的深不可测,才造就了其鱼龙混杂的状态。任何一点动静都和这个深不可测的大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着不慎全盘皆输。接受别人的揭短也并非是一无是处,至少可以使自己知晓是非,有错可改,有步可进。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800字4
看完《丑陋的中国人》,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用文字打醒国人,就像一个恨铁不成钢的严师教育学生一样。柏杨说了中国人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却能看出有一颗真诚地爱国之心。现在越来越多的爱国停留在口头上,背地里却做着毁灭国家的事情。我想如果再有一次侵华战争,汉奸数量会更多吧。想想古代贤士可以身殉国,朝代灭亡之时,海面尸体浮动。而现在如果政权更替,更多人应该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在情感上,我很赞同柏杨先生的观点,可能在方式上,柏杨先生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批判,我想这也是痛定思痛中的无奈之举,除此之外,先生可能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去抒发心中郁结。书中后面的评论性文章也读到几篇十分不赞同的观点。我想说的是,无论支持哪种观点,身边的这些普遍现象,也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就以“势利眼”这个面来说,所有人都会倒向官职高的人,这貌似是个亘古不变的规律,不可否认的是这条规律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你是什么官职,哪怕只是个班长,也会有人可以巴结你,只是官职大小决定了人多人少的问题。有的时候想想,如果我们自己不过优秀,没什么本事,认识再多有本事的也没有半点用处,你不过是众多巴结者中的一个而已。如果你足够优秀,那么那些曾经你巴结的人,会反过来巴结你。要想成功,靠的不是你认识多少人,靠的是你自己有多牛逼!人脉,靠的不是收集了多少张明信片,靠的是我们最真诚的心!
我们都的时候不太敢据理力争,不是我们没理或者我们口才不好,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怕得罪人。我经常再说,他不值得我和他吵架,因为我没必要把精力浪费在这种人身上,看似凸显着我有多高的逼格,而是有时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在“何必呢”的态度中步步退让。可别人会觉得你善良吗?只能说你想的太善良了,别人只会觉得你很好欺负。为什么就不能痛痛快快的吵一架呢?吵完再不想见,让他从心里彻底消失。你不会还指望着做“朋友”呢吧。我当然不是劝大家去打架,而是敢去据理力争,该吵架的时候,不要客气,把自己憋坏了!
说回到《丑陋的中国人》将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陋习,一一痛骂,不能说中国整个就没救了,但却可以以书为镜,可以明荣辱、得失。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800字5
找些缺陷来挖苦,其实是自嘲,为我们提供些警醒,而且说丑不道美,也是种自谦。不懂幽默,以为柏杨刻意揭疮疤,才真辜负他的一番苦心。 ——题记
起初,读这本书的最大原因应是当初的那份好奇心吧。柏杨,听这名字应是中国人吧,那他怎么可以这么做!于是,我便在心里嘟囔着:哪有中国人说中国人不好的,这不分明是举着石头砸自己的脚。心里的怒火也因此油然而生。可当我看完整本书时,之前的愤青顿时间转化为感谢,多亏了他的指责,让我从中学会检讨自己,反省自我。这不也正是柏杨先生写这本书的意义的吗?
中国人的脏、乱
脏,恐怕是众所周知,随处可见的吧?道路上,草坪里,公园中,脏总会出现。还记得国庆那天的天安门吗?当日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1万名群众冒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结束处理垃圾时,竟动用150名保洁员人手一把扫帚,2辆清扫车,2辆垃圾收集车,以“拉网式”的排兵布阵,用了30分钟才全部清除。经粗略统计,本次共清扫多达5吨左右的垃圾!这赤裸裸的数字深深的刻在每个人的心里。这11万人中,虽说不一定全是中国人,但是中国人的人数至少也在80%以上,那这件事,不应该给那些不爱护环境的人来个重重的打击呢?
乱,那就更不用多说了,稍微懒散的人家中肯定会出现的吧?社会中,好不容易等到了车子,就开始乱成一锅粥乱挤。踩踏事件也不少,全是因为乱这个词,内心乱,行动乱。乱这个词,随时随地控制着我们。若我们保持着谦让的品质,或是排列有序,行动不慌不忙,那么,这些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中国人的吵
“为什么中国人的声音大?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中国人的嗓门特高,觉得声音大就是理大。只要声音大,嗓门高,理都跑到我这里来了。”书中这句话对我而言真是颇有深刻的体会啊。吵,为它代言的二话不说都知道非菜市场莫属。虽说有一部分声音是为了“宣传”自己家的菜从而更好地赚钱。撇开这部分,最大的声音不还是源于买家和卖家之间的种种微小的事情而对峙起来。说的声音也越来越响,这不就是内心里希望能够通过气势上先赢下敌人。可这又有什么意义,若是静下心来,两人之间在安静的沟通沟通不就行了。离开别人的吵闹,处在别人的角度想想自己以前莫名其妙时发的火,两个人无缘无故地吵着,起源竟是鸿毛般的小事而已。这不应给自己一个警醒呢?相比之下,班内的有些同学的好品质我更应该好好学学,同时改改自己的坏脾气。在此,我要再一次感谢杨白先生的这本书,是这本让我试着发现我的缺点,扬长避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他让我对这句话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
中国人的不团结
一提到不团结,我便会想起学校曾经全体去电影院看的那个电影——《甲午大海战》。故事中,邓世昌一行人在海上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而在皇宫中的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却进行的如火如荼,最后将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并赔银二亿六千万两……直到五十年后,日本在二战中无条件投降,台湾及附属岛屿才回归祖国。在一旁看得我真是可恨又可哀,日本人在胜利之后的话令我反复思考:“如果中国人有团结起来的一天,我们日本人将会面对一个真正的巨人。”是啊,如果中国人能够团结一致,中国的历史上,还会出现一道又一道的伤痕吗?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窝里斗,这就是不团结的表现,要是大家团结起来,共同进退,那么,绝对没有人在干侵犯我们!
中国人本是十分优秀的,却被一些负面东西而掩盖,被逐渐污染。只有“重头再来”,从书本里带给自己的警醒开始反省自己的“丑陋”并改正, 才没有辜负柏杨先生的一番苦心,最后,再次感谢。未来由我们,从酱缸中爬出来的新时代的人们来书写,来改造!如回旋处先生所写:退一步说,即使丑陋,也有丑陋之美呀!
【第6篇】读《中国人中国情中国心》有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我爱您,中国》这本书,其中最感兴趣的是《中国人 中国情 中国心》这篇文章。
文章从中国人、中国情、中国心这三个方面讲述了中国由弱变强,艰苦奋斗的历程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时,我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明白了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都会汇成爱的海洋。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全国人民都尽着自己的努力救援灾区的难胞们,这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的最好证明。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我,为自己生活在这伟大祖国的怀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个懂礼貌、讲卫生、讲文明的好少年,为苏州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我还要好好学习,多读书,多思考,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准备。我要和家人一起,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创建美好家园。
中国人了不起,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第7篇】《中国人的光荣》读后感600字
《中国人的光荣》读后感600字
我国近代科技界的先驱、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曾被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称颂为“中国人的光荣”。他为中国科技事业和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的事迹将流传千古。
记得三年前,那时我才8岁,曾随爸爸从北京乘火车去张家口。在青龙桥车站看到站上巍然矗立着一座铜像,我问爸爸这是谁,爸爸说这是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的`工程师詹天佑。当时我大惑不解,修路有何了不起,还给他塑像,那现在修了这么多的铁路,为什么不塑像呢?直到最近读了《中国人的光荣》才使我了解他的伟大之处,才更觉得他的铜像不仅矗立在青龙桥,而且已经矗立在我们的心间。
文章感人肺腑,特别读到文章中“为中国人争光”这部分,使我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的事迹给我的启迪颇多,对我的教育更深。
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受尽了帝国主义的欺压,连修一条铁路的权力都没有,这对有强烈爱国心的詹天佑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呀!詹天佑凭着超人的智慧和坚强的信心,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筑铁路的任务,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给了那些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为中国人争了光。
在学习上,他成了我前进的动力,成了我力量的源泉,使我树立了崇高的理想。我要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我们的祖国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奋斗终身。
在生活上詹天佑成了我的榜样。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就想到了詹天佑,想到了他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顶着嘲笑,修筑铁路的情景,也正是这种精神使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使我成为一个“三好生”,成为一个生活能自理的好少年。
现在我真正懂得了,他的铜像正是他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是中国人的光荣。他将永远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怀念,也将永远激励我走上真正的人生道路。如有机会,我一定再去瞻仰他的雕像。
【第8篇】读《贪玩的中国人》有感600字
这本《贪玩的中国人》共分为14个章节,讲述了一群贪玩的中国人构成的另类故事,概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描写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6000年前墓地中突然出现的神秘天象图,玄幻的《山海经》、指南车与霹雳炮……许许多多都是历史课本上和生活中没有碰到过的。
我们看到的历史是由历史学家编写的,基本上都是英雄的“传记”——像秦始皇、刘邦,李世民、成吉思汗等等。历史学家对各种史料进行考证与研究以后证明:历史主要就是写这些英雄的事迹。不过《贪玩的中国人》的作者认为,创造历史的不仅仅是这些英雄,还有很多称不上英雄的,甚至是默默无闻的人,这些人带给我们的一切,不但不比前面那些英雄少,可能还要多很多。因为没有这些人的发明,我们就享受不了今天快捷便利的生活。他们创造发明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等等等等,都是21世纪生活中离不开的要素,这些发明者也许名不见经传,甚至地位卑微,但他们确实是“贪玩”的中国人!
“贪玩的中国人”对生活充满了好奇,真正的中国历史也正是由这样的人创造出来的,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人类的好奇心和在好奇心驱使下的知识积累,而这种积累,也就会不断的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古老中国的那些奇人,奇书,奇事,构成了一个灵动、有趣、鲜活、充满生命力的世界。在他们的讲述背后,在玩出来的历史背后,是今天的我们对于中西科技差异和中国文化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