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都是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都是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都是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读后感范文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读后感范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读后感
教育孩子其实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会存在情绪管理和说教等情况,孩子会出现问题,首先检查自己平常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什么都明白。我们要用爱、耐心、尊重来给予孩子,言传身教而不是说教。
今天要推荐的一本书是《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学会倾听孩子的感爱,而不要把自己觉得怎样,来强加给孩子。
孩子的今天就是父母的昨天。
不要企图改变孩子,而要用你的行动去感化他们,所以改变自己很重要,自我提升也很重要。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这样的教育理念,我想大家一定不陌生,但真正做起来就无从下手了,这本书就提供了很多的技巧和方法。
为人父母就是一场修行!那就从自我学习开始吧!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读后感,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2篇】《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去看月亮
编者按:我不想通过什么很有吸引力的话题来引出《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本身就会带给你足够的震撼和魔力。
1
就书名而言,月亮代表了崇高的理想,而六便士则代表平凡和现实。理想如月亮般皎洁高尚,而现实往往沾满了俗尘。只要按部就班地融入社会,遵循社会的法则,便会是“幸福”的。
而一旦决定脱离这种安稳的状态,寻求心中的理想,势必会在痛苦和折磨中度过。想必你看到这里,一定会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励志小说。实则不然,这本书没有给读者任何选择的意向。而是客观的将人和社会之间复杂揭开,让读者真切的看到自己内心所想。至少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次次的做出选择,却又一次次的把选择推翻。
主人公原本是个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年过40。为了自己当画家的理想,选择放弃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生活,踏上了饱受折磨和痛苦的寻梦之旅。这看似是个励志的故事,但当看到主人公为了理想的所作所为时,我相信你一定在佩服他的同时又无比地厌恶他。
追梦路上,他极度厌恶当时的社会和人,他说话刻薄,心肠冷酷。至少在这点我是认同他的。但接下来他伤害朋友,使得朋友妻移情与他,最终害的朋友妻子自杀,而朋友颓废度余生的事情,实在是令人生厌。正如小说中“我”对于这件事和主人公的对话:
“他说的话没有使你感动吗?”我说。
“没有,我觉得他的话软绵绵的非常傻气。”
“我想你大概忘了,是你把他的生活毁了的,”我说。
“可他是个很好的人。”
“还是个手艺高超的厨师,”思特里克兰德嘲弄地添油加醋。
他心肠冷酷到没有人性的地步,我气的要命,一点也不想给他留情面。
虽然是这样,但作者还是被主人公追寻理想所付出的艰辛和他坚定的信念所折服。小说中主人公所追寻的理想,实际上是寻找适合自己灵魂的栖息地。主人公的灵魂早已脱离肉体的束缚,艰难的找寻可以浸润灵魂的圣地。他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仅甘心牺牲自己,而且就算是牺牲别人也在所不惜。所以作者虽然觉得主人公惹人嫌,但尽管如此,还是要承认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可能说什么追寻理想,很抽象。那么下面的这段话大家一定会真切的体会到主人公苦苦追寻的是什么。
主人公是个画家,他在有形的事物上模模糊糊的看到某种精神意义。但他不知道如何精巧的表达,所以只能通过笨拙的画作将这些附有精神意义的事物画下来。他不断的在寻求一种可以得心应手的表现手法去表现心中的疑惑和想法。他在寻求解脱,从现有的认知中超脱出来。
所以名和利对他来说没有任何诱惑力,他生前没有售卖过任何一幅画。不断作画的目的也是为了一步步从某种枷锁里挣脱,寻找到类似伊甸园那种宇宙初创时的图景。
人生来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困到铁塔里,除了按照着索然无味的秩序重复地生活,也只能靠着一些语言符号和别人交流。可是有的时候,内心深处总会有许多美妙而又深奥的事情要说,而这些却被现有的生活和话语束缚着,要么找不到心灵相通的人,要么表达的话也只会显得陈腐和平庸。
这就是主人公追寻的理想。最终主人公在一座小岛上找到了自己灵魂的躯壳,得到了超脱,并在此度过余生。作者用反衬的写作手法赋予主人公看似不通人性,冷酷无情的负面人格,更加凸显出他心中纯洁神圣的理想和他追寻理想的那份真挚和纯粹。
或许我真不能完全接受主人公这种极端的寻梦之旅,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或许不同境遇的人会认为这是在糟践自己的人生,可功成名就,家财万贯就一定成功吗?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看待生活的意义和对人生的无限追求!
2
寻梦路上不仅有着精神认知的束缚,也有着人性的枷锁。这也是作者在《月亮和六便士》中用很大篇幅所谈到的东西,包括了爱情和过度善良。
关于爱情,小说中提到了两种爱情观,一种是主人公和作者想要传递的爱情观。一种是朋友和他妻子之间爱情观。
一般来说,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是插曲,但小说把爱情夸大了,给予他一个违反生活真实性的重要地位,尽管也有少数男人把爱情当作世界上的头等大事,但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对爱情感到无限兴趣的女人,对这些男人也看不起,只当他们可怜。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的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断断续续地干这种事情。也正如主人公看待的爱情,他认为爱情是他人性的弱点,是阻碍他实现理想的绊脚石。说的直白点,主人公的爱情只是“性的饥渴”。他厌恶,但是又不得不发泄。有时候欲念会抓住他,逼他纵情狂欢。而狂欢之后,他会觉得肮脏。
作者朋友看待的爱情是一种看待爱人比自己生命都重要的爱情。正如小说中朋友所说:
“我爱她远超过了爱我自己。我觉得在爱情的事上如果考虑起自尊心来,那只有一个原因。实际上你还是最爱自己。”
对于小说中朋友毫无保留的为爱情付出,他爱妻子胜过自己的生命。但这种爱情,给人一种软弱无力的感觉,包含着害怕失去的怯懦和患得患失。它占据了朋友的所有精力。爱情赋予了朋友虚幻的感觉,让他远离真实,即便是他的妻子离他而去后,他还是无法相信这个事实。爱情免不了优柔寡断和多愁善感,它既可以丰富一个人,也可以让他变得比原来的自我更加狭小。总的来说,小说里朋友与他妻子的爱情,是不对等的。这样造成了他妻子移情主人公的悲剧。朋友的爱情悲剧最终也只剩下了这句话草草收场: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但永远不能原谅他对她做出的牺牲。
可能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以我也不能完全接受小说中这两种极端的爱情观。
爱情是生活的产物,没错。但显然主人公将爱情的负面性完全归咎到了女人身上,并将爱情当作拖累,这也是不应该的。除非你有着和主人公相同极端的抱负,并能够有极强的意志力去实现它。爱情对于男女是同等重要的,而爱情的负面性也同时会影响每个人,不论男女,至少在我是这么认为的。许多寻觅爱情的男女们深陷痛苦中,有很大因素是双方付出的不对等。一方苦恼于付出了这么多仍旧无法打动对方,另一方则愧疚于对方远超自己的付出,因为愧疚而产生压力,这让才建立的微妙感情瞬间崩塌。
听过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最终会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还是一个喜欢你的人共度一生?
这是一个难为人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会一方要在爱情里付出的更多。选前者,是一种执拗。选后者,是一种妥协。但如果非要做这个抉择,我宁可选择后者。因为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无法让一个不喜欢的人喜欢你。能做改变的只有自己,试着接受别人的温暖。两情相悦的爱情谁都想要,不执念也不妥协,多好。可爱情里没有那么多情投意合,多的是一个人的情愿,一个人的执着。
3
关于过度善良,小说中作者朋友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对别人无比的好,什么都能忍让,别人嘲笑他,他也跟着一起笑。哪怕是妻子移情于主人公,他还是一直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只要妻子回头,一切还和原来一样。他是个善良的人,却也是个可怜人,但不值得同情。
和他相处的人包括主人公和作者自己,都觉得他的可怜是令人发笑的。这是人的本性。人习惯于欺负那些老好人,一方面因为老好人的善良没底线,没尊严。一方面因为别人把这种欺负当成了理所应当。就像主人公总是会嘲讽朋友,说他:这是他的习性。所以善良应当有点锋芒。
最终朋友绝望颓废的离开,他成了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或许回到那个他熟悉的故乡才是他最正确的选择,那里没有纷争,没有复杂的人心。有的是一个永远踩着祖辈脚印生活下去的人生轨迹,不用左顾右盼,一切都是如此的安全稳定。受了挫折的人往往会对这种生活无限眷恋,也心甘满足这样一个小小的天地吧。
我无法准确的去选择书中所讲的人生、价值和爱情。一方面书中作者没有意图去说服读者去遵从哪种观念去生活,另一方面自己匮乏的见识和阅历限制着自己。但我能从书中看到主人公追寻一生的理想、依附于理想下的爱情以及他周围喧嚣吵闹的社会。这些东西已经是作者给读者呈现的最珍贵的思想了。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将社会的真相客观的展现,至于怎么看待和选择,那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选择怎样的人生,选择怎样的爱情,选择怎样的生活? 没有答案,有的是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珍惜眼前人,体悟正在进行的生活,因为你没有闲工夫去思考这些无聊的问题。
公众号: 墨香识书
【第3篇】《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读后感范文(精选)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读后感范文(精选)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读后感范文(精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读后感1
教育孩子其实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会存在情绪管理和说教等情况,孩子会出现问题,首先检查自己平常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什么都明白。我们要用爱、耐心、尊重来给予孩子,言传身教而不是说教。
今天要推荐的一本书是《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学会倾听孩子的感爱,而不要把自己觉得怎样,来强加给孩子。
孩子的今天就是父母的昨天。
不要企图改变孩子,而要用你的行动去感化他们,所以改变自己很重要,自我提升也很重要。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这样的教育理念,我想大家一定不陌生,但真正做起来就无从下手了,这本书就提供了很多的技巧和方法。
为人父母就是一场修行!那就从自我学习开始吧!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读后感2
教育孩子是我们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业,这并不比任何自然界的问题简单。面对孩子所出现的问题,我们不仅要用理性的逻辑去思考原因,更要用真诚的内心来感受孩子的心灵。同样,教育孩子的效果也是由心而发的。作为父母,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我们教育孩子的观念和爱孩子的态度,盲目地使用培养孩子的方法,不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
刘女士是某公司的行政主管,自从有孩子后就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教育,绝不允许自己因为工作而耽误孩子。为了好好培养孩子,她让孩子从小听音乐以陶冶情操,背诵唐诗宋词培养文化底蕴。在待人接物上,孩子也按她的要求做到了礼貌问好,谦让有序。孩子的聪明和乖巧,深得周围人喜爱。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孩子时而脾气暴躁,时而懦弱胆小,完全不见了小时候的聪慧与懂事。这让刘女士非常难过,她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自己精心培养的孩子会变成这样?
其实,孩子的表现是在提醒父母反思自己。在与刘女士沟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刘女士把自己工作中的角色带入了对孩子的教育中,她把孩子当作了自己的管理对象,把教育孩子取得的成果当成了自己的目标,为了取得好的成效,她付出了很多心血与努力。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却并没有跟孩子沟通,没有征得孩子的认同,只是一味要求孩子必须这么做或者必须那么做。每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特有的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开始追求自由与平等,自然就会从内在来反抗刘女士的管理,也就造成了之前的状况。听了我的解释,刘女士恍然大悟:“看来问题全在我身上啊!”最终,刘女士接受了我的建议: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你的世界不是我的世界,同样,我的世界也不是你的世界。人与人有着很多差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能量源泉和成长道路,所以我们需要彼此尊重。这些年来我深有体会: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上时都是很快乐的,都带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却在父母亲的教育下变得不快乐了;孩子本来学得很好,觉得学习是件很简单、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往往却在父母的教导下觉得学习是件很困难的事……天下没有不是的孩子,父母也都是爱孩子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用错了方法。
父母过多地管理孩子,孩子管理自己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弱。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适度地给孩子自由,在制定规矩或做决定之前与孩子好好地沟通,让孩子从内心真正地认同。要知道,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孩子的自尊心也会越来越强。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做任何决定——特别是在发现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只有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才能帮助孩子树立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使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父母的指正和建议。否则,就可能刺激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得不偿失。
其实,现实中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源就在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所采取的不当态度和方法。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不使用让孩子心悦诚服的办法,而是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当父母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而又没有和孩子及时有效地平等沟通时,就可能导致孩子对父母滋生仇恨的情绪。
我认识一对本来幸福快乐的母女,因为母亲对女儿的要求近乎苛刻,导致了孩子对母亲的敌视,甚至是仇恨。母亲对女儿怀有深切的爱,每天早起晚归只为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早日成才。为了培养女儿,母亲主动承担了家里的一切劳动,只要求女儿用功读书。为了让女儿更快地提高学习成绩,母亲拼命地给女儿增加作业量,女儿每天都学习到很晚。在寒暑假或者周末更是如此,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女儿喘不过气来,连休息和出去玩耍的时间也被剥夺了。由此,女儿逐渐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渐渐地和母亲疏远,当作业繁重的时候,女儿竟然产生了害死母亲的可怕想法。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母女之间缺乏真诚、平等、有效的沟通,母亲完全没有考虑到女儿的感受。其实学习不应该成为孩子生活的全部,一个花季少女应该享受玩耍和游戏的快乐,充分体会生活的乐趣。
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或“盼女成凤”的希望能否实现,取决于父母能否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采用了错误的态度和言行。
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稍有下降,父母就劈头盖脸地训斥、阴阳怪气地嘲讽,甚至对孩子执行所谓的家法:实行各种体罚或拳脚相加。这些行为都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给孩子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即使父母事后对孩子表示关心和鼓励,亦不能使孩子痊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发产生叛逆的心理,对父母抱有抵触情绪,这样又怎么能够如父母所愿,获得进步与成功呢?
我们总是热衷于改变孩子,却从未想过改变自己;我们总是想着去矫正孩子,却不去想孩子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出现的;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孩子性格、品质塑造的最直接的老师。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的影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更是家族的未来和民族兴旺富强的.希望。作为父母,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才能去影响孩子。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努力地去为生活和工作忙碌,更重要的是要在回家后正确地面对自己活泼、好问、好动的孩子,记住:一定要时刻打起精神做好孩子的表率,用爱心、行动去影响孩子,切不可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们,更不要有什么功利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由、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只要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我们平日里身体力行的,那么教育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我们的孩子自然就会成为我们所希望成为的人。正如古人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读后感3
通常,大多数读这本书的人已经是名义上的父母或者将会成为父母。但是,您是真正的父母吗?也许,您会说:“这毋庸置疑啊!我的孩子已经……”其实,我要说的是,无论您的孩子多高,不管您的孩子多大,都不能说明您已经是完整意义上的“父母”。因为为人父母并不是简单的生育孩子,而是更重要意义上的养育孩子!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从小生长在上海的犹太姑娘,在与丈夫结婚后生育了三个孩子。后来丈夫离她而去,她就独自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并在孩子稍大后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以色列。
刚到以色列的时候,由于语言不通又不懂当地的优惠政策,这位母亲一边辛苦劳作,靠卖春卷维持日常生活,一边又秉承着中国“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照料着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孩子们也理所当然地接受母亲为自己准备的一切。
这种教育理念与犹太人的教育理念是迥然不同的,因此他们一家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邻居们的责难。
看着三个孩子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地等待母亲照顾,一位邻居训斥她家的大儿子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看着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随后又转过头来训斥这位母亲说:“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
“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这句话乍听起来很伤人,细想之下却发人深省,它在警醒我们重新认知“父母”这两个字。说实话,我们现在这些做父母的,哪一个不是以为生了孩子自己自然就升级成为父母了?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生了孩子只是证明你是孩子生理上的父母,却并不代表你已经具备了养育孩子的能力,而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养育才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不可否认,我们很多父母都秉承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来爱孩子。然而,我们的这种爱却往往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又怎么能够说是真正的父母之爱呢?后来这位犹太人母亲放手让孩子承担自己该做的事情,三个孩子主动勤工俭学,在帮助家庭的过程中挖掘出自己的商业天赋,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踏上了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
做父母和有孩子是两个概念。生了孩子只是代表你有了孩子而已,这只是一种物质上的联系,并不能够说明你是在做父母。做父母是一种智慧,是与孩子的精神链接,是懂得并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更是传承祖先基因和创造家族兴旺的责任。
父母是传承家族能量的通道。只有父母真正成为通道,才能够通过自己把家族的能量传递给孩子。透过自己的精神归属来传承家族精神能量,让家族延续,这是人类最为淳朴和基本的传承方式。让家族中的每一代,至少让你的下一代传承、延续、扩展上一代的能量,使自己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带着这种家族能量过更好的生活,家族兴旺的火种才能够生生世世相传。
也就是说,为人父母对于孩子不止是一种教育、一种艺术,更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事业!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这项事业的重要性,直到孩子出现问题,甚至无可挽回才幡然醒悟,后悔不已。
在“为人父母”课堂上有一对精明能干的夫妻,一心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孩子一生下来就交给爷爷奶奶带。经过多年的打拼后,这对夫妻终于如愿以偿地拥有了自己的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家。然而,就当他们以为自己已经获得人生成功的时候,儿子却找不到了。几经周折,他们才在一个网吧里找到了几天未曾回家的儿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儿子,对他们的话充耳不闻,完全没有耐心理会他们的苦口婆心,整日以网吧为家。
儿子的状况让他们痛心不已,每每提到都会泪流不止,甚至许愿说:“只要儿子能回来,我们愿意花掉所有的资产与积蓄。”显然,这对父母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职,宁愿用所有的财产来换回儿子的回头。然而,这世间有很多东西是很难用金钱交换的,就像孩子的品行与健康一样。
这些年来,我遇到了很多这样的父母——在外人看来很成功,自己却觉得很失败,原因就是孩子出了问题。孩子让他们感受到了人生的至痛,最终醒悟到:人生最大的事业不是公司,不是业绩,不是资产,而是孩子。可惜,很多人却在孩子还能被用心“经营”的时候全然投身到所谓的“事业”中,把孩子的教育问题直接扔给了学校、老人或保姆,总是以自己很忙为借口,忽略与孩子的沟通,甚至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给孩子造成伤害,在孩子心里种下分离、恐惧、担忧、害怕等情绪的“种子”。而这些种植在孩子心灵中的情绪“种子”,当环境适合的时候,就会再次爆发产生负面效力,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每次我问大家有谁从小被父母打过,很多人举手;我再问有谁打过自己的孩子,大多数人还都高举着手。而且,人们往往会发现,当初父母是怎么打他的,他也会用类似的动作、方式打孩子。这就是细胞记忆,这就是潜意识的作用。如果父母不改变,那么孩子以后就会用同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培养孩子需要从改变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开始。
人的命运来自行为,行为来自思想,而思想是由意识和潜意识共同作用形成的。意识是我们知道的部分,潜意识是我们做到的部分。人生很大程度是潜意识作用的结果。
对于孩子来说,衣服可以换,幼儿园可以换,学校可以换,老师可以换……唯独父母是永远不能换的。一个孩子将来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孩子在幼年时期所受到的家庭教育。现实中的很多父母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总会以忙碌作为借口回避与孩子的相处。
但是,孩子的教育不可能等待我们去弥补,只要我们稍有忽略,就可能会造成我们和孩子一生的缺憾。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做父母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业,这项事业的成败决定着我们40岁以后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不管之前挣了多少钱,不管创造了多少的资产,如果没把孩子教育好,人生就是失败的。
为人父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父母代表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培养,一种引领,一种传承……真正的父母之爱要懂得尊重孩子的内心,懂得塑造孩子的价值,懂得给予孩子自由和能量……爱孩子不是户口本上你有几个孩子,而是一种境界,一种知道,一种做到,一种无怨无悔的陪伴,一种全心全意的付出……做父母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的事情,我们必须从头学起。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读后感4
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以下四种关系:教育、爱、修、智慧。
父母的思想、言行、生活态度、情绪控制以及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会影响孩子的健康、事业、婚姻和人际关系等。本书阐释的是为人父母的系统理念,能改善与提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增强家族能量,使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快乐地成长。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可以说,父母的言行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命运。
父母性格开朗,那孩子就会积极向上;父母尊卑有序,那孩子就会尊老爱幼;父母善良友爱,那孩子就会爱心十足;父母勤劳勇敢,那孩子就会勇往直前;父母相亲相爱,那孩子就会内心强大,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
孩子时刻都会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所以,当孩子犯错误的时,一定要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给孩子以指正和建议,父母的举手投足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身教重于言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作为父母,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够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培养出孩子的好品德,奠定孩子美好未来的基础。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让作为“原件”的自己更美好一点,我们的“复印件”才能更加璀璨和优秀!
【第4篇】《全班都是班干部》读后感400字
《全班都是班干部》读后感400字
放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全班都是班干部》,里面有个小孩叫曹操,他在春天小学上一年级。曹操的大脑瓜可聪明了,不过他的调皮劲儿也是班上数一数二的。
这不,曹操的桌套被画成了大花脸,上面还有个圆圆的洞,就在校长气呼呼的要给曹操扣分的时候,同学们却都站在了曹操的一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作业本上写字写的不好看,曹操和段小磊在班级里评出了"丑八怪排行榜"上榜的同学可急坏了,曹操的。
连忙认真练字,想要摆脱丑八怪的`称号"曹操的"魔豆"真那么厉害吗?不仅能顶起石板,还能顶起大石头,曹操和同学一起在游戏中了解知识,在成长中锻炼了意志,在和同学们的交往中,学会了互相帮助。
有个小孩叫曹操,他和所有小孩一样,在一段精彩有趣的故事中慢慢长大。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很多知识,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了。
【第5篇】《都是答案惹的祸》读后感500字
诚信——彰显灵魂的美德之花――读《都是答案惹的祸》有感
近段时间,我读了一个小故事,题目叫做《都是答案惹的祸》,这个小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讲的是:三个小女孩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无意间捡到了一张试卷答案,是期末考试的。她们拿到后激动不已,把答案背了下来。考试当天,她们满怀信心地走近考场,快速地将试卷做完了。可是竟然全得了0分!后来,她们才发现答案是去年的试卷答案。
这三个小女孩的所作所为让我觉得非常不满意,因为,她们这样的做法是不诚实的,就算那一张答案是正确的,我们也不应该这样做,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讲诚信,她们这么做,可真是不太诚实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生活中常常会发生的事----那就是在考试中常常抄别人答案的事儿。每当遇到这些事情时,老师都会喋喋不休地骂那些同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果那些同学屡教不改,那么这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变成一个大错误!
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诚实有关,有许多关于诚信的事情,只是我们没有发现。例如:我在旅游时就经常发生这种事情,由于我的个子比较高,每当进入旅游景区时,妈妈就会让我蹲着点走,因为我的身高高出儿童票的身高几厘米,所以妈妈怕我超高要买成人票。但是我觉得无论要花多少钱,都要以诚信为本,做人应该诚实。
这个故事虽然很短,但是,这个短短的故事却让我明白了一个大道理:做人一定要诚实,就连24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都提到了诚实,可见,诚实是多么重要。如果不懂诚信,就算有多么地优秀,也不会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一个人。
【第6篇】读《都是马虎惹的祸》有感800字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都是马虎惹的祸》。这本书的主人公小豆子是一个天真、热情、顽皮、充满幻想的女孩,但是她却常常因为粗心、缺少毅力而惹出些倒霉事:因为她把炸鹌鹑读成了炸鸳鸯,让妈妈的朋友笑得喷饭;因为丢了两次作业本,把作业重写了三遍;因为坚持穿崭新的白色公主裙去上国画课,结果弄了一身的墨水;因为她不爱抄课程表,记性又不好,把一大箱水彩笔带到了学校,结果水彩笔占了半张课桌,搞得她没法做课堂笔记……
因为粗心,小豆子可吃了不少苦头,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丢银行卡那件事了。小豆子特别想要一辆自行车,爸爸让她自己攒钱买。但她非常贪吃,每星期的零花钱第一天就花光了。为了不让小豆子乱花钱,爸爸给她办了张银行卡,让她把钱一点点存起来,直到存够买自行车的钱为止。小豆子虽说不乐意但又没有办法,只得服从命令。过了很长时间,她终于攒够了买车所需的200元钱。当她兴冲冲地拿着卡准备去取钱的时候,银行卡却跟她玩起了捉迷藏,她翻遍了口袋也没找到。下午老师告诉她: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捡到了卡并交给了校长。当她去校长那领卡时,校长却不给她,非要让她的爸爸妈妈来拿。第二天中午,爸爸妈妈无精打采地从学校回来了。爸爸告诉小豆子:“校长说昨天那位捡到卡的小朋友去他办公室的时候,正好有一个报社的记者在,他说顺便请记者在报纸上登了个招领启事。校长说那个捡到卡的小朋友很了不起,让我们买些礼物去感谢人家。还有,他们在报纸上登招领启事是收费的,这费用也要我们拿。礼物钱加广告费正好是二百元。”哎,可怜的小豆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就这样没了,买自行车的计划自然也就这么泡汤了!
看着小豆子经历的这一切,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总的来说,我还算是个细心的人,平时很少丢东西,不过上次秋游时我却把语文《基础训练》弄丢了,当时我又着急又害怕,着急的是没有《基础训练》我就无法完成作业,害怕的是老师会因此批评我。后来幸亏有一位好心的陌生人捡到了并送到了我们的学校,要不我可就惨了。经过这次教训,我做事时就更小心了。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容易出错的地方再细心一点、再认真一点,一定会避免很多的麻烦。
【第7篇】读《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有感800字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王巨成所写的长篇小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它为我平平淡淡的假期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与收获。
马进从踏进小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对学校和老师有着无限的热爱之情。叶广晴老师呵护他和他的同学们这样的情感,把爱的种子播种进他们的心田。可惜,郭素芬老师与叶广晴老师截然不同,她工作勤奋,对学生严厉,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只盯着孩子们的缺点不放。于是,被叶老师视为好学生的马进,成为了郭老师眼里的调皮学生。渐渐地,马进变成了一个“问题学生”。他在开学的第一天就与新来的俞叶梅老师抬杠。俞老师决定在她的爷爷奶奶的帮助下改变马进,一场师生间的斗智斗勇由此展开。
全文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主线索是“从捉弄老师的马进到尊敬老师的马进”,另一条线索是“从喜爱老师的马进到厌恶老师的马进”。两条线索交替推进,向我们说明了三个关系:师生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家长与老师的关系。
在书中,叶老师全心全意地关心学生,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郭老师扼杀了学生们的天性,结果就是没能赢得马进等学生的尊重;俞老师对马进耐心指导,最后得到了马进的接受。马进前前后后有这么大的变化,其实是现实中师生关系的缩影。师生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现实中也是这样的,学生们似乎并不喜欢上课死气沉沉,又严厉无比的老师;而幽默感十足,跟学生做朋友的老师更受学生的青睐。人的天性就是爱自由,没人喜欢被人压迫。像那些对学生的方方面面都一丝不苟的老师,的确受到了许多家长的欢迎,教学质量高的老师更甚。但是,学生真的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他们也希望自己有一些独立空间,因此表面上对老师毕恭毕敬,但却心有不甘,又无处发泄,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心理障碍。人与人之间需要更多的沟通与理解,学生们更希望老师像个朋友一样可以相互交流,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去随便地评论学生。但不是说只有老师需要改变,学生就不需要了。理解是相互的,学生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老师的教育方法落伍了。老师不是蛮横无理的人,他们也曾是学生,他们理解学生的渴望,希望学生能同样地理解自己。但一些学生的我行我素实在伤透了他们的心,因此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所以学生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你真的做错了什么,就应该主动地承担责任,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如果你没做错什么,老师却错怪了你,你就要找个合适的时机,向老师指出他处理不当的地方,老师一定会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
父母与孩子、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的延伸。简单来说,就是师生关系好了,父母与孩子、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也会好;师生关系差了,父母与孩子、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也会变差。所以说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书中的一句话也许就是这篇文章最好的总结了吧: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老师是把天使引领到人间的人!
【第8篇】男生都是挨整的命读后感
【第1篇】
这几天,偶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男生都是挨整的命。”
看到这个题目,我先是愣了一下 ,而后开始大笑。
“男生都是挨整的命”这个题目让我想起了:在我们班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必须谦让女生,否则将处以“极大的惩罚。”上车的时候,要让女生先上,女生坐,男生站,谁发牢骚“斩立决,言不有误”。女生的掐、打、k男生,那也是男生的错。教室里讲话的也总是男生。写字的时候,只要超了三八线,我就要被掐,而且掐得很痛,我就会在心里想:我也是妈妈生的,凭什么要挨你掐?可话到嘴边我也没说,因为我要保持绅士风度,不和女生计较。
这本书是阳光姐姐伍美珍写的。她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趣,告诉我们男生要有良好的修养,要平和的去对待女生。文章的最后写了分手的拥抱,也十分的感人。看到这也让我想起了:还有一个学期,我也要和我的同学们“分道扬镳”了,所以我也有点伤感。
分手的拥抱!唉!一切随缘吧!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第2篇】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非常班级之男生都是挨整的命》。书的反面写着这么一句话:“这里是男孩子的领地,小女生千万不要进来哟,你们不懂我们的话题。”这句话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偏偏要看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伍美珍,大家都叫她“阳光姐姐”。
伍美珍,校园文学作家,“阳光姐姐热线”主持人,在内地和香港 共出版了50余部少儿题材的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文化部“蒲公英少儿读物奖”及新闻出版总署“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等,作品被《文汇读书周报》评选为“2005年十大少儿精品图书”。 她创作的大都是校园小说,成名作《同桌冤家》系列风靡全国中小学校园。她的小说给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少男少女的成长是她所有小说中关心的主题。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细腻、体贴和善良走进了少男少女的情感世界与心灵世界;她的小说写得非常好玩和好看,却始终渗透着她一个不变的追求:和读者一起长大。
在这本书里,大家都用外号称呼,虽然很好笑,但显得很亲切,书里的同桌冤家很多,下课总是打打闹闹,上课了还搞恶作剧。他们也喜欢开玩笑,还会用数字和字母骂人……
【第3篇】
在寒假的时候,我看了一本书《男生都是挨整的命》这本书。
这本书是由俗称sunshine的伍美珍写的。一开始,我并不愿意读这本书,因为这个标题,我看着就不顺眼,结果,因无聊,就和它交上了“朋友”。
这本书以班级作为载体。都是在记载文中的六(4)班的趣事,同学们的矛盾,互相的游戏。
让我觉得最搞笑的部分是:四条腿的鸡、三个野蛮女友、都是“小樱”惹的祸、阿姆斯特朗、好消息坏消息等等等等。
尤其最吸引我的地方是pmpmp和2325bdrzdbzbyf的这部分。这两串字母加数字的东西,一看就知道是密码。但是怎么解呢,我在书中找来找去。
哦!我知道了。pmpmp=拼命拍马屁。2325bdrzdbzbyf=白痴、250、笨蛋、人渣、蛋白质、不要脸。(详解书中见)
不愧是野蛮的女生啊这种粗话都说……
不过他们野蛮归野蛮,还有可爱的一面。比如,送主角网上虚拟礼物、送东西。(详在书中见)真是温暖人心啊!
这本书有欢乐;有伤心;有猜测;有关心。最终,以毕业作为结束点。真像打翻了四味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