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安书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6篇优秀的安书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报任安书读后感(精选)
报任安书读后感(精选)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报任安书读后感(精选),欢迎大家分享。
报任安书读后感1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回信,信中抒发了对自己身世的悲哀与幽愤,但同时也表明自己为什么还要忍辱负重活下去,那便是像古代贤者一样,有未完成的意愿,著成《史记》,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是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的笔法,表现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懑不平之气,和回肠九曲的情感。文章中运用大量的排比,增强了感情抒发的磅礴气势,同时善用典故,将古人的不幸与自己联系在一同,但不是一味的诉说不幸,低沉中见激昂。而且也经过修辞伎俩的多样,丰富了感情表达的内在。
总之,《报》中,司马迁经过富有特征的语言,真切的表达了自己慷慨激昂的情感,表现了他高洁的人品和伟大的精神。看罢此文,《史记》为什么会有那样重要的成就,也就不敷为奇了。
古者繁华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书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不仅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舒其愤”的创作思想,而且以其《史记》的创作实践详细地表现了自己的理论主张。这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史记》的创作蕴含着作者极其深沉的感慨,因此具有极其强烈的抒情性。很明显,《史记》写的是汗青,但它并不是纯客观的实录,而是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与批驳。司马迁作《史记》,自比于孔子作《春秋》,在写作方法上,力图遵照据传为孔子所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的原则。《史记》写作以叙事为主,黑白批驳一般寓于叙事之间。顾炎武认为“古人作史有不待结论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司马迁写《史记》正是经过对汗青人物及汗青变乱的叙述,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对黑暗实际的愤怒批判,并抒发其悲郁之情。纵观《史记》,可以看到太史公的笔下时常涌荡着一种愤嫉之情,一种沉郁之气。那种对帝王公侯的贬低鞭笞,那种对佞儒苛吏的尖刻讥讽,那种对刺客游侠的倾心歌颂,那种对失路好汉及含愤志士的无穷同情,都极为鲜明地表现作者的爱憎批驳。鲁迅老师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真是精当之极。
慕义而去世,保持名节;忍辱负重,自奋立名,怎样处置惩罚好这二者的界限是很难的。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了一个“人固有一去世,去世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标准。司马迁认为仅以一去世来对黑暗进行抗争,“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故他在忍辱与存亡的痛苦抉择中选择坚强地活下来,并以最大毅力完成名著读后感《史记》。并且在司马迁看来,自古迄今的圣贤君子和志士仁人之所以要著书立说,便是因为他们在建功立业的奋斗过程中遭遭到各种黑暗势力的打击和无故的迫害,使他们倍受艰难困苦和压抑,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折磨;而这种难言的隐衷和哀痛又无法为人所明白,于是只有经过为文论述来抒发他们内心强烈的悲愤,阐明他们的思想主张,并凭借往事的兴衰成败的轨迹,总结汗青的规律,寄希望于来者。这引起了司马迁的共鸣。所以他以《报任安书》来明志,说明他要发愤著书,效法古人,把自己全部精力倾注在《史记》著作之中,以成就其“一家之言”。载于《全汉文》的《悲士不遇赋》也是司马迁受刑后悲叹生不逢时的作品,可与《报任安书》相互补充。在赋中,司马迁指斥天道微暗,美恶难分,“理不可据,智不可恃”,他的内心满盈了抵牾和痛苦。一方面消极厌世,“委之天然,终归一矣”,认为人总是要去世的,追求功利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听之天然;另一方面又坚持理想,“没世无闻,古人惟耻,朝闻夕去世,熟云其否”,显然是要追步孔子,去世而后已。这正是司马迁在受刑后于耻辱与名节间挣扎的写照,而最后司马迁选择了隐忍发愤、创建功名之路。故此赋与《报任安书》正好相得益彰。
报任安书读后感2
司马迁在千古绝唱《报任安书》中,将他强烈真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将封闭压抑的情怀一吐为快,字字血泪,处处真情,理灼古今,动人心魄。从《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一位隐忍苟活、坚韧不跋、矢志不渝的大丈夫、真英雄,他有着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
司马迁被诬定罪,因“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而身受腐刑。“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他抑郁,他痛苦。这种最卑劣的刑罚使“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的司马迁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与摧残。这种情况下,选择“死节”是一种解脱,活着要承受的痛苦实在太多太多,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但太史公却选择了隐忍苟活。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了《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宁愿忍受所有的嘲笑、侮辱与自己的责骂。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是的,司马迁便是一位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伟人。终于,他完成了《史记》,这部无韵之《离骚》的历史经典著作。他成就了非凡的功绩。生前无法回到纯白,身后却是鲜艳夺目,熠熠生辉。他生前所有的耻辱,现今如浮世一梦,惟独见他的绚丽,他的繁华,他的绝世的人格魅力。
报任安书读后感3
读罢《报任安书》,我被司马迁的精神和意志所震撼,总想了解他是如何写出这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的文章,报任安书读后感。字里行间的愤懑,不满与痛苦,从何而来?
司马迁因为李陵上谏辩护而使汉武帝勃然大怒,面对自杀和遭官刑的两难选择,他也曾犹豫,也曾彷徨,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还有理想要实现,还有使命要完成,所以他不能就这样含冤而死。于是,他毅然接受官刑,最终写出了不朽著作《史记》。
纵观历史,有不少伟人,他们不是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下创造出价值,而是在困境和挫折中,创造骄人的能够留传后世的成绩。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贝多芬,人们大多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许多作品足以震撼心灵,可却不了解那些光鲜艳丽的音乐章后面,埋藏着他曲折的一生。贝多苍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强的音乐天赋,他的爸爸为了把他培养成一位音乐家,从而成为自己的`摇钱树,不惜对小小的贝多芬施加武力,当贝多苍不认真练琴时,爸爸甚至饿他,关他在小黑屋里。但这没有成为贝多芬前进的阻力,多年后,他终于小有成绩,正当他的事业爬上巅峰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而与此同时,他深爱的女人,幼稚自私,风骚的爱丽丝也因不理解贝多芬的事业而离开了他。贝多芬也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这对他的打击非同小可。在短暂的低迷后,他重新振作,创作出了更加精彩的音乐。然而,挫折还在不断地攻击着他,三四年后,贝多芬失聪了。然而令我们震撼的是,有着钢铁般意志的贝多芬竟然又创作出了震惊世界的《命运交响曲》,铿锵有力的曲调仿佛描述了他铿锵有力的一生,给我们上了铿锵有力的一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列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创作这本书时的处境是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躺在病床上口述完成了这部著作。
这些伟人的事例,都和司马迁一样告诉我们:困境往往使那些有梦想、有意志的人们更加坚强。
司马迁心中有一股气,这是对皇帝、对专制不满的怨气,忍辱负重的豪气,正是有这股气,才使司马迁在极度困难和痛苦的时期,实现了他那“重于泰山”的价值。他坚忍的意志,对理想的坚持,对生命的忠诚,值得我们用心去思考、学习!
在黑暗中,破茧成蝶,重生!
报任安书读后感4
刚阅读完《报任安书》时,我的脑子里只有“直男”二字,好像看到除去《询问司马迁》中“始终追求善良和正义的心灵,心灵总是在剧烈而又严肃的跳荡着”的他,坚忍不屈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他伟大形象之外的样子。不为别的,只为司马先生那一句“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也许你要说,现在的人重事业轻家庭都不足为奇,更何况远在两千年以前的司马迁呢?可就如现在也存在众多热爱家庭的好丈夫一样,古时候也存在着书写《浮生六记》、带着妻子畅游天地的沈复,与李清照相濡以沫的赵明诚,那么以此类推,相信在民间这样的例子也不算少了。而相比之下,单从司马迁这一句话看来,我真是为他的妻儿寒心啊。就算是为了表现自己真真是“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就算这根本不是这篇文章、乃至这一段的重点,他能将这句话写下来,我想他也算真正配得上“直男”的称号了。
想到这,我真是为司马迁的妻儿打抱不平,然而当我正要跟小伙伴们“举报”司马先生的“直男”事迹时,他那刚正不阿的样子又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再次阅读几遍《报任安书》后,我真正被这位“钢铁直男”打动了。他是有理想的,为了那个也许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理想,哪怕遭受冷艳嘲笑,哪怕背负屈辱的宦官之名,他“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都只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我想这也就是《询问司马迁》中“在受尽专制君王肆意蹂躏与惩罚的淫威底下,依旧保持着这种秉笔直书的品格和勇气”的司马先生吧,引得班固也衷心赞颂他:“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他在《报任安书》的开头就解释,自己没有“不相师”、没有“用流俗人之言”,他被误解了多久,被那一双双狰狞的眼睛盯了多久,都没有什么话能拿来宣告天下“我是清白的”,在给友人的信中,习惯了被误解的他也只能说“仆非敢如此也”。他原本是一个多么刚强正直的人,却也未能在笑里藏刀的势力场中保全自己,最后只能在恐惧中谨言慎行。可在千疮百孔地走出势利场的那一刻,留下的,仍是那个不过想“成一家之言”的他。
写到这里,我不禁要说,先前那个质疑司马先生的自己真是幼稚,怎么就不想想那个遭受了残酷宫刑的他有何面目回家,面对妻儿,面对那个曾是、却早已不属于自己的家。也许鲁迅先生口中的那个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先生也曾躲在屋后,用自己最后的温柔,偷偷地看看妻儿,回忆起以往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不禁想伸出手去抱抱那满地乱跑的孩子,搂搂那窗边日夜等他归来的妻子,但他什么都不能做,他只能悄悄地看着、念着、爱着,毕竟连自己都快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又哪来的勇气去给妻儿承诺以往的生活?
或许司马先生真的就是一位毋庸置疑的直男,但,钢铁直男也有一颗热腾腾的心啊!
报任安书读后感5
《报任安书》曾经在中学课本上出现过,后不知缘由落到了隐身于读本的境地。曾经读过,但是印象已经比较模糊。今日再读,有了新的思考。
“推贤进士”不过任安婉曲之词。判处腰斩下狱之前作此书信,其主要意图往往不在于替国家举荐人才。更多的恐怕是希望司马迁爱惜人才。那么,人才将死,如不能保其生,则断无推贤进士之可能。
可是,司马迁“刑余之人”,未受刑之前,力保李陵,罪及自身。如今情形,“推贤进士”怎么可能?司马迁一定经过了痛苦的思索与斗争。所以,“阙然就不报”。痛苦的挣扎之后,司马迁显然想明白了一些问题。于是,有了这封信。
一部分写死,另一部分则写生。
死,要死的高贵,死得其所。古人之死,怎样才是高贵,死得其所呢?于士大夫来讲,为国尽忠,恪尽臣节,显然是死得其所。至少就受过儒家思想熏陶的人来看是这个样子的。高祖刘邦开始重儒道并重。武帝刘彻则独尊儒术。司马迁有此认识,显然是很对的,况且,有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认识是很有道理的。
“刑不上大夫”,并不是说大夫犯了罪,免于惩处。而是说,士大夫犯了罪应该在国家追究惩处之前就引咎自裁。这样就做了一个很好的样子,获罪于国者,当以身报之。这也算是用自己的生命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作为司马迁来讲,身份地位低贱。不在士大夫之列。以罪囚之身而死,辱身在先,辱祖在心。死,不关节义。虽死,于己无益,于国亦无益。
这里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前提,那就是人的生命是应该有些意义和价值的。
既然无益,不死也罢。死则可惜!
之后讲生。人都是贪生的。非死不可,一定是为了心中所想,比如“激于义理”。为了节义而死,这不是最难的事情。也就是说,死,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选择了“死”,极有可能是一种懦弱的表现。选择生,则可能是选择了艰难。能够“隐忍苟活”,一定是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撑。
这种精神支撑,可以是理想,也可以是信念,还可以是亲情、责任等等。司马迁的精神支撑是什么呢?——创作《史记》,流传后世。这样,虽表面卑贱,实则高贵。什么样的生命能够比“不朽“更加高贵呢?
司马迁举出历代圣贤的例子,将他们忍辱不死,发奋有为。旨在表达一种生命思考。命为志存!
志不在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古往今来,能实现者,鲜矣!然而,司马迁实现了!似乎是屈辱的活,实则是高贵的生。正是因为生得高贵,才有可能死的不朽!
于是,有一闪念。可能这就是屈辱、苦难的灵魂更加高贵的根源所在吧。也难怪,艾青礼赞自己的乳母的“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苦难与高贵就是如此之唇齿相依。当然,此种思想,“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报任安书读后感6
“有的人活,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使我想到司马迁用自己的人生对此作出很好的诠释。
司马迁口出“恶”言,便落下刑罚,遭受宫刑之后,作为一名文人,为了保全名节,本应自行引决,但思及自己的理想,要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著作,使得自己能够显露于世,于是他默默忍受了令人耻笑的宫刑,忍受多年的孤军奋战。
在《报任安书》中,他终于有机会吐露压抑了许久的痛楚,“且夫藏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等已乎?”他是何等的痛苦。可明知道是这样一条艰苦的路,他却还是毅然迈出自己的脚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他的生死观。
韩信曾经为了自己的志向,宁愿忍受胯下之辱,也不想飞蛾扑火,为什么?为了未来,为了自己的志向,最后他毫无意外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大将军。
面对这样的处境,为何还能毅然决然的迈出这样一步?
因为他们有梦,为了信念,为了梦想,他们在后人心中留下了顶天立地的形象。
论生,还有另一种,无耻小人总是惜命,为了自己活得更长久,甘愿做一棵墙头草——正如名著《红岩》中所述的浦志高一样,在敌人面前的姿态做牛做马,人的尊严消亡殆尽,命是得以保住了,可是人呢?终日活于担忧之中,两边倒,他们是中国人的耻辱,他们为了换取一时的安宁,一时的荣华富贵,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再有华音醉心名利,汲汲富贵,致使管宁割席与之绝交;扬雄趋炎附势,巴结王莽,招天下文人鄙弃;关起为得骈名。杀妻取信,遭世间百姓万代唾骂。
屈原吟沉江畔,至死不悔;陶渊明封印辞官,饮酒采菊;朱自清拒绝“美粉”,他们坚贞,他们有观念,他们有志气,他们在一番矢志不渝的坚贞中,成就了万代英明,在后人心中,他们挺直了脊梁的顶天立地的形象,他们是不朽的丰碑。
那些汉奸们,为求生而投敌,也许获得一时的荣华富贵,留下一生的骂名,一辈子的耻辱。
人一生中或生或死,或长或短,我们要让生命大放异彩,这才活得有价值。
【第2篇】《报任安书》读后感1000字
《报任安书》读后感篇1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与后世也。”
翻开《史记》,看着洋洋万千字的传世名篇,心中涌出了一阵崇拜与感叹。精简、凝练的的篇章,前不见古人的创新传体,更使它被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面对着《报任安书》中,这短短二、三十字,内心多了的,却是一瞬间的抽搐,来自文字带给我的无限伤感、同情与佩服。
曾经听人说过:“存在就是合理”,人的存在当然也无可厚非,但有时候,人不免要思考他存在的理由何在。例如:当他的尊严已无处可寻。司马迁,本是一个壮志满酬,立志“推贤进士”之人,可在他因“口语”遭遇,被处之以宫刑以后,一切都改变恶劣,被乡党所笑,为世人所耻。身理上的痛苦犹可咬牙强过,但心理上的压力让他不堪重负,濒临在生于死的边缘,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折磨,他熬过去了。因为,他为自己找到了生存的尊严,即来自于无数前人的例子,卧薪尝胆,然后一血前耻。
其实,所谓尊严,对任何人都可以有不一样的诠释,只在于不同人主观的意识,价值观的差异。有的人,不愿为半斗米折腰,对于他,尊严在于面对权贵是,挺直的腰杆;有的人,愿尝胯下之辱,对于他的远大志向,尊严不在这一次的低头,为实现个人抱负、个人理想,大丈夫,能屈能伸;有的人,愿为前人的过错,向受难人民下跪,因为,对于他,为了他人的痛苦,为了国家的发展,跪下,便是他尊严之所在。
司马迁,之所以“隐忍苟活”,因为对于他,“成一家之言,偿前辱之债”,才是活下去的理由。在他自己的心中,他并没有苟且偷生,反而是顶着不可侵犯的尊严活着。所谓“勇者不必死节”,他自己找到了存在的合理性。
尊严,不是为苟且偷生而趋炎附势;不是面对挫折而放弃理想、抱负。
卧薪尝胆,成大业,能屈能伸,大丈夫。
司马迁,我想对你说……
司马迁,我渴望有一天会见到你,我渴望与你有一次跨越千年的长谈。在那时,我们会谈到你为李陵的仗义直言,为《史记》的忍辱负重,为人间大义的挺身而出……
司马迁,我终于梦到你了。你满脸写着正义,却铺满了风霜。“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你冷冷清清,你凄凄惨惨,然而你还在寻寻觅觅。你告诉我,你在寻找一种气息,一种历经万古也不会失去芳香的气息。我明白,那是伟大。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之后千秋万代的人都可以告诉你,你寻找成功了。
伟大,从外面看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从里面看,则是一种无比智慧的稳健。你曾为李陵说了一句话而遭到极刑,痛不欲生。你在《报任安书》中列举了各项刑罚,八个“其次”已令人毛骨悚然,一个“最下”更是说得人魂飞魄散。然而就是这个“最下”,你遭受的正是这个“最下”!我以为,你会玉与石俱焚,血与火共熔;我以为,你最后留下的文字会是“名与节同在”“士可杀不可辱”。可是你的伟大却是超越了世间的荣与辱,情与志,义与愤,生与死。你甚至冷静而坦荡地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的,你就是那泰山顶上的一匹凌云驰骋的骏马,拨开乌云,任历史的阳光穿透自己的心灵,然后唤来一道闪电,以感天动地的巨响与你一起嘶喊出了《史记》!这是怎样的一颗对先人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生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灼灼之心啊!于是《史记》成就了一种伟大,你成就了一种伟大。
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见胜于时间,是韵味。“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你颇显疲惫的心灵仍在高及仙境的地域流连,它牵系着万古众今。你不忍使《史记》夭折,不忍让历史凝滞。你可知道,你用你唯一的不忍打赢了这场人生之赌。你可知道,你这唯一不忍比任何东西都来得值得,来得壮烈。你与《史记》的情缘,终于使你找到了通往人生至境的秘笈。你与历史的牵手,自然而然地泌出了霜笼月罩的气韵。
司马迁,我再次梦到了你。你正在天堂里纵观我们中华大地的沧海桑田。你还在想些什么呢?还在为受极刑而“肠一日而九迥”吗?你应该看到有多少人受到你那铮铮如铜鼓般的话语的鼓舞,在挫折中磨砺,在逆境中奋起!你应该听见世人给予《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嘘唏赞叹!你应该感觉到,我们中华大地,万万千历史里的万万千中华子孙和你心灵的沟通!
司马迁,此生我必将继续与你在梦中的缘份,感受你芬芳的气息,亲历你不朽的英魂,吸取你无尽的人格力量……
《报任安书》读后感篇2
或许终此一生,我们都不能明白他。他是怎样为一件原本无关的事心潮汹涌,怎样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怎样锒铛入狱,站在一个两难的选择面前,他又有着怎样的姿态和决绝。
这算什么选择,屈辱地死去,或受辱而苟活。强势如他,也必定曾陷入最艰难苦涩的困惑罢!幸而他最终选择了后者,终于“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终于留下一部千古绝唱——《史记》。
问他为什么?!为什么你能、你甘愿承受如此耻辱?因为不愿死如蝼蚁。宁可活下来,完成一部足以令他自许自傲的作品。此书一出,当震惊世俗,流传千古,令天下人心倾服之!那么他当日所遭耻辱,也自然洗脱了。尽管决心坚定不已,可现实的反面能量大过美好未来的积极意义。耻辱加身,流言所指,身心俱疲。他也一定曾在面对广阔、永恒却虚无的天地时心生惶惑,一定曾无数次在无意识的耻辱的温习中被刺痛而惊醒。他在《报任安书》中这样写道,“……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读到这一句时,我竟几乎堕下泪来!他将他郁积在心的愤懑和疼痛,统统倾注了进来罢?所以读来才是极苦、极痛,令人伤之切之的。
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句话或许也适合子长吧。为什么一定要活下来写完《史记》?是作为记载者,对历史与生俱来的责任感?是作为政府官员,对虽然将罪名加诸于他却仍不失为一代明君的汉武帝的忠诚?这些因素必然都有,然而我想,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自己所受的耻辱的敏感和疼痛。我们不能只是笼统地说,司马迁是一个有大人格的人,是一个伟大的忍辱负重的史学家。他也是血肉之躯,尽管他写道,“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可既然生而为人,“人情”事实上已是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激于义理者亦然。正如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抽出来,然后指着说这是灵魂,这是肉体。灵魂与肉体,人性与人生,都是交错缠杂无法分离的。
《史记》之所以让他愿意倾注毕生心血,“成一家之言”之所以如此重要,固然想借此流芳百世,更直接更使他日夜心如刀绞的原因应当仍是他的耻辱,我想这就是“人情”在他身上所表现并为我们看到的。无怪孟子要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有当一个人饱受折磨,甚至到了司马子长这样对人生再没有别的期望的地步,才能心无旁骛,才能极坚强极有韧性地付出数十倍于常人的努力。
可如今换个角度看他的人生,历史的烟云却模糊了当年的每一点细枝末节。
我不禁要问,留下一部《史记》,人生就是有意义的吗?
著出《史记》的司马迁也好,留下《离骚》的屈原也好,这些在当时看来是郁郁不得志并饱受命运戏弄的人们,他们人生的意义是否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呢?司马迁自言,“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倘若他真的轻视一切“人情”,他存在的意义岂不是全部凝聚在《史记》上了吗?一部书再伟大,又如何能比得过一个人的生命和活力所包含的意义?我们赞许《史记》,或许赞许他的豪情和思想更甚于《史记》的史学价值。司马迁把他残余的人生糅入了《史记》,他为英雄豪杰们立传,走过他们的叱咤风云和金戈铁马。阿这就是他的人生和快乐!那么人生的意义和追求,正如纪德一直坚持并告诉我们的,应该是真正的快乐。人是为快乐而活着的。
司马迁在文中提到很多人,李斯,韩信,侯窦婴,周勃,吕不韦,孙膑……或功高盖主而遭忌,或才华横溢而被妒。可是对于这曲折却精采的一生,他们到底是满意的吧?既然深知“伴君如伴虎”仍要不顾一切地走上这条路,谁还会去希冀一个安详的晚年?是,他们更愿在战场甚至官场死去,死于你死我活的斗争,这才是他们潜意识里所热衷和追求的东西
《报任安书》读后感篇3
司马迁,这个值得敬佩而又值得同情的人,一个平常而又伟大的人。
我们知道,他以坚忍的精神为人们留下了一部伟大的史书,亦或曰文学精品,连那不苟言笑的鲁迅先生都失了态,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同情他,因为他遭受了一个人特别是男人的最大的耻辱;但我们也因此更加敬佩他,因为他似乎是超越了生死的,没有因为这点耻辱而改变个人的追求。
而事实上,司马迁本人对那件事是有想法的。
我读《报任安书》时,应该是没有“多一字嫌多,少一字嫌少”的感觉,我的直接感觉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他将大量笔墨放在了解释“为什么他没有在遭受腐刑之后了结余生,而是苟且偷生”上。我喜欢读此文,因为它对我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有指导作用的,但用带有调侃的态度、超越的目光去研究此文时,我能知道司马迁是在意这件事的,而且是深以为耻的。同时,他是怕别人嘲笑的,他生怕别人说“遭受如此刑罚,真乃奇耻大辱,还不如死了算了。”他想通过自己不断的重申来消除别人和他自己的想法一样的想法,从而减少外界对他的心理造成的压力,最终使他自己能够活得“心安理得”一些。
一个人的这种心理,归根到底,就是一种虚荣心,即刻意掩盖自己的软弱之处,而使人理解自己,对自己产生好感,不揭或无法揭自己的伤疤。
这种心理,人人都有,至少我自己是有一些体会的。经常听到有一个男生对另一个男生说:“别老在女生面前显能,别老是装的跟绅士似的。”其实,凭心而论,哪个男生愿意在女生面前会显示出自己丑陋的一面?又有谁不会尽力显示自己谦谦君子的风度呢?出于本能,我们都会尽量展示自己某一方面的优点或特长,如幽默、健谈、稳健、见多识广,或大度、富于责任感、勇于担当等等。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出丑是最不明智的的。
这种心理,无可厚菲,毕竟虚荣心并不完全等同于缺点。因为有虚荣心,从一个侧面说明你对精神是有追求的。你看司马迁,他反复强调,就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的尊严。如果他无耻,又怎会竭力为自己辩护呢?
但这种心理,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有时只能体现心理的脆弱,无法直面逆境罢了。在这里司马迁的逆境并不是受了腐刑,而是如何面对腐刑。试问,在我们未学《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时,有谁责怪过司马迁“苟且偷生”?谁不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他作出了足以让人忘记他受腐刑的事——写出了《史记》!但看到《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后,我们就能都又感到了他的脆弱。所以想堵住别人的嘴,最好的办法便是做出最大的壮举,让别人自然而然的忘却,甚至转而佩服,而不是刻意地去解释。
所以这种人人都会有的心理,也无可厚非。有时放对地方的垃圾就是资源,放错地方的资源就等于垃圾!让自己活得有尊严的关键是放对自己的位置,做出令人瞩目的成就!
奇谈怪论,一点感想而已。
《报任安书》读后感篇4
读罢《报任安书》,我被司马迁的精神和意志所震撼,总想了解他是如何写出这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的文章。字里行间的愤懑,不满与痛苦,从何而来?
司马迁因为李陵上谏辩护而使汉武帝勃然大怒,面对自杀和遭官刑的两难选择,他也曾犹豫,也曾彷徨,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还有理想要实现,还有使命要完成,所以他不能就这样含冤而死。于是,他毅然接受官刑,最终写出了不朽著作《史记》。
纵观历史,有不少伟人,他们不是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下创造出价值,而是在困境和挫折中,创造骄人的能够留传后世的成绩。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贝多芬,人们大多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许多作品足以震撼心灵,可却不了解那些光鲜艳丽的音乐章后面,埋藏着他曲折的一生。贝多苍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强的音乐天赋,他的爸爸为了把他培养成一位音乐家,从而成为自己的摇钱树,不惜对小小的贝多芬施加武力,当贝多苍不认真练琴时,爸爸甚至饿他,关他在小黑屋里。但这没有成为贝多芬前进的阻力,多年后,他终于小有成绩,正当他的事业爬上巅峰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而与此同时,他深爱的女人,幼稚自私,风骚的爱丽丝也因不理解贝多芬的事业而离开了他。贝多芬也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这对他的打击非同小可。在短暂的低迷后,他重新振作,创作出了更加精彩的音乐。然而,挫折还在不断地攻击着他,三四年后,贝多芬失聪了。然而令我们震撼的是,有着钢铁般意志的贝多芬竟然又创作出了震惊世界的《命运交响曲》,铿锵有力的曲调仿佛描述了他铿锵有力的一生,给我们上了铿锵有力的一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列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创作这本书时的处境是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躺在病床上口述完成了这部著作。
这些伟人的事例,都和司马迁一样告诉我们:困境往往使那些有梦想、有意志的人们更加坚强。
司马迁心中有一股气,这是对皇帝、对专制不满的怨气,忍辱负重的豪气,正是有这股气,才使司马迁在极度困难和痛苦的时期,实现了他那“重于泰山”的价值。他坚忍的意志,对理想的坚持,对生命的忠诚,值得我们用心去思考、学习!
在黑暗中,破茧成蝶,重生!
《报任安书》读后感篇5
流连于唐朝的风华,流连于宋朝的儒雅,流连于元代的四海归一和明清的肃穆庄严。我可以对任何一个时代流连,但我知道,在我的心中,那所敬的,所爱的,永远只是那独一的汉朝。虽然那里有勾心斗角,有尔虞我诈,有诽谤污蔑......但这仍不能阻挡我对汉朝的爱,因为只有在那里,才有那唯一的太史公,才有那让世人惊叹的司马迁。
司马迁在千古绝唱《报任安书》中,将他强烈真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将封闭压抑的情怀一吐为快,字字血泪,处处真情,理灼古今,动人心魄。从《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一位隐忍苟活、坚韧不跋、矢志不渝的大丈夫、真英雄,他有着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
司马迁被诬定罪,因“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而身受腐刑。“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他抑郁,他痛苦。这种最卑劣的刑罚使“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的司马迁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与摧残。这种情况下,选择“死节”是一种解脱,活着要承受的痛苦实在太多太多,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但太史公却选择了隐忍苟活。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了《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宁愿忍受所有的嘲笑、侮辱与自己的责骂。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忍受着“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的痛苦,司马迁坚韧不跋,矢志不渝。他以古代圣贤发愤为作的事例激励自己:“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古代圣贤历经磨难,最后成功的典例让他看到了那盏指明灯的光辉。于是他夜以继日地撰写〈史记〉。他正日没命地挥刀竹简,拼命地刻写,只怕对不起父亲,只怕对不起那些过往的英雄,只怕没有人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留传后世!司马迁拿刀的手指结了茧,茧破了流血,再结茧,再破;不知破了多少次,那简册以弄得血迹斑斑。这是何等的艰辛啊!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是的,司马迁便是一位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伟人。终于,他完成了《史记》,这部无韵之《离骚》的历史经典著作。他成就了非凡的功绩。生前无法回到纯白,身后却是鲜艳夺目,熠熠生辉。他生前所有的耻辱,现今如浮世一梦,惟独见他的绚丽,他的繁华,他的绝世的人格魅力。
【第3篇】《报任安书》读后感600字
钢铁直男——司马迁
刚阅读完《报任安书》时,我的脑子里只有“直男”二字,好像看到除去《询问司马迁》中“始终追求善良和正义的心灵,心灵总是在剧烈而又严肃的跳荡着”的他,坚忍不屈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他伟大形象之外的样子。不为别的,只为司马先生那一句“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也许你要说,现在的人重事业轻家庭都不足为奇,更何况远在两千年以前的司马迁呢?可就如现在也存在众多热爱家庭的好丈夫一样,古时候也存在着书写《浮生六记》、带着妻子畅游天地的沈复,与李清照相濡以沫的赵明诚,那么以此类推,相信在民间这样的例子也不算少了。而相比之下,单从司马迁这一句话看来,我真是为他的妻儿寒心啊。就算是为了表现自己真真是“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就算这根本不是这篇文章、乃至这一段的重点,他能将这句话写下来,我想他也算真正配得上“直男”的称号了。
想到这,我真是为司马迁的妻儿打抱不平,然而当我正要跟小伙伴们“举报”司马先生的“直男”事迹时,他那刚正不阿的样子又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再次阅读几遍《报任安书》后,我真正被这位“钢铁直男”打动了。他是有理想的,为了那个也许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理想,哪怕遭受冷艳嘲笑,哪怕背负屈辱的宦官之名,他“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都只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我想这也就是《询问司马迁》中“在受尽专制君王肆意蹂躏与惩罚的淫威底下,依旧保持着这种秉笔直书的品格和勇气”的司马先生吧,引得班固也衷心赞颂他:“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他在《报任安书》的开头就解释,自己没有“不相师”、没有“用流俗人之言”,他被误解了多久,被那一双双狰狞的眼睛盯了多久,都没有什么话能拿来宣告天下“我是清白的”,在给友人的信中,习惯了被误解的他也只能说“仆非敢如此也”。他原本是一个多么刚强正直的人,却也未能在笑里藏刀的势力场中保全自己,最后只能在恐惧中谨言慎行。可在千疮百孔地走出势利场的那一刻,留下的,仍是那个不过想“成一家之言”的他。
写到这里,我不禁要说,先前那个质疑司马先生的自己真是幼稚,怎么就不想想那个遭受了残酷宫刑的他有何面目回家,面对妻儿,面对那个曾是、却早已不属于自己的家。也许鲁迅先生口中的那个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先生也曾躲在屋后,用自己最后的温柔,偷偷地看看妻儿,回忆起以往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不禁想伸出手去抱抱那满地乱跑的孩子,搂搂那窗边日夜等他归来的妻子,但他什么都不能做,他只能悄悄地看着、念着、爱着,毕竟连自己都快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又哪来的勇气去给妻儿承诺以往的生活?
或许司马先生真的就是一位毋庸置疑的直男,但,钢铁直男也有一颗热腾腾的心啊!
【第4篇】读《报任安书》有感500字
实话实说有错吗?救人一命有错吗?精忠报国、固守本分有错吗?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有错吗?没有,没错!错的是奸佞小人的见风使舵、落井下石,错的是汉武帝不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错的是物质社会的现实和世态炎凉。
然而,错的人活得逍遥自在,没错的人却要接受惩罚。这社会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非真假,孰是孰非,谁说的清?
只有那宫刑,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那是多么大的耻辱,那是多么可怕的经历,那是多么惨绝人寰的做法,那是多么惨无人道的教训……所以,你学乖了。
你知道人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当接到任安求救的书信时,你徘徊、惶恐、不安,却也无能为力。你对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宫刑心有余悸,但你更清楚的是你心有余而力不足,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做再多的事也于事无补、徒劳无功。于是,你更惶恐、更不安,只能在回信中陈述自己无能为力的理由,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诉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内心的无限痛苦,以及表面自己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史记》,期望能获得友人的谅解。
是《史记》让你名垂千古,还是你让《史记》永垂不朽?我不知,只是我的心里,一个吟诵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文人的背影,让我仰望……
【第5篇】报任安书600字读后感范文
报任安书600字读后感范文1
人们提起司马迁往往以羡慕及崇拜的眼光来看他!他的史笔让古人在纸上永远活了起来,他替古人诉说着他们的荣耀与心酸的人生历程;但他写给任安的信却让我们走进了他那看似无比坚强的心,细读《报任安书》就仿佛可以看见他的泪水一滴滴的落下……
在成就上:司马迁有与日月争辉的成就,但他的成就却也掩饰不了他的不幸。其实,他只是极端政治造就的一个苦命人,一个在洪流面前拼命挣扎却又无能为力的可怜人……
在不幸的方面,人们喜欢将司马迁与屈原对比。司马迁诚然有着屈原一样的自傲,但是他所受的委屈绝对是比屈原还要大得多的。我们看屈原“为楚怀王左徒”,这也让他一直引以为傲,他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所面对的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是国破的无能为力,是不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而同样自傲司马迁虽“负不羁之才”,但他不过是被汉武帝视为“近乎巫祝之间”的史官,更不要说有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优待了!他自己也只是被君主当成最不起眼的“倡优”,所面对的是“诟莫大于”的宫刑,是那种生理和心理不断重复的打击!是世人的耻笑!是“下流多谤议”!但是——他又不能像屈原那样痛痛快快的去死!他不能像屈原那样的去解脱——他背负有使命,他的肩上背负着父亲和他未完成的心血……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司马迁何尝不是那样的人?
当然,或许正如司马迁自己对任安说的那样:“大抵贤圣”都是在不幸面强大起来的。
一个人有了极大的不幸后,那么他可能只有用他的生命来为自己的不幸作注解,司马迁大概就是用他的《史记》来为自己的不幸做出他自己注释。
在成就上,人们喜欢将他和西方的修昔底德做比较,毕竟他们都是“历史之父”!
然而,我更喜欢将司马迁和普鲁塔克联系在一起。司马迁有《史记》,普鲁塔克有《比较列传》,他们都是通过人物传记来写历史(虽然普鲁塔克说他写的是传记而不是历史)……虽然他们在成就上有那么多的共鸣之处,但是,普鲁塔克的命运比司马迁好得太多了,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据说普鲁塔克曾经为罗马帝国的2个皇帝——图拉真和哈德良讲过课,并博得了他们的赏识,而且图拉真皇帝曾授予普鲁塔克执政官的高位。后来哈德良皇帝又提拔他担任过希腊财政督察,晚年他又出任希腊圣地————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终身祭司。可是,司马迁却当了“刑余之人”,面对的是被“主上所戏弄”,所受的是“流俗之所轻”,在别人眼里他“与蝼蚁何异”……
记得尼采说过“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血写下的书,用血写书,你将会体会到:血便是精义”。我想,《史记》或许就是用太史公的血肉写的吧!
如果让读哭《离骚》的贾谊去看司马迁给任安的信,他大概也会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吧!
报任安书600字读后感范文2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说的可就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说的不就是司马迁遭李陵之祸事,遭受炼狱后书写《史记》。这不就被我们记住了吗!我想,我们只知道《史记》书成后的辉煌成就,却不知司马迁背后的辛酸苦楚以及他所遭受的讥讽,还有什么是司马迁没受过的罪?
话说这古人也真真是憋屈。你说你被上头的处罚了吧,还得谢恩,“谢皇上不杀之恩”。“最是无情帝王家”也不知是谁说的,说的可真精准。哪一个皇室之人不薄情。像司马迁的父亲,他们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之时便功名显扬,掌管天文之事。而大汉天子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时,本应由太史官亲身参与并记录下这一辉煌的时刻,这是太史的责任,同样也是荣光,蝎子尾巴独一份的恩宠。可司马谈硬是被留在周南,后来司马谈愤懑而死,想来是因为看着祖业的衰弱而焦急,还有就是日常的被嘲讽、白眼。
而司马迁本人,你说你就一小小太史,也就写写文字、记录记录皇帝的丰功伟绩,有必要为了和你“不曾衔杯酒”的李陵打抱不平吗?再想想呵,有哪一任皇帝是真傻的,个中冤情岂会不知,“最是无情帝王家”,只是不想真弄清楚罢了!李陵一家祖孙三代素来忠心耿耿,真要不忠于大汉,又怎会领兵深入匈奴腹地作战?
由李陵的《答苏武书》可知,在匈奴“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而我方仅仅五千人马敌我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李陵仍振臂高呼、奋力杀敌,士兵们即使受了伤,矢尽援绝,也要争着冲到前面去杀敌。反观汉皇,一听说李陵降敌,在还没弄清内情的情况下,直接对李陵的全家骨肉实施了严惩,这才是真正地将李陵推向敌方啊!
这桩桩件件,寒了多少臣子的心。
司马迁何尝不委屈,那又能如何?喊冤,不是变着法子说皇上不英明;抵抗,不是变相的说明自己不顺从圣上。故此,只能跪地叩谢不杀之恩。从牢狱中出来,受了腐刑。从‘最下腐刑,极矣!’可见他的心在淌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腐刑既是对他的身心的摧残,也是对祖先的辱没,是对父母的不孝。司马迁肉体上遭到的折磨以及平日里受到的嘲讽、耻笑、白眼等肉体精神双重折磨下,仍能够不断调节自己,用“李斯,相也,具于五刑;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来自我安慰,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来自我勉励。最终完成了《史记》这一经典,可见司马迁内心的坚韧及不屈。
司马迁遭受腐刑,李陵忠勇深入敌后,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却被诛灭。而在现实中,又有何处不苟且?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就职典礼上,邀请了曾经关押他27年甚至虐待他的三个狱警,并向他们致敬。
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拘押一周年之际,写信感谢所有关心华为的人,甚至还感谢法庭的工作人员。
由此观之,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难免会有腌臜之事。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磨难。
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一颗坚韧的心以及一缕不屈不挠的灵魂。
报任安书600字读后感范文3
读罢《报任安书》,我被司马迁的精神和意志所震撼,总想了解他是如何写出这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的文章,报任安书读后感。字里行间的愤懑,不满与痛苦,从何而来?
司马迁因为李陵上谏辩护而使汉武帝勃然大怒,面对自杀和遭官刑的两难选择,他也曾犹豫,也曾彷徨,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还有理想要实现,还有使命要完成,所以他不能就这样含冤而死。于是,他毅然接受官刑,最终写出了不朽著作《史记》。
纵观历史,有不少伟人,他们不是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下创造出价值,而是在困境和挫折中,创造骄人的能够留传后世的成绩。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贝多芬,人们大多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许多作品足以震撼心灵,可却不了解那些光鲜艳丽的音乐章后面,埋藏着他曲折的一生。贝多苍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强的音乐天赋,他的爸爸为了把他培养成一位音乐家,从而成为自己的摇钱树,不惜对小小的贝多芬施加武力,当贝多苍不认真练琴时,爸爸甚至饿他,关他在小黑屋里。但这没有成为贝多芬前进的阻力,多年后,他终于小有成绩,正当他的事业爬上巅峰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而与此同时,他深爱的女人,幼稚自私,风骚的爱丽丝也因不理解贝多芬的事业而离开了他。贝多芬也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这对他的打击非同小可。在短暂的低迷后,他重新振作,创作出了更加精彩的音乐。然而,挫折还在不断地攻击着他,三四年后,贝多芬失聪了。然而令我们震撼的是,有着钢铁般意志的贝多芬竟然又创作出了震惊世界的《命运交响曲》,铿锵有力的曲调仿佛描述了他铿锵有力的一生,给我们上了铿锵有力的一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列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创作这本书时的处境是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躺在病床上口述完成了这部著作。
这些伟人的事例,都和司马迁一样告诉我们:困境往往使那些有梦想、有意志的人们更加坚强。
司马迁心中有一股气,这是对皇帝、对专制不满的怨气,忍辱负重的豪气,正是有这股气,才使司马迁在极度困难和痛苦的时期,实现了他那“重于泰山”的价值。他坚忍的意志,对理想的坚持,对生命的忠诚,值得我们用心去思考、学习!
在黑暗中,破茧成蝶,重生!
报任安书600字读后感范文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报任安书》里的一句尽人皆知的话,司马迁用它很好地诠释了自己的生死观。司马迁口出“恶”言,便遭受宫刑,但思及要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著作,于是默默忍受了令人耻笑的宫刑,明知道是这样一条艰苦的路,却还是毅然迈出自己的脚步。
越王勾践,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为了复国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后终于成功消灭吴国,取得胜利。品尝苦胆,睡在薪草上,这不是一个皇帝所应有的待遇。他为了复国是多么的艰辛。不但要受到自己内心的谴责,还要受尽天下人的耻笑。这是何等的痛苦,他本可以一死了之,但他毅然踏上了这条复国的艰辛道路,迈出自己的脚步。这是为什么?为了一个信念,一个梦,一个复国的梦!
飞蛾扑火,人尽皆知。为了那短暂的光明,心甘情愿地冒着被烧死的危险,冲向火光,在终于汲取到一丝的温暖时,也奉献出了自己的性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南宋词人李清照赞美项羽的诗。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大败,一路逃到乌江边。却愧对江东父老,而自杀于乌江边,他原本可以逃回江东,等待时机,再度东山再起,以他在江东的声望,绝对可行,可由于内心极度的谴责,便在乌江边自刎了。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体现他高洁的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在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他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尊严,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什么?为了光明,所以宁愿牺牲。
何为生?不在于活的是否长久,在于活得是否绚烂。何为死?不在于死的方式怎样,在于死得是否有价值。
人生短暂,我们无法控制,但它所散发的光辉是我们亲手创造的。让生命大放异彩,这才是活的价值。
报任安书600字读后感范文5
“有的人活,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使我想到司马迁用自己的人生对此作出很好的诠释。
司马迁口出“恶”言,便落下刑罚,遭受宫刑之后,作为一名文人,为了保全名节,本应自行引决,但思及自己的理想,要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著作,使得自己能够显露于世,于是他默默忍受了令人耻笑的宫刑,忍受多年的孤军奋战。
在《报任安书》中,他终于有机会吐露压抑了许久的痛楚,“且夫藏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等已乎?”他是何等的痛苦。可明知道是这样一条艰苦的路,他却还是毅然迈出自己的脚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他的生死观。
韩信曾经为了自己的志向,宁愿忍受胯下之辱,也不想飞蛾扑火,为什么?为了未来,为了自己的志向,最后他毫无意外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大将军。
面对这样的处境,为何还能毅然决然的迈出这样一步?
因为他们有梦,为了信念,为了梦想,他们在后人心中留下了顶天立地的形象。
论生,还有另一种,无耻小人总是惜命,为了自己活得更长久,甘愿做一棵墙头草——正如名著《红岩》中所述的浦志高一样,在敌人面前的姿态做牛做马,人的尊严消亡殆尽,命是得以保住了,可是人呢?终日活于担忧之中,两边倒,他们是中国人的耻辱,他们为了换取一时的安宁,一时的荣华富贵,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再有华音醉心名利,汲汲富贵,致使管宁割席与之绝交;扬雄趋炎附势,巴结王莽,招天下文人鄙弃;关起为得骈名。杀妻取信,遭世间百姓万代唾骂。
屈原吟沉江畔,至死不悔;陶渊明封印辞官,饮酒采菊;朱自清拒绝“美粉”,他们坚贞,他们有观念,他们有志气,他们在一番矢志不渝的坚贞中,成就了万代英明,在后人心中,他们挺直了脊梁的顶天立地的形象,他们是不朽的丰碑。
那些汉奸们,为求生而投敌,也许获得一时的荣华富贵,留下一生的骂名,一辈子的耻辱。
人一生中或生或死,或长或短,我们要让生命大放异彩,这才活得有价值。
报任安书600字读后感范文
【第6篇】报任安书读后感600字
报任安书读后感600字1
《报任安书》曾经在中学课本上出现过,后不知缘由落到了隐身于读本的境地。曾经读过,但是印象已经比较模糊。今日再读,有了新的思考。
“推贤进士”不过任安婉曲之词。判处腰斩下狱之前作此书信,其主要意图往往不在于替国家举荐人才。更多的恐怕是希望司马迁爱惜人才。那么,人才将死,如不能保其生,则断无推贤进士之可能。
可是,司马迁“刑余之人”,未受刑之前,力保李陵,罪及自身。如今情形,“推贤进士”怎么可能?司马迁一定经过了痛苦的思索与斗争。所以,“阙然就不报”。痛苦的挣扎之后,司马迁显然想明白了一些问题。于是,有了这封信。
一部分写死,另一部分则写生。
死,要死的高贵,死得其所。古人之死,怎样才是高贵,死得其所呢?于士大夫来讲,为国尽忠,恪尽臣节,显然是死得其所。至少就受过儒家思想熏陶的人来看是这个样子的。高祖刘邦开始重儒道并重。武帝刘彻则独尊儒术。司马迁有此认识,显然是很对的,况且,有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认识是很有道理的。
“刑不上大夫”,并不是说大夫犯了罪,免于惩处。而是说,士大夫犯了罪应该在国家追究惩处之前就引咎自裁。这样就做了一个很好的样子,获罪于国者,当以身报之。这也算是用自己的生命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作为司马迁来讲,身份地位低贱。不在士大夫之列。以罪囚之身而死,辱身在先,辱祖在心。死,不关节义。虽死,于己无益,于国亦无益。
这里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前提,那就是人的生命是应该有些意义和价值的。
既然无益,不死也罢。死则可惜!
之后讲生。人都是贪生的。非死不可,一定是为了心中所想,比如“激于义理”。为了节义而死,这不是最难的事情。也就是说,死,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选择了“死”,极有可能是一种懦弱的表现。选择生,则可能是选择了艰难。能够“隐忍苟活”,一定是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撑。
这种精神支撑,可以是理想,也可以是信念,还可以是亲情、责任等等。司马迁的精神支撑是什么呢?——创作《史记》,流传后世。这样,虽表面卑贱,实则高贵。什么样的生命能够比“不朽“更加高贵呢?
司马迁举出历代圣贤的例子,将他们忍辱不死,发奋有为。旨在表达一种生命思考。命为志存!
志不在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古往今来,能实现者,鲜矣!然而,司马迁实现了!似乎是屈辱的活,实则是高贵的生。正是因为生得高贵,才有可能死的不朽!
于是,有一闪念。可能这就是屈辱、苦难的灵魂更加高贵的根源所在吧。也难怪,艾青礼赞自己的乳母的“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苦难与高贵就是如此之唇齿相依。当然,此种思想,“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报任安书读后感600字2
刚阅读完《报任安书》时,我的脑子里只有“直男”二字,好像看到除去《询问司马迁》中“始终追求善良和正义的心灵,心灵总是在剧烈而又严肃的跳荡着”的他,坚忍不屈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他伟大形象之外的样子。不为别的,只为司马先生那一句“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也许你要说,现在的人重事业轻家庭都不足为奇,更何况远在两千年以前的司马迁呢?可就如现在也存在众多热爱家庭的好丈夫一样,古时候也存在着书写《浮生六记》、带着妻子畅游天地的沈复,与李清照相濡以沫的赵明诚,那么以此类推,相信在民间这样的例子也不算少了。而相比之下,单从司马迁这一句话看来,我真是为他的妻儿寒心啊。就算是为了表现自己真真是“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就算这根本不是这篇文章、乃至这一段的重点,他能将这句话写下来,我想他也算真正配得上“直男”的称号了。
想到这,我真是为司马迁的妻儿打抱不平,然而当我正要跟小伙伴们“举报”司马先生的“直男”事迹时,他那刚正不阿的样子又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再次阅读几遍《报任安书》后,我真正被这位“钢铁直男”打动了。他是有理想的,为了那个也许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理想,哪怕遭受冷艳嘲笑,哪怕背负屈辱的宦官之名,他“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都只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我想这也就是《询问司马迁》中“在受尽专制君王肆意蹂躏与惩罚的淫威底下,依旧保持着这种秉笔直书的品格和勇气”的司马先生吧,引得班固也衷心赞颂他:“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他在《报任安书》的开头就解释,自己没有“不相师”、没有“用流俗人之言”,他被误解了多久,被那一双双狰狞的眼睛盯了多久,都没有什么话能拿来宣告天下“我是清白的”,在给友人的信中,习惯了被误解的他也只能说“仆非敢如此也”。他原本是一个多么刚强正直的人,却也未能在笑里藏刀的势力场中保全自己,最后只能在恐惧中谨言慎行。可在千疮百孔地走出势利场的那一刻,留下的,仍是那个不过想“成一家之言”的他。
写到这里,我不禁要说,先前那个质疑司马先生的自己真是幼稚,怎么就不想想那个遭受了残酷宫刑的他有何面目回家,面对妻儿,面对那个曾是、却早已不属于自己的家。也许鲁迅先生口中的那个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先生也曾躲在屋后,用自己最后的温柔,偷偷地看看妻儿,回忆起以往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不禁想伸出手去抱抱那满地乱跑的孩子,搂搂那窗边日夜等他归来的妻子,但他什么都不能做,他只能悄悄地看着、念着、爱着,毕竟连自己都快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又哪来的勇气去给妻儿承诺以往的生活?
或许司马先生真的就是一位毋庸置疑的直男,但,钢铁直男也有一颗热腾腾的心啊!
报任安书读后感600字3
刚阅读完《报任安书》时,我的脑子里只有“直男”二字,好像看到除去《询问司马迁》中“始终追求善良和正义的心灵,心灵总是在剧烈而又严肃的跳荡着”的他,坚忍不屈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他伟大形象之外的样子。不为别的,只为司马先生那一句“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也许你要说,现在的人重事业轻家庭都不足为奇,更何况远在两千年以前的司马迁呢?可就如现在也存在众多热爱家庭的好丈夫一样,古时候也存在着书写《浮生六记》、带着妻子畅游天地的沈复,与李清照相濡以沫的赵明诚,那么以此类推,相信在民间这样的例子也不算少了。而相比之下,单从司马迁这一句话看来,我真是为他的妻儿寒心啊。就算是为了表现自己真真是“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就算这根本不是这篇文章、乃至这一段的重点,他能将这句话写下来,我想他也算真正配得上“直男”的称号了。
想到这,我真是为司马迁的妻儿打抱不平,然而当我正要跟小伙伴们“举报”司马先生的“直男”事迹时,他那刚正不阿的样子又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再次阅读几遍《报任安书》后,我真正被这位“钢铁直男”打动了。他是有理想的,为了那个也许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理想,哪怕遭受冷艳嘲笑,哪怕背负屈辱的宦官之名,他“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都只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我想这也就是《询问司马迁》中“在受尽专制君王肆意蹂躏与惩罚的淫威底下,依旧保持着这种秉笔直书的品格和勇气”的司马先生吧,引得班固也衷心赞颂他:“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他在《报任安书》的开头就解释,自己没有“不相师”、没有“用流俗人之言”,他被误解了多久,被那一双双狰狞的眼睛盯了多久,都没有什么话能拿来宣告天下“我是清白的”,在给友人的信中,习惯了被误解的他也只能说“仆非敢如此也”。他原本是一个多么刚强正直的人,却也未能在笑里藏刀的势力场中保全自己,最后只能在恐惧中谨言慎行。可在千疮百孔地走出势利场的那一刻,留下的,仍是那个不过想“成一家之言”的他。
写到这里,我不禁要说,先前那个质疑司马先生的自己真是幼稚,怎么就不想想那个遭受了残酷宫刑的他有何面目回家,面对妻儿,面对那个曾是、却早已不属于自己的家。也许鲁迅先生口中的那个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先生也曾躲在屋后,用自己最后的温柔,偷偷地看看妻儿,回忆起以往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不禁想伸出手去抱抱那满地乱跑的孩子,搂搂那窗边日夜等他归来的妻子,但他什么都不能做,他只能悄悄地看着、念着、爱着,毕竟连自己都快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又哪来的勇气去给妻儿承诺以往的生活?
或许司马先生真的就是一位毋庸置疑的直男,但,钢铁直男也有一颗热腾腾的心啊!
报任安书读后感600字4
流连于唐朝的风华,流连于宋朝的儒雅,流连于元代的四海归一和明清的肃穆庄严。我可以对任何一个时代流连,但我知道,在我的心中,那所敬的,所爱的,永远只是那独一的汉朝。虽然那里有勾心斗角,有尔虞我诈,有诽谤污蔑……但这仍不能阻挡我对汉朝的爱,因为只有在那里,才有那唯一的太史公,才有那让世人惊叹的司马迁。
司马迁在千古绝唱《报任安书》中,将他强烈真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将封闭压抑的情怀一吐为快,字字血泪,处处真情,理灼古今,动人心魄。从《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一位隐忍苟活、坚韧不跋、矢志不渝的大丈夫、真英雄,他有着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
司马迁被诬定罪,因“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而身受腐刑。“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他抑郁,他痛苦。这种最卑劣的刑罚使“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的司马迁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与摧残。这种情况下,选择“死节”是一种解脱,活着要承受的痛苦实在太多太多,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但太史公却选择了隐忍苟活。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了《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宁愿忍受所有的嘲笑、侮辱与自己的责骂。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忍受着“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的痛苦,司马迁坚韧不跋,矢志不渝。他以古代圣贤发愤为作的事例激励自己:“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古代圣贤历经磨难,最后成功的典例让他看到了那盏指明灯的光辉。于是他夜以继日地撰写〈史记〉。他正日没命地挥刀竹简,拼命地刻写,只怕对不起父亲,只怕对不起那些过往的英雄,只怕没有人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留传后世!司马迁拿刀的手指结了茧,茧破了流血,再结茧,再破;不知破了多少次,那简册以弄得血迹斑斑。这是何等的艰辛啊!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是的,司马迁便是一位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伟人。终于,他完成了《史记》,这部无韵之《离骚》的历史经典著作。他成就了非凡的功绩。生前无法回到纯白,身后却是鲜艳夺目,熠熠生辉。他生前所有的耻辱,现今如浮世一梦,惟独见他的绚丽,他的繁华,他的绝世的人格魅力。
伟哉,司马迁!
报任安书读后感600字5
人们提起司马迁往往以羡慕及崇拜的眼光来看他!他的史笔让古人在纸上永远活了起来,他替古人诉说着他们的荣耀与心酸的人生历程;但他写给任安的信却让我们走进了他那看似无比坚强的心,细读《报任安书》就仿佛可以看见他的泪水一滴滴的落下……
在成就上:司马迁有与日月争辉的成就,但他的成就却也掩饰不了他的不幸。其实,他只是极端政治造就的.一个苦命人,一个在洪流面前拼命挣扎却又无能为力的可怜人……
在不幸的方面,人们喜欢将司马迁与屈原对比。司马迁诚然有着屈原一样的自傲,但是他所受的委屈绝对是比屈原还要大得多的。我们看屈原“为楚怀王左徒”,这也让他一直引以为傲,他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所面对的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是国破的无能为力,是不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而同样自傲司马迁虽“负不羁之才”,但他不过是被汉武帝视为“近乎巫祝之间”的史官,更不要说有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优待了!他自己也只是被君主当成最不起眼的“倡优”,所面对的是“诟莫大于”的宫刑,是那种生理和心理不断重复的打击!是世人的耻笑!是“下流多谤议”!但是——他又不能像屈原那样痛痛快快的去死!他不能像屈原那样的去解脱——他背负有使命,他的肩上背负着父亲和他未完成的心血……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司马迁何尝不是那样的人?
当然,或许正如司马迁自己对任安说的那样:“大抵贤圣”都是在不幸面强大起来的。
一个人有了极大的不幸后,那么他可能只有用他的生命来为自己的不幸作注解,司马迁大概就是用他的《史记》来为自己的不幸做出他自己注释。
在成就上,人们喜欢将他和西方的修昔底德做比较,毕竟他们都是“历史之父”!
然而,我更喜欢将司马迁和普鲁塔克联系在一起。司马迁有《史记》,普鲁塔克有《比较列传》,他们都是通过人物传记来写历史(虽然普鲁塔克说他写的是传记而不是历史)……虽然他们在成就上有那么多的共鸣之处,但是,普鲁塔克的命运比司马迁好得太多了,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据说普鲁塔克曾经为罗马帝国的2个皇帝——图拉真和哈德良讲过课,并博得了他们的赏识,而且图拉真皇帝曾授予普鲁塔克执政官的高位。后来哈德良皇帝又提拔他担任过希腊财政督察,晚年他又出任希腊圣地————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终身祭司。可是,司马迁却当了“刑余之人”,面对的是被“主上所戏弄”,所受的是“流俗之所轻”,在别人眼里他“与蝼蚁何异”……
记得尼采说过“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血写下的书,用血写书,你将会体会到:血便是精义”。我想,《史记》或许就是用太史公的血肉写的吧!
如果让读哭《离骚》的贾谊去看司马迁给任安的信,他大概也会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吧!
报任安书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