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寻觅中华读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寻觅中华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寻觅中华》读书报告2000字 第2篇读《寻觅中华》有感1000字 第3篇《寻觅中华》读后感 第4篇读《寻觅中华》有感2000字 第5篇寻觅中华读后感1500字 第6篇寻觅中华读后感1000字 第7篇《寻觅中华》读书笔记1500字 第8篇《寻觅中华》读后感2000字
【第1篇】《寻觅中华》读书报告2000字
【第1篇】
一路繁花,一路云霓
----------《寻觅中华》读书报告
“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 ——余秋雨
《寻觅中华》是著名当代作家余秋雨的散文集,系统地表述了余秋雨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其中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中国的路程,第二部分是有关世界的路程,第三部分是关于作者自己的路程。采用历史事迹与个人见解相结合的方法,构成了独特的“余式散文”。
从神话传说到当代中国,作者对每个朝代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当代”成为背景,传说与神话走到前台,传递着文明不灭的信念。女娲补天,是最好的救世者与修补匠;精卫填海证实了华夏文明那重视非科学的道义原则与意志原则;夸父逐日则体现了“天人合一”未必真的合一……神话传说留给人们的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个“神”字。无论是宏伟创世型,抑或是悲壮牺牲型,总能让人们产生无限遐想,或是美好向往,或是悲哀吟叹。文章将神话传说定为整个华夏文明史的总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准确而又贴切。
在《寻觅中华》这本书中,“诗”这个字曾多次出现,并分别以“诗人是什么”和“唐诗几男子”为题展开介绍。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当诸子百家在黄河流域奔忙的时候,就已经被诗歌所笼罩,而唐代将诗歌发展到顶峰。现在虽然也有人写诗,但终不及古代之繁盛,诗歌如长虹在天,让人景仰崇拜,而又遥不可及。“作为中国人,一生中有数不尽的苦恼,但有几个因素,使我下辈子还愿投生中国,其中一个因素,便是唐诗。”唐诗是唐代的灵魂,给唐代注入了一条美丽的光彩。诗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者写了诗人的性格,在人情事故外,诗人焕发着异样的光彩。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所体现的和谐幸福,不是故作的境界,不是炫耀性的姿态,而是达到的自在状态。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陶渊明渴望一种没有战争,没有剥削的社会,渴望“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社会。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一个理想的蓝图,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去努力构建这样一个社会。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每个人都勤奋起来,不想着“不劳而获”,用自己的实际能力来获取幸福,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到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再到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逐步体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却也意味着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可是,现代中国人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甚至在康熙帝时期,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由此可见,明清固然黑暗,即依然有零星光亮。民间流传的小说,也给暮气沉沉的明清文坛带来巨大的创造力。到了近代和现代,政府腐败,从最初签订的《南京条约》到屈辱的八年抗战,到文化大革命,使中国遍体鳞伤,可是也有许多爱国人士挺身而出。这个时期的“郁闷”孕育着新技术、新文化、新思想的创造力,包括白话文的推行。抑郁的同时流露出些许的欣慰,失望的同时又表达出一份希冀,这是这个时期的特点。
“历史没有韵脚,没有虚构,没有开头和结尾,但历史有情节,有收纵,有因果。”现在的中国是一头尚未睡醒的狮子,但她驱于苏醒。中国处于即将崛起的地位,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勤奋学习,勤奋工作,提高创新能力,按照周恩来总理所说: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应该珍惜目前的生活,不应该将光阴挥霍在无用的事上。过去,农民总会弯腰将字捡起,渔民总会远行求字,即使他们不认识那些字,但是他们懂得尊重。我们也更应当尊重所学的知识,并将它们继续传承下去,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我们不知道以后的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就像先秦诸子无法预想唐代文化,清代学者无法勾勒今天景象,我们只知道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行进,一步也不停滞,一步也不重复,一路繁花,一路云霓。
【第2篇】
从何处走进中华——读《寻觅中华》有感
合上最后一页,思绪万千,仿佛听一位老者讲述了人生经历,不禁感慨于顶峰的辉煌,扼腕于低谷的惆怅;情绪交错掺杂,最后留下,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和一个大大的问号。究竟,我们应该从何处走进中华?
余秋雨以自己的眼光带我梳通了中华文化的经络,一个个朝代在眼前掠过,一位位名人在历史的长路上烙下鲜明的印记,矗立为时代的路标,在岁月的篇章上永远留痕。回望祖国风风雨雨,发现所有尔虞我诈、贵贱轻重,政治、军事上的波浪渐渐被时光抚平,但文化的烙印,却像石碑上的刻文,愈是久远,愈是清晰。
余秋雨是大家,在历史研究上的确卓有见识,然而他的文字也毕竟仅是个人观点,我想,有所不认同也是正常。就譬如他对远古时期神话的解说,把精卫填海的复仇动机夸大为为人间消灾的高尚品质,还真是有些勉强。依我个人意见,在所有这些神话里,最微不足道的便是精卫填海。不过是为了个人恩怨而作出的杯水车薪之为,最多不过加上个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头衔,有那么严重吗?还有对陶渊明的评价,现在人们都称赞他安然自乐,豁然开朗的胸襟,然而隐居山林、空想桃源,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自然,我们不处在那个时代,或许体会不出其苦衷;然而没有眼见为实,又怎知其真如史料中记载、诗歌里赞扬的那般高尚呢?
果然,历史这东西,尤其是牵扯到文化的历史,真是不可臆断的,还是闭上嘴看吧。
我看到阪泉之野的战火,看到几位学者如何救回甲骨文,看到稷下学宫里的唇枪舌战,看到司马迁在狱中的文笔;我看见秦皇汉武的文韬武略,看见唐宋的繁荣富庶;看见蒙古族踏遍天下的马蹄,也看见封建末明清沉重的叹息……看见了,也记住了,这些人是怎样在历史浪头吟唱舞蹈,又是怎样在汗青竹简上铸就辉煌。
我羡仰老子,他是我心中真正的圣人。不同于孔子的一切以人为本,他的目光在更广阔的远方,在苍天之上人力无法涉足的地方,在孕育万物、统领一切的自然上。“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他对人生真谛的勘破;安然自若,随遇而安是他的生活法则。如果人人都能有一份他的随性,他的自然,烦恼便不再是烦恼,困境也不再是困境,你就能走出人生的囚笼,心胸开旷,心境安然,看到更远、更美的地方。
我要为曹操辩护。如余秋雨所说,在大部分历史学家眼里,他是老奸巨猾、奸佞的象征;可是这样一个政治名称,并不能全盘否定他,尤其他的文化成就。曹操的诗,雄浑大气,他的眼界,不限于眼见的局势,而是放眼历史,展望未来;他的心境,不止于权利纠纷,而在于广阔的日月星河间。曹操不仅是政治巨人,也是文化巨人。他在文化领域开辟了自己的道路,而在政治领域,也卓有功绩。众人只记住了《三国演义》里那个诡计多端、多疑残酷的白脸曹孟德,却淡忘了他的果断、他的爱才、他的治国之道。曹操是个英雄,也本该是个好皇帝,只不过历史没来得及给他像其他皇帝一样为自己开脱的机会罢了。
我欣赏李白的浪漫洒脱,也同时为他的不得意叹息;我喜欢杜甫的诗的韵脚,但也沉闷于杜诗的太过压抑;王维的诗有田园的悠闲静谧;白居易的《长恨歌》令人唏嘘不已;刘禹锡自居陋室乐观惬意;周敦颐的莲高洁美丽……盛唐真的是一场文化盛世,不知造就了多少大诗人的飘逸词句!安史之乱是政治动荡的时期,但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或许每一次政局的动乱,都伴随着文化活力的爆发?
同样的,还有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现代的文化大革命前后。我不知道是出于自谦还是什么,余秋雨在最后一章中写到近现代,评价为:文化信号很多,而文化实绩很少;文化激情很多,而文化理性很少;文化言论很多,而文化思考很少;文化名人很多,而文化巨匠很少……于我看来则不然。比如思想界的领袖,鲁迅、胡适、梁启超等;再比如文学界的泰斗季羡林、钱钟书等,还有很多青年才俊如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张爱玲等,这些都不比古人差,在最混乱的时刻,在中华大地的文化迎来巨大挑战是,是他们站在第一线,以文字、以思想与之斗争,用知识为中华大地照明,他们是夜空的繁星,点亮一片辉煌灿烂的历史画卷。
《寻觅中华》,顺着余秋雨的笔尖,带我回顾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天地鸿蒙,开天辟地,炎、黄帝诞生;到殷商甲骨上第一个汉字的创成;从孔子老子洛阳长揖作别,到一千五六百年后盛唐两个诗坛顶尖人物李杜的相逢;从司马迁的《史记》,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魏蜀吴三分天下,到蒙古族一统中原;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明清文字狱、现代文化大革命;从蹒跚学步,到成为五千年的沉厚积淀……一路走来,中华文明跌跌撞撞,东倒西歪,有过繁盛,也有过跌落;起起伏伏,不变的是人们对文化的虔诚,是一个注重历史、注重文化的国家的传统;是一份千秋万代薪火相传的文明传承。
透过《寻觅中华》,掀开中华古老文明史的一角,而那更多未被寻觅到的文化财富,正在黑暗中熠熠生辉,待我们发现。借用屈原的诗句作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3篇】
问卜龙骨--------《寻觅中华》读书报告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永远是这个民族在生死关头的最后缆索。”
中国的历史是值得去推敲的!多少历史是人们的坚持与探索才最终铸就的啊!在中国的广阔的土地之下,埋藏着的,是中国那坚固的,不可摧毁的龙骨!
在历史上,“夏商周”永远是同时出现的,是的,它们代表了一个特殊的,有着特殊魅力的历史时期。
对于夏朝,曾经,我对于它最多的理解全部来自于历史课本,然而,直至今天断断续续地读完中国的整段历史,我终于发现,夏朝的丰富之处是必须要静下心来才体会得到的!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它结束了“公天下”的历史局面。原来,我对于王位世袭制的看法也是片面的。曾经的我一度认为禹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权力被外人夺走才放弃禅让制而选择王位世袭制的。但是现在,我对禹的看法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貌似记忆中禹是自私自利的,是的,我错了,禹应该是开明的。正如书中秋雨先生的观点,禹之所以放弃禅让制而选择王位世袭制,或许是因为他害怕自己老了之后,没办法看清楚到底该让谁来做他的继位之人。如果真的继续禅让,如果真的发生上述的事情,那么天下岂不变得一团糟?所以,我想,禹之所以选择了王位世袭制,不仅仅只是为了保留并传承下去自己的权力,更多的应该是想把因禅让而导致的全天下的混乱缩小至一个家族内部的纷争之中。没错,我坚信他一定无数次地斟酌过这两个选择!我对于这段夏朝的历史认识有二:一是,我认为,夏朝不能仅仅因为首次使用了王位世袭制而被人们所记住,夏朝这个时代的历史价值一定比我们如今所了解的多得多得多!二是,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当然,伴随着夏商周的逐渐发展才使这种制度完成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确立!
我对于向往已久的殷商,古老神秘的甲骨文,则是怀着内心最高的尊敬的。夏商时期,君王总喜欢占卜吉凶来决定是否进行某种活动,甚至都设立了“卜”这个专门的官职,由此可见,占卜在君王内心的重要地位。我认为,在那个时期,占卜绝对不是如今所说的什么封建迷信,反之,占卜是一种科学,一种在科学范畴之外的科学!或许进行占卜之前,你还没有真正决定好如何处理一件事情,而占卜之后,不论结果如何,你至少坚定了你的选择。我想,占卜的魅力并不是在于卜得多么准确,而是在于,作为一个君主,当你决定进行占卜的时候,在占卜的过程之中,你在心中已经坚定地做好了决定。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占卜不是封建迷信,而说其是一种不科学的科学。占卜,不是询问天意,而是当一位君主内心纠结而下不了决定时,占卜给了他认真思考并倾听其内心的机会。所以,占卜,一切都是询问自己。
就这样,占卜的结果,不,应该说是君住内心的那个选择被刻在了龟甲兽骨之上。后来的一些学者,如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为了搜集研究这些甲骨,舍了财,丢了命。然而,中国的历史上正是由这些身躯刚正,不屈不挠的人们拼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龙骨!
后来,武王伐了纣,建立了西周,开始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时代。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血缘政治是从西周开始的,周王室加强地方管理实行分封的方法的确不错。在我看来,分封制是一个完美的制度,但美中不足就是给了诸侯过大的权力和独立性。假若,只给予诸侯封地和人民,但并不让他们掌握实权,想必也是一个可以一直沿用的制度吧。不错,汉朝做到了这一点,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开始“酎酒夺爵”,并且还设立了刺史来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有效地削弱了诸侯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改善分封制的基础上,汉朝还沿用了秦朝的郡县制,使得汉朝的地方控制更加稳定,几乎没有发生过叛乱。再回来说西周,正是由于诸侯王的权力和自由度过大,导致后期王室衰微,众诸侯皆不敬于周王,群雄并起,是为春秋。另一个十分重要并且沿用在整个的封建王朝,甚至对今天都产生重大影响的制度便是宗法制了。不得不说,它肯定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沿用最长的一项制度,它的形成加强了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格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贵族王室之间的矛盾,所以,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用了如此之多的言语来说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为了说明:地方上的统治往往是一个国家统一发展的关键!
.此后的五百五十年间,皆是分封制的弊端导致的苦果,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然后公元前221年,秦王扫六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或许,近千年前的禹在占卜时就已经猜到了这“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吧!
随后,国家的分和皆惊人的相似。现在,我想谈一个人。司马迁,没错,就是那个受了宫刑之后仍然意志坚定的司马迁。三十七岁,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三十七岁之前他的生活真的是逍遥,悠闲;然而,三十七岁时,在朝廷上的一句话,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倒霉啊,点儿背啊!因为一句话入狱,受刑,但他在经过内心的挣扎之后选择了活下去,他在“轻于鸿毛”和“重于泰山”之间选择了后者。三年后,他出了狱,汉武帝提拔他为官(说实话,汉武帝的好多行为都让人摸不着头脑),恰恰因此,司马迁有了编写《史记》的更好的条件。四十六岁,他在《史记》的最后一段平静地记下了李广利的投降,然后,停笔。他实现了“重于泰山”,他的重量是那一整部《史记》的重量……
然后,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直至今天,无数的中国人挺起自己的脊梁,生生扛起他们那个时代的历史重任。历史永远没有完结,就像我们对中华民族的龙骨的卜问一样,不会完结……
【第2篇】读《寻觅中华》有感1000字
魏晋风度,绝世独立
-----读《寻觅中华》有感
初读《寻梦中华》时,并无较大的触动,直到遇到了阮籍和嵇康两位才子,内心的涟漪才一点点晕开。
广武涧,涧水汨汨,城基废弛,天风浩荡,落叶满山,只听得一声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的这声叹息成为今后千余年许多既有英雄梦又有寂寞感的历史人物的共同心声。可阮籍并没有因此厌恶尘世,他在一批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文人名士的新坟丛中,憬悟到了生命的极度卑微和极度珍贵,他选择了做与造物同体,与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大人”,做一个独特的“大人”。
正是因此,他对官场像游戏般洒脱,对待礼教像仙人般轻视。他为人坦率,洒脱,不拘泥于传统的礼教习俗。就拿他的母亲去世这件事来说吧,他在母丧之日喝酒吃肉,完全不顾礼教,但他对母亲死亡的悲痛,和其他孝子一样,甚至更深。由此看来,他只想活得真实和自在,并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再来说说嵇康吧,他是曹操的曾孙女婿,与阮籍是好朋友,和阮籍一样,他也向往摆脱约束,回归自然,享受悠闲的人生。但他似乎更潇洒,长期隐居山阳,后来在洛阳城外开了个铁匠铺,每天在大树下打铁,没有人要他打,只是自愿,也没有实利目的,只是觉得有意思,嵇康活得实在是自由!
对于朋友,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心理隔阂,也会使他焦灼和痛苦,为此他写了两封绝交信,却落了个“不孝者的同党”的罪名而被杀,但他死得从容,死得淡然。
马策认为,一代名士玄谈,醉酒,嗜药,啸聚山林,睥睨当世,造就了“魏晋风度”,可我认为,它更代表了对人生的追求,对人生的洒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执著。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阮籍做到了,嵇康也做到了,可我们呢?我们只知道被当做异类很难受,可生命是极度短暂的,何必在乎他人的眼光让自己活得不愉快呢?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程,既然我们选择了去远方追逐梦想,留给世界的就会是背影,何必在乎那么多呢? 写到这里,我更加钦佩阮籍了,那一次,他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只为美丽,只为青春,只为异性,只为生命,真真正正的哭了,他哭得抽象又哭得淋漓尽致。我想,我们也应像阮籍一样,做自己,做真正的自己,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努力活的真实自在。
曾几何时,我为了让周围的人都认同我,喜欢我,渐渐地改变着自己,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甚至是模仿别人,还记得当时为了让自己成为焦点,对朋友掏心掏肺,可到头来,我并不快乐,越来越讨厌自己,那些所谓的朋友,也渐渐离我远去,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大概以前的我,就是少了像阮籍那样的洒脱吧。
是啊,人活着,并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为了自己内心的向往,被别人不理解又如何?被别人讨厌又如何?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向竹林七贤那样,活的真实自在,活得潇潇洒洒!
. 魏晋风度,将绝世独立!
【第3篇】《寻觅中华》读后感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1
倘若问我:“假如你穿越,你会去哪?”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我只钟爱唐朝。”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和我的答案一样的,因为她太招人喜欢了,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朝代。
唐宋是分不开的,提到唐朝就会想到宋,但是人们总会用盛唐弱宋来区别她们。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首先大在心态。
提到盛唐,就不得不提出那个曾让世界骄傲的城市—长安。长安很大,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两个繁荣的城市加起来大了一倍;长安很繁荣,东市、西市万商云集,百业兴盛,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长安很开放,有三万多名留学生,有不少人在中国做官。
唐朝的文化可以用胡汉交融,中西贯通来形容了。在那个封建的古代,这确实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长安绝不会盛气凌人地把异域民众的到来看成是一种归顺和慑服。恰恰相反,她是各方文明的虔诚崇拜者。因为她知道单调意味着枯燥,丰富代表着多彩。因此唐朝敞开自己的怀抱,去追逐拥抱每一个与她亲近的“人”。唐朝也是自信的,她不畏惧任何文明,也不担心任何外来文明把大唐文明侵蚀。
平心而论,唐朝并不强大,她似乎比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朝代元朝弱很多。铁木真率领着蒙古铁骑所向披靡,横扫欧亚。但我相信,人们更对唐朝津津乐道,她像个孩子似的,对未来充满憧憬,一切都是那么蓬勃。
现在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假如唐朝没有诗歌会怎样?
结果可想而知,天注定,诗歌与唐朝密不可分。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论唐诗,首先当然是李白。在我看来,李白永远是一个青年,他不羁、他放纵。他是一个野性行者,他四海为家、游山玩水、孤独流浪。其实李白的家境并不很差,相反,他完全可以依靠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可是那样,他又不是李白了。他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属于陌生。
每每想到李白,我的脑海里总会勾勒出一个画面:微醺的李白,躺卧在悬崖边,白衣飘飘,帽子上的流苏顺着风飞扬,手里拿着一壶酒,不时的喝上几口……
说完李白,我们就要提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两人因诗相识,因诗而相互佩服。
当我漫步在书香满溢的诗歌词赋中,我往往能窥见杜甫飘飘然于书中走来,向我展开他的人生长卷。“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是雄奇壮美的人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凄苦悲愁的人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接济天下的人生……你的人生如此瑰丽多彩!你的人生如此沉郁苍劲。
唐朝,因为有了诗歌而丰富,因为有了李白、杜甫而不能令人忘却。
中国不是一个强国,如果我们想要挤进强国行列,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中国正站在一道门槛前,门槛外是无边的光明与和谐;门槛内是一片黑暗与冷寂。让我们坚定信心,努力跨过那道坎儿,为实现中国的真正崛起而奋斗!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2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大学时读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余秋雨所创新的散文文体,被学术界文化界称为“文化散文“,这种散文气势磅礴、豪迈苍凉、雄奇沉郁,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诗人气质。在《寻觅中华》的文章里,余秋雨先生与读者一起寻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故乡,字里行间就充分体现了作者这种“文化散文“的韵味。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文化苦旅全书“之一。中华民族浩浩荡荡五千年的文化,让人不知从何说起。世间有很多行走在世界各地的人,能够传播文化的却寥寥无几。但余秋雨先生却不然,他以一个满腹经纶的生命的旅行者的身份,去挖掘每一片土地上的文化韵味,传播每一个角落的文化气息。他不紧不慢地用他的散文、他的思想在书中向我们娓娓道来:从中华文明的开创者黄帝、炎帝到神话传说、甲骨文发现和研释的伟大意义;而那春秋战国中的孔子、老子,墨子,稷下学宫,屈原;汉代的司马迁,三国两晋中的曹操、阮籍、嵇康、陶渊明,则一个个鲜活的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从北魏拓跋宏到盛唐长安、李白、杜甫、王维,佛教的传入。
历史上这些人物和故事我们可能早已熟知,也早有人对他们进行了长久而深入研究。甚至和他们有关的名胜古迹,也早被今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去了。以至像作者说的:那些地方“会不会有太多现代痕迹让我失望而不敢去。
这本书还有不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如那些看似浅显仿佛随手写就,但是却饱含着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论述司马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议论:“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寻觅中华》值得一读,我想,再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许还会有另一种收获。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3
回顾历史,看看朝代的兴衰,代之以伊一云海无边的战争。看看伟大的人在世界的起伏中被抢劫。看看这位绅士不涉及利益的斗争,看看动荡时期霸权斗争的背后是什么,看看变化世界中文明的融合,看看变化世界中超级明星的衰落。
寻找中国就是在刑场寻找嵇康神秘的永恒名声。正在寻找老子的乌托邦社会;陶谦的桃花源;寻找佛教的起源和朝圣者悲壮的旅程…
在5000年的历史中,每个朝代的皇帝身边总有——人来报道和揭露职业家庭,或者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承认好人是负面角色。嵇康和苏轼偶遇线人。杜甫和司马迁落入皇帝手中。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烦恼都来自他们内心的善良,他们自己的天赋和他们叛逆的性格。在古代,制造一个不公正的案例似乎只是一种体力劳动。披露家庭只需要让受害者犯下能引起公众愤怒的粗俗罪行。皇帝只需要把积极的角色看作消极的角色。有多少年轻而有才华的财务被小人物毁掉了?但是这些写了好词好文章的文人能说些什么呢?王伟被降职了,王琦的脸变得比翻书还快。李福临垄断了考场,扔掉了杜甫的试卷。
但是诗歌是一个王国,是唐朝最美丽的地方。唐代诗歌蓬勃发展,包括天地在内。它是开放和自然的。唐代的自由与和平对唐代诗歌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卫唐,包罗万象,淡定优雅。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不断接受各种文化。人类灿烂的文明在这里交融,孕育了中国。唐朝的繁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无人能及”。《寻觅中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6月27日晚上,在惠昌,东部城市长安燃起大火,烧毁了4400多家店铺,但这4000家店铺只有24条线,不到整个东部城市的八分之一。这显示了东施商业贸易的繁荣。盛唐在于它的心态和包罗万象。也许这比一个国家无可挑剔的国力和军事实力更重要。
同样的诗人出生在天真的时代;然而,安史之乱后的颓废也造就了为中国文明注入活力的诗人。李白、王维和杜甫是唐代盛衰的真实写照。他们的生活经历、享受和灾难也是时代的特征。顶级繁荣的衰落总是需要见证的,这三位伟大的诗人应该是最好的见证人。
公元744年,相隔11年的李白和杜甫相遇。小莲花有一个锋利的尖端,小莲花已经闻名于世。一个在安史之乱前很活跃,另一个在安史之乱后很繁荣。他们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有着相同的爱好,并且彼此很亲密。作者对杜丽会议的看法生动有趣:就像大鹏和红鹅的会议一样,巨大的翅膀同时翻转起舞,山川齐升。然而,他们分手后,大鹏一直在为会议唱歌,而大鹏在南明北海已经无忧无虑了。
王伟的家庭很富有。他18岁时进入长安的王宓。21岁时,他通过了进士考试,成为了一名有识之士的北京官员。因为齐王越权观看黄色舞狮,他被降职到2000英里外的一个小镇济州,并遇到了他的“生存缺口”。王伟和李白一样,迷恋他的妹妹于震公主。安史之乱后,王维被安禄山贬为傀儡。唐肃宗赢得对长安的反攻后,成为了一个受到全国谴责的叛逆者。
朝廷不可能成为一个持久的存在,它的存在方式是不断变化的。五千多年来文明的频繁变迁为动荡时代的出现提供了背景。时代变迁是乱世的一个主要特征。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南方出现了九个分裂政权。他们和山西一起被称为“五代十国”。战争更是动荡时期的特征。事实上,每一个朝代都有战争,但在动乱时期却没有频繁的战争。然而,乱世总是像昙花一现,在某个时刻,“在手指之间,大片的灰尘消失了。”
战争不会中断,但文明不会因为战争的干扰而中断其发展。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佛教是最顽强的文明。最具创造力的文明是在明清时期。
历史是时代的共同名称,每一次都有自己独特的亮点:三国充满正义精神,魏晋名士谈吐反叛,嵇康沉迷于炼铁,李白痴迷于山水。
透过繁花似锦,他感受到了中国历史在这个时代的曲折和魅力;尽管有云有雾,请寻找中国文明在历史上的坚韧和辉煌!
《寻觅中华》读后感范文4
6月20日,17:50重庆北至成都,t898次01车13号下铺。拉着厚重行李,背着书包,提着笔记本包,抢入汹涌人群,挤上火车。过山、过水、过隧道,在忽明忽暗的旧车厢里看书。窗外大片大片的树木浮在天际,有时会看到山里的行人,或块状的田野,远眺江流。记得以前,刚刚开始流浪的时候,对一切充满了好奇,总是独自一人坐在窗口,看着飞速掠过的无数风景,涌起浩荡忧伤。后来,变成忙中偷闲,枕着黑夜,在车上用笔记本看电影。往往一个故事结束,刚好剩下半个小时到站,然后在深蓝的夜色中融入雨中的人影。吃完一个雪梨,连日大雨,感觉有点冷。继续看书。饿。翻出箱里的一包南溪豆腐干,慢慢把它啃完。这注定又是一个没有晚饭的夜晚。
终于把《寻觅中华》的最后60页看完,合上书,长长舒了一口气,枕着手臂望着中铺的木板发呆。突然爬起来,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东西。读余秋雨的书,从高中时代至今,粗粗掐指一算,也有8年了,八年的时间在人的一生里面不能算短。却一直不敢动笔写关于余秋雨的任何东西,每次稍有尝试,往往立即放弃,这就像一个粗懂文笔的孩童,要对一位文化宗师作出感受的表述,以溪流去照见沧海。
而今天,我看到从《文化苦旅》一路走来的那个背影,走过渭水、走过殷墟、走过魏晋大唐,一路又走到我们眼前来。于是,那些羌笛孤城、黄河白云、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的文化意象,纷纷又回到我们心里。有时候,在上火车的那一刻,暗暗问自己,为什么很少再去看窗外掠过的景物,是风景已经看透,还是我们已经老了?问题一时没有答案,我们甚至不敢抵达心里的真相——那就是,大部分人在这个时代,活得并不开心。这是一个已经由商业逻辑统治的世间。盛行的是创业神话、股市风云、商业征战,投机取巧,那些天真的、率性的、醇洌的善良,是越来越稀少了。留下越来越多的盼望,却永远看不到地平线。很多人说,你看,商界中金戈铁马,攻城掠地,功成名就,是何等的得意?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少英雄。
是的,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是,这些英雄的气度,相对于真正的中华气度,毕竟变小了,也变散了,这些英雄所铸造的辉煌事业,充其量也只是马斯洛所说的人的需求五个层次中“自我价值”实现的那个层面上,离中国文化中那种倾听天籁天声,追求世间苍生大和大爱的那种境。
【第4篇】读《寻觅中华》有感2000字
穿梭历史的长河
——读《寻觅中华》有感
“浩荡的历史进程容不得太多的单向感情,复杂的政治博弈容不得太多的是非判断。秋风起了,不要把最后飘落的枫叶当做楷模;白雪化了,又何必把第一场春雨当做仇敌。”就这样,在秋天执一书卷,清凉地铺展深深浅浅的记忆,刻下的不是岁月的沧桑,而是历史的静美。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这五千年多年的历史进程,是涌出的一批批爱国之子,用他们的身躯推动了历史的流动,在漫漫黑夜中向往着黎明。他们反抗、他们不羁、他们顽强,诠释着不朽的民族精神灵魂。茫茫岁月里,回首悠悠历史,即使惊鸿一瞥,也足以心旷神怡。
中国早期社会是充满着神权色彩的,殷商时,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询问天意,甲骨文由此产生。当时的占卜问天,造就了甲骨文璀璨的文化。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少不了探索,在求知这条满布荆棘的求知路上,有多少学者因社会压力而选择死亡,这不由得使我们惊叹于历史的震慑力。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细数这些为甲骨文这一文化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他们哪一个不是满怀国家的尊严,在被糟蹋得惨不忍睹的现实生活中凭借顽强意志开出了中华文明之花?他们不知道未来是阳光弥漫还是风雨交加,只是满怀对历史的敬畏,充斥着更高尚的责任使命,带着最初的理想,风雨无阻。
有一个人,经受岁月的颠沛流离,萍浮萍沉,以极大的责任感承受着难以言语的屈辱,在历史的隧洞里,一意孤行。要说古往今来谁最具有不屈的意志,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司马迁。有人说,如果没有善良地替李陵辩护,触及到皇权贵族利益,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坎坷的命运。可是,正是这样的必然经历,才成就了我们所认知的司马迁,才会有《史记》,才会有他所留给我们的精神文明。他亦可以选择死刑,不必屈辱的活在这个世上。可他仍选择了后者,是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屈辱地活着,就是要缔造重于泰山的重量——《史记》。就这样他低头了,他正试练着低下头扛起泰山的高度,支撑起中华文明的精神文明。这样的一个司马迁,却最终无声无息、无影无踪的消失了,他写了多少的历史故事,而自己的故事却没结尾,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尾……
渺渺星河,洋洋大观。唐朝,我最喜欢的一个年代,实是因为这个年代创作了太多太多精彩的诗。这是一个“诗的时代”。李白的诗,浪漫细腻,他一生都在惊讶山水,正是由于这种惊讶的天真和无邪,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感染。而杜甫的诗,有了更多世态炎凉的沧桑,可以让人看出心灵的历练,成长的馈赠。李白杜甫也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他们彼此欣赏‘知心相交。而事实上,他们却很少见面,是啊,真正的朋友不必要天天见也会互相思念,只因为彼此欣赏,让他们心灵相通,历经时光的沧桑,友谊这杯青梅酒,越酿越浓,越沁人心脾。而这两位伟大的圣人,有着同样不凡的命运,李白却比杜甫要幸运,李白常常得意洋洋地向往逍遥,一路有人接济,而杜甫呢,带着妻小颠沛流离,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备受屈辱,为五斗米而折腰。这也许是个人的追求不同吧。除了“诗圣”杜甫,“诗仙”李白,不得不提到一个更得意的人——“诗佛”王维。王维本身是一个音乐家,年少就仕途得意,岂知世事难料,硬是被当成了“叛军”,而最终他却靠自己的才华救出了自己,真的是好险,正是他这段惊险的经历,才为唐诗文化注入了一丝禅意。他和陶渊明一样,有着从容不迫的安静,向往没有污浊的世界。而在这安静的背后,有着一种贵族的气息,注定着他本应不凡的人生。
宋代,是一团乱麻的时代。可就是在这样一段混乱的年代中,一个繁荣,富庶、高雅、精致、开明的时代,在历史的岁月长河中对你蔼然微笑。“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述了宋代的繁华景象,商业、农业得到极大发展,贸易频繁,人口大量增加,灯火辉煌,夜夜骊歌,当时的临安城就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每读到宋,我们都会惊叹于古代人民的智慧,感慨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强大,心情澎湃,心中洋溢着无比的自豪,古代中国竟是如此的繁荣,立足于世界的前沿。
历经匆匆的当今社会,多希望在一个秋日,静静地穿梭历史的长河,在旖旎的时光中使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洗涤。在历史的阡陌上,我们仍会遇到那些未开放的花,逢着一片含露的绿叶。
【第5篇】寻觅中华读后感1500字
不尽的追忆
——读《寻觅中华》有感
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余秋雨大师的脚步,追随他的思想,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梳理了中国四五千年的神话,然后一步步地向现代走进,脚步最终停止在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期间,我们一起相随走过了夏商西周唐宋元,一起感悟华夏民族的兴衰起落,诸多时期,唯独唐代,我不舍离开。
余秋雨先生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说‘梦回大唐’、‘梦回长安’,这是好事。但是,如果真的回去了,哪怕在梦中,可能都消受不了”。的确,我也是那想要回到唐朝的其中一人,可我们为何不能消受?不错,唐代已经过云了太久,但我们对它,永远不会是陌生人。我们同为中国人,同为华夏民族,唐代诗歌繁盛,我们现代人所欣赏的又何尝不是唐诗的精神?我们有着同样的精神,同样的见解,对美好事物有着同样的赞赏;我们和唐代,又怎会是陌生人?我们相遇,只会相见恨晚!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交通发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也比较畅通,经济快速发展。唐太宗还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少的农民的负担,顺应民意,社会和谐幸福。李世民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他常说:人君好比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为了避免“覆舟”之祸,他勤于政事,励精图台。唐太宗很重视选官用人,在我看来,“魏征”也是他从政路上完美的一笔,魏征的直言不讳,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仁德的君主,这也是贞观时期及政治清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代还继承完善了科举制,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大大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以我们高中生的知识到了唐代,也许也会有做官的资格呢!也正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唐代诗歌繁荣,“唐三彩”是中国古代的精品,城市的发展也是唐代繁荣的一个标志。
唐代有的开明的政治制度,廉洁的统治者,公明公平的考试制度,繁荣的经济,我没有理由不向往它!
游历完唐代,经过五代十国的混乱,宋代的脚步声渐渐近了,宋代结束混乱,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却让宋代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原来是五代十国的汉族政权,而现在宋朝面临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强大勇猛、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想要打赢游牧民族实属不易,所以宋代虽然持续时间短,但并非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堪。宋朝重文轻武,宋太祖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收回兵权,加强中央集权,我曾经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没有赵匡胤当时的重文轻武,也许现在的孩子都不会上学读书”。之前的我年龄小,看到这句话时,心里对赵匡胤还有些恨恨的,但现在我读完了《寻觅中华》,发现这句话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发展教育是历史的潮流,教育也正是我国已进入文明时代,而其它地区依旧过着野蛮人的生活的原因。就此而言,我们还应感谢他,他的重文轻武思想让文学快速发展,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添色不少。
宋朝的诞生是在战火硝烟之中,它的终结也是同样在战火硝烟中,在每个朝代皆是如此,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之中总会留下一些属于它们的痕迹,辽灭北宋留下了杨家将抗敌的故事,金灭南宋,留下岳飞抗金的故事。
尽管后来唐朝出现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局面,宋朝也快速灭亡,但两个朝代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始终无法磨灭的。是我们永远追忆的。
与唐朝一样,宋朝也因为重文轻武政策出现了许多诗人,其中,陆游、辛弃疾不久成了宋代,而且也成了整个中国古代最爽利,最典雅的抗战话语的营造者,陆游去世时是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一个爱国者对国家最后的期盼。辛弃疾的诗亦极壮极悲,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他的舍生取义,这句诗也同样是很多奉献人士的内心独白,尽管这些顶级诗人是这样走向死亡的,但正如余秋雨的观点,是宋代造就了他人万古流芳的人生美学。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不尽的追忆!
【第6篇】寻觅中华读后感1000字
《品味历史,寻觅中华》
怀着憧憬的心情翻开这本书,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史从我眼前闪过。只是初次阅读,我就对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绚烂的中华历史所吸引,久久不能自拔。
墨子,一个黝黑外表的人,他的身世也因此受到不少史学家的争议,但他在文化上的造诣众人皆知。他劝阻楚王攻打宋国的事迹可谓流传千古,他用自己犀利的话语和巧妙的战术让楚王放弃攻打宋国,其中表现出的政治远见和历史功绩让人称赞不已。不过更为有趣的还是他这个功臣在归途中避雨造拒的事,而他则用他的气度道出:“运用大智慧救苦救难的,谁也不认;摆弄小聪明争执不休的,人人皆知。”乍一看这件事不免让人好笑,但细一想却又引人深思。
司马迁,一个名扬千古的人,他发愤写《史记》的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但他背后所经受的精神痛苦和身体摧残我们无法体会,只知道,他是伟大的。面对其他懦弱的官员,司马迁大胆地站出来,向汉武帝分析了李陵的行为。其实并不只有他看透了真相,但只有他敢说出真相。结果可想而知,他先是入狱,之后在死亡和腐刑面前毅然选择了后者。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还是死亡更为干脆,但司马迁和他们不一样,他知道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事,即使再痛苦,也不能就此罢休。就这样,《史记》诞生了,成了“无韵”的《离骚》。司马迁也在不久后消失,他的结尾我们无从知晓,也无需知晓。
曹操,一个丛林中的强人,由于《三国演义》的缘故,他给我们的印象不是很好,但他在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我们无法否定。在军中,他用诗抒发了他的豪情和他对天地生命的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名句我们已烂熟于心,但其中所表达的感情仍耐人寻味。他把人生看作“朝露”,把死亡看做永恒。与其他伟大的领袖不同的是,他主张薄葬。或许这便是他的气度吧,在他的墓中,不需要财宝、装饰,只愿拥有永恒的清净。人们曾不知多少次寻找他的坟墓,但始终没有找到,那就让它永远不被找到吧。
盛唐,一个中国最辉煌的时代;长安,那个时代最骄傲的城市。中国的文化在那时,在那里,得到了空前的发扬。长安向世界敞开了自己,世界也把长安当作了舞台。它容纳外来文明,传递中华文明,充分体现了“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大唐之大,首先大在心态。”在长安,宗教矛盾灰飞烟灭,种族差别不再重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的包容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耶律楚材,一个辽国皇族的后裔,一个金国的高官,一个成吉思汗的得力助手。他的存在,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的到来,让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征服战开始,也正是他,让这场残酷的战争得以结束。是他,让蒙古军不再屠城,也是他,让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壮大。古代四大文明国度,三个都在战火中消逝,唯有中国,在战火中生存了下来。历史上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征服不在少数,但各民族之间摒弃前嫌,反而融合得更加紧密,这些无不得益于像耶律楚材那样的人啊!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我对中国历史文化虽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还是较为浅显。那就让我与余秋雨一同在这本书中品味历史,寻觅中华吧!
——徐梦昊
【第7篇】《寻觅中华》读书笔记1500字
【第1篇】
诗歌时代——读《寻觅中华》有感
读毕余秋雨的《寻觅中华》,心中有些感慨。通过这本书,我领略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也增长了我的见识。何为寻觅,作者通过次数寻觅心中的文化史,我也因此受到感染。
感受了中国的文化史,我不仅对诗词有了独特的见解。首先是曹操,一个丛林中的强人,或许任何人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他质疑、否定,但无可争议的的只有一项:他的诗。面对军事上的不断挑战,他在文化上却彰显自己的风格,曹操的诗,是礁石上的铜铸铁浇,他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天地生命,读他的《观沧海》、《龟虽寿》等诗,对于生命,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对待生命的态度就不同,一个人可以轰轰烈烈地过完一生,也有人为了享受现在的轻松自在,浪费自己的一生。读曹操的诗,不能不再一次惊叹其间的从容大气,他的诗干净朴实,简约精悍,他的诗流传至今,乃是一大笔财富,供后人享有。
说到诗还有两个人,那就是李白和杜甫,从小对他们就特别熟悉,背的《唐诗三百首》中也有他们的诗,现在谈及他们不禁有种亲切感。不少人说,唐代是一个《诗的时代》,这样说也未尝不可,唐代的繁荣一方面在于诗歌,是诗歌给了这个朝代新的内涵,丰富了这个时代。诗,'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诵读唐诗时,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来自诗本身,它能振奋人心,唤醒内心沉睡的世界,可以说,唐诗的魅力无穷大,把人的心灵提升到一种新的境界,心扉打开,又看到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初读唐诗时,是找不到这么深刻的见解的,只是感觉好听、上口,现在再读,就觉得诗的伟大,短短几句,就能把人内心所想表达出来。读李白的诗,会被诗所感染,他钟情于山水,把景物描写的淋漓尽致。李白的身上往往有一种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是他更神采飞扬。
再读杜甫的诗,便有不一样的感受。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位长者,他没有李白那样潇洒,饮酒作乐,他写的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安史之乱前,二则是安史之乱后,不错,杜甫,一位诗人,见证了这个朝代的兴衰,内心的感触可想而知。“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竟是那样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这就是杜甫。”李白和杜甫无疑是唐朝灿烂的明星,诗歌中有了他们显得更加完美。唐代,诗歌的时代,带着诗歌繁荣历史。
说完了唐诗,就会不由得想起宋词,远远看去,宋代就像一团麻,近看,其中深藏着的丰富文化不可小觑。宋朝的对手,不管是金、辽,还是两夏,无论这个朝代发展的多么曲折、困难,也无法阻挡文化的发展,在这个乱世里,诗词在一步步走向繁荣。对于宋朝的诗人、词人,我们也都不陌生,像苏轼、王安石、辛弃疾、陆游等等。他们都为宋代诗歌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生于这个乱世,国家动荡不安,写出的诗词不免会有爱国的情感,他们更是借景抒情,把自己内心的渴望、无奈等情绪表达出来。杜文天祥,我们会记住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读陆游,我们会记住他的“关河梦断何处?尘暗归貂裘”;读辛弃疾,我们会记住他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以白发生”。提及宋朝,我们会想起风雨摇摆的军事危机,而一旦这种灾难写入诗词当中,对人的震撼,便放大了好几倍,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宋词与唐诗也有很大差异,源于是时代不同,宋代词人内心的爱国情感,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们有一种真正的男子汉气概,使他们的诗词铸造一种沉郁、苍凉、豪迈、无奈的美学风格。宋代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最终还能留下这样的文明,实属不易啊,不由得对宋代由衷敬佩。
都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实一点没错,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学者在时间留下佳作供后人欣赏,文化始终是不容忽略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就应该学着去了解历史,研读历史,我相信肯定会有深刻的见解,即使是改朝换代,也阻止不了文化的进程,作者寻觅中华,寻觅中华深处的宝藏,我们也要不断探索,不断提升自己。
【第2篇】
中华啊!中华! ——读《寻觅中华》有感
时光匆匆,韶华易逝。唯独华夏民族在岁月的长河中屹立不倒。细细品读这五千多前的历史,她如一位温婉的母亲,那眼神中总能读到温馨;犹如一位谈吐优雅的绅士,谋略与思绪总能娓娓道来;又像一位战场杀敌的军人,那眼角的疤痕和老茧足以震撼人心······
初遇《寻觅中华》,他的封面是黑色的,带着一种朦胧的神秘色彩,寻觅中华的小字如古代文人书画后的印章,闪着银光,也在我的心中闪着光。
中国——泱泱大国,她的历史也是崎岖的,坎坷的。她是伤痕累累的行者,鸦片战争没有打倒她,日军侵华也没有使她屈服,就连自己亲自喂养的孩子那无情的摧毁也没有倒下。品读历史,令我佩服的人很多,但感动的人却少之又少。那些文人墨客总是在叙述着别人的故事,然而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令人感动却毫不在意。
如果不从精神价值上与世界谈话,一切努力都可能成为镜月水花,那时会是破碎的镜,有毒的花,浑浊的水,昏暗的月。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帝王。他的军队征服了汉族的国家,但是文化却被汉族战胜了,于是他顶着老臣子的压力,在改革的道路上行走的是那么潇洒决然,如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写的那样“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痛苦呢?他为自己的祖先而自豪却又不得不放下祖先的传统,他为自己的民族鞠躬尽瘁,却又要汉化。他无声的承受着愤怒的反弹,他惩罚那些反弹者其实也是在惩罚另一个自己。是的,他就是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
他是鲜卑族强健的后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的军队战胜了汉族,是战场上的王者,但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汉化。向失败的民族学习文化,这对一个帝王来说作出这一决定是需要多大的勇气,人们只看到了他汉化的政策,却没有看到他黑夜中为鲜卑族未来思考而变的白发。此刻,月光是孤独的,他,也是孤独的。
中国公元的五世纪,连历史也蒙上了一层哀伤的色彩,孝文帝走完了他短暂而又精彩的一生。他独立施政只有九年,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九年啊!我在此对他投以特别的尊敬,因为他是一位真正宏观意义上的文化改革家。
人类最勇敢的脚步,往往毫无路标可循;人类最悲壮的跋涉,则以白骨为路标。
从三皇五帝,到先秦诸子,唐代文化还有晚清歌赋。中华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渐渐失了颜色。就像现在很多人玩电子产品,用拼音打字而逐渐忘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我认为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用笔杆唤醒国人的灵魂,并不是只有伟人才能这么做,我们也可以!中华文化的悠久的生命力并不是靠官方的喂养和宠爱,也不是靠商榷和争执,而是靠广大华人的崇敬和维护才维持下来的。
文化的流失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全社会的人们应该明白,文化保护的功劳不亚于文化创造。
合上这本书,心中的那一汪湖水泛起涟漪,久久难以平静······
【第3篇】
国家——读《寻觅中华》有感
国家,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是一个人精神上的支撑,是不懈追求的目标和不断坚持的动力。而我,在读完《寻觅中华》后,对国家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魂兮归来!”这是源自屈原《离骚》中的一句话。那个混战的年代,他一心想要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国效忠,但只可惜怀才不遇,他也在尽力证明自己,却只能暗叹身不逢时。他的一身本领并不被国君看好,再加之奸臣小人的的唆使,于是,一贬再贬。然而,官场上的不顺并没有阻遏他对这个国家的忠诚,相反,他的忠诚被保留到了最后一刻。在楚都被攻破之际,他伴着那份忠诚,一齐投入了汨罗江。这并不代表他懦弱。而是,他不愿见到国破家亡的那一刻,他比朝中所有大臣都热爱这片土地,这生养他的地方。比起那些昏庸之士,他把对楚国的爱用自己的身躯,带到了那极乐的世界,那真正懂他的地方。以身殉国,此生无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最后一位宰相,也是最忠诚的一位宰相。文天祥用他的气节,像元朝统治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力量。虽然元朝统治者忽必烈对他十分敬佩,诚恳地请他出任元朝的宰相,可文天祥却只求舍生取义。他将死亡看做对儒学的实践。此刻,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脊梁都表现在这最有气节的宰相身上。他曾是状元、诗人、学者,可那已不再是他有名气的原因。他对国家的忠诚,才是他最耀眼的地方。忠于国家,死亦不惧;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屈原、文天祥都是值得我们称赞的爱国名士。但爱国不一定要选择死亡,还可以用自己的鞠躬尽瘁来回报国家。
一个被成吉思汗视为珍宝的人——耶律楚材。他是契丹皇族后裔,辽曾被金所灭,金又被蒙古所灭,他几度辗转,最终来到了成吉思汗的军营中。他,面对成吉思汗,不畏其权势,以硬碰硬;他,不羞于国耻,无复仇之愿,而只是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辅佐君王。他虽是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可他的文笔和思想早已超出民族的的界限,他以毕生精力辅佐成吉思汗和窝阔台。他曾劝诫成吉思汗要爱民,不乱杀人,因此,众多的汉人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在窝阔台时期,是他,把汉人的地位升为和蒙古人相同;是他,极力推崇中原文化,发展儒学;是他,调整了经济的不协调,为后世开创了一个盛元。他知道自己的来历,可他依旧尽责地为元服务,直至为元而亡。不注重身份,不关注过去,这位博才的奔逐一生的智者也终安眠于颐和园,为后人所敬仰。对他来说,生死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忠于现在的国家。
在近现代的进程中,一位巨匠继承了民族精神,半个多世纪,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中国文化的建设。巴金,这位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的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又一次更正了方向。在文革之前,他就向那股恶势力下达了战书,逆流而上,毅然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集团;在文革之中,他受尽了迫害:他被加上了罪名,被批斗,被陷害,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作斗争,坚持为中国在最黑暗的时代带来光明。因为文革,许多人倒下了,像老舍、沈从文,但巴金没有倒下,因为他永远都不会倒下。他一边痛斥恶势力,一边还在数万人民的责骂声中为自己辩解,给自己证明,证明自己的清白,证明这个时代的错误。他就如泰山般巍峨地矗立在华夏大地上,任凭风吹日晒,任凭电闪雷鸣,任凭狂风大作,任凭风雨交加,他为中华民族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他是那个年代的巡夜者,独自巡游在黑暗中,为中华文明点亮光芒。坚定、顽强、不屈不挠、无私奉献……为了国家,他始终战斗在民族的前线。这就是巴金,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英雄。
历史是公正的,它没有让屈原、文天祥、耶律楚材和巴金的名字在风尘中消散,而是把他们的名字和伟绩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因为有了他们,这根国家的支柱才不会坍塌,它指引着每一个中国人永远忠诚于中华民族,忠诚于华夏文化,永远为了“国家”。
合上书,久久无法平静。这本书已为我打开了通往中华文明的大门,我不会停止探求。就像屈原,就像巴金,就像那些从过至今永远坚持着正义的人们一样,永不放弃,为国效劳。
【第8篇】《寻觅中华》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通向大唐之路】
近几周,我读了余秋雨的《寻觅中华》,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大师的脚步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童年时代开始慢慢行进。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探索商朝的神秘,感受汉朝的伟大。终于,我走进了我们引以为傲的唐朝。
大唐,如一座高峰,屹立在历史深处,也矗立在人们的心中。是什么力量缔造了巍巍大唐,创建了如此一个伟大的文化盛世呢?
北魏鲜卑族开凿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使中西文化精华相互化育,为大唐气象注入浑朴的旷野之力。说到北魏,总是想到孝文帝拓跋宏,他四岁即位,在位二十八年,只有九年时间独立施政,却在这九年中使中国改头换面。他主张“汉化”,这是一条血迹斑斑的改革之路。这条路,本来也许要走几百几千年,可是他,却把它压缩到了几十年。这次改革,不仅是汉文化对“胡文华”的濡养,更是“胡文华”对汉文化的输注。正是这种双向的交融,才让中华文化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打通了一条通向大唐之路。
唐朝时一个“诗的时代”,唐诗是唐代的灵魂。
唐诗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是中国古代诗发展的全盛时期。其成就卓越,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和《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唐诗的作者广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山河的秀丽多娇;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等。
而在唐代的诗人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李白。
李白,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是一个随性洒脱的人,他高度自负,傲岸不羁,而又热情豪放,天真烂漫。他的诗受到唐玄宗的青睐,却又因此受到小人的排挤。天宝三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彼此产生了深刻影响。
唐朝是一个自信的时代。
唐朝时期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透出一种自信的气度。这种自信从他的军事、外交、文化、国家治理、疆域版图等各个方面均有体现。这种自信是以国家的真正实力为后盾,内百姓安居,外四夷臣服。太宗被尊为天可汗,这也是后世历朝历代所羡慕和追求的一个圣境。
唐代地域不小,历时不短,“仅仅长安城就已经很大,比古代世界最骄傲的城市—那个曾经辉耀着雄伟的石柱和角斗场的古罗马城,还大了差不多六倍”。这是余秋雨对唐长安城的评价,而它不止面积大而且商业繁荣,走在长安街头,外国人多的是,还允许留学生参加考试,考取官员,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啊!这也是源于唐朝的自信吧,他有自信心使外国惊叹于自己的时代,不担心外来的文明会把自己淹没,甚至也没有想过自己会被淹没。他很明白,自己离不开别的文明,如果离开了,他就会索然无味了。所以,余秋雨说,“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大唐之大,首先大在心态。”
今天的中国正在融入世界,我们就需要盛唐的胸襟。
唐朝是我们历史过程中的精华。
【第2篇】
清冽如流玉之晶莹——读《寻觅中华》有感
这无疑是一个乱世,是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后英雄时期”。你清冽如流玉之晶莹,在依依云水,渺渺帆影中,踏浪而来。你携一身傲骨,在幽怨的洛阳留下,这千古绝响。
魏晋,正处在三国这个英雄时代的后期,文人名士的生命被统治集团肆意摧残,看似不值钱的生命恰恰因太过值钱而被伤害。统治者们畏惧这些名士所怀揣的才能,既然不能为己所用,那就毁之。他们的鲜血一滴一滴渗入中华大地,渗入文明史地。这是文化的惨痛,更是历史的损失。于乱世的断瓦残垣中,迎面走来了“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
阮籍母亲去世时,喝酒吃肉,完全不顾及世俗礼仪,却在哭丧时口吐鲜血,这种对于母亲死亡的悲痛有谁能及?别人吊唁他的母亲,他却白眼相向,嵇康得知后备酒携琴来到灵堂,阮籍眼前一亮,两位终生的挚友至此相逢,两人是同样地真实自在。有些时候我们往往拘泥于形式而忘记了本质,“传统礼仪的叛逆者往往更注重于层层规范后的内核”,他们以一种更真实自在的形式表达着自己的意愿,超凡脱俗,返璞归真。
嵇康携一身傲骨,纵情于酒,超然物外。洛阳城外的柳树下,一位帅气挺拔的男子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打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一声声铁锤敲击的声响如你铿锵的生命韵律,回归自然,世俗无关。一壶酒,浇灌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锤,锻造了你铁样的个性。如此本色,如此个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曹魏大臣钟会因仰慕嵇康而前来拜访,嵇康却只顾和向秀打铁而不理会权贵的钟会。炉火熊熊,嵇康手起锤落,钟会只好不满地离开。嵇康这种鄙视权贵的高傲,虽不是名门望族,却比之更加高贵。“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这是嵇康对钟会所说的唯一一句话,却也为自己以后的悲剧做了铺垫。
嵇康看透世俗,蔑视权贵,对朋友却是格外珍惜,一丁点的心理隔阂,也会使他内心无比焦灼和苦痛。当山涛真挚的向司马昭推荐嵇康接任自己的职位时,嵇康却与山涛绝交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于此诞生。若是旁人被举荐做官,一定万分感激,可嵇康岂是芸芸众生之辈,他有自己的追求,不屑于投身官场,只是一心沉醉于自然之间,过一生平淡朴实的生活。嵇康很可爱,可爱在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直率的借一封绝交书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两位的友谊诀别的断丝飘飘。这种的友谊,古来少有。少有在嵇康虽与山涛绝交但仍在临死之前,将自己的儿子交给山涛照料。“ 山公尚在,汝不孤矣”这是嵇康对儿子稽绍所说。这才叫真正的朋友,这才叫真正的知己。我也许会因你不了解我而跟你绝交,但你仍然是我心中最信赖,最值得托付的人。山涛当然不负嵇康所托,把稽绍当做自己亲生儿子一般照料,尽了朋友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便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
且说你之为人,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若发现谁是小人,就会马上与之决裂,绝不含糊。因过于看重友谊,嵇康陷入吕安的混乱遭遇。吕安的哥哥霸占了吕安的妻子,却恶人先告状,以不孝之名将吕安告上朝廷。“面对最大的无耻和无赖,受害者往往一筹莫展。”不可理喻的案件的背后,真相已不再重要,人们热衷于一个最通俗最便于传播又最能激起社会公愤的罪名,若为受害者说话,自己也将成为社会的公敌。许多平日的朋友早已一一躲开,但嵇康没有。他义愤填膺地写了一份绝交书给吕安的哥哥,他做了他所能做的所有微薄之事帮助吕安,但仅仅为此,他被捕了。
他太珍惜朋友了,但越珍惜,所能留住的也就越稀少,这就如我们手中紧握的细沙,抓的越紧,流逝的却越快。世事总是如此无常,我们越是在意,却越失去的更多。
由于钟会这等小人挑拨,司马昭决定处死嵇康和吕安。果真应验了孙登大师当年那句“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子无求乎!”不合群本身就是罪过,过于清高就是对庸人的冒犯。更何况是嵇康这种自命不凡的贤者,又怎能免于统治阶级和小人暗算。行刑那天,3000名太学生拥挤在刑场上请愿,他们勇敢地迎着刀枪大声呼喊:嵇康无罪,刀下留人。不问世俗的嵇康也被感动了,学生们正极力阻止英雄的陨落。你的身上有种不漏声色的浪漫,铿锵有力。你向哥哥要来琴,悠扬的琴声,在刑场缓缓响起,千古绝响《广陵散》诞生了。你一下一下拨动琴弦,为一生拥有这几个挚友而欣慰,为将儿子托付给山涛而安稳,为吕安的冤案而不平,更多的是满足于誓死追寻自己想要的澄澈。死亡,便被这沉静凄婉的琴声击碎,散落于无尽的深渊,变成了人们惊愕的钦佩与凝视。
这千古绝响,我们追不回来了。
魏晋名士们焦灼挣扎,追慕宁静而浑身灼伤,力求圆通而处处分裂,他们诠释了对稀有文化人格的祭奠,这是反传统的传统。正因为有他们,中华审美文化在精神的酷刑中屹然自立的发掘。有过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幸运,失落他们,是中国文化的遗憾。
那清冽如流玉之晶莹的男子,叫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