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观园观后感400字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5篇优秀的大观园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观园观后感400字,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游花卉大观园有感
游花卉大观园有感
“明天去秋游!”老师兴奋地对大家说。
一路上,我们在大巴车上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像渴望出笼的小鸟。时间过得真快,盼望已久的花卉大观园已经在眼前了。这里如仙境般凝注了我的视线。
这里的蔬菜真古怪,南瓜像飞碟,丝瓜像棒锤。“这里还有许多太空育种的呢!”旁边的同伴悄悄告诉我。哦!难怪爸爸说我们生活幸福的流油呢!我们现在寒冬腊月都可吃到南方生产的蔬菜水果,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告别了蔬菜们,我们来到了“菊花景区”这里简直就是花的海洋,紫的、粉的、黄的、白的、品种真全啊!突然,一个名叫白云的“无名小卒”进了我的视线。它是由多个纤细的花瓣组合而成,使它更加蓬松,像个小绒球。花瓣个个都像刚从油罐中捞出来似的,摸上去滑溜溜的。最有趣的,是它的叶子,形状既不像枫树的“张牙舞爪”也不像甜叶菊的'“圆润无缺”,似乎是个“四不像”。叶子是椭圆形的,四周有些缺口,好似是一群三角形抱成一团拼凑的,有棱有角。的确,白创云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很陌生,它的存在被大多数人忽视了。他既没有百合的高贵,没有黄菊的淡雅,更没有康乃馨的清香,但是他有一种纯洁,朴素的美。他并没有灰心,没有丧气。只是在属于自己的乐土之上充分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竭尽全力的开花。这不正是人类所需要的吗!
其实,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植物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像仙人掌告诉我们的忍耐与坚强,佛肚树告诉我们包容与信念,黄金树告诉我们要忍得住寂寞。
我们要向植物学习,在植物中升华自己的情感。正所谓“留心处处皆学问”啊!
【第2篇】大观园里有奇观
大观园里有奇观——读《红楼梦》有感
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早就听说《红楼梦》是我国的一部恢宏巨著,千古奇书,值得细细赏读。我很好奇,《红楼梦》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怎样的神奇吸引着古今中外读者的心。暑假里,我读完《红楼梦》,深深被曹雪芹的博学才思震撼了。《红楼梦》是古代章回体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读完《红楼梦》,我惊叹于曹雪芹善谈幽默,诗书满腹。尤其是书中对大观园的描写,奇观处处,更是让我钦佩不已。
大观园里奇观之一:景观奇美。
贾府建造大观园的目的是为了迎接元妃省亲。元妃省亲时,邀请家中子弟姑娘为大观园各赋诗一首,林黛玉那句“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最是能够形容大观园中特色——人间仙境。这让我想起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当我跟随曹雪芹的描写,走进了“筒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的五间正门,感受到“桂殿兰宫妃子家”的豪华气派。绕过“翠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个规模宏大,气势不凡的园林展现在我们眼前。大观园里流水“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纡”;山石,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白石峻峭。花木“千百竿翠竹遮映”,“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牵藤引蔓,垂檐绕柱;桥也很别致,有的“清溪泻雪,石蹬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的通衢大桥,也有“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的清幽小路,从柳荫中露出的朱栏小桥。相隔咫尺而风景意趣迴异,真如人行山阴遣上,目不暇接。
大观园里奇观之二:女子奇才。
这第二奇是爸爸帮我总结的,爸爸说整部《红楼梦》写的就是一群奇女子。后来元妃下旨让姑娘们住进大观园后,大观园就成了一个清静幽雅的女儿国,美好和谐。宝玉身边的姐妹们个个性格分明,她们结诗社,制灯谜,放风筝,开夜宴,品梅赏雪,踏青游园,生活在一个神话般的园子里。其中,我最欣赏林黛玉的才情。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的诗作更是新颖别致、风流飘洒。她写白海棠时,“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写尽了海棠的神韵。小说里无论是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还是惜春、探春等,个个有才情,有思想,奇思妙想,奇文妙句,不胜枚举。
大观园里奇观之三:奇事有趣。
大观园里奇事多趣事多,但最为奇趣的莫过于“刘姥姥进大观园”之事。有句歇后语叫“刘姥姥进大观园——洋相百出”。譬如,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因为刘姥姥就是老刘,她把自己比作是吃了老母猪的老牛,并且绘声绘色地表演了出来,大家族里的人平日里作乐都是诗词歌赋规规矩矩的,哪里见过刘姥姥这样花样百出地,所以他们先是一愣,等反应过来就忍不住了,一个个笑得肠子也疼了,茶也喷了,饭也扣别人衣服上了。可是认真读完《红楼梦》,你会发现,刘姥姥是何等人情练达,她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显示出她的天真活泼、幽默机智的性格。
我常常掩卷寻思,神往于作者用那枝出神入化的笔,为我们描绘出那样绚丽多采而又细腻逼真的奇艺风光,留下了那么多古代女子的奇思妙趣,给人以浓烈的美的享受。
谢谢爸爸妈妈帮我对《红楼梦》进行赏析和总结,让我对红学有了浓厚的兴趣。爸爸说,今日我的观点只是其一,书常读常新,我还会继续阅读《红楼梦》,继续探索《红楼梦》里不为我知的诸多奇观。
【第3篇】北京红楼梦大观园观后感
北京红楼梦大观园观后感1
电视剧《红楼梦》全剧共36集,由王扶林导演,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电视剧经典之作。
我未曾看过《红楼梦》一书,有幸观看电视剧《红楼梦》,内心一次次被触动,整个剧情如曹雪芹在开篇诗中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在剧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争奇斗艳的丫鬟小姐了。她们指与贾宝玉关系密切的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妙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贾巧姐、秦可卿、李纨。其次是副金陵十二钗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和又副金陵十二钗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她们也都个个俏丽,妩媚动人。在剧中,三十六钗各具特色,她们都值得怜爱。林黛玉知书达理,心思缜密,擅长诗词,教起香菱来也是一位好老师;薛宝钗聪明美丽,活泼爱笑,识大体顾大局,从不在小事上与人计较;探春身为贾府的三小姐,她精明能干,志向高远,不被富贵蒙昏了头……
在剧中,最隆重,最盛大,最热闹,最风光的场景莫过于“元春省亲”的场面了。荣国府贾政的大女儿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专门修了一座大观园。元宵节之日,元春乘坐绣凤金銮大轿,前呼后拥来到大观园。大观园内,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既有竹林掩映的江南风景,也有桑榆成荫的乡间田舍;大观园内,上至贾母下到丫鬟,个个穿着绫罗绸缎,戴着金银珠宝,喜气洋洋地迎接元春。
在剧中,作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贾宝玉,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不喜欢读追求上进的书籍,却偏爱读《牡丹亭》、《西厢记》等杂书。他喜欢和女孩一起吟诗作乐,一比高低。他与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相爱了,爱得纯洁,爱得执着,致使他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
《红楼梦》可谓大悲剧。起初,随着元春进宫,贾府逐渐昌盛;随着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后来,随着元春生病暴死,贾府逐渐走向衰败,大观园内的不幸事接二连三。被称为“多愁多病的身,倾国倾城的貌”的林黛玉病死了,当年叱咤大观园的二奶奶在牢狱受尽折磨,死后用席卷着埋葬,真可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宝玉和宝钗虽喜结良缘,但也难逃厄运……偌大的一个家庭,说败就败,一败涂地,无不让人惋惜啊!
北京红楼梦大观园观后感2
梦,终究是虚幻的,世世轮回,却总是做着那个不变的梦。许多人深陷其中,谁又得到过什么?曾经的荣华富贵,转眼间亦是烟消云散,真相大白。
《红楼梦》,又译作《石头记》。红楼,梦。是的,这就是一个荒芜的梦,像一朵凋零的花,永远也无法再次盛开了。从黛玉进府,到宝玉出家,直让人不禁感叹:这是世间凄惨的悲剧呀!
的确,人们都以为事业兴旺者,可将事业传宗接代,百世不衰,但却没想到,还会有家世衰败的一天。看贾府,自从被抄家后,便大伤元气,府中上上下下谁说话不带哭腔?这不仅伤了家中的喜气,还伤了身子。
《红楼梦》里有过许多对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两个主人公也是如此,两相情愿却不能如愿,硬是被贾母等人否决了两人的亲事。
“浮生若梦,为何几欢”。多少年匆匆流逝,多少人为她而流下滚烫的泪水,都温暖不了这故事。我们如何才能读懂这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愁呢?这难道仅仅是一个故事,一本小说吗?不,她是一场“红楼梦”。
北京红楼梦大观园观后感3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屹立在我国古代小说巅峰。”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这首歌似乎还萦绕耳畔!
《红楼梦》讲述的是因皇亲而荣华富贵的贾府逐渐走向没落,最后因家庭成员获罪被抄家,终于繁华成空的悲剧故事。《红楼梦》里,有精明泼辣、圆滑狠毒的王熙凤,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叛逆多情、贪玩厌学的贾宝玉……我觉得最有趣的当数心地善良、老于世故的刘姥姥。刘姥姥二进贾府时,为了取悦贾母,在宴席上故意出丑,鼓着腮帮子幽默地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头老母猪,不抬头!“哄得众人哈哈大笑,我也跟着笑。
《红楼梦》中最令人悲伤的情景莫过于黛玉葬花和焚稿。
当读到《葬花吟》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时,我似乎看见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花瓣随风满天飞舞,花儿那曾经的清香,也没有了。可是谁会来怜惜它们呢?只有孤单瘦弱的林黛玉!但是当林黛玉也香消玉殒时,还有谁会来怜惜花儿,有谁会来想念可怜的她呢?难怪她要发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当林黛玉听说宝玉和宝钗成亲,她的病情恶化,奄奄一息,上气不接下气时,她把自己最心爱的诗稿、手绢和着自己的泪、自己的血都烧光时,真让人潸然泪下!她烧的岂只是诗稿,而是她所有的寄托!她的灵魂!
北京红楼梦大观园观后感4
这几日我看了新版《红楼梦》前一部分,感触颇多。因我赞赏千古绝唱《红楼梦》,因我自红楼选秀始便投入极大的热情关注这些年轻的选手们。几年过去了,我一直在关注、支持她们,我期盼新版《红楼梦》的开播。
在此,我不想比较新版与87版的优劣,只想把二者优势互补,以把最美的梦留在我心底。无论新旧,她的美我都接受,她的缺憾我亦容忍,我会向每一个认真的演绎者致敬。
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芍药丛、晴雯撕扇、黛玉湘云妙玉凹凸馆联诗、宝黛共读《西厢记》,美好的幕幕太多了,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我也期待《黛玉传》的开播,里面有不少选手出自红楼选秀获奖者,如闵春晓、吕红旭、邓莎、朱伟珊等,我亦赞她们的才情。
新版《红楼梦》的黛玉葬花引起我的心灵共鸣。蒋梦婕演的黛玉葬花非常凄美、感人,她的神态、她的眼泪、她的纯真很好的演绎了泪的、凄美的黛玉。就此点而言与陈晓旭演的黛玉各有千秋,在葬花时稍胜一筹。
我上面的链接含有新版《红楼梦》黛玉葬花的视频及葬花词,很美的,特贴来与网友共分享。
如有美的感触,不亦乐哉!
北京红楼梦大观园观后感5
我在教师的图书角内借了一本书,它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作家曹雪芹呕尽心血,花了十年的时间,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描写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正是如此,刚拿到书,我就爱不释手了,怀着急迫和激动的心情,我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章......
第一章写的是《青埂峰顽石变美玉》,还没看完这章我就被里面的优美词句和故事情节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便津津有味地看了下去......一节课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下课的铃声响起,我也才看到第四章。但回到家,做好家庭作业,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书,看了起来。终于,我花了一星期的时间,看完了这本长篇小说。呵呵,要不是故事被缩减过,读起原著来,我恐怕两星期也读不完呢!
让我最难忘的一章就是《林黛玉别父进京都》了,里面林黛玉和贾母相见时的情景,读了都会让人感到辛酸——我也不例外。还有王熙风的语言艺术,也不得不让我佩服,就像“看她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倒是个嫡亲的孙女”这句话,王熙凤不仅称赞了林黛玉,还称赞了惜春、探春、迎春等人,真是个语言大师啊!
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我给大家推荐《林黛玉重建桃花社》、《贾宝玉泪洒相思地》、《锦衣卫查抄宁国府》,都很值得大家一看呢!在此,我也希望《红楼梦》能够祖祖孙孙传下去,供后代观看。
《红楼梦》!这颗文学界闪耀的明星,一定会永远挂在美丽的星空的!
【第4篇】游大观园有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场红楼中的梦事,写尽人间悲欢。
——题记
走进大观园。此刻正逢寒冬,满园萧条。咋一看,恍若到了春天,那原本赤裸的枝干上不知何时缀满了粉红色的正竞相开放的花朵,近前瞧瞧,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是造型逼真能以假乱真的塑料花。
不知何处传来女子咿咿呀呀的唱腔,充满忧伤。我猛然一惊,如此凄凉的腔调,不正是潇湘妃子特有的性格吗?对,就是她!这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似雨打芭蕉,让人从心底油然生出一股怜悯之情,感叹这样一位奇女子的悲凉身世。我不知这个柔弱的女子,此刻是否坐在书房内拨动琴弦,任由那悲凄的声音飘出窗外;不知她是否置于一丛竹子前,一双纤细玉手轻柔地抚摸那光滑的竹面;我也不知这痴情的林妹妹此刻是否正手托香腮,回忆她与宝玉的点点滴滴……我,什么也不知道。但我似乎看到一个青衣女子正伫立楼上,手扶竹篱,翡翠色的发簪将墨色的秀发随意梳成一个髻,她的嘴角轻轻挽着一个笑容,同是墨色的眼睛如同深渊,谁也不知里面究竟藏着什么,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想知道。
向右是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尽头是一条弯弯曲曲如同龙须般的汉白玉石桥,一座粉墙黛瓦的屋子展现在我的眼前。和其它屋子相比,这座院子不比它们豪华奢侈,但那一院的竹子在冬日却依然葱翠,使得它在众多姐妹的院子中格外充满生机,不难猜想,这应该就是潇湘妃子的住所了。
院内,一条石子小路蜿蜒曲折,一直沿向竹林深处。两旁是细而长的竹子,细细看去,竹竿上布满了不规则的小黑点,看上去像书画家无意中洒上的墨点,怪有趣的。据爸爸讲,这种布满小黑点的青竹叫做湘妃竹。传说是舜的妻子娥皇与女英过度思念舜,跑到一片竹林中哭泣,落下的滴滴泪珠掉在竹子上化作一个个小黑点,故名叫做“湘妃竹”。
站在湘妃竹前,抚摸着斑斑泪痕。或许几百年前黛玉就这样伫立于一丛竹子前,回想着悲伤往事,几颗晶莹的泪珠悄然滑落……
沿着蜿蜒的石子小路来到黛玉楼前,整座两层小楼用湘妃竹建成,清雅脱俗,似乎可以闻到竹子那股特有的清味,难怪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有“潇湘妃子”的美称。
屋内坐在凳子上弹古筝的女子身着一件湖青色衣裙,乌黑油亮的的秀发被一只淡粉色的荷花发簪盘在脑后,两弯笼烟眉,一双含情目,看上去略显瘦削的脸色与身旁侍女的红润脸蛋比起来更显得病怏无力,这让我想起那句诗“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最让我感到心疼的是那双带些幽怨的眼眸,朦朦胧胧,似一泓垂挂着绿蔓儿的深潭,藏着多少辛酸,多少悲苦。
这样一个文采非凡、清秀可人的女子,却只能默默地待字闺中。不能发出一丁点儿反抗,也由不得依照自己的性子做事儿,一切……只能服从于所谓的长辈教导。
走出潇湘馆,看见一只白猫在竹林中四处游走,那两只生辉的眼眸,同样也是幽怨的,黑得没有任何杂质的眸子警惕地盯着我,身子敏捷地一跳,转眼消失在竹林中……
窄窄的青砖小路旁是一汪清湖,绕过清湖,一座精致的院落便展现在我们眼前。整个院子坐落在湖岸边,那院门不似别的姊妹的院落门是个圆拱,而是方方正正的,大概是希望这座院落的主人做人做事都要堂堂正正、规规矩矩吧。
走近瞧来,院门的上方挂着一块匾,上书三个大字“怡红院”。哦,原来这就是黛玉的表兄——二爷贾宝玉的住处。怪不得整所院子亭阁巍峨,气度不凡,看来贾母对这个宝贝孙子可不是一般的娇惯。
跨出门房,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十丈见方的院子布置的格外雅致。院内正中有一块高高的、扁扁的太湖石,它正对着大门,听说那是可以避邪气的。四棵又胖又矮的树分立太湖石四周,那树干上还长着无数肉瘤似的疙瘩,不知道这疙瘩里究竟藏着什么玩意儿。远远望去,人家还奇怪这棵怪树怎么也会长满青春痘?
抬头一看,又是一座雕梁画栋的屋子,上面的匾题着“怡红快绿”这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这便是宝玉的正房了。据旁边的石碑上介绍,宝玉的院内只有海棠和芭蕉,一到夏天,院内只看见红一片绿一片的,整个房子像完全浸在色彩的海洋中。因此,宝玉便取名为“红香绿玉”。后来元妃省亲时不喜欢“红香绿玉”,故而赐名为“怡红快绿”。
宝玉的卧室与书房也尽可能的奢华。整个屋子有四个厢房,刚进来的两边都是书房,摆设大致相似,我们就挑其中一个讲讲吧。书房一角摆着雕花的大木架,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
《尚书》《中庸》《大学》等蓝色面儿的线装书,看上去和新的一般,一看就知道宝玉压根儿没翻过几次。书架对面是厚而软的睡榻,睡榻上垫着的垫子和我们现代的席梦思倒有几分相似之处。睡榻的旁边有一个瘦瘦高高的家伙,据爸爸讲,它的名字叫做博古架,是古代富家子弟书房中摆放珍奇古玩的架子。看着博古架上做工精致、年代久远的古玩,怪不得宝玉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你想在书和玩意儿面前,玩不是对宝玉来说吸引力更大吗?
整个屋子出奇的大,几乎是别的姊妹们的两倍。宝玉此刻身着大红袍子,手持毛笔,在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什么。可是眼睛却直愣愣地盯住一处地方,看上去似乎走神了,不知道这位多情的公子正想着什么。他或许正期盼着黛玉的出现;或许思念着已故的晴雯;或许……
宝玉在物质上吃喝玩乐都不愁,但他精神上却是缺乏的,甚至不如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走出大人们的怀抱,逃离这所谓的荣华富贵。其实,这样看来,宝玉和黛玉都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本来是一株还没有长大的嫩芽儿,却因为社会的丑陋逼迫戴上一个个假面具,什么事都要遵从长辈,甚至连自己的思想都要服从别人的思想,这样还能活出自我吗?看似光鲜的外表,其实内心更加辛酸。
出来时,一只在海棠树下徘徊的猫儿引起我的注意,黑白相间的毛皮,高贵优雅的身姿,一切都显示着这是只不平凡的猫。它黑溜溜的眼瞳茫然地望着我,像一个懵懂的孩子小心翼翼地面对一个它怎么也看不明白的世界,不晓得自己究竟能做什么。
我轻轻别过身,身后传来一声尖锐且短促的叫声“喵呜——”
宝玉门前有汪清湖;刚刚儿讲过,这会儿就不谈了。不过清湖周边是一丛挺茂密的矮树丛,依旧是屈曲得很古怪的枝干上点缀着一朵朵桃花,看上去怪有趣的,远看宛如一片片升起的粉色祥云,为那汪成琥珀状的湖泊镶上一层薄薄的粉色边框,好像是美丽的仙女不小心丢下的一面镜子。正应了刘禹锡吟的那句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不自主地走到那片桃花林中。枝头上的花朵儿踮着脚尖,如同真花一般在风的吹奏下摆动她们娇嫩柔美的身子,在枝头起舞,看她们摇摇欲坠的样儿,似乎下一秒就将跃入空中,肆意飞舞。
桃树林旁立着块石碑,上面刻着两个早已模糊不清但仍能辨认出的大字“花冢”。哦,这就是传说中黛玉葬花的地方了。眼前的画面和幻想重叠,我仿佛看见黛玉肩上担着花锄,花锄上挂着花囊,手里拿着花帚,在桃花雨中独自清扫着什么。几片桃花瓣落在她的身上、头上,她那白皙的脸庞上滚下点点泪珠。她在想着什么呢!在一片桃花海中,看着无数花瓣一踮脚尖,霎时跳跃到空中,优美地旋着圈儿飘落地上,不用几天,娇嫩的花瓣便被泥土掩盖住原本鲜艳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枯萎,渐渐消失。这个多情的女子,她肯定想起了自己寄人篱下的悲惨身世,无根无枝,无依无靠,就如同这飘落的花瓣一般,没有花朵肯留它归宿,没有枝头愿留它绽放。或许她正怄气,昨日宝玉没来看她却与宝钗谈笑,赌气站在桃花林间哭泣,或许……
我抚摸着那刻有“花冢”两字的石碑,历史的沧桑仿佛也在我指间滑过,离我那么远,又那么近……
提到宝玉,就不由得想起那位独守空闺、抱恨终身的宝二奶奶——薛宝钗。才开始一直对宝钗有些非议,总认为要不是她,黛玉就不会芳魂飘散,宝玉也不会出家做和尚。可现在想来,宝钗并没有做错什么,她也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封建道德过早扼杀了自己最美丽、最自然、最清澈的灵魂,宝钗甚至没来得及反抗一声就麻木了。从此,她选择了顺从和接受,不带任何感情地面对任何棘手的问题。
如此稳重的宝钗,我不知是为此高兴还是担忧,其实这样看来,宝钗活得还不如宝黛潇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反抗社会,他们活出了自我、独立;而宝钗呢,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着封建思想的她从不敢做一丁点儿挣扎、反抗,和众多女子一样心甘情愿地接受封建社会的思想。薛宝钗虽然衣食无忧,但她的精神思想是缺乏的,在她的思维意识里,认为只有走上为官之路才能光宗耀祖,真正地取得成功。这一点也是薛宝钗走近宝玉最大的一道围障。宝玉素不爱那些所谓的高官厚禄,这会儿又有个宝钗在旁边督促,也难怪黛玉芳魂归天后他会离家出走,在青灯下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恍惚间,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子穿着锦服,插着花纹繁复的簪子,端坐于泌芳亭中观赏荷花。当她的目光落在两只玉色蝴蝶上时,故作深沉的做作顷刻间被欣喜取而代之,当那藏青色的裙裾随风起舞时,那纯真的笑靥让我怀疑这是不是素日稳重沉着的“宝姐姐”。
原来,宝钗依然拥有一颗未泯的童心,只不过被困禁了太久太久,当它挣脱出来时,只能停留几秒几分,像垂死的病人临死前深深留恋着这个世界。
多少人最纯真朴实的灵魂逼迫倒在封建社会的脚下!
抱着对这样美貌女子却不得不被迫嫁给宝玉而独守空闺的同情,我和爸爸来到了蘅芜苑。蘅芜苑的院落本不是很大,加上正房前几堵假山与一孔石洞,所剩之处便寥寥无几。仔细看去,假山上缠绕着一种青褐色的藤蔓,那藤蔓儿,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像无数条褐色的小蛇四处游走。它那粗糙的皮上布满棕色的小刺,看上去怪可怕的。听爸爸说,一到夏天时,这种藤蔓便会疯长,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将假山遮得严严实实,远远望去,只能看见一片绿色的汪洋在阳光的抚摸下流动着金色的光泽。
有时候,人亦如此。当一些贪心的人得到别人给予的一丁点儿好处时,他们便会像藤蔓一样死死缠住对方,以使自己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更多的好处。
薛宝钗也一样。为了让薛家和贾家更加亲密,她不惜嫁给贾宝玉,对贾家掌舵人低声下气,从不越雷池一步,事事依着贾母等人的意见,甚至自己十五岁生日时有人问她喜欢看什么戏,吃什么东西,薛宝钗都按贾母的喜好说了一遍,可见她平日里就擅于揣摩对方的心思。
有人说,宝钗处世圆滑得不像个孩子,但我认为不是这样。一株藤蔓寄生在石缝中那少得可怜的养料中,当它命都快保不住了,哪能顾得上比命还重要的事情?
薛宝钗是对的。社会的残酷使她不得不面对现实,去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事情。这样,她才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保住薛家的荣华富贵。
蘅芜苑的正房我没有进去看,但这些就已足够了。我真正理解了一个不满十六岁少女的心,她的心还稚嫩着,天真着,看似沉稳的背后,其实还藏着少女脱不了天真活泼的心。
不了解,一个扑蝶的少女与一个沉稳端庄的“小大人”,究竟哪个是你,宝钗?
【第5篇】《大观园》观后感600字
大观园位于上海市青浦淀山湖畔,距市中心65公里。大观园是按照《红楼梦》中的描述而建造的古典园林。有“怡红院”、“潇湘馆”、“大观楼”、“衡芜院”、“体仁沐德”、“稻香村”、“梨香院”、拢翠庵“、秋爽斋”“紫菱洲”、“沁芳桥”、“牡丹亭”、“曲径通幽”等10余组建筑景点。园内中部大观楼群组,建筑气势宏伟,是为元妃省亲所造,东是缀锦楼,西为含芳阁。大门内西侧为贾宝玉住的怡红院,是一座两路三进的院落。林黛玉住的潇湘馆在东侧的翠竹丛中。体仁沐德一组建筑是元妃省亲时更衣休息处。薛宝钗住的衡芜院是由藤萝山石和小楼组成的院落。此外,还有田园风光的稻香村、妙玉修行的拢翠庵等建筑群组。
里面的风景很美,独自一人悠闲的在每一处景点畅游,宝玉的多情、黛玉的娇情、宝钗的妩情迷散在园子里,红楼梦里的情节象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现。
潇湘馆四周全是竹子。大部分是刚竹,也有不少湘妃竹。不过,应该有斑竹,但没有看到。因为林黛玉是“绛珠仙子”下凡,绛珠,暗指血泪,所以曹雪芹用斑竹来譬喻她。
在院内一墙上有“绛珠亭庐”,一处圆洞形门洞顶上有“凝碧”字样。我寻访林黛玉的足迹,林黛玉的卧室内有林黛玉的蜡像,睡在床上。看到黛玉不禁令我想起了陈晓旭,她演活了林黛玉的悲苦,演活了这个柔情女子的才情,于是用尽一生的泪水演“林黛玉”。一世的阴差阳错,哀怨为前世今生的约定画上了句号,再回首,许诺早已在光阴之外搁浅。
大观园以红楼艺术的再现,为人类精神理念的共性,回归自然的本性,敞开了四季随意的无穷梦境,让你走进青砖绿瓦,朱阁雕梁,彩石拼花,金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