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 观后感

911事变的观后感(8篇)

发布时间:2022-07-25 13:14:02 查看人数:16

【导语】911事变的观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事变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911事变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911事变的观后感

【第1篇】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2022

2022年是七七事变发生90周年,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下面是第一心得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1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嗣后日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七七事变”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日寇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卢沟桥抗战的壮举引燃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圣火。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令我为之愤怒的是,一些追随于日本人之后的中国军人,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竟说出“与日本人合作,中日冲突化干戈为玉帛,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事。”身为中国人,竟说出这样的话,你们的良心何在,你们对得起中华民族吗?

这不禁让我想起这样一则材料:武汉大学的路珈山顶有一个樱花园,每当樱花盛开的时候,一些中国青年身穿日本和服摄影留念。一韩国学生问其导师:何故穿和服照相?导师苦笑,无言以对。

读罢材料,掩卷沉思,一股悲愤之流涌上心头。韩国学生的一句问话使导师无言以对,难道是导师回答不出吗?不是的。导师的无言,说明他对此难于启齿。我倒要问问:在中国的土地上,在盛开的樱花丛中,为什么一定要穿上和服?难道在这些中国青年的心目中已经没有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难道他们忘了是日寇的野蛮暴行曾经是中国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把献身祖国作为自己无尚的光荣。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深陷囹圄受尽酷刑,却仍坚持斗争,时刻牵挂着可爱的祖国的方志敏;身中数弹,死前仍高呼“杀敌报国”的张自忠……无数中华儿女以他们的爱国行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而他们的后人呢?一些中国青年竟蜕化到崇洋媚外的地步,这怎不令中国人为之悲哀呢?

民族的灵魂就像纤夫手中的绳,只要握紧它,齐心协力,才能牵动中华民族这艘巨大的帆船,才能向着美好的远方前进。为了这艘民族之船,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堂堂正正,实实在在,令中国为之骄傲的中国人吧!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2今天我们观看了《七七事变》的爱国电影。我心中的感触很大。

在这部影片中,我知道了日本人曾经侵略过中国。中国的老百姓深受其害,许多人离开妻子、儿女,上阵去抗日,可最总大部分人战死沙场一去不回。

在日本刚开始攻击我中国的百姓,占领我们的土地的时候,当时的领导人蒋介石认为日本是弹丸小国,不足以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坚持不抵抗的政策,而我们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主席认为应该全面反击,导致了东北、华北等地的沦陷,就是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我们富饶的东北地区被占领了,东北人民沦为亡国奴。难道蒋介石口中的造不成任何威胁就是这个意思吗?当看到这里,我心里仿佛生起千丈怒火,多少祖国的花朵在家园被一群外国人践踏、踩踏,当时有一个场景,日本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说:“这是中国的馒头,想吃的话就去攻打中国,因为那是我们的土地!”日本人的野心是何其之大?而这时的中国领导人蒋介石还没反应过来,等到八年抗战结束,已经有数不清的战士死在战地,像南京大屠杀中的,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也没能幸免,在这段时间里,涌现出很多爱国英雄人物拼命地抵抗,在这屈辱的历史中写下了一卷又一卷不朽的传奇。

现在国家强大了,有了自卫的能力,而那些英雄却没有看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因为他们已经永远永远地长眠于地下了……

看完了影片,我想起了上个学期学过的一句话,“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为祖国出力,让这样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31937年7月7日,一个令全国人民都难以忘怀的日子。日本,这个充满罪恶的国家,向我国发起进攻,企图夺下卢沟桥。

国民革命军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奋起反抗,战士们拿起手中的刀向日本人砍去,他们愤怒、仇恨。经过激烈的战争后,卢沟桥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小日本终于被打退了。

可是日军并不甘心,准备再次向卢沟桥发起进攻。他们调兵遣将,不断的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攸关的关头。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祖国流血!”的口号。

可最终。中国战败了。在七七事件爆发后,全国人民都意识到了:“中国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战胜敌人,战胜日本。中华民族觉醒了。经过8年抗战,8年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的抗战,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

中华人民拥有着崇高的气节。在电影中,宋哲元母亲大寿之日,日本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

拒绝,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气,令人起敬。

中国人,并不是外国人俗称的“东亚懦夫”,中国人,只要一站起来,就会震惊全世界。中国就像腾飞的巨龙,飞速发展着!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4今天下午,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场电影,叫《七七事变》,这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影片中那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场面,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话语,都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它讲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1937年的7月7日,日本人借口说在卢沟桥失踪了一名士兵,向中国挑衅,抗日战争打响了。中国人民第29军的将士们奋勇杀敌,英勇抵抗,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是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了卢沟桥的石狮子旁牺牲的,这是我备受感动。影片中涌现出大量的爱国英雄,他们为国捐躯,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向敌人低头祈求的优秀品质。影片的字幕告诉我们:七七事变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如今的中国已经强大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又在打算用各种方式为他们的侵略战争翻案,但是历史是不容践踏的。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开学典礼上的诵读声仿佛回荡在我耳边,我们作为青少年有义务为国家为民族,奋发图强!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56月底,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一场电影《卢沟桥事变》。这是一部关于抗日的影片,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不能只看到今天的繁荣昌盛,而忘记那昔日的国耻。这是一段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影片中那一幕幕动人心弦的画面,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都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心中不禁燃起一股莫名的爱国情!

这部影片有许多感人的地方,我就不一一细说了。但有两处地方我却一定要和大家谈一谈。这两处分别是“妙对怒斥日寇”和“古稀老太怒摔花瓶”。不知大家还是否记得这样一个情节:日寇和我们中国士兵同坐一席时,一个日本人拿着一幅上联出场了,那上联便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这在座的人心里个个都明白:日本人这是在借中国的文化侮辱中国人!所有的日寇都大笑起来,为他鼓掌。而中国士兵则个个义愤填膺,却又无词答对。这时,一位老人走到了日寇身旁,那老人已是银丝满头、年逾古稀,但却精神矍铄,说话声音铿锵有力。他挥毫泼墨,写下了十一个大字:“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幅下联形象得把日寇比作无恶不作的“四小鬼”,真是大快人心呐!这时,日寇一个个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这位老人是可敬的,而另一位老人也十分值得我们尊敬,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华北的最高司令官收受了日寇的贿赂,他们私底下进行了肮脏的交易,真是令人鄙夷和唾弃啊!这时,那华北的最高司令官把收到的贿赂——一只国宝级的古董花瓶给自己的母亲看。他母亲是一位老妇人,年逾古稀,她作了一番慷慨陈词,许多内容我已经记不得了,但老妇人那充满正义的表情却已铭刻在了我的记忆里。随后,那老妇人手重重一拍,花瓶摔到了地上,化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碎片。那老妇人用行动诠释了她深深的爱国情怀。

这两位老人都是好样的,是英雄!以前日寇说我们中国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可是现在,这条巨龙醒了!两位老人尚且如此爱国,那我们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学习,为祖国将来的建设出一份力。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2022

【第2篇】纪念七七事变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因发生于1937年7月7日而得名,因发生于当时北平市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又称卢沟桥事变。下面是第一心得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22纪念七七事变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1今天 ,在学院的组织下,我们怀着极其觉沉重的心情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幅幅反侵略反掠夺的画面一一浮现眼前。

晚清以降,明治维新后的'小日本'以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广泛的吸收和盗取西文的先进科技成果,成功的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后得到发展,政治,经济越来越强大,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出现了问题,由于日本地处岛国,国内资源贫乏,越来越不能实现工业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武士道精神上升为日本国魂,在民众中也越来越膨胀,大日本帝国思想直接导制了军国主义的形成,.

转移国内困境,征伐与向外扩张,掠夺资源成了统治集团解决国内问题的唯一手段。而此时积贫极弱的中华大地在列强瓜分下有枪就是老大使得民生更加凋弊,政治黑白颠倒,经济裒退,文化不振,社会风气颓废,遍地狼籍,整个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满清的无能,袁世凯的折腾,孙中山的革命,蒋介石的独裁,都给了不再是'小日本'的东方之霸可乘之机,台湾丢了,结果是五十多年的殖民,青岛没了,二十一条约伤权辱国。东北没了,华北没了,上海没了,南京伦陷了,央央华族危急。中华大国被还没四川大的小岛国给逼上了生存的绝路事实告诉我们:无论你是谁----落后就要挨打。

太欺人了吧,华族军事人员不满了,有了西安事变,政治领导人不满了,有了国共合作;华侨不满了,陈嘉庚等人从南洋而来,民主人士不满了,上海救国会挂牌。起于基层的'毛委员'用小米加_____加孙子兵法加三国演义加二十五史加辨证法赢来的一次次战斗胜利给了广大人民为生存起来反抗的胆量,他用事实告诉人们:枪杆子加一个好脑袋才行,让不善斗而又处于生死一线的'草根'要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只有斗争才有出路,才能推翻三座大山,翻身奴隶做主人,一向安于现状的百姓逼急了。不反也是死,反也是死,那就反吧,抵抗说不定还有一条出路!最原始的流血,牺牲开始了。蒋介石也发话了:以长时间的消耗敌人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

反抗吧!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镰刀,锤子,红缨枪都行,只要是打小日本的就成,少先队,儿童团也可以上。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

2022纪念七七事变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22022年6月28日早上,前台头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红色教育。

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展览馆内共分为八个部分,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统一民族战线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突出表现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做出的重要贡献,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抗日战争对于我们这些90年代后出生的人来说,是一段未曾亲历的特殊历史,通过此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沉痛灾难,也正是这段历史使我们认清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本质,也使我明白了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强大才不会挨打、不会被欺辱,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走出展览馆,我的心中充满着崇高与悲壮的情怀,但是却没有多少作为'胜利者'的喜悦。中国抗日战争战绩统计,从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长达14年之久,共歼灭敌军150万余人,中国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财产损失6000亿美元,这一个个鲜明的数字让我不能有丝毫的轻松和愉快。

在这场战争中,由于国家的孱弱,民族承载了更多的苦难,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但在这期间我也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团结一致、奋力抗敌、保卫家园的伟大精神,他们那份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打心眼儿里敬佩,更鞭策自己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全力以赴、脚踏实地,深入学习红色精神,提升自身思想境界。

2022纪念七七事变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3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1932年淞沪抗战,宁沪危急,1937年'七七事变',华北沦陷,193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失守,日军屠城,1940年起,侵华日军在华北敌后根据地开展'三光政策',屠戮无辜中国百姓数十万。

我们怎么会忘记南京城那三十万冤魂的哭泣,我们怎么会忘记重庆大轰炸后的满目疮痍,我们怎么会忘记根据地大扫荡之后的残垣断壁,我们怎么会忘记这带着血的记忆!我们更不会忘记中国军民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的抗争和反击:卢沟桥头怒吼的石狮,忻口阵地跳跃的火舌,藤县城头飘扬的死字旗,常德前线发回的绝命书,台儿庄会战将士们的誓死冲锋,平型关大捷指战员的机智勇敢,中条山之战时西北军的悲壮殉国,仁安羌大捷中驻印军的高歌猛进。

抗日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是深重的灾难和痛苦的回忆,不应遗忘。抗日战争,也是全民族团结一致,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走向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不容遗忘。硝烟已经散去,胜利7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来到'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宛平城卢沟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是为了纪念这一段不容忘却的峥嵘岁月。

不应忘记这段历史的,除了中国人民,还有战争的发动者、侵略者——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轴心国之一的日本,在东亚、东南亚、太平洋地区发动了规模巨大的侵略战争,给远东地区人民带了深重苦难,犯下了累累血债。战后日本经济快速腾飞,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了一些二战受害国,因此享受了较为宽松的国际舆论环境,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日本作为一个国家整体从未真正对其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进行深刻反省和忏悔。战后审判只不过惩罚了一些官僚和军人,军国主义日本真正的最高领导人天皇却安然无恙,本应是战犯的岸信介居然还在战后出任首相,而其外孙正是今天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朝鲜战争让美国重新武装了日本,而近年来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更是倚重这位远东的重要盟友,于是日本变本加厉,对内篡改历史、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和平宪法,对外派遣自卫队、争夺钓鱼岛和独岛主权。

二战轴心国中,德意两国真正做到了肃清法西斯残余势力,正面对待历史真相,彻底反思侵略历史,尊重并遵守战后国际秩序,所以两国也得到了受害国的谅解,有两国参与的欧盟也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而日本对待侵略历史则是遮遮掩掩,安倍晋三甚至表态'不应让战后出生的人承担战争罪责'.倘若战犯身死、日本国灭,这样还算说得过去,但今天之日本和过去军国主义之日本依然藕断丝连,作为战败国首相当然要反思忏悔,岂能把整个国家的战争罪责推到几个战犯身上?德国总理勃兰特早年作为纳粹反对者流亡海外,他难道应该承担纳粹的战争罪责么?而他在波兰遇难犹太人墓碑前一跪,让世人看到了德意志民族和联邦德国对于战争的忏悔,从而也愿意相信历史不会在德国重演。而日本政客们的膝盖为什么没有跪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而是跪在靖国神社前了呢?还不是因为今日之日本并未和军国主义割裂,承认前人错误总是容易的,承认自己错误却太难。

以史为鉴,我们不得不警惕。一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退让各殖民地,签订条约限制军力,和二战后日本的和平宪法比起来也算是'诚意'十足,然而战败的德国只是暂时的忍气吞声,韬光养晦三十年后终于卷土重来,再一次将人类卷入战争灾难之中。二战之后的日本在美国强大军力钳制之下安分了半个世纪,然而一方面因为美国的战略需要,朝鲜战争之后重新武装日本和亚太再平衡解放日本军力,另一方面因为日本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有抬头之势,两大因素共同作用之下,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也并非全无可能。要杜绝这种可能,我们中国唯一能做的就是——奋发强国。

70年以来,中国人民艰苦努力奋发图强,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伟大壮举,从两弹一星到航空母舰,从东风汽车到神舟飞船,从核潜艇到航空母舰,从先进战机到主战坦克,从钻进平台到万吨巨轮,从高速铁路到银河超算,从海尔华为到阿里巴巴,从奥运金牌到法网冠军。我们努力追赶,我们永不放弃,即便是最被瞧不起的中国足球,也从来没忘了'从出亚洲,走向世界'.到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宣称:今天的中国不再是那个帝国主义可以肆意欺凌的旧中国了。然而回望历史,沉痛的被侵略历史不能忘记,它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刺激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建设,只为我们的民族不再会重蹈覆辙受人欺凌,只为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为能够早日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为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能含笑九泉。

伟大的抗日战争万岁!

伟大的革命先烈万岁!

伟大的中华民族万岁!

纪念七七事变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第3篇】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1

遗忘历史就是背叛!古往今来,中国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不胜数,中日关系也一直分分合合,战争不断,中日本已相对平静的关系也因近日来的钓鱼岛事件在此到达风口浪尖。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最大的、响彻中外的战争就是历时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国作为日本侵略的太平洋战场,遭受了难以计量的巨大损失。

昨天看了电影七七事变,感慨良深,我进一步了解了抗日战争的事发原因,那是多么的无耻和可笑!当时的大日本帝国就像一个无赖,无理取闹;就像一个强盗,强抢中国;就像一个窃贼,深夜行事……可恶至极!

影片内容大致如此1937年的北平阴云笼罩。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扩张有恃无恐,平津危在旦夕。为了打通卢沟桥这一军事要道,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挑衅。7月7日深夜,日军以寻找一名士兵为借口,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城,被我守城部队拒绝,日军不断制造事端。引起双方交战。日军遂大举进攻卢沟桥,并进一步扩大战事,直逼北平城,华北十分危急。平津各界爱国人士,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纷纷奋起声援29军。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无论何人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任”表明了抗日的态度。29军军长宋哲元,虽然上下逢源,但他有反抗日本的民族自尊,决定全面抗战。

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亲临战场,指挥战斗,给日军以重大打击。日军动用飞机、大炮,控制了中国军人的战斗能力,二位将军率军以死相拼,先后战死疆场,以身殉国,表现了一代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英雄气概和不朽的民族精神。29军在日军的强攻下伤亡惨重,宋哲元为了保存实力,决定撤出宛平城。在29军处境最艰难之时、张自忠挺身而出,只身留在北平,与日军周旋。北平的各界人士纷纷奋起抗战。

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中华民族焕发出空前的觉醒,此等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民坚持8年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

我们以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辉煌战绩,一扫中国近百年尽遭侮辱、积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赢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

“七七事变”之前的中国,在分崩离析的思想中艰难跋涉。无论是社会政治还是社会心理都在从专制向民主,从帝制向共和转型。形式上的内战和思想上的内耗,其实远远没有解决中国人民族性的弱点和心理观的封闭。“七七事变”的发生,用最简单也最残酷的丛林法则告诉中国人,这个世界总有许多残暴和血腥,不反抗就会灭亡。

在21世纪,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值得特别珍视和发扬。日本军国主义在和平年代仍然阴魂不散,日本极右势力极力通过各种方式企图为侵略战争翻案。中国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尊重和正视历史,才能赢得未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一个以宽容、和善、仁义作为道德标准的民族,开始在一种痛苦中学会以血还血、扞卫生命和民族的尊严。70年过去了,之所以还在纪念“七七事变”,并不是仅仅纪念那个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日子,而是纪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八个年头,所要怀念的英烈也不仅仅是“七七事变”中抗敌的勇士,而是整整八年抗日战争中死难的所有勇士和平民。因此,每一次的“七七事变”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都有充分的理由用最隆重的心态去怀念和反思。

现在,“七七事变”纪念日虽然只是一个符号,但这个符号寄托了中国人在近代和现代国际政治上太多的尊严和荣誉,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奋不顾身的守护这分尊严和荣誉!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2

1937年7月7日,一个令全国人民都难以忘怀的日子。日本,这个充满罪恶的国家,向我国发起进攻,企图夺下卢沟桥。

国民革命军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奋起反抗,战士们拿起手中的刀向日本人砍去,他们愤怒、仇恨。经过激烈的战争后,卢沟桥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小日本终于被打退了。

可是日军并不甘心,准备再次向卢沟桥发起进攻。他们调兵遣将,不断的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攸关的关头。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祖国流血!”的口号。

可最终。中国战败了。在七七事件爆发后,全国人民都意识到了:“中国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战胜敌人,战胜日本。中华民族觉醒了。经过8年抗战,8年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的抗战,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力量。

中华人民拥有着崇高的气节。在电影中,宋哲元母亲大寿之日,日本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拒绝,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气,令人起敬。

中国人,并不是外国人俗称的“东亚懦夫”,中国人,只要一站起来,就会震惊全世界。中国就像腾飞的巨龙,飞速发展着。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3

一段历史,可以浓缩为一部电影;一部老片,可以展现出民族精神;一番感悟,可以表达出爱国情怀。“七七事变”想必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小时候听爷爷讲抗战故事,上学后听老师讲抗战故事,长大了去博物馆亲身感悟抗战精神。而在观看了《七七事变》这部经典老片后,使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

79年前的今天,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历史。北平城外,卢沟桥畔,蜿蜒流淌的永定河沉淀了一个国家的血难,沉默不语的卢沟桥石狮目睹了一个民族的不屈的斗争。国难,家难,人难。今天,让我们再度打开久已尘封的历史,再次回到历史上的今天,鲜血染红山河,哀思祭奠恩仇。

七月七日,这一天我应该做点什么,因为它之于一个中国公民,就像阵痛之于新生,分娩之于母亲。我将重温历史,让它从宛平城、卢沟桥的那一页开始翻起,从29军37师219团还击的枪声中开始寻找,我的可敬祖辈们奉献和创造的历史荣光。七月七日,我必须让浮躁虚华的心在它面前沉静下来,因为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痛有乐、有屈辱与荣光的中国公民。伴随黎明清风的吹拂,我将捧起一首战斗史诗,一首刚刚被从历史的尘埃中打捞出的无名氏之歌,它是写给当年战斗在最前线的29军的伟大颂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立功报国在此桥!”

在它的雄壮节奏和音韵鼓动下,我没有理由不亢奋,没有理由不落泪,将一个男人的泪,献给为祖国而战、为和平而战、为理想而战的光荣先辈,这是一种荣耀,是我作为中国公民的莫大荣幸。我期待穿越时空的心灵感知,期待自己被物质文明泡软的心能像他们一样坚强和坚韧、执着而无畏。

在卢沟桥的石狮注视下,那片历史阵痛之地,国民觉醒之地,战士奋起之地,我们有责任带着一颗负疚的心,去那儿凭吊,去那儿缅怀,用心和魂去抚摸与眺望。当夕阳像先辈的背影一样投挂在我们的脸上,当夏日之风裹着刚烈传奇的故事扑面而至,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恭候与迎接,像一座石狮一样向它、向他们致敬,永远,永远,因为这是不能忘却的记忆!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4

今天我们观看了《七七事变》的爱国电影。我心中的感触很大。

在这部影片中,我知道了日本人曾经侵略过中国。中国的老百姓深受其害,许多人离开妻子、儿女,上阵去抗日,可最总大部分人战死沙场一去不回。

在日本刚开始攻击我中国的百姓,占领我们的土地的时候,当时的领导人蒋介石认为日本是弹丸小国,不足以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坚持不抵抗的政策,而我们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主席认为应该全面反击,导致了东北、华北等地的沦陷,就是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我们富饶的东北地区被占领了,东北人民沦为亡国奴。难道蒋介石口中的造不成任何威胁就是这个意思吗?当看到这里,我心里仿佛生起千丈怒火,多少祖国的花朵在家园被一群外国人践踏、踩踏,当时有一个场景,日本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说:'这是中国的馒头,想吃的话就去攻打中国,因为那是我们的土地!'日本人的野心是何其之大?而这时的中国领导人蒋介石还没反应过来,等到八年抗战结束,已经有数不清的战士死在战地,像南京大屠杀中的,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也没能幸免,在这段时间里,涌现出很多爱国英雄人物拼命地抵抗,在这屈辱的历史中写下了一卷又一卷不朽的传奇。

现在国家强大了,有了自卫的能力,而那些英雄却没有看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因为他们已经永远永远地长眠于地下了……

看完了影片,我想起了上个学期学过的一句话,'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为祖国出力,让这样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5

在七十六年前,宛平城外的卢沟桥上响起了一阵枪响,拉开了七七事变的序幕,也即卢沟桥事变。这个事件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他们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丑恶事件!

在那天晚上十点,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我国的29军与日军在卢沟桥展开激烈的战斗,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从这可以看到,日本早有计划,其险恶之心人尽皆知。

影片中有几处情景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情景之一,29军副军长佟麟阁,身先士卒,亲赴一线,他和赵登禹师长对话,佟说,我已准备把家中盖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决心以身殉国。赵说,我连棺木都不要,马革裹尸,死又何憾!两位将领心昭天日,抗日战场俩人光荣殉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给其举行追悼会,北京现仍有麟阁路、登禹路,以永远彰扬其抗战功勋和为民族捐躯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的宋哲元之母70大寿之日,日本华北驻屯军派使者送来“国宝”级寿礼瓷瓶。宋母不悦拒纳。宋劝其母,委婉应付,暂收为妥。其母曰:“我没当过官,不知什么是“委婉应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后灵魂进不了祖坟!”旋即起立,当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寿礼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气,令人起敬。翌日,宋军长召开军事会议宣布:坚决抗战!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战酣。29军将士大刀挥舞,日寇血肉飞溅,令人痛快。但日军败退,中日军队脱离接触后,日机飞临,炸得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死伤惨重。佟副军长亲自用机枪打飞机,遭飞机炸弹击中血染沙场,情景惨烈,令人愤恨悲伤。

情景之四,中国国民党第29军有个叫赵登禹的师长,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些话虽然简短,但却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却遭到了国联的羞辱,提出了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把德国以前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唯有强大,唯有崛起,唯有发展才能让我们挺起腰杆站在世人面前,向世人骄傲宣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自豪!

如今中国已经强大了,我们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没有那个国家再来侵略我们。然而,最近菲律宾的挑衅、日本对钓鱼岛事件的态度却让我们提起了警惕,我们还没有那么强大,我们还必须继续努力!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

【第4篇】电影西安事变观后感

电影西安事变观后感1

最初的喜欢是因他的名字——学良,汉卿,爱国壮士味十足,却又带了一点优雅的精致。

那种喜欢是遥远而空洞的,虽然当年也曾惊叹于历史书上他如少帅这称号一般的气质,但也丝毫没有兴致去进一步了解什么,从这点来看我算不得花痴。

寒假里只是偶尔出于好奇点了pplive上的《西安事变》,我之前并没有看过胡军的剧目,并觉得这个人的长相,稍稍有点辱没了他。然而,那偶尔的一个点击,却一发不可收。以至于那时我便想,必须要写点什么,来纪念这个男人,纪念这样一种率直的,秀气的,赤诚的,高傲的光华。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觉得用淳朴率性的《诗经》来形容同样的他最为适宜。

东北人,率性俊朗,浑然天成。却拥有江南人那般的皮肤,当年戴季陶曾形容他公子气,皮肤好得像个瓷娃娃。

电视剧中宋美龄一度称他为莱茵河畔的骑士,真实度虽不可考,当年宋美龄把少帅介绍进上海上流交际圈,时常相伴却是不假。

谣传更有甚者,据说墨索里尼的女儿对其一见钟情。而赵四风流朱五狂,可是是从侧面印证其威仪之表罢了。

甚至到蒋介石先生逝世之后,隐退多年已然高龄的少帅出现于灵堂,在场的新人旧识仍要赞叹“汉公风度”。

但再胜的外表,也可是是绿叶而已。少帅被嵌入历史册页,主要是两件事——东北易帜、西安事变。那些俊朗的老照片,那些风流旧史,便如同一个重大日子的好天气,叫一切鲜明生动起来。但那日子却无法改变,正如其赤诚率性无法改变一般。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最爱的镜头是第6集,宋子文问他,对当年东北易帜可曾后悔。他说怎样可能。当年土肥原转达日本天皇的意思——支持他当皇帝。他拥有东北三省的土地,三千万人民,全国最强的兵工产业,还有自我的边业银行,若他当皇帝,就没有溥仪什么事了。却让土肥原带回去两句话:“一、日本天皇不在我之上,我与裕仁是同庚;二、我张学良,永远是一个中国人。”一旁的赵四静默地看着他,眼里却是说不出的崇敬。那时我突然理解了赵四的心境。

我之前是无法理解赵四的。名门闺秀,花容月貌,却不惜与父决裂,与少帅私奔,得到的也可是是个情人的地位,直到60多了才算有了正式名分,据说还曾有誓言——汉卿不爱听的她绝对不说,汉卿不喜欢的她绝对不做。之前想不通,当一个女人付出所有的时候,不是已经失却了自我么那时却突然明白,崇敬而已。必是怀有同样的崇高,却因种.种而无法到达那般成就,那么应对如此威仪赤诚的人,又有何理由不做出一切牺牲呢,“你的梦想,正是我的梦想”而已。赵四对他,应是“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而张学良,我以为便是“我心匪石”了。

“不可转也”的是两件——国家、兄长。每一件皆可惊天动地,每一件皆可成就一段忠烈英名。

然而张学良偏遇上了两件,并是互相矛盾的两件,也难免会成就一段比小说还精彩的篇章。

虽然台湾和国外也有不少人对西安事变对历史的作用持否定态度,但不论手段方法,少帅对国家,对抗日之赤诚是毋庸置疑。

据说最初他想当济世良医,坚决不愿从军。张作霖却给他一把刀说,医生一次只能救一个,一把刀却能够杀很多人。

他率军入关与军阀大战时,曾在即将得胜时主动撤军,因为他不愿炸掉黄河大桥。当时他写信给对方首领说,中国造一座大桥不容易,他舍不得炸毁。如若真要分胜负来个你死我活,他提议一对一决斗,免得死伤无辜。——之后国民党高层元老读到那封信也无不佩服其文采胆色。

他崇敬蒋介石,期望他成为专制的领袖,以为如此才可救中国。于是他东北易帜,率东北军入关结束了中原大战,其威其势,莫说其他军阀,蒋介石也是忌惮的。但他一心拥蒋,即便蒋先生在他失去故土之后让他去穷乡僻壤打红军,即便蒋先生在他两个师全灭之后不补充兵源不安抚其将士而是直接撤销了两师番号,即便他让戴笠经常走动时时监视。

张学良的回忆录里也说,他始终都没有想过要背叛蒋介石。他从南京到西安,三番五次地进谏抗日,不住地苦口婆心地劝说,据当时知情人回忆,到最终张学良是跪着哭着求蒋先生让他去抗日。堂堂少帅,竟为这两件事哭泣下跪,也算惊天地泣鬼神了。可惜电视剧没有那个情节,许是害怕损害胡军的血性形象。

那么照此发展,若其后没有西安事变,反而不像是少帅的作风。而事变之后他单身赴南京请罪,也在情理之中。

他送给蒋介石的挽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便是把他一生矛盾地坚持的两件事,都写尽了。

只是他暮年之时对记者说的那句“我的人生到36岁就结束了”让人不免叹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英雄与美人,便能成就一段风流传奇。何况是受争议的英雄,何况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何况是扑朔迷离的纠缠。

张学良的最爱至今仍是迷,因他说过他最爱并非赵四,而在美国。但其实,这些都无所谓,六十岁的大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身就是一个童话般美丽的传奇。

终其一生,或许最打动我的,是他的“情重”。对国,对家,对人,率性而情重。

电影西安事变观后感2

这个星期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西安事变》。它讲述了西安事变这一爱国户外的起因,经过、结果,让我更加的了解了当时中国的局势。

西安事变的起因就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原先是日本侵略有预谋制造的,但他们的目的却是侵略东北,他们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而这件事变的真相在战后才被揭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的想法是借用日本人的刀杀掉共产党。只是出于这一目的,他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他密电给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仅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平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可是当时中国还有局部的抗战力量。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东北沦陷以后,日本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博仪,在长春建立起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从此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又出现了西安事变。

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亲临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的红军。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局面而内战一齐,必使虎视眈眈的日本有机可趁,从而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不记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发奋。蒋介石被迫理解“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电影西安事变观后感3

剧中表述: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南京政府后,被蒋介石封为陆海空军的副总司令。不料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奉命带兵撤出东北,使东北沦陷。在北平休养期间张学良得知自我被民众称为“不抵抗将军”,决定觐见蒋介石并提出抗日的请求,但狡猾的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避抗日不谈……

1935年,革命苏区四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布了《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在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首领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蒋介石对张、杨围剿红军很不放心。他除了调集嫡系部队至豫、陕边境,压迫张、杨继续进攻红军外,并于1936年10月间,特意飞到西安催逼张、扬二人围剿红军。12月4日再次飞到西安,进一步要挟张、杨:“如不实力“剿共”,即将张、杨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杨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蒋介石的加以拒绝。张、扬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介石卫队交火。蒋介石听到枪声,在卫士护卫下仓皇越后窗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与此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十余人拘押,邵元冲在逃跑时被击身亡。张、杨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杨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

顿时,全国形势十分紧张。国内亲日派活动上蹿下跳,美英派则进取斡旋,战与和命系一悬。中共中央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在共产党和张、扬爱国将领的进取努力下,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被迫理解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但遭软禁而结束。此后,国共内战大体停止,第二次国共合作也初步构成。所以张、杨二人的功劳天地可鉴,共产党的民族大局眼光也值得肯定,蒋介石当时的态度转变也是应当予以肯定的。有了内部的团结,才有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

多年以后,张学良曾说过:“西安事变是逼出来的。蒋介石当年骂我对‘一二九’学生游行没有用机枪镇压。说我是:‘两面人’。我对蒋介石机关枪不打日本侵略者而打学生的讲话气得满脸通红。并暗下决心:‘要给蒋老头子教训教训!’”。“西安事变”后,蒋被逼答应要与共产党合作抗日时,张学良还重提当年日本人想挟他做“东北土皇帝”。他对日本人说:“你忘了我是中国人啊!”张学良一再表示:“作为中国人谁也不愿意看到祖国的分裂。”同时,张学良也在这次谈话中强烈地表达了反内战的立场。他说:“我就是要中国停战,不要打仗。我实在是反对内战,反对透了。”

在西安事变之后几十年间,张学良一向坚持:“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当被枪毙;可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也正是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了八年直至胜利。

周恩来总理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世代功与过,自有民众论说。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促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功绩不可泯灭!

电影西安事变观后感4

中央8套电视剧《西安事变》晚间刚刚播完,给人以震撼,使人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这几天,中央8套在8-11点白天又在重播,意犹未尽,每一天不睡懒觉了,起来又在看,不觉使人浮想联翩……

西安事变的硝烟早已散尽,这段历史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但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巨大,我们不能忘记。若没有这次事变,国共合作抗日不知要推后多少年。若没有这次事变,还会发生什么……

央视电视剧频道正在播出连续剧《西安事变》。总的来说,该剧依然秉承几十年来大陆主流观念对“西安事变”的评价,即认为该事件促成了国共合作全国抗日,“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可是,该剧不像以前的一些有关影视剧那样把蒋介石丑化成不堪入目的“卖国贼”,也不再把“西安事变”完全归结为张学良受共产党“抗日主张”的“感召”,这使它减少了一些与历史真相的隔膜。但另一方面,该剧仍然有意无意地隐去了一些至关重要的历史事实,比如共产国际在中共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转变中的关键作用,张学良、杨虎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决策最初是出自于一些长期隐藏在其军队中的中共党员和一些被称为“托派”的中共“左派反对派”,等等。所以,作为一部“历史剧”,它带给观众的“历史认识”仍然不免肤浅和偏颇。

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华北相继沦陷,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后胜利会师。当时的形势是国难当头,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但蒋介石倒行逆施,顽固抱住“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政策不变,仍然调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东北军、西北军继续“进剿”陕北延安的红军。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东北军打回老家去的期望日渐渺茫,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逼蒋抗日的兵谏“西安事变”。

以“大历史”观来看在“西安事变”历史舞台上表演的各方,其“历史逻辑”也清晰可见:蒋介石有着使中国真正统一的“雄伟抱负”,其在日强中弱的现实下是否真有“攘外”的决心暂且不说,但先“安内”以解除后顾之忧的策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只是他缺乏了一点儿审时度势的眼光;中共高举“抗日”大旗自然是出于国家和民族的意识,但在当时的情景下显然首先还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只可是其巧妙地将生存需要附着在了“国家大义”的口号之中;张学良,有“大少爷”的狂傲自大脾气,怀着杀父失地之恨,其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将军”的耻辱和想开创自我的“新局面”的冲动自然强烈,蒋介石想单纯以“亲如父子”的感情驾驭他显然是过于自信了。由此能够说,当年国、共、张三方在“西安事变”舞台上的表演都有其“合理性”,这“合理性”既包括他们从各自思想理念出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包含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而这些在必须程度上都是受“大历史”操纵的结果。

在剧中,胡军扮演的张学良英气、帅气、刚毅、果断、霸气,些许匪气,豪爽伟岸,尽显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又不失儿女情长,想象当年的张学良似乎就应当是这样。杨虎城老谋深算,沉稳睿智,可歌可泣,令人敬仰。蒋介石两面三刀、阴险狡诈。宋子文眼界开阔与大气沉稳,宋美玲外交风范与个人魅力,赵四小姐纯情温柔与坚贞不渝,陈诚聪明俊拔与唯命是从,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政治是无情的。”的确,张学良、蒋介石金兰之交,座上宾、阶下囚转瞬间,令人叹息和扼腕。张学良和杨虎城当时的悲壮和之后的命运又使人伤感,但我总以为,我们经过对“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的客观研究,以史鉴今,从而对此刻和将来的社会发展方向有所思索,这却是十分必要的。

电影西安事变观后感5

看完央视播出的《西安事变》,感触颇深,不禁为张杨两位将军的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所折服。

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停止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寇的侵略。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出于民族大义,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正确主张,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在形势危急、别无他法的情景下于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了兵谏,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

事变发生后举世震惊,全国一片口诛笔伐之声,南京国民政府受亲日派控制准备进攻西安,各地军阀也是蠢蠢欲动,而国际上更是一致反对强烈谴责,甚至连苏联也出于自身利益研究背信弃义,仅有中共为了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主张经过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应对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和严峻的军事形势,张杨二位将军审时度势,提出了八项主张,并进取与中共方面联系,力求经过和平手段化解危机。最终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构成,使中华民族摆脱了亡国灭种的危难,开创了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遗憾的是,张杨二人一被终身软禁,一被残酷杀害,没能实现征战沙场、收复失地的心愿。两位将军在危难关头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必将名垂千古、万世流芳,为后人所景仰!

西安事变个人感悟

电影西安事变观后感

【第5篇】观2021年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专题节目有感

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专题节目有感一

1931年9月18日的深夜,东北军的士兵们被一声爆炸声惊醒,日本关东军轰炸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路,并诬告为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轰炸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了沈阳城,半年之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不能忘记的国耻。面对着侵略者的枪炮,我们的先烈们,进行了英勇的抗战,这一战,就是_年。每当到这个时候,曾经沦陷的沈阳城内汽笛长鸣,警钟长响。_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付出了人类历空前的代价,用3500万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铺就了民族复兴之路。那是一场惨烈的、悲壮的战争,中国人,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第一次进行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抵抗凶暴异常的敌人。中华民族在这最危急的时刻,沉淀在民族文化深处的力量爆发出来了,这种力量就是对安宁、和平和正义的追求。

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是为了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民族牺牲的先烈。那些抛弃家庭、走上战场的先烈,愿意用生命来换取民族的生存,这是我们不得不以崇敬的心情来纪念的。

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也是为了不要忘记那些发动战争的恶魔,他们企图用暴 政来统治世界,妄想用别的民族的鲜血满足自己的欲 望。

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是要让我们不要做胸无大志、庸庸碌碌混日子的学生。我们深深地明白:真正的爱国行动不是单纯的耻辱记忆,也不是简单的纪念仪式,更不是偏激的仇恨,而是居安思危,把我们浓浓的爱国热情融入到建设国家、发展经济、强盛民族的实际行动中去;因为只有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国家的安全与和平才能得以保障,才能够避免“九一八”那样的历史重演,才能延续我们的民族血统。

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专题节目有感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330万日军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这一天向全球发出的电文是:“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今天随着日本投降而告终。”胜利来之不易,历史不容忘却,时间可以过去,国耻不能忘记。

永远不能忘记,清政府签下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只任人宰割的肥羊。

永远不能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

永远不能忘记,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使3000多万东北三省的父老成了亡国奴。

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使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12月13日,日本法西斯对我囯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屠 杀。

然而,坚强勇敢的中国人民并未屈服,中华民族的脉捶里永远流动着不屈的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侵略者的枪炮,中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无数仁人志土和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民族付出了人类历空前的代价,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并从此铺就了一条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令人气愤的是,日本战败后,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接受审判的日本战犯们面对自己犯下的滔滔罪行和法官的审问,竟然否认自己“有罪”。哪怕直到今天,日本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以公开文件的方式向深受伤害的中国人民道款过。更让中国人民和亚洲其他深受日本侵略的国家难以接受的是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教科书竟时常会否认自己侵略过。

永远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永远不能忘记“发展才是硬道理”,要继承中华民族敢于担负责任的勇气,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被过往民族间的仇恨所蒙蔽双眼,而是为了让历史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专题节目有感三

它,伤害了我们;它,搅乱了我们的和平生活;它嘲笑我们的皮肤,它压迫我们;它,让我们失去了笑声。它,我们不能忘记,它就是--战争,歧视,侵略与耻辱。

闭起眼,我回想起来的是那些我从未经历过,但仍然历历在目的一幅幅粘满血腥的画面,眼前这些还在走动着,滴着血的画面,使我不禁毛骨悚然。我在心里念叨:这难道就是我的祖先经历日本侵略灾难时的惨状吗?开肠破肚的中国儿童,被奸杀的无辜妇女,堆积如山的尸体,一堆死不瞑目的人头旁是日军得意的狂笑......我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却是那么残忍?为什么我们的土地就要被强大国家所侵占?为什么我们的人民就要被强大国家所杀害?为什么我们的儿童就要遭受强大国家的压迫去流浪街头?为什么我们会被称为“东亚病夫”?我不明白,但我要搞明白。

1860年10月6日,我们又一次遭受了大灾难,我不能忘记的那段屈辱是:清政府眼看着一所座落于北京的万园之园被毁,却袖手旁观地“欣赏”着它坍塌。圆明园就这样被两个强盗——英吉利和法兰西烧毁了,留下的只是一块块白灰色又略带黑的碎石,瓦砾和空洞的以不成样子的庭院,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男人脸上的伤痕,带着血的伤痕,看起来煞是可怜。

战乱的硝烟弥漫着整个世界,美国侵略伊朗和伊拉克成了战争最典型的象征。伊拉克国内地质丰富,地下全是宝藏:石油和煤炭。也许美国人想的就是:“只要我占领了你的地盘,你就要听我的,为我们服务,地下宝藏全归我,你就是我的手下败将。”美国利用先进的武装设备打败了伊拉克,占领了他们的国土,相信每一个伊拉克人民都不会忘记这段耻辱的!

歧视也时常在非洲出现,种族歧视又是最常见的,那些白人以他们有高贵的肤色为借口,尽力去嘲笑黑人,去欺负黑人,但我认为黑人也是很美丽的。

战争,歧视,侵略与耻辱可能会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留下不平等的待遇,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勿忘国耻”!

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专题节目有感四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__周年,勿忘国耻,强我国防,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我们纪念“九一八”的初衷和愿景。

勿忘“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 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今天,尖利的防空警报又将响彻中国上空,十四万万中华儿女的心中再起悲愤的波澜,“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们用各种方式纪念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历史的仇恨,不是为了其希望依靠暴力“洗刷耻辱”,而是为了和平,为了牢记用生命和鲜血作为代价换来的沉痛教训。

现阶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视历史,不辱使命,与反 人类、破坏世界和平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做坚决斗争,正乾坤,分清浊,正确审视历史,以正确、积极、阳光的态度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生存发展,行得端做得正,深受世界人民称赞。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这是一个大国应有的品格力量,是一个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让我们一起牢记“九一八”事件,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专题节目有感五

今天是九月十八日,说起九月十八日,我就会想起那些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我也在这一天,搜集了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资料,让我们这些年轻的一代,更加了解这一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傍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随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同时,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就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

从1929年起,日军陆军参谋本部和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三省先后秘密组织了四次'参谋旅行',侦察情况,制定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作战方案。1931年8月,()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在日本全国师团长会议上叫嚷:满蒙问题只有用武力解决。随后进一步做了发动此次战争的各种准备。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张学良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在民族大义和各爱国党派、人士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和各种抗日武装。

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读了这些资料,我更了解了九一八事变,同时,作为中国未来的栋梁,我们也一定不能忘国耻,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证明给世界,今天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国,中国会变得更加强大!

观2021年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专题节目有感

观2021年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专题节目有感

【第6篇】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1

我看了一部感人的电影叫《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此部电影讲述了跑步冠军——刘长春的故事。

在1931年华北运动会上,刘长春获得200米跑步的冠军,战胜了日本队员,日本所以不服气而对东北发起战争。日军把重要政治机构占领后,张学良校长要求解散东北大学。

刘长春代表中国,和他的教练坐船去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林匹克。刘长春在船上加紧运动,而教练把他的练习时间从6小时减少到3小时。刘长春很不习惯。一天教练让他和外国人跳交谊舞,让外国人明白中国并不弱小,可他就是不去,偷偷跑去练习。此时,外面正好下着倾盆大雨,刮着暴风,他也要坚持练,海水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冲倒,也不向困难屈服……因为天公不作美,船要停泊在附近的一个港口停留,停了6天,最终又起航了,但再快的速度也不能按时到达,教练想了个办法,让船直达洛杉矶再去旧金山。

经所有旅客同意后,最终按时到达,刘长春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体育馆,参加开幕式。1932年7月31日是,100米赛跑开始了,刘长春因没有经验而未上线,有些中国官员让他不要比200米了,免得又被人笑话,但刘长春没有这样做,仍继续参加,绝不放弃中国奥林匹克破天荒第一次。比赛中他打破0的突破。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差点落泪了,太感人了!尤其是去洛杉矶的那一段,曾有日本人要把他收买,给他很多好处,但他不受任何影响,只替中国参加比赛,他的媳儿都不管,整天想着跑步,为国争光。这都出自于他的一颗浓厚的爱国之心。让我们都向他学习吧!归根结底,我此刻只想说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2

地点珠峰,海拔8800多米,没有补给,氧气消耗殆尽,有人艰难攀爬,最后登顶珠穆朗玛峰。 你一定会觉得这种剧情只会在好莱坞电影里出现:“氧气瓶都不够续命的,居然还带那么多累赘,嫌自己命长吗?太扯了。” 但如果说这是史实呢? 这就是史实,真的有那么几个人在体力,补给,氧气都消耗殆尽的情况下,带着一大堆非补给品登顶珠峰,他们是中国第一支珠峰登山队,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的登山队。

只存在于电影中的剧情却早在几十年前就被前辈们实现。而且登顶珠峰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挑战人类的极限,更在于他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也必须是中国国土。 珠穆朗玛峰差点不属于中国,珠峰的主权是争来的,只因五星红曾旗飘扬在珠峰8844.43米的巅峰,中国才拿到珠峰北坡的归属权。 这便是《攀登者》的故事背景,《攀登者》国内定档9月30日,第二天便是建国70周年庆典,与《建国大业》,《建军大业》这类致敬英雄、致敬时代的电影不同,《攀登者》像一道杠杆,用一群“小人物”的故事,撬动了一个大时代,更重要的是,它的故事本身就足够精彩,堪称国民级“免检电影”。

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换言之,登顶珠峰,成为一个势在必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任务。 1961年10月5日,边界谈判结束,中国得到了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归属权。 这几年来,国内的电影市场开始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多的商业大片遭遇滑铁卢,甚至投资多少钱,亏本多少钱,时代终于站在了愿意用心拍电影的人的身边。

主演阵容中,有拍出《战狼》和《流浪地球》的吴京,有影后章子怡,有《红海行动》的张译,有实力演员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甚至连成龙大哥都来友情出演,有这么多愿意用心拍电影的演员背书,加之厚重的故事背景,对于《攀登者》这部电影,或许我们可以期待它将成为又一个爆款作品。 更让我心中为之一暖的是,《攀登者》关机仪式已经在珠峰大本营成功落幕,特别邀请了1975年第二次登顶珠峰的登山英雄桑珠,两代“攀登者”合影,一起讲起了过去的故事。

2019年,同时也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对于我们来说,《攀登者》或许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是一次国民精神和商业大片的完整重合,因为这个故事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能够从积贫积弱再度走向强大。 既然已经知道那些近乎泯灭在历史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又怎能忘记呢?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3

攀登珠峰与核试验对于人类发展并没有起到推进作用,把它们放到一块来说,发现它俩有一共同点:人活着便是为了挣口气。

这口气太难挣了,为了这口气太多人牺牲,太多妻离子散,太多太多。但是他们有退缩吗?没有。很多人看到有吴京在的电影,就觉得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没有错,有多了解中国的过往,必然会爱中国更多些。而且不仅仅是爱国主义,是人性,人性即能黑暗到一定地步,亦能光辉到一定境界。

中国是一个在苦难中壮大的国家,拿命搏才有今天的辉煌。人会不惜命吗?不会,但他们知道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国际上最后采用了中国标准,用命换来的数据,终于把这口气给挣着了。

脱离历史背景,单看这部电影,如此选材,必然得与恶劣天气对抗,假如单单是要宣扬所谓的爱国主义,大可以选择相对舒适环境的题材,唯有这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吸引着这帮拥有赤子之心的人,这珠峰精神,不就是中国精神吗?

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我们的国家没那么完美,但又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呢?有问题,去解决,去完善。

最后,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4

《流浪地球》是由“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作品的改编电影,影片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地球已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对于这部影片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精致又宏大的特效了,完全脱离中国电影“五毛钱特效”的设定,经费爆炸的特效实在很让人惊叹堪称“好莱坞水平”,将未来地球真实地呈现,末世场景整体比较流畅,带给观众视觉的冲击,从地下城到空间站,每个环境都是精心设计过的,科技感十足,没有任何细节会让人出戏,比如货车的球形方向盘、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赤道转向发动机的入口、给重元素聚变发动机挖掘原料的矿区、全世界的救援队大出动。大场面如被冰封的世界,被炙烤的家园,在一万座行星发动机推动下的地球,被木星引力捕捉的星球,这可以说是目前中国科幻的巅峰之作了。

所谓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我认为并不是中国第一次拍出了好莱坞质感的科幻片,恰恰相反是因为中国第一次拍出了区别于好莱坞的中国式科幻片。解除地球危机可谓是科幻片里老生常谈的主题,试想《流浪地球》里的危机发生在欧美,那又会怎么样?欧美普遍的解决方法是放弃地球,开飞船出去宏大的宇宙探索新的家园。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千百年来对土地的依恋,对家园的深情,让他们牺牲再大,痛苦再多也要带着地球一起逃命。其次,欧美主要宣扬个人主义,他们拯救世界的英雄往往只是一个人,而《流浪地球》中,拯救世界的是全人类,每个人都是英雄。最后就是感性与理性之差了,欧美科幻信奉理性,他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冷静克制,所以欧美不会使地球“流浪”,更不会有不会有刘培强炸毁空间站这个结局。作者刘慈欣也说,理性上,他会选择飞船派,但“流浪地球”的概念更具美感。正是中国人这种更在乎家园和亲人的感性,成就了《流浪地球》的浪漫,所以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科幻片。

作为一部被吹捧得很厉害的科幻片,制作团队历时四年完成。但这毕竟是中国科幻的第一部作品,也有一些不成熟。大到前期过于冗长的剧情陈述,小到英文字幕中错误用词和拼写都或多或少的让人有些失望。比如空间站休眠系统看似高级,但休眠很简单,苏醒也随意。主角刘启提出木星表面的氢气和氦气引发爆炸,利用其推力,脱离木星的这个方法本因为moss的计算结果而直接否定不尝试了那又为何因为一个小孩的想法动辄联合国呢?而且理性且冷静的联合国居然因为一个父亲的感情而同意执行那样危险的尝试,是不是有点草率了?还有女主韩朵朵最后的“强行煽情”也完全没跟当时紧迫的节奏挂钩。人物没有特点,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台词没有经过细细打磨,剧情缺乏铺垫,较为仓促,立意深度不够,无法引起共鸣和灵魂叩问。综其看来国产科幻片还是有待提高。毕竟《流浪地球》只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启航之作,不是巅峰之作,不是封神之作,所以我认为褒是要大于贬的。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5

什么是幸福的家庭,无非是完整无缺的温馨的家庭,然而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却被无情的河水毁于一旦。

阳光明媚的天气,显得有些闷热,这么好的天气,人们心中只是对幸福美满的家庭充满憧憬,但想不到的是,美丽的想像画面后竟隐藏着一件悲痛欲绝的事——本完整无缺的家庭被无情的河水摧毁了、淹没了、吞并了。

看吧,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多么温馨,无时无刻都在一起,互相关爱。却在夏天的时候,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命运,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希望……

夏天的天气是炎热的,人们都喜欢去一个既省钱又舒服的地方游泳——江河。今天的江河看上去与平时似乎有所不同,原来是旁边多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这个小家伙看上去应该有七八岁吧,那么小的一个小孩竟然敢独自一人来江边游泳,人们都在猜想他应该是家中的小宝贝吧!

人们正当想得高兴的时候,忽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水面上出现了一个极大的漩涡,快把小男孩淹没了,人们都想上去营救他,但是水流太急了,无法靠近他。人们心里都希望他能凭自己的坚持游上来,能平安无事,但人们的希望都被急流冲破了,把一个生命彻底毁灭了,把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打碎了。

难道他真的要沉下去了吗?是的,江流是无情的,它把一个新的将来亲手断送了,这是残忍的现实。

4月15日,石台县中学1名高一学生与同学结伴擅自下河游泳,泥水身亡;6月3日,郎溪县1名初一学生不听劝阻,私自下塘游泳,溺水身亡;6月12日,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4名学生到合肥大学城内翡翠湖游泳,其中1名2002级女生预下水时不慎滑入湖中,约7分钟后被同行人从湖底救起,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都是也个个鲜活的例子,火红的生命就这样被那江河吞噬了,我们作为旁观者我们都为他们悲伤、心痛。而这种心痛的程度是永无休止的,它将浸入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的一生。为了使社会减少悲伤之痛,增加快乐,希望各位同学能引以为鉴,不要别人再为你哭泣,家人为你而悲痛,朋友为你而叹惜。“宁欺山,莫欺水”,希望各位同学把它永记心中,时刻提醒自己,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江河已经淹没了太多的人才了,不要再让江河增加更多的罪恶吧!

电影观后感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

【第7篇】西安事变微电影观后感

西安事变微电影观后感1

最初的喜欢是因他的名字——学良,汉卿,爱国壮士味十足,却又带了一点优雅的精致。

那种喜欢是遥远而空洞的,虽然当年也曾惊叹于历史书上他如少帅这称号一般的气质,但也丝毫没有兴致去进一步了解什么,从这点来看我算不得花痴。

寒假里只是偶尔出于好奇点了pplive上的《西安事变》,我之前并没有看过胡军的剧目,并觉得这个人的长相,稍稍有点辱没了他。然而,那偶尔的一个点击,却一发不可收。以至于那时我便想,必须要写点什么,来纪念这个男人,纪念这样一种率直的,秀气的,赤诚的,高傲的光华。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觉得用淳朴率性的《诗经》来形容同样的他最为适宜。

东北人,率性俊朗,浑然天成。却拥有江南人那般的皮肤,当年戴季陶曾形容他公子气,皮肤好得像个瓷娃娃。

电视剧中宋美龄一度称他为莱茵河畔的骑士,真实度虽不可考,当年宋美龄把少帅介绍进上海上流交际圈,时常相伴却是不假。

谣传更有甚者,据说墨索里尼的女儿对其一见钟情。而赵四风流朱五狂,可是是从侧面印证其威仪之表罢了。

甚至到蒋介石先生逝世之后,隐退多年已然高龄的少帅出现于灵堂,在场的新人旧识仍要赞叹“汉公风度”。

但再胜的外表,也可是是绿叶而已。少帅被嵌入历史册页,主要是两件事——东北易帜、西安事变。那些俊朗的老照片,那些风流旧史,便如同一个重大日子的好天气,叫一切鲜明生动起来。但那日子却无法改变,正如其赤诚率性无法改变一般。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最爱的镜头是第6集,宋子文问他,对当年东北易帜可曾后悔。他说怎样可能。当年土肥原转达日本天皇的意思——支持他当皇帝。他拥有东北三省的土地,三千万人民,全国最强的兵工产业,还有自我的边业银行,若他当皇帝,就没有溥仪什么事了。却让土肥原带回去两句话:“一、日本天皇不在我之上,我与裕仁是同庚;二、我张学良,永远是一个中国人。”一旁的赵四静默地看着他,眼里却是说不出的崇敬。那时我突然理解了赵四的心境。

我之前是无法理解赵四的。名门闺秀,花容月貌,却不惜与父决裂,与少帅私奔,得到的也可是是个情人的地位,直到60多了才算有了正式名分,据说还曾有誓言——汉卿不爱听的她绝对不说,汉卿不喜欢的她绝对不做。之前想不通,当一个女人付出所有的时候,不是已经失却了自我么那时却突然明白,崇敬而已。必是怀有同样的崇高,却因种.种而无法到达那般成就,那么应对如此威仪赤诚的人,又有何理由不做出一切牺牲呢,“你的梦想,正是我的梦想”而已。赵四对他,应是“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而张学良,我以为便是“我心匪石”了。

“不可转也”的是两件——国家、兄长。每一件皆可惊天动地,每一件皆可成就一段忠烈英名。

然而张学良偏遇上了两件,并是互相矛盾的两件,也难免会成就一段比小说还精彩的篇章。

虽然台湾和国外也有不少人对西安事变对历史的作用持否定态度,但不论手段方法,少帅对国家,对抗日之赤诚是毋庸置疑。

据说最初他想当济世良医,坚决不愿从军。张作霖却给他一把刀说,医生一次只能救一个,一把刀却能够杀很多人。

他率军入关与军阀大战时,曾在即将得胜时主动撤军,因为他不愿炸掉黄河大桥。当时他写信给对方首领说,中国造一座大桥不容易,他舍不得炸毁。如若真要分胜负来个你死我活,他提议一对一决斗,免得死伤无辜。——之后国民党高层元老读到那封信也无不佩服其文采胆色。

他崇敬蒋介石,期望他成为专制的领袖,以为如此才可救中国。于是他东北易帜,率东北军入关结束了中原大战,其威其势,莫说其他军阀,蒋介石也是忌惮的。但他一心拥蒋,即便蒋先生在他失去故土之后让他去穷乡僻壤打红军,即便蒋先生在他两个师全灭之后不补充兵源不安抚其将士而是直接撤销了两师番号,即便他让戴笠经常走动时时监视。

张学良的回忆录里也说,他始终都没有想过要背叛蒋介石。他从南京到西安,三番五次地进谏抗日,不住地苦口婆心地劝说,据当时知情人回忆,到最终张学良是跪着哭着求蒋先生让他去抗日。堂堂少帅,竟为这两件事哭泣下跪,也算惊天地泣鬼神了。可惜电视剧没有那个情节,许是害怕损害胡军的血性形象。

那么照此发展,若其后没有西安事变,反而不像是少帅的作风。而事变之后他单身赴南京请罪,也在情理之中。

他送给蒋介石的挽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便是把他一生矛盾地坚持的两件事,都写尽了。

只是他暮年之时对记者说的那句“我的人生到36岁就结束了”让人不免叹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英雄与美人,便能成就一段风流传奇。何况是受争议的英雄,何况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何况是扑朔迷离的纠缠。

张学良的最爱至今仍是迷,因他说过他最爱并非赵四,而在美国。但其实,这些都无所谓,六十岁的大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身就是一个童话般美丽的传奇。

终其一生,或许最打动我的,是他的“情重”。对国,对家,对人,率性而情重。

西安事变微电影观后感2

这个星期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西安事变》。它讲述了西安事变这一爱国户外的起因,经过、结果,让我更加的了解了当时中国的局势。

西安事变的起因就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原先是日本侵略有预谋制造的,但他们的目的却是侵略东北,他们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而这件事变的真相在战后才被揭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的想法是借用日本人的刀杀掉共产党。只是出于这一目的,他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他密电给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仅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平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可是当时中国还有局部的抗战力量。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东北沦陷以后,日本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博仪,在长春建立起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从此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又出现了西安事变。

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亲临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的红军。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局面而内战一齐,必使虎视眈眈的日本有机可趁,从而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不记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发奋。蒋介石被迫理解“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微电影观后感3

剧中表述: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南京政府后,被蒋介石封为陆海空军的副总司令。不料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奉命带兵撤出东北,使东北沦陷。在北平休养期间张学良得知自我被民众称为“不抵抗将军”,决定觐见蒋介石并提出抗日的请求,但狡猾的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避抗日不谈……

1935年,革命苏区四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布了《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在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首领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蒋介石对张、杨围剿红军很不放心。他除了调集嫡系部队至豫、陕边境,压迫张、杨继续进攻红军外,并于1936年10月间,特意飞到西安催逼张、扬二人围剿红军。12月4日再次飞到西安,进一步要挟张、杨:“如不实力“剿共”,即将张、杨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杨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蒋介石的加以拒绝。张、扬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介石卫队交火。蒋介石听到枪声,在卫士护卫下仓皇越后窗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与此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十余人拘押,邵元冲在逃跑时被击身亡。张、杨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杨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

顿时,全国形势十分紧张。国内亲日派活动上蹿下跳,美英派则进取斡旋,战与和命系一悬。中共中央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在共产党和张、扬爱国将领的进取努力下,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被迫理解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但遭软禁而结束。此后,国共内战大体停止,第二次国共合作也初步构成。所以张、杨二人的功劳天地可鉴,共产党的民族大局眼光也值得肯定,蒋介石当时的态度转变也是应当予以肯定的。有了内部的团结,才有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

多年以后,张学良曾说过:“西安事变是逼出来的。蒋介石当年骂我对‘一二九’学生游行没有用机枪镇压。说我是:‘两面人’。我对蒋介石机关枪不打日本侵略者而打学生的讲话气得满脸通红。并暗下决心:‘要给蒋老头子教训教训!’”。“西安事变”后,蒋被逼答应要与共产党合作抗日时,张学良还重提当年日本人想挟他做“东北土皇帝”。他对日本人说:“你忘了我是中国人啊!”张学良一再表示:“作为中国人谁也不愿意看到祖国的分裂。”同时,张学良也在这次谈话中强烈地表达了反内战的立场。他说:“我就是要中国停战,不要打仗。我实在是反对内战,反对透了。”

在西安事变之后几十年间,张学良一向坚持:“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当被枪毙;可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也正是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了八年直至胜利。

周恩来总理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世代功与过,自有民众论说。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促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功绩不可泯灭!

西安事变微电影观后感4

刚看完《西安事变》这部电影,深深地被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爱国精神所折服,他们明明白以下犯上是不允许的,一旦兵谏不成功就意味着他们会面临着人头落地的危险,但他们为了整个中国,整个民族的存亡,宁可冒着生命的危险而去进行了兵谏,他们的爱国情怀是多么的深,中国哺育了他们两个,他们誓要保卫自我国家的领土,保护自我的民族,保护自我的国家的尊严。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精神啊,身为和他们相同种族的中国人的你我,难道不就应弘扬爱国精神吗

他们为了国家的存亡,最终却落得客死异乡的收场,但相比之下,使我想起了那个可恶的中国汉奸——川岛芳子,中国可恶的女汉奸,纵观她的一生,同样是中国人民,但她却丝毫不爱国,多次策划大阴谋,完全不把国家人民的生命当作一会事,多次卖国,真是令人发指。她的爱国精神去了哪里竟然为了利益而放下自我的祖国,试问这与杨虎城和张学良根本是天壤之别。身为现代主义的中国人,我们务必向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强烈爱国精神学习,大力宣传爱国精神,了解中国当年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史实,明白他们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弘扬爱国精神。

虽然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这天,也许不再需要学《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和杨虎城那样为中国而献身,可是我们有职责爱国,在胡锦涛所提出的“八荣八耻”当中也有提及到了“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所以弘扬爱国精神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却少的,我们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也务必拥有爱国精神,也有职责去弘扬爱国精神,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成为屹立在世界强大民族之林吧!

西安事变微电影观后感5

央视八频道的《西安事变》电视剧看完了。剧中尽量真实地重现了以往影响中国命运的西安事变事件,也力图能更加细腻的刻画出影响了中国命运的历史人物民族英雄张学良。

张学良和杨虎城出于爱国救亡的拳拳赤子之心,决然发动了对蒋介石进行武力扣押实施兵谏的西安事变,在中共的帮忙下,迫使蒋介石最终停止了内战,从而拉开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的抗日救国序幕。

然而张杨两位将军的命运去所以事件的发生而遭罹了重大的转折,张学良事后被蒋介石软禁达55年之久,而杨虎城则被暗杀。剧情最终是张学良置杨虎城等将领的极力劝阻于不顾,执意亲自护送蒋回南京。蒋回府后,私宴张学良,宋氏兄妹作陪,饭中,蒋极为大度的许诺张学良很快就能够回去领兵去收复东北,同时故作轻淡的让张学良写份本次事件扣押领袖的请罪书,张学良竟又一次置宋氏兄妹的暗示于不顾,不假思索,慨然挥笔。待送走张学良后,蒋立即摸起电话,命令军事审判委员会立刻开庭审判张学良。就此,张学良开始了被软禁55年的漫长囚徒生活,所有的领兵收复东北的梦想都化为了泡影。

其中剧中饶有兴味的是,当对张学良抱有极大同情心的宋氏兄妹质问蒋介石为何不守信诺时,蒋说的话很有意思:我不是没劝他不要来南京,可他非要来,我有什么办法又说:南京政府不是我一个人的政府,连我都因管教不严而想引咎辞职,只可是他们不允许而已。言下之意,张学良是活该自投罗网。这幕场景既反映了老于政治算谋的蒋介石的阴险,但更嘲弄性的讽刺了张学良政治上的幼稚和无知。

的确,抛开了正义和自我的实力去妄谈忠义,以书生意气和侠客精神想感动蒋介石,无疑于以肉饲虎、自投囹圄。其一生即有杯具,其又怪谁在剧中,就张学良最终的命运而言,真有虎头而蛇尾,令人扼腕惋叹又感到不值也!

里面有周恩来劝说张学良的一句话:政治是无情的。倒是能够警醒人们杯具之所在。

当然,评论只是对于电视剧中,至于历史原貌究底如何,张将军为什么会最终选取那样的结局,就不得而知了。

西安事变微电影观后感

【第8篇】九一八事变专题节目2021观后感

九一八事变专题节目观后感1

庄严的残碑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这个民族的巨大苦难;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天际,宣示着这个民族的铮铮誓言。“九一八”,中国人民永不忘记。

90年前的9月18日夜晚,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野蛮战火从松花江畔烧到五指山下,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无恶不作,战争罪行罄竹难书。铁证如山,历史昭昭,军国主义的暴行早已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警示后人。

“九一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事变爆发当夜,东北军部分爱国将士拒不执行“不抵抗政策”,打响了反抗侵略的第一枪。事变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即发表抗日宣言,很快派出杨靖宇、赵尚志等骨干深入东北领导武装抗日斗争。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为补偿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14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盘、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转折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九一八”,重温抗战历史,意义尤为重要。这是提醒人们勿忘国耻,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是警示人们居安思危、朝乾夕惕,盛世更要警钟长鸣;是缅怀和告慰先烈,忠魂当笑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回望来路,苦难铸就辉煌;展望前途,光明引领未来。踏上新征程,无论过往取得多大成绩,都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都需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使“中国号”巨轮驶向灿烂的明天。

九一八事变专题节目观后感2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畔的南满铁路,反污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军,借此进攻沈阳和北大营,从而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就侵占了整个东北省。“九一八”事变是国耻,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河山。如果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写满了中华民族的血泪和创伤,“九一八”事变无疑是其中最深的一道创伤。他们到处杀人放火,无数同胞倒在血泪之中。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一个优秀的民族,也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正义和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谐和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通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永不忘国耻,民族当自强!

我们纪念历史,是给浮躁、自满的人一个强烈的提醒:务必发愤图强,顽强拼搏,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自满,不急噪。只有这样,我们的现代建设才能继续大踏步前进,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仇恨,更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我们纪念历史,因为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是许多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

九一八事变专题节目观后感3

在美好的今天,我仍然不能忘记九一八事变,不能忘记那悲惨的画面。

记得有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我国东北人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日军野蛮的侵华行为感到愤怒。九一八,九一八,国耻啊!它使同胞们脱离了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让鲜血染红了东北的松花江上,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啊!

目前,世界呼吁和平,地球呼吁和平。那我们就有理由抛开一切历史去维护和平吗?不错,我们不要战争,我们呼吁和平。但我们不可忘记过去,一味而无知的维护和平,我们不能忘记日中战争,不能忘记可恶的日本人曾在中国的土地上撒过野,不能忘记他们曾在这片属于中国人的土地上随意践踏。邪恶是不能战胜正义的,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日本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伟大的中华民族有力的阻挡了他们的计划。但历史是不容忘记的,作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应该牢记“九,一八”事件。

九一八,九一八啊!黑暗。惨烈。激战。痛苦。光明。这一切的一切,总是让我们对日本人不但没有诚实的将历史还原,还施以狡辩,篡改历史。但历史留下的罪恶是难以洗净的,这个罪名,将永远在日本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回顾历史,我为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而骄傲,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能说一口中国话,写一手方方正正的中国字而感到骄傲!我感受到,在中国母亲的怀抱里是很温暖,很温暖的。

难忘九一八,难忘国耻日,难忘中国的土地曾被践踏过,难忘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九一八事变专题节目观后感4

听着窗外响亮的鸣笛声,我不禁想起_年前中国的今天……

_年前的今天黑暗笼罩着神洲大地,日本铁骑有恃无恐地侵占我们的国土,残忍地杀害我们的同胞,疯狂地略夺我们的国宝与资源。我们的祖国支离破碎,我们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当中。

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几天几夜也说不完,道不尽,痛恨侵略者的同时,我更加为那些在祖国危难时刻,不尽心尽力保卫祖国,保护百姓,而甘做日本帮凶、走狗的汗奸与卖国贼们而痛心。他们奴颜媚骨、贪生怕死、卖国求荣;他们的手沾满了国人的鲜血,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抢略工具。

我忘不了_;我忘不了东方魔女的川岛芳子忘记了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以日本人自居,杀害了无数抗日仁人志士,谋化了一个又一个惊天阴谋;我更是忘不了那些小如尘埃的汉奸,他们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如猪如狗,在国人面前如狮如虎,在抗日英雄面前如豺如狼。他们卑劣的行为让无数抗日志士的血染红了中国大地。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里坚持与日本侵略者奋战,最后弹尽粮绝。孤身一人的他没有放弃战斗,却被汉奸出卖,死在日本人手里。当日本人无情地剖开杨靖宇的胃,竟发现里面的食物仅是草根、树皮与棉絮。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心痛了!

狼牙山五壮士,在三面都是悬崖绝壁的恶劣环境下痛击日军,死前他们把枪全部折断摔破不给日寇留下一点东西,最后他们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义无反顾地跳下了悬崖。这又是多么震憾心弦、荡气回肠啊!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像这样的爱国志士数不胜数,如王二小、赵一曼、赵尚志等等。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图强、保家卫国。

1931年9月18日,是所有中国人难以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国人的国耻日,更是中国人掘起的日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才不会让历史重演,才会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更加富强!

九一八事变专题节目观后感5

9月18日这一天在我们毫无查觉下便到来了。今天上午,我们初二年级一如既往地下楼跑操,没过一会儿就响起了我们耳熟并庄严的长鸣。

在那一刻,我们的广播和各位老师、同学并没有说话,低下头去用严肃的眼神凝视地面,默哀致敬。此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抗日时的情景,就从当年的九月十八日开启,一个个红军冒着枪林弹雨不顾一切冲上前去,又眼睁睁地看见战士们的倒下和建筑物的倒塌,对于我们这些从未经历过的人,是不会真正体会到当时状况的,2021年的九一八,我们再次体会日军的残暴,勿忘国耻,历史不会重演。

那时的我们,心中是有光明的,也是有一腔热血的,我们同情当时的中国,也对日本军人充满仇恨,但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中国为什么要纪念九一八?是为了让全国人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中华民族是有实力的,“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需要用自己的努力报效社会。

九一八事变,“事变”就是指日军侵华战争的开始。世界依然是世界,而中国却不再是原先的中国!美国为何反华?就是因为如今的中国强大,对美国经济构成威胁。九一八事变令我们反思,是我们铭记着过去的耻辱,我们哀悼死去的同胞,同时也希望我们前途充满光明,让所有的青少年都有一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铭记九一八,让我们奋发向上。

每年的9月18日警钟长鸣时,是我们中国人民必须肃穆的时候,在哀悼同胞们的同时,并一路脚踏实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九一八事变专题节目2021观后感

911事变的观后感(8篇)

九一八事变90周年节目直播观后感一九一八纪念馆是一座长长的石窟,里面讲述了_年前的一段历史,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侵占我东三省,炸死了张作霖,引起了少帅张学良的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事变范文

  • 九一八事变电影初中观后感作文
  • 九一八事变电影初中观后感作文945人关注

    “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起,中华民族开始了走出苦难的艰难跋涉,开启了逆转命运的历史征程。这部作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第 ...[更多]

  • 918事变电影初中观后感作文
  • 918事变电影初中观后感作文581人关注

    “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起,中华民族开始了走出苦难的艰难跋涉,开启了逆转命运的历史征程。这部作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第一 ...[更多]

  • 西安事变小学生观后感作文
  • 西安事变小学生观后感作文385人关注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又出现了西安事变。这部作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第一心得小编为你带来的西安事变小学生观后感作文,欢迎阅读。西安事 ...[更多]

  • 九一八事变观后感50(5篇)
  • 九一八事变观后感50(5篇)65人关注

    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专题节目观后感一9月1日,我想谁都忘记不了85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日那天晚上,日本人的铁蹄踏上了中国的大地,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我想这段历史也 ...[更多]

  • 七七事变观后感卡片(5篇)
  • 七七事变观后感卡片(5篇)54人关注

    2022年是七七事变发生90周年,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下面是酷猫写作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参观抗日战争 ...[更多]

  • 西安事变观后感简介(8篇)
  • 西安事变观后感简介(8篇)25人关注

    观看西安事变观后感1 央视八频道的《西安事变》电视剧看完了。剧中尽量真实地重现了曾经影响中国命运的西安事变事件,也力图能更加细腻的刻画出影响了中国 ...[更多]

  •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3篇)
  • 七七事变电影观后感(3篇)17人关注

    2022年是七七事变发生90周年,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下面是酷猫写作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参观抗日战争 ...[更多]

  • 911事变的观后感(8篇)
  • 911事变的观后感(8篇)16人关注

    九一八事变90周年节目直播观后感一九一八纪念馆是一座长长的石窟,里面讲述了_年前的一段历史,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侵占我东三省,炸死了张作霖,引起了少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