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数学观后感20字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4篇优秀的数学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观后感20字,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小学数学优质课观后感
组织观摩课教学,是教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活动形式,因为它具有直观形象、真实具体、全息交流、师生活动一览无余等特点。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优质课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优质课观后感(一)
前不久,临沭县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在我校举行。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短短的三天里,我们除了按规定认真上课,其余的时间都在认真听课,每天至少听三节课。参赛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但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课堂上数学味更浓
一是导入环节,老师们设计的情境各有特色,有的开门见山,有的直观、形象,有的生动有趣,有的巧设铺垫,每一节课的情境创设都让我们品出了数学独有的味道。
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练,同时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生汇报表达观点或是总结数学概念时引导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二、学习方式更适合于学生
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关注的是全体学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另外,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点,让自学回归课堂。许多老师针对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自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无需满堂讲,教的轻松,学得愉快,效果好。
三、小组合作有成效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恰当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需要讨论交流时,教师组织同桌或是小组的学生一起合作学习,在汇报展示中学生的精彩发言和教师适时的引导与总结评价更体现了这一形式的高效。
四、多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
我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直观形象展示给学生。看到老师们精心设计的课件,每一环节的画面、文字排版、动画变换,不仅制作水平高,而且使用效果好,真正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五、今后努力方向
1、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深研教材,领会课标要求,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针对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从导入到探究活动到巩固练习以及达标测试,精心设计每一环节的教学,合理分配各环节教学时间,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该放手时要放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锤炼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机智
班额大,学生存在很大差异,为照顾后进生,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往往讲的过多,语言不简练,对学生的表现不能很好的进行引导和评价。今后教学中多向优秀教师学习,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学能力,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评价方式多样。
总之,听优质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讲课老师身上汲取优点,从而找出自身的不足与差距,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优质课观后感(二)
数学优质课比赛于5月在迁安举行,我有幸参加了听课活动。一天的活动,留给我深深的思考。这几位教师的课都很精彩,授课过程中都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下面具体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1、课堂多了一些理性
情境的创设多了数学的味道,呈现出追朴实、讲求实效的风格。教材被重视起来,真正做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本次所听的几节优质课,教材基本上都是冀教版版教材,注意情境图的应用创设情境。之前听过的课老师也用情境图,但没真正起到作用,还常常被情境图所拖累。
比如我县三小的xxx老师,没有直接采用书上儿子和妈妈说年龄的情境图,而是通过游戏引入后和学生比年龄,引出学生8岁,老师34岁这两个数学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两个信息提问题。学生兴趣高涨,并且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课上学生的回答也非常开放,感觉就像是在上语文课,本次优质课上老师都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和数学有关的数学问题,使课堂更讲求实效。
2、让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实际。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采撷数学实例,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找规律》一课中,从猜下一朵是什么花开始引入,使学生了解到规律在生活中很重要而且随处可见。然后在为六一布置教室这项实际活动中进行找规律的学习,将数学回归于学生生活中,不但激发学生兴趣,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有了用武之地。
3、教师们精神饱满,充满自信,亲切大方
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们的情绪,也影响整个课堂的气氛,这几位老师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老师们面带微笑,亲切的称学生“孩子”,并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适时表扬,不断鼓励,使学生快乐学习。
小学数学优质课观后感(三)
今天上午我校组织教师到实验小学听公开课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赵老师上三年级《级的变化规律》时,在课件里呈现了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
比较特别的是,赵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同学们就可以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赵老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她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赵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她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总之,赵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第2篇】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听后有感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听后有感
2015年11月5日至7日,我有幸参加“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2天半的观摩活动内容共展示了8节观摩课及家长们的讲座。其中包括张齐华老师执教
的《圆》。听完了张齐华老师的课,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张齐华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他评价学生的智慧,正可谓是如芬芳的野花一路绽放。
一、高超的语言艺术
“听张齐华的课很舒服、很轻松、很悦耳,很自在……”这是老师们的共识,而这都与张老师丰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语言功底分不开的',细数他的数学课堂,张老师总能在课前谈话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做为观摩课,因为课前不了解学生,加上学生面对台下众多的老师不免有些紧张,所以课前与学生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刚开始他从自身的形象入手,让学生谈谈见到张老师最出乎意料的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往往是纯真的,如:没想到张老师这么帅,这么年轻等等,张老师均能以幽默、机智的语言回应学生,听后让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短短几分钟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二、清新自然、精炼洒脱的评价
在张齐华老师的课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当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张老师没有忽略前一位学生的心理感受,而是面带微笑着对他说:“有人挑战你了,高兴吗?”“高兴!”学生自信地回答。当出示了练习题时,张老师会伴着温暖的眼光问:“同学们,有困难吗?那么,谁先来说?”在展示学生作品时,张老师会用关注的目光问:“你想给这份作业提点什么?”“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对于他的方法想不想说点什么?”然后转身告诉其他学生,没有必要迷信别人。当觉得没有其他答案时,张老师会提醒大家:“没有不同想法也可以大声说出来。”他的话语不由得让人感到温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人说,语言的舒展即是思想的流畅,语言的优美源于思想的精致,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智慧之花。
课堂上,常听到张老师不失时机的赞美:“非常善于联想!”“很不错!”“哎呀,真了不起!”“太棒了!”不经意的一句评价语,一句鼓励话,他娓娓道来,或幽默、或诙谐、或深情、或睿智,总能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使之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心理倾向。他那流转自如的教学语言,亦诗亦歌亦画的教学韵味,用渲染创设美好的意境,用真情激起心灵的震撼,用启迪拨开重重的迷惑,用诱导触发深远的思考,使课堂时时弥漫着与生命萌发相通的浓郁的人文气息。
他用真情言说引发学生的真知灼见,他用自信从容催发学生的创新火花,他用诗情解读引领学生走向数学学习的美妙境界,课堂上时时有“倾听幼竹拔节声”的情景图。这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诠释着师生新角色,灵动演绎着课堂。分享他的课堂,我们分明感到在教育生命的跋涉中,智慧如芬芳的野花,在课堂里一路绽放,每踏出坚实的一步,便会看到山花烂漫。
【第3篇】听小学数学名师观摩课有感
听小学数学名师观摩课有感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2月11日(星期六)下午,晋江市“首届名师讲堂”之“小学数学名师观摩课”在实验小学举行,邀请江苏省启东市教育局教研室蔡宏圣老师(江苏省教学特技教师,南通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在实验小学金辉楼一楼梯形教室上五年级数学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作“课堂中的数学味”讲座。
蔡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是——自然。引导自然、过渡自然、小结自然、评价自然。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课前游戏“正话倒说”,学生感到直接倒说句子有困难,于是不自觉地动笔,先写出句子,再照着读的策略。新课中,教师出示例题“李叔叔一家准备参加世博会,如果6时起床,用35分钟穿衣、洗脸、吃饭,1小时坐车,那么李叔叔一家几时赶到世博园”引导同学们可用“箭头图”表示事件及条件,学生很快“顺”着找到了答案。这时,教师将“6时起床”改为“李叔叔与王叔叔约好11时见面,那么李叔叔最晚可以什么时候起床?”积雪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修改、简化箭头图,最终“逆”着解决问题,引出本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学习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倒推法的“正难则反”的思考办法。
每次问题解决完,教师都注重引导学生对刚刚的一系列思考学习进行小结,过渡衔接不突兀,很自然。如引出倒推法后,老师继续问:怎么倒推?从结果→开始,也就是要知道结果。教师又立刻抛出一个问题:李叔叔剩下200元,李叔叔带了多少钱?知道结果了(剩下200元),此时学生犯难了,所以还必须知道过程。
课堂上,教师适时、自然地评价,学生不由自主地积极参与解决问题中,学得大方。如“(你的箭头图)与老师的差不多,但比老师更简单”“……笑了,为什么笑了”“自己懂,还要讲明白才叫高明”“自己把问题想清楚了,真棒!”……
【第4篇】听小学数学观摩课《我是小小设计师》有感
关于听小学数学观摩课《我是小小设计师》有感范文
在本月的校主题教研中听了林薇薇老师的课《我是小小设计师》,总体感觉林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构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就这一节课谈一 下个人看法:
一、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对结论的记忆和模仿,而这节课林老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观察——思考——发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组组材料,让学生去观察、感悟,并且进行大胆探索,进而又进行了验证。当学生未能正确验证图案的规律时,教师并没有立即告知答案,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感知这一规律,这样可加深学生对找规律方法的理解,为后面的知识奠定了基础。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和大胆推理,从而发展数学思维。本节课,林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的几组例题充分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知识的呈现可着眼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循环排列的规律其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规律。林老师在让学生研究壁砖的规律时,首先用ppt呈现给学生四组横着排列的图形,则:○◇△☆,◇△☆○,△☆○◇,☆○◇△。然而让学生从中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再想一想接下来的.第五行怎样摆?和第几行是一样的?经过这样的提问之后,孩子们的认识层次提高了,也更深刻了。当学生回答正确后,老师边用ppt演示给学生看,边追问学生:那第六行呢?第七行、第八行呢?这几行又分别与第几行是相同的?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演示,那接二连三的追问,使学习氛围更热烈,更浓厚。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林老师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再通过平台展示学生的创造,叙述自己的想法,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他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加强与提高。紧接着林老师让学生研究原图形竖摆的规律。既突出了重点,又冲破了难点,既让优秀学生得以发挥潜能,又让大部分学生能把课堂知识掌握,一举两得。
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发现,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节课中,林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围巾、墙面图案的变化,然后在动手操作验证中,逐步发现规律。每一个活动都让学生主动参与,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过,最好的课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林老师运用规律创造了美丽的图案,放手让学生去发现规律,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规律,感悟到规律的美。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思想犹如在漫无边际的天空中翱翔 ,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发现图形美的真正原因:第二行的图形是由第一行的排头移到最后 ,其他图形依次向前移动一格。这时,老师应及时引领,设计如下问题: 为什么图形这样的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再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生生互动,培养交流和倾听的的能力,最后全班汇报 ,组组互动,小组质疑 ,争论 ,评价。达到重点知识突出,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
2、课堂中老师要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要通过评价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