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芙蓉镇观后感800字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5篇优秀的芙蓉镇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芙蓉镇观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芙蓉镇》电影观后感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1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这话大概是全片中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在那个荒唐的年代,善者被打成牛鬼蛇神,恶人却被捧上神坛。
最触动我的是胡玉音的三段爱情:懦弱如满庚,深情如桂桂,无畏如书田。胡玉音是一个漂亮能干的女子,在我看来,她值得被温柔对待。但世俗是容不下太过美好的事物的,在那样缺乏正常秩序的年代,她的命运一次又一次地被踩在所谓人民的脚底。在桂桂被害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不知她是如何入睡的。书田进入她的世界,大概是她人生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新起点。书田大概就是我心目当中的理想伴侣吧,有才华有主义,既然选择了不去死,那就坚韧地活下去,即使被贴了白对联,他依旧开心地劝慰玉音那是他人对他们婚姻的另一种认可方式。新生命的出现意味着新的希望,军军的出生应该让玉音对世界有了更多的眷恋。1979年了,当上级问胡玉音除了房子和钱,还有什么要求没满足的。胡玉音那几句声嘶力竭的“你们还我男人”真的令人痛心。我的爱情呢?我的青春呢?我的人生呢?难道追求财富、追求一个温暖的家、追求幸福不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人权吗?为何我本该美好的短暂一生一次次被这个可怕的国家机器所打碎?
可怕的年代一去不复返,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如此痛彻心扉的经历。看完这部电影很容易想起《活着》和《霸王别姬》,我无法确信自己在面对所谓革命小兵的侮辱时是否也会抛弃所爱,放弃尊严,像个牲口一样地苟活,我不愿去面对这样的人格考验。
只愿我爱的这个国家越变越好。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2
电影《芙蓉镇》是根据同名小说《芙蓉镇》改编的,讲述了在南方社会受左倾思想迫害的农民生活。故事发生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芙蓉镇,本部影片主人公是一个叫胡玉音的女子,她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胡玉音美丽大方、待客热情,她的丈夫黎桂桂老实敦厚,在两人的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的经营下,小摊子生意兴隆,再加上她与丈夫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很快二人便盖起了新楼,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这一切却被国营女干部李国香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再加上她自己本身一直得不到爱情,而胡玉音已经有家室了但周围人缘极好,许多男人都围着她转,这让李国香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久,浩浩荡荡的“四清运动”开始了,李国香成了工作组组长,她和一直垂涎胡玉音美色的王秋赦一起狼狈为奸以怀疑胡玉音财产来历不明为由,查封了她家的新房,也逼得黎桂桂自杀,黎满庚因为自幼与胡玉音青梅竹马,早年为服从组织要求而与胡玉音分手,这时被认定为阶级界线不清而降职。而谷燕山的问题则是因为曾卖给胡玉音无用的碎米,因而被撤职了。胡玉音被划成了富农阶级,一切来的那么快,街头再没有了人们欢乐的笑声,和芙蓉嫂开朗的叫卖声,看不到尽头的黑暗又伴随着__大革命的到来继续加深,这一次“二流子”王秋赦又成了运动骨干当上了镇党支部书记,而李国香却被赶下台,昔日以打击别人为乐的她脖子上挂了破鞋游街,也尝到了受侮辱的滋味。芙蓉镇笼罩在恐怖当中。
这边胡玉音被罚和右派分子秦书田给她以真诚的关怀和帮助,两人逐渐产生感情,并不顾一切地相爱了。此时李国香的问题忽然得到解决,她身兼数职,威风显赫。不久后胡玉音发现自己怀孕后,于是秦书田请求王秋赦批准他们登记结婚,不料因此惹怒了心仪胡玉音的王秋赦,二人大祸临头,秦书田被判十年徒刑,胡玉音被判三年徒刑,因怀孕在身,监外执行。
接二连三的变故并没有打垮这个坚强的女人,胡玉音忍受屈辱,挣扎求生。分娩时无人照顾,多亏谷燕山及时发现拦住一辆军车,将她送进解放军医院,才救了母子性命。乌云遮天终又散了,芙蓉花谢重又开,胡玉音终于盼到了秦书田的归来。米豆腐摊热闹如初,而专吃“运动饭”的王秋赦住的吊脚楼也坍了,人也疯了,他敲着破锣,嘶哑地叫嚷着“运动了,运动了”……
这部电影被视作谢晋的“巅峰之作”,也可视作他的集大成之作。影片围绕芙蓉镇上几个普通人物在“__”前后十几年命运的升沉变迁,探讨极左思想的渊源,反思民族的历史。它以一个狭小的农村空间为背景,对__的荒谬黑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以及人心叵测、人性尽失等历史真实作出了极为深刻的揭示。
该片故事情节连续,演员演技生动,配以不同阶段对芙蓉镇景象不同的意象镜头,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叹不已。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3
电影里最美的一段,莫过于秦癞子教玉音扫大街那一段,两人在大街上挥着扫把,仿佛跳起了舞,把奴役变成了舞台,在窒息中找到缝隙,得以畅怀。运动!运动!在几个性饥渴的人物手中,似乎被玩成了游戏,但秦癞子却似乎是个最明白的人。时而是人,时而是鬼。姿态最卑微,却在高处笑。
老谷在战争中已经被阉割了,所以他变成了最无所畏惧之人,那种底层的恐惧已荡然无存,当然不惧鬼神,不畏强权去势。“完了?没完。”老谷的质疑更像是肯定,一种痛苦的却不得不做出的肯定。
玉音是欲望的中心。她是女人的嫉妒,男人的欲望,时代的发泄,一个新生难产的源头。起初,一个芙蓉镇,似乎在围绕着一个米豆腐摊子在转,男人挑眉嬉笑,殷勤百般,女人横眉冷对,暗蓄敌意。芙蓉镇玉音仿佛就是西西里美丽传说中的马连娜,一个蕴藏着破坏世界秩序的欲望的化身。所有臣服于秩序的、吸取秩序的乳汁长大的人,都视其为异己。一个男人为了党弃她而去,一个男人为了救她舍身走险,一个男人在世界的万般敌意中教其隐忍,相依为命。
李国香是一种缺乏的象征。似乎不是运动造就了她,而是一个个李国香汇成了运动。运动就是把原本缺乏的变为充盈的,而把原本充盈丰满的剥夺为一无所有。虽然这种充盈,实际宛若泡沫,吹弹即破,内里虚空。所以,她首先做的,就是挖空欲望,灭掉玉音,而就此,她就挖空了所有人。听话的,可以拥有一种虚假的充实,而不听话的,和那些曾经富足不缺乏的,折腾到几近肝脑涂地,五肝具裂。
这种缺乏是人的嫉妒,是人的贪婪,是人的饥渴。但是片中的秦癞子是导演安插的希望,理想的“小强”。虽然形式上肝脑涂地,常以动物、残疾自比,但是精神上却看破了这世界。他保全了自己的富足,一种知识分子的坚持,保留了自己的欲望,这让他最终给了玉音一个归宿。他是片中唯一一个健全的人。
影片末尾,李国香说一切都过去了。但是真的就会这样过去吗?缺乏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就像最后疯了的二流子王秋赦所说的“该运动了,该运动了。”似乎,“运动”就在一个不远的地方潜伏着,等着人们的召唤。一旦醒来,就会让世界天翻地覆。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4
胡玉音的遭难来自于当时政治环境对商业的压制,勤劳致富在这个赤运漩涡的国度显得危险无知。无赖流氓的穷困窘迫与其说获得抄家干部的同情,不如说是给出一个架起刑具的支点,得益于大时代的革命恩典,能在一段不短的时间里呼风唤雨,叫日月换新颜。
李国香或许不善经营米油杂货,但整人功夫了得,在今日也是个行政小霸王。她的刻薄寡恩熟悉得像茶水间那些久经沙场的大婶,只是脂粉拉皮不如后者厉害。绝对说不上毒辣,她的行事只在组织授意下的框架范围内,一不通敌二不__,路线上不犯错,道德上自然不受质疑。她的咄咄逼人更多只是种语句上的刨根问底,谷燕山脱了裤子表明清白她也便罢手,这种罢手更多出自惊讶后的呆滞与退却,而非得意的注目。政治生涯暂时的低谷里,慌张失措与心急辩白证明其是个到达绝境的正常人,而没有政治老手所需要的变态隐忍与城府。封人家宅,碍人婚姻,在她一类人看来只是工作份内,即使掺杂了嫉妒的私心也于心无愧,因为专政的意义已经与私仇的快慰合为一体。私密的卧房里,王秋赦一表人才面目大新,政治合作发生在饭案床头不免为作者有所讥讽。默契递过来的洗脚布,两人渐渐亲密到可以相拥动情的地步,“这一切财物权力都为你置备,这是片安全的港湾”。小圈子里的同样熟悉那套官方话语的两口子,反映的是政敌或盟友的惺惺相惜,暗中感觉到对方与自己如镜像契合。在影片后面,王秋赦被踢出权力圈,毕竟大老粗只知道整运动,已经不适合政权的基层运作需要。李国香继续在官场如鱼得水,明显比二流子老练的嗅觉造就她能在以后姓资姓社上站对右边。然而,她在祥和的江面上那个恻隐,将是她走向巅峰前最后的人性,还只是直到死亡过程中间某刻软弱的心虚。
秦书田与桂桂谁成功站到最后,也许应了血统优势家族荫护树大根深。秦的多才多艺不仅救了自己更给死难的小镇带来亮色,如同明灯。得益于好的家庭底子,油滑与苟全怎样拿捏已经成竹在他的胸中,那点政治玩意也不会阻碍住求生的光辉动力。私心犹存,爱我恒心,秦与雨音从苦难里爬出,怀着新希望的胎儿。他们重建家园,即使秋赦的幽魂破锣还在作响,我也不相信会再次敲到他俩头上。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5
《芙蓉镇》作为第三代导演谢晋的反思三部曲中的巅峰之作,其批判力度犹如摧枯拉朽之势,深度也远远超于政治触及人性。而这部片子和同类反思__时期的电影来比,他的特点是主要利用人性和爱情来反讽__,而第五代导演和其他__电影则多用人物形象直接体现出__时期的丑恶与混乱。 片中首先利用胡玉音、桂桂、满庚以及谷燕山这几人的关系变化体现四清运动下人性的转化。满庚对胡玉音的两次抛弃,桂桂为胡玉音不同寻常的大胆行为,谷燕山对胡玉音的不背叛和坚守自己等,都体现了四清运动的腐败落后以及大环境下人物选择的是非美丑,各个人物设定也相继建立起来。 电影的高潮在后半段,人性与政治政治也都在后半段完整的体现出来。片中不可多得的直接描写__的镜头中,有一组让我印象深刻,就是__初期时,导演将淡入淡出镜头与人完美的契合在一起,那特别时期人的表现和大字报批斗语联系起来,确实是讽刺意味强大。人性与政治在胡玉音与秦书田的爱情和李国香与王秋赦的欲望对比中体现的含蓄而又沉痛。胡玉音和秦书田的爱情萌生于__时期的青砖瓦缝,生长于__时期的暮色清晨,激烈于__时期的特立独行,最后归于__结束时的止水等待。他俩爱情的趋向正好被__影响受__体现,在动荡时期,那样光明正大无谓外界声音的爱情,是人心不死;在是非颠倒时期,谷燕山在清晨完了没完的一遍遍责问,是人心不死;在众人皆醉我独醒时期,红烛对酒后老谷与他二人的知心话,是人心不死。而相对的李国香和张秋赦则是不满足于现状嫉妒心强烈的异化,两人对真实想要却又得不到的东西转化成对权力的追捧对政治的扭曲过热,而两人相拥时则是对彼此的一种满足,是爱情和政治的双向满足。两人的心有灵犀,王秋赦的打扮和李国香的没洗脖子的袒露,则又将人性的弱点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两个表里不一将自己的人性底牌展现出来时,这一拥抱又有了些人性化色彩,但同时他的猥琐成分也在其中。 这部电影将人性与政治通过爱情和欲望来体现出来,这又不得不涉及到尺度的把握和体裁的选取,影片中的含蓄和隐喻镜头也让我们心照不宣的理解谢晋导演在拍这部电影时的阻力有多大,在当时还不算开放的年代和各个部门的压制,谢晋导演能拍出这等佳作实属不易,而谢晋导演又是真切体会过__的人,这让我想起他说过: 在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后,我现在不在乎获奖。我在乎片子是否能留存下去。因为,最后的审片者是历史、时间、人民。即使《芙蓉镇》屡屡被禁但它在中国还是一等一的好片,而历史时间人民也为之动容。
【第2篇】芙蓉镇电影观后感1200字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1
《芙蓉镇》是我最不急着看的电影,即便二十年前我开影碟店时,把店内自认为可能是上品的影片看完了的空窗期,也没舍得看,因我在小学四年级即十岁那年听过评书《芙蓉镇》。收音机是当年牛形山水库管理所的同事们欢送先父因平反调回原单位,大伙凑份子钱送的。
1982年的春天,我家还住在城乡结合部,离镇上的电影院可远。以前看电影,全靠大姐背着我赶几里外的县一中、氮肥厂甚至更远地儿的周末露天场。再说也没钱去电影院,有钱也得留着租连环画看。书摊就摆在电影院门口,有次正遇上大姐朋友买电影票,托我捎张票给大姐,也被我转背就退了换小人书看。
十岁的我,纤瘦的大姐已背不动了,幸好有那台收音机,听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岳家将》、《西游记》、《水浒传》,还有《芙蓉镇》......成了我的主要娱乐项目。杨六郎、岳飞、孙悟空离我的现实生活太远了,倒是《芙蓉镇》里面的一些诸如最高指示、红卫兵、牛棚的名词,日常中偶尔还能听到大人们提起,莫名有些亲近。
久了,便忘了男女主角的名儿以及故事的大概,依稀只记得剧中下放的走资派和豆腐西施等等老百姓日子过得很惨,还有运动中人性因扭曲而狰狞,更有盲从的疯狂和对自由的渴求。或许是对美好的憧憬,或许是对狰狞的恐惧,或许是对自由的珍惜,长大后的我,总不愿意看到《芙蓉镇》里面的人和事。大千世界,林林种种的人都有,难免会遇到睡在那个时代没醒的人、网上转些对“人性的解放”批判的人。《芙蓉镇》的尾声让这类无法接受社会革新的陈腐疯了,作者心中或因愤怨,而我倒是有几分可怜他们,懒得去骂,夏虫何以语冰。打小就戴惯项圈的狗,自是看不惯垃圾堆中取食的自由野狗,我想,应是这个理吧。
而理,是个复杂的东东,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理,一想就头痛和失眠,莫非也是我一直不忍看电影《芙蓉镇》的原因吧。
听过评书版《芙蓉镇》之三十多年后的今夜,我还是没忍住,看了一遍电影版,更是不眠。一番感慨,挑灯记之。反正,醒着也是醒着。
最后分享剧中一句经典台词“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收笔。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2
《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发表的小说,主要描写了“四清”和“革命”运动期间湖南农村女性胡玉音的悲惨遭遇。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导演:谢晋,编剧:阿城、谢晋,主演:刘晓庆、姜文。
刘晓庆和姜文的表演给电影增加了很大魅力。刘晓庆饰演的胡玉音美丽、善良、温柔、多情亦不乏勤劳能干、敢爱敢恨。她每天起早贪黑做米豆腐而毫无怨言,她被青梅竹马的黎满庚抛弃并没有心怀怨恨,她嫁给老实巴交毫无魄力的黎桂桂并没有嫌弃他,她与“右派”分子秦书田相互扶持相互慰藉,她是一个几乎接近完美的女性。但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却得不到应有的幸福:米豆腐摊子被撤,初恋情人弃她而去,丈夫黎桂桂被逼自杀,秦书田被抓进监狱。一位美丽善良无辜的女性得不到应有的幸福,而这一切又不是天灾所致,其背后的原因值得人深思。姜文饰演的秦书田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知识分子形象,他身上既有知识分子的正派和严肃的气质,又因屡遭批判而带有一些江湖痞子气。他原本是县歌舞团的编导,因编演歌舞剧《喜歌堂》和发表反封建的文章,被错划成右派,划成右派之后竟然连和心爱的女人结婚的权利都没有,于是他只好和胡玉音同居,但却因同居罪被抓进监狱,抓进监狱之前他低声但坚定地对胡玉音说了一句话:“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这句话既反映了他顽强的生命力,又体现了他的心酸与无奈:“妻子”临盆在即,自己竟然无法照顾;孩子就要出生,自己却被迫离他而去。电影越是表现他们的不幸,就使人越痛恨“革命”、“四清”等荒谬的运动。正是这一波又一波的运动,把他们正常的生活打乱,把他们的工作和事业毁掉,把他们幸福的生活断送。
电影虽也和小说一样,注重胡玉音的情爱叙事,但和小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因不仅仅因为男女主角表演的精彩,还因为导演功力的卓越。谢晋把浩荡宏阔的政治叙事和安宁平和的家庭叙事成功地熔于一炉,既让人感受到了那个激情洋溢但也荒谬绝伦的时代的风云变幻,也让人体悟到了小家庭内夫妻生活的甜美与安宁。因此,《东方早报》给予了这部电影高度的评价:“《芙蓉镇》是一部内容与形式俱佳的经典之作,是与《活着》一样细腻又激烈地描写如何在变迁的环境中保持美丽与优雅的好电影。……谢晋在片中把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平静与混乱,真实与虚假编成绝妙的织体,平衡,精致,干净,暗地里又涌着股浓烈的激情,气韵非凡,浑然天成。该片仍然是一部谢晋式‘哀而不怒’的电影,在这部片子中,人性,在运动的历史长河中淬炼,被放大,被捆绑,被考验,纯的愈发纯净,浊的愈发混浊。”正因为此,电影问世后不仅获得了1987年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奖等10项大奖,还获得了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配角等奖项,并且,还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总之,这是一部建国之后不可多得的佳作,被认为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改编最成功的一部。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3
最近突然喜欢上老电影了,前几天看完了《芙蓉镇》,这一部谢晋导演的作品。当时看完最受冲击的就是故事编排和刘晓庆以及其他几个演员的神演技,这样一部在我出生前作品,到现在还保留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实在是令人敬佩。
关于故事内容就不再多说了,反正有点意思。后来去豆瓣看了看别人的评价,据说这部电影是在当时反左浪潮时拍成的,在这种稍微自由一点的环境下难怪能拍出如此反映人性的电影。这部电影的主基调还是提倡人性中的善,告诉人们只要努力不放弃希望总会得到幸福,刘晓庆演的芙蓉姐是个红颜薄命的主角,凭着自己的努力以及一点小手腕从落魄的地主女儿变成村子里率先富起来的人,结果遭旁人各种羡慕嫉妒恨。(感觉和现在的社会的仇富情绪有一点像)最后被革委会整的家破人亡,丈夫死了辛苦赚的钱被充公自己被划到黑五类。然后看着形形色色的角色上演一出生旦净末丑的大戏,最后在诸多磨难中觅得真爱秦书田,盼到好日子。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秦书田说:人心不死。确实杀死一个人很容易但是想灭掉人们心中最根本的对真善美的渴求却比登天还难,所以才有后来的师爷对着王麻子说:杀人诛心。纵观历史上那些公认的黑暗时代,人们也许会记得那些残酷的黑色记忆也许不会,但是最令人无法忘怀的绝对是那些在黑暗中给予民众希望的先驱,他们以自己人格中的积极力量作为火炬温暖并照亮的大众的生活。而芙蓉镇中这个先驱就是胡玉音(或者说是她和秦书田)。
不知道是因为中国历史太悠久了还是我们确实是一个多难兴邦的民族,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佞臣与各种以整人为乐的生物。芙蓉镇里的这个角色主要由李国香和王秋烩担当,这两个人都从不认为幸福应该靠劳动得到,他们的逻辑就是幸福要坐享其成,天天口头上说要消除阶级,结果消除到最后自己变成了鱼肉百姓的那个,反倒把真正热爱生活的那个群体给消灭了。王秋烩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象征,电影里有一幕是他领着红卫兵斗李国香以及他从北京回来以后看到李国香又变成他的上级时那两幅嘴脸,这是奴性的最好的体现,能当孙子也能当爷就是做不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知道何时我们把老祖宗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丢到别的大陆上去了。我们可以像狗讨好主人一样的讨好一切能给我们利益的东西,对于那些阻碍我们的障碍哪怕是自家兄弟父母也能下的去狠手。难道高尚真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吗?那些把污染企业引进国内的大部分都是中国人,似乎国人已经把践踏他人当成了一种合理的逻辑。
(虽然这和国家人口多有所关系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这种劣根性滋生的接口)任何时候自私与野蛮都不是文明的象征!
最后实在得说说刘晓庆,刘晓庆简直把胡玉音这个角色演的入木三分,悲伤得意以及绝望都演绎的淋漓尽致,难怪能自此以后能火的一塌糊涂。唉可惜现在就。
【第3篇】芙蓉镇影片观后感1500字以上
芙蓉镇观后感1
孟老夫子曾经说过一句很理想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惜两千年来,这理想始终停留在儒家学子的脑袋里和口头上,从来没有实现过。不论是开明圣主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时的大唐,还是爱民如子的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盛世时的大清,都是如此。不过,更令人痛心且想不太通的是红色新中国成立后,在那特殊的年代,却也是如此。以我之见,孟老夫子的话应该改改:国为贵,社会次之,人为轻。在那个年代的红色新中国,国家太大,社会太小,个人基本上没有地位。这种现象很奇怪,似乎不是人组成了国家,国家成为了本体,人反而成了国家的附庸,人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人没有了自我。
看完《芙蓉镇》,这一感觉尤甚。小小的芙蓉镇,忙忙碌碌且纷纷扰扰的人们,为生活,为生存,为生命,无奈并盲目地跟着别人的指挥棒,相互倾轧,相互斗争,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当然,此处的“别人”是国家或政府以及由国家和政府派来的,它,他或她太强大,个人望而生畏,无可奈何,否则,若敢反抗,轻者撤职查办,开会批斗,游街示众,劳动改造,就像秦癫子、谷主任;重者妻离子散,不过堂而问罪杀头,家破人亡,就像桂桂。这么强横的国家,这么蛮横的公务员,这么荒唐的社会,个人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朝夕不保,哪还有个人价值可言!
中国立国四千余年,奴隶时代时,国家是天子的,社会是贵族的,平民百姓和奴隶占人口的大多数,却占政治经济文化的极少数。老百姓文化教育思想水平低下,社会地位低下,的确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生如草芥,死如残叶,对社会的贡献有限,对自身价值认识有限,也就谈不上有多大的个人价值。失去自我在所难免,也无可厚非。
帝国时代时,国家是皇帝的,社会是地主的,普通老百姓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文化教育思想水平也有所提高,不过提高的也是很有限。此时绝大多数老百姓对个人价值的认识没有多大提高,但还是有较例外的人。最早的当是陈胜,代表名言是壮志未酬的他种地时在地头上说的“燕雀安之鸿鹄之志”和被逼无奈勇抓机遇揭竿而起时喊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然,个人价值实现的最充分也较早的当是刘邦,他也有代表名言,那是潜龙在渊的他在看到秦始皇出巡盛况望洋兴叹时说的“大丈夫该当如此”。另外,他还有代表作,那是飞龙在天的他在建立汉朝实现个人价值衣黄袍还乡时高唱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自然还有其他人,典型的如陶渊明,王冕。再往后,人就越多,比如明清时的朱元璋,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民国时代,经过东西文化的激荡,学习风气的兴盛,更主要的当是自由民主等思想的广泛传播,老百姓追求个人价值的愿望急剧上升,行动更加积极努力。可以说,民国时代,流行的思想是“国家是老百姓组成的,国家有责任为老百姓谋福利,而国家的公务员只是公务员而不是百姓的父母官,更不是老百姓的大爷。”当然了,这只是流行的思想,却未必就是主流思想。中国太大,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差异太大,这种较为先进的思想不太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就占据四万万中国人的大脑。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民国时代,应当是中国人个人价值被广泛认识,广泛追求的新时代,应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追求个人价值的高峰。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数不胜数。当然,最有名,最有成就且最有境界的应该就是孙中山。孙中山,起身微末,但立志竭力实现个人价值,缔造共和。而且,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孙中山的共和追求不仅是为实现他自己的个人价值,而且同时也有助于广大老百姓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这是对个人价值更深层次的认识与追求。毫无疑问,这种对个人价值的认识与追求的境界,比毛泽东的百年名作《沁园春·雪》中点评过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及以微末之躯起家而成开国之君的刘邦朱元璋的境界高了十万八千里,虽然,这些个圣主明君开国帝王往往打着为天下苍生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幌子。
纵观中国历史,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大体的趋势应当是时代越晚,国家控制越无力,社会思想越开放,则愿于且敢于追求个人价值的人数量越多,对个人价值的认识越多,体会越深,追求越积极。
然而,这样的趋势在《芙蓉镇》中的那个时代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它由民国时代的高潮迅速转向了低谷,而且,低的一塌糊涂,低的令人痛心!
在《芙蓉镇》或曰《荷花国》中的那个年代,人们迷失了方向,不再或不敢追求个人价值,人们失去了自我。那个年代,国家大的没有边际,社会被严重压缩,不过还在苟延残喘,个人却几乎难以残喘。国家几乎强制包揽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的和精神的,当然精神的占了大多数。余下的,被社会控制了一大部分,因为人们总是喜欢随大流,随社会的大流,喜欢让自己站在多数人当中,这样,可以减少心理上和现实中的负担,并且能够极为有效的减少脑细胞的损耗,同时减少面对未知危险的风险而增加公平感,虽然这样的公平有点阿q。人们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如同走马灯般轮番亮相,使出各人的浑身解数看家本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整别人,直到别人死而后不已,真正做到了整倒、整死、整臭。
那时的人们,用相互斗争代替了和平共处,用意识形态代替了吃饭睡觉,用说谎吹牛大放卫星代替了实事求是踏实努力。那时的人们,今天是人,明天是鬼,有时是鬼,有时是人,有时还是牲口。没有个人价值追求或者追求个人价值愿望不迫切行动不积极的人,比如王秋赦,也许会举四肢赞同拥护推动政府以及政府公务员外加连公务员也算不上的红卫兵的瞎折腾,带着血泪的瞎折腾,并从中暂时得益,那时候应该叫“贫下中农翻身做主人”。而那些良心未泯或者还未泯灭干净的人,个人价值意识强烈追求积极的人,饱受摧残。他们有的人看得开,想得通,直得起,弯得下,与世俯仰,以苦作乐,脱离社会,蜷缩一堣,抱着像牲口一样活下去的信念,苟且偷生,苟延残喘。而有的人看不开,想不通,也不像大象的鼻子那样能屈能伸,他们积极且盲目偏激地拿他们自己这个鸡蛋与国家这个石头碰,国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甚至很惨烈。还有的人,良心还有,但被逼无奈,趋炎附势,为虎作伥,日夜饱受着良知的拷问,饱受着现实的折磨。当然,还有的人,平日义愤填膺,但被迫三缄其口,酒后胆壮,在似醉非醉似醒非醒之际发泄心中不满,控诉国家社会。但是,更多的人应该是浑浑噩噩,麻木无知,不管何为好,亦不论何为坏,谁强横就听谁的,这样的人不明哲但保身,的的确确活了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了下去。
但是,无论是谁,在芙蓉镇中的那个年代,都有意或无意,自愿或被迫放弃了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全都失去了自我。那个年代渐行渐远,但芙蓉镇依旧,但愿芙蓉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愿芙蓉镇中的人们追求本色,活出自我
芙蓉镇观后感2
《芙蓉镇》这片儿借来了大半年,一直躺在角落里。那时看《让子弹飞》对姜文的爷们味很是着迷,所以想看《芙蓉镇》这部老片,之后又总没冲动看。我对于人生的苦难史大致能避则避,战争,清洗,人在大环境下变成了不知何日死悲哀的蝼蚁,好好的人生受尽了摧残,让神经不够粗壮的我产生了一种不适感。但并非所有这种题材都被我拒之门外,影片要表现什么旨意,用怎么样的拍摄手表现它,这其中的微妙属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时很难说清在别人眼中差不多同一类型的片子,为何我一部爱之,一部避之。另外,因为是国内片,首先就不以为然。可怨不得我,国产片的做作,庸俗,虚妄,形式大于内容,或是永远的民族主义乡土情结和小人物总是悲惨沉重的一生。太不合口味了我不爱看。当然千里挑一还能挑出几部不错的。但,经典的,有吗?
可是,上个周末把这部86年拍的《芙蓉镇》看完之后,我必须在这里唠叨几句,迄今为止,终于看到一部top1的国产经典片。25年之后看来心中满怀崇敬,是一部百年之后也不会逊色的影片,所谓经典,就是它的普世价值和艺术光辉要穿的透时光的隧道,温暖到后人的心中。
看《芙蓉镇》的时候,我想到了《活着》,为什么同样的题材,93年的《活着》成了不能公映的禁片,86年的《芙蓉镇》却是国内外获奖无数,我们是不是曾经有过一条通向光明的路,在少不更事的时候,曾经昙花一现有过一个自由而真诚的年代。《活着》我并不怎么喜欢说实话,《芙蓉镇》有一种美,而《活着》,没有。
《芙蓉镇》影片一开始就很美,我一开始就爱上它,刘玉音和她丈夫黎桂桂夜里磨着大米,一圈一圈,民谣歌儿凄凉的唱着一遍一遍,映着他们辛劳却对明天充满希望的年轻纯朴的脸蛋。
“(女)半升绿豆选豆种呐,我娘那个养女不择家呀。
妈妈呀害了我,妈妈呀害了我。
(男)碧水河水呀流不尽呀,郎心永在妹心呀头,哎哟,妹呀心头。
罗罗里,来来来,嗯。
(男女)半升绿豆选豆种,我娘那个养女不择家。
妈妈呀害了我,妈妈呀,妈妈害了我,害了我。
罗罗里,来来来。 ”
那个年代正在风雨满城之前的平静期。米豆腐西施胡玉音的生活在这三省交接的小镇上算得上称心如意了。米豆腐生意红火,有老公疼,人靓,男人们宠,心眼儿好,无论对干部还是黑五类都招待的八面玲珑。春风总是荡漾在这个全镇最美的芙蓉姐的身上。
可这遭了一个人的忌恨,成了吃着皇粮有政治靠山的女干部李国香的眼中钉。如果芙蓉镇上不曾出现过李国香这个善妒的女人,胡玉音的一生就会被改写。动因简单而原始,李国香见所有男人都围着胡玉音转却对她无任何重视之意心里感受到挫败,借机公报私仇要一辈子不让对方过上好日子以求心理平衡,这成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但是,凭着什么李国香竟然可以达到作威作福作践别人的生命满足一己之私欲的地步,这便是赤裸裸的一个荒谬时代疯狂的政治故事。
【第4篇】芙蓉镇观后感600字
【第1篇】
“安安心心成个家,也过过老百姓的日子,别总想着和他们过不去”,这是影片最后秦书田(姜文饰)说给李国香的。看见人家做生意挣钱了,就和人家过不去,看见人家结婚了,自己还 是老单身,就和人家过不去,李国香活到最后听到这句话时也该有点醒悟和后悔了。反而姜文却很乐观,作为原先文化馆长,却收到打压,平时低调做人,对上级唯唯诺诺。在他那段孤单的日子了,却依然没有失落过,顽强的活过来了。在他因为和一胡一玉音(刘晓庆饰)结婚,而别宣判十年监禁时,他告诫一胡一玉音“要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他不仅自己依靠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活下去,而且也要将这种生命力传给别人。刘晓庆在影片中饰演的一胡一玉音是一个生一性一乐观,与人亲近,勤劳勇敢的女孩。依靠自己的双手,卖米豆腐,又因为自己热情待客,手艺好,所以生意很兴隆。又肩背手扛,靠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辛辛苦苦盖起了楼房。满以为自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却又有人和她过不去了。“文化大革命”暴发。那是一个人和人过不去的年代。一胡一玉音被打成了富农,好吃懒做的王发胜做了革委会的书记,开始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一胡一玉音的老公却是一个很窝囊的人,至少给我的印象是这样。他总是被玉音的光环笼罩着,连站都站在玉音的后面,自己像是个一奴一才,没有男人的那种主见。不过他两在一起生活也是相安无事,一个会打理,一个又听话。玉音也不嫌弃他,不会去刺激他的自尊心。反而也很需要他,至少玉音在一精一神上需要有个男人做伴。我觉得这点玉音做得很好。不像现在有些女人总是喜欢看不起自己的伴侣,觉得所有的功劳都是她自己的,而且拿这一点来打击男人,无非就是像征服他。可是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凭什么就要别人受你的控制?这世界你离了他你就能活的好吗?玉音就知道他离不了她男人。说到这里,我觉得他男人也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他男人首先就是被勾一引的,被玉音的美丽和聪明所征服,一精一神上就把自己看得低了一点,甘愿就这样窝囊。人与人只有平等才能被别人看得起,才能相处的好。这一点我觉得姜文做得很好。当姜文和一胡一玉音都被打压时,两人一起扫大街。每天天不亮两人就开始扫大街,整条街上就两个人,这也算是极好的条件。更主要的是姜文能主动发起攻势。也善于勾一引,会想一些小聪明来逗玉音开心。同时也会主动的去身一体接触她。可以说这是泡妞的主要技巧。玉音也需要男人的关怀,我想姜文是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成功了。
总结一下吧。一,不要和别人过不去;二是要平等待人,不管是比你高的还 是比你低的,三就是乐观的生活。
【第2篇】
芙蓉镇,一部人一性一的电一影。是刘晓庆和姜文在青年才俊的时候拍的。刘晓庆当年的确是一朵让人眼睛一亮的小花。她笑起来是那样的甜美。很让人沉醉……
刘晓庆在影片里扮演一位敢一爱一敢恨的小女子,为了生活,可以不断的付出,可以那样倔强的生存。姜文在里面扮演一位“黑五类分子”,一位“资产阶级的右派分子”。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艰难。他们在那样艰难的环境里,他们是勇敢的。他们的内心是强大的。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是打不垮的。既使在扫大街的时候,他们也能那样的坚强,那样的艺术。“一对黑夫妻,一对狗男一女”,“活下去,象牲口一样活下去”,我终于明白,人世间最残酷的是政治斗争,这么一说了。
犹清晰的记得,那是上高三的时候,天气很冷,外面下着冻雨。我们在教室里冻得打抖,叫苦不己。当时我们的历史老师刘德洋先生就说过,最让人痛苦的不是天气的寒冷,最让人痛苦的是政治斗争,最可怕的也是政治斗争。山雨欲来风满楼,政治的风雨,政治的运动。让无数的人不寒而粟,人有时候为了要生存,要变得那样的卑微和萎琐……
天亮了,一切就都好了……
仁者无敌,人间正道是沧桑,为了明天,请选择今天努力,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第3篇】
《芙蓉镇》,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一影。
影片中的谷燕山,应该就是导演谢晋的化身吧——中国电一影人的良心所在。当谷燕山冒着政治风险去为秦书田和一胡一玉音这“两个狗男一女,一对黑夫妻”证婚时,当一胡一玉音感动的泪流满面和秦书田一起向谷燕山下跪时,我的眼泪霎时也顺脸颊奔流。
十年文革,不知造成多少冤魂哭泣,但因为有正直的谷燕山们的存在,让人间多了一温一暖和希望,虽然谷燕山也是个小人物,但底层的光芒却穿透人心深处,照亮历史一陰一霾的天空。
秦书田十年牢狱被平反回家在轮渡上巧遇李国香(革委会主任)时,秦书田对她说,成个家安安静静地过过老百姓的日子吧,他们的日子也容易也不容易。这句话让我心里不是滋味,中国老百姓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最听话的老百姓吧,他们忍辱负重、所求不多,只要能过上安静的日子。可是文革事件将中国大地变成了人间地狱,他们这做人的最低愿望也得不到满足。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说,这世界就是一座地狱,而丹麦就是最差的一间。这句话放在天玄地黄的文革中国似乎也尤为恰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简单地两分成敌我对立的阶级,只见阶级不见人,人一性一遭到无情的践踏。正常致富,却被当成搞剥削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打为黑五类,甚至连结婚的权利都被剥夺。这是发生在解放后十多年的中国,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处——这场运动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吧。必须正视历史,否则就像影片结尾敲着破锣的王秋赦疯疯癫癫地所喊的,“运动咯!”
想起巴金晚年在自己的《随想录》中的一句话,要建一座文革历史博物馆,可先生这一愿望至今未有答案。
只有正视历史,人间悲剧才不会重演。
【第5篇】芙蓉镇观后感800字
【第1篇】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部老影片《芙蓉镇》,它让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感觉到很震撼!可以说 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造就出了特殊的事情。
《芙蓉镇》,它以一个小镇上几个普通人物在“文革”前后十几年里命运的变化,从他们的个一性一不同程度的被扭曲、被异化,向人们展示了小人物在社会变革大潮中的踉跄足迹,以此来探讨极左思想的渊源,来反思民族的历史。由于《芙蓉镇》刻画了“文革”的动乱岁月,在当时曾引起很大争议,但谢晋力排众议,完成了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推动了思想解放和对动乱岁月的思考,并用艺术的形式向世人宣告了动乱岁月的终结。
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芙蓉镇,人称“芙蓉仙子”的一胡一玉音跟丈夫黎桂桂开了一个豆腐坊,以卖米豆腐为生。一胡一玉音美丽大方,待客热情,黎桂桂心地善良,忠厚老实,因此小两口的生意很红火。经过几年起早摸黑的劳作,夫妻俩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盖起了新房。落成之日,镇一党一支部书记黎满庚,南下老干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乡亲们都来祝贺。可这一切却引起了国营饮食店的女经理李国香的嫉妒。
不久,“四清”运动开始了,李国香当上了工作组长,一直对一胡一玉音垂涎三尺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成了运动的“积极”人物,他们二人狼狈为一奸一,大抓阶级斗争。结果一胡一玉音家被划成“新富农”,新屋被查封,黎桂桂也被一逼一自一杀了。曾帮助过他们的黎满庚和谷燕山都受了牵连,黎满庚是因为自幼与一胡一玉音青梅竹马,早年为服从组织要求而与一胡一玉音分手,这时被认定为阶级界线不清而降职。而谷燕山的问题则是因为曾卖给一胡一玉音碎米,因而也被撤职了。在接踵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中,王秋赦又成为运动骨干,当上了镇一党一支部书记,而李国香却被赶下台,昔日以打击别人为乐的她脖子上挂了破鞋游街,也尝到了受侮辱的滋味。芙蓉镇笼罩在恐怖当中。
一胡一玉音成了富农寡婆后,处处受欺凌。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命令每天和“右派分子”、原地区歌舞一团一编导,人称“秦癫子”的秦书田一起扫大街,秦书田给了一胡一玉音以真诚的关怀和帮助,同病相怜的两个人逐渐产生了感情,并不顾一切地相一爱一了。而此时李国香的问题忽然得到解决,她身兼数职,又恢复了从前威风显赫的嘴脸。一胡一玉音怀孕后,秦书田请求王秋赦批准他们登记结婚,不料因此惹恼了李国香,厄运又一次降临,秦书田被判刑10年,一胡一玉音也被判刑3年,因怀孕而监外执行。
从此,一胡一玉音更是忍受屈辱,挣扎求生。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她因难产而险些丧生,多亏谷燕山拦下一辆军车,将她送到部队医院,才救了母子二人的一性一命。冬去春来,历史又一次发生了逆转,动乱的年代终于结束。秦书田和一胡一玉音得到彻底平反,一家三口终于一团一圆了。他们开办了一胡一记米豆腐店,直起腰杆开始了新生活,米豆腐摊前兴隆如初了。李国香又高升了,而这时运动分子王秋赦已经变成了疯子,他敲着破锣,终日嘶哑着嗓子叫嚷:“运动了,运动了……
【第2篇】
因为老师的要求而搜了《芙蓉镇》来看,说实在的,一看到它的那种模糊不音的画面,人物造型的粗糙,我立即失去了观看的兴趣,不过迫于老师的硬一性一要求,还 是硬着头皮去看了。可是看着看着,一种沉重之感慢慢涌上心头,让我忍不住看下去。我发现我的眼角竟渐渐模糊了。2个多小时的电一影,我没有停顿,随着影片中人物的悲欢离合而欢笑、哭泣、感动、惋惜。
影片中,主要有这几个人物,卖米豆腐的一胡一玉音、粮站主任谷燕山、大队书记黎满庚、被化为“右派”的秦书田、“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以“芙蓉姐”一胡一玉音的悲欢遭际为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揭露了“左”倾思潮的谬误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我认为,与其说它是一部电一影,不如说它是特定时期史实的记录。从中,我深深地感到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不易,老百姓谁不想过平静安稳的日子,谁愿意整体搞阶级斗争,可是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不斗争、不搞运动就意味着你反动,意味着别人要斗争你,好好的生活就那样被搅乱了。
在运动面前,考验的是人心、是良心。在被李国香等人诬陷时,谷燕山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良心,他没有为了保住自己而出卖一胡一玉音。甚至在后来一胡一玉音和秦书田结婚时,没有人敢来祝福他们,而他是唯一的客人,还 给一胡一玉音和秦书田送了礼物。他是那样的善良,朴实看到社会的乱象,他也迷茫,也怀疑,也失望,也痛心,但是,作为一个老共一产一党一员他还 是选择相信一党一,他在大雪中痛苦地问着:“完了?”他又回答:“没完!没完!”秦书田听到他的喊叫,说了一句:“人心不死!”对,人心不死!鬼是可怕,但天亮了鬼就出不来了!大队书记黎满庚在思想的挣扎之后,选择将一胡一玉音的钱上一交一。也许我们会觉得他太自私了,为了自己的前途竟出卖一直称自己为哥哥的干妹妹。但细想一下,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有老婆,有三个孩子,为了此事他还 跟老婆打了一架,作为丈夫,作为爸爸,他不能不顾自己的家庭。出卖背后是深深的无奈!王秋赦就是一个典型的随波逐流、溜须拍马、惟恐天下不乱的人。他热烈的欢迎运动,并不是有着多高的阶级思想,而是觉得可以从运动中得到好处,所以在影片中他最为人们所不齿,最后他疯了还 一边敲着锣一边呼着:“运动了,运动了!”想想他也挺悲哀的,政治的变化,特别是那个时代政治的变化岂是他所能把握的,溜须拍马终究没有为他带来好处,反而是一精一神的崩溃、众人的厌恶。一个人可以犯错,但不能失去良心。错可以改正,良心丧失了就会受到人们的唾弃。
影片中另一个让人们厌恶的是李国香。她虽然是一党一的决议的坚定拥护者,但是她没有认识到当政策本身就是错误的,再坚决执行非但不是为老百姓而是害老百姓。正是因为无数个李国香那样的人,那是的中国才会越来越偏离正确的道路。
在影片中,最感动我的是一胡一玉音和秦书田的一爱一情。政治的压迫并没能扼杀真挚的一爱一情,一爱一情就在两颗心的心心相惜中萌发、成长、坚韧。秦书田大家都叫他“秦癫子”,因为他平时似乎有些傻,但其实他有种大智若愚的感觉,这种大智若愚是看透之后的豁然,是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一胡一玉音本来觉得秦书田是“四类分子”,又为着自己的男人的死而伤心,所以讨厌秦书田。可是随着她和秦书田的相处,随之秦书田对她的默默关心,她感动了,也许也是因为相同的处境让两人更能理解彼此,更懂得珍惜,最终一胡一玉音一爱一上了秦书田。一爱一情要经得起磨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经历了王秋赦对他们种种困难、经历了15年的分离之后,最终他们迎来了平反、迎来了一团一圆。在他们被抓起来时,秦书田对一胡一玉音说:“活下去,想牲口一样的活下去!”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便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似乎有点理解了那个特殊的时代对人们的迫害。人要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连最基本的或着都成了奢侈,那么人权在哪里?社会主义在哪里?人们期望的幸福在哪里?
政治风云变幻莫测,人们最终还 是迎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很多冤案都得以平反,一胡一玉音和秦书田等人也包括在内。这让观众在两个小时的沉重之后多多少少感到些欣慰。可是就像一胡一玉音在听到一党一要把她的钱换给她时,她向工作人员质问的那样:“还 我的钱?可是我的男人呢?你们还 我的男人!”这场政治运动过去了,可是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伤害多久才能过去?谁又能给那些冤死的人补偿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警惕这类政治运动的重演呢?
我又觉得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还 是蛮幸福的,虽然这个社会还 有很多不平等,还 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无可厚非,我们不必为一温一饱,不必为政治运动而担心。社会在一步步前进,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第3篇】
前几天看了谢晋导演,刘晓庆和姜文主演的电一影《芙蓉镇》,在看的过程中心灵受到一些震撼,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感觉电一影里面总是有些东西在启发的激励着自己,让自己从中要得到一些什么感想什么的,思来想去,这可能是自己的思想与影片中产生某些共鸣,以致于产生一些小火花的缘故吧,如果能清理一下思路,把它整理下来,或许对我们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从表面上来看,影片的政治色彩的味道比较的浓重,可能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是不是一部政治片?我想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为电一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背景,这个人一性一扭曲的时代,为各种人物来表现自己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舞台,让各种角色的人物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表演,受到的影响可能是比较小的。所以我倒是觉得,将表现人一性一的一些故事放在这个背景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芙蓉镇》的成功与这个背景的选择是息息相关的,表现了各个阶层的人物的原生态。下面试图从人一性一的角度来进行一些粗浅的解读
一是表现人的软弱一性一。这里面的代表人物就是李满根和贵贵,这两个人都是与一胡一育英直接相关的人;作为一胡一的初恋情一人的李满根,在一胡一最需要的时候,为了入一党一他背叛了她;在她在受到工作组追查的时候,让他帮着藏钱,结果他主动上缴了,这无疑对于一胡一来说是雪上加霜的事情。可能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两个可能结为夫妻,可以设想一下,即使是结为夫妻之后,如果遇到非常大的困难的时候,他也很难说能够坚持到底的。所以说,一胡一的错误在于对于一个曾经背叛过自己的人,还 去相信他,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作为李满根来说,他也有自己的困难,面对一家的人,他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对于妻子的不理解也是正常的,对于他我们也无法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能够帮助一胡一渡过难关,我们是又手赞成的,但即使是这样的话,我们也不要对其进行过多的谴责,但在道德上总是有些不足的地方。对于贵贵,他是一个勤劳的人,和一胡一的感情也是非常的好,但其软弱一性一也是其不足的,没有足够的韧一性一,所以在关键时候能够走上极端。
二是一个能干、坚强的一胡一育英。这是影片的女主角,事件的发生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她展开的。她的这些事情的发生一是由于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一些特定的行为。对于她来说,生活对其是不容易的,能够吃苦耐劳,但由于其经济的收入受到一部分人的羡慕,为后面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埋下了伏笔。在一胡一身上体现了一种坚强的一精一神气质,对于他的丈夫被杀之后,她所要面对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她毅然的坚持下来,直至等到秦书田的一爱一情。多少的苦难和不幸压在她的身上,有种几乎快要崩溃的感觉,但是她还 是坚持了下去,坚持等到了自己的幸福。一胡一可以作为中国劳动妇女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代表了她们身上的优点,同时也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那种韧一性一,这可能是最后等到幸福的重要原因。
三是苦心孤意、豁达乐观的秦书田。从一个文化馆馆长被打成了黑五类,并且还 要进行学一习一和运动,他的乐观和豁达使他的生活还 不至于那么的一陰一暗。这种一精一神为他的生活注入了一缕一陽一光,他还 是能够利用一切的机会帮助别人,这是人的本一性一的光辉。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加上他的学识,为其的一精一神种划定了一个底线,以此为基础,一精一神得到了延伸。他有句话说:像牲口一样的活着。是呀,活着是最重要的,只有活着才能渡过眼前的困难,以后的生活才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