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看抗日战争的观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看抗日战争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看抗日战争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关于看抗日战争电影的观后感
关于看抗日战争电影的观后感1
我利用了暑假的时间看了一部红色经典抗日战争片《铁道游击队》。每当想起这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眼前便浮现出游击队员们趴火车,打鬼子的情景,想到这些事,我的心对游击队员的精神与勇气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主要叙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铁路上有一支活跃的游击队,他们专门破坏日本铁路运输,使日军得不到互相照应。游击队员控制了火车头,也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有力的打击敌人。在日寇和国民党两派的夹击下,很好的互相配合。他们沉着稳定和破灭不了的执着信念、勇于拼搏的精神,多次阻击了敌人的进攻,最终,他们消灭了鲁南地区上的鬼子,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看了这部电影感觉无比的自豪,当日军说出‘‘我们失败了。’’中国人民的心是那么的一致,那么的高兴,那么的自豪!如果,人们永远记住抗日战争时期,那么中国人民永远走的是上坡路,中国永远是最伟大的。‘‘中国人是打不死的。’’因为中国人有着不怕困难的精神,才取得了抗日的胜利,这时,我感到骄傲。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但不能真正体会的抗日的辛苦和失去亲人的痛苦。游击队失去生命才换来今天的和平生活,so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浪费几百条的性命换来的1分钟,为国效力。最后,我想呼吁:中国是最强大的国家!
《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对我的启发很大,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关于看抗日战争电影的观后感2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8月31日18时,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自治区党委各部、委、办、局干部职工900余人,在自治区党委会议中心二楼礼堂观看了影片《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如此记述:“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敌人所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当年,聂荣臻元帅在答《抗敌报》记者问时指出,“百团大战”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敌华北方面军在其作战记录中也承认“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彭德怀元帅曾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由此观之,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年8月28日,以此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的电影《百团大战》将在全国院线上映。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点影片,《百团大战》以类型化的电影语言,再现了这段永不磨灭的抗战记忆,弘扬了永不屈服的抗战精神,也提醒今天的中国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组织观看电影《百团大战》的通知要求,作为自治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已经安排组织全区各地、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各族各界人士观看影片。
在笔者看来,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观看电影《百团大战》,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全民抗战生生不息的精神。试想,当时我们在那么贫弱的条件下,凭借着坚定的信念赶走战争恶魔,迎来和平天使。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战精神不能丢,我们永远不能忘却那段民族苦难的岁月,永远不能忘却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前辈英雄,永远不能忘却今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关于看抗日战争电影的观后感3
今天早上,我收看了中央6台播出的《鸡毛信》。被主人公海娃的勇敢深深的感动了。
一天早上,海娃住的村庄被鬼子扫荡了。鬼子把海娃抓走当带路的。在这之前,一位八路军队长交给海娃一封鸡毛信,里面装着重要信息。晚上,鬼子们又冷又饿,便把海娃的羊抢走杀了吃,海娃想:幸好领头羊没有被抢走,要不然鸡毛信就完蛋了……。
为了把鸡毛信及时送给张连长,海娃想出了一个办法,“逃走”。凌晨,海娃的计划开始实施,海娃跑呀跑,终于跑到了第一座山,山上有鬼子挥动红旗,海娃也跟挥手。结果,把信甩掉了,海娃过了关以后,便翻山越岭,在休息的时候,发现信已经丢了,他便回去找信,虽然找到了,但又被鬼子发现了,海娃只好硬着头皮回去。第二天,海娃骗鬼子说他知道一条捷径,便带领鬼子走进了山道狭窄的石公山,而鬼子却不擅长走山路,海娃呢?趁机跑了。随后几个鬼子追了上去……。
鬼子越追越紧了,海娃对鬼子喊:“八路军来了。”鬼子便信以为真,等他们反应过来,海娃早已跑远了,正在这危机关头,八路军战士从天而降,把海娃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最后,信安全地送到了张连长手里。接着,张连长发动了攻势,活捉了日本鬼子首领。
看完电影以后,我感觉海娃是个勇敢,机智的孩子,而且有一些办法我们跟本想不出来。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件危险事,便大呼小叫,而影片中的海娃在大敌当前时却十分镇定。所以,我们一定要向海娃学习。
关于看抗日战争电影的观后感4
昨天我们全校一起观看两部抗日战争《紫日》、《东北归纵队》。
在《紫日》这部电影片中它讲述的是在1945年俄国向日本宣战中的一位俄国女中尉娜莎和中国农民杨玉福、日本女中学生秋叶子在逃亡路上的一切困难险阻。故事一波三折,紧扣心弦,跌宕起伏,虚实并存。在广大的原始森林中,他们经历几次险难之后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在森林中,他们因为仇恨几次想杀对方,特别是杨玉福和秋叶子。在秋叶子遇险时,杨玉福几次想让她自生自灭,但由于我国思想传统的深厚影响下,在复杂的心理较量下,最终还是救了秋叶子。故事虚实交换,扣人心弦,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杨和秋叶子之间的矛盾中,反复地写了杨的复杂心理。杨是个老实的农民,只因在日本侵略军残忍地杀了他的母亲和他的乡亲后。在一次日本扫射中侥幸生存了下来,正好俄国军队来到,和俄国军队一起离开的,却不料,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日本的生活区,遭到日本敌军的反抗。与娜莎一起逃亡,并找了俘虏秋叶子,叫她带他们走出森林。于是故事就这样精彩地展了开来。
我很佩服杨玉福,在敌人面前,他能忍下满腔的仇恨屡次救了敌人的族人。而秋叶子的表现与杨玉福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秋叶子在几次闲下中想杀了杨玉福,但没有机会,有机会时下不了手。但令人婉惜的是秋叶子为了告诉她的族人战争平息了被她的族人杀死了。在这片电影中,三个主人公之间的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有着很好的借鉴。都反映着在当代的国家的思想传统:杨玉福所代表的是我国以德为思想传统的表现,杨玉福运用得很好;秋叶子所代表的是日本的道德思想以败失尊严为思想传统的'表现;娜莎代表的是俄国军人以服从为思想。一个国家的兴盛主要表现在国民的身上,一个国民所受的文化素质之深浅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如果国民的文化素质不深,不会关注国家的兴亡,他只会关注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得好不好。
在片中我也学到了一些常识:例如说在草原上发生大火时,不要顺风而逃,而是在一与火绝缘处用东西保护头部扒以地面。
关于看抗日战争电影的观后感5
由台湾知名女导演郑芬芬执导的电影《畹町桥》在云南省畹町举行开拍仪式。影片将通过一名远征军老兵回国寻亲的故事,追忆远征军滇缅抗战历史。
电影《畹町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远征军的滇缅抗日战场为背景,以一名远征军老兵上官青回国寻亲的回忆为主线,用上官青与远征军连长凌河和当地傣家姑娘玉香3个年轻人在战争中的命运、情感,再现惨烈而英勇的滇缅抗战历史,追忆入缅作战远征军的功绩。
导演郑芬芬说,这次拍摄抗战题材影片,与自己以前的风格不太一样,但是远征军在中国抗日历史上功勋卓著,她希望以电影的视角,讲述一个充满人性内涵和对战争反思的远征军抗战、情感故事,让人们了解远征军入缅作战历史。
畹町桥是中缅两国交界河上的界桥,于1938年抢修滇缅公路时初建,是当时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国际交通口岸。1942年,中国十万远征军从畹町桥出境,赴缅作战,抗击日军,在对日作战岁月里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创造了辉煌的抗战历史。
【第2篇】观看抗日战争观后感800字
观看抗日战争观后感800字1
一寸山河一寸血
“经我们血染的山河,一定永久为我们。所有民族的生存和荣誉,只有靠自己民族的头颅和鲜血才可保持。”一寸山河一寸血,正是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
1937,南京雨花台,国民革命军第88军营长,罗雨丰。日军猛烈的重炮火力下,罗雨丰所在营仅剩100余人,弹尽粮绝。在一片血光与火光的映照下,罗雨丰营长拿着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跟我上!”跳出了战壕……南京城沦陷后,两个坦克兵选择了留下,当十几个鬼子经过一辆“报废”的坦克时,坦克炮塔转动了,“咔”,猛地喷出火舌,将民族的仇恨!保家卫国的热血!向敌人喷去。罗雨丰营长在炮声中的怒吼,坦克炮塔无声而又凝重的转动,既是一个时代的悲凉与沉重,也是一个爱国者一个普通人在民族危亡时刻的奋起与反抗!
这样的例子很多,1940的南瓜店,张自忠将军身陷重围,面对扑至眼前的鬼子,将军怒目而视,似乎要喷出火来!面对如此英勇的对手,日军也不得不敬佩,刺杀张自忠将军后,他们将他埋葬,数千日军脱帽肃立半分钟。“若精诚抗敌,决不至于亡于三岛倭奴之手!”这是张自忠将军对自己民族的自信与热爱,是面对强敌是气壮山河的豪气!
抗战时期,千千万万的人象张自忠、罗雨丰、无名的坦克士兵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大军阀杨森,在凇泸会战中死守阵地,击退日军十几次进攻,直到自己的27集团军所剩不到万人。素以保存实力著称的庞炳勋,在临沂战役中亲自抱枪上阵地,“今日不退日寇,誓言不撤兵!”汪精卫叛国后,本想将军阀龙云拉走,却遭到一顿痛斥。汪精卫不会懂!日本人也不会懂!为什么平时割据一方,鱼肉百姓的大军阀,竟会毫不动摇地抗击他们!在民族大义面前,人人心中有一腔热血,一团热火,都有一份保家卫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的责任!这就是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人人都在大喊:“还我河山!”
一寸山河一寸血,这是中国人面对强敌入侵时表现出来的力量。我们称颂这股力量的同时,应该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因为当时的中国太弱了,在弱肉强食的年代,弱者不会得到怜悯。一寸山河一寸血,既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沉痛的耻辱。所以,在今天,天下和平,人人皆以饱食的年代,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记住这种精神,记住这种耻辱。不忘“一寸山河一寸血”以此来激励我们新的一代,奋勇前进,创造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
观看抗日战争观后感800字2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大人给我讲了许多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他们有的是久经战场的老兵,有的是刚入伍的新兵,有的却还是孩子,他们不怕牺牲,敢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便在我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随着我慢慢长大和对历史的深入学习与了解,我终于明白了抗日战争这一具有历史伟大意义的神圣战争对世界带来的影响。七八十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名抗战的序幕,历时八年的铮铮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烧起的战火。
遥想当年,祖国那积贫积弱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了我国的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一边是战争狂人的阴森狞笑,一边是国土沦丧、血流成河。处处燃烧着战火,人民家破人亡。在南京大屠杀时,敌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和投降的中国军人进行了残忍的屠杀,致使三十多万同胞含冤而死。
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战争的胜利,就是铭记历史,铭记惨遭日寇屠杀的中国人民,铭记在抗战中英勇献身的战士,铭记参加抗战,为战争做出贡献的爱国人士,海外华侨、国际友人。铭记他们的浴血奋战,铭记他们的智慧与聪明,铭记他们的大公无私,铭记他们的深深爱国情。我们纪念这场战争,不是为了仇恨,而是着眼未来,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意味着背叛。这段历史,本应渗入我们的血脉,合成在我们的dna中,成为子孙后代与生俱来的记忆,就像一个永远醒着的伤口,以一种永远无法回避的痛楚,时时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华当自强!
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史实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放眼当今世界现实,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国家的统一,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知耻而后勇。”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今天的我们,在深深的被那些英灵们所触动的同时,更是要居安思危,饮水思源,牢记历史,发奋图强,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观看抗日战争观后感800字3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自此,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终于报仇雪耻了。和平的曙光从废墟中开起,饱受法西斯蹂躏的中国含泪欢笑。
炎黄华胄经受了5000个仇恨的日日夜夜之后终于赢来了和平。和平,这鲜血灌溉的和平是中华民族用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换来的最为宝贵的收获。
在中华民族8年的浴血奋战中,到底受到了怎样的耻辱呢?
日军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取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
在国难当头之时,人们看清了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利益的捍卫者——是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挽救民族危机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联军在广袤的'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的最终胜利奠下最牢固的基石……
抗战风云让人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的先进政党,具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英国《每日先驱报》记者詹姆斯·贝特兰这样赞叹中国共产党领导:“一个拿起武器的民族,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领路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的人民奋起反抗,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它不仅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它更为中国在国际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必然的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已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点。
结束战争的日子应当值得铭记!然而铭记,绝不仅是为了70年前胜利的喜悦和欢乐。
在纪念一个以千百万抗日英雄牺牲为代价的胜利时,所有珍爱和平的人们啊!请让和平永驻人间,让当今的世界更加美丽与繁荣!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这才是和谐的今天,对于那场战争最深刻的铭记!
观看抗日战争观后感800字4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党的女儿》,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应该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量。
这个电影讲述一位名叫王杰的老同志在观看演出时,看见了领唱的人,很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这幅脸庞,情不自禁的回想起了他对妻子和女儿的回忆。演出结束后,他就到后台去找这位唱歌的小同志。果真,那个小同志就是他的女儿——小妞。他和女儿相认之后,一起痛哭。我看了这感人的一幕,也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
小妞的母亲叫李玉梅,王杰问小妞:“你妈妈呢?”小妞流着泪花,情不自禁地喊道:“妈妈,妈妈……”小妞想起了往事的回忆……
原来,红军的队伍为了北上抗日,撤离了根据地。过了不久,国民党就来到了瑞金。由于叛徒的告密,党员大部分牺牲了,山坡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恶的国民党还把党员的尸体吊在树上。幸好小妞的妈妈没被打死,她才逃出虎口,历尽了艰险和困苦,她终于找到了共产党,说出了叛徒的罪行,并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党小组,与敌人斗争。后来她为了掩护交通员小程同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看到这场面,我想:“国民党为什么这么残忍,一点人性都没有!”
我看到父女俩的眼泪不禁的往下流,我也很感动。李玉梅英勇就义的那一幕还在我脑子里闪现。面对敌人,李玉梅好不手忙脚乱,把敌人往外引,而交通员小程就藏在她的屋里。枪响了,玉梅倒在血泊中,小妞还在撕心裂肺地呼唤着妈妈……
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由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时光,俗话说的好,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观看抗日战争观后感800字5
影片《平津战役》刚刚开始,就将我们带到了那战火硝烟的年代,随着影片的播放,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场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此时作为平津馆讲解员的我只有一个强烈的信念:“我的职业是神圣的,我要倾注自己全部的情感,将这段历史讲给更多的人听。”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2月5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这部电影充分展现了我军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才能。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伪“剿匪总司令部”、1个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整师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国共损失比:13.3:1。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区。电影中我军战士英勇顽强的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和组织涣散的国民党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我军必胜的关键。
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
平津战役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华北基本上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这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我军在付出较小代价的情况下极大减少了国民党军的力量,同时对国民党的士气是沉重打击。
影片结束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一幅幅画面仍在脑海中浮现,成千上万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地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第3篇】想看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
想看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那就是《地雷战》。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42年抗日时期最艰苦的年月,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强盗斗争的故事。
那一年赵家庄的民兵赵队长刚学会了使用地雷的本领,当时的黄村还是鬼子一个重要的据点,鬼子还在黄村的周围设了很多据点。弄得赵家庄人心惶惶,都逃进山里了。
“我们”准备用地雷和敌人作战,并准备抢敌人的枪。赵家庄联合其他村子用地雷和鬼子作斗争,并趁敌人被地雷炸的时候趁其不备抢了敌人的枪。这时,“我们”的地雷不够用了,上级发了一些铁雷,“我们”还造了石雷…,又给地雷的打法取了很多名字,如子母雷、连环雷、碎石雷…赵队长还把碎石雷叫做天女散花。
日军调集工兵用了金属探测器,“我们”绞尽脑汁又发明了一种专门对付金属探测器的雷,这种雷十分敏感,只要日军一碰马上爆炸。有一次日军来了,“我们”用了新发明的雷:头发丝雷。“我们”果然再一次炸了日军。后来,日军来偷雷,想搞清雷的结构。“我们”特意给了他们一个延迟爆炸的雷。为了避免踏雷,敌人又想出了一条更毒辣的手段,这就是让老百姓在前面开路。有一次,敌人要出来抢粮,就从驻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牵着牲口在前面踏雷开路,敌人跟在后面。为了不伤害群众,“我们”发明了“长藤雷”,前面的群众走后,埋伏的民兵迅速引爆地雷,就这样,敌人被炸,老百姓却安然无恙。“我们”又让其他村的老百姓掐断敌人供给,并教他们埋地雷。
就这样,敌人陆地运粮被地雷炸。海上运粮被民兵发现,民兵又用水雷炸。空中运粮矮了怕被攻击,高了又不能运,运来的大部分都投到民兵那里去了。从此以后,日军天天被炸,死伤无数。最后,民兵们终于获得了胜利。
这时,电影结束了,可我还未缓过神来,依旧沉醉在民兵用地雷炸鬼子的场面上。《地雷战》虽然是一部老电影,但是他们使我收获了很多知识,我也特别佩服他们,因为他们保护了中国的领土,免受其他国家的欺凌,才能有我们现在美好的日子。
想看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2
《八佰》上映这么久,迟迟不愿去看,因为知道看这种令人悲愤的电影注定会让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但是管虎导演的影片,还是非常值得看的。
他在这部影片中十分严谨地还原历史,并艺术升华,有历史典故,有文化内涵,有深度思考,有让人血脉喷张的惨烈战斗,也有令人破涕为笑的儿女情长,全方位多视角展现四行仓库战斗的历史过程,场面恢宏,人物众多,紧张刺激的情节一波接一波,背景音乐也很恢宏,就是有点费纸巾。
九一八刚过,这个时候看比较有纪念意义。
就是不知道丹东人是得罪管虎了还是怎么,为什么把姜武扮演的怂货说成是安东县八里沟人,满嘴丹东口音的脏话,辨别力太强,埋汰丹东人呢?
最震撼的情节无疑是敌人攻打西墙时,战士们身背炸弹排队跳楼,用血肉之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面。郑恺眼神中透着的那种视死如归的豪迈,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那种毫不犹豫毫不畏惧的纵身一跃,简直像一种荣耀,一种大丈夫以身许国的壮烈,震撼,感人,不能不为之动容,哭的稀里哗啦,生活在和平年代,真的无法理解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
一个个贪生怕死的怂货,在战斗中觉醒、牺牲,一个个稚嫩的少年、学生,在战斗中牺牲、成长,体现的是中国人民的骨气,中国军人的血性,中国人民不会怂、中华民族不会亡的民族气节。
马在这个电影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象征作用。影片展现四行仓库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从一个前蹄腾空、昂首挺立的马的雕塑开始的,影片里贯穿始终的也是一匹从四行仓库跑出的大白马,引用的是赵云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的典故,“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惟有常山赵子龙”,影片里对白也讲到:“关老爷讲的是兄弟情谊,赵子龙他护着国呢。”白马孤独地在四行仓库周围徘徊,它仿佛在等待它的主人赵子龙归来,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杀他个七进七出。我想这匹白马代表了一种奔腾的力量,既象征国人威武不屈、奔腾不息的精神,又在呼唤赵子龙式英雄的出现,救国家和人民于水火。但白马徘徊,子龙安在?
没有什么比自己强大,更有说服力。
感谢这个时代。
想看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3
我利用了暑假的时间看了一部红色经典抗日战争片《铁道游击队》。每当想起这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眼前便浮现出游击队员们趴火车,打鬼子的情景,想到这些事,我的心对游击队员的精神与勇气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主要叙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铁路上有一支活跃的游击队,他们专门破坏日本铁路运输,使日军得不到互相照应。游击队员控制了火车头,也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有力的打击敌人。在日寇和国民党两派的夹击下,很好的互相配合。他们沉着稳定和破灭不了的执着信念、勇于拼搏的精神,多次阻击了敌人的进攻,最终,他们消灭了鲁南地区上的鬼子,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看了这部电影感觉无比的自豪,当日军说出‘‘我们失败了。’’中国人民的心是那么的一致,那么的高兴,那么的自豪!如果,人们永远记住抗日战争时期,那么中国人民永远走的是上坡路,中国永远是最伟大的。‘‘中国人是打不死的。’’因为中国人有着不怕困难的精神,才取得了抗日的胜利,这时,我感到骄傲。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但不能真正体会的抗日的辛苦和失去亲人的痛苦。游击队失去生命才换来今天的和平生活,so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浪费几百条的性命换来的1分钟,为国效力。最后,我想呼吁:中国是最强大的国家!
《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对我的启发很大,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想看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4
昨天我们全校一起观看两部抗日战争《紫日》、《东北归纵队》。
在《紫日》这部电影片中它讲述的是在1945年俄国向日本宣战中的一位俄国女中尉娜莎和中国农民杨玉福、日本女中学生秋叶子在逃亡路上的一切困难险阻。故事一波三折,紧扣心弦,跌宕起伏,虚实并存。在广大的原始森林中,他们经历几次险难之后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在森林中,他们因为仇恨几次想杀对方,特别是杨玉福和秋叶子。在秋叶子遇险时,杨玉福几次想让她自生自灭,但由于我国思想传统的深厚影响下,在复杂的心理较量下,最终还是救了秋叶子。故事虚实交换,扣人心弦,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杨和秋叶子之间的矛盾中,反复地写了杨的复杂心理。杨是个老实的农民,只因在日本侵略军残忍地杀了他的母亲和他的乡亲后。在一次日本扫射中侥幸生存了下来,正好俄国军队来到,和俄国军队一起离开的,却不料,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日本的生活区,遭到日本敌军的反抗。与娜莎一起逃亡,并找了俘虏秋叶子,叫她带他们走出森林。于是故事就这样精彩地展了开来。
我很佩服杨玉福,在敌人面前,他能忍下满腔的仇恨屡次救了敌人的族人。而秋叶子的表现与杨玉福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秋叶子在几次闲下中想杀了杨玉福,但没有机会,有机会时下不了手。但令人婉惜的是秋叶子为了告诉她的族人战争平息了被她的族人杀死了。在这片电影中,三个主人公之间的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有着很好的借鉴。都反映着在当代的国家的思想传统:杨玉福所代表的是我国以德为思想传统的表现,杨玉福运用得很好;秋叶子所代表的是日本的道德思想以败失尊严为思想传统的'表现;娜莎代表的是俄国军人以服从为思想。一个国家的兴盛主要表现在国民的身上,一个国民所受的文化素质之深浅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如果国民的文化素质不深,不会关注国家的兴亡,他只会关注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得好不好。
在片中我也学到了一些常识:例如说在草原上发生大火时,不要顺风而逃,而是在一与火绝缘处用东西保护头部扒以地面。
想看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5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拥挤的人群中,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大约三岁的小男孩正准备上火车。年轻夫妇背着沉重的行李。突然,一声剧烈的警报声伴随着飞机的轰鸣声响起。人群骚动起来“轰-”人们的前方已经冒起了浓烟。只听见有一位年轻人大叫:“快跑呀!日本鬼子轰炸到这里啦!”
人群如遇到地震似地逃跑。一时间车站里只能听见妇女的尖叫声、小孩子和男人的叫喊声。慌乱中,年轻夫妇与三岁孩子挤散了。年轻夫妇的随身行李也不见踪影了。“轰-!”又一个炸弹从天而降,铁轨断成两截,断裂的铁轨向上翘着;天桥塌下来,只见桥上的行人跌落下来。他们张着大嘴,大声的求救声被淹没在隆隆的炸弹声中。几秒钟的时间,昔日人来人往的上海火车南站成了血的海洋。
爆炸声还在不断的响,人已经差不多跑完了,只留下一些和家人失散、跑不动的老人和孩子。在离铁轨比较近的一块空地上,一个三岁小男孩坐在满是血污的地板上哭着。旁边躺着许多惨不忍睹的尸体,一连几个炸弹还在小男孩的身边发出巨响。这个小男孩的未来是生?是死?我真不敢想象。
现在,虽然人们已经步入21世纪,但地球上还有许多地方站或仍未停歇。战争,使别的地区孩子们失去了家园和童年,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我们渴望和平,我们希望世界不再有战争,不再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