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嘱托观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7篇优秀的嘱托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嘱托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二集精准发力观后感5篇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二集精准发力观后感1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 党 中央坚毅领导下,在 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正在 奋力夺取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 是终点,而是新生活 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 力的话语,引起了 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 不 少硬仗要打,此刻 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锚定艰巨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以必胜信念激起决胜决战之势,不 获全胜 决不 收兵。
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系。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 新的艰难和挑战。脱贫攻坚战不 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要实现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就决不 能松劲懈怠。疫情冲击之下,脱贫攻坚要查找新的发力点,利用扶贫协作大数据平台实现帮扶对象 帮扶干部 帮扶措施 帮扶资金的智能管理,实现线上农业知识培训扶贫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 抓细 抓落地,坚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我们也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全国人民一个不 少 一户不 落带入全面小康。
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快速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关系。在 不 折不 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脱贫的质量也同样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同样是要解决的硬任务。有 数据显示,全国已脱贫的9000多万人 中,有 一小部分存在 返贫风险。一些贫困户有 干劲,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就需要我们除了 强调社保兜底以外,特殊强调要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持续抓好脱贫户的扶智和扶志引导工作。一方面,加强思想观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 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增长他们劳动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实现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同时,要精准妥帖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春耕备耕,满足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变压力为动力 化危为机。
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产业兴盛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管理有 效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要害环节,是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略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他们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因此,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多在 在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在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 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在 培育新型农民 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以系统化的思维 扎实务实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美丽乡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咬定青山不 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促使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从而巩固脱贫攻坚。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二集精准发力观后感2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丰衣足食、安家乐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力部署,花大气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脱贫成就。如今已经迎来了这最后攻坚拔寨的时期,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紧急、任务繁重,加之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欠缓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唯有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将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脚于“实”,以扎实的作风下足实功、巧功、硬功,确保落实有力、落实有方、落实有效,才能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直至夺取最后的全面胜利。
确保落实有“力”,要敢于斗争、善于作为,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攻坚克难、直摘贫帽。犹如登山一样,越是靠近顶峰,越是道路艰险,需要不变的信心和超强的毅力,尽全身所能所为方能领略顶峰的风光。剩余的52个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和551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大多位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地理条件险恶、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产业单一或空白、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占多数,可谓脱贫攻坚必须跨越的“娄山关”“腊子口”,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十分艰巨。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共产党人从来就不畏惧任何风险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独特的品质和精神,越是逼近胜利越是要与困难抗争到底。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疏解扶贫产业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做好易地扶贫拆迁等各项民生工作中去,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团结带领群众直摘贫帽,走向脱贫致富美好生活。
确保落实有“方”,重调查研究、精准施策,以“六韬三略究来精”的巧劲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剩下的硬骨头,大小不同,形状有异,还存在地域性、特殊性,因此脱贫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受疫情影响,各地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调研力度,实事求是地掌握导致贫困的原因、可能存在的返贫因素、产业发展受制约的痛点难点、媒介网络普及不够等薄弱点,从而科学合理地制定脱贫攻坚方案和措施,确保因地制宜、因人适应、因产适能,做到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同时,要注重吸取经验教训,不适宜的举措及时调整,行之有效的经验可以推广宣传,勤于学习并善于运用其它地区有益举措;
要加强区域与区域的扶贫协作交流,比如通过东西部扶贫“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区域相近产业相似的贫困地区要强化交流、注重人财产统筹协调,实现合作共赢等。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创新脱贫致富方式方法,善于利用互联网等新兴科技手段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切实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脱贫从巩固成果到扩大成果。
确保落实有“效”,强监督利剑、短板弱项,以“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冲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绝不是轻轻松松一味冲锋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狠抓落实、抓出成效,才能真正兑现全面脱贫的承诺。一方面,要发挥好监督的“探头”和“倒逼”作用,加强常态化督查指导,继续开展好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聚焦“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弘扬实干苦干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时,要既当“监督员”又当“战斗员”,深入基层了解扶贫工作存在的现实困难,与扶贫干部一同研究制定脱贫策略和执行落实;
掌握扶贫干部需求期盼,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全身心地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另一方面,针对在脱贫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或者新发现的短板弱项,要注重克服和解决,如有必要可以针对短板弱项开展专项脱贫攻坚行动,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制度,强化落实力度、推进整改进度,努力地排除千难万险,以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决战决胜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唯有落脚于“实”,才是决战决胜之姿,才是兑现承诺的有力回答。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努力排除脱贫攻坚路上的千难万险,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二集精准发力观后感3
习近平总书记_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除,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必须有较大提高,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共同富裕的体现。
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相当于温室花朵一样的我,每天过着较富裕的生活,每个星期必去一趟超市,每半个月也会去趟饭店改善伙食,从来不知道在这个世上还有真正连饭都吃不上的人,一直以为这些人是活在电视上的,哪知道有些电视剧就是根据现实情况改编的。直到工作被分到一个曾经是贫困村的地方,才刷新了我的认识。一家5口人,只有爸爸在外打工,而且小儿子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光做手术就花了不止10万元,还遗留下右半边身体无法动的后遗症,对于他们来说,还需要不止10万来进行术后恢复。一家人就挤在一个还是纸糊窗户且一刮大风就摇摇欲坠的破房子里,爸爸每个月的打工费只够一家人一个月的伙食费,更别提还跟外面借的钱了。虽然村子不再是贫困村,可是他们家仍是贫困户。像这样的家庭,我国还有好多,需要我们去帮助,可能我们去一次超市所花费就够他们一个星期的伙食费。
想要帮助他们,光靠个人还不够,需要党带领我们去真正的帮助他们脱贫。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了造福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也要跟进党的步伐,打赢扶贫攻坚战。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二集精准发力观后感4
习近平同志近日在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 不 辱使命。为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 夺取全面胜利提出了 更加明确的要求。
脱贫攻坚走到此刻 ,剩下的将是“难 中之难 困 中之困 坚 中之坚”。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以决战决胜的勇气 决战必胜的信心,走稳走实脱贫的坚定步伐,确保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凝结脱贫的强盛动力;着眼长远,全面统筹各方面的关系,注重在 构建扶贫的体系化 长效化上着力,标本兼治地解决贫困问题;层层压实责任 级级传导压力,不 断强化政治责任感 历史使命感,让基层党组织释放出决战脱贫的“硬核”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注入强劲动力。
主动加压,强化脱贫“动力源”。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动力源”“主心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主动把脱贫压力全面延伸到末端,强化脱贫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牵引拉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和外在 活力,逐步缩小相对贫困差距 绝对贫艰难题;深化党的扶贫政策贯彻落实,推动要素配置 资金投入 公共服务向贫困地区倾斜,形成脱贫的集聚效应,让贫困群众人人享受党的政策红利和扶贫成果,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综合施策,打好脱贫“组合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组织要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既要确保扶贫资源和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坚定啃下脱贫“硬骨头”,也要兼顾带动一般贫困地区如期脱贫,一体联动推动脱贫攻坚落细落实;要从就业扶贫 社保扶贫 产业扶贫 健康扶贫 教育扶贫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构建脱贫长效机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激发贫困地区的发展潜能,全方位打好脱贫攻坚主动仗,凝结起脱贫攻坚的强盛合力。
跟踪问效,拧紧脱贫“责任弦”。最后的贫困堡垒,绝非轻轻松松就能攻克的。各级党组织要突出效果导向,坚持一线督战,把脱贫主责层层压实到前沿阵地,对于履职尽责不 力 工作作风不 实 玩忽职守的党员干部,要从严追责问责;要聚焦脱贫攻坚 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反查自身存在 的症结和工作短板,做到对照问题找差距 对症施策抓提升,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 一级做给一级看,推动责任在 一线落实 难题在 一线,让脱贫责任严起来 实起来,提振脱贫攻坚精气神。
“咬定青山不 放松,立根原在 破岩 中。”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惟独 坚定不 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让党建势能充分释放出来,才干够激发脱贫攻坚的强盛力量,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二集精准发力观后感5
“知人之道,圣贤所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考的是党性,看的是作风,比的是能力。只有建立分类考核、日常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将“精准”二字贯彻考察识别全过程,才能把一批真扶贫、扶真贫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力量支撑。
“精准识别”贵在分类考核。突出考核重点、标准差异化是精准识别干部的基础。在制定考核指标时,不能搞“大锅饭”,既要设置政治素质、为民情怀、工作实效等共性指标,也要根据不同层次领导班子和不同领域党员干部的特点,实行分级分类考核,把精准化、差异化贯彻考核过程。对乡镇的领导干部,着重了解抓脱贫攻坚统筹调度安排、职责任务履行、指导督查等情况;对驻村工作队员,着重了解是否做到“门清、人熟、情况明”和全身心开展驻村帮扶情况;对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干部,着重了解对各自领域内的脱贫攻坚业务的推进落实情况;对有帮扶任务的领导干部,着重考察开展采取的帮扶举措、到村开展经常性结对帮扶情况。
“精准识别”功在日常考核。“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考察识别干部不是通过一次两次接触了解就能得到精准“画像”的,而是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常态化走访调研机制、谈心谈话制度,搭建好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表现信息“大数据库”,实时了解掌握履行工作职责、推进脱贫攻坚、联系帮扶群众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帮扶贫困村、贫困户任务完成、具体措施落实等情况,确保考察识别“画”全、“画”实、“画”活。要聚焦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等“硬骨头”,看干部是否能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拿出“硬核”举措,一一_“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让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的“宽肩膀”“铁肩膀”有机会、有舞台。
“精准识别”重在近距考核。“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精准识别干部,就要走出办公室,走到脱贫攻坚一线、产业现场和贫困户家中,近距离看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是否担当、思路措施是否有效、工作成效是否明显,防止出现“光凭印象”“只讲感觉”的考察识别现象。要尽可能扩大座谈交流的范围,多从“他联系的贫困户”“他服务的群众”“他身边的同事”等知情人听言外之意、听民意评判,在“乡语口碑”中考精考实干部履职情况、德才表现。要通过“现场察看”“突击提问”等方式,看其是否能“啃硬骨头”、是否能对脱贫高度负责、问其学习动态、思想动态、工作动态以及生活动态,真正把黄文秀式干部精准识别出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脱贫攻坚已进入全力冲刺阶段,唯有通过360度全方位辨底色、识本色,让业绩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提,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凝聚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磅礴伟力。
【第2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一集励志求变观后感5篇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一集励志求变观后感1
25年前,北京市八一学校45周年校庆时,68届校友习近平给母校送来一幅工艺画。画面上,一艘在大海上远航的巨轮,正鼓起金色的风帆全速前进。
2016年9月9日,当老校友习近平再次回到母校参观校史展览时,他边走边看、边问边忆,感慨道:“我非常怀念那段岁月。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惦念着母校,同母校保持着联系。”
不忘引路人
“你是六班的老师,教英语的英语老师,后来呢,你当校长了。”这是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徐顺意说的话。一年后,回忆起被当年的学生点名时的情景,已是满头华发的徐顺意笑得像个孩子。
那天在现场,很多人都被老学长对母校的深情感动了。“座谈开始之前,总书记的第一个动作是鞠了一躬。”八一学校党委书记牛震云回忆说,“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总书记多次深情地回忆起当年曾经严格要求过他、保护过他的老师。所以这一躬,首先感谢的是八一学校老师的仁爱之心,以及一视同仁、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说,八一学校给了他自学的能力和兴趣,从而让他能够在插队后顺利考上清华大学。他认为,许多让他受益的思维方式,比如思辨、实事求是、站在群众中间,都是八一学校始终在坚持和传承并由老师们教给他的。”
参加座谈会的所有人都记得,总书记说:“今天我再返校园,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实际上我走上社会后,不管在哪里,我都惦念着母校,在我的潜意识里,有很强烈的母校情结。”总书记还说:“我后来感觉到我自己的知识,百分之二三十是学校给我的,百分之七八十是我自学得来的。而我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老师们教给我的。”
学当引路人
“在看孩子们制作的小卫星时,总书记对孩子们说,你们很了不起,我上学时,也就组装个矿石收音机。”八一学校校长沈军回忆说,“老学长不光看孩子们的演示,还看了孩子们的笔记,夸一句‘很工整’,并告诉孩子们:‘你们的小卫星发射时别忘了通知我一下’。”
几个月后,当孩子们研制的小卫星“八一·少年行”发射成功时,得到通知的老学长果真给孩子们回了信,勉励孩子们勇攀科学创新的高峰。
总书记还跟教师谈了很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观点。那天参加座谈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陈延军回忆说:“讲话中,他提到了很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观点,并用实例进行阐述。比如,教书育人是快乐的事;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怎样的人等。”
就是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向全国教师发出了“做学生四个引路人”的明确要求:“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勇当引路人
八一学校是聂荣臻元帅创立的一所有着红色光荣传统的学校,八一学校是总书记的母校。喜悦与兴奋过后,八一学校在今天这个时代应当担负何种责任的思索,渐渐成为全校师生肩头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今年,八一学校组织师生赴延安市和延川县梁家河村参观,并力所能及地开展了一些教育扶贫行动。在继续坚持河北阜平支教的同时,学校发起成立了“八一教育协作体联盟”,联合全国各地包括老少边穷地区在内的18所学校,结成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协作体,鼓励联盟内学生树立为国学习的崇高理想,共同探索适合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模式与途径。
在学生小卫星项目首星飞天之后,八一学校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计划整合全国各地优质航天科技教育资源,开展国内外航天科技教育领域的交流和培训,探讨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新模式,让孩子们有更丰富和更宽广的体验平台。同时,学校正围绕小卫星项目建立一系列航空航天科技的课程。
沈军说,在学校课程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这么做是想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体验。通过学校给孩子们提供的学习和体验平台,让他们更早地接触到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模式,接触到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混合学习,同时也让他们更早地体验当今世界的日新月异。
最近几年,八一学校的学生一直通过参与五地六校活动,了解聂荣臻元帅军事国防科技各方面的成就,了解部队的独特文化。沈军说:“我们感觉到,要把这种精神内化到孩子们的心中,需要让孩子们更深入地投入到航空航天和国防科技的体验和研究中来。让我们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作为红色学校培养的学生,今天为什么学习、今后能为国家发展做什么?如果将来我们培养的学生,能自觉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国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那我们作为学生引路人的使命才算达成。”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一集励志求变观后感2
柠檬黄的西装上衣,鲜艳明快,记者见到教育学部辅导员任雅才时,她特意穿上了3年前总书记视察时自己穿的这件衣服,她笑称,这是一种“纪念”。
3年前,任雅才坐在总书记斜对面,从深度辅导、生涯辅导、实践育人、自身专业化成长4个方面,向总书记汇报了辅导员工作的体会。在5分钟的脱稿汇报中,“我发现,总书记有两次会心的微笑”。
第一次是当她提到暑假与学生去贫困山区支教时,学生被蚊子咬得满身是包,第二天仍然兴致勃勃地登上讲台。“可能是因为总书记有基层生活的体验,他感同身受。我后来注意到总书记讲到自己的知青岁月,在延川农村插队,过了‘五关’的历练,第一关就是跳蚤关。”第二次是当任雅才提到在所有荣誉中,她最珍视的是学生颁发给她的“最佳大伙伴奖”时,总书记又一次会心地微笑。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任雅才对总书记的这句话印象深刻。在汇报中,任雅才将辅导员的工作总结为“用心灵陪伴心灵,用青春点燃青春,用梦想照亮梦想的事业”。“恰好与总书记这句话不谋而合,也凸显了辅导员工作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任雅才说。
同样温暖而珍贵的细节也留在当时代表教师发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师大化学学院院长方维海的记忆里。
当天,方维海的汇报从“老师应该怎样教”以及“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做”两个方面展开。几十年的教学和科研经历让方维海对教书育人有深刻的理解。
他在发言中提到,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师生之间“一桶水和一碗水”的知识传授关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他举了个例子,一位来自南方农村的同学,在家里晚上经常看到飞舞的萤火虫,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于是他希望用化学原理来解释为什么萤火虫能发光,“虽然经过一年的努力,也没弄清真正的原因,但是探索的过程中,激发了他探索未知的兴趣”。
方维海回忆说,总书记在讲到“四有”好老师时,特意停顿了下来,说他很赞同方院士刚才提到的,并复述了方维海的话。“对于总书记提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我非常有共鸣。”方维海说。
黄俊琼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是“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的一员,当天,总书记来到“国培”课堂与学员交流。直到今天,黄俊琼依然记得总书记对办好农村教育的嘱托。
2015年8月底,贵州省“国培班”全体学员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9月9日,总书记发来了回信。
“真是没想到,太高兴了。”回忆起当天阅读总书记回信的情形,黄俊琼放慢了语速,重音落在“太”字上。在信中,总书记希望他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一集励志求变观后感3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大的当年,北大有400支学生团队共计3812人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勤学明辨求真知,修德笃实见功业”。“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正是总书记考察北大时,送给当代青年的赠言。
北大团委干部莫屈介绍,2015年,北大学生社会实践统一的主题进一步明确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当年北大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团队增加到430支,人数增加到4140人次;2016年增加到446支团队,4251人次。
3年来,还有更多改变在北大发生。
参加新生训练营是这些年每一个北大新生共同的经历。在3天的时间里,新生们不只要熟悉校园,熟悉同学,还要学习如何面对大学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而由高年级同学担任的辅导员会具体指导每一个新生如何度过大学时光。
经济学院2016级本科生范愫对学校每周一次“不谈学术,只谈人生”的教授茶座情有独钟。“教授们在网上发布茶座主题,并征集同学们的问题,能不能获得教授的邀请参加茶座,得看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价值。”范愫出国还是留学的困惑,就是在教授茶座上找到了答案,“我觉得将来可以争取交换生的机会出去看一下,但重心还是在国内”。
去年,71岁的袁明接任了北大燕京学堂的院长。这个学院的理念是“聚焦中国,关怀世界”。学院每年从全世界招收最优秀的学生,今年招收的121名学生,来自44个国家,其中很多来自欧美哈佛、牛津等名校,也有不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在国际上的中国学并不是中国的中国学,而是西方国家100多年前依靠强大实力建立起来,反映西方国家立场、代表西方国家利益的中国学,北大建立燕京学堂,就是希望建立起中国立场的中国学,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袁明说,“但这项工作必须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这代人开始。”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一集励志求变观后感4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省阜平县,看望困难群众,共商脱贫致富之策。
在阜平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时隔4年多,这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阜平教育精准扶贫的答卷,完成得如何?近日,中国教育报记者来到阜平县,实地感受这里的新面貌。
变化一:
骆驼湾村的小学恢复了
出阜平县城,西行40公里后,记者来到了海拔1500多米的龙泉关镇骆驼湾村。
车子停在了骆驼湾村村委会,骆驼湾村小学教师吕玉美热情地迎了过来,“这里就是刚刚恢复新建的骆驼湾小学”。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骆驼湾村,走进村民唐荣斌家中,看到唐荣斌可爱的孙子时,关切地问,孩子上学远不远?并叮嘱唐荣斌,要把小孙子的教育搞好,希望在下一代,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
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告诉记者,随着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1997年前后村小学就被撤并了,村里孩子上学只能到4公里外的龙泉关小学。
“最远的就是山脊上的辽道背村,离龙泉关镇有10多公里山路,而且很不好走。”顾瑞利说,学生的午饭、接送都是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9个月的2013年9月,骆驼湾村小学恢复新建并正式开学。
据阜平县教育局局长李丙亮介绍,阜平在小学阶段的布局思路是:低龄段学生尽量恢复教学点,实现就近入学;高龄段学生适当集中,新建寄宿制学校。“对贫困山区来说,这种布局本身就是扶贫。因为这大大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还能保证教学质量。”李丙亮说。
于是,从2013年开始,阜平县教育局一方面在13个乡镇新建改建寄宿制学校,一方面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改造提升偏远薄弱学校。据统计,4年来,阜平县投资2.6亿元新建寄宿制学校13所,覆盖全县13个乡镇,近千名偏远村落的孩子免除了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的走读之苦,实现全县中小学生寄宿就读全覆盖。
“村里有了小学后就不一样了,我们这些老人没事时就愿去学校看看,村里也有人气儿了。”在骆驼湾村住了50多年的唐宗秀说,“总书记考察后,我们这里真的是一天一个样!”
变化二:
顾家台的年轻人回来了
离开骆驼湾村,记者驱车来到顾家台村。此时已临近中午,记者发现,村子里陆续有年轻人开着小轿车回来吃午饭。
“因为村子富起来了,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顾家台村党支部原书记顾叔军告诉记者。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顾家台村村委会召开座谈会时强调,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
“支部带领村民致富的关键,是让农民有一技之长!”顾家台村村委会主任顾文兴深有感触地说。
近几年,顾家台村通过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入股参与荒山开发,种植苹果、食用菌、药材等。阜平县职教中心各种类型的技能培训则成了他们的及时雨。
民俗旅游班、食用菌班、高山苹果班、电子商务班、富硒西瓜班、大樱桃班、葡萄班……各类培训在太行深处的山沟沟里遍地开花。据阜平县教育局职成教股股长段建利介绍,近4年,全县累计完成各类培训2.75万余人次,因技术培训实现当地转移就业2312人,惠及贫困家庭5236户。
在新的支部、企业和职教中心的帮助下,顾家台村在流转的山地上种植了苹果550余亩,并集中建设食用菌种植园区80余亩,标准化凉棚50个,带动了本村贫困户20多户50多人参与其中。
2012年,顾家台村人均纯收入仅有1045元,2016年,这一数字已达到6278元。
变化三:
大家的思路活多了
此次回访,最后一站记者选择了阜平县教育局。座谈时,教育局同志讲了两件事,让人印象深刻。
一件事是,今年暑期,阜平县公开高薪招聘教师,月薪1.25万元。
事情的背景是,李丙亮在参加县政府会议时申请教师培训经费,结果一些与会者就讲,硬件好了,我们还要高薪聘请名师。于是就有了这次招聘。
另一件事是,今年初,北京市西城区来阜平县对接帮扶工作。讲到教育资助时,西城区区长很慷慨地要资助1000万元,用于办学条件建设。李丙亮就说:“这1000万元我们可以不要,但是能否请你们西城区的名师帮助我们培训教师。”
两个例子,说明阜平人已经明白一个道理:扶贫,要扶力,更要扶智。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阜平考察时强调的“治贫先治愚。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目前,阜平正在与北京西城区教委、石家庄43中、石家庄28中、保定17中、青年路幼儿园等部门和学校对接,并达成合作意向。阜平县职教中心与中南大学、北京丰台职业教育中心、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开展深度联合办学,每一个专业都有一所知名职教学校帮扶。
如今,阜平县实现了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对接名校全覆盖,逐步走出一条贫困地区精准扶智的新路子。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一集励志求变观后感5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
三集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从10月25日起连续三天,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20:00黄金档播出。
此片共三集,分别为《励志求变》、《精准发力》、《小康梦圆》,每集45分钟左右。
在《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一集励志求变中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习近平总书记都留下了关于脱贫攻坚的殷殷嘱托。
巍巍井冈山,浩浩于都河。
井冈山深处的神山村临近毛主席写就不朽红色经典的八角楼,于都河畔的潭头村,见证过中央红军踏上万里长征。
这两个相距250多公里的村落,都是昔日红军战士挥洒过热血、做出过牺牲的地方。
神山村篇
2016年2月2日,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共商脱贫攻坚之策。
总书记说,井冈山是我们革命的一座圣山,井冈山精神要世世代代地弘扬。老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征程中要同步前进,一个也不能少。
此时此刻,总书记着重强调井冈山精神,吹响的是跨越时空的冲锋号角,发出的是摆脱贫困的时代宣言。对于新时代的革命老区,别有一番鼓舞贫困群众、励志求变的深意。
励志脱贫,山村巨变。
2015年,神山村有54户231人,人均可支配收入33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50人,贫困发生率22%。
2017年初,神山村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里把困难群众脱贫后开怀大笑的瞬间拍照定格,做成一面笑脸墙立在村头。
这一年,井冈山市也成为全国建立贫困退出机制后,第一批摘帽的贫困县之一。
潭头村篇
在赣南老区,总书记再次提到了新长征,潭头村几乎家家都有红军先辈,人人都是烈属后代。新长征这3个字,对乡亲们来说意义非凡。
像潭头村这样基础设施薄弱的村子,要聚起人气、点燃热情,首先要改变落后的乡村面貌,让群众看到希望,为此,当地党委和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启动了潭头村的人居环境整治。
潭头村不少群众住在危旧的土坯房中,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都需要改造。党员干部身体力行,走家串户,不到两个月,全村共拆除危旧房屋241栋、清理水沟18条、水塘12个,重建后的村庄焕然一新。
几年下来,通过政策扶持,依靠产业发展,潭头村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在潭头村的老祠堂边,有一片精致的园林,这是已故村民刘长发,为了记录潭头村的巨变,将自家宅基地提供给村里设立的尊老敬贤公德林。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学业有成的后生、还有大家公认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潭头村人,都可以在里面种一棵树。这片园林虽然面积不大,却成为潭头村人的精神写照。树越来越多、越来越壮,就像潭头村人的心气越来越足、越来越高。
总书记说,共产党就是给人民群众造福的。党中央现在一门心思琢磨着就是使我们广大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日子要芝麻开花节节高。
神山村、潭头村以老区精神激发自我发展意识,成为励志求变、脱贫致富的成功范例。
【第3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5篇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
2020年3月6日下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形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在脱贫攻坚战最后关键时期,总书记以响亮的声音警醒广大党员干部,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一鼓作气,打赢战役。在新冠肺炎疫情并未解除、人们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这次讲话对克服疫情、脱贫攻坚的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坚定了我们的必胜信心,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驻村干部,我们应当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怕困难,务实工作,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就农村基层工作来说,我思考应当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推进组织建设,抓“两学一做”,在抗疫非常时期,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对党员进行精神的传达、讲课、学习,让本村党员充分认识做好今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每个人的使命感,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出发点,狠抓工作落实,确保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加强防疫宣传工作、保障安全复工复产。通过村广播、巡逻、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宣传防护措施,让群众知道如何安全的劳作,保障如期春耕生产。同时,积极支持本村扶贫产业恢复生产,村集体企业复工,拓宽融资渠道和销售渠道,不断提高产业对脱贫的持续保障能力。保持帮扶政策和支持力度的连续稳定,确保稳定可持续脱贫。
三、加强脱贫动态管理、确保脱贫不返贫。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进一步加强对脱贫不稳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之外边缘人口的监测和动态管理,尽早采取帮扶措施,坚决防止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
四、立足“三变改革”,产业振兴稳定脱贫。对已有项目进行巩固、扩模,新兴项目考察、增设。让本地作物、蔬菜、瓜果走出去,即可走向城市,又可转身向海。鼓励农民持股、入股合作社,鼓励规模化种植养殖,鼓励闲置资产利用,引导在村农民创业增收,扩大就业。最终实现,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稳定脱贫,奔向小康。
驻村书记们,像我一样的战友们,响鼓重锤依然在耳边回响,奋进的豪气是那样荡气回肠!我们应无惧风雨、不怕困难、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2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要重点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
这次会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做得好”,还要“讲得好”,是“说做一致、做说一体,以说促做,说做结合”的扶贫观和方法论,对指导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就有出路。“讲得好”,就是传递好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各级“声音”,特色做法;讲述好基层扶贫干部典型事迹和群众勇斗贫困的动人故事,动员各方力量、树立更大决心,众志成城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要做好“会上”宣传。集中召开会议是营造宣传氛围、增加精神气场的良好形式。各级要充分利用好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干部会议、群众代表会议等重要教育载体、重点宣传对象,继续大张旗鼓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和动人故事,在思想上、精神上为脱贫攻坚再“上螺丝”“钉钉子”,坚决克服脱贫攻坚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要做好“屏上”宣传。小屏幕,大世界。目前,现在多媒体、融媒体广泛普及和盛行的情况下,手机成为人们了解信息、接受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利用手机、电视、led流动屏、走字屏等这些喜闻乐见、常见常用的载体,做好“屏幕”宣传文章,让人们在日浏月览中“屏”然心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强信心,同心协力战疫情、斗贫困、促发展,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战役”。
要做好“墙上”宣传。一花一世界,一墙一风景。以墙体为依托的字画、标语宣传,是最简洁、最明快的宣传载体,也是宣传载体中的“硬核”。在全民总动员、共同抗疫中,各种接地气、服人心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无疑增加了疫情防控的效果。要继续总结提炼入眼、入口、入心、入理的攻坚脱贫标语口号,在显要位置、重点区域,进行张贴悬挂,增强同战贫困的智慧和力量。
要做好“桌上”宣传。即走进贫困村、贫困户家中通过围桌座谈、促膝交谈进行宣传教育,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精神。这对于驻村“第一书记”来说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切实备好课、“背”好课。一方面,要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区)的有关扶贫精神、政策,系统掌握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理论,做带领贫困地方群众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主心骨。另一方面,要切实发挥好自身能力、单位力量,帮助出思路、上项目,多上长期性、长效性的扶贫项目,让贫困群众既能有活干,还能有钱赚。
脱贫攻坚的“总攻号”已经吹响,各级各部门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会做攻坚克难的“多面手”,说做统一的“智能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3
“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再次擂响了催征的战鼓,吹响了冲锋的号角。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坚定了全党全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而疫情防控也处在吃劲的时候。越是吃劲时,越要铆足劲、用对劲、拼全劲,努力化解疫情带来的影响,攻克贫中之贫 、困中之困,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紧要的关头,距离全面胜利越来越近,但越是此时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越要响鼓重锤,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尽锐出战,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兑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脱贫、产业扶贫都会受到冲击,脱贫攻坚面临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时间更加紧迫。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头,脱贫攻坚决不能“掉链子”,必须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决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必须“再加把劲”,坚定不移地同时推进战“疫”和战“贫”。要克服畏难畏险情绪、厌战松劲心理,尤其是基层扶贫干部长时间、高强度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容易产生歇歇脚、喘口气的想法。因此,我们必须紧绷思想之弦,坚持慎终如始,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全力以赴克难而进,方能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行百里者半九十。”行路之难,在于末端,选对方法至关重要。对于脱贫攻坚而言,正确的方法体现在“精准”二字。所谓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必须找准“穷根”,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看到,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一些村干部当上了农资物流配送员,畅通渠道、对接产销、用活电商平台,让产品出得去、农资进得来;针对贫困户农产品“卖难”问题,很多驻村第一书记主动当起了“销售员”,在微信朋友圈“代言”、在抖音“打广告”、电话联系卖家,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无缝对接……这些措施都精准解决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体现了“绣花”功夫。脱贫攻坚是一项“技术活”,要采取输血、造血与活血并重,就业扶贫、产业扶贫、销售扶贫等多种措施并举,让贫困群众不仅能摘掉“穷帽子”,还能找到“好饭碗”。
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在作风上“拼全劲”。脱贫是拼出来的,致富是干出来的,美好生活是用点滴努力换来的。当此脱贫攻坚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之际,非干,无以为进,无以为胜。各地干部既当疫情防控“战斗员”,又做脱贫攻坚“服务员”,“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成为常态。正是这些扶贫干部以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成为脱贫攻坚的“中流砥柱”,也成为贫困群众的“主心骨”。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总攻时刻,靠的是意志,拼的是精神,搏的是勇气,我们要勇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以笃定滚石上山的韧劲,闯关夺隘、攻城拔寨,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用脚下的泥、衣上的灰、身上的汗、心中的情,换来群众脱贫后脸上的笑容。
疫情挡不住春回大地,阴霾遮不住万物复苏。我们要以坚韧的作风、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4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3月6日,习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行动指南,更加凝心聚力,全面加强领导,确保如期兑现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庄严承诺。
基层组织持续“发力”。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好的“领头雁”十分关键。要坚持将建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主动适应脱贫攻坚需要,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把党员集合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脱贫攻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列入党委书记抓党建三项清单,强化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首要之责,牢固树立政治基础。
党员干部先锋“助力”。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服务功能,推动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当模范、做贡献,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服务脱贫攻坚、建强堡垒的作用,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把一部分村干部和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带头人,通过盘活资源、资产经营、社会化服务、发展产业、村企合作等方式,以点带面,实现抱团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让老百姓尝到甜头,钱袋子鼓起来。
创新模式帮扶“给力”。创新“党建+”扶贫模式,推行“党支部+帮扶单位+贫困户”模式,积极引导党支部与帮扶单位支部结对共建,由帮扶单位成员“一对一、一对多”联点帮扶贫困户,积极变“输血”为“造血”,结合主题党日定期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给贫因户教一门脱贫致富技术、谋一条持续脱贫的路子,找一个合适的务工岗位,立一个如何脱贫致富的家规,定一个脱贫致富的承诺,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脱贫,唱好脱贫攻坚“重头戏”。
打赢脱贫攻坚战,激战正酣,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决胜全面小康中交出让党、让人民、让历史满意的答卷,让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旗愈加鲜艳!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5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目的就是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坚定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吹响了决战决胜的总攻号角。
决战决胜,党员干部就要锻造“慎终如始”的作风。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也许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胜利在望,歇歇脚、松口气也无所谓,其实不然。“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了冲刺时刻,越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要时刻绷紧弦,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鼓作气攻下贫困最后“堡垒”。
决战决胜,党员干部就要锤炼“舍我其谁”的担当。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急难险重更检验党员干部的担当。有人说,党员干部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党员干部的“特殊”就体现在,平常时候要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要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要能豁得出来。所以在冲刺的关键阶段,党员干部更要冲在决战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当好攻城拔寨的排头兵,当好群众的主心骨。
决战决胜,党员干部就要练就“统筹实施”的能力。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收官之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广大干部群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的政策落实好,全力攻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挑战的同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有统筹兼顾之谋,又要有组织实施之能。对脱贫攻坚的困难和问题不能低估,对存在的矛盾要敢于面对、敢于解决,对各项决策部署要不折不扣落地落实。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把工作节奏掌控得更紧一些;要坚持精准施策,把政策措施运用得更准一些;要突出问题导向,把短板弱项补长补强一些。
决战决胜,党员干部就要涵养“枝叶关情”的情怀。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党员干部要当好贴心人和领路人,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拧成一股绳。要带着感情做工作,把脱贫攻坚主战场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场,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他们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要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群众需求,实施产业扶贫,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起决战决胜的磅礴合力。
一以贯之不中道而辍足,一鼓作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攻的号角已经吹响,剩余的52个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就是战场。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有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就一定能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就一定能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第4篇】2020《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心得800字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就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重大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恒定的规律。在脱贫攻坚中也是如此,要想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就离不开高标准、严要求把控攻坚中的脱贫“量”,包括“存量”“增量”“变量”,必须靶心不变,精准施力,下足“绣花功”,才能夺取“全胜利”。
巩固脱贫成效,稳固脱贫“存量”。经过前期的艰辛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在脱贫攻坚最后的冲刺阶段,前期的成效就是决胜的最大底气。因此,一定要把巩固脱贫成效,稳住已脱贫量,是取得脱贫攻坚全胜利的重要要求。要继续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抓好就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鼓励复工复产企业根据岗位要求,优先招用贫困群众,全力稳岗拓岗;要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因地制宜,依托自然资源、电商资源、文化资源,曾强本土产业特色性,发挥“培育一批主体、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产业效应;要继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快解决移民搬迁群体的产业、就业和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啃下“硬骨头”,攻克脱贫“增量”。攻坚脱贫面临的巨大任务很挑战,关键就在于要攻破深度贫困地区堡垒。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地区是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是赢得脱贫攻坚全胜利的关键任务。即使疫情期间,脱贫攻坚的难度加大,依然要毫不松懈“两手抓”“两手硬”。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推动低风险地区的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复产,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要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要聚焦特殊困难群众,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用政策为贫困群众兜底;要精准盯防重点乡村、重点人员、重点项目,千方百计补短板、强弱项、抓整改,攻克“增量”。
建立预警机制,警惕脱贫“变量”。脱贫攻坚会出现各种返贫情况,或是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后遗症”,或是因病返贫、因意外返贫等。为了确保攻坚脱贫全胜利,对这些脱贫“变量”也要高度警惕,坚决“清死角”“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严把“退出关”,通过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协调联动,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检验,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要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做好返贫人口风险评估和动态监测,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早帮扶。特别是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助力其走得更好、走得更稳。
打好“组合拳”对脱贫攻坚各种“量”严格把控、精准施策,一定能够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实现“高质量”全脱贫。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2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领导,提出要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特点,扶贫工作有实实在在的规划和部署;在面对事关党的事业全局的大事时,能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动员全党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解决基层困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加强基层责任管理,巩固、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党员干部对脱贫户的密切关注,主要在思想上帮助贫困户走出贫困,防止贫困户再次返贫,坚决杜绝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不担当、不作为、严重失职的要严肃批评教育,及时纠正和处理,要不断学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精神境界和政治素质,自觉用党规政纪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确保脱贫攻坚如期、圆满的完成任务
二、加强学习教育制度,对于每月的主题教育活动,针对年龄较大、思想较弱的党员要制定专项、合理的学习制度,增强他们的责任和担当意识,确保他们及时跟上党的步伐,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加强党员干部的自身巡查,确保思想不动摇,对党员干部要开展自查工作,要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善自己的缺点,了解他人的优点,及时向他人学习,及时开展自我批评,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最后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巩固和完善我们的脱贫攻坚成果,抓实、抓细党建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万无一失,给人民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3
新冠肺炎的疫情还未结束,党中央就组织召开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肯定了中国扶贫走中国道路取得的中国成就、形成的中国方案,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作出了中国承诺。同时,讲话也分析了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与面临的困难,对扶贫工作具体展开作出了再动员、再部署,是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的领导”,“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要重点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党建引领是实现脱贫的组织保障;搞好对党好政策的宣传,是实现“志智双扶”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扶贫干部带着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脱贫攻坚工作,是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的关键。贫困户自身将脱贫致富作为内生信念并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取向,对扶贫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实践引导和思想引导认同而非反对、配合而非推托是是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的基础。在脱贫攻坚战收官阶段,我们要做好宣传,帮助基层党员群众深入了解方针政策,把提升组织凝聚力,把党中央的温暖传导进基层群众的心里。同时,要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模范作用,帮带贫困户,以诚相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思想引导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还强调,“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链接”。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发展必须针对各地的实际条件,而不能简单的复制粘贴。同时,构建产业结构须要注重短中长期利益的链接。但扶贫工作同时深知,解决问题仍然是实现脱贫的当下要求。贫困户虽然已经大都脱贫,“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但在生产生活上仍动态地出现问题。只有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一根本性原则,通过逐一解决问题的形式,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才能推动党的好政策深入他们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吹响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集结号,广大扶贫工作者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务实的举措、最严实的作风,持之以恒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4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要重点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
这次会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做得好”,还要“讲得好”,是“说做一致、做说一体,以说促做,说做结合”的扶贫观和方法论,对指导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就有出路。“讲得好”,就是传递好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各级“声音”,特色做法;讲述好基层扶贫干部典型事迹和群众勇斗贫困的动人故事,动员各方力量、树立更大决心,众志成城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要做好“会上”宣传。集中召开会议是营造宣传氛围、增加精神气场的良好形式。各级要充分利用好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干部会议、群众代表会议等重要教育载体、重点宣传对象,继续大张旗鼓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和动人故事,在思想上、精神上为脱贫攻坚再“上螺丝”“钉钉子”,坚决克服脱贫攻坚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要做好“屏上”宣传。小屏幕,大世界。目前,现在多媒体、融媒体广泛普及和盛行的情况下,手机成为人们了解信息、接受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利用手机、电视、led流动屏、走字屏等这些喜闻乐见、常见常用的载体,做好“屏幕”宣传文章,让人们在日浏月览中“屏”然心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强信心,同心协力战疫情、斗贫困、促发展,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战役”。
要做好“墙上”宣传。一花一世界,一墙一风景。以墙体为依托的字画、标语宣传,是最简洁、最明快的宣传载体,也是宣传载体中的“硬核”。在全民总动员、共同抗疫中,各种接地气、服人心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无疑增加了疫情防控的效果。要继续总结提炼入眼、入口、入心、入理的攻坚脱贫标语口号,在显要位置、重点区域,进行张贴悬挂,增强同战贫困的智慧和力量。
要做好“桌上”宣传。即走进贫困村、贫困户家中通过围桌座谈、促膝交谈进行宣传教育,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精神。这对于驻村“第一书记”来说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切实备好课、“背”好课。一方面,要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区)的有关扶贫精神、政策,系统掌握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理论,做带领贫困地方群众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主心骨。另一方面,要切实发挥好自身能力、单位力量,帮助出思路、上项目,多上长期性、长效性的扶贫项目,让贫困群众既能有活干,还能有钱赚。
脱贫攻坚的“总攻号”已经吹响,各级各部门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会做攻坚克难的“多面手”,说做统一的“智能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5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当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铿锵言语激励着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方能凝聚起14亿同胞的磅礴合力,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对于14亿国人而言,2020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不仅是因为疫情这个“不速之客”的出现让这一年显得极不寻常,还在于今年也是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国务必要完成既定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日,习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各项工作部署指明方向,也诠释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也要秉持“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心态,方能以最高分作答这份举国所期、民心所向的民生“答卷”。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答好“必答题”,赢得答卷“基准分”。脱贫攻坚战并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当前我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正如习总书记在谈及攻坚任务时提到,“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困”,这就意味着剩下的还有很多最难啃的“硬骨头”,即便相较于过去总量不大,但当地政府仍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去逐个解决、逐一“销项”,以抓落实、稳得住、巩固好、不反弹的步骤“一茬接着一茬干”,以“势如破竹”的劲头扫清脱贫路上的障碍、持续加以推进,才能赢得这份民生“答卷”的“基准分”。
以“十个指头弹钢琴”的理念答好“附加题”,赢得答卷“加分项”。“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习总书记在谈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时,提到要具备统筹兼顾的“十个指头弹钢琴”的理念才能实现协调联动,统筹全国发展“一盘棋”。而面对当前疫情带来的影响,我们也要具备统筹协调的理念,在重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懂得将脱贫攻坚与防控工作之间相互统筹,力求协调推进。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要采取“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等更为务实、更加有效的方式直面贫困地区复工复产的难题,以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硬杠杠”落实好各项兜底保障措施,为这份民生“答卷”赢得尽可能多、让贫困地区群众从中获益的“加分项”。
以“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韧劲答好“抢答题”,赢得答卷“风险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同样也要有点滴积累、持之以恒的韧劲,然而目前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有些地方就呈现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时有发生的问题,不少干部还没看到胜利的“曙光”心态却早已然“飘飘然”,出现精力分散、工作目标转移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习总书记强调,“当前最大的问题是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大家要始终“绷紧弦、加把劲”,方能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久久为功的韧劲拿下民生“答卷”的“风险分”,集中精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要以“全胜收兵”之绩来作答好脱贫攻坚的“答卷”,还需多方合力、握指成拳,以站位更高、任务更重、步履更稳、成果更斐然、效果更持久的要求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方能如万众一心战胜疫情一样,实现这项事关人民幸福安康、社会长治久安、国家兴旺发达的千秋伟业!
【第5篇】看《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800字最新2020【5篇】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
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刻分析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在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战略性、针对性,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总遵循”、指明了“总目标”、下达了“总攻令”、吹响了“冲锋号”。各级各地要充分认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要一起打,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不获全胜绝不收兵。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挑战,要认真分析研判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紧盯薄弱环节,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做好防止返贫工作,想方设法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同时,抓好脱贫攻坚各类问题整改,强化督导检查,压实各级工作责任,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做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针对当前疫情可控向好的态势,各地要全面抓好脱贫攻坚收官各项工作,确保今年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剩余贫困村全面出列、剩余贫困县达到摘帽标准,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把最关键的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担子挑起来,对已脱贫贫困户实行适时检测、持续关注,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能够稳定脱贫,对未脱贫贫困户、不稳定户、边缘户按照结对帮扶、一对一帮扶的工作思路,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劳务输出、异地就业帮扶,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打牢全民奔小康基础。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在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前,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发起脱贫攻坚最后总攻还存在的短板不足和困难问题,这就是当前需要瞄准的靶心、必须攻克的堡垒。接下来,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思路、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打赢疫情影响下的脱贫攻坚战。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2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新号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全面发挥老兵、排头兵、督察兵、特种兵的“兵”精神,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取得最后胜利。
当好政策解析的“老兵”。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随着脱贫战役的不断深入,党中央的扶贫政策也会下发至基层,为了让这些惠民政策发挥作用,切实助推脱贫攻坚,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各类政策文件,结合本地区本村的实际,将政策落到实处,将措施精准分析,精准帮扶。同时,扶贫政策大都语言严谨、字句精要,广大党员、干部要做政策红利的明白人,做到了解深、理解准、掌握全,才能将其转化为群众一听就懂的地方语言,确保人民群众享受脱贫攻坚的政策红利。
争做脱贫致富的“排头兵”。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广大党员、干部是走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排头兵,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第一要务。解放思想,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新路子,主动上门传授科学技术,提供致富方法,激发群众致富动力;积极培育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让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为脱贫攻坚引入源头活水;积极引导优秀企业家到村任职,充分利用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和致富办法,用企业家之水,浇灌乡村振兴之田。
筑牢作风建设的“督察兵”。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心中有民、忠诚于民,时刻心中有戒、忠诚于党,严守思想防线,严守纪律红线,严守道德底线,用风清气朗、清风化人的工作氛围来赢得群众的信任,用坚决查处不正之风、贪赃枉法的决心来赢得群众的拥护,用一心为公、真心为民的时代担当来赢得群众的支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培养多种能力的“特种兵”。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确保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和新上任的村“两委”教育培训,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积极融合党组织建设,以党建促振兴,以党建带发展,以党建强素质,让基层干部掌握相关的扶贫知识,掌握各贫困救济政策,搭建起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谱写扶贫先扶志扶智的主旋律。同时,注重干部的专业化培养,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潜力,并根据他们自己的想法和特长,定制学习方案,不断提高基层干部高素质专业化能力,从根本上打破了贫根的真因,增强治疗贫疾的能力。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脱贫攻坚工作任道重远。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真正扎根基层,真正服务基层,真正战斗在基层。坚信随着2020年的脚步临近,我们必将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3
五谷经烈日暴晒才能入仓不腐,权力经监督制约才能正确运行。日前,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这为我们持之以恒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行监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成为当下各类监督的重点。
慎终如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应牵住党内监督“牛鼻子”。坚持用制度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强化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监督。但反观典型案例,“拍照式”脱贫、“数字式”脱贫、“游走式”脱贫、“刷白墙”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都体现的是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监督乏力的问题,如何有效开展脱贫攻坚的党内监督依然是道“必答题”。首先,脱贫攻坚的党内监督责任应全面落实。加强党委监督,不断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责任,改变一说监督就想到纪委的思想,让其把脱贫攻坚领域的领导之责、示范之责、监管之责担起来,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其次,脱贫攻坚工作应纳入党内政治生活。聚焦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严起来、实起来。摒弃“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只栽花不栽刺”的庸俗人生哲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再次,“四个监督”应协同发力、环环相扣。纪委监委应把脱贫攻坚的监督挺在前面,做细做实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的日常监督,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派驻监督应发挥近距离、常态化、全天候的独特优势,做到对脱贫攻坚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监督不缺位、不失位、不越位。同时,应完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巡察“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发挥巡视巡察的震慑、遏制和治本作用,以铁的监督倒逼脱贫攻坚责任落实落细。
慎终如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应织密群众监督“防护网”。古人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这段话,诠释了人民力量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回答黄炎培历史周期律时,提出“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这都表明,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靠山”,只有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群众期待,才能让民心与党心心心相印。脱贫攻坚工作也是如此,一方面,应不断拓展群众对脱贫攻坚领域的监督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为群众监督提供“门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效引导和发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成效成果监督;另一方面,应完善脱贫攻坚的公开机制,以拓展公开渠道、完善公开内容、强化责任追究为重点,把群众普遍关心关注、与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脱贫攻坚信息全面及时、具体详实地公开公示,切实保证群众知情权,确保其正确行使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此外,对群众有关的脱贫攻坚监督要有回应,反映的脱贫攻坚问题不仅要及时得到解决,还应以适当方式反馈办理情况,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让群众切身感受脱贫攻坚的监督效果,树立参与监督脱贫攻坚工作的信心。
慎终如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应发挥舆论监督“正能量”。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对待并接受社会监督,充分运用信息化与互联网手段,拓展监督渠道,各种新闻媒体要始终坚持人民性与党性的统一,做好舆论监督。”近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每一个脱贫攻坚领域都是广大党员干部忠诚履职的战场,无论是新闻媒介,还是移动客户端,都充斥着大家的脱贫攻坚故事。诸如脱贫攻坚领域的电视问政、阳光问廉等,都是通过媒体监督搭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平台,实现问计、问需、问效于民,建立起由脱贫攻坚领域的群众反映问题,媒体曝光问题,职能部门正视整改问题,纪检监察机关督办问责的闭合链条。从脱贫攻坚领域的问政和问廉这两档节目可以看到,有效的舆论监督脱贫攻坚工作,绝不是一曝了之,找找噱头、当个“话筒侠”,而是一问到底,真正起到曝光问题、回应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机制的作用。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持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汇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监督力量,要在抓“结合”上下功夫,善用自律与他律,让监督不留空白、没有死角,始终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向扶贫领域的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刀”,不断逗硬追责、严厉打击、精准施治。以“斗罢艰险又出发”担当精神和“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顽强意志保障真脱贫、脱真贫,足履实地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护航。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4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的是“人才战”和“作风战”。各级党组织要善于抓住“人”这个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要素,坚持多措并举,持续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尤其扶贫干部担当作为、真干实干,全心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举旗定向“聚”人气,发起脱贫攻坚“总攻战”。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各方力量组织起来,把各方面人气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起聚,全面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党组织书记勇敢扛起“决战决胜”大旗,当好脱贫攻坚的“主心骨”,落实落细“书记抓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当先锋、作表率,随时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团结依靠社会各界共担当、同奋斗,全面全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协同推进机制,确保上下同心、步调一致、众志成城,吹响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发起脱贫攻坚的“总攻战”。
敢于担当“塑”人才,锤炼脱贫攻坚“冲锋者”。高素质专业化有担当的干部和人才队伍,是完成各项脱贫攻坚任务的中坚力量,是夺取脱贫攻坚最终胜利的重要保障。“治国经邦,人才为先。”要着眼贫困地区人才缺乏、技术缺失、平台缺少的实际情况,强化责任担当意识,精细掌握贫困地的现实需求,因“贫情”选“良将”,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专家人才和优秀干部,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贡献才智、建功立业。精确分析贫困地的发展需要,变“输血”为“造血”,有针对性开展各类人才培训,重点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群体,发挥本土人才优势,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精准对接贫困地的发展产业,谋“出路”疏“通道”,积极给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大力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的良好环境,不断促进更多人才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充分涌现。
注重关爱“暖”人心,巩固脱贫攻坚“大本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难度。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基层干部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担当,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用心用情做好扶贫干部的各项服务保障,是“暖人心、稳军心”的重要举措。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的要求,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优先提拔任用干部,健全完善扶贫干部工作生活保障机制,积极解决扶贫干部的后顾之忧,让扶贫干部信心满满、心无旁骛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路上奋勇向前。持续坚决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降低和减少各类督查、检查、考核频次,真正帮助扶贫干部解放手脚,保证扶贫干部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攻破脱贫攻坚“最后堡垒”。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5
“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必须高质量实现,必须坚定而有力地实现。
攻坚克难不停顿,书写全面胜利结尾。到今年2月底,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党员干部要下硬功夫。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树立势必与贫困决战到底的勇气与决心,不畏艰险、不惧困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工作韧劲,瞄准突出问题,狠抓薄弱环节,反复调研、反复研究、精准施策、反复反馈、看到实效;以“豆角开花藤牵藤”的团结意识,结对子、相互学,凝心聚力,多方发力,相互带动。“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返贫风险不大意,书写历经考验结尾。在已脱贫地区和人口中,依然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增大了返贫风险。特殊时期,特殊挑战,政策要“扶上马送一程”,帮扶政策不急刹车,帮扶人员不能撤,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提前预判风险,做到及时补救;产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内要盘活当地扶贫车间,开展技能培训,加大贫困户就业力度,外要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贫困群众,“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俗话说“人穷最怕志短”,要引导贫困群众丢掉“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劳动脱贫、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变“输血”为“造血”,变“要我富”为“我要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脱贫成果不是“一次性”的,长期、稳定、经得起历史考验,才是我们要的脱贫。
作风整顿不放松,书写人民满意结尾。“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基层脱贫攻坚工作一直以来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所困扰,有些地方算收入、有指标、搞突击、整档案,把本该实打实地看实物、听实话、做实事的工作搞成了五花八门的数字游戏、文字游戏,各式各样的表格、手册把帮扶干部变成了“表哥”“表姐”,这些“面子”上的工作在消耗基层干部大量精力的同时,也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脱贫攻坚这场“大考”,要真听、真看、真感受,听听贫困户的诉求,听听一线干部的后顾之忧,看看贫困户的生活改变,看看村庄的发展变化,感受贫困户的幸福感,感受群众满意带给基层干部的满足感。“苦干实干加巧干,富泽百姓俱欢颜”,人民满意才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追求。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我们翻过山头、拔掉钉子、万众一心加油干,为脱贫攻坚写下一个全面胜利、历经考验、人民满意的强劲有力结尾。
【第6篇】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5篇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越是在特殊时期,我们越应该坚定信心,时刻跟紧党中央步伐,各级各单位积极行动,采取措施,一定能打赢疫情战和脱贫攻坚战。
首先,各级各单位要加强对疫情战和脱贫攻坚战的领导。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针对薄弱环节强化防控举措,及时调度情况,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二是要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各级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以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亲自带动,把责任和压力层层传导下去。
其次是要真正做到真抓实干。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我们奋斗在脱贫一线的基层干部们,要真正把老百姓的困难放在心里,因人施策,真正意义上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解困,就算有新冠肺炎带来的新挑战,我们也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不畏艰险,深入一线,访贫问苦,把各项工作任务做好做到位,在这个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的时期,我们更应该凝聚力量,坚决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好,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2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广大参战员必须以“冲锋之势”坚决打赢贫困“歼灭战”,夺取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
打赢脱贫攻坚战,转变思想是“关键”。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胜时期,在除去自然条件限制因素的影响下,这个时候还没能解决的必然是顽瘴固疾,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错误地认为“以贫能谋生”。如何从根本上让他们认识到脱贫要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国家短期的救助,就要求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心要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改变少数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补齐精神短板、激发致富热情,探索形成有效精神扶贫模式,这样制定的脱贫攻坚办法才能派上用场,“冲锋”的后劲才会足。
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才技术是“武器”。脱贫攻坚离不开人才技术的支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干部要分类施策,教会贫困群众能够谋生的技术和手段,引导其自力更生,激发内生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实现长远发展。此外,还要积极培养贫困群众的子女成为人才。例如,湖南省经济技术学校联合省妇联创办的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帮助贫困家庭女孩学技术、立志向、凭技能就业。要继续鼓励人才带着技术投身这场“冲锋”战,让知识和技术有方向、有目的地涌流于贫困区域。
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作风是“保障”。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脱贫攻坚工作难度有所加大,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重要性,时刻绷紧脱贫攻坚这根弦,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严格的标准,对标对表落实党中央对脱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啃掉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块硬骨头,扫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阻碍。
越是到最关键的时刻,党员干部越是要提高警惕,咬紧牙关,齐心协力,怀揣必胜的决心和勇气,以实干的劲头和绣花针的精神,吹响冲锋的号角,以“冲锋之势”坚决打赢贫困“歼灭战”。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3
香肠要烟熏才香,羊肉串要火烤才香。那么,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成为群众的“香馍馍”呢?细细想来,干部脱贫攻坚也要像香肠、羊肉串一样被“烟熏火燎”才“香”!
顾名思义,“烟熏火燎”就是烟熏和火烤,常常比喻酷热或干燥。对党员干部决战脱贫攻坚而言,“烟熏火燎”就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高扬“西迁”精神大旗,打起背包就出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基层接地气、通下情,和人民群众并肩战斗,一块干、一块苦、一块过,最是人间烟火味格外“香”!
一提到人间烟火,记忆深处仿佛就是小时候老家的土木房子,和在烟雾缭绕的老房子里做饭的母亲,浑身散发的全是厨房里烟熏火燎的气息,炊烟袅袅美如画,心里真美!长大后成为人民的公仆,远离乡村,那种烟火气也只是留存在记忆深处。如今面对脱贫攻坚啃“硬中硬”、战“贫中贫”,还能打开那尘封的记忆,再现那最美、最质朴的人间烟火吗?
德国诗人诺瓦利支说,哲学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故乡的过程。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每个人出生、成长的那个地方,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故乡的烙印,饮食、草木、气候、风物,构建了一个人最初的文化基因。故乡的记忆也成为人之为人的起点。“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广大扶贫干部要抓住脱贫攻坚这大好时机,站在“人民至上”的高度,怀抱一颗温柔本真的心,重新回归草木之小、乡野之情,在脱贫攻坚战中和群众结亲帮扶,自觉接受“烟熏火燎”的“炙烤”,留下“脱贫摘帽”的“真香”。
常言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在脱贫攻坚中经历风雨就是像烟熏香肠、火烤羊肉串一样。为官者本起于群众,不可忘其根本,理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知道,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危险就会从那个时候开始。作为扶贫干部,唯有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历经“烟熏火燎”才能聚伟力、成大业,确保长效脱贫、稳定脱贫,实现圆满收官。尤其今年是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吃劲的时候”,更应紧密联系群众,团结依靠群众,和群众“一块干、一块苦、一块过”。
“一块干、一块苦、一块过”这简单易懂的九个字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宗旨,也是各级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圆满收官的不二法宝。扶贫干部除深入基层做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掌握实情的调查者,党群关系的联络者,勤俭节约的带动者外,更为重要的是勇于担当,踏实肯干,锤炼“啃硬骨头”的硬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讲道: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这对于全党上下,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来说,要坚定必胜信心,把投身脱贫攻坚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战“贫中贫”、“困中困”就是啃“硬骨头”,而啃“硬骨头”就需要有“硬骨头精神”和“硬骨头作风”,尤其是锤炼“硬骨头作风”就得像熏香肠、烤羊肉串那样腌透肉条、通风晾晒,再上架不断烟熏,反复火烤。若色泽不够理想,就适量增加烟熏料,加大火的燃烧度,以达到色泽要求为止,直到香气自然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脱贫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决战脱贫攻坚战中,只要我们勇于接受“烟熏火燎”的炙烤,少一些畏难气馁、多一些坚决坚韧,少一些抱怨情绪、多一些实干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紧跟一步行,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扑下身子察实情、问民情,用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作风啃最硬骨头,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打,一个堡垒接一个堡垒攻,真正以过硬作风磨炼过硬本领、树立过硬形象,就一定能实现脱贫顺利摘帽,圆满收官。
最是人间烟火味!人间烟火就是真实的生活,不曾饶过谁。但人间烟火中不乏有琐碎的幸福、平凡的感动、偶遇的美好,比如和群众聊天时开怀的一笑,见证乡野一朵花开放的艳丽,看着劳作一天的村民陆续回来,有的拎着农具,有的牵着牛;收割后空荡荡的稻田里,有人点着了草垛,白色烟雾夹杂着稻草特有的香味远远飘过来;大山深处村里炊烟袅袅升起,朦胧的又浅浅的夜色里传来几声牛叫犬吠,显得无限安宁从容……
真正热爱生活、热爱扶贫事业、热爱“三农”的扶贫干部,不会只爱那刻意的美、想象出来的好、故作波澜的诗意,他会接地气通下情,去爱这人间烟火的真实,用“三个一块”增进干群“鱼水情”,筑牢基层地基,尽情吮吸“烟熏火燎”那独特的香味儿。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请相信:脱贫攻坚只要经历了“烟熏火燎”的风雨,就能看见“摘帽”的彩虹,闻到脱贫的真“香”!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4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等重要。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我们既要一鼓作气把最难啃的硬骨头啃掉,又要持续发力把这些年来的脱贫摘帽成果巩固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增强扶贫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紧密围绕各地实际情况,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责任、帮扶和监管的工作要求,持续推进帮扶工作,努力提高脱贫质量,切实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不脱政策。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根据脱贫户的不同情况,在落实各项扶持措施上持续发力。要强化“造血”功能,紧紧抓住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不放松,依托本地的优势产业,根据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意愿,对脱贫户实施产业帮扶,使脱贫户保持长期稳定增收;在就业扶贫方面,根据各贫困户劳动力情况,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协调务工,同时为有劳动能力但不具备出村务工条件的贫困户开发公益岗位。对于脱贫指标存在问题的贫困户,要及时与镇村沟通协调,落实好低保、公益性岗位、产业扶持等各项保障政策,全力帮助补齐短板。
脱贫不脱责任。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帮扶干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有关批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帮扶单位要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把巩固脱贫成果工作任务分解给每位帮扶干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奖惩机制,将单位干部职工平时的帮扶工作开展情况与年终目标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对脱贫摘帽后工作有所松懈,存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的干部要严肃追责问责。
脱贫不脱帮扶。帮扶单位要持续帮助贫困村争取资金和项目,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一是认真制定年度帮扶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举措,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二是定期要到定点帮扶村召开帮扶工作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梳理排查存在的返贫风险,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和方法;三是持续抓好结对帮扶工作,打消帮扶干部“过客”心理,持续实施帮扶责任人固定走访联系制度,坚持每月至少到户走访一次。
脱贫不脱监管。各地、各部门要对已脱贫贫困户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最新情况,防止返贫和因病因灾致贫。对标对表贫困人口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及时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巩固脱贫成效。要重点关注已经脱贫、但收入不够稳定人群和收入已越过贫困线、但人均纯收入还在4100元边缘地带徘徊的人群,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2020政论专题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观后感5
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小影响,但疫情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了初心、锤炼了作风、磨砺了本领。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更要以“只争朝夕”的作风全力出击,实现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当前距2020年底已经只有不到9个月的时间,疫情发生了积极变化,各地防控风险降低,需要考虑把主要精力转移到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来,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最是春光不能误。在全面复工复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勇做“与时间赛跑”的奔跑者,不惧怕风险挑战,要坚定信心、保持决心,提升干事创业激情,带领人民群众携起手来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外,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啃下深度贫困地区“硬骨头”、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就业等工作都面临不小的挑战,还有一些地方群众内生动力不足,也给脱贫攻坚结束后如何衔接好乡村振兴等工作提出巨大难题。疫情防控要争分夺秒“一人不漏”,打赢脱贫攻坚战更是分秒必争“一户不落”,面对这些挑战,党员干部必须拿出过硬的本领和不舍昼夜的毅力,在疫情防控的压力中释放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不走神、不松劲,在艰险中奋力前行。
当前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冲刺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跑好这“最后一棒”。
【第7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三集小康梦圆观后感5篇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三集小康梦圆观后感1
梦想是什么呢?梦想是精卫填海中精卫不畏艰难,努力奋斗的精神;也是,愚公移山中愚公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的坚持。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情报员,那么务必要把自已的眼睛保护好,懂的知识要全面,这些都是情报员必须具备的东西。梦想是方向,勤奋是力量,为了这个梦想我一定会加倍努力,相信我,许多中国人民和我一样有着平凡的梦想,并为之而拼搏、奋斗。
1941年至1942年日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全面扫荡,推行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制造了难以计数的无人村中国这一片贫瘠,百废待兴。涓流汇海,聚沙成塔,中国梦,渐行渐近。
现在我们中国人,让他们对我们不容小看。1967年6月17日八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再一次震惊了世界!世界各国不能理解:长子弹到氢弹的时间,美国用了七年四个月;苏联用了四年……而中国实现这个梦想仅仅只用了两年八个月,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这是我们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原来用牛耕地,自己挑水喝,用柴火烧饭吃……经过多年来我们不断的努力研究出了许多科研成果,例如:现在我们用抽水机抽水,我们用电煮饭,我们用耕地机耕地……我想我们中国人民一定会在研究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百年追梦目标的实现,靠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奋斗。少年一代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奋斗的核心是创新,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接班人才能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要牢记历史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努再努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凝心聚力,把13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全面小康,必将不是梦想。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三集小康梦圆观后感2
梦就像摇篮,我们在之中安详的睡了,等苏醒过来,梦也成真了。千百年过去了,人们一直围绕着梦这个字眼去奋斗、努力、拼搏,并去完成它。梦承载着你对一件事执着的追求。作文也就承载着我的梦。
我的作文天赋是不由自主的发挥出来的,从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就深得老师赞赏,然而我不觉得我作文多棒,尽心尽力的写就成了作文,也使我对作文情有独钟,作文写得要细腻。字里行间都要流露着真情实感,你写得事要像电影一样有情节的浮现在眼前,让作文活起来,让人身临其境才能更好。现在我在六年级,作文水平不断下降,构思也不如从前了,处在瓶颈期,怎么也突破不上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从读书下手。
到了图书馆,这里的书琳琅满目。可名人的名着最吸引我了,读了《红岩》,江姐的百折不挠,为国为民那不屈的精神让我坚定了强国富民,迎难而上的信念,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丰富了我的视野,作者奇特的想象让我浮想联翩,每本好像都在点拨我,作者清秀的文笔让我明白了作文要从多方面去写,小说要抓住每一个点往下走,我想写好作文,以后慢慢吸收,提炼文章的精髓,写出小说,成为作家现在的每篇作文就奠定了我作文的基础。
2013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举国上下都引起了轰动,掀起了一股莫言风,他着有的《红高粱》、《丰乳肥臀》我虽然还没读,却感受了作文的重要性以及小说的魅力。中国文坛迅速崛起,郭敬明、韩寒等一批新生代作家,璀璨无比,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为祖国增光添彩,令世界都对我们中国的文坛竖起大拇指,用文章书法自己的心中所想,眼前所见这不就是作文要表达的,要讲出的真谛吗?
了解了这么多,我立刻茅塞顿开,写作并不难,先要静下心来,不要让杂念侵蚀你的思绪,慢慢的想,从多方面想,围绕着主题可以无限的开拓想象,想的合理,感觉对了。就写下来,不要不敢去写,放下心里沉重的包袱,大胆的下笔,从一次的作文中找出自己的毛病,升华下一次。从作文这个梦想开始我要迈出一大步,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作文,让中国多一个才子,让文坛多一份骄傲。我还要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多读书,在别人与自己的评价中学习,作文不但要让别人读懂,也要用自己的心去读懂。
我在未来的梦中梦见我成功了,成了作家,成为了祖国的骄傲,我要用我手中的笔,写下祖国的大好河山;我要用我手中的笔,写下我对祖国未来的向往;我更要用我手中笔,完成我的梦想。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三集小康梦圆观后感3
说起奔小康,你一定会问。什么是小康?小康用俗话说,就是指过着一种经济比较富裕,吃穿不用发愁的好日子。
奔小康是党也是我们老百姓最想办的事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两会”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关系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经过了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12月正式的加入了wto国际贸易组织。在中国入世第一年,中国就废除了830多种,超过6000项行政审批项目和2300余法律、法规被修改。
几十年前,人们吃饭、穿衣服、理发、购物......都需要凭票来购买。买一斤粮食还需要排队。而却大部分都是国营店,而日新月异的今天“国营”这两个字已经漫漫的从我们身边所消失,买东西也不用排队用票了。
我国的外汇储备局世界第二!到2003年7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以达245亿美元。而1989年时这数字还不足60亿美元。
今年,值得关注的是“两会”上日益鲜明的中国视角,绝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传统的关切,而且是独立思考、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比如在粮食安全和原材料供应两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上,轻信市场、主张依赖“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主张就受到许多代表、委员的抨击。他们提出,其它国家也许可以依赖全球市场解决国内粮食资源问题,但是中国不能,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国计民生的重大方面不能依赖他人,否则就会被“卡脖子”。
我们将“复兴”作为奋斗目标,我们以“中国特色”命名自己的道路。“两会”上日益鲜明的中国视角表明,我们在自己的道路上,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得更加清醒、更加自信。
全面小康社会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它靠我们用双手来建成。今天,我们还在学校里学习的小学生,再过十年、十几年就要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在我们的肩头上,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现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说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可以说,谁拥有了高素质的年轻一代,谁就拥有了明天。为了使中华民族的千年小康梦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实现,我们就要从现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学好各种建设祖国需要的技能,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奋发努力吧!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三集小康梦圆观后感4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哀叹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落后就会挨打。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灾难深重的中国内忧外患,无约不损,无战不败,神州陆沉,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危如累卵、大厦将倾的时刻。
在沉沉的暗夜里,在厚厚的冻土下,一粒梦的种子也在深深地植根、悄悄地萌发,这就是民族复兴之中国梦。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多少志士仁人舍生取义,无数英雄豪杰奋起抗争,古老中华民族踏上了一条充满悲壮、充满艰辛而又浩气长存的复兴之路。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后指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踏上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博物馆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殿堂,习近平向全世界庄严昭告了中国梦!
对于中国和世界而言,“中国梦”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欲使这个新兴的概念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践行中的自觉行动,我们必须完完全全的理解“中国梦”这个词中所孕育的深刻含义。
我认为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个人三位一体的复合梦。叶再春认为,“泱泱大国的中国梦,不是、也不可能是‘单向度’的梦。从个体看,它是中华儿女的富民梦;从集体看,它是强国梦;从民族看,它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复兴梦。富民梦是基石,强国梦是关键,复兴梦是目标,三者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只有三个梦全都实现,中国梦才算完整、完美。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如今改革在出发,改革在扬帆。我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接近这个伟大的目标,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百年追梦,中国追梦!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第三集小康梦圆观后感5
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党中央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决心不动摇,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斗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习近平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要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挂牌督战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促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做好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人口提前加强针对性帮扶,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做好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通过持续努力推进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为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17日上午在京举行。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保持高昂的攻坚精气神,确保高质量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力做好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着力解决好扶贫产品销售问题。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持续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壮大,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要做好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确保过渡期内各项政策平稳过渡,接续推进脱贫摘帽地区乡村振兴。希望获奖者珍惜荣誉、勇担使命、当好表率、再立新功。
会议对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进行了表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委会主任杨宁、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韩宇南、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肝胆外科二中心移植外科副主任朱震宇等获奖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作了事迹报告。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导小组成员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