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给教师的一百观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2篇优秀的给教师的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教师的一百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第2篇看《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第1篇】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当我再次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获益匪浅。在100条建议中,说得最多的就是读书,这一点给我的触动也最深。
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苏氏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以传授知识为己任。不管是在日常生活或者教学过程中,都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详细深刻的讲解;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教书育人;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让民族文化知识得到延续;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桃李满天下”。肩负园丁的使命,我们就会感到汗颜。所以,职业的责任感促使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人们拥戴的楷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千古名言是教师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一生的追求和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伟大著作中还精辟地揭示出一个读书的真理: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他认为,学习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
阅读优秀书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诲。他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在他看来,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和青少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会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学生——祖国的花朵,二十一世纪的生力军,国家建设的接班人,首先要有勇于进取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力量就来自于书本。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他们人生的轨迹;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成为他们人生的方向,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请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那些学习落后,讨厌上学,那些不思进取、不肯用功,那些品性不好、行为不良的,尽管生活背景各不相同,个性、缺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没有阅读的爱好和习惯。
纵观全世界,凡喜欢读书的民族,往往都是十分优秀的民族。在犹太民族,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书本是甜蜜的。在那种书香社会里,我们知道,他至少诞生了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这样一些人类的天才。俄罗斯每20人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韩国以书柜代替酒柜,着力建设书香社会;美国的大学入学人数在中国的十五期间可以达到占总人口数的80%的比例……我们呢?看看我们周围,越来越多的人不爱读书,浮躁之风盛行,长此下去,怎么得了?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读书的今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认真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教师职业素养的必修课,让读书成为学生知识来源的“助氧剂”,让读书成为孩子成才的知识窗。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加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读书启迪智慧,读书激发生机,读书让人充实和幸福,读书使人充满力量,去开拓光辉的未来。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让我们牢记这句话,读书,读书,再读书!
【第2篇】看《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看《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范文
记得在上班期间,对着班级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曾用故事教育过他们,现把故事背景与故事概要作一打印,与同事分享!
故事一 合理地安排时间
故事背景: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个做事磨磨蹭蹭的学生,从开始接班起如此,学期结束依然如此。难道他们不懂得珍惜时间的意义?我认为是他们自幼形成的一种很坏的习惯所致。他们在磨蹭之中白白地虚度和浪费了多少时间。
故事摘要:世界三大教育圣经之一《卡尔.威特的教育》中,卡尔.威特记录了自己教育儿子小卡尔的一件事。
有一天,当小卡尔得到学习任务后,因嫌题目比较简单就磨磨蹭蹭,自顾自玩玩闹闹。这一幕被他父亲发现了,就有了如下的一番教导:
……“你想想看,”我继续开导他,“如果在这之前,你没有把时间浪费在磨蹭上,那么早就做完了我给你的题目,就可以用你剩下的时间去看你愿意看的.书和干自己喜欢的事。在你磨蹭的那一段时间中,你什么也没有做,就好比一杯可口的牛奶倒在地上,那不是一种最大的浪费吗?”
“所以,由于你今天浪费了时间,我也会浪费你的牛奶。当然我不会将你的牛奶倒在地上,而是送给我们的女佣喝。我才不会像你那么傻,把美好的东西浪费掉,而是尽可能地发挥它的作用。”
那天,我按着所说的去做了,把儿子的牛奶送给了女佣。
从此以后,卡尔明白了这个道理,再也没有发生上述的那种事情。
备注:合理安排时间首先意味着珍惜时间,加快单项工作进展的速度。
故事二 专心致志地学习
故事背景:班级中常看见有些学生坐在书桌旁苦苦学习,却丝毫没有长进?而又为什么有些孩子看上去并非很用功,却总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作为老师,作为家长对此产生深深地疑问:到底是智力因素,还是行为问题?
故事摘要:世界三大教育圣经之一《卡尔.威特的教育》中依然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卡尔.威特的朋友找到他,说自己的孩子成绩很差,想卡尔.威特帮帮忙。卡尔.威特来到他哈特威尔的房间,哈特竟然没有察觉到。直到卡尔.威特朝他的肩拍了拍,哈特才惊叫一声,浑身微微抖动了一下。
“哈特威尔,你在想什么呢?”
“哦,是威特先生。”
“你在想什么呀?学习的时候应该用心,为什么走神了呢?”我轻言细语地问。
“我……我没有想什么。”
“那么,我再考考你刚才背诵的诗。”我拿起了他的书本,看着他说。
过了很久,哈特威尔一句也不能背出来。他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后来,哈特威尔只得承认他在刚才学习时走神了。
“那你刚才在想什么呢?”我又问。
“我在想昨天的一件事,有一个小朋友仗着他身强力壮,就欺负别的孩子。我想如果我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剑客就好了,那么我就可以教训教训他了。……”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起来。
这时,我看到哈特威尔的脸上充满了奇异的光彩,他在憧憬着自己成为英雄的场面。
“听我说,孩子,”我打断了他,慢慢地开导他,“你知道吗?帮助别人是好事,但不能坐在这里想呀!你现在看的书是《荷马》,这里面有很多英雄的故事,你应该在书中寻找那些英雄的事迹,看看他们是怎样成为英雄的。何况,你现在正在学习,其他的事情都应该暂时放下。想帮助别人,就应该在书中学习英雄的智慧……”
“我明白了……”哈特威尔捧起了书本,专心致志地学习起来了。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