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 > 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观后感(8篇)

发布时间:2023-08-14 10:19:05 查看人数:46

【导语】第一书记观后观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第一书记观后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书记观后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一书记观后观后感

【第1篇】第一书记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第一书记观后感心得体会

影片《第一书记》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经历,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平淡中给人一种震撼,这种震撼的感觉来自沈浩同志一言一行中透出的责任感,------一个******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的普通干部,2004年2月,他积极响应安徽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一干就是6年。按照现代人的标准,他有车有房,有一个好的工作,生活安定、舒适,本可以随波逐流,按部就班地享受他的小康生活,但沈浩同志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小岗,这种选择意味着压力,承担着责任。他把下乡挂职锻炼,看成是人生'干点事业'的一个机会,他把小岗村作为一个新的创业舞台,要利用'小岗村这张名片',既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同时创造社会的价值。

作为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干点事业不难,难在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把这个事业干好,这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付出全部的心血,个人简历舍小家为大家,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小岗村对沈浩同志连续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员。

在创优争先活动中,我们要学习沈浩的精神,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第一书记观后感心得体会

第一书记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第2篇】第一书记观后感心得体会

周四下午,在校党支部的组织下,我校全体党员教师观看了影片《第一书记》。

从银屏中,我们可以看到,沈浩同志——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扎根小岗六年,为小岗的发展鞠躬尽瘁,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一座崭新的大包干纪念馆矗立了起来,一条开启民心的通村公路伸向了远方。而村民们一次又一次挽留他们的好书记的红手印,又是那样的令人震撼……

沈浩平凡的人生闪耀着共产党员的魂,他坚定的信念成就了辉煌的小岗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许完成自己的工作不难,但难在做好。因为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细小的。她没有高科技的累累硕果,也没有建筑事业的立竿见影,更没有诗人的浪漫和洒脱,她只像绿叶一样平凡,为大地带来生机,并且在阳光的照耀下,她将褪尽生命的绿色。这就更需要我们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为大家,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与广大家长的认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沈浩同志的精神对照自己、检查自己,学习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学习他脚踏实地做实事的精神,学习他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真正做到务实、勤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尽自己所能付出一份力,用爱去关注孩子,用心去体会孩子,用情去感动孩子,用知识去引导孩子,以自己的满腔热情,注释教师的职责!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心得体会

【第3篇】第一书记观后感500字

【第1篇】

热血铸就英雄魂,浩气长存天地间。这就是在观看了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的第一感受。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

沈浩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并无不同,他是一位在省财政厅一干十几年的科级干部,生活安康、工作稳定、与妻子女儿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之后的道路却开始不平凡,离开家人,放弃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感动了村里朴实的农民3次按下红手印留他?答案——因为沈浩是农民的孩子,他对农民有着最深沉的感情,对土地是发自肺腑的热爱;因为他有理想和抱负,不愿在机关里度过余生,希望来到基层为农民们做一些实事;小岗村给沈浩提供了一个舞台,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给了他一个实施理想抱负的机会和最强有力的支持。”片中表现的沈浩访贫问苦、招商引资、建纪念馆、修自来水、新村规划、经济种植、土地流转、迁坟建厂等事迹让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当看到小岗村村民为了挽留沈浩三次集体摁下红手印的情节时,我相信在场的观众都感动了。影片的最后,年仅45岁的“第一书记”沈浩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小岗村人伤心欲绝,第四次摁下红手印把沈浩的骨灰留在了小岗村。

沈浩书记的事迹,让我不禁深思,为什么这样一位处级干部会坚定不移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农村的事业呢?看到小岗村的现实面貌以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我懂得,这是一种热爱,是一种信念,更是人生的一种价值体现!这正是我们作为社区党务工作者应该向沈浩书记学习的地方。

【第2篇】

今天我看了一台综艺节目,节目叫《第一书记》。看完后我感触很深,节目里讲的是大山里的贫困儿童。

第一个主人公的名字叫潘绍强,今年上初一。他的家庭状态很糟糕,绍强的爸爸变成疯子,奶奶终生残疾。家里只有绍强和妈妈维持家庭。爸爸一发疯起来谁都打,绍强的学费10天要2000元,妈妈烧的炭又卖不出去,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这个家庭被《第一书记》的嘉宾知道了,有一个老板深受感动,愿意出5000元买绍强家的35,6包炭,真是个大好人。

第二个主人公的名字叫欧子妍,欧子妍姐姐今年上高二,她在学校成绩优异,在家乖巧懂事。她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自己能考进北大。但她家很穷,有一个四岁的弟弟,有一个将近80岁的奶奶,还有个常年患病的母亲。爸爸因为做电焊工作,眼睛被强光照射受伤。欧姐姐不希望爸爸继续去做电焊工作,可她的爸爸一直瞒着她,觉得自己亏欠她太多了。我觉得这位欧姐姐是一位好姐姐也是一位好学生,她在家照顾家人,而且还要学习,家里家穷可她还坚持要把学杂费减免的机会让给其他的同学,这真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姐姐。

第三个主人公的名字叫杨六斤,今年12岁,但爸爸生病去世,妈妈改嫁,,奶奶也抚养不起他,于是把他送到堂兄家,可堂兄也要外去工作,于是只剩下一个他留在家里面。家里的活基本都是他干,因为他觉得不能白住在堂哥家,自己也要找点事做。他每天的饭菜只有一碗白饭和辣椒酱,有时去摘些”青草“拌辣椒酱吃,有时嘴馋,他就去河边抓鱼。因为经常抓鱼,他的经验丰富,每次都能抓5,6条。

他们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啊!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第3篇】

看了《第一书记》,无法止住不断往下流的泪水。和那些孩子对比,我们幸福多了!而我们只是把这种幸福总是觉得理所应当...

其中,我最感动的是一个叫杨六斤的故事。在他六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也改嫁了,从此就只剩他了。六斤跟着堂哥一起生活,堂哥外出打工,每年仅有500元的生活费,还是堂哥援助给他的,每天的食物是野菜和小鱼(自己想办法到水库钓的)。小小年纪双手满是伤疤,洗头的时候是用洗衣粉洗的,如果换做我,我可接受不了。从来没穿过新衣服,衣服破了自己缝,生活非常困苦,真是非常可怜啊! 比起杨六斤,我们幸福多了!简直是生活在蜜罐里,我们是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的,还常常挑食、耍脾气、有时不爱听话。

他所有受过的苦,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也承受不了...我们也应该学会独立生活了,试着想一下:如果我们到那种环境下生活,又能活几天呢?也许连一个星期都撑不下来。现在的孩子都在蜜罐了生活,每年过生日家长都会买礼物,要是不喜欢还会发脾气。而他们呢?别说买礼物,就连生日他们也没有过过。如果说我们少买一些衣服、礼物、鞋子、零食把钱存下来,也许这些钱还不够我们一个月用,而他们应该都可以用几个月了吧!

看了这个节目以后,我想说:“和他们对比,我们不知幸福多少倍。从今天开始,我们应该摆脱曾经的不懂事、叛逆、不听话、乱花钱、依赖家长,变得会自己会打理自己的生活,不再过分的依赖家长。每天都说家长不理解我们,为什么我们不能去理解他们呢?而是让他们理解我们?我也想说:”亲爱的爸爸妈妈,让我尝试独立吧!!让我体会一下独立的感觉吧!”

第一书记观后感500字

【第4篇】第一书记观后感300字

【第1篇】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看了《第一书记》这个电视。好感人呀!一个八岁的男孩一放学就去山上帮奶奶挖野菜,有一次还摔倒了呢。在学校同学都不跟他玩,说你都没有爸爸妈妈,不跟你玩。其实他爸爸死了,妈妈不要他了。他平常和他家小狗玩。那个小男孩叫毛荣伐,大家都叫他小荣伐。他把狗也带来了,奶奶牵着狗的手,狗跟站立行走似的,好象就是站立。小荣伐说狗晕车还怀孕了呢。

还有一个是一对小姐妹,她们的爸爸得了肺结咳,妈妈得了癌症。她们也是和奶奶相依为命的。爸爸妈妈都去外面打工了,一年只回来两天。因为太想爸爸妈妈了,就做了两个小泥人,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妈妈。她们俩的学习还都是全班第二呢!画画也是全村画的最好的。她们画了个全家福,拿到了现场。最后现场的好心人给他们捐了好多钱。

看的时候,我和妈妈哭了好长时间。和他们比我的生活条件此他们好多了,但是勤奋学习和吃苦的精神就差远了。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坚强的人。

【第2篇】

看完欧子研姐姐的故事,我心头全是辛酸。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她的成绩优异,但是家庭的经济条件非常有限很难供她上大学,而她心中的梦想就是北大梦想。

因为父亲是电焊工,常年工作用于那一种电焊工具,那些放射出来的光是一些不好的物质,姐姐的爸爸因此眼睛受伤。而又没法治疗,经济条件不好。

因为父母都不在家,一般弟弟都由欧子研带着,所以弟弟非常黏她。刚刚好爸爸回来了,今天奶奶生日,欧子研正在给奶奶做饭。从这一点一滴的汗水和一点点透露出来的孝顺看得出来欧子研很用心地在做这顿饭。开饭咯!奶奶开心的笑着,欧子研姐姐说着祝福的语言,满满的诚意。当爸爸说时,子妍姐姐哭了。貌似爸爸说的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用力地往她身上扎。

爸爸刚刚找到工作,因为怕子妍姐姐会伤心所以没告诉她。爸爸要走了,子妍姐姐很伤心,一直在抱怨爸爸没有跟她说。她赌气了一会儿,但是还是平静了下来帮爸爸收拾行李。在爸爸走的最后一刻她都没有再哭,但是还是看得出她眼神中流露出的强烈的不舍。

离别总是伤感的,但是我希望子妍姐姐要把这个北大梦坚持下去,加油!

【第3篇】

今天吴老师给我们看个视频,那是个节目,节目名称是“第一书记”。一开始我很疑惑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节目。难道是访谈性节目?还是……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就很开门见山地介绍了这个节目是一个帮助一些贫困家庭的节目,会有事例给大家看。然后再由一些集团领导和爱心人士去给予他们爱心资金或者是……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十二岁的杨六斤,他的命运很不好,人生道路崎岖。自小父亡母亲改嫁,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住在堂哥家,邻居特别照顾他。他也很愿意帮邻居做一些事,作为回报。

想妈妈和弟弟的时候甚至自己半夜出去找妈妈,半路又折回来,因为害怕给妈妈增添负担。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特别想与妈妈、弟弟在一起,可妈妈带着弟弟打工,几年都无法见面。生存能力特别强,常吃野菜充饥,还自制工具抓鱼,算是肉菜。

像现在我们都是生长在很好的环境,但是我们都觉得很不起眼。大家想想这个同龄人的生活就知道我们很幸福。

第一书记观后感300字

【第5篇】第一书记观后感800字

【第1篇】

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使我深受感动。这部电影根据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在影片讲述了原本在省财政厅工作的沈浩,干了多年公务员后,毅然放下优越的工作环境,抛下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凤阳县小岗村进行挂职工作,并且在小岗村一干就是六年,他为小岗村铺路、修桥,帮助贫困户,招商引资进行经济改革,让几十年来驻足不前的小岗村大踏步的前进,赶上了中国经济的潮头,但当小岗村正在重现昔日辉煌时,自己却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故事。作为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带领干部群众的6年探索与实践,推动小岗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赢得了群众真诚的支持和拥护,被誉为小岗村的“顶梁柱”、小岗人的“主心骨”。他以忠诚和大爱,以创新和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诠释了优秀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向沈浩同志学习什么?

一是要用心做事。沈浩书记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崇高责任感和专注于目标心无旁骛的定力,使他能够用心地去践行自己的承诺。身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上。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二是要敢为人先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敢闯敢试、勇于担当。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新情况,敢于解决新问题,努力在解放思想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在更新观念中理清发展思路、激活发展动力。目前,高中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教师应该像沈浩书记那样,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参加改革创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开拓眼界,创新发展思路,促进学校发作。

三是要学习他勤奋敬业,鞠躬尽瘁的境界。在小岗村6个年头,沈浩同志夜以继日,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每一年春节都忙到大年三十才回家,过完年又急急忙忙的赶回小岗村。繁忙的工作中使他“过家门而不入”习以为常。在他的家人眼中,他是一位舍小家顾大家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他的日程表上还排满了各项工作。沈浩同志为了工作,一直不辞劳苦,即使身患疾病仍在坚持,这种精神让我们非常钦佩。我们要以沈浩书记榜样,爱岗敬业。要在教育教学中,多投入精力,要在钻研文本,分析学情,认真备课上下功夫。

沈浩同志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惊人的豪言壮语。他的工作是平凡的,但他能把平凡的事扎扎实实的做好,就是不平凡。因此,他是可亲可敬的,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第2篇】

今天,吴老师给我们看了山西卫视的《第一书记》里的几个贫困孩子的故事,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是潘绍强,他是一名初一的学生,家里有患有疯病的爸爸,还有患有疾病的奶奶,一家四口,这个家只有他和妈妈一起支撑着这个家,妈妈是这个家的唯一栋梁。他们是靠卖炭,自己烧,自己砍。有时邵强他不在家,到县城去上学,都是潘妈妈一个人做的。真是一位懂事的孩子!看完之后,有些同学都纷纷留下了眼泪。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高二女孩欧子研姐姐的,这个故事是我最感动也是印象最深的。欧姐姐她学习很好,是同学们的好榜样,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她也是一位贫困的孩子,她妈妈患有疾病,奶奶也快80多岁了,家中还有一位4岁的弟弟,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是弄电线的,眼睛因为常年看到激光,眼睛不好。这位欧姐姐,她想考上北大,她的爸爸就是为了能让她考上她梦寐以求的大学,坚持去外地打工,不让欧姐姐知道,同时也很少回来。在记者录节目的那一天,也是欧姐姐奶奶的生日,欧姐姐早早地准备好了饭菜,这一天,远道而来的爸爸也来为奶奶庆祝。爸爸过几天也就要去外地继续打工了,可欧姐姐不肯让她的爸爸再继续出去打工,她跟她爸爸说,她不去上学了。这样她的爸爸就没有必要再去打工供她读书,欧姐姐只希望他的爸爸能陪着她身边,看着看着,我的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想到自己:爸爸平时也出去工作,早上也早早地出去,没看到几眼,晚上有时也很晚回来,晚上看到爸爸也才不到几个小时,可有时候我却不听话,和爸爸顶嘴吵架,惹爸爸生气。看完这位欧姐姐的故事,觉得很愧疚,所以以后要向欧姐姐学习。我觉得这位欧姐姐是一位好姐姐也是一位好学生,她在家照顾弟弟,帮忙家里的家务,而且还要学习,家里家穷可她还把贫困基金让给其他的同学,这真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姐姐。

第三个故事是:一位孤儿杨六斤的故事,他更是一名贫困儿童。在他6岁时,爸爸生病去世,妈妈则带着幼小的弟弟改嫁,奶奶也抚养不起他,于是把他送到堂兄家,可堂兄也要外去工作,于是只剩下一个他留在家里面。他从6岁起,就学会自生自立,自己煮饭,自己写作业,自己睡觉等等等等,年满11岁的他,每天吃的只是一碗饭,辣椒,然后趁放牛时,在草地上摘点野菜,用来拌辣椒酱吃,那么简朴的一餐啊!晚餐,就到小河里抓点小鱼,炒来吃。真是可伶的一位孩子。那些油、米都还是需要其他邻居的提供,他也是一个很勤快的小男孩,他很懂事,有时候会去帮邻居喂猪、放牛等等。邻居们也对他很好,给予他温暖。他在他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很想念他的母亲,于是在节目组的帮助下,经过一上午的时间,终于找到了母亲的下落,他们团聚了!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到了晚上,母亲和六斤又要分别了,太多太多的想念,太多太多的爱在这一刻凝聚在了一起……

同学们,好好珍惜吧!好好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时光吧!用自己的努力来报答你们的父母和老师吧!加油~你们是最棒的!

第一书记观后感800字

【第6篇】优秀影片第一书记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第一书记观后感1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的普通干部,2004年2月,他积极响应安徽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一干就是6年。按照现代人的标准,他有车有房,有一个好的工作,生活安定、舒适,本可以随波逐流,按部就班地享受他的小康生活,但沈浩同志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小岗,这种选择意味着压力,承担着责任。他把下乡挂职锻炼,看成是人生'干点事业'的一个机会,他把小岗村作为一个新的创业舞台,要利用'小岗村这张名片',既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同时创造社会的价值。

作为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干点事业不难,难在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把这个事业干好,这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为大家,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小岗村对沈浩同志连续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在创优争先活动中,我们要学习沈浩的精神,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第一书记观后感2

电影《第一书记》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影片,这也是导演陈国星和主演杨立新的成功。因为该影片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电影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某些细节的处理甚至是幽默的,引发观者的会心一笑。写实与写意镜头的运用,音与画的融合,众多明星大腕的参与,给凤阳县的古城墙、红色有些刺眼的红手印、优美的钢琴曲、遍地黄灿灿的油菜花、徐帆恰到好处的调侃和意味深长的眼神……,给人的感觉这不是一部说教型政教片,不是一部枯燥的宣传片,而是一部艺术化了的生活和励志电影。电影拍得很真实,很感人,笑声中隐含着一丝辛酸,哭泣中饱含着一丝遗憾。没有给我们树立一个可望不可及的“高大全”形象,而是从生活细节入手,通过最平凡、最普通的一件件事情,透视了沈浩的思想深处和真实内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感情丰满、有血有肉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形象,让我们在一次次湿润眼睛的同时,引发了内心的共鸣和思索。

沈浩走访农户了解情况,让农民自己动手修路,主动到省财政厅等部门跑项目、争取支持,在“大包干”的发源地搞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为了在京沪铁路线上架桥,找铁道部、跑上海局、直接找部长、苦苦等待部会议的决定……影片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沈浩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调查研究能力、统筹兼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但是这么有能力的人,为什么他就在安徽省财政厅工作了18年,每次年终考核都是“基本称职”,“一直原地踏步”?而同是同学的崔凯已是正处,后来到厅级干部。这肯定不是个人能力问题,因为沈浩把自己想干的事情一件件地变成了现实,给小岗村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和全新的发展。那么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的就是的人才培养体制、用人机制和考评制度了。突出宣传他的能力和素质的时候,无奈之余怎不让人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作为各级从事人事工作的领导是不是应该深入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呢?正如崔凯的台词讲道:“当官的未必干事,干事的未必当官。”那我们要培养和使用的是干事的官还是不干事的官?从沈浩的个人发展当然也是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沈浩“离开”了财政厅,但他干得仍和自己的工作戚戚相关,他仍然是“财政人”。没必要把自己局限于某个生活环境和工作部门,走出去,换一种思路,换一种生活,也许你将会有不一样的舞台和不一样的人生。不管是哪个单位,人事工作一定要注重个“活”字,常言道“人挪活树挪死”,没有灵活的进出机制,死水一潭,怎么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呢?

沈浩到任后,先是搞来了50万为村里修了路,然后又弄来钱给每户村民盖了房子,接着又弄来了钱,每户发放2万元补助。接着就是拉项目,找投资,搞土地流转。在桥梁成功横跨京沪铁路线的一瞬间,我们情不自禁地为小岗村喝彩,也为沈浩的不懈追求喝彩!但是,如果沈浩没有财政厅的工作背景,如果他的同学崔凯不是厅领导,如果他不是安徽省委选派干部,如果没有省市领导的支持……,沈浩能有这么多资金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吗?他的前任干部真的就是那么的无能,那么的不愿意证明个人的能力,不愿意让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的,当然不是的,沈浩的成功,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当我们塑造了一个光辉的宣传形象的时候,试着思考一下,小岗村的发展模式有没有典型示范效应,能否给周边的农村地区具有带动效应,能否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答案是基本不可能。没有财政资金的扶持,没有省市政策的支持,我想沈浩即使有通天的能耐,他也只能仰天长叹,扼腕叹息。从小岗村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对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果财政资金像撒胡椒面一样,那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我们要采取项目整合、资金捆绑、重点扶持,只有这样,才可能创造小岗村的奇迹。小岗村通过土地流转,实际就是以土地做股份入股招商引资,改变了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是小岗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单一农业向现代工业和商贸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的转折点。这说明资金支持很重要,但政策的导向更重要。我们在工作一定要有创新精神,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情况,不断调整思路、创新机制。在不违反宪法、国家的法律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注重降低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前提下,只要是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农村繁荣稳定、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制度,都可以上升到政策层面进行研究,没有什么不可以去尝试,因为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沈浩在小岗村的主要工作思路,一是“要想富先修路”,打通了与外界联系的主动脉。二是重修大包干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三是招商引资,glg农产品深加工高科产业园是小岗村原党委第一书记沈浩生前引进的第一个招商引资项目,glg的进入实现了小岗品牌的商品化、资本化,为小岗村的政治品牌注入了科技含量、经济含量。沈浩能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小岗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这说明他就是一位“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领导干部。

也许有人会说,小岗村就知道摁“红手印”,其实“红手印”代表的是民愿,民意和民情,村民们不善言辞,也不会激扬文字,但他们知道如何用最原始的方法表达自己。也许村民们第二次摁“红手印”请求沈浩再干三年的部分原因过是为了能“挽留”住财政部门的支持,但是当沈浩因病去世,村民们第三次摁“红手印”请求上级把他永远留在小岗的时候,这充分反映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民心中的位置,我们可以明显感觉这种纯朴的农民之情已经溢于言表,村民们深深得爱戴着怀念着这位“第一书记”。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小岗村时热情地鼓励沈浩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沈浩之所以成功,也在于他严格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就一定要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定要问计于民。

沈浩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在于他付出的,很多事情是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的,不管我们是承认或不承认。为了小岗村的发展,他付出了巨大的心血,默默地承受着“不能尽孝赡养母亲,不能尽职培养疼爱女儿,更无法去尽一个丈夫的责任”。巨大的繁重的工作压力也日复一日的摧垮了沈浩的身体,可以说沈浩为了“事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有人死的重于泰山,有人死的轻于鸿毛。沈浩虽然死了,但我相信他将会永远活在小岗村每一个人的心中。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金钱至上的21世纪,沈浩的事迹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第一书记观后感3

电影以沈浩到小岗村任第一书记的事件为开头,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沈浩一心为了小岗村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劳碌奔波,到最后牺牲在工作岗位的共产党人的伟大形象。看完这部电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脑海中不断地闪过沈浩那劳碌的身影,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确实,沈浩的事迹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震撼。一个多么踏实的人,原本在省财政厅当一名普通的职员,一干就是18年,18年的原地踏步,他并不埋怨任何人,只是一直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次省特派到农村任基层干部的机会,他想都没想就主动报名了,并自己立志,一定要在农村基层这个熔炉里历练自己,做出一番作为来。小岗村----这个改革开放第一村,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举足轻重的小村庄,如今的状况却是一片萧条,百废待兴成为全国最为贫困的村庄之一,而且,连续好几届的村干部都没能改变小岗村的现状,按照电影里的说法,村民们都已经死心了。他一上任,就受到乡亲们的冷嘲热讽,“走马观花”,“干三年就走,就有了政治资本”之类的话语迎面扑来,沈浩虚心地向乡亲们讨教,并自己亲力亲为,每家每户地去询问情况,并思考着带领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先是带着村民们自己修路,发展村里的农业生产,接着是帮助村民打赢了官司,要了被霸占已久的集体的公有财产,解决了小岗村的历史遗留问题,再着帮助村里的贫困低保户修房子,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引进外来企业,发展一批工业,大大地改变了小岗村面貌,并走上了以工致富的道路……沈浩所做的,都是最贴近村民利益的实事好事,他的工作,得到了小岗村村民的赞许和认可,在他三年任满的时候,小岗村这群纯朴的村民,再次已他们最特有的方式-----按红手印,挽留了这位村民爱戴的第一书记。沈浩深知村民的心意,他决定留了下来,把他的一生献给了这个他为奋斗的地方,他最挚爱的事业。

纵观沈浩的一生,他兢兢业业,心里只装着小岗村的村民,真正地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一个新时期的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他是平凡的,更成功的,他是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看着沈浩,同时也让我想到了那些横行在农村基层的,仗着自己是权势,肆意地中饱私囊的村干部的丑恶嘴脸,对比着沈浩,既觉得他们可恨,又觉得他们可悲,想想他们的行径,在选举的时候就大张旗鼓的拉选票,甚至以一张选票多少钱的价格收购选票,然后当上了村干部,然而,他们一上任便想方设法如何谋取私利,收取贿赂,变卖村里的土地,使得农民失去了土地,处处哀声怨道,他们身为共产党员,却严重地破坏了共产党员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他们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在挖共产党的墙角,百害而无一益啊!

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在沈浩同志的身上,也看到了很多的闪光点。作为学生干部的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作为小岗村第一书记的沈浩,时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特别关心,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我们在学生工作中,在班级工作中,也要把同学们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维护同学们的利益,维护班集体的利益和荣誉。同时也要特别关心班上的生活有困难和那些急需帮助的同学,在生活上多为他们考虑,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让他们时刻感觉到这个班集体的温暖。另外,沈浩同志在做群众工作时,善于发动群众,敢于发动群众,往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密切地联系了群众,打下了雄厚的群众基础。这对我们来说,无论在搞任何活动中,把握这一原则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广泛地发动同学们,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不单对于活动的进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也会对活动的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沈浩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子,也是我们要时刻学习的好榜样。

第一书记观后感4

观看了一场十分感人的电影《第一书记》。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同志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沈浩的品质,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新一代基层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揭示了一个全新的价值观。我们党从诞生到现在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和模范,都刻有时代的烙印,然而从沈浩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价值观,也为我们年轻人开设了一堂对人生价值更为深刻的思考命题。

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古城墙的写意镜头中出现的'万世根本'四个字格外引人注目。电影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故事情节紧凑、生动感人;没有口号、没有标语,没有说教,人情味十足,引人深思。影片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经历,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平淡中给人一种震撼,这种震撼的感觉来自沈浩同志一言一行中透出的责任感--一个共产党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的普通干部,2004年,他积极响应安徽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一干就是6年。按照现代人的标准,他有车有房,有一个好的工作,生活安定、舒适,本可以随波逐流,按部就班地享受他的小康生活,但沈浩同志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小岗,这种选择意味着压力,承担着责任。他把下乡挂职锻炼,看成是人生'干点事业'的一个机会,他把小岗村作为一个新的创业舞台,要全力打造'小岗村这张名片',既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同时创造社会的价值。我想一个人干点事业不难,难在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把这个事业干好,这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付出全部的心血。这使想起了时下很多年轻人,他们吃不了苦,受不了罪,空有一身报复,却不愿付之行动,有时他们甚至很迷茫,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看完电影《第一书记》后,我被沈浩的精神感动和敬佩,他在小岗村工作的点点滴滴,着重挖掘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重现了他感人的生活细节。没有脸谱化的'高大全'形象,却用最朴实但不平凡的行动,释义了什么叫人生的价值。

沈浩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共产党员。在小岗村工作的6年里,他失去的是家庭的温馨、对孩子学业的帮助、对老母亲的尽孝,而他得到的是小岗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小岗人的信赖。从某种意义上,对于那些有理想有抱负,但一生却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的人来讲,沈浩是幸运的。当别人把到农村挂职锻炼当作镀金的跳板时,正是他勇于超越传统价值观,把小岗村做为自己人生的平台,用新的价值观实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可以说是沈浩改造了小岗村,也是小岗村造就了沈浩。

小岗、大包干、红手印......历经三十多年的传诵和洗礼,这些符号已经成为烙刻在勤劳善良开拓的中国人心中永远不曾离去的印记。今天,沈浩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无愧天地和百姓的奋斗,给我们心中不曾离去的奋斗史诗中,增添了'第一书记'崇高的形象。他传承的是奋斗的精神。他把到小岗村工作看成是组织的信任和赐予,看成是花钱买不到的责任和荣誉。他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给小岗村民带来了盼头。大包干精神在新时期新阶段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他演绎的是奋斗的感动。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他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扑下身子和小岗村民一道吃苦,把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奋斗的动力,用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展现的是奋斗的光辉。他上有老母,家有贤妻和挚女,常年不能和家人团聚,爱家却不能顾家。他三年又三年,以任劳任怨、无私无畏地为百姓干好事、干实事来弥补自己对家人的心灵愧疚。'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何等的境界,这是生命何等的光辉!他将有限的生命化为对人民、对事业无尽的奋斗,他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使他的名字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离去,沈浩--第一书记。

沈浩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于每一名党员如何树立正确的时代价值观是值得去思考和学习的。片尾沈浩书记的女儿在演奏钢琴前说了一段话深深感动了我,其中一句'大家在,我也在'透露出女孩坚强勇敢的性格,延续了沈浩书记的伟大精神,使我备受鼓舞。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一样,不计名利,不谋私利,扎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人民百姓,更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尤其要在创优争先活动中,把学习沈浩的精神,转变成做好本职工作,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动力和方向。

第一书记观后感5

连日来,一部电影感动了中国,这部电影就是《第一书记》,它真实的再现了一位村党委书记的感人故事,这位感动中国的村党委书记的原型就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为小岗村发展鞠躬尽瘁的选派干部沈浩。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想很多,但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一个“情”字,这就是沈浩同志与小岗村普通百姓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生死相依的感情!沈浩同志用生命诠释了党的干部和人民群众心相印、情相依的血肉关系,我不禁扪心自问:怎么才能成为让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让群众离不开,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来自一个“情”字,这样一份至真至纯之“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心贴心、同甘苦、共奋斗,才会油然而生。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正是千千万万党的干部保持和发扬了这样的好作风,我们党才深得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使党的各项事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沈浩在小岗村,每天都和群众朝夕相处,他一直不愿给自己的住地装铁门,怕的就是一道铁门会拉开自己和群众的距离。我看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采取多种举措敞开挡在干群之间的那道门,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要向沈浩学习,和群众零距离,带着真感情去倾听群众心声,体察群众冷暖,向群众掏出暖心窝的话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群众感到可亲可敬、值得托付。

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情到,才能赢得群众的真情。老百姓最重感情,作为干部千万不能伤害这份感情。但在现实中却有那么一些干部,他们自认为高群众一等,即便偶尔走到群众中去,也是居高临下,根本没耐心去了解群众想要什么,只会摆足势子作指示,把深入群众纯粹变成一种形式。这种矫情的“深入”,只会让群众失望甚至心寒。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用真诚、热情、耐心来与群众沟通,了解他们的疾苦、需要和愿望,帮助他们办实事,努力做他们的知心人。

民心是杆秤。感受一下小岗人送别沈浩时那悲恸欲绝的情景,就不难悟出,什么干部是群众巴不得他早早离开的,什么干部又是群众舍不得他走的。让群众感到离不开的干部,是像焦裕禄、孔繁森、沈浩那样,把群众当成至爱亲人,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为群众谋福祉的事业上,他们是群众的主心骨,他们为群众的利益日夜操劳,人民群众怎舍得他们离开?正可谓情到深处难相离。好的干部要经得起群众的考验,真正为了人民能做实事的干部永远能得到人民的爱戴。我要以沈浩精神为动力,像沈浩同志那样走进群众的心里、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

优秀影片第一书记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第7篇】第一书记观后感1500字

【第1篇】

北方最近连续暴热暴蒸,天气预报说已经是10年之最。裹着暴热暴蒸走近电影院看《第一书记》,沈浩那件件感人小事则似给浑身大汗的我洗了一个透心凉的冷水浴,让我彻底走出聒噪爽遍全身;也似醍醐灌顶,让我走出一个个疑惑,明白了些许事理。

在沈浩没去小岗任书记时,我就知道小岗村了,那是万里副总理的试点,是一个很成功的试点。粮食问题是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首要问题,如电影镜头中原明中都皇古城城门上朱元璋亲笔题写的那四个大字:万世根本。有着“东方巴比伦”之称的明中都皇古城,在公元1369年由朱元璋下令修建。朱元璋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更何况700年后今天的政府。也如小岗村民说吃饱肚子时那开心的笑脸。

后来听说沈浩去了,知道他是从省一级的财政厅挂职选派到小岗村任村书记。听到有关他的事情很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后来我还专门到网上查找过,当然网上的东西更虚,有说他在村里不得志、人际关系紧张、经常借酒消愁。昨天,我带着各种想法走进电影院,从屏幕上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沈浩,一个感人的沈浩,一个无愧共产党员称号的沈浩。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小岗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20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10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3年。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能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创业。我深深被他执着着自己的理想、忠于组织和人民感动了,被他为了农村离家六载顾不上亲人感动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时间捧给农村感动了。

当我还回味在饰沈浩媳妇的徐帆一句听似可笑、实际寓意很深的经典台词“没坑时萝卜在,有坑时萝卜不在了”中,沈浩回到省财政厅联系业务,他的同事升任省财政厅副厅长,可以说在有坑时顺利跳进去了。没坑时难道他不想坑不争坑,我以为他会的,因为他感慨“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这句感慨不是他无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不管他出于怎样的动机,只要他是萝卜而不是其它什么歪的东西,就好。这位已经跳进坑里的萝卜站在陵前神道上的32对石象生文官前,学着文官的样子双手交叉平放在胸前,摆出一副要继续当官的架子,让沈浩为他留影。给人们出了一个当官好,还是当沈浩好的问题。这个问题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回答。我凑凑热闹回答这个问题。有坑时就应该跳进去,否则萝卜长不大,甚至窝囊枯死。有了坑萝卜跳进去了、长大了成熟了能吃了,给老百姓的餐桌上加了一道菜。在鸡鸭鱼肉油水偏多,老百姓火气旺盛、普遍“三高”、体重超标的今天,有一道素菜缓缓火气、平平“三高”、降降体重,好事,大大的好事。更主要的是萝卜可以通气顺气,我衷心希望这样的萝卜官多些。没坑时寻找其它出路,比如沈浩到小岗,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出了名。

当小岗村的农民们踌躇满志的期待来年的春天时,一声惊雷将所有村民震呆了,整个村子顿时陷入悲怆的气氛中。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纵观全剧,友情出演的名角虽不及电影《建国大业》多,但能有如此众多的名角给一个小小的村党支部书记捧场,可以说明沈浩的形象和他代表着的100多万村党支部书记的形象。

我有两点不明白,打沈浩的人后来为什么不提了。应该加上几笔,有个交待;一个芝麻官为什么能直接到国家铁道部与部长对话,是因为小岗的名字吗?

银幕上打出演员表,放映厅里的灯渐渐亮了,有些观众大概公务在身,匆匆起来快步退场。我等到银幕全白才站起来,其间我想,沈浩的事迹留在我心中有多少?另外在我脑子里还冒出两个事。第一个事是,人到了中年以后其实就不会再事儿兮兮的,因为中年以后不会再热泪盈眶、不会再冲动、不会再有空洞的幻想、更不会再问为什么活着这种幼稚问题。第二个事是,中国确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太多的人太多的事。

最后说几句结束语吧。我作为一名老百姓,应该在沈浩身上学些什么呢?学习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学习他把群众的事挂在心上。话大了,说点实际的,我希望这样的官多些,希望已经当官的官们向沈浩学习,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还希望有机会到凤阳去看看,一来看看朱元璋的老家明中都皇古城;二来看看沈浩带领小岗人建设了6年的小岗村。

【第2篇】

诚然,我承认开始吸引我的是那种类似家乡气氛的环境,乡间的小道,成片的稻田,金色的菜花,古朴的民居。但是接下来吸引我的却是电影里那朴实,真实,甚至是触手可摸的那种厚重的质感,那种质感会让很多不了解皖北的人相信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且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离城市遥远的那些令人新鲜,质朴,真是而感人的事情。

说实话,以我通常的关于主旋律电影的情感模式,我真的很难再次将他归于主旋律的类别里。因为多数主旋律在弘扬真善美时候,将正面人物烘托得高高至上,并不惜任何手段将反面人物五马分尸,将其人性彻底粉碎,恨不得打入十八层地狱才解恨,殊不知,这种伎俩恰恰使制片的人的人性阴暗面的马脚暴露无遗,这也许就是我们在看那类电影的同时所产生的怪怪的感觉的原因吧。

片中的主人公沈浩是个小人物,在公务员的最底层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摸爬滚打多少年,就是没能升个一官半职。这个开头便给以现实制度,环境当头一棒。这样的人代表了一个群体,有千千万万个同样的主人公正在,以后还要,轴在自己的岗位上,社会没有给这些人以肯定,现在的状况确实也无能为力。就是这样的一个轴人,舍家弃业,一心怀揣着振兴一方的单纯并美好的愿望,走上自己的路。

对于片中的场景,我真的很难刻意的抽出几个来反映主人公的形象。也许是主人公太平凡了,就像那种掉入人堆里找不出来的那种,唯独不同的是他有颗更加滚烫的心,滚烫化为一种力量支撑着他,所以看起来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主人公对家人的歉意,使他始终处于一种内疚中,但他的事业又不得不使他处于这种内疚中,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于是更加感到质感。另外,片中对其他人物的刻画也入细入微,让人感觉这些人就是从哪个村里临时拽出来的一样。

片中没什么大场面,但是确实有好几处让人感动的想哭的地方,记不清有几次了,只记得最后主人公和村里人吃年 夜 饭的时候,人们挨个给嫂子打电话,着实让人感动了一把,只是当时,主人公已经醉的躺在了五奶奶的床上,镜头拉高,满屋,满院子,满屋顶,满路上的人,桌子,和年 夜 饭……

故事的结尾没有刻意的安排主人公倒下的画面,只是平淡的叙述主人公得了心脏病去世了,这一手确实高,毫无做作,又让人深陷其中。只是在他女儿的钢琴声中,平静的结束了……

作为一部弘扬我党优秀事迹的电影,片中没有撼人的场面,而只是以感情为主线,在平淡的流淌中,渐渐的将故事从平凡拉向了不平凡,让人从嬉笑怒骂的生活中渐渐如到那个感动的画面里, 让人沉思,让人感悟。

作为一名 小学教师,这部电影让我感动,也让我思索。 让人感动,并不是这部电影的唯一杀器。因为真实,所以我们相信,因为平淡,所以感觉很近。最后的感动其实都是在真实与平淡中自然而然的流淌出来的。没有光彩炫目,没有宏伟画面,就如中开头画面中的城墙,敦实而安静,如路边的田野,灿烂而具有生命力……

【第3篇】

小岗村的村民应该感谢沈浩书记,全国的党员更应该感谢沈浩同志。因为他用汗水和年华铸就了小岗村的今日辉煌,他用责任心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感动了所有的人。

沈浩同志一开始是迫于无奈才离开财政厅的,因为他在那里施展不出自己的才华。但是他有房有车,在外人看来,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工作也很体面。如果换做其他人,是不是会苟安于他那个位置之上,混个平安无事,优哉游哉呢?电影一开始埋下了伏笔,沈浩拔河得了第一名,然而自己却并不满足,一心只想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几个字。说明在他骨子里,任然流着一股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血液。这使他不会一辈子闷在平淡而平稳的机关工作中,而是努力寻找一个展示自己的“广阔天地”,希望自己能“大有作为”。

小岗村坊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啥也不干,不好意思;稍微干点,意思意思;干的太多,你什么意思?!这是用来讽刺往届如走马灯一般换届的领导。与第一次大会上村名奚落他“是来镀金的”遥相呼应。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踏实做事与迅速升职在历届农村领导人身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农民们无奈而又不得不接收这一灰色的种子在乡村之间生根发芽。升迁固然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实干又何尝不可?难道农村就只能是官员的跳板?农民就只能守着自己的田看着小康生活永远离自己那么遥远?

沈浩选择了踏踏实实地扎根小岗村,为村民谋福利,是出于一个共产党员的良知。能不能做事,不在乎官大不大。在小岗村,沈浩书写了一曲浩然长歌。第一次开村民大会,他就认识这个村不少的人,说明他对这个村的情况已经基本熟悉,反映出他踏实认真的态度。通过法律手段收回村委会的铲车,表现了他公正执法的态度,而用吊车将铲车吊出小院,又表现出他对普通老百姓的尊重。一家一户的走访,亲历亲为的劳动……这一切的一切,让人为之动容。沈浩有一颗热爱人民,热爱工作的心。再小的工作岗位,他都全心全意的投入。他没有把这当成工作,而是当成了事业,当成了用心、感情和年华去浇灌的事业。

最终,他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曾经书写历史的“红手印”又为他出现了好几次。纸上鲜红的是农民们的感激和期望,是像血一样浓浓的信任。路修通了,房子建起来了,工厂拔地而起……这都不能证明什么。老百姓自发摁下的“红手印”,一个接一个的用手机给他妻子拜年,全村人聚起来一起吃团圆饭,甚至留下他的骨灰长眠小岗村……这些才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所在,才是他作为一个书记的价值所在。他实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理想与追求,是值得敬佩的高度和境界。

令人感动落泪的还有沈浩书记为老奶奶的儿子和丈夫办葬礼的所作所为。他得知有人为了利益刨了老奶奶家的坟,痛心疾首,并且代替人民向老奶奶认错,主动带头披麻戴孝,为她的

丈夫和儿子重新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这表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善良的品质。他不仅是人民的“父母官”,而且是“人民的儿子”。他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希望。一个共产党员,出自人民之中,就应当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站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第一线,征地办厂是这样,披麻戴孝更是这样。电影中老带头人向他伸出了大拇指:“你是真共产党!”这简单的几个字掷地有声,代表了广大群众对他的由衷感激和敬佩。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就应当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爱人民所爱,恨人民所很,将一颗真心交给广阔的天地,在人民的团结中大有作为。

做一个大写的人。沈浩书记用自己光辉的生命告诉我们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应当学习他无私为民,艰苦创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事。在实干中,在对工作和事业的真切热爱中,更加深切地体验党性的光辉,体验人性的光辉。

第一书记观后感1500字

【第8篇】最新精选范文5篇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感1

“一撇一捺写出个人,一生一世才做成个人;红手印按出个大写的人,万事根本是做人”,这是电影《第一书记》片尾曲的首句歌词,看了电影,首先我觉得这首由谭晶演唱的主题歌肯定会红起来。一首歌在最后舒缓深情地唱出来,既是对全片的总括,也是对主人公沈浩人格形象的褒奖颂扬。

我以为,《第一书记》是一部唱响时代强音的主旋律影片,沈浩这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形象太真实、太感人,——一个农民的儿子,上大学,进机关,娶妻生女,等待提拔,沈浩走的是一条个人奋斗的坦途。提拔的事没有眉目,他抓住了下乡挂职的机遇,实实在在地想干出一点事情,凤阳小岗村以其特殊的知名,给了他一个实现抱负作为的平台。影片以年度序列推进沈浩在小岗村挂职第一书记的工作经历,选取典型的戏剧冲突片段,凸显沈浩坦荡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以情动人的人格魅力。

沈浩初到小岗村,人们不理解他,不相信他,因为挂职镀金已被我们的一些干部搞烦了。他要改变小岗村贫穷落后的面貌,需要转变僵化保守的封闭思维,更要打击邪恶势力,树正气让群众民主当家作主。他以诉讼的方式要为村民讨回公道,结果遭致一顿黑打。他的妻子知道信息后,心疼他,劝他回城,这也是人之常情。其后由于他身在乡间,无暇顾及女儿的学习,妻子工作忙,也照料不了女儿的生活,只好把女儿转回老家的县上读书,致使女儿的成绩下降。本来他挂职三年已熬出了头,一家人眼看着就要团聚,回到财政厅升迁也会有望,可是习惯了按红手印的小岗村村民,又推出代表按红手印,期盼的真情打动了沈浩七尺男儿。做人就要谋事,当官也是为了谋事,他的事业就在小岗村。抛妻别女,不管升迁荣辱,一心一意帮助小岗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这张网硬是被他理顺了,冲破了,这就是新时代共产党的好干部无私无畏的形象。作为普通人,他是渺小的,可是他能说动铁道部长让火车给他的修桥铺路让道;作为共产党人,他敢于披麻戴孝,挽回村干部工作失误造成的影响。一个吴奶奶,拦路请他吃一餐年饭,引来全村齐聚大会餐。乡亲们和他妻子的拜年通话,达到了戏剧高潮的顶点,泪水止不住地充盈观众的眼眶。这时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大写的“人”字的丰碑是用口碑堆砌起来的,千好万好不如乡亲们说你好。乡亲们再次按红手印把他留了下来,他在小岗村工作2000余天,终因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倒下了。小岗村人深情地第四次按红手印,把他的骨灰留在了他为之奋斗献生的热土。

说实话,还没看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电影可能只是一部乏味的爱国主义教育片,但是看完了却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沈浩同志能够做到不求名不求利,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的为群众谋福利,后期是为了人小岗村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崇高情怀,沈浩让我想起了雷锋的话,“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岗位?”

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是否能做到首先思考能为别人做到什么,而少去思考自己能获得什么,自己又付出了什么,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这个电影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看到共产党员中的败类,却经常忽略那些默默无闻在自己岗位上坚持的人们,我相信:败类总归是少数,党员绝大多数是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的人。

让我们怀着梦想继续前行!

第一书记观后感2

很早就听说过了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我听说电影《第一书记》上映时,早早地就赶到影院观后这部触动每一个心灵的片子。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迹,但是当片头的音乐响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的写意镜头中出现时,那所有观影的人们都安静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 这些符号,很快勾引了回忆。而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资料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好似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这是一好电影,一个由好演员、好导演、好团队用心演出的好电影。我为沈浩自豪,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为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干部而自豪,也为没能用更执着的行动留在需要的农村而深思。

第一书记观后感3

热血铸就英雄魂,浩气长存天地间。这就是在观看了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的第一感受。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

沈浩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并无不同,他是一位在省财政厅一干十几年的科级干部,生活安康、工作稳定、与妻子女儿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之后的道路却开始不平凡,离开家人,放弃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感动了村里朴实的农民3次按下红手印留他?答案--因为沈浩是农民的孩子,他对农民有着最深沉的感情,对土地是发自肺腑的热爱;因为他有理想和抱负,不愿在机关里度过余生,希望来到基层为农民们做一些实事;小岗村给沈浩提供了一个舞台,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给了他一个实施理想抱负的机会和最强有力的支持。”片中表现的沈浩访贫问苦、招商引资、建纪念馆、修自来水、新村规划、经济种植、土地流转、迁坟建厂等事迹让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当看到小岗村村民为了挽留沈浩三次集体摁下红手印的情节时,我相信在场的观众都感动了。影片的最后,年仅45岁的“第一书记”沈浩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小岗村人伤心欲绝,第四次摁下红手印把沈浩的骨灰留在了小岗村。

沈浩书记的事迹,让我不禁深思,为什么这样一位处级干部会坚定不移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农村的事业呢?看到小岗村的现实面貌以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我懂得,这是一种热爱,是一种信念,更是人生的一种价值体现!这正是我们作为社区党务工作者应该向沈浩书记学习的地方。

第一书记观后感4

看完《第一书记》,自己深受感动,感触很多。

这部电影是根据安微省凤阳县小岗村原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的。影片讲述了原本在省财政厅工作的沈浩,干了多年公务员后,毅然放下优越的工作环境,抛下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凤阳县小岗村挂职工作。在小岗村工作的六年中,他为小岗村铺路、修桥,帮助贫困户,招商引资进行经济改革;让几十年来驻足不前的小岗村大踏步的前进,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潮头;但当小岗村正在重现昔日辉煌时,自己却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故事。

沈浩放弃了财政厅优越的工作环境,放弃了家中温馨的生活,来到了偏远的小岗村。那里的条件艰苦,工作也不好开展,可是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定的做下去。在很多人看来党校是个严肃,神秘的地方,但实际上党校老师生活是比较清贫的,所以我们既然选择了党校教师这份职业,就要尽一个教师的责任,耐的住寂寞,耐的住清贫. 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

从沈浩身上,我还看到了他的创新精神。他肯动脑筋,办产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六年来沈浩带领小岗村做了太多的事。我联想到自己,工作时有时按照老思路老方法,缺乏创新精神,要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多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多思考教学规律,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看到沈浩同志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有多很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感悟。作为一名党校教师,要深入学习沈浩同志,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学习他的无私奉献,党校教师应当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作为一种职业,党校教师都应当对学员负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党校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党校教师身上的责任之大,这种责任的重大,要求党校教师经得起诱惑。当然,有人会说党校无权,何来诱惑?似乎诱惑总是和权力成正比。正因如此,才可能使人寻找权力。表现在某些党校教师的身上就是不安于本职工作,终日想着“另谋高就”或是寻找“副业”。这就要求身为党校教师就是要能“热爱本职,淡泊名利”,看到自己职业的崇高性;勤学习,苦钻研,踏踏实实授课,认认真真做一名马克思主义布道者。在平凡而有伟大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深入学习沈浩同志,做一名优秀的党校教师:上得了讲台,下得了基层,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平凡!

第一书记观后感5

沈浩是一个踏踏实实为农民做事的人,没有高大全的英模形象,有的只是一个会在每个人身边出现的普通人。电影《第一书记》中表现的沈浩访贫问苦、招商引资、建纪念馆、修自来水、建铁路高架桥、新村规划、经济种植、土地流转、迁坟建厂等事迹让每一位同志无不为之动容。这部电影改变了传统主旋律电影呆板、僵化的表现形式,电影内容写人、写情、写实,令人感动,发人深省。回忆电影中沈浩书记因建高架桥跑铁道部、建大包干纪念馆、帮助贫困户度过难关、大年三十在村民家里过年、小岗村干部群众摁手印挽留沈浩书记的画面,一幕幕画面,多次令我热泪盈眶,久久不能忘怀。是什么鼓舞沈浩同志放弃安徽省财政厅优厚的待遇到村镇一线工作?是什么促使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他说自己就是想干点事;在反思自己的前半生时,他说自己和小岗村一样,过去成功过,现在却落后了,是要做点事了;在与事业有成的领导同学谈心时,他说做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做官。“做事”是沈浩朴素而执着的信念。因为想做事,他可以离别妻儿,可以拒绝安逸,可以受人打骂,做事做到了这个份儿上,有谁能够不承认这是一种信仰,一种境界呢?正如导演陈国星所说:“电影没有从党性、为人民服务这样的理念上入手,而是从做事这一点切入,去剖析人物的真实心理……”我们相信,简简单单的“做事”二字比口号更能引起共鸣。

我想,这就是沈浩对党忠诚、对人民热爱的信念,这就是他任劳任怨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的热情,这就是他无私奉献、扎实务实、锐意创新的精神。老百姓说他是真共产党。我们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和干部,应以沈浩书记为榜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扎实进取、无私奉献。

最新精选范文5篇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观后观后感(8篇)

【第1篇】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使我深受感动。这部电影根据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在影片讲述了原本在省财政厅工作的沈浩,干了多年公务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第一书记观后范文

  • 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大全
  • 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大全117人关注

    影片《第一书记》真实、客观地记录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经历,这部作品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第一心得小编为你带来的第一 ...[更多]

  • 第一书记观后观后感(8篇)
  • 第一书记观后观后感(8篇)46人关注

    【第1篇】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使我深受感动。这部电影根据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在影片讲述了原本在省财政厅工作的沈浩,干了 ...[更多]

  • 第一书记观后感两千字(8篇)
  • 第一书记观后感两千字(8篇)41人关注

    第一书记电影个人的观后感(1)怀着对沈浩同志深深的敬意,我走进了顺义影剧院,观看了这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而又伟大的《第一书记》。沈浩是由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