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3年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1篇】2023年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
今年初,___、国务院下发中发号文件,省、市委也相继发出了一号文件,对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学习宣传贯彻文件精神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来抓,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认真学习号文件,深刻理解文件的精神实质县委、县政府把学习贯彻好号文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由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翻印多份下发到乡镇、县级部门和农业龙头企业,供学习宣传使用;一季度,县委中心学习组把学习号文件列入主要内容,同时还邀请市委分管农业的副书作宣讲辅导报告;元月日,县委、县政府召集县级多个部门和多个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学习座谈,县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和县长结合“三农”工作实际作了学习号文件的具体要求。在县委全委会上,县委书记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作了强调,为全县掀起学习宣传热潮,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号文件为使号文件的宣传取得预期的效果,结合春耕生产动员,县上举办宣讲骨干培训班,县培训到工委、乡镇,乡镇再培训到村。另一方面,县级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号文件宣讲组,深入到所联系的乡镇,协助抓好学习宣讲活动。各乡镇采取召开党员干部会、社员会、广播会、电视差转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把中央、省市文件的精神、惠农政策、抓“三农”工作的措施,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据统计,全县共培训骨干人,办板报专栏余期,书写标语幅,印发宣传资料余万份,收听广播电视和直接参会余万人次,受教育面达。
三、积极贯彻落实号文件精神,全面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⒈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总体要求是: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粮食品质和种粮效益。巩固发展蚕茧、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劳务输出等全域性支柱产业,抓好食用菌和中药材两大特色产业,推进其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用好、用活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和以奖代补资金,集中向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倾斜,推进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农民培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能力。加强引导、营造环境,促进“五专”组织健康快速发展,健全良种繁育、市场营销、技术信息、经营监管七大服务体系。全年粮食产量达到万吨,力争实现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元,达到元。为实现上述目标,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职责和任务。
⒉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县委、县政府针对以往产业重点不突出,注重产业数量,规模效益不显著的问题,要求各地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坚持抓好粮油产业和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蚕茧、劳务、食用菌为重点的无公害蔬菜、中药材产业。为把六大产业做大做强,县上建立了个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分别由县四大班子的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业务局领导任成员,并着手制定年至年各产业“十一五”规划,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工作措施和工作重点。以此同时,县上加大对上述产业的扶持力度,月份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对个重点龙头企业、个优秀专业专合组织和户农产品营销大户实行了重奖,决定从今年起,在农业切块资金中拿出万元,支持产业化基地和龙头企业发展。今年,我县将通过六大支柱产业的带动,农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增长,粮食总产万吨(力争万吨),油料总产万吨,出栏生猪万头(力争万头)、肉牛万头、肉羊万只、小畜禽万只、养蚕万张,产茧吨,种植食用菌亿袋、蔬菜万亩、中药材万亩,水果总产万吨,成鱼总产吨,劳务输出万人,收入亿元。
⒊采取强有力措施,扩大粮食播面,确保粮食增产①及早制定大春生产规划。县上组织相关部门多方论证,认真进行规划,提出了今年大春生产计划。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增;亩产达到公斤,比上年增加公斤;粮食总产达到万吨,比上年增加万吨,增。大春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总产达到万吨,增加万吨。并把计划任务分解到乡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任务落实到人头。
②狠抓农业技术的培训。全县于月日和月日,分别对各工委分管领导、经济办主任,各乡镇乡镇长、分管领导、农技站长进行了玉米生产和以水稻强化栽培为主的水稻生产技术培训。并结合“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四川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重点开展了以旱育秧、旱育抛秧、优质无公害栽培、强化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项技术为主的水稻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和以玉米乳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秸秆覆盖栽培、双行单株定向错窝移栽和病虫综合防治等项技术为主的玉米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全县共培训技术人员万人次,其中县级培训人次,发放技术资料万份,开广播会次,办黑板报期次,电视讲座和放映技术资料片期次。③加大技术示范推广的力度。组织农业、水利、农机、畜牧等方面科技人员余人,分组到各镇乡,开展以大春生产技术、农民增收实用技术为主的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大力示范和推广应用高产高效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和轮间套作技术,努力提高复种指数,确保粮食面积的扩大和粮食产量的提高。我们已制定推广旱地改制、商品化育秧等示范方案,努力做到技术培训到户,技术示范到社。全县计划推广水稻旱育秧节水栽培万亩(其中旱育抛秧万亩)、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综合栽培技术万亩、水稻杂糯间栽技术万亩、优质蛋白玉米综合栽培技术万亩、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万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万亩、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万亩、晚秋粮食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万亩。 ④抓好小春病虫防治工作。截止目前,我县小麦条锈病发病万亩,其中有发病中心的面积万亩,全田发病的面积万亩。全县积极行动,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去年月日条锈病始见以后,立即安排部署人员展开调查,迅速掌握发生实况,对发生趋势进行详尽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印发《植保信息》份、《中江县农业》份;去年月日、月日制作电视专栏节目期,加快农业预警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信息覆盖面,提高了农户接受能力和预警信息的利用率。县上月日,月日召开两次会议,会后派出4个督导组进行检查。
⒋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我县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问题,去冬今春,我县借中央、省市号文件的东风,在抓好黄鹿水库新建、农业综合开发、产粮大县、旱山村集雨节灌等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实施的同时,组织各方面力量大战一百天,对山平塘、石河堰,以及支、沟、农、毛渠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整治,对电灌站进行了检修和维护,完善了蓄水保水设施。截止目前,全县实际蓄水万方,占应蓄水的,比上年同期增加万方;其中继光水库实际蓄水万方,占应蓄水的;新增抛秧机台套,微耕机台套,检修提灌设备以上。全县农田基本建设累计投工万个,完成工程投资万元,其中农民投资万元,工程动工处,完工处,完成土石方万方。
⒌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兑现粮食直补政策实施粮食直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种粮农民的深切关怀,此项工作做好了,对调动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意义重大。今年,我县粮食直补额达万元,比上年增加。为把这一工作做好,县上调整充实了直补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相关文件,并于月日召开了全县性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其补贴方式由过去的按计税面积改为实际种粮面积;由发放现金改为发放信用社储蓄存折,时间上安排十分紧凑,月初准备,月中旬摸底造册、张榜公示,月底前全面兑现到农户。为杜绝抵扣税费和兑现不落实问题,县上明确提出了粮食直补的“五到户”“六不准”,即:一是政策宣传到户,要让农民知晓直补补贴政策;二是清册编制到户,每户的种植面积和应享受的补贴数量,补贴金额应在清册上详细填写;三是张榜公布到户,要让农户既知道自己的补贴情况也了解其他农户的情况;四是补贴通知书发放到户;五是资金兑付到户,对每户农户的补贴资金(存折)必须发放到农户。六不准:一不准抵扣农业税尾欠及附加等任何款项,不得借发放补贴资金的机会清收各种欠款;二是不准拖延补贴兑付时间,不能因为农户有尾欠农税款和其他费用而不拖延不发或者延迟发放;三不准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补贴资金只能用于对种粮农户的补贴,乡(镇)、村、组不得以任何理由将资金留归集体;四不准擅自改动补贴通知书的内容;五不准村、组集体领取补贴,也不得由村、组干部代领补贴,不能为了完成任务,强调时间紧、任务重将对农户的补贴资金发放到村、组集体,更不准村、组干部领取农户的补贴资金;六不准以任何理由借机增加农民负担。
⒍针对中央、省市的惠农政策和资金投向,加大对上争取资金项目和对外招商引资力度月初,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在总结去年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今年工作的目标、政策和措施,特别强调根据中央和省委号文件提出的加大产粮大县、农村水利设施、道路交通建设投资力度的精神,各主管局精心筛选、储备项目,尽早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争取主动。县委书记贾瑞云同志还亲自率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国家农业部、水利部汇报工作,争取政策扶持和资金项目支持。短短个月时间,全县已争取或正在争取的农业、水利、交通等项目个,规模较大的项目包括道路交通项目项、国家、省投资万元;标准良田项目建设在全县个乡镇建设面积万亩,投资总额万元,目前正组织实施;已报批的水库整治、产粮大县等个项目投资额为余万元;农业局储备待报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投资额在万元以上。与此同时,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县已引进各类投资项目项,协议引资亿元,已到位资金万元,其中相当部分属于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对助推我县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⒎认真规范“一事一议”筹劳筹资办法,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针对今年全部取消劳动积累工、义务工,而村组又必须进行农民直接受益的公益事业建设,农民仍需承担村内公益事业建设筹劳筹资、生产性和经营服务性费用,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使中央、省市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落到实处,防止出现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等农民负担反弹现象,县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多次会议研究,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号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明确哪些费用可以收取,哪些费用必须停止收取,并再次强调涉农收费“公示制”、义务教育“一费制”、农村公费报刊订阅“限额制”,以及违反农民负担政策“责任追究制”的四项制度,明确水费、合防费等生产性费用的收取办法。同时,对村内“一事一议”筹劳筹资制定暂行办法,对收取范围、标准、程序、管理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切实做到群众自愿,程序合法,不超标准。
四、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㈠存在的主要问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渠道老化,大部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标准低,多年失修,渗漏严重,一事一议又只能在本村使用,跨乡镇维修困难。乡村道路,特别是村社道路太烂,面临无法通行,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严重。机构改革后,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机构不健全,部分人员是自收自支,经费难以保障,人心不稳,服务难以落实。粮食直补的钱,落实成本大,一方面粮食直补,一方面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扬冲掉。
㈡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大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丘陵农业大县的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的投资力度,缩小与平坝的差距。加大对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从事科技服务人员的经费给予支持,确保有人干事。动物防疫检疫人员,各级预算要纳入财政。加大粮食直补力度,同时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加大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支持力度。加大对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技改投入、精深加工和带动农民增收方面的支持
【第2篇】2023年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春节前夕,中央出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第八个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充分彰显水利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表明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预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连续发出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政策
举措,作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安排,极大地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为取得粮食生产“七连增”、农民增收“七连快”的非凡成就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动员亿万人民大规模兴修水利,集中力量系统整治大江大河,突出重点优先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江河防洪能力显著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逐步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稳步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必须看到,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之一。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总体上看,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隐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用水方式粗放仍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软肋,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水利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仍然是推动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制约。
还要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自然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趋势,重庆、四川东部地区的特大干旱,淮河流域性的大洪水,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大范围的特大春旱,2023年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的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的严重山洪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暴露出我国水利基础脆弱、欠账较多的严峻局面,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深化水利改革时不我待,强化水利管理势在必行。
___、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鲜明指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___总理多次强调,必须把水利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增加水利投入,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从根本上提高防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和水利基础保障水平。为切实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农田水利基础,抓紧突破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水利薄弱环节,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认真分析形势,广泛听取意见,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方式,出台《___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符合国情水情,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
《决定》深刻揭示新形势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决定》科学界定了新形势下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水利的战略地位,首次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决定》系统阐述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全面部署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调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决定》还就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和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水利、着眼全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理论性、实践性很强,操作性、含金量很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综合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水利改革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学习贯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我国水情和水利战略定位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上来,形成全党重视水利的共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水利的氛围。凝聚各行各业支持水利建设、社会各界参与水利事业的力量,共同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3篇】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
农业稳,天下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稳中求进、扎实开局,首先必须稳住农业,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行情 股吧 买卖点)供给不出问题,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为此,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顺应阶段变化,遵循发展规律,增强忧患意识,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再创历史新高,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再创历史纪录,农村民生又有大的改善。农业农村好形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稳”的基础、“进”的亮点,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发展持续向好、快速推进喜人态势的承接和延续。
在好形势面前,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应该清醒地看到,农业持续稳定增长不易,在连年丰产丰收的高基数上实现新的增长更难。当前,支撑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已经绷得很紧,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稍有疏忽大意,粮食生产就可能掉下来,农业基础就可能动摇。这些年我国农业综合(行情 专区)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农产品供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状况。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农产品的工业及能源用途拓展,全社会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对质量安全要求将不断提升,要求农业必须保持稳定增产、全面增产的态势;而农业生产受自然、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年度间的波动往往在所难免。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然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一旦出现大的波折,就可能引发物价上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越是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越是要防止可能出现的松懈麻痹的情绪;越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越是要强化农业这个基础,确保农业不出大的闪失;越是在财政收入增速减缓的情况下,越是要强化“三农”投入,加大对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保护;越是在“三农”与外部关联度依存度增强的情形下,越是要强化农业经营体系创新,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活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提出一系列稳定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一要抓农业生产。要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的粮食生产总要求,继续实施促进粮食稳定增产的一揽子计划。二要抓物质技术装备。要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实施种业发展等重点科技专项,加快粮棉油糖农机装备、高效安全肥料农药兽药研发。三要抓农产品流通。要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建设,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四要抓市场调控。要按照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农产品临时收储。为的就是让农民心中有数,形成良好的生产预期。五要抓食品(行情 专区)安全。要改革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央一号文件发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号令,提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是抓好粮食生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重要保证。
粮丰则农稳,农稳则国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尽管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喜迎“十连增”,世界粮食产量也创新高,但决不能因此而麻痹松懈。随着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城镇化加快推进,粮食需求将继续刚性增长。而且,每年全球谷物贸易仅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依赖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还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未来的粮食供需压力,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只有靠我们自己,否则就有可能误大局、误大事。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松弦,既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也要有驾驭全局的战略视野。相比之下,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有一些新变化。一方面,安全保障的范围从过去笼统的粮食概念收缩为谷物和口粮,强调“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另一方面,把适度进口作为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为在开放环境下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行了战略布局。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解决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20个字,相互联系,为确保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措施。接下来,关键要靠各级政府组织各方力量真抓实干。我们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坚决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际调剂为辅”,为构筑更加稳固牢靠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多上几道保险,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