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孩子阅读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11篇优秀的孩子阅读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孩子阅读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心得体会 第2篇培养孩子阅读心得体会 第3篇培养孩子阅读的心得体会1500字 第4篇辅导孩子阅读心得体会 第5篇培养孩子阅读心得体会800字 第6篇2022家长陪孩子阅读心得体会范文 第7篇辅导孩子阅读课外书心得 第8篇小学生读我要做好孩子阅读心得体会700字 第9篇家长陪孩子阅读心得体会 第10篇我要做好孩子阅读心得1000字 第11篇教育孩子阅读心得体会
【第1篇】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心得体会
孩子的阅读习惯是要从小培养的,而且,与家长的言行举止息息相关。下面是第一心得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心得体会范文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们都十分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不要求书写),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如何才能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 创设良好的环境,提高阅读兴趣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阅读效果,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1、 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失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的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我在活动区、图书角里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 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根据幼儿的早期阅读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中。我们发现幼儿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活动,会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挑选自己喜欢的字宝宝、说上一段小故事,幼儿也会戴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进行交流。
二、 从习惯培养入手,注意幼儿阅读方法的指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为主,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且幼年时期形成的习惯也比较牢固,不易改变。专家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伴随幼儿一生成长的活动,所以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站到终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视。
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幼儿对翻书的动作比对阅读本身更感兴趣。因此,他们的读书速度非常快,往往别人刚看一点,他们就已经看完了一本书。还有的幼儿只对图书中色彩鲜艳的图案感兴趣,所以常常表现出看书时的无序性。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还没有真真地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习惯。以下是我在阅读中的一些做法:
1、 增强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
幼儿喜欢图书,然而又不知道怎样爱护它们,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教育和培养。
a、 教会幼儿如何取放图书。在阅读前,先让幼儿观看书架上摆好的图书,我再做如何从书架上取放书的示范,然后请幼儿模仿练习取放书,每次阅读活动都要求他们这样去做。为保持图书的整齐,还带领幼儿一起整理书架,将书按大小分类摆放。
b、教会幼儿交换图书。有些幼儿无论是看书还是玩玩具,都喜欢一个人看或一个人玩,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尤其是幼儿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书,更是爱不释手,即使是看完了也舍不得放下。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首先拿出一本书,对幼儿说:我把这本书看完了,想跟小朋友交换一下,谁跟老师换一下? 幼儿纷纷举起自己的书说:我跟老师换。以此培养其初步的交换意识和愿望。然后,我就组织小朋友两个人两个人地交换图书,逐渐培养起他们互相商量、互相交换的好习惯。
c、引导幼儿爱护图书,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看书时要让他们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与别人挣抢图书;看书时不能大声说话,以免影响他人;发现图书有撕破的地方,我在全体幼儿面前,及时用胶条或糨糊粘好。老师无声的行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损坏图书的现象就会逐日减少。我还要求幼儿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教他们正确的看书坐姿。
2、 教会幼儿看书的方法。
a、 认识书名。每次更换新书,我首先向幼儿介绍书,并让幼儿反复指字、认读。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朋友对班里的图书都能说出名字。
b、 学会翻书。幼儿看书时,大都不会按顺序翻页,信手乱翻,翻到哪里就看到哪里。这时候我就教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幼儿有书名的一面是前面,看书时应由前到后,一页一页地按顺序向后翻。
c、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内容。幼儿看书的特点是速度快,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不到两分钟从头翻到尾,就说看完了,马上又想去书架上换。让他们讲书里的故事内容,却往往一句也讲不出。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把书中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一遍,使幼儿对书中的内容、角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组织幼儿看书。通过这种方法我发现,凡是老师讲过的书,幼儿都争着看,而且边看边自己讲。这说明幼儿只有理解了才能产生兴趣。
三、 在阅读中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好。怎样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呢?唤起幼儿比较低级的阅读感知呢?首先设置问题引发幼儿的兴趣。我们通过导读引入和定向设疑使幼儿在问题情景中产生兴趣。例如:在《会想办法的鱼》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景,你们喜欢鱼吗?为什么?小鱼看到鱼饵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鱼饵到底能不能吃?鱼妈妈为何这样说话?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小鱼和他是好朋友,有的说:小鱼游来游去非常可爱其次、采用激发兴趣。阅读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听、看、想、说,在发展口语的同时思维也得到发展,只有成功地激发了幼儿的听、说兴趣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为此我们采用(如果、假如)、逆因性提问(为什么)等。再以《会想办法的鱼》为例提问:如果小鱼吃了鱼饵会怎样?怎样既可以吃到鱼饵又不被鱼钩钩住?有的说:请螃蟹来帮忙,把鱼钩上的绳子剪断,有的说:请河蚌把鱼饵的肉一块块夹下来分给大家吃,还有的想到了dzˮ员、孙悟空、奥特曼等。多向的提问把普通的故事变为让幼儿有内容想和有话说的故事,这会使幼儿的思维处于激奋状态,使幼儿喜欢表达,敢于表达,这样孩子才乐于参加,才能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局限,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是低层次的,在阅读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指导不等于代替,引导不等于灌输。为此,我们在与幼儿一起看图书时,与幼儿讨论画面的内容,并设计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如:狐狸想了什么办法玩球?后来怎样了呢?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等等,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索、想象、讲述、表达。狐狸用脚踢皮球,狐狸用头来顶球;狐狸把球拿到店里补起来;狐狸叫别的小动物借给他玩一下。
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励的环境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为此,在阅读中,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仔细倾听,善于倾听,及时抓住幼儿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赞赏、激励、鼓励、奖励。这样幼儿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到了培养和体现。
四、 将阅读活动与识字紧密结合
一般的阅读程序是先识字后读书,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采用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我们的阅读丛书中包括诗歌和故事两方面的内容,诗歌明快活泼,故事短小精悍,有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情节。当幼儿还不认识文中所出现的文字时,先由老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诗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诗歌和故事内容后,我们教幼儿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里念着字,脑子记着字。但是开始的时候,幼儿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协调运做,经常乱指一起,这就需要我们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完成有节奏的指字训练,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节奏,区分文字和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的应该语气停顿,但是手不用去点标点符号,应该直接去找下一个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儿换到下一行,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拐弯请注意。
总之,早期阅读教育作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为幼儿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去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就一定能为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开辟广阔的天地。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2篇】培养孩子阅读心得体会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们都十分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不要求书写),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如何才能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 创设良好的环境,提高阅读兴趣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阅读效果,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1、 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失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的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我在活动区、图书角里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 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根据幼儿的早期阅读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中。我们发现幼儿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活动,会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挑选自己喜欢的字宝宝、说上一段小故事,幼儿也会戴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进行交流。
二、 从习惯培养入手,注意幼儿阅读方法的指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为主”,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且幼年时期形成的习惯也比较牢固,不易改变。专家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伴随幼儿一生成长的活动,所以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站到终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视。
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幼儿对翻书的动作比对阅读本身更感兴趣。因此,他们的读书速度非常快,往往别人刚看一点,他们就已经看完了一本书。还有的幼儿只对图书中色彩鲜艳的图案感兴趣,所以常常表现出看书时的无序性。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还没有真真地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习惯。以下是我在阅读中的一些做法:
1、 增强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
幼儿喜欢图书,然而又不知道怎样爱护它们,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教育和培养。
a、 教会幼儿如何取放图书。在阅读前,先让幼儿观看书架上摆好的图书,我再做如何从书架上取放书的示范,然后请幼儿模仿练习取放书,每次阅读活动都要求他们这样去做。为保持图书的整齐,还带领幼儿一起整理书架,将书按大小分类摆放。
b、教会幼儿交换图书。有些幼儿无论是看书还是玩玩具,都喜欢一个人看或一个人玩,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尤其是幼儿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书,更是爱不释手,即使是看完了也舍不得放下。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首先拿出一本书,对幼儿说:“我把这本书看完了,想跟小朋友交换一下,谁跟老师换一下?” 幼儿纷纷举起自己的书说:“我跟老师换。”以此培养其初步的交换意识和愿望。然后,我就组织小朋友两个人两个人地交换图书,逐渐培养起他们互相商量、互相交换的好习惯。
c、引导幼儿爱护图书,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看书时要让他们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与别人挣抢图书;看书时不能大声说话,以免影响他人;发现图书有撕破的地方,我在全体幼儿面前,及时用胶条或糨糊粘好。老师无声的行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损坏图书的现象就会逐日减少。我还要求幼儿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教他们正确的看书坐姿。
2、 教会幼儿看书的方法。
a、 认识书名。每次更换新书,我首先向幼儿介绍书,并让幼儿反复指字、认读。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朋友对班里的图书都能说出名字。
b、 学会翻书。幼儿看书时,大都不会按顺序翻页,信手乱翻,翻到哪里就看到哪里。这时候我就教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幼儿有书名的一面是前面,看书时应由前到后,一页一页地按顺序向后翻。
c、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内容。幼儿看书的特点是速度快,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不到两分钟从头翻到尾,就说看完了,马上又想去书架上换。让他们讲书里的故事内容,却往往一句也讲不出。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把书中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一遍,使幼儿对书中的内容、角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组织幼儿看书。通过这种方法我发现,凡是老师讲过的书,幼儿都争着看,而且边看边自己讲。这说明幼儿只有理解了才能产生兴趣。
三、 在阅读中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好”。怎样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呢?唤起幼儿比较低级的阅读感知呢?首先设置问题引发幼儿的兴趣。我们通过“导读引入”和“定向设疑”使幼儿在问题情景中产生兴趣。例如:在《会想办法的鱼》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景,你们喜欢鱼吗?为什么?——小鱼看到鱼饵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鱼饵到底能不能吃?——鱼妈妈为何这样说话?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小鱼和他是好朋友,有的说:小鱼游来游去非常可爱……其次、采用激发兴趣。阅读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听、看、想、说,在发展口语的同时思维也得到发展,只有成功地激发了幼儿的听、说兴趣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为此我们采用(如果、假如)、逆因性提问(为什么)等。再以《会想办法的鱼》为例提问:如果小鱼吃了鱼饵会怎样?怎样既可以吃到鱼饵又不被鱼钩钩住?有的说:“请螃蟹来帮忙,把鱼钩上的绳子剪断”,有的说:“请河蚌把鱼饵的肉一块块夹下来分给大家吃”,还有的想到了潜水员、孙悟空、奥特曼等。多向的提问把普通的故事变为让幼儿有内容想和有话说的故事,这会使幼儿的思维处于激奋状态,使幼儿喜欢表达,敢于表达,这样孩子才乐于参加,才能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局限,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是低层次的,在阅读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指导不等于代替,引导不等于灌输。为此,我们在与幼儿一起看图书时,与幼儿讨论画面的内容,并设计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如:狐狸想了什么办法玩球?后来怎样了呢?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等等,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索、想象、讲述、表达。“狐狸用脚踢皮球,狐狸用头来顶球;狐狸把球拿到店里补起来;狐狸叫别的小动物借给他玩一下……”。
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励的环境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为此,在阅读中,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仔细倾听,善于倾听,及时抓住幼儿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赞赏、激励、鼓励、奖励。这样幼儿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到了培养和体现。
四、 将阅读活动与识字紧密结合
一般的阅读程序是先识字后读书,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采用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我们的阅读丛书中包括诗歌和故事两方面的内容,诗歌明快活泼,故事短小精悍,有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情节。当幼儿还不认识文中所出现的文字时,先由老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诗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诗歌和故事内容后,我们教幼儿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里念着字,脑子记着字。但是开始的时候,幼儿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协调运做,经常乱指一起,这就需要我们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完成有节奏的指字训练,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节奏,区分文字和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的应该语气停顿,但是手不用去点标点符号,应该直接去找下一个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儿换到下一行,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拐弯请注意”。
总之,早期阅读教育作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为幼儿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去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就一定能为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开辟广阔的天地。
【第3篇】培养孩子阅读的心得体会1500字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们都十分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不要求书写),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如何才能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 创设良好的环境,提高阅读兴趣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阅读效果,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1、 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失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的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我在活动区、图书角里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 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根据幼儿的早期阅读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中。我们发现幼儿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活动,会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挑选自己喜欢的字宝宝、说上一段小故事,幼儿也会戴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进行交流。
二、 从习惯培养入手,注意幼儿阅读方法的指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为主”,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且幼年时期形成的习惯也比较牢固,不易改变。专家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伴随幼儿一生成长的活动,所以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站到终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视。
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幼儿对翻书的动作比对阅读本身更感兴趣。因此,他们的读书速度非常快,往往别人刚看一点,他们就已经看完了一本书。还有的幼儿只对图书中色彩鲜艳的图案感兴趣,所以常常表现出看书时的无序性。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还没有真真地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习惯。以下是我在阅读中的一些做法:
1、 增强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
幼儿喜欢图书,然而又不知道怎样爱护它们,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教育和培养。
a、 教会幼儿如何取放图书。在阅读前,先让幼儿观看书架上摆好的图书,我再做如何从书架上取放书的示范,然后请幼儿模仿练习取放书,每次阅读活动都要求他们这样去做。为保持图书的整齐,还带领幼儿一起整理书架,将书按大小分类摆放。
b、教会幼儿交换图书。有些幼儿无论是看书还是玩玩具,都喜欢一个人看或一个人玩,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尤其是幼儿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书,更是爱不释手,即使是看完了也舍不得放下。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首先拿出一本书,对幼儿说:“我把这本书看完了,想跟小朋友交换一下,谁跟老师换一下?” 幼儿纷纷举起自己的书说:“我跟老师换。”以此培养其初步的交换意识和愿望。然后,我就组织小朋友两个人两个人地交换图书,逐渐培养起他们互相商量、互相交换的好习惯。
c、引导幼儿爱护图书,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看书时要让他们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与别人挣抢图书;看书时不能大声说话,以免影响他人;发现图书有撕破的地方,我在全体幼儿面前,及时用胶条或糨糊粘好。老师无声的行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损坏图书的现象就会逐日减少。我还要求幼儿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教他们正确的看书坐姿。
2、 教会幼儿看书的方法。
a、 认识书名。每次更换新书,我首先向幼儿介绍书,并让幼儿反复指字、认读。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朋友对班里的图书都能说出名字。
b、 学会翻书。幼儿看书时,大都不会按顺序翻页,信手乱翻,翻到哪里就看到哪里。这时候我就教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幼儿有书名的一面是前面,看书时应由前到后,一页一页地按顺序向后翻。
c、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内容。幼儿看书的特点是速度快,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不到两分钟从头翻到尾,就说看完了,马上又想去书架上换。让他们讲书里的故事内容,却往往一句也讲不出。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把书中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一遍,使幼儿对书中的内容、角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组织幼儿看书。通过这种方法我发现,凡是老师讲过的书,幼儿都争着看,而且边看边自己讲。这说明幼儿只有理解了才能产生兴趣。
三、 在阅读中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好”。怎样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呢?唤起幼儿比较低级的阅读感知呢?首先设置问题引发幼儿的兴趣。我们通过“导读引入”和“定向设疑”使幼儿在问题情景中产生兴趣。例如:在《会想办法的鱼》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景,你们喜欢鱼吗?为什么?——小鱼看到鱼饵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鱼饵到底能不能吃?——鱼妈妈为何这样说话?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小鱼和他是好朋友,有的说:小鱼游来游去非常可爱……其次、采用激发兴趣。阅读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听、看、想、说,在发展口语的同时思维也得到发展,只有成功地激发了幼儿的听、说兴趣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为此我们采用(如果、假如)、逆因性提问(为什么)等。再以《会想办法的鱼》为例提问:如果小鱼吃了鱼饵会怎样?怎样既可以吃到鱼饵又不被鱼钩钩住?有的说:“请螃蟹来帮忙,把鱼钩上的绳子剪断”,有的说:“请河蚌把鱼饵的肉一块块夹下来分给大家吃”,还有的想到了潜水员、孙悟空、奥特曼等。多向的提问把普通的故事变为让幼儿有内容想和有话说的故事,这会使幼儿的思维处于激奋状态,使幼儿喜欢表达,敢于表达,这样孩子才乐于参加,才能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局限,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是低层次的,在阅读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指导不等于代替,引导不等于灌输。为此,我们在与幼儿一起看图书时,与幼儿讨论画面的内容,并设计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如:狐狸想了什么办法玩球?后来怎样了呢?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等等,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索、想象、讲述、表达。“狐狸用脚踢皮球,狐狸用头来顶球;狐狸把球拿到店里补起来;狐狸叫别的小动物借给他玩一下……”。
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励的环境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为此,在阅读中,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仔细倾听,善于倾听,及时抓住幼儿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赞赏、激励、鼓励、奖励。这样幼儿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到了培养和体现。
四、 将阅读活动与识字紧密结合
一般的阅读程序是先识字后读书,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采用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我们的阅读丛书中包括诗歌和故事两方面的内容,诗歌明快活泼,故事短小精悍,有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情节。当幼儿还不认识文中所出现的文字时,先由老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诗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诗歌和故事内容后,我们教幼儿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里念着字,脑子记着字。但是开始的时候,幼儿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协调运做,经常乱指一起,这就需要我们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完成有节奏的指字训练,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节奏,区分文字和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的应该语气停顿,但是手不用去点标点符号,应该直接去找下一个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儿换到下一行,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拐弯请注意”。
总之,早期阅读教育作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为幼儿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去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就一定能为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开辟广阔的天地。
【第4篇】辅导孩子阅读心得体会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们都十分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不要求书写),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如何才能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 创设良好的环境,提高阅读兴趣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阅读效果,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1、 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
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失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的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我在活动区、图书角里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 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根据幼儿的早期阅读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中。我们发现幼儿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活动,会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挑选自己喜欢的字宝宝、说上一段小故事,幼儿也会戴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进行交流。
二、 从习惯培养入手,注意幼儿阅读方法的指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为主”,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且幼年时期形成的习惯也比较牢固,不易改变。专家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伴随幼儿一生成长的活动,所以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站到终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视。
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幼儿对翻书的动作比对阅读本身更感兴趣。因此,他们的读书速度非常快,往往别人刚看一点,他们就已经看完了一本书。还有的幼儿只对图书中色彩鲜艳的图案感兴趣,所以常常表现出看书时的无序性。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还没有真真地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习惯。以下是我在阅读中的一些做法:
1、 增强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
幼儿喜欢图书,然而又不知道怎样爱护它们,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教育和培养。
a、 教会幼儿如何取放图书。在阅读前,先让幼儿观看书架上摆好的图书,我再做如何从书架上取放书的示范,然后请幼儿模仿练习取放书,每次阅读活动都要求他们这样去做。为保持图书的整齐,还带领幼儿一起整理书架,将书按大小分类摆放。
b、教会幼儿交换图书。有些幼儿无论是看书还是玩玩具,都喜欢一个人看或一个人玩,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尤其是幼儿从自己家里带来的书,更是爱不释手,即使是看完了也舍不得放下。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首先拿出一本书,对幼儿说:“我把这本书看完了,想跟小朋友交换一下,谁跟老师换一下?” 幼儿纷纷举起自己的书说:“我跟老师换。”以此培养其初步的交换意识和愿望。然后,我就组织小朋友两个人两个人地交换图书,逐渐培养起他们互相商量、互相交换的好习惯。
c、引导幼儿爱护图书,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看书时要让他们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与别人挣抢图书;看书时不能大声说话,以免影响他人;发现图书有撕破的地方,我在全体幼儿面前,及时用胶条或糨糊粘好。老师无声的行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损坏图书的现象就会逐日减少。我还要求幼儿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教他们正确的看书坐姿。
2、 教会幼儿看书的方法。
a、 认识书名。每次更换新书,我首先向幼儿介绍书,并让幼儿反复指字、认读。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朋友对班里的图书都能说出名字。
b、 学会翻书。幼儿看书时,大都不会按顺序翻页,信手乱翻,翻到哪里就看到哪里。这时候我就教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幼儿有书名的一面是前面,看书时应由前到后,一页一页地按顺序向后翻。
c、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内容。幼儿看书的特点是速度快,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不到两分钟从头翻到尾,就说看完了,马上又想去书架上换。让他们讲书里的故事内容,却往往一句也讲不出。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把书中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一遍,使幼儿对书中的内容、角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组织幼儿看书。通过这种方法我发现,凡是老师讲过的书,幼儿都争着看,而且边看边自己讲。这说明幼儿只有理解了才能产生兴趣。
三、 在阅读中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好”。怎样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呢?唤起幼儿比较低级的阅读感知呢?首先设置问题引发幼儿的兴趣。我们通过“导读引入”和“定向设疑”使幼儿在问题情景中产生兴趣。例如:在《会想办法的鱼》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景,你们喜欢鱼吗?为什么?——小鱼看到鱼饵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鱼饵到底能不能吃?——鱼妈妈为何这样说话?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小鱼和他是好朋友,有的说:小鱼游来游去非常可爱……其次、采用激发兴趣。阅读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听、看、想、说,在发展口语的同时思维也得到发展,只有成功地激发了幼儿的听、说兴趣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为此我们采用(如果、假如)、逆因性提问(为什么)等。再以《会想办法的鱼》为例提问:如果小鱼吃了鱼饵会怎样?怎样既可以吃到鱼饵又不被鱼钩钩住?有的说:“请螃蟹来帮忙,把鱼钩上的绳子剪断”,有的说:“请河蚌把鱼饵的肉一块块夹下来分给大家吃”,还有的想到了潜水员、孙悟空、奥特曼等。多向的提问把普通的故事变为让幼儿有内容想和有话说的故事,这会使幼儿的思维处于激奋状态,使幼儿喜欢表达,敢于表达,这样孩子才乐于参加,才能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局限,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是低层次的,在阅读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指导不等于代替,引导不等于灌输。为此,我们在与幼儿一起看图书时,与幼儿讨论画面的内容,并设计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如:狐狸想了什么办法玩球?后来怎样了呢?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等等,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索、想象、讲述、表达。“狐狸用脚踢皮球,狐狸用头来顶球;狐狸把球拿到店里补起来;狐狸叫别的小动物借给他玩一下……”。
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励的环境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为此,在阅读中,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仔细倾听,善于倾听,及时抓住幼儿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赞赏、激励、鼓励、奖励。这样幼儿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到了培养和体现。
四、 将阅读活动与识字紧密结合
一般的阅读程序是先识字后读书,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采用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我们的阅读丛书中包括诗歌和故事两方面的内容,诗歌明快活泼,故事短小精悍,有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情节。当幼儿还不认识文中所出现的文字时,先由老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诗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诗歌和故事内容后,我们教幼儿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里念着字,脑子记着字。但是开始的时候,幼儿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协调运做,经常乱指一起,这就需要我们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完成有节奏的指字训练,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节奏,区分文字和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的应该语气停顿,但是手不用去点标点符号,应该直接去找下一个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儿换到下一行,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拐弯请注意”。
总之,早期阅读教育作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为幼儿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去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就一定能为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开辟广阔的天地。
【第5篇】培养孩子阅读心得体会800字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学会阅读首先要养成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就会去进行阅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们阅读习惯的培养。孩子们在阅读实践中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指正和指导,造成阅读跟不上,想像力也就越来越差,由于现在电视网络的便利,孩子阅读时间空间相对越来越少,丰富的想像力也会随之消磨掉。家长老是抱怨孩子不会写作,这就是想像力缺失造成的,孩子也就没办法把文章的层次,段落写清楚。
草原雄鹰指导师就学习习惯第五讲《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给我们家长指明了引导的方向,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方法一:家长要营造读书的氛围。家长首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边阅读边评价内容,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与关注,慢慢地孩子也会受感染。比如家长可以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看,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整天在书店里找书看,小孩慢慢就喜欢阅读了。又比如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架摆上他自己的图书,并帮孩子作图书的分类整理,当孩子主动阅读放置的图书,杂志,报纸等,父母可以给予诚挚的赞美。由于父母的欣赏,孩子自然乐于阅读。
方法二:家长要与孩子做好亲子陪伴阅读。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亲子阅读不同,幼儿早期陪伴是通过孩子熟悉的事情入手,去刺激感观,让孩子边玩边对卡片,这样又能记住还会说。当孩子会说话时家长用童话故事去进行亲子阅读,通过熟悉的植物及动物去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展开,慢慢地孩子就会通过童话故事,能把简单的情景描绘出来。我们家经常与孩子共同读书,或者,每天临睡前留出一刻钟时间,指导博文读报读书,那时候天天如此,博文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可有段时间,一方面我们的原因,另一方面儿子迷上了三国的评书,天天临睡前把阅读时间改为听评说时间,当时我们也没反对,但现在想想还是有点欠考虑,听与读是两种不同的方法,每天阅读还要坚持,并给孩子提供一些他喜欢的阅读材料,这样可以放宽孩子阅读范围,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由发挥阅读天性,从而爱上阅读,使儿子博文的想像力更一步的提高!
方法三: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识读兴趣。我记得儿子博文从小就喜欢听老师或我们朗读,幼儿园的每一篇文章虽然识字不多,但博文都会背诵下来,而且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应运到生活中。我一直认为朗读不仅是创造一种读书的氛围,更主要的是,幼儿时的孩子听的能力比看的能力强,他们听到了丰富的词汇和大人对书的理解。等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词语和句子后,孩子会自动地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要经常给孩子朗读,为了调动朗读的积极性,对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找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读给爸爸妈妈听,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
方法四:家长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在识字兴趣基础上培养的,这样孩子的想像力得到了一个充分的发展。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己阅读,也可以孩子与家长互读,可以用读'故事,小说,科普,读物,杂志,报纸'等形式,这不但可以营造家庭读书气氛,可以让孩子愿意跟随父母阅读,而且读完之后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孩子发表意见和观点,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怎样把课外阅读与课文中的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或引导孩子做好读书笔记。在孩子们阅读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孩子阅读思考的习惯,纠正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习惯,这样才能引导与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并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方法五:常见的阅读方法。一种方法是精读与略读。所谓精读(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家长要引导孩子在读的过程中逐字逐句逐段逐篇大声读出来,要求孩子分析文中内容,并讲出主要内容,让孩子去领略分析书中的能力,让孩子作出自己的是非判断。所谓略读(这种阅读的目的,是为通览全篇,取其精华。不要求对读物逐句逐词地进行阅读,以求迅速把握段落的中心句,从大主题入手,再从细节中考虑。)家长引导孩子先从内容简介,快速浏览章节中的主要人物,精彩片段等等,让孩子在写作中构思,列出题纲,并了解大概意识。另一种方法是边读边记忆。家长引导孩子对内容不能枯燥的去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记忆,可通过(有意记法—理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精选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图像记忆法)等方式去引导。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细心与耐心。宋代的朱熹说过:“读书应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再加上一到,就是手到,要手勤,要摘抄原句或做上记号,进而在写读书笔记时将句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四到当中,心到手到最为重要。
儿子博文的阅读习惯,每天放学后一小时的阅读量,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从要求二年级阅读量的3—4万字上升到三年级的20万字,这些往往还不够,而造成这个原因的是我与老公对博文阅读方法上的引导还不到位,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希望能更加努力!希望进入我小家学习的家长朋友们,我们要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出发,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培养,由小积大,最终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6篇】2022家长陪孩子阅读心得体会范文
孩子潘柯旭是新晃县幼儿园大三班的学生,作为一名家长,我很高兴孩子能够在这里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够得到老师的的精心培养。最近给孩子找了一个《狼和小羊》的故事,与他一起阅读,竟然发现孩子能够就着图片把故事给读完,心中甚感欣慰。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如今,读书不再是为了美女与富贵,但是“知识改变命运”却是真理,能够让人在人才竞争之中处于优势地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读好书,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增长孩子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做为一名教师,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抛砖引玉,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进行亲子阅读很有必要,家长可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言教不如身教,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身教的魅力是不可低估的,孩子与家长朝夕相处,家长就必须事事以身作则,只有自己喜爱阅读,孩子才能喜欢上阅读,所以做为家长应和孩子一起读书,共同成长。
其次,阅读贵在坚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给他买了各种图书、字卡之类的阅读物,并适当的予以指导,但受到网络、电视的影响,使这些东西没有得到更及时、有效的利用,收效甚微,所以,作为家长,应能够制定出一个合理可行的培养目标,将阅读进行到底。
再次,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阅读不能局限在学校和家里,也不仅是阅读书籍,走在大街上见到的标志牌,随手拿到的一张小纸条,都可以作为孩子读的内容,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要想方设法地采用各种有趣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总之,阅读能够给孩子带来成功的喜悦,能够扩大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心灵。作为家长,我们应不断思考,如何引领孩子走过这个语言成长的关键时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
【第7篇】辅导孩子阅读课外书心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常阅读课外书,可以让我们收获很多很多的知识。还可以得到许多乐趣呢!
读书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记得八岁那年,我看见我的小狗小花见了我就摇尾巴,于是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狗为什么见了熟人就摇尾巴?”带着这个问题,我找到了“书”老师,翻开《十万个为什么之动物版》。在书中我找到了我期待已久的答案:狗也是有感情的,家狗与人处熟了,见到熟人就会很兴奋,摇尾巴就是它们表达高兴的一种方式。瞧,生活中不懂的问题,在书中就能解决,从而见得,多读课外书好处也有很多。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得多看课外书。
有人也会说:“课外书谁不会读?”当然,只要认识字就会读,但怎样读好书可是大有讲究的。我认为读书,首先是带着新鲜感去读第一遍的。第一遍读下来会积累出一些疑问,这时候再去读第二遍,给心中的疑问做出解答。第三遍就要拿出笔和纸做读书笔记了。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做读书笔记时就要学会动笔墨要学会写好词佳句和心得体会,再经常去读一读,背一背,时间一长,你就能积累好多好词妙句,这对提高你的写作能力可帮助大了!第四遍就要仔细的读,读懂为止。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啊!希望大家多读课外书,做个有知识的人!
【第8篇】小学生读我要做好孩子阅读心得体会700字
读一本好书犹如品尝一杯香醇的美酒,读一本好书犹如欣赏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读一本好书犹如置身于清新淡雅的美景之中。《我要做好孩子》就是这样的书,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保留一份童真。
这本书用朴素又不失风趣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叫金铃的六年级学生,在小升初冲刺的最后阶段,为保留心中的一份童真,于老师、家长发生的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现在有许多人,为了利益,失去了心中那一份童真,可金铃不同,她宁愿考不好,被老师、家长骂,也要保留心中那一份童真。有些人可能会问,童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保留心中的那一份童真?我会坚定地告诉那些人,童真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保留童真,可以让你有一颗永远不老的心;保留童真,可以让你每天开心快乐。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保留一份童真呢?
金铃因为有了童真,才有一颗对世间万物的怜悯之心;她因为有了童真,才会拥有天真无邪的笑脸;她因为有了童真,才有纯洁的心灵那我们为什么不也保留童真呢?
金铃考试完,就要上初中了,她可以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也保留一份童真,那为什么有些人不行呢?为什么有些人宁愿追求利益,也不要童真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有童真的人永远不会老。那么,就算是让你的心永葆青春,也请你保留一份童真吧!因为有童真就有爱,因为爱世界才会更美好。
【第9篇】家长陪孩子阅读心得体会
每天晚上睡觉前半小时,陪女儿读书是每天必做的功课。最初的亲子共读只是为了敷衍女儿,因为女儿开始不肯独睡,于是就答应她每天睡觉前陪她半小时,可是这半小时必须是互相读故事给对方听。就这样和女儿开始了“共读”的征程。日子就这样悄悄无声地在我们身边溜走了,和孩子一起读过的书也悄悄增加着。我渐渐感到,从起初的敷衍到现在的每天习惯竟然是这样的顺其自然。我惊喜的发现“亲子共读”正发挥着她独有的神奇力量。女儿写日记不像开始的时候为了凑字数而写,也变得情真意切了。老师布置的短文也能自己独立的完成。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重视培养她读书的兴趣,因为本人在书店工作的原因,平时能留意到很多好书,那时就给她买了很多适合她的书,虽然有时候可能还看不太明白,而且也撕坏了很多书,不过在撕书的过程中也学习了上面的知识。尽管从没刻意教她认读汉字,但在不知不觉中她已经能认识很多汉字,而且幼儿园就能独立读简短的故事书。后来我也把这种方法传教了很多来选购书的年轻父母。
如今女儿已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从幼儿园毕业那天起就每天坚持写日记。从最初的每天由我给她题材到现在每天独立完成的习惯都离不开每天“亲子共读”的功劳。
此刻,我是如此幸福,我正和我的孩子共同经历着书藉带来的喜怒哀乐,同样的心情让我的孩子贴的更近,彼此没有隔阂,像朋友那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更好的为孩子创造家庭环境,学习环境。让她快乐健康地成长。
纪伯伦在他的《致孩子》中这样写道:“你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是啊,那就让我们给孩子一生的好书,陪他们共读阅读经典,阅读生命吧!让幸福的种子在书中萌动吧!
【第10篇】我要做好孩子阅读心得1000字
暑假里,因为《我飞了》,我认识了单明明。现在因为《我要做好孩子》,认识了金玲。《我要做好孩子》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的一部著作,我读到这本书,简直是如获至宝。书中主人公金铃是个胖乎乎的小姑娘,虽然只有1。55米高,但体重达到50公斤了。她的最大特点是“自来熟”,她的成绩一般般,却是个好孩子。为了做让家长、老师看以的“好孩子”,她做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作了许多“抗争”。最后,她和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地走进升学考试的考场……
书中说:“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它不全是100分组成的。”我很喜欢这句话,你看,小小年纪的她曾经给父母离婚,把无人照顾的小女孩幸幸带回家,和父母一起精心照顾,并自己当家一个月,还用省下的200元给幸幸买了一个在商场幸幸盯得目不转睛的芭比娃娃……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强化班那个故事。金玲因为不小心说漏嘴,使得强化班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后转移到张灵灵家学习。进而引起了扔垫子事件,开始老师冤枉了金玲和尚海,而最后金玲却能不凭借父母的力量自己解决这件事,使得老师向他们道歉。从此,金玲决定要做好孩子,一个学习好的好孩子。
金铃,一个活泼、善良、天真的小女孩。成绩虽不是名列前茅,却依然十分自信,我欣赏她;虽屡战屡败,但却毫不气馁,我欣赏她;面对老师,大胆抗争,毫不畏惧,我欣赏她。她同我们一样,被父母呵护,大多时候需要父母的意见;她同我们一样,经历着这个年龄似乎不能承受的故事却又不知该如何倾诉;她同我们一样,正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是所有人的重视给了我们压力。但她同我们不一样的是,后来,她懂得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成功。她可以从每一件看似普通却有着非凡意义的事情中领悟到,“我要做好孩子”了。
当我读这本书时,心中总有一股兴奋开心涌上心头,所以这本书都快被我翻烂了,读了起码十几遍,并且是从头到尾,也许不止,好像这本书中金铃生活就是我的生活,后来我又从书的后记中知道,其实有许多孩子惊叹和我一句同样的话“金铃跟我真像啊!”想想也是,读完《我要做好孩子》后,仿佛身临其境,似乎自己也经历过如此之多的故事一般。我们一定有过冤屈,有过依依不舍,有过愤怒,有过在书山题海中受过的一天,有过心灵的受伤,也肯定拥有开心、快乐……这本书像是给我们难过时,心灵受伤时,医好心灵难过的创口贴、良药,因为这本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理由:金铃和我们一样,也有过这段经历。才使我们有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帮助。金铃和我们一样,这本书的内容和我们一样,我们不是最悲伤的,有人比我还难过。那就是金铃。我们只要加油就行,不怕老师责怪,不怕父母责骂,因为我已经做到了最多,动了许多脑筋。
“跑吧,孩子,冲刺吧!”最后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语,却深深的感动了我。金铃的妈妈从内心里真正相信了金铃,她认为金铃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足以证明,金铃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别人的信任。从此,我要向金铃学习,学习她,努力、认真、执着;学习她,“胜不骄,败不馁”。现在我下定决心,我要做好孩子,一个不让父母操心的好孩子,一个努力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孩子。以后,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所听到的每一句话,我都会细细去体味,因为我想做好孩子,我要做好孩子。
【第11篇】教育孩子阅读心得体会
教育孩子阅读心得体会范文1
《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无私而又博爱的职业,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基础。作为幼儿教师,更需要用爱心和耐心来温暖呵护每一颗童稚的心灵,想要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尤其是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是非常的不容易的。这段时间里,我读了《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书中提到说幼儿教师需要有什么样的精神、需要有什么样的专业素质、需要有什么样的教育智慧、需要有什么样的教育艺术。让我了解了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有哪些。
在《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中,作者分别从“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幼儿教师最需要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最需要的教育智慧”和“幼儿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艺术”这四方面来阐述了怎样做好一名幼儿教师。确实,要做好幼儿教师这份工作,单靠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充满爱心、痛心、和真心的付出;同时还需要我们老师间的相互配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不光这样,幼儿教师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和终生学习的思想,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孩子的心中,教师是圣神的、无所不能、完美无缺的,而孩子本身就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观察细微,感受强烈,而且还会不加选择的模仿。因此,幼儿教师也应该从自身的言语、行动中使孩子的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比起对孩子一本正经的教育要有用得多。
我还了解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的东西很有很多。比如说,幼儿教师需要“幸福”。
幸福,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就是一种满足感,饿的时候有的吃就是幸福,累的时候有的睡就是幸福,不高兴时有人陪就是幸福……
幸福的定义很广,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迷。有的人认为自己拥有财富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自己取得成功了就是幸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早上听着孩子们和你问早,晚上听着孩子们和你说再见是一种幸福;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开开心心地生活、游戏是一种幸福;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地长高长胖是一种幸福……幼儿教师需要这样的幸福。
幸福固然重要,一个好的心态也十分地重要。它能成就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也需要一个好的心态。我在书中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刚刚退潮的沙滩上,一个小男孩正俯身捡起一条被海潮涌来时带到岸边的小扔到了大海里。身边的爸爸妈妈觉得很奇怪,问道:“这么多的小鱼都被带到岸边,你什么时候能捡完呢?再说谁又在乎呢?”小男孩头也没抬地继续捡起捡起一条小鱼又扔进了大海,并且自言自语道:“这条小鱼会在乎的。”又捡起一条说:“这条小鱼也在乎”。是呀,每条小鱼都会在乎,它们希望得到这个小男孩的救助,因为他捡起一条,就意味着这条小鱼有生的希望了。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他们肯定也希望老师能够关注自己、在乎自己、鼓励自己,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
所以,既然我们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将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一些,保持最初职业的热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公平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孩子。把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当作一件大事情来做,让孩子能感受的到你对他的关心,在乎。让他们觉得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一起生活、学习、游戏。摆正了自己的心态,你的每一天都会过的充实,快乐。
除了要有好的心态,还需要智慧。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填充知识面,将知识教给孩子们。用正确的方法来对待孩子们,而不是孩子一做错什么事就骂他、责备他。孩子是要靠老师去引导的。只有你用对了方法和孩子去沟通、接触,孩子才会打心底崇拜你。
以上就是我看了《幼儿教师需要什么》这本书后的一些感触。
教育孩子阅读心得体会范文2
《陶行知论创造教育》
暑假里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论创造教育》,受益颇深,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理念的精髓,从“教学做合一”,“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方面,集中体现了陶先生教育理念的精华。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积极地指导意义,特别是其中的一篇《创造的儿童教育》,令我印象特别深刻。
本文中说道,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我们晓得特别是中国小孩,是在苦海中成长的。我们应该把儿童苦海创造成一个儿童乐园。读到此处,不禁令人感同身受。现在有许多学校靠牺牲孩子的时间来换取所谓的“成绩”,这就失去了让儿童体验学习乐趣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等这样的孩子长成大人时,就不知创造为何物了。那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啊!
在说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时,陶行知先生说到了三个方面:
(1)需要充分的营养。他说孩子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这个是创造的前提条件。而这个都是要我们学校和家庭共同合力去努力的。(2)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得性能,才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3)需要因材施教。陶先生用的比喻特别贴切,易懂。
他说,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多么形象的比喻啊,我们的学生就是陶行知先生笔下的植物啊!只不过品种还要复杂,所以对于我们园丁来说工作的更加复杂,难度更加高,就更需要我们现代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以适应自己对各式各样植物的培养需要。
陶行知还特别提出,我们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要成为儿童中的一员,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儿童的力量,尊重儿童。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首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用陶行知的创新理念指导我们的实际教育工作,从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教育的新天地。
教育孩子阅读心得体会范文3
《教育应该不一样》
《教育应该不一样》是严长寿所写的,在这本书中他分析了台湾目前的教育环境,一针见血地道出台湾目前的价值观和迂腐的考试制度,而我们所有的人,都已经在这个体制下经营太久,早就忘了教育的最初目的。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台湾快被摧毁的职教体系、急功近利的家长心态、媒体的可议之处、老师的教育心态及学历通膨时代。他认为教改人士为了满足家长期待而走错方向;政策为了讨好选民,做了错误的转向。他建议年轻人如何从寻找自我到建立自我,建立必要的五大能力,走出自己的路。
看完这本书,虽然非常认同作者所说的话,却也因更加了解实施教育改革的难度而感到无奈。就像书中提到的“是谁坐视问题恶化?是谁让这气球不断的膨胀?是教育部?是教改人士?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还是为数众多的家长?全部都是!” 读了这段话,让我心中起了共鸣,因为他所叙述的就是一个真真实实的教育现象,而身为老师的我,就是处在这个教育体制、这个环境下。在其中一篇《醒醒吧,家长》中,有一篇某成大教授儿子写的绝交信。或许,从中国人伦理的角度来说,这个儿子是不孝的,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似乎不然。从他们的对话,可以看见台湾传统家庭的教育一味追求好成绩好大学!但每个孩子不一定都适合这样的模式,以小孩的角度来说,硬是将孩子塞入这样的框架只会磨灭孩子对追求新知的热忱,当然也扼杀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天才。而大陆的教育方式和台湾的教育是何其的相似。在中国传统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熏陶下,学校、老师、家长就很重视“成绩”,以分数为目标,在这样的环境下,补习班、培训班蓬勃发展,学生被训练成了为考试而读书的机器。这种“唯分数是问”的想法,不但是老师的错,分数会受到膜拜,是所有人造成的。如果教师和家长只会以考试分数评断学生的高下,有些学生便注定永远是输家。现在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分数仍然是对孩子的主要标准。而自己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认识、定义学生的方式,往往只通过一张张考卷,忽略学生的个性、特长,往往把自己的时间放在作业和考卷中,忘记观察学生、协助孩子探索自我,发掘他们的天赋。爱尔兰叶芝说:“教育不是装满一壶水,而是点亮每个孩子心中的蜡烛,让他发光、发亮。”而我现在在做的只是在装满一壶水,这需要我经常进行自我反思。
为了考试,往往在讲解作业和习题时用标准答案来规范学生。有了单一的标准,就很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题。书中写到“教育工作者一味坚持标准答案,本身就是一种偏执,难怪学校会系统性、全面性地扼杀学生的创意。”现在的教育制度成就了少数考试顶尖的精英,陪葬掉其它“不合规格”的孩子。而即便是合规格的好学生,也有创造力贫乏的问题。而创新却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也不是考试考得出来的,重视标准答案的考试,也是扼杀学生创意的帮凶。正如赖声川所说,创意就是一种“问问题的能力”。然而,当所有科目都有标准答案时,学生如何想问题?又如何学会问问题?所以中国人在知识竞赛中能得到数一数二的成绩,但在创新思维比赛中往往被其他国家所超越。
另外,有些家长向老师提出多布置些作业,往往把重点放在孩子语文、数学的成绩,忽略孩子的体育、音乐、美术,觉得学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帮助。这些话也让很多教学热忱的老师最后以不断的测试来当做最终的方式。有时问孩子“你想要做什么?”孩子往往会说我要好好读书,可再问孩子“读书为了什么?有什么用?”孩子往往就说不出话,大部分的孩子或许无法找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知道父母让他们把成绩考好。这样的教育又如何让孩子提供对学习的兴趣。而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学好语文、数学、英语。这让孩子的思维越来越来陈腐,有些成为一个“考试优秀生”,有些成为“考试差生”。
书中提到老师的关键是具备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和应用能力。因为从过去到现在,许多老师的教学态度,倾向权威、武断,学生一旦试着说出各种突发奇想,往往就容易被视为捣蛋,或挑战老师的地位。久了之后,学生不再想要问问题,因为他连问问题的能力,都早被连根拔除。而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对学生的理解和沟通,还要求老师在教学上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书中提到严长寿在去高中演讲时,第一次演讲到后半,有学生开始在台下聊天,还要老师维持秩序,演讲的效果不是很好。而第二次演讲时,他开始检讨自己,思考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于是,在演讲时首先从自己的着装出发,然后提到学生关注的明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此次演讲完美收官。这件事让他明白学生们不是不愿意学习,只是老师没找到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方法。这我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关注课本和与孩子没有兴趣的课外事物,应该多寻找孩子的关注点和感兴趣的事,一步步引导他们,让他们在有兴趣的状态下学到知识。
在阅读这本书时,往往想到过去所受的教育,如果在不同的阶段学习不同的事,我或许有更多的发展和更多的可能。既然自己已经尝到现有教育体制的无奈,何必让现在的孩子再受这种折磨呢?改变教育方式或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困难要让时间去冲刷。但是随着今年启发式教育的提倡,我认为只要大家愿意站出来改变,必定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