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篇)

发布时间:2022-03-23 08:44:02 查看人数:66

【导语】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2篇优秀的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

一是坚持强化培训,提升干部抓经济工作能力。“手里没把米,鸡都不围你转”,新形势下“经济手段”已成为凝聚群众的有效手段。通过在成都学习的几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成都的经济发展很快,与那里的干部抓经济工作能力强密不可分,从教授到村干部谈起经济工作来头头是道,抓起经济工作来各显神通、百花齐放。我们去参加现场教学的五个村,每个村抓经济发展都各有特点,有开发竹艺产品的、有开发陶艺产品的、有搞特色民宿的、有在村委会做服装加工的、有种茶叶的、有种猕猴桃的等等,这些产业既让群众增加收入,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比如,崇州市五星村的老支书告诉我们,通过发展产业和乡村旅游,现在村上还有70多万元的集体积累。再比如,蒲江县复兴乡对外出口的红心猕猴桃产业,除了本地的地理优势外,主要就是因为当地的干部有经济头脑,提前把分散承包经营的土地整理好,集中在集体手里,才得到与新西兰跨国公司合作的机遇,从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反观我们留坝县各镇办,经济发展滞后客观上讲受制于限制开发、区位劣势等不利因素,主观上讲也与我们镇村干部抓经济工作能力不强也有很大关系。大家平时忙于日常事务,主动钻研、学习经济工作的时候少,思维方式呆板,眼界不够开阔,既不能较好地把握国家经济政策走向,也不能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去创造条件抢抓机遇。比如,村级扶贫社就是县上搭建的一个抓好村经济建设的平台,而我们的一些干部却没有把这个平台利用好,不敢大胆的去创、去试,工作按部就班、照葫芦画瓢,究其原因还是抓经济工作能力欠缺。为此,建议今后重点加强对镇村干部抓经济工作能力的培训,并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到乡村创业,积极引进绿色无公害龙头企业带动乡村产业和经济发展。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早在2004年,成都市为破解城乡二元分割体制、解决“三农”问题顽症,就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在我看来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最值得学习借鉴的,就是“牢固树立规划意识,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谢育新教授讲“成都当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乡村规划师,待遇是年薪10万元,每月到村工作一星期,主要是做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规划,并全程指导相关规划落地实施”,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成都市的每个乡村规划建设的都非常科学,各有特色,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们留坝县各镇办在推进一些环境整治、节点打造、乡村旅游等工作中,虽然规划设计是专业公司,但设计交出来后就很少指导落实了,基本上就是靠施工队和镇办领导的领悟能力来搞建设,导致一些规划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做出来的节点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就应该学习借鉴成都市这种规划管理方式,为各镇办分别招聘1-2名专业的乡村规划师,要求规划师每月定期来镇村工作一段时间,重点做好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规划设计和指导落实,为后一步乡村全面振兴做好基础工作。

三是坚持做精做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都市全市有2000多万人口,总体经济实力在省会城市中排名全国前三,成都闻名天下的小吃和成都人喜欢吃喝玩乐的天性,让成都周边县区发展乡村旅游自带加速优势。加之他们发展乡村旅游善于挖掘本地资源特点,高起点规划建设,注重打造品牌和借势宣传,让成都的乡村旅游也走在了全国前列。而我们留坝县地处秦岭南坡,背靠西安大都市,青山绿水生态良好,文化资源积淀丰厚,虽然目前交通不太方便,但随着今后宝汉高速及其支线的通车运行,留坝必将加入西安“两小时生活圈”。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旅游一业突破战略不动摇,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挖掘和发扬好遗存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大力发展更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不仅需要“一枝独秀”,更需要“多点开花”,目前看来,留坝的火烧店镇、留候镇等已经走在了前面,而我们江口镇就相对滞后了。今后,我们应该学习好成都经验和兄弟乡镇发展模式,充分挖掘梭椤、洪武、河西、范条峪等村的资源优势,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垂钓、采摘、露营、民俗体验、红色教育等旅游节点,把每一个节点做成像景区一样的精品。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源,通过改造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发展一批精品民宿和农家乐,解决好游客吃和住的问题,从而尽快让的江口的旅游产业迎头赶上,为全县全域旅游贡献一份力量。

四是坚持解放思想,以问题导向抓工作落实。成都的干部思维方式灵活,思想观念解放,善于通过打政策“擦边球”的方式来突破性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对于村级活动场所挂牌过多过滥的问题,他们的解决办法就是,哪个部门来检查验收就挂哪个部门的相关牌子,检查验收完了马上取下来。这个办法虽然有应付检查的嫌疑,但对于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还是起到了作用。再比如,成都的干部奉行“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理念,用温江区委党校范吉斌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们的干部学习上级文件,主要是看文件规定哪些事不能做,除了这些不能做的事外,其他的事都是可以做的”。正是在这一理念下,成都人较早地完成了土地、住宅确权工作,通过整理农村土地(含宅基地),盘活了土地资源和房产资源,采取统规统建或统规自建的方式修建集中安置点,把老百姓原来的旧房租出去改建为民宿,打造了一批网红村,如“明月村”、“幸福村”等。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破解的问题,现在回过头再想一想,主要是受制于各种条条框框限制、思路不开阔造成的。邓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今后,我们应该学习成都人这种思维方式,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统筹利用好各种资源,想尽千方百计最终把问题解决了,使经济发展了,让群众满意了,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

【第2篇】乡村振兴培训个人心得感悟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振兴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农民不再珍惜传统文化:无论是拜金主义盛行,传统价值观念扭曲,还是不良风气的传播赌博、天价礼金等恶习的侵染……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下来,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振兴乡村文化需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才能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当下,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滞后,“好山好水好无聊”,是回乡青年的调侃,无疑是对部分农村文化生活跟不上时代节奏的生动反映。在感慨农村春节“千家万户搓麻声”时,其实更应多想想,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人们的精神需求多配一些可以安放的空间,无论是传统庙会节庆活动,鼓励开展秧歌、社火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还是各乡各镇自导自演新潮“村晚”,结合地区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才能驱动乡村优秀文化精神的再现与重塑。

振兴乡村文化需丰富文化内容。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对农村文化活动的认同和参与呈现显著差异。当下,大多数农村地区老年文化活动比较红火,却忽视了青年文化活动。很多80后、90后不愿意留在农村,不仅是因为城里收入高,而且是因为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城市文明对他们有着巨大吸引力。如何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搞“大锅饭”,只有区分不同群体,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才能使优秀文化内化于农民心中,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实践。

振兴乡村文化需建设文化阵地。文化阵地是文化发展载体,是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的依。在当下纷繁复杂的思潮中愈发凸显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农村基层文化场所建设仍然十分滞后。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图书、报刊来源有限,部分科技、法律书籍内容陈旧,书籍的种类比较单一,特别是贴近农民实际的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书籍较少,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农家书屋已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为数不多的亮点所在。文化场所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根基,是文化活动开展的依托。故而,应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乡村文化发展筑牢根基。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愿景,不仅仅是好山好水,乡愁之中更应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农村文化的根脉需要传承,记忆需要留续,用文化振兴,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家园。

乡村振兴培训个人心得感悟

相关乡村振兴范文

  • 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篇)
  • 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篇)66人关注

    一是坚持强化培训,提升干部抓经济工作能力。“手里没把米,鸡都不围你转”,新形势下“经济手段”已成为凝聚群众的有效手段。通过在成都学习的几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成 ...[更多]

  • 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4篇
  • 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4篇4人关注

    一是坚持强化培训,提升干部抓经济工作能力。“手里没把米,鸡都不围你转”,新形势下“经济手段”已成为凝聚群众的有效手段。通过在成都学习的几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成 ...[更多]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篇)

复制全文下载本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