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万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5篇优秀的三万活动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万活动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2022年开展三万活动入户心得体会
当前,我县大多数“三万”活动工作队已完成了宣传发动阶段,正在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本人通过这几天的入户走访,深深体会到要完成好这一阶段任务,务必要做到“五心”、“五忌”,保证入户走访的稳步推进。
“五心”、“五忌”即一是带着细心去走访,忌无准备。走访入户前,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做好入户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找村干部对走访对象有一个初步了解,不仅知道对象类型、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还要考虑对象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每个村民对政策、对干部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村民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又存在不同,有的群众不配合,有的不说实话,所以要事先要找村干部了解座对象一些基本情况。做到有的放失。
二是带着诚心去走访,忌盘问式。与人民群众打交道需要诚心诚意才能换得他们的信任,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不要把走访作为一项硬性的指标,带着不情愿的情绪去走访,这样群众就会觉得我们摆架子,没有亲切感,就会对我们的走访有抵触,轻者不会把真实的想法和一些重要信息向我们透露,重者就会直接拒绝我们的走访。所以在走访时要带着诚意和微笑,把走访群众当作“走亲戚”,把走访的群众当亲人。与群众交谈时切忌盘问式,夸夸其谈,要采用拉家常的方式,多请教多夸奖,江心比心,让群众把我们当作自己人,才能让群众“掏心窝子”,才能实话实说,有事敢说。
三是带着真心去走访,忌形式化。我们走访的目的就是深入群众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所以在走访的过程中切忌流入形式,一走访了之,我们要有一双观察群众疾苦的眼睛,视群众的事为自己的事,察颜观色,见什么个性的人说什么开场白的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要有一颗为群众解决困难的热心和真心。视群众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遇到群众需要办的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主动给他们办。
四是带着爱心去走访,忌教条化。不要将走访刻板化、教条化、单纯化,要做好结合文章。走访座谈时,认真考虑一下你要走访的群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谈话过程处处充满着爱心,用爱心为村民服务,如对于偏远的农户,群众办理建房、生育等许可手续十分不便,我们可以在走访的同时,代其办理、对发展农业产业化遇到难题时,需要找上级相关部门支持的,要主动为他们牵线搭桥联系。让群众真正在干部走访中得到实惠,他们才乐于接受干部的走访调查。只要我们有爱民之心,就能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群众就会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才能将走访的目的落到实处。五是带着责任心去走访,忌翻烧饼。在走访座谈时,一定要展前顾后,注意谈话的方式方法,对过去由于当时政策等原因的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老百姓反映的怨气不能挖根问底,点到为止,要正面引导,防止算历史帐翻烧饼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和引发新的上访事件。因此,在走访时,既要对人民群众充满着感情,又要带着对现在对当地基层组织负责的责任心,保证走访座谈的有序进行。达到活动的预期效果。
【第2篇】市农业局三万活动心得体会
市农业局三万活动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投身“三万”活动已经一个月,作为市农业局工作组的成员,随队驻村入户走访工作紧张、忙碌。闲下来时突然问自己:辛苦吗?是的,与安逸的机关工作相比,的确很苦、很累。然而扪心自问、静心思量,作为年轻后备干部、才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到群众中获取“真经”的机会和过程,又觉苦中含甜、累中有乐。
我们要感谢党对我们这些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关怀,因为有扶贫帮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这样的活动,才让我们有机会真正接触现实农村、真正感知老百姓的所盼所需所想。同时,我们也深知市农业局党委和局领导对我们工作组的厚望和信任,期待和关怀。要求我们年轻干部要深入山区农村,沉下身子当好入户调查的“潜水员”,努力做到不仅“身”要下,而且“心”要下,更要耐得住寂寞,把脚印“印”到每个农户家中。真正让我们年轻干部受锻炼,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让老百姓得实惠。
应届毕业进入机关,学生到干部身份的转换还在适应,广阔的农村张开怀抱迎接了我们,这是莫大的挑战与幸运!雨后泥泞的山村小路、让人提心吊胆的摇晃吊桥、每天往返10里多的山路让我们已经习惯。生活条件的艰辛、农村工作经验的不足、网络信息的不畅、语言交流的不通……进入角色之初的重重困难仍历历在目。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在市农业局党委的殷切期许下,在带队领导的细致关心下,个人困难在持续深入的走访中已成为“纸老虎”,丝丝快乐充溢心间。
这份乐来自于看到农民感激党的惠农政策时的微笑。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免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当向村民询问这些政策是否得到落实时,他们都不住的点头,表示对中央的政策很满意,也很感激。双湾村二组村民吴善堂更是伸出大拇指对我们说到:“真没想到,现在种地不要钱,而且还给补助,感谢政府、感谢党!”从这些感激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农民已经从党和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得到了实惠,我们想他们以后的生活也将会更加美好。
这份乐来自于受到村民的热情欢迎和真情感动。市农业局党委在“三万”活动动员会上就严肃了工作纪律,要求队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只帮忙,不添乱。在入户走访中,当我们介绍自己是市农业局“三万”工作组时,受到了每家每户的热情接待。有些村民为了表达对市农业局上门讲解政策、发放农业实用技术手册的感谢,强烈挽留队员们在自己家里用餐,甚至拿出自己绣制的鞋垫送给大家,虽然只能婉言谢绝,但是那份真情让我们深深感动。特别是从麻线村三组村民袁关华家走出时,他的爱人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那一刻我们真正明白,正是市农业局多年来秉承“求是、创新、敬业、为民”精神,在农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我们才能得到如此厚爱,我们以自己是市农业局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这份乐来自于与村民打成一片时的欢畅交流和无限信任。十堰山多地少,地薄多灾,务农收入不能满足全家人生活需要,大部分家庭都以外出打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在家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真正设身处地的与他们沟通,就很容易在情感上被他们接受。同样,村民也将我们这些队员看作知心朋友和亲人,敞开心扉,将家里的困难和对政策的建议如实向工作组娓娓道来。在这个双向互动、增进感情的过程中,我们真切感受到农民生活还很艰辛,只有沉下身子,了解农民所需、所盼,才能无愧他们的信任和期许。
这份乐来自于每日里自己在基层工作中受到的锻炼。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与农民打交道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进入“三万”活动之初紧张、忐忑。但在连续一个多月的入户走访中,从农民那里了解到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重点方向,从村干部那里学到了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从基层农技站那里了解了第一手资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亘古不变,所有自认为成绩的取得,都是在将“心”真正沉入村里,将“情”真正烙在村民身上获得的,而一点一滴的收获也正在逐渐积累,成为日后工作中的无价财富,为此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
苦和乐很多时候取决于人的心态。“三万”活动,有些人说这是一种苦差事,如果仅仅把它作为工作来完成,那一定不能够做好。但是,如果能从这项“苦差事”中感受到农民生活的疾苦,感受到农民的所思、所需、所盼,感受到自己被农民所需要、所接纳,挨家挨户搞调查,虽然很累、很苦,但回想每天的收获,让我们能够品味到快乐滋味,这份乐哪怕很细微,但很真挚而又深远。
【第3篇】国土资源局三万活动心得体会
国土资源局三万活动心得体会
时间过的真快,开展"三万"活动入户调查阶段已结束,通过对这个阶段的回想,我受到了很多启发,也有了很多感悟。
我是从20xx年3月8日进入见天坝村开展"三万"活动的,见天坝村是白果乡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村,我被分到了其中的水田坝组。
水田坝位于恩利公路59公里处,距白果集镇40公里,距利川市38公里。顾名思义,这个组的水田居多。整个水田坝组有百姓338户,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百姓外出务工,打工收入占该组百姓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水田坝组村民历来都有经商的传统,加上这几年政府的正确引导,已带动了该组的茶叶加工业和木材加工业,以及次生的竹跳板业。水田坝一组(小地名:沙梁子)通过发展已形成了小街道,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勤劳致富,有几户农户家中已率先安装起了空调、电脑等现代化家电。但越往里面的几个小组,村民的境况就不同了,百姓生活水平不一,通过分析,我认为有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强弱直接影响农民工的收入增长
我走访了蒲元寨和黄化刚二户,两户都是打工能手,蒲元寨会电工技术,黄化刚会木工技术,两人的收入都比较稳定,并且一干就是多年,通过打工,把自己的家装扮的漂漂亮亮,像他们这种情况的人水田坝有很多。同样,我也看到了很多不会技术,单出劳力的外出务工者,收入明显低的多,并且在一个地方做事时间不稳定,四处漂泊者居多,一年到头,所剩无几。
个人感悟:提高外出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也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断,地方政府应多在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上下功夫。
二、修路―――致富的关健
通过对该组近百名村民的访谈,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说过要把村公路修好这件事。的确,水田坝组的公路路况是太差了,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在这里可以得到真实写照,就是这样一条路,它制约着水田坝组百姓的切身利益,学生早晚上学回家因路不好,没有车载客,只有拿脚走,偏远地方的孩子读个书早上5点出门,晚上7点才到家;外来的茶商来此考察,想办一家茶厂,实地一看都打起了退堂鼓,这是发生在林家沟的林自勇身上真实的事,他为了招外地老板来,把场地都建好了,可到头来是一场空;很多家庭都想买一台车子作代步工具,就因为这条路太差,也都纷纷作罢;对于这条路,我是有过亲身体会,看起来是干路基,一脚踩下去,把鞋子都给淹没了。
个人感悟:一个地方要想富裕起来,路是最关健的,造好每一条便民路、富民路是各级政府的大事,也是基层群众最迫切需要的。
三、引导当地百姓如何走致富路、走哪条致富路是根本
我到过的很多地方,农户们都提出过两个诉求,一是希望政府拿出一个适合本地方种植方面发展的思路来。二是希望农技人员多到田间地头指导下栽培技术。如今,政府已经准备在水田坝大力发展茶叶种植,这对广大农户来说应该是一个契机。但摆在面前的就有几个难题,一是如何让所有村民思想转换,抛弃千百年来固守的一个传统,大胆的把水田抽水改作茶园,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有扎实的决心和细致的耐心。二是农技部门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适合水田坝种植的茶种,供党委政府决策。三是把路修好,路不好,产品就出不来,就产生不到效益,要以产业带动基础设施,以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产业发展。四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创办茶叶加工厂,集收购、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企业,以最低收购价来保证茶农的种茶积极性。
个人感悟:带动地方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敢于实施,要敢于突破,要心里想着群众疾苦、时刻装着群众疾苦。干部要经常性的深入田间地头,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好的决策不是在桌头制定的。
四、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我曾到过一座桥,也将这座桥照下了照片,这座桥的具体位置小地名叫田坝,桥宽也就一米多的样子吧,两边没有护栏,这座桥是河沟对面八九户百姓的必经之路。这座桥最大的隐患,在于它的“桥墩”,四五根木柱,无规律的插放在河沟边的土中,或者用几个大石将其固牢。走在上面不敢说如履薄冰,也是有点胆战心惊。据我了解,这座桥从修建到至今,也曾坏过几回,每次都是将“桥墩”换过,如果碰上大水,我无法想像它的支撑力。我问过周边群众,都说修建成本太大,要上万数的钱,也就没想着修,但其中的隐患好多人都是知道,曾经还有人看着柱子歪了,下到河里将其扶正的事。
个人感悟: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很多人都会说,但往往好多事都成了干部眼中的小事了,甚至不屑一顾,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不能只是一个口号。
五、人情猛于
。没下乡之前,我没想过农村的人情有这么大,这么凶,下乡访谈后,我的观点变了,看来人情猛于虎这句话不是虚言,就水田坝这一块来说,我大概分了个比例:一年人情在至5000的有30%, 在5000至8000的有50%,在8000以上的有20%,这个数字不可以说不惊人,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户人家,家庭人口5人,户主本人、户主的父母、户主的配偶、户主的女儿。家有田土3亩,其中种茶2亩,种粮1亩,户主长年外出务工,妻子和父母在家种田抚养小孩读初中。本户的收入有两项:一是户主一年外出务工的收入,一年3万元。二是妻子在家种茶可收入3000元,本地的茶叶品种(老茶)亩产也就1500到元的样子。那么我现在将这33000元分解下:生产资料支出(种子、农药、化肥、苗子等)一年元;就医支出全家一年3000元(家庭有老人的话,老人还要别得大病);子女就学支出一年5000元(小学生一年学杂在1200元左右,初中生一个星期在100元以上,一年5000元);家居零用、日常生活支出5000元(添置服装、油盐酱醋、来客招待、买肉买菜、坐车等),除去这几项,也只剩下18000元,这18000元中有多少是人情这就是个未知数了,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像我刚才举例中的这户,家庭还算是比较好过的,一年还有个几千上万的存款,试想,再困难一点的家庭没有积蓄是很正常的,还有些已经是入不敷出了。
个人感悟:人情猛如虎这个词已经是个“名词”了,几乎家喻户晓,我认为它远比老虎让人害怕,老虎尚且不主动害人,它却害苦了千万家庭。农村中的人情已达如此地步,何况城市。是到该整治的时候了。
【第4篇】“三万”活动走访心得体会
根据黄石市委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市科协“三万”工作队于3月15日开始在民爱村10个村组的377户村民走访,重点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农村民情民意情况,以及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本次“三万”活动,我们可以把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惠农举措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切实转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了解广大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通过一个月来的入户走访,使广大农户能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农民交谈中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农村各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农村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信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政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矛盾纠纷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服务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
二、走访磨练意志,密切群干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记忆犹新,走访的第一户就让我们遇到了难堪,当把调查问卷和一些资料拿给姓程的农户时,旁边的一位家人就把问卷还给我,说:“都是搞搞形式,党的政策那么好,但是也落实不到老百姓名下”,问他们现如今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和希望,说:“反正讲了也是白讲”。其实我们走访是真心想为群众办实事,可是这样一时让我们很是灰心,很是难堪。
在到下一户走访的途中,我们就细心的开导启发大家,走访过程中不仅要知道被走访对象类型、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还要考虑被走访对象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每个村民对政策、对干部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村民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又存在不同,要让群众信任我们,要时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让他们愿意和我们沟通。总结之后我们改变了工作方式,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和他们亲切交流,时不时的拉拉家常,那种对立现象的小插曲再也没出现过。
看到我们是真心办事,有几个群众还主动找到我们问了一些关于新农保、合作医疗和就业的问题,留下了电话号码,说有事好联系。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的为他们解决问题,与群众及时沟通,群众是特别通情达理的,之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在于工作做的不细致,沟通方式不恰当。
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切的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多。
三、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虽然累但却快乐着,吃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然而还有很多亟待解决问题。通过对走访情况整理分析,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村民最关心的是村级公路问题。虽然村级主干道已部分硬化完毕,但是组组通目前尚未硬化,平时路面就是坑坑洼洼,一遇到下雨便变得泥泞不堪,行路艰难。
2、普遍反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少。在我们组所走访的农家中,很少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家务农,导致请不到人做事,请到人做事也工价太高。年轻人大多在黄石周边地务工。若干年后,年老的没有劳动能力了,年轻的都在外打拼,耕地面积会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也日趋下降。
3、现在物价上涨过快,目前农民生产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年年生产投资太大,但是病虫害及旱涝等自然灾害威胁日益严重,一年下来除去投资的部分,余下只能过个生活。希望国家今后要大力监管物价,调节物价。
4、虽然农民认为现如今的惠农政策好,也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普遍还是认为农民看病贵,农村家庭教育负担重。很多家庭都希望子女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上大学,但是昂贵的学费往往让他们无力承担。
5、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生产及养殖业缺乏适用的科学技术,只是靠祖祖辈辈的生产经验。
通过本次活动真正让干部受到锻炼,群众得实惠,帮农民增收,促农村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我们将积极搞好服务,为联系村办实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广大人民群众定能过上好日子,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5篇】国土资源局“三万”活动心得体会(活动心得)
国土资源局“三万”活动心得体会(活动心得)
(中华代写网轻松为您解决各类写作难题!)
精彩导读:通过对该组近百名村民的访谈,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说过要把村公路修好这件事。的确,水田坝组的公路路况是太差了,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在这里可以得到真实写照,就是这样一条路,它制约着水田坝组百姓的切身利益,学生早晚上学回家因路不好,没有车载客……
时间过的真快,开展"三万"活动入户调查阶段已结束,通过对这个阶段的回想,我受到了很多启发,也有了很多感悟。
我是从2022年3月8日进入见天坝村开展"三万"活动的,见天坝村是白果乡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村,我被分到了其中的水田坝组。
水田坝位于恩利公路59公里处,距白果集镇40公里,距利川市38公里。顾名思义,这个组的水田居多。整个水田坝组有百姓338户,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百姓外出务工,打工收入占该组百姓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水田坝组村民历来都有经商的传统,加上这几年政府的正确引导,已带动了该组的茶叶加工业和木材加工业,以及次生的竹跳板业。水田坝一组(小地名:沙梁子)通过发展已形成了小街道,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勤劳致富,有几户农户家中已率先安装起了空调、电脑等现代化家电。但越往里面的几个小组,村民的境况就不同了,百姓生活水平不一,通过分析,我认为有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强弱直接影响农民工的收入增长
我走访了蒲元寨和黄化刚二户,两户都是打工能手,蒲元寨会电工技术,黄化刚会木工技术,两人的收入都比较稳定,并且一干就是多年,通过打工,把自己的家装扮的漂漂亮亮,像他们这种情况的人水田坝有很多。同样,我也看到了很多不会技术,单出劳力的外出务工者,收入明显低的多,并且在一个地方做事时间不稳定,四处漂泊者居多,一年到头,所剩无几。
个人感悟:提高外出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也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断,地方政府应多在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上下功夫。
二、修路―――致富的关健
通过对该组近百名村民的访谈,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说过要把村公路修好这件事。的确,水田坝组的公路路况是太差了,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在这里可以得到真实写照,就是这样一条路,它制约着水田坝组百姓的切身利益,学生早晚上学回家因路不好,没有车载客,只有拿脚走,偏远地方的孩子读个书早上5点出门,晚上7点才到家;外来的茶商来此考察,想办一家茶厂,实地一看都打起了退堂鼓,这是发生在林家沟的林自勇身上真实的事,他为了招外地老板来,把场地都建好了,可到头来是一场空;很多家庭都想买一台车子作代步工具,就因为这条路太差,也都纷纷作罢;对于这条路,我是有过亲身体会,看起来是干路基,一脚踩下去,把鞋子都给淹没了。
个人感悟:一个地方要想富裕起来,路是最关健的,造好每一条便民路、富民路是各级政府的大事,也是基层群众最迫切需要的。
三、引导当地百姓如何走致富路、走哪条致富路是根本
我到过的很多地方,农户们都提出过两个诉求,一是希望政府拿出一个适合本地方种植方面发展的思路来。二是希望农技人员多到田间地头指导下栽培技术。如今,政府已经准备在水田坝大力发展茶叶种植,这对广大农户来说应该是一个契机。但摆在面前的就有几个难题,一是如何让所有村民思想转换,抛弃千百年来固守的一个传统,大胆的把水田抽水改作茶园,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有扎实的决心和细致的耐心。二是农技部门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适合水田坝种植的茶种,供党委政府决策。三是把路修好,路不好,产品就出不来,就产生不到效益,要以产业带动基础设施,以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产业发展。四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创办茶叶加工厂,集收购、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企业,以最低收购价来保证茶农的种茶积极性。
个人感悟:带动地方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敢于实施,要敢于突破,要心里想着群众疾苦、时刻装着群众疾苦。干部要经常性的深入田间地头,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好的决策不是在桌头制定的。
四、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我曾到过一座桥,也将这座桥照下了照片,这座桥的具体位置小地名叫田坝,桥宽也就一米多的样子吧,两边没有护栏,这座桥是河沟对面八九户百姓的必经之路。这座桥最大的隐患,在于它的“桥墩”,四五根木柱,无规律的插放在河沟边的土中,或者用几个大石将其固牢。走在上面不敢说如履薄冰,也是有点胆战心惊。据我了解,这座桥从修建到至今,也曾坏过几回,每次都是将“桥墩”换过,如果碰上大水,我无法想像它的支撑力。我问过周边群众,都说修建成本太大,要上万数的钱,也就没想着修,但其中的隐患好多人都是知道,曾经还有人看着柱子歪了,下到河里将其扶正的事。
个人感悟: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很多人都会说,但往往好多事都成了干部眼中的小事了,甚至不屑一顾,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不能只是一个口号。
五、人情猛于。
个人感悟:人情猛如虎这个词已经是个“名词”了,几乎家喻户晓,我认为它远比老虎让人害怕,老虎尚且不主动害人,它却害苦了千万家庭。农村中的人情已达如此地步,何况城市。是到该整治的时候了。
相关搜索:三万活动心得体会 三万心得体会 三万工作心得体会 三万民情心得体会 三万 心得体会文章
三万驻村心得体会 三万心得体会范文 人力资源心得体会 人力资源的心得体会 国土资源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