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1篇】乡镇党政正职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一、感受和收获
(一)课程设置科学实际。 市委对举办这次培训班高度重视,据市委组织部介绍,市委书记陈志刚同志在百忙之中亲自策划这次培训,对每一个专题和每一位授课老师都亲自把关审定。所安排的威宁县迤那镇精准扶贫'四看'识别法经验介绍、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技术推广、如何当好乡镇党委书记、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及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群众工作方法及农村农事常识等11 个专题非常符合乡镇实际,这些知识都是我们乡镇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应知应会和熟练掌握的,缺了哪一项都会给我们的工作造成损失。通过几天的认真学习,进一步加深和提高了我在乡镇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授课老师选择精准。 这次的授课老师与以往培训的老师不同,从职务上来看,有正厅级的领导干部,也有村党支部的书记,授课老师的选择可以说十分精准。每位老师的专题没有高深的理论,都把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合到了实际工作之中,讲授的都是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把每一个问题、每一件事情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一个个成功的案例分析,让我们明白了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很多的成功经验是移植过来就可以用的,并且是能见成效的。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对平时一些困扰自己的问题突然感到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真是受益匪浅。
(三)现场观摩亮点纷呈。 学习期间,还到了遵义县龙坑镇的梳池、八里和枫香镇的花茂、苟坝现场观摩学习。分别参观学习了党员群众之家、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庭园经济等,每一个点都独具特色,亮点纷呈。感受到了两个镇的干部抓工作的精心、精细,务实、扎实。每个点的建设不是搞花架子,不是搞面子工程,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实实在在地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在这里,既能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前景,又能真正的寻找到乡愁。
二、差距和启示
通过四天的专题学习和现场观摩,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不足,与先进地方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理念上和工作上。
(一)理念上的差距。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转型时期的各种困难和压力,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和思考解决困难的办法,总是抱怨现在基层工作太难,特别是老百姓的工作更难做,这就导致了在被动的工作,上面安排什么就完成什么,哪里出现了问题就突击哪里,造成工作无序、疲于应对。认真听了张明勇书记的专题 —— 《如何当好乡镇党委书记》和吴儒文支书的专题 —— 《群众工作方法及农村农事常识》后,真正认识到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好,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差距很大。张明勇书记告诉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并不难,只要用心做好'十个一'(开好一个会、上好一批课、开展一次以上卫生大扫除、组织一次村民外出参观、放一批电影、组织一支以上文艺宣传队、每个村开展一次趣味运动会、每所村校开展一次道德演讲、每家发一张便民卡、每户照一张全家福)就行了;吴儒文支书告诉我们,群众工作很简单,方法就是两个'一二三'(一个一二三是:一心,用真心去做事;二公,公正、公开;三个会,两委班子和驻村干部会,党员、组干、村民代表、知名人士等传递正能量的人的会,成功的群众会。另一个一二三是:一学,学习法律、文件、会议等知识;二富,自己带头富,带领群众富;三理顺,理顺村级事务,理顺发展思路,理顺群众关系)。反思自己,的确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好,只要用心用情,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没有办不好的事。正如张明勇书记所说的那样,小有小的故事,小有小有精彩;在危机面前有机遇,要善于把危机变为机遇。
【第2篇】优秀范文:参加市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参加市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xx年4月25日至29日在南宁市委党校参加南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通过5天的集中学习培训,收获多多,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指导思想、目的要求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___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___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重大举措,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建设,范文top100而是涵盖“三农”方方面面的工作,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全面目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全面内容。
新农村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的过程,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推进的过程。因此,它不仅是项阶段性工作,更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确立长远目标,通过渐进式的量的积累逐步实现质的飞跃,也要结合实际,抓住有利时机,有选择、有重点地深化突破。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也不仅仅是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是全社会共同任务和责任,是项全局性事业。
二、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广大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主要受益者,也是主要参与者。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推动,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要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指导和引导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要发挥农民的主动参与意识。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是农民自己的事,因此必须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自己的家园自己建”上来。
思想汇报专题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激发农民的活力,充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从本质上来讲,是农民群众的创造实践,各地各部门要顺应农民群众的这种愿望和要求,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农民参与,鼓励农民建设,做到加强领导,但不强迫命令,加强指导,但不包办代替。
三、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建设“主角”—农民。9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经济发展问题,又有社会进步问题;既有产业结构调整层面的内容,又有体制改革深化层面的内容;既有科技手段的运用,又有经营方式的选择。因而,需要农民不断提高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客观要求。
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就是培养有知识和现代农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村的建设才能持续地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才能在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___提出的“二十字目标”。
要加强对广大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创业就业本领,提高思想品格素养,使他们在推进实施过程中既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增加物质财富,又能主动地实现知识更新,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整体素质。
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农民增收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依托产业搞建设,把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抓好抓实。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有钱了,他们才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我们的工作也就不会是“无源之水,范文写作无本之木”。
党的十七大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的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上来,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第3篇】参加市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参加市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xx年4月25日至29日在南宁市委党校参加南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通过5天的集中学习培训,收获多多,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指导思想、目的要求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___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___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重大举措,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建设,而是涵盖“三农”方方面面的工作,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全面目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全面内容。
新农村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的过程,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推进的过程。因此,它不仅是项阶段性工作,更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确立长远目标,通过渐进式的量的积累逐步实现质的飞跃,也要结合实际,抓住有利时机,有选择、有重点地深化突破。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也不仅仅是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是全社会共同任务和责任,是项全局性事业。
二、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广大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主要受益者,也是主要参与者。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推动,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要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指导和引导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要发挥农民的主动参与意识。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是农民自己的事,因此必须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自己的家园自己建”上来。
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激发农民的活力,充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从本质上来讲,是农民群众的创造实践,各地各部门要顺应农民群众的这种愿望和要求,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农民参与,鼓励农民建设,做到加强领导,但不强迫命令,加强指导,但不包办代替。
三、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建设“主角”—农民。9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经济发展问题,又有社会进步问题;既有产业结构调整层面的内容,又有体制改革深化层面的内容;既有科技手段的运用,又有经营方式的选择。因而,需要农民不断提高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客观要求。
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就是培养有知识和现代农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村的建设才能持续地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才能在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___提出的“二十字目标”。
要加强对广大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创业就业本领,提高思想品格素养,使他们在推进实施过程中既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增加物质财富,又能主动地实现知识更新,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整体素质。
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农民增收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依托产业搞建设,把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抓好抓实。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有钱了,他们才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我们的工作也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党的十七大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的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上来,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