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观看抗日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抗日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看抗日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观看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心得体会
9月3日,是______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厦门大学学生军训团的学员们经过一小时的短暂训练之后,来到各排组织的教室观看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电视机前的几位百岁老人眼含泪花,激动的表达着自己的经历。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说自己曾中过弹,当时的敌军离自己很近,说着便激动起来。有人说,我们不怕死亡,但我们怕被遗忘,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向老兵致敬。
上午9时,xx___携夫人欢迎各位远道而来的贵宾共同参加本次阅兵式。我们的友好邻居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朴槿惠及邻国各国领导人悉数到场。想必这必定是令人铭记的一天。
10点钟阅兵正式开始。xx___发表讲话,他说:“今天是值得每个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我们取得胜利。今天,中国无论怎样发展,依旧爱好和平,中国永远不称霸。”
本次接受检阅共有67个方队,中方梯队50个,外方梯队17个。首次组织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两个,首次组建英模部队参阅本次接受检阅共有67个方队,中方梯队50个,外方梯队17个。首次组织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两个,首次组建英模部队参阅。
旌旗猎猎,老兵不朽;英姿飒爽,番号永存。无不显示泱泱大国的气概豪情,为中国军人点赞。
【第2篇】2022年观看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心得体会范文
9月3日,是______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厦门大学学生军训团的学员们经过一小时的短暂训练之后,来到各排组织的教室观看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电视机前的几位百岁老人眼含泪花,激动的表达着自己的经历。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说自己曾中过弹,当时的敌军离自己很近,说着便激动起来。有人说,我们不怕死亡,但我们怕被遗忘,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向老兵致敬。
上午9时,___***___携夫人各位远道而来的贵宾共同参加本次阅兵式。我们的友好邻居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朴槿惠及邻国各国领导人悉数到场。想必这必定是令人铭记的一天。
10点钟阅兵正式开始。___***___发表讲话,第一心得范文网他说:“今天是值得每个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我们取得胜利。今天,中国无论怎样发展,依旧爱好和平,中国永远不称霸。”
本次接受检阅共有67个方队,中方梯队50个,外方梯队17个。首次组织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两个,首次组建英模部队参阅本次接受检阅共有67个方队,中方梯队50个,外方梯队17个。首次组织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两个,首次组建英模部队参阅。
旌旗猎猎,老兵不朽;英姿飒爽,番号永存。无不显示泱泱大国的气概豪情,为中国军人点赞。
【第3篇】观看抗日战争片心得体会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20年9月3日全国放假一天,目的是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让抗日战争深入人心。这件喜大普奔的事让许多人谋划如何利用这个假日,然而假日中脱离惯常的生活人们,有多少人进入纪念情境之中呢?有多少人在假日强化对历史的回忆呢?
70多年前,中华大地炮火连天、烽烟遍地,中国人民流离失所,受苦受难,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和摧残,惨绝人寰的暴行几乎遍及整个中国,中华民族陷入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持续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面对凶残的侵略者和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经过多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胜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胜利。抗战期间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这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然而,有些人会把这个放假的日子变成欢乐和休闲旅游的时机,这并非不可接受,无论如何,人们因为这个假日的名字知道这个休息的日子所为何来。在卢沟桥的讲话中所提到的那样“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如今,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为了让人民铭记历史、深刻体会,全国人大会作出决定,以立法形式将中华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确立为国家层面的纪念日,是要记住耻辱和灾难,让民众真切感知“那种撕心裂肺的痛”。
当务之急是要树立正确历史观。“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历史是前车之鉴,可勿蹈覆辙,经历过的耻辱让我们自省自强,更加清醒、更加警觉、更加坚韧。纪念日让我们更好的铭记历史,更深地锲入国人的生活,融入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