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扶贫日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扶贫日活动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扶贫日活动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2022年学校国家扶贫日活动心得感悟
为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切实关心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加大助学救助力度,搞好向贫困学生送温暖活动,推进和谐学校建设,本月我校成功开展了一次“节约零花钱、关爱贫困生”扶贫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营造热心助学的良好氛围。
我校召开三个专题工作会议,即班子会、全体教师会、班干部会,使全校师生思想统一、使扶贫助学观念深入人心。少先队辅导员在间操时间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同时,通过校园张贴、国旗下演讲、板报等形式发出“节约零花钱关爱贫困生”扶困助学活动倡议,激发学生献爱心的热情,营造扶困助学的良好氛围,争取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理解与参与。
二、精心组织,开展扶贫助学捐赠活动。
我校的“扶贫助学献爱心”捐赠活动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踊跃捐赠物品。在本次捐赠活动中,涌现出许多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我们将捐赠的物品整理好分给学校的贫困学生。
三、热心助学,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
为了充分发挥捐赠物品的作用,带动我校扶贫助学工作的开展,我校认真开展摸排,到贫困学生家走访慰问,在全校范围内确定了34名贫困生,每生给予200元资助和一些生活用品,对他们表示一点关心,携手与他们共度难关。
本次扶贫助学活动,因为宣传到位、组织得力,受到师生一致好评。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学校爱心基金,并在学生中开展互助活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使困难学生在生活上、精神上、学习上得到集体的关心和帮助。
【第2篇】学校国家扶贫日活动心得感悟
为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切实关心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加大助学救助力度,搞好向贫困学生送温暖活动,推进和谐学校建设,本月我校成功开展了一次“节约零花钱、关爱贫困生”扶贫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营造热心助学的良好氛围。
我校召开三个专题工作会议,即班子会、全体教师会、班干部会,使全校师生思想统一、使扶贫助学观念深入人心。少先队辅导员在间操时间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同时,通过校园张贴、国旗下演讲、板报等形式发出“节约零花钱关爱贫困生”扶困助学活动倡议,激发学生献爱心的热情,营造扶困助学的良好氛围,争取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理解与参与。
二、精心组织,开展扶贫助学捐赠活动。
我校的“扶贫助学献爱心”捐赠活动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踊跃捐赠物品。在本次捐赠活动中,涌现出许多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我们将捐赠的物品整理好分给学校的贫困学生。
三、热心助学,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
为了充分发挥捐赠物品的作用,带动我校扶贫助学工作的开展,我校认真开展摸排,到贫困学生家走访慰问,在全校范围内确定了34名贫困生,每生给予200元资助和一些生活用品,对他们表示一点关心,携手与他们共度难关。
本次扶贫助学活动,因为宣传到位、组织得力,受到师生一致好评。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学校爱心基金,并在学生中开展互助活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使困难学生在生活上、精神上、学习上得到集体的关心和帮助。
【第3篇】社区扶贫日活动心得体会
20__年是扶贫开发“四年集中攻坚”的决战之年,组织开展好扶贫日系列活动,对于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全区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糖业发展局根据《区扶贫日活动方案》工作要求,扎实有效开展好扶贫日各项工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宜传,菅造良好氛围在区扶贫日活动周期间,我局围绕精准扶贫等主题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方式开展宜传,扩大群众知晓率,营造我局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村扶贫户活动在区扶贫日到来之际,我局帮扶责任人积极到帮扶贫困村樟木镇中唐村开展贫困户走访慰问活动。积极到户为贫困户讲解宜传扶贫相关政策,询问了解贫困户需求和想法,帮忙出谋划策。
三、积极“开展扶贫日”主题党员活动日活动,进一步学习领会扶贫开发重大战略思想、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等,切实结合我局实施情况增强党员干部支持扶贫、参与扶贫强大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调研。
围绕定点帮扶的工作要求,在社会扶贫、产业扶贫方面进行专题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帮扶村建设需求,摸清底数,为开展社会扶贫、精准扶贫打好基础。
2、加强沟通。
积极主动与对口帮扶村沟通联系,适时召开对口帮扶座谈交流会,总结工作,研究对策,为帮扶活动理清思路。
3、加强宣传。
向帮扶村宣传党委、政府帮扶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定点帮扶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增强干部参与帮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