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幼儿园走长征路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11篇优秀的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走长征路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2022年11月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 第2篇2022年11月机关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 第3篇2022年11月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 第4篇长征81周年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第5篇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2022 第6篇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第7篇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第8篇机关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第9篇2022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精选 第10篇优秀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第11篇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精粹
【第1篇】2022年11月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
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为切实增强党员意识,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7月中旬,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开展红色革命教育活动。
此次重走长征路线路,沿赤水参观红军纪念馆,到土城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转到仁怀市参观红军纪念馆,然后实地参观娄山关战斗遗址和娄山关陈列馆,最后前往革命圣地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39名党员分住院、门诊、行政后勤三个支部开展活动。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追忆娄山关战场硝烟,体验红军长征时期的艰苦生活,重温那段****燃烧的岁月。
在遵义会议会址,大家依次参观了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毛主席旧居、邓小平旧居、李德和博古旧居、苏维埃银行、红军街和红军烈士陵园。在红军烈士陵园,全体党员合影留念并重温入党誓词。
在红军烈士墓碑前,党总支书记宋钢组织各支部党员集体宣誓,秉承先辈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争取胜利的长征精神,切实践行“两学一做”,弘扬南丁格尔精神,积极投身医疗卫生工作,做“圣洁天使”,做合格******员,为医疗卫生发展贡献出力。
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就介绍到这里,查看更多优质范文,请上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2篇】2022年11月机关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
机关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7月7日,5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参加一年一度的“重走长征路”活动。队伍从黎平会议会址出发,步行6.5公里。据悉,此举是为了纪念党史的一次重要会议:1934年12月18日,___在贵州黎平的翘街召开了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
贵州省作为西南重要省份,是中共当年战略大转移的转折点,而遵义会议一直被视为我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贵州省以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在中共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纪念当年的壮举,各地党组织、学校和社会团体,每年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先烈的崇敬和伟大事迹的传承。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已经变得愈发重要。南海之争,菲律宾意欲占有我国领海;钓鱼岛之争,日本弹丸岛国竟然又想挖空心思占我泱泱大国之地;越南、印度……邻国的虎视眈眈,也让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愈发的必要和坚决。
每年的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和国庆节等,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都要组织大量的祭奠烈士和纪念活动,其目的就是培养大众的爱国情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永远都不过时。
贵州新华电脑学院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电脑教育院校,自然在学生管理方面也有着独到之处。范文写作无独有偶,在2022年的时候,为了纪念建党90周年,学院组织了学生重走长征路,沿途专职教师不断给予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们受益匪浅。这是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贵州500党员的重走长征路,不是偶然,也不是无厘头的做法,是有着其深刻意义的。爱国主义的教育,只有不断变化形式,才能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也才能变得愈发团结,愈发强大!
机关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就介绍到这里,查看更多优质范文,请上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3篇】2022年11月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2022范文在隆重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今年8月中下旬,我有幸加入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百万青少年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的一段报道行程,这是我记者生涯中第二次走上这段光辉的征程,十年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时,我和同事王东也曾经参加过一次“长征路上看教育”的报道活动,历时20余天,爬雪山、过草地……,主要对红军长征
路四川境内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详细的报道,这次长征路我主要集中在贵州境内的赤水境内,尽管两次所走的地点不同,时间长短也不一,但感受却是相同的。
由于是中途参加,需要自行赶到赤水县与大部队会合,我选择了从北京飞到四川境内的宜宾,据别人介绍,从宜宾到赤水距离最近。我是晚上到的宜宾,正值四川近百年不遇的高温干旱,第一心得范文网一下飞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每一个毛孔骤然张开,汗水汩汩地往外冒,此时我真的恨不得把衣服脱光钻进冰箱,而据当地的人说,夜晚已经要比白天好多了,在北京看报道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高温干旱难受,可亲临其境才知它的狰狞与恐怖,而我们参加“网上重走长征路”报道的记者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半个来月的日子了,真不知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与天气恶劣情况成正比的还有道路,虽然公路已与十年前的泥泞土路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大多数都是水泥或柏油路,但蜿蜒曲折却没有丝毫改变,我自认为是很喜欢乘坐汽车的,可是在那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上,急转弯成了司机的惯常操作,我好几次胃里翻江倒海,肚子里的东西涌到了嘴里,硬是被我又吞了回去,而我乘坐的大巴沿路只要有人招手都停,乘车的大多是当地沿线的农民,一会儿上来一个背篓里装着鸡鸭鹅的,一会儿上来一个带着小猪的,…….,高温下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混合的臭味,据我们的记者说过去的十多天来,他们的旅途大多是这么进行的,对他们采访的艰辛与不易我已有了直接的体会。
在赤水的采访活动进行得很顺利,虽然是假期,但为了配合我们“网上重走长征路”开关仪式活动的举办,赤水市教育局给与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当地的学校也是热情很高,借场地,范文top100通知组织学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当地老百姓的热情与豪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电教馆的刘主任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每天他亲自驾车协助安排我们的采访活动,许多的采访线索都是从他那里得到的,其中我们做了一个有关四渡赤水城市雕刻的报道,当时缺乏背景资料,为了搞清楚真实情况,刘主任费劲了周折,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打听并核实情况,最后终于给我们找到了最真实的情况资料,使我们的报道顺利完成;还有一个情况让我觉得不得不提,那就是他不仅把每天的采访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连吃饭也做了精心安排,让我们尝遍了当地有特色的美食。大家都说,虽然采访辛苦,但看到这么质朴善良的人们,那点辛苦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两次参加重走长征路的采访,让我对长征精神有了深深地认识和感悟。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要纪念什么,红军的那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纪念的目的又是什么?十年前的那次采访,我更多关注的是当地贫困的生活状况以及亟待发展的落后教育局面,因为十年前长征路上许多地区的经济状况还相当艰难,我们重走长征路的记者做得最多的采访报道就是把当地面临困境的经济和教育现状进行客观展示,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不要忘记长征路上的人们,给与他们帮助和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十年后再走踏上长征路,我也在思索我们重走长征路的目的。
尽管长征沿路各地的经济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纵向来看,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其现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足,但已经不再为温饱发愁,这些地区已经率先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孩子们也不再怕家里交不起学费没有书读而担心了,学校已经成为了当地最好的建筑,看到这些宽敞明亮的教室,我的心思漂回到了十年前在四川小金县内看到的一个情形,那是由一座山里的寺庙变成的学校,破破烂烂的土墙已经摇摇欲坠,由茅草搭成的屋顶显然不再起作用,学生说下雨时屋子里泥泞不堪,不下雨时就尘土飞扬,学生的桌子和凳子都是石头做成的,而这里气温经常是几度甚至零下,就是在这样四面透风的地方却有着二十几位孩子读书,他们的老师也只有一个。
在那里,我们记者们的心情都很沉重,那时我对长征精神的感悟就是要让孩子上好学。正如我采访当地的一位负责人时他说的一句话,“我们对长征精神的领悟就是无论如何要通过努力改变我们落后的经济面貌,让我们的孩子在像样的教室里读书”,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对长征精神真谛的领悟,这也让十年前初出茅庐的我感到了一种责任。
这次采访,我不再把主要目标放在呼吁上,而是更加关注人们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行动上,应该说,在赤水这片当年红军战斗过的红色土地上,许多当地的老百姓对红军精神都有着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当地政府为此也进行了许多努力。不过,我们在大街上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却让我们感到有些失落,竟然在我们调查的二十来个青少年中,范文写作有一半左右的不知道红军曾经经过赤水,四渡赤水之战就更是知之甚少了。看来,弘扬红军精神的宣传依然任重道远。
十年间,两次踏上长征的征程,我深深领略到了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把传播长征精神作为自己的一项长期使命。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2022范文就介绍到这里,查看更多优质范文,请上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4篇】长征81周年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20xx年是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7月10日—19日,为纪念这一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40人,耗时10天,跨越江西、贵州、陕西三省,以亲近实地的方式走进那一段历史,身体力行感受长征的雄魂,体验长征路途的艰辛。
重走长征路在长江第一渡开启
“没有吃苦,就没有成长!重走长征路让我在吃苦中磨练意志,学习成长。我特别开心能参与其中。”深职长征团队成员之一,来自艺设学院视传3班的张释如在前往长征第一渡的路上坚定地表示,别看她个头不高,吃苦的决心却不小。
7月11日上午,40名团队成员沿着于都河畔,冒着中雨,一路徒步,来到耸立在河畔东门渡口边的纪念碑前——“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我宣布,深职院重走长征路正式出征。”随着校团委书记的一声令下,重走长征路活动在纪念碑前正式开启。“我们保证完成任务,请学校放心!”30名学生坚定响亮的口号不但为重走长征路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而且也激发了每位同学的斗志,为接下来的徒步打下基础。
“领誓哥”把重走长征路当作人生财富
因为两年的入伍经历,“领誓哥”王一楠对红军的感情特别深厚。退伍回校后,他便开始关注参加过抗战的红军老战士,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者活动为军人送温暖。在这次重走长征路活动中,他不但入选,而且还十分有幸成为出征仪式上带领队友们宣誓并表态的“领誓哥”。
“能够和小伙伴们亲身体验红军81年前走过的路,这份经历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站在纪念碑前的王一楠自豪地说,“希望通过重走长征路活动,让我们特区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革命的精神同样可以闪耀出不平凡的光彩。”
据悉,深职院纪念长征胜利会师81周年暨重走长征路活动为期10天,以重走长征路,观红色旧址,唱红色歌曲,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扶贫希望小学,开发红色微课堂等为主要内容。40名参与师生途经瑞金、遵义、延安三地,每天徒步3小时、10公里以上的路程,并在红军山、娄山关、宝塔山、吴起等红军长征最具历史代表性的地方开展专题微课。“让特区大学生重走长征路,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学们在感受红色历史的过程中也懂得了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长征精神。同时让同学们在与延安枣园中学结对子,搭建爱心书屋中,为革命老区传播青春正能量。”随队老师如是说。
长征81周年重走长征路
【第5篇】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2022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2022范文在隆重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今年8月中下旬,我有幸加入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百万青少年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的一段报道行程,这是我记者生涯中第二次走上这段光辉的征程,十年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时,我和同事王东也曾经参加过一次长征路上看教育的报道活动,历时20余天,爬雪山、过草地,主要对红军长征
路四川境内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详细的报道,这次长征路我主要集中在贵州境内的赤水境内,尽管两次所走的地点不同,时间长短也不一,但感受却是相同的。
由于是中途参加,需要自行赶到赤水县与大部队会合,我选择了从北京飞到四川境内的宜宾,据别人介绍,从宜宾到赤水距离最近。我是晚上到的宜宾,正值四川近百年不遇的高温干旱,一下飞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每一个毛孔骤然张开,汗水汩汩地往外冒,此时我真的恨不得把衣服脱光钻进冰箱,而据当地的人说,夜晚已经要比白天好多了,在北京看报道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高温干旱难受,可亲临其境才知它的狰狞与恐怖,而我们参加网上重走长征路报道的记者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半个来月的日子了,真不知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与天气恶劣情况成正比的还有道路,虽然公路已与十年前的泥泞土路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大多数都是水泥或柏油路,但蜿蜒曲折却没有丝毫改变,我自认为是很喜欢乘坐汽车的,可是在那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上,急转弯成了司机的惯常操作,我好几次胃里翻江倒海,肚子里的东西涌到了嘴里,硬是被我又吞了回去,而我乘坐的大巴沿路只要有人招手都停,乘车的大多是当地沿线的农民,一会儿上来一个背篓里装着鸡鸭鹅的,一会儿上来一个带着小猪的,.,高温下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混合的臭味,据我们的记者说过去的十多天来,他们的旅途大多是这么进行的,对他们采访的艰辛与不易我已有了直接的体会。
在赤水的采访活动进行得很顺利,虽然是假期,但为了配合我们网上重走长征路开关仪式活动的举办,赤水市教育局给与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当地的学校也是热情很高,借场地,通知组织学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当地老百姓的热情与豪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电教馆的刘主任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每天他亲自驾车协助安排我们的采访活动,许多的采访线索都是从他那里得到的,其中我们做了一个有关四渡赤水城市雕刻的报道,当时缺乏背景资料,为了搞清楚真实情况,刘主任费劲了周折,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打听并核实情况,最后终于给我们找到了最真实的情况资料,使我们的报道顺利完成;还有一个情况让我觉得不得不提,那就是他不仅把每天的采访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连吃饭也做了精心安排,让我们尝遍了当地有特色的美食。大家都说,虽然采访辛苦,但看到这么质朴善良的人们,那点辛苦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两次参加重走长征路的采访,让我对长征精神有了深深地认识和感悟。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要纪念什么,红军的那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纪念的目的又是什么?十年前的那次采访,我更多关注的是当地贫困的生活状况以及亟待发展的落后教育局面,因为十年前长征路上许多地区的经济状况还相当艰难,我们重走长征路的记者做得最多的采访报道就是把当地面临困境的经济和教育现状进行客观展示,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不要忘记长征路上的人们,给与他们帮助和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十年后再走踏上长征路,我也在思索我们重走长征路的目的。
尽管长征沿路各地的经济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纵向来看,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其现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足,但已经不再为温饱发愁,这些地区已经率先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孩子们也不再怕家里交不起学费没有书读而担心了,学校已经成为了当地最好的建筑,看到这些宽敞明亮的教室,我的心思漂回到了十年前在四川小金县内看到的一个情形,那是由一座山里的寺庙变成的学校,破破烂烂的土墙已经摇摇欲坠,由茅草搭成的屋顶显然不再起作用,学生说下雨时屋子里泥泞不堪,不下雨时就尘土飞扬,学生的桌子和凳子都是石头做成的,而这里气温经常是几度甚至零下,就是在这样四面透风的地方却有着二十几位孩子读书,他们的老师也只有一个。
在那里,我们记者们的心情都很沉重,那时我对长征精神的感悟就是要让孩子上好学。正如我采访当地的一位负责人时他说的一句话,我们对长征精神的领悟就是无论如何要通过努力改变我们落后的经济面貌,让我们的孩子在像样的教室里读书,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对长征精神真谛的领悟,这也让十年前初出茅庐的我感到了一种责任。
这次采访,我不再把主要目标放在呼吁上,而是更加关注人们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行动上,应该说,在赤水这片当年红军战斗过的红色土地上,许多当地的老百姓对红军精神都有着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当地政府为此也进行了许多努力。不过,我们在大街上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却让我们感到有些失落,竟然在我们调查的二十来个青少年中,有一半左右的不知道红军曾经经过赤水,四渡赤水之战就更是知之甚少了。看来,弘扬红军精神的宣传依然任重道远。
十年间,两次踏上长征的征程,我深深领略到了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把传播长征精神作为自己的一项长期使命。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2022范文,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6篇】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20xx年是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7月10日—19日,为纪念这一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40人,耗时10天,跨越江西、贵州、陕西三省,以亲近实地的方式走进那一段历史,身体力行感受长征的雄魂,体验长征路途的艰辛。
重走长征路在长江第一渡开启
“没有吃苦,就没有成长!重走长征路让我在吃苦中磨练意志,学习成长。我特别开心能参与其中。”深职长征团队成员之一,来自艺设学院视传3班的张释如在前往长征第一渡的路上坚定地表示,别看她个头不高,吃苦的决心却不小。
7月11日上午,40名团队成员沿着于都河畔,冒着中雨,一路徒步,来到耸立在河畔东门渡口边的纪念碑前——“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我宣布,深职院重走长征路正式出征。”随着校团委书记的一声令下,重走长征路活动在纪念碑前正式开启。“我们保证完成任务,请学校放心!”30名学生坚定响亮的口号不但为重走长征路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而且也激发了每位同学的斗志,为接下来的徒步打下基础。
“领誓哥”把重走长征路当作人生财富
因为两年的入伍经历,“领誓哥”王一楠对红军的感情特别深厚。退伍回校后,他便开始关注参加过抗战的红军老战士,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者活动为军人送温暖。在这次重走长征路活动中,他不但入选,而且还十分有幸成为出征仪式上带领队友们宣誓并表态的“领誓哥”。
“能够和小伙伴们亲身体验红军80年前走过的路,这份经历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站在纪念碑前的王一楠自豪地说,“希望通过重走长征路活动,让我们特区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革命的精神同样可以闪耀出不平凡的光彩。”
据悉,深职院纪念长征胜利会师80周年暨重走长征路活动为期10天,以重走长征路,观红色旧址,唱红色歌曲,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扶贫希望小学,开发红色微课堂等为主要内容。40名参与师生途经瑞金、遵义、延安三地,每天徒步3小时、10公里以上的路程,并在红军山、娄山关、宝塔山、吴起等红军长征最具历史代表性的地方开展专题微课。“让特区大学生重走长征路,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学们在感受红色历史的过程中也懂得了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长征精神。同时让同学们在与延安枣园中学结对子,搭建爱心书屋中,为革命老区传播青春正能量。”随队老师如是说。
重走长征路
【第7篇】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为切实增强党员意识,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7月中旬,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开展红色革命教育活动。
此次重走长征路线路,沿赤水参观红军纪念馆,到土城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转到仁怀市参观红军纪念馆,然后实地参观娄山关战斗遗址和娄山关陈列馆,最后前往革命圣地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39名党员分住院、门诊、行政后勤三个支部开展活动。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追忆娄山关战场硝烟,体验红军长征时期的艰苦生活,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遵义会议会址,大家依次参观了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毛主席旧居、邓小平旧居、李德和博古旧居、苏维埃银行、红军街和红军烈士陵园。在红军烈士陵园,全体党员合影留念并重温入党誓词。
在红军烈士墓碑前,党总支书记宋钢组织各支部党员集体宣誓,秉承先辈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争取胜利的长征精神,切实践行两学一做,弘扬南丁格尔精神,积极投身医疗卫生工作,做圣洁天使,做合格共产党员,为医疗卫生发展贡献出力。
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8篇】机关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机关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7月7日,5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参加一年一度的重走长征路活动。队伍从黎平会议会址出发,步行6.5公里。据悉,此举是为了纪念党史的一次重要会议:1934年12月18日,___在贵州黎平的翘街召开了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
贵州省作为西南重要省份,是中共当年战略大转移的转折点,而遵义会议一直被视为我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贵州省以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在中共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纪念当年的壮举,各地党组织、学校和社会团体,每年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先烈的崇敬和伟大事迹的传承。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已经变得愈发重要。南海之争,菲律宾意欲占有我国领海;钓鱼岛之争,日本弹丸岛国竟然又想挖空心思占我泱泱大国之地;越南、印度邻国的虎视眈眈,也让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愈发的必要和坚决。
每年的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和国庆节等,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都要组织大量的祭奠烈士和纪念活动,其目的就是培养大众的爱国情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永远都不过时。
贵州新华电脑学院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电脑教育院校,自然在学生管理方面也有着独到之处。无独有偶,在20xx年的时候,为了纪念建党x周年,学院组织了学生重走长征路,沿途专职教师不断给予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们受益匪浅。这是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贵州500党员的重走长征路,不是偶然,也不是无厘头的做法,是有着其深刻意义的。爱国主义的教育,只有不断变化形式,才能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也才能变得愈发团结,愈发强大!
机关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9篇】2022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精选
长征是我国历伟大的一次战略大转移,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1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由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组成。红军长征经过了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和陕西共11个省。期间还有国民党的攻击,伤亡十分惨重,但是在红军坚强的意志下,最终成功完成了会师。
在长征途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讲述“师长陈树湘所在的师与敌军的战斗中,陈树湘腹部中弹,身受重伤。他用皮带压住伤口,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终于突出重围。部队到达道县泗马桥时,遇到国民党地方保安团的截击。危急时刻,陈树湘命令王光道率大部队突围,自己和两名警卫员留下掩护。陈树湘用绑腿死死地扎紧伤口,毅然决然地挣扎着站起来,端起一挺机枪与敌人激战。王光道率部突出重围,陈树湘不幸被俘。
敌人抓到一名红军师长,高兴得发狂。在四马桥坐镇指挥的道县保安团一营营长何湘,命令将陈树湘抬到一间布铺里,为他找医送饭。企图从陈树湘口中得到红军的情报。陈树湘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毫不动摇,拒医绝食,坚持斗争。何湘无奈,只好于1934年12月18日拂晓,将陈树湘抬往道县县城,向上司邀功。上午8时许,当行至道县蚣坝镇石马神村附近的将军塘自然村后时,陈树湘乘敌不备,咬紧牙关,忍着巨痛,用手从伤口伸入腹部,抠出肠子,使尽全力,大叫一声,绞断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实践了他‘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豪迈誓言!”在这个故事中我清楚地感觉出了在红军中无论是普通士兵还是军官,都有着一颗永不变的爱国心。陈树湘为了*的胜利,他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了红军的一时的安全,是一个伟大的人。
长征的胜利对*日后的发展乃至全中国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场胜利也为*赢得了民心,为日后*带领中国前进奠定了基础。在我眼中,长征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2022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精选
【第10篇】优秀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20xx年4月3日县委党校组织的从县委党校到**的红色之旅,此次重走长征路虽然只有短短几小时,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十公里的路程,在以前坐车都感觉很远,但是这次是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走完的,如果不是自己亲自走完还真不敢相信。虽然走完之后在身体上会承受着一定的痛苦,却让我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让我体会颇多。这些体会将会在我今后的工作中、不论是思想精神上,还是在行程中,我在想,红军前辈们当时哪有那么好的路可走,况且他们还要身负重物行走,现在我们轻装上路都觉得不好受,他们的那种艰苦我能想象得到吗?我们应该象红军前辈们学习,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坚定自己的信念、超越自我。一路上我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一起朝向我们的目标前进着,绝不言退。在人生路上前行,免不了有痛苦、迷惘、彷徨,但也会有希望,如果不能超越自我,就会迷失方向,如果不能战胜自我,就写不出人生辉煌的篇章。因此,我们相信,只有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不管是遇到多大的困难和痛苦,我都会坚定不移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坚持走下去。在**,参观了“**结盟纪念碑”,聆听了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相约**边,杀鸡饮血,以水当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为红军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时间,实现了北上抗日军事大转移”的传奇故事。看到碑座背面是用中、英、彝三种文字刻写的碑文,结束语是:“**结盟是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的典范,是中国*民族政策的胜利,是红军长征光辉的一页”。重温这段历史,让我在感动、震撼的同时,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直接关系到党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民族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我们都要倍加珍惜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不动摇,进一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让民族之花开得更加姹紫嫣红、绚丽多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让我更加了解当时红军是多么的辛苦,更重要的是我深刻领悟了一种精神——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发扬这种革命精神,把自己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第11篇】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精粹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离开江西瑞金进行战略大转移,至1936年10月止,红军走过了赣、闽、粤、湘等十一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行程达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从100万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为纪念中国*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并进一步深入推向上海作家、党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单位组织开展了“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我有幸作为第二支队的一员参加了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历时10天,行程遍及贵州、四川二省,行迹遍布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遵义、赤水、镰刀坝大草原、雪山和泸定桥等地。
我们首先到达遵义。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红军长征途中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的一次___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党的历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员的解说下,我们全面、系统的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当听到红一方面军5过雪山、红二方面军8过雪山、红四方面军更是13过雪山时大家都震惊了。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不仅要冲破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要与极为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殊死斗争,他们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团结互助,翻越了20余座终年积雪、人迹罕至、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奇迹般地走出荒芜人烟、纵横六百里的茫茫沼泽地。这份信念、这份坚持,令人动容。长征是在极端残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实施的战略退却。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有波涛汹涌的江河、巍然耸立的雪山、茫茫无边的草地;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还有饥饿、寒冷与疾病的威胁……。在这样的逆境中,红军将士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原,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可以说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是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红军将士为什么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凭的就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强的革命意志,这也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随后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了赤水河边的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下。这里的气温直逼36℃,一下车,马上感到热浪扑面,站在太阳坝中,不一会儿,汗水就浸湿了衣服。大家高举着红旗向纪念碑致敬,并聆听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现场述说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
告别了贵州我们第二支队到达了四川,立刻转战若尔盖大草原,平均海拔3500米,气温也从36℃下降至2℃。尽管我们是坐在车里,也一路往身上加着衣服,但长途的奔徒、骤降的温度以及高原反应还是令我们部分队员产生了不适。遥想当时,山上终年积雪,寒冷异常还缺氧。穿着单衣的红军翻越雪山时,越走越冷,指战员们只好把背包中的被子打开披在身上,嚼着辣椒,在有力的政治动员下爬山。面对高度严寒和极度缺氧,指战员们要靠自身运动产生的热量驱走寒冷,此时红红的辣椒成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救命之果。人们常用“若尔盖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这句荣耀的话语,来说明若尔盖与中国革命的非凡关系及其历史地位,其丰富而厚重的含义则不仅是说悲壮的红军长征“过草地”是在若尔盖,更在于说明巴西会议使得党和红军摆脱了政治困境包座战役打通了胜利北上的道路高原的牦牛、青稞救援了红军“三过草地”。正因为若尔盖地区为党和红军战胜政治、军事和经济三大危机提供了重要条件,从而必然地成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道上的三大主力得以重振旗鼓、同道北上的起点,这就是“红军长征与若尔盖”的独特内涵,并具有了无可代替的历史意义。在今天我们看到的雪山和湿地草地是如此的美丽,但在当时,这些沼泽地侵吞了多少年轻战士的躯体,有多少战士如雕塑般永远矗立在雪山上。红军共有两万多人长眠在这绵绵的雪山和广袤的草地上。
我们还走了腊子口、海螺沟等……一直到了泸定桥。沪定桥又称为铁索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我们走在铺好了木板的桥面上仍然摇摇晃晃、小心翼翼,唯恐稍有分神,就会站立不稳,可是红军突击队战士却在铁索上奋勇前进,毫不畏惧。根据老将军们的回忆,飞夺泸定桥22勇士中,只有4个人的名字是可以记起来的,他们是:二连连长廖大珠,二连政治指导员王海云,二连支部书记李友林,及抽调支援的三连支部书记刘金山。让我们向这些勇士致敬!
随着行程的推进,我们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我们和红军之间的差距,我们住的好、吃的饱、全程有车、轻装上阵,身体却仍然跟不上。高原上的夜不能寐,翻山越岭的天旋地转,爬上海拨4000米的海螺沟4号营地时的腿脚飘乎,10天行程过后整个人变得又黑又瘦,可是精神却很振奋。想想当年扛着辎重跋涉行走的红军,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长征,在人类历前所未有,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诗篇。它是中国革命的奇迹,世界军事的伟大壮举。它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早已成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它是一座永恒的丰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