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宋词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9篇优秀的宋词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宋词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简短 第2篇个人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范文 第3篇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800字范文 第4篇2022年唐诗宋词读书心得范文 第5篇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笔记 第6篇2022读古诗宋词的心得体会 第7篇阅读国学古诗宋词心得体会 第8篇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范文 第9篇我读宋词的心得体会
【第1篇】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简短
《宋词》是本好书,是中华文明的集现,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
读了《宋词》是我每晚的习惯。带着丝丝倦意,放起悠扬小歌,细腻的指尖划过百溜的页面,丝滑享受,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畅想之中,耳畔响起熟悉的旋律,在宋词世界中,独领文学之风骚。天下乎,还有甚比此乐?这一切都是窒息的美,无与伦比的美。我觉着吧,虽说宋词与唐诗,元曲,同为史诗之丰碑,交相辉映,可宋词应排第一,也比排第一。至于为何?我也说不上,只觉得,唐诗结构过于严谨,不自由元曲曲风过于悲凉,不自然。而宋词不,一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为例,名为婉约,但字迹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憧憬,积极向上乐观。下面就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段来品析。
“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中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清照一生可谓坎坷,词风以北宋灭亡为界,前多为清新秀丽,后因经历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词风变得凄楚哽咽。《凤凰台上忆吹箫》为前之作。同看全段,乃知此篇为清照思夫之作。而我们看文章,不能看表面,有些时候,即使内在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真的,我咋天看了关于此词的鉴赏时,很不以为然。文中说:“此文渲染她万千心事无从诉说的哀愁,抒发了离别后思念的深情与独居的幽怨”。我认为这篇此不仅表达了这些,更是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试问:清照若不热爱生活,又何会思念丈夫呢?所以看文章,看诗词,要从多角度,换位理解。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理解。词中“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中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更是千古一绝,通过的景物的抒情,表达了作者心中所思,也让我看到古时候,交通不方便,想与亲人会面,却只得朝朝暮暮等待那驿站
传来的书信报平安。若是在国家蒙难之时,则更是音讯全无。也让我感到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定要好好珍惜。
【第2篇】个人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范文
《宋词》是本好书,是中华文明的集现,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
读了《宋词》是我每晚的习惯。带着丝丝倦意,放起悠扬小歌,细腻的指尖划过百溜的页面,丝滑享受,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畅想之中,耳畔响起熟悉的旋律,在宋词世界中,独领文学之风骚。天下乎,还有甚比此乐?这一切都是窒息的美,无与伦比的美。我觉着吧,虽说宋词与唐诗,元曲,同为史诗之丰碑,交相辉映,可宋词应排第一,也比排第一。至于为何?我也说不上,只觉得,唐诗结构过于严谨,不自由元曲曲风过于悲凉,不自然。而宋词不,一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为例,名为婉约,但字迹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憧憬,积极向上乐观。下面就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段来品析。
“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中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清照一生可谓坎坷,词风以北宋灭亡为界,前多为清新秀丽,后因经历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词风变得凄楚哽咽。《凤凰台上忆吹箫》为前之作。同看全段,乃知此篇为清照思夫之作。而我们看文章,不能看表面,有些时候,即使内在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真的,我咋天看了关于此词的鉴赏时,很不以为然。文中说:“此文渲染她万千心事无从诉说的哀愁,抒发了离别后思念的深情与独居的幽怨”。我认为这篇此不仅表达了这些,更是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试问:清照若不热爱生活,又何会思念丈夫呢?所以看文章,看诗词,要从多角度,换位理解。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理解。词中“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中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更是千古一绝,通过的景物的抒情,表达了作者心中所思,也让我看到古时候,交通不方便,想与亲人会面,却只得朝朝暮暮等待那驿站
传来的书信报平安。若是在国家蒙难之时,则更是音讯全无。也让我感到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定要好好珍惜。
《宋词》中,好文不止李清照所作之词,还有以苏轼,辛弃疾为首的豪放派,词风雄壮伟丽,有如太山之巅。与婉约派形成对比,截然不同,生动地表现了宋朝人民的见闻感受,它们形式不同,主体不同,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因此读了《宋词》养我浩然正气,使我热爱生活,玩味人生真谛。
【第3篇】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800字范文
也许是受了妈妈的影响,我从小就十分喜欢读宋词、背宋词。从小学二年级到现在,妈妈已经给我买了好几本宋词书了呢!并且让我把喜欢的背下来了。为了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宋词,妈妈就耐心地给我讲解每一篇的历史背景,理解词中深刻的含义。刚开始,我以为唐诗和宋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上网一查才知道,它们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唐诗要有工整的诗体,绝句四句,律诗八句,要平仄押韵。而宋词的产生可以追溯到隋唐。词,作为一种用来歌唱的配乐诗体,它要按照音韵填词,而音乐成了他的第一要素,从五代到晚唐,到了宋代,宋词到了最辉煌秀的时代。所以人们现在把词统称为宋词。唐诗和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两朵奇葩,千百年来一直为我国人民世代传诵。在这些伟大的宋词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他们也被后人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苏轼的出现,改变了晚唐婉约的词风,突破了五代来专写男女恋情的旧框子,扩大了题材,提高了意境。他的词有写自然风光的,借写人写物抒情的,词风千变万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描写中秋月的词,朗朗上口,流传至今,成了千古名篇。有人评此词为“天仙化人之笔”。我最欣赏苏轼豪放的词风,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气势磅礴,雄浑有力,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三国时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当然,他也有十分温柔的一面,如《江城子》悼念自己亡妻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使人听起来又心酸又心动。还有表现壮志凌云保卫国家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他的好词数不胜数。还有一位南宋诗人辛弃疾,他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和爱国情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写了少年和晚年时的不同人生体验,很是贴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表达了作者渴望国家统一,收复失地的决心。读来令人振奋。在女词人中,不能不提李清照。早年她的生活幸福,夫妻恩爱,写得多是些游大自然,夫妻间的幸福生活的词。让人读来心情不错。“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莲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的意境优美,让人过目不忘。但到了晚年,由于丈夫去世,国家沦陷,她的词风变的凄凉、悲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都反映他流利颠沛的生活和家愁国愁的无奈。宋词中的名作也说不完。妈妈说:“学好宋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平时慢慢积累,学会把宋词运用到学习中,生活中……
真的是这样,生活中也会有宋词的影子。有许多人以为宋词离我们很遥远,学了也没用,要知道学无止境,在生活中,你要运用你学过的知识。有一次,我和爷爷奶奶看电视,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古代女人,一看内容才知道是《李清照》。片中出现了许多我学过的诗句,由于奶奶不了解历史背景,听不懂宋词中的意思,也就看不懂电视中的内容了,于是我就给奶奶当起了小老师,我耐心地把李清照的历史背景和宋词中的意思讲给奶奶听。奶奶听后还夸我是一个“小博士”呢!现在,我又参加了语文课外知识小社团,对宋词更感兴趣了,在小社团里,老师教了我们好多方面的知识,使我更加深刻了宋词的魅力!
同学们,你们也快快加入读宋词的队伍中来吧!它不仅能让我们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说不定还能和几千年前的宋词交上朋友呢!大家都成为爱读书的人吧!
【第4篇】2022年唐诗宋词读书心得范文
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禁会有人想到唐诗宋词,都会以唐诗宋词为傲。但真正的作品是需要读者的共鸣,需要读者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这时我想到了老师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审美的享受,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从而领会到文学作品的意义。
“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跨,永远受制于人,受人宰割;而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打自垮,自甘受制于人,自愿受人宰割。”中科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教授杨叔子如是说。古人留给我们的财产要积极地继承和发扬,没有民族精神的国家是不可能有长足发展的,所以说朱熹的那段话真不为过“须是先将诗来吟咏四五十遍,方可看注。看了又吟咏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融液浃洽,方有见处”。
唐宋名诗词中既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么美的景色描写,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千古壮观的绝句,还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感叹。这么具有魅力的诗句在课堂上的教授有时总会死气沉沉,老师的讲解总是在分析诗句,让这么美的东西变得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学策略,让民主进课堂,采取平等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自由的质疑问难,大胆发言。激起学生的热情后,让他们读--感悟--再读,让读者和作者的心境有相通感,那样的教学才是出彩的,学生才会受益。
当然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继承性的发扬,并在我们的实际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的文化,才会让文化之路走得更远,才会让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第5篇】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笔记
经过上次与孩子共读古诗词以后,发现孩子对古诗词比较感兴趣,于是这次又安排孩子读《宋词三百首》。虽然孩子年纪小,一时不能理解很多宋词的含义,但是古诗词平仄有序,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多读多诵能体味韵律美,音乐美。反复诵读,大胆想像,能领略意境美。词人或吟咏生情,或感物咏志,或借物言志,多吟多诵,体验情感美。
欧阳修在《生查子》中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首词描写相思,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语言通俗自然,饶有民歌风味。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一起身便急问收拾房屋,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此词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有这样一段:“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词人运用对仗手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希望孩子通过大量诵读古诗词,积累着诗词的语言,感受着诗词的情怀,懂得古人惜墨成金,领悟词句中比喻、夸张、对比的精妙之处,赏识能力得到提高,语言底气就足了。有了底气,才有灵气,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思路更加开阔,想像力进一步增强,行文下笔轻松,语言流畅,直至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第6篇】2022读古诗宋词的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这里孕育着文明,传承着经典,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章犹如一颗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散发着弥久不散的幽香。从古至今那些文学经典被人们代代相传,在书写和吟诵中滋润了无数心灵,使民族的精神升华。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学校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感觉不仅是我,还有我的学生从中都受益匪浅。
我们班有个女生,她从惧怕语文课、作文能力一般的中等生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喜欢语文,挚爱文学的优等生,而在经典诵读学习过程中她的经历让我永远难以忘怀的。
在她上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各个年级同学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习和诵读的经典内容,早读书和课外活动的学习诵读。我为她找来《论语》《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书籍,从中节选通俗易懂的内容教诵读。一开始她和同学们对活动还蛮有兴趣,能够跟着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诵,然而几天下来后,整天“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开始整齐划一的琅琅读书声变得稀稀沥沥、松松散散,诵读时的思想开始游离于经典之外了。
我也发现了问题,那天特地组织大家开了班会,主题就叫“我爱经典诵读”。在班会上,我为学生讲述了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让学生懂得了诵读经典的意义,并为展示了全国各地小学生经典诵读的优秀视频,我告诉:“经典著作古代的学者用尽毕生的精力的,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有很深的含意,阅读,仔细领会才会品味出它的意蕴,读到妙处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即使背得滚瓜烂熟,却并不理解含义,又有意义?”这次班会,她和同学们对经典诵读更深的认识,知道用心去读,揣摩,才会领会经典中的精髓。
从那开始,琅琅的诵读声又开始响彻教室,而这次限于无意义地机械记忆,在我的帮助下成立了“小小图书角”,图书查阅和网络搜寻,帮助同学们查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和疑惑;成立了“诗韵小舞台”,由班里的文艺骨干带领大家把古诗词用演唱和舞蹈的,大家的学习兴趣浓厚了;还成立了“新芽”文学,经常同题作文、作文互评、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大家把经典诵读的感受写,分享。从此经典诵读不再是枯燥的功课,而是最喜爱的学习活动,在朝阳初升的清晨里用清脆的声音朗读那悠长的韵律;在课外活动的兴趣里自由交流与探讨经典诵读的精妙,在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展示舞台上放声吟诵,尽展班级魅力。这位女同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作文也越来越高,她参加了学校的作文比赛荣获二等奖,朗读比赛获一等奖,就连日记比赛都获得了好成绩。经典诵读活动开阔了她的视野,增长了她的学识,使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美德、优秀文化的熏陶,让她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准则。现在她在班里是我眼里的好学生,在家里是人人称赞的好孩子,这一切都来自于经典诵读,而这位女生就是我班的学习委员倪智慧。
通过传统经典文化诵读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广大农村的孩子们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审美、想像和创新能力,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了他们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让这些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文明的种子播向更广阔的天地。
【第7篇】阅读国学古诗宋词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这里孕育着文明,传承着经典,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章犹如一颗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散发着弥久不散的幽香。从古至今那些文学经典被人们代代相传,在书写和吟诵中滋润了无数心灵,使民族的精神升华。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学校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感觉不仅是我,还有我的学生从中都受益匪浅。
我们班有个女生,她从惧怕语文课、作文能力一般的中等生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喜欢语文,挚爱文学的优等生,而在经典诵读学习过程中她的经历让我永远难以忘怀的。
在她上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各个年级同学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习和诵读的经典内容,早读书和课外活动的学习诵读。我为她找来《论语》《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书籍,从中节选通俗易懂的内容教诵读。一开始她和同学们对活动还蛮有兴趣,能够跟着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诵,然而几天下来后,整天“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开始整齐划一的琅琅读书声变得稀稀沥沥、松松散散,诵读时的思想开始游离于经典之外了。
我也发现了问题,那天特地组织大家开了班会,主题就叫“我爱经典诵读”。在班会上,我为学生讲述了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让学生懂得了诵读经典的意义,并为展示了全国各地小学生经典诵读的优秀视频,我告诉:“经典著作古代的学者用尽毕生的精力的,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有很深的含意,阅读,仔细领会才会品味出它的意蕴,读到妙处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即使背得滚瓜烂熟,却并不理解含义,又有意义?”这次班会,她和同学们对经典诵读更深的认识,知道用心去读,揣摩,才会领会经典中的精髓。
从那开始,琅琅的诵读声又开始响彻教室,而这次限于无意义地机械记忆,在我的帮助下成立了“小小图书角”,图书查阅和网络搜寻,帮助同学们查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和疑惑;成立了“诗韵小舞台”,由班里的文艺骨干带领大家把古诗词用演唱和舞蹈的,大家的学习兴趣浓厚了;还成立了“新芽”文学,经常同题作文、作文互评、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大家把经典诵读的感受写,分享。从此经典诵读不再是枯燥的功课,而是最喜爱的学习活动,在朝阳初升的清晨里用清脆的声音朗读那悠长的韵律;在课外活动的兴趣里自由交流与探讨经典诵读的精妙,在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展示舞台上放声吟诵,尽展班级魅力。这位女同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作文也越来越高,她参加了学校的作文比赛荣获二等奖,朗读比赛获一等奖,就连日记比赛都获得了好成绩。经典诵读活动开阔了她的视野,增长了她的学识,使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美德、优秀文化的熏陶,让她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准则。现在她在班里是我眼里的好学生,在家里是人人称赞的好孩子,这一切都来自于经典诵读,而这位女生就是我班的学习委员倪智慧。
通过传统经典文化诵读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广大农村的孩子们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审美、想像和创新能力,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了他们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让这些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文明的种子播向更广阔的天地。
【第8篇】宋词三百首读书心得范文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数不清的文人雅客留下了流传至今的文字。早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便写下了长篇抒情诗《离骚》,后来又出现了《论语》、《史记》等巨著。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诗词歌赋、小说更是各具风采。
爱诗之人,必定从小背诵《唐诗三百首》,而爱词之人,当然少不了有一本《宋词三百首》。小学时,老师很少提到宋词,上了中学,我渐渐对宋词有了了解并喜欢上这种文学体裁。著名词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我经常在朋友、家人面前提起的对象。这个暑假,我还特意买了一本朱祖谋的《宋词三百首》回家欣赏。
在《宋词三百首》中,有许多我从未听过的词人,像时彦、周紫芝、袁去华,但他们的词句仍让我陶醉:“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梧桐叶上三更语,叶叶声声是别离。”“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宋词,它不用像唐诗,每一行的字都一样多,但却有一定的词律格式;它也不用有一个能概括全文的恰当名字,只要有词牌名就足够了,这样反而让人忍不住想去看看词的内容;它更不用像小说,要有人物、环境和情节,完全是作者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很好地抒发了写词时的感情,读起来仿佛是身临其境。
正是因为宋词的传神、飘逸,才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春天,一个美丽的季节,我想,人们看着窗外的美景,一定会吟上一句:“绿柳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到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到乡村去度假,晚上,若是在小路上散步,一定会有和辛弃疾一样的感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不知不觉,秋风已将树叶吹黄了,词人秦观正是在这时写下了《浣溪沙》中的名句:“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秋天,还有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那就是中秋节,或许,一个几乎不会中文的外国人,也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千古绝句。一个人难免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这时,他就像陆游笔下的梅花:“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如果想让自己重新振作,那就大声背一遍岳飞的《满江红》吧:“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里面的语句可以让任何一个人鼓起勇气。
宋词就是这样,它不但可以描写各种景色,而且能抒发各时的心情,可谓是“文学大家之绝唱”。我很喜欢这本《宋词三百首》,而且会把它推荐给更多的人,相信它一定能陪伴我成长。
【第9篇】我读宋词的心得体会
我读宋词的心得体会
最近迷上宋词,迷上那美丽的长短句。抑扬顿挫,极富音律感。
比之于绝句律诗,词的迥环婉转,幽微起伏简直是世间最美的汉文字。
而我,喜欢的是那精美绝伦文字后面哀怨婉转的动人故事。
那个时代注定要演绎才子佳人,文人骚客与歌伶的故事。
就连豪迈雄旷的稼轩,也有清丽淡雅的词。
那个时代,注定该这样。
那是古中国最繁华富丽、最雅致柔美的时代,
极大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极强的民族碰撞培养了最丰富多彩而摇曳生姿的文化,
那时的文人既满足又不安,既清雅又俗糜,既想建功立业又沉溺儿女情长。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有许多种可能让心中郁结的情感用词这种方式来传播。
就像现在一样,你可以在流行音乐中找到这个时代的'情绪,
而爱情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应该说它是永放光芒的。
褪去平凡生活沉屑,古人的生活未必比现代人高雅,
可经过千年沉淀,呈现给我们的是那意犹未尽的清雅优美。
他们用心写出的词曲,因有他们哀怨婉转的感情,
那词,便绝、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