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后进生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后进生工作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后进生工作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教师关于后进生教育的工作心得体会
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会听见同行们说:“太差了,名副其实的后进生,没治了。”。我的一位老师有着四十年教龄,他曾叹息地说:“后进生是我心中永远的痛”。那么,什么是后进生?后进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培育后进生并使其进步?我们思考的并不多,或者至少不很系统。本文就个人所带的班级后进学生的实例,谈一谈后进学生的心理及关爱对策
一、后进生的界定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者,提出让后进生从我们的笔下消失,这个愿望是良好的,但并不现实。在实际教学中,后进生总是存在的。不提“差生”,就意味着遗弃,意味着不关注。从这个角度讲,如果“优生”是我们缔造的话,那么“后进生”的缔造者也不无与我们相关。当然,不同的人,对“后进生”一词的理解不同。我认为“后进生”是指:在生理心理、习惯行为、意识意志、品德理想,等方面不能协调发展或不能局部协调发展的学生,它不是智力低下的专有名词。
二、“后进生”的表现特征
1、身心发展不健全。
2、行为习惯不良,缺乏自尊。
3、缺乏自信心,畏缩不前。
4、意识盲目,意志不坚定,缺乏毅力。
5、缺乏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远大理想。
当然,每一位后进生都有他不同的特征,也正是这不同特征的不协调,导致他整个素质的不协调,因而他成了我们所谓的“后进生”。诚然,并非所有的优生就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就成了我们教育的神圣职责。
三、关爱“后进生”的策略
1、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xx同志说过:“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正如上述学生那样,如果我们老师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或者语言讽刺、挖苦、奚落、辱骂,行为上体罚,那么这些学生会何去何存呢?可想而知。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和尊严。”
2、深入了解学生,辩证施教
不是一次谈话、一次考试,或者学生的一个错误,就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它是一个边了解边教育的过程。我认为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入学组班开始,细心观察、详细记录,了解归类。
(2)、多次与学生及其家长交流,了解其生理心理、行为习惯、意识意志、品德理想的形成和变化。
(3)、多次平等的参与学生活动,不把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幽默慈祥。
(4)、要能自我控制情绪,有同情心,公平公正,实事求是。
(5)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提高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做学生的楷模。
(6)要勤字当头、严字把关,工作细、观念新。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辨证施教。
3、从疏导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行为习惯着手
上述学生之所以能形成“差生”行为特征,不同程度都有其习惯和心理因素,为此,我首先从疏导培养其健全的心理、行为习惯着手。如陈文娇同学,当我们第一次谈话没能进行下去后,我并没有生气、着急,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触她、了解她。通过心理咨询,悄悄话传递等全面了解了该同学,用世界名人的心理变化过程给予她以激励和劝导。平时有意识的给她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增加她成功的经验和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机会。通过不懈的努力,到了高二时,她慢慢地开朗起来了,学习成绩也有进步。因此,理解、宽容、劝导、激励是治疗心理疾病的良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学习行为习惯的准则。通过近三年的努力,上述同学在心理和行为习惯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4、端正态度,培养学生自主、自尊、自重、自信的意识
一个人赞成什么,喜欢或厌恶什么,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由其态度决定的。而自主、自尊、自重、自信又是建立在一个端正的态度之上的意识行为。努力端正学生的态度,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如何彬彬同学,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教以后,在按时到校、课堂纪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自尊自重意识的培养,则是一个漫长的工作。我首先从反面着手,和他聊天、做qq游戏,故意刺激他的自尊心,叫他难堪。然后再将心比心,正面疏导提出要求,安排演讲赛、辩论会让他参与,这样既发挥了他的特长,又集中了他的注意力,培养了他的自尊自重意识,也受到了同学尊重。他的学习成绩也有较大进步。
5、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远大理想
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这个人的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及其思想品德是分不开的。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则是决定其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必须从他的思想品德抓起。魏书生曾说国:“教育要五育并举,德育先行。”思想品德即就是自身素质,就是其生理心理、行为习惯、意识意志、理想的总合。它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说教就能见效的,要寓于整个教育全过程,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探索还很遥远,很艰难。但只要教师心中有个信念,就会让“后进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的尴尬局面得到改观。我将继续努力。
【第2篇】班主任帮助教育后进生工作心得体会
后进生在每一个班级都存在,做好后进生工作可以挽救一个人,由此也可能引发这个人其它方面的成功,还可以由一个人的转化来带动整个班级。因此,这项工作对班主任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正确认识后进生的心理特点用爱心帮助教育后进生,本文就此谈一点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一、尊重学生自尊心使其转化
自尊心是一种通过自我评价所产生的尊重自己,并期望别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自我情感体验,是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之一。个人自尊如果缺乏,就会使人自轻自贱,甚至自暴自弃。后进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需要别人的尊重,所以在教育后进生时首先考虑要尊重其自尊心,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心。
熊立军同学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比较优越,但是,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形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性格。在与同学的接触中和学习上表现出来的自负心理比较强烈,受钻牛角尖,贪图金钱上的安逸。有一次,他的同桌丢了10元钱,我了解到是熊立军拿去了。但我没有正面揭穿他,而是对全班同学说:“我们学过许多拾金不昧的故事,我们的身边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哪位同学拾到钱,请主动交给老师,看看谁是那个拾金不昧的好同学。”第二天,他来到办公室说:“老师,我刚才在教室捡的钱,我说:“为什么昨天没找到?”在我的耐心教育下,他终于诚恳地说:“老师,钱是我拿的,您能不能不在同学和我妈妈面前说?”说着流下了后悔的眼泪,这是孩子强烈的自尊心啊!如果公之于众,熊立军同学可能从此就自暴自弃,误入歧途。我许下了诺言,这件事永远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此后,熊立军同学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而且把我当作知心朋友,主动帮助同学,改掉了许多缺点,由于自尊心的内因动力,原来的自负心转变为自信心,后来当选为班级的生活委员。
二、母亲般的爱心使其转化
一个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关心,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过:“对学生在严的同时切莫忘了爱,切莫有嫌弃后进生的想法,越是对后进的同学越应该同情,越是应该爱”。对于后进生,我们应该拿出母亲般的关心、爱心和细心。我班有一名于海的男同学,从一年级入学就是班级中的“刺头”,动手打人是家常便饭,而且行为散漫多动,只要他一人写完作业,全班不得安宁。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伸手就打而且不思进取呢?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于海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采用粗暴的棍棒教育造成了教育上的恶性循环。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其父母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要打孩子,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家庭与学校形成了同步教育,开始要求他半天不打人,有进步及时表扬,渐渐地于海同学改掉了打人的坏习惯,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成为班级中的优秀学生。
三、运用班集体的力量使其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技巧就在善于察觉儿童的天赋,善于确定足以使他施展他的智力和创造力的领域,并向他提出一些克服困难从而促使他的才能进一步发展的那种任务。”实践让我体会到,一个后进生的转变,需要教师付出爱心,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不断地深入反复抓、抓反复,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方能取得成功。
【第3篇】教师后进生教育工作心得体会
教师关于后进生教育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会听见同行们说:“太差了,名副其实的后进生,没治了。”。我的一位老师有着四十年教龄,他曾叹息地说:“后进生是我心中永远的痛”。那么,什么是后进生?后进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培育后进生并使其进步?我们思考的并不多,或者至少不很系统。本文就个人所带的班级后进学生的实例,谈一谈后进学生的心理及关爱对策
一、后进生的界定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者,提出让后进生从我们的笔下消失,这个愿望是良好的,但并不现实。在实际教学中,后进生总是存在的。不提“差生”,就意味着遗弃,意味着不关注。从这个角度讲,如果“优生”是我们缔造的话,那么“后进生”的缔造者也不无与我们相关。当然,不同的人,对“后进生”一词的理解不同。我认为“后进生”是指:在生理心理、习惯行为、意识意志、品德理想,等方面不能协调发展或不能局部协调发展的学生,它不是智力低下的专有名词。
二、“后进生”的表现特征
1、身心发展不健全。
2、行为习惯不良,缺乏自尊。
3、缺乏自信心,畏缩不前。
4、意识盲目,意志不坚定,缺乏毅力。
5、缺乏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远大理想。
当然,每一位后进生都有他不同的特征,也正是这不同特征的不协调,导致他整个素质的不协调,因而他成了我们所谓的“后进生”。诚然,并非所有的优生就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就成了我们教育的神圣职责。
三、关爱“后进生”的策略
1、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xx说过:“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正如上述学生那样,如果我们老师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或者语言讽刺、挖苦、奚落、辱骂,行为上体罚,那么这些学生会何去何存呢?可想而知。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和尊严。”
2、深入了解学生,辩证施教
不是一次谈话、一次考试,或者学生的一个错误,就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它是一个边了解边教育的过程。我认为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入学组班开始,细心观察、详细记录,了解归类。
(2)、多次与学生及其家长交流,了解其生理心理、行为习惯、意识意志、品德理想的形成和变化。
(3)、多次平等的参与学生活动,不把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幽默慈祥。
(4)、要能自我控制情绪,有同情心,公平公正,实事求是。
(5)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提高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做学生的楷模。
(6)要勤字当头、严字把关,工作细、观念新。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辨证施教。
3、从疏导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行为习惯着手
上述学生之所以能形成“差生”行为特征,不同程度都有其习惯和心理因素,为此,我首先从疏导培养其健全的心理、行为习惯着手。如陈文娇同学,当我们第一次谈话没能进行下去后,我并没有生气、着急,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触她、了解她。通过心理咨询,悄悄话传递等全面了解了该同学,用世界名人的心理变化过程给予她以激励和劝导。平时有意识的给她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增加她成功的经验和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机会。通过不懈的努力,到了高二时,她慢慢地开朗起来了,学习成绩也有进步。因此,理解、宽容、劝导、激励是治疗心理疾病的良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学习行为习惯的准则。通过近三年的努力,上述同学在心理和行为习惯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4、端正态度,培养学生自主、自尊、自重、自信的意识
一个人赞成什么,喜欢或厌恶什么,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由其态度决定的。而自主、自尊、自重、自信又是建立在一个端正的态度之上的意识行为。努力端正学生的态度,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如何彬彬同学,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教以后,在按时到校、课堂纪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自尊自重意识的培养,则是一个漫长的工作。我首先从反面着手,和他聊天、做qq游戏,故意刺激他的自尊心,叫他难堪。然后再将心比心,正面疏导提出要求,安排演讲赛、辩论会让他参与,这样既发挥了他的特长,又集中了他的注意力,培养了他的自尊自重意识,也受到了同学尊重。他的学习成绩也有较大进步。
5、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远大理想
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这个人的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及其思想品德是分不开的。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则是决定其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必须从他的思想品德抓起。魏书生曾说国:“教育要五育并举,德育先行。”思想品德即就是自身素质,就是其生理心理、行为习惯、意识意志、理想的总合。它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说教就能见效的,要寓于整个教育全过程,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探索还很遥远,很艰难。但只要教师心中有个信念,就会让“后进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的尴尬局面得到改观。我将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