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综合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5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42:02 查看人数:5

【导语】转变观念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5篇优秀的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转变观念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第1篇】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教师转变观念是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进入21世纪后,中国教育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所面临的挑战是当代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例如: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将把素质教育从经济社会的边缘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课程的开发,将对传统的教学过程从理论到实践提出挑战: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将摆上日程,必须在增加投入与开拓中小学生能力、素质上寻求解决办法;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必须解决连串的新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基础教育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而且要面向世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要求将更进一步提高。

面对新的形势,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相对滞后,“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目前,我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宏观上的重大措施,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考制度、实行高校扩招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第一心得范文网手机版但推进素质教育除了宏观上的战略决策外,在微观上,还必须解决一个“瓶颈”问题—建设一支善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观念现代化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先进的教育观念最终要由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很显然,没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就难以落实到学校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更无法有效地改变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教师面对的是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改变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即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所要做的,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最后完成。醒悟了这一过程,教师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实是学生本身。那么在实践中,教师如何用正确的学生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呢?

我认为:

1、教师要塑造学生,而不是“克隆”学生

塑造学生就是通过各种育人手段,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哺育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第一心得范文网使他们“百花齐放”、“千姿万态”,成为各色各样的人才。“克隆”学生,就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一个模子,一种方式,一标准把原本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孩子都加工成“标准件”“通用件”。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按自己未必一定正确的观念将什么都统一起来,有的甚至连鼓掌也统一起来,统一节奏,统一行动。鼓掌本身是自由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统”的结果是将人的情感也统掉了。这就叫“克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训练模式使他们养成了一个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绪习惯,他们在想: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呢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怎么想而是老师怎么想,然后才好与老师“保持一致”。这样“克隆”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有创新精神。这难到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警惕吗

陶行知告诫教师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段话对我们教师应该是一种提醒和启发:不要嘲笑学生,即使他们在某些时候显得很笨或者表现不好,教师如果能换一种眼光,范文写作换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些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是多么地有个性和有出息。

2、人才观:强调“多样化”

教师的学生观与人才观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这里讨论的学生观主要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才观主要指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调查显示,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观念里,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教师不赞同“学习不好总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观点,因此,许多教师仍然注重分数的作用,71%的教师多多少少有些担心“提倡不追求高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些教师看来,听老师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老师的话对学生应该具有法律的效应,学生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有一条缺点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听老师的话。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他们的教育行为方式是:“我讲你记,我说你听,否则,扣分不及格、留级、处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教导去行动的学生,就受到嘉奖,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唯唯诺诺,一部分学生激烈反抗。培养了听话的“驯服工具”或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有些老师的教育观念里,好学生应该是“全优”的,各方面都应该是“尖子”,这才叫“全面发展”。他们的所谓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平均发展”。这种人才观不允许或看不到学生由于天赋或爱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现缺陷。他们看不到特长对于人才发展的意义,有时甚至用限制特长来谋求平均发展。

总之,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从一种全面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正如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对优秀教师提出的要求那样,“热爱学生,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天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全部学到知识。同时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就介绍到这里,查看更多优质范文,请上第一心得范文网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第2篇】2022年8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文

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从“左”的流毒影响和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彻底清理“左”的影响,彻底冲破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大胆地大踏步地把改革推向前进。

一、积极改革,是开创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什么是新局面?我们认为,新局面的主要标志就是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姿态,积极进行改革,力求走出新路子,把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如何开创新局面?改革是开创新局面的关键和突破口,只有抓住改革这个中心环节,才能为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增加动力、创造条件。一句话,没有改革,就没有新局面。邓小平同志说,要搞四个现代化,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要贯穿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最近胡耀邦同志也指出,如同没有拨乱反正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一样,不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深刻阐明了改革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完全符合沈阳的实际情况。

首先,从我市前一段改革的实践来看,坚持改革就能前进,改革大有成效。

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经验,使广大农村出现了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大好形势。去年,在多年不遇的大旱之年,我市农业仍取得了空前的大丰收,粮食、各种经济作物和菜、肉、蛋、禽、奶等副食品生产均创历史最高纪录,思想汇报专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贫困地区面貌大变。凡是到农村走一走的同志,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为什么曾经让我们最发愁的农业反而走到了前头?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农村的政策、体制和经营管理方式上进行了从来没有过的大胆改革,使农村经济像火山爆发一样迸发出了极大的活力。

城镇集体经济的改革,已取得了试点经验。一些小型商饮服务企业积极移植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出现了“包字进店、面貌大变”的喜人景象。集体工业企业的改革试点铺开时间不长,效果也十分显著,许多企业迅速扭转了路子越走越窄的困难局面,恢复了生机,出现了活力。市第七工具厂是个长年亏损、资不抵债的集体企业,过去经常靠上级公司借钱开工资,但职工“大锅饭”吃惯了,照样是无任务“等食吃”,有任务也完不成,多次“包车”上访。去年12月份,“包”字进工厂,勤奋的人有了奔头,懒惰的人有了压力。虽然今年元旦仍没有发工资,但人心安定、人心思干、人心思变,没有一人上访。大家抢活干,自己掏钱外出揽活,现已承揽到全年70%的任务。工人说,“不靠天、不靠地、扭亏靠自己”,“不能死抱‘铁饭碗’,白吃‘亏心饭’,要砸碎‘铁饭碗’,为四化作贡献”。沈阳铸造厂劳动服务公司,从去年10月实行大包干经济责任制,包干后3个月与包干前9个月的月平均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29.3%,利润总额增长46.8%。

事实充分说明,改则行,不改则止,哪一方面的改革有新的突破,哪一方面的工作就有新的进展、新的局面。改革就是破旧创新,必然为夺取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提供可靠保证。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改革的意义,不下于50年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第一心得范文网因为对工商业的改造是要消灭剥削,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则是要打破“大锅饭”,使我国的生产力获得一次新的大解放。

其次,从我市工交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来看,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我市工交战线虽然在合理组织生产力方面,注意抓了指导思想的转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生产关系方面,“左”的流毒影响和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还很严重,许多老框框、老套套、老作风、老模式,仍禁锢着我们许多同志的头脑,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例如,在所有制结构上,“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唯一模式”的观念,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表现在实际工作上,就是对集体企业盲目进行升级过渡,由区街集体上升为市属集体,由小集体上升为大集体,由民办集体改为官办集体。同时,照搬全民企业的管理模式,用全民的办法办集体,使集体企业全民化,从而抹杀了集体企业的本质特征,压抑和限制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国营企业中,也有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现象,离开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实际需要,盲目合厂、并厂、升级、升格,结果使一些企业失去了灵活性和主动性。

又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在多数企业,广大职工仅仅是生产劳动者,而没有同时也是经营管理者,领导搞决策、工人管干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范文top100广大职工还没有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心还没有拴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发展和前途命运上,致使有的企业生产发生困难,干部一筹莫展,而职工漠不关心。有的企业出现亏损、开不出工资,干部发愁,而职工却离厂闹上访。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社会主义民主还没有扩展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了压抑。

再如,在分配关系上,“铁饭碗”、“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在企业之间,经济利益还没有完全同经营成果挂起钩来,仍然存在着苦乐不均、“鞭打快牛”、吃“大锅饭”的现象。在企业内部,职工的个人所得也没有同责任大小、技术高低、贡献多少挂起钩来,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在许多企业,奖金并没有真正发挥奖励超额劳动的作用,完成定额有奖,完不成定额也有奖,奖金基本上人人有份,成了附加工资;各种津贴、补助也不是根据完成生产任务和劳动定额的情况发放,完不成任务,也按出勤天数照发;特别是职工的基本工资,同岗位、责任、贡献相脱节,成了出勤工资和“铁饭碗”。这就严重影响着企业和职工积极性的发挥,使生产的发展失去了内在动力。

另外,范文写作在工业管理体制上,企业应有的自主权还没有真正落实,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还没根本改变;在工业管理方法上,单纯依靠行政组织、行政手段,而不是把经济手段同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更多地依靠经济组织、经济杠杆、经济法规来管理工业的问题也远未解决,工业公司逐步由行政性公司变为经济实体性公司的工作进展迟缓。在工业生产方式上,大而全、小而全,一切都要自成体系的小生产方式,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上,工业和商业、工业和外贸、生产和科研“两层皮”的问题仍较严重,组建工商、工贸、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工作还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在干部制度上,“铁饭碗”、“终身制”还没有突破,领导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没有解决;在人才使用上,仍然是国家分配、部门所有,靠行政命令调动,而没有广泛实行招聘选贤、择优录用,使人才按生产的实际需要合理流动。

总之,我市亟待改革的问题很多,特别是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大锅饭”、“铁饭碗”、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已是工交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我们管理水平低、技术进步慢、经济效益差的关键所在,不大力改革、破旧创新,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就很难实现。

当前,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改革,形势发展很快,潮流势不可挡。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对于各级领导来说,愿不愿、敢不敢进行改革,是能否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同___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的重大问题。党员同志都要树立社会主义社会还要在各方面进行改革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坚定改革的信念,站在改革的前列,参加改革、支持改革、领导改革,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以宏大而坚韧的改革勇气和进取精神,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精神,投身到改革中去。通过改革,走出一条适合我市特点的发展工交生产的新路子,全面开创工交工作新局面。

二、解放思想,是搞好改革的首要前提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从“左”的流毒影响和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破除陈旧过时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来说,从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这个意义来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而且是很深刻的革命。它不但触及现存的客观事物,而且必然要触及人们的世界观。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革新与守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同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工业改革也必然会遇到种种阻力和困难,这个问题在我市显得尤为突出。沈阳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这是我们很大的优势,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与一些新兴工业城市和中小城市相比,我们受过分集中的决策体系、单一的计划调节体系、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结构、单纯的行政管理方法等传统体制的影响更深,老观念、老框框更多,特别是对统收统支、“等靠要”的老套套更为习惯,并且习惯于用大企业的模式管理中小企业,用国营企业的模式管理集体企业,因此“大锅饭”吃得更厉害,改革的思想阻力更大,解放思想的难度也就更大。当前,有以下四点认识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认为集体企业集体办、大集体按小集体或合作社的办法办,是“走回头路”;国营小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实行经济承包是“倒退”。这种观点,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看一种生产关系是先进还是落后,唯一标准是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凡是适应的就是先进的,否则,就是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决定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层次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对过去那种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恰恰是对“左”的错误的纠正,是一种前进,而决不是什么“走回头路”和“倒退”。

二是认为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和平均主义,实行奖勤罚懒,是“适应私心的需要,鼓励‘私’字冒尖”,“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对社会主义制度缺乏全面的理解,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依靠精神和物质两种动力,吃“大锅饭”决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是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吃“大锅饭”是苦了干的,养了懒的,快活了调皮捣蛋的,结果是人懒国穷。而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使得往锅里添米的人多了,吃饭不干活的坐不住了,结果是生产大发展,经济效益大提高,而且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职工得小头,这才是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如果说责、权、利相结合和按劳分配是鼓励“私”字,那么吃“大锅饭”、把企业搞黄,反而是“公”字,显然是荒谬的。

三是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只是解决财政困难的“权宜之计”,是单纯的利润包干和奖金分配问题。因此,一提经济责任制,就在奖金和留成上兜圈子、做文章,想方设法为企业争利,为职工争奖,甚至偏离国家计划指导,采用不正当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必须看到,完善工业经济责任制,是___作为实现全党战略目标的一项重大政策提出来的,是振兴我国经济的一项根本大计,是搞活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新路子。经济责任制的核心问题是责、权、利的紧密结合,“责”是前提,“权”是手段,“利”是动力。坚持“责”字领先,而不是“利”字当头,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是实行经济责任制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各项改革的重大原则。否则,经济责任制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四是片面强调工农业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差异和不同,认为经济承包,农业可以搞,工业不能搞;集体企业可以搞,国营企业不能搞;小型企业可以搞,大中型企业不能搞。还有所谓任务不足不能搞,企业盈利不用搞,工作复杂不好搞,奖金太少不值得搞,怕搞乱生产不敢搞,等等。应该指出,工农业之间的差异很大,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如何按照工业的特点和本行业、本企业的特点进行改革,确实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进行认真探索,而不能简单行事、千篇一律、照搬照套。但是,一切部门都有改革的任务,只有改革的侧重点不同,没有要不要改革的问题。就推行经济责任制的本质而言,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以及所有行业、企业,都是相同的。其根本要求和根本做法,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叫作:以承包为中心的,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相结合的,职工福利和劳动成果相联系的经济责任制。目的是使企业和职工感到有压力,同时也使他们有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活力。因此,农业可以搞,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也可以搞;小企业可以搞,大企业也可以搞;集体企业可以搞,全民企业也可以搞;盈利的企业可以搞,亏损企业也可以搞。只要承包合理,生产情况就会迅速改变,生产秩序、劳动纪律就会迅速好转,国家和企业的收入就会大大增加,用于公共设施和福利事业的财力就有了,职工的工资也可以提高。因此,所有企业都要毫无例外地大力推行经济责任制。

总之,我们改革的总目标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凡属符合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创造、新经验,我们都应当采纳吸收;凡属不符合新的历史任务和实践要求的老框框、老套套、老作风,我们都应当敢于抛弃。我们改革的总方针是,从实际出发,全面而系统地改,坚决而有秩序地改。一切地区、一切部门、一切单位,都有改革的任务,都要破除陈旧的妨碍我们前进的老框框、老套套、老作风,都要钻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立新章法。当然,大规模的改革,是一件艰巨复杂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中央制定出政策。但是对于中央已有明确精神的,我们就应大胆改革,中央没有明确的精神,但从实践看必须改革的,可提出试点方案,报上级批准后积极试验。衡量我们各项改革对或不对的总标志是,是否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归根结底,就是要通过改革,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使生产力较快地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创造出更多的新的财富,使国家和人民都能较快地富裕起来。我们必须根据这个总目标、总方针和总标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彻底清理“左”的影响,彻底冲破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大胆地大踏步地把改革推向前进。

三、加强领导,保证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能否搞好改革,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切实把改革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和第一位的任务,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各局、公司、企业的党政主要领导同志都要亲自动手抓改革,党、政、工、团齐上阵,拿出改革的魄力和胆略,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带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坚韧不拔,破旧创新、厉行改革。

1983年4月,李长春在沈阳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发言。左一为沈阳市政协副主席李学盈。

第一,认真研究政策。

对现行政策进行调整,是搞好改革的保证,也是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重要的问题就是加强政策领导。也只有在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下,放宽和调整政策,给企业和劳动者应有的自主权和经济实惠,才能使企业获得新的活力、动力和实力,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各经济工作领导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改革那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向企业放权。对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企业应有的12个方面的自主权,现在真正放给企业的只是少数,有的部门层层设卡,或任意规定附加条件,限制企业行使正当的权利,使企业难以承担它的经济责任。为此,必须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推进一步。当前,要首先落实好企业的生产安排权、产品自销权、机构设置权、干部管理权、职工奖惩权等。

各局、公司、企业也要在研究制订政策上狠下功夫。根据中央、省、市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单位的情况,补充和制订一些具体的政策、办法和细则。例如,以破除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等弊端为中心,认真研究分配政策,试行浮动工资、浮动奖金等;围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落实能源包干、分档分等发放节能奖金等政策;围绕贯彻《中国******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暂行条例》、《国营工厂厂长工作暂行条例》和《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围绕提高质量、开发产品、技术改造等,广泛实行技术承包政策,从而使各项政策在企业具体化,充分发挥威力。

第二,充分依靠基层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进行改革。

胡耀邦同志最近指出,现在百废待兴,应多多提倡人人奋勇争先的风气,不宜层层设卡,贻误良机。各级经济领导机关和企业的主管部门,一定要做改革的促进派,而决不能当“顶门杠”,要满腔热情地支持企业进行改革,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搞改革。在改革中,要允许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除旧布新。要允许人家成功,也允许走点弯路,不要出点毛病就横加指责、求全责备。在经济责任制的形式上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套、搞“一刀切”,就是在一个企业的内部,也不能都搞成一个模式。要鼓励企业学创结合、因地制宜,在群众的实践中选择更为有效的责任制形式。

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既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改革的重要保证,必须十分抓紧。对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各项改革、企业的重大生产经营决策、自有资金的分配使用、职工的福利事业等,都要发动广大职工讨论,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由职代会监督执行,真正实行民主立法、民主执法,集体企业的行政领导干部都要逐步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国营企业对内部的基层单位负责人,如车间主任、班组长等,可以进行民主选举试点工作,从而使改革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

第三,搞好统筹规划,加强分类指导。

热情支持绝不是撒手不管,改革要坚决而有秩序地进行,不能放任自流、一哄而起。对已取得试点经验的改革,可分期分批有计划地铺开;对没有取得试点经验的改革,要先行试点,然后铺开;对一些政策性很强的改革试点,需经批准后进行。要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抓试点、抓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上狠下功夫。工交各局都要组织精兵强将,抓出一批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试点经验。市经委、计委、科委及财政、税务、银行、劳动等部门也要组织力量,会同主管局抓好一批企业改革试点。在改革中,更要加强宏观经济的指导和财政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及时纠正。

企业亏损严重,是我市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去年,市属预算内全民企业亏损户数和亏损金额,分别比上年增加24%和36%。对此,不能等闲视之。各级经济工作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都要把抓亏损企业的扭亏作为工作的重点、改革的重点,花大气力,下苦功夫,认真抓好。扭亏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因此,企业主管部门要一户一户地帮助分析亏损原因,制定通过改革扭转亏损的措施。凡经营性亏损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都要向上级组织立下“军令状”,限期扭转亏损。没有能力扭亏的,可以提出辞职。限期不能扭亏的,则由上级组织就地免职。广大职工可以选贤荐能,经上级批准,把能打开局面的能人送到领导岗位上。各亏损企业要广泛开展“如何摘掉亏损帽子”的大讨论,动员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厉行改革,埋头苦干,尽快扭转亏损局面。

第四,大力加强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改革必然会涉及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思想认识问题。只有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排除各种思想障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改革的健康深入发展。当前,要注意纠正“奖金万能”、“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观点,防止一切靠钱刺激积极性、一切靠罚款解决问题的做法。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各级党委都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使全体党员和职工受到一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方式改革的生动教育,认清改革的重大意义,站在改革的前列,支持改革,参加改革。应当使广大干部和工人群众充分了解,那种躺在社会主义身上吃“大锅饭”的错误政策,是少数职工落后思想得以滋生的土壤,破除这种错误政策,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国家和社会的财富,也有利于提高广大职工的生活水平,是完全符合工人阶级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同时,要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工人群众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始终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眼前和长远、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这篇内容主要描述改革、企业、职工、没有、问题、工作、经济、生产,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2022年8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文

【第3篇】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文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合作、探究离不开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因此,领悟和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内涵与特征,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我从事多年教学的实践体验。

一、领悟师生互动的本质内涵是转变教学观念的根本

师生互动是在班级的组织形式中产生的,不仅有着社会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一般属性,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从课堂教学这个层面上分析,这种互动的特殊性是它内在本质内涵的必然反映,其基本特点可具体概括以下三个方面:

1、师生互动的理解性。

师生互动是一种非直接的互动,它是以语言符号为沟通媒体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对对方及其符号的理解与领会,决定着互动的维持与延续。而教师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有时教师意欲达成,学生却对同一语言符号的一致性不能理解或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自己表达的目的与意图,创设特定的语境,审视特定的“符号”,调动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理解和意会。有一次听:一位教师的课时,教师发觉课堂的纪律不好,便对全体同学说:“我们看哪一组的纪律最好?”一位学生却马上站起来说:“第二小组的纪律最好。”这里,教师关心的是整个课堂的纪律,示意课堂上要安静。这位学生却关心的是言语的表面含义,所以理解上出现偏差。可见,互动双方有时作为中介的语言总是赋予自我理解的意义后,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行动。只有当双方取得一致的理解时,才有可能达成师生互动的原本目的。

2、师生互动的形成性。

师生互动既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文化人或知识占有者的同质倾向,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文化类型的差别或文化品味的异质现象。但是作为教育主体的行动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之中,只是两者发展的需求不同,所以追求的目标亦不一样。教师关注的往往是独特的教育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学生向往的是知识技能的获取和良好的自我形象。尽管如此,双方都在借助对方的交往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以,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育风格和社会影响的形成过程,又是学生学问和个性形成的过程,师生互动则是一种以成长和发展为目的的互动。

3、师生互动的反思性。

塑造自我并非是一蹶而就的简单化和直线式的过程,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就其教学活动的实质来看,它又是伴着经常不断地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来推进的。师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筛选和加工,控制着自我多方面的发展后形成自我同一性。这恰恰反映了其内在的反思特点。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在现代性的情境下,变化的自我作为联结个人改变和社会变迁的反思过程的一部分探究与构建。”可见,教育过程始终伴随着反思的存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推演过程。

综上所述,教学互动的过程就是 “理解——形成——反思——理解——再形成”的反复过程,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区别于其它互动的本质特征。

二、把握教学互动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师生互动是实实在在表现于课堂教学之中的,从实践的层面来看,至少有三个重要环节:

1、教师的监督与学生的自律体现在教学的组织管理环节上。

小学生年龄小,生理、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教师权威的影响,具有突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体现在知识传输环节上。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心得体会

学校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转变,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个性潜能,教会学生学习,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本书学习,使我成长了不少。现将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重视不够,实行“填鸭式”教学,以应试为指挥棒,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但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之路。

过去考试成绩只反映以记忆力为主的考试能力,这种能力是机械式重复记忆的结果。根本不反映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才是出成果的源动力,对于我国的教育现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多一点危机感的好,更应该多一些启发式教育,注意学生的个性、思维、想象力的发挥,目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因此,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除具备优秀的品格、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教师更要端正教育观念,转化教育思想,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

创新教育从形式方面来说,创新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对传统教育要取其精华,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为宗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说,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教育观念,其次教师必须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再次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的素质。创造型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喜欢使用灵活,更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方法,倾向于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各学科尤其是实验教学中,教师采取“建设性的行为”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实施空间很大。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创新的实践能力,应培养学生从想说、想问、想做,发展到敢说、敢问、敢做,最后达到会说、会问、会做。这个过程要求教师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树立“发挥潜能,全面育人”思想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它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的性质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它面向全体学生,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使每个学生特长都能得到发挥,真正体现发挥潜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教育的过程本是教师和学生不同生命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信息不仅有知识的内容,更有情感的蕴涵,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因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努力学习他的课,这说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正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教学气氛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教师关爱学生,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个学生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关键,特别是对传统教育中被称作“后进生”的学生,教师更应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竭力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会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学习,在课堂上也才能踊跃思考,勇于争辩,勤于动手。

五、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飞速发展和个人领会吸收之间存在矛盾,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一辈子够用。因此,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本思想,所以,教师十分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他们在综合、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自学中“自我完善,造就自我”,.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狠下功夫,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定能够培养和提高的。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不断探索教改的新思路。

教师转观念心得体会范文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教育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所面临的挑战是当代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例如: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将把素质教育从经济社会的边缘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课程的开发,将对传统的教学过程从理论到实践提出挑战: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将摆上日程,必须在增加投入与开拓中小学生能力、素质上寻求解决办法;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必须解决连串的新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基础教育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而且要面向世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要求将更进一步提高。

面对新的形势,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相对滞后,“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目前,我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宏观上的重大措施,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考制度、实行高校扩招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但推进素质教育除了宏观上的战略决策外,在微观上,还必须解决一个“瓶颈”问题—建设一支善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观念现代化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先进的教育观念最终要由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很显然,没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就难以落实到学校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更无法有效地改变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教师面对的是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改变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即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所要做的,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最后完成。醒悟了这一过程,教师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实是学生本身。那么在实践中,教师如何用正确的学生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呢

我认为:

1、教师要塑造学生,而不是“克隆”学生

塑造学生就是通过各种育人手段,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哺育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使他们“百花齐放”、“千姿万态”,成为各色各样的人才。“克隆”学生,就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一个模子,一种方式,一标准把原本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孩子都加工成“标准件”“通用件”。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按自己未必一定正确的观念将什么都统一起来,有的甚至连鼓掌也统一起来,统一节奏,统一行动。鼓掌本身是自由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统”的结果是将人的情感也统掉了。这就叫“克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训练模式使他们养成了一个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绪习惯,他们在想: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呢 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怎么想而是老师怎么想,然后才好与老师“保持一致”。这样“克隆”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有创新精神。这难到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警惕吗

陶行知告诫教师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段话对我们教师应该是一种提醒和启发:不要嘲笑学生,即使他们在某些时候显得很笨或者表现不好,教师如果能换一种眼光,换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些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是多么地有个性和有出息。

2、人才观:强调“多样化”

教师的学生观与人才观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这里讨论的学生观主要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才观主要指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调查显示,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观念里,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教师不赞同“学习不好总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观点,因此,许多教师仍然注重分数的作用,71%的教师多多少少有些担心“提倡不追求高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些教师看来,听老师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老师的话对学生应该具有法律的效应,学生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有一条缺点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听老师的话。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他们的教育行为方式是:“我讲你记,我说你听,否则,扣分不及格、留级、处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教导去行动的学生,就受到嘉奖,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唯唯诺诺,一部分学生激烈反抗。培养了听话的“驯服工具”或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有些老师的教育观念里,好学生应该是“全优”的,各方面都应该是“尖子”,这才叫“全面发展”。他们的所谓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平均发展”。这种人才观不允许或看不到学生由于天赋或爱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现缺陷。他们看不到特长对于人才发展的意义,有时甚至用限制特长来谋求平均发展。

总之,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从一种全面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正如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对优秀教师提出的要求那样,“热爱学生,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天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全部学到知识。同时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文

【第4篇】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文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教育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所面临的挑战是当代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例如: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将把素质教育从经济社会的边缘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课程的开发,将对传统的教学过程从理论到实践提出挑战: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将摆上日程,必须在增加投入与开拓中小学生能力、素质上寻求解决办法;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必须解决连串的新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基础教育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而且要面向世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要求将更进一步提高。

面对新的形势,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相对滞后,“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目前,我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宏观上的重大措施,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考制度、实行高校扩招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但推进素质教育除了宏观上的战略决策外,在微观上,还必须解决一个“瓶颈”问题—建设一支善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观念现代化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先进的教育观念最终要由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很显然,没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就难以落实到学校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更无法有效地改变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教师面对的是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改变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即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所要做的,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最后完成。醒悟了这一过程,教师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实是学生本身。那么在实践中,教师如何用正确的学生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呢

我认为:

1、教师要塑造学生,而不是“克隆”学生

塑造学生就是通过各种育人手段,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哺育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使他们“百花齐放”、“千姿万态”,成为各色各样的人才。“克隆”学生,就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一个模子,一种方式,一标准把原本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孩子都加工成“标准件”“通用件”。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按自己未必一定正确的观念将什么都统一起来,有的甚至连鼓掌也统一起来,统一节奏,统一行动。鼓掌本身是自由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统”的结果是将人的情感也统掉了。这就叫“克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训练模式使他们养成了一个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绪习惯,他们在想: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呢 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怎么想而是老师怎么想,然后才好与老师“保持一致”。这样“克隆”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有创新精神。这难到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警惕吗

陶行知告诫教师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段话对我们教师应该是一种提醒和启发:不要嘲笑学生,即使他们在某些时候显得很笨或者表现不好,教师如果能换一种眼光,换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些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是多么地有个性和有出息。

2、人才观:强调“多样化”

教师的学生观与人才观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这里讨论的学生观主要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才观主要指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调查显示,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观念里,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教师不赞同“学习不好总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观点,因此,许多教师仍然注重分数的作用,71%的教师多多少少有些担心“提倡不追求高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些教师看来,听老师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老师的话对学生应该具有法律的效应,学生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有一条缺点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听老师的话。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他们的教育行为方式是:“我讲你记,我说你听,否则,扣分不及格、留级、处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教导去行动的学生,就受到嘉奖,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唯唯诺诺,一部分学生激烈反抗。培养了听话的“驯服工具”或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有些老师的教育观念里,好学生应该是“全优”的,各方面都应该是“尖子”,这才叫“全面发展”。他们的所谓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平均发展”。这种人才观不允许或看不到学生由于天赋或爱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现缺陷。他们看不到特长对于人才发展的意义,有时甚至用限制特长来谋求平均发展。

总之,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从一种全面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正如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对优秀教师提出的要求那样,“热爱学生,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天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全部学到知识。同时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合作、探究离不开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因此,领悟和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内涵与特征,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我从事多年教学的实践体验。

一、领悟师生互动的本质内涵是转变教学观念的根本

师生互动是在班级的组织形式中产生的,不仅有着社会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一般属性,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从课堂教学这个层面上分析,这种互动的特殊性是它内在本质内涵的必然反映,其基本特点可具体概括以下三个方面:

1、师生互动的理解性。

师生互动是一种非直接的互动,它是以语言符号为沟通媒体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对对方及其符号的理解与领会,决定着互动的维持与延续。而教师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有时教师意欲达成,学生却对同一语言符号的一致性不能理解或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自己表达的目的与意图,创设特定的语境,审视特定的“符号”,调动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理解和意会。有一次听:一位教师的课时,教师发觉课堂的纪律不好,便对全体同学说:“我们看哪一组的纪律最好?”一位学生却马上站起来说:“第二小组的纪律最好。”这里,教师关心的是整个课堂的纪律,示意课堂上要安静。这位学生却关心的是言语的表面含义,所以理解上出现偏差。可见,互动双方有时作为中介的语言总是赋予自我理解的意义后,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行动。只有当双方取得一致的理解时,才有可能达成师生互动的原本目的。

2、师生互动的形成性。

师生互动既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文化人或知识占有者的同质倾向,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文化类型的差别或文化品味的异质现象。但是作为教育主体的行动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之中,只是两者发展的需求不同,所以追求的目标亦不一样。教师关注的往往是独特的教育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学生向往的是知识技能的获取和良好的自我形象。尽管如此,双方都在借助对方的交往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以,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育风格和社会影响的形成过程,又是学生学问和个性形成的过程,师生互动则是一种以成长和发展为目的的互动。

3、师生互动的反思性。

塑造自我并非是一蹶而就的简单化和直线式的过程,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就其教学活动的实质来看,它又是伴着经常不断地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来推进的。师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筛选和加工,控制着自我多方面的发展后形成自我同一性。这恰恰反映了其内在的反思特点。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在现代性的情境下,变化的自我作为联结个人改变和社会变迁的反思过程的一部分探究与构建。”可见,教育过程始终伴随着反思的存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推演过程。

综上所述,教学互动的过程就是 “理解——形成——反思——理解——再形成”的反复过程,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区别于其它互动的本质特征。

二、把握教学互动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师生互动是实实在在表现于课堂教学之中的,从实践的层面来看,至少有三个重要环节:

1、教师的监督与学生的自律体现在教学的组织管理环节上。

小学生年龄小,生理、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教师权威的影响,具有突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体现在知识传输环节上。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心得体会

学校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转变,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个性潜能,教会学生学习,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本书学习,使我成长了不少。现将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重视不够,实行“填鸭式”教学,以应试为指挥棒,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但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之路。

过去考试成绩只反映以记忆力为主的考试能力,这种能力是机械式重复记忆的结果。根本不反映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才是出成果的源动力,对于我国的教育现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多一点危机感的好,更应该多一些启发式教育,注意学生的个性、思维、想象力的发挥,目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因此,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除具备优秀的品格、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教师更要端正教育观念,转化教育思想,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

创新教育从形式方面来说,创新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对传统教育要取其精华,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为宗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说,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教育观念,其次教师必须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再次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的素质。创造型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喜欢使用灵活,更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方法,倾向于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各学科尤其是实验教学中,教师采取“建设性的行为”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实施空间很大。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创新的实践能力,应培养学生从想说、想问、想做,发展到敢说、敢问、敢做,最后达到会说、会问、会做。这个过程要求教师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树立“发挥潜能,全面育人”思想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它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的性质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它面向全体学生,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使每个学生特长都能得到发挥,真正体现发挥潜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教育的过程本是教师和学生不同生命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信息不仅有知识的内容,更有情感的蕴涵,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因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努力学习他的课,这说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正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教学气氛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教师关爱学生,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个学生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关键,特别是对传统教育中被称作“后进生”的学生,教师更应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竭力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会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学习,在课堂上也才能踊跃思考,勇于争辩,勤于动手。

五、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飞速发展和个人领会吸收之间存在矛盾,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一辈子够用。因此,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本思想,所以,教师十分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他们在综合、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自学中“自我完善,造就自我”,.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狠下功夫,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定能够培养和提高的。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不断探索教改的新思路。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文

【第5篇】精品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本

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变新观念,适应新常态,努力做到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把握新要求,本人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对转变新观念作了以下认识: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习___说过:“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的创新周期不断缩短,新事物,新理念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如在安全管理的岗位上,我们要努力学习新知识,充分了解各种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属性,以达到快速、准确地判断新事物危险因素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排查安全隐患,制定危险控制措施,保证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安全地运行。

二、制度办事,不越底线

古人云: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无规则不成方圆。行业也有行业的标准。作为安全管理员,就要按照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制度要求,落实安全生产的每一项任务。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安全培训、危险源管理、消防安防管控、设备设施管理、相关方管理等等。有效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就要立即整改,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保证园区的安全。做好安全资料的更新整理,以安全资料支撑安全管理过程,做好管理过程中有制度可依、有数据可依、有技术可依。

三、立足岗位,服务一线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到一线帮忙,感知一线工作;多问一线工作,解决一线困难;多想一线困难,优化一线流程。作为技术部的一员,要立足岗位,想一线之所想,急一线之所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技能,想方设法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一线顺利完成当天任务提供技术保障。在日常工作中多为一线遇到的困难想想办法,降低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总之,改变新观念是适应新常态的前提,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善于创新、勇于实践、敢于转变,彻底更新观念,告别传统陋习,我们的工作将运行的更加顺畅,企业的发展必将蒸蒸日上。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精品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范本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5篇

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从“左”的流毒影响和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彻底清理“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转变观念范文

  •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5篇
  •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5篇5人关注

    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从“左”的流毒影响和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彻底清理&ldquo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