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新一轮解放思想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深入贯彻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新一轮解放思想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1篇】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新一轮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新一轮的解放思想的讨论开始以后,各地都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切实推进科学发展上来。尽管各地改革发展的具体情况不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解放思想的具体所指各不相同。但从根本上说,普遍面临的主要是发展方式不科学、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社会和谐程度有待增进等突出问题,因此,进一步树立新的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成为这次思想解放的普遍要求。
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所面临的困难和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差异,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实践,与发达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决定了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其认识和实践具有滞后性。从思想上看,有人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总体水平低,发展相对滞后,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适应性不强。因此,经济发展的思路始终还停留在“先发展,后规范;先污染,后治理”阶段。从实践上看,由于经济改革与社会转型同步,经济困难和社会矛盾相互交织,政府解决问题的有效操作空间过于狭小,因此,在经济发展上,“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问题时有发生。其表现为,招商引资,不计成本;引进项目,“挖到篮子就是菜”;对资源的利用是竭泽而渔,缺乏代际公平的理念。这都与科学发展理念相违背。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出路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为此,要明确这次解放思想的主攻方向和基本任务,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体讲,就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组织好各级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领导干部要真正坐下来,要认真学习,准确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并要结合地区实际,找准影响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明确今后前进的方向。作为欠发达地区,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做到四个“解决出来”。
首先,从对传统工业化路径的依赖中解放出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工业化的发展理念,跳出对粗放经营发展路径的依赖,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传统工业化与生俱来就有很多弊端,如走粗放型发展道路,过多地依赖不可再生资源,导致大量污染环境,不能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建设绝不能走单纯追求总量扩张和先透支资源再收缩战线、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产业的重组和经济转型,要认真研究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主动切入国际产业链的强势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其次,要从“重物轻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社会发展落后,普遍贫穷,因此,改革开放之初,改革的措施相对集中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方面,而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未能全面顾及。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地区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因此,必须从重视人的生存需要转到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上来,破除以往重生产轻生活、重发展轻环境、“重物轻人”的观念。加强人文关怀,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加快发展综合实力,继续做大“蛋糕”,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搞好公共财政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完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
再次,从不合时宜的认知方式中解放出来,要学会统筹兼顾、科学思维、系统思维。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改革开放初期,因为禁锢思想的条条框框较多,而且多数集中在发展经济方面,与今天相比,问题相对简单,因此需要大胆闯、大胆试,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要杀出一条血路来”。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我们也强调辨证地看问题,注重工作方法,但实际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方法简单的倾向。经过30年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了,人民思想文化综合水平提高了,国内外不断变化的形势复杂了,我们的目标拓展了,解决问题就更加需要科学的智慧,包括系统方法、统筹兼顾、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和创新能力等。因此,在思维方式上,要与时俱进,从不合时宜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
第四、从束缚科学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中解放出来,形成保证科学发展的完善体制和长效机制。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体制和制度。首先是要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政绩观和对干部的考核制度,其次,是要建立保证科学发展新的体制和制度。当前,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旧的体制还没有完全破除,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最终确立起来,但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新的体制和机制的建立已为时不远了。在强调制度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效果,关键在干部,在于建设一只真正懂得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干部队伍,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第2篇】大学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___提出的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明确的科学性与价值性。这一发展观突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发展的眼光更加深远,发展的方式更加多样,发展的要求更加明确,具有明显的长远性和多样性。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科学发展观看似很理论,但在参与了院内外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之后,我认为这个理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愧称作“科学”。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学习科学发展观看成是政治学习,更该把学习科学发展观当作人身修养的必修课。那我们应该怎样上好这节课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大胆地参加社会实践。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参加学校的各个社团,参加班级、学院、学校的干部竞选,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等等。只有通过参与其中,我们才会更好地理解成功和失败,我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指导作用,我们才会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成长。
对我们学生而言,如果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联系起来,就能够更加容易地全面把握它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认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协调地发展自己。
大学是自主学习的“自由期”,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全面、协调地发展自己,完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我不否认大部分同学的刻苦努力,然而那些投机取巧的现象实在是让我有点心痛。我们可以猜想,一个连自己作业、考试都要弄虚作假的学生,工作后会不会也弄虚作假呢?另外,我们学院作为纯理科学院,大部分同学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而对于英语、社会学科等人文科学不感兴趣,我觉得这种偏向亟需纠正。没有全面发展自己,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没有人文素养,其他学科学得再好再棒,也难以成为一个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人。由此,我建议同学们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同步的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地发展自我,这一点除了体现在完善知识结构上,还要求我们要拥有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保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具体来说,我觉得就是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并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现在很多社会焦点都在放大我们80后自我中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我不否认他们的存在,但我也不甘心被人这样无缘由地非难,我想在座的各位也是同样的心情。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妨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讲求合作团结,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实现同学间竞争求胜求发展的“双赢”。
胡说过,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我认为,对我们来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大力提高节约意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有长远的打算。我时常看到要了一大碟饭动了没有一半就倒掉了,上完厕所后不关水龙头;晚上自修,一个人享受十几盏灯管的温暖……如此浪费,节约从何谈起?我能说的就是希望大家都提高认识,我们都应该自觉从自己做起,不浪费资源的同时节约每一点资源,只有这样,我们的节约型社会才会最终实现,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发展才不会因为资源短缺而受到限制!
祝愿在座的各位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有效的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增强能力、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第3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理论。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①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③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④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⑥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⑦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⑧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情况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