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16篇优秀的阅读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第2篇教师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第3篇教学心得体会:阅读教学教什么 第4篇幼儿园教学阅读心得体会 第5篇小学五年级阅读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第6篇高效率的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第7篇文言文的教学心得:以故事力启蒙文言阅读力 第8篇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第9篇我的学科主题阅读教学研究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10篇教师教育教学专著阅读心得体会范文 第11篇最新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第12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与总结 第13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感悟 第14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第15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第16篇教师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第1篇】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人间最美四月天,20xx年4月23日,对于我来说它是四月最美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在桑家中心校大学区组织下,我们有幸听取了西安市大雁塔小学——田延校长的师德报告会。听了田延校长的报告会,我的心中开出了教育之花。
第一朵花——爱之花
田延老师从她教学中的一点一滴为我们讲起,我明白了自己身上担负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教师,要真心热爱学生,拨动儿童心声。掌握学生特点,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你的举止温和吗?注重习惯养成教育,潜移默化育人。
第二朵花——阅读指导之花
从去年6月开始我一直研究小学生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办法。田延老师讲话给了我不少启迪。田延老师会上所说:“阅读就是教育的核心,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能力。”随后有我们列举了许多她阅读教学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教育。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狻⒀芯浚诹**夂脱芯康墓讨校ソヅ嘌暗某志眯裕岣咦匝芰α?a href='www.koomao.com' target='_blank'>范文网除了激趣外,教师还应当做到:
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猓浇樯苁本陀械姆攀噶恕?/p>
2.推荐图书要加深教师对书的感受,更要注重方式的机动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当然教师绝不能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据其要求和内容而言:
a、推荐方式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的介绍。例如,我在给五年级学生上课外阅读的时候,就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课后,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看这些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b、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方式的机动性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c、教师在推荐过程中,应用必要的指导和技巧。
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往住想?*庾约旱睦鲜υ谒钦飧瞿炅涫笔侨绾窝暗摹8菡庖恍睦硖氐悖淌衫檬被脱柑缸约憾钡难埃髁⒀陌裱c拦亩练椒ㄑ芯啃崮骋恍3ぃ驮菅恼庖恍睦硖卣鹘薪萄笛椋核挥锌站痛粼诮淌依铮?a href='http://fwwang.cn/sixiang/' target='_blank'>思想汇报范文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在她的影响下,她所在学校的学生早已行动起来,从图书馆中找到这些书并借出,劲头十足地读起来。这位校长给学生强烈而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一实例就能说明教师的指导方法和技巧是很重要的。
3.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的这些读书活动,不光使低所级学生感受到阅读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增加生活乐趣,而且高段学生也完全起到了“标兵”作用。比如:我给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并且让三年级小朋友来观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心得体会范文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4.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场所
广泛阅读,先要了解书籍来源问题。教师必须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书,并注意可读性,尽量使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这样学生看书才会有兴趣。提供一个好的阅读场所,有助于学生把阅读同舒适相联系,对阅读就不会感到厌恶。如阅览室、静谧的林院等都是很好的`阅读环境。
5、明确整合的对象——阅读内容、阅读方法。
由于语文课本受教时和阅读量的限制,所选编的课文十分有限,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课外的相关阅读教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供或推荐更多的有价值的相关阅读内容。
一是内容相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选择一些与精读课文内容相近但观点不一的相关阅读素材,让学生阅读、对比、讨论、辨别,往往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同中求异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是人物相关。即向学生推荐的读物与精读课文中所写的人物有关,使精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对学生更具感染力,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做人”。
三是文体相关,根据教学的巩固性原则,运用与精读课文文体相同的文章进行相关阅读,可以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同类文章的技巧。
四是作者相关,当学生学了某位作家的作品时,他们常常会对作家本人或作家其他作品感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作者相关的阅读指导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五是背景相关,诗与词是古人擅长运用的两种文学体裁,自《诗经》、唐五代词以来,诗词经常被人们用来感慨时政、抒发情感。要理解他们有一定难度,而写作背景则是学生领悟诗人词人情感的重要参考资料。
要使课外阅读收到一定的实效,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离不开老师在课内外有计划地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因文而异,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又与各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关,不能强求一律。我们认为可以多介绍一些阅读方法,供学生选择。我们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三读法,会浏览性的泛读、探求性的速读、品味性的精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学会圈点勾画、作批注、写读书笔记、作卡片,甚至进行再创作——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
最后,希望爱之花、阅读指导之花开遍每个教育角落!
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2
通过教体局组织的这次培训以及对李文文老师对阅读教学策略的解读,让我对低年级阅读教学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1566范文网范文网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学习以及本人低年级教学实践,将几点体会小结如下:
一、在情境中进行阅读的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二、读演结合,提高说、写能力。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范文写作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三、继续引入多种评价方式
在朗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要做到重方法引导又不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应适当加点激励。
四、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1566范文网范文网手机版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境中阅读,把听、说、读、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再给以多种评价方式,一定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受益一生。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生态氛围,这是实施有效对话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不能使一小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绝大部分学生沦落为对话的“听众”。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工作总结范文以激发他们对话的热情,让他们从对话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促进他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3
为期两天的培训落下帷幕,冒着酷暑来回奔波实属不易。先梳理一下培训活动过程:王继聚校长和陈学壮主任分别就状物类散文和抒情性散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做了专题报告,李大森校长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做了报告,朱红甫主任做了讲座《基于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的阅读教学追寻》。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专家们走下来和教师互动,话题来自教学实际,以生动的语言、大量的实例和多年的教研经验向我们诠释了各个时间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阅读教学的方向,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教师的敬业、乐业、创新、奉献的情怀。专家们的报告使我对语文阅读教学所走过的路程有清晰的了解,更明白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艰巨。场场精彩,让我受益匪浅。
一、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
“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1566范文网范文网语言学习得好,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强。可是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偏差,出现了人文性过度,工具性不足的倾向。表现为:重感悟,轻训练;重内容,轻语言;重阅读,轻作文等。小学语言训练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语言学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
二、语文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关键,语文课要表现语文老师的高度与深度。
各位专家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爱读书,他们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了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的文化底蕴,提高素质修养。我们不仅仅深入课堂多听课例,还要经常实践研究,上课、研讨、读书、提高。我心中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拥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进行专业的探索,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具有大将风范,要有一股真正的人文气质的形象。要达到这个高度,我们首先要做到:永葆****,忠诚教育。语文教师要有“天高云淡,笑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立于潮头写春秋”的胸怀与气度。不要因为坏境的改变,经济的冲击,地位的升降而改变,永远保持一颗敬岗爱业的热情的心。然后还要做到:张扬个性,锐意改革,创意教学,形成风格;业精于勤,潜心静虑,默默努力,静静成长。最后还要做到:博览群书,好高致远。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博览群书,将我们的言行内化为学术的性格,在反思中成长。
三、阅读教学中,应该从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我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是: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法。指导学生学法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情感载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可贵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要因势利导。但是,指导学生学法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指导学生学法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是指导学生学法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
二是学法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而不是老师生硬传授的。
三是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努力上进精神,这是指导学生学法取得成效的保证。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是都能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提高,那么,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努力,期待!
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
【第2篇】教师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教师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探究式阅读”的课题研究在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已走近尾声,回首三年来奋斗实践的路程感慨万千。从不解到释惑,从探究到理解,从拘泥到扩展,虽说艰辛,却充满收获。现就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阅读”与大家交流一下。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究的切入点,更可能所提的问题太难等等。受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背诵书本知识,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我多采用以下方法。
一、启发教学引导探究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中学语文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表情朗读,或巧妙设疑,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这时,一句隽永精警的名言,一则简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词……都能成为教师手中的道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声、形、色等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穿插读、议、讲,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生活有感悟,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悲苦酸甜,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比如在教长春版教材中的《窦娥冤》时,借助电影《窦娥冤》中窦娥临行前的一段唱导入课文,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探究:“窦娥冤吗?”由此引导开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涵。
2、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要求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没有结合课文内容做全面的剖析,这样的回答仍然是机械的。在教学中若能结合一些紧贴课文中心句和一些重点关键的语句提出种种疑问,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提升思维的层次。
熟练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则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新鲜感,促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的形成,而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可以获得更好的思维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三、自主选择激发兴趣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目标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因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的不同,总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但教师应把握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了教学中心。
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
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在学习每课文时,每位同学的兴趣着眼点均不同。有的同学喜欢朗读,就去探究课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情,读出神;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就去探究课文中哪些句子含义深刻,该怎么理解;有的同学不明白课文某些情节,就会带着疑问去找答案,等等。总之,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提高阅读水平。
3、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在课堂上,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课外的研究,学生更多地是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商量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
四、巧拨妙引教给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式阅读教学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究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围绕矛盾处质疑
课文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围绕矛盾大胆质疑,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
2、扣住情境点换位
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想轨迹,在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去换位思考,使自己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当好工作人员这一角色,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研究课文,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3、捕捉“空白”点延伸
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许多“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寻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
引导方式各有所长,相互之间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偏废。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探究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教给他们探究的方法,为学生终生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3篇】教学心得体会:阅读教学教什么
这问题是我长久以来的困惑。阅读教学搞得热热闹闹。但有一个基本的问题,阅读教学教什么?特别是新课程中的新教材,对阅读的要求提高了,阅读篇目增多了,对于聋生,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阅读的量又比较大,课文的内涵丰富多样,
我们给学生提供学习经历获得经验的蓝本”,我们如何把握教材、深钻教材,把握课文的内涵,进行阅读教学,需要我们深入开掘。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读,自己产生问题,引起思考。
针对这样的标准,思考再三,我觉得阅读教学应该有下面这样内容:
教经典以我的理解,校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同的意义,作为校内阅读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其实,也就是教材的选文应该经典)。所谓的经典,应该是能经得住时间和空间变化,经得住意识形态变换考验的,是人类与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人类精神文明的凝聚点。引导学生经典阅读入手,可以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从人生一开始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经典阅读会影响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精神的发展。也许经典的阅读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扶助,其实这也真是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落花生》是经典课文。它讲述的是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文中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讨论,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渗透的典型课文。教学时我直奔主题:以花生有什么好处?为开头,让学生讨论、交流,在回答中,我以“父亲”的身分,创设一种随意的家常谈话,围绕父亲说的“花生的好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把花生的品格和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揭示出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人生哲理。
教联系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创造,不是他的信息储存“从无到有”的简单过程,而是“从有到新”的复杂的综合加工的过程,人们获得的信息量愈多,创造的可能性也愈大。阅读教学其实并不简单的“文本”解读的过程,在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发现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文本提升和升华了经验世界的无意识,使它自觉纳入学习者的有意识的规律性的认识领域。同时阅读者也可以发现自身信息的短缺、理解力的薄弱,唤醒再学习、再积累的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并不是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自然经过的,期间需要教师的引导、搭桥,让学生从阅读的自然世界过渡到自觉世界。教联系有多重含义,与文本的联系、与自我知识经验的联系、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和材料的联系、与未知世界的联系,与进一步学习的联系。阅读教学成为一个辐射源,学生智力的触角,在它的触发下,敏感伸向各方。
教《飞向月球》时正值神州六号发射,我准时让学生观看神州六号发射的现场报到,让学生了解宇宙飞船的发射、运行,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月球和登月的信息,增进对月球的了解,并与同学交流感兴趣的内容。从观看神六发射,亲身体验那激动人心的瞬间到亲眼目睹在飞船中有趣的事情,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中国首次登月计划后鼓励学生为祖国的发展好好学习,将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篇课文的阅读教法就是以课文为辐射源展开的多重阅读形式。课内与课外,原有认知与新的信息交互作用,形成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孔子和学生》一文的教学中在第二段、第三段,叙述子夏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孔子既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也能指出每个学生的不足,这样的学生观,使得他能因材施教,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为了让学生理解,让学生联系实际解答:我问一个学生:马梦梦这个人怎么样?学生在一一回答评价学生的情况下在明白孔子既能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也能指出每个学生的不足,这样的学生观,多么不易,也正因为这样,使得他能因材施教,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从而对孔子的大教育家认识深刻。
教技能虽然“语文文字训练”由于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直接和琐碎了“文本”内在的灵韵,但是知识与技能仍然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解读文本的基本能力,缺乏基本的语感,怎么能与文本平等对话。阅读教学一定要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能。技能必须纯熟而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这期间确实不免必要的知识性的艰苦而略显枯燥的训练, 苦学和乐学就是这样融为一体,学生智力增进的快感也是艰苦学习的深层快乐。不能一搞新课程就放弃基本知识与基本训练。训练是方法,训练是过程,训练是阅读教学手段的一部分,不要夸大也不要贬低它的作用。适度、适当应该是原则。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能缺乏必要的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
顺序、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这些阅读的必要能力,一定是阅读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学习的。学习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一定就是枯燥的试题。
教反思反思需要教吗?需要,不仅是思维状态,更是生活态度。阅读中的反思可以提升对文本的认识水平,阅读中的反思可以把阅读者个性化的感悟与思考融入对文本的理解。进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阅读反思中孩子们可以学会生活反思,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已有的结论,用敏锐的目光批判的精神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在反思中获得高质量的人生。反思并不是可以自觉获得的,有意识的培养是必要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都是阅读教学中可提倡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多问几个为什么,用平视的姿态把握文本。
阅读教学可教、需教的东西还很多,这里所说的“教”并不是通常意义的“传授”,可以理解为“培育”,对学生而言是“习得”。阅读教学中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样重要。对于感悟力强的正常人来说,没有经过阅读教学的训练,可能也可以获得阅读能力,不过要走一些弯路。对于聋生来说,正确而恰当的阅读教学是他们获得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关键是阅读教学教什么!
【第4篇】幼儿园教学阅读心得体会
莎士比亚有一句读书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现在,海天不仅可以吸收物质营养,而且可以自己吸取精神营养了。但这个成果,对我来说,来得不容易。今天在这里,我就主要讲一下自己如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心路历程。
在海天上小学前,身体不好,扁桃体老是发炎,三天两天的感冒。所以,在孩子幼儿园阶段,我基本上是为孩子的身体健康付出的多,为孩子阅读做的少。所以,当别人的孩子从小就爱阅读,而我的孩子这方面兴趣不大的时候,确实有些着急。
等孩子上小学了,开了几次家长会,才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于是想到要“亡羊补牢”。急急地在书店买了很多的书给孩子读,家里的书装了一层书架。但孩子看起来除了完 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对玩具更感兴趣,对阅读还是没有热情。
回想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有些“病急乱投医”,买了许多图画书,孩子随便翻翻,再不理会。在多次反思之后,才发现自己做得不够细致,心也太急。
没有办法,于是冷静下来,开始为孩子制定一套读书方案,以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我把引导孩子阅读兴趣分为三个阶段:妈妈带读,没有压力随兴趣阶段;妈妈陪读,启发提问阶段;孩子自主阅读阶段。
第一阶段,我坚持与孩子一起读那些很简单的容易理解的书。在这个阶段,我带读的时候,有时模仿书里各种角色的声音说话,逗得孩子大笑,他自己也想学着那个腔调,跟妈妈一起读。
第二阶段,陪孩子读那些与他们年龄段相符的书,并提问书中的内容。例如,我陪孩子一起读一年级的小豆豆与二年级的小豆豆,一个人读一段,轮流来。我读的时候,要他听,然后我学电视上的竞猜提问,看他是否能回答正确。他读的时候,我静听,然后他有权力提问让我来回答。有时我故意答错,他便急着把正确答案告诉我。这样他把妈妈难倒了,很有成就感。在读了小豆豆以后,孩子开始喜欢上阅读了。特别是他好象突然找到了新朋友,觉得小豆豆有些想法就是他想到的,自己很喜欢小豆豆。
第三阶段,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这个阶段,一定要买孩子感兴趣的书。因为没有了“阅读拐杖”,若无兴趣孩子就会放弃。有一天,我买了杨红缨的《淘气包马小跳——四个调皮蛋》,陪孩子一起读,还读出声音来。没想到孩子嫌我这样速度慢。然后他自己默读,就利用三天业余时间读完了。刚开始我以为他走马观花,然后用脑筋急转弯的方式问了他一些与书中内容有关的问题,他都一一答对了。这时,我才确信,他是真的自己把书读完了。在第一本与马小跳有关的书读完后,孩子对我说:“妈妈,马小跳好好看的,帮我把其它的马小跳的书也买回来吧?”我当然毫不含糊,当即在网上又买了15本。
回想孩子在读《淘气包马小跳——四个调皮蛋》的时候,那高兴劲,我现在仍难忘。有一次,他读到感兴趣的地方,我正在炒菜,他拿着书过来,念那些搞笑的段落给我听,然后又在那儿哈哈大笑。至此,我发现自己可以放手了。
现在,海天可以自己阅读,我基本上不需要当他的“拐杖”了。虽然如此,我想以后还是会与他一起读一些文学名著,一起来探讨书中的内容,以增加读书的深度,也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
【第5篇】小学五年级阅读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小学五年级阅读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并首次把 “丰富语言的积累” 写进了教学目的, 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 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因此,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 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 “点缀” , 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 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我在班级开展了课外阅读指导活动, 并注重在以下五个环节都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有所收获。
一、 多管齐下, 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 召开家长会, 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 取得家长的帮助, 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 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 提倡亲子阅读, 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 布置班级读书角, 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 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 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读书小屋” 每周推荐一本好书, 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二、 帮助学生选择健康、 适合的课外读物
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 有的喜欢名家名著; 有的喜爱科普作品; 有的迷于军事知识; 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 我们放低要求, 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选择健康、 有价值的书。 课外阅读益处很多, 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论文格式, 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 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尤其孩子, 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 心灵会日渐纯净, 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 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三、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1.不动笔墨不读书。根据阅读情况填写读书卡, 记录阅读的篇目、时间、 字数、 摘录好词佳句、 展示心得体会, 学会积累, 学会与文本对话, 学会做读书笔记; 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作 ( 会续写、 扩写、 缩写、 改写等) 。以保证阅读数量, 提高阅读质量。
2.集中指导,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共同阅读同一读物, 便于教师指导。例如,有时利用语文天地中的阅读篇目分组学习, 小组交流, 交给读书方法,填写读书卡。
四、 有机整合, 减轻课业负担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 人人时时学语文、 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 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 特殊的节日, 特殊的事件, 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草船借箭》 , 引导阅读 《三国演义》 有关章节;……学生手中的《字词句篇》,每单元的阅读 文章不但精彩, 而且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 应充分利用。
2.保证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 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 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每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 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 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五、 搭建展示平台, 提高读书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积极性, 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增强阅读实效, 我思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 “我喜爱的名言” 交流会, 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进行评说、 欣赏。 “名人故事会” , 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 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 对书的渴望, 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自办班级 “课外阅读报” , 刊载论文格式美文佳作, 选登优秀读书笔记……孩子们一有空闲便忙于搜集资料, 采稿、 写稿, 乐此不疲, 热情高涨, 读写能力得以增强; 参加 “读书知识竞赛” “红色经典诵读” 有效促进了学生读书、 交流、 展示的积极性。
【第6篇】高效率的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高效率的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带完一届高中毕业班,蓦然回首,发现其中有对有错,这包括在教学上以及和学生的交流相处,特别是教学上曾经走过许多误区,总的来说感受最深的是高中英语教学要一气呵成。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 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在开学初,我们就制定了全年的教学和复习计划,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计划。 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才是我们的唯一途径。教学和复习都因该注重实效,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来提高高三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必要。下面我就阅读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谈谈自己的体会。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包括扩大词汇量,并学会猜测词义和语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提高阅读能力;运用整体阅读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积极思维活动,它要求读者积极主动地从作者提供的书面材料去寻求理解的线索,它是一种潜在的信息交流,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是培养学生接受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所谓策略,是一种最有效的达到目标的人类活动,具有启发性的特点,它比较灵活,科学的策略可以帮助读者克服语言障碍,推断出整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总是应用各种策略,不断得进行分析归纳以达到正确了解之目的。掌握正确的科学的策略,往往会事半功倍,迅速而准确的抓住要点,策略不正确,则常常如坠入云里雾里,对所读的东西不知所云,因此,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
一、扩大词汇量,并学会猜测词义和语义。
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摸索和总结,向学生传授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就容易记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根据单词的形、音、义构造、用法的纵横联系去掌握词汇。如利用构词法:care—careful—carefully—carefulness,careless—carelessness, help—helpless—helplessly—helplessness, use—useful—usefully, useless—uselessly—uselessness.通过这几组词的排列,让学生发现共同点,了解词根的概念,借助构词法记忆单词。掌握词汇的多少可以决定能看懂什么程度的文章。如果词汇量极有限,那么就只能读简单的阅读材料;反之,词汇量越多,读文章的速度就越快,阅读能力也越强。所以我们不但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熟记《大纲》中的词汇,还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在一定情景一定上下文的情况下扩大词汇量。为有效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猜测词义和语义。语言学家goodman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是一个选择过程,在获得这个心理语言活动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符号不断的猜测、舍取,然后检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初次见到生词时,可根据它的构词形式,上下文关系和情景关系对它的可能含义作假设,如可以利用词的结构------词根、前缀、后缀进行推测,词根-logy是, subject. science(学科,科学)的含义,下面的单词在有上下文情况下就容易猜测了,for example: zoology(动物学).biology (生物学)。一般说来,词缀可以提供语法意义,如ness是名词,full是形容词,ly是副词。上下文可提供词汇意义的线索,如:children like such creatures as dogs and monkeys .从后面列举的dogs和monkeys可以猜出,creatures在这里可能是“动物”的意思。情景关系往往也能指引猜测的方向,如pass在考试时是及格,在球赛时是传球,在通过关卡时是通行证。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格言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说明良好的习惯与人生有着莫大的关系。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阅读,利用空余时间读一些短篇读物,英语杂志,英语作品等,可以选择具有较强时代性和实用性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报纸,如《二十一世纪报》、《英语学习报》学生可以从中了解语言的变化以及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动态,还可以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英语知识。阅读可以是随意的、无特殊指向的、零星的,但必须是持续的。教师也要为学生的阅读打造平台,了解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英语书目。帮助学生挑好第一本书,使他们能够在处此阅读中体会到读英语书也是其乐无穷的。同时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许多学生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速度的限制。因为,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嘴唇的活动无疑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能够只要看到印刷符号,就直接获得意思,而不经过声音阶段。”因此,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就要训练学生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有的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有复视的习惯,即读完一个句子或段落后回过头去重复阅读。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往往过分依赖于复视以养成一种习惯。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的办法就是让学生阅读大量难度适宜的读物,他就不会因遇到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句子或段落而回过头来再看,以致养成复视的习惯。还有如摆头阅读,指词阅读等也应一一克服。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直觉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总体观察,迅速检索储存的信息,做出判断的一种思维形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事实:有的学生在答题时往往会很快地对问题做出“毫无理由”的预测,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才能说清道理或者根本就说不清楚;也有一学生会很轻松地回答出超出他所学知识范围的问题。很多事实都说明了在正常的思维活动中,直觉思维会无意识地参与其中。爱因斯坦就认为,创造的关键是直觉。因此,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感,这也是实施素质教学必须关注的问题。
四、运用整体阅读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阅读文章时,对所学文章要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的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知识的运用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交际能力的提高又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自学,每堂课开始,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进行创造性思考,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上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全员参与,踊跃发言,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加大了英语信息输入量,使他们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同时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全面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非标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要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提高认识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要不断的训练学生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如何依据语篇情景正确理解句子和词汇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阅读教学既教学语言基础知识,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提高我们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第7篇】文言文的教学心得:以故事力启蒙文言阅读力
文言文的教学心得:以“故事力”启蒙文言阅读力
无论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提升个人言语修养,文言作为现代汉语的源头,都有其学习的必要性。对于儿童来说,适当地学一些力所能及的文言,对其人格形成和语文能力影响深远。但在一线的教学现场,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老师抱怨文言难教,而学生则从心理上抗拒文言。
在笔者对儿童的研究与观察中,深深觉得故事是每一个儿童的天然伙伴。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小古文全是故事(《杨氏之子》、《学弈》、《两小儿辩日》、《伯牙绝弦》),而一些学校的课外小古文教材,更是大量选编了来自《世说新语》、《山海经》、《明清笑话集》等的文言故事。除此之外,大量脍炙人口的古诗也无不蕴藏着故事元素。从学理上说,故事以生动的形象作用于人,这高度契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可以说,一切有意思的故事都是儿童认知世界、晓事明理的最佳途径。由此,笔者强烈建议古诗文教学应该多一些故事力,让古老的文言在现代儿童的心灵上生根发芽。
一、以“添油加醋”感受文言情趣
从学习心理学来看,学习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惧区。舒适区中学生缺少挑战,因此尽管学得愉快但收获不大,恐惧区的学习则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努力也无法达到目标。文言以简蓄丰,语言习惯和内容距离当下儿童的认知相去甚远,教学不当,十分容易把孩子带入学习的恐惧区。因此,用现代的、儿童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进行“添油加醋”,丰满生动文言文本的叙事情境,能让文言更有情趣地贴近孩子的心。
如笔者学员丁圆伟老师执教的小古文《狐假虎威》一课,课一开始就以说书的方式向学生交代《狐假虎威》一文的来历。然后模拟老狐狸给小狐狸讲故事的的情境,以此引出全文。
两千多年前,在一个狐狸洞穴里,狐狸爸爸给小狐狸讲起了它年轻时候的故事——(出示)
狐狸爸爸:吾儿啊,汝过来,为父有事同汝讲。
小狐狸:父亲,何事?
狐狸爸爸:吾年轻时,曾与虎有过一场精彩的较量,惊心动魄,永生难忘,为父当时命悬一线。
小狐狸:父亲所言当真?
狐狸爸爸:放肆!为父难道还会在吾儿面前妄语不成?
小狐狸:哦,父亲息怒,父亲息怒!儿愿闻其详。
狐狸爸爸:这是个古老的故事了,且让我慢慢道来,那日——
有意思的是,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仍与学生以老狐狸和小狐狸的身份演绎故事场景,并随机诵读理解文言。学生学得兴致盎然。课结束时,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是用现代文以“老虎爸爸”的口吻来改写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
文言教学,特别需要这样添油加醋的言语能力。整堂课文言带着故事,故事带着表演,表演融合着文言理解,不知不觉间,学生和文言有了亲切而自然的接触。教育立场说到底是儿童立场。文言文教学中的儿童立场,就是把儿童是否喜欢文言当作评判教学的核心尺度。
二、以故事新编达成文意初通
“笔者对文言文教学做了一些随机的调查访谈。发现百分七十以上的老师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读读背背,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能写出关键文言字词的意思。而在课堂观察中,读诵全文、串讲意思、概括主题基本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拙文《基于儿童立场的文言教学改进》《小学语文教与学》20xx年12月)特别是串讲文言意思,在一线教学中最令师生非常头疼。以白话语言串讲文言,必然失去文言原有的韵味节奏,如果教师以和初中接轨为由,拔高要求,要求做到字字落实,必然使小学生的串讲如挤牙膏般痛苦不堪,而所述文意也是零打碎敲,寡然无味。
于永正老师的《杨氏之子》以故事新编的方式给我们做出了教学示范。
师:这个“杨氏之子”究竟是谁呢?三国时候,曹操手下有一个谋士叫杨修,有人猜测,杨氏之子写的可能就是杨修的故事。那么,我们暂且把杨氏之子就假定为是杨修吧,这样称呼起来比较方便。这篇短文只有53个字,但是含义却很丰富。
下面我们用自己的笔,通过自己的想象,把文章来补充得丰满一些。第一句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非常简练,根据这句话,请你想象一下杨氏小儿长什么模样?注意,相貌描写一定要体现出他的聪明。第一排同学写就扩写这句话。
师:“孔君平谒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注意是谁?去干什么?主人不在,是哪个人把小儿叫出来的?这里面蕴含着很多动作和对话。请第二排同学来写。
师:“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他们难道就说了两句话吗?肯定不是的!往下肯定还有好多话呢!展开想象,一定要通过对话描写把杨修的聪慧表现出来。请第三排同学写这一段!
……
生1:梁国有一户人家,他家有个孩子叫杨修。虽然才九岁,但是非常聪明。胖乎乎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嘴唇很薄,能说会道。凡是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是个聪明有教养的孩子。
生2:一日,杨氏的好友(师:我最欣赏“一日”,他不用“有一天”,用“一日”,有文言味道。)……孔君平前来拜访,家人为其开了门,并告知杨氏不在(师:应该是杨老爷不在)……并告知杨老爷不在。他的儿子杨修在书房读书。孔君平想与杨修见面。看看多日不见,小杨修又学了些什么。管家告诉杨修孔君平来了,杨修赶忙出来迎接,并亲自为其摆上了水果,其中就有孔君平最爱吃的杨梅。
生3:孔君平看着果子,一眼看到了杨梅。他左思右想。该怎样考考杨修呢?哟!杨梅,杨修,你是杨他也是杨,这杨梅是你家的水果吧!(掌声)(师:杨梅,杨修,联系起来了!多有意思呀!)杨修眼睛一转。灵机一动:“孔叔叔,我可从没听说过,这有‘孔’字的孔雀是您家的鸟啊!”孔君平摸着杨修的头说:“杨修你这个小机灵鬼儿啊!”杨修说:“嘿嘿!孔叔叔过奖了!’,孔君平笑着说:“哈哈哈!真是个聪明孩子,聪明孩子!”(掌声)
师:你真是个聪明孩子,聪明孩子啊!……
(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发言有部分删除)
师:大家看看,三段话联起来是不是好作文?这就叫故事新编。
儿童天生喜欢故事,于老师深谙其理。孩子们在于老师的引领下,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进仅有53字的《杨氏之子》,通过扩展新编,既循原文,又有生发,可谓精彩。以故事讲述来达成文意初步理解,我认为应该是故事类文言教学的核心策略。
三、以揣摩故事情境抵达形象理解
任何的文字表达,都只是生活的一个截面固化。生活的本身是充满故事感的,它的鲜活和变化远非文字可以描述穷尽。特别对于中国的古诗词,言简意丰已臻极致,儿童要抵达完整丰满的形象理解,感受其中的情趣和魅力,绝非易事。以诗词中隐含的故事元素入手,揣摩潜在的故事情境,不失为建构形象,达成理解的好方法。
故事的一大特点就是波折。细读李白的《赠汪伦》,其中就有诸多看似不合情理的故事元素。如既然汪伦盛情相邀李白来家做客,怎么可能不去家门口送别李白,让李白孤身一人离开呢?李白告别汪伦,汪伦理应在家就送别李白,为什么要等到李白离开汪伦家,走出村庄,来到桃花潭边送别呢?既然李白和汪伦关系如此之好,李白怎么会不辞而别呢?
如何运用这样的故事元素来让学生抵达更高层次的形象理解,孙双金老师在执教中是这样展开的:
师:汪伦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偏偏等到李白坐上小船才赶来踏歌相送呢?
生1:我们一般送亲人是在家里送,汪伦故意不在家里送,特别安排走的时候送,这样给李白留下非常深的印象,让他记住汪伦这个朋友。
生2:可能是因为李白喜欢喝酒,而汪伦又是酿酒的,他在家里特地为李白酿了酒,李白快要走了,他才酿好,急急忙忙地给李白送了过去。
师:已经在酒店送过行了,但他觉得就这样把李白送走还不够。他想我是写一封信把人家骗来的,现在人家走了我就这样送别情意不够?于是再次赶到桃花潭边踏歌相送。
生3: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李白的名气很大,所以汪伦想组织一个很大活动来告别李白。
师:你的想象当中,不是汪伦一个人踏歌相送的,他是把整个村子的人都组织来踏歌相送。那个场面是了不得,李白坐在船上,本来都要走了,突然听到一阵阵歌声传来,李白坐在船上还坐得住吗?
生(齐声答):坐不住。
师:李白站起来,跳上岸去,握住汪伦的手说:“汪兄啊,你真是对我太好啦!这样的情意我怎么表达呢?我一介书生,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拿笔来。”于是,李白即兴挥毫写下了《赠汪伦》。我们一起来吟诵一下。”
从这个课例我们可以看出,古诗文的阅读理解,最需要的就是教师能够提供一个撬动文本、达成形象理解的支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的阅读,其实就是对生活的另一种复活。而阅读,就是召唤读者以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去重构文本的意义和形象。伴随着故事的古诗文学习,相信孩子会多一份亲切。故事蕴含的生动形象和丰富情感,也往往会成为儿童打开文言之门的金钥匙。
四、以事件嫁接趣读成诵
任何的学科知识都是伟大的。文言教学一样需要散发出独特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如果一个孩子很少体验学习文言文的乐趣,那他只能感受到无趣,接下去的反应就是“回避”。读诵作为文言教学的.基本手段,很容易让孩子心生厌烦。如何让孩子通过故事元素的运用,,以事件为线索,把孤立的文本进行叠加链接,使得文本在读诵中鲜活起来,不失为吸引孩子积累文言、运用文言的一种好策略。
如一位老师执教张志和的《渔歌子》是这样进行读诵设计的。
老师简单先介绍张志和,然后交代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这首词也是采用渔歌子的词牌写的。(出示古诗:全班读)
师:先自由的读一读,哥哥在劝弟弟干什么?这样吧,我来当哥哥,你们来当弟弟张志和。我来催催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词中的语句?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由慢到快)生:不须归。
师:且须还!生:不须归。
师:且须还!生:不须归。
师:好一个“不须归”,弟弟啊,为何不归?
……
师:这首词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很多诗人都向往这样的悠闲风光,诗人徐俯来寻找张志和了!(生齐读)
鹧鸪天
徐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苏轼也来了。(生齐读)
浣溪沙
苏轼
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样以一个文本为轴心,以读诵进行事件嫁接,不仅扩展了文本的意义域,而且会让孩子强烈地感受到文本本身的现实价值与艺术美感。让儿童在学习中提升愉悦感和自由感,这本身就是对儿童烂漫生命的主动顺应。我想这是儿童教育的真谛。
五、以创生故事亲近原典文言
并非所有的文言都有显性的故事元素可以运用,尤其是一些课外拓展的原典类文言。这类著述多以哲理思辩为主。当下在一些地区“读经”盛行,提倡“趁孩子记忆力好先背下来再说”。在“教育首先是科学”已成共识的今天,这类暴力式的简单化的教育口号是值得警惕的。笔者一贯不提倡小学阶段花较多的精力去接触这样一些原典。但偶有接触,未尝不可。这样的文言原典学习,首先需要一些游戏精神,而不是什么黄钟大吕,着汉服行汉礼。如何让一些庄重肃穆的经典放下身段,在孩子面前柔软起来,编一些故事,甚至是“无中生有”地编一些故事,实在是一种现代汉语教育的大智慧。朱文君老师给儿童讲《道德经》的教例,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朱老师为了诱发孩子的兴趣,先讲了一个自编的小故事:我有个朋友,超级喜欢老子,他生了孩子,起名字都是从老子那里找的,老大叫大成,意为大成若缺。老二叫大盈,意为“大盈若冲”。到了老三,就叫“大直”,老四叫“大巧”,到老五,麻烦了,要叫什么了呢?大家看看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一看老五要叫“大辩”了,孩子们开始坏笑,看来起名字还要注意谐音啊!朱老师说那你们给他换名字吧,从老子的文章中找去。学生找了“若缺”“若拙”之类。朱老师又说这么好的名字,还不如留给自己用,孩子们直点头,不过,你们已经有名字了啊,不如留给你的孩子吧。女孩们犯愁了:老师,我还不知道孩子他爸姓什么呢?其中一个女孩是这样写的:
贶善道
呜呜,我还怎么小,就要面对给孩子起名字这么严肃的事情……
我想给我的孩子取名为:贶(kuàng)善道。
贶:这是一个一般人很难一次性读对的姓氏。虽然我不姓贶,我也不希望孩子跟我姓。我是个有爱心的人,“贶”是中国第一小姓,我要为这个姓氏的家族添砖加瓦,让他们繁荣昌盛起来。他还必须是个男的。
善:是善良的善,老子曾经说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良的品质就是应该深沉、安详、随和和仁慈。善良是人的本性,但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以后也能善良,不要忘记与生俱来的美德。
道: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孩子要知道人世间的大道理,也要懂得生活的小道理。而我的孩子还知道“道是在不断变化的”,他会注意到观察世界,认真思考和探究,去发现事物间联系和变化的奥秘,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一个“道”字,在时刻提醒者他呢。
他的小名叫“矿山道”,这是由他名字的谐音而来,寓意我的孩子犹如矿山中的一条小道,铺满了矿石宝藏,也为人们采集矿石带来了方便,他是个厚积薄发的人。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上姓名网测试一下,63分,ok!只要过得去就可以啦。
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实务,在这个课例中我看到完美的沟通和融合。学习文言经典,并非就是傻读傻背、神神叨叨。这样的无中生有,无非就是为了让学生觉得文言有其好玩、实用之处,而并非就是拮据聱牙,艰涩高深,拒人于千里之外。
现代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必须严肃地尊重儿童言语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波段”和“频道”。那种只是把儿童当做容器的“复古式学习”早就应该丢进历史的垃圾桶。一切儿童学习的发生,包括古诗文学习,要抵达并改进儿童的认知,必须和儿童言语、精神“共振”,故事,就是其中的重要媒介。正如成尚荣先生说“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不一定是知识、概念、道理,而往往是故事。”我想对于文言学习也一样如此
【第8篇】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不妨将其写成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人间最美四月天,20xx年4月23日,对于我来说它是四月最美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在桑家中心校大学区组织下,我们有幸听取了西安市大雁塔小学——田延校长的师德报告会。听了田延校长的报告会,我的心中开出了教育之花。
第一朵花——爱之花。
田延老师从她教学中的一点一滴为我们讲起,我明白了自己身上担负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教师,要真心热爱学生,拨动儿童心声。掌握学生特点,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你的举止温和吗?注重习惯养成教育,潜移默化育人。
第二朵花——阅读指导之花。
从去年6月开始我一直研究小学生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办法。田延老师讲话给了我不少启迪。田延老师会上所说:“阅读就是教育的核心,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思想汇报范文兴趣、能力。”随后有我们列举了许多她阅读教学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教育。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除了激趣外,教师还应当做到:
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2.推荐图书要加深教师对书的感受,更要注重方式的机动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当然教师绝不能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据其要求和内容而言:
a、推荐方式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的介绍。例如,我在给五年级学生上课外阅读的时候,就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课后,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看这些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b、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方式的机动性相结合,范文网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c、教师在推荐过程中,应用必要的指导和技巧。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往住想了解自己的老师在他们这个年龄时是如何学习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利用时机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的学习,为学生树立学生的榜样。美国全国阅读方法研究协会某一校长,就曾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进行教学实验:她一有空就呆在教室里,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在她的影响下,她所在学校的学生早已行动起来,从图书馆中找到这些书并借出,劲头十足地读起来。这位校长给学生强烈而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一实例就能说明教师的指导方法和技巧是很重要的。
3.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的这些读书活动,不光使低所级学生感受到阅读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增加生活乐趣,而且高段学生也完全起到了“标兵”作用。比如:我给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并且让三年级小朋友来观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4.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1566范文网范文网,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场所
广泛阅读,先要了解书籍来源问题。教师必须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书,并注意可读性,尽量使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这样学生看书才会有兴趣。提供一个好的阅读场所,有助于学生把阅读同舒适相联系,对阅读就不会感到厌恶。如阅览室、静谧的林院等都是很好的阅读环境。
5、明确整合的对象——阅读内容、阅读方法。
由于语文课本受教时和阅读量的限制,所选编的课文十分有限,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课外的相关阅读教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供或推荐更多的有价值的相关阅读内容。一是内容相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选择一些与精读课文内容相近但观点不一的相关阅读素材,让学生阅读、对比、讨论、辨别,往往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同中求异的创新思维能力。二是人物相关。即向学生推荐的读物与精读课文中所写的人物有关,使精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对学生更具感染力,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做人”。三是文体相关,根据教学的巩固性原则,运用与精读课文文体相同的文章进行相关阅读,可以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同类文章的技巧。工作总结范文四是作者相关,当学生学了某位作家的作品时,他们常常会对作家本人或作家其他作品感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作者相关的阅读指导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五是背景相关,诗与词?*湃松贸ぴ擞玫牧街治难宀茫浴妒贰⑻莆宕室岳矗示1蝗嗣怯美锤锌闭⑹惴⑶楦小r斫馑怯幸欢讯龋醋鞅尘霸蚴茄煳蚴舜嗜饲楦械闹匾慰甲柿稀?/p>
要使课外阅读收到一定的实效,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离不开老师在课内外有计划地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因文而异,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又与各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关,不能强求一律。我们认为可以多介绍一些阅读方法,供学生选择。我们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三读法,会浏览性的泛读、探求性的速读、品味性的精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学会圈点勾画、作批注、写读书笔记、作卡片,甚至进行再创作——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
最后,希望爱之花、阅读指导之花开遍每个教育角落!
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2
为期两天的培训落下帷幕,冒着酷暑来回奔波实属不易。先梳理一下培训活动过程:王继聚校长和陈学壮主任分别就状物类散文和抒情性散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做了专题报告,李大森校长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做了报告,朱红甫主任做了讲座《基于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的阅读教学追寻》。1566范文网范文网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专家们走下来和教师互动,话题来自教学实际,以生动的语言、大量的实例和多年的教研经验向我们诠释了各个时间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阅读教学的方向,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教师的敬业、乐业、创新、奉献的情怀。专家们的报告使我对语文阅读教学所走过的路程有清晰的了解,更明白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艰巨。场场精彩,让我受益匪浅。
一、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
“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语言学习得好,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强。可是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偏差,出现了人文性过度,工具性不足的倾向。表现为:重感悟,轻训练;重内容,轻语言;重阅读,轻作文等。小学语言训练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语言学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
二、语文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关键,语文课要表现语文老师的高度与深度。
各位专家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爱读书,他们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了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的文化底蕴,提高素质修养。我们不仅仅深入课堂多听课例,还要经常实践研究,上课、研讨、读书、提高。我心中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拥有一股自由的情感,心得体会范文一片思想的天空,进行专业的探索,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具有大将风范,要有一股真正的`人文气质的形象。要达到这个高度,我们首先要做到:永葆****,忠诚教育。
语文教师要有“天高云淡,笑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立于潮头写春秋”的胸怀与气度。不要因为坏境的改变,经济的冲击,地位的升降而改变,永远保持一颗敬岗爱业的热情的心。然后还要做到:张扬个性,锐意改革,创意教学,形成风格;业精于勤,潜心静虑,默默努力,静静成长。最后还要做到:博览群书,好高致远。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博览群书,将我们的言行内化为学术的性格,在反思中成长。
三、阅读教学中,应该从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我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是: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法。指导学生学法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情感载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可贵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要因势利导。
但是,指导学生学法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指导学生学法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是指导学生学法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二十学法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而不是老师生硬传授的。三是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努力上进精神,这是指导学生学法取得成效的保证。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是都能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提高,那么,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努力,期待!
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3
通过教体局组织的这次培训以及对李文文老师对阅读教学策略的解读,让我对低年级阅读教学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学习以及本人低年级教学实践,将几点体会小结如下:
一、在情境中进行阅读的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二、读演结合,提高说、写能力。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范文写作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三、继续引入多种评价方式
在朗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要做到重方法引导又不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应适当加点激励。
四、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境中阅读,把听、说、读、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再给以多种评价方式,一定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受益一生。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生态氛围,这是实施有效对话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不能使一小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绝大部分学生沦落为对话的“听众”。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对话的热情,让他们从对话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促进他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
《阅读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是篇1566范文网范文网,涉及到学生、阅读,教学,教师、指导,我们,学习、读书等范文相关内容,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第9篇】我的学科主题阅读教学研究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4月24日,湖望小学的“我的学科主题阅读教学研究”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持续一天,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有湖望小学手拉手学校——肥西县丽景小学的校长、骨干教师以及“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校的部分老师。
本次“我的学科主题阅读教学研究”是湖望小学读书节活动的重头戏,今年已经是第5年了。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研究活动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呈现:课堂和研习讲述。
上午的四节课例分别由英语学科z老师、 音乐学科z老师、语文学科z老师及数学学科z老师执教。谢老师利用英文版《我爸爸》在阅读和互动中带领孩子们一步步走进图画书,又由书本走进生活,整个课如行云流水般巧妙自然,展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z老师作为年轻教师的代表也毫不示弱,徐老师的音乐课如小河流水般缓缓流淌而来,把图画书《爱音乐的马可》与音乐学科结合的恰到好处。z老师利用《蚂蚁和西瓜》展示了一节读写结合课,课上,甄老师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声情并茂地将故事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在交流分享后注重学生的感悟,又自然巧妙地将图画和场面描写相融合,使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学会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提升了写作兴趣和阅读兴趣,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她充满激情而又动的课堂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7位不同学科老师分别讲述了各自学科在“从阅读中学习”的研习过程。三年级数学组罗齐卫老师讲述了从教师阅读开始,以团队协作的形式,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学科阅读研究历程。他们利用《魔法三兄弟的探险之旅》,关注书的“语言”,将数学图形的学习,变得生动、形象化,也让图画书因与学科学习结合,而更富有生命力。
如果说团队协作下的学科阅读研习是一群人的舞蹈,那信息学科张瑞老师的讲述,则是她一个人的独舞了。张老师两年的实践中,带着思考前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教师的“从阅读中学习”不是“教阅读”,而是带领学生“用阅读学习”,这恰恰悟出了“从阅读中学习”的道。对于学科阅读教学资源的选择,张瑞老师创造性地提出“全用式”“半用式”的概念,展示了一个年轻的在学科教学中透彻的思考,舒展的舞蹈。
带着思考上路,带着孩子们一起上路。科学学科葛传东副校长的讲述,则展现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作为学科阅读的重点。葛校长用视频和讲述结合的方式,通过采访校长、阅读研习启动、图书馆资源查找、学生阅,把学生推到了台前,而他则是在站在学生背后的那个“重要的他人”。
课例和讲述结束后是分组研讨,每个年级组的老师都分享了了自己想点,也使本次学科阅读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姜宗兵主任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地上本无路,只不过走的人多了,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路。是的,这“我的学科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就是湖望小学在探索一条教学之路。对本次研究活动,胡冬梅校长一吐为快:
“真好!台上的11位老师风采真好!有经验的“老”教师,侃侃而谈,有深度有广度,是湖望学科阅读的典范;新教师“出生牛犊不怕虎”,有思想、善于探索。团队协作真好!聂传荣副校长带领,团队分工明确,分工中又有合作是推进研究的力量。课题研究价值真好!老师们的实践研究彰显了这个课题的生命力,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阅读,在学科教学教学中如空气般重要且自然,每天都在发生。“从阅读中学习”,体言阅读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休闲阅读的消遣,是有思考的阅读老师带着学生有目标的学习,学习阅读。”
最后,胡校长也留给老师们再次启程的思考:在前行的路上,如何“继承中有创新”?图书馆教学资源有哪些?可以怎样用得更好?
带着思考,勇于开拓的湖望人,继续在路上!
【第10篇】教师教育教学专著阅读心得体会范文
别人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叫《我为谁工作》。闲暇时细阅,颇有感触。就象书中所言: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了。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欢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奋发图强。的确,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们说人生是一条路,而这条路确实是无数本书铺成的。如果没有了书,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好处,就会永远只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会变成一条被人们遗忘了的路,一条被人们丢弃了的路。培根的一段话尤为精彩:“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数学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变……无非就是让我们博览群书。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相信我们的生活就必须会充实幸福。
《我为谁工作》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虽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读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话给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就应把心态回归到零,把自我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个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能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我们当中的有些人,时常处于消极颓废的心理状态中,觉得社会太大,自我所学、所想的在现实中经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离自我更是遥不可及。于是,便有些垂头丧气,驻足不前,面临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时候,对自我当前的工作不太满意,导致了一些负面的情绪。这样,抱怨与痛苦就产生了,在这个时候,一本好书,它能够帮忙我们,它启示了我们的思维,掀起了我们久违的热情,亦诠释了某些灰与黑的现实本质。
然而,工作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工作是每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如果没有机会工作或不能从工作中享受到乐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好处,他们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到达某种目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目标,也有自我的梦想,正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到达某些梦想,或是成就自我,为了拓宽、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将自身全面发展成为和谐美丽的人,我们才会专注于一个方向,并为此付出毕生的心血。工作是一个施展自我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没有哪种活动能有如此高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种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着生活的质量。
要明白,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为谁工作让我们一齐来调整好自我的心态,一齐走向成功之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用热情去重燃工作的活力,再来一次触动心底的反思,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内心深处承认并理解: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我工作。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职责、敬业、忠诚就从而诞生了。敬业铸成灿烂人生。爱岗,在自我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的辉煌,勤奋努力、自强不息,要明白我们不是在为谁工作,更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我们是在为自我的梦想而工作。我们要把自我当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从中获得发展的机遇。
不言而喻,答案已经很明显,我们是为自我而工作,在为自我的人生工作,既然这样,我们就就应负起天经地义的职责,义不容辞以诚信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尽心尽力,忠诚第一,忠诚于工作,忠诚于同事,诚实坦率,视诚实为生命,敞开心扉,坦荡处世,率直为人,把职业当作生命的信仰。记住,我们是在为自我的人生而工作,一齐努力、一齐奋斗,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尽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
【第11篇】最新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最新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探究式阅读”的课题研究在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已走近尾声,回首三年来奋斗实践的路程感慨万千。从不解到释惑,从探究到理解,从拘泥到扩展,虽说艰辛,却充满收获。现就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阅读”与大家交流一下。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究的切入点,更可能所提的问题太难等等。受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背诵书本知识,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我多采用以下方法。
一、启发教学引导探究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中学语文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1、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表情朗读,或巧妙设疑,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这时,一句隽永精警的名言,一则简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词……都能成为教师手中的道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声、形、色等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穿插读、议、讲,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生活有感悟,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悲苦酸甜,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比如在教长春版教材中的《窦娥冤》时,借助电影《窦娥冤》中窦娥临行前的一段唱导入课文,激
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探究:“窦娥冤吗?”由此引导开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涵。
2、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要求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没有结合课文内容做全面的剖析,这样的回答仍然是机械的。在教学中若能结合一些紧贴课文中心句和一些重点关键的语句提出种种疑问,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提升思维的层次。
熟练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则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新鲜感,促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的形成,而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可以获得更好的思维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三、自主选择激发兴趣
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 “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1、 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目标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因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的不同,总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但教师应把握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了教学中心。
2、 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
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在学习每课文时,每位同学的兴趣着眼点均不同。有的同学喜欢朗读,就去探究课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情,读出神;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就去探究课文中哪些句子含义深刻,该怎么理解;有的同学不明白课文某些情节,就会带着疑问去找答案,等等。总之,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提高阅读水平。
3、 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在课堂上,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课外的研究,学生更多地是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商量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
四、巧拨妙引教给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式阅读教学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究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 围绕矛盾处质疑
课文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围绕矛盾大胆质疑,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
2、 扣住情境点换位
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想轨迹,在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去换位思考,使自己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当好工作人员这一角色,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研究课文,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3、捕捉“空白”点延伸
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许多“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寻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
引导方式各有所长,相互之间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偏废。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探究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教给他们探究的方法,为学生终生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12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与总结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与总结范文
最近,在课堂教学时,我常常发现,请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读着读着,不知什么原因,读书声突然停止,教室一片静寂。我问:“怎么啦?这么巧,同时读完啦?”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
这使我不禁有所感触: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如此“乖”?自由读书竟然能“自由”地读出如此的统一?按常理,几十个孩子读书,有的读得慢;有的读得快;有的觉得这篇文章很容易懂,读一遍就够了;有的觉得特别有意思,读了一遍还想再读个三五遍;有人读后想写一写,划一划;有人读了想问一问;有人想找同学讨论讨论……如果大家都能“畅所欲读”,那应该是一个多么生动的场面啊!读书,一项个性化的活动,在我们的课堂上竟然变味成像士兵操练般的统一行为。这究竟是谁的悲哀呢?
是的,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标准答案”。为了分数,不顾孩子的天性,说话,强求按照“标准”说;写作,强求按照某个“模式”套。语文课,上成了试卷讲评式的课。这些条条框框,就像一部机器,将一颗颗富有灵性的童心压得整齐划一了。在这种教育氛围中,学生不敢读错一句,说错半个字,不敢问考试不会考的问题。长期如此,学生自由朗读时,还得“察言观色”,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书声即刻停止,教室里静寂一片,也就不怪了。
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为。如何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报纸杂志上已经讨论了八年十年了。创新教育、主体性教育、自我发展教育等等都不是什么新名词了。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不是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呢?人民爱把教师比喻为园丁,这个园丁,千万不该是把绿化带剪成四方绿墙的那种园丁,而应该是培育参天大树的那种园丁,给幼苗以阳光、雨露和广阔的生长空间,是绿色的生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教师的心灵有多宽广,学生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广大。但愿我们
今年,我校招生工作虽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但是却是我们全力以赴得到的果实,所以作为此项工作的负责人之一,我同样深感欣慰。能有今天的成绩,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要感谢给我们做招生指导的老师们,使我学到很多知识,下来之前的每堂课老师都讲述了在招生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招生研讨会真正起到了引领作用。
招生过程中,尽量做到“天网,地网,人网”。天网就是通过网络,用qq联系,方便快捷!地网就是在各个学校设立学校标准性宣传物,人网就是通过朋友了。
对于在招生过程中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宣传
面对各省各大高校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严峻形势,我主要对各个学校作宣传,把我们学校的招生简章发给他们,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发,我会到班级介绍我们学校,向他们介绍我们学校的优势,和我们学校的教职工团队,让他们知道我们学校老师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得到专科甚至本科文凭等等,除此之外,我还通过学生联系到了他们的年级主任,让他们帮我们宣传,这对于我们的宣传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拓宽渠道
在招生工作的黄金时段中,每分每秒都很重要,要尽快的和高中同学、大学朋友联系,从他们那里收集高中生的信息,以便于以后的联系,再通过联系他们,从他们那里尽可能都收集同学的信息,不过,最好的方法是在班级宣传时让他们在预先准备的表格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和电话,我们今年采用的是用点查表的方式获取学生信息,调查表内容是“关于应届高中毕业生心目中的大学”而且我们还举行了一个小活动,即:在同学们将调查表填完交上来时我们在每个班级进行了抽奖活动,这样可以增加同学们填表的积极性,而且效果也是非常的完美。同时,和老师合作也能快速取得效果,因为大部分同学对老师比较信任,相信老师介绍的学校没有错。这样有利于开展宣传工作。
第三:加强沟通
在考试前后,我了解了许多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生活等。在高考前,我尽量的帮助他们,让他们认识高考,认识成考,认识我们学校!在考前,要多和同学沟通,给他们心里减压,以至于更好地面对高考,发挥自己的水平,这样让同学知道我是在帮助他,让他们知道我是他们的朋友。在高考以后,对于那些想出去工作的学生,应该随时跟他们保持联系,或者直接帮他们在北京找份工作,便于随时知道他们的信息。在他们回来以后,可以第一时间抓住时机!对于那些没有出去打工的,也要和他们联系好,不过,也不能总能联系。让他们感觉有压力,否则前期的工作就白费了。
对于招生过程中的困难我给予部分建议:
在招生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当跟他们讲解我们学校的时候,他们不认真听你说,你应该改变一下思路,最好用问答的方式进行交流;如果在招生过程中对于他们的问题,你一瞬间想不起来怎么回答他,你也不要诚实的说:“我不知道”。这样也不好,你应该说:“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第一次碰到,我会回去查一下资料,了解了以后我会告诉你的。
在招生即将结束之际,恰逢收获的季节,也给我如下启示和感悟:
第一:在送学生去学校的路上我们要注意他们的安全,不要让他们和陌生人说话,因为去学校的途中,可能会有一些招生的人员,提前和他们说,让他们有一定的警戒心理。
第二,在他们来到学校以后,对于一些感觉我们学校不好的,和他们沟通好,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针对不同情况给予解答。其实大部分来学校的学生,都会认识我们学校,知道我们学校的性质,知道我们学校的优势,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催他们早点缴费,然后再照顾那些对学校不满意的,尽力劝,让他们知道几年以后他们会取的本科文凭,在大学里可以学到很多。
第三,在他们交了学费以后,我们要照顾好他们,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尽力帮助,在学习上,给他们介绍各个专业的情况,让他们抓紧时间学习,要在三年内把各科考试过了,这样在三年以后,等他们取的好的成绩,他们会笑着对我们的。
总结以上各点,我认为招生是个学习的过程,要多想他人学习,特别要向有经验的招生人员学习,了解在招生过程中的难题,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很有帮助的。无论在做什么事,心态很重要,如果怕吃苦,什么事也做不成,好的心态可以让你走向成功。如果校领导给我机会,我会再次投入招生工作,让更多的同学受益,为学生和家长做好他们所需求的一切准备。
一、阶段总结
九月、十月两个月时间,阅读初期,以引导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为主,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
学生们共读书目《汤姆 索亚历险记》《飞鸟集》,《狼图腾》(未读完,未交流)。《汤姆 索亚历险记》《飞鸟集》学生读完,并且在课堂上进行了交流,完成了自己的不同程度的小论文。
根据学生们的阅读偏好,学生自选阅读,并在《我爱阅读》上完成读书笔记。
二、共读书目操作流程
(一)《汤姆 索亚历险记》操作流程
1、教师介绍相关情节,激趣。
2、课堂上师生共读第一、二小节,赏析“汤姆”的形象。
3、学生自读要求:
①每一章都围绕着汤姆,由一个或者几个小故事组成,这是怎样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概括故事内容;
②圈点批注表明汤姆的性格的词句。
③阅读摘抄要求:
a层:读文章,摘出自己喜欢的文字。
b层:读文章,摘出自己喜欢的文字,做适当的点评或者赏析。
c层:读文章,根据自己的生命的体验,书写类似的经历。
4、深入研读:
要求: 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每两人合作研究一个章节,重点研究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的特点、环境描写的特征、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等。
流程:①每两个同学共同研读一章内容。
②精准概况本章内容,分析“汤姆”以及周围的人的形象。
③找出精彩语句或者情节,共享。
5、课堂分享交流:
①以双人合作小组为基础,按照小说的情节顺序,共同研究这部作品,碰撞交流。
②主交流学生:a.概括本章中的小故事。b.对作品中的人物、作者的语言、与作者的共鸣与大家交流分享。c.教师评价,给分。(表达的准确,语言的清晰,思想的独特)
③倾听同学:a.记录下同学分享的内容。b.记录下自己的独特的感受。c.为独自探究做准备。
6.读书后静心深入探究,完成小论文。论文研究参考角度:
①有人说“谁拥有了灿烂的童年,谁就拥有世界”。请叙述或是评价汤姆 索亚的童年生活。
②叙述或是评价汤姆 索亚的“友情”或是“爱情”。
③叙述或是评价汤姆 索亚的儿童的“爱憎观”。
④有人说《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马克 吐温的自传体小说,从马克 吐温的经历或者从汤姆 索亚的故事来证明。
⑤海明威说“全部美国文学源于马克 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可见马克 吐温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请结合《汤姆 索亚历险记》分析马克 吐温作品的思想深度。
⑥就《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语言特色,分析马克 吐温的幽默大师风格。
⑦从“波莉姨妈的眼镜”“主日学校校长的圣经”“牧师布道的声调”谈“成人世界”对汤姆的影响。
⑧读《汤姆 索亚历险记》,你想起了哪部文学作品中相类似的人物?具有魔法的哈利波特,快乐的马小跳,油麻地小学的“葵花”,西游记中叛逆的孙悟空,《故乡》中的“闰土”,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请试着对比你熟悉的这两个人物。
⑨没有任何约束的随你自由的探究,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7.再读《好孩子》《坏孩子》《百万英镑》了解马克吐温。
(二)《飞鸟集》操作流程
1. 教师介绍“泰戈尔”,激趣。
2. 学生朗读、背诵部分内容。
3. 以小组为单位分享《飞鸟集》
4. 分析《飞鸟集》中所呈现的各类景、物所寄托的作者的情感,完成小论文。
三、分析得失
1. 给学生时间读书,学生能够获得心灵的享受,读书的乐趣。
2. 初步学会了圈点批注法。
3. 能参考一定的文献资料完成小论文。
4. 由于课时的原因,读书时间不太充分。
5. 小论文的程度良莠不齐,还要加强指导。
四、后期策略
1. 大力鼓励学生读好书,多读书。
2. 鼓励读书多的学生,进行宣传,表彰。
3. 尽量少任务型阅读,多自由阅读。
在读书方法上适当指导,多维度交流:师生交流,家庭交流,生生交流。
【第13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感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感悟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便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交流的最有效的方法,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缺少热情,喜欢看漫画,喜欢那些漫画多于文字的故事,知识摄入量却很少,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课改改变学生传统的偏重于记忆、理解、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视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我更关注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第一、加强字词句训练,打好阅读的基础
字、词、句是文章之根,也是阅读之本,要是一个学生连起码的字词句关都不能通过,怎么可以打开阅读的大门呢?为此,在学每篇课文之前,我都会提前让学生预习字词,在正式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讲授那些难懂,难记的字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扫清阅读最基本的障碍,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最枯燥的,但也是最必要的,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必须重视的。
第二、抓好诗词的训练。
古诗词其实是句子的精华,学生掌握一定的诗词和学会运用诗词对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特别重视句子、诗词的讲解,如《望天门山》等古诗,文中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于是我利用课间营造氛围,学生根据图片就可以身临其境的体会当时的意境,体会诗句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这些诗句、修辞用得恰如其分。
第三、给学生延伸想象的机会。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在阅读活动中,鼓励学生想象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情节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可能发生的情节,并加以讲述。例如在讲授《小摄影师》一课时,当少先队员发现胶卷忘在家里,他会想些什么?在取胶卷的路上会发生什么?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思路,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四、展开多样式的阅读比赛与总结。
由于阅读指导效果还受诸多要素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指导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阅读指导要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步进行,这是阅读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这是阅读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确实,我们现在的孩子甚至于我们的老师阅读量太少,阅读的水平也不高。如果一个小学生对一个语段或短文都不能初步地分析,不能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那是十分可悲的,也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过去几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阅读面太窄,只有不断的阅读,才能对文章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书中自有黄金屋”,只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学生才能在语文的学习中越走越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感悟
【第14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带完一届高中毕业班,蓦然回首,发现其中有对有错,这包括在教学上以及和学生的交流相处,特别是教学上曾经走过许多误区,总的来说感受最深的是高中英语教学要一气呵成。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 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在开学初,我们就制定了全年的教学和复习计划,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计划。 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才是我们的唯一途径。教学和复习都因该注重实效,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来提高高三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必要。下面我就阅读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谈谈自己的体会。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包括扩大词汇量,并学会猜测词义和语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提高阅读能力;运用整体阅读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积极思维活动,它要求读者积极主动地从作者提供的书面材料去寻求理解的线索,它是一种潜在的信息交流,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是培养学生接受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所谓策略,是一种最有效的达到目标的人类活动,具有启发性的特点,它比较灵活,科学的策略可以帮助读者克服语言障碍,推断出整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总是应用各种策略,不断得进行分析归纳以达到正确了解之目的。掌握正确的科学的策略,往往会事半功倍,迅速而准确的抓住要点,策略不正确,则常常如坠入云里雾里,对所读的东西不知所云,因此,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
一、扩大词汇量,并学会猜测词义和语义。
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摸索和总结,向学生传授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就容易记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根据单词的形、音、义构造、用法的纵横联系去掌握词汇。如利用构词法:care—careful—carefully—carefulness,careless—carelessness, help—helpless—helplessly—helplessness, use—useful—usefully, useless—uselessly—uselessness.通过这几组词的排列,让学生发现共同点,了解词根的概念,借助构词法记忆单词。掌握词汇的多少可以决定能看懂什么程度的文章。如果词汇量极有限,那么就只能读简单的阅读材料;反之,词汇量越多,读文章的速度就越快,阅读能力也越强。所以我们不但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熟记《大纲》中的词汇,还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在一定情景一定上下文的情况下扩大词汇量。为有效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猜测词义和语义。语言学家goodman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是一个选择过程,在获得这个心理语言活动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符号不断的猜测、舍取,然后检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初次见到生词时,可根据它的构词形式,上下文关系和情景关系对它的可能含义作假设,如可以利用词的结构------词根、前缀、后缀进行推测,词根-logy是, subject. science(学科,科学)的含义,下面的单词在有上下文情况下就容易猜测了,for example: zoology(动物学).biology (生物学)。一般说来,词缀可以提供语法意义,如ness是名词,full是形容词,ly是副词。上下文可提供词汇意义的线索,如:children like such creatures as dogs and monkeys .从后面列举的dogs和monkeys可以猜出,creatures在这里可能是“动物”的意思。情景关系往往也能指引猜测的方向,如pass在考试时是及格,在球赛时是传球,在通过关卡时是通行证。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格言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说明良好的习惯与人生有着莫大的关系。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阅读,利用空余时间读一些短篇读物,英语杂志,英语作品等,可以选择具有较强时代性和实用性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报纸,如《二十一世纪报》、《英语学习报》学生可以从中了解语言的变化以及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动态,还可以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英语知识。阅读可以是随意的、无特殊指向的、零星的,但必须是持续的。教师也要为学生的阅读打造平台,了解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英语书目。帮助学生挑好第一本书,使他们能够在处此阅读中体会到读英语书也是其乐无穷的。同时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许多学生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出声阅读的主要弊病就是使阅读速度和效率受说话速度的限制。因为,正常默读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的速度快两倍以上。嘴唇的活动无疑会影响眼睛的扫视速度,“一个有效率的读者能够只要看到印刷符号,就直接获得意思,而不经过声音阶段。”因此,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就要训练学生养成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的视读能力。有的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有复视的习惯,即读完一个句子或段落后回过头去重复阅读。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往往过分依赖于复视以养成一种习惯。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的办法就是让学生阅读大量难度适宜的读物,他就不会因遇到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句子或段落而回过头来再看,以致养成复视的习惯。还有如摆头阅读,指词阅读等也应一一克服。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直觉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总体观察,迅速检索储存的信息,做出判断的一种思维形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事实:有的学生在答题时往往会很快地对问题做出“毫无理由”的预测,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才能说清道理或者根本就说不清楚;也有一学生会很轻松地回答出超出他所学知识范围的问题。很多事实都说明了在正常的思维活动中,直觉思维会无意识地参与其中。爱因斯坦就认为,创造的关键是直觉。因此,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感,这也是实施素质教学必须关注的问题。
四、运用整体阅读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阅读文章时,对所学文章要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的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知识的运用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交际能力的提高又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自学,每堂课开始,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进行创造性思考,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上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全员参与,踊跃发言,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加大了英语信息输入量,使他们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同时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全面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非标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要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提高认识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要不断的训练学生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如何依据语篇情景正确理解句子和词汇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阅读教学既教学语言基础知识,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提高我们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第15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今天观看了三位专家的关于阅读教学方面的学习,感触颇深。作为一名新教师,能够有幸参加此次研修感到非常的荣幸。针对阅读教学,我们应当怎样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重点在哪里?先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阅读教学注重多读多思
过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地强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方面,而忽视了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一味地抄、背词语解释、段意和中心思想,以应付考试,使阅读教学缺乏情趣、缺乏活力。新《课标》在各阶段目标的阅读要求中均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教学应抓住“阅”和“读”。“阅”即看,实际上是用心读的过程。“读”一般指看着文字读出声音来。无论是“阅”,还是“读”,都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不能只注重讲,要尽量培养学生的自学思考能力,主要是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通过阅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习得是学生学到了某种知识,方法、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够接受到情感的熏陶,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并用之于课外学习。
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自主,范文写作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思维的主宰,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合作,即课堂上学生的多项交流,它是自主学习的更高层次。探究是最深层次的自主学习,是某个学生在某个问题上探索追究,是一种发现学习。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好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该串讲为精讲,改教师讲书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并且还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做到以学定教。课堂重视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提问,这无疑为学生的自主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机会,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仍有许多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如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学习,学生回答问题和朗读课文不是因为学习活动才产生了内在和积极性,而大多是因为得到老师德好评和表扬。又如,在学生合作方面,只有小组讨论一种形式,而且讨论时间仓促,讨论无结果;师生间的合作在某些课堂上只是教师和某几个学生的对话,而未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质疑,也未能通过教师的指点,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而探究下去,而是由教师和盘托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真正落实,需要教师不仅要从教学观念尚改变,同时还需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三、不能过度的阐述课堂内容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和语言积累,不能过度的阐述,比如说有些老师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在简介作者时过分的讲述了作者的背景,纵观历史全局了,没有把握好课堂的重点,学生没有学到该学的内容,教学目标不明确,我们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1566范文网范文网多让学生思考。其实文章是不能够面面俱到的,所以不能过度阐释,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学会引导学生。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范文2
课外阅读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无时无刻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品质。
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深知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所以在语文教学我非常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孩子爱读书,广读书,会读书,快乐读书,读整本书,做小书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为了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不但要上好每一节阅读课,而且要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抓好课外阅读活动。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读书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从任教本班起我就给班级制定了阅读计划,打造书香班级。
每个学期都要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引导孩子们读一些好书。一本好书会带领学生遨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一本好书会引导学生探索古今中外的无数奥秘;一本好书会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给学生图书、给学生时间、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与好书交上朋友。
每天午读为学生读课外书时间。要求孩子们每天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中午一进班就开始读,如今我班的孩子午读时间不管我在不在班上,范文网孩子们都能够认真的去阅读。每次中午进班看着孩子们在温暖的阳光的照射下认真读书的样子,我就不由自主的打心眼里高兴。
我为孩子们精心制作了读书卡,读书卡的内容有:书名、作者、我学到的几个新词、我最喜欢书中人物(或角色)、我最喜欢书中的几个句子、我最感兴趣的、我要把最喜欢的内容画成一幅简笔画。通过读书卡的制作帮助孩子积累一些好词好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丰富孩子的读书作业。每次都会把做的好读书卡,利用班级的“读书角”展示出来,给孩子以鼓励。
每周进行一次小练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周给孩子们布置小练笔我都会结合本周班上或学校举行的活动以及节日、天气变化、季节转换、同学们之间发生的趣事来布置本周的小练笔内容,让孩子有内容可写,真正的爱上写作。这一学期孩子们写了不少作文,围绕季节转换孩子们写的有:《秋天》、《观雨》、《掰玉米》;同学之间的趣事有:《比手劲》、《闹笑话》;我当小导游有:《八达岭导游词》《开封导游词》;孩子自己记忆深刻的事:《包饺子》、《拔牙》、《骑自行车》。平时孩子的这些小练笔都写在造句本上,定期会找一些写得好的作文,请家长把电子稿上传邮箱,再有我班的一位家长打印出来。放在作品栏中展示,让其他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让这些写作优秀的孩子得到肯定。
让孩子每天晚上坚持阅读课外书20分钟,1566范文网范文网手机版为了鼓励孩子,我给家长设计了阅读记录表,让家长在“阅读记录表”上签字,给孩子的阅读进行评价。帮助孩子养成养好的阅读习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孩子与书共舞,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阅读教学心得体会范文3
辨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彼此联系,相互关联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把联系得比较紧密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形态称之为“场”,如“电场”“磁场”等等。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处于立体的、互动的、多层次平等对话的教师、学生、文本实际上也存在一个“场”。在这个“场”中,教师、学生和文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学生身心无比愉悦,知识体系得以建构,能力得以形成,方法得以掌握,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养成。我们把这样的理想化的课堂教学境界可以称之为“对话场”。而这个“对话场”的创设与形成,正是我们改变课堂教学现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以至于最终形成和谐、融洽的“对话场”呢?
在学生的独立阅读中进行对话。
学生和文本的独立对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话场”得以形成的基础。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知识、1566范文网范文网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学生自身在外因和内因的相互作用下,自我建构的过程。没有学生和文本的独立对话,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理解,内因不发挥作用,学生是很难无法完成知识体系等方面的自我建构的。
怎样才能使学生和文本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对话呢?关键是我们教师要学会做一个“隐藏者”,在课堂中隐去我们的身影,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而要确实做到成为一个“隐藏者”,我们的教师要努力做到“两个保证”。一是要保证学生和文本独立对话的时间。二是要保证学生和文本独立对话的空间。
第一个保证中要特别注意保证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质疑问难是学生和文本独立对话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帮助学生形成“对话场”,完成意象建构的一种基本策略。它能引导学生真正经历与文本对话的全过程,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明确学生与文本对话时出现障碍的真正原因,便于集中火力,解决根本问题。学生也能通过在“对话场”中解决这些问题,而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的阅读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进一步树立学生自主阅读的信心。
二是要保证学生和文本独立对话的空间。一个教师在教学《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时,在总结阶段,让学生完成了这样一个填充题:你认为花木兰是个( )的女英雄。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谈一谈对花木兰的整体印象,相互交流对课文的整体感受。但学生交流起来很困难,甚至出现了“花木兰是一位巾帼英雄的女英雄”的状况。这就是因为这位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和文本独立对话的空间,学生被紧紧地束缚在一个小小的框子里。如果我们这样问:学完了课文,你想对花木兰说些什么?你觉得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则对话的空间要大出许多。
【第16篇】教师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阅读教学,多局限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色方面,其实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还必须要注重“读”的训练。因为,在新课程实践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着眼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的声音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学习语言,单凭讲解思想内容,写作技巧,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抓住读这一主线,反复实践,精于指导,学生才能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这种借助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创造力的。也正是阅读教学中由学生读中理解语言的有效方法。
一、尝试性朗读 尝试性朗读一般在刚接触课文时进行,很多学生阅读文章,往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去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这样,就要注意教给学生摄取筛选信息的能力。
1、 学会寻找关键词语。 学会寻找关键语句,是一种摄取、筛选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永远的歌声》一文时,教师提问:课文从哪几件事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开始,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概括。教师提示说:你们能否从课文中找出能揭示问题的关键词语吗?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们很快把答案找出来。课文主要从学生为老师“采药”和“捉鱼”两个方面体现了学生爱老师的特点。
2、 学会寻找中心语句。 中心语句往往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有的起点题作用,有的起总结作用。学会寻找中心语句,也是一种摄取、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例如,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章有哪些中心句能揭示作者的感悟?学生们带着问题,很快从文章中筛选出有关的语句信息。 在阅读中学会寻找关键词语和中心句,有利于增强学生摄取、筛选信息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二、理解性朗读。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主要方式。要把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地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不要轻易剥夺学生读书的时间,不要动辄就要“朗读”让位,不要在完成了教学任务后,象征性地让学生读一读,使“读书”通常成为一堂课的补白。我们要引导学生“熟读精思”,“读”出情,“读”出韵,“思”出义,“思”出神,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焕发蓬勃生机。通过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边思边议,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读出课文感情。如学《明天更辉煌》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到位,我把这一课,进行三次导读:第一遍指名读,让学生注意速度和重音,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第二遍教师范读,让学生知道注意适当的停顿,能使人感受到文章的意境,同时能加深理解具体语句的意思;第三遍学生轻声读,品味文章的意蕴,深层理解文章的主题意义。教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指导朗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通过朗读加深语言文字的理解。学生只有把握文章主体意义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才能读出感情。
三、感受性朗读。 真情实感是朗读的灵魂。指导学生进行感受性朗读时,要把理解思想感情和朗读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时,可以作示范朗读,要诱导学生去感受,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课文的思想感情。如教《桂林山水》一文,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桂林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结合文中插图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引导学生想象桂林山水的图画美,让学生在边看边读边想中,有如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这基础上,再有感情地引导学生朗读,这样会产生强烈的感染效果。
四、品味性朗读。 传统语文教学特别重视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学生学习课文,不是靠教师去分析教材,主要靠自己反复诵读、品味,加上教师讲解、点拔来理解课文。因此,在新课程实践中,我们仍要继承这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让学生进行品味性朗读,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通过品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领悟能力在朗读的过程中,品味领悟课文所表露出的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当然,如果只是“不求甚解”地读,漫无目的地读,这又陷于简单、机械的操作。我们强调要“熟读”的同时还要“精思”。古人注重“多读”,更重“自悟”、“精思”,重视在熟读中感悟。一篇文章,是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或是思想内容,或是写作技巧,或是语言运用,或是艺术价值。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正确地加以理解、感悟,让学生在品味感悟中对文章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有更高的认识,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鉴赏、领悟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大多数是阅读的精品和典范,语言风格各异,思想内容丰富,表现技巧不同。因而,在新课程实践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加强“读”的训练,恰当地指导学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学生从书中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