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5篇优秀的音乐教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
通过此次的学习,我心里非常的感激,感谢学校领导对薄弱学科一线教师的重视与培养,同时也感谢培训我们的各位教授,他们非常用心的准备培训内容,讲解耐心透彻,使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想到这些心情就变得沉重。下面我就谈谈这次陪训的心得体会吧!
首先,这次培训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如鱼得水。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论知识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以不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积极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以音乐的“四个领域,十四个板块”作为教学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得到提高与认识,从而促进教学发展。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成长起来的。教师应以才气和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说服课堂。(人格+知识=征服学生),过去以为以现有的知识,足以教好小学生,听完宋德铭教授的讲授,我发现自己的这种想法错了。学无止境,我们应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要流淌着卓越的精神力量和神奇的创造力,用心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在对学生艺术教育方面做贡献。
第三,在本次的培训中,xx教授讲授的《关于音乐教学设计的建议》的理论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有了新的认识。上好一节音乐课,要重视教学过程的精设计,能够放在学习者的视角,围绕着本课的目的,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
音乐审美符合任职规律,教学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着浓郁的教学情景,清晰的展示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体现师生互动,积极学习参与,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发展的特征,同时注重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对教材人文教育的内化和发扬。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斩荆棘,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更好的发展。
第四:在本次培训中,所有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他们的孜孜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记忆忧心。看着一次次的示范,一次次的流汗,使我从心底里佩服。老师真想让时间过得慢些,让你们在课堂上多留一会,为我们诠释蜡烛的精神。可又想让时间过得快些,让你们多休息一会。在这我只想对你们说一声“老师,您们辛苦了!”
总之,这次培训使我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信一定学我所用,取长补短,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力。
我们都知道:中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表现欲特别强,富于幻想,敢于创造,而音乐活动的设计的出发点正是使学生不受约束完全出于内心感受、内心需要。它能使学生大胆地、无忧无虑地在音乐的天地中表现自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
因此,音乐课堂活动的开展能够开发中小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放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的开拓性人才。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每一次音乐活动又是一项多种感知器官协调工作的感知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音乐课堂活动体现了中小学生新课程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课堂活动教学模式的建构体现了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创新求异等基本理念。
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2
参加了开发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受益匪浅。通过认真细致地学习,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一名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1。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2。提升个人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3。热爱学生,真诚可以是一面镜子,也可以是一种无敌的武器,对待学生,对待花样年龄的青少年,除了真诚还能用什么方式来打动他们,获得他们的信任呢?在教师生涯中,我将本着对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坚决地走下去。
4。不断反思,要想从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少了这个环节;不断的反思、改进。教师职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并且能将这种方法深化为一种理论,这便是做一名教师的最高境界了。
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3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实录重要性,譬如一堂音乐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准确及时地做到课堂教学的改进任务。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课堂观察不仅是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以及准确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
初中生既不象小学生那样对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不深,遇事经常会破涕为笑,也不象高中生那般老练,遇事有自己的主张,他们往往是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底了解,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表现出情感和意志的相对脆弱。面对挫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还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
学习了音乐课后,我觉得以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1、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绪变化,用亲切、幽默、诙谐、委婉的言语或技巧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2、正确看待学生的闹,鼓励学生的创造
本案例中,该同学表面上随意“瞎唱”,其实是他内心真情的自然流出,表现了他本能的创作兴趣。我们不能随意地将本能的创作兴趣扼杀在摇篮之中。
3、创新教学应从学生音乐创造天性和实际经验出发,循序渐进
音乐可以不依赖谱而存在,音乐才是生来就有的。对于他们来说,哼唱比写谱容易得多。如果要求缺乏感性经验的创作,势必会扼杀他们的创作兴趣,影响教学的实效性。本案例中,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实际的识谱经验,从感性到理性,先让学生哼唱,再引向对比学习,较好的落实了“双基”教学。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从一个学生到每个成功的创作,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特殊性。
4、开放教学过程,实施生成教学
课堂教学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可能完全预测课堂上所要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们有迅速捕捉到学生输出的各种信息,随时反思,随机应变,这种能力。传统教学以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课改倡导“开放教学”,倡导实施“生成教学”。本案例把定位转变为“以生成为本位”,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前所制定的计划,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有明显的变化,有所提高。
5、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生
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与引导,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因此,他能非常乐意的接受。同时,教师把他的闪光点放大,引导其他学生像他一样来进行编唱,从而使他获得了自信,欣赏换成了指责、批评,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他肯定会有逆反,对课失去兴趣。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来讲,需要不断地掌握新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我有信心我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4
上周有幸参加为期2天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专项培训,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培训中,尚永娜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各种课例,新颖的形式、轻松的氛围,深深吸引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奥尔夫的魅力,体验到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更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和启迪。
自己第一次接触奥尔夫是在大学的时候,当时就非常喜欢奥尔夫,喜欢上奥尔夫课。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把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不同的游戏、舞蹈、情境表演等方式展现出来,让人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下牢固的掌握这些音乐知识,并学会运用。这样的方式是不同于死记硬背的,是孩子、大人、甚至是老人都乐意接受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中学习。
通过尚老师的专项培训,我了解到奥尔夫音乐的材料应该是多样性的,学习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各种多样性的结合,形成了奥尔夫音乐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不但培养孩子的感受、欣赏、表现能力,而且还综合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在欣赏课的教学中加入奥尔夫的元素,尚老师对《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进行教学时,采用情景教学以小矮人的故事代入音乐,使孩子们更形象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图谱的欣赏以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感受音乐;在与舞曲对比时,分别从情绪、色彩、旋律线来分析音乐。这些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在今后的欣赏课中都是可以借鉴的。在音乐课中是可以通过语言、声势、律动、旋律、打击乐器、舞蹈、情景表演等方式来进行学习的。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是一种过程性的教学,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你学会了不一定会教好学生,它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深厚音乐功底,才能通过崭新的教充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全面有效的、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因此,今后我在音乐教学上要不断去实践,不断去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使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并热爱音乐。
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5
暑假参加了中国奥尔音乐教学法的培训,这也是我自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参加这种教育性质的培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两年来,自认为在音乐教育这条路上才迈开我的第一步。从我第一次上讲台,不知音乐课从何讲起,胡乱的东拼西凑完成一节课,到拿到优质课的第二名.感觉自己已渐渐步入正轨了,初步了解音乐课的模式.然而,这次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后,却发现音乐课的模式远不像我想像的那样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老师稳站讲台,学生端正坐好就算是一节音乐课,这仍然是在传统音乐课的模式中徘徊,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二十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而将三元素紧密连接的核心要素便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但很多音乐教师认识到这点却不知如何去上好这节课,以至于一讲到音乐理论的东西,学生就会感觉音乐课没有趣味,老师讲得没劲,学生也不愿意听。但是这次培训后,让我从中感受了许多新鲜的东西,从而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声势
身体原本就是一件乐器。我们知道嗓子可以用来唱歌,然而除嗓子外,人的手、脚、腿、头等都可以做乐器,不但如此,还有高低音的区别。如,捻指可以是高音,因为声音集中,响亮;跺脚可以是低音,声音厚实,还有拍手拍腿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这些声势加进来,没有太多的技巧,或理论性的东西,确给教学增添了许多色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难度的可以做到,并且还能凑成一个多声部出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声势用得非常多,如:节奏训练,用声势伴奏——做固定音型,为奏乐的准备,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声势的练习也是学习打击乐器的铺垫,基础。当教师开始用声势引导学生时,那他也开始了节奏的训练,无形中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我们强调将理论的东西淡化,转为实际操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音乐兴趣。
二、即兴创编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让学生自主参加音乐活动,而不是一味地观看或听。通过学生自由的,自主的设计音乐活动才能真正体验、感受音乐,才会从中有效地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如在探索声音课堂上,安吉丽娅老师风趣的表演了一段声音戏剧,让我们开怀大笑了一阵,但是我们从中很快知道了声音的魅力,接着她从中选五个人到台上盘腿坐下,每人心中想一个声音,如嗡嗡,喵喵,哎呀,哦,啊等等,但是声音不能与别人相同,而安吉丽娅则当起了乐手,每拍一个人的头时,就会发出一个声响,连续的按节奏拍的话,就成了一曲美妙的乐曲。这个游戏让大家都想跃跃欲试,老师说光只有声音不行,还要有情节。于是大家七八个人一组,自己分工,一些人做声响,一些人表演。展示时,每一组都表现的超乎想像。三打白骨精,嫦娥玉兔,腊笔小星都搬上了舞台,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故事。在这堂课中,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用声音,这个声音应该表现什么,如何适当的加入声音,全是学生自己去想像去创编。得到的效果却极佳。
三、打击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打击乐器是一大特点,因为它强调了节奏,所以打击乐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打击乐器分为鼓类,木质类,金属类,散响类。这四种打击乐器构成了奥尔夫打击乐合奏的基本编制,一般与身势对等的是跺脚——皮革;拍腿——金属或木质;拍手——木质或散响类;捻指——散响类或金属类,构成四个基本声部。在《春节序曲》、《鸭子拌嘴》中,李妲娜老师把这些打击乐器运用的淋漓尽致,前一曲突出了喜庆,热闹,所以尽量将鼓和锣来烘托气氛,而在第二曲中则把原曲改成了回旋曲式,加入了abc三个插部——引子、嬉戏、尾声,a+b+a+c+a+d+a,而这三个部分都用小镲表现出来,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当然,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会有点难,但是这种教育方法确实能将音乐课变得灵活,形式多样。
当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现状来说不能说全盘吸收,有些东西运用起来很困难,就像打击乐器,如多学校考虑到经费问题,不能提供相应的条件,但是其中许多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从而更好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6
潘老师应梅园小学的要求,在第一天为我们介绍了所有的奥尔夫乐器。才发现还有那么多乐器不认识,比如:棘齿、海鼓、自响筒、多音筒、牛铃。
第二天,潘老师给梅园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各上了一节音乐课,让我们看到奥尔夫教学法直接作用在学生身上的效果。(只是课前我满心期待着进来50个学生后,看看一些游戏会不会让学生失控,没想到进来也只有20个学生。看来奥尔夫教学法进入音乐课堂,人数问题确实是让人头疼。)
其余的时间潘老师一直在跟我们做游戏,围绕着:唱歌、舞蹈、律动、语言(节奏)、乐器(身体乐器)展开。三天的学习非常愉快,老师们已经体验到奥尔夫教学法的独特魅力。虽然说奥尔夫教学法不能直接套用在音乐课堂,但它的精髓很值得借鉴。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教师超高的音乐素养,二是非常适合孩子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中体现出教师超高的音乐素养
在一节音乐课里我们不需要看到一个音乐老师像演奏家或者歌唱家一样展示自己的专业,那音乐老师的专业素养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这三天的学习,我觉得教师素养充满了整个教学过程,在细节处体现。
首先,教师是作曲家。奥尔夫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是一个个短小的音乐素材,通过教师的引导,一个小素材加入各种元素,发展成为较长的乐曲。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创作过程,期间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去判断,如何让乐曲的声响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木质乐器和金属乐器音量上是否平衡,各个节奏声部的松紧等等。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曾经设计过的乐器伴奏的环节,大多也只是走个过场,没有从学生的演奏中得到反馈,一方面是因为对未知的“创作”没有把握,所以不会预留很多时间在这个环节,另一方面是自己没有关注到“创作”的音乐上。一个没有关注音乐的老师,如何让孩子去关注音乐呢?一个不能帮助孩子提高演奏效果的老师,演奏的环节,能让孩子得到什么呢?(走了,面壁思过3分钟……)
再次,教师是指挥家。三天的课程中,我看到的潘老师是全情投入的。每个游戏,不论面对老师,还是学生,潘老师都用自己的眼神、肢体……所有可以用到的一切向我们传递着讯息。就像指挥家一样。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也会给学生做渐强和渐弱的拍手示范,可我从来没想过渐强的时候可以通过手部的渐渐抬高使得学生能不单在听觉感受到变化,而能够结合视觉感受。(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常提到的听视觉结合)教师的体态、肢体语言如此重要,以后不能偷懒了,还有太多太多可提高的空间了。(走了,面壁想想哪里还能做得更好……)
三次,是让人钦佩的应变能力。我想,如果课前要跟潘老师要一份上课的详案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整个教学过程中,太多的“生成教育”。所有的教学环节,可能根据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的一个小念头而即兴发生。学生不但参与了音乐创作过程,甚至参与了课程设置。可谓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了。比如,潘老师在四年级《回声》这一课,在乐句中间穿插的学生回答“云”,和“o,yeah——”,完全是偶然。只是因为一个学生的答案,而最后的效果却是这两个地方成了整课的亮点。
最后,教师是心理学家。面对孩子,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设置的游戏,要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要关注细节。适合孩子,潘老师提到,所有游戏如果太难,会让孩子有挫败感而不愿意玩下去。所有游戏,应该从简单到难循序渐进。并且遵循“进三退二”(我自己起的名字)理论。就是说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学生进步,我们要允许孩子进一大步,退一小步。而整个过程中孩子是在进步的就可以了,而不能要求孩子只进步不退步。学习的过程,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不论是音乐还是别的科目,甚至人生,都遵循着“进三退二”的原则。
总结:奥尔夫教学,在歌曲教授过程中,几乎不会用到现成的伴奏音乐,这给学生参与创作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作曲家的创作能力,指挥家的控制能力,判断能力,和超人的应变能力。还要能够结合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我想,一个好的音乐老师,都离不开这些素养,并且我们需要从学生身上,得到反馈,参与修正,得到提高。不单外出学习是学习,我们面对学生的每节音乐课,都是学习。前提是,认真上好每节音乐课,做好反思。这才是教学经验的意义所在。(走了,学习去……)
二、奥尔夫的教学目标
很喜欢奥尔夫的教学目标,所以记下:
1、帮助孩子累积音乐经验。
2、帮助孩子发展其潜在的音乐性。
非常简单,又是那么地适合学生。
音乐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我们不必纠结一节课里面要有一首曲子,还是要有好多曲子,不必纠结一节课上完,这首歌可能还没学会唱。(潘老师四年级的课《回声》上完,学生并没有学会演唱,但学生充分体验了音乐,甚至参与了音乐的拓展创作)只要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关注的是音乐,而不是课程本身、不是把学生当成课程的道具,相信学生必有所获。
【第2篇】幼儿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广西幼儿师范大学余雅斌老师的讲座从专业标准制定的背景、指导思想、基本特点、基本理念、结构与内容等方面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解读,使我对幼儿教师及幼儿园教育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通过认真学习,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1、热爱理解幼儿。
我认为对一名幼儿园教师来说,首先要爱孩子,就要给他需要的帮助和指引,关注幼儿的不同需要,给予及时的回应与帮助。爱不是包办代替,也不是强行给予。
2、尊重幼儿人格。
教师要尊重信任幼儿,与幼儿平等交往。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化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与支持者。我们要扮演好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首先应该尊重幼儿,从心底去关怀、接纳每一位幼儿,尊重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把幼儿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己平等的“人”;教师要倾听幼儿的心灵之音,了解幼儿的需要,及时地给予应答;另外我们要作为一个合作者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和幼儿一起去探索,一起去体验,师生共同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努力。
3、严于律己,言传身教。
幼儿的可塑性、模仿性强,老师也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都会有老师的影子。因此,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我们都要时刻的要求自己,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们的榜样。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孩子做好表率。
4、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我认为,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对幼儿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优缺点,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多思考自己该怎样做更好。树立反思的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也深知,要当好幼儿教师,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它既要有严父的教诲,更要有慈母般的温柔、耐性、爱心,要时刻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闪光点,然后用自己的感悟,胆大心细地去雕刻每一块璞玉,用爱的阳光雨露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身为洪利幼儿园的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的培训活动,本次活动让我们近距离的领略了教学能手上课的风采,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收获颇丰,现把自己的学习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语言活动与表达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造一个能使他们先说、敢说、喜欢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从早以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语言活动,发展为现在更适合幼儿接受的、由七个类型组成的语言表达——故事、儿歌、谈话、听说游戏、文字故事、早期阅读。
二、数学活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幼儿数学学习,必须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当中去学,必须在事件当中学,这个事件,既可以是真实的事件,也可以是虚拟的事件(比如故事、情景等)。在此基础上,再辅佐有趣的操作、丰富的游戏和练习,这样,孩子的数学学习,才可以摆脱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尴尬的局面,才可以使数学学习变得很有意义;另外,孩子在操作、游戏及练习当中去学数学,孩子才可以完成“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认知过程。
三、音乐教育活动
音乐是快乐的催化剂,让幼儿通过音乐活动能够感到快乐,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让幼儿在多种多样的方式中激发兴趣、快乐学习、便于记忆。
四、科学领域
科学领域一般是一些自然知识,实验为主要活动形式,需要幼儿亲身操作,并在体验、发现中主动学习。
五、社会活动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影响。
虽然培训已结束。但我们却意犹未尽,期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引领我们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3篇】关于初中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音乐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准确及时地做到课堂教学的改进任务。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呢?通过这次教训培训,浅谈几点体会。下文是初中音乐参加教学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初中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我们都知道:中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表现欲特别强,富于幻想,敢于创造,而音乐活动的设计的出发点正是使学生不受约束完全出于内心感受、内心需要。它能使学生大胆地、无忧无虑地在音乐的天地中表现自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
因此,音乐课堂活动的开展能够开发中小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放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的开拓性人才。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每一次音乐活动又是一项多种感知器官协调工作的感知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音乐课堂活动体现了中小学生新课程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课堂活动教学模式的建构体现了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创新求异等基本理念。
初中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实录重要性,譬如一堂音乐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准确及时地做到课堂教学的改进任务。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课堂观察不仅是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以及准确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
初中生既不象小学生那样对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不深,遇事经常会破涕为笑,也不象高中生那般老练,遇事有自己的主张,他们往往是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底了解,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表现出情感和意志的相对脆弱。面对挫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还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
学习了音乐课后,我觉得以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1、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绪变化,用亲切、幽默、诙谐、委婉的言语或技巧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2、正确看待学生的闹,鼓励学生的创造
本案例中,该同学表面上随意“瞎唱”,其实是他内心真情的自然流出,表现了他本能的创作兴趣。我们不能随意地将本能的创作兴趣扼杀在摇篮之中。
3、创新教学应从学生音乐创造天性和实际经验出发,循序渐进
音乐可以不依赖谱而存在,音乐才是生来就有的。对于他们来说,哼唱比写谱容易得多。如果要求缺乏感性经验的创作,势必会扼杀他们的创作兴趣,影响教学的实效性。本案例中,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实际的识谱经验,从感性到理性,先让学生哼唱,再引向对比学习,较好的落实了“双基”教学。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从一个学生到每个成功的创作,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特殊性。
4、开放教学过程,实施生成教学
课堂教学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可能完全预测课堂上所要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们有迅速捕捉到学生输出的各种信息,随时反思,随机应变,这种能力。传统教学以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课改倡导“开放教学”,倡导实施“生成教学”。本案例把定位转变为“以生成为本位”,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前所制定的计划,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有明显的变化,有所提高。
5、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生
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与引导,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因此,他能非常乐意的接受。同时,教师把他的闪光点放大,引导其他学生像他一样来进行编唱,从而使他获得了自信,欣赏换成了指责、批评,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他肯定会有逆反,对课失去兴趣。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来讲,需要不断地掌握新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我有信心我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初中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狂年初一音乐教材改版了,作为一名初中的音乐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知识,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地自我的更新与发展。研究了一番,以下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
新编教材给我们提供的音乐作品在思想、音乐形象方面都是接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参与、表现潜力,这些为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的较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与学生产共鸣,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与同伴交流的习惯;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音乐、应用音乐的习惯。音乐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鉴赏好审美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用音乐作品加强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得认识和理解。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动觉等感官的参与,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还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渗透不同的文化知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鼓励学生尝试音乐的创作,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作新人,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和个人品德的修养。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用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初中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实录重要性,譬如一堂音乐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准确及时地做到课堂教学的改进任务。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课堂观察不仅是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以及准确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
初中生既不象小学生那样对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不深,遇事经常会破涕为笑,也不象高中生那般老练,遇事有自己的主张,他们往往是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底了解,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表现出情感和意志的相对脆弱。面对挫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还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
学习了音乐课后,我觉得以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1、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绪变化,用亲切、幽默、诙谐、委婉的言语或技巧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2、正确看待学生的闹,鼓励学生的创造
本案例中,该同学表面上随意“瞎唱”,其实是他内心真情的自然流出,表现了他本能的创作兴趣。我们不能随意地将本能的创作兴趣扼杀在摇篮之中。
3、创新教学应从学生音乐创造天性和实际经验出发,循序渐进
音乐可以不依赖谱而存在,音乐才是生来就有的。对于他们来说,哼唱比写谱容易得多。如果要求缺乏感性经验的创作,势必会扼杀他们的创作兴趣,影响教学的实效性。本案例中,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实际的识谱经验,从感性到理性,先让学生哼唱,再引向对比学习,较好的落实了“双基”教学。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从一个学生到每个成功的创作,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特殊性。
4、开放教学过程,实施生成教学
课堂教学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可能完全预测课堂上所要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们有迅速捕捉到学生输出的各种信息,随时反思,随机应变,这种能力。传统教学以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课改倡导“开放教学”,倡导实施“生成教学”。本案例把定位转变为“以生成为本位”,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前所制定的计划,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有明显的变化,有所提高。
5、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生
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与引导,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因此,他能非常乐意的接受。同时,教师把他的闪光点放大,引导其他学生像他一样来进行编唱,从而使他获得了自信,欣赏换成了指责、批评,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他肯定会有逆反,对课失去兴趣。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来讲,需要不断地掌握新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我有信心我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初中音乐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狂年初一音乐教材改版了,作为一名初中的音乐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知识,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地自我的更新与发展。研究了一番,以下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
新编教材给我们提供的音乐作品在思想、音乐形象方面都是接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参与、表现潜力,这些为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的较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与学生产共鸣,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与同伴交流的习惯;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音乐、应用音乐的习惯。音乐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鉴赏好审美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用音乐作品加强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得认识和理解。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动觉等感官的参与,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还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渗透不同的文化知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鼓励学生尝试音乐的创作,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作新人,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和个人品德的修养。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用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4篇】优秀范文:参加市中小学音乐教学基本功培训后心得体会
“一个音乐教师,利用前面的5分钟教学唱歌,剩下的30多分钟一路讲革命历史、山川大海。课后,学生还非常称赞该老师讲课比地理老师讲得还好……”这是金亚文教授在会中引述的一个故事。在故事的背后,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是否我们在教学工作环节上真的是走上了一条歪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没干自己的事?
想当初,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时候是干劲十足,勇于实践。也乐衷于将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什么博客、都是自己经常光顾的地方。在工作上也大有将自己一切都奉献在讲台上的风范,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当课余时间还不够的时候还常抽出自己的午休时间来辅导那些分批进行排练的同学们。那时的我,不知道什么是累,好像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一样。那时的热情,那样的心态,曾给我带来了不少收获,出去学习的机会也自然多了起来。
然而,另人遗憾的是,出去学习机会次数的渐多并未为我的教学带来多大的改善。相反,常常是把别人的胜利经验实践在自己的课堂上时,结果变得一塌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挫伤了自己的一次次信心。
去学习别人的优秀教学经验,本是一件好事,为何用在我身上却适得其反呢?是我不适合别人的经验还是其它原因导致了这种结局?
新课标的实施在东莞最初阶段,还是一个懵懂的阶段,大家都在追求、探索,课堂越来越复杂,内容越来越丰富、甚至五花八门、样样齐全,然而大家都在作秀。大家每每听完课,心里感觉太做作,但心照不说,评课的时候评的都是表面上的颜色多鲜艳,或者说如何更鲜艳。而没有提供一些真正意义上有指导意义的思路给大家。思想汇报专题实际上也无法从一堂作秀课中提炼出有价值帮助的思路出来。而自己,依然在困惑中彷徨。
当自己的脚步停歇不前时,别人的脚步没有停下来。尤其硬件条件比较好学校,新课标的头绪已渐露锋芒。
而我们,却在学校的“杂工”当中表现异常突出。在学校里,“课件制作能手”的称号让我极度厌恶与反感,这代表着我的是做着与自己的学科无关的东西
失去了钻研的空间和时间,加上气氛又不够,虽有频繁的教学交流,却被疲惫的教学心态否决了一切上进之心。岁月一直这样流逝着……
当某一些思路顿悟时,发现我们错过了很多时间。
教师也形同医生为病人开处方,只是医生是为了恢复原貌,教师是为了革新面貌,但发现,自己老了。很多东西我们做不出来了。
值得欣慰的是,金教授写论文的“金五字”——“读、想、写、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起码我在写这篇心得体会之时,就是用“一气呵成”的办法将它起草完的,我想,这对于今后我要颠覆论文不上榜的状态增加了一份可能。
音乐,请守住自己的领地!我该如何守住自己的领地呢?
【第5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暑假参加了中国奥尔音乐教学法的培训,这也是我自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参加这种教育性质的培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两年来,自认为在音乐教育这条路上才迈开我的第一步。从我第一次上讲台,不知音乐课从何讲起,胡乱的东拼西凑完成一节课,到拿到优质课的第二名。感觉自己已渐渐步入正轨了,初步了解音乐课的模式。然而,这次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后,却发现音乐课的模式远不像我想像的那样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老师稳站讲台,学生端正坐好就算是一节音乐课,这仍然是在传统音乐课的模式中徘徊,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二十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而将三元素紧密连接的核心要素便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但很多音乐教师认识到这点却不知如何去上好这节课,以至于一讲到音乐理论的东西,学生就会感觉音乐课没有趣味,老师讲得没劲,学生也不愿意听。但是这次培训后,让我从中感受了许多新鲜的东西,从而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声势
身体原本就是一件乐器。我们知道嗓子可以用来唱歌,然而除嗓子外,人的手、脚、腿、头等都可以做乐器,不但如此,还有高低音的区别。如,捻指可以是高音,因为声音集中,响亮;跺脚可以是低音,声音厚实,还有拍手拍腿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这些声势加进来,没有太多的技巧,或理论性的东西,确给教学增添了许多色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难度的可以做到,并且还能凑成一个多声部出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声势用得非常多,如:节奏训练,用声势伴奏——做固定音型,为奏乐的准备,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声势的练习也是学习打击乐器的铺垫,基础。当教师开始用声势引导学生时,那他也开始了节奏的训练,无形中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我们强调将理论的东西淡化,转为实际操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音乐兴趣。
二、即兴创编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让学生自主参加音乐活动,而不是一味地观看或听。通过学生自由的,自主的设计音乐活动才能真正体验、感受音乐,才会从中有效地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如在探索声音课堂上,安吉丽娅老师风趣的表演了一段声音戏剧,让我们开怀大笑了一阵,但是我们从中很快知道了声音的魅力,接着她从中选五个人到台上盘腿坐下,每人心中想一个声音,如嗡嗡,喵喵,哎呀,哦,啊等等,但是声音不能与别人相同,而安吉丽娅则当起了乐手,每拍一个人的头时,就会发出一个声响,连续的按节奏拍的话,就成了一曲美妙的乐曲。
这个游戏让大家都想跃跃欲试,老师说光只有声音不行,还要有情节。于是大家七八个人一组,自己分工,一些人做声响,一些人表演。展示时,每一组都表现的超乎想像。三打白骨精,嫦娥玉兔,腊笔小星都搬上了舞台,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故事。在这堂课中,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用声音,这个声音应该表现什么,如何适当的加入声音,全是学生自己去想像去创编。得到的效果却极佳。
三、打击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打击乐器是一大特点,因为它强调了节奏,所以打击乐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打击乐器分为鼓类,木质类,金属类,散响类。这四种打击乐器构成了奥尔夫打击乐合奏的基本编制,一般与身势对等的是跺脚——皮革;拍腿——金属或木质;拍手——木质或散响类;捻指——散响类或金属类,构成四个基本声部。在《春节序曲》、《鸭子拌嘴》中,李妲娜老师把这些打击乐器运用的淋漓尽致,前一曲突出了喜庆,热闹,所以尽量将鼓和锣来烘托气氛,而在第二曲中则把原曲改成了回旋曲式,加入了abc三个插部——引子、嬉戏、尾声,a+b+a+c+a+d+a,而这三个部分都用小镲表现出来,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当然,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会有点难,但是这种教育方法确实能将音乐课变得灵活,形式多样。
当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现状来说不能说全盘吸收,有些东西运用起来很困难,就像打击乐器,如多学校考虑到经费问题,不能提供相应的条件,但是其中许多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从而更好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尽在1566范文网范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