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学心得体会 > 课程心得体会

课改经验心得体会3篇

发布时间:2023-09-03 20:12:07 查看人数:3

【导语】课改经验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课改经验课程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改经验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课改经验心得体会

【第1篇】最新教改课改经验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教改课改,教师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要求,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当中,要让学生去想、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下面是小编整理教改课改经验心得体会的范文,欢迎阅读!、

教改课改经验心得体会篇一

新课改走进我们的视线,步入课堂的实质性实践,已一年半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我们确立了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的工作思路。近一年半的改革实验,我们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课改为我们展现了新的舞台,新的天地,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推动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这一年半的课改工作总结,记录了我校全体英语教师参与课改的理性的探索、细致的规划、充沛的情感和鲜活的气氛。

一、课改从理论学习入手

要搞好课改,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只要认识到位,转变了观念,就可以将课改顺利推行。学校首先抓好通识性培训,从xx年上半年就开始组织有关基础刻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提前半年为英语教师购买课程标准,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教师提前学习课标、解读课标,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在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规定至少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课标的教研活动三次,做到人人对课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学校多次派出有关领导和部分英语骨干教师参加区、市、省径的课改培训。观看有关课改的专题讲座录相及课改示范课录相,并组织开展讨论。可以说,课改理念已深入学校全体英语教师的头脑中。

二、课改从教研活动中探索

开展了扎扎实实学科培训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实践。每学期落实教研活动“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定文字总结),要求教研组组织以课改的专题教研活动不少于3次,备课组坚持间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材,讨论教法和学法。把通识性学习与学科性研究有机结合,力求将课改教学做到正确把握,适用有效。同时,组织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课改活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在校内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增强教师研究新课程的热情与能力。并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同年级同科教师1-2节,并间周在备课组举行教学研究课研讨活动,通过解剖案例来不断改进教法学法。一年半我们共开展校内研究课30节,同时,区级课改研究课共8节。其中李欣老师参加区“创新、发展”优质课竞赛荣获一等奖,刘英、匡乐逸老师参加区“新课改案例”竞赛荣获三等奖。

”五、课改在教学活动中实践

在每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校英语教师们认真实践,努力按课改理念去进行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鸦雀无声”课堂状况,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教师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课堂气氛较之以前面目全新,学生的反映强烈,认为老师们的教学灵活了,生动了,有趣了,愿意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家长也反映学生进初中后一改小学对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对学习有了热情,并主动的开展课外各种学习活动。

六、课改在多彩的活动中深入

1、开设“英语角”,让学生与同学、老师、外教快乐说英语。

2、举办英语歌曲欣赏、英语故事会、英语剧表演等诸多令学生兴趣盎然的趣味英语课,让学生快乐学英语。

3、办英语板报。不仅让学生学会获取英语信息、加工英语信息、交流英语信息,而且让学生学会用笔把美丽英语画出来。

4、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英语比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品尝成功。

5、举办“快乐英语演示会”活动,为学生提供展个性、显特长的多彩平台。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全新的天地。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他们用活泼泼的英语译出了篇引人入胜的科技小论文;他们在全国英语奥赛中连年勇夺一、二等大奖;陈瑜同学在市“深图杯”英语短剧主持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杜华夏同学在福田区首届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难怪学生们都说:“英语多彩的活动是我们施展才华的阵地,是我们寻找快乐的源泉,更是我们‘种植’英语的花园。”

七、课改以评价改革促进

随着课改的开展,学校还探索新的评价方式,通过综合评价展现学生学习情况,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在全体老师的反复研讨、实验下,英语科组印发了英语科“学生形成性评价量表”,包括学生课堂行为评价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表、家长观察评价表和同学评价表。此外我们还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制作了“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闪光点”的发展情况,记录中下层面学生的转化情况。

八、课改在总结中深化

课改需要探索,也需要总结。我们要求每位英语教师尝试进行反思性教学,课后试行写教后记,不断总结课改教学。学校定期召开课改实验专题研讨会,交流课改实验的经验、体会与困惑。通过研讨会和教研,老师们学到了一些好的做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措施。课改实验的思路更加明确,课改实验的操作更趋科学,信心更加坚定。每学期末,要求教研组、每个备课组写出教学工作总结,每位教师写出教学总结;总结全期教学进行的系统经验和不足之处。同时,每位教师上交优秀课改案例、反思及课改论文给校教科室。

我校英语课改工作刚刚起步,只能说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有一些教训,尤其是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在教学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表现,同时面对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状况,如何让所有学生都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和教师在课改中共同成长?这还需要我校全组英语老师继续探索,在课改“实验田”精耕细耘。

教改课改经验心得体会篇二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入我的视野。他告诉我人生的意义蕴含在丰富的过程之中,特别是精神的价值。越是崇高的境界,越是纯净的层次,越是深藏于迂回曲折的过程里。比如登山,一个个台阶,是拖起你生命之峰的基石,一道道绝壁,是刺激你生命活力的养份,极顶的风光,只有在征服了过程的艰险之后,才会具有勾人心魂的魅力。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先后召开了“课改的意义”、“课改中教师角色怎样转变”的交流会。使全体教师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进行课堂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也实现了旧教材,新理念、新方法。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语文采取了尝试“三步”教学法,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手写作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带着自己碰到的问题),最后可模仿借鉴所学课文内容修改自己的习作。传统的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三、 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 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教师意识到课改形势逼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师的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进修,业务培训或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自我训练。教师们能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课件,集体备课等,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

3、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掌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4、但强调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教改课改经验心得体会篇三

《基础刻育课程改革(试行)》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九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对新课改加强认识,热情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生长时,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就会意想不到地被激活。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并不鲜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当提供适合学生教育环境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要转变角色,走进新角色。我们教师就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和领路人,由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者和拓荒人。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被知识牵着鼻子走。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反思自我,营造维持他们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第三,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制约课改的进行,今天的学生不再是几年前的学生了,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往往超越了我们成年人。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要求,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当中,要让学生去想、去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因此,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维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要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以保证双方的协调发展。

最新教改课改经验心得体会范文

【第2篇】暑假校长课改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暑假校长课改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这次暑假校长培训,我有幸聆听了各位校长的课改经验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太谷的24字教学模式——“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

他们的课堂预习,做得很扎实,为上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堂平实,没有大盖帽似的导入,没有华丽的形式,没有激情的演讲。有的只是教师的引,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目标的严格落实。无论是第一环节的温故互查,还是以后环节的设问导读、应用实践、拓展延伸,一直是学生在动,是学生在二人合作小组中完成。这样的小组合作是真真正正的在合作,或校对答案,或交流方法,或帮助后进生,学生的汇报语言流利,声音响亮,归纳总结条理清楚,叙述完整。教师学生角色定位准确,主体和主导恰到好处。教师从从容容,没有一句废话多余的话。一直穿行于学生课桌间,巡视检查学生的情况。学生紧跟学案上的过程,积极探究,或练习,或思考,或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动的状态中。 最终,学生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能力。以前,也听说过“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个性化体验、个性化阅读”;还有什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类的句子,但背会了都不一定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回才真正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并不是有来说的,是用来做的。

这次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导学案规范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也给我们的管理和教师教学提出了挑战: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驾驭新的课堂。更加理解了张四保主任提出的多与少的关系:教师课上讲得越多,学生学的东西越少;教师备课的时间越多,课下辅导、批改用的时间越少;教师选得题越精,学生得到的思路、方法越多。我的理解是:教师功夫在课外,轻松在课堂。学生轻松在课外,收获在课堂。

听了激动,看了心动,还要付诸于行动。我决心以这次赴太谷学习为起点,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尝试、探索,把这次学习活动不断地引向深入,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当然,任何学习都要批判的接受,我们要取其精华,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博取众长为我所用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创新精神,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新学期的课改又开始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其实,我一直在课改的路上。我坚信: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前面定是一片艳阳天。

暑假校长课改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第3篇】于美霞课改经验学习心得

XX年12月2日,学校一行12人,前去潍坊昌邑市饮马镇杨屯小学参观学习,听了一节于美霞老师执教的《梯形的面积》,在办公室和于老师就小学数学“互助式”特色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座谈,路上、回来后,认真翻看了关于于美霞老师的相关经验材料,真可谓获益良多。

一、学习初印象

1、课堂活了,学生真正动起来了

整堂课上,老师的语言不多,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个是上课之初的问题呈现,再就是精选了四道练习题。

其他时间,都是学生围绕呈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活动。

课上,学生或动手折叠、拼图,或冷静思考,或二人合作,或四人合作,或大胆质疑、追问,学生手动、眼动、耳动,更可贵的是脑动,学生一直在思考,一刻不停,忙得真叫是不亦悦乎。

2、小组长认真负责,组织能力强,合作学习井然有序,效果好,效率高

每位小组长都是一名称职的小老师,课上、课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到什么环节,学习小组改干什么,小组长心知肚明,组织很到位,不但没有浪费时间,反而效率很高,组织组内全体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全体成员都多种感官动了起来,尤其是脑瓜动了起来,这样学习起来一定是有效、高效的。

为此于老师下了大量心血:

(1)加强对小组长的思想教育,逐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2)对小组长进行正确诱导,不出现过激行为。

(3)把民主管理权让给小组长。

(4)注重培养学生汇报交流的习惯。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重算理、算法

于老师设计练习题,都是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力求练习题体现层次性和开放性,因为当前的数学教学重点不在于做题,而是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当然,计算能力也是其中之一,不容忽视)

试想,如果学生的算理、算法都不清楚、不明白,做练习题的效果又会好到什么程度呢?更谈不上解决此类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本堂课上,于老师不是通过课本例题直接告诉或讲述梯形面积的公式这样一个固定的结果,而是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呈现,重在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动手尝试、合作讨论,用多种办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让全体学生经历一个自我发现的学习过程,他们的受益不仅仅是一个计算公式,而是多种解决问题飞办法,并且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4、有效教材整合,省时高效

学生在探究梯形面积的时候,不仅有学生探索出了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除以2乘以高,更有学生大胆探索出了上底加下底的和除以2就是梯形的中位线这一初中数学的概念,虽然学生不知道梯形中位线的概念,但是老师大胆趁热打铁,顺势而导,点出了梯形中位线的概念,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自然接收了,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难怪于老师经验材料里提到她用一年的时间就全部学完了9—12册共计四册的数学教材,并且经测试,全班学生对所学内容全部掌握,优秀率达到了100%,有时甚至达到平均分97.5分的高分,神奇之处,就是于老师对小学数学教材烂熟于胸,有效整合教材达到的神奇效果。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从亲自听课的情况来看,于老师绝不是吹嘘,而是不争的事实。

5、学习兴趣、良好习惯、有效评价是课堂教学高效的重要保障

我们搞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高效课堂,只停留在课堂教学的环节设置、教学方法上面还远远不够,于美霞老师课改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她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下足了功夫,并通过有效的小组评价,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之形成了定势,习惯成自然,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小组合作的意识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有效、高效了。这又是“功夫在诗外”的佐证吧!

6、抓班风、学风建设是课改的根本法宝

于美霞老师课改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坚持抓班风、学风建设,这应该是课堂教学高效的根本法宝。

在听课学习期间,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于老师所教班级的孩子坐得住,没有小动作,于老师也自豪地介绍说:“我们班没有骂人、打架的”。班空里,孩子们还是在那里以小组聚在一起讲题、分析,讲的津津乐道,是于老师硬把孩子撵到室外去活动一会儿,即便如此,仍有过半学生没有动。老师们和于老师在办公室座谈期间,我又抽空去了于老师教的班级,由于英语老师职称晋级去了市里,班内并没有老师,我看到的是小组长把小组组织得秩序井然,学的热火朝天。此情此景,真是让人感慨万千。真正达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理想境界。

什么叫“班风正、学风浓”,这不是最好的例证吗?孩子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一直在帮着学、比着学,自然就没了其他斗嘴、骂人、打架等不良现象了。

所以,一个成功的老师一定要善于抓班风、学风建设,且不说是班主任,还是非班主任,这点都非常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和借鉴。一旦走向良性循环,学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老师摆脱了教学外繁琐事物的处理,一心扑在如何教好的研究上,长此以往,教学的效果不好、效率不高才怪呢!

7、兵教兵,出奇兵,让士兵成为将军

XX年,于老师刚接手三年级一班的时候,有接近10名学生不及格,有的学生成绩竟在20分以下,怎么办?于老师没有气馁,更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大胆设想,发动全班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实行“兵教兵”的办法,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那开始,于老师走上了一条“互助式”教学的课改探索之路。结果不用多说,于老师成功了。

传统的教学,老师是元帅,在老师眼里,学生都是士兵,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觉得改怎么教就怎么教,试想这种方

式的教学,学生相当于单兵作战,战果可想而知,基础好点的学生接收快点,学的就好点,而基础差的孩子,只能是落伍了。

而于老师通过“兵教兵”的互助式教学,老师定位在自己也是一枚小卒,而且身先士卒,既拉近了和士兵的关系,同时着力培养让小组长如何学会组织,化整为零,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尝试、合作探究,并广泛展开捆绑式小组整体评价,多渠道、多手段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大家都动了起来。为出奇兵、出元帅创造了良机。从于老师课改的成果来看,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取得了大面积丰收,同时,一大批“将军式”佼佼者脱颖而出,他们不但自己学的好,而且会组织,善于帮助小组成员学会,真可谓是“一箭多雕”。

8、学会质疑,学会追问,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听于老师执教的《梯形面积》一节课,有几次合作交流时,几位同学大胆质疑,连续追问,把大家带到了探究问题实质的求索道路上来,呈现出了思维交流、智慧碰撞的良好局面。很好地呈现了学生学习所得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这一点,也是于老师教学艺术的高明之处,在学生提出质疑和追问时,于老师非但不急不躁,反而煽风点火,把思维之火煽的更旺,让学生去深入思考,甚至辩论、争辩,让学生在思考和辩论中得出真知。

整堂课上,老师总是把学生从一个问题带到另一个问题,而解决的办法不是老师讲出来的,总是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合作探究甚至交流、辩论中自认而然达成共识得出了正确结论。既呈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9、充分相信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于老师在工作当中,相信学生,多表扬,少批评,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即便是犯了错误,从不当众批评,对优秀的,有进步的,爱帮助人的,则是在班里大张旗鼓地表扬,形成了人人争先,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

在于老师眼里,全班都是好学生,学生乐于接近她,也乐于学她执教的数学学科。有了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自然会“如鱼得水”,效果显著了。

二、领悟与反思

深刻反思于美霞老师课改的成功,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简述如下:

1、于老师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

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她对学生的无私关爱,都很好地诠释了《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堪称为人师表的楷模。正是这一点,让于老师走向了课改的成功。

我们常说当教师是个良心买卖,只有老师热爱教师这个行业,真正打心眼里关爱学生,才会自然迸发出无限的热情和活力。很多教育大家反复强调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是说的这个道理。学生很聪明,也很敏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眼中,能否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全在老师的真心付出,正所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当学生相信老师、佩服老师的时候,一切教育、教学问题都不是问题,哪怕是老师批评他,他会感到内疚、自责,也才会起到教育的效果。相反,老师工作不努力,有问题都把原因推到学生或家长身上,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2、教师两项基本功要过硬

备教材、备学生是每位老师必背的两项基本功,并且必须过硬,于老师这两项基本功就非常过硬,所以才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

于老师是一位有心人,小学、初中的数学教材烂熟于心,自然驾驭课堂就会轻车熟路,遇到课堂教学的突发问题,方法就会多多。

对学生的学情以及心理、习惯的研究更是于老师的法宝,于老师重点研究小组长,小组长深入了解组员,所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建立在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自然对路、有效。这也正应了毛主席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

3、要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

在课改的道路上,于老师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于老师没有被困难吓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凭着一种不服输的倔强劲儿,更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走出了乡村教育的课改成功之路。

前去参观学习的老师都亲眼见到了,学校的校园没有教学楼,没有多媒体辅助设施,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于老师单枪匹马,摸索出了“互助式”特色教改的路子,靠的就是于老师那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于老师是可亲、可敬的,她勇于改革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反思和学习。

4、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于老师座谈的时候,于老师谈起课改,津津乐道,头头是道,朴实的话语了掩盖不住他对乡村教育的深情,幸福感溢于言表。但是,于老师谈的最少的就是“如何教”。我们很纳闷,我们不远千里去学习,她这位“砍柴人”却少谈“如何砍柴”,更多的是谈到了“磨刀功”。仔细琢磨,其中大有道理在。

试想:一位砍柴人刀不锋利,整天忙于砍柴,砍柴的效率会怎样呢?结论不言而喻。而于老师在磨刀上下了不少功夫,她的砍柴刀始终是锋利的,砍起柴来,效果和效率自然好了。

《中国教育报》XX年12月15日第6版在报道于老师的经验时,就特写了一个小细节:第一周不上课

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于老师有一种特殊的做法:第一周不上课。在这一周里,她每天上课时都跟学生谈心,谈家庭情况、科学故事、名人轶事,谈他们学习中的困难,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尽最大的努力了解学生。之后,她会给学生们“上思想政治课”,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热情,鼓舞士气;课前饭后她几乎全跟学生在一起。渐渐地,学生把她当成心目中不可缺少的朋友。数学课堂,成了于老师和学生情感交流、思想交流、学术交流的纽带。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为学生的进步高兴,学生为能跟这样的老师一块学好数学高兴。 跟许多老师不同的是,于老师喜欢当班主任。甚至有一段时间,她接手班级有一个条件:必须当班主任。她说:“只有当班主任才能有更充分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与他们建立感情。”

为了和学生自然地融合到一起,课间,她和学生一块儿跳绳、踢毽子;学生生病了,她领着看病、买药;天冷了,她会叮嘱学生们多穿衣服……学生点点滴滴的变化都装在她心里。谈到和孩子们

在一起的时光,48岁的于老师脸上常常洋溢着孩子般天真烂漫的笑容。这种笑容使我们相信,是于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打开了学生的心扉。

反思于老师的经验做法,我认为老师的磨刀功还真不少:

(1)备教材、备学生是“磨刀”。熟知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关键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习惯、心理。

(2)抓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培养是“磨刀”,并且要常抓不懈。

(3)抓小组的建立、小组长的培养是“磨刀”。

(4)抓学生学习程序的建立是“磨刀”。

(5)抓练习的设计更是“磨刀”,体现精心联系,富有实效,逐渐达到高效。

一个聪明的老师应该像于老师那样,学会点“懒惰”,在课堂上,“砍柴”是学生的事,老师只管磨好刀,老师绝不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中锻炼了学习的各种能力,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呢?

三、当前课改之路,我们应该向于美霞老师学习什么

于美霞老师长期任教于乡村小学,创造了乡村教育的神话,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结合我们的实际,摘要如下:

1、下定决心,坚定课改的信心,付出艰辛的努力,不达目的不罢休

借用县教研室赵保太主任的一句话就是:“基础教育改革10余年了,课堂教学没多大变样,本身就不对,已经落后了,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就得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每个环节中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积极创设好课改的良好氛围,大胆放手,关爱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

3、搞好小组的建立是突破口,抓好小组长的培养是关键。

4、坚持对学生进行培训,教给学生方法是成功的法宝,在学习方式上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参与,学会表达,学会评价,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学会质疑。在素质培养方面: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感恩。在做人方面,学会微笑,学会自信,学会自强。

5、定好位,彻底转变角色,坚决把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落实到位。

6、必须落实精讲精练的策略,彻底杜绝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追求实效,力争高效。

7、狠抓班风、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搞好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坚持做好基础过关,适当搞好教材整合,让学生各项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8、教师一定要在“备教材、备学生”两项基本功上下足功夫,一切从实际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为课改成功实施奠定扎实的基础。 类

于美霞课改经验学习心得

课改经验心得体会3篇

XX年12月2日,学校一行12人,前去潍坊昌邑市饮马镇杨屯小学参观学习,听了一节于美霞老师执教的《梯形的面积》,在办公室和于老师就小学数学“互助式”特色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课改经验范文

  • 课改经验心得体会3篇
  • 课改经验心得体会3篇3人关注

    XX年12月2日,学校一行12人,前去潍坊昌邑市饮马镇杨屯小学参观学习,听了一节于美霞老师执教的《梯形的面积》,在办公室和于老师就小学数学“互助式”特色教学的一些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