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学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小学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小学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
本人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领会、认真总结,主要心得如下: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包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全面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结合工作实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务实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空谈误事,实干兴业。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更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学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要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就我本人而言,既要着重加强积累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要提高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
㈠创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
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加强教法、学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要经常听课,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认真研究教材,广泛阅读,深入细致地备课。要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注重讲练结合。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材施教,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力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㈡创新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工作中要把坚持以学生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始终把广大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学生安危冷暖,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
2、改变工作理念,服务当先。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要转变观念,树立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踏实做事,多做好事多办实事,树立起“学生发展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次谈话,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面对不遵守课堂秩序的孩子,教师就得从一开始就跟孩子明确好课堂常规。何为课堂常规?课堂常规就是在老师要求学生做好的基础上,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别人,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良好的课堂常规能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师生共享教学效果。课堂常规就是要看细节、抓细节。小学教育其实就是细节教育。另外一个,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要求学生实行某项活动之前,明确地给他指令,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老师所要求的任务。沟通是解决问题、转换学生问题的最重要方式。要允许学生犯错。并且让学生感受到你无时无刻的关注和爱。多与家长沟通,为家长提供比较专业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和家长都信任你。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特点,制定有效的课堂常规训练方案,并长期实行训练,养成习惯。
3、正确引导充分尊重,关爱学生。“以人为本”要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求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懂得放活课堂,摒弃传统观点,懂得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如,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不应只有教师的声音,而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力和精神自由,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学生展开思维碰撞,鼓励学生发表富有创造性的解题观点或看法。教师还应放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应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有序地插话,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的心理空间。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可随时发问,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时,允许他自己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点的,教师应该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勇气,然后再予以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地坐下。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另外在知识点的学习上,我们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很多老师都觉得,在课堂上教授新知识的时候,总是会有几个同学老是学不会,老师着急,弄得学生也紧张了。其实,学习知识像滚雪球一样,需要不断的复习,不断的巩固,我们不能奢望学生在一节课里全部
掌握所学的知识,他今天不会,那么我们明天上课之前就复习,再不会,再复习,这样坚持下去,他肯定能学会并且掌握得很牢固的。
4、切实转变观念,正确评价学生。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和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要充分结合各学生的个性特点,切实以“人性化”为原则,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要注意把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态度的投入程度、对本节课的兴趣大不大,看其获得的知识程度和能力发展是否与态度的投入相符合。
另外,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善于观察,看看课堂教学内容能否触及学生灵感,要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结合自己个性重新审视自我,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如:对于忘做作业,不做作业,不交作业的学生,我们又得采取另外的策略。对于懒惰的学生,采用留堂、个别谈话的方式。给他能胜任的事情做,调动其积极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我们还可以尝试分层作业与奖励作业的办法;同桌检查作业的方法;优生、后进生交换作业本写的方法;记录作业表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与家长密切沟通,联系,争取家长支持,对家长进行指导,在家里强制性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特别是党员(积极分子)教师,务必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终身学习,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切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真真正正做到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教书育人,为培养未来合格的建设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篇】小学党员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本人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用心领会市委党校王校长报告的精髓,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领会、认真总结,主要心得如下: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包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全面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结合工作实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务实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空谈误事,实干兴业。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更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学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要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就我本人而言,既要着重加强积累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要提高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
㈠创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
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加强教法、学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要经常听课,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认真研究教材,广泛阅读,深入细致地备课。要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注重讲练结合。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材施教,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力争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㈡创新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工作中要把坚持以学生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始终把广大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学生安危冷暖,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
2、改变工作理念,服务当先。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要转变观念,树立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踏实做事,多做好事多办实事,树立起“学生发展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次谈话,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面对不遵守课堂秩序的孩子,教师就得从一开始就跟孩子明确好课堂常规。何为课堂常规?课堂常规就是 在老师要求学生做好的基础上,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别人,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良好的课堂常规能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师生共享教学效果。课堂常规就是要看细节、抓细节。小学教育其实就是细节教育。另外一个,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要求学生实行某项活动之前,明确地给他指令,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老师所要求的任务。沟通是解决问题、转换学生问题的最重要方式。要允许学生犯错。并且让学生感受到你无时无刻的关注和爱。多与家长沟通,为家长提供比较专业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和家长都信任你。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特点,制定有效的课堂常规训练方案,并长期实行训练,养成习惯。
3、正确引导充分尊重,关爱学生。“以人为本”要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求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懂得放活课堂,摒弃传统观点,懂得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如,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不应只有教师的声音,而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力和精神自由,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学生展开思维碰撞,鼓励学生发表富有创造性的解题观点或看法。教师还应放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应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有序地插话,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的心理空间。当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可随时发问,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时,允许他自己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点的,教师应该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勇气,然后再予以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地坐下。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另外在知识点的学习上,我们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很多老师都觉得,在课堂上教授新知识的时候,总是会有几个同学老是学不会,老师着急,弄得学生也紧张了。其实,学习知识像滚雪球一样,需要不断的复习,不断的巩固,我们不能奢望学生在一节课里全部掌握所学的知识,他今天不会,那么我们明天上课之前就复习,再不会,再复习,这样坚持下去,他肯定能学会并且掌握得很牢固的。
4、切实转变观念,正确评价学生。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和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要充分结合各学生的个性特点,切实以“人性化”为原则,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要注意把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态度的投入程度、对本节课的兴趣大不大,看其获得的知识程度和能力发展是否与态度的投入相符合。
另外,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善于观察,看看课堂教学内容能否触及学生灵感,要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结合自己个性重新审视自我,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化发展。如:对于忘做作业,不做作业,不交作业的学生,我们又得采取另外的策略。对于懒惰的学生,采用留堂、个别谈话的方式。给他能胜任的事情做,调动其积极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我们还可以尝试分层作业与奖励作业的办法;同桌检查作业的方法;优生、后进生交换作业本写的方法;记录作业表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与家长密切沟通,联系,争取家长支持,对家长进行指导,在家里强制性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务必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终身学习,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切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真真正正做到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教书育人,为培养未来合格的建设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3篇】小学教师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要求。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现代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该如何去落实科学发展观呢?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点。
高效的课堂首先意味着对课堂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包括环境、教师、学生、教学用品、教材及辅助书籍等,当然,还包括宝贵的时间。这些资源按照不同的教学需求进行着不同的组合,这些组合无疑是多样的、复杂的、多变的,但最重要的是它是不是高效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不断积累有效组合的经验,形成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所有的课堂教学资源中,教师与学生是最为关键的,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是使这两种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得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突破口。此外,环境、教学用品、书籍、时间等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很重要,教师要在探索中思考如何从宏观上把握课堂的全局,努力体现资源整合的优势,寻求满意的课堂效果。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发展。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办学就要求创建宽松、平等、民主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创造和谐的使者。
和谐的第一要件是平等。没有平等就不可能有和谐。教师面对的受教者在性格特征、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也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他们都有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我们有责任将优秀教育资源平等地奉献给他们。假如教师的微笑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话,我们就有必要让它成为所有学生共享的资源。
和谐需要宽容。教师不可能要求只面对不犯错误的学生,学生是年轻的、单纯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不犯错误,一犯错误就“打死”,就全盘否定,这是形而上学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教师需要有一种成熟的心态,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包容学生的错误,因为包容不是纵容,而是比某种惩戒方式来得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只有宽容,才能为师生的对话与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创建良好的平台,这样的校园才是和谐的,学生的发展才是和谐的发展。
在和谐中,学生才能找到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之路。和谐的校园就是阳光,就是温暖,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在和谐中成长,在成长中和谐,这是科学发展观下的教师重要的使命。
我想现代社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有人文素养而非简单的人文知识的人,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和谐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中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全力奉献优秀教育资源,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优秀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我们的教育对象、让我们自身、让我们的学校、让我们的教育都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