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九论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九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论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
春节期间,我再次看了我市“十二五”规划草案,认真学习了河南日报“九论”,感触很深。
“十二五”规划是我市在总结“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基础上,围绕建设“富裕、魅力、现代、绿色、活力、和谐”项城,对下一个五年项城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全面规划,战略定位准确,工作思路清晰,发展目标可行,既符合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又体现全市人民的意志,既放眼全局、又关注民生。只要我们按照这个规划,凝神聚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干下去,实现这些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对此充满信心。
河南日报“九论”气势恢宏,博大精深。这政论文章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等八个方面,深入阐述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注意的问题,深刻阐释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对全省各级干部的思想都是一次洗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九论”必将再次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作为传统农区,项城甚至周口不在中原城市群范围之中,省里搞规划,很少考虑我们,有一种被边缘的感觉。但是中原经济区涵盖了农村,提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鼓励和支持边界县区的发展,这既让我们感到振奋,又感到沉甸甸的责任。面对中原大地新一轮发展,我们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搭上中原经济区建设这趟车,让项城经济出彩、腾飞,为百万父老谋利益、谋福祉!
作为公安政法部门,学习“九论”,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
对照“九论”,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找准定位,自觉把公安政法工作放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我市“十二五”规划中来,把维护项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维护项城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坚决为我市“十二五”规划的实现保好驾、护好航,努力为项城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恪尽职守
牢记公安政法队伍职责,继续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把项城的黑恶势力、地痞恶霸完全铲除。继续贯彻严打方针,对各类违法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对“两抢一盗”、“两假一毒”等开展专项治理,从整体上保持全市治安大局平稳,把全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加强治安管理和交通管理,实现消防、治安事故和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零”目标。
三、夯实基础
按照“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钱往基层用”的思路,加强基层所、队、庭的建设,下沉警力,保障经费,更新装备,真正做大做强基层,让基层所、队、庭成为维护稳定的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平台,真正实现让社会更平安、让群众更满意的目标。
四、严格管理
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持公安政法工作在周口的领先地位。对队伍中的“四难”、“吃拿卡要”等顽症痼疾、恶习陋习坚决治理,树正气、刹歪风,强化忠诚意识,树立为民形象,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公安政法队伍。
【第2篇】学习“何平九论”心得体会
近期通过集中学习《河南日报》关于该专题的九篇评论文章,顿觉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学习时间不长,但学的踏实,学的实在,学的值得。“何平九论”用八个关键词(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明确告诉我们:
转变领导方式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向,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抢抓机遇、加快崛起的客观需要,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现结合自己的工作,我谈一下认识:
一是要勤于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学习已经成为各级干部履职尽责的迫切需要。实现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更要从学习入手。端正态度,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习惯,时刻增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真正把学习当作政治责任和终身任务。要学好理论,打牢理论功底,始终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要钻研业务,提升服务方式、增强领导能力;要拓宽知识面,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以适应新形势,工作更加切合实际;要注重实践,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积极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变成领导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变成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行动
二是清醒认识有所为有所不为。卢书记认为:做了很多事情,没有起作用甚至起了副作用,做了等于没做,此“为”就是“不为”;很多事情尊重规律、不去干预不去做,反而会收到很好效果,此“不为”就是“为”。
三是认真做好“三具两基一抓手”。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不断提高一线决策、一线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主要精力放在突破重点难点、落实各项工作上,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主动抓、具体抓、扎实抓、合力抓、科学抓,推动工作落到实处。“三具两基一抓手”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论,体现了求是的工作理念、求真的工作态度、求效的工作方法 、求实的工作作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方法。
四要关注民生。民心民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既要注重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要关注群众的具体利益和实际利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是积极创新,在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上下功夫。要创新观念,解放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解放一步,创新就会发展一步;思想超越一步,创新就会超前一步。创新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也是对思想解放成果大小的检验。领导干部是思路举措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科学发展的引领者和监督者。领导干部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领导方式创新到什么程度,发展方式转变就会推进到什么程度。
委书记卢展工指出,领导干部要跟上中央决策的步伐、适应加快转变的要求,认真研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法的问题,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在创新中提高领导水平。
总之,要用负责之心来做工作;用情,满怀尊重、理解之情,做好服务工作;用力,真正以人为本,不怕难、不怕繁、不怕重、不怕怨,做到科学管理工作,就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贡献。
近期,按照市委、市卫生局党委的统一部署我认真学习了《河南日报》的“何平九论”并结合荥阳的工作实际有如下感想。
“何平九论”所阐述的思想对做好今后的中医医务工作是有重要意义。
“何平九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省委省政府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决心和信心,对党委知道“十二五”规划和中原经济区宏伟蓝图的实施是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虽然我们荥阳市的经济综合实力排在全省前五名,但我们周边县市都在飞速发展,我们应该找出差距,加快发展,借助于规划的荥阳健康产业城,建设好宜居、宜业、宜游新荥阳。
我们荥阳市有着优越的健全优势有全省五强的经济实力,有以郑州至洛阳工业走廊的地理优势、有阀门、有建筑机械、铝及铝加工,汽车及等医药工业基础。又有勤劳质朴、自强不息的62万荥阳人民和团结善战、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荥阳市的各级领导干部,这是我们荥阳加快发展的信心所在。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只有奋立扬鞭,真抓实干、加快发展。
要抓实干,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一代伟人邓--同志曾经说过“发展是硬道理,”要想发展,以发展,谋发展。只有发展荥阳才能富强,国家才能富强。只有发强,人民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生活。只有发展,才能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有发展社会才能进步,要摒弃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小富即安、夜郎自大的思想;要有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要敢冒风险、敢闯雷区、敢为人先、敢创大业。走前人没有做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要振奋精神,拨高坐标,紧抓机遇。只争朝夕、迎刃而解。
要真抓实干,就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破除一个“荡”子,摒弃一个“怕”字,解除一个“旧”字。我们不能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满足于每年10%左右的四平八稳的发展速度。要看到危机和竞争,要有大目标、大气魄、大手笔、跨越式发展。要敢于碰硬、敢于探索、敢于突破。要有开拓创新精神。
要真抓实干,就要转变作风。作风决定效益、作风决定环境、作风决定形象,要讲实话、讲真话、防止假大空;要谋实事,深入基层解决发展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要重实绩,成就一番大事业;要求实效,落地有声,立竿见影。
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一名工作者和管理者。真抓实干就是要坚定信心。紧抓机遇,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只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符合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们就要大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前进,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仅仅围绕我市争创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建设目标,以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为核心,切实加强内部建设。加强与农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合作。真正成为农村中医药的医务、预防、保健的业务指导中心。不断提高农村中医药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专属,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综合利用中医药资源积极推广中医药实用技术。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身体力行、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努力开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3篇】干部学习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
干部学习何平九论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二月以来,我认真按照厅党组和本单位党总支的要求,认真学习了何平九论系列政论文章。在全篇通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领会了第七论《不说空话,多干实事》。
卢展工书记指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问题是领导方式转变。系列文章的发表,是对卢展工书记这一论述的深化和阐释。我们既然讲要转变领导方式,首先要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上级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认为是走形式,然后再以“形式”应付“形式”,就不光无益,而是有害了。
如今网络为我们查阅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产生一些弊病,拼凑和复制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有些人离了网络写不了文章,有些人走马观花看个大意就复制了事,甚至连时间地名都没改过来。现在上级要求写出学习心得,定有不少人上网搜索,也定有不少人图省事复制些作为已用。所以,如今开会发言还是要抢先,不然等别人念了稿子,你会发现和你准备的稿子内容差不多是一样的,你就没什么可讲了。如果大家都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如何能达到省委所提的要求的呢?我认为我们每个干部,都要借此机会多读点书,多思考些实际工作,抓住重点,学深学透。
在我国历史上,魏晋时代的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被王羲之砭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后人更是批评两晋亡于清谈,清代顾炎武遂有“清谈误国”之说。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要再进行所谓的争论了!”
在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的发展历程中,确实吃了不少“假大空,浮夸风”的苦头。1958年,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就出在河南,名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该公社亩产仅三四百斤的麦田被浮夸成亩产3200斤,随之,相邻的西平县出现亩产7320斤的更大浮夸典型。《河南日报》、《人民日报》相继发了报道。从此以后,浮夸风越刮越大,还出现过亩产几十万斤的大典型。继之,在大炼钢铁运动中,新的浮夸典型更是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河南的一些领导干部却始终解放不了思想,自然也就难以实事求是。他们总以守旧的,僵化的思维来做决策,宁左毋右。工作方法也是老一套,而且有特别重的‘典型’情结,有些人为当典型造假,上级也为了尽快树立典型而不问真假。
为了克服干部队伍作风上存在的这些问题, 1990年11月召开的中共河南省第五次党代会上向全省各级党组织提出了“三防四实”的要求,即防止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实话、办实事、抓落实、求实效。后来,又把“抓落”实改为“鼓实劲”,只是从结构上看起来更工整一些,内容是一致的。我的体会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一些错误倾向,完全杜绝确实很难,提出这三防确实是很有必要,也是很高的要求。但是把“说实话、办实事”都写到文件中,一方面说明我们干部队伍中假大空的东西太多了,另一方面,我们对干部的要求标准是不是也太低了,“说实话”是我们经常教育小孩子的。我的体会是,如果文件中要求人们怎么做,是因为这样做的人太少了,如果要求大家不要怎么做,是这样做的人太多了;如果文件中说某些干部如何如何,其实已经相当普遍,如果文件中说某些程度存在什么什么问题,往往是已经相当严重。我们目前对干部的要求确实太低了,比如,“不准收取现金、有价证券或支付凭证”,这些道理再浅显不过了,还要对我们的先锋队讲吗?比如山西省整顿吏治,省纪委书记曾在会上无奈地讲,“我的要求不高,大家能在上班的时间上班吗?”
“实”的反面,对应的有两个意思,一是“假”,二是“虚”。“说实话”,首先是不讲假话,把真实的政情民意报告上级,通晓百姓;二是不讲虚话套话,这些话猛一听都对,仔细一听无用。何平第七论《不说空话,多干实事》中说,有些干部习惯于打电话、听汇报、办公室里编套套,热衷找上几个人儿、出上一个题儿、做上文儿,身子总是沉不下去;下基层前呼后拥,耽于迎来送往,觥筹交错,干实事的时间少之又少;看点不看面,听喜不听忧,“葫芦掉井里——还是浮在面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基层的病症越来越重。有些干部生搬硬套,开个会传达传达,下个文要求要求;心浮气躁,满足于一般号召,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说做两张皮,名实两回事,讲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不见真招,“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言行不一,害人误己。描写得十分形象。
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真、不实、不重干”之风在一些地方仍有“市场”,“假大空”仍值得人们警醒。河南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该办的、应干的事很多,矛盾、问题很多。有些干部为了显政绩,就会重数字,轻民生,比较关注gdp,却对百姓冷暖不大关心,甚至认为环境、资源问题可以放一放;重眼前,轻长远,忙于出政绩、急于树形象;重显绩、轻潜绩,不管群众不满意,只怕上级不注意,一心惦记怎么上去,“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耐不住磨炼,不愿用真功。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深刻领会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使自己无论是在政治理论上还是思想境界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