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第一心得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学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钱学森学习心得体会10篇

发布时间:2022-12-31 17:02:02 查看人数:10

【导语】钱学森学习心得体会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10篇优秀的钱学森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钱学森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钱学森学习心得体会

【第1篇】学习钱学森教育创新思想心得体会范文

钱学森先生仙逝了。这位大科学家给世人留下的财富是多方面的。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教育的关注,是他对教育创新的真知灼见。

钱老曾回忆当年在美国学习时的感受。他说: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后来,他又曾多次谈到,人云亦云不是科学。

如何创新呢?钱老一再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他认为,辩证的思维能力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此外,他还大力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在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论证。

这些观点,对于我的工作和教学科研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指引我把创新当作自己的奋斗理想,当作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指引我学习哲学、思维科学,站在这个角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

人生在世要有所作为,就要勇往直前,想创新,能创新。教师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钱老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一生关注前沿,关注未来,创新不止。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学习钱学森教育创新思想心得体会范文

【第2篇】学习钱学森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追求学术民主,又对任何学术纰漏穷追不舍;平易近人,又“六亲不认”地遵从自己的人生准则……钱学森人生中这些看似矛盾的细节,给了人们不同的感动和感悟。在这些不同的感动和感悟中,贯穿始终的是他对科学本真、人生本原的追求。毕生求真务实,成就钱学森显赫的科学功绩,铸就钱学森感动众生的人格魅力,更为当下的学术界写下为人治学的最好范本。

求真务实,让钱学森一生追求治学严谨。作为老师,他会提出“点错一个小数点扣掉20分”的苛刻要求;作为处于顶层的技术负责人,他会详细记录某个螺钉螺帽有问题等技术细节;而作为领域顶尖的科学家,他会反对不合实际的论文署名,且强调“好学风,我们务必遵守!至要,至要!!!”“严谨、严肃、严格、严密”,钱学森曾在黑板上写下的几个大字,是他对学生的要求,更是他一生学术精神的体现。

求真务实,让钱学森一生提倡学术民主,反对学术专权。他的学生范良藻不会忘记物理力学讨论班上那些没有“师道尊严”的讨论和质疑;新疆兵团插队青年郝天护不会忘记自己一纸“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质疑换来钱学森的亲笔回信和鼓励。“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再发表意见”,这是钱学森对航天同仁的建议,因为在他看来,“大家见面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

求真务实,让钱学森一生淡看功名利禄。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这是钱学森给自己定下的“四不”原则,为此,他把头上的头衔辞了又辞。“淡泊名利、率性本真”,是钱学森众多同事、弟子对他的评价。

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在钱学森心中,最在意的是科学的本真:“科学是十分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想当然”;最看重的是来自祖国、来自人民的认可:“如果人民认为我钱学森为国家做过一些事的话,那就是对我最高的奖励。”

钱学森的科学成就足以令后人仰望,他为人治学的准则同样是今人学习参照的标尺。在薄弱的国力基础上,他带领国人点燃航天梦,又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准则,直至国力日渐强盛的今天毫无松懈。然而放眼当下,学术造假、为浮名所累、为私利所扰的案例层出不穷。无怪乎钱学森逝世后有人感叹:“大科学家住小房子,小科学家住大房子。”

学习钱学森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第3篇】教师 学习钱学森精神心得体会

去年的10月31日是所有中国人都感到无比沉痛的日子,在这一天,我国伟大的科学家、两弹元勋钱学森同志挥袖而去了,距今已有一年多了,但钱老的丰功伟绩、爱国情怀、追求真理的精神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中,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典范。

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利益,爱国精神是每个炎黄子孙空气动力学应具备的最基本精神,这是我的第一点感触。钱老二十八岁时就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家,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他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毅然舍弃丰裕的物质条件选择回国,最后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我国的航天事业上,他的那种“国为重,家为轻”的伟大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学习的。

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这是我的另一点感受。钱老为了早日实现我国独立研制导弹这一目标,还身体力行,亲笔撰写了我国第一本关于航天方面的教科书--《导弹论》并开办了导弹扫盲班。工作报告他还多次强调“如果没有自己的科研队伍,没有技术创新,只搞生产,那就只能模仿”,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借鉴的。特别是现在的一些公司,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总是花巨额去买国外的技术或产品,而自己却没有一点核心技术,这样一来得实惠的还是老外。因此,不管是做学问还是从事其他事业,一定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孜孜不倦。

最后,影响、触动我最深的是钱老的“长者风范”。作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老先生最终不忘将自己获得的成功传授给下一代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严谨作风、学风,培养造就了一批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是的,我们现有的知识是在上一代人传授的基础上获得的,论文参考那么,在我们取得成就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向钱老那样传授给我们的下一代呢?回答是肯定的。为此,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自己的职业无比的光荣和神圣,在自己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秉承钱老精神刻苦钻研、奋勇之前!

鲁海霞

教师 学习钱学森精神心得体会

【第4篇】学习钱学森精神心得体会

追求学术民主,又对任何学术纰漏穷追不舍;平易近人,又“六亲不认”地遵从自己的人生准则……钱学森人生中这些看似矛盾的细节,给了人们不同的感动和感悟。在这些不同的感动和感悟中,贯穿始终的是他对科学本真、人生本原的追求。毕生求真务实,成就钱学森显赫的科学功绩,铸就钱学森感动众生的人格魅力,更为当下的学术界写下为人治学的最好范本。

求真务实,让钱学森一生追求治学严谨。作为老师,他会提出“点错一个小数点扣掉20分”的苛刻要求;作为处于顶层的技术负责人,他会详细记录某个螺钉螺帽有问题等技术细节;而作为领域顶尖的科学家,他会反对不合实际的论文署名,且强调“好学风,我们务必遵守!至要,至要!!!”“严谨、严肃、严格、严密”,钱学森曾在黑板上写下的几个大字,是他对学生的要求,更是他一生学术精神的体现。

求真务实,让钱学森一生提倡学术民主,反对学术专权。他的学生范良藻不会忘记物理力学讨论班上那些没有“师道尊严”的讨论和质疑;新疆兵团插队青年郝天护不会忘记自己一纸“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质疑换来钱学森的亲笔回信和鼓励。“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再发表意见”,这是钱学森对航天同仁的建议,因为在他看来,“大家见面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

求真务实,让钱学森一生淡看功名利禄。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这是钱学森给自己定下的“四不”原则,为此,他把头上的头衔辞了又辞。“淡泊名利、率性本真”,是钱学森众多同事、弟子对他的评价。

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在钱学森心中,最在意的是科学的本真:“科学是十分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想当然”;最看重的是来自祖国、来自人民的认可:“如果人民认为我钱学森为国家做过一些事的话,那就是对我最高的奖励。”

钱学森的科学成就足以令后人仰望,他为人治学的准则同样是今人学习参照的标尺。在薄弱的国力基础上,他带领国人点燃航天梦,又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准则,直至国力日渐强盛的今天毫无松懈。然而放眼当下,学术造假、为浮名所累、为私利所扰的案例层出不穷。无怪乎钱学森逝世后有人感叹:“大科学家住小房子,小科学家住大房子。”

学习钱学森精神心得体会

【第5篇】学习钱学森先生事迹的心得体会

一、祖国,我要为您的复兴而效劳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x,那正是国家积贫积弱,备受凌辱的年代。钱学森成长的年代,更是伴随着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新旧思想交锋。困境和灾难催人觉醒,国内仁人志士为救国图存上下求索。这促使钱学森在成长中思考着,很早便有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觉悟。

1.帮其学,莫如立其志

筠抱显于髫龄,兰芳凝于丱齿。钱学森出身书香门第,久受传统文化熏陶,铸就了浓烈的家国情怀。其父钱钧夫(家治)是一名开明人士,为求救国之道,曾留学日本,后效力x国民政府教育部门。钱均夫家教严格,懂得“帮其学,莫如立其志”。在钱学森幼年时,父亲就教导他:要树立好好读书,贡献社会的远大志向。钱均夫一方面让他学理科,同时又送他学习绘画和音乐。这种培养理念,使钱学森自小就在“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氛围中成长。其母章兰娟是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淳朴而善良,母亲的慈爱之心给了钱学森连绵不断的影响。

钱学森三岁随父母到x,就读的是当时最好的小学和中学:国立x女子师范学校附小、x师范大学附小和附中。在良好的家庭熏陶下,钱学森自小就显示出“学霸”的潜质,他的朋友张维这样回忆道,“尽管年纪还小,但他做事已经习惯于周密思索……”钱学森在读中学时,进步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启蒙新民、教育救国的重要性,全人格教育的思想兴起。当时x师范大学附中的林砺儒校长将这一教育理念引入学校,并进一步发展。其精髓浓缩于“诚、爱、勤、勇”的校训中。当时学校很多老师是地下党员,思想进步。他的老师“常常用较长时间讨论时事,批判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些教育使钱学森能够关心社会,关注祖国和人民的遭遇。他后来说:“当年我们在附中上学,都感到民族、国家的存亡问题压在心头,老师们、同学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努力学习,为了振兴中华。”“我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也是与中小学老师的教育分不开的。”自小“优越”的生活、教育环境,为钱学森提供的不只是衣食上的富足,还有精神世界的充盈、视野上的开阔,也在他心中埋下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种子,对这八个字的坚守,铸就了其坎坷而功勋卓著的一生。

2.从“交通救国”到“航空救国”

中学时的钱学森,受孙x提出的《建国方略》影响,认识到,要振兴国家,发展交通,必须要改变中国铁路大部分由外国人铺设的现状,中国要有自己的交通和铁路人才。于是,在1929年7月,高中毕业选报大学志愿时,钱学森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要学铁道工程,给中国造铁路。他报考了当时全国最好的大学——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铁道机械工程专业,当时叫“铁道门”。当钱学森“抱着振兴祖国的决心”决定为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尽一己之力,走交通救国、技术强国之路时,冥冥之中,他已经将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开。

以总分第三名成绩考入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大学期间成绩一如既往地优秀。如不出意外,毕业后他将会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施展其交通救国的抱负。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中国领空控制权丧失,面对着日军狂轰滥炸的飞机,面对着同胞被屠戮的惨烈景象,血的教训让钱学森意识到强大的航空工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面对国之患、时之需,他毅然放弃了当时自己所学的“热门”专业,决定改学“冷门”专业——航空工程,当时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学习能打下日本飞机的本事。

钱学森从来都是一个务实的行动派和实干家,志向从“交通救国”转向“航空救国”之后,他选修了《航空工程》等课程,并将校区图书馆里所有的航空方面的书都读完。仅在1933—1935年间,他就先后发表了《美国大飞船失事及美国建筑飞船的原因》《最近飞机炮之发展》《火箭》《气船与飞机之比较及气船将来发展之途径》等多篇航空、火箭方面的论文。彼时彼刻,他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曾在《火箭》一文中感慨:“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多年以后,当中国的火箭升空时,他是否还能记起当年自己决心要征服宇宙的“豪言壮语”当听到从人造卫星上转播过来的嘹亮的《东方红》乐曲时,他是否为当初的选择而倍感欣慰

学习钱学森先生事迹的心得体会

【第6篇】学习钱学森教育创新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钱学森教育创新思想心得体会

钱学森先生仙逝了。这位大科学家给世人留下的财富是多方面的。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教育的关注,是他对教育创新的真知灼见。

钱老曾回忆当年在美国学习时的感受。他说:“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后来,他又曾多次谈到,人云亦云不是科学。

如何创新呢?钱老一再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他认为,辩证的思维能力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此外,他还大力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在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论证。”

这些观点,对于我的工作和教学科研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指引我把创新当作自己的奋斗理想,当作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指引我学习哲学、思维科学,站在这个角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

人生在世要有所作为,就要勇往直前,想创新,能创新。教师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钱老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一生关注前沿,关注未来,创新不止。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学习钱学森教育创新思想心得体会

【第7篇】学习钱学森心得体会

学习钱学森心得体会

作为东方之子的钱学森现于20xx年10月31日逝世,他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在1991年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当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那一刻,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千年飞天梦想,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这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钱学森。

在20世纪中叶,钱学森在美国科学领域已取得杰出成就,蜚声世界。50年前,他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以赤子之心为我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然而,钱学森对名利看得很淡,至今还住在已住了40年的老楼里,并把大量奖金捐赠给了科研事业及贫困地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钱学森同志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不仅始终坚信党的事业,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而且十分注意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紧紧跟上党的前进步伐,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从1958年创刊号,到后来改名为《求是》杂志,他每期必读,直至今天94岁高龄。他一生订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等党刊党报,阅读党报之认真,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亲手将报章杂志上的有用文章、新闻和消息剪下来,粘贴整齐,注明日期,分类装袋归档。仅仅是剪报材料就有629袋,计有24500多份,在钱老家里整整挤满5个大书柜。学习报刊尚且如此认真,学习中央文件、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等等就更不用说了。

钱老这种活到老,学到老,前进到老的坚韧不拔毅力,使他的思想不断升华,境界不断提高,从早年的一位爱国者,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并进而成为一名优秀党员,科技界的楷模。

钱学森同志已经94岁高龄了,今年又正值他回到祖国50周年。他在国外立志学有成就,报效祖国,使祖国再不受列强的欺凌,使人民能过幸福安康的生活。他在成为世界知名学者以后,历尽千辛回来了。50年来,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祖国和人民。他像春蚕一样为人民吐尽了蚕丝。他所得到的是一个强大的祖国和繁荣的社会主义大厦。而他,仍住在40多年前的老房子里不断地学习,紧紧地跟上党的前进步伐,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伟大的创造来自科学的方法。年轻时代,钱学森曾认真阅读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他多次跟学生讲,我在科学上取得一些成果,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收获。他特别钦佩a·爱因斯坦、r·奥本海默等科学家,因为“他们不仅献身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而且他们的思想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作为一名技术工程出身的科学家,钱学森始终注意从实践出发,总结、提炼、检验理论设想,是一名善于将工程实际与理论创新融会贯通的科学大师;作为一名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钱学森始终以科学的精神对待真理,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锻造严谨、朴实,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品格。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就党员积极分子来讲,我们将通过认真的学习和深刻的自我剖析,以及同志之间的相互提醒和相互帮助,达到提高认识、改进作风、振奋精神、促进工作的目的。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激励,进而设立更加高远的奋斗目标。钱老的名字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而且在美国,尤其是美国军界,也可以说是声名显赫。钱老在1955年回国时,当时的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先生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钱学森回国,不是去种苹果树的!”

1980年5月18日,我国洲际导弹发射成功后,美国合众社播发了题为《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专稿。文中写道:“主持研制中国洲际导弹的智囊人物是这样一个人:在许多年以前,他曾经是美国陆军上校,美国政府由于害怕他回归中国,把他扣留了5年之久。他的名字叫钱学森,今年69岁。在这个名字的背后,有着一段任何科学幻想小说或侦探小说的作者都无法想象出来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50年代的美国海军次长丹·金布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宁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在哪里,他都值5个师!”

金布尔对钱学森的评价,已经被1955年钱学森离开美国回到中国以后所发生的事实所证明。

由于钱学森对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杰出贡献,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他是唯一获此称号的中国科学家),1999年___、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xx年8月,___同志在重要文章上批示“我们应当向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学习!”

学习钱老,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由于个人学识所限,我今天只能从几个方面谈一谈个人学习的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一、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提到钱老的名字,大家一般只会联想到“著名科学家”这几个字。而实际上,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钱学森大概是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多,并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最自觉的一位自然科学家。钱学森以他渊博的学识和一个自然科学家特有的眼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深刻的领会和理解。

这里,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钱老在《自然辩证法、思维科学和人的潜力》一文中的一段论述:“再有一点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学问在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位置。在恩格斯的时代为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必须吸取人类的全部实践,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经验,精练概括;这当然要涉及到自然界的辩证关系和社会的辩证关系。这就造成一种习惯,好像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但到了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确立了,我们应该把它的总论明确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要指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要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这种交流要通过两道桥梁:一道桥梁是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科学的;一道桥梁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辨证法),是对社会科学的。……总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不应平列,后两者要在辩证唯物主义下面一点,而且它们又各有自己联系的一类科学技术。”

1987年春天,钱老作为中国科协主席率团出访欧洲。在德国,他以《正确对待祖国历史文化传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题,向使馆人员和留德学生发表谈话。钱老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死的东西,必须用它来指导工作。因为这是证明了的人类最高智慧,你不用它,太傻瓜了!这些话,我跟国内许多青年同志都讲过,我看青年同志不怎么接受。他们大概在想:‘那些发达的西方国家的科技人员并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工作,也搞得不错嘛!’但是,我也有一句话:‘假设你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工作,那就如虎添翼比他还厉害。’”

在英国,钱学森以《建国百年之际,中国必然强盛》为题给中国留英学生作了一次内容生动的报告。在回顾了300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后,钱老坚定而又满怀信心地说:“中国300多年的历史证明,不可能有其他的道路。只有一条道路——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到了建国100周年(2049年)的时候,国家人均产值定能接近当前的世界先进水平。”

1988年秋季的一天。钱老在一所重点大学听一位哲学教授讲授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讨论过程中,他表述了这样的观点:“恩格斯概括了100年前的自然科学成果,恩格斯所讲的东西,在那个时代是对的,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就要进入21世纪了,我们不能光限于现在看到的这本《自然辩证法》。我们要根据现代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巨大成果,努力编写21世纪的《自然辩证法》!”“历史变化了,认识前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发展。”

通过以上介绍,我想同志们也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钱老既是一位卓越的科技帅才,也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二、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具有对党、对人民无限的爱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必须坚持学习、勤奋思考,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唯如此,才能经受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才会有勇气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

钱学森被称为科学的伟人,时代的伟人。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在科学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在“两弹一星”发展上的功绩。更可贵的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为了祖国自强不息,耿耿忠心。这部作品展示了钱学森在多种时态下的爱国情怀。他在异国他乡苦苦求索是为了报效祖国。当他学有所成,身处异国而羁縻难归时,他是何等大义凛然。他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声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根在中国。”尽管美国给了他许多优惠的条件,35岁时就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但钱学森不留恋美国。钱学森后来谈到,他在美国没有买一个美元的保险,因为他根本不想在美国呆一辈子。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以满腔的热情准备回来报效祖国,在受到美国政府阻拦时,他以“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同美国当局抗争。这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也是钱学森高尚人格的体现。作品对这一部分的描写很充分有力而感人至深。

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的人格魅力还在于他能以高尚的情操,来对待祖国人民给他的荣誉和期望。钱学森回到祖国后,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信任,委以重任。钱学森不居功自傲,而是以“普通一兵”的姿态来严格要求自己。他身居“中将”的高位,却同广大指战员一起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风餐露宿爬冰卧雪。有时几个月不能回家,不能同自己的爱妻互通音讯,他也毫无怨言,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正是他高尚人格的体现。他贡献越大,就越显得虚心,处处谦虚谨慎。80年代末期,他的一位朋友送他一帧《咏竹》的条幅:“未出土时先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这是对钱老一生的生动写照,而他自己却把它作为“座右铭”来严格要求自己。他得到过国际国内的许多大奖,但他从不把它看成是个人的成功,而是归功于集体,归功于“中国人”这个伟大的钱学森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科学家的人生楷模,也正是钱老高尚人格的感人力量的体现。作品对钱老这些高尚的品格,描写得感人至深,掷地有声。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这是钱学森的科学品格,也是他的人格风范。年轻时的他不迷信权威,曾经与老师争论得面红耳赤;当他成为权威时,面对年轻大学生提出的正确意见,他也坦然接受,立即在讲义上作出修改。他经常对人说,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80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

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钱学森写道:“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

单位要为他建房他坚决不同意,因为“我不能脱离广大科技人员”;100万港元的巨额奖金支票,他看都未看,全部捐给了西部的治沙事业……晚年的钱学森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虚怀若谷,淡然面对荣誉、地位、金钱。“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______!”这是钱学森,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肺腑之言,一位人民科学家的真诚心声。

学习钱学森心得体会

【第8篇】关于学习钱学森先生事迹的心得体会3

2009年10月31日的早晨,太阳照常冉冉升起,但这个早晨却令人难忘、使人悲痛、,因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学森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我知道钱学森先生的事迹是看过一本写钱学森的报告文学《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令人感动的是他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先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人民。所以当他获知祖国即将解放,新中国即将诞生时,就坚决要求回国。由于美国当局的阻挠,他的回国历程长达5年,历经重重磨难,这其中包括坐牢,受监禁,还要经常接受美国政府的审讯。我从一个材料上看到美国反动势力审讯他的记录,十分感人。美国检察官讯问钱学森“忠于什么国家的政府?”钱学森回答: “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所以我忠心于对中国人民有好处的政府,也就敌视对中国人民有害的任何政府。 ”检察官又问:“你现在要求回中国大陆,那么你会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大陆的共产党政权吗?”钱学森说:“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决定给谁就给谁。”检察官再问: “那么,你就不让政府来决定你应当忠于的对象吗?”钱学森回答:“不,检察官先生,我忠于谁要由我自己来决定。难道你的意愿都是美国政府为你决定的吗?”检察官狼狈不堪,美国的新闻记者则在报纸上惊呼,被审讯的不是钱学森,而是检察官!这位在万里之外的海外中华赤子,孤身一人,面对强大的美国反动势力,没有屈服,没有妥协,表现得如此勇敢和无畏,令人肃然起敬。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气节和骨气!

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钱学森离开美国,回到社会主义祖国。归国后,毛主席也曾对钱学森说:“对我们说来,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由此可以看出,钱学森对国家科技建设的重要。先生是一名优秀党员,更是科技界的一面旗帜。他的回国带动了一批海外学子的归来;而他的入党又推动了科学院一大批知名科学家政治上的进步。后来我才知道。钱学森先生本人对入党这件事也是看得是很重的,他曾为此激动得彻夜难眠。殷切的期盼自己倡导的技术科学思想,在科学院和五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后来又进一步提炼为“研制” 的概念,将科学院和五院的工作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为我国研制成功“两弹一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更为难得的是,经过反右斗争和1958年大跃进以后,我们国家面临三年“经济困难”。科学家们生活上困难,思想上对有的问题有些疙瘩,这是可以理解的。学森先生便协助党组和同志们一起做科学家的工作。书中记载了那时科学院坚持两周一次著名科学家参加的“神仙会”,找一个餐馆,先是大家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然后人人都做总结。会后,每人出5元钱,吃一顿饭,补充一点营养。先生虽然在五院的工作虽然很忙,但“神仙会”他总是参加,并积极发言。他总能能结合自身的体会,对党的方针政策讲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让到会的科学家们释疑。就像陈章良先生曾这样评价钱学森:“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钱老是我们青年一代学习的榜样,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钱学森精神”和我们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热爱教育事业,

严格要求自己,勤恳地工作,努力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祖国的强盛和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钱学森同志以他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知识为党为人民建立了杰出的功勋,党和人民也给了他深切的关怀和很高的荣誉。使他能够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抱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据我所知______十分关心钱学森同志的工作和生活,殷切鼓励他,多次看望他。1989年8月7日,___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他,号召大家学习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1991年10月16日,在向钱学森同志颁发“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的仪式上,___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赞扬了他为党和人民作出的卓越贡献。1996年12月11日和1999年12月9日,______两次到钱学森同志家中亲切看望他,听取他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建议。党的支持和关怀,使钱学森同志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他经常说,我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所做的工作,是和党的正确领导、集体的智慧分不开的,我个人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2009年10月最后一天的早晨,钱学森走完自己不平凡的一生,恬淡而又安详的走了,留给世人无限的悲伤、不尽的崇敬和永远的缅怀!我们也在悲伤、崇敬与缅怀中,写下这些文字,寄托一份渺小而又普通的深情与祝福,最后,我想说“钱老,您!一路走好,您是科学界一座永远不倒的丰碑!是我们青年一代学习的人生导师!您是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难以忘怀的科学大师!

关于学习钱学森先生事迹的心得体会3

【第9篇】学习钱学森事迹心得体会

作为东方之子的钱学森现于XX年10月31日逝世,他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在1991年被授予国家 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当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那一刻,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千年飞天梦想,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这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钱学森。

在20世纪中叶,钱学森在美国科学领域已取得杰出成就,蜚声世界。50年前,他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以赤子之心为我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然而,钱学森对名利看得很淡,至今还住在已住了40年的老楼里,并把大量奖金捐赠给了科研事业及贫困地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钱学森同志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不仅始终坚信党的事业,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而且十分注意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紧紧跟上党的前进步伐,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从1958年创刊号,到后来改名为《求是》杂志,他每期必读,直至今天94岁高龄。他一生订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等党刊党报,阅读党报之认真,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亲手将报章杂志上的有用文章、新闻和消息剪下来,粘贴整齐,注明日期,分类装袋归档。仅仅是剪报材料就有629袋,计有24500多份,在钱老家里整整挤满5个大书柜。学习报刊尚且如此认真,学习中央文件、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等等就更不用说了。

钱老这种活到老,学到老,前进到老的坚韧不拔毅力,使他的思想不断升华,境界不断提高,从早年的一位爱国者,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并进而成为一名优秀党员,科技界的楷模。

钱学森同志已经94岁高龄了,今年又正值他回到祖国50周年。他在国外立志学有成就,报效祖国,使祖国再不受列强的欺凌,使人民能过幸福安康的生活。他在成为世界知名学者以后,历尽千辛回来了。50年来,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祖国和人民。他像春蚕一样为人民吐尽了蚕丝。他所得到的是一个强大的祖国和繁荣的社会主义大厦。而他,仍住在40多年前的老房子里不断地学习,紧紧地跟上党的前进步伐,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伟大的创造来自科学的方法。年轻时代,钱学森曾认真阅读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他多次跟学生讲,我在科学上取得一些成果,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收获。他特别钦佩a·爱因斯坦、r·奥本海默等科学家,因为“他们不仅献身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而且他们的思想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作为一名技术工程出身的科学家,钱学森始终注意从实践出发,总结、提炼、检验理论设想,是一名善于将工程实际与理论创新融会贯通的科学大师;作为一名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钱学森始终以科学的精神对待真理,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锻造严谨、朴实,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品格。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就党员积极分子来讲,我们将通过认真的学习和深刻的自我剖析,以及同志之间的相互提醒和相互帮助,达到提高认识、改进作风、振奋精神、促进工作的目的。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激励,进而设立更加高远的奋斗目标。

钱老的名字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而且在美国,尤其是美国军界,也可以说是声名显赫。钱老在1955年回国时,当时的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先生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钱学森回国,不是去种苹果树的!”

1980年5月18日,我国洲际导弹发射成功后,美国合众社播发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专稿。文中写道:“主持研制中国洲际导弹的智囊人物是这样一个人:在许多年以前,他曾经是美国陆军上校,美国政府由于害怕他回归中国,把他扣留了5年之久。他的名字叫钱学森,今年69岁。在这个名字的背后,有着一段任何科学幻想小说或侦探小说的作者都无法想象出来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50年代的美国海军次长丹·金布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宁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在哪里,他都值5个师!”

金布尔对钱学森的评价,已经被1955年钱学森离开美国回到中国以后所发生的事实所证明。

由于钱学森对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杰出贡献,1991年国务院、xx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他是唯一获此称号的中国科学家),1999年___、国务院、xx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XX年8月,江--同志在一篇重要文章上批示“我们应当向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学习!”

学习钱老,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内容,由于个人学识所限,我今天只能从几个方面谈一谈个人学习的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一、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提到钱老的名字,大家一般只会联想到“著名科学家”这几个字。而实际上,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钱学森大概是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多,并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最自觉的一位自然科学家。钱学森以他渊博的学识和一个自然科学家特有的眼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深刻的领会和理解。

这里,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钱老在《自然辩证法、思维科学和人的潜力》一文中的一段论述:“再有一点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学问在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位置。在恩格斯的时代为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必须吸取人类的全部实践,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经验,精练概括;这当然要涉及到自然界的辩证关系和社会的辩证关系。这就造成一种习惯,好像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但到了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确立了,我们应该把它的总论明确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要指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要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这种交流要通过两道桥梁:一道桥梁是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科学的;一道桥梁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辨证法),是对社会科学的。……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不应平列,后两者要在辩证唯物主义下面一点,而且它们又各有自己联系的一类科学技术。”

1987年春天,钱老作为中国科协主席率团出访欧洲。在德国,他以《正确对待祖国历史文化传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题,向使馆人员和留德学生发表谈话。钱老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死的东西,必须用它来指导工作。因为这是证明了的人类最高智慧,你不用它,太傻瓜了!这些话,我跟国内许多青年同志都讲过,我看青年同志不怎么接受。他们大概在想:‘那些发达的西方国家的科技人员并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工作,也搞得不错嘛!’但是,我也有一句话:‘假设你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工作,那就如虎添翼比他还厉害。’”

在英国,钱学森以《建国百年之际,中国必然强盛》为题给中国留英学生作了一次内容生动的报告。在回顾了3XX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后,钱老坚定而又满怀信心地说:“中国300多年的历史证明,不可能有其他的道路。只有一条道路——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到了建国100周年(2049年)的时候,国家人均产值定能接近当前的世界先进水平。”

1988年秋季的一天。钱老在一所重点大学听一位哲学教授讲授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讨论过程中,他表述了这样的观点:“恩格斯概括了1XX年前的自然科学成果,恩格斯所讲的东西,在那个时代是对的,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就要进入21世纪了,我们不能光限于现在看到的这本《自然辩证法》。我们要根据现代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巨大成果,努力编写21世纪的《自然辩证法》!”“历史变化了,认识前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发展。”

通过以上介绍,我想同志们也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钱老既是一位卓越的科技帅才,也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二、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具有对党、对人民无限的爱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必须坚持学习、勤奋思考,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唯如此,才能经受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才会有勇气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

钱学森被称为科学的伟人,时代的伟人。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在科学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在“两弹一星”发展上的功绩。更可贵的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为了祖国自强不息,耿耿忠心。这部作品展示了钱学森在多种时态下的爱国情怀。他在异国他乡苦苦求索是为了报效祖国。当他学有所成,身处异国而羁縻难归时,他是何等大义凛然。他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声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根在中国。”尽管美国给了他许多优惠的条件,35岁时就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但钱学森不留恋美国。钱学森后来谈到,他在美国没有买一个美元的保险,因为他根本不想在美国呆一辈子。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以满腔的热情准备回来报效祖国,在受到美国政府阻拦时,他以“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同美国当局抗争。这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也是钱学森高尚人格的体现。作品对这一部分的描写很充分有力而感人至深。

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的人格魅力还在于他能以高尚的情操,来对待祖国人民给他的荣誉和期望。钱学森回到祖国后,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信任,委以重任。钱学森不居功自傲,而是以“普通一兵”的姿态来严格要求自己。他身居“中将”的高位,却同广大指战员一起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风餐露宿爬冰卧雪。有时几个月不能回家,不能同自己的爱妻互通音讯,他也毫无怨言,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正是他高尚人格的体现。他贡献越大,就越显得虚心,处处谦虚谨慎。80年代末期,他的一位朋友送他一帧《咏竹》的条幅:“未出土时先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这是对钱老一生的生动写照,而他自己却把它作为“座右铭”来严格要求自己。他得到过国际国内的许多大奖,但他从不把它看成是个人的成功,而是归功于集体,归功于“中国人”这个伟大的钱学森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科学家的人生楷模,也正是钱老高尚人格的感人力量的体现。作品 对钱老这些高尚的品格,描写得感人至深,掷地有声。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这是钱学森的科学品格,也是他的人格风范。年轻时的他不迷信权威,曾经与老师争论得面红耳赤;当他成为权威时,面对年轻大学生提出的正确意见,他也坦然接受,立即在讲义上作出修改。他经常对人说,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80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

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钱学森写道:“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

单位要为他建房他坚决不同意,因为“我不能脱离广大科技人员”;100万港元的巨额奖金支票,他看都未看,全部捐给了西部的治沙事业……晚年的钱学森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虚怀若谷,淡然面对荣誉、地位、金钱。 “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______!” 这是钱学森,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肺腑之言,一位人民科学家的真诚心声。

学习钱学森事迹心得体会

【第10篇】学习钱学森先生事迹的心得体会800字范文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已困扰我好久了,直到我看了影片《钱学森》后,我终于明白了——活着就要“发光发热”!

原来我并不熟悉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观看了这个影片后,钱学森先生才真正走进了我的生活。我才了解到先生原来有这样一段往事:他曾被美国拘禁了5年,只因为钱学森先生知道了新中国的成立,想回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而他实在太有才华了。美国曾想用名利留住钱老——聘请钱学森先生为终身教授。而钱学森先生只想着回到自己祖国的怀抱,直到通过多方努力,先生才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组国。

“不管怎样,也要回到祖国,为祖国尽一份绵薄之力。”钱学森先生的事迹让我十分感动,一个人爱国竟到了如此地步。先生的行为启示了我:只要活着,就要自己的祖国人民服务,就要为祖国出力!

钱学森先生回国之后,更做出了革命性的创举,第一颗原子弹的升起是意味着我国的进步,沙漠中的巨响让全国人民为之一震……先生为我国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为我们中国的“导弹之父”!他不知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看到这里,我思潮起伏……

古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个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汉子;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一个精忠报国的将军;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一个心怀天下的诗人……如今,我们敬爱的钱学森先生,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金钱、地位、名誉,用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来报效祖国!

“钱学森”——我们全中国的骄傲!先生的爱国之心不仅使我们全中国人民铭记在心,连国外的许多科学家一听到他的名字,也都肃然起敬!是他引起了我们心灵深处最真最诚的爱国之心。是他给了我最深的震撼,更是他让我明白人生的真谛——活着就要造福祖国人民!不论多么艰苦,也要为祖国人民 “发光发热”!我因此也下定决心,做一个像钱学森先生这样的中国人!

学习钱学森先生事迹的心得体会800字范文

钱学森学习心得体会10篇

作为东方之子的钱学森现于XX年10月31日逝世,他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在1991年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当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那一刻,标志着我国航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钱学森范文

  • 钱学森学习心得体会10篇
  • 钱学森学习心得体会10篇10人关注

    作为东方之子的钱学森现于XX年10月31日逝世,他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在1991年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当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那一刻,标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