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发展的观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5篇优秀的发展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发展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微视频《绿色发展走向世界》观后感,观绿色发展走向世界心得体会
生态绿色发展,不只是是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它更是一条适合世界发展,共享、共赢的发展之路,极大彰显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正在行走的正确发展道路。以下是第一心得范文网整理的微视频《绿色发展走向世界》观后感,观绿色发展走向世界心得体会。
微视频《绿色发展走向世界》观后感(1)
历时仅3分12秒的的视频播放,一张张画面激动人心,一个个字眼铿锵有力、气吞山河,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生机盎然、清泠秀美,与笼烟滚滚、雾气漫天的工业生产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绿色发展 走向世界”的绿色发展新理念,是一种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生态理念和新发展观,正在成为世界认可的中国经验。正如所说,展现了 一个大国领袖的初心、一个东方智慧的答案和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当代社会经济、社会的融合贯通,是对大自然山川草木生命尊重,是对时间自然万物生命的爱惜,更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象征着生命。绿色发展,表现了人类对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个响亮的声音,获得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赞誉,体现了一个大国阔大的胸襟、目光的远卓、目标的高远。城镇节能、新能源汽车、空气质量监测网的成功发明和广泛使用,2022年6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2022年12月索尔姆海和中国签署的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备忘录,“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索尔姆海演讲时深情引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描绘心中的美好蓝图......它的提出给世界许多国家提供了许多应对气候环境的援助,成为了世界认同的中国经验。
生态绿色发展,不只是是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它更是一条适合世界发展,共享、共赢的发展之路,极大彰显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正在行走的正确发展道路。
微视频《绿色发展走向世界》观后感(2)
绿色,象征着生命。绿色发展,是对山川草木生命之延替的期盼,更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生态理念和新发展观,在他身体力行地推动下,正在成为世界认可的中国经验。
步入生态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应再是矛盾对立的两面。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就绿色发展发出的呼吁,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响应。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演讲时深情引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描绘其心目中的理想图景。
央视网微视频工作室推出《绿色发展 走向世界》,展现一个大国领袖的初心、一个东方智慧的答案和一个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第2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解说词及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片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经济体制改革纲举目张、深入推进的生动面貌,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质量,正在经历的空前深度变革。以下是第一心得范文网整理的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解说词及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解说词:
解说词
当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来临时,处于严重衰退中的世界经济,正奋力寻找着摆脱困局的出路。
中国,此时已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造就这一奇迹的经济发展方式,却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投资、出口的拉动力越来越小,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越来越高,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紧。
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滚滚向前、洪流不息,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不断改革——用改革激发活力,让人民群众从改革与发展中受益。今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更高质量的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要用更坚定更深入的改革来破解。
2022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是一场新的更为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
字幕2022年12月北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老路既行不通又走不远,必须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激发经济潜力,引领经济发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解说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开启了一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向更高形态发展的结构之变。
解说词
2008年,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中国虽然短期内稳住了增长,但是,从2022年起,带动中国经济三十年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速同时下降,经济增速持续下行。
此时,中国人的海外消费却在上升。近年来,从奢侈品到普通生活用品,每年中国人有上万亿元人民币花在国外。而此时的中国企业呢?大量产品卖不出去,日子越过越难。钢铁、煤炭、水泥等多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利润减少。
习惯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略有减速,就让很多人觉得不适应。减速是短期变化还是长期趋势?
难题与希望并存,低迷与活跃并存,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经济结构要调整,但新的结构是什么?内生动力从哪儿来?
同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
社会各界、市场、各级地方政府,甚至包括在部门当中,都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在2022年的时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在部署第二年经济工作当中,就用了“新常态”这样一个提法。
解说词
“新常态”,在2022年的现代汉语词典里,还找不到这个词。若干年后,当人们回望历史,一定会更清晰地理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经济的未来确立的全新历史坐标。
中国经济需要清醒的瞭望者给出方向。
20xx年一季度,中国经济7.4%的季度增速创下24年来的最低点。这再次引发是否要加大经济刺激力度的讨论。
字幕20xx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
解说词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指出,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要有历史耐心。在此次考察的新闻报道中,“新常态”一词,在公众视野里第一次出现。
字幕20xx年7月29日北京党外人士座谈会
解说词
两个多月后,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字幕20xx年11月9日北京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
解说词
20xx年11月,在北京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他首次对“新常态”一词进行了系统阐述。
同期习近平主席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解说词
速度、结构、动力,六个字,三个关键词,勾勒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内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判断。
字幕20xx年12月北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解说词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改革家总是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以简洁凝练而又内涵丰富的语言,揭示事物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用“新常态”来定义当下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这当中透射出的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战略定力,扫清了人们思维上的迷雾,对中国经济“怎么看”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了鲜明回答。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带来的是党中央经济工作思路的重大调整。
2022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后作出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它回应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该“干什么”。
同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
在这个过程当中,总书记亲力亲为,连续开了三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来研究。第一次是确定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次是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单项方案的工作思路,接下来第三次的财经小组会是研究具体的工作方案。就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最后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深入。
解说词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中央继而开出了一剂标本兼治的药方。
去产能,让绝对过剩的产能退烧去热;去杠杆,消除瘀堵虚肿,让资金血脉畅行; 去库存,消除困扰发展的炎症病痛;降成本,减税降费,为企业休养生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补短板,提升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培育发展新产业,让经济社会发展强身健体。
2022年,化解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压减粗钢产能超过6500万吨。中国经济,以壮士断腕的决绝,向旧的发展方式告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诸多任务,都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的形成,而呈现纲举目张之势。
2022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进一步拓展到农业、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等多个领域。
字幕广东佛山
解说词
佛山,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便是改革前沿之地,也是最早尝到改革开放甜头的地方。如今,这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地级市,经济总量接近一万亿元,同时也体会着结构转变的紧迫压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重塑这里的实体经济。
这是佛山的一家陶瓷工厂。每天,这条生产线能生产出一万平方米的大理石瓷砖,销往世界各地。
同期佛山众陶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初阳
去年中国陶瓷出口下降了33.75%,每公斤瓷的销售单价下降了28%。这个改变也使得中国不少陶瓷企业进入了一个非常艰难的生存之战。
解说词
佛山陶瓷曾一度占据全国60%以上的市场。而今,高耗能高污染低价格、以量取胜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
同期广东省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顾问白梅
现在关键是要做品质,要把整个的质量提升上去。
解说词
在政府的引导下,佛山14家企业联合成立了一家产业平台,集合业内顶级专家,为陶瓷生产制定了108个原料标准和36个检测标准,更精细、更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覆盖生产全过程。连沙子、石头这些最普通的原料,都要纳入统一管控。标准推行几个月,产品优等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眼下,佛山众多制造业企业都在对沿用多年的生产线进行调整。更精细的流程管控、更先进的智能装备,让产品供给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不仅是佛山,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正在这场从“有”到“优”的供给侧大变革中,书写着转型升级的故事。
结构之变,是追求质量效益之变,更是经济发展方式之变。
结构之变,是全面之变,更是深层之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层次着力点,就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结构之变的关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字幕
十五大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十六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七大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大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解说词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大家回望历史。他指出,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可以看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中央认为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出新的表述,条件已经成熟,应该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
把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旗帜鲜明地提出来,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字幕广州
解说词
这幅8米多长的“万里长征图”,是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将一项社会建设工程从立项到通过政府审批的108个公章、799个审批工作日,微缩在一起画出的。这是一张精确写实的画,描述出在原有的行政审批体制下,待批项目辗转于部门之间的“万里长征”。
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努力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改革的难度,当然不小。
几年来,这张“万里长征图”一直在不断缩短。2022年7月,曹志伟建议进一步大幅削减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期待着画出个3.0版本。
同期广东省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
以前我们做“万里长征图”,每一个事项提问题,叫做“针针见血”,3.0的改革必须是什么?“刀刀见肉”。
解说词
曹志伟以政协委员的身份,上交了削减行政审批环节的提案。他建议削减的审批事项有76个,回复显现变化的是23个,真正裁减的是5个。
同期广东省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
每一项都博弈,因为什么?每砍掉一项审批,你就拿掉了一些人的饭碗。
解说词
“万里长征图”变短了。它还可以变得更短。
它是一面镜子,映衬出改革的艰难,也记录着改革的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18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283项。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削减比例累计接近90%。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改为后置审批或取消。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得到了有效落实。
现在,每一天,在中国,就有15000多家企业破土而出。
同期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
你有100家企业破产了,有500家企业诞生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我们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
解说词
市场活力的迸发,源于政府在改革中归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财税、价格、金融、信用体系等基础性、关键性的改革不断实现突破。
20xx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给出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价格改革, 全社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的比重提升到97%左右,我国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已基本建立。
在金融领域,利率管制已基本放开,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提高;民营银行设立进入常态化审批;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不断深化。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推出,金融安全网进一步健全。
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建设正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正为中国经济的结构之变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力用到深处,必定落在寻找新动力、挖掘新动能上。
由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加速更换动力的顶层设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统部署和强力推动下,中国正在大踏步跨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
2022年9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堂”,第一次走出中南海,搬到了中关村。
字幕2022年9月30日北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
同期科技部部长万钢
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总书记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认为,其实中国丧失了多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才使得我们落后。所以当前我们必须要抓住现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机遇稍纵即逝。
解说词
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以创新之力撬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焦点。
2022年3月,他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2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创新”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22年5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
字幕20xx年11月9日北京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
同期习近平主席
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解说词
改革,改出更鲜明的国家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建立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打破条块分割,整合资金支持;制定国家实验室发展规划、运行规则和管理办法,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改革,正在改出国家创新力的根基,正在改出更鲜活的经济新动能。不竭动力,正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释放创新人才的最大潜力,实施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的热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的走向有了新变化。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开辟事业,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归潮。
字幕2022年5月30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解说词
2022年5月30日,科技界最高规格的三大会议同步召开,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同期科技部部长万钢
那天总书记作完报告以后,我去送他的时候,多叮嘱了我一句话,万钢同志你观察到没有,和科技人员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掌声,是从后面往前边来的,楼上往楼下传的。我也观察到,后面坐的是年轻的科技人员,要从掌声中感受到科技人员的期盼。
解说词
这掌声是共鸣,是回应,更是礼赞。
中国,幅员辽阔。促进城乡间、区域间的均衡协调发展,是结构之变的一道必答题。
在20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新的三大战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务成为重中之重。怎么疏解?需要新思路,需要大气魄。
同期《新闻联播》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解说词
2022年4月1日,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引来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
同期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
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就提出,可以考虑在河北比较适合的地方,规划建设一个适当规模的新城,来集中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字幕2022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
解说词
经过多轮科学、严密的论证,有着充裕发展空间的雄安,被选定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将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一起,形成北京新的两翼。
字幕2022年2月23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
解说词
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雄安。中国经济版图上正在谱写新的壮丽诗篇。
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始终是土地问题。波澜壮阔的改革,发端于土地,收获于土地,也不断在土地上捕捉着深入推进制度变革的新契机。
字幕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
解说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抓住“土地”这个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做出了以“三权分置”为龙头的,有内容、有气势的改革文章,为进一步破解“三农”领域诸多难题,为大幕徐徐拉开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搭起了壮阔的历史舞台。
字幕安徽天长
解说词
天长农民徐长林,2022年把15亩地流转给了当地的种田大户,外出打工去了。合同签的是12年,但仅仅一年后,徐长林又把地要了回来。
同期安徽省天长市大通镇齐庙村徐长林
睡不着觉,就想来想去,地要是真没了我怎么办?咱老百姓靠地吃饭对吧,一旦我打工不能打了怎么办,那没办法了。我就想了这么个歪点子,给它要回来。
解说词
把地转出去的不踏实,把地转到手里来的也不踏实。种田大户张治岑,从镇里农民手中流转了500多亩土地,但后来有村民反悔。一气之下,张治岑解除了合同。
同期安徽省天长市市长朱大纲
就是土地的权属不清晰,承包户有顾虑,经营主体更有顾虑。
解说词
20xx年9月29日,在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三权分置”的思路,给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定了调。
“三权分置”,就是将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拆分开,承包权归承包户,而经营权流转给愿意种地的经营主体。
同期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总书记他讲,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历史耐心。因为农村的土地承包关系是农村的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也反映了农民的最根本的利益。三权分置,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重大的制度创新,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政治智慧的制度性安排。
解说词
2022年8月30日,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两个月后,文件正式发布。
改革方向如此笃定,种田人的心,也定了。
天长农民徐长林又找到原来的种田大户,把土地再次流转给了他。种田大户张治岑又流转来了450亩土地,扩大了经营范围。他的家庭农场,2022年预计纯收入能到35万多元。
如今,全国有7000万户农民流转了土地,占全部农户的30%,土地流转面积占到总的承包面积的35%,农业经营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这是孟子在2300多年前写下的、对人性朴素而深刻的认识。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这句话,再次强调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
健全产权保护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又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
2022年,曾常年保持年均20%以上增速的民间投资,一度跌落到2%左右。为什么?
企业家信心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同期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庄聪生
我们在调研的过程当中,企业家也跟我们反映了一种情况,说什么呢,叫“小富即安、大富不安”。如果他们的产权得不到保护,那么他们做到一定规模就不想再做了,钱挣得越多心越慌。
解说词
2022年8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11月,这个文件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明确提出依法保护产权。
这项改革,回应了上上下下的普遍关切,更向社会释放出一个明确而积极的信号。
同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
这个文件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最为关心的法人财产权、自然人财产权、知识产权保护这样一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解说词
在中央关于产权保护的意见公布之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很快出台了配套的具体意见,并抓紧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
2022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民法总则》审议通过,明确提出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
同期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庄聪生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这个都要平等地保护。过去相对来说,对民营企业的保护要弱于国有企业,所以这一次强调都要一样,机会平等、权利平等、规则平等。
解说词
平等,不是空头支票。
石油、电力、铁路等多个行业开始向民间资本打开大门。2022年12月,首条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速铁路在浙江台州开工建设。
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篇章,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国企改革,不是要把国企改散了、改垮了、改没了,而是体现“两个毫不动摇”,优化国有企业布局,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携手共同发展。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44万亿元,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字幕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
解说词
在考察吉林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地来到两家国有企业。他指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字幕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
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解说词
这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成为深入推进国
企改革的定盘星。
2022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此为统领,国企分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加强党的领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多个配套文件出台,共同形成了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国企改革“1+n”体系就此搭建完成。
2022年,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列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
字幕上海
解说词
初春之夜,上海郊区的这个宾馆里,许多人无法入眠。他们是国企东航物流公司6000多名员工的代表,讨论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改制和人员的重新安排。
体制机制的束缚,曾是这家企业最大的困扰。工资薪酬不能随业绩增长而提高,企业留不住人,公司管理层无法自主经营决策。
这次,100%国资的东航物流公司,将面向社会出让45%的股权,以引进新的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者。同时,员工持股10%。
同期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马须伦
混改以后我们吸收民营资本进来,真正建立市场化的内部机制,使企业进一步增强活力。
解说词
国企改革挺进深处,提升效率。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央企已从115家减少到102家。10家中央企业完成重组,优化了核心竞争力,提高了国有资本效率。10家企业开展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收放之间,国有资本、国有经济在优化中壮大,公有制基础更加牢靠。
改革的内在哲学,就是“变与不变”。
不能变的,是“两个毫不动摇”。能变的,是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将世界经济又推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字幕瑞士达沃斯
解说词
2022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首次迎来了中国国家元首。在这里,他向世界提出了中国主张。
字幕2022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
同期习近平主席
我们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我们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领导者应有的担当,更是各国人民对我们的期待。
解说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形成了崭新的开放格局,在自身的深刻变革中,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有影响力的思考者、更有作用力的推动者。解决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站在这个高度上布局谋篇。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方式,正从最初的“三来一补”向“优进优出”转变;产业体系正从国际分工协作的局部,跃升至与整个全球价值链深度铆合的全流程再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断壮大,开启全球布局,我国已从资本净流入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发端,至全国11个自贸试验区,一批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正在试验、复制、推广。
字幕北京雁栖湖
解说词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2022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字幕2022年5月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同期习近平主席
我宣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开幕。
解说词
30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多位国际组织的负责人齐聚北京。
同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这不只是发展物质的项目,还能凝聚民心。这不仅是为了发展,还有和平。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价值所在。
解说词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落实,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及中国自身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是“丝路精神”与经济全球化理念的有机结合;是开创包容性全球化道路的一种有益尝试。
同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
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国家,进行市场化经济改革,所以中国必须创造自己的改革方式。虽然今后改革还有很多路要走,但在我看来,中国做出的这些抉择令人钦佩。
解说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回答了对中国经济“怎么看”的问题。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则为“干什么”勾勒了前行路径。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为“怎么干”提供了思想方法。
这一系列重要思想,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光芒,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在这段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的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在这段新征程上,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高。
在这段新征程上,中国经济的结构之困正在被一点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实现领跑,满足新需求、吸纳就业更多的服务业不断壮大。
在这段新征程上,中国经济的新动能蓬勃而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超过56%,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深空深海探测,上天入海,一大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接连取得突破。
在这段新征程上,物价连续四年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以下,百姓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每年1300多万人找到新的工作。
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正向着未来延续。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以巨大的勇气和决心,带领中国人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扣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奋力突破结构之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常青基业。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本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点突出一个“新”字,以“新常态”这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贯穿全集,生动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回答了对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干什么”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本节中一幅8米多长的“万里长征图”,它反映了改革以前一项社会建设工程从立项到通过政府审批的108个公章、799个审批工作日,深刻提示了在以前原有的行政审批体制下,待批项目辗转于部门之间的“万里长征”。在中央“新常态”制度下,改革必须首当其冲,要通过改革,把诸如108个公章、799个审批工作日的“万里长征图”缩减、再缩减。
近年来,通过中央及地方的一系列改革,这张“万里长征图”虽然一直在不断缩减,但离中央改革的要求,离群众的期盼还有一些差距。为此,我们要狠抓改革、突出创新、转变方式,更要鲜明态度地主动适应中央“新常态”,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们只有不但思想观念上要适应,更要在认识上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真正做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牢牢抓住中央脱贫攻坚这一主要任务,把困难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实,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后感篇2:
电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生动丰富的镜头语言、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方位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这一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充分体现了中央驾驭复杂局面的智慧勇气和领导经济工作的高超能力。观看该片后,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战略的理解把握,进一步提振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底气,进一步明晰了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中国经济滚滚向前、洪流不息,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面对比较严重的结构性产能过剩这个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面对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很多地方告别了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迈向了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历史新阶段,开启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不可能从现在的复杂分工回到原来的简单分工,不可能从现在的集约发展回到原来的粗放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态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习近平总书记说,“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察势者智,驭势者强。”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经济发展全过程,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着力用更加坚定更加深入的改革来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不断开拓经济发展新境界。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重心是解决“怎么干”的问题。进入新常态,有一些同志不知道怎么干为好,存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象。新常态有新挑战,更蕴含诸多新机遇。在新常态中,我们要保持定力、主动作为,紧扣关键领域做好改革谋划,多些“闯改创”,少些“等靠要”,防止“一等二看三落空”,使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要始终保持创新引领的闯劲和锐气,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动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要找准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平衡点,找准改革与民生的交汇点,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结合各地实际,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有针对性、有时效性地闯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说,“老路既行不通又走不远,必须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激发经济潜力,引领经济发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把个人成长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紧密联系起来,主动扛起“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历史责任,为中国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加油助力,中国经济的巨轮必定能够行稳致远,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必定能够向着更远的未来延续。
【第3篇】将改革进行到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800字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既是一种庄严承诺,更是一种有效举措。以下是第一心得范文网整理的将改革进行到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800字观后感,欢迎阅读。
将改革进行到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800字观后感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第二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纲举目张、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生动实践。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难题,就必须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以新常态引领新发展,用更高质量、更加深入的发展来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回顾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历程,无数事实证明,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正确把握方向是决定改革成败的首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用“经济发展新常态”来定义当下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对中国经济“怎么看”的现实问题作出了鲜明回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准确回应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该“干什么”的问题。道路已明,蓝图已绘,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抓落实,才能不负责任与使命,将蓝图变成现实。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行之愈远,道路愈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大环境下,中国发展“风景这边独好”,经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为不易、甚为艰难。这就要求广大干部要有“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的倔劲,闯激流、越险滩、过深水,当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抢险员”。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不悔”。要深知,改革从来不是一项水顺推舟、如抖轻毛的事情,经济体制改革亦然如此。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篇,既没有成型的案例遵循,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借鉴,能不能破前人未所破、创前人未所创,更能彰显改革的勇气。千改万改利益难改,千破万破思想难破。要敢于向思想的桎梏、利益的固化“开刀”、“放箭”,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当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归宿,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代跟着一代走,不改初心,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800字观后感篇,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4篇】旅游发展景点观后感
关于旅游发展景点观后感1
今天上午,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去河南博物馆参观。汽车开到博物馆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雄伟的漏斗型的建筑物,在它的正中央还挂着一面大钟,听讲解员阿姨告诉我,原来它的结构是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真是充分体现了源源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
进入大厅后,馆内共有四层,各个楼层都有很多珍贵稀奇的展品,如:斗兽画像石、金缕玉衣、四神云气图、石辟邪、水远仪像台……其中让我叹为观止的是四神云气图,它出土于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属西汉早期。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极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上面画有青龙、凤凰、白虎、胶龙。传说这是古代时候家家户户都张贴的画,因为有了这幅画,人死后升天成神仙。
还有一个另我惊讶的就是在古代,人们就会预报天气了,那就是水远仪像台,这个仪器不仅可以预报天气,还能计时、报时呢!
我真后悔没有带照相机来,应该把它们全拍下来留作纪念。
关于旅游发展景点观后感2
在我眼里,暑假时多姿多彩的,爸爸答应我暑假一到,就带我去动物园。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到了,我兴奋得整晚都睡不着觉,因为明天我和爸爸就要去我梦寐以求的动物园了。
这天,天刚蒙蒙亮,我和爸爸整装待发,开着汽车来到了江苏动物园。我和爸爸下了车,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走上去一看才知道,这是动物园的道路分布图。
一进大门,四周花繁叶茂,而前面100米处,有一样东西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加快了脚步,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小熊猫。
小熊猫长70厘米,呈棕色,头上长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还长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十分讨人喜欢。瞧那只小熊猫躺在妈妈肚子下面睡觉,小鼻子一上一下不停地动着,肚子上下不停地起伏着,甭提有多可爱了。
离开小熊猫馆,我们沿着弯弯的小径来到了黑熊馆,只见一只黑熊被关在六七米深的大坑里,看它跟猩猩一样不停地捶打着自己的胸口,这时工作人员过来了,他手提着一只桶,跑近一看才知道,原来饲养员正在送午餐给这只熊吃,熊用它那强而有力的利爪,抓起一条鱼送进自己的嘴巴,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饱喝足后,只见它伸了伸懒腰,发出满足的哼哼声,好像非常满意现在惬意的生活。
我非常珍惜这次动物园之游,因为有很多跟我同龄的孩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我希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这样的话,也不枉费这趟动物园之游了!
关于旅游发展景点观后感3
今年寒假,我随家里人去了美丽的七彩云南,那是我梦寐以求的旅游胜地,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快乐的云南之旅。
云南果真十分美丽,热带风情使我流连忘返,众多景点让我心旷神怡,象玉龙雪山、丽江古城、观音峡……,都美不胜收!其中最能使我心驰神往的就是玉龙雪山了。皑皑白雪装点着玉龙雪山,整座山都在银装素裹之中,闪闪发光。在山脚下仰视玉龙雪山,被白雪包围的玉龙雪山像是巨型雪人,而后我们又乘坐缆车俯看玉龙雪山,株株青松点缀其间,仿佛是“万银丛中点点绿”,那景色比在山脚下看更美丽,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玉龙雪山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她在我心中就是一座圣山,令我终生难忘!云南的人文景观更加绝妙,有风格各异的各个少数民族村寨和歌舞表演,有纳西族、傣族、基诺族……。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是基诺族村寨,基诺族是我国五十六朵民族花中的最后一朵,总数不到两万人,与世隔绝,过着真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桃源生活。基诺族解放前除了马帮,没和任何人打过交道,所以不被人发现。基诺族虽然贫穷,但他们有极丰富的茶文化和独特的风俗,并且十分好客,对我们非常热情,一进村寨就来欢迎我们,我们一路下去吃了好多水果和烤肉,虽然都是些比较常见的水果,但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基诺族的水果别有风味,格外香甜。一路欢歌笑语中我们已经走出了山寨,但我还沉浸在基诺人的热情中——有一种花的名字叫基诺!
不知不觉地,云南之旅结束了,意犹未尽的我不但带回来许多留影,更带回来了对云南的永久回忆!
关于旅游发展景点观后感4
放假啦,妈妈带我每年一次的暑假旅游又开始啦,今年跟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我们还带上了我妹一块去。8月4日,我们三人和妈妈的朋友一块,往昆明去丽江、大理和西双版纳去了。
我们是做飞机去的,在天上,我和妹妹看到了许多美丽的白云,它们一下变成蜗牛,一下变成人的样子,一下又成了马,非常好玩,我和妹妹都看得非常开心。到了大理,我们乘坐旅游大巴去景点游玩,虽然那里的景色很好,可是我和妹妹更关心的是妈妈说的住进酒店后可以去泡温泉游泳。傍晚,我们住下来后,我和妹妹赶紧叫妈妈给我们换好泳衣到游泳池去了。在游泳池里,我们玩得非常开心,并且我发现这个有游泳池一边深一边浅,我觉得很奇怪!除了美丽的景点,我发现大理到处都是银子和翡翠,很漂亮!
在丽江古城,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房子旁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房子有多少,小河就有多长,非常美丽。游完了大理丽江,我们又坐飞机到西双版纳,在飞机上我和妹妹剪刀石头布,谁赢了就可以坐窗边看白云,我输了,妈妈说回来的时候我可以坐窗边。在西双版纳呆了三天,我们去了植物园,那里有非常美丽的热带植物;去了傣王御花园,当饲养员一吹哨子,无数孔雀从河那边飞过来,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孔雀,太美啦!我和妹妹跟美丽的孔雀一块拍照,还捧着它。看完了孔雀,我们去看大象表演,聪明的大象表演得太精彩啦,它会踢球,会骑车,会双脚走路,还会给人按摩,当它用它的大脚在人身上按摩的时候,吓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表演完,我们又和大象拍了照,我和妹妹轮流坐在大象背上,它听话的让我们爬上去,乖乖的陪我们拍照。
回来的路上,我们在飞机等候区睡着了,妈妈把我们带上飞机,等我们睡醒起来,已经准备到家啦。这次旅游,我们看到、学习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对了,我们还骑了马,妈妈表扬我胆子大了很多,我觉得这次旅游很好玩。
关于旅游发展景点观后感5
今年七月份,我和母亲趁我放暑假,到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市去旅游。那里风景宜人,有五彩的石头,有浩瀚的大海,有可爱的小动物,诸如螃蟹、小鱼、海龟……,还有五彩缤纷的海鱼,色彩斑斓的贝壳,有美丽高大的珊瑚树……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美丽的、奇妙的、搞笑的海底大世界,那里太棒了。咱们先来到海底大世界鱼类化石的展区,在玻璃柜中陈列着许多鱼类化石:有巨大的鲸鱼骨架、有像磨盘大的海龟龟壳、有中华鲟的化石等等,然后咱们沿着特制的地下通道,在导游的带领下,一路走,一路隔着特制透明玻璃观赏各式各样美丽的海鱼,有很多鱼是我第一次见到,听着讲解员姐姐的讲解,咱们才明白了这些鱼的名字,有形态像传说中龙王的龙鱼、有白色透明的玻璃鱼,有形态像蝙蝠的蝙蝠鱼,有披着金色像虎皮样的虎皮鱼,有像长蛇样不断扭动的蛇仔鱼,有尾部拖着七彩长屏的孔雀鱼,有头的形状像狗头样的狗头鱼,还有金钱鱼、彩虹鱼、蓝王子……令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大开眼界、惊叹不已!。美丽的海底真神奇啊o
由此我想到了很多,美丽的大海只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大自然有太多奇妙的东西,有让人想也想不到的动物兄弟姐妹,有让人想也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母蜘蛛为什么要吃掉公蜘蛛呢?为什么人类不能在别的星球上生活呢?……大自然需要咱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这就需要咱们好好去领悟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大自然的规律,让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第5篇】发展对象党课辉煌中国观后感
发展对象党课辉煌中国观后感1
9月19日晚,纪录片《辉煌中国》正式开播,项目部组织了全体员工进行观看,通过第一集《圆梦工程》我了解到我国的基础建设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这正是我国国力强盛,生产力先进的象征。
我国历史悠久,纵观历史长河,都不曾有过今天这样的盛景,这都是我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全方位与世界接轨,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合国力的日渐强盛,让我国公民在世界各国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近五年的发展更是整个改革开放的缩影,似乎每个人都沉浸在这幸福之中。
幸福就在我身边,就经常听自己的父亲讲这些年的变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十年代再到现如今,生活真的是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事实上不止他们,就连我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年的变化,身边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更美好了。
在华丽28标,作为一名工程建设者,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真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发展对象党课辉煌中国观后感2
百年前的《建国方略》,孙中山先生构想了这样的宏伟蓝图: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建设3个世界级大港……百年之后,孙中山先生描绘的这个蓝图早已实现,而中国人民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五年,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一个个的圆梦工程,铺展宏图,大大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作为中交一公局一名普通员工,在观看了《辉煌中国》第一集的视频后,这种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骄傲感和自豪感更是倍增。
透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等部分由中交修建而成超级工程,我们看到了由中国基础建设构建成一张张的大网,编织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收看宣传片后,项目部全体员工内心澎湃、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对身为一名中交人感到无比自豪,能够为祖国的基础道路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更是感到无比的欣慰。
“中国高铁里程世界第一,超过了第二到第十名里程的总和,而且近六成是这五年建成的,真是太震撼了,我们的祖国真是越来越强大,我们中交真是牛!”观看完视频后,东二环六分部员工纷纷如此赞叹。是啊,中国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道路建设的完善,无数的“中交人”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春洒在了这一条条公路和一架架大桥上,我们的先辈们用他们的激情,点燃了这旷世奇观!今后,我们中交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将继续前赴后继、坚守初心 、牢记使命、埋头苦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撸起袖子加油干。
发展对象党课辉煌中国观后感3
9月20日,央视播放《辉煌中国》第二集,观看后,让我深感震撼。总书记提出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在这一集得到充分展现。
可燃冰开采,60天完成20年在这个领域内的赶超;“蛟龙号”下潜深度世界第一;船舶业、海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等等,无一不展现着中国的创造能力,尤其是“fast天眼”工程建设成功,令人震撼,还有芯片技术的赶超研发,成绩也可非常可喜……
本集选取的这些创新故事,讲述着中国科技创新,正如何让百姓生活更为便捷,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
片中“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创新的优势在于:举国之力,以创新”等话语,无一不在突出创新的重要性。而创新之本在于人才,正如姚力军等人的创业故事,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也是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软实力。
国家尚且如此,放眼我们企业,甚至项目工作中,亦是同然。只有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并且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在基层,亦能有“辉煌”的成绩,创新不在于岗位大小,不在于职位高低,任何人都有权利提出新想法,发现新方法,并加以深刻思考。唯有这种氛围,方能激发更多创新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