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党员干部观后感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8篇优秀的党员干部观后感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党员干部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第1篇】党员干部学转促系列访谈观后感
细数历年来出台的党规党纪,不仅数量不少,而且覆盖面广,但违规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其中,有纪不依、执纪不严、问责不力难辞其咎。下面是第一心得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学转促系列访谈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学转促系列访谈观后感范文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要牵住牛鼻子,只有管住了关键少数,才能引领最大多数。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党员领导干部掌握重要权力的特殊地位,在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发挥模范作用的特殊职责。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群体,确定高标准、强调严要求,促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如此持之以恒、潜移默化,就能给维护中央权威、坚决贯彻中央治疆方略提供保障,就能有效破除干部作风不实这个更大敌人。
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务必深谙角色定位。政治上的明白人,强调树牢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信仰上的忠诚人,强调理论武装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行为上的老实人,倡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忠实履责、踏实笃行。工作上的担当人,强调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关键时刻站出来、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作风上的实干人,强调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干实事,少说多干、说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为民上的贴心人,强调心里装着群众、感情贴近群众、行动深入群众、一心为了群众,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心贴心与各族群众认亲戚、交朋友、常探望、解难题。团结上的促进人,强调倾情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倾心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倾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纪律上的自律人,强调恪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以律己、慎独慎微。廉洁上的干净人,主张必须守住为官做人办事底线,思想上清醒、经济上清白、做事上清廉、作风上清正、生活上清新。
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务必做到知行合一。针对我区三期叠加态势没有根本改变、面临挑战依然严峻复杂、维稳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学转促专项活动中带头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以学促行、知行合一。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汲取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精神力量上做榜样;在严厉整治四风四气顽疾中带头听取意见、深刻剖析根源、对症抓好整改,雷厉风行、立知立改;在促进工作落实上集中精力、勇担重任,敢抓敢管、会抓会管。
学转促系列访谈观后感范文,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2篇】党员干部收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1月3日是2022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当晚,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新疆乌苏市纪委迅速安排,及时通知全市各族党员干部观看。
当晚8点,头台乡、石桥乡、夹河子乡、巴音沟牧场、西大沟镇等乡镇组织机关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访汇聚”工作队成员在会议室集中观看《打铁还需自身硬》,观看结束后,大家热烈讨论,交流观看心得感受。
“专题片中多名违纪违法的纪检干部现身说法,情节严重,触目惊心,对我们基层纪委干部有很好的教育警示作用。对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也是中央纪委严防‘灯下黑’,刀刃向内,自我净化、自我更新的体现。”巴音沟牧场纪委书记胡建民在观看结束后颇有感触。
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共分: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中篇《严防“灯下黑”》,下篇《以担当诠释忠诚》。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赴15个省(区、市),采访了3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拍摄了10多个案件。朱明国、金道铭、魏健等10余位严重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现身说法,剖析自己违纪违法行为和思想蜕变过程,发人深省、令人警醒,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市纪委副书记哈兰·阿合米江说:“昨晚我在家观看了《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对电题专题片中‘纪委不是保险箱’这句话印象较为深刻,片中的金道铭、魏健这些违纪违法的纪检干部受到查处,再次说明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并没有天然的免疫力。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践行‘当群众的贴心人,做党的忠诚卫士’的主旨,深刻领会‘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内涵,积极向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学习,自觉用严明的纪律管住自己,在接受监督中不断提升自我。”
乌苏市纪检监察干部苗树桃说:“新年上班的第一天,中纪委再推反腐力作,且刀刃向内,充分体现‘打铁自身硬、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韧劲,同时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党和人民的热切期盼和良苦用心。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以身作则,争当排头兵。”
党员干部收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题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第3篇】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所揭示的由各种关系所维系,由各种力量所推导的官场生活,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下面是第一心得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人民的名义》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近读周梅森的长篇新作《人民的名义》,并观看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的同名话剧,感触颇深。他的作品,并不纠结于腐败事件本身,也不只写打虎的英雄人物,而是以官员涉贪为线索,公权私用为由头,揭示权力运作中的某些畸态,官场文化的某些霉变,进而察观人民名义的虚与实,拷问人性深处的恶与善。这样的作品直面政坛现实,主写政界事务,直击官场生态,塑造官员形象,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小说。
在这部作品里,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在调查一桩特大贪腐案件时遭遇车祸,只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引子,它相继引来的,是踌躇满志的新任反贪局长侯亮平的临危受命,是居心叵测的公安厅长祁同伟的如坐针毡,是心怀鬼胎的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的惴惴不安,以及省会京州市政坛的暗流涌动。一场你死我活的博弈、虎口拔牙的战斗,由此拉开了序幕。
饶有意味的是,侯亮平要处理高育良的前秘书陈清泉前去向其汇报时,高育良言之凿凿地说道:我们的人民检察院叫人民检察院,我们的法院叫人民法院,我们的公安叫人民公安,所以,我们要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永远,永远。而当高育良败露之后,面对最后来看他的侯亮平,还放言高论:为官者就得心正,心正则心安,心安则平安。公生明,明生廉。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人民二字他挂在嘴边,脱口而来,但并未真正走心、入心,只是弄权上位的广告词和争权夺利的遮羞布。这也说明,为官者尤其是高育良这样的高官、祁同伟这样的官员既不幼稚,也不糊涂,他们是明明白白地糊弄人民,清清楚楚地谋取私利。而因为他们脸上戴了光鲜的面具,嘴上讲着正确的大话,人们既难以看得清楚,也难以很快识破。而这种既有官位保驾,又有大话包装的贪官,是最为有害的,也是最为可怕的。
关于《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尽在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4篇】2022年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多篇范文)
本页是第一心得范文网最新发布的《2022年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多篇范文)》的详细第一心得范文文章,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2022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对照剧中出现的侯亮平、祈同伟、高育良、陈岩石、李达康、孙连成等一系列干部形象,笔者认为,高育良的形象塑造得最丰满、最真实、最客观。他身居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的高位,有着深厚的学养,儒雅的风度,丰富的经验,老练的作风,稳重的性格,远大的追求,却被赵瑞龙、祈同伟之流“绑”上了****的破船。最后,落得个牢狱之灾,实在是令人扼腕。
之所以说高良良的形象塑造得成功,是因为剧作者没将高育良塑造成绝对好或绝对坏的角色,而是客观地反映了他由一个追求“权力”的学者型干部,堕落为一个****分子的过程。
客观地说,现实生活中类似高育良一样的干部不少。你说他好?他确实有很好的素质和能力,为党和人民做了不少贡献;你说他坏?他确实有不少缺点,有些甚至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其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理应该追究。
反思“高育良现象”,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没能管住自己的“心魔”。
“心魔”是什么?我们不妨借用佛家的说法,“贪、嗔、痴、慢、疑”五毒是也。“贪”有很多种,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为盛。表现在高育良身上,其最大的“心魔”就是贪色。
“五毒”中的“嗔”就是生气,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遇,想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痴”则是不明事理,个人简历不分是非,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搞不清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慢”就是傲慢。为人、为官傲慢,必然做出道德、纪律、法律所不容的事。剧中的光明区公安分局局长程度拘禁工人代表郑西坡就是因为权力傲慢。“疑”则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
由此可见,要管住自己的“心魔”,就要像孟子所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是要修身正心。要向善为善,立德修身,讲究仁义廉耻,培元正心,涵养浩然正气;二是要素位而行。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自觉祛除非份之想,不做与自己身份、职责不相称的事;三是要见贤思齐。既要见不贤而内自省,又力求做到“不二过”(孔子赞颜回语);四是要寡欲求真。人虽不可能没欲望,但一定要节制欲望,特别是管束住自己的财欲和****,放下那些不该求、不能求的东西,努力追求内心的清静,追求超越自我的崇高。
范文写作当前,全党正在努力构建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只要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能管住自己的“心魔”,积极修炼内心,涵养浩然正气,就一定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2022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就介绍到这里,查看更多优质范文,请上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5篇】党员干部观看习****的海南情缘观后感和心得体会
4月8日至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将在海南博鳌举行,习****主席将出席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这将是他第四次出席博鳌亚洲论坛。
习****主席与海南有着怎样的情缘?近日,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原创时政微视频《习****的海南情缘》,引起三亚各界热议。“习主席牵挂着海南的父老乡亲!”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保护好三亚的生态环境,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让更多的老百姓富起来。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依靠三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推动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老乡致富。”看完视频后,天涯区梅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黄宏甫激动地说:“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希望能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挖掘本地特色,发展集体经济,打造水果品牌。”对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提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黄宏甫深有体会,他准备联合村里的返乡大学生集体创业,根据当地的优势和特点开展热带水果种植工作。“既可以带动村民致富,又可以吸收返乡大学生进行网络营销打造品牌。”黄宏甫说。
看完《习****的海南情缘》,哈密瓜种植大户谢宏鸥一脸喜悦地走进种植园。“习主席一直关心着咱农民呢,农民的腰包要想鼓起来,肯定离不开产业的支持。我现在做的哈密瓜产业,第一心得范文网是带动农民富起来的途径之一,我要用实际行动让大家腰包鼓起来。”习主席对农业、对农民的关心,为这位与农业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种植大户鼓足了干劲。
2022年三亚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促进农民增收。谢宏鸥说,这些年,三亚市委、市政府围绕着习主席讲话精神,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老百姓心里有了底,搞农业,种植瓜果蔬菜的劲头更足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谈起海南,曾经引用苏东坡的诗句“云散明月谁点缀,天溶海色本澄清”来形容海南的美。他说在海南可大口呼吸新鲜空气,是“何其幸福”。“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最大的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在这则微视频中,热门思想汇报三亚市民百姓感受到了习主席对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的殷殷期望。
“看到这个视频我心情很激动,习总书记对生态环境高瞻远瞩的论述和对我们海南的期望,让我们林业工作者倍感振奋,也深感做好生态保护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三亚市林业局局长陈斌说,生态环境一直是三亚最靓丽的名片,全市林业系统将坚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和习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近年来,三亚实施山体修复工作,并积极推进林业湿地生态修复,推进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严守林地、森林和湿地红线,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同时,优化区域布局,全力抓好林业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花卉产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们一定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我们林业工作者的使命,为建设美好新海南做出我们林业的贡献。”
心得体会“习****总书记多次视察海南,关心海南的发展,他在总揽全局中指出了海南绿色发展的出路,生态环保就是海南发展的最大资本。”三亚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市政协委员王宏海认为,三亚开展的“双修”工作、生态立法、“双十”行动、水源保护、创文巩卫等系列工作,不仅仅是对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践行,更让老百姓有了更好、更多的获得感。无论是外来游客,还是本地人都真正体会了生态环保的好处。
家家户户有产业
老乡收入节节高
视频中为习主席带上斗笠的玫瑰谷的包花工人李玉梅,她还有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斗笠大姐”。她的竹笠戴到了习****总书记头上。李玉梅说,这几年以来,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自己的工资从每月1800多元已经涨到每月近3000元,和丈夫一起每年收入有7万多元。
玫瑰谷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推行“五统一分”即统一规划、统一机耕、统一技术、统一种苗、统一销售、分户管理的方式,当地农民人均收入连续两年增加1500元以上,土地亩产价值实现翻番。
当前,玫瑰谷正在发展产业小镇,在“公司+合作社+农民”基础上,配套科技种植+文化包装+销售平台,范文内容地图研发各种产品,将相关产业植入村庄,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玫瑰谷产业小镇,村民可以根据特长选择产业,有的做玫瑰花茶,有的做玫瑰酿酒,努力做到让家家户户都有产业,形成百花齐放的旅游新业态。
“土地要增值,就是把玫瑰产品做足、做精、做大,在未来的规划产业小镇过程中,就把所有的产品给了家家户户的农民,让他们用我们的产品来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户户有产业、家家能就业。把村民的年收入提高到15万元左右,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致富奔小康。” 兰德国际玫瑰谷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说。
习****总书记对老乡的牵挂,对海南生态环境的嘱托,以《习****的海南情缘》微视频的形式,通过互联网、电视信号、无线电波传遍海南,传到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网友“飞天猪在飞翔”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说明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巩固主要还是要靠农民群众、靠千千万万‘老乡’自己,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能让习总书记失望。”
“小猴的粑粑”说:“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新鲜空气是海南特有的优势,望大家共同努力,为自己也为子孙守住福地。”
“延长的生命线”说:“生态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亚积极推动保护治理工作,保护青山绿水,给政府点个赞。”
【第6篇】2022党员干部《拍蝇惩恶,反腐一刻不放松》节目观后感
《拍蝇惩恶,反腐一刻不放松》深入剖析自治区纪委喀什地区群众工作督导中发现的典型案例,以理论阐述、情景再现、以案说纪的形式,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后感内容,欢迎阅读。
《拍蝇惩恶,反腐一刻不放松》节目观后感1: 2022年6月7日早晨,前进社区利用早会组织全体干部收看了新疆卫视播放的自治区纪委在喀什开展群众工作督导记录片《拍蝇惩恶反腐一刻不放松》,节目深入剖析了自治区纪委喀什地区群众工作督导中发现的典型案例,大家认真收听、收看,对照自身查漏补缺,深刻反思自己是否存在类似问题。
看到媒体晒喀什地区反腐成绩单,内心很是振奋。一串串数字不只代表着一批腐败分子得到了应有的惩处,更表明了党和国家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决心和信心。通过收看节目,社区全体干部深深的体会到自治区党委重拳出击严厉查处基层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的坚定决心。今后,我们将扎实落实“访惠聚”工作任务,了解反映群众的困难诉求,察民情、解民忧,维护好各民族群众的切身利益,为落实总目标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拍蝇惩恶,反腐一刻不放松》节目观后感2: “要有静气、不刮风,持之以恒抓好纪律和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王岐山这番表态,无疑是在向世人宣示:反腐还要接着干、誓要跟腐败分子“死磕”到底。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恒古不变的真理。就当下来讲,最不得民心的,莫过于干部的贪污腐败。因此,持之以恒抓好纪律和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正是顺民意得民心之举。
自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已渐成常态。但是,社会上也冒出了一些不适时宜的声音。有的领导觉得,反腐打击过多,该停一停了;有的干部认为,反腐影响经济,该松一松了。在这些杂音的干扰下,甚至群众也在观望,担心反腐会不会真的变成一阵风。
必须得承认,官员的上述论调也许是别有用心,但群众的上述顾虑确是直陈时弊。毕竟,在反腐问题上,部分地方的党委头头和纪委干部,普遍存在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的心理。他们或碍于情面或怕牵连自己,对腐败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或迫于压力或怕得罪他人,办案不行抹案在行。
欣慰的是,在这场反腐风暴中, 中央不仅在说给各级听,而且在做给各地看。不论是常规巡视不留死角还是专项巡视重点突破,不论是65名省部级官员被查还是30位军级老虎被打,都以大快人心的实际行动表明,誓要跟腐败分子“死磕”到底。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这是新一届中央亮明的反腐态度。跟上中央的反腐节拍,各级地方党委和纪委一定要明白:若想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就应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要顾忌牵扯多,只有清除这些变节失色之流,才能永葆我党的纯洁性;不要害怕得罪人,只有严惩这些腐化堕落之徒,才能得到人民的真拥护。
反腐永远在路上,必须一级压着一级干;反腐只有进行时,必须一届接着一届反。否则,反腐如果动摇了决心,那输掉的可决不止一场战斗。
《拍蝇惩恶,反腐一刻不放松》节目观后感3: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切实筑牢思想防线。6月6日,乌鲁克萨依乡各村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观看了《拍蝇惩恶、反腐一刻不放松》专题教育节目,共计1841人观看了节目。
节目通过深入剖析自治区纪委喀什地区群众工作督导中发现的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事例,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坚定不移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历程,坚持反腐惩恶、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的坚定决心,从而赢得党心民心,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通过观看专题教育节目后,色格孜勒克村党支部书记阿尔祖古丽罕·艾力表示:通过观看专题教育节目内容,思想受到了一次洗礼,党和国家坚持正风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绝对不是一句空话。我们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决不做有损群众利益的事,要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乡机关干部米春表示: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不是一个漂渺的概念。它如此真实,无处不在,触手可及。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心广大群众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各族群众纷纷表示:党和国家以铁一般的政治纪律严惩那些违法乱纪的人,是民心所向,更加坚定了我们各族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第7篇】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
本页是第一心得范文网最新发布的《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的详细第一心得范文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人民的名义”,这么正的标题在作者周梅森看来,代表了“两种含义”:一种是坚实的信仰,另一种则是以“人民”为矫饰去谋取私利。后者即是很多****、越权行为在当下的生存逻辑和土壤,冒民众之名去侵夺民众权益,以法治之名去践踏法治精神,这也是最终需要制度化反腐所必须抱持势不两立态度的对手。
****侵蚀公共利益,反腐呼应公众呼声。观众对一部反腐剧集的追捧,一定程度上也暗合人们对具体反腐过程的好奇心,诸如检察机关办案程序细节到底是怎样的,可能还有个案化的****官员的堕落程度是否真的如传言般糜烂?对相关信息的严重关切,是人们对公共利益、尤其是公民切身利益被****现象所伤的真实反映。正如《人民日报》对反腐剧热播所诠释的,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内幕”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民众对反腐话题的热议不仅仅是猎奇,是公众对****这一社会痼疾的深恶痛绝和对反腐进度的探求。现实生活中的反腐进度,媒体披露的官员****细节,反腐剧集(以及作为蓝本的****文学作品)在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更细节、更生动、更直观的呈现。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现实生活开掘的广度和深度。是否“接地气”是一种常见的评价标准,所谓“接地气”其实就是用读者、第一心得范文网观众的切身体会、现实感受来对文学、影视作品做衡量。由最高检参与出品的反腐剧集与现实的反腐进程之间有怎样的参考、映照关系,具体的反腐案件的程序、节奏是否如影视剧呈现的一样节奏紧凑、波诡云谲。艺术毕竟是艺术,但公众对艺术的关切往往依然来自于对现实的欲罢不能,以及对反腐的热切期待。
正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段对白所言,“从检察的角度来说,应该按照司法程序办。”一句话道出反腐的根本依凭,也让人明白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核心,在于深入权力执掌者之心,依法治国的核心也在于依法治权。反腐的过程是在摸索一条制度化约束权力的路,反腐剧热播是好事,从公众对《人民的名义》的追捧中可以看到民心向背,看到对****零容忍的社会共识。
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就介绍到这里,查看更多优质范文,请上第一心得范文网
【第8篇】2022党员干部观看新时代学习大讲堂观后感及学习心得
3月17日上午,贵州省“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第一期时代前沿知识专题讲座在省委大会堂举行。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教授围绕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新修订的《党章》作了一次精彩的辅导报告。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邑飞主持讲座。
3月17日,贵州省“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第一期时代前沿知识专题讲座在贵阳举行
“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全省干部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分时代前沿知识专题讲座和业务知识专题讲座两种形式举行。时代前沿知识专题讲座,重点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党章和党内重要法规、党的重大方针和决策部署以及前沿科技文化知识等,每月利用周末时间举办1至2期。
“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第一期时代前沿知识专题讲座现场
讲座上,李忠杰教授从我们党96年来党章修改发展的历史过程、十九大对党章总纲的修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章条文的修改、党的初心和使命等方面,作了全面精准、深刻生动的辅导报告,既是一场高端的理论宣讲,也是一场深刻的党性教育,对于激励全省各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学习领会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工作总结自觉学习党章、尊崇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进一步增强党的意识、党章意识、党员意识,不断凝聚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磅礴力量,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期时代前沿知识专题讲座,同时也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一次专题党课,以电信网络视频和电视直播形式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在筑省属高校、省管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训。聆听报告后,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学习贯彻党章的实效体现在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的生动实践中,以苦干实干、实绩实效诠释对党的忠诚。
“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第一期时代前沿知识专题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据悉,大讲堂每期讲座都在全省设立主会场和分会场,通过电信视频系统、电子政务网、电视直播等形式同步进行集中学习。业务知识专题讲座重点学习中央及省委各项政策措施、各领域业务知识等,每周利用晚上时间举办2至5期,去年12月启动以来,已举办23期,培训18万余人次。
热门思想汇报从江县在人民政府六楼会议室集中收听收看“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第二十期业务知识专题讲座。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蒋正才,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县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60余人参加。
在讲座上,贵州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社会救助局局长王斌同志以《全力确保救助政策落到实处——救助对象认定工作实务解读》为题,就如何在救助工作中,结合救济解难、托底保障等制度特点,准确认定临时救助对象及救助程序以及“脱贫”与“脱保”的区别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讲课中指出了低保工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政策的解读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讲座结束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蒋正才结合学习体会和从江工作实际对救助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将讲座内容作为落实好工作的行动指南,履职尽责,切实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二是要搞好工作对接,做到资源共享,实现民政兜底保障制度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衔接;三是要加强对乡镇工作的检查指导,重点对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农村五保供养等救助对象的审定、标准执行、规范管理等环节进行督促检查;四是要严格资金管理,要与财政、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强化对救助资金的监管,确保救助资金专款专用,有效发挥社会效益。
据了解:“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是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打造全省干部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要平台。
通过“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学习,不仅规范了工作流程,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还提升了对象申请条件的鉴别能力,切实让救助工作做到政策、过程、结果和监督透明,更确保了今后社会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阳光透明。
以上是《2022党员干部观看新时代学习大讲堂观后感及学习心得》的第一心得范文详细内容,涉及到学习、救助、讲座、新时代、党章、工作、知识、专题等范文相关内容,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